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結合本地區域特點和優勢,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民的科技需求,加強技術的篩選、組裝集成,形成技術操作規范,全面提高科技推廣應用率。一是將秋翻冬灌、殘膜回收、秸稈清理、適時早播、強化中耕等常規技術作為科技興農的基礎性常規工作來抓,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質量。二是狠抓重大核心技術的應用,提高農業單產和質量。三是積極引進、實驗、推廣新型農業技術,破解相關技術環節,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四是認真總結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好的經驗和作法,從中不斷總結、提煉對全局有指導意義的技術成份,提高自主技術研究能力。
二、全面實施優良種子工程
按照“農業種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資源和各農作物種子的種性,科學制定農作物品種布局意見;積極培養現代種業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加快種業發展的產業化進程,把博州建成全區主要的良種繁育基地,推動制種產業做大做強;嚴格種子市場準入關,規范可追溯和技術服務等行為;嚴肅查處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行為;積極引進試驗、示范、優良品種,不斷提高良種在農民增收中的價值。
三、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健全農產品、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督檢測檢驗體系,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突出抓好農業投入品監管,重點整治蔬菜瓜果等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高毒農藥和違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行為。強化對農藥經銷商和農產品生產者特別是鮮食農產品生產者的教育培訓,從源頭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中心建設,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制度。實施動態管理,繼續開展產品認證工作,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四、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將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業重要經濟增長點,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培育、引進作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圍繞現代畜牧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布局,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促進農業整體效益提高。二是認真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規范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運行監測管理辦法,逐步加大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力度,竭力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條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圍繞龍頭建基地”的要求,鼓勵有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根據市場和企業需求,在博州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基礎上,與專業村和種養大戶實現對接,共同推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五、加強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不斷探索農技體系創新機制,建立實用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全面提高農技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隊伍。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設置機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必要設備的購置及更新,保證基本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增強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增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實力。三是加強機制創新,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效率。進一步明確政府在農技推廣中的職能,探索和建立以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共同發展的多元化推廣體系。四是加強農業技術隊伍培訓。根據博州農技推廣體系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博州農業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六、完善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
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力度,逐步形成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經濟實體。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規范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加強對農村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農民合法權益不受損。創新農村財務公開形式、方法,深入開展村干部離任審計,推進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財務管理的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強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建設
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農民增收。把農民培訓與現代農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廣大農民接受和運用農業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務工、創業的技能水平。繼續以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干部文化層次為目標,扎實開展村干部和村級后備干部學歷教育培訓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層、帶領農民致富的高素質農村干部隊伍。
八、加強農業信息體系建設
