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血透室工作計劃

血透室工作計劃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07 14:13: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血透室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血透室工作計劃

篇(1)

⒉非工作人員未經允許禁止入內,患者進血透室前***,換托鞋。

⒊血透室內禁止吸煙,禁止隨地吐痰,保持室內整潔、肅靜。

⒋嚴格區分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嚴格執行血透室消毒隔離的原則,堅持傳染病人專機透析,分池復用原則。

⒌愛護血透室內物品,并禁止外借,特殊情況必須經護士長同意,科主任批準。外出搶救所帶儀器,由出診醫護人員負責,保管。

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及健康指導文明禮貌熱情周到的為患者服務。

⒎合理安排患者透析時間,并通知患者本人所在科室,對透析病人做詳細登記。擇期透析的患者若想更改透析日期,提前一天聯系,需急診透析患者所在科室值班醫師與血透室聯系,血透室工作人員做好透析安排。

⒏準備好透析物品,透析機,血透室藥品、物品、儀器放在固定位置,透析機設專人保管維修,并做好維修登記。以保證透析順利進行。

⒐透析結束后,即進行透析器、血管路的復用。整理用物,清潔消毒透析機,每日紫外線消毒透析室、治療室,透析治療準備室,每次兩小時并登記。

⒑每周徹底清掃,每月大消毒透析機及管路,定期消毒反滲機,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包括空氣、反滲水、透析器、血管路等)。

中心采血室工作制度

⒈采血室護理人員在護理部、門診部的領導下,按崗位責任制工作,并應掌握崗位職責內容。

⒉熟練各實驗室的采血要求及標準,嚴格按其規范采血,以保證化驗結果的準確性。

⒊負責全院各實驗室門診病人的采血,報告單的管理與發放。

⒋采血后的標本、申請單、收據按各實驗室分類,由各實驗室派專人到采血室領取標本,并行嚴格接收核對。

⒌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正確評估,做好健康教育。

篇(2)

首先我把年初護理部制定工作計劃中的要點與大家回顧:

1、逐步增加人員配比。

2、落實中醫護理方案。增加適宜技術項目。

3、在內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4、加大培訓力度。

5、提高服務質量。

6、加強安全管理。

根據年初咱們護理部制定的工作計劃,我們護理工作完成情況向大家匯報如下:

1、按醫院工作的總體規劃,在逐步擴大護理隊伍,上半年又招聘護理人員14人(其中有四人已上崗)10人在導診。逐步提高床護比,比值由原來1:0.36提高到1:0.38(這個數值是按二甲醫院實際開放床位算的,其中骨科病房增加一名護士,內科增加兩名護士)。

2、需要新開展的業務,已向院領導逐級申請,經院里定奪,中醫護理方案、適宜技術、優護病房暫緩。

3、業務培訓。咱們4月1日進行二甲驗收工作后,按中醫護理工作指南要求,重新調整了培訓計劃、內容。同時為盡快提高基礎護理水平,每月增加護理基礎考試一次。對于護士長講課提高到課件教學。于六月初制定崗前護士、實習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

4、提高服務質量,從服務方面。年初增加了臨時工作任務,開展護士語言、行為服務規范,并通過科室培訓、護理部集中培訓等形式進行培訓。從業務水平方面。加大培訓、考核力度,按計劃分層級考核真正落到實處。

5、針對安全管理。由咱們李副書記牽頭,制定了科室財務臺賬,并按要求規定對物品、儀器、設備進行保養、維修。針對搶救車、常備藥品進行清查,登記,由藥劑科和護理部共同監管。人員薄弱環節要求科護士長有針對性的培訓。定期組織安全隱患討論。

6、完善和改進二甲驗收工作中的不足。于六月末前完成護理應急預案預案及程序的整理工作。(共計重新調整、完善應急預案118項)

7、護理人員進修:血透護士一名、手術室護士四名。按預計入住新樓后培養一個新的梯隊,大約6—8人,現已制定培養人員5人,還需3人左右,下一步工作按計劃繼續完成。

8、開展護理人員末位淘汰制度。方案已下發給相關科室護士長,并要求認真傳達到每位護里人員知曉。

9、制定護理人員崗前規范化培訓手冊、實習生手冊、護士手冊。現在前兩個手冊已完成,護士手冊在完善和整理中。

半年護理工作量完成情況:

半年各科室累計共輸液9810次,輸血41次,肌肉注射1455人次,皮試980次,靜脈采血748人次(不包括門診),一級、危重患者14人次,灌腸34人次,口腔護理41人次,導尿275人次,吸氧434人次,胃腸減壓14人次,鼻飼7人次。

1)、基礎護理合格率達94.5%

2)、特、一級(危重)患者護理合格率達92.3%3)、急救物品、藥品完好率達100%。

4)、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達91.7%,中醫護理記錄合格率93.5%。

5)、護理人員三基考核,理論合格率達90.8%,技術操作合格率92%。

6)、消毒隔離合格率達93%7)、病房管理88.9%

存在問題:

