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非物質音樂文化論文

非物質音樂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03 05:4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物質音樂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非物質音樂文化論文

篇(1)

2002年10月22日-23日,中央美術學院召開了我國首屆高等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此次會議正式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并明確提出高等院校應“肩負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肩負起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譚寅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建設模式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0(3):13-17)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國高等院校均以保護、繼承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目的,運用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地域資源優勢,進行大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工作。如中央美術學院于2002年5月率先成立了我國首個高等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并將民間美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列入大學藝術教育體系。此后,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紛紛建立起相關的科研機構或是課程體系。

與美術類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快速發展相比,音樂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腳步稍顯遲緩,無論是在相關科研機構還是相關學科的創建方面都處在起步階段。不過,盡管沒有創建相應的科研機構,但大多數音樂院校仍不遺余力地運用手中的資源開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相關的工作。其中,以音樂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即是這方面特色較為鮮明的一種方式。下面,筆者以自身參與創建的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西安鼓樂數據庫”為例,試談音樂院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特色之處,以及與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間的關系。

一、創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背景、目的與意義

2009年,“西安鼓樂”(又稱“長安古樂”、“西安古樂”等等)這一源自唐代、綿延千年,流傳在陜西關中地區的珍貴樂種,正式列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次公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中。一時間,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從中央到地方、從社會團體到高等學府,都在熱議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西安鼓樂的問題。作為國內最早從事西安鼓樂研究的音樂專業院校,西安音樂學院在此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研究基礎,更為難得的是我院圖書館內就藏有大量珍貴的西安鼓樂文獻資料。那么,在全社會都在討論如何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資源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能夠發揮音樂院校圖書館的優勢,在保護、傳承和開發西安鼓樂文化資源方面突出我們的特色?我們在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之后,選擇了創建數據庫這一形式,其原因有下幾點:

首先,數據庫(Database)作為一種數字技術集成模式,已成為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最為常用的多介質文獻資源整合手段之一。通過將紙質文本、音頻文件和視頻文件等傳統文獻資源的數字化,我們可綜合海量的信息用于呈現某一事物的全貌,并用儲存、檢索和研究。作為高校圖書館而言,運用數據庫技術將館藏文獻資源進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某一學科的專項科教資源庫,一方面也可使圖書館的文獻利用率和學術科研質量得到提升。

其次,數據庫是國家所提倡的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技術手段之一。2005年,我國了《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所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雷國洪.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構:意義、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三峽文化研究,2009(00):528-538)因此,使用該手段對西安鼓樂資源進行整合,也符合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要求。

第三,創建“西安鼓樂數據庫”,既可突出學院學術科研特色、發揮學院圖書館的館藏優勢,又可成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遺產的教育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別強調:“大學現行教學知識體系中應當反映出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文化價值;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繼續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作為音樂類專業院校,保護和傳承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天職,建立與之相關的學科或專業方向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在目前現行高等音樂教育體系還未形成相關學科或專業的情況下,通過音樂院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形式在大學中普及、傳播以及進一步傳承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是一種多贏的選擇。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高校圖書館教輔職能的作用,一方面又可為未來相關專業的形成做好文獻準備和人才培養工作。同時,亦可為學院乃至國內外同類研究提供科研文獻服務。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以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劉榮弟教授為主持人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以“西安鼓樂數字資源整合應用研究”為題申報了陜西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并于同年順利通過立項審批,項目編號為2011KRM89。該項目已于2013年3月通過驗收順利結題。

二、構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基礎與結構

(一)以館藏文獻為基礎,組織數據庫內容

構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第一步,便是以館藏文獻為基礎,研究館藏文獻、整合文獻資源。經過檢索我們發現,目前我館藏有西安鼓樂文獻共計五類,其中西安鼓樂樂譜35種,9525頁;研究論文142篇;專著2種;視頻文件85個,總長7554.960分鐘,約126小時;音頻文件63首,總長851.84分鐘,約14小時。這些文獻資料中,既有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院相關研究者的采風資料;也有目前最新出版的西安鼓樂研究文集。

在樂譜方面,我館藏有20世紀70年代由本院研究者和陜西省藝術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合作輯錄的油印本《安來緒古樂譜》《僧派鼓樂曲集》《俗派鼓樂曲集》和《城隍廟鼓樂曲選》等早期研究文獻,還有一部分是直接從西安的各個鼓樂社中復印而來的明清手抄本,如何家營樂器“古韶樂”抄本和東倉古樂社“福壽堂”抄本等等。此外,由我院早期西安鼓樂研究機構存留的老藝人手抄譜也收入我館藏內容當中,如余鑄先生傳承的清代鼓樂手抄譜等等。尤其是我館近期收藏的已故西安鼓樂研究領域巨擘李石根先生的鴻篇長卷《西安鼓樂全書》(1-5卷),更使本數據庫的規模和價值得到提升。

在理論專著方面,褚歷的《西安鼓樂的曲式結構》和程天建、李寶杰編撰的《長安古樂研究論文選集》作為目前國內僅有的兩部西安鼓樂研究文論,也納入了本數據庫的資源整合之列。

視頻與音頻文件方面,更是本數據庫建設的最大亮點及價值所在。在總約164種(首)音視頻文件中,囊括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量西安鼓樂表演、采訪和曲目演出的珍貴圖像和音響,是不可多得研究西安鼓樂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具有突出的科研價值。其中不乏李石根的采風錄像,余鑄的教學音響,關于西安鼓樂的電視紀錄片,西安音樂學院赴海外演出西安鼓樂曲目的珍貴視頻等等。