談琰從宏觀層面,分析了糧食核心區建設政策出臺背景、利益主體的矛盾沖突,較為詳細地闡述了中國糧食核心產區建設執行層面的困境,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楊邦杰等[6]通過對東北地區的調研,提出了建設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構想,以黑龍江為例,分析目前黑龍江糧食核心產區的建設情況,發現土地整理標準低、種糧農民收入增加緩慢等因素制約了黑龍江省成為中國糧食核心區的進程;王景瑩[1]以河南省為例,在2008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糧食核心產區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劃分與建設,構建劃分指標體系,選擇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指出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劃分與河南省農業廳劃分不合理處,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楊春等總結了河北省創新糧食生產技術,從而達到糧食產量提高的實踐經驗,對糧食主產區現代農業豐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平作炎[8]通過分析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力度,試圖建立保障利益機制,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穩定了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現代農業發展;趙春雨[9]從中國省區、三大地帶以及區糧食生產區域3個方面,選擇生產集中度、重心演變軌跡的研究方法,總結了生產區域的特點及規律,展開研究了影響因素,并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羅萬純等[10]利用面板數據,通過建立理論模型和計量經濟檢驗,分析了糧食生產區域格局及影響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積、糧食單產和非農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糧食生產綜合指數,對中西部地區的糧食生產區域變化特征進行描述,實證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資源與非農產業就業接力是主要影響因素,并給出相應的政策含義。蔡文著[12]分析了中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國外典型的不同現代農業發展的經驗,提出了中國不同地區的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發展模式;崔凱[13]利用層次分析法(AHP方法)對糧食主產區農業現代化進行分析和評價,比較分析糧食主產區各個時期、各個地域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對于正確掌握糧食主產區現代化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蔣和平等[14]針對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東、中、西部四個層次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得出全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整體上處于上升趨勢,東中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差距明顯;蔣和平等[15]、崔凱等[16]采用多指標綜合分析方法,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了定量評價,并比較中國農業現代化整體和區域發展水平。
1現代農業內涵、特征與理論基礎
不同學者根據‘1號文件’,結合自身的研究領域對現代農業的定義給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現代農業內涵,提出兼顧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前提下發展現代農業。將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劉燕華[20]、戴小楓等[21]學者的觀點綜述如下:大多學者通過分析傳統與現代農業的內涵區別,發現現代農業的發展是生產方式、生產力的變革,注入現代農業新的要素,不為實現發展目標、產業功能、實現價值取向、經營方式等的轉變,逐步走向商品化、專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農業。由于中國農業發展滯后,發展現代農業面臨一些問題,張建華[22]從微觀、宏觀層面總結了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不同模式,同時,結合中國實際,指出中國農業需要選擇具有中國與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馬曉河[23]認為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發展進程;王碧峰[24]認為農業的資源性約束、產業化水平低、農民素質不高和科技創新能力基礎設施條件差等問題,成了制約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導致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勞動生產率低、科技推廣緩慢等現象依然存在。劉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國內外眾多的現代農業發展理論基礎體系,認為由農業經濟、農業發展和農業生態三方面理論構成,其中農業經濟理論代表性理論的有農業區位、農業比較優勢理念等;農業發展理論包括城鄉統籌理論、農業多功能性理論等;農業生態理論主要包括生態位理論、循環農業理論和可持續農業理論。祝華軍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認為一國的農業發展內容與模式是由自然、生產要素資源直接決定的,其中,現代農業發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資源的因素影響;楊蘭根[27]認為人均土地資源是發展的“短板”,決定了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礎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因素,用科學技術手段裝備現代農業,明確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尹成杰[29],蔣和平[30]著重探討了建設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途徑、基本思路與發展模式,認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根據不同國情,選擇建設重點,完善長效機制,從而確保現代農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2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現代農業是不斷變化的概念,在全球化過程中,通過總結不同國家的發展模式,以期為促進中國現代農業穩定發展。(1)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根據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總結出了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模式有3種。根據不同的自然資源和外部環境條件,李滋睿等[31]總結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國、日本、荷蘭3個發達國家的3種現代農業模式;對發達國家建設現代農業情況,孫浩然[32]、項仁學[33]、孟蕾[34]綜合考慮發展路徑、自然資源和外部環境條件因素,總結出了三種模式:一是資源節約和資本、技術密集型模式;二是規模型、機械化、高技術模式;三是生產集約加機械技術的復合型模式;蔣和平等[35-36]根據兩國的基礎條件,介紹了巴西、日本兩國建設農業的內容、特點及存在問題,為建設中國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借鑒。(2)中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近年來,結合中國國情,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利用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設案例,找出不同地區現代農業建設的途徑和模式。許開錄[37]根據區位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選擇差異化、區域化、特色化的農業發展模式,才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知識化互動并舉的發展道路。崔凱等[13]通過實地調研分析方案,從帶動現代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角度,歸納和總結了4種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慮到經濟發展與區域環境,將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分為4種現代農業模式;李洪山[39]、宋再欽[40]分別從中部應采取產業集聚和東北提高土地適度規模的2個方面來發展各個地區的現代農業;詹慧龍[41]運用指標評價法,對中國各省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將中國劃分為都市型的現代農業、高效外向型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主導型現代農業、規模經營型的現代農業、生態和特色型的現代農業5個現代農業發展類型區;朱明[42]將中國現代農業建設模式歸納為發達類型、較發達類型、發展中類型、欠發達類型和不發達類型5種。其中,發達類型指農村人均純收入多于6000元,鄉鎮企業數量較多,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發展中類型指農村人均純收入2500~4000元,城鄉差距仍然很大,鄉鎮企業有所發展但還未充分發育;而不發達類型則指許多農村還處于貧困和剛剛解決溫飽階段,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1500元。
