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醫基礎理論重點筆記
時間:2023-08-04 16:48: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基礎理論重點筆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對象選擇與分組:選擇中我校2010級中醫七年制專業不同方向(傳統中醫方向、中醫方向)的教學班級,對七年制傳統中醫方向30人中醫基礎理論課程采用PBL教學方法,每5人一組,共6個小組;中醫方向110人采用傳統授課方法。兩個班級所用教材均為孫廣仁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課程教學章節的選擇:中醫七年制傳統中醫方向在課堂講授完緒論、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后選擇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在講授完藏象的概論及五臟中的“心”的前提下,進行其它四臟臟及其六腑;病因學說中講授完風邪之后的其它邪氣及其七情、痰飲、瘀血等內容,進行PBL教學法試用。于學期末進行理論考核和PBL教學法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評價分析。
編寫新的教學大綱:應用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成敗關鍵是要尊重客觀規律,制定適合于學生的PBL教學的教學大綱。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大綱的要求,列出難點、重點及必須掌握的知識點,針對學生的知識背景,擬定部分思考題與教學案例,并在應用前期提供少量輔導材料。
編寫教學案例:為了使PBL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與教研室的有關教師多次研討,制定PBL教學的具體案例,病例中的問題具有劣構性。每個病例都有學習重點,且有不同的臨床癥狀和檢驗結果,涵蓋相應的課程內容。每個病例后面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提出了許多相應的引導性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自我學習、資料查閱和準備討論提綱。
編寫教師指南:因教師水平的差異可能會對案例的理解不同,為避免對問題理解的差異及其對討論內容引導的不同,針對引導性問題和學生可能提出的疑問,編寫教師參考指南,對每個問題提供了參考解決方案。
制定具體實施步驟:PBL實施過程要求各個學習小組針對相關問題自學教材,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做讀書筆記。討論課前將教學案例及問題發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相關的知識點,自學總結,準備小組討論提綱。小組成員之間可相互討論;小組討論后,推薦1名代表參加大班討論。大班討論時,由每組推選的代表講解,本組其他成員可及時補充,其他組成員在該組講解之后,可以進行提問。最后,教師搜集一些帶有共同性的問題,總結講解、概括歸納本次課的重點及難點。此外,課堂討論前,教師應隨機地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了解學生的主動學習情況。課后,教師根據學生討論中的表現,實事求是、客觀地做出評定。上述PBL教學法實施的步驟概括為:提出問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大班討論—教師總結。
2.PBL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初步評價
理論考核評價分析:PBL教學方法組平均成績78.4士9.8,傳統授課法組平均分73.8士1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074,p=0.0289<0.05),說明七年制傳統中醫方向班成績優于中醫方向班,即提示PBL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授課法。
PBL教學法教學效果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調查主要包括課堂氣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理解接受、主動學習、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方面。結果顯示,課堂氣氛方面,PBL教學法組90.0%學生感覺課堂氣氛活躍,較系統講授法組(67.3%)明顯改善;學習態度考評如聽課狀態、課堂紀律方面,PBL教學法組(83.3%)較傳統教學方法(76.4%)有改善;學習興趣方面,PBL教學法組(83.3%)較傳統講授法組(77.3%)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在知識的理解接受方面,PBL教學法組76.7%學生能較好地分析案例,較傳統講授法組(71.8%)有所增強。另外,PBL教學法組在自主學習、獨立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分別為80.0%、87.0%和73.3%,較傳統教學法組60.9%、72.7%和58.2%高。可見,PBL教學法較之傳統授課法展現出了較大的優勢。
3.討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是闡釋和介紹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課程。由于中醫學發展的歷史跨度大,以及現代人文環境的影響,使得當代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相關問題的理解,或者在如何正確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認識上容易產生較大的偏差。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則普遍感到該課程概念多而陌生,內容抽象,理論深奧,信息量大,難以深刻領會所學內容。針對以上特點,采用PBL教學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具體,深奧的理論更淺顯易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師生的互動合作、探究學習及自身觀念、態度和行為上的改變有著重要意義。當然為了更好的推進和實施PBL教學方法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總計經驗,如要更加深刻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特點,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更多的參與其中;鼓勵學生提問,及時指導學生在認識上出現的偏差;注重教學形式的合理運用,實現在參與中發展。通過PBL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實踐,我們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適合于傳統型中醫方向的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初步建立了PBL教學方法中“教”與“學”的效果評價機制,這必將對PBL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課程中的推廣應用提供借鑒與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Chan LC.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hybrid medical curricu lum[J].Kaohsiung J Med Sci,2009,25(5):254-257.