(二)從文獻類型入手,構建數據庫框架

在擁有大量實物文獻的基礎上,本數據庫開發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數字化轉換工作。出于保護版權的目的,本數據庫所有的實物文獻的數字化轉換工作均由本館人員完成。與此同時,關于本數據庫的框架與模塊設計也進入了實驗論證階段。

本數據庫是在ASP技術上構建的動態網頁式數據庫。ASP是一種服務器端腳本編寫環境,可以用來創建和運行動態網頁和Web應用程序。使用該技術可有以下幾個優點:

第一,ASP可以使用服務器端ActiveX組件來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例如存取數據庫或訪問文件系統等;

第二,由于服務器是將ASP程序執行的結果以HTML格式傳回客戶端瀏覽器,因此使用者不會看到ASP所編寫的原始程序代碼,可防止ASP程序代碼被竊取;

第三,方便連接ACCESS與SQL數據庫。

由于ASP技術可實現動態網頁效果,因此對于音樂類文獻的展示就帶來了更為優化的條件。本數據庫開發者,根據收集文獻內容的不同,將其框架和模塊設計為六個板塊,具體如下:

1.簡介

1.1 關于本數據(本數據庫的簡介)

1.2 西安鼓樂小知識(關于西安鼓樂的入門知識,包括概念解釋、具體性質等等)

1.3 西安現存鼓樂社(以地圖的形式展現西安市內目前仍在演出和發展的民間鼓樂社)

2.文苑集萃

2.1 新聞報道

2.2 學術論文(涵蓋1980年以來以西安鼓樂、長安古樂、西安古樂為題的論文)

2.3 學術著作(以西安鼓樂研究文論為主的專門著作)

3.音樂資源

3.1 樂譜資源(含有出版物、油印本、手抄本和復印資料)

3.2 音頻資料(含有出版物和采風錄音資料)

3.3 視頻資料(含有出版物、出訪演出錄像以及采風資料)

4.專家學者

4.1 我院專家(以我院馮亞蘭、焦杰、程天建三位學者為主,內含其個人簡介與學術成果)

4.2 知名學者(以李石根、余鑄、馬西平等西安鼓樂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為主)

4.3 西安鼓樂傳承人(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公布的西安鼓樂傳承人為主)

5.讀者留言

5.1 讀者留言(讀者可通過此處,留下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5.2 文獻預約(研究者可在此留言預約相關研究文獻,來館進行閱覽)

6.西安音樂學院學術成果專欄

6.1 學術活動與掠影(含我院西安鼓樂研究方面的學術活動圖片)

6.2 出版物與論文(由我院專家學者編著、撰寫的相關出版物)

6.3 西安鼓樂講堂(由超星公司采錄的我院教授程天建先生主講的《西安鼓樂》學術視頻)

6.4 西安鼓樂進校園(西安鼓樂民間社團在我院的演出視頻)

該數據庫本數據各個板塊均能夠實現在線閱覽。在音樂資源板塊,各子欄目還有更為具體的目錄呈現。

三、結語

西安鼓樂數據庫于2012年底建設完畢并投入使用,目前僅針對校園網用戶開放試用。截至目前,該數據庫點擊量已達8320次,按人均點擊率計則兩倍于西安音樂學院的在校生總數。其中,讀者關注和點擊率最高的是“音樂資源”板塊,尤其是音視頻資料的點擊率占總點擊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文苑集萃”板塊,點擊率達到2000余次,在線瀏覽人數最高時達到同時80人在線閱覽。從目前該數據庫的運行狀態來看,各項工作指標正常且反饋良好。

篇(2)

論文摘要:目前,國內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音樂方面的文本資料繁多,識記理論復雜,在傳統的學習與交流方式中存在著形式單一、學習媒體落后、怠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的主體性等許多不足,這些因素已經妨礙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在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方面接受中國傳統音樂的交流。為此,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音樂的學習與交流,有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對知識豐富內涵的理解與把握,擴展其藝術文化視野。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具有一定流傳時間的、不屬于當代音樂家創作的音樂。在我國學術界,通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樂或以后所發生的具有傳統音樂形態的音樂,劃歸于傳統音樂的范疇。其中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當代中國人民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音樂作品。可以說,中國傳統音樂在它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無論從律制、音階、宮調、音樂形態特征、文化傳統到民族思維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是東方文化的集中表現之一,有著獨特的價值系統和思維方式,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塊瑰寶。傳承和保護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可以開闊文化視野,了解與把握傳統音樂文化的精神與特質,加強的歷史責任感。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音樂學習與交流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傳統音樂學習與交流存在的問題

1.1人類思維網狀結構與傳統教材組織上的線性有序特征之間的矛盾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人類的思維記憶具有聯想特征,在閱讀或思考問題時經常從一個概念或主題經過聯想轉移到另一個相關的概念或主題,是一種非線性的、縱橫交織的網狀結構。目前國內出版的所有中國傳統音樂教材,在學習內容組織上均體現出線性、有序的特征。在這種線性的內容組織環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對知識的攝取難免被動、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其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