3現代農業發展的評價
現代農業評價作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不同階段,特征也不同。農業部農研中心、杜華章[43]、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對現代農業發展現狀進行了綜合評價,制定階段性指標,構建現代農業的指標體系理論體系,反應出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且存在區域差異性,為加快區域化現代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理論指導。辛嶺等[45]利用專家評價法和層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評價模型組測算模型,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定量測算,得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整體上升趨勢明顯,東中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距,依據此情況提出加快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對策;羅其友[46]通過建立農業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模型和評價方法,對中國農業發展區域的劃分和協調性進行了評價,探討了中國不同農業區域的主導功能定位和制度變革方向。
4現代農業發展的研究方法
(一)新模式的內涵
所謂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休閑行為”與“非休閑行為”一體化發展的區域協同模式,即定位于風景名勝區中的休閑產品服務與非休閑產品服務(即休閑產品生產、加工及其流通)協同于休閑產業鏈和產業體系之中,其中,非休閑產品服務行為完全服務和服從于休閑產品服務需要,相互支撐,形成有機聯系。一般來說,風景名勝區是休閑農業發展的資源稟賦地區,這些地區氣候宜人,文化深厚,自然獨特,特色農產品生存環境優良;既適合傳統意義上的休閑如度假行為,又適合現代意義上的休閑如樂活行為;休閑消費旺季人們可以從事休閑產品服務,休閑消費淡季人們可以從事非休閑產品服務即休閑產品生產、加工及其流通,為休閑消費旺季需求作好充分的準備和儲備。這種新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既具有國際休閑農場的行為方式即融農場休閑服務與農場農產品生產于一體,但又優于國際休閑農場的行為方式即協同區域休閑產品服務與休閑產品生產于一體,形成區域休閑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并具有區域差異的典型特征,休閑消費者可以在休閑協同區域做出更多的最優消費選擇,休閑供給者可以在休閑協同區域做出更多的最優生產選擇。這種運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場力量,通過新型休閑企業的示范行為,協同“休閑行為”與“非休閑行為”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這種運作模式更有利于政府有效行為的發揮,例如,通過公共設施投入、新型休閑企業培植、區域休閑行為規范、區域休閑品牌建設、區域休閑產業規劃、區域休閑產業協調等方式引導既具有國際化休閑農業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現代農業特色的區域休閑農業發展,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我國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發展中的“休閑”與“非休閑”間的矛盾問題,真正實現我國休閑農業的加速發展和全面提質。
(二)新模式的運行方式
我國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創新模式既然定位為政府行為與市場行為相結合的互動模式,理所當然既需要公共財政支持的公共休閑產業建設,更需要市場引致的非公共休閑產業發展。公共休閑產業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休閑項目建設和名勝風景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公共支持保障體系建設,非公共休閑產業包括風景名勝區休閑企業、農莊和農家樂的休閑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服務等全產業鏈系列產品及其服務。公共休閑產業和非公共即市場型休閑產業的協同運行構成了我國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發展創新模式的運行方式。
二、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典型分析———以江西武功山為例
(一)武功山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1.武功山休閑發展的現狀概述
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內現已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規劃景點200余處,整個風景區分為金頂觀光休閑區、羊獅幕觀光游覽區、九龍山宗教文化區、發云界游憩娛樂區、大王廟原始生態區五個核心景區。近年來為了加快開發建設步伐,投資達3億元的蘆萬武旅游公路即將全線通車,投資6億元的武功山西海溫泉度假村一期(含五星級酒店)也即將投入運營,高標準的客運索道、文化園、攝影觀景平臺、地質博物館、寺廟、賓館、電力、通訊等公共設施也正在改造建設之中;加強資源保護與挖掘力度,并新發現了高山瀑布、原始次森林和巨型活體靈芝等寶貴資源;組建并實質運作了江西武功山實業有限公司;先后申請并獲得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榮譽和稱號。武功山風景名勝區休閑農家樂以自然家庭為組織,以傳統經營為模式,主要服務于旅游客群,基本上以提供食宿服務為內容。旅游旺季消費需求旺盛,旅游淡季消費供給過剩,總體功能能滿足旅游顧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2.武功山休閑發展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問題從現實來看,武功山的休閑農業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從歷史來看,武功山休閑農業的功能主要還是被動服務于資源稟賦型的旅游業,沒有從現代農業的內涵理解認識休閑農業發展的問題;沒有樹立休閑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的觀念,認為休閑農業僅僅只是吃喝玩樂;也沒有樹立休閑農業是農業產業的延伸,是集聚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觀念,單純認為休閑農業就是鄉村旅游業;更沒有樹立休閑農業是小康社會的福利事業,需要政府行為的觀念。
(2)土地流轉問題目前,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尚未建立休閑農業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和管理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意義上的休閑農業必然需要一定規模的區域空間,這就需要將目前分散承包經營的土地實行特定模式的流轉與集中,因此,土地流轉模式問題、房屋拆遷補償問題、土地糾紛法律問題等將成為現實難以回避而必須解決的問題。此外,業主在租用大片土地發展休閑農業后,建設加工、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需要一定的建設用地指標,這就意味著一定的農業用地將轉為建設用地,因而又存在如何進行相關支持政策的設計問題。
