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20: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基本規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 本質層面原因 非本質層面原因德育活動 特殊本質和規律 德育銜接基本原則及具體方法
我國大、中學校教育階段的德育銜接問題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學教育階段銜接問題的提出和發展,它首先是作為一個大、中、小學教育階段銜接的實踐問題提出來的。我國的大、中、小學教育階段銜接問題是在20世紀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來的。這是從大學生中發現的。在大學中反映出來的學生在學業上、思想品質和能力培養上的諸多問題,并非大學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學教育的“后遺癥”。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學不是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基礎道德品行和學習、生活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社會公德方面下功夫,卻把一些應在大學進行教育的基礎理論、觀點,放到中學作為教育的內容,到了大學,學生感到重復而失去學習興趣。把德育銜接問題從大、中、小學教育階段銜接問題中分離出來,明確提出大、中學校教育階段的德育銜接問題,從時間上來說應該被認定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銜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實際德育教育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都是從當時大學生的道德失范現象中發現并引起人們的注意的,而這種道德失范現象產生的直接原因與基礎德育相關。近幾年,學校德育銜接問題主要是作為一個實踐問題被提出來,這里的所謂“德育銜接問題”概念有特定含義,它主要指上面所說近幾年我國學校德育及其銜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即各種不銜接的問題。面對這些新問題,學校的德育教育雖做了許多改進,但由于在解決德育不銜接問題過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對德育過程及其階段銜接本質規律自覺認識的基礎上,而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德育經驗提出和應用,或者隨意性大,或者方法陳舊,跟不上社會變化和未成年人思想變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總是難盡人意。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的研究最終目的要落腳到怎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及德育銜接工作的科學化、有效性上來,也就是要落實到怎樣運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規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銜接方法和實踐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銜接工作及其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更加科學有效也就成為本文研究所要達到的最主要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認為,首先要準確了解和分析德育銜接工作的現狀,對涉及到關于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和基本原因的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和正確揭示目前大、中學校德育工作中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決途徑,以德育銜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辯證邏輯關于歸納、演繹推理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參考全國近幾年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調查和研究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關于對解決大、中學校德育教育不銜接問題的基本原則、具體方法及其對策措施。
1.當前我國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的現狀及具體原因分析。科學、有效地解決目前我國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準確了解和分析德育銜接工作的現狀。為此,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座談訪問及統計處理等方法,對6所中學、4所大學進行了調研,覆蓋面近2000人次,獲得了大量有說服力的第一手數據。我們還采用了大、中學校德育工作觀摩交流、高中畢業生情況通報與跟蹤反饋、高中畢業生品德考評系統試驗等方式,開展了大學德育銜接實踐環節的探索。我們還采用了研討的方法,對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開大型專題研討會、小型討論會多次。根據本課題組對山東省及濟南市大、中學校較系統的調查和分析,我們認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尤其是大、中學校德育工作現在仍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脫節現象,對銜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宏觀協調指導上沒有明確的整體銜接意識,缺乏既有系統性又有層次性的操作原則。對德育工作不銜接現狀的分析,不僅涉及到關于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非本質層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關于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本質層面原因的分析,對于正確揭示德育工作不銜接現狀直接性表層原因、具體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義。以下我們從幾個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對德育工作不銜接現狀和具體原因進行粗淺的分析。限于我們的能力,難以對全國近幾年大、中學校的德育銜接問題進行系統的調查與分析,因此本節分析存在問題所依據的資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將德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把不同教育階段的德育目標、內容、方法等通盤考慮。
1.1.1 學校各個教育階段的德育工作層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務序列化的設計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們的大學、中學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和思維特點制定相應的目標任務,尤其是各個階段的具體目標不明確,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階段性思維特點科學的有計劃地設計中學階段、大學階段各個不同年齡層次及階段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具體的德育教育實施方案,大、中學校的各項德育工作層次和總體思路不夠清晰,具體分工不夠明確。雖然我國大學、中學已有了德育大綱。但是這兩個德育大綱中提出的目標,未能明確提出和規定大學、中學的各項德育工作的更加細化階段目標,因而這兩個大綱提出的關于中學和大學各項德育工作目標的規定,存在著階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確及表述不夠具體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處。
1.1.2 大學、中學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內容及教學方式上存在著簡單重復、脫節的現象,大、中學校德育方法單一、陳舊,現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進。目前有的初中理論課教材編寫方式成人化,內容偏多偏深。對于一些在大學、中學都必須講授的基本政治觀點,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程度和思想實際,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目前還缺乏整
體考慮。高教和普教在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上相互溝通少,幾乎沒有聯系,而且某些大學政治理論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由各校自己編寫,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課程編寫兩三本教材的現象。另外,在政治理論和基本觀點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上重復、脫節。在教學形式和方法上,從中學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高等學校容易忽視這一點,沒有及時引導他們適應大學生活,中學、大學及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論課在教學方法上,幾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別不明顯。Ⅲ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強調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師生互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有機地將德育過程運作為貼近實際、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動態生成的過程,研究生教育階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這些原則,帶有本科生教育階段的影子。影響了德育效果。
1.2 大學與中學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貫穿于大、中學校的一切教育階段。
1.2.1 大學與中學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認知、道德責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夠明確和統一。首先,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未能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貫穿于大、中學校的一切教育階段,尤其是未能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貫穿于中小學的各個教育階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質教育思想宣傳和實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強;也可以說現在還存在大學與中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不夠銜接的問題。其二,目前我國大、中學校對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責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養的缺乏必要的計劃性、整體性和連續性,致使三個不同年齡層次及階段的道德教育目標、任務和具體實施方案在內容上銜接不起來,這是當前我國大、中學校德育及其銜接工作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其三,大、中學校周邊的文化環境亟待凈化。無孔不入的現代傳媒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里要強調的是尤其是中小學生泡網吧(許多是非法的網吧)、沉湎于網上聊天室,或曾光顧,閱讀圖書和音像市場不健康書刊和音像制品,這給他們今后的成長留下了陰影。本該在中小學德育中解決的基礎文明及起碼的人格教育未能解決好,到大學和研究生教育階段再進行誠信教育、艱苦奮斗教育、“三觀”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響。
1.2.2 大、中學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的不銜接,忽視品行和能力的培養,在高級中等教育與大學之間反映得比較明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高中教師著重強調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忽視了品行和能力的培養,把課本上的教學內容講解得十分細致,反復交代做題及考試的技巧;學生的學習方法基本上是預習、聽課、復習、做作業,始終圍繞著教師所講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和教科書,教學方法的不銜接,很少進行查閱參考資料、參觀訪問、調查或獨立進行實驗等富有創造性、主動性的學習活動,與大學教學方法相比差異較大,相互聯系、過渡和銜接的環節較為缺乏。此外,大學階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實上是扼殺學生的創新,基本上是輔導員、班主任“抱著走”。研究生教育階段學生的獨立性強,處于一種松散的管理狀態,有些本科一畢業就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學生,離開導師的指導幾乎寸步難行,容易將自己局限在導師的研究領域。
1.3 德育實施的具體途徑缺乏整體規劃和明確分工,沒有注意與其他各種途徑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定標準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較大差異。首先,目前中小學畢業生的品德評定內容不一、標準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標準呈現幼稚性。表達方式不一,而且學生的個性特不突出,評語大同小異,有“千人一面”的現象,缺乏個性,難以“導向”和“選擇”。有的學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隱瞞實情。這樣的品德評定既缺乏準確性,又沒有可比性,不僅使中學德育失去了導向機制,而且也使大學在招生工作中難以貫徹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招生原則。其次,在班集體的建設和德育管理上,中學嚴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學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夠。中小學主要是班主任一體化,大學則有思政教師和班主任兩重結構。在工作方式上,中學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閉型管理,學生接觸社會少。由于大、中學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觀上造成剛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對突變的環境,一時難以適應。而在大學里,班主任比較超脫,往往注重了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與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擺脫不了“活動式”、“運動式”和“說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學校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上出現局部的滯后和無序狀態。抓好學生骨干的培養對搞好大、中學校的德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而學生干部的培養又是一個不斷遞進與發展的過程。現在對大、中學校學生干部的培養本身就缺乏明確的層次性要求,而對學生干部的使用指導上又存在較大的差異。中小學的學生干部對老師的依賴較多,教師指定的因素較多,而大學的學生干部能夠比較獨立的開展工作,有較濃重的“競選”色彩,其間缺少一些過渡的環節。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學校間尚無必要的渠道溝通學生干部的情況。大學在物色學生干部時,往往因情況不明或不實,而影響對干部的選拔和“接力”式的培養。一些中學生干部進入高校后因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而逐漸退出干部隊伍。