1.1掌握堅實的中醫基礎理論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中醫兒科學理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臨床實踐中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進步性和實用價值。中醫兒科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養一批能夠繼承發揚中醫兒科學精髓,發展中醫現代化的高層次人才。只有在掌握堅實的中醫藥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充分繼承中醫理論的基礎上才能“厚積而薄發”,為實現中醫藥的現代化服務。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與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研究生對中醫藥傳統理論和治療方法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研究,并運用現代化手段對中醫藥古籍進一步整理、總結、深化,是兒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標。對于臨床學科的研究生來說,應在具備堅實中醫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中醫臨床辨證和技能的訓練,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發揚中醫特色[3]。
1.2培養多元化人才,適應高層次臨床、科研需要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隨著中醫兒科研究生師資結構的優化,以及現代科學研究工作條件的改善,實驗型研究生的培養已初具規模,但是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中醫兒科更應該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培養科研型的人才,更應該培養臨床型、應用型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在具體工作中,應該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系統理論水平,培養其知識創新能力、科研工作能力以及實際工作技能。這就必須大力加強學科體系建設,開展高水平的研究,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學術評價標準,促進基礎理論研究、科學研究和應用研究協調發展。
2中醫兒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模式
2.1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中醫人才的培養都是通過帶徒式或師承式教育模式進行。這種教育模式培養了一批批的中醫領域帶頭人才,對導師的理論體系、理論特色的繼承與發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近代教育學的不斷發展,傳統中醫教育與現代教育模式的結合與相互借鑒,以及多種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形成了學徒式、專業式、協作式、教學式、師承式等多種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近年又新興了分散教學、小組教學等[4]教學方式。多種教育模式相互結合,取長補短,有力地促進了中醫兒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
2.2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實際的臨床與教學工作中,將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來實現教育目標。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包括師承帶教、導師指導組、臨床實踐、科研、技能深化培訓、病例討論、教學查房以及開展多種類型的專業理論技能講座、參與科研課題等,鼓勵研究生參與課堂教學以及臨床帶教工作,在實踐中帶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通過定時進行臨床技能考核、臨床病例討論,督促研究生總結學習成果,完成讀書報告、讀書筆記,鼓勵研究生獨立進行科研選題、完成開題報告以及進行科學研究和論文寫作等,多方面考核研究生的水平。
在理論學習方面,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指定一部分兒科書目、古籍閱讀,讓學生深入理解、領悟中醫兒科的精髓,指導研究生運用現代化手段對古籍進行整理、總結,不僅鞏固了理論的學習,也進一步指導臨床疾病的辨證施治。通過跟師學習,深化、繼承和總結導師的理論、思想,在繼承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發展。并且在臨床學習中分設導師指導小組,通過不同課題、研究方向之間的互相合作,開拓思路,博采眾長,深化、拓寬理論學習的范疇。讓研究生承擔一定課時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其對專業理論的學習和理解。
在臨床應用方面,通過參與臨床診療,以及科研、技能的深化培訓,培養研究生的臨床思維、專業思維、科研思維,提高臨床應用中醫理論進行辨證施治的能力及臨床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實踐中查缺補漏,指導基礎理論的進一步學習。臨床工作中,通過獨立分管患兒,書寫各種醫學文書,提前進入角色,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基礎。增設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活動,鼓勵研究生參與臨床帶教,提高研究生的邏輯思維及表達能力,并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專業思想的形成,以及知識網絡的豐富、完善。
在科研能力培養方面,指導研究生廣泛閱讀期刊雜志,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并且增設跨學科課程,為開拓中醫研究的新領域、新方向奠定基礎。在近些年的學科建設中不斷納入研究生參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如國家自然基金課題、重點專科工作等,培養學生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選題、課題設計、查閱文獻、書寫綜述、開題報告、臨床資料收集整理、實驗室檢驗、實驗數據的整理分析、論文書寫等,提高研究生們的獨立思考、設計、實踐能力,不僅使其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總結和升華,還使他們科研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3現存的問題及對策
3.1中醫藥基礎理論的學習還需進一步強化為適應當前的市場競爭,在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同時往往會忽視了中醫藥基礎理論的學習,學習浮躁,經典沒有讀透,加上臨床應用少,跟師學習的時間有限,導致研究生很難形成自己的學術專長、學術體系。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深厚理論的肥沃土壤,所以在大力提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同時,要避免應用型模式取代教科型模式而成為新的單一化模式。《規劃》發展目標中明確提出:“要建立中醫藥研究繼承與創新體系,開展中醫藥教育學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教育模式,開展院校與師承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試點工作及中醫藥教學質量評估試點工作”。重視中醫藥基礎理論的學習,鼓勵研究生在跟導師的過程中努力學習中醫兒科學的理論特色,多讀中醫經典書籍,提高中醫素養,這些是需要不斷強化的學習重點。
3.2創新能力的培養還需不斷加強當前中醫研究生培養中普遍存在著創新能力培養力度不夠的缺陷,教學上只重視專業知識傳授,忽視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然而,每門學科的進步都是在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的,機械的繼承只能造成中醫藥發展的停滯落后。因此,有效地引導研究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今后研究生培養中應該加強的重要部分。在實際培養中,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盡量減少機械性、重復性較多的課時,注重傳授學習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廣泛學習,關注本學科前沿的學術發展,并鼓勵他們多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鼓勵研究生多臨床、多實踐,鍛煉動手能力,在實踐中提出問題,提出新的想法。新晨
此外,研究生還應該具有創業精神、團隊精神、社交能力。所以在課程設置、導師傳教中,還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文化修養教育[3]。
4結語
為適應本校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定位,對研究生應同時注重基礎理論、臨床實際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做到基礎理論、臨床和科研創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將所學的基礎理論應用于臨床,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深化基礎理論的學習,與此同時加強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指導理論學習及臨床實踐,把中醫兒科研究生培養成為復合型、外向型、實用型、創新型的新一代高級醫學人才。醫學教育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和保障全民族身體素質為目標[5]。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應不斷摸索和完善醫學研究生教育模式,為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中醫基礎扎實、專業知識廣博、專業技能精專的高層次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李靜,許博.對當代中國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22(3):79??82.