(3)人力資源問題加快推進武功山休閑農業發展必須改變目前傳統的經營方式,走現代休閑農業發展的創新道路,因此,需要大力引進和培養具有現代休閑農業理念和行為能力的專門人才或企業家。“大力引進”主要是根據武功山休閑農業發展的資源稟賦特征和發展規劃,通過政策和公共投資建設等因素激勵吸引海內外先進的休閑農業經營者或投資者從事具有示范性和引領性發展的現代休閑農業項目;“大力培養”主要是根據武功山休閑農業發展的需要,動員包括政府的、社會的、企業的等力量培養具有現代休閑農業技術的專業工作者或企業家。
(4)公共投資問題現代休閑農業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現代公共休閑農業即非盈利性休閑農業,二是現代非公共休閑農業即市場型休閑農業。市場型休閑農業投資問題可以通過市場運作加以解決,現代公共休閑農業投資問題主要通過公共財政投資解決。武功山風景區作為以對接旅游、實現“山上山下一體化”發展的現代休閑農業區域更應重視休閑農業的公共投資建設問題。從現實來看,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公共休閑農業項目投資需求大,如公共休閑實施、公共休閑公園等,這都需要大量的公共財政投入,僅僅依靠現有的財政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二)武功山休閑農業的創新理念和規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城市轉型為契機,以國際休閑農業發展經驗為借鑒,以區域自然條件為基礎,以及政府引導、科學規劃、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創新機制、市場運作的發展方針,以對接和服務旅游業為導向,以大力引進和培養現代休閑產業企業為抓手,大膽探索新型發展模式,積極發展區域休閑產業,通過休閑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推動武功山原生態的傳統農業到現代的休閑農業和服務協同發展的轉型和山上山下互動,來實現建設農村、提升農業、富裕農民的總目標。
1.創新理念
充分認識現代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多功能發展的新型業態,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完美結合。發展武功山休閑農業必須以景區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掘農業的生態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務功能,必須以稟賦資源的特色開發和高效利用為原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構建具有武功山特色的原始性、生態性、開放性、多元性、先進性的休閑農業及其體系,實現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提出的“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的慢生活休閑養生樂園”建設目標。
2.突出特色
以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為依托,結合區域自然與人文特點,以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術為手段,因地制宜、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強化產業基礎,改善休閑農業發展條件,積極發展農業觀光采摘園、動物養殖觀賞園、名山藥材養生園、紅豆度假浪漫園、商務休閑農場農莊、農耕文化樂活園、沿路風光欣賞帶等休閑農業產業形態,在詩畫山水、古風民俗、產業風情、運動休閑、生態養生、認識學習、文化創意中不斷豐富武功山現代休閑農業的內涵,滿足消費者休閑樂活和獵奇體驗的需要。
3.促進發展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動力,以政府為推力,構建政府與市場良性互動的發展方式。不斷創新休閑農業經營管理模式、產業組織模式和市場服務模式,以第一產業為發展基礎,不斷促進休閑產業的內外聯合與協同,大力發展綜合型休閑農業,鼓勵發展規模型休閑農業,加快推進休閑產業體系中的第一、二、三次產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是促進休閑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武功山區域特色的現代休閑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萍鄉市的轉型發展。
4.提升品牌
加大對武功山特色農業科研的投入,特別是武功山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的研發,構建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以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紐帶,以現代綜合農業企業為龍頭的休閑農業體系。通過機制創新,不斷提高武功山休閑農業的自我發展能力,著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基礎好、素質高、規模大、效益好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重點農戶、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提升武功山休閑農業發展的規模、層次和水平,創建海內外知名的武功山休閑農業品牌。
三、促進我國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發展新模式建設的對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由觀光型旅游向體驗型旅游進行戰略轉型之際,我國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破解“三農”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業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強城鄉統籌,發展休閑農業是很好的新模式。
(一)完善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綜合
風景名勝區的休閑農業其獲利來源不止是農產品銷售,最主要的還是在于提供各種餐旅、住宿、參觀等服務業的收入。這一新模式是由旅游業、運輸業、住宿業、餐飲業、娛樂業以及各種休閑產業的中介性組織所組成的一個大系統。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發展不光要保持發展旅游業,還要注重關聯產業的綜合性發展。要保障基礎設施條件和農村道路、水電、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建設。
(二)豐富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多樣性內涵
風景名勝區發展休閑農業的目的在于延長旅游者的停留時間,增加重游率,提高旅游區的經濟效益。休閑農業區需要設計多種多樣的觀光休閑項目,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的需要。因此,在突出觀光旅游主題特色的同時,還應因地制宜地規劃設計出一系列動態和靜態的項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觀光休閑農業旅游地除單純的風景欣賞之外還能接二連三看到多種觀光休閑農業景觀,體驗和參與多種觀光休閑農業項目,以達到給旅游者以最多最美的享受,使其高興而來,滿載而歸的目的。
(三)提高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整體性效能
觀光休閑農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在風景名勝區,需要在保護原生環境的基礎上整體布局。需把鄰近村鎮的休閑農業連成片,開發為一條旅游專線或一片旅游專帶,將鄰近村鎮的休閑農業項目納入到區域旅游發展布局的系統工程中去,使各地之間資源和產品優勢互補,平衡休閑農業淡旺季,共享市場,形成競爭力強,綜合效益高的休閑農業系統。
(四)培植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示范性典型