1、護理管理水平偏低。護士長日常工作抓的不細,管理不嚴。

2、護理人員培訓不夠規范化,未能真正達到培訓目的,科室培訓流于形式,達不到實效。帶教不規范。

3、護士溝通交流能力偏低,健康宣教不到位。

4、個別護理人員素質、業務水平偏低,中醫知識嚴重匱乏。

5、護理文書書寫內容缺乏內涵,中醫護理記錄缺乏中醫辨證和施護。

6、工作制度落實不嚴。護理工作中護理文書書寫、病房管理、消毒隔離、未達標。

6、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不好,流于形式。

今后的工作思路:

1、按計劃將為落實的護理工作落實。

2、真對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進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

3、繼續加大培訓考核力度。

4、做好上新樓的準備工作。

3、抓安全管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篇(3)

護理部作為職能部門,能較好地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遞工作。圍繞醫院的中心工作,較好地完成醫院布置的各項任務。動員全院護理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參加腸道門診工作,確保了腸道門診順利進行。參加衛生局中心血站獻血服務10人次,干部體檢數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務15余人次,

二、圍繞創建“二甲”醫院的工作重心,積極開展工作

1.為落實“二甲”評審的各項準備工作,護理部按照“二甲”護理管理評審標準,就相關各項工作進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門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確保質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項工作。護理定期對各科室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并對存在的問題作相應的指導。

2.一月中旬護理部組織大內科、大外科的護士長到邵逸夫醫院、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學習上級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彌補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為創建等級醫院做準備。

三、繼續狠抓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

1.根據浙江省?等級醫院考核標準?及富陽市衛生局?護理質量控制檢查標準?及醫院實際,護理部在原有的護理質量檢查基礎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質量標準,制定了《月護理部目標管理考核標準》、《月護理質量檢查表》。護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質量標準對各科室進行檢查、打分,并將科室的護理質量與績效工作掛鉤,大大的促進了各科的積極性,提高了護理質量。

2.為更好地規范臨床護理工作,護理部重新制定了《晨會交接班細則》、《床頭交接班程序》、《治療班考核要求》等護理制度,并以新制度為準則對臨床護士進行考核。

3.半年來組織護士長夜查房及節假日查房共計50余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科室及時整改,護理部進行反饋性檢查,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

4.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召開護理質控及護理安全會議,對檢查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護理部有專人負責管理各級護士的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落實護理人員理論和操作培訓。組織全院性業務學習2次,疾病護理查房2次,完成全院護士七項常用護理操作(心肺復蘇、靜脈輸液、無菌操作等)的培訓和考核,培訓率達93.5%,考核合格率達100%。

四、改進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1.積極參與病區服務中心建立。三月中旬病區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成立,護理部抽調了三名護理人員加入該部門。“中心”的成立規范了新病人入院處置、特檢病人的護送工作、標本送檢工作,減輕了臨床護士的工作量,得到臨床科室的一致好評。

2.為適應廣大患者的要求,改善輸液室“窗口”面貌,上半年醫院對輸液室進行了裝修,從硬件設施上改善輸液室的面貌,護理部也積極地從軟件設施上著手對輸液室進行改造。首先,優化護理人員結構、合理配置護理人員。護理部克服困難,抽調了兩名業務素質好的護士補充到輸液室護理隊伍中去,確保了輸液室護理人員的配備。第二,實行了彈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數,解決了輸液高峰期排長隊的現象。第三,劃分小兒輸液與成人輸液區。第四,美化輸液室的環境,為病人營造一個安全、溫馨、和諧的場所。第五,改善服務態度,加強業務素質。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輸液室的面貌得到極大的改觀,病人滿意度上升達90%以上,在四月份醫院“滿意窗口,滿意職工”評比活動中,輸液室被評為“滿意窗口”。

3.各病區克服人員緊缺,臨床工作繁忙等諸多困難繼續開展出院病人的延伸服務。半年來病區與延伸服務中心完成出院病人電話回訪3859人次,437人次,家訪374人次,回訪率達97.3%。在延伸服務過程,得到病人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表揚多次,也收到許多合理的意見及建議。

4.上半年護理部完成護理滿意度調查2次,參與滿意度調查的病人數達232人次,平均滿意度一季度為92.7%,二季度為95.4%。對調查中病人認為不滿意內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見并作為下一輪考核的重點。

5.半年來,在全院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護理質量有了較明顯的提高,護理過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0%,投訴較去年同期下降15%,護理滿意度比去年提升1%,收到病人的表揚信3封,錦旗2面,口頭表揚多次,其中我們的血液凈化中心因向血透病人吳笑垚捐款獻愛心而被富陽日報公開表揚。

五、重視科教興護工作

護理部立足于現有的護理人員,抓好人才梯隊培養,鼓勵和支持在職人員參加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繼教參考率、合格率達100%,選派人員外出學習8人次,計劃外出進修7人次,完成一人。

六、紀念“5.12”國際護士節,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為了慶祝5.12國際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精,豐富醫院護理人員的文化生活,圍繞今年護士節的 主題,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1.為迎接醫院“二甲”評審,進一步提高護理操作技能,于4月底舉行了全院護理操作比賽。比賽決出團體獎6名,單項獎18名,

2.于護士節前夕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優秀護士”的評選活動,李秀娟、施曉芳十名護士被授予了20__年度“優秀護士”稱號,這對全院護士都是一種激勵和鼓舞。

3.特別邀請了浙江傳媒學院的蔣育秀老師為全體護士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職業女性形象設計”主題講座。

