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6:26: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教育信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時 間:2020年10月21日
地點:會議室
主講人:張軍祥
內容:淺談教育信息化對小學教學的影響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里首先要說的就是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問題,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這項工程里面,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則是基礎的基礎。也只有小學教育信息化得到全面落實,才能夠真正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績效;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在提升教育基礎質量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是理論上的推理,更具有緊迫的實踐意義。
一、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1、小學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的小學教育面對的學生基數大,任務重。2007年我國普通小學在校生數10564.0027萬人,專任老師數561.2563萬人(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平均19名學生一名老師。更不用說老師的專業不同,任教經驗也有區別,更不用說各個地區的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等等因素。由此,可見全面加強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擺在當前的頭等大事。
2、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全面提升小學教育質量,落實教育內容的有效手段。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是一場全方位的改革,這就對老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針對新課改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僅有4.2%的老師走在課改的前沿,84.5%的老師認為自身的知識、能力基本能夠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11.3%的老師感到不太適應。由此,可見全面落實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是提高小學教育水平縮小地區教育差距的一項重要舉措。
3、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我們整個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目前,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等都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建設,而小學教育在信息化建設上的發展的滯后,已經成為了整個教育系統,實現全方位現代化的瓶頸,由此,可見加快小學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是實現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科學發展的迫切要求。
二、小學信息化建設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1、修路。信息化建設說白了也就是通過網絡等技術手段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說到底也就是要建一條信息高速路的問題。我國中小學校中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學校的數量上,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上和普及程度上,與發達國家甚至某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且規模小,經費投入不足。從目前來看,我們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許多地方連“路”都沒有,特別是農村小學教育這一塊,有的老師甚至也只是從書本上,電視上,知道電腦是個什么東西,其它的問題也就更無從談起了。這樣,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把“路”先建起來,從而使信息化建設成為可能。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政府的投入是關鍵,要設立專門的資金,專職的人員,明確的任務指標,限時、限量完成小學教育信息“高速路”的建設,初步滿足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2、栽樹。“路”修好了不是放在那看的,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就是要在這條路上的各個站點就近配置各類資源,使需要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能夠及時獲取需要的內容,也就是栽樹的問題。小學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是開展小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它是教育信息的載體,也是小學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建設的好壞決定了小學信息化教學的優劣,持續積累和深度應用,會直接影響小學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當前教育信息化中一個嚴重問題,就在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結構性匱乏。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學資源無論是從其內容、數量、媒體種類還是從其存儲、傳遞和提取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咱們在網上看到的資源是很多,可這些“豐富的網絡資源”其可獲得性和交互性不高,而且是高年級的多,低年級的少,中學的多,小學的少,收費的多,免費的少。從各個網站找到的信息資源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版本,很難找到需要的有效資源,沒有參考價值的垃圾資源太多。有時候費勁找到一個好象有用的東西,注冊、充點、扣費等一套程序下來,下載下來的資源卻根本沒用。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統籌整合各項學習資源很重要,常言說的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機構專項負責教育信息資源的整合,分階段推廣遠程教育示范項目成果,設置專門的信息化教育資源網,分類收集、征集各類教育資源,提高資源檢索率、減少乃至杜絕垃圾資源的生存空間。
關鍵詞 小學生 信息素質 小學教育
一、信息素質的結構和內容
信息素質包括四方面的素質:傳統素質,即具備讀、寫、計算等基本文化素質;計算機素質,即指了解計算機基本文化,掌握其基本應用;網絡素質,即對當代信息環境的核心互聯網的認識和掌握。媒體素質,即對包括圖書館信息資源在內的各種信息媒體的認識;一般來講,信息素質的內涵主要指的是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知識和信息道德四個方面。
(一)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 信息意識,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評價。
當前及未來的小學生每天都要面對成千上萬的信息,圖書、報刊、廣播、影視、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小學生要具有強烈的信息意識,要關注信息,敏感于信息,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的是人們有效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新信息的能力。身處信息時代,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工具,搜集、獲取、傳遞、加工、處理有價值的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適應信息時代對小學生的要求。
(三)信息知識