對于景區范圍內以及周邊具有發展潛力和區域比較優勢的地區,應當培養休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增加市場競爭力。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在其他不同類型地域建立觀光農業開發示范基地,對周圍地區產生形成擴散和帶動作用。如建設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培育休閑農業行業協會,進而促進這一新型休閑農業模式的發展。
(五)強化風景名勝區休閑農業的公共性職能
休閑農業是一個跨農業、旅游業的交叉產業,風景名勝區的休閑農業在其固有的旅游功能上更是強調了對周邊“三農”發展的關注。它的發展涉及農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鄉鎮企業和環保等多個行業和部門,需要政府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政策扶持及宏觀指導和調控。同時,政府還應盡快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為風景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區域政策環境,增加對休閑農業的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鼓勵不同的利益群體投資休閑農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加入。同時,風景名勝區新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面臨著諸如信息需求服務、技術推廣服務、市場開拓服務、品牌宣傳服務、消費者投訴服務等諸多問題或業務發展需求,需要具有綜合服務能力的區域專門組織或機構進行集中處理。因此,必須以公共財政支撐的運作方式建立區域統一、行為規范、品質優良、效率高上的綜合服務機構及其體系。一是為行業發展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二是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服務,三是滿足消費者消費投訴需要,四是代表園區整體形象提供其他公共服務。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一)模型構建考慮影響安徽省低碳農業的主要因素,從農業發展水平、農業生產績效、農業能耗狀況等三個方面來選取指標,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綜合評價。1.首先對原數據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差標準化),計算相關系數矩陣。2.計算特征值與特征向量,主成分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3.依據特征值方差大于1或累計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確定主成分個數。4.計算各主成分的得分。5.以主成分數值為基礎,通過加權計算,得出各縣低碳農業發展的排名總分。
(二)指標說明本文選取11個指標。1.農業生產總值(X1),2.農民人均純收入(X2),3.森林覆蓋率(X3),4.單位農業產值化肥施用量(X4),5.單位糧食產量化肥施用量(X5),6.單位農業產值農藥施用量(X6),7.單位糧食產量農藥施用量(X7),8.單位農業產值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X8),9.農業能耗指數(X9),10.單位農29業產值農業機械動力使用量(X10),11.單位糧食產量農業機械動力使用量(X11)。本文所用數據是根據2012年《安徽省統計年鑒》的數據整理和計算得出的數據,及從相關部門獲取的有關資料。數據選取62個縣級數據,含5個縣級市,不含市轄區。本文利用SPSS16.0完成以上轉換過程
二、結果分析
將數據輸入SPSS16.0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選取前6個主成分,進行加權計算,得出安徽省各縣低碳農業發展綜合得分根據安徽省區域我國農業發展情況和低碳農業計算結果,全省大致分為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江淮地區、淮北平原地區三大塊區域進行分析評價。總體來看,安徽全省低碳我國農業發展水平呈現出“南高北低”和“山區高、平原低”的態勢。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農業產出不高,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加上對我國發展生態農業較為重視,較高的森林覆蓋率優勢,總體來講低碳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較高。淮北平原地區則由于森林覆蓋率較低,加上多是糧棉生產大縣,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業用電用能也較高,從而總體來看我國低碳農業發展水平較低。江淮地區處于淮河、長江之間,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水平較高,具有安徽省“魚米之鄉”之稱,農業生產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森林覆蓋率、農業用能、化肥農藥施用強度等方面均處于中游水平,綜合低碳農業發展水平處于全省中間位置。
三、政策建議
(一)不同區域制定不同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不同地區的農業經濟實際發展水平不同,所處的地理位置、生產方式及傳統生產習慣不同,決定了低碳農業發展水平的差異。根據所分析的結果,針對不同區域,從實際出發,制定不同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一是對于低碳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建立低碳長期發展制度,充分利用其植被綠化率較高的優勢,保障低碳農業持續發展。二是低碳農業水平處于中間的江淮地區,建立鼓勵低碳農業發展模式,減少農業用能和化肥農藥的使用強度,提高農業低碳水平。三是低碳農業發展相對落后的沿淮淮北地區,一方面要增加植被綠化,另一方面減少農藥、農用塑料膜、化肥的使用,推廣農業立體種養,增強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促進農業低碳發展。
(二)加強技術進步,推廣低碳農業科技低碳農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是發展低碳農業的基礎條件,也是低碳理念轉變為低碳農業現實的推動力和支撐力,正是農業技術不斷創新才使低碳農業發展持續成為可能。一是大力推廣和普及已有成熟的低碳農業技術,包括對沼氣生產、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節水農業等的應用和推廣。二是建立與農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龍頭企業科研部門相對接的低碳農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加大對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的研究和創新能力。三是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從事低碳農業技術的示范、培訓和推廣。四是建設農業技術人才隊伍,通過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集中培訓和定向培養生態農業技術大學生,打造一支高素質、有能力、有責任的農業技術人才隊伍。
關鍵詞:區域農業規劃;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F3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629-05
隨著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并且堅持科學發展、規劃先行的要求,近年來各地紛紛加大了區域農業規劃的編制、頒布和實施力度,這些規劃對農業發展起到了引導、調控、支撐和保護等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快速、高效和持續發展[1]。
區域農業規劃是對一定區域范圍內未來一定時期內農業發展所作的總體規劃設計[2]。其主要內容是在研究分析區域農業發展基礎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結構布局,明確提出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重大任務、重要對策、重點項目[3],并對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投資效益、環境影響、資源平衡等方面進行科學分析,以確定所編制的農業規劃的可行性[4]。
