首頁 > 精品范文 > 數字資源在語文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3-08-12 09:05: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資源在語文教學的應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逸而功倍” “數字化語文” 語文教學
“逸而功倍”,這是《學記》的主張?!吧茖W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同樣的道理,“善教者,學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學勞而功半。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勞而功半”?!耙荻Ρ丁保瑪底只Z文就能達到這種境界。
一、什么是“數字化語文”
“數字化語文”是以電腦技術和信息數字化為依托,使語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語文教學資源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應用得到充分優化的一種電腦軟件系統。
1.完備的數字化語文課本
武進區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的開發實現了語文課本的數字化,而且數字化課本不但有文本內容,包括教材,背景資料,課前預習,課后作業,等等,而且具有超文本性。超文本性:配上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媒體內容。許多課文甚至有了專題學習網站。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專題網站上獲得的信息,要比在教科書上獲得的信息多得多。在學習之余,讓學生去這些地方“游覽”一番,開闊視野,豐富積累,那將是多么愉快。
2.系統的數字化素材庫
“數字化語文”還應有一套為教師服務的數字化素材庫,也就是“數字化備課系統”。數字化備課系統應有以下內容:(1)課本和《教師用書》的全部文本;(2)主要經典著作的電子版和查閱系統;(3)主要字詞典、語文工具書的電子版;(4)各課相關研究資料;(5)各課課件素材庫(或稱積件庫)。素材庫應包括圖片、視頻、動畫、音頻音效、網頁網站等?!皵底只瘋湔n系統”中的各課課件素材庫必須是經過精選的、能以一當十的“各課相關素材”;(6)課件庫和微課件庫。課件庫中的課件可以是征集來的優秀課件,也可以是各級比賽的獲獎作品?!拔⒄n件”指的是課件中可以相對獨立的單元。
有了這樣一套數字化備課系統,教語文就再不會是苦差事。目前已經有了許多這樣的專題性網站,如“老百曉在線”、“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小學語文教學素材庫”等都是信息、資料等相對集中并且運用價值較高的網站。
3.人機互動的數字化語文學習系統
這套系統也可以和“數字化課本”合在一起。它與“數字化授課系統”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內容。授課系統不一定要雙向互動。但是,學生的“自學系統”必須是雙向互動的,必須有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空間。這表現在:同學間的相互討論;作業練習與反饋;模擬自測與反饋;學生質疑與教師輔導答疑;測試(單元的、期中期末的)與反饋。這些雙向互動的內容,最好利用互連網或局域網,形成一個聯系各地各類學校各個學生的大課堂。這套系統還可以比“數字化授課系統”有更多的圖片、動畫、音效等,以更具趣味性。
二、數字化語文教學的模式
數字化語文教學模式追求的是:
1.教學內容問題化。根據語文學科性質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由教師和學生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在網絡上呈現出來,為學生在課內外的探究性學習設置邏輯起點。
2.教學過程探究化。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匯編整理并放置在網絡上的相關資料及其它網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傳承型轉變為探究型。
3.教學活動網絡化。在教學活動中,強調培養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成學生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
4.教學結果創新化。網絡只是環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立,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
其基本教學模式可以下圖來表現:
三、數字化語文教學將以其絕對的優勢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獨占熬頭
1.解決了學生不愛學語文的問題。傳統語文傳授給學生的信息多是單一的語言文字,枯燥無味。學生總面對白紙黑字,當然提不起興趣。按照心理學規律,越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越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也越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與學習興趣?,F在,數字化語文的課本、自學系統中大多數都有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媒體、多感官的內容,知識信息變得直觀、新奇、生動、形象,達到身臨其境、視聽結合、圖文并茂、聲像并茂的效果,當然大大提高學習趣味性,易于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2.增加了學習的容量。數字化語文使學習中的知識、思想呈現出博大、密集與豐厚的境界,同時學生的積累也變得豐厚?!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一節中,要求我們樹立這樣的理念:“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倍罢n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一節則說: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數字化語文正是出于這種“強烈的資源意識”。
3.挑戰了教師也解放了教師。從教師方面說,數字化語文能使教學資料的搜集、檢索和處理變得輕而易舉,備課也變得容易。把數字化語文光盤放進電腦,或進入校園網的OEM版的這個系統,鼠標點幾下,資料就出來了。更為“逸而功倍”的是可以實現“無備課上課”(當然我們不提倡),實現“名師替你教語文”。
但真正駕御數字化語文系統的必須是掌握數字化的教師,它要求語文教師具有現念、前瞻眼光和復合型技能。為此,構建數字化語文,還須從培養掌握數字化技能的語文教師隊伍入手。培訓內容也并不復雜:(1)掌握電腦基本的操作技能;(2)掌握網絡技術;(3)學會諸如“PowerPoint”、“Front page”等一般的課件制作軟件;(4)少數教師學習掌握“Authorware”、“Flash”等難度較大的軟件技術,以及必要的圖片處理、音頻視頻編輯技術,能制作比較精美的、高檔的課件。
數字化語文的建成將大幅度提高一個學校的語文教學質量,解決已經建成“數字化校園”的學校存在的“有高速公路沒有汽車、有汽車沒有司機、有司機沒有貨源”的問題,更能解決缺名教師的問題。如果一個學校擁有一套數字化語文系統,就等于請到一批名師,實現“名師教語文”的夢想。所以,數字化語文是未來語文教學的最佳境界。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關于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考.
