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3 15:03: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心思想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關鍵詞]語文;文眼;改革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到課文中去找最能體現(xiàn)課文中心思想的字眼,這個字眼我們通常把它叫做“文眼”。所謂“文眼”,就是指那些能夠集中體現(xiàn)文章主旨,顯示文章脈胳的重要詞句,它好比文章的眼睛和窗口。“文眼”是課文精髓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聚焦。 “文眼”往往與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是一致的。但“文眼”又不能與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畫等號。“文眼”可以是文章中的詞語,也可以是文章的重點句子,它比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更集中,更簡練,它是文章的“閃光點”,是文章的精髓。
一、捕捉“文眼”,具有三個作用
1.捕捉了“文眼”,就能把握文章的樞紐
課文《荔枝蜜》一文中,通篇是緊扣蜜蜂來寫的。文章一開始寫作者楊朔“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喝了荔枝蜜,就“想去看看一向太喜歡的蜜蜂”,后來,了解到“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最后,作者發(fā)出感嘆:“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而且自己作夢也變成了一只小蜜蜂。作者反復強調“蜜蜂”,并以“蜜蜂”為線索貫穿全文,是為了揭示勞動人民(蜜蜂的象征)“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的這個“文眼”。可見,抓住了“文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樞紐。
2.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究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
課文《鄧稼先》一文的“文眼”是“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作者在簡介鄧稼先的生平經(jīng)歷后,贊美了鄧稼先為偉大祖國“兩彈一星”作出的巨大貢獻。同時印證了“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我們隨著作者飽含深情的筆觸,感悟到鄧稼先這位不平凡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
3.捕捉了“文眼”,有助于理情文章的脈胳,搞清文章內在的聯(lián)系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課文標題就是“文眼”,道出了“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內在聯(lián)系。作者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質樸、歡樂的心理,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二、捕捉“文眼”,掌握五種方法
1.從文章題目本身去找“文眼”
有些文章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或主張。這種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的題目,就是這篇文章的“文眼”。如課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篇說明文,其題目就是本文的主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表達了作者對革命先烈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課文中三次提到同志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對突出中心思想起到了烘托作用。
2.“文眼”在文章篇首的起始句
不少文章,尤其是一些演繹法寫的議論文,在文章一開頭關就提出自己的主張,這個簡明、精確的主張,就是該文的“文眼”。例如,先生寫的議論文《談骨氣》,文章第一句話就說:“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文章以此主張為內容來展開,這第一句話就是文章的“文眼”。
3.從貫穿全文的字句或線索去找“文眼”
前面已經(jīng)提到的散文《荔枝蜜》,是通過蜜蜂這一線索,寫蜜蜂不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出最甜的生活,揭示出勞動人民也是“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這一“文眼”。又如,《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則通過“說和做”這一線索貫穿全文,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xiàn)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4.在文章末尾點題處去找“文眼”
有些文章,尤其是那些歸納法寫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經(jīng)過反復論證說明后,在文章末尾提出。這種文章最后的結束句,往往就是文章的“文眼”。例如,《驛路梨花》一文,寫了哈尼族姑娘梨花為首的一群人,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文章在最后用宋朝詩人陸游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作結,升華主題,這句詩就是“文眼”。古詩詞中有許多以最后結句點題的,稱之為“畫龍點睛”之句,這就是該詩的“文眼”或又叫“詩眼”。如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結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該詩的“文眼”,它揭示了戍邊士兵的孤獨凄涼的生活境遇。
本文圍繞政治小論文的撰寫角度、選題、素材、寫作套路和后期修改這五個方面提出小論文寫作的指導策略,用“多”“亮”“實”“順”“美”等美妙的“音符”,譜寫政治小論文的華美樂章!
