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學類本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規范;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5-0112-02
一、引言
我國高校生物學領域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三個密切相關的本科專業,并制定了相應的專業規范。如何體現各自的科學、技術及工程內涵與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人才市場和報考學生和家長極為關心的現實問題。本文通過比較分析這三個專業的本科專業培養規范,上提出一些參考意見,以期為專業的進一步規范、教學計劃的修訂,為社會及學生和家長的專業選擇提供參考。
二、專業類型
生物科學專業為傳統典型的理科專業,培養科學型和教學型人才,授理學學位;生物技術專業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理工復合,培養應用研究型或技術型人才,授理學、農學或林學學位;生物工程專業以工為主、以理為輔、工理復合,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授工學學位。其專業類型的描述和劃分比較清晰明了,比較規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養目標
從專業規范中培養目標的描述(見表1)來看,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兩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差異很小,僅有從事生物科學與從事生物技術之差,但從目前的就業市場來看從事生物科學與從事生物技術差異很小,難以界定。而從專業類型可知,生物技術專業可授理學、農學或林學學位,這些特色理應在培養目標中有所體現。
四、公共基礎課
在三個專業的本科培養規范中,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兩個專業的公共基礎課(人文社科和自科)完全一致(見表1),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礎課形式上有一定差別,可本質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別,也缺乏需有差別的理由。從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要求來看,三個專業的公共基礎課要求可統一,學分要求也應統一,要求工科學生在這一環節增加近一倍的學分極不公平。線性代數等可在公共基礎選修要求中解決。
五、專業基礎課
專業基礎課的設置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然而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很小,僅增加了工程基礎課4學分(約11%),應為技術基礎課,且應明確例舉。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基礎課要求有了明確的變化,按課程類別從科學到工程變化率近50%。學分的控制宜統一,且應規定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技術基礎課學分應達20%以上,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工程基礎課學分應達40%以上。且可給出典型的工程類專業基礎課名錄,如機械零件、電子電工基礎等課程。另外生物工程專業基礎課將《機械設計基礎》列為可有可無的選修會造成該專業工程基礎的嚴重缺陷,且應在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中保留生物技術專業的細胞工程、酶工程等選修課(見表1)。
六、專業課
專業課的設置也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從科學到技術的專業課調整率達30%,而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課雖然有較大變化,但所列舉的課程多為非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學分的增加也不盡合理,三個相近專業,不論理科還是工科,學分基本要求應盡可能一致。向上浮動及在各選修課程間適當調整則是各校應有一定的自。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藝類專業,專業必修課缺工藝類專業應有的分析檢測課也會給工藝過程及產品研發和生產中的質檢質監和質控及產品安全留下隱患,故建議3+X模式中3應包含專業分析、X應例舉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
七、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完全一致(見表1),未能體現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特點以及生物技術可授農學或林學學位的特色。畢業設計是工科工藝類專業最為特色的實踐環節,但在許多學校以“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出現,實際實施則只做畢業論文,沒有畢業設計,使畢業設計名存實亡,致使許多學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謂畢業設計,許多學生甚至把畢業論文當作畢業設計。建議明確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為必修環節,可以設計論文二者兼顧,至于是“大設計小論文”還是“大論文小設計”可依各校情況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專業才能名符其實。
八、師資要求
師資的最低要求在規范中描述不盡一致,應加以統一。且應規定專業課的師資要求,因為能承擔專業課的老師一般能勝任專業基礎課,而能承擔專業基礎課的老師則不一定能勝任專業課。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規定學歷職稱要求外,應規定專業要求,即“本科為相應或相關專業”的師資應大于專業師資總數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會辦學、企業辦學、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網絡教學、數字圖書資料等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辦學形式和方式的發展,統一實踐等硬件條件形式較為困難,而且也不符合時代要求。建議教室(專用或生均面積)、專業課實驗室(面積及專用設備)、圖書資料數據庫量設定為剛性要求,研究所(室)或技術中心、實習基地規模和數量等宜設定為柔性、選擇性或特色要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科學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1,1(2):3-9.
[2]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技術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2,2(1):3-10.
[3]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工程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2,2(2):3-10.