1.2文本資料過多、識記理論復雜趣味性少與學習興趣之間的矛盾

國內傳統音樂學習與交流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純文本資料過多、各民族傳統音樂獨立單處、針對性研究、形成不了一條主線的缺憾,這是專家根據自身研究方向進行的單一民族傳統音樂的研究造成的。

1.3手段陳舊有限的時間內很難完成繁重的學習與交流內容

中國傳統音樂的學習與交流一般都以專家口頭傳授為主,加入一些視聽資料,無法及時地展現知識信息,專家的講授受到限制,授課的視聽效果不能做到步調一致,講授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地反饋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者。如中國傳統音樂講授、中需要介紹到各個時期大量的譜例,傳統的講授方法只能通過專家的板書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觀看,然后做譜面上的分析,或者利用鋼琴即興演奏,動作示范只能是局部的,學習者很難把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畢竟鋼琴的音色是單一的,表達音樂風格的準確性不能盡如人意。

2多媒體技術對傳統音樂學習與交流的積極作用

2.1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展和放大信息空間

用多媒體技術處理的信息可以呈現出多樣化和多維化,使那些抽象難懂,用語言不易表達的內容變得生動具體一目了然。多媒體課件利用“超文本”和“超媒體”技術按照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在課件中重新組織編排講授信息,將講授內容整合為一種非線性的網狀結構,專家在授課時就可根據講授思路在不同章節之間、章節內容知識點之間靈活“跳轉”,及時獲取課件上的相關信息來輔助講授。

2.2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縮短了學習者將信息轉變為知識的過程.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方式是一種散發式的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多媒體的信息組織方式正符合中國傳統音樂講授的需要,它可以實現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非線性的信息傳輸與交流,幫助學習者建立思維、改善思維、減少思維過程中的彎路,較快的接近學習目標;多媒體的引入還能把聲音和譜例完美結合,實現音色和風格的統一,完成音樂風格的具象化,使學習者能夠身臨其境。

2.3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符合時代要求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為我們傳統的外國音樂講授手段和方法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這是中國傳統音樂講授過程別重要的,學習者的認知當然需要從別的教材、工具書中汲取一些專業信息作為補充,但是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講授手段的信息集成優勢,則會大大擴展原有的講授資源。

3多媒體技術在中國傳統音樂學習與交流中的應用

篇(3)

論文摘要:“非遺”視野下展開的對民間音樂之傳承與保護的探討,應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關注的問題。文章以山東新泰大譚村“古事音樂”的田野調查為基礎進行分析,提出了對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幾點思考,以期讓更多的人了解民間音樂,引起人們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

隨著現代文明影響的逐漸深入,民間音樂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許多民間音樂品種瀕臨滅絕的邊緣。在此背景下,對民間音樂進行普查并探討其傳承與保護的具體策略之意義重大,搶救與保護人類的民間音樂遺產,以維護民間文化生態平衡。

一 “古事音樂”概況

大譚村位于山東新泰市果都鎮境內,由明朝永樂年間山西棗強縣譚氏居民遷入此地聚居而成現在的村落。所謂“古事音樂”,即該地區群眾對秧歌音樂的統稱,稱“秧歌隊”為“古事隊”。秧歌最初是一種純粹的歌唱形式,后發展到獨立的民間歌舞表演。音樂一般有小場演唱、打擊樂和吹嗩吶等部分組成。用到的樂器有鑼、鼓、二胡、嗩吶等。內容以歌頌太平、揚善懲惡、兒女情長為主。由于各地語言、風俗習慣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區域文化內涵。

筆者曾就“古事音樂”的起源問題,探訪過當地居民。據本村民間藝人譚西風(1929-,田野調查中主要采訪對象)敘述得知,從其爺爺的爺爺就有傳唱,曾為縣令表演過。這些話雖不具有確定性,但可以說明當地“古事音樂”存在之久遠。由于史料記載的匱乏,現只能就所掌握的資料對“古事音樂”的產生作一推測,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可能:

其一,陜西甘泉縣出土的宋金時期的浮雕磚刻距今已八百多年,本村村民為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棗強縣遷入,所以推測當地“古事音樂”有可能是祖輩從山西老家帶來的。

其二,新泰地區民俗音樂形式多樣,方圓幾十里有大洼獨桿蹺、谷里逛蕩燈等,其他村的“古事隊”也相當活躍,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大譚村的“古事音樂”主要以“邊關調”為主,與大洼村的名字一樣。史料記載大洼村的“古事音樂”至少產生于清光緒十三年,如果二者之間產生橫向影響的話,那么大譚村的“古事音樂”也應至少在此年代出現。

其三,從其傳承來看,據譚西風敘述,在解放前有譚志星、譚志風、譚志全、譚獻昌、譚獻信等人會唱“古事音樂”,不過他們只能唱出各個角色中的部分唱段。能夠確定師承關系的是譚獻信(譚西風之師爺)一支,譚獻信出生于咸豐九年左右(具體時間不詳),所以推測在這個時間里,“古事音樂”已經產生。

由以上推測可知,雖然“古事音樂”產生的具體時間尚不可考,但其淵源確已久遠。

二 “古事音樂”發展現狀及分析

“古事音樂”曾經輝煌過,但現在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據譚西風講述得知,那時的人們都盼著看“古事”、玩“古事”,幾乎人人都能唱上三五段;如今雖也玩“古事”,但只剩下一種形式了,全是在走、舞,而根本沒有唱段了。例如,大譚村“古事音樂”之《邊關調》共分花船、女驢、男驢等角色傳唱。男驢角色所唱《邊關調》屬該地民樂中較有特色的部分,共分24場,加上“走場過寨”可演唱一天一夜。遺憾的是,如今的“古事”中再也見不到如此豐富的傳唱了,音樂部分也只有樂器演奏,演唱的越來越少。 轉貼于