信息知識是指一切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主要包括傳統文化素質中讀、寫、算的基本能力,信息常識、多媒體以及網絡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知識。一般來講,小學生應對信息的含義、特征、作用有所了解;小學生應對展示信息的新技術如:投影儀、幻燈機、電子計算機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項有所知曉。應對書籍、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等信息源的種類及使用有所了解;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還要不斷學習更新信息知識。
(四)信息道德
指人們在信息活動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如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抵制不良信息等。小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利用、生產和傳播過程中應該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同時不得危害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培養小學生信息素質的必要性
21世紀的人類社會已步入信息時代,整個人類社會的信息量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科學知識的爆炸式增長,使人類近30年來的科學知識占有史以來積累的科學知識總量的百分之九十。面對信息量的猛增,如何在浩如煙海、漫無邊際的信息中獲取有用信息,并對有用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處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工具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學習等,對學生至關重要。因此,認真研究、思考學生的信息素質,并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是信息時代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三、培養小學生信息素質的措施
在信息社會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質,應該從信息科學自身的發展規律出發,同時結合小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知道如何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有效將其有效作為己用,這樣的人是具備信息素質的人。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質,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一)文獻信息課教學以及計算機網絡化建設是培養小學生信息素質的實踐保障
現在國內小學學校里,重視以及開設了文獻信息課程的學校為數不多。但實際上,開設文獻信息課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授人以漁而不授之以魚,用這句話來形容文獻信息課的作用絲毫不為過。文獻信息課能夠讓小學生了解和熟悉各種信息源,例如圖書館和因特網等的使用方法和規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變換教學方式,根據小學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把期刊檢索途徑、檢索方法以及復雜的圖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會學生,讓他們自己能快速有效地查找到書籍的方法。這樣,也將大大增加和培養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學校對計算機網絡化建設以及電子圖書館的建設。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網絡。
(二)小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關鍵在于培養、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各方各面都將影響到學生,教師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處于主導地位的。因此,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質,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首先,教師要深刻地了解信息素質的重要性,轉變之前傳統的教育觀念,強化自身信息意識。通過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為教學服務,開設有利于小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學習環境,指導小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其次,教師應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充實、完善自我。通過參加培訓以及進修,對迅猛發展的教育信息和網絡技術有一個及時全面的了解,努力吸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師的進修過程當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從理論到實踐綜合訓練,利用各種局域網、互聯網方式進行學習。
(三)整合信息技術課程與常規課程
課堂教學仍然是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因此,應充把信息素質的精神、意識整合到其他常規課程的教學中去,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在小學階段,信息素質教育可結合各類學科的教學,利用計算機、幻燈片、投影儀等設備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的制作上,采用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圖片、顏色等內容,既能提高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能讓他們對這些設備產生好奇心,進而想要學習一些簡單的操作技能。對小學生教學來講,這樣做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小學已經進行了充分實踐,相比傳統的一塊黑板、一只粉筆和一張嘴的單調模式,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結束語
信息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小學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多個措施下手,才能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才能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嵐.知識經濟時代與教師的信息素質[J].電化教育研究,2001(1)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對5個省會城區中小學校進行教育信息化效益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的認可度很高;不同教師、學生群體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及應用存在差異;信息技術在學校各方面的應用有待深入;信息技術應用的影響因素多層面多維度。由此,不斷提升中小學校信息技術應用效益既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需要形成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效益;主觀感受調查;發達地區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4)09―0033―06
我國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10多年來,無論是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還是軟件資源的開發使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據有關專家稱,至200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經費總額已達1150個億。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中小學建成校園網6.6萬多個,全國小學生機比為24:1;初中生機比為16:1。以上這些數據都充分顯示了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的長足進展。與此同時,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包括對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認識還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體制機制尚未形成;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機制尚未形成,優質教育資源尤其匱乏;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對于教育變革的促進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推進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不論是研究者還是實踐者,現在應該更多考慮一下:政府、學校對信息化發展投入了這么多,到底有沒有效果,效果怎樣?對教育部門而言,今后的核心問題在于讓投入產生最大化效益,借助信息技術切實解決課程改革、教育質量提高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對學校而言,認清信息技術應用的效益,并關注和研究在這樣一些方面如何改進應用,進一步提升效益等。