區域農業規劃的范圍通常以行政區劃為界,如全國農業規劃、省域農業規劃、縣域農業規劃、鎮域農業規劃、村域農業規劃等;如果需要,也可以針對某些有共性的區域進行農業規劃,如某流域農業規劃、某開發區農業規劃等[5]。區域農業規劃中的資源平衡分析,主要是分析所規劃的區域范圍內與發展農業相關的資源條件——重點是土地資源、水資源、飼草料資源、勞動力資源等[6]是否能夠滿足規劃期內農業發展目標的需求,以保障規劃實施中的資源可行性。
1 資源平衡分析方法
區域農業規劃中資源平衡分析需要利用規劃范圍內《土地利用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鎮村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成果,以便切實掌握規劃范圍內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等的現狀和未來變化情況。如果缺乏這些規劃成果,應采用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權威資料和地方行政部門提供的權威數據以及必要的分析測算,全面掌握規劃區域內農業資源的情況。
1.1 土地資源平衡分析
土地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檢驗規劃區是否有足夠的土地資源來支撐規劃期內農業產業的發展。進行土地資源平衡分析,需要了解規劃區內各種土地的利用現狀,研究規劃期末各種土地的變化情況,以便掌握規劃范圍內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業用地的現狀和變化情況。在編制農業規劃中,通常將農業用地分成耕地、其他農業用地兩種類型分別進行土地平衡分析。
1.1.1 耕地資源平衡分析 編制規劃期末耕地利用規劃表,并根據規劃期末的耕地面積計算出耕地復種指數,分析耕地的復種指數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規劃的耕地復種指數過高表明耕地利用過度,規劃難以實施,過低則表明耕地利用不足,土地產出率難以保證。
耕地復種指數不僅與當地的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有關,也受到種子肥料、作業方式、耕作制度等種植技術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耕地的復種指數雖然能夠提高,但變化不大。因此,規劃的耕地復種指數不宜與現狀耕地復種指數相差過大。
規劃期末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就是規劃中確定的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之和。我國從2006年開始實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即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占用者應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7]。因此,一般規劃期末的耕地總面積變化不會太大。
1.1.2 其他農業用地平衡分析 編制規劃期末其他農業用地利用規劃表,并根據規劃期末的其他農業用地面積增減情況,分析其他農業用地增減面積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其他農業用地增加過多,土地開墾難度大,規劃實施困難,其他農業用地減少過多,農業增收有可能難以保證。
1.2 水資源平衡分析
水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核實規劃區是否有足夠的水資源來支撐規劃期內農業用水的需要。進行水資源平衡分析,首先要測算出規劃期末可供應給農業利用的水資源總量,同時測算出規劃期末農業需要使用的水資源總量,然后對比兩者大小就能夠判斷水資源供需是否平衡。在各種用水中,農業灌溉用水所占比例最大[8],當出現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時,一方面可考慮調整規劃中的農業產業結構,減小生產規模,通過減少灌溉面積降低農業灌溉用水量[9];另一方面可考慮強化水利工程和節水灌溉措施,通過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降低灌溉定額來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10]。
實際規劃編制工作中,為簡化計算并方便表達,水資源平衡分析測算一般都采用列表計算法。
1.3 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
進行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明確規劃區內自產的飼草料供應量與規劃區內養殖業發展的飼草料需要量之間的差距,并分析這種差距是否合理。雖然飼草料資源可以從規劃區以外的其他地方得到,但區域農業規劃中還是應該注重種養結合,以降低養殖成本,推進高效發展[11]。
2.1.2 開發利用規劃 根據孫家灘土地利用現狀和規劃期末農業產業發展需求,提出孫家灘耕地開發利用規劃見表2。到2015年,孫家灘其他農業用地種植規劃利用見表3。
2.2 水資源平衡分析
2.2.1 可供水量現狀 孫家灘農業可供水量現狀見表4,規劃期末孫家灘地區不可能有新增的水資源。當前孫家灘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水資源總量不足;二是農業用水日趨緊張;三是農業用水效率偏低。孫家灘農業灌溉絕大多數采用的仍然是渠道引水+地面灌溉的傳統方式,高效農業節水技術應用不足,灌溉水利用系數偏低,提高孫家灘農業用水效率仍然有潛力可挖。
2.2.2 農業用水量測算結果 依據規劃確定的農業產業規模,分別按照現狀用水和高效用水兩種方式測算規劃期末農業灌溉用水量。
現狀用水方式是指基本保持現有農田水利和農業灌溉方式不變時的用水量。現狀用水方式下,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灌溉用水量測算結果見表5,現狀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數取0.53。高效用水方式是指強化農田水利并推廣普及管灌、微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后的用水量。高效用水方式能夠大幅度降低灌水定額,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灌溉用水量測算結果見表6,規劃期末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數取0.68。規劃期末孫家灘的農村居民生活和畜牧養殖用水量的測算結果見表7和表8。
2.2.3 平衡分析 根據當地水利專項規劃,規劃期末孫家灘地區農業供水不可能新增水量,只能基本保持現狀供水量,因此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可供水總量就是表4中的現狀總供水量。據此,農業用水的平衡分析見表9(表中其他用水量取灌溉、畜牧和生活三者用水之和的10%),可見,繼續沿用現狀農業用水方式,規劃期末農業用水將嚴重短缺。要實現規劃期末的農業產業發展目標,必須強化農田水利并大力推廣普及農業節水灌溉,才有可能保證孫家灘地區農業用水的供需平衡,確保規劃實施中水資源的可行性。
2.3 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
2.3.1 飼草料自產量 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種植業發展規模,參照相關農作物的谷草比,估算出規劃期末孫家灘各種飼草料的年自產量為:精飼料1 260 萬kg、青干草6 000 萬kg、青貯飼料21 000萬kg、秸稈1 500萬kg。
2.3.2 飼草料需求量 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畜牧產業發展規模,參考相關畜禽的飼喂定額,估算出規劃期末孫家灘發展畜牧養殖飼草料的年需求量為:精飼料29 900萬kg、青干草16 000 萬kg、青貯飼料43 000萬kg、秸稈17 400萬kg。
3 小結
當前,加強區域農業規劃編制中的資源平衡分析顯得尤為重要,但國內對區域農業規劃中農業資源的平衡分析方法缺乏針對性研究。為此,從規劃角度分別探討了區域農業規劃中土地資源、水資源、飼草料資源等3種重要農業資源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以《寧夏吳忠市孫家灘農業綜合開發區總體規劃(2011-2015年)》為例給出了3種農業資源平衡分析的實例。文中所提出的農業資源平衡分析方法依據充分、簡明實用、精度能夠滿足規劃層面的要求。希望今后更多的同行關注和創新區域農業規劃中的資源平衡分析方法,使我國區域農業規劃更科學、更實際、更可行。
參考文獻:
[1] 張寶文,楊 堅.區域農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2):1-6.