[2]王躍.數字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三種途徑.
【關鍵詞】高職語文 教學資源庫 建設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4C-0124-02
當前,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語文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從建立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做好與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兼容及整合、建立更新與維護長效機制三方面論述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
一、建立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
開放教育是21世紀職業教育的趨勢,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育教學觀,要求各高職院校將本校內封閉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開放出來,供校內校外的學習者自由參考和學習。建設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學校和教材為中心,學習者通過教學資源庫資源的開放獲得高職語文教學資源的共享;二是學習者的自由,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豐富資源及使用的各種教學方法,能突破種種限制和障礙,使學習者獲得極大的便利和自由。開放共享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對學習者的年齡、職業、地區、學歷等無過多限制。凡是具備一定文化基礎,對多媒體教學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有著基本理解和操作運用能力的學習者,均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把握學習時間、地點、進度等。開放共享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亦旨在推進實現人人享有接受終身教育權利的中國職業教育進程快速發展。
然而,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本位主義利益思想的驅使,各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教育教學資源庫往往容易封閉,對此,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改善:
首先,應注重培育開放共享合作的高職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建設是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要方面。但是,高職特色校園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因此,所有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者和授課教師、學習者,都應該在學院的校園文化生活中,樹立文化共享、知識共享、團結協作的觀念。只有這樣,在高職語文的隱形課堂中,師生們才能合作學習,分享彼此的經驗,培養彼此的合作精神,從中得到語文能力的提高。在此,文化管理者和資源庫的建設者,更應具有開放的教育觀念,使高職語文教育教學資源庫能為更多的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服務。
其次,應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中的運用。構建終身教育教學體系,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支持,為未來終身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尤其是高職語文這類訓練、感悟及應用集合的綜合性基礎課程,無論是在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軟件應用還是硬件建設方面,現代教育技術都能對其課程資源庫提供有力的支持。正是因為有現代教育技術,開放式的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提供的自由化學習才能突破傳統高職語文課堂的封閉式學習。把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構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平臺,建設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發揮數字傳媒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數字化遠程教育,使之將來進入社會學習者的數字化終身學習網絡,構建終身學習激勵機制。要實現這些突破,必須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中的運用。
最后,應注重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社會服務性。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正在步入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名課程”與“名服務”已成為未來高端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高端繼續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知識的消費是持續不斷的而非學歷教育中的“一次性消費”。所以,高職語文課程緊貼時代,授課靈活多樣,教學創新將是各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準確把握社會需求,必須不斷開發優化課程項目,成立課程研發部。而企業由于經營多年,各方面的資源已經積累頗深,如果能在學校這個平臺上共享企業的文化資源等,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企業本身也必定能在服務社會中更快地向前發展。所以,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要突破封閉和保守,可大量引入企業文化、企業文本案例等。
二、做好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與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兼容及整合
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核心是課程內容的建設,而專業教學資源庫比課程教學資源庫的需求量更大、覆蓋面更廣、內容更豐富、影響力更大、引領作用更突出,兩者在“共享”的理念上高度一致,因此,做好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與各專業特別是重點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兼容和整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第一,從目標上看,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是大多數重點專業教學資源庫中公共基礎課部分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都具有專業人才培養的共同目的、任務和指導思想,都是為適應中國職業教育高速發展而設計開發的。第二,從內容上看,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主要是高職語文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建設、教學圖片、視頻等素材積累。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則主要包括專業教學目標與標準、工學結合特色課程體系、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指導、學習評價、職業資源、行業資源、就業資源等。與專業教學資源庫整合后,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內容將更能針對高職語文課程本身進行素材積累,也將更加具體和詳細。第三,從兼容上看,可最大限度避免重復和浪費,而且,將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納入特定專業教學資源庫中統籌考慮,才能同時提高課程教學資源庫的質量和專業教學資源庫的質量與效率,實現公共基礎課為各專業人才培養服務的最終目的。