1.3.3 大、中學校德育的社會實踐要求雷同,缺乏層次性。目前社會實踐已列入大學、高中的必修課,但明顯地還處于探索過程,效果還難以落實。如軍訓中的軍事理論教學,大、中學校無統一安排,中學甚至無教材。下農村鍛煉,大中學校在目標、內容要求等方面都無明確要求,缺乏層次性和聯結性。社會考察也是如此,大學、中學缺乏各自的特點與“角色化”的聯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學階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階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學生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但在內容、目的、要求、組織形式等方面無明確地階段性要求,缺乏更為細化的層次性。各校組織的較多的社會調查、為民服務、下鄉或下基層等實踐活動缺乏不同教育階段的各自特點及“角色化”的聯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輕視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靈”等實效不高的現象嚴重。
1.4.1 大學德育效果實效不高的現象值得關注,目前迫切需要解決“言傳身教”的問題。“身教重于言傳”這是大家公認的,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不利于青年成長的現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但有的家長起著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學校的德育工作輕而易舉地付諸東流。大學里每位任課老師都應該是學生的德育老師,但老師中只教業務、不管德育的現象比較普遍。教育學生要誠信,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師,我們有許多優秀導師以自己的學術和人格影響著學生一生的成長,但也有個別導師不能很好地履行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他們將研究生看成單純的勞動力,讓學生自生自滅;有的業務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識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導師只教書不育人。
1.4.2 大、中學校德育方法單一、陳舊,現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進。從中學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高等學校容易忽視這一點,沒有及時引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兩課”教育往往是我說你聽、照本宣科、沒有討論,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又得不到解決,因此將老師講的東西置若罔聞,或僅僅為了考試得分數,記在筆記上,而未進入腦海里,使“兩課”教育“失靈”。本科生的輔導員大多是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他們本身涉世不深,“對付”學生本領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執行,這也影響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學生思想相對成熟,一般具備了自我判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這一時期德育更應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師生互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有機地將德育過程運作為貼近實際、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動態生成的過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階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這些原則,帶有冷科生教育階段的影子,影響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及相關基礎理論探析。解決目前我國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學校德育教育合理的銜接,首要任務是在全面、準確了解德育教育不銜接現狀的基礎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為下一步提出解決德育不銜接問題的原則與對策建議奠定扎實基礎。如上所述,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按照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質進行區分,大致可分為本質層面原因(主要包括具體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質層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層原因)兩大類。在前面的論述中,主要對目前我國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直接性表層原因及具體原因和基本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它不僅涉及到非本質層面的原因,而且還涉及到本質層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國教育界及理論界對德育不銜接原因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對非本質層面原因的探討上,也有許多關于本質層面上原因(具體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討。
應當特別指出,以上所述當前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所存在各種問題的形成具體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質,從根本上講都是德育銜接一般本質和基本規律的體現和表現形式。從這種關系及意義的角度上講,我們認為未能科學地把握和遵循德育銜接的基本規律(尤其是指狹義上的德育銜接規律),未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德育活動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的矛盾,尤其是兩者之間及其在具體實踐中發生的沖突和對立,是導致近幾年大、中學校德育工作中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確體現和嚴格遵循德育銜接的一般本質和基本規律是導致產生所有德育不銜接問題的根本性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原因。我們目前不乏關于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本質層面上的具體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討,缺乏的卻是于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本質層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討,即主要是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本質內涵和基本規律的理論探討。我國教育界、理論界對德育不銜接本質層面原因研究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種關于德育不銜接問題特殊現象的特殊本質的分析,而對于德育銜接一般本質層面理論問題研究很少,尤其是對德育銜接的本質、基本規律、基本矛盾及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系統研究及可借鑒的理論資料幾乎是空白。
加強關于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本質及規律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首先,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本質及規律的理論探討對于正確地制定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構建起一個關于解決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的科學方法論體系具有價值和意義。如何使德育銜接方法更加科學、有效是貫穿于德育銜接方法論基本問題研究過程中的中心線索和根本任務,這種關于德育銜接方法科學化、有效性問題的理論探討,從其學科基礎上看,它是屬于德育銜接方法論問題研究的范疇。加強德育銜接方法科學化及有效性問題研究或者說是德育銜接方法論的研究,我們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大、中學校的德育銜接問題解決的基本方法和具體對策從何而來的問題。要科學的揭示大、中學校的德育銜接問題解決的具體對策理論依據,這就涉及到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產生原因與解決方法的關系問題。科學認識德育銜接的本質、基本規律、基本矛盾及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不僅可以正確揭示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本質層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對于提出有效而切實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則和具體對策提供直接與間接的理論根據,成為解決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整個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重要環節。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推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我國大、中學德育銜接工作存在問題及其未能有效地徹底解決,與我們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確揭示德育銜接的基礎性理論問題及德育銜接的特殊本質和基本規律有很重要的關聯,它實際上成為目前大、中學校德育工作中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這也是問題存在主要癥結所在。我們認為。對德育不銜接原因的研究不能僅滿足于或停留于上述這些層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開拓性和創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開對德育不銜接本質層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關于對德育不銜接根本性原因(本質層面)。所以說如何加強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本質和規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國德育實踐給我們提出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因此它自然也成為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產生原因的研究的重點內容。以下是我們對大、中學校德育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進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問題及其基本結論:
2.1 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概念的界定。嚴格地講,德育銜接是近幾年我國教育理論研究者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和理論概括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意味著大、中學校德育教育理論研究進入新的階段。目前我們在學校德育教育理論研究中,對有關大、中學校德育過程的理論研究很重視并有較多研究成果,但是對其中包含的“德育過程的階段銜接”即德育銜接理論的研究還很少,很不適應德育實踐的發展和需要。但是,由于過去我們一直沒有明確提出德育銜接概念,因此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把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從關于德育過程的理論研究中分離出來,并進行專門的系統研究。在這種研究中,現在一般只提德育過程的概念并對其有明確定義,還沒有明確提出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概念并較少直接在德育銜接概念的名義下研究關于德育過程的相關問題。由于從客觀存在的角度看,德育銜接是德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認為,從比較準確和較為嚴格的意義上說,所謂的“大、中學校德育銜接”應該被認定為它是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過程的階段銜接這一表述的一種簡稱,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稱。按照辯證邏輯的下定義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銜接概念(狹義)是一個辯證的具體概念,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定義為:學校德育過程的各階段即從中小學到大學是一個整體,德育教育的每一階段不僅具有不
同于其它階段的特點和質的區別,而且這個階段之間是相互聯系、前后相隨、互為因果及不斷發展的。如果要用精煉的語句把上述作以簡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學校德育過程及各階段之間是獨立性、連續性及整體性的辯證統一。