[2] 周燦芳.我國區域農業規劃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10(6):301-304.
[3] 周燦芳,曹 陽,余華榮,等.區域農業規劃方法與實踐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07(12):136-139.
[4] 羅其友.區域農業基礎理論探討[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 27(5):11-15.
[5] 陸耀邦.縣域農業發展規劃的編制與應用[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27(1):60-62.
[6] 喬家君,許 萍,王宜曉.區域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2(4):71-74.
[7] 吳次芳. 土地利用規劃[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1.
[8] 劉增進,張鈺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資源平衡分析[J].人民長江,2009,40(11):51-53
[9] 郭元裕. 農田水利學[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
[10] 何芳軍,張建華,索 赟.淺談土地整理規劃設計中的水資源平衡分析——以遼寧省某土地整理項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4):7548-7550.
[11] 曲福田,劉書楷. 區域農業生態經濟規劃的基本理論問題[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3,24(6):16-19.
[12] 康曉林,項學敏,周笑白,等.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研究——以大連市旅順口區為例[J].江蘇環境科技,2005,18(增刊1):67-69.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化代經營。
近年來,我縣按照區域種養特色化、特色種養規模化、規模種養高效化的“三化”要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提升特色農業總量和質量,一批特色產業尤其是一紅(紅薯粉條)、一綠(綠色小雜糧)兩個特色農業和冷水魚養殖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1. 我縣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目前,井陘縣特色農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緊緊立足全縣農業發展實際,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全縣初步形成了以紅小豆為主的小雜糧、脫毒甘薯、柴雞、冷水魚等特色農業,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專業化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尤其是畜牧養殖業已經由家庭式的養殖方式向專業戶、專業場、畜禽養殖小區邁進,糧食生產也培育了多個種糧大戶,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經濟來源。二是標準化、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種養規模進一步擴大。按照規模化發展要求,全縣培育和完善標準化養殖場53個。目前全縣存欄1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達310個,占全縣出欄總量的60%;存欄雞蛋2000只以上的大戶500個,占全縣存欄總量的36%;全縣規模化養殖場建檔率達到100%。按照畜禽養殖標準化要求,全縣培育標準化典型示范場35個。截止目前,全縣小雜糧和脫毒甘薯種植面積分別達到5萬畝和2萬畝,柴雞養殖達到100萬只,冷水魚養殖面積達到1200畝,四大特色產業總產值達到6.58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52%。三是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數量達到60個,注冊品牌達到15個,其中,蒼巖山牌紅小豆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割子嶺粉條暢銷省內外,井陘縣被評為全省柴雞示范放養縣,冷水魚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四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縣逐步形成了區域種植特色,區域優勢得到顯著提高。
2. 我縣特色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縣是個純山區縣,“七山一水二分田”,以展大田農業和常規農業先天不足。長期以來受地理環境制約,農業發展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單位生產總量低、成本高,且發展空間小;農業產業生產方式粗放,質量效益不穩;產業鏈條不長,保障支撐能力較弱,產業化水平較低。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發展的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還不夠強,覆蓋面還不夠廣,多數農民還在靠傳統習慣種植,靠傳統技術管理,靠小販上門收購。二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存在盲目種養、各自為戰的現象,導致整體規模上不去,消弱了區域整體競爭優勢,影響了整體發展。三是科技含量還不高,對農牧業生產缺乏統一的管理技術和規程,標準化水平較低。
3. 加快我縣特色農業發展的方向和思路 在今后一個時期特別是“十二五”時期,全縣農牧業要堅持整體性、工業化、產業化開發的路子,積極探索“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按照“三化”要求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發展思路,加快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的發展步伐,提升生態農業、特色農業規模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增強我縣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途徑。
(1)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增強區域競爭優勢。應把特色產業發展納入全縣和各鄉鎮“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深入做好種養結構調整,加快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格局。就全縣而言,應按照“應地制宜、相對集中”的原則,抓好區域產業帶建設。到“十二五”末,全縣紅小豆和脫毒甘薯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0萬畝,柴雞養殖達到200萬只,冷水魚面積達到2500畝。
(2)積極做好項目跑辦,為農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一要加大項目跑辦力度,抓住國家加大農業投入的歷史機遇,積極跑辦和爭取良種補貼、農機補貼、沼氣工和睦、標準化養殖小區等惠農項目在我縣實施,力爭每年爭取農業項目投資5000萬元以上,并在政策和投入上向特色產業傾斜。二要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圍繞小雜糧、甘薯等特色農產品和山區農業特色,做好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傳統產業改造、旅游農業發展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成2個大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