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與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兼容及整合,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一是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由課程基本資源和專業拓展資源組成。二是課程基本資源是能反映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方面的核心資源,由課程概況和基礎訓練模塊組成。高職語文課程概況包括課程簡介、課程標準、教學進度、課程導學、課程評價標準等?;A訓練模塊由模塊概要和基礎教學單元組成,模塊概要包括教學目標、重難點指導等?;A教學單元則主要是助學指津、教學課件、教學錄像、試題庫等。三是專業拓展資源是高職語文課程緊密結合各專業特點,將專業特色貫穿應用于各教學環節,形成的較為成熟、具有多樣性的資源體系。例如,結合各專業特點的高職語文教學案例庫、行業應用文書資源庫、企業文化講座庫、結合專業的高職語文在線自測系統、配合專業實習實訓的語言文字應用指導環節等。對應各種專業的教學資源應相對獨立,調用自如。
此外,與行業企業聯合建設,使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內容更加符合職業需求,逐漸涵蓋各類專業崗位所需的相應語文基本知識和技能,引導高職語文課程教學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教學理念創新,探索適合高等職業教育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語文教學體系。
三、建立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更新與維護長效機制
現代意義的高職教育并非培養只會操作機器的“工具化”的“半人”教育,它應當使受教育者既具有實踐技能、專業特長,又是一個在精神和心理上健全的人。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現今高職院校部分畢業生文化底蘊缺失、綜合素質較低下并因此對職業發展產生消極影響是一個突出的社會現象。高職語文應在不斷改革中尋求新的教學切入點,如力圖在把握語文學科特性的基礎上,通過探求學科特質與綜合素質的結合點,把高職“大學語文”這一傳統課程資源重建為一個為不同專業類別服務的課程資源體系,使之在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構架中發揮自身獨特的功能。
因為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任務較為艱巨,涉及內容廣,后期的更新與維護長效工作不容忽視,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應結合各專業教學資源庫的變化不斷調整更新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內容。現代社會發展速度快,專業建設是不斷創新的過程,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只有緊密關注和跟隨相關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更新變化,密切配合專業教學的新需要,才能確保課程教學與專業教學及社會需求同步。許多資源庫建設的負責老師容易有一勞永逸的心態,后續的更新嚴重不足。不少學生反映許多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往往存在更新速度慢的情況,他們還表示,網上課件很多都是傳統教材的電子化,授課視頻少,特別是引人入勝的內容不多,與專業聯系不緊密,比較接近中學的內容。因此相關人員應及時做好系統的升級和管理工作,建立資源庫使用評價辦法,緊跟各專業教學資源的更新,定期整改補充。
其次,應積累高職語文資源庫的內容,不斷提高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有些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在初期建設當中,只提供課程負責人、師資隊伍、教學計劃及其他簡單材料,至于課程教學的實質內容涉及較少,授課視頻更是不完整,多數尚未達到全程上網的要求。因此在建設和應用過程中,應注意各種類型資源的收集、儲存和整理。特別是對于一些課件、習題、視頻等應注意分類和管理,對于一些書刊、報紙等紙質材料應注意數字化處理和保存。尤其應重視與專業活動相關的新型綜合型資源的開發,因其能有效提高高職語文課程教學質量,大力增強語文綜合教育的育人功能。
再次,應做好后期技術維護保養。應進一步加強質量保障與過程監控,評估機構可通過提取網上資源的狀態信息,如網絡連通狀態、訪問量、PV流量、資源更新狀況及師生互動等,并及時資源庫的建設及應用狀況評價報告,以此督促建設團隊密切關注應用,持續提升質量。由于資源庫的后期維保工作較為復雜,可以將其技術工作用招標方式確定給專門公司進行常年維保。
最后,應提高高職語文教師的信息處理能力。高職語文教學資源庫質量的高低和應用的推廣與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管理人員、學科教師、教育技術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息息相關。特別是學科教師,不斷受到新的挑戰。為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盡快適應新環境下的教學,各高職院校可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通過講座、培訓和專項競賽等形式,提高高職語文教師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其在備課與教學過程中對各種資源的檢索、應用能力,培養其在課件制作開發方面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龍.中國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問題、對策與相關分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2]陳以海.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共享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7)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途徑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多元化的特點為教學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全新而廣闊的平臺,數字信息技術融合了視頻、圖像、文字、聲音等多媒體信息,為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平臺和硬件條件。初中語文教學顛覆了傳統的讀、寫、記、背、考模式,開創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平臺,為提升義務教育的質量開辟了全新的路徑。因此,研究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意義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應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營造活潑、真實、多元化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極有必要的。