2.2 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規律的表述與劃分。目前我們對德育過程規律的研究很重視并有較多研究成果。但是對其中包含的“德育銜接規律”理論的研究還很少,很不適應德育實踐的發展和需要。(上述所謂的“德育銜接規律”的表述,我們認為應該被認定為它是關于德育過程的階段銜接規律這一表述的一種簡稱,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稱。)目前我們對德育過程規律的研究很重視并有較多研究成果,但是對其中包含的“德育過程的階段銜接規律”即德育銜接規律理論的研究還很少,很不適應德育實踐的發展和需要。在這種研究中,現在一般只提德育過程的規律,還沒有明確提出德育銜接規律的概念并較少直接在德育銜接概念的名義下觸及這個問題。由于從客觀存在的角度看,德育銜接的規律是德育過程規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認為,從比較準確和較為嚴格的意義上說,所謂的“德育銜接規律”應該被認定為它是關于德育過程的階段銜接規律這一表述的一種簡稱,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稱。可以這樣說,德育過程規律和德育銜接規律即廣義的德育銜接規律和狹義的德育銜接規律之問,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客觀存在著一種特殊的一般與個別的對立統一的關系。正確揭示狹義上的德育銜接規律的特殊性內容,尤其是科學地闡釋德育活動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之間相互區別、排斥和相互對立及其在當前的具體表現,對于正確認識目前大、中學校德育工作中不銜接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論意義。
2.3 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方法層次劃分及其內在關系的性質。德育銜接問題產生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具體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個方面,從其性質上講,它們都屬于德育銜接問題本質層面上原因的認識,其中前者(具體原因)屬于淺層次的本質方面的原因,而后兩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屬于深層次的本質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據德育銜接問題產生原因性質和分類及其本質層次原因的結構特點,相應的可以把關于德育銜接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法大致劃分為根本方法、基本原則和特殊方法(具體對策)三大層次。這里所說的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實際上是指解決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現狀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銜接工作全過程中都起指導作用的方法。它規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則運用的方向、準則和要求,在德育銜接方法論體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著導向、規范的作用,它是德育銜接原則、具體方法及對策制定的理論依據。
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則與具體方法及對策措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辯證聯系,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則在德育銜接具體方法及對策措施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總體上講,這種關系的特點可以簡述為間接性與直接性統一。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則,不能直接對德育實踐發生作用,只有轉化為作為個別層次的德育銜接的具體方法和對策建議才能發揮實際作用。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則作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觀實在的德育過程及其階段銜接的聯系是間接的,是通過一系列具體方法和對策建議來實現的。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對策建議的作用特點是由它們之間存在的共性和個性關系決定的,這種關系也就決定了此類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對具體方法和對策建議起著指導的作用。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為具體方法和對策建議的制定和應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作出了基本的規定,使其具體方法、對策建議在制定和應用時能夠有所遵循。在實際的道德教育活動中,一個成功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將德育方法的運用搭配得天衣無縫,從而有效地達到德育目標。但這種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審慎抉擇組成的有關道德教育方法實際運用的教育經驗積累基礎之上,這種道德教育的經驗和具體方法實際上已包含和體現了關于道德教育的某種本質、規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認識。當然,當人們還未認識德育教育規律和還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時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規律的原則和措施建議,但這些原則和具體方法不是在對德育規律自覺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而是根據德育經驗提出的,是德育經驗自發地符合了德育規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穩定性。
3.解決大、中、小學德育教育不銜接問題的基本原則及對策措施。針對當前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現狀,分析其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有效的具體方法即對策措施是本項課題最終目標。根據前述德育銜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之間辯證關系的原理,德育銜接具體方法的形成過程即是揭示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的特殊本質和規律并把它轉化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過程,從實質上講,它還是一個從前提到結論的推出過程、思維運動的過程,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之間客觀存在著判斷之間的聯結,體現為由一個或一些判斷(與根術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觀要素相關內容)的向另一個判斷的過渡和轉化。在這整個演繹推理過程中,德育銜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為這一推理的前提都將成為制定德育銜接具體方法直接或間接的理論依據。以上我們對大、中學校德育銜接的本質和規律及根本方法等問題進行了科學的表述和具體闡釋,為制定其德育銜接具體方法提供出較為完整的理論依據。以下我們針對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德育銜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辯證邏輯關于歸納、演繹推理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參考全國近幾年關于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問題調查和研究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關于解決大、中學校德育教育不銜接問題的基本原則、具體方法及其對策措施。
3.1 德育活動要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實際狀況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標及其內容、結構、層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學校不同年級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的水平及特點。
3.1.1 科學地構建適應全面素質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標及內容的體系,制定與中小學相銜接的火學德育目標。首先,以中小學、大學德育層次系統為書,進行橫向貫通,縱向銜接,切實有效地構建適應全面素質教育要求的大中學校德育體系。為此,大、中學校首先要從德育的目標、內容方面整體構建德育體系,以保證德育要素在大中學校各個教育階段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逐步確立大、中學校再年齡段道德認知銜接、道德責任銜接和道德人格銜接的目標。其次,對于大、中學校德育的各階段性目標,要各有側重,年級目標要具體明確、知行統一。要根據大學生和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成長規律有所側重,不可求全。大、中學生在校的每個教育階段都必須保證德育內容結構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漸進性和層次性,克服倒掛、脫節、簡單重復和脫離實際的問題。再次,在德育目標上,建議有關教育部門提出相應明確的方向,參照和對應“中學德育大綱”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應的對大學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細化的大綱,作出更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使中學的“大綱”目標與要求和大學的“大綱”目標內容更好的銜接起來。為大、中學校德育過程及其階段銜接創造良好的條件。
3.1.2 對大、中學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要有通盤的考慮和安排。首先,要根據現階段我國大、中學校的具體培養目標,明確各自思想治理論課的任務和要求。建議高教和普教主管課程教材改革的職能部門要加強聯系,相互溝通,統籌安排,逐漸形成一個既有不同層次要求,又有內在聯系的大、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科學體系。目前要抓住中學新教材的編寫和高校理論課教學大綱重新修訂的契機,做好大、中學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相互銜接與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個既有不同層次要求又有內在聯系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論教育科學體系,處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層次之間政治理論課的銜接配套問題。
3.1.3 合理地構建大、中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徑及具體方法的體系。首先,合理地整體地構建大、中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徑體系,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其他各科教學、育人、班主任工作、黨團組織和學生會工作、勞動與社會實踐、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把課堂教學作為大、中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時注意將以上各種途徑密切配合,要針對相應的內容,有主有次,協調配合,發揮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務,使其在時間、空間、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證要求德育途徑。其次,合理地構建大、中學校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的體系。高等學校內部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協調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體制、德育隊伍建設、德育經費的落實等,通盤考慮學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層次教育階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區別,又有內在的聯系,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德育資源,形成不同教育階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內部的德育工作隊伍。可實行不同崗位的交流和輪崗,并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使德育隊伍的思想、觀念及工作方法適應學生的需要,跟上時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學校的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首先,規范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三個教育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明確了各自的教學內容,使三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有內在聯系,但又不重復。明確三個不同教育層次的教學內容本科生規定的政治理論課必修課。此外,可根據不同類別選修其他課程,思想品德課不需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開設,而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本科生的各門課程和各個教育環節中。其次,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解決好大、中學校政治理論課的銜接問題。大學本科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教育老師講課時,要學生結合思想和社會實際重點講解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結合所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教師可作適當的引導。但由學生思考和回答。碩士生課程自始至終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采用啟發式、研究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緊密結合專業學習、科學研究和學生的思想實際,避免簡單灌輸抽象的理論。博士生課程應在學生自己學習哲學有關原著和選讀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有關代表著作的基礎上,進行專題研討,并與組織博士生參加社會調查及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請企業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作報告。對于有爭論或正在探索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應該用嚴謹、科學的態度介紹不同的學術觀點和自己的見解,與學生一起討論,以達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3.2 正確認識德育銜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統性、整體性特點,德育過程的運行要堅持計劃性、有序性和連貫性的有機統一。