一、提供撰寫角度,突顯一個“多”
同一個主題,同一份素材,進行廣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現(xiàn)立意。
1. 政治學科角度
小論文的撰寫要始終緊扣教材知識,思想政治學科的教材知識是寫好政治小論文的理論基礎。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文化生活》等相關知識,由此構成一個學科體系。在學科理論觀點的指引下選擇小論文撰寫角度,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嚴謹性、科學性和說服力。
例如,筆者指導學生撰寫的《天藍了 水清了——記馬渚鎮(zhèn)沿山村生態(tài)村建設》《朗霞裘服的“春天”來了》和《光耀杭州灣 照亮全世界——來自梁弄鎮(zhèn)燈具產(chǎn)業(yè)的報告》三篇文章曾獲余姚市高中學生政治小論文評比一等獎。三篇論文的共同點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調動了《經(jīng)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如科學發(fā)展觀中涉及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市場經(jīng)濟中涉及的宏觀調控等知識,對素材的解讀回歸于課本,避免了空洞說理,因此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2. 時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tǒng)一……緊密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和調整教學內容,體現(xiàn)當今世界和我國發(fā)展的時代特征,顯示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政治小論文的撰寫角度也應適應時代要求,密切聯(lián)系國際社會和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現(xiàn)實問題。如筆者指導學生撰寫的《盜版的世界“學問”大》《綠色奧運 綠色希望》和《似曾相識燕歸來——小手機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論文,以盜版、北京奧運會和手機等當年的熱點問題為載體,不僅引發(fā)了學生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深度思考,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重課本知識與時政熱點相結合,把新聞引入課堂,讓學生逐漸積累撰寫政治小論文的新鮮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論文的撰寫要具有地方色彩,體現(xiàn)政治學科的獨特性,富有研究價值。筆者發(fā)現(xiàn),近幾年獲得一等獎的小論文一般都有一股濃郁的家鄉(xiāng)味道。如本校學生所撰寫的《姚劇——姚江文明的瑰寶藝術》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驕傲》兩篇小論文,挖掘了余姚地方傳統(tǒng)文化——姚劇這個文化資源,從姚劇的起源和發(fā)展為主線進行闡述,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本土文化的價值;《菜,榨出道理來》和《小楊梅 大道理》兩篇小論文,選擇聞名中外的榨菜和楊梅兩種余姚特產(chǎn),從它們的起源、現(xiàn)狀和未來展望等角度進行撰寫,讓讀者深深體會到余姚本土產(chǎn)品的魅力;《光耀杭州灣 照亮全世界——來自梁弄鎮(zhèn)燈具產(chǎn)業(yè)的報告》《同樣的土地 不同的財富》《朗霞裘服的“春天”來了》《四明山經(jīng)濟發(fā)展的“春天”——論四明山“農(nóng)家樂”》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搖錢樹》等小論文,以余姚的梁弄燈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農(nóng)家樂”和塑料為撰寫角度,告訴人們這些產(chǎn)業(yè)是如何為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插上騰飛翅膀的。由于學生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寫政治小論文,得心應手、有話可說。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本土資源為素材,倡導“生活化”教學,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用知行的辯證統(tǒng)一。
二、幫助學生選題,突出一個“亮”
幫助學生選好題目,是教師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重要一環(huán)。小論文的題目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簡潔、最準確和最新穎的文字告訴讀者本篇文章將要闡述的問題,使人閱讀之后一目了然、過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識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課余閱讀報紙雜志和上網(wǎng)了解時事資訊的時間并不多,教師可結合政治學科實際、社會現(xiàn)實問題、地方人文特色和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來為學生選題提供素材,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為文章選擇一個好題目,可以對整篇文章起到點睛的作用。政治小論文的“眼”,應該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為20字左右。若學生以提煉小論文的觀點作為標題,應該注意以下三點:第一,仔細研究背景材料,認真領會材料要說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聯(lián)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第三,將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論文的觀點,確定標題。例如,本校一位學生以余姚特產(chǎn)——楊梅為主題,立題為《小楊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對比鮮明,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論文評比中獲了獎。
三、指導學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顯一個“實”
題目確定好之后,緊接著下一步,教師應指導學生搜集、整理相關材料。小論文雖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寫好小論文的前提。教師在輔導中要注意提醒學生:題目不同,搜集資料的范圍、重點和途徑也不一樣。一般說來,可讓學生從以下兩個途徑搜集和占有材料。
[內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近年來,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部分課文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直奔中心閱讀教學法是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直接捕捉課文中最能體現(xiàn)中心的部分進行讀、議、分析。直奔中心教學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學生開篇通讀課文,從結構入手,盡快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緊扣課文中心,抓住結構的特點,找出規(guī)律,再向一般擴展;或先奔課文的部分,抓住中心,再牽動起因,經(jīng)過,繼而層層分析。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是逆向思維能力。