周祖基,男,漢族。1942年12月出生,籍貫河南省信陽市,民盟成員。1964年畢業于四川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曾先后擔任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森保教研室主任,林學系副主任、教學督導員、研究生教學督導員,現為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1979年落實政策以來,周祖基30余年一直在四川農大從事森林昆蟲學、害蟲生物防治、昆蟲資源利用及保護生物學等教學與研究,其間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日本東京大學(1990年5月~2001年1月)廣島大學(2003年6月~2003年9月)進修和開展合作研究,2007年6月赴捷克國家自然保護區考察學習小蠹蟲的控制技術。在校期間先后擔任過《森林昆蟲學》、《森林植物及產品檢疫》、《資源昆蟲》、《經濟林昆蟲》、《保護生物學概論》、《野生動物管理學原理》、《日本語》等本科課程和《昆蟲生態學》、《昆蟲分類學》、《昆蟲研究方法》、《害蟲生物防治》和《保護生物學研究進展》等研究生課程。與本校同行教師共同建成《森林保護學》和《保護生物學》的兩個碩士點,《林木培育》和《林學》學科的博士點。2001年《森林保護試驗室》被批準為省級重點實驗室。1994年開始招收森保專業的碩士研究生,2001年開始招收博士生。至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40余人,博士生4人。
1982年以來,他主持和主研部省級課題10余項,橫向項目若干。先后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三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參加5部全國統編教材的編寫,如《園林植物昆蟲學》(副主編)2003由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概論》(參編 主審)2004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森林動植物檢疫學》(參編)2007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園林植物保護學》(主審)2008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森林昆蟲學通論》(副主編)2010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參編學術專著二部;多次獲得企業集團在校頒發的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論文關鍵詞:有機化學 實驗教學
論文摘要:通過改革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教學內容,本科生有機化學實驗技能的強化訓練,開設綜合性實驗—有機化學大實驗的實施與實踐,對高等林業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
教學改革的中心問題之一就是進一步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如何通過高等林業院校的化學教學,特別是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知識和能力,將“素質和能力”培養落到實處,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課題,也是我們進行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目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包括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七五”、“‘八五”期間,我們主要致力于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將立足點放在結合林業院校的特點,優化實驗內容,淘汰某些驗證性實驗,增加操作實驗和應用性較強的實驗,開放實驗室,強化學生實驗技能,在此基礎上適當開設綜合性實驗,從而為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1、改革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教學內容
1.1實驗指導書內容和實驗方法的改革
(1)基本操作高等林業院校林學類專業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包括基本操作、有機化合物的制備、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色譜技術和天然有機物的提取。基本操作部分對于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至關重要。編人我院有機化學實驗指導書的絕大部分基本操作既有獨立的實驗,又結合在有機化合物制備和天然有機物提取分離這兩部分內容之中,且涉及每項基本操作在生物學科特別是在林業上的應用,強化了學生把基本理論學習、基本技能訓練與林業科技工作緊密結合的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水蒸氣蒸餾屬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廣泛用于植物中易揮發成分(香精油等)的提取,與植物資源的利用和開發關系密切,而一般的有機化學實驗指導書都是通過含雜質苯胺的提純,使學生掌握這一基本操作。實驗人員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選用含雜質的正丁醇作為苯胺的替代物,既解決了安全問題,又適于初學者掌握操作步驟。除此以外,實驗指導書中還安排了供選做的水蒸氣蒸餾的應用性實驗:松脂含油量的測定。通過前一個實驗內容,對于真正掌握水蒸氣蒸餾這一基本操作的學生,完全能夠借助實驗指導書獨立完成松脂含油量的測定。
(2)色譜技術色譜技術對于從植物資源中提取、分離和鑒定天然有機物,是必不可少的實驗手段。其中薄層色譜既可直接用于天然有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又可用于柱色譜選擇洗脫劑和收集流分。而許多天然有機物對紫外光有吸收,所以在薄層色譜中常利用一定波長紫外光照射替代顯色劑進行顯色.。鑒于一般實驗指導書上無此內容,任課教師選用蔡、a-茶酚作為試樣,摸索出用硅膠板分離這兩種化合物的展開劑,用紫外光(=254 nm)顯色,檢驗分離效果。經過幾年實踐,表明該實驗方法既簡便又省時,效果十分明顯。
(3)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屬應用性較強的實驗內容。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技能訓練,所選實驗項目應難度適中,而且要能夠在3學時內完成。我院有機化學實驗指導書中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部分共編人了7個實驗,其中兩個實驗分別選自我院和兄弟院校教師科研項目的部分實驗內容,但由于條件和實驗學時所限,無法面對本科生開設二“七五”期間開設‘、油脂的提取”和、“茶葉中提取咖啡因”,這兩個實驗內容綜合性不強,儀器、試劑的投人和消耗量過大,因此在“八五”期間逐漸被另一個實驗“黃楊葉中色素的提取”所替代。該實驗內容屬有機化學大實驗“黃楊葉中胡蘿卜素的提取、分離和鑒定”內容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復習分液漏斗的使用、薄層色譜用薄板的制作及薄層色譜。柱色譜等實驗技能以及初步掌握溶劑提取植物材料中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方法。該實驗內容綜合性較強,試劑、玻璃儀器的消耗量低,而且能夠在3學時內完成。