3.2.1 各級領導要形成共識,把加強大、中學校德育銜接工作作為必須齊抓共管的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首先,要確定協調大、中學校德育工作的職能部門,成立研究機構,編印信息,制定相應的制度、計劃。要提倡高校政工干部和中學政工干部的互訪交流、調查研究,定期舉行研討會。積極支持有利于加強大學與中學德育工作有機聯系的各種改革措施。此外,要確定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職能部門,明確各自職責,明確不同教育階段的德育目標、內容、要求,制訂相頻的制度、計劃,編印信息,加強督促和檢查。不斷提高大、中學校教師的德育素質。目前,要在高中畢業階段和大學低年級建立一個相互適應的“過渡期”。中學的高中階段應改變封閉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大學應改變全方位開放的管理方式,對處于過渡期的青年學生都應采取“管中有放,放中有管”的方式,當然“管”和“放”的程度應視學生的成熟程度而有所不同。特別是對高中三年級與大學低年級學生應有一個漸變的適應過程。建議在重點中學高三年級開設“大學生生活、學習指導”選修課,實施適應性的超前教育;逐步形成大、中學校班主任定期交流制度,其中包括定期的專題座談交流,研討觀摩;試行大、中學校雙向的“見習班主任制”;舉辦大、中學校班主任共同參加的短期培訓活動,了解銜接的內容、措施和方法。
從近年來首都中小學德育的發展來看,我們是重視德育研究的,不管是在市級層面,還是在區縣層面,每年都提出了一批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有價值的課題作為決策咨詢研究項目,這些項目成果在2004年、2007年、2012年的全市德育工作會議上都有集中展示和體現,更是融入首都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又深感我們對德育的研究深度是不夠的,特別是相對于教學研究,還不夠細致、不夠深入、不夠精準。對于我們的工作,總結、回顧和梳理都是必要的,從中提煉鮮活的經驗、典型的案例、存在的問題,但是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就絕不能僅僅止于經驗梳理和總結,就要開展德育研究,真正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把握規律、了解需求、找出瓶頸,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來。
做研究和做行政不一樣,要講究科研的方法和手段,追求規律的認識和發現。德育研究和教育領域的其他研究又不太一樣,因為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而且道德的發展不同于知識的學習,自有其特殊規律,受各種隱性因素的影響。因此,抓好德育,重視德育研究,必須要把握好三點:
第一,必須深入到區縣和學校、家庭,深入到學生、教師、家長中間,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德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德育的研究需要特別重視調研,充分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務實、創新的研究作風,深入到實際中去。比如,我記得社會大課堂啟動前,曾經對學生“德育實踐活動與環境調查”做了專項調查,項目組訪談學生1231人,家長1185人,教師1190人,校長313人,并征詢北京市58所德育信息基地校意見,獲取了非常真實有效的信息和數據。只有通過實實在在的調查,才使研究人員掌握了大量的、真實的第一手材料,通過對數據和實例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工作建議和教育策略。
第二,必須從人的需求和特點出發,從工作需要和發展出發,確定德育研究的選題和關注點,開展實事求是、客觀理智的分析研究。開展德育研究,必須以中小學學生德育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提高德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目標,以加強、改進、創新德育工作為研究內容。既可以是德育的前瞻問題研究,也可以是德育的薄弱問題研究;既可以是學校德育管理機制建設的研究,也可以是學校德育途徑方法的研究;既要有對學生德育需求的層次性研究,也要有對教師家長需求的指導性研究。研究項目的確定必須是在調查研究、歸結提煉實踐經驗和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對當前北京市德育工作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前瞻性思考、實踐性探索、策略性研究。這樣的研究,才會直接帶動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德育的更多關注和思考,也將帶動區縣和學校德育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 三三二育人模式;德育;班級建設
學校是育人的專門機構,育人是學校的根本目的,活動是育人的重要載體,中小學德育和班級建設是學校育人的兩條核心渠道之一。中小學德育和班級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困惑和問題之一是沒有像教學工作那樣具體、明確和有可操作性的育人目標,嚴重地影響了德育的針對性、目的性、實效性。“三三二育人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以黨的教育方針、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理論和政策依據構建起來的,該模式與中小學德育和班級建設工作相對接并相適應,具有系統性、全面性、科學性、操作性的特點。
一、“三三二育人模式”簡介
1.概念界定
“三三二育人模式”是指以培養中小學生“三種習慣、三種能力、兩種品質”為核心的育人目標模型。第一個“三”代表三種習慣,指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第二個“三”代表三種能力,指合作交流能力、審美表現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二”代表兩種品質,指思想道德品質、個性心理品質。
2.適用范圍
“三三二育人模式”主要適用于指導中小學校校內外教育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也適用于指導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德育分層育人目標設計與實施,還適用于指導班主任對班級育人目標進行系統思考與設計。
3.理論依據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設計目的是建立系統、全面、可操作的中小學育人目標體系和實踐操作體系,其育人目標整體框架的構建主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綜合素質評價標準,“三種習慣”育人目標體系構建的主要依據是《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道德品質育人目標體系構建的主要依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理品質育人目標體系構建的主要依據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國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對“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構建具有直接的指導價值。
二、主要內容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內容是三種習慣、三種能力、兩種品質的育人目標體系。為了更好地理解“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構建過程和提高模式的可操作性,我們需要建構“三三二育人模式”的多級指標體系,并把握各級育人目標體系的理論政策依據。圖1是中小學育人目標體系構建及其理論依據之間的關系示意圖,系統表達了“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內容。
圖1僅構建出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三級、四級甚至更多級指標的構建給中小學校留有更大的空間,以便提高“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普適性,并發揮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標是一個較完整的終身育人目標體系,對于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發展)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由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教育過程也是一個循環往復、循序漸進、不斷升華的過程,因此,中小學校可以依據小學低段、中段、高段,初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高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等不同學段,分別制定以三種習慣、三種能力、兩種品質為核心的育人重點,以便實現教育過程設計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見表1)。
三、實踐價值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標體系對于學校德育和班主任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實踐目標指導價值。
1.作為設計學校和班級育人目標體系的參考依據
與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相比,學校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缺少系統、全面、可操作的育人目標體系,導致德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經常致力于日常工作的開展、基本秩序的穩定、各種教育活動的組織等內容,似乎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永遠在路上,一切都在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2001年開始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僅是課程和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也為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育人目標體系,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就具備了這樣的功能。在基礎教育的育人實踐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陷是操作性相對較差,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的對接比較困難,因而其實效性經常受到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質疑。
“三三二育人模式”以黨的教育方針、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理論依據和政策依據,借鑒了《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核心內容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綱要》的精神,包容了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全部內容,并將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的理論思維,轉化為中小學育人工作的實踐思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學校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作為設計學校和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目標的參考依據
常規管理工作是德育和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現實的狀況是,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經常把常規管理作為一種日常工作來做,而不是作為一種育人工作來做,目標意識和育人意識比較淡薄。“三三二育人模式”為學校德育和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目標的制定提供了參考依據。
我們可以依據學校工作基本規律、德育管理基本規律和“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標體系,制定以時間、空間和內容為基本維度的各種管理常規,實現德育課程設計與實施在時間、空間、內容上的一體化,并實現常規管理過程與育人目標體系的一體化,達到常規管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有機統一。
例如,陳經綸中學分校通過制定以時間為基本維度的一日常規、一周常規、每月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等,對學生進行時間維度引領和管理,實現學校德育工作時間維度上的科學性、規范性、有序性;通過制定以空間為基本維度的教室管理常規、辦公室管理常規、實驗室管理常規、樓道管理常規、操場管理常規等,對學生進行空間維度的引領和管理,實現學校德育工作空間維度上的科學性、規范性、有序性;通過制定以內容為基本維度的課堂常規、眼操常規、課間操常規、升旗儀式常規、集會常規、課外活動常規、早自習常規、午間管理常規、靜校管理常規、衛生管理常規、值周管理常規、用餐管理常規等,對學生進行內容維度的引領和管理,實現學校德育工作在內容維度上的科學性、規范性、操作性。所有規范的制定和實施都以“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標體系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
3.作為設計各種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育人目標的參考依據
學校作為育人的專門機構,以育人為根本目的,以活動為育人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為了提高學校和班級活動的目的性和育人效果,我們可以把“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標體系作為設計各種校園活動目標體系的重要參考依據。
我們可以依據學校德育年度工作規律,制定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社團節、讀書節等月度學校德育節日規劃,統籌學校科技、體育、藝術、社團等組織建設和校本課程安排,通過系統化的德育活動開展推動育人目標的實現。
我們可以依據育人目標和學校整體規劃,設計校園、櫥窗、樓道等校園環境,通過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育人氛圍,讓校園環境成為隱形的德育課程。通過系列國旗下主題教育活動,擴大宣傳教育和正面引導,推動學校德育課程的有效實施。