4.20__年5月11日晚,在醫院多功能廳,舉辦了以“讓我們用心關愛”為主題的護士節晚會。晚會還對在系列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團體和個人進行了頒獎,共表彰了12個團體和28位個人。

篇(4)

關鍵詞:醫療設備;質量安全;維護管理

前言

醫療設備要想得以穩定有效運轉,就需要平時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注意維護。醫療設備保障主要是醫院的管理部門對于醫療設備安全、質量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進行管理。如果醫院注重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提高維護管理水平,那么從長遠而言,必然會降低醫療設備成本支出,增加效益,使得有效的醫療設備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1 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管理問題

1.1 領導不夠重視,制度、標準不夠完善

部分醫院只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產生的社會效益,在領導不重視的背景下,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過于松散,肆意購置不合格的醫療設備。國家當前在醫療設備的管控領域仍未建設好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很多對醫療設備的控制管理辦法仍在籌備摸索階段。

1.2 臨床醫務人員質量安全控制意識缺乏

部分臨床醫務人員無法密切配合質量控制正常實施,部分操作人員在平時設備質量控制的過程中缺乏安全意識,無法正常分辨出有故障的設備,簡單的以為不出現故障的設備就可以應用在實際中,日常對設備安全質量的監管意識過于淡薄。

1.3 缺少專業的質量安全控制人員

專業性醫療設備控制人員儲備不足,人才缺乏。在當前,我院專業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既要開展質量控制工作,又要負責設備日常保修,兩個重要任務之外還伴著醫療設備快速增長的現狀,導致技術人員的配備速度跟不上任務的增長速度,質量控制工作的質量自然受到一定的影響。

2 改善醫療設備質量安全控制與維護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領導重視程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嚴格控制醫療設備的管理,加大領導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設備的管理機制,完善建立工作制度,加大控制力度。我們可以設置起醫療設備質量管理辦公室,專門由設備管理人員與維修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組成,旨在執行具體的設備質量管控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制定完善具體的工作計劃,如“醫療設備論證制度”、“醫療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質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工作方法上策劃出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辦法,只為更細致地進行管理與監督。

2.2 從源頭抓起,嚴格實施招標采購

從源頭工作開始抓起,負責招標采購的醫院醫療器械管委會對于醫院醫療設備進行嚴格的把控論證,包括從設備的用途、技術發展前景、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配套設施的維護能力情況這幾大方面進行充分的調研與討論。唯有前期對設備的充分了解才能避免后期對設備的盲目采購,為買到真正合適合格的設備產品,必須從設備的性能、配套設施、售后服務等綜合了解該產品,從設備的入口處嚴格把控,杜絕不合格的設備流入醫院,流向患者造成傷害。我們要明確醫療設備主要是用于臨床,所以要嚴格禁止暗箱操作的情況,使合格安全的產品流入。

2.3 對醫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及操作培訓

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嚴格的崗前與操作培訓,要求他們認真學習了解不同儀器的使用、性能、原理和日常保養資料,作為各種醫療設備的日常使用者與管理者,理應通過學習后安全的將其用于臨床。醫療設備質量管理辦公室包括下面的具體操作人員都要在定期的時間進行現場的培訓,要通過定期培訓使到院的醫療設備安全發揮其作用。也可加上前培訓、定期操作培訓及試卷考核等形式進行操作人員的訓練和指導。使用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員操作設備也是對于醫療設備使用安全的一項重要保證舉措,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其使用安全[1]。

2.4 注重醫療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在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方面需要著重加強,這是提高醫療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減少設備故障率的有效手段。為使醫療器械的質量得到保障,我們需要將過去的被動服務變為主動監管,變過去的出故障后維修為預防性的維護,只有這樣,醫療設備的使用率才可大大加強。目前,很多醫院都對普通的醫療設備實行每月檢查保養,而對于呼吸機、麻醉機、血透機、除顫儀、輸液泵、心電圖機等用于急救和生命維持類重要設備實行每周式的定期維護。除此之外,對于這些重要的器械還要進行用前及用后的檢測,并在每次檢測后照實填寫巡檢表。巡檢表的內容也必須十分詳細,要包括設備的名稱、序列號、型號、使用科室、開關機情況、性能和使用科室的簽名,這些項目缺一不可。問題總會出現,必須提早查出提早解決,否則會使維修的成本大大增大,就比如在一次巡檢中偶然發現,呼吸科電子支氣管鏡沖洗閥產生故障,幸虧當時及時才發現避免了一場大修,若長時間使用這樣的電子支氣管沖洗鏡就會使鏡子的主體產生損毀,那時候的成本將比現在大大增加。因此,由故障后維修變主動預防性維護,不僅能夠大大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率,還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維修成本。

3 結束語

醫療設備安全質量的管控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設備的管控質量不僅決定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問題,也影響著醫院的經濟、信譽、及綜合效益,這項指標同時也是評議一個醫院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綜上所述,對于醫療設備安全質量管理這一系統上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要進行嚴密正確的管理,醫院也必須持續改進發展對于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監管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同各項為其緊密制定的措施有效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慢慢把醫療設備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篇(5)

國際護士節主題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護士姐妹們!

下午好!