一、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它作為一門融合文字、語言、文化、歷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基礎學科,本應當是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然而在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引導下,語文課變成了單調死板的以識字、辨詞、斷句、課文分析等內容為主體的教學。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且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綜合素質難以提高。信息技術的出現,讓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獲取更為豐富的資源,讓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視頻、圖像、文字、聲音等多媒體資源,充分感受文字所描述的場景,充分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進行語文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學生對文中的場景不再僅憑教師的語言描述,而變成了直觀的印象,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學習,學習興趣得到了滿足,學習效果在極深刻的印象中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既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信息社會發展對語文教學的需要。
二、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途徑
1.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課程導入
初中語文課本中,通常收集的都是國內外名篇,這些文章中有很多描寫風景、場景、人物內心表達的文字,許多場景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呈現。而信息技術的特點決定了其能夠充分滿足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數字信息資源,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多媒體情境,其效果遠遠好于教師通過自身的經驗向學生描述、講解,這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極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在講授《最后一課》一文時,學生或許對文章描述的主人翁的感情難以理解,或許對愛國主義思想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教師可以將事先收集好的視頻資料,如電影《南京,南京》中的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通過影片中的故事情節感受亡國之殤、失家之痛,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之后,教師通過影片與文章的結合,理順文章脈絡,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節發展和表達的情感,升華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章所傳達的愛國主義情懷。
2.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真實的教學場景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關于風景名勝的描寫,許多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還不夠,因此在閱讀或背誦課文的時候,僅憑教師的語言描述,而沒有直觀的印象,對課本的文字描述也不可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如初中課文中葉圣陶的名篇《蘇州園林》中描寫了蘇州園林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花草樹木,用形象而準確的文字描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篇文章的本意是通過對蘇州園林圖畫美的描述,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然而許多學生從未見過蘇州園林,也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閱歷,對蘇州園林的美一無所知,因此對文字描述的意境也難以體會。而信息技術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幫助,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下載蘇州園林的圖片,并用幻燈片制作成課件,將蘇州園林的真實場景,包括亭臺樓榭、花鳥蟲魚、曲徑假山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再把圖片與教材中的文字進行比較,讓學生充分體會語文文字的魅力。
三、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要把握好“度”
誠然,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但它并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合理地利用它?,F在有很多教師認為,課件用得越多,課堂效果就越好,甚至是滿堂演示。其實,一節生動的語文課,老師是組織者,學生才是主體,老師要有板書、分析、講解,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地朗讀、思考、討論、練習。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恰到好處,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一節課都需要,過多的聲音、圖片、視頻等信息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不能更好地把握重點。例如,在講授《鄉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樣的詩歌時,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比課件錄音中的范讀更能打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師生互動,比人機互動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先進的多媒體也不能代替學生自己對文字的揣摩,對課文的品讀。因此,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一定要適度。
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還有許多應用,包括校園網絡課堂的利用、文學愛好者交流群等等??傊畔⒓夹g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堅持與積累,才能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王雅靜.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優勢[J].數字校園,2011(12).