提高認識。如果把教育比做打仗,德育工作就是占領制高點;如果把教學和科研比做骨和筋,德育工作就是氣和神。我們應當堅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置于學校工作的首位。
確立核心。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線是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建設上,要始終堅持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道德建設上,要始終堅持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在文化建設上,要始終突出思想建設的作用和功能。人文教育、藝術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固然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有一定的作用,但絕對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
重在落實。德育工作要重在建設,狠抓落實。德育工作要虛功實做,虛事實辦,軟件硬做,軟硬兼施。要把德育的目標、內容、政策、載體由虛變實,把德育工作的體制、機制、隊伍、投入由軟變硬。虛指標要量化,弱意識要強化,軟任務要硬化。
大局意識。德育工作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增加宏觀含量。德育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循環,自我封閉;要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改革發展穩定服務,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德育工作的成效,歸根結底要看德育工作在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
繼承創新。繼承是前提,創新是動力。加強與改進,繼承與創新,兩者都是互相統一、相互促進的。只有在改進中加強,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德育工作才能跟上新形勢,貼近實際,深入人心。
處理關系。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德育工作要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在戰略上,改革是第一位的,以改革求發展是積極的發展,以改革求穩定是積極的穩定;在戰術上,穩定是第一位的,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要取決于穩定所能承受的程度。沒有穩定,就談不上改革、發展。但不改革、不發展,學校就沒有活力,事業就沒有前途,利益就沒有盼頭,人心不穩,也就沒有真正的穩定。
探索高校德育規律,需要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勢的深刻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外部環境、社會條件、工作條件發生的深刻變化,大學生思想意識的生成特點、表現形式、傳播規律發生的深刻變化,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選擇、價值取向發生的深刻變化。這三個深刻變化,對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德育工作是一門科學,認識和把握德育規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德育規律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德育工作科學化水平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需要我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深化,不斷總結。從實踐維度,我們應當遵循以下德育工作規律: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健康成長的群體。主流肯定是前提。當代大學生在社會轉型中思考,又在思考中變化,他們具有較強的接受新事物的意識、獨立自主意識、平等意識、法律意識、公民意識,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被容納,我們應當認同、遵從、理解。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時代環境塑造的群體。環境塑造是基礎。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要求我們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環境因素影響中,注意環境塑造的基本規律,特別要從改革開放環境中看到當代大學生成長進步的時代烙印,增強時代環境教育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需要加強理論教育的群體。理論教育是靈魂。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如果要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使命,明白改革方向,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我們要創新理論教育模式,在建設團隊中構建新型學習組織,在互動參與中增強政治思想共識。這種政治認同、價值認知不僅要體現在思想上,也要反映在情感上,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展現理論體系的真理力量,展現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文力量。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需要引導發展的群體。引導發展是根本。教育具有人本價值。要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發展,這是教育的本源價值,是關于人的發展思想的最高境界。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權利和責任,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德育教育 化學教學 滲透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48-02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素質教育成為了教育教學發展的主流趨勢,而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意義重大。化學教學在德育教育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德育因素的挖掘是化學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教學責任。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滲透德育內涵,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共同提升。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品德建設無疑是學生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這顯然給當前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德育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在當前課程教學中均有所體現。以化學教學為例,德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時代教育理念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體現。學生在理解化學概念與化學實驗的同時,也能體會德育教育的思想內涵,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勢必產生積極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德育教育與學生的人格塑造及性格形成密切相關,而化學教學中德育概念的融入正是德育全方位教育的一種體現,是學生道德品質完善的有效途徑。德育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德育應用于化學教學是強化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徑
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教育共識,德育功能的體現理應在學科教學中加以落實。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概念是對德育功能的有效強化,同時也是對德育教育方針的貫徹與落實。
2.德育應用于化學教學是教育基本規律的客觀體現
在教學活動中實施德育教育是學校基本教育規律的一種體現,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德育教育正是對育人目標的有效補充,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實施路徑。由此可見,化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客觀教育規律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體現。
3.德育應用于化學教學是化學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當前化學教學改革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前提,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德育的發展自然成為了化學教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在理解化學概念與實驗原理的同時,也促進了自身實踐探究能力的發展,這與德育功能的發揮密切相關。
二 德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素質教育是對學生智育及德育的雙重滲透,同時作為學生德育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品德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是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樹立的重要基礎。當前化學教學工作開展應立足于學生德育理念的培養,將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有效結合,切實發揮化學教學中的德育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關于德育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可從如下幾方面得以體現:
1.化學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實施的核心內容,是一種民族情感在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展現。化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化學知識素材,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積極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造紙術的形成、古代冶煉技術的發展,都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素材。
2.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意識培養與社會責任教育
化學教學中會涉及環境問題和生態保護的內容,這就為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教學素材。此外,工農業發展、交通運輸等對民眾生活的影響也應在化學教學中得以體現,以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形成。
3.化學教學中的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思想也是德育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體現。化學主要研究事物的結構、性質以及相關的變化發展規律,從科學的視角來剖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唯心思想,例如民間常說的“鬼火”等,實則就是特殊化學成分于空氣中自燃的現象。
4.化學教學中的道德與品質教育
化學教學注重思維的嚴謹與縝密,在精確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實驗結果,這一過程正是對學生優良品質的一種培養過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縝密的學習態度的同時完善學生的心理品質發展,這一過程無疑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及道德觀念形成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三 結束語
德育教育的開展對于學生的性格完善影響深遠,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實施過程中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有效滲透融入學科知識中,逐漸優化學生的德育認知。對于化學教學來說,智力發展與德育教育同等重要,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教育的概念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思考和探討的問題。當前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德育教育應從學生的既有經驗與知識儲備出發,將化學符號與社會問題研究有機結合,喚醒學生內心的道德情感與社會責任意識。化學教學中的實驗課以發展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為主,倡導積極
參與的同時也應融入學生的個性發展因素,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德育態度,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中體驗成功。
參考文獻
[1]曹蓉.關于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S1)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綜述;結構;矛盾;規律
一、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結構的研究
1.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構成要素的研究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首先要弄清楚這個過程的構成要素,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構成要素,目前主要的觀點有:
(1)三要素說三要素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個要素組成的。也有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由教育者、教育內容、受教育者三要素相互作用構成。[1]而于光遠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對象和教育環境三個要素。[2]三要素說的幾種觀點,其共同點是都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個要素,不同點在于對除此兩要素之外的第三個構成要素的認定。這些觀點多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形成初期的觀點,已經涵蓋當今流行的四要素說的部分內容。
(2)四要素說或三體一要素說四要素說認為構成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因素主要有四個,即教育者(主體)、受教育者(客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介體)、社會環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撐條件(環體)。[3]三體一要素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環境三個獨立的實體和媒介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動)組成。[4]
這兩種觀點是目前學術界占主流的觀點,二者在形式上看有區別,但實質上二者都承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或社會)環境、媒介(或介體)這四者的運動和相互關系構成。只是對這四者的具體內容和地位認識稍有差異。三體一要素說是將四要素以“體”和“要素”來劃分,更加強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地位;事實上也承認所謂的“三體”也是要素,只不過是本源性要素,而“媒介要素”是非本源性要素。[5]
(3)多要素說(五要素及以上)主要有五要素說、六要素說、八要素說等。五要素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標五大要素。[6]六要素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主體活動,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而創設的具體情景)。[7]八要素說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目的、內容、原則、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反饋這八個基本要素。[8]
五要素和六要素說都把教育環境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構成要素之外,八要素說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環節也納入其構成要素。多要素說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構成要素劃分較為細致,有些甚至到了繁雜的地步。究其實質,是將四要素說中的教育介體或教育環境做了具體的劃分,略顯繁雜,缺乏概括和凝練。所以此幾種觀點未能為多數學者認同,影響不大。
(4)系統說:早期系統說(十大子系統)和分層系統說早期系統說從系統工程學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劃分為主體系統、客體系統、內容系統、方法系統、環境系統、思想系統、原則系統、信息系統、決策系統、評價系統十個子系統。這十個子系統是思想教育母系統的十個基本要素,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配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9]分層系統說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分為多個層次,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價值、目標、教育者、受教育者、內容、評估、方法等是第一層次的要素。而第一層次的要素內部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包含第二層次的要素,第二層次結構之下又有第三層次結構。[10]
系統說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系統性,也表明了這個過程的復雜性,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早期系統說較為復雜,分層系統說也只是提出研究的思路,而缺乏實際系統研究,故影響都不大。
綜合以上幾種觀點,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要素構成這個問題上,理論界分歧與共識并存。四要素說(包括三體一要素說)憑借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囊括了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幾乎所有方面”這一優點,逐漸占據了主流的位置,逐漸為多數學者所接受。[11]但也有值得進一步商榷的地方,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地位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之外的因素,其對思想政治教育起重要影響作用,但能不能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還待進一步的研究。有的學者就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體。至于教育環境,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之外的因素,不能將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要素。”[12]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介體”的表述較為模糊、內涵過于狹窄。四要素說認為教育介體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進行雙邊活動的中介,即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13]然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進行的雙邊活動絕不僅僅只包括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又如何體現為介體,作為介體其地位和作用差別在哪里,能否合并作為一體,這些都要討論。“介體”一詞是從生物化學上借用來的一個名詞,如何表述思想政治教育介體,并科學界定其內涵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2.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階段和基本環節的研究
(1)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階段的主要觀點:三階段論和八階段論三階段論包括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從發展過程角度劃分為三個階段:內化階段、外化階段、反饋調節和重新教育階段。[14]八階段論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有:問題階段、準備階段、溝通階段、啟發階段、轉化階段、提高階段、解決階段、評價階段等構成,這一系列階段有機地結合,便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過程。[15]
這兩種階段論,前一種更為學界所認可,但從內化、外化、反饋調節這些具體的詞來看,更多的強調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實踐過程,如內化是受教育者的內化,外化是受教育者外化,雖然其中必然包含著教育者的教育活動,但這應該是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形成和實踐的不同發展階段,似乎不應以其來代替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階段來劃分。后一種觀點過于繁瑣,雖提出較早,但影響不大。
(2)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環節的主要觀點:三環節論、四環節論和五環節論三環節論認為思想政治工作過程包括確定目標、促成轉化和反饋控制三個基本環節。這三個基本環節前后相繼、相互滲透,構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16]也有學者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分為方案、實施、評估三個階段。[17]還有的論著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應該包括:確定目標,制訂計劃;實施影響,促成轉化;信息反饋,評估控制這三個環節。[18]
四環節論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環節包括:確定教育目標和制定教育計劃、選擇教育機制、指導受教育者踐行社會要求、總結檢查。[19]
五環節論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過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搜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決策、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調節、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結五個環節。[20]
這幾種劃分環節的觀點主要從行政管理學理論中移植而來,總的來看,這些意見大同小異,沒有原則分歧。區別在于后一種都比其前面的一種在具體環節的劃分上更加詳細,共同點是都從動態的和實踐操作的層面探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問題在于反饋或控制階段和“三環節”中的第三環節重復,也就是環節和階段的劃分有沖突。
(3)部分學者的觀點部分學者傾向于不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劃分為階段和環節這兩個方面來探討,而是將這一總過程劃分為三個或四個子過程,把具體的階段和環節納入子過程中。如,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包含三個相互聯結和相互制約的過程,即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過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過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轉化過程,是三個過程的統一。[21]在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過程中又分為五個環節(見上文)。又如,認為教育者的意識活動過程、實踐活動過程;德育對象的意識活動過程、實踐活動過程。這四個子過程的依次展開,構成了德育過程。[22]
綜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階段和環節的劃分問題比較混亂,主要的表現:一是環節與階段概念區分不清。如,《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在論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環節”時說:“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分為方案、實施、評估三個階段”[23]。既然論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環節,如何又劃分為三個階段呢。二是階段和環節的劃分不一致問題。由此,爭論主要圍繞兩個焦點:一是這一過程是否需要以環節和階段的方式來劃分。二是這一過程如果劃分為階段和環節,這就需要厘清階段與環節的區別以及二者的邏輯關系。
筆者認為可以將階段納入環節來考察,而不要區分為階段和環節,這樣也可以避免二者在某些方面重復的問題。即,準備環節,主要包括目標、機制、方案等;實施環節,主要包括內化、外化等;評估環節,主要包括反饋、控制、調節、準備重新教育等。
二、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的研究
1.劃分為基本矛盾和具體矛盾的研究
(1)對基本矛盾的研究主要有這些觀點:第一種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會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與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發展狀況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四因素的相互矛盾關系的集中表現。[24]第二種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與教育工作對象現有水平的矛盾。[25]第三種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實施的社會對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現狀之間的矛盾。[26]第四種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主要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具有的政治思想水平之間的不一致,這一矛盾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發展的基本力量。[27]
這四種觀點的共同點是都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要求與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現狀的矛盾;區別在于,這個思想政治要求是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還是教育者掌握(或轉化、實施)的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即社會的要求與教育者掌握的社會要求的區別。這種分歧的產生,主要的原因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否有區別的不同理解導致的。有學者認為應該將這二者加以區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的社會發展要求同人的實際思想品德水準之間的矛盾。[28]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應該是經教育者轉化和掌握的社會思想品德要求,而不是社會直接的思想道德要求,即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與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29]
(2)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盾的體現第一種觀點認為,基本矛盾的展開體現為:教育要求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矛盾,教育要求與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為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著與社會要求之間的矛盾。[30]第二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應體現在兩個方面,從認知方面來看,主要體現在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與受教育者現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從情感方面來看,主要體現在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與受教育者的具體的優勢需要的差距上。[31]