我在直奔中心閱讀教學中,一般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一、從抓中心詞入手。
有些課文可采用提煉中心詞為直奔中心的突破口。我在講授《一個蘋果》一 文時,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在戰(zhàn)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出自階級友愛的戰(zhàn)友間的關懷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做的淚花。)直奔句中的中心詞“關懷”,再抓住各相關部分迂回開拓,牽動起因、經(jīng)過。如: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物,蘋果是怎樣來的;戰(zhàn)士間是如何傳遞蘋果的,一共傳遞幾次;找出描寫蘋果的句子,畫出描寫戰(zhàn)友們干渴的句子等問題。通過認真思考,仔細琢磨,反復讀、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并開拓了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二、從抓中心句入手。
《幸福是什么》這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導下,經(jīng)過親身的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的故事。文字淺顯易懂,篇未點題,中心突出,如果教學仍從部分出發(fā),沿著字、詞、句、段的順序講讀,學生則會感到味如嚼蠟。教學時,我在學生通讀課文后,引導學生單刀直入中心句“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作為突破口,再順著這條中心線索向前逆推、讀、議全文。根據(jù)文章的結構,我是這樣處理的:在學生掌握中心句后,然后用“三個牧童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他們是怎樣體會到自己‘幸福是什么’這個念頭的?”“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們?yōu)槭裁匆鲞@件事?”逆推擴散去理解課文,最后根據(jù)板書內容,按作者的寫作)順序總結全文理順作者思路,這樣把學生的思路和文章的思路統(tǒng)一起來,收到了點面結合的整體性效果。
三、從抓中心段入手。
《落花生》一課敘述了作者一家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過程,重點是議花生。教學時,我采取直奔課文重點段--議花生為突破口,用“誰的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父親的話有哪幾層意思?”“作者理解父親說話的意思嗎?”“從哪看出來的”?“你理解了嗎?你能用實例說明嗎?”等問題。通過讀,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中心思想,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真正含義。接著再從“作者全家吃的花生是哪里來的?”導入文章第一段種、收花生。最后,再按作者思路和板書內容總結歸納理順文章原有的順序。從實際效果看,學生能牢牢掌握課文的中心段落、中心句和全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題。
關鍵詞英語寫作 思維差異 邏輯表達
一、英漢寫作思維模式對比
西方思維傳統(tǒng)注重科學、理性,重視分析、實證,因而必然借助邏輯,在論證、推演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而中國傳統(tǒng)思維重直覺體悟、重歸納概括,綜合性是其主要思維形式。
1.寫作模式不同
英語寫作常用演繹法進行邏輯推理,篇章發(fā)展呈概括-具體的線性模式:先概括陳述自己的觀點或主題思想,再從一個或幾個方面對主題思想進行具體的解釋、證明或發(fā)展。漢語思維模式是曲線型的,漢語寫作一般不直接從主題展開討論,而采取旁敲側擊的方式慢慢向主題靠攏,對主題的闡述如螺旋不斷重復向前推進。漢語文章主題思想的表達一般是間接的,需要讀者根據(jù)文中的描寫、論述理解和體會,或者在文末點明主題思想。
2.連接方式不同
英語寫作重形合,善用顯性銜接手段。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通過連接詞或過渡語以及詞匯重述、代詞使用、替代、省略等使文章各部分邏輯關系明確,內容前后照應,語義連貫。而漢語寫作重意合。“漢語文章的連貫有時并不需要用一定的語法手段或其它語言手段來實現(xiàn),而是靠層次內容之間的自然銜接”,或“傾向于使用詞語的重復、句子的排比來表達篇章的連貫”。漢語的語法意義和邏輯聯(lián)系常隱含在字里行間,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相對松散,語義呈自然流動型,順著思維的自然發(fā)展展開。
3.證明觀點的方式不同
英語寫作重實證。在對中心思想進行分析、論述的過程中,常通過大量的客觀事實、調查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事例、引用專家或權威等闡述中心思想,證實文章觀點,使其更為客觀、可信。而漢語寫作更傾向于人證,說理成分較多,常采用“因為……所以……”的自然思維模式,通過說理進行觀點的歸納概括,主觀性較強。
二、英漢思維差異對學生英語寫作邏輯表達的影響
由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擺脫不了對漢語的依賴,受漢語思維負遷移的影響,寫作時邏輯錯誤頻出,給讀者造成嚴重的理解障礙。
1.不圍繞主題討論或進入主題繞彎子,內容偏題跑題
受漢語曲線型或螺旋式思維的影響,學生寫作時不直接切入主題,而是從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其它話題入手,逐漸往主題靠攏:或者論述時不針對主題進行討論,而是順著思維的自然發(fā)展,想到哪寫到哪。這種篇章發(fā)展模式會使作文主題思想不明確、內容偏題跑題。以下是學生作文“How to Be a Successful Speaker”中的一段話(為保證樣文的真實性,本文作者對所引用的所有原作內容都沒有進行加工和修改):
First,we need to be full and wise before doing anything.There is a saying that to be a man then to do a job.As for a successful speaker,a broad horizon is important. For this,reading books is a very good way.It is true that all great me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loved books.It is knowledge in the books that led them to success.There is no genius without books because books are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s the source of success. If reading makes them great,it can help us to be successful in public speaking too.