1土地整治與農業發展協調機制的前提―公眾參與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堅守1.2億公頃耕地紅線面臨嚴峻挑戰。而土地整治作為協調人地關系,實現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補充耕地、保護耕地資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農用地結構,保障糧食和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99-2008年,中國通過土地整治共補充耕地278萬公頃,近幾年中國每年用于土地整治的資金投入近千億元。然而,當前中國的土地整治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急需加以解決。如土地整治規劃統籌乏力;規劃設計不合理,以至于變更比例大;資金來源單一,資金管理效率低下;土地整治項目后期管護的效率低下等。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公眾參與監督機制。隨著我國土地整治工作的逐步推進,公眾也逐漸參與到土地整治中來。大部分學者已認識到,土地整治項目引入公眾參與是一種必然趨勢。梁留科等對德國礦區景觀生態重建、土地復墾的歷史變遷、實施手段、理論研究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他指出加強公眾參與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中國礦區生態重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胡振琪等指出“公眾參與型“模式作為一種有效的項目管理方法,對促進我國土地復墾工作的開展、實現我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徐雪林認為公眾參與是社會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公眾參與,使得社會評價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針對性。薛繼斌等認為公眾參與是農地整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定環境資源價值的重要方法,同時還可以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畢宇珠認為公眾參與提升了鄉村土地整治規劃決策的科學性和公共性,增強了鄉村土地整治的社會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保障了鄉村土地整治規劃順利實施。公眾參與是保證土地整治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有效的公眾參與一方面可促進土地整治項目立項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可使農地整理規劃設計方案更加科學合理;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監督地方政府、基層領導、施工與監理單位的行為, 提高土地整治項目的建設與管護效率。從國際經驗和國內實踐上來看,公眾參與鄉村土地整治項目的立項、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與管理是大勢所趨。
2 構建土地整治與農業發展協調機制
2.1建立現代農業的政策體系,形成有效工作機制
首先應因地制宜地進行制定建設規劃、發展綱要,確定階段性目標。經過人大審議通過后,使現代農業建設形成一個層次分明、長短結合、有機統一的政策體系。其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機制。要做到“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干部服務、社會支持”,通過各地、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把中央的有關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2.2做好規劃的編制與協調工作
(1)規劃編制時的協調 在農業發展規劃過程中,應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溝通協調工作。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現代農業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土地整治也不是一時之事。首先,要從實際出發,以規劃修編為契機,科學編制新一輪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次,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先導,做好村鎮建設規劃和土地整治專項規劃;最后,科學制定“十一五”期間土地整治目標、任務,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項目。同時,應提前介入各類相關規劃工作,優先安排現代農業示范點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
(2)加強前期調研工作 農業發展和土地整治中的很多建設都是互相關聯的。二者的有機協調將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無論是土地整治項目還是現代農業建設項目,在項目的立項過程中,必須加強前期調研工作。土地整治項目在立項、規劃設計時,應著重考察當地的農業現狀。做好前期調研工作,能有效地加強二者的協調性。一方面是可以防止重復建設,節約資金;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做過土地整治規劃的同志都知道,對項目區及其周邊情況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規劃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舉個簡單的例子,設計者知道或不知道離項目區100米處有個提灌站,他對路、溝的設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3)實施過程中的協調 當前,縣級土地整治項目一般要限制在300公頃以內,每個項目都有一個明確的范圍線,所有的土地整治工程設計只能在項目范圍線內進行。筆者認為,這樣進行規劃設計有割裂之嫌,人為地把一個項目區看成了一個“獨立王國”,切斷了和周邊區域的聯系。眾所周知,土地整治的一大目標是追求新增耕地,考慮到項目規模,一些院落或新增耕地潛力不大的區域就不會放到整理區內,然而新增耕地潛力不大的區域并非就是不重要的區域,有些反而是居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區域,當這樣的區域被人為剔除出項目區,當地農民難免會不理解,并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到項目的實施和
維護。
2.3建立“四統一”運作機制
隨著中央對農業發展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部門投入的資金也不斷增加,但目前存在資金投入較為分散的問題。具體表現為部門之間各搞各的規劃,各做各的項目,各投各的資金,沒有形成合力。因此,今后各地在開展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時,應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投入和統一實施的“四統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