今天,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國際護士節。首先我謹代表護理部向到會的護理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向辛勤工作在護理工作第一線,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無私奉獻的護理人員及醫務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借此機會,請允許我代表花橋鎮全體護士向一直以來關懷和愛護我們的院領導表示最崇高的敬禮!向一直以來支持和體諒我們的全體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愛和給予我們鼓勵的家人們道上一句————-你們辛苦了!

今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偉大護理先驅南丁格爾的誕辰紀念日‘5.12’國際護士節,很高興能夠和大家在一起在這里重溫南丁格爾精神,慶祝這個美好二隆重的節日,隨著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我院的護理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的隊伍是一支和諧,團結上進,奮發有為,充滿青春活力和陽光魅力的隊伍。過去的一年,她們不分日夜辛勤的工作,無私奉獻,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涌現出了一批優秀護士,在此我謹代表護理部向本次護士節慶祝大會上受到表彰的“四名優秀護士”“兩名進步護士”以及護士技能競賽前三名獲得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樹花橋形象,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為推動花橋醫院護理工作的發展再立新功。“抗震救災,義不容辭”她們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5.12”中國精神;用熱情和信念,光明和不屈,鑄就了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

護理工作為醫院工作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連接著患者的康復,醫院的聲譽和社會的和諧,護士的專業性和人性化的程度,往往代表著一個醫院的綜合素質。醫院“護理部”則肩負著臨床護士的管理和培訓重任。借此機會我將XX年護理工作完成情況向各位領導同仁作簡短匯報:

XX年護理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全院護理質量及科室護士長管理能力培訓上并協助各科主任展開了一系列工作。 ( ) 護理部作為智能部門,能較好地做好上傳下達,下請上遞工作,圍繞醫院的中心工作,較好地完成醫院布置的各項任務。在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護理管理,質控及教學培訓工作;制定全院護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修訂了各級護理人員考評標準、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深入科室,督促檢查科室執行情況,并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進行技術性指導。制定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完成了護理工作核心制度并組織學習,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堅持每周護士長查房;每月召開一次護理工作例會,分析護理工作季質量檢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一季度組織一次護理病例討論,輪流講課,半年一次理論知識考試及操作技能考核。

重視科教工作,工作中立足于加強人才梯隊培養,鼓勵和支持在職人員參加學歷培訓,崗位繼續教育,多次帶科護士到市一醫院學習。

護理文書即具法律效應的醫療文書,是制定醫療糾紛的客觀依據;在管理過程中我們不斷強化護理文書規范制度,強調其重要意義,使每個護士能端正態度,能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反映病人的病情變化。全面提高服務質量。

工作中我們始終牢記南丁格爾:“竭誠協助醫師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的誓言,不斷弘揚光大她對患者視同“老人的兒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媽媽”的奉獻精神,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盡到了白衣天使對病人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

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我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多元性,我們始終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護理技術,各盡職守,團結一致。我們為自己的選擇二驕傲、自豪。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要歸功于院領導的正確指導,歸功于全體醫務工作患者的支持;歸功于大家的辛勤付出;再次感謝大家同我們在一起分享我們在過去一年里工作的快樂;在分享成績的同時我們已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護理工作中不規范的管理,有待更新的知識,技術的不成熟已成為影響發展的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告誡自己并帶領我們的護士努力學習,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端正工作態度,讓為華橋醫院的建設再添新貌,一年一度的護士節慶祝及表彰大會,讓人感慨和心存感激。我們只有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讓白衣天使的微笑成為我們的品牌。

今天的花橋醫院已具規模,我們已展望到了未來醫院的發展前景,更堅定了我們努力工作的信心,在此以吳院長為首的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更緊密團結在一起,用XX年“5.12”國際護士節“打造品牌,優質服務”的主題知道和規范我們的護理工作行為,樹我院形象,楊我院精神,同心協力,攜手并肩為花橋醫院發展共創輝煌。

在此我將再次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及同仁說上一句“謝謝你們!大家辛苦了!”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花橋醫院在衛生戰線上再創佳績!

謝謝大家!

國際護士節主題演講稿 篇【2】

每當那旭日喚醒黎明,上班的號角吹響生命的晨歌。一頂燕尾帽、一襲白戰衣又開始了這項偉大而又神圣的使命:帶著一份熾熱的愛心,穿梭在那沒有硝煙的戰場,拯救著那無助的與滿臉的痛楚。當我們日復一日地辛勞迎來了一張張康復后的笑臉時,我們心中的驕傲與自豪無以言表。

自從南丁格爾女士手提一盞小馬燈點燃生命之光的那一刻,我們便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還在我剛剛受到醫學的啟蒙教育時,我的老師曾說,你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當時的我并不明白“奉獻”二字的深刻含義,但是,當我第一次踏進病房時,當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時,我才明白這天使稱號的背后有多少人在無私的奉獻;從我的親身經歷中,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工作中有著多少的苦和累!打針、發藥、鋪床、輸液,在辛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在勞累中把握著生命輪回的航舵。從醫院特有的氣味中,我們將走過清純的少女年代;從血染的傷口旁,我們將走過那炙熱的青春年華;在親人的期待和焦慮聲中,我們把青春奉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