一.導致高中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升的現狀分析
當前,寫作是高中生語文學習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根據調查數據表明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作文的批改過程費時費力,教師在批改后的反饋信息不及時,再加之作文教學課時不多,教學硬件設施跟不上,無法進行一對一輔導等原因,導致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舉步維艱。尤其在學生完成作文以后,老師不能及時的提供反饋信息以便幫助學生指出作文需要修改或者改善之處,缺少有效的評語,致使問題更加突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些學校開始采用數字化教學平臺,使用網絡進行寫作教學,并取得了一些成績。
二.數字化寫作教學的指導原則
隨著社會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網絡知識技術和相應的配套硬件設施系統的逐漸普及,使互聯網數字化真正有機會走進了校園,這無疑為作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環境。為了有效利用數字化這個平臺,筆者綜合研究了新人教版的教材,并充分了解了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各項功能,考察了數字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推廣和使用情況。
1.以數字化平臺中的海量資源為輔,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數字化平臺內蘊含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互聯網里面含有各種教學視頻,資源充實且豐富,而且大部分是面向用戶開放。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需要,借助數字化平臺中的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在教學之余制定一些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視頻或者教學大綱,以便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為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打下基礎。
2.以數字化平臺內自動評閱系統為輔助,幫助老師評閱作文
數字化平臺內配有寫作評語自動生成軟件,也含有其他作文評分軟件。借助這些軟件,學生可以在數字化平臺中錄入作文,系統便可以自動生成評語和分數。此外,這些軟件為每個學生和教師都配有一個賬戶,學生只需在數字化軟件內提交作文,教師就可在軟件賬戶中進行查收,從而省去了以往上交作文過程,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時間,與此同時,采用該軟件的教師,可隨時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數字化平臺教學取得的效果
為了驗證數字化平臺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筆者隨機抽取了我校高中二年級兩個班級總共89名學生作為樣本進行試驗。通過為時兩個月的教學試驗后并開展抽樣調查。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數字化教學平臺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梢钥偨Y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加之教師合理的教學課程設計,可以有效的實現互評互議
在數字化平臺教學實踐結束后,我們對相關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字化平臺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效率。比如,在數字化平臺應用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自由閱覽其他同學的作文,并可針對性的作出自己的見解和評語。通過此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作文寫作的樂趣,不斷激發學生努力提高作文寫作水平。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開展互評互議,讓學生在教師指導寫作的基礎上,通過評議、吸收、借鑒,從而達到不斷修改、完善自身作文寫作能力的目的。
2.學生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可以認識到寫作提綱的重要性
當前,高中學生在寫作時往往缺乏前瞻性和系統性,往往出現寫作偏離主題等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使得學生在寫作前可以列好寫作提綱,做到對寫作主題心中有數,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不斷練習、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和效率。
四.結語
【關鍵詞】交互式 電子白板 語文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16
現在我縣所有學校幾乎都配備了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用了幾年之后,教師們發現交互式電子白板對課堂教學的創新很有幫助。實踐發現,語文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教師可以更好地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演繹精彩課堂。下面就簡要地談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發揮“白板”優勢,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語文教學最好的老師,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會有生命,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有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交互式電子白板以其獨到的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以及多變的圖像、色彩、標注、畫面截取、隱藏、動畫等功能,極大地迎合了小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較長時間地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環境下的閱讀教學,白板課件讓孩子仿佛親臨現場,可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畫面、良好的視聽效果狀態下閱讀。比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安塞腰鼓》,這篇課文將咚咚的安塞鼓聲演繹為一首感人肺腑、激動人心的鼓曲,傳遞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渴望,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課文開頭遠景推入,由遠及近,近景細拍,結尾遠景淡出,遠近遙相呼應,充滿空靈的藝術境界。值得關注的是課文頭、尾則是靜態。中間呈現動態,課文用語短小精練,對偶回環舒緩,排比氣勢磅礴,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因此這篇文章在教學時宜讀不宜研。