本文基于調查數據,客觀展示部分發達地區中小學校信息技術應用現狀、應用效益和影響因素,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效益提供對策建議。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東、中、西部地區各選擇2個省,分別在2個省的省會城市各選兩個區,在區域內對學校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按優秀、中等、薄弱三個層次分別抽取6所小學、6所初中。對樣本校教師采用整群抽樣開展問卷調查,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先隨機抽取班級,之后采取整群抽樣的方式,小學分別在四、五、六年級隨機抽取一個班級;初中分別在初一、初二、初三隨機抽取一個班級。本次調查實際涉及東、中、西部地區5個省會城市的城區,共調查了34所中小學校,其中小學17所,初中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完全中學1所。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校長問卷34份、教師問卷1392份、學生問卷3831份,數據采集時間為2010年9月份。
(二)研究內容與工具
本研究綜合國內外已有研究,參照教育信息化應用效益、影響因素兩大維度(見圖1)、建設投入、應用過程(管理、教學和學習應用)、應用效益和保障條件等四個方面設計了學校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學校實地考察提綱、教師訪談、學生訪談提綱:一是學校現有信息化設備資源等條件、政策規劃、信息化應用及管理等情況。通過深入調研,了解中小學校的信息化水平、規劃管理及應用,作為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的背景內容調查。二是教師、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和水平;教師、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教師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應用影響的主觀看法和感受;教師、師生對于信息技術應用障礙條件的主觀看法和感受。
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深入分析和把握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狀況、效益及影響因素等,并針對現狀提出中小學校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的參考建議和可行措施。
圖1 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的理論框架參考
二、調研結果分析
(一)教師對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認識與感受
1. 絕大多數教師能理性認識信息技術與教學的關系
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學關系非常密切,比例為50.6%。越年輕、教齡越短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與平時教學工作關系密切的比例越高。有一半多(57.0%)30歲以下教師認為“非常密切”,顯著高于50歲以上教師24.2個百分點。有63.1%的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認為關系“非常密切”,顯著高于教齡在15年以上的教師18.8個百分點。教師使用計算機的熟練程度和信心不同,其對信息技術使用的認識存在非常顯著差異。使用很熟練的教師由于有過應用體驗,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關系非常密切的比例最高,為68.7%;而66.7%的從沒用過計算機的教師竟然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學沒關系。年輕、教齡短的教師愿意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比例最高。選擇“很愿意”的教師中,使用很熟練并有信心的教師比例為56.3%,明顯高于使用不熟練的教師11.3個百分點(具體參見表1)。
表1 不同教師對計算機與教學工作關系的認識
[\&您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師平時教學工作的關系\&差異檢驗\&非常
密切\&比較
密切\&有一些
關系\&沒關系\&身份\&初中教師\&46.6%\&37.7%\&14.5%\&1.2%\&χ2=27.63
sig=.062\&小學教師\&54.0%\&32.0%\&12.9%\&1.1%\&年齡\&30歲以下\&57.0%\&35.1%\&7.0%\&1.0%\&χ2=60.996
sig=.000
P
sig=.000
P
sig=.000
P
2. 教師應用信息技術主要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技術開發在于解決問題、改善生活標準和提高效率。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致力于提高效率、解決教和學問題。如圖2所示,有一半多(55.2%)教師選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五分之一的教師選擇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教學難點”。隨著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入,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認識越來越理性,對應用目的越來越明確,但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在“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方面應用的認識稍顯不足,選擇比例僅為7%。
3. 信息技術應用為教師教學實踐改革提供平臺
表2所示,七成以上的教師會“經常”或“有時”讓學生搜索網上信息、開展項目學習。而選擇“經常”或“有時”“讓學生創作多媒體作品”和“應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教師比例僅為32.6%與41.4%。
對于所列舉的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實踐的方式,選擇比例最高的分別為“對于小組活動越來越適應”、“對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越來越適應”和“更多的實踐關注個別學生”。小組活動教學作為新課改理念中“探究合作”的重要體現。教師們通過幾年的新課程實踐,已經越來越適應小組活動教學。與此同時,大部分教師已經開始學會關注個別學生,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應用信息技術科學評價。可以看出,新課改為信息技術應用提供了平臺,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促進了課程改革。
圖2 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目的的認識
教師能否應用信息技術來支持教學創新,重要前提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只有不斷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才能促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表2 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實踐的情況
[\&總體\&小學\&初中\&頻次\&比例(%)\&頻次\&比例(%)\&頻次\&比例(%)\&課堂上越來越少地應用講授方法\&710\&54.4\&411\&54.6\&292\&54.5\&教學活動設計更多的關注個別學生\&946\&71.8\&373\&68.6\&565\&74.6\&越來越適應小組活動教學\&995\&77.0\&386\&71.7\&596\&80.9\&越來越適應學生獨立自主學習\&987\&75.5\&604\&80.2\&372\&69.1\&越來越會開展差異教學\&852\&66.1\&501\&67.9\&340\&63.7\&越來越會向學生展示復雜的學習資源\&830\&63.8\&499\&66.8\&323\&60.1\&越來越會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科作業\&927\&71.4\&558\&75.2\&358\&66.3\&]