記得去年的中秋節,恰好是我值夜班,在這樣花好月圓的夜晚,我還因不能和家人共度良宵而感到情緒低落,正在這時,120的醫生和護士抬著一個滿身是血的病人沖到了我的護士站,當我看到那滿是鮮血的被子和面色蒼白的病人時,單獨值班不久的我,頓時驚呆了,來不及詢問病情,立即通知值班醫生,主任以及護士長。吸氧,抽血,導尿,建立靜脈通道„„我們爭分奪秒地做著各項搶救工作。我們得知,這是一位產后十五天的新媽媽,突入其來的大出血,將她推向了生命的邊緣。患者生命垂危,家屬在搶救室外跪成了一排,一時間,哭喊聲、哀求聲連成一片。經過我們幾番搶救,休克的病人仍不見好轉,反復輸血、止血都無濟于事。此時,患者的家屬已經失去理智,起初的理解已經轉變成為謾罵和責怪,他們要求立即轉院,可病人情況危急,現在轉院,后果將不堪設想。我們頂著壓力繼續著搶救工作,與病魔抗衡,與時間賽跑„„時間一分一秒的走過,血漿一袋一袋的更換,終于,患者輕輕地睜開眼睛,望著我們,用微弱并有些顫抖的聲音說“求求你們,救救我,我要活著,我還要看著我的兒子長大„”當聽到這里,我潸然淚下,這是生命的呼喚,這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她要活著,她需要我們,我們就是拯救她生命的唯一希望!

我們立即將患者送往手術室,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終于將患者從生命的邊緣拉了回來,當得知患者轉危為安的時候,我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還在焦急等待的家屬們。那激動的眼淚和感激的神情交織在一起,不停的向我們說著感謝。此時,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涌上了我的心頭,淚水浸濕了我的衣襟,不知是委屈還是誤解,是激動還是崇高,是神圣還是偉大..總之,各種情感轟擊著我的心靈。我突然間明白了這份工作的職責所在,明白了這份職業對于生命的意義!我們不僅僅只是一名護理人員,我們的工作不單單只是打針發藥,我們是守護生命的戰士,是帶給患者希望的天使。走出搶救室,天已經漸漸亮了,一夜的奮戰,我并未覺得疲憊,心頭的感動與自豪久久不能退卻„„就這一瞬間,我愛上了“護士”這個職業,愛上了“天使”這個稱號。

護士不像嬌艷的玫瑰,散發濃郁的香氣,不像剔透的水晶,表現出高貴的晶瑩,護士是寬廣的海,用寬廣的胸懷容納無數被病痛折磨的親人,護士是清澈的泉,用通透無私的愛照顧著勝似親人的病患,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卻是一點點的小事,一滴滴的瞬間,默默的付出,真誠的奉獻。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溫暖的微笑,一杯倒好的熱水……點點滴滴,平凡而渺小,卻將我們與患者緊緊的融在了一起,這是溫暖的親情,這就是溫馨的家。正是這種溫暖,為患者驅走了寒冷與黑暗,帶來了希望與光明。

光陰荏苒,斗轉星移,回首著我們在護理崗位上度過的日日夜夜,所做的點點滴滴,我們更加清晰地感覺到我們是生命的捍衛者,我們是健康的守護神。讓我們駕起探索的飛舟,揚起搏擊的風帆,滿懷豪情,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建設和諧社會,演繹美好明天,奉獻出人生最絢麗的青春!

我想,再多燦爛的話語也只不過是一瞬間的智慧與激情,樸實無華的行動才是開在奉獻之路上的鮮花,親愛的朋友,當你看到那清澈的泉,當你看到那寬廣的海,請你不要忘記,那就是我,是我們,是護士,是每一位白衣天使的心!

國際護士節主題演講稿 篇【3】

人無貴賤之分,人人平等是當今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

由于社會分工的需要,我于1982年來到了衛生部門,走上了醫療護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白衣天使,多年來忠實地實踐著“舍己為人、有高度責任感、有卓越才能、富有愛心”的南丁格爾精神,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在長期的護理工作實踐中,也許是因工作勞累,也許是因我的身體不適,也許是因為其他的許許多多的原因,我也會偶爾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給我的服務對象——患者帶來怠慢,那時我常常會感到內疚;但是,我也曾遇到過自己沒有過錯,卻被極個別病人誤解的難堪和痛苦,那時,我也會感到委屈和不解,甚至會難過流淚。

常言說:人吃五谷,哪能不生病。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張飛,當他看到軍師孔明寫的“病”字時也會變的啞口無言表示默認。其實,在我們的一生之中,也常常會有這樣那樣的身體不適,也會生病,也需要打針吃藥,病情嚴重時也需要住院治療。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或者我就是一個病人的時候,因為我難以忍受痛苦,所以我最希望醫生盡快為我服務,并耐心細致地傾聽我訴說我的病情,為我做全面檢查診治,盡快把我的疾病治好;因為我對疾病有恐懼,所以我希望醫生能耐心細致地向我說明病情、治療經過和注意事項,讓我對疾病有一定認識,使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因為我想念親人,所以每當我看到護士時,我希望她(他)們衣著得體、面帶微笑,親切地問候我一聲:“你好點了嗎?”因為我正遭受著病痛的折磨,所以每當護士打針時,我希望她盡量做到溫柔、技術熟練、干凈利落,最大限度地減少我的痛苦;因為我的親人不在身邊,所以當我需要服務時,我希望護士能耐心細致、滿腔熱情地幫助我,這樣我就會把她(他)看成我的親人;因為我家里還有許多事要用錢,所以當我病好出院時,我希望我得到了最好的服務,但住院費最好能少一些。

