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陶行知的勞動教育

陶行知的勞動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11 16:55: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陶行知的勞動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陶行知的勞動教育

篇(1)

關鍵詞: 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 主要內容 現實意義

陶行知是現代中國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幼兒教育思想見解深刻,兼容中西,積極創新,理論簡約,從理論到實踐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主張,這些主張不僅給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而且給目前的幼兒教育和幼兒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論基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認為幼兒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把兒童看做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是七八點鐘的太陽,因此他非常注重幼兒教育,大力倡導在社會上普及幼兒教育,強調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小學教育很重要,幼兒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好比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凡人生的需要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其意思是兒童六歲之前的教育直接決定未來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基礎,只有基礎打牢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因此當時的他大力呼吁社會有志之士創建幼稚園,開啟幼兒啟蒙。

2.重視對幼兒發展全面教育

陶行知認為幼兒的教育需要全面發展,他提出的幼兒發展包括四部分的內容,即幼兒的健康教育、幼兒的科學教育,幼兒的道德教育,幼兒的勞動教育。在幼兒的健康教育上,他一再強調幼兒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它是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頗有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味道。他認為教師有必要對幼兒進行一些衛生常識的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此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在幼兒的科學教育上,陶行知認為科學教育與一個國家的強弱是密切相關的,他強調“科學要從小教起。我們要造成一個科學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兒童上去加工夫培植”。他的這一思想和現代教育科技興邦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具有遠見的。在幼兒的道德教育上,他認為“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即使一個人滿腹學問和本領,如無道德一切白費,因此他十分注重幼兒道德教育的培養,還提出了具體的培養方法,即“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在幼兒的勞動教育上,陶行知強調“勞動教育的目的,在謀手腦相長,以增進自立之能力,獲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勞動者之甘苦”,在他的認知中,真正的勞動必須是在勞力上勞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寓教于實踐中。陶行知的幼兒全面教育思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原始鼻祖,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3.重視幼兒園教材教法

陶行知認為幼兒園教材必須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健康,必須體現出童真童趣,必須和生活接軌,在生活中進行教育,即教學做合一。他認為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教育,幼兒才能真正從中獲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種能力,他反對強灌輸死讀書的現象,倡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師面對個性發展不同的幼兒時,要根據其心理特點和愛好興趣不同對待,堅決杜絕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強迫性學習。陶行知的這些教育思想即使放在現在,對幼兒的學習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為他覺得幼兒教育的失敗,不僅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失敗,而且是整個教育大環境的失敗。

4.倡導中國式的幼兒園

20世紀初,國內開始興辦幼稚園,生搬硬套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模式,陶行知當時就指出國內幼稚園的三大弊端,即外國病、花錢病和富貴病,認為國內的幼稚園孩子都唱外文歌,彈外國的鋼琴,學外國的舞蹈,花錢還很多,只有有錢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幼稚園,多數孩子得不到學前教育。因此他倡導建立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幼稚園,要面向全社會所有幼兒,即平民化,還要根據舊中國貧窮落伍的國情,創辦省錢的幼稚園,讓貧困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他的這一思想對于今天很多地方出現的“天價幼兒園”來講,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學前教育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國內的幼兒園數量逐年增加,在城市農村中大力普及。在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就指出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兒的各項發展指標,強調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這一方針政策正好是陶行知因材施教的體現。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思想對于當下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近年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盛行,某些幼兒園出現了洋化病和貴族病,雙語幼兒園層出不窮,社會上的外語輔導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天價幼兒園網絡媒體是時有報道,如此弊端很有必要借鑒陶行知的學前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化省錢式的幼兒園教育思想值得學習和借鑒。

總之,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還有很多,內容豐富,見解獨特且一針見血,具有遠瞻性和先進性。他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張,不但對當時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時下21世紀的幼兒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他對推動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他的幼兒教育思想非常值得繼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許瓊華.陶行知的幼兒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3.

[2]周穎.陶行知農村幼兒教育的思想與實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4).