4. 缺乏資源成為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障礙
近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障礙為“缺乏合適的資源”,選擇比例為29.7%。更多教師選擇希望通過專業網站獲取資源,比例為43.1%;與實際獲取資源的途徑差別最大的為學校資源庫,實際獲取資源的教師選擇比例僅為5.7%,而希望通過這條途徑獲取資源的教師達到19.4%。這一方面說明現有學校資源庫的建設不盡如人意,教師們實際應用的少,與此同時,教師們也提出了對學校資源庫的更大期待。就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效果的最主要措施而言,51.9%認為是“加強資源建設”;29.7%的教師選擇主要障礙為“學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術條件”。選擇“缺乏充足的計算機硬件設備或不太好獲得”及“缺乏充分的技術支持”的位居其次,比例分別為26.8%和25.5%;分別有52.6%和52.5%教師認為“缺少應用技術改善課程的方式方法”和“自身缺乏整合的經驗”已成為小的障礙;分別有54.0%和47.8%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整合的重視”、“學校教學時間安排”已不成為障礙。
5. 絕大多數教師認可信息技術的教學使用效益
除了對教學負擔的影響之外,超過九成的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表示認可。認可程度相對最高的是: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改變教學方式,選擇比例分別為96.0%、93.9%和93.2%。特定的教師群體對于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的主觀評價得分最高,即年輕的(30歲以下)、教齡短(5年以下)、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關系密切、使用計算機很熟練、平均每天使用計算機時間越長、很愿意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科教學、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課時比例最高,這群教師對于應用效益認可度最高。對學校而言,要推進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需要根據以上分析的這些特征找準教師的突破口:培養應用意識和應用技能,在教師具備應用信息技術的前提和條件的基礎上,讓教師愿意用,同時要通過各種鼓勵性的政策與措施讓教師持續用。
權衡應用信息技術最大影響和作用,45.6%的教師認為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相比較而言,更多小學教師認為如此,比例為49.1%,比初中高出8.3個百分點。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學生,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最大影響認識比較到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們自身信息技術技能的提高和教學的改善也是老師們認可的影響和作用,分別有四分之一的教師選擇了這兩方面。幾乎沒有教師認為應用信息技術的最大影響是“減輕教學負擔”。
在學校教師訪談中,教師們談及最多的應用效果是課堂容量增大,課堂時效性加強。教師們認為學校所應用的課堂學習電子檔案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外,訪談中的不同學科教師都反映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果。
(二)不同學生對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認識及感受情況
1. 近一半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主要是展示教學內容
48%的中小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主要是展示教學內容,其次是教學引入,認為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設計互動式學習的比例為17.4%。 更多小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設計互動式學習”,比例為20.3%,高于初中6.5個百分點。有更多的初中生選擇“展示教學內容”,比例為52.5%,高于小學8.1個百分點。這一點是由小學、初中的教學特點決定的。因為小學課堂更為靈活,教師可以安排更多的互動式學習,而初中教學則用于展示內容的更多。
2. 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喜歡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
總的來看,73.4%的中小學生表示喜歡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但與此同時,也有17%的學生表示“無所謂”。更多小學生喜歡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比例為80%,顯著高于初中生(65.1%)14.9個百分點。更多初中生對于教師用不用信息技術表示“無所謂”,比例為25.1%,高于小學生(10.4%)14.7個百分點(χ2=147.049,P
對于不同應用能力水平的學生而言,能力自我評價差的學生表示更喜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選擇比例為77.5%,顯著高出自我評價良好的學生19.4個百分點(χ2 =51.121,P
3. 一半多學生認為使用中最大的困難在于“開放時間太少”
如圖3所示,57.7%的中小學生選擇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開放時間太少”。其中小學生、初中生比例分別為59.6%、55.4%。排在第二位的困難是“上網速度慢”,分別有45.8%的初中生、36.7%的小學生選擇此項。 除“開放時間少”外,能力自我評價好的學生選擇其他因素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學生,22.3%的選擇“上網速度慢”,高出自我評價差的學生9.4個百分點,認為“自身水平低”的比例為17.8%,高出自我評價差的學生14.5個百分點。相對而言,自我評價良好的學生對于學校信息技術條件、使用及開放情況要求相對更高(見圖4)。
圖3 中小學生對信息技術應用困難的看法
圖4 對信息技術能力自我評價不同的學生對使用困難的看法
4. 絕大多數學生認可信息技術應用的效果
總體上,絕大多數學生認可信息技術應用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有一些影響或影響更大。其中認可其“能產生一些影響”的比例最高,為40.5%;“影響很大”的比例為35%。絕大多數中小學生認為計算機和網絡對學習有幫助,一半中小學生認為幫助很大,比例為50.4%。
信息技術對于中小學生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選擇比例最高的是信息技術“對理解教學內容有幫助”,比例為87%;其次為“拓寬了知識面”,比例為86.9%,與教師選擇基本一致,排在第三位的是“學習興趣更濃厚”,比例為80.6%。在學校實地考察,與學生座談了解到學生們對學校開展的信息技術應用充分認可。“同學們都很喜歡這種教學方法,很新穎。在課堂上很有樂趣。”另外,通過應用這種課堂學習電子檔案系統,能夠更好地促進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和個性化教學。
對在應用課堂電子學習檔案系統的過程中,案例研究中的A中學小范圍地開展了各學科單元教學的對比實驗(從信息技術應用的倫理來說,不允許嚴格意義的對比實驗)。在推進系統應用的過程中,共完成對比實驗10組。除物理2、英語3學科之外,其他學科實驗班的成績基本都高于對比班,語文1、2,英語1、2實驗班成績顯著高于對比班(P
三、結論與討論
調研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參與調查的教師和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正面影響都是認可的。但由于多層面多維度的各種因素影響,信息技術的應用亟待進一步深入。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對教育信息化的順利推進至關重要。