二、巧用“白板”特點,化解學習疑點
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記錄下白板上發生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所有細節,在外觀和操作上接近黑板和觸摸屏,易學易用。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需要使用回放功能,重新展現學習過程,重溫思維的脈絡,從根本上彌補不足;交互電子白板中的資源庫和存儲功能,可以在學習中隨時調用和積累現場資源,可以將教師上課使用的資源和學生智慧的創造以多種方式存儲資源,便于學生再學習或復習。
如在每一課識字教學這一環節,電子白板把教師將難寫字的書寫過程錄制下來,在教學時隨時回放書寫漢字的過程。學生在自主練習時如有疑問可隨時去調用白板中的資源,學生一邊看一邊練,進一步明確漢字書寫的筆畫和筆順,有效地突破漢字的書寫難點。
三、發揮“白板”交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呈現學習材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交互其意義更是不言自明。新課標教材材料導入的好,并且交互適當,就能很快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深刻理解,迅速掌握新知識。比如《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我先用導入語: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有著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她把秋天的萬物染得格外美麗,下面請小朋友默讀課文,尋找描寫的顏色詞語。在交流匯報時,我可以請學生在第2自然段利用交互白板的件給它涂上顏色詞,并讓學生加以介紹進行評價,學生很快就知道描寫秋天顏色的詞語,即調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白板”資源,可整合教學資源
交互式電子白板提供了豐富的庫功能,其中有軟件自帶的公用庫和教師自建的資源庫。如注釋庫,圖片庫,活動庫,鏈接庫等,每一類庫中含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庫中的所有資源都可由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調用、添加、改編、重組。教師可以在自建的個人庫中添加教學所用的素材,可以將課堂教學中師生交互時生成的教學資源添加到庫中。
五、“白板”的豐富的工具,有助于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占有一定的比重。這些詩歌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古詩教學中采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并合理地運用,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如在教學古詩《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綠”字的精妙,可通過錄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江南春色畫面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細細地品味了詩中的語言美,很快領悟到了“綠”字的神韻?!熬G”字既涵蓋了“滿”“入”“過”的意思,又突出了東風催春勢不可擋的盎然生機。
六、利用“白板”自帶的強大資源庫,實現背景知識擴充性理念
語文是一門最具開放性、最容易與生活發生聯系的學科。其教材取材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遠古到未來,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內到國外,內容涉及文化、歷史、習俗以及政治、宗教、科學技術、名勝等多種背景知識,許多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不甚了解。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生活,積極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隨著交互式電子白板進入常態課堂,數字化校園的構建,我們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囿于書本,從而達到拓寬學生思維,擴充知識面的效果。小學語文第九冊《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涉及到中國近代史,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
七、利用“白板”記憶功能,促進教師反思,幫助學生回顧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語文課堂 微課
中D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83
今天,我們處于一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技術和視頻技術廣泛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微課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情況而產生的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并借助著互聯網信息傳播的迅速性,開始以極快的速度在各學校之間蔓延。也正是基于這樣的一種原因,微課資源成為了中職學校中信息化公共教學資源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并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隨著教育發展浪潮的沖刷,中職教育逐漸開始向著微課的方向傾斜,這使得中職課堂教學結構悄然發生了改變。因此,我在這里僅以自己執教的語文學科為例,對中職語文“微”教學展開相應的探討。
一、中職學生的“微”現狀