篇(6)

衛生部關于印發《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試行)的通知

衛應急發〔2007〕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為進一步做好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應急處置工作,提升我國應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應急反應能力,做到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規范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我部組織制定了《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試行)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試行)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規范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后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方案。

1.3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1.4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定義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級

1.4.1定義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時間內(通常是指2周內),在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如同一個醫療機構、自然村、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3例及以上相同臨床表現,經縣級及以上醫院組織專家會診,不能診斷或解釋病因,有重癥病例或死亡病例發生的疾病。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臨床表現相似性、發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學關聯性、健康損害嚴重性的特點。這類疾病可能是傳染病(包括新發傳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4.2分級

Ⅰ級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時間內,發生涉及兩個及以上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級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時間內,在一個省多個縣(市)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級較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時間內,在一個省的一個縣(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1.5工作原則

1.5.1統一領導、分級響應的原則

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時,事發地的縣級、市(地)級、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啟動相應工作方案,作出相應級別的應急反應,并按事件發展的進程,隨時進行調整。

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開展相應的醫療衛生應急、信息、宣傳教育、科研攻關、國際交流與合作、應急物資與設備的調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工作。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應按照國務院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協調市(地)、縣(市)人民政府開展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特別重大級別以下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指導和支持。

1.5.2及時報告的原則

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在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機構應立即進行網絡直報(參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

1.5.3調查與控制并舉的原則

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現場處置,應堅持調查和控制并舉的原則。在事件的不同階段,根據事件的變化調整調查和控制的側重點。若流行病學病因(主要指傳染源或污染來源、傳播途徑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應以調查為重點,盡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對有些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別是新發傳染病暴發時,很難在短時間內查明病原的,應盡快查明傳播途徑及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病因),立即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1.5.4分工合作、聯防聯控原則

各級業務機構對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調查、處置實行區域聯手、分工合作。在事件性質尚不明確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進行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提出疾病預防控制措施,開展實驗室檢測;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收集有關證據,追究違法者法律責任;醫療機構負責積極救治患者;有關部門(如農業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應在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各司其職,積極配合有關業務機構開展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同時對于涉及跨區域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要加強區域合作。一旦事件性質明確,各相關部門應按職責分工開展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1.5.5信息互通、及時原則

各級業務機構對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報告、調查、處置的相關信息應建立信息交換渠道。在調查處置過程中,發現屬非本機構職能范圍的,應及時將調查信息移交相應的責任機構;按規定權限,及時公布事件有關信息,并通過專家利用媒體向公眾宣傳防病知識,傳達政府對群眾的關心,正確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在調查處置結束后,應將調查結果相互通報。

2應急處置的組織體系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為了有效處置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衛生部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的規定,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并根據實際需要,提出成立全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職責和本方案的規定,在本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并根據實際需要,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的建議。

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建議和實際工作需要,決定是否成立地方應急指揮部。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1.1全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組成和職責

全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對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重大決策。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事件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

2.1.2地方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組成和職責

地方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由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應急處置的協調和指揮,做出處置本行政區域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決策,決定要采取的措施。

2.1.3專家組的組成和職責

專家組由傳染病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食品衛生、職業衛生、免疫規劃、衛生管理、健康教育、醫學檢驗等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根據需要,在專家組中可分設專業組,如傳染病防控組、中毒處置組、核與放射處置組、醫療救治組和預測預警組等。其主要職責是:

(1)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調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議;

(2)對確定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原因和事件相應的級別提出建議;

(3)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和預測;

(4)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反應的終止、后期評估提出建議;

(5)承擔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2醫療衛生專業機構的職責和分工

2.2.1醫療機構主要負責病例(疫情)的診斷和報告,并開展臨床救治。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上報所在轄區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醫療機構應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衛生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樣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實醫院內的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設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搶救危重病例,盡可能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測結果,醫療機構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2.2.2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主要負責進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衛生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樣本的采集和檢測,同時要提出具體的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離、醫學觀察等),并指導相關單位加以落實。

2.2.3衛生監督機構主要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對事件發生地區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救治、傳染病防治等進行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

3監測與報告

3.1監測

3.1.1監測網絡和體系

國家將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監測工作納入全國疾病監測網絡。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負責開展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日常監測工作。上述機構應及時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資料進行收集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早期發現不明原因疾病的苗頭。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和要求,結合實際,建立由省、市、縣(市、區)級和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及村衛生室組成的監測網絡,積極開展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

3.1.2監測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各種已有的監測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早期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對上報的有相似癥狀的不明原因疾病資料進行匯總,及時分析不明原因疾病的分布、關聯性、聚集性及發展趨勢,尋找和發現異常情況。

在現有監測的基礎上,根據需要擴大監測的內容和方式,如缺勤報告監測、社區監測、藥店監測、電話咨詢監測、癥狀監測等,以互相印證,提高監測的敏感性。

(2)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接診不明原因疾病患者,具有相似臨床癥狀,并在發病時間、地點、人群上有關聯性的要及時報告。