“古事音樂”的發展堪憂,日益衰落,面臨后繼無人之狀況。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民間音樂生態環境的改變。民間文化如同自然生態環境,在這一環境之下繁衍、生產了不同的民間文化之樹和果實。如果這一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文化將會凋零、失落,這正是文化的生態性。隨著高科技和先進的工業文明的到來,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在底層社會對物質的追求高于精神的享受,民間音樂的生態環境面臨失衡的狀態。

第二,傳承方式的局限性。民間音樂大多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借助“口傳心授”的形式進行傳承,很多東西在流傳過程中變異、消失,這是民間音樂自身傳承的局限性所致。大譚村的“古事音樂”也同樣避免不了這樣的局限。

“古事音樂”的發展瀕臨滅絕,為了豐富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我們應大力提倡對諸如大譚村“古事音樂”此類的民間音樂進行傳承與保護。

三、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

大譚村的“古事音樂”在民間音樂中看似不出眾,但在音樂形態、精神內涵中則透露出一種內在美。她獨具地方特色,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的審美總結,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應采取有利措施對其進行保護。

首先,讓民間音樂走進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民間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校教育又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所以將民間音樂納入教學內容,在豐富學習生活的同時,為音樂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充分發揮民間自身力量,對優秀的民間藝人傳承行為給予物質獎勵。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完全依靠政府行為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民間自身的力量。既然大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民間,那么最好的傳承與保護方式就是還原于民間,充分依靠民間力量,通過民間藝人以及民間組織來進行傳承。同時,政府應通過適當的物質獎勵措施來激勵他們。

再次,健全保護機制,落實對民間音樂保護的政策法規,借鑒專家學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保護體系。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音樂,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開發、引導市場需求。

最后,注重宣傳、營造氛圍,提高人們對民間音樂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雖然現在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多樣,但是如果能借節日、廟會之際,將“古事音樂”此類的民間音樂做大,也不失為一種應時之策。

以上僅是筆者通過對大譚村“古事音樂”田野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而總結出的保護對策,當然,對民間音樂保護的具體策略也并非筆者所能概全,這需要眾多有識之士來共同探討,在此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新泰市文史資料,新泰市文史辦公室。

篇(4)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

 

緒論

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同時又對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學校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同時也承擔著傳播、創造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使命。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一旦失傳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世界各地都開始重視和保護起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2003年10月17日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對語言、歌曲、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出了必要規定。所以各地通過“非遺”進校園的形式,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提高青少年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我國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論文參考網。如何結合時展的要求、利用好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開展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文擬對六盤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行一些探討。

一、六盤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情況

(一)六盤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基本情況

六盤水地處貴州西南部,在改革開放前因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利、工業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響,使市境內各民族得到了較為完整的保持,同時,各民族在長期的生活中,又對自身的民族文化進行了傳承和發展,使市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了豐富。各民族都保存著自身較為濃郁的文化特色,有著“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在對其進行挖掘整理中發現,各文化元素均有著鮮明的特色。

(二)六盤水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情況

從2002年始,六盤水市開展了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工作。比如,六枝特區在隴腳鄉中學、落別民族中學、梭戛鄉隴戛小學等80余所中小學相繼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培養了一大批的傳承人,其中,隴腳鄉中學以隴腳“涼都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態園”開園為契機,把布依族的挑花刺繡、銅鼓舞引入課堂,培養了120余名銅鼓舞隊員,該校學生組成的銅鼓舞隊在2006年全省布依歌節上亮相,贏得了專家的高度贊賞,還應邀參加國際旅游論壇和黃果樹瀑布節的表演。盤縣先后在盤縣職業技術學校開設苗族刺繡、蘆笙演技班;在羊場鄉中學開設布依族木葉、嗩吶吹奏班;在坪地鄉、淤泥鄉民族中學開設彝族達體舞表演班,提升了各少數民族在校學生的文化自覺性。鐘山區以月照民族鄉馬壩小學、汪家寨鎮新華小學、德塢街道辦事處中心學校、大灣鎮大箐小學為主要基地,制定規劃,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幾個問題

在我國歷史上,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是一般是通過民間藝人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延續傳統文化的作用,但因其局限性,使得一些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傳,這在世界歷史中不難找到佐證。最典型的是瑪雅文化的失傳,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典型的師帶徒的精英文化所致,其人口最高峰時達1400萬人的民族文化竟然只掌握在區區800多人的大腦里,當這些人因為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集體被殺掉之后,就使得整個民族失去了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各民族文明形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形態。為什么沒有出現過中斷?究其根源,與老子提出的“學在民間”不無關系,“學在民間”便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不斷。由此可見,廣泛而非精英式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將是一個民族得以延續的途徑。論文參考網。作為保持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尚且如此,那么對于更多的優秀而流傳不是很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不能找到一種方式改變以師帶徒的這種單一的傳承方式,那將會有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消失于無形,學校教育正好解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這一困境。六盤水市在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方面作了很好的嘗試。