1.2優化實驗內容
為了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實驗項目,我們除淘汰一定數目的驗證實驗外,盡可能優化實驗內容。首先安排固體有機物的重結晶。第二次實驗則包括熔點、沸點的測定兩個實驗內容,一方面便于用學生以已知標準物為對照,檢驗重結晶實驗所得樣品的純度;另一方面通過常量法測沸點,又掌握了普通蒸餾這一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第三次實驗則安排水蒸氣蒸餾和折光率的測定,除用無水乙醇、蒸餾水為樣品學習阿貝折光儀的使用外,還測定水蒸氣蒸餾分離提純后的正丁醇折光率,并用分析純正丁醇作為對照,既掌握了折光儀的使用方法,也檢驗了水蒸氣蒸餾分離提純的效果。而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液態有機物的干澡,則是通過水蒸氣蒸餾、乙酸乙醋的制備,以及黃楊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三次實驗,使學生得以掌握和鞏固。另外,我們把柱色譜、薄層色譜和紙色譜三個實驗內容集中在一次實驗內完成,利用柱色譜洗脫樣品的間隙,完成另兩個實驗內容。隨后安排的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又為學生掌握色譜技術創造了條件。
2、本科生有機化學實驗技能的強化訓練
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僅依靠有限的基礎有機化學實驗學時,難以使學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實,對基本操作也不可能運用自如。因此,在院教務處的協調下,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對本科生的有機化學實驗技能進行強化訓練。把立足點放在操作要點的指導和掌握方面。例如,對蒸餾和合成實驗,反復對學生進行實驗裝置的裝卸和操作要點的訓練。在此基礎上、指定實驗內容,對學生進行考核。讓他們根據實驗指導書獨立列出所需儀器的名稱和件數,自選儀器,完成裝置的裝卸,再由教師指出操作過程的不足,并針對實驗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最后根據各個環節給出成績。又如,對糖和蛋白質的性質實驗,我們則模擬理論考試中的化合物性質鑒定,讓學生擬定方案,自己動手鑒定未知物,并寫出鑒定過程和結果。 以上是強化訓練的第一個環節,接下來是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時間,各系部挑選出5名學生(優秀生1名,中等生2名,一般生2名),進行有機化學實驗技能的抽測。由主講教師擔任主考,有關各系部主任擔任監考,教務處處長擔任巡考,學生持學生證進人實驗室,以抽簽的方式選定實驗內容,在3學時內完成實驗和實驗報告,主考教師按實驗考核辦法當場評分。6個專業7個班級的36名學生參加考核,平均成績87.7分、90分以上14人,8D一89分17人,7079分5人。其結果表明,強化實驗技能訓練獲得了預期的效果。
第三個環節是開放實驗室,利用晚自習和雙休日,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操作薄弱環節,有目的的進行進一步強化訓練。
經過以上三個環節的強化訓練,使每個學生的基本技能達到合格標準,并對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循序漸進的作用。
3、開設綜合性實驗—有機化學大實驗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實驗技能、在我院林學系和教務處的支持下,以林學本科為試點,調整教學計劃,并撥出專款,安排一周有機化學大實驗的教學實習,從1988一1995年,我們連續8年承擔了林學本科生的該項教學任務(表1)。并于1996年開始又推廣到經濟林專業。
一、努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學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報考,擴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學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報考的人數,尤其是高素質考生的報考人數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質量。
學校的知名度除了取決于學校的歷史積淀外,還取決于學校現實的辦學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林業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業大學雖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大學,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所以林學為主導的單科性大學,學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招生質量。近幾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發展的機會,在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林學、林業工程學等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試辦研究生院,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率先進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擴大,招生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為163人,2003年高達900人。僅1999年至2003年間的招生人數就擴大了5倍。以前報考我校的生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來自本校和其他農林院校的畢業生。近年來,包括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其他綜合大學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擴大,招生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