(一)學校信息化應用是一個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生產工具、認知工具、交流與溝通工具支持教師和學習者在課堂內外的教與學。不論是參與問卷調查的,還是訪談的教師或學生,絕大多數都比較認可信息技術帶給教與學的效果。信息技術應用意愿較強的,應用時間相對也更多,其認可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的比例也更高,反過來對應用效益的體驗和認可又進一步激發師生的應用意愿。基于以上分析,在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對于教師、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都要通過相關培訓和鼓勵性政策增強其應用意識和應用意愿,加強其應用技能的培養,讓其經歷從愿意用――嘗試用――廣泛用――深入理性用的過程。同時,教師們一旦在應用過程中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魅力,會進一步增強使用意愿并深化應用。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其在學校內充分應用計算機和網絡的機會;另一方面要重點關注低年級的興趣引導和應用指導,促其形成應用信息技術的習慣,充分感受信息技術帶來的益處,從而更愿意在校內外的學習生活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
(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潛能發揮有待挖掘
不論是問卷調查,還是典型案例研究,都發現:教師能越來越理性看待信息技術應用,問卷調查中一半以上的教師會選擇根據教學需要來應用信息技術。案例研究中,A中學的初中A老師就表示,學校的課堂學習電子檔案系統適用于復習課,對于新課則不適用;同樣對于多媒體資源,也不是每節課都要用,如需要教學情境引入的時候,會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資源。
但調查也發現,教師、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深入。參與問卷調查的大多數教師都會在網上查閱資源,而選擇“每天用”比例最低的為“使用各種光盤教學資源”、“利用互聯網參加科研培訓學習”,其比例分別為12.0%、13.3%。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選擇“很少或從不”的頻次最高的分別是“讓學生創作媒體作品”“讓學生應用不同類型的辦公軟件”和“讓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最大潛能并未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多限于教學,而課后或課下的應用則少有延伸,如選擇“與學生討論交流”、“與其他教師討論”或“與其他學校進行協作項目”的教師比例非常低。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示教學內容”,認為教師能夠進行教學引入,設計互動教學的比例很少。學生使用計算機比較多的活動,除了“上網查資料”(72.7%),“玩網絡游戲”和“上網聊天”成為選擇比例較高的,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優勢和潛能也未能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包括家長應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一方面要加強對學校和教師信息化應用的深度培訓,同時關注對學生信息技術自主應用的引導;另一方面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充足的條件、機會和時間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
(三)信息技術應用的影響因素多層面多維度
教育信息化推進過程中,能否取得更好的應用效益,存在多層面多維度的制約和影響因素。一方面,學校層面存在硬件、軟件、潛件資源缺乏及管理問題。對于參與問卷調查的學校來說,基本上(97%)擁有全職或兼職的技術支持人員,其中全職的占39.4%,兼職的占57.6%。有接近六成的學校信息技術應用工作最大的困難在于“人手少維修任務重”。中小學教師擁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包括信息技術教師,擁有專職的技術支持人員對學校而言存在難度。學校層面應用的第二大困難在于“機器會受損,軟件需要及時更新”等等,而滿足這些需要充足的運行維護費用。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障礙為“缺乏合適的資源”比例為29.7%。排在第三位的應用障礙在于“缺乏充足的計算機硬件設備或不太好獲得”。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計算機臺數不夠用;二是因為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大多數學校都采取集中機房管理的模式,開放時間有限,導致教師和學生,不太方便獲得和使用。另外,學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術條件也成為教師們認為的主要應用障礙。讓學生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除了有限的校內課堂教學時間,家庭會成為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場所。教師們希望能夠布置一些應用信息技術完成的各種作業和任務,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學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術條件,導致信息技術在學生課后和校外的拓展應用成為零。
四、建議與對策
(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推進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基于問卷調查和案例分析發現,多數學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資源配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務學校領導和教師,即管理和教學,而較少從服務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考慮。一方面表現為學生對學校信息技術設備的不易獲得,使用機會不多;另一方面學生潛意識認為學校的信息技術僅僅是在課堂上教師教學用的。在學生訪談中發現,盡管學生只是作為一個被動參與主體在使用信息技術,但也能從教師應用、自身感受等方面對學校信息化提出建設性建議。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設一個利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學習環境尤為關鍵。在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信息技術條件和資源的配置、信息化管理等各個方面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更要重視各個環節中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注重引導學校形成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通過調查分析,進一步印證了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要經歷啟動試點、全面建設與初步應用、全面應用和變革等四大階段。正如案例研究學校校長所談及的該校信息化經歷了強力推進、推廣應用到理性應用三大過程。在啟動試點階段,基于對教育信息化的初步認識,學校開始啟動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探索信息技術的應用。進入全面建設和初步應用階段,部分教師開始初步探索信息技術設施及資源的應用;在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設后,教師們開始全面深入應用,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在全面應用后,學校開始進入到整體變革階段。而隨著教師深入系統地應用,體驗到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教師們又開始反思,不再是為用而用,而是理性考慮什么時候用、怎么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從而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更好的應用,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從已有研究看,應用效益主要出現在全面應用和變革階段,無論是效益的種類還是高低都會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如何讓教育信息化在有效期內發揮出應有作用是提高其效益的關鍵,如何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設施和資源的可持續應用,也將成為學校所要進一步關注的重點。當然,對于不同基礎、條件和發展情況的學校來說,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個模式,一種思路推進,而應根據不同學校、不同階段特點,采用不同的推進思路和應對措施。以信息化支持和促進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引領信息化是將是實現學校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關鍵。
(三)加強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數據庫建設,以深入研究促應用