3.2報告

3.2.1責任單位和責任報告人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責任報告單位;執行職務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衛生人員、個體開業醫生為責任報告人。此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舉報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2.2報告內容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責任報告單位,在接到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報告后,要詳細詢問事件名稱、事件類別、發生時間、地點、涉及的地域范圍、人數、主要癥狀與體征、可能的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事件的發展趨勢、下步工作計劃等。并按事件發生、發展和控制的過程,收集相關信息,做好初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1)初次報告。

報告內容包括事件名稱、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發生地點、波及范圍、發生時間、涉及發病人數、死亡人數、主要的臨床癥狀、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員及通訊方式等。

(2)進程報告。

應報告事件的發展趨勢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勢態評估、控制措施等內容。同時,對初次報告的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至少應按日進行進程報告。

(3)結案報告。

事件終止應有結案報告,凡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分級標準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結束后,均應由相應級別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評估。在確認事件終止后2周內,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建議。結案報告的具體內容應包括整個事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包括事件接報情況、事件概況、背景資料(包括事件發生地的地理、氣候、人文等一般情況)、描述流行病學分析、病因假設及驗證、討論、結論和建議等。

3.2.3報告時限與程序

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機構在核實應立即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采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接到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報告的專業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確定真實性,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同時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具體要求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執行。

3.2.4通報制度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地的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防控工作的需要,將疫情及時通報相鄰地區的衛生行政部門。

4專家會商與指揮決策

4.1專家會商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報告并核實后,迅速組織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專家組赴事發地現場會商。專家會商的主要內容是:在查看病例及其臨床資料的基礎上,核實前期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等內容,重點討論報告病例是否屬不明原因疾病(病例的臨床表現與報告情況是否相符、診斷是否正確、治療方法是否適當);病例之間是否有關聯性,事件的危害性。

經專家會商后應撰寫會商報告,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報告病例的三間分布、病情進展及臨床治療情況;

(2)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監測病例的定義;

(3)病人救治方案,治愈與出院標準;

(4)事件的初步判斷,包括事件的性質、可能的病因、傳播(污染)途徑、潛伏期及趨勢分析;

(5)對控制措施和事件分級的建議,疫點、疫區的劃定。

首次會商會后,要根據病例病情進展情況及病因調查情況,不定期召開專家會商會,以及時調整病例定義和工作方案。

4.2指揮決策

(1)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專家會商結果,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擬定《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下發到相關部門和單位實施。

(2)總結分析。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匯總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分析事件的發展動向、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3)下達指令。根據工作組例會分析情況和上級指示,及時以公文等形式下達相關指令,并督辦落實。

(4)社會動員。根據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同時,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宣傳衛生防病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

(5)輿論引導。適時公布事件相關信息。加強媒體監測,收集與事件相關的報道及網絡上的相關信息,正確引導輿論。

(6)資源調度。根據事件處置工作需要,及時調集技術力量、應急物資和資金。

5現場調查與病因分析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后,首先應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盡快組織力量開展調查,分析,查找病因。

若流行病學病因(主要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應以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為重點,盡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在流行病學病因查清后,應立即實行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若懷疑為中毒事件時,在采取適當救治措施的同時,要盡快查明中毒原因。查清中毒原因后,給予特異、針對性的治療,并注意保護高危人群。

若病因在短時間內難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無法于短期內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應以查明的傳播途徑及主要危險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

5.1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核實與判斷

5.1.1核實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派出專業人員(包括流行病學或衛生學、臨床、檢驗等專業人員)對不明原因疾病進行初步核實,核實內容主要包括:

(1)病例的臨床特征、診斷、治療方法和效果;

(2)發病經過和特點:發病數、死亡數及三間分布等;

(3)樣本采集種類、方式、時間及保存、運輸方法等;

(4)實驗室檢測方法、儀器、試劑、質控和結果;

(5)危及人群的范圍和大小;

(6)不明原因疾病性質的初步判斷及其依據;

(7)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8)目前的防治需求。

5.1.2判斷

根據核實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初步判斷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是否存在,若確認疫情存在,應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性質、規模、種類、嚴重程度、高危人群、發展階段和趨勢進行初步判斷,并制定初步的調查方案和控制措施。

5.2病例調查及分析

5.2.1病例搜索

根據病例定義的內容,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搜索類似病例并開展個案調查、入戶調查和社區調查。設計調查表,培訓調查人員,統一調查內容和方法。調查表參照附錄2~4。

5.2.2初步分析

統計病例的發病數、死亡數、病死率、病程等指標,描述病例的三間分布及特征,進行關聯性分析。

5.3提出病因假設

5.3.1從臨床、流行病學基本資料入手,尋找病因線索

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病情進展情況、嚴重程度、病程變化,先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類查找病因線索,然后逐步細化。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常規實驗室檢測結果、臨床治療及轉歸和初步的流行病學資料進行分析,判定疾病主要影響的器官、病原種類,影響流行的環節等,做出初步診斷。

分析思路:首先考慮常見病、多發病,再考慮少見病、罕見病,最后考慮新出現的疾病。如果初步判定是化學中毒,首先考慮常見的毒物,再考慮少見毒物(見附錄5)。

(1)根據臨床表現(發熱、咳嗽、腹瀉、皮疹等)、病情進展、常規檢驗結果,以及基本的流行病學調查(個人史、家族史、職業暴露史等),初步判定是感染性疾病還是非感染性疾病;如果為感染性疾病,需考慮是否具有傳染性。