[3]祝正龍.湖北省幼兒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

篇(2)

【摘 要】勞技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并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技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勞動的意識單從課堂上教是無法獲得的,只有讓學生深入社會實踐,才能感受勞動的快樂。本文從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觀點出發,闡述生活、社會與勞動技術教育的關系,強調要以社會實踐為基礎,以生活教育為源泉,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

關鍵詞 生活實踐;勞技教育;源泉

勞技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并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技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早在1981年 4月,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說明指出:“中學階段開設勞動技術課,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手腦并用,全面發展。”勞技教育是把勞動教育與工農業生產、社會服務性勞動的技術教育結合起來,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也為他們將來的就業準備一定的條件。說穿了,勞技教育就是為生活生產服務,也只有為生活生產服務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

陶先生在《創造的教育》一文中說過:“創造的教育是怎樣呢?就是‘以社會為學校’、‘學校和社會打成一片’,彼此之間,很難識別的。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我們要把學校的圍墻拆去,那么才可與社會溝通。這種圍墻不是真的圍墻,是各人心中的心墻。各人把他的感情,態度從以前傳統教育那邊改變過來。”所以,我們要以社會實踐基礎,以生活教育為源泉,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勞技能力。

一、生活實踐是真知識的積累

陶行知說過:“我們真正指南針只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向我們供給無窮的問題,要求不斷解決。我們朝著實際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我們進行勞技教育,并不僅僅是為了上課而教育,而是把勞動的意識建立在學生的思想中,將學生在學校里所學的技能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最終為我們的生活服務,所以,勞動技術教育要與生活密切聯系。杜威在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中開篇就明確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也一再強調“為了生活而教育”、“依據生活而教育”,培養活生生的人。留心近年來的初中勞動技術教材,有關生活生產課程的內容越來越多,其落腳點在于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我們江蘇省的初中勞動技術教材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師可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特色的教材進行有效的勞技教育。我們學校所處地電子科技廠家較多,以電子技術教育為我們的教育特色,使學生學以致用,就是對今后的就業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在教學中,我們帶領學生走進我們當地的電子生產工廠,實地感受電子技術對生活生產帶來的影響,激發學生對電子技術學習的興趣,從中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例如以前初三物理電學教材中有這樣一題:“三腳電源插座有三只腳,其中有火線、零線腳各一個,另一只是地線腳,原來老式插座的三腳是圓形腳,后來改成了平面扁腳。這是為什么?”物理老師參考資料上的答案是:“圓形腳插座容易插錯,會造成觸電或短路事故,而平面扁腳不會插錯”。我們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時,請學生留意老式的插座,終于有了發現,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發現老式插座的三個圓形腳的粗細是不同的,地線腳特粗,而且三腳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是不會插錯的。回到學校后,我組織學生研究學習,學生通過找資料,問電工,最后在一本電子報合訂本上找到了答案,原來圓形腳容易造成接觸不良,使插座發熱,釀成火災;而平面扁腳接觸好、安全。

實踐出真知。由于沒有生活的實踐的積累,對這道習題,近幾年來我們的教師也造成了不少的謬誤。所以我們在勞動教育的時候,要培養學生對自己周圍的事物多觀察、勤思考,發現問題,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提出新課題。

二、生活實踐可激發靈感

眾所周知,學生要進行勞技活動,首先要自身具備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而學生勞動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形成,絕不是僅靠課堂上教師的說教就能解決的,它更需要學生自身的生活勞動實踐,實踐出真知,沒有生活勞動實踐的勞技教育只是紙上談兵,那種光說不練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勞動能力的學生的。陶行知先生說過:“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比如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學,也要在田里教。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這個中心就是‘事’,就是實際生活;教學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根據調查,學生從事勞技活動最大的阻力,就是他們的學習嚴重脫離真實的生活世界。因此,我們要讓學生以生活為源泉,使學生感到:“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社會即學校”。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在對發光二極管學習中,有位同學對電器上的電源指示燈產生了興趣,通過對電器上的指示燈電路分析,制作成功了發光二極管小夜燈,電路如圖所示,所用元件只是一個二腳插頭,一個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和一個電阻。幾個簡單電子元件,做成的簡易小夜燈既給家庭生活帶來了方便,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