[2]蔣琦,鄭莉,盧毅.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觀重構與學制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7??28.
[3]王發渭,楊明會,竇永起.中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討[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4,25(6):428??429.
1.1教材編寫相對滯后西醫內科是將基礎理論和臨床緊密聯系的學科,內容正逐漸向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微觀發展,在疾病的發病機制上進展很快,而中醫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在西醫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再版周期長,知識陳舊,有的內容與西醫七版《內科學》教材有出入,例如心絞痛一節,近年臨床上較為廣泛地應用不穩定型心絞痛一詞,不穩定型心絞痛是指介于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間的臨床狀態,指除穩定型心絞痛外的其他類型的心絞痛,包括了初發型、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和各型自發性心絞痛在內,其病理基礎是在原有病變上發生冠狀動脈內膜下出血、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或纖維蛋白凝集、冠狀動脈痙攣等,故在七版《內科學》教材中,舊的心絞痛的分型方式早已淘汰不用,而把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并引入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概念。但我校使用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新世紀第二版)仍然將心絞痛分為勞累性心絞痛、自發性心絞痛以及混合性心絞痛三大類,而勞力性又分為三類:初發勞力型;穩定型;惡化型;自發性心絞痛包括四種類型:臥位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中間綜合征、梗塞后心絞痛,給學生學習造成較大的混亂感到無所適從。
1.2中西醫思維方式不同由于在開設西醫內科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中醫課程,不可避免地用中醫觀點來看待西醫,而中西醫之間有很多地方不能完全對應。如中醫基礎課程多數需要學生熟記,以達到熟能生巧,使學生養成按條例記憶的學習習慣,而西醫課程的學習,很多內容重點是理解,應用思維與推理的學習方法,掌握的知識才能靈活運用。
1.3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中醫與西醫的學科特點明顯不同,學生對為什么要在中醫院校開設西醫課程,很多學生存在疑惑,對西醫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再加上很多學生忙于考研,對西醫課程的學習抱著應付考試過關的心理。
2中醫院校《西醫內科學》教學改革
2.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優化教學內容,突出重點,詳解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起重要的引導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先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便是教學工作對教師專業素質提出的要求。內科學理論來源于實踐,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是對內科學教師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備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教師才能全面準確地領會教材,對所講授的內容合理設置,重點難點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定義準確,舉例恰當,避免重復,使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師的理論基礎不扎實或不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則很難得心應手地傳授知識。
2.2不斷學習,知識更新,掌握最新動態近年來,由于基礎醫學的迅猛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改變,現有的《西醫內科學》教材已不能完全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以心肺復蘇為例,傳統搶救方式胸外按壓15次、人工呼吸兩次,根據2005國際心肺復蘇指南會議的意見,現在這一比例調整為30:2,以突出強調胸外心臟按壓的重要性,傳統方式電擊除顫是三次,而現在是一次電擊,而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新世紀第二版)未作修改。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本學科學術發展水平的最新動態,不斷拓寬更新專業知識,并將知識準確無誤地傳輸給學生,充實教學內容,以彌補教材的滯后與不足。對教材中的不足或錯誤之處,不可含糊其詞,照本宣科,應妥善處理。
2.3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言堂,一支粉筆,一張嘴。內科學是一門涉及面較廣的臨床學科,傳統的教學手段已遠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使計算機輔助教學得到空前的發展,使我們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傳統的課堂以板書及口述為主的教學模式變成以圖象、動畫等多種方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從而改變了學生靠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學習方法,變為直觀面授,成為模擬環境中的真實感覺。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4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的不應該僅僅是課程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要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21世紀的人才。目前我校正逐漸推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以臨床遇到的具體問題或具有代表性的常見病為學習起點,編寫隱含大量信息的病例,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臨床問題。學生課后通過自己動手查閱有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并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獨立思考、分析和推理,對疾病作出診斷和處理,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由于這種知識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印象深刻,改變了以往“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還老師”的落后的獲取知識方法,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發展智力和培養創造性的智能結構。
關鍵詞腫瘤;中醫;教學素養