有很多學者將第一種觀點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后的具體矛盾,實際上持第一種觀點的人并不認為這些是具體矛盾,僅將上述矛盾看作是基本矛盾的體現。而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矛盾應當是教育目的、任務、途徑、方式方法與教育效果之間的矛盾關系及其內部矛盾。[32]第二種觀點從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盾的體現,關注了受教育者的需要,這是一個新的視點。
(3)對具體矛盾的研究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矛盾是基本矛盾的表現,主要有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教育介體之間的矛盾、受教育者與教育介體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教育環體之間的矛盾、受教育者與教育環體之間的矛盾、教育介體與教育環體之間的矛盾。[33]第二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矛盾是指教育目的、任務、途徑、方式方法與教育效果之間的矛盾關系及其內部矛盾。[34]第三種觀點,是根據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階段劃分具體矛盾:準備階段的具體矛盾、實施階段的具體矛盾、總結評估階段的具體矛盾。[35]
這三種觀點中,第一種觀點是把“四要素說”中四要素之間由于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六對關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矛盾;第二種觀點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的操作步驟層面討論具體矛盾;第三種是從過程的階段論述不同階段具體矛盾。
2.系統論的分層研究
之所以將這種觀點單獨列出,是因為其既不同于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劃分為基本矛盾和具體矛盾的做法,又在系統分層的基礎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故而單列。
這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矛盾依據其存在與作用的范圍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與外部環境的矛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內部的矛盾,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統運行過程中內部各子系統(主要是教育子系統和接受子系統)之間的對立統一;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主體自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矛盾。[36]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子系統與接受子系統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教育子系統包含了教育主體、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幾個要素,接受子系統則主要是指接受主體自身。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可具體表述為:1)接受系統的狀況對教育系統具有決定作用。2)作為接受主體,一方面,社會化的需求使之要努力去適應、接受教育方的影響;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主體性又在不斷地對來自教育系統的影響進行選擇、過濾。3)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內部的其他矛盾都會受教育系統與接受系統矛盾運動狀況的影響而調整與改變。[37]
系統分層研究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盾歸結為施教與受教過程中教育子系統與接受子系統的矛盾,并作為其它一切矛盾的根源。較之傳統的觀點在概括性和系統性上,都有很大進步。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表述并不明確,是依次遞進的還是相互平等的;其次,對教育子系統和接受子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的論證不夠充分和完整,缺乏細節論證,意思的表達不夠明確;第三,基本矛盾和其它矛盾的影響和制約機制也有待作者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的研究,學者們都認同存在基本矛盾,而且這個基本矛盾與三者有關——社會思想政治道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現狀(或水平)。雖然有的學者在基本矛盾中未明確提及教育者,但將社會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傳達給受教育者的過程中教育者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體矛盾的問題上,分歧較大。一是具體矛盾內容上的區別;二是具體矛盾與基本矛盾的體現(或展開)有無不同。系統分層的研究方法為我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矛盾提供了一個可供利用的思路,就是我們可以把具體矛盾納入三個層次的矛盾系統中來研究,這樣也許可以避免矛盾叢生的局面。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研究
1.基本規律獨一說
基本規律獨一說,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只有一個,其下又包括若干個具體規律。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把“適應超越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而在具體規律上有差異。一些研究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體規律包括:雙向互動律、內化外化律、協調控制律。[38]另一些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具體分為: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積極施加教育影響的規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向認知、互動的規律;教育者、受教育者與教育環境作用相協調的規律。[49]第二種觀點從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基本矛盾和所要解決的具體矛盾來著手,認為內化與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40]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為:教育者的教育活動一定要適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發展(或狀況)的規律。[41]有學者從探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心理規律入手,認為其基本心理規律可表述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為主導的施教系統必須適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規律。[42]兩種說法角度不同,但有類似之處,就是強調重視受教育者的狀況,但都忽略了社會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這個重要的方面。
2.基本規律多元說
基本規律多元說,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或具有全局性意義的規律不止一個,而是有多個。
第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包括:社會適應規律;要素協同規律;過程充足規律;人格行為規律;自我同一規律等五個基本規律。[43]第二種觀點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可作表述為:教育要求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之間保持適度張力的規律;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的規律;協調與控制各種影響因素使之同向發揮作用的規律這三大規律。[44]第三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有全局意義的規律主要有三條,即教育者的主導作用與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辯證統一的規律;協調自覺影響與控制自發影響辯證統一的規律;內化與外化辯證統一的規律。[45]第四種觀點,認為社會化和個性化相統一、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統一,要求和需要相統一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規律。[46]
3.新規律說
有的學者認為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應有新的規律,這些規律是:第一,主導性與多樣性統一規律;第二,社會化規律;第三,主體間多向互動規律。[47]也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應與時俱進,遵循自身特殊的規律,即動態平衡規律、和而不同規律、開源引流規律、整合超越規律等。[48]
4.階段規律體系說
階段規律體系說,即認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分為內化、外化和反饋檢驗三個階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自然就包含內化規律、外化規律和反饋檢驗規律三條規律。這三條規律又都各自擁有自身的子規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就構成了一個規律體系。這一體系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內化規律,主要有內在需要驅動律、主體素質支配律、教育方法影響律;第二,外化規律,主要有主觀精神參與律、外在環境制約律、內化外化反復律;第三,反饋檢驗規律,主要有交互整合律、協調控制并存律。[49]
綜上,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研究,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分歧很大。這些分歧的產生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對規律的認識問題。規律是客觀的,人類只能認識和利用它,而不能創造和消滅。我們現在已有的各種有關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觀點,并非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本身,而是對這一客觀規律的主觀認識,屬于認識范疇,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認識,差異的產生也就是可能和必然的了。其二,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認識的不一致,必然導致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認識的不一致。人類認識和發現一事物的規律,總是基于對這一事物內部矛盾的認識,對矛盾的認識不同,對規律的認識自然也不一致。
從已有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研究來看,雖然分歧較大,各說其事,但大多數學者在具體論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時候都承認一個基本前提,即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構成要素之間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從這個角度來審視上述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各種說法,我們可以發現,多數也還都是在論述思想政治教育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如適應、超越、協同、協調、雙向、互動、統一等等,這些詞匯無疑都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構成要素之間關系的不同解讀和表述。也正是因為對這些關系的認識的不同,才形成了對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眾說紛紜的局面。但是,以上的這些觀點是否就是或者能夠反映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構成要素之間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還值得商榷和進一步深入研究。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明確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關系是研究的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否有區別,有哪些區別。在討論如上文所述的構成要素、發展環節階段、矛盾、規律等問題上,我們發現多數學者在使用這兩個概念時,沒有進行認真的區別,這是造成觀點分歧的一個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構成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構成要素的異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環節階段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環節和階段的異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矛盾的異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的異同。這些問題的澄清都有賴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關系的界定。此外,對這兩者的界定也利于厘定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研究的范圍。