在我校的電子制作中,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聲控電路通過創新設計,制作成聲控樓道燈;在數字電子鐘的制作中,由于原電路4.5伏直流電供電,一位學生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家里廢棄的手機充電器直接給電子鐘供電,廢舊利用,使行將丟棄的手機充電器獲得新生。國慶來臨,有位學生用聲控小電燈電路,改制成聲控LED音樂燈,一閃一閃的小燈泡,隨著音樂起跳舞動,引來了不少同學及鄰居的稱贊。

愛迪生曾經說過:“不下決心培養獨立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創造。”思考是產生問題之母。在厲行節約,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在勞技課上提出了“節約用水”的創新課題,要求學生們對家里的用水設施進行創新改革,制定出改革設計的方案,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同學們回到家里進行了觀察分析,得出了不少實用的方案。

一位同學的抽水馬桶的節水方案簡易可行不花錢,家家都可以實施,就是在抽水馬桶的儲水箱里放一個合適的可樂瓶,在瓶中裝上一定量的水,使之穩穩的占據在儲水箱中,使儲水箱中水的體積減小,從而減小每次沖水的量,達到節水目的。一位同學的創意方案是把每天洗衣機和抽水馬桶連接起來,讓洗衣水給抽水馬桶沖水用,既節約又衛生,一舉兩得。

三、生活實踐可使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融合

勞動創造是生活的本質,人的創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義。人只有“成為自己社會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勞技教育就是要給予感性教育以應有的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感覺、感知、觸摸大自然、感受自然世界的千變萬化和絢麗多彩,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好勝、好求的心理意識,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情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味。有許多具有一定科學性的勞技制作課內容,單在課堂是不容易完成的。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更廣闊的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分析、體驗,獲得更多的知識,解決一些科學性的問題,使感性教育與理性教育得到統一,才能更好的制作、實驗、操作甚至創造發明。比如,學習《彈射飛機的制作》這節課的內容,在制作之前需要掌握許多有關飛機構造、原理、特性等知識,同時還需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光靠教師在課堂中講是難以解決的。我就組織學生到我們鄰近鎮上的兒童公園里參觀一架退役的戰斗機,讓學生真實的了解飛機的構造、外型的特征,從而獲取一些飛機的科學性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在制作彈射飛機的時候就比較有把握了,有的同學甚至進行不同的設計制作,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我們還安排了一次以小組為單位的彈射飛機試飛技術比拼活動,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活動非常成功。這樣從理論到實踐,學生不但增強了課堂學習的自覺性,而且增加了勞技創新制作的動力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我們在進行勞技教育的過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必將取得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 (試行草案)》.1981年教育部頒發

[2]陶行知.《行知教育論著百篇》.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篇(3)

一、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和態度

勞動不僅創造了人類本身,而且創造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保證了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勞動素質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生活和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在中小學進行勞動技能教育,既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也是落實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措施。

在教育部關于勞動教育的研究中,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是關鍵性基礎目標。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重和熱愛,關鍵要在勞動實踐中進行。當年陶先生在創辦曉莊學校時,非常重視勞動實踐“種種事物都是要學生分任務去做的,什么文牘、會計、庶務、燒飯、種菜,都是要學生輪流學習的,(曉莊)全校只用一個校工擔任挑水一類的事,其余一切操作,都列為正課,由學生躬親從事”。當然在目前的中國不可能做到全部的勞動都作為正課,學生本身也存在差異,但我們的學校可否在日常勞動外多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各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一定的勞動基地,配備相應的基本設施,并配備專門的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同時保證勞動課教學的時間。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感受到艱辛,尊重他人的勞動;在享受勞動的果實時,樹立勞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熱愛勞動。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賦予勞動更多的智力含量

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勞動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增強勞動的智力含量,引導學生手腦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陶行知先生曾非常精辟地論述過“手腦并用”的意義:“教育要手腦并用。在用腦的時間,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間,同時用腦去想,才有可能去創造。手和腦在一塊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齊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一些有趣的、稍微復雜的勞動實踐,要求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勞動知識,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有力地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不斷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勤于鉆研,勇于實踐,久而久之就能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創新潛能大有裨益。