隨著生活環境的惡化、生活習慣的改變,惡性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針對惡性腫瘤的西醫治療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尤其是針對晚期患者,中醫藥治療尤顯重要。中醫腫瘤學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全面研究腫瘤病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理法方藥及預后的學科[1],正以其獨特的辨治思維成為發展迅速的一門新興學科。筆者在多年臨床教學過程中總結了提高中醫腫瘤學教學質量及臨床教師教學素養的經驗。
1熟讀中醫經典,汲取古代醫家治療腫瘤經驗
中醫經典論著是中醫先賢們在大量臨床實踐活動基礎上總結而來,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中醫古籍中對一些惡性腫瘤的臨床表現、病因病機、治療、預后等均有記載,至今對中醫腫瘤學教學有較大的參考和指導價值[2]。如“癌”字首見于宋朝東軒居士著作的《衛濟寶書》,該書將“癌”作為癰疽五發之一。《素問·玉機真臟論》中的“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十月之內死”,《外科大成·論痔漏》中的“鎖肛痔,內外如竹節鎖緊……,便糞細而帶扁,時流臭水,此無治法”,病情類似于肺癌、直腸癌晚期表現,指出其預后極差。《證治準繩》中的“大抵治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意即分三期施治:初治“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虛者補之”,中治“必以補瀉迭相為用”,末治“若塊消及半,便從末治,即停攻擊之劑,因補益其氣,兼導達經脈,使榮衛流通,則塊自消已”,高度概括了惡性腫瘤的治法。中醫經典論著中對惡性腫瘤的記載內容十分豐富,涵蓋病因、病機演變、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應從中醫經典古籍中發掘臨床診治知識,用以指導中醫腫瘤學的臨床工作,豐富臨床診治方法。但在中醫腫瘤學的臨床教學過程中,個別臨床帶教老師不重視背誦中醫經典著作,很難做到對學生詳細傳授經典古籍中的中醫腫瘤知識,這在中醫腫瘤學的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大的缺陷。所以,臨床帶教老師必須熟讀中醫經典,做到融會貫通,切實將經典結合臨床,這樣才能在教學生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必須要求學生熟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醫宗金鑒》、《景岳全書》、《瀕湖脈學》、《本草綱目》、《醫林改錯》、《傅青主女科》等古代醫書,并對以上書籍及其他古籍中涉及腫瘤的部分精研細讀,真正把握古代醫家對腫瘤的辯證分析思路、遣方用藥經驗,切實打牢治療惡性腫瘤的中醫基礎。
因中醫古籍較多,臨床帶教老師除了自己勤學苦讀以外,還應要求并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詳細做好學習筆記;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醫學論壇或沙龍,交流學習經驗;要求學生及時向帶教老師或研究生導師匯報學習心得。
2重視臨床實踐,學習現代醫家治療腫瘤精髓
中醫腫瘤學臨床應用性很強,具有高度的經驗性和臨床技巧性[3]。學習中醫腫瘤學必須勤于臨床并多加思考,無論是在門診還是病房,必須進行大量臨床實踐,從中總結診治方法、發現演變規律,才能真正領悟古代醫家的治療經驗,切實掌握中醫腫瘤學的基礎理論及臨床最新進展,進而提高臨床療效。中醫腫瘤學的教育也必須秉承中醫學臨床實踐性強的特點,將臨床實踐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現代很多醫家總結了目前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經驗,如適用于圍手術期、放化療治療期間患者的中醫防護治療,適用于有合并癥、老年PS評分為2、不能耐受多藥化療而選擇單藥化療患者的中醫加載治療以及中醫鞏固治療、中醫維持治療等理論對中醫治療腫瘤的臨床工作有很大的參考作用。中華中醫藥學會在總結古典醫籍、結合現代醫家經驗的基礎上已經出版了《腫瘤中醫診療指南》,對中醫診治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腸癌等常見惡性腫瘤均做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中國總醫院中醫科的臨床醫師總結的應用人參養榮湯提高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等也有較強的臨床應用價值[4]。臨床帶教老師必須經常查閱資料,緊跟中醫腫瘤學的發展前沿,掌握中醫診治惡性腫瘤的最新進展。在帶教學生進行中醫腫瘤學的臨床實踐過程中,一定要將最新的醫學名專家經驗、診療指南等知識講解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在臨證中進一步總結掌握,增強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同時應要求學生積極參加老專家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多學科協作病例討論等,增加臨床實踐機會,開拓臨床視野,這樣才能豐富自己治療腫瘤的經驗和思路。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中醫古籍經典中治療惡性腫瘤的記錄,還是現代醫家治療惡性腫瘤的經驗,內容均十分豐富,而且近代醫家在診治惡性腫瘤的過程中,由于著眼點及考慮角度的不同,診治經驗也不同。這就要求臨床帶教老師首先應抓住各種惡性腫瘤的診治規律、理清腫瘤各個階段的演變思路,自己了然于胸才能教會學生。而且,雖然學生已經書讀百遍,但是在臨床上還是會出現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脫節的問題,尤其是剛參加臨床的學生仍可能出現抓不住診斷頭緒、理不清治療思路的情況;有的學生可以熟練背誦上千首方歌,但也會出現臨床上卻開不出一個方子的尷尬情況。所以在傳授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過程中,帶教老師要結合實際病例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地講解中醫治療腫瘤的經驗;待學生確實掌握了一定的診治經驗后再允許其放開思路,深入學習,同時還應要求學生在掌握老師經驗的同時經常溫習經典,做到經典知識與臨床實踐相互補充、相互啟發,拓寬中醫診治惡性腫瘤的臨床思路。
3密切結合西醫,做到中西醫融會貫通
西醫診療惡性腫瘤方法及藥物層出不窮,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均對惡性腫瘤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其作為主流醫學也深深影響著中醫的辨證及施治。手術會傷及患者氣血,尤其是胃癌、大腸癌等行腹部手術可能會導致患者脾胃不和;全身化療也會導致氣血兩虛、脾胃不和等;而肺部腫瘤的放療早期會導致患者血熱、遠期會導致患者血瘀等,均明顯影響中醫師針對腫瘤患者的辨證施治。中醫在治療西醫西藥的副作用方面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如應用芪蓉潤腸口服液治療阿片類藥物所致便秘,可以明顯緩解惡性腫瘤患者為減輕疼痛而服用阿片類藥物導致的便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林洪生教授認為肺癌患者手術后應以益氣、活血辨證調補,能夠加快患者體質的恢復,提高免疫功能;化療期間應益氣養血、健脾和胃并滋補肝腎,能夠減少化療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應,提高化療的完成率和療效;而放療期間用養陰生津、活血解毒、涼補氣血的方法,能降低返料毒性,提高放療的完成率和療效[6]。在帶教學生學習中醫腫瘤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完全熟悉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及藥物的特性,尤其要了解其副作用,比如要明確掌握化療藥物的分類及各種化療藥物導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應的時間及強度,從而才能對患者的整體情況了如指掌,做到辨證施治時掌握好方寸。現代治療惡性腫瘤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對西醫的治療及副作用了解詳細,應努力向他們學習,比如肺癌患者在行放療后容易導致放射性肺損傷,解放軍總醫院楊明會教授團隊應用涼血活血法能很好地預防放射性肺損傷,幫助患者完成全部放療,提高了放療的完成率;針對靶向治療藥物導致皮膚損傷的中醫藥治療經驗也逐漸豐富[7-8]。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西醫療法的特性及藥物毒副作用,能夠有預見性地應用中藥防治其副作用,幫助患者完成化療、放療或靶向治療等,是中醫腫瘤學教學的一個重點。