嚴把培養質量,是提高學校知名度,進而提高學校招生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各個學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生生源競爭激烈,如果在報名條件、入學考試、錄取及其后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的要求上比較嚴格,將會影響本校的生源。但我們的體會是,只有嚴把學生入學和培養質量關,培養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學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質的考生。些學校,只為盲目擴大生源,降低入學門檻和培養標準,短時期內達到了擴大招生規模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卻損害了學校的聲譽,長期下去,考生和社會最終會擯棄這些學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真正能學到知識,增長能力,順利地成為生產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質的考生報考,最終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質量,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校通過碩士生提前攻博、與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資助研究生在國內外高水平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建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制度、建立優秀論文激勵機制、資助出版優秀博士論文等措施,顯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質量。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是學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塊試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學科和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兩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博士論文,林業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國農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國大學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參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語學位統一考試,我校碩士生的一次通過率達到62.3%,博士生達到41.6%,已進入北京市高校先進行列。
三、多渠道籌集科研經費
研究生的培養和本科生不同,培養目的主要是為企業和教學科研單位培養具有獨立科研能力的高級科技人才。只有具備一定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一名碩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養經費為9000元,3年需要2.7萬元;一名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養經費為1.1萬元,3年需要3.3萬元。林業科學具有明顯的特點,它主要研究的對象樹木和森林生長周期長,進行科學研究環境艱苦、工作量大,需要的科研經費較多。因此,林業高等院校要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研究生導師就必須擁有較充足的科研經費。但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一部分導師的研究經費明顯不足,使正常的研究生培養計劃無法落實。因此,我校要求研究生導師和學校有關部門在積極申報國家自然基金和各類國家科技項目的同時,加強和地方及社會上各單位的橫向科研合作,彌補科研經費的不足。
我校研究生院除了配合導師和學校有關部門廣開各類科研項目的申請門路外,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率先設立了研究生培養基金,通過多種途徑、籌集經費,資助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科研經費不足的學生。2001年資助33人,投資13萬元;2002年資助53人,投資20萬元;2003年資助70人,投資25萬元。我校計劃在多方籌集資金的基礎上,資助人數每年增加20%,資助金額每年增加25%,加大資助范圍和資助力度。
四、對專業學位強調應用能力的培養
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是我國一種新型的學位類型。與林學及相關科學碩士學位相比,農業推廣碩士(林科)專業學位的主要特點是側重于應用,為林業技術推廣和林業發展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針對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為保證招生質量,我校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按照國務院學位辦下達的當年錄取限額,根據考生入學考試的總成績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對擬錄取人員進行復試,復試著重考查考生從事農業推廣和農村發展工作的潛在素質、崗位經歷和業績。為了向農業生產第一線上的優秀人才傾斜,保證符合招生條件的優秀在職人員有更多的入學機會,真正達到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目的,對有中高級技術職稱,或獲得一定級別獎勵的基層單位業務骨干,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錄取。在培養方面,針對農業推廣(林科)研究生注重應用的特點,我校在云南、貴州、福建、江西、浙江、廣西、山東、山西、遼寧、河北、內蒙古、北京等地區建立了教學實習點,許多應用性和現場性強的課程均在教學實習點進行。在論文選題方面,要求農業推廣(林科)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和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能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先進性。上述措施的實施,使我校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在林業生產單位和社會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隨著學校聲譽的提高,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人數穩步增加,近年來的招生人數一直居全國農林院校的第2位,生源的質量和數量都得到了保證。
五、就業狀況對學科招生質量的影響
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和考生的報考數量和質量是呈正比的。如果某些學科和專業的社會需求量大,就業率高或就業前景看好,這些學科和專業的報考人數將會顯著增加,招生質量也會相應提高。反之,如果一些學科和專業的社會需求量小,就業率長期偏低或就業前景不好,這些學科和專業的報考人數將會減少,招生質量也會相應下降。