三、選拔優秀師資和編寫實用、有特色的課程教材

勞技課程是一門技能性較強的課程,它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教學的基本素質,更需要教師具備某方面的技能特長。因此,選聘一支高質量的勞技教師隊伍是實施勞技教育的關鍵。

勞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勞技課必須體現鮮明的實用性,如手工制作、養殖、園藝、烹飪、計算機等。通過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學生能夠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不僅使學生獲得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能感受學習和勞動的樂趣。

勞技課程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還應體現特色性。各個學校可以根據本地區、本學校及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課程。當學生學習結合地方特色的勞技課時,會感到很親切、有趣,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勞技教育

目前,很多家長步入家庭教育的誤區,認為只有做題、背書才是學習,動手實踐不是學習,甚至一點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做,“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也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限制太死,必須按自己的意志去辦事,局限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這一點,陶行知先生說過:“兒童的世界是要由兒童自己動手去創造。我們要停止一切束縛。——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在解放兒童的頭腦與雙手;兒童的手腦一經解放,這新的兒童世界自然應運而來了。”

加強勞技教育,社會的積極支持和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對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政策規范和觀念導向等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制定教育政策、法規確定勞技教育的地位,要通過輿論宣傳,幫助社會成員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如轉變“應試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觀念;轉變重才輕德的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觀念;轉變分數第一的評價觀念,樹立全面科學的質量觀念;轉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陳舊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學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做好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溝通工作,把社會和家庭緊密聯系在學校周圍,為實施好勞技教育建立起合力支持系統。

篇(4)

【關鍵詞】 勞動教育 素質教育 勞動價值 評價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不斷充裕的家庭條件下,大部分家長視孩子為掌上明珠,怕其吃苦,危險,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卻取而代之,忽視了勞動教育,于是,獨生子女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部分學校特別是師資力量薄弱、條件有限的農村學校沒有開設好勞動課,安排的“勞動課”的目的在于打掃清潔衛生或變勞動課為知識課。導致勞動觀念越來越淡薄,使這些獨生子女只會讀書,不會勞動。長此以往,將會影響這部分人素質的發展。于是,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抓好勞動教育十分重要。只有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強烈的勞動觀念,長大成人才會有所作為。當今,在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下,素質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所以,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么是素質教育?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認為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生活技能素質。

一、勞動能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小學階段是人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緊靠家長的言傳和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長和老師在課外引導學生不斷參加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勞動,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享受勞動的成果,才能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例如:讓學生撿廢品,通過學生對一件件廢品的積累到出售,讓其去體會自己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從而受到了不能鋪張浪費的教育,逐漸形成節儉的美好品質。出售后的收入雖少,但是總能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因為是學生已經證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體驗到了勞動價值所在。農村家庭的父母,要讓自己的孩子投入到糧食耕種的勞動中去,只有讓孩子親自參加勞動,嘗嘗汗濕、腰酸背痛的滋味,才感覺到勞動的辛苦,懂得勞動的分量,切身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義,使之自覺地愛惜糧食。只有參加勞動,才能理解農民為城市居民提供糧食、蔬菜或者農副產品,工人為社會提供日用品,輸送水電是為了什么,才會真正體會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勞累,是為了人們的幸福,是在為社會創造財富。更能激發對那些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竊取別人的勞動果實的人的厭惡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果實。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

二、勞動不但能增強人的體質而且能磨練人的意志。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實表明,不論知識水平、家庭背景、經濟收入、種族膚色如何,凡是從小做家務、熱愛勞動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別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滿。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動手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營養良好的情況下,勞動能促進大肌肉、小肌肉的發育。勞動在培養完美體魄上所起的作用,同運動一樣重要。許多勞動能顯示體力與技能、技巧等多種多樣的結合。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不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強力壯”。