1、培養民族文化自覺性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文明的影響,人們的價值取向發生重大轉變,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對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喪失自信心,各居住民族的文化正在被周邊的強勢文化所吞噬,從而失掉文化的多元色彩。讓民眾都能夠很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傳統,了解傳統文化中有些什么樣的東西,而且能夠對它有一個鑒別。有了這樣的了解以后,我們才會真正地認同它。有了認同,才會去尊重它,然后才會有一個自信。這種認同是要建立在一種自覺的基礎之上,而不僅僅只是一種情感。論文參考網。學校教育是社會成員實現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學校是將學生從家庭引向社會的橋梁。它作為向社會成員系統傳授、灌輸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的專門場所,將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自我意識和群體意識,并通過較為正規嚴格的系統培養,確立社會成員對某種文化和政治價值體系的認識和認同,發展社會成員較為清晰的、完整的社會文化和政治認同取向,形成社會成員較為穩固的身份認同意識。

在六盤水市盤縣雞場坪鄉中心小學,就將彝族搭體舞引進了學校,在引進的過程中不斷地發掘搭體舞的文化內涵,針對舞蹈特點,編寫了教學方案和教材,使其內容更科學、更豐富、更適合學生特點,先期是進行理論教學,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彝族自身文化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文化氛圍的培養,使之形成了文化自信,克服那種自暴自棄的心理,因此在后期推廣為全校體育運動項目時很快就得到了學生承認,并成為后來學校課間操內容及學校運動會的必選項目。現在已經發展成了全縣的一個重要體育比賽項目。

2、引進校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保持其本真性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時候,常常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有意識有選擇地將那些適合旅游的項目加以加工后引進校園以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切合創造經濟效益的目的。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和開發和旅游的發展本就存在著矛盾:迎合了旅游常常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性。我們在大力發展民俗民間旅游、發展文化生態旅游時,首先提到的是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過程中,這樣的思維方式也同樣存在:那就是通過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讓更多的人傳承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要將其提升將其美化。于是,在教習的過程中,就常常偏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的東西。

現在有很多已經進了校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就其本質來說是已經失去了其本質的東西了的,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是要經過一定的演變,但是,這就比如一個由四條直線相互連接組成的四邊形,無論它通過什么樣的演化,只要它還是四條直線相互連接組成的圖形,那就可以肯定地說它還是四邊形,如果它已經演化成了脫離本來的或者直接就已經是直線或者那線條已經變成了彎的圍成了一個圈,那可以肯定是說這已經不是四邊形而是其它的什么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在其傳承中,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文化氛圍、文化基因都蘊含在這樣的活動中,如果背離了其本來的文化性質,就會使之變成另外的東西。有這么一個例子:一個學校引進了山歌進了校園,為了使這音樂更動聽更具有旋律,于是校方從高校請來了一個專業美聲的教授來教學生練嗓子,不難想像,教出來的這些優秀的學生唱出來的這個山歌跟民間流傳的山歌對比是多強烈,一旦這樣的山歌流傳出去,必然會出現“真可惜,他們的歌詞沒有變,但山歌的意義已經完全沒有了”這樣的評價。另外更為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派生出“偽民俗”,讓經過專業人士進行加工整理并和創造出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堂而皇之地進入到課堂還美名曰“原生態”。我們還要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假活動,有的人把民間口頭故事的簡潔和單純美,誤認為是單調枯燥,隨意地添加情節或內容,人為地把故事拉長,使一些民間文學作品面目全非,搞得真偽難辨,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反而得不到保護和傳承。就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存在的最大問題不是怎么樣去保護它,而是主觀地對其進行隨意地加工。這才是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3、有選擇性地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

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都適合校園傳承,校園傳承選擇的多是一些推廣性較強、在當地有一定群眾基礎的項目。沒有土壤的花草難以長久,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這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流傳,必然與一定的生產生活環境緊密聯系著,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當它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間以后,就會發生衰退,比如盤縣“大筒簫”,其音域窄、音調低,只有在鄉村絕對安靜環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賞其獨特魅力,較適合小范圍傳承,而不適合大批量培養傳承人,如果硬要讓其進入一個喧囂的環境中進行傳承,那只會使其為更多的人所摒棄。因此,有選擇地引進那種適合的項目進入校園尤其重要。

而像水城縣“苗族蘆笙舞”在六盤水市民族中學的成功推廣,不但使蘆笙舞解決了傳承人的問題,同時也使得學校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現在學校的招生過程中就發現,報考該校的學生都會問是否開有蘆笙舞專業的課程。由此可見,民族文化并不是被摒棄,有時也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場所進行傳承。

(結語)

文化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選擇。留住傳承,就是留住了歷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脈。在如今西方的強勢文化大舉進入人們生活的時候,保護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希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不止是一種口號,而且是一種行動,這體現著人們對文化多樣性的向往,向往未來的生活不被單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為此,我們當付出巨大的努力,保護好中華文化之源。

[參考文獻]

1、誰的原生態?為何本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原生態現象分析

2、“文化例外”概念與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馬平

篇(5)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旅游開發 國內外研究

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非遺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一、國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述評

國外關于非遺保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始于20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比較規范。l997年“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作為一個遺產概念,正式進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并被普遍采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1年宣布第一批共l9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3年聯合國第32屆全體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從此,全球性的非遺保護成為許多國家政府推動的一項文化工程。