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在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及對國計民生和國家生態環境建設有重要基礎作用的學科專業外,在國家招生計劃允許的范圍內,向那些社會需求量大、就業率高或就業前景看好的學科和專業傾斜。例如,我校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林業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近年來的招生和就業均很好,生源質量較高。我校已有計劃地提高這些專業的招生比例,將研究生的擴招名額適度地向這些學科傾斜。
六、積極有效的宣傳
有的放矢,積極開展宣傳活動,針對考生的各種問題,解疑釋惑,對學生的報考和招生質量的提高有積極促進作用。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項目的力度,相應的科學研究項目大量增加,林業戰線上對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林業科學的高級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林業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單位,應結合當前這一大好形勢,在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中廣為宣傳,積極引導高素質的考生投身到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宏偉事業中來。
1999年以來,我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國建立了10余個招生基地,派專人在全國不同地區進行了數十次招生宣傳,宣傳地區的研究生報考和錄取人數明顯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有效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招生信息或在影響面廣的報紙等媒體上進行招生宣傳。我校每年舉辦2次咨詢會,深入到院系學生中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引導和促使一批素質較高的應屆畢業生報考本校研究生。
七、軟硬件條件的良好保障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投資興建旅館之多,花樣之繁,不可勝數。唯汪公所作之“云谷山莊”既吸收傳統精華,又創造時代風格;既符合功能科技需求,又適合當地環境特色:既清新典雅,又標新立異。筆揮如椽、力透紙背,潑墨敷彩,勾點描線,龍翔鳳舞,谷幽芳沁,眾口皆碑,嘆為觀止之經典作品也。
不意近日惡耗傳來,驚悉恩師駕鶴仙去,聞之不禁淚濕青衫。余自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營建系,投入梁公思成門下,汪公傳授建筑渲染。學生皆初入學門,不識水墨習性,乃至經常錯誤百出。汪公耐心指導。從研墨兌水、裱紙運筆開始,描繪輪廓,拓印落跡,光影明暗、暈染深淺,無不細致入微。有時甚至親執學生手筆,徐徐引導,遇學生嚴重失誤之處,竟至不厭其煩,親自動手予以補救。其后之建筑設計,更是無所不盡功能分析,技術要領、構圖原理,造型意境,凡此種種,莫不拓展視野,啟發心靈。至于提供資料,列舉佳例,詳釋設計規范,介紹參考書籍,直至課堂評議學生作業,與各位老師商同,表揚優點,指明不足,實事求是,褒貶明鑒。并鼓勵作者聲辯,歡迎眾人研討,從不自專。眾生無不心口皆服,得益匪淺,欽敬備至。汪公秉“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精神,讓學生終身受益,堪為師表。高山仰止,永志難忘。
1953年余本科畢業,有幸攻讀研究生。梁公思成,吳公良鏞,張公守儀,周公卜順,均對余關懷備至,汪公為余主要導師。待學生如子弟,悉心指教,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諄諄導引,事事親顧。攻讀研究生期間,汪公更件件提示,諭理深邃,剖析透徹。其時余年青氣盛,桀驁不訓,狂妄無知,一意孤行。甚至不遵師訓。各位恩師總是以誠相待,耐心引導,指明方向,授以方法,列舉參考文獻,令余心寧聰啟,漸有所悟,俾校正謬誤,選定論題。其后,為赴外地考察園林綠化、景觀效果,梁公親自致函園林學家陳植教授及蘇州園林局專家汪老(汪坦先生之父),汪公更逐項指引調研內容及旅行路線、攝影,圖錄及文字說明之重點。事無巨細,有條不紊,悉心指導,全面安排。致余考察所獲頗豐。向師長匯報調研心得時,汪公又指點如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坦誠告誡,學習傳統絕非照搬經典,必須結合現代條件,知曉世界成就,熟悉國內科技水平及工藝特性,條條合情合理、件件有秩有序。指出選題須別開生面,強調論文需有創見,設計貴在創造意境,風格突出清新典雅。總之無論文章與設計均應避免一般化,要求敢言人之所不能言,高在水平,貴在質量。絕不可有片言只字涉抄襲之嫌,行文結構近模仿之風。汪公對論文審閱要求極嚴,甚至逐字斟酌、校正修改。治學嚴謹,訓誨謙和,令學生刻骨銘心,牢記肺腑。最后論文幸達較高標準,至今仍被認為有示范作用。余畢業后參加工作以來,秉承汪公一貫教導,無論科研或設計,無不針對要領,認真思考。三十年來之建筑設計及科研成果累獲大獎。論文、學術專著及設計創作多項被選為國內外教材出版,并忝列“中國建筑名家文庫”。所有一切皆叨恩師所賜,教誨之恩終生難忘。
嗚呼!春暉未報,恩師仙繚,
寸草腸斷,學子傷懷
悼恩師汪公園瑜教授溫良恭儉才藝佼,博學風流師德高。書畫詩詞風雅萃,清新典雅原創飚。春暉普照恩廣布,寸草深蒙暖胸凹。云海西風乘鶴去,高峰仰止銘心濤。
關鍵詞: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1-0130-02
農業院校包括林學、農學、園藝等很多需要較強動手操作能力的專業。作為實現本科生培養目標重要的一環,畢業論文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同時,畢業論文質量也是衡量學校與本科生教學評估的一個重要依據。做好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團隊協作能力,貫徹以素質教學為導向的本科生培養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本科生的擴招,學校自身在師資與教學資源上的不足,以及大學生受到找工作與考研的影響在做畢業論文時重視程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現在的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下降[1]。
一、農業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師資與設備不足影響著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當前農業專業的畢業論文開始要求必須是學生本人通過做科研獲得畢業論文所需的數據,因此,畢業論文要求每位畢業生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才可以完成,同時相應的導師也需要付出較大精力與時間對畢業生進行指導。在當前多數高校存在擴招的情況下,一些影響畢業論文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首先,擴招導致師生比過低,有些老師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比重大,對畢業生的指導投入的精力與時間不足[2]。其次,由于一般本科院校本身對實驗室、儀器設備資源投入有限,導致當前許多老師沒有足夠的實驗室空間,再加上部分儀器設備由于老化、損壞等原因而不能及時更新,每逢畢業季到來,經常會出現實驗室扎堆,低值儀器不夠用,高值儀器缺乏的問題,從而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3]。