少年兒童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會面臨許許多多困難和挫折,這就要求學生從小養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難就畏縮、害怕和逃避,我們為之努力的事情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怎樣磨練人的意志呢?誠然,轟轟烈烈的斗爭和艱苦的勞動、險惡的環境能磨練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也能磨練人的意志。首先,讓學生從生活的一切方面鍛煉意志,如遵守學習與生活制度、及時獨立地完成作業、做事有始有終、堅持鍛煉身體、待人始終如一等。其次,引導學生做一些自己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讓學生在炎炎夏日跟隨父母下地勞動,或在寒冬臘月用冷水搓洗衣服等,完成后及時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建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堅強的意志就是在完成無數件小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三、勞動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

在人類發展史上,勞動推動了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由此可見,勞動教育不容忽視,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低年級學生學會自我服務活動。如:穿衣服、削鉛筆、洗手帕等;中年級學生可進行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如:包書、整理書包、洗碗、掃地、擦窗、給花草澆水、在校內進行大掃除等;高年級學生以家務勞動為主,如:洗衣服、做飯、涮鍋洗碗、農村兒童學會農田的種植,能參加學校的科技小組,在活的自然中學習,在實踐中加強探索。只有讓學生持之以恒地去完成這些事,才能樹立勞動觀念,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提高生活技能,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奠定堅實的基礎。

勞動教育在學生的素質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應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現對家庭、學校和社會作以下建議:

家庭:

第一,建議家長改變教育觀念。

即便是獨生子女,不能溺愛,不要怕其吃苦和危險而不讓孩子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讓孩子多動手做事,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第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設置一些“障礙”。

所謂的“障礙”就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要多找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事情讓孩子去完成。如;中、高年級的孩子,飯前盛飯,飯后收拾、清洗。不能一味滿足孩子的零用錢,可讓中、高年級的孩子利用假期自己掙零花錢,城市的孩子賣報紙,農村的孩子賣菜等。

第三,家長要做好榜樣作用。

隨著家庭經濟的富足,部分家長的家務活也隨之減少,吃飯上館子,洗衣服有洗衣店的服務,或雇個家庭保姆包攬一切家務,這樣不但沒有事情給孩子去完成,而且滋生了孩子享樂主義的思想。

學校:

要切實貫徹好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地改善和創造勞動課教學條件,開足、開好勞動技術課;學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老師布置的家庭勞動任務可讓家長督促完成并簽字認可。

社會:

呼吁全社會重視勞動教育,形成積極勞動的社會氛圍,大力渲染“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如何構建和創新評價機制呢?

篇(5)

就目前農村勞動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的教師在勞動實踐這一教學環節上,不是按學生年齡特點、知 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進行勞動實踐教學;部分教師在處理勞動知識和勞動實踐的教學關系上,不是有所側 重,而是平均用力。這就違背了新形勢下勞動課教學的自身特點,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勞動課教學的任務。鑒 于此,筆者認為,要上好勞動課,除了依據勞動課的自身特點和宏觀把握勞動課教學的原則外,還要依據學生 的生理心理特點、年級層次、知識水平以及對實踐項目的興趣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熱 情地參與學習和實踐,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于培養學生

“自我服務”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勞動興趣教育。

農村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一般在7-9歲,他們知識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勞動課的實踐環節上 ,需要圍繞“自我服務”(自我服務不只是為自己服務,還包括為自己生活的班集體服務,為家庭成員服務, 為伙伴服務)這一主題進行教學活動,從學生身邊的小事中選擇一些他們易于感興趣的事開展活動,教育學生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養、鍛煉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如學習《洗手帕》(《勞動》第二冊)一課,可以 設計出這樣一些實踐項目:“洗手帕比賽”、“穿一件自己動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等。 活動評比的原則是多鼓勵、少指責。這樣一來,既進行了勞動知識的教學,又對學生提出了勞動技能的啟蒙要 求,還能培養學生參與勞動的興趣。

二、中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于培養學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情感教育。