通過主觀感受調查、案例研究所收集的關于信息化效益的研究證據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應用效益,但仍不夠全面。如果能夠有完整的基線數據、效果數據的定量分析補充進來,信息技術應用效益研究將會更具有說服力。未來研究應關注應用數據建設。就學校層面而言,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信息化建設的思路和目標,并基于這一思路和目標,以項目或課題研究為載體來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應進一步指導學校建立信息化應用的數據庫,包括項目前測數據、過程中數據和效果數據。有了這些應用數據,才能深入系統地分析學校的信息化效益。通過基于數據庫的深入分析,才能針對性地提出學校改進應用提升效果的建議,并基于學校現有基礎來規劃設計教育信息化的特色突破和發展。
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外,在學校教育中運用信息技術對于教學改革的具有重大意義。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經成為學校的重要課題。但是,因為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學校要積極尋找解決之法。
1.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弊端
1.1教育觀念落后
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水平突飛猛進,教育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我國的教育改革進展緩慢,教師對小學教育信息化認識不夠,在教育管理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觀念,嚴重制約著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素質教育體制下,傳統的教育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對教育的需求,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接受知識,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陛,更無法開展社會實踐和創新活動,所以我國的教育水平仍然處于低層次。
1.2學校不夠重視
大部分小學都沒有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學校規劃中,學校制定的發展規劃,僅僅是以技術層面為主導,卻沒有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教育規劃不夠了解,所以在管理過程中缺乏執行力度,從而出現校園信息化落后和水平低的現象。另外,學校在室性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缺少教學經驗豐富和信息能力強的教師。雖然學校對小學教師進行了硬件知識培訓,卻忽略了現代教育思想的和軟件知識的培訓,因此無法實現與高新科技的對接。
1.3缺乏信息資源
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著軟件建設落后、軟硬件不配套和信息資源匱乏等問題,很多學校的信息設施就只有電腦和多媒體,沒有根據新課改理念建立教育資源信息庫,嚴重阻礙了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同時,我國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設施,軟件設施相對來說比較少,軟硬件設施無法配套,導致科學技術無法轉化成教育資源,網絡設施也只是作為領導參觀考核的對象,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擺設。
2.新課改視閾下提升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2.1運用現代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1)加強課程整合:學校應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大新科技與學科建設的整合力度,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優質的教學方案。同時,網絡發展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約了越多,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學校要加大對教育資源的投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育信息化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展現出他們的獨特個性。(2)繼續深化教育: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培訓也開始利用網絡進行。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主探索知識,這也逐漸成為現展的發展趨勢。利用網絡可以讓學習變得開放,學生也可以提出更多想要了解的問題,然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探求知識,最終實現解疑答惑的目的。
2.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
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個新的教育發展階段,需要對此進行不斷的探索,才能順利解決其中的問題。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正處于火熱階段,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更新,高新教育技術的應用也改變了教育管理方式。因此,學校需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1)協調各項教育資源:學校在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要學會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從多種渠道獲取教育信息化資源,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調。在投入硬件設施的同時,學校也要大力引進軟件設施,實現兩者的均衡發展。同時,學校還要制定規章制度,并建立教育資源信息庫,充分發揮出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2)教師要積極轉化角色:要想讓我國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適應社會發展,政府需要給予制度上的支持,不斷健全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并增加教學設施投入,加快建設數字化校園。同時,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新課程,顛覆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教學實踐中讓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2.3完善配套制度
(1)健全教育信息化評價體制:要想提升學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就要根據小學實際情況制定教育信息化評價體系,對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切行為進行規范化,從而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法律法規可以為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所以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為教育信息化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我國的素質教育發展提供保障。(2)完善教育管理體制:隨著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開展,學校要對管理機構的職責進行明確定位,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和教育方式,并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體制,讓教師成為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的實施者,確保教育活動和教育信息化的向前發展。
3.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它的出現改變了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方式,所以學校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發展要求,也是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學校要積極更新教師的管理思想,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完善教學軟件的管理,從而促進小學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 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103-01