中職語文教學和普高語文教學是有細微的差異的,普高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順利的應對升學考試,而中職的語文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學習。因而中職語文教學主要側重于專業知識的教學及對學生的個人能力的提升。在整個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高中學習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延續,是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的一條升學之路,而中職教學雖然也可以順利的進行升學,但是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術能力,在教學時主要著重突顯一定的專業技術特性。重視對于學生進行相應社會實踐的預先演練,這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更“接地氣”。中職學生入學通常在十五六歲,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且動手能力相對較強,自學能力受心智不成熟的影響而顯得較弱。又由于年齡尚小如初生牛犢,敢想敢干,其思維表現得較為活躍。另外,中職學生還有一大顯著的特點,就是其基礎知識較普通高中生而言,要相對的弱一點。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而言,上課時主動性并不高,且還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分心,教師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如專業課程。因此,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成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改變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尷尬局面,也就成為了亟待中職語文教師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中職語文教學的“微”現狀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通高中的語文教學是有一定差異的,其重點并不在于語文學科應試的相關問題,而在于其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根本目的的不同。高中語文教學側重于升學,中職語文教學卻側重于社會實踐。因此,教師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懂得如何讓學生將語文知識進行內化,然后在對應的專業行業之中,順利地將語文知識轉化成為能夠服務于社會的相關知識、技能、能力和經驗,這就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對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中職教學中的語文教學雖是一門極為基礎的學科,但是卻無法得到學生的重視。這是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身及內容的特點,所以學生根本無法提起對語文學科的興趣,直到微課“偶然”地“闖入”了中職語文課堂之后,課堂開始發生了“微”的變化,這種變化雖然看起來略顯“微”了一些,但是對中職語文教學帶來的潛在效果卻是無法估量的。
三、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思考之“微”
“微課”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內容表現形式,其內核還是嚴格遵從了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的。因此,這是以教學視頻為重要載體的“微課”之中,即能夠集中體現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又能很好的服務于整個教學,讓“教”與“學”的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微課自引入到了中職語文課堂以后,就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會有不少教學的關鍵內容,如果是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講授,那么可供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思考的點轉瞬即逝,而在將教學內容制作為微課過后,學生可以利用其進行方便的自主學習。
例如在對中職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由于文言文課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古漢語語法、文章整體框架梳理的學習內容,所以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講解,并且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講解還不一定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如果能夠在教學中合理的引入微課進行教學,那么教師就只需要在上課時討論或解決一下學生不懂的問題,針對不同學生予以不同的輔導即可,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全權交給微課來完成。同時,由于微課視頻對學習要點的集中呈現,可以很好的引起中職學生對相應的課文問題進行思考,并讓學生在思考后積極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享受到課堂教學的完美樂趣。
由于微課的發展時間才短短的十余年,且現在中職語文教材三五年就會迎來一次修訂,再加上中職教育的特殊性等問題,中職語文微課資源尚處于相對不足的階段。而且普高的整體教學和中職教學差異較大,就算普通高中有豐富的微課視頻也不可能被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之上,因而當前的中職語文微課視頻還處于一種資源匱乏的階段之中。這樣一來,就需要教師積極的參與到微課教學之中,除了對微課資源進行大量的運用外,還要嘗試著去自行創作一些微課視頻或課件,逐漸構建起屬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微課資源庫。
四、中職語文教學中,微課雖“微”卻優勢不微
關鍵詞:高職;語文;微課
1 困境: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該怎么辦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強調以就業為導向,在此背景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推進速度很快,但大學語文等公共課程則相對停滯。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呼吁高校加強和改進母語教學,雖然高職院校業已認識到職業教育缺失不了人文教育,但是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現狀表明:多數學生在理智上承認語文價值的同時又認為現有課程教學并沒有多大效果,不僅不能達到個人成長、提升職業能力的期望值,而且傳統單一的理論授課模式無法與其興趣和學習習慣相吻合。
從教師角度而言,教師普遍認為高職語文服務于整個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生的知識背景、興趣需求千差萬別,使得公共課在縱向深入、橫向拓展的程度上都很難把握;且高職語文大都大班授課、互動有限,教師往往應付教學任務而忽視教學質量;加之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學習態度對教師教學熱情的打擊,這些都對教師追求高效課堂產生了消極影響。