國際學術界長期爭論的話題圍繞著如何保持非遺的原生態內涵不變并充分發展利用。大部分學者認為對非遺進行田野日志式描述和影像記錄是客觀反應非遺的有效手段。日本首推田野報告記錄形式以后,韓國立刻進行了效仿。有學者提出將重要的傳承人進行“圈地式”保護,盡量使他們的生活與外界隔離。其他學者便提出質疑,認為摒棄干凈漂亮的新演出服裝和安全先進的舞臺,卻讓傳承者仍然穿著粗布爛衫在破舊的舞臺上表演,是一種無聊的保護。還有學者認為非遺往往被打上政治烙印,脫離了其正常發展的軌道。越南的阮志斌認為,在推廣非遺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原則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其原本的狀態。在部分處于非遺保護工作起步階段的國家,學者們普遍關注的是對非遺調查、審定等專業知識的建構。國外學術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化的轉型模式的研究零星,未成系統。

二、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國外對非遺進行旅游開發已經頗為成熟。意大利政府自1997年5月的最后一個周舉行“文化與遺產周”,舉辦數百項豐富多樣的與文化、歷史相關的活動,其鄉村生態游、美食文化游也逐漸興旺。英國利用老宅從事觀光產業開發等項目,這些經營性收入在各協會的收入中也占有相當份額。

韓國最為重視“非遺”的旅游開發,“文化財”和“無形文化財”都被開發為商品,到處可見非遺的宣傳廣告和紀念品。表演類的“非遺”項目可在酒店表演,且有價目表。在首爾城南的一個古代民俗村,祭祀禮樂、假面戲等國家級重要“無形文化財”都被作為主要展演的內容和吸引游客的亮點,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財”的表演者每天都要忙于趕場演出。且韓國擁有高明的“非遺”旅游開發技巧,以2004年的江陵端午祭為例,附設韓國民俗館等20多個參觀場所。除了本國傳統節目外,還安排許多國外藝術團體的節目及各類體驗活動—端午民俗體驗(做艾子糕,畫端午扇等),附帶有武神道特別戰、漢詩白日場等。其核心活動祭祀儀式,仍按照傳統時間和程序進行,共有100萬人參加,可以說,韓國在“非遺”旅游開發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善于包裝和策劃,由單一的非遺衍生出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極大地推動了韓國旅游業的發展。

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述評

我國在2001年起“非遺”才進入公眾和學界視野。2002年以后,非遺研究機構、基金會、網站在全國各地相繼出現。許多著名專家學者被邀請進行非遺保護工作,出現了新創辦的《文化遺產》等研究刊物。2001年至2003年,是非遺研究的學術起始階段。2004年至2006年是學術提升階段,學術論文由十位數上升到百位數,內容集中在對“非遺”概念的界定、從法律和知識產權角度解讀非遺保護等。2007年至2010年是學術發展階段,學術論文達到每年千位數,研究內容更為廣泛和豐富,走向深層次的專業性研究,整個學術研究正在走向多學科化和多元化。

在這其中,關于非遺旅游開發的研究集中在開發價值、開發原則、開發體例、案例實證、影響五個方面。在開發價值方面,王寧等認為非遺具有較高的審美、文化、科學價值,對其進行旅游開發將會帶來社會、經濟、景象的三重效益。在開發原則方面,陶思炎等提出可持續原則、呵護原則、吸引性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在開發影響方面,羅明義等認為旅游開發將會對非遺的完整性造成破損;馬曉京等認為得當處置開發與呵護的關系,合理進行旅游開發將有助于我國非遺的呵護,這種概念為大部門學者所擁護。在實證研究方面,案例日益增多。在開發體例方面,有賈鴻雁提出的原生地靜態開發模式、原生地活態開發模式、原生地綜合開發模式、異地集錦式開發模式等。

四、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現狀

篇(6)

【關鍵詞】社火舞蹈民俗文化旅游

社火活動最源于先民對土地神和火神崇拜。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和祭禮過程叫做社。自古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人們對于土地能長出養活人的莊稼五谷這一現象產生恐懼進而感激以至于頂禮膜拜的時候,便產生了社火活動的原始形式――社祭。顧頡剛先生認為社為土地之神,上至天子下到普通百姓都以社神為信仰,每當秋去冬來的時候,先民們便備好豐富的祭品,殺豬宰羊祭祀社神和祖先。在這個時候,勞作一年的人們進入農閑,于是他們便頭戴花翎,花臉紋飾,載歌載舞以示慶祝,這就是最初的社火。《辭源》說社火為:“節日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戲、雜耍”。社火一詞始于宋代,宋朝人范成大解釋:“民間鑼鼓,謂之社火”。社祭活動中出現了“琴瑟擊鼓”的場面,社祭的場所已經突破了統治階層所設置的梗桔,而成為民眾聚會的一個場所,祭祀己經成為一個民眾性的節日,社神由過去的周王的保護神變為各諸侯國以至每個家庭和民戶的保護神,社祭已不再是單純的對于神的祈禱而成為了一種民間娛樂活動,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社火舞蹈。