本段話的主題思想是“對一個成功的演講者來說,開闊的視野非常重要”,作者在提出這個中心思想前,用了兩句題外話做鋪墊,而這兩句話和主題之間沒有明顯的關系;在提出了中心思想后,作者只是針對主題談到了“讀書是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但之后卻沒有進一步分析讀哪些書或從讀書中獲取哪些知識可以擴大視野,并在演講中獲得成功,而是用一些空洞的Z言反復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讀書與成功的關系,最后很牽強地得出了讀書有助于演講成功這個結論。整個段落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主題外打轉,因此,作文中心思想模糊,偏題跑題嚴重。
2.語言表達邏輯關系松散,結構層次不清,內容主次不分
受漢語重意合的思維習慣影響,學生寫作時不注意語言之間的有效銜接或前后照應,簡單堆砌句子,造成語言表達邏輯關系松散,內容主次不分,不能很好地說明主題思想。以下是學生作文“On Smiling”中的一段話:
Moreover,smiling is helpful to success.A person who always smiles can give other people a good impression.In a study,some observers looked at photographs of 123 people they had never met. The people in the photos had two expressions:smiling or not smiling.When the observers saw the photos of smiling people,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think that those who smiled were agreeable, easy going, confident and reliable. Therefore it is easier for people who always smile to have a successful interview, get a good job or succeed in career than those who don't.
作者在提出“微笑有助于成功”這個主題思想后,想通過一項實驗研究說明經(jīng)常微笑的人能給人留下好印象,更容易在求職面試及工作中獲得成功。然而,在描述該實驗時,卻運用漢語的自然思維方式展開,三個句子松散排列,沒有建立很好的邏輯關系,不能突出主題。如果改用主從復合句,將實驗過程用從句表示,實驗結果用主句表示,不僅可使內容更緊湊,還可突出這個實驗的結果,即被試者都喜歡那些面帶微笑的人因為他們給人以隨和、容易相處、自信、可靠的感覺,這樣就能更好地說明“微笑有助于成功”這個主題思想。
3.缺乏層層深入的邏輯分析,內容重復空洞或思維跳躍性大,意思表達不連貫
受漢語綜合性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寫作時不善于運用英語概括-具體的推理模式對主題思想進行層層深入的闡述或證明,而是圍繞著主題思想講些空泛的大道理或對主題思想反復說明,寫出的作文邏輯分析不夠,內容重復空洞。以下是學生作文“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中的一段話:
Reading helps me gain a lot of useful knowledge. As a saying goes, books are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By reading books I can broaden my horizon and learn all kinds of knowledge because I can get something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from the characters and stories of books.
作者在提出“讀書可使我獲取很多有用的知識”這個主題思想后,沒有具體闡述讀書能使“我”獲取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在“我”的人生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等,整個段落只是在反復強調讀書能使“我”擴大視野,學習各種知識,內容重復空洞。
而在下面的例子中,學生由于不善于運用英語概括-具體的推理模式,思維跳躍性大,各句子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聯(lián)系,意思表達不連貫,要補充很多隱含的信息才能知道作者的思維過程。這種作文對英語思維的人來說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
Finally,to become a good speaker, watching more excellent speech and learning some speaking skills are also necessar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 we can see higher and further. All creation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imitation. For example, we can watch the English Speech by the American President Obama. It really helps.
4. 簡單套用漢語“因為……所以”自然發(fā)展模式,因果關系混亂,條理層次不清
受漢語綜合性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寫作中簡單套用漢語“因為……所以……”的自然發(fā)展模式,先是“理由”“背景”,然后是“結果”“態(tài)度”和“結論”。常以一個或幾個事實為因,得出一個結果或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系列結果,或者從兩個或以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因果關系中得出最終的一個結論。這種邏輯推理習慣會使學生為了充分表達多種因果關系濫用或誤用連接詞,從而造成文章層次結構不清、邏輯關系混亂、內容主次顛倒等。另外,在用這種因果推理模式時,學生多會講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而較少用細節(jié)性支撐材料,文章顯得論證沒有說服力,論點發(fā)展不充分。下文是學生作文“On Smiling”中的一段論述:
Last but not least, nowadays,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people always find it hard to get a satisfactory job. Therefore, I consider it a good choice to smile during an interview,hence they can be less nervous and 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interviewers, so a smiling face contributes to a large possibility of success in the interview.