4做好科研工作,解決臨床實踐問題
目前,除較小比例的針灸學本科生或臨床醫師外,大多數考取針灸學專業學位的碩士研究生是來自中醫學和中藥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只掌握少量基本的針灸學教材知識。因此,使學生盡快熟悉針灸學臨床基礎知識是帶教教師面臨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通常是指教師按教材內容對相關臨床情景進行口頭講述,學生記錄筆記的所謂“一書,一嘴,一筆”的形式[2]。因臨床教學的時間較少,這種簡單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中被廣泛使用。但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通常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聽課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同時,長期單調的習慣性教學,也使教師容易因循守舊,照本宣科,常年講解完全相同的內容,以至知識老化,與臨床實際脫節,失去了研究生臨床教學的根本意義。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多媒體教學已成為課堂上教師常用的教學形式之一[3]。但在針灸臨床教學中,受到教學時長的限制仍鮮有使用。心理學研究顯示,單純的視覺學習或聽覺學習,3天后的遺忘率為50%~80%,而將視聽結合起來學習,相同時間內遺忘率為18%[4]。因此,本學科將多媒體教學方法應用于針灸學研究生的臨床教學活動中,采用包括三位動畫穴位圖,經絡巡行動畫演示,專家臨床經驗演講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針灸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這些生動多樣的表現形式,增加了臨床教學手段的靈活性和豐富性,給臨床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此外,對于常見的多媒體幻燈片課件教學形式,科室針對研究生臨床教學的特點和需求,對其內容進行了優化。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臨床基礎知識教學的目的,并非單純對知識點的記憶和背誦,更重要的是為學生今后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本學科擁有北京市名老針灸大師賀普仁先生的豐富學術傳承經驗。因此,在臨床教學中,我們根據不同疾病,將老專家診療取穴經驗和相關醫案附于其中,并穿插專家臨床治療的珍貴錄像于其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針刺療法對不同疾病的診療思路,同時可以學習老專家的針刺及取穴經驗[5],為專業學位針灸學研究生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時所需的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打下重要基礎。
2重視對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臨床路徑教學模式
針灸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針灸學的臨床教學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對針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尤其如此。國內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針灸臨床教學多以課程、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偏重于教授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臨床針灸人才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6]。據1995年美國《內科醫學年鑒》報道,哈佛醫學院將應用臨床路徑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形成“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在講課時將臨床路徑作為教學工具,探討其中有爭議的臨床環節,使得臨床路徑與臨床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此法顯著提高了實習醫師臨床動手能力。隨著臨床路徑在國內日趨廣泛的應用,將臨床路徑理念引入針灸臨床教學可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改善臨床教學忽略臨床實踐能力的狀況,本科室借鑒了國內外關于在醫學臨床教學中使用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嘗試將臨床路徑引入到針灸臨床教學之中,以進一步提高針灸臨床教學的效果[7-9]。科室以自主研究制定、由政府頒布的《中風病(腦梗死)恢復期中醫臨床路徑》為范本,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帶教教師會提前1周向學生提供某一特定疾病(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路徑進行課前預習。課堂上,先由教師就材料中的重點內容(如疾病診斷、查體和輔助檢查特點、鑒別診斷、西醫及針刺治療方法)展開漸進式的提問,確定學生已熟練掌握臨床重點內容。隨后,由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進入病房查視病人,模擬臨床實際情景:通過詢問病史、查體及閱讀輔助檢查結果,明確對患者的診斷,并提出治療方案。最后,由帶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提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補充和糾正,引導學生對模擬練習中存在的不同意見和疑惑展開深入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帶教教師將按照臨床路徑內容引導討論的方向,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引導,讓學生能夠應用臨床路徑中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所遇到的臨床問題。臨床路徑教學模式的應用,可增加學生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通過圍繞臨床路徑展開的臨床模擬情景聯系將基礎理論和臨床知識融會貫通,并初步養成臨床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使得臨床教學能夠區別于課堂教學,真正到達培養學生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3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雙語教學模式