1.當地文化和賈村社火舞蹈的關系

1.1賈村民俗文化介紹

賈村民間流傳著“每年一小賽,十年一大賽”的傳統。賈村還保存著自明代相傳的《周樂星圖》賽社禮樂用本,該本依照宋元舊規,按宋徽宗“大晟”禮樂規制,記錄著由“四十大曲”而來的隊舞隊戲以及宋元雜劇。直至清末民初,賈村賽社歷代相承,各屆賽社均由當地“樂戶”承應伎樂,演出隊戲、院本、雜劇。在活動中,樂戶穿戴的服飾樣式特殊,頭戴七折八扣小帽,箍以額翼(又稱花抿),上插雉尾,象征翼星崇拜;身穿前短后長的“龍褂”,從前面看似馬褂,從后面看又像長袍,或穿有領無袖的“開氅”。賽社樂戶的傳承多為家傳口授,平順西社村王家至今仍有樂戶的后人執業吹打,1985年山西省文化廳對此項活動進行錄像時,王家獻出遺存的雜劇抄本,并由第四代傳人王福運口授了院本《土地堂》,對賽社文化遺存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也有學者在考察中搜集了一些文字和實物資料,并對當地樂戶做過深入的調查,對于賈村民俗文化向外界的展示與傳播意義重大。

2.作用

2.1賈村社火舞蹈對當地文化推進作用

2.1.1申報“非遺”對賈村社火舞蹈的影響

200年潞城賈村社火文化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中國社火文化“活化石”;隨后引發了當地政府官員、學者、當地賽社活動組織者和當地村民們更進一步的關注。由于當地政府對當地文化的重,所以在元宵佳節都會舉辦民俗文化活動而賈村社火舞蹈活動往往是這個活動的重頭戲。以前是村民自己集資推向市場,申報后由政府跟企業贊助,而村民自己集資推向市場,申報后由政府跟企業贊助,而村民也會以這樣方式得到報酬。無論社會怎樣變化,在這些廟宇中祭祀只有在封建社會才會有官方參與,從封建社會結束后,幾乎祭祀沒有官方的參與和授意。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及其對人們思想的松綁,1996年后,每年正常進行社火活動。我認為重要原因也在于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大家也開始對社火舞蹈進一步了解,“官方”也開始參與研究。

在當地政府大力挖掘傳統民俗文化中,他們還高度重視特色民俗對旅游業和民眾教育的促進作用。加強了當地名勝古跡保護,并且投巨資打造一些具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項目,促進了當地人民的收入。2009年,潞城市被評定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并且這幾年當地政府通過不懈的努力正積極準備申報中國“迎神賽社”文化之都,打造中國孝道文化之鄉。

民俗的發生發展過程,總是受到當地社會生產力和物質文化水平制約的。它既要以民族物質文化狀況及思想認識水平為基礎,又充分表現著其物質文化的文明程度,特別是思想認識的發展程度。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歷史上以農耕經濟為主,只是到了明清時期,晉商有了很大的發展,一時票號錢莊遍布各地,大有成為金融霸主之勢。他們為山西帶來經濟的富足的同時也將各地文化引入山西。在晉商的推動下,山西人的物質文化水平與思想認識水平都有相應的提高,而這種先知先覺的思想覺悟又深深的影響著社火舞蹈的傳播與發展,它為社火舞蹈適度的創新和觀賞性的提高奠定了物質和文化基礎。

2.1.2“非遺”后,由于賈村社火舞蹈的出現,帶動了其他民俗文化的繁榮

潞城市每年都會在元宵節當地舉辦具有當地民俗文化藝術展演活動,每個鄉鎮都會有自己當地的文化活動,在2013年的活動時,剛開始由100多名潞城市退休老干部組成的表演方隊最先入場,也拉開了歷時3個小時文藝活動的序幕。接下來店上鎮的百獅鬧春表演隊,翟店鎮的民間社火表演隊,微子鎮的群龍迎春方陣,合室鄉的旱船表演隊,潞華辦事處民俗仿古旗隊和具有傳統民俗的經典劇目――社火《水漫金山寺》等等,都使得當地文化在推進,而這些文化在推進的同時也出現了問題。

記得曾經看過一些材料中有這么講,一個具有特色的文化的傳承不是說它有多久的歷史有濃厚的影響力,但是它要保持生命力,就得必須注入新鮮血液,如果一味的拘泥于前人的成果,很容易阻礙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這種說法以前我一直覺得都有理,可是現在不得不思考,究竟怎樣才是文化的傳承。無論人們主觀是否愿意,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會隨之改變的,這個改變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而轉移的!

2.1.3(三)“非遺”后,讓當地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我們應該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本來就存在著各種問題和一些難以調和的矛盾。例如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對物質、精神文化的需要和傳統生存方式、優越的城市化生活與農村生活的貧困單調等,以西方文化為基因的都市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中國僅存的傳統民間文化和藝術受到侵蝕。同時,這樣的狀況使民間藝術的生存、保護、繼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人們保護民間社火這種民間文藝,除了發揮政府和文化部門的職能、研究保護措施、加大投資力度外,更應注重對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和倫理道德的弘揚和倡導。

【參考文獻】

[1]晁福林:《先秦民族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2]廖奔:《社火與隊戲[J]》中華戲曲,2002(01)。

[3]《山西通志[M]》清光緒十八年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

[4]石應平:《中外民俗概論[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5]田榮軍:《社火文化研究――以寶雞縣天王鎮社火為個案[D]》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3月。

[6]王學鋒《賈村賽社及其戲劇活動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學文論文,2007年11月。

[7]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

[8]劉文峰《中國戲曲文化史[M]》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價值;指標體系;高州木偶戲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53-03