在@段文字中,學生連用了三個表示結果的銜接詞“therefore,” “hence” 和“so”,從而形成了“因為……所以……所以……所以……”的自然推理過程:因為在激烈競爭中,人們很難得到理想的工作……所以求職面試時一定要微笑……(因為我們微笑了),所以我們會少一些緊張,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說微笑可大大增加面試成功的可能性。而在語義層面上,這種邏輯關系是混亂的。第三個“所以(so)”后的內容“微笑可大大增加面試成功的可能性”應是整個段落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是概括性內容,和其它解釋說明性內容不在同一層次,不能作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因果關系中的最后一個結果出現(xiàn),用so和上文連接造成了層次關系的混亂。文中hence 后的內容“我們會少一些緊張,并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上文“求職面試時一定要微笑”的原因分析,而非結果,由于錯用了銜接詞hence,使因果關系發(fā)生了顛倒。如果用英語的分析性思維模式,先提出中心思想,再通過事實陳述、提供調查數(shù)據(jù)或具體事例等對中心思想進行解釋或說明,即先給出結果(觀點),再分析原因,就可以避免這類錯誤的發(fā)生。
三、教學對策
幫助學生克服母語思維負遷移,培養(yǎng)英語思維和英漢思維轉換能力是避免作文中邏輯錯誤和提高作文質量的關鍵。
1.通過篇章構思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觀點-事實的分析性思維習慣
針對學生寫作時不圍繞主題討論造成的偏題跑題現(xiàn)象,教學中可設計一些篇章構思練習,引導學生根據(jù)寫作話題先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論證觀點的一些分論點。寫出概括作者觀點的中心思想句及表達各分論點的段落主題句或次主題句,列出寫作框架,再選擇事實材料對文章論點或各分論點進行闡釋或證明,培養(yǎng)學生先提出觀點再進行事實陳述的分析性思維習慣。為使學生能夠根據(jù)寫作話題有效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分論點,可經(jīng)常設計一些語篇分析練習,將文章的中心思想句和各段落的主題句去掉,指導學生根據(jù)文章的邏輯關系及內容細節(jié)提煉文章要旨,歸納各段落的中心思想。
2.通過演繹性推理訓練,培養(yǎng)學生概括-具體的直線型思維能力
王墨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最缺乏的語篇思維方式是“一般-特殊模式”(又稱 “概括-具體模式”)。這是作文邏輯層次不清、內容重復空洞的重要原因。因此,培養(yǎng)學生概括-具體的直線型思維很有必要。教師可提供針對某個寫作話題的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對這些素材M行分析,辨別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一般性內容和具體性內容,以及各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根據(jù)材料內容體現(xiàn)的中心思想將這些寫作素材按概括-具體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序,形成層次清晰的推理過程,然后指導學生用恰當?shù)你暯釉~將各部分內容聯(lián)系起來。教師還可以給出主題句,要求學生運用概括-具體模式對其進行層層深入的分析和發(fā)展。
3.通過英漢語篇對照或互譯、邏輯錯誤修改等,強化學生的英漢思維轉換能力
由于很多學生寫作時主要依賴漢語進行內容構思,然后再轉換成英語語篇模式和語言表達方式,教學中可設計一些英漢語篇對照寫作、互譯或邏輯錯誤修改等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教師可以提供寫作話題,要求學生用英漢兩種思維模式進行文章構思和寫作,或給出一個寫作話題的漢語范文或寫作素材,要求學生用英語思維對文章素材進行整理,對其推理模式進行調整,重寫文章。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英語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重復推進、句子松散排列、“因為……所以”等習慣,設計語篇糾錯練習,加強學生對英漢語篇推理方法差異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英漢思維轉換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基剛. 英漢寫作修辭對比[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 胡曙中.英漢修辭比較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
[3] 連淑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2).