目前國內的針灸臨床教學涉及雙語教學的較少,有所涉及者也大多停留在第一、二個層次。為使學生能夠真正具備國際交流中的語言要求,達到使用英語思維的水平,我們在針灸臨床教學中,通過詞匯滲透、中英文雙語講課、小組英文病案討論和英文演講等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學生從第一、第二個層次的機械學習和詞匯積累,逐步達到靈活運用和自我表達的第三個層次。此外,我們在教師指導下引導學生每周閱讀近期發表的優秀英文學術論文和綜述,使得學生逐步熟記和掌握針灸學相關臨床專業詞匯和語言習慣。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與科室國際留學生進行定期交流。這些從應試型英語教學模式轉向實際應用型英語學習模式的探索實踐,最終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為培養出高學歷高素質的、能夠確實適應針灸國際交流需求的針灸醫師打下重要的基礎。
4固本培元——重視中醫傳統文化教育在臨床教學中的地位
【關鍵詞】骨科;護理;問題
1骨科病房中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
在骨科病房中,常見有藥物外滲,護理不當,皮膚受損,自殺或自殘,未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病情惡化,不當所致并發癥,術前準備工作未作好,藥物使用錯誤等。
2護理差錯因素分析
2.1理論基礎知識薄弱和專業護理知識缺乏,對可能存在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預見性不足有些護士理論基礎知識薄弱,專業護理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臨床經驗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對急、危重、病情復雜的患者,不能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在病情觀察時缺乏預見性護理思維,無個體針對性,無重點觀察的護理問題;還有一些護士不懂急診創傷的搶救程序,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不能及時發現病情的動態發展變化以致傷后發生致命的并發癥時才采取對策而措手不及。
2.2有章不循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護士是活動的直接實施者,也是護理水平與護理質量的集中體現者,各項規章制度以及護士自身素質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保證。若有章不循,則會造成責任事故。
2.3護理業務、專科技術水平低專業護理具有特殊性,不同的患者要求也不同,現在的臨床護士大多年齡小、年資低、學歷低(以中專為主),專科知識及臨床經驗缺乏,專科技術操作不熟練甚至動作粗暴,就會產生技術護理差錯。
2.4健康教育、康復鍛煉指導等不到位對使用內固定材料的患者鍛煉時要提醒防止內植物斷裂,因為骨科患者一般都要進行康復鍛煉以恢復其功能;再者髖關節置換術后可能由于肢置、肢體移動或搬動不當、功能鍛煉不正確等因素引起脫位。護士要向病人說明脫位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作好健康教育宣傳或發《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指南》來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以預防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2.5環境管理不善骨科患者除治療要求絕對臥床休息外,四肢骨折及行動不便的患者,在濕滑地面行走時易發生跌到造成再骨折;小兒、老年人未加床欄易發生墜床等。
2.6護理健康教育中潛在的法律問題①不能保持醫護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有可能導致醫療護理糾紛。在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內容涉及到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自我護理方法,如護士專科知識缺乏,又與醫生之間溝通、交流不夠,有可能出現護士解釋不到位、解釋錯誤或與主管醫生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解釋現象。②溝通解釋不當導致病人誤解。在健康教育過程中,除了注意應用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之外,還要掌握婉轉修飾的語言藝術,切忌將話說“滿”、說“死”、說過頭。③對該實行保護性醫療的病人,護士對該保密的內容進行講解有可能導致糾紛甚至發生不良后果,故護士對此類病人應慎重行事。
2.7護理病歷中的潛在法律問題護理病歷是醫療機構護理病人在整個治療期間行為的全面記載,是訴訟中的重要證據。目前在醫院病歷書寫中常見的問題有:①記錄不及時:由于種種原因比如工作繁忙或責任心差,忽略了記錄而后進行回憶式記錄。②署名不實:護士之間代簽名或者護士代醫生簽名的事情時有發生,使護理病歷署名不實,這主要是由于個別護士的缺乏法律意識造成的,這種病歷在法庭上一旦進行筆跡鑒定,就會露出破綻,失去證據力。③護理記錄錯誤或不全。④記錄中字跡不清,隨意涂抹。
3防范對策
3.1加強醫學基礎理論及專科知識教育,培養骨科護士預見性護理思維和能力護士長定期組織專科業務知識學習,指導每人建立讀書筆記本,對于臨床不同類型患者的搶救,及時總結共同點與不同點,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運用護理程序和專科知識,找出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培養護士敏銳的觀察力和提高預見性護理思維的能力。同時,指導護士要重視患者的主訴。
3.2重點抓好制度落實,強化“慎獨”精神,增強團隊意識抓好規章制度落實,強化“慎獨”精神,是落實各項護理措施的重要保證。每個護士都要認真堅持各項操作原則,實事求是,明確自己的職責,嚴格執行醫囑制度,防止醫護耦合性差錯發生,對不清楚的及時詢問、請教,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失誤或缺陷,不論問題大小都要及時匯報,不可隱瞞情節或自作主張處理,以贏得補救的時間或措施;另外,護理工作具有連續
性等特點,若發現上班有遺漏的工作內容,下班要及時彌補,以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對于長期臥床、大手術患者要進行班班交接,同時密切巡視病人,防止壓瘡、管道脫落等護理差錯發生。
3.3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培訓骨科專業人才每周安排一個下午進行急救技術模擬訓練等教學,每天利用晨會進行專科知識和危重、手術患者的護理查房,并針對現有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和討論,剖析可能存在的護理差錯因素,充分利用預見性護理程序,找出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達到人人都有防護理差錯意識,班班都有護理防范重點,使患者微小的病情變化都在護士的監控和預料之中。
3.4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實行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實行有特色的健康教育,隨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開展以來,對病人進行保健、康復、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指導等全方位的服務,同時也增進了感情,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使患者和家屬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過程,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3.5維護病區環境安全神志不清、小兒、老年人及病情危重或有自殺跡象的患者應加護床欄,并將危險物品遠離患者如暖瓶、銳器等,以防墜床、燙傷或意外傷害;對于危重、大手術等患者,盡量調至接近護士站的病室或ICU內以便觀察;行動不便者將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盡量保持衛生間、開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濕處放置防滑標識,以防摔倒。