2.畢業論文完成時間經常與學生找工作和考研相互影響。許多院校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常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考研的學生面臨著考研復試,沒有心思認真做畢業論文,而沒考研與考研落榜的學生多數心思放在找工作上,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4]。許多學生追求短平快,希望老師給個簡單的題目,自己草草應付了事。農業類專業的學生多是實驗類的畢業論文,由于本科畢業生開始做實驗時多為生手,經常由于一些實驗細節沒有注意或自身的粗心大意而沒有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而在實驗失敗或沒有取得較好實驗結果的情況下欠缺足夠的時間重做,缺乏嚴謹數據支撐的論文質量可見一斑。
3.缺乏科研素養培養導致論文質量不高。當今許多學生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動手能力較差,缺乏與人展開良好協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由于放在大四最后一個學期開展畢業論文,許多學生在不具備一定科研素養的前提下就開始實驗與論文的撰寫,因此,許多學生實驗記錄的亂七八糟,當要寫論文時常常自己都搞糊涂了。在查找文獻、數據分析、基本的Excel、word與文獻插入軟件使用均相對生疏的情況就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所以經常看到一些畢業論文中存在文字編排錯亂、文獻輸入格式不規范、制圖存在錯誤等問題,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對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思考
1.提前選定學生,早點開展科學實驗。提前選定一個合適人選,再由選定的學生在本班內選擇同學進行組隊,形成團隊。這樣選定的學生,容易培養較好的合作性,易形成一個相互幫助與學習的良好團隊,有利于培養每個同學的科研素養。在選定好學生后,先指導學生學習儀器的使用方法,讓學生務必掌握常用的儀器,在熟悉基本的實驗儀器后即帶領學生開展實驗,在大二或大三上學期開始,這樣避開其考研與找工作較為忙碌的大四。讓學生對實驗儀器有較多的親手操作機會,增加其熟練程度。同時由于形成團隊,一些工作量大的實驗由大家共同完成,既減少單個同學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并有助于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實驗開始早,一些失誤與操作不當所造成的實驗失敗可以有較充足的時間進補救或重做。
2.科研素養的培養與訓練。鑒于多數學生在進實驗室之前的科研素養普遍較低,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先讓這些學生對照實驗室內已制作好的簡易儀器說明書進行自學,抽時間進行考核學生的正確使用儀器的能力,必要的親身示范。擬定一個題目,讓學生試著寫預實驗方案。要求學生把實驗細節都寫得非常細致,如試劑的配法,步驟要寫詳細,這樣使學生對實驗步驟了然于胸,在開始實驗時可以有章可循,有案可據。在進行實驗記錄時,要求學生把實驗數據與細節記到指定的實驗記錄本上,簡單明了,條理清楚,具有必要的注釋,便于數據的錄入、核對與分析。在數據分析階段,先讓學生熟悉相關文獻嘗試自我鉆研,然后找時間對數據進行親手示范,讓學生逐漸掌握數據的處理方法。一些數據處理的軟件如Excel、Origin、SPSS等采用親手示范的方法教會學生,逐漸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
3.科研的興趣激發與對學生的激勵。一定的激勵有助于提高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為榜樣激發大家對科研的興趣,鼓勵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全程跟蹤并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均能克服困難最終取得理想結果,獲得一定的成就與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由于現在部分學校對學生均要求學生要累積有一定數量課外素質教育學分,因此對從事相關實驗的有重要貢獻的學生均在發表文章中進行署名,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課外素質教育學分,另外一方面有利學生考研及找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與此同時,積極鼓勵并指導學生申請SRTP項目,凡申請到SRTP項目的學生每名同學均可以用于課外素質教育學分加分,由于肩負開展實驗并完成項目的責任,同時也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4.畢業論文撰寫能力的提高。經常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有些學生馬虎對待畢業論文的寫作。因此,對于教師來講一定要強調畢業論文撰寫的重要性。這兩年多數高校開始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在答辯前,杜絕一些學生靠抄襲混畢業的行為,對個別學生畢業論得太差的同學要求其進行二次答辯。通過宣講學校的要求,使學生端正態度,重視畢業論文寫作。教師在畢業論文撰寫時期要催促學生及時完成,及時跟進并指出學生畢業論文的不足,防止學生寫作方向走偏。對于錯別字及一些格式錯誤等也要引起足夠重視,指出其存在的錯誤,督促并檢查學生進行修改。
5.答辯能力的培養。在畢業論文成稿后,馬上要進行畢業論文答辯,這是向大家匯報自己成果的關鍵時期,更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提高答辯的質量,要求學生提前做好畢業答辯PPT,對答辯要說的話可以寫好答辯臺詞,反復練習,以控制好時間滿足畢業論文答辯要求。要求學生對本人的畢業論到了然于胸,非常熟悉。為了避免學生在答辯環節出問題,可以組織學生提前進行預答辯,讓老師與其他學生在下面挑錯誤。經常在預答辯時可以發現很多學生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減少在正式答辯時犯錯的機率。
三、結語
本文基于本人在指導畢業論文中的實踐與體會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做法,在這兩年的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一些不足之處也一直在激勵著筆者在此方面的探索。畢業論文是對每一個本科生在大學四年學習效果與各方面能力的一個綜合考查,如何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是每位教師需要探索的課題。只有在不斷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別人的經驗與教訓,取長補短,才可以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唐琳,羅玉雙,王文彬,等.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實踐與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10):109-110.