[4] 屠國元,王華玲.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5] 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多少年來,語文教學方法基本上是一個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唱主角,學生當配角。教學的程序也基本上是一個模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否定。許多教師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自成風格的嶄新模式。諸如導讀式、答疑式、自讀式、論辨式、讀寫式,等等,真似百花爭艷,異彩競放。語文教學有其不同于其它學科的特殊性,語文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要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決定了它傳授知識的途徑和方法的多樣性。
首先,教學模式要因文而異。比如說,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精講多練,即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但是講授文學鑒賞性的課文,就應當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就像導游給游客介紹人文景觀一樣,娓娓道來,把范文的精妙之處講深講透,精雕細刻,從而讓學生在藝術一地里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又如,大家都覺得“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三部曲”教學模式太枯燥乏味,可是用這種模式教有些議論文也未嘗不好。再如,教詩歌、散文重在朗讀和欣賞,教小說重在分析和評價,教議論文重在論證過程的邏輯分析,教文言文則重在對古漢語詞意類句法的理解。這些不同體裁的文章,怎么可以用同一種模式教學呢?
其次,教學模式要因人而異。所謂因人而異,就是說學生基礎有好有壞,年級有高有低,教師教學風格也存在著異同。適用于初中生的教學模式,用于高中生就不見得合適,錢夢龍、魏書生等教學專家用起來得心應手的模式,我們一般教師就不一定學得會,用得好。
再次,教學模式要因教學目的的要求而異。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教學目和要求,即使相同的文體,也常有不同的側重點。要達到不同的目的要求,就必須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最佳的教學模式。再說,教材中有精讀課文和自讀課文之分,這兩類課文也由于學習要求的不同,而不可能用同一模式教學。
1、參考歷年真題,總結規(guī)律。一般來說,高考英語作文體裁相對穩(wěn)定,考生可參考當?shù)刈罱迥甑母呖甲魑念}目,從中分析規(guī)律,得出大的命題方向。如陜西對高考英語作文這一板塊的考察,從新課改后重點突出的是學生對日常文體的應用,從09年至11年分別以電子郵件或寫回信的方式讓學生表達出對老師的真摯友誼、與家長溝通學習壓力、或解決一些基本的學習難點等。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高考對學生作文的考察,會從學生的生活、學習、交友、家庭、社會活動等高中生較熟悉的層面,結合應用文的常見考察點:申請類、投訴類、感謝類、祝賀類等進行綜合考察。
2、把對語言基礎的應用作為考前強化重點。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都非常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寫作技能目標的要求,英語作文寫作須“能根據(jù)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能根據(jù)用文字及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能在寫作中做到問題規(guī)范、語句通順。”2012年高考英語作文的命題趨勢,仍將會把學生對語言基礎的應用作為首要考察點。
3、關注熱點話題。縱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可以發(fā)現(xiàn),題材始終貼近社會、貼近現(xiàn)代生活,是中學生所熟知的熱點話題。
高考作文與社會熱點的結合是學生不可忽視的層面,它往往以議論文的形式讓學生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高分網(wǎng)建議考生考前多看看相關熱點或流行話題類的文章,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獨特鮮明的觀點,文章內容一定要充實。其次,文章要有一定的亮點:正確把握基礎詞匯和高級詞匯在文章中的出現(xiàn)比例;高頻句型在文章中的恰當使用;簡單與難點語法在文中的合理搭配。今年對于議論文要重點關注正反觀點類和現(xiàn)象分析類兩種議論文。
除了把握好命題原則,掌握高考英語作文寫作技巧更不可少:
1、審題:審題是做到切題的第一步。所謂審題就是要看清題意,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題,并圍繞中心思想組織材料。
漢語文是全國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少數(shù)民族考生的考試科目。本科目側重考查少數(shù)民族考生譏讀、理解和運用漢字、漢語的水平和能力。
一、復習考試的內害范圍
(一)基礎知識及其運用
1常用漢字的音、形、義
2常用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包括一般詞語、短語、成語、關聯(lián)詞語)
3常用句式的識別與變換
4病句的識別與修改
5造句、縮句、擴句
6語句的排列與組臺
7常用修辭方法的識別與運用(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問)
8標點符號的使甩
9簡單的文學常識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能夠閱讀、分析較為簡單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和小說。
1能理解文中的詞語
2能理解文中的句子
3能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
4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5能了解文章的修辭方法
6能說明文章的寫作特點
7能識別文章的文體特征
(三)作文
能夠寫簡單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用應用文,作文能
達到以下要求:
l切合題意
2思想健康
3語言通順
4書寫規(guī)范
符臺文體要求
中心明確
結構完整
標點正確
二、考試方式
筆試,閉卷考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