3.6規范健康宣教,提高護士水平護士健康教育與醫生告知制度在內容上有重疊,但也有各自側重點,醫生告知病情、治療方案,護士側重對病人飲食、睡眠、排泄、服藥、活動鍛煉、環境及規章制度講解,在健康健育中醫護分工合作,護士健康教育過程中明確自己職責范圍,在范圍內履行健康教育義務。
3.7各種護理文件記錄要符合當前的法律規范改變護理記錄傳統模式,必須從法律角度規范護理病歷書寫與管理,統一規定護理記錄的格式。危重、一級護理用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單,二、三級護理病人用一般患者護理記錄單,統一規定護理記錄的內容,如針對性記錄病人自覺癥狀、情緒、心理、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記錄病情變化癥狀、體征,記錄化驗檢查的陽性結果、護理操作的內容、時間、關鍵步驟,記錄臨時給藥的藥名、劑量、用藥后反應,記錄病人有癥狀時醫生處理或未給處理意見,記錄護士向病人宣教和告知內容等,統一規定護理記錄的要求,如記錄時間的要求,應隨時記錄,并規定各種病人記錄的最低頻次。護士長每周對各項護理文件審查、把關。
總之,護理差錯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個環節和過程中,有時在極其簡單或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中都有可能發生,一旦發生護理缺陷或事故,都會給患者和家屬帶來痛苦或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護士長必須加強護理差錯事故的管理,控制和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自主開放式 藥理學實驗教學 教學模式
藥理學是一門與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以及作用機制的學科,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橋梁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藥理實驗教學是藥理學理論知識以及臨床實踐的重要教學環節,其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為醫學生以后從事教學工作、科研工作或者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然而,傳統的藥理學實驗課主要是為了配合課堂教學,故所開設的實驗內容都是驗證理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的。而實驗課結束了也沒有相應的測試來檢查學生實驗技能操作的成效,實驗成績僅僅用寫實驗報告的方式來給分,忽視了對實驗操作技能的掌握[2]。近年來,隨著我校科研條件的改善,逐步形成了以教促研、以研帶教的“科研教學型”辦學理念。在科研與教學相統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對藥理學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和探索,提出設計性、研究性的自主開放式的設計性實驗教學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提升學生理論水平的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自主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特點
(一)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一般是老師按照實驗講義要求準備實驗儀器,然后在實驗課開始階段,由老師講解實驗原理、儀器的使用和測量方法,并提出數據處理要求,最后讓學生按照實驗講義中的操作步驟完成實驗。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目標明確,容易組織實施,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這種教學模式下,實驗的知識面比較窄,思路難以打開,很難實現在實驗過程中去補充理論教學的不足。與之相比,自主開放式實驗需要學生自行設計,在實驗方案的設計過程中,促使學生廣泛地去閱讀,深刻地去理解各個相關知識點。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提高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3]。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索研究的思辨和創新能力
傳統實驗在內容設置上注重對藥理學基礎理論的驗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是傳播知識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造成實驗內容固定,學生在做完實驗后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因此,傳統實驗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反而培養了學生的因循守舊的意識。在自主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需查閱文獻,選擇實驗題目,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實驗課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增強他們理論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他們的協作精神和探索精神,為學生發揮個人的創造性提供了較大空間[4]。
(三)自主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有利于將教學與科研統一
自主開放式實驗,大多數是事先無定論的、帶有探索性的實驗,學生在長期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不斷創新探索的思維得到訓練。這種教學模式使大學生提早接觸到專業研究領域,了解學科發展動向,引導大學生轉向更為深入的學術研究領域,為高校學術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對于老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中發現新的創新點,獲得一些有價值的啟示。自主開放式實驗既能夠培養學生多向、反向思維能力,培養求新求變的意識,又能夠及時吸納當今科研與教學前沿的最新成果與意識,這是傳統實驗教學不具備的優點[5]。
二、自主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學習能力是科研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從眾多紛繁復雜的資料中獲取有價值的知識,而實踐技能是從事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經常以自己為主,只注意重點地講解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和步驟等,進行“填鴨式”的教學。這樣學生很容易形成依賴性,缺乏學習主觀能動性,對實驗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甚至經常有學生以實驗操作困難為由尋求老師的幫助以求早點結束實驗,從而導致他們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明確要求學生在實驗課前有目的地預習實驗指導,寫出預習筆記。實驗操作前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實驗目的、操作步驟、觀察指標的認識,爾后對有關錯誤加以糾正,并提出實驗中的難點和注意事項,如果時間充分的話,還可以讓學生上臺試講,對于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要及時加以肯定,并讓其幫助指導其他同學,做到以身示教的作用。