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時代人們的生活風貌、文化及價值觀,具有獨一無二的魅力和特色,是一種很有開發潛力的文化旅游資源。旅游開發是當前利用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旅游開發價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價值的評估,是實現非遺傳承和旅游開發共贏的基礎。

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是一門融合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等諸多要素的民間戲曲藝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具有極高的工藝性和藝術性。2006年5月,高州木偶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在強勢經濟及多元文化的沖擊下,觀眾劇減、演出市場萎縮、木偶藝人收入微薄、后繼乏人,高州木偶戲面臨著消亡的危險,亟待保護和傳承。作為傳統的表演藝術,高州木偶戲是否適宜旅游開發,這就需對其旅游開發價值進行評價。本文通過構建非遺旅游開發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對高州木偶戲的旅游開發價值進行定量評估,為其相關旅游開發活動提供依據。

一、高州木偶戲旅游開發價值評價過程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旅游資源開發價值評價一般應從資源的內部特性和外部開發條件來進行評估,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稀缺而脆弱的文化旅游資源,“保護和傳承”應貫徹于整個旅游開發過程。基于旅游開發和非遺傳承共贏的原則,并借鑒前人研究成果[1-3],本文從非遺的資源條件、旅游開發條件、保護和傳承三大方面來構建旅游開發價值的評價體系(見表1)。

1.資源條件是其作為旅游吸引物的價值所在,是旅游開發的基礎。衡量指標中的遺產等級和傳承集中度能反映非遺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地域非遺文化氛圍,非遺等級和傳承集中度越高,旅游吸引力就越大。而遺產物化多樣性和游客體驗性兩個指標是基于體驗經濟視角提出來的。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游客消費模式已從被動觀光轉變到主動參與,非遺旅游資源作為一種活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無形,需將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及精湛的工藝轉換成形式多樣、體驗性強的旅游產品,才能滿足游客參與性、個性化的體驗需求。所以遺產物化多樣性與游客體驗性越高,其旅游開發潛力越大。

2.遺產地旅游開發條件是決定非遺旅游開發價值的外部條件,通達的交通、發達的經濟及廣闊的客源市場能為非遺旅游資源提供良好的開發環境。如果遺產地具有類型豐富的旅游資源,會有利于非遺資源跟相鄰旅游資源的捆綁式開發,既能提升區域旅游開發的內涵和層次,又有利于非遺旅游產品的推廣,提高其旅游開發價值。

3.資源保護和傳承是非遺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保證。文化原真度反映了非遺的傳承現狀;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是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否傳承下去的關鍵因素;政府保護支持度和民間保護意識直接決定非遺資源保護和傳承的大環境。

(二)評價指標權重的確立

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專家打分法與AHP法。[4-5]權重計算使用9級標度法,根據專家打分結果,對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和構建判斷矩陣,權重計算過程采用yaahp層次分析軟件進行處理,所有判斷矩陣的,說明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從而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值W,計算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資源條件在三大條件中所占的權重最大(0.625),直接決定了非遺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從各指標權重的排序可知,影響非遺旅游資源開發價值的主要指標依次是遺產物化多樣性、游客體驗性、客源市場、遺產等級、遺產原真度等,其中遺產物化多樣性(0.3305)即非遺資源的旅游產品轉化能力,是影響其旅游開發價值的最關鍵因素。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價值評價指標賦值

單個指標的評分依據參考前人的研究[1-2],并參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的相關評價標準,采用模糊數學五分制記分法,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價值評價指標評分標準。在此基礎上綜合專家打分和自己的研究分析,對高州木偶戲的各項指標給予分值(見表2)。

(四)綜合評價結果的確定

式中:E為綜合得分值;Qi為指標i的得分值;Wi為指標i的權重;n為指標個數。非遺旅游價值評定結果參照國標(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資源“計分與等級劃分”標準評定其等級結構,并按照綜合得分分為五級(見表3)。通過計算得出,高州木偶戲的綜合得分為7.52,屬于第四級非遺旅游資源,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二、結語

作為表演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州木偶戲歷史悠久,藝術性和工藝性強,可從木偶的制作、劇本、表演等方面轉換成體驗性的旅游產品,資源條件較好,加上高州市日趨完善的旅游開發條件,高州木偶戲旅游開發價值很高,很適宜進行旅游開發。但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要注意:一是重視與區域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提升區域旅游的整體競爭力;二是重視旅游產品的設計及宣傳,提升知名度,擴大客源市場;三是重視木偶戲的保護和傳承,政府與旅游企業合作,通過旅游開發來提升民眾對高州木偶戲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民眾的保護意識,同時要加強對木偶傳承人的培養和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希月,虞虎,陳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價值評價體系及應用――以蘇州市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6,35(8):997-1007.

[2]王海鎣.山東半島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價值及開發研究[D].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歐陽正宇.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以蓮花山“花兒”為例[D].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吳娟,甘永萍.基于AHP法的商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J].廣西師范W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6):17-21.

[5]代凌枝,代合治,趙汝磊.基于AHP法的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定量評價[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1,23(1):64-70.

作者簡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三年片高清在线观看大全| 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裸体xxxx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丁字裤少妇露黑毛|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涩涩 | 又粗又大又硬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欧美黑吊大战白妞|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亚洲人交乣女bbw|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0531|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sm调教室论坛首页入口|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 丰满岳乱妇bd在线观看中字|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大地资源网更新免费播放视频|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视频 | 欧洲-级毛片内射|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与亲女洗澡时伦了毛片|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