2.要用整體的和聯系的觀點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一個整體的過程,其構成要素、發展環節或階段、矛盾、規律都是密切聯系的。各部分研究成果要能夠前后呼應、互相印證。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就是其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這個作用過程可以劃分為一定的環節或階段;而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存在一致的情況,也存在不一致的情況,要素之間的相對(或相反)的、不一致的作用關系,就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矛盾;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所以,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構成要素、環節或階段、矛盾、規律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相互照應的,成體系的。例如,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研究與其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的研究要能相互印證。因為我們要在首先認識事物的矛盾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認識其規律。事物的內部矛盾反映事物的本質,不認識事物的矛盾,就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也就不可能獲得對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認識。也就是說,規律應該反映矛盾,矛盾應該是規律的。如果出現對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研究成果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研究成果脫節或不一致的情況,那么無疑這個研究是失敗的。
3.要從實踐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本身是實踐的,是一項實踐活動。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理論研究應該基于思想政治育的實踐,任何脫離這一實踐的純書齋式的學術探討都是沒有意義的。理論研究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能夠指導實踐,所以,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理論研究的成果也要回到實踐中去檢驗。
參考文獻:
[1][27]陳百軍.思想政治教育學[M].大連:大連工學院出版社,1988:244,252.
[2][8]葉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論[J].前沿,2004(6):156-158.
[3][14][24][30][32][34][38]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1,101,107-114,107-114,107-114,107-114,114-120.
[4][5][20][21][25]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2000:145-150,145,132-134,132,130.
[6]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3):15-19.
[7]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68-106.
[9]田曼琦,白凱.思想教育系統工程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2-67.
[10]李芳,張耀燦.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結構研究的著力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2):15-18.
[11]蔡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要素與心理規律的探討[J].理論界,2008(5):261-262.
[12]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5.
[13][29][33]張耀燦,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9,94,95.
[15]李玉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階段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1997(3):9-11.
[16]李文輝.論思想政治工作過程的結構[J].理論觀察,2001(2):22-24.
[17][23][28][44]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4-307,294-307,71,316-320.
[18]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0-92.
[19]陸慶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49-156;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106.
[22]沈壯海.有效德育過程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54-63.
[26]王效仿.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看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1999(6):25-27.
[31]盧景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新論[J].探索,2006(2):112-114.
[35]曾喜云.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具體矛盾的思考[J].南方論刊,2007(2):82-83.
[36]劉燁.思想政治教育矛盾體系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5-17.
[37]劉燁.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盾新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12):27-19.
[39]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學林出版社,1990:141-143.
[40]梁斯.內化與外化的辯證統一——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J].教師與職業,2005(6):38-39.
[41]陳作珊,許國峰.淺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規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3(2):98-101;王寶中,譚文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初探[J].理論觀察,2000(3):29-31.
[42]胡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心理規律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3):52-56.
[43]陳秉公.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理論體系[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5]王建華.略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7(5):13-15.
[46]蘇星鴻,文澤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新論[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78-80.
[47]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05(2):4-10.
一、從細小處入手,創設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開始,要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確實,優秀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需要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讓學生從幼年開始,就在優秀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長。從目前的教育實際來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學校教育,延長教育半徑,努力做到三個最佳結合。
1.學校教育結合主流文化
學校教育應永遠處于德育工作的中堅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應該逐年提高,時時處處要體現主流文化的脈動。要求學校在進行德育時,著眼于每個孩子的成長,讓每個教育活動都能從教育實踐中把握時代特點,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
2.社會教育結合社會實踐
德育工作僅靠學校遠遠不夠,德育工作離開了社會大舞臺,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在日常的社會教育中,只有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才能讓德育工作產生最大效能。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尋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在于德育的社區化和基地化。為開好德育社會實踐課,我們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社會資源,建立固定的活動課程基地,使德育社會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我們與民樂縣消防大隊、武警中隊等單位建立聯誼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到這些單位開展活動,共同擔負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責任。活動基地的選定,為每一個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實踐活動搭建了廣闊的社會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陸續開展了綠色軍訓、逃生演練、社會小調查、社區服務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工作校內有場所,社區有環境,校外有基地,社會全幫扶,從社會的熱點入手,化大為小,將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分解、落實,逐一加以解決,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教育,特別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圍,讓教育真正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和著力點。
3.家庭教育結合傳統美德
德育工作離開了家庭,就會淪為空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最佳結合,是做好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選擇,離開了家庭的德育就會形成短板效應。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先后開展了“世紀小孝星”“感恩母親節”等系列活動,表達對父母、師長的尊敬和摯愛;利用假期開展“小鬼當家”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陽紅”活動為契機,開展了“愛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動。各班成立了“愛心服務小分隊”,與周圍社區和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結成愛心幫扶對子,每周定期上門服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重陽節帶領孩子們走進敬老院、老年公寓,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自主參與的過程中,懂得尊老和愛老。這些活動尊重和激勵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從傳統美德教育入手,鼓勵家長的創造精神,積極主動地探討親子教育、親情教育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受到廣大家長的好評,達到家長配合、學生自愿、全社會受益的目的。
二、從細節處落實,鍛造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德育工作更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創樹品牌,只有創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細節的積累和褒揚。要尊重一線教師的首創精神,鼓勵在德育工作中根據校際實際,創新活動方式和內容,緊貼學習和生活實際,編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不求整齊劃一,更不搞一刀切。
1.創新促發展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不雷同,不抄襲,可以大膽引進先進經驗,讓德育工作緊跟時展步伐,不同時期有不同內容,不上綱上線,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聞樂見,又注重實際,這需要一線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勵德育工作者的勞動,多創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讓創新成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
2.開放辦教育
德育工作不僅要實現“三個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眾長,最大限度地實現德育的社會化,廣泛爭取社會上一切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將德育工作引入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從不同層面加大對德育的重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向德育傾斜。要細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現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礎上,適當細化考核細則,淡化條條框框,靈活驗收要求,對一線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勵力度,激勵基層多出經驗,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積極開展“家長助教進課堂”等活動。充分發揮每位家長的特長,聘請不同行業的家長為校外輔導員,開設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開放的講臺,搭建了全新的教學實踐平臺,進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實現開放辦教育。
3.品牌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