(二)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提高其實踐能力
實驗進行中,教師不再給出菜單式操作步驟,而是要求學生學會看實驗指導,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文獻的能力。學生分小組獨立完成實驗內容,為提高動手能力,教師盡量減少“包辦”(為此對實驗中的手術步驟均作了詳盡說明,重要的內容還拍了錄像,比教師現場做示范效果大大提高)。因為對實驗結果有了預期目標,當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時,學生可及時與教師進行探討,得到教師的幫助。在分析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也隨之提高。這種教學方式正符合當前“以問題為基礎(PBL)”的教學方向[6]。
(三)實驗內容的優化設計
針對傳統藥理學實驗的實際教學和在此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實驗教學采取了以下改革。具體就是采用“三階段教學法”,第一階段是基礎訓練階段,實驗內容應以基本操作和理論驗證型為基礎;第二階段是綜合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崗位能力;第三階段是設計實驗,體現出對學生創新性的培養。三階段相輔相成,構成藥理學實驗課程計劃。
1.基礎訓練實驗
這一階段內容主要為實驗動物的選擇、編號、捉拿及給藥,模型制作,藥物的半衰期測定,有機磷中毒及解救,藥物對血壓的影響等,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這樣的實驗內容較簡單,做一個實驗解決一個問題,初學者易于接受。重點是加強基礎訓練,使學生打下良好的實驗基礎,在不斷更新實驗內容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能力。對每一次基礎實驗、每一步操作都要作嚴格規范操作,以養成學生科學、嚴謹、求實的實驗作風。
2.綜合型實驗
這方面實驗內容的設置主要是聯系崗位實際,選擇與本專業緊密相關的素材,開設綜合性實驗,變枯燥的原理為活生生的具體工作。本類實驗中干擾因素多,給實驗帶來一定的難度,實驗條件不再是前期實驗那種理想狀態,這就要求學生多動腦,利用前期的基礎知識,想辦法排除干擾,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崗位需要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3.設計型實驗
隨著實驗的進行,學生的實驗技能逐漸提高,有一些學生可能不再滿足于教師安排的實驗內容,他們想嘗試自己感興趣或好奇的東西。對于這部分學生應給予鼓勵,并給機會讓他們大膽創新。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啟發下,對以前不注意的現象或不足以關心的問題重新建立概念,進而激發興趣,完成實驗。這類實驗可以由學生自由選題,也可以參考教師提供的題目。對于這些實驗,教師可給予必要的原則性指導,學生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運用學過的知識,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教師審閱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最后根據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寫出實驗報告。這一層次的學習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實驗難度較大、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7]。
(四)建立合理的自主實驗的考核評價體系
一個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的作用不僅僅是完成對一個實驗的考核,更大的意義體現在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開展實驗工作的思維和習慣。合理的考核評價過程應與實驗開展過程相對應,進行分階段評價。一個完整的實驗評價過程包括: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組織與操作、實驗報告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的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既向學生展示了每個實驗階段的重要環節,又完成了對一個自主實驗客觀的全面的分析,尤其對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進行合理的分析[8]。
總之,藥理學相對于其他自然科學類學科,現象明顯、豐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為自主開放式藥理學實驗教學提供了先天性的優勢。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檢驗過程與有力支撐,成功的實驗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從更廣的角度和更多的層面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可能產生的實驗結果,而且能在實踐環節中有新的發現或發明的閃光,這在中外科學史上已屢見不鮮。自主開放式藥理學實驗教學具有學生主導、靈活、開放、探索等特點,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動手能力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縱觀國際國內教育教學的現狀,自主與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是大勢所趨。
在高校的實驗教學中要推動實驗教學的改革,使實驗教學更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就需改變以往單一模式與目標的實驗教學方式,大力推廣自主開放式實驗教學,并在保證完成正常的實驗教學任務、達成既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的手段與途徑引導學生去嘗試更高層次與水平的科學探索。培養創新思維與意識,對學生的發展乃至整個教育與科學研究而言,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閆燕艷,白建平,李麗芬,馬存根.對藥理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吉林醫學,2012,33(5):1119-1120.
[2]高建平,沈旭華,陳長勛,馬越鳴.多模式藥理學實驗教學探索與改革[J].中醫教育,2012,31(1):50-52.
[3]張劍,金京順.改革藥理學實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0(4):451-454.
[4]王桂香,臧林泉,王素軍,潘雪刁.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2,(3):41-42.
[5]楊東旭,熊杰,羅大力.藥理學實驗教學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0(3):307-309.
[6]劉玲麗.淺談如何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管理教育教學,2012,10(1):276-277.
[7]張旭,張忠泉,許彩紅.設計性實驗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科技信息,2010,147(16):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