簡言之,近年來的高職語文教學的不盡如人意,其原因是被學校所耽擱、被學生所誤解、被教師自己所荒廢。解決高職語文教學困境,關鍵還在于教師本身:一是應對于學生,須主動教改,把課上好、上出質量、上出特色自然能贏得口碑;二是應對于學校,須主動融入,貼近專業、貼近學生,和職能部門、學生社團合作,主動融入才不會被邊緣化。其中通過教改復活語文課堂,是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問題。
2 微課:啟動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改的鑰匙
如何讓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是國內外教育者當下都在探討的熱門話題。在眾多資源形式中,微課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時代要求和學生心理,在國內外教育領域中得以快速發展。就國內來講,微課業已被作為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一種手段迅速推廣,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迅速升溫。目前,國內微課主要以教學視頻為呈現方式,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完整地呈現出教師針對某個典型知識點的教學。其依據即在于心理學、傳播學的研究結論:10分鐘左右的時長符合當今網絡時代信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面對當今學生 “數字時代原住民”的特質,高等教育教學形式需要適應數字一代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
基于上述背景,項目組在面向高職學生的調研中發現:在全面互聯網的時代,學生對于大學語文的學習同樣呈現出信息知識碎片化、審美標準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各院系各專業對于大學語文的要求則呈現出聽說讀寫應用化、人文教育專業化的要求。因此,在這兩端訴求之中,教師倘若滿足于自我欣賞、脫離學生興趣、無視專業訴求開展語文教學,其效果無疑是刻舟求劍。反言之,把握住學生端和專業端的兩點訴求,開發并用好微課資源,微課完全可以成為啟動高職大學語文教改之門的鑰匙。
3 實踐:衛生類高職語文微課建設的案例評析
筆者所在的蘇州衛生職業技術院是一所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衛生類院校,素來重視語文課程在學生人文素養培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融合的背景之下,該校語文課程啟動微課建設。其做法包含了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微課資源的開發,根據課程標準,針對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制作微課資源,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查詢、復習;二是微課資源的應用,騰出有限的課堂時間,以微課資源為基礎,開展廣泛的閱讀、思考和交流,促發學生思維,帶領學生思考與表達。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第一階段側重于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借助微課資源,積累起基本的語文知識;第二階段則是側重于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掌握的微課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文本閱讀,幫助學生逐漸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逐漸提高聽說讀寫等語文基本能力,逐漸實現醫學人文素養的升華。
1.微課資源的開發。從教學規律分析,絕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切片化以制作微課。鑒于語文內容的豐富性,微課開發過程中,在內容的選擇上,一方面需要呼應專業訴求的課程標準,另一方面要定位于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選擇“點”而不是“專題”。因為微課時長不過15分鐘左右,主題太大、內容龐雜難以講清楚。對此,比較好的形式應該是圍繞某一主題的“微課系列”。比如,該校大學語文課程微課開發中,圍繞課程標準中的“傳統思想文化專題”,選擇“孔顏樂處”、“人生出處”等核心概念制成一個“儒家的人生觀”微課系列,該系列包括3-4個微課,各不一樣但又有一定關聯,可以形成集合;而若干這樣的集合又統屬于某個專題,從而形成“微課――微課系列――專題”的知識層級。其中微課所表達的無疑是有助于深刻理解專題的重點、難點和亮點,只不過它以鏡頭語言更生動地展現出來。
2.有效課堂建設。由于高職語文課時的極度有限性,傳統大學語文課堂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主,雖然也根據所講專題給學生開出書目布置學生課后閱讀、并借助讀書報告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施考核,但事實上學生很少深入閱讀,甚至根本不讀,而是借助網絡截取或拼湊完成作業。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環節的喪失,是造成語文教學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要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勢必要加強閱讀環節。然而閱讀的增加必然消耗課堂寶貴的時間,面對這一矛盾,微課的價值得到了顯現。借助于微課資源,教師可以將知識的講授前移至課前,從而讓渡出足夠的時間開展課堂內的集體閱讀,并通過對話與反省來開展深度閱讀,以糾正碎片式閱讀產生的思維惰性、增加學生閱讀過程中自我體驗,從而真正實現語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比如,該校大學語文課程“傳統思想文化專題”,由于學生通過微課已經基本了解了儒家“孔顏樂處”、“人生出處”以及道家“逍遙”、“淡泊”等基本概念,課上教師便能夠集中精力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汪曾祺的小說《釣魚的醫生》、東山魁夷的散文《聽泉》等經典文本,而學生有了必要的知識積累,所以在閱讀研討中面對“你如何理解莫道漁人只為魚?”“作者夜半聽泉領悟了怎樣的人生”等問題時往往能夠比較聚焦、比較深入,課堂教學效率效果也都明顯提高。
4 結論
如上所述,高職語文以有效課堂為中心的教改,核心在于節約課堂的有限時間充分地展開人文閱讀、交流和思考。結合了信息技術的微課開發和應用,呼應了時代的教育改革浪潮,呼應了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訴求,而且在微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中,也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教師必須深入的理解課程標準、分析重點難點、設計教學方案;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文化的養成,學生必須追加課前的自學時間、釋放課堂的參與熱情、延展課后的思考反省;并最終突破傳統課堂,形成了師生基于微課資源的閱讀、對話、反思的“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