伴著當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前進,教學信息化變成了國際區域內教育現代化的主要參考項。中國的中小學應勇于面對教育信息化的現狀,更應理清頭緒、腳踏實地、總體把握、積極進取建設信息教育新高度。
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要做到幾個防止
1.避免中小學教學信息化工作變成一種擺設,各地政府與校方要具備成效觀念。教學信息化創建需付出巨大物力、人力與財力,卻不可讓教學信息化變成一個面子工程、一種應付政績,不可變成美麗的花瓶。推動教學信息化體制,必須提升教育學習的效率。要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要使設施與技術給“人”服務,給孩子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做到推動效果。
2.防止育人“智能化”。信息科學的高速前進,影響了教學方法、教學觀念,提高了老師與孩子的積極性,使得教育學習水平提升。可是,授課的實質不但要授予知識,而且要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情商進行熏陶。在進行中小學教學信息化創建的時候,應要注意素質教育、以人為本,重視培養老師的教學信息水平,避免教育的“智能化”“機械化”,萬不可將“人工灌輸”教育變成了“機械灌輸”教育。
3.防止網絡信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必須承認,互聯網有的不積極或不良的消息帶給了青少年非常不好的負面影響。在信息化構建里,一是要開展健康消息網絡,把部分不健康消息、不健康頁面在開始時就封殺掉:二是要經常對學生實施信息化教育指導,要懂得分辨不健康網頁,自覺反對不健康消息,還得和校園心理健康咨詢、思想品德等聯系一下,向學生宣傳互聯網健康知識,樹立正確的求學目標和態度,主動支持健康網絡環境,高效利用豐富網絡資料。
二、當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路徑及主要內容
(一)建立中小學信息操作實驗室,研究信息科學和文化知識在實際操作和困難化解過程里正確解決的方式
信息理論和美國教育技術學經典理論“戴爾經驗之塔”告訴大家:世界的信息度、虛擬化、網絡化水平越強,就越需要重視實地檢測、社會實踐、實踐科學、考察訪問等現實情況,這些將會是學生未來研究抽象信息且學習理論知識不能忘記的基礎。現在的校園學習課程與教育方式已然嚴重和實際脫離,和自然環境脫離,和孩子未來無法避免的社會脫離。所以,現在必須改變這樣與現實脫節教學信息化,急切需求中小學信息操作實驗室,研究信息科學和文化知識在實際學習和困難解決階段里高效整理的方法。
老師該在平時活動和實踐課程里制造課題,指引學生研究信息技術,和同伴在合作交流里培養感情,可以讓學生的認識和情趣得以提升。新教學變革需要老師把科目學習課程和社會實際或大自然相融合。
(二)制作契合教學變革需要的中小學信息科學新課程,顯示培育學生信息素質和信息時代學生的價值觀念
制造契合《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中小學信息科學課程是現在中小學教學信息化里的重點,是培育孩子信息素質和信息時代公民的首要表現和重要方法。信息科學課程會把信息科學確定成方便生活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好好利用信息科學提高學習質量的特點。這樣思想理念引導中的教學信息化才有可能在國際信息化教學里發揮優勢。
為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緊跟時代的步伐,邁上平穩、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文章在甘肅省民勤縣東關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以“一本+三線”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
關鍵詞:
網絡環境;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一本+三線”
為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甘肅省民勤縣東關小學(以下簡稱“我校”)以“深化教研,切實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為本,以著眼“愉快學習有效課堂”構建、學生成長、資源建設三個方面的發展為主線,力求綜合提升,形成了屬于學校自己的經驗與特色,對周邊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帶動作用。以下筆者將對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經驗進行簡要闡述。
一、“一本”
近年來,學校把“以研促教科研興校”提上了新高度,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教研組內,以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以保證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二是在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爭取機會外派教師到教育信息技術化水平較高的實驗小學學習、取經。學習歸來對全體教師進行二次培訓,真正做到“一人出學,全體受益”。三是組織成立了“校長—教導處—教育信息化辦公室—名師工作室—教研組”五級培訓梯隊,對全體教師進行專門、系統、有針對性的計算機技術通識培訓。信息化領導小組利用甘肅省基礎教育網絡資源平臺和技術應用平臺組織教師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名師和專家零距離對話,共享優質資源,使廣大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意識得到強化,能力得到提升,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更為具體化、常態化。
二、“三線”
(一)創新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愉快學習有效課堂”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是以新課改背景下徐博承的《愉快學習有效課堂》一書的相關理念為依據,以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為依托開展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為:制定方案—理論學習—起草模式—示范引領—對比研討—課堂評優—模式完善—實驗推廣。為了擴大信息技術的利用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大膽探索:一是利用學校微信群和QQ群,加強各教研組對“愉快學習有效課堂”相關專著和文章的系統學習,使廣大教師能方便、快捷地明確“愉快學習”的魅力和要義。二是全校教師均開通了教師個人學習空間,實現了教師“人人通”,使教師能熟練應用國家、省級資源平臺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學生進行愉快學習,高效溝通。三是充分利用一體機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開展信息技術在“愉快學習有效課堂”中的創新應用示范課、觀摩課活動、對比研究課,以及教學技能大賽,有效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共進和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四是鼓勵各學科組圍繞中央電教館備案的大課題《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程設計的探索與實踐》積極申報子課題,一邊開展網絡環境下的課題研究,一邊總結經驗,撰寫相關教育教學論文,努力營造以研促教的、教學相長的育人氛圍。
(二)發展學生個性,堅持教育信息化發展導向
學校的信息化設施建設、內容建設、運行方式都力求符合學生特點和現代化的育人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平等、健康地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愉快學習和個性發展。學校各個班級都利用甘肅省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班級空間,有一部分學生還建立了個人學習空間。課前,大多數學生能夠利用網絡平臺接受教師的延展性作業,查詢學習資料,通過自主學習將課堂以外的信息資源引進到課堂學習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可以借助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習任務單進行資源共享、問題討論、信息交流和成果展示。課后,學生能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和工具,適時就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教師、同學進行網上交流探討,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三)重視資源建設,把準教育信息化的關鍵環節