[2]張利霞,常青山.對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4,(17):180-182.
[3]李春艷,李誠,龔江,等.農業類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培養評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56-57.
[4]顏安,張文太,盛建東.新時期提高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4,(7):249-251.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Graduation Thesis of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s
CHANG Qing-shan1,ZHANG Li- xia2,ZHAO Yan1,WANG Lei1,GUAN Jun- chao1,YU Yu- lei1,XUE Jun -peng2,XU Kai-feng2
(1.College of Forestr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College of Agriculture,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關鍵詞]教學方法;樹木學;實踐教學
一、傳統樹木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原有的樹木學實習是由教師主導,教師在現場引導學生識別植物葉部、花部、果實特征。由于實地樹木種類很零散,現場教學往往很艱辛,學生實習只能走馬觀花,持續性較差。受到經費的限制,實習場地主要以校園及校內基地為主,這雖然能部分滿足實習的要求,但其營建模式多為人工綠地,植被群落仍與天然次生林有較大差別,而且實習地點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難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往的考核方式一般以植物識別和實習報告的形式為主,這種考核方式存在部分學生不認真實習,最后東拼西湊完成實習報告的情況。學生實習結束后知識點遺忘率高,難以與后續的相關專業形成聯系。
二、樹木學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
(一)確立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加強實踐教學管理
應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目標,加大實踐教學的投入力度,不斷深化樹木學實踐教學改革,加強管理,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思想,科研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應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在野外實踐教學前召開動員大會,強調野外實習的安全問題,強調紀律、團隊精神;布置研究內容,劃分學習小組,制訂學習計劃。應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白野外實習不是去游山玩水,要做到團結互助,不畏艱苦,這是野外實踐教學順利展開的保證。
(二)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的調整
1.樹木學的理論知識往往較枯燥,而樹木的特征需經反復練習鞏固才能熟記,如脫離現場教學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知識的遺忘率會相當高。針對該情況,我們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組4-5人,以組為單位讓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植物專科或專屬樹種標本的采集,并利用課余時間拍攝校園周邊該專科或專屬植物的照片,制作成PPT或彩色展板,在課堂上講解,這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所拍攝到的質量較高的植物素材,也可充實到網絡植物圖片庫中,為日后的信息平臺建設添磚加瓦。2.由于課時的安排,以往的教學實踐課與理論課的間隔時間較長,這造成學生知識的遺忘率較高。因此,樹木學課調整為4節連上,2節理論課后立刻安排2節的校園實習課,理論知識和校園現場教學順利銜接,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為配合其他課程教學,樹木學的教學實踐課往往集中在夏末或冬初進行,這時野外植物不處于理想的物候期,很多樹種的花果都無法觀察到。因此,我們縮短了期末集中實踐教學的學時,在春季和秋季樹木花果盛期盡量安排學生到植物園、郊野公園進行短途的實習。另外,樹木的生長往往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而極端氣候往往會對樹木造成災害性的損害,但也為樹木學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一個契機。在實踐教學中也可根據氣候的異常變化調整實習計劃,安排實踐教學活動,這樣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2008年南方地區發生嚴重的冰雪災害,廣東地區樹木受損嚴重。災后我們組織了部分學生在校園、廣州市區以及粵北山區進行樹木受災情況的調查,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亞熱帶地區鄉土樹種和外來樹種的應用和選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3.樹木學是很多理科和農科課程的基礎學科,因此實踐教學可與1-2門其他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相結合,如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在這類綜合實踐教學里學生可以了解樹木學在這些應用學科中的實用性和重要性,能更系統地了解樹木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能更深入地對森林資源進行規劃設計,制定森林經營方案。這樣既節省了實習的經費開支,又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效率。4.在野外植物識別過程中可充分發揮研究生助教的作用。研究生的植物學分類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他們掌握了初步的科研方法,且都有一定的野外森林群落調查經驗。