小學中年級學生由于已經接受了兩年的學校教育,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和自制能力,依賴性減少,許多 事情都想“自己做”,這應該說是由低年級勞動教育培養成的“勞動興趣”向中年級階段形成“勞動情感”的 一個平穩過渡。因此,我們應抓住這一良好契機,在指導勞動實踐活動時加強勞動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勞 動中。但是,學生在由“自我服務”向“自主”、“自制”的轉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自主能力,應該說 還是比較脆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不能包辦代替,不能束縛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和自主性 ,而應當大膽放手,真正發揮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自我教育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時,應側 重于引導:①教師應注意低、中年級層次的銜接,有的放矢地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由“自我服務”勞動及時 轉到以“自主”、“自制”為實踐主題的勞動制作上來。如開展“小小巧手賽”、“今天我當家”等主題活動 ,以此來提高學生自立的信心,進而培養學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師的指導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 ,盡可能多一些“懸念”,這樣才能既給學生更多動腦、動手的機會,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 現象。③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多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對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師也應給予肯 定,決不允許用刺激性語言傷害學生制作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意通過勞動教育和實踐教學開發學 生的智力,使每個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鍛煉,進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三、高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于培養學生

的“自強”、“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勞動責任感教育。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級段獲得的各種能力正促使他們朝著“自強”的方 面發展,他們已不愿聽教師“多余”的“嘮叨”,對教師過多的“指手劃腳”表示厭煩。在勞動實踐活動中, 一些學生在操作、設計能力方面常表現出超越教師想象的可喜情景。為此,教師應給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現自己 能力的機會,給他們創造一個競爭的環境。在指導思想上,應本著培養學生“自強”、“創新”能力的原則,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同時,指導教師要注意做到:①充分做好后進生的促進、轉化工作,給他們以 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對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點,也要迅速捕捉,給予肯定,并使之發 揚光大。②指導實踐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級進行同一個活動主題的勞動實踐,也要避免“一 刀切”的標準。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別,其性格、興趣、愛好等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活動的主題確 定后,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進行分類施教。只要使學生在相應的年級段里受到應有的教育,掌握需要掌握的勞 動技能,便算是達到了教學目標,切不可求全責備。在這方面,我們做了一點較為成功的嘗試。如,為了配合 小學高年級的勞動課教學,我們結合學校少先隊工作,在“六·一”前夕,設計了一個以四、五年級學生為主 體的“爭創勤巧隊員”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各自發揮一技之長,規定在一個星期天內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 高水平的一件小制作,向“六·一”獻禮。在所有參展作品中,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男同 學精心制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學巧手織出柳編工藝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氣補塑料槍,也有一般學生費了 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制品。展覽桌上,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學生們的心血,令人喜愛,學生 們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樂趣。這次實踐活動出現了人人動手、個個參與的喜人場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6)

關鍵詞:一日生活;滲透;德育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運用到幼兒道德教育中,為幼兒園道德教育提供了另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徑。怎樣才能更好地讓德育教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去發現、探索、實踐和研究。

一、在各科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各種節日、紀念日都是寶貴的幼兒德育教育資源,應充分利用節日豐富的教育資源,適時利用節日的教育價值,讓幼兒走進生活化的學習。如,勞動節,組織孩子慰問身邊的環保工人,感受叔叔阿姨勞動的辛苦和慰問小區保安辛勤的工作;在中秋節的時候開展《賞燈》讓幼兒為父母制作禮物,并為父母端茶、拿食物。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2.游戲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幼兒園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如,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團結意識,明白團結一致、互相協作就取得勝利的道理;在玩跳繩、呼啦圈、皮球等為主的小型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謙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從而遵守游戲規則;在自由活動時,有幼兒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兒就會自然地流露出“愛心”去幫助他;讓幼兒逐漸領會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要求。游戲不僅給幼兒一個積極的情感體驗,還為幼兒提供了實踐道德行為的機會,所以游戲在幼兒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價值。

3.利用主題活動,促進德育教育

根據每月的主題活動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直接影響幼兒品德形成和發展,教育環境中滲透德育內容,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如,《我愛家鄉》主題活動中,讓幼兒從身邊感興趣和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在師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覽的過程中,在教師真實情緒感染下,熟悉了可愛的家鄉,熟悉了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家鄉、祖國各地的特產,從而自然地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真情實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建設家鄉、振興祖國的種子,從而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