優質資源的建設和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內容,為了增加資源儲備,為今后的教育教學信息化應用提供有力的軟件支撐,學校一方面建立了教師原創教育教學信息資源應用、開發激勵機制,將教師錄制教學視頻、制作教學課件、撰寫優質教案、開發電子軟件等納入考核獎勵之中;一方面通過網絡下載和購買引進等方式將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試題、課件、教學案例等充實到學校資源庫,以備教師使用。
三、結語
現代兒童教育明確指出:小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學習的起點,在此階段學生若缺少動腦,動口,動手及缺少思考的機會,就不是真有效的學習,而教育則是失敗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學習最大的動力來源于興趣”若教師能在課堂上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光,色,聲,等特點以圖片,音樂,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創造一個立體的教育空間,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多種多樣的感官刺激。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的學習意識,引導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各方面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把握好課堂40分鐘,讓學生扎實的掌握知識,培養系統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按層次的不同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作為學習的對象:教會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信息社會的人至少應具有和信息社會接口的能力,如果你不會用計算機,不會用網絡,那么你就無法和這個社會相融。中小學校設置的信息技術課程應注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所謂信息素養,美國圖書館協會定義為“是指人能夠判斷何時需要信息,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的能力”。簡言之,通過學習要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幫助他們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教會學生如何檢索、評估、利用、交換、共享、制作、保護信息,使學生能適應信息社會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
2.與學科教學整合:所謂與學科教學整合,就是要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地融合到課程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要達到整合的目標,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本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有利于建立新的教學結構以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適應現代教育的問題。目前學校教育中占統治地位的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個要素構成,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機整體,從而構成穩定的教學結構形式。在這種結構中,信息技術僅作為一種承載和傳輸的工具而存在,沒有真正成為結構中的一個要素。
3.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創造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和教育環境,探討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應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探究式、問題解決式、合作式的學習方式,突出多樣化、個性化的個體學習行為。網絡上有了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和多樣化的呈現形式,我們有條件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種教學狀態,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幾十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即便人們探索出分層教學、差異教學等教學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進,難以做到適合每一個學生。
二、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的作用,設計好各個教學環節,真正做到“導”, 這就要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讓設計的教學環節把學生導入到知識的氛圍中,自覺探索知識。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持續時間短,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色彩鮮艷有一定動感,且較新穎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獲取新知識,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也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做法是:課堂上,打開屏幕出現了熊貓奶奶熱鬧的小商店,來買東西的人較多,但熊貓奶奶年齡大了,腦筋不大靈活。在小貓買了 8串彩色燈泡,每串25個,每個3元時,竟算不清該付多少元錢,而其他顧客都著急的在旁邊等著,可熊貓奶奶越急越算不清。這時,教師抓住時機:“你們都是樂于助人的孩子,利用自己的聰明腦瓜幫幫熊貓奶奶吧,看看小貓該付多少錢?”這樣,為學生創設了學習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再加以引導,就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導入到新課程當中去,讓學生走進探索知識、掌握知識的殿堂里。
三、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可以巧妙設計練習,節約時間,鞏固知識
在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后,還要趁熱打鐵、及時做一些練習,加以鞏固,從而使學生真正的掌握。以往書本上的練習,學生自己獨做,老師巡視,比較枯燥,且耗時長,不易發現問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計算機容量大可以巧妙設計生動的習題,讓學生“樂做想做”。同時,還能準確及時地發現知識掌握的反饋信息。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中應廣泛借助多媒體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減法時,學生容易犯小數點對不齊的錯誤。這時,我們利用多媒體自制課件時,就可以把錯誤的格式搬到熒屏上,讓學生去尋找發現,這樣做印象比較深刻,在自己的知識領域中形成正確的概念,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習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知識一般都是前人在實踐中長期積累的經驗,它們已不再是感性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這種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理論與實際之間的矛盾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多媒體在教學中可以把聲像圖文并茂地表示出來,且形象生動,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同時獲得豐富的知識。
五、結束語
各種信息技術的出現對小學教育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小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空間,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多學習、多鉆研,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信息技術的教學一定會變得舉足輕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