因此,在野外實地講解過程中,他們除能講授各種樹木的名稱、樹木種群的特征、優勢種等知識以外,也能向本科生傳授樹木調查方法和科研經驗,并引導他們注意植被與環境的關系,讓本科生從中了解植物物種資源的狀況、環境干擾對森林群落各方面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拓展本科生的科研思維。此外,研究生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也能很好地調動本科生的學習熱情。5.在現場教學過程中盡量改變以往有問必答的教學方法,引入啟發式、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先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樹木的根、莖、葉、花、果特征,碰到關鍵的識別特征,如有無特殊的氣味、葉是否對生、有無乳汁等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讓他們根據這些特征判斷植物是屬于哪些科,通過適當的提示再讓他們鑒定到種,在提示過程中可以穿插講解相似特征的科。或者通過不同植物間的比較,讓學生歸納出環境因子和氣候因子對植物形態的影響,如高海拔植物與低海拔植物特征的異同;或歸納不同植物科間的進化關系,如豆目三科,以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6.著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在實習活動開展前先安排好研究小課題,如某地資源植物的調查,然后以實習小組為單位根據相應的研究課題到圖書館和期刊網查閱科技文獻,并利用植物志等工具書,針對所研究植物類群的生存環境、習性、分布和應用價值進行思考,并撰寫初步的研究計劃,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此外,還可以依托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或畢業論文,或根據指導教師的課題研究方向,給學生提出相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讓學生以科研論文的形式去完成,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拓展學生的科研視野。
(三)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
我校有植物標本室(CANT)、華南農業大學樹木園、園藝基地、中草藥園和殺蟲植物園等專類園區,學校附近有華南植物園、白云山風景區等科普場所,具有豐富的觀賞、藥用、用材、珍稀瀕危植物資源,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建設,這些資源能較充分滿足樹木學實踐教學的安排。另外,我校與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南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合作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這兩處實習基地交通便利,有豐富的次生天然植被,生境類型多樣,這也為我院開辟了多條實習線路,還為野外實習在食宿、教學場地使用和植物標本的采集提供了便利,能保障1周的野外實習能順利進行。目前,廣州市多所農業、中醫藥院校都在此兩地建立了實習基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編寫有地方特色的實踐教學教材
近年來,我們針對野外實踐教學的內容匯編了《華南地區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實習教程》;針對校園樹木的實踐教學,與兄弟院系合編了《華南農業大學校園木本植物圖鑒》。這兩本書對華南地區常見園林樹種的生長習性、識別特征、應用特性等進行了描述,并配以植株、葉片、花、果實的高質量圖片,圖文并茂,深受學生的好評。近年來,《廣東植物名錄》《廣州野生植物》《廣東植物志》《深圳植物志》等植物工具書的逐步出版,為華南地區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應用性很高的參考資料,這些書都能很方便地在學校圖書館和網上查閱,為學生檢索植物、撰寫實習報告提供了便利。
(五)實習考核方式的改變
1.教學實踐課程作為一門單獨的考試課程,期末的植物認知考試只占期末總成績的40%,而平時成績的比例占60%,包括教學PPT或電子彩圖展板制作10%、標本制作20%、實習報告20%以及實習表現10%。2.植物識別考試內容除了考核識別野外植物鮮標本外,還可以在野外進行現場識別考核或以一道沒有具體科學答案的綜合論述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核,讓學生根據樹木學的思維去探索結果,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突擊應試。3.在實習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把學生有代表性的標本、照片以及實結制成展板作為實習匯報展覽的內容,也可將其作為新生入學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的方式,并對有貢獻的學生進行獎勵或加分。
三、結語
教學實踐課的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樹木學理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實踐鍛煉了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新型的教學實踐課也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科研活動打下基礎。另外,該教學實踐模式也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導教師要通過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參與到科研項目中,掌握最新的科研動態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勝任指導教師的工作。
[參考文獻]
[1]莊雪影.關于林學專業“樹木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02(6):22-23.
[2]袁俊琦.高職園林花卉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2):18-20.
[3]楊曉杰,王斌,劉敏,王昌河,于天飛.生物學野外實習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0(4):111-113.
[4]張秀華.花卉學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