二、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德育教育

從常規教育入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使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隨時隨地地進行教育。如:幼兒自己進餐、洗臉、穿衣、疊被子……教師運用獎勵和表揚的方法要求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不僅手變得靈巧了,每天的勞動習慣也養成了。我們要善于抓住契機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幼兒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家庭環境中滲透德育教育

篇(7)

關鍵詞:校園文化;大學生;人格培養

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授說過:“學術可以悄悄做,教育一定要大張旗鼓。”他呼吁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鄭教授在央視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上發表演講說道:“只有觸動心靈情感的教育,才是讓孩子們能夠記住的情感。”鄭教授提到,每一所大學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而正是這些文化建設熏陶和鼓動學生去學習、去進步。

當代大學生,他們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及年齡、心理特征,都使他們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尋求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圍。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在《大學一解》一文中寫到:“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華大學將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隱性文化建設當作“養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一所大學,若能把學生的學業與校園文化活動妥善地結合起來,便會有力地推動校園內的精神文明建設。

一、大學物質文化的隱性教育功能

每一個大學生都在為今后進入社會的競爭和發展做準備。校園物質文化有助于技能的培養,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過程中的催化劑。物質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的用不可估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未來的學校應當把大自然所賦予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盡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諧發展,做到使大自然為人服務”,“努力做到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這說明,建設良好的校園物質環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隱性教育效果。大學的文化建設絕對不只是“四書五經”,校園具有象征意義的雕塑、建筑就是最好的無形教育內容。而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中的內容,也是極好的文化教育項目。甚至連日常服飾、家具、食品、烹飪、茶、酒、刺繡及各種裝飾品等,都可造成一種文化氛圍,造就高雅的文化氣氛。

二、大學制度文化的習慣培養功能

大學的文化建設絕對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是毫無規章制度的自由發展。大學校園的文化活動是高層次的,是極為復雜的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深層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是人的靈魂重建工程。因此在大學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制度文化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從現代課程理論視角來看,學校的制度文化總體應列入隱性課程的范疇。據現象詮釋學者的觀點,隱性課程是學生在學校或班級的“生活世界”中不斷與教師或同輩團體產生存在經驗的對話而使其對教育環境主動產生價值或意義上的解析,并進而擴展其存在經驗的非限定和創造性的無意學習。學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過隱性課程所具有的認識導向、情感陶冶、行為規范作用,創設一種能喚起學生高尚情感、激發他們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教育環境、精神氛圍來感化和陶冶學生,以達成深層次育人功能。

三、大學行為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現在的社會需求,就是要通過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道德感。社會中所傳播的道德意識流也需要加入新鮮的“血液”。而正在為進入社會做準備的大學生就是最好的人選。大學生的道德養成也是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學生在行為實踐活動中,依據不同的行為情景,對行為知識進行修正、充實、完善、提高。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如果過的是少爺生活,雖天天讀勞動教育的書,不算是受著勞動教育;過的是迷信生活,雖天天講聽科學講座,不算是受著科學教育……過的是開倒車的生活,雖天天談革命運動,不算是受著革命的教育。”鑒于此,大學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政治品質與行為品質。

四、大學精神文化的人格熏陶功能

所謂人格,就是在人慢慢成長過程中所累積和養成的精神面貌和品格。“三歲定終生”,幼兒時期的精神文化教育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的。然而,大學時代作為學生從家庭保護的對象到真正的社會人的轉折點,其對人格熏陶的功能是不可磨滅的。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它蘊涵在大學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之中。它體現在學風、教風和校風中,凝煉在校訓、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內。它通過校園精神面貌體現的點點滴滴,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年輕一代學生的人格發展。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教師是責無旁貸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筑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

[1]廖小平.論大學文化的三種關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 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粉嫩虎白女毛片人体|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8|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骚小妹影院|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天堂2023|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女同疯狂作爱系列|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四虎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国语|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