若判定為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可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試驗性治療效果,判定是細菌性、病毒性,還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根據臨床主要特征提出病因假設(見附表1)。

(2)如考慮為非感染性疾病,需先判定是否中毒,再考慮是否心因性、過敏性、放射性(輻射)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的疾病。

①結合進食史、職業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病過程等,判定是否中毒,以及可能引起的中毒物(見附表2)。

②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周圍人群特征等,判定是否心因性疾病。

③結合進食史、用藥史、生活或職業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病過程等,判定是否是過敏性疾病(如藥物疹等)。

④結合生活或職業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病過程等,判定是否輻射病。

5.3.2從流行病學特征入手,建立病因假設

(1)掌握背景資料:現場環境、當地生活習慣、方式、嗜好、當地動物發病情況以及其他可能影響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因素。

(2)歸納疾病分布特征,形成病因假設:通過三間分布,提出病因假設,包括致病因子、危險因素及其來源、傳播方式(或載體)、高危人群等。

提出可能的病因假設,可以不止1個假設,適宜的病因假設包括導致暴發、流行的疾病、傳染源及傳播途徑、傳播方式、高危人群,提出病因假設后,在驗證假設的同時,應盡快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5.4驗證病因

5.4.1流行病學病因驗證:根據病因假設,通過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學方法進行假設驗證。在進行病因推斷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根據患者暴露在可疑因素中的時間關系,確定暴露因素與疾病聯系的時間先后順序。

(2)如果可疑因素可按劑量進行分級,了解該疾病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某種暴露因素的數量間的關系。

(3)根據疾病地區、時間分布特征,分析疾病病因分布與疾病的地區、時間分布關系。

(4)觀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間,判定暴露因素與疾病可重復性聯系。

(5)根據所掌握的生物醫學等現代科學知識,合理地解釋暴露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6)觀察暴露因素與疾病的關系,判定是否存在著一對一的關系,或其他關系。

(7)觀察可疑致病因素的變化(增加、減少或去除)和疾病發生率變化(升高或下降)關系,進一步確定暴露因素與疾病的因果聯系。

5.4.2實驗室證據:收集樣本(血、咽拭子、痰、大便、尿、腦脊液、尸解組織等),通過實驗室檢測驗證假設。

5.4.3干預(控制)措施效果評價:針對病原學病因假設進行臨床試驗性治療;根據流行病學病因假設,提出初步的控制措施,包括消除傳染源或污染源、減少暴露或防止進一步暴露、保護易感或高危人群。通過對所采取的初步干預(控制)措施的效果評價也可驗證病因假設,并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控制措施提供依據。

5.4.4如果通過驗證假設無法成立,則必須重新考慮或修訂假設,根據新的線索制定新的方案,有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需要反復多次的驗證,方能找到明確原因。

5.5判斷和預測

綜合分析調查結果,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目前所處階段、影響范圍、病人救治和干預(控制)措施的效果等方面進行描述和分析,得出初步結論,同時對病人的預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發展趨勢及其影響進行分析和預測,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

6現場控制措施

應急處置中的預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據疾病的傳染源或危害源、傳播或危害途徑以及疾病的特征來確定。不明原因疾病的診斷需要在調查過程中逐漸明確疾病發生的原因。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據疾病的性質,決定應該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隨著調查的深入,不斷修正、補充和完善控制策略與措施,遵循邊控制、邊調查、邊完善的原則,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6.1無傳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積極救治病人,減少死亡(詳見附錄6)。

(2)對共同暴露者進行醫學觀察,一旦發現符合本次事件病例定義的病人,立即開展臨床救治。

(3)移除可疑致病源。如懷疑為食物中毒,應立即封存可疑食物和制作原料,職業中毒應立即關閉作業場所,懷疑為過敏性、放射性的,應立即采取措施移除或隔開可疑的過敏原、放射源。

(4)盡快疏散可能繼續受致病源威脅的群眾。

(5)在對易感者采取有針對性保護措施時,應優先考慮高危人群。

(6)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群策群力、群防群控。

6.2有傳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現場處置人員進入疫區時,應采取保護性預防措施。

(2)隔離治療患者。根據疾病的分類,按照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隔離病房要求,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重癥病人立即就地治療,癥狀好轉后轉送隔離醫院。病人在轉運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治療前注意采集有關標本。出院標準由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技術等多方面的專家共同制定,患者達到出院標準方可出院。

(3)如果有暴發或者擴散的可能,符合封鎖標準的,要向當地政府提出封鎖建議,封鎖的范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確定。發生在學校、工廠等人群密集區域的,如有必要應建議停課、停工、停業。

(4)對病人家屬和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觀察期限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潛伏期和最后接觸日期決定。

(5)嚴格實施消毒,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處理人、畜尸體,并按照《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尸體解剖查驗規定》開展尸檢并采集相關樣本。

(6)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場所、環境、動植物等進行消毒、殺蟲、滅鼠等衛生學處理。疫區內重點部位要開展經常性消毒。

(7)疫區內家禽、家畜應實行圈養。如有必要,報經當地政府同意后,對可能染疫的野生動物、家禽家畜進行控制或捕殺。

(8)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做到群防群治。

(9)現場處理結束時要對疫源地進行終末消毒,妥善處理醫療廢物和臨時隔離點的物品。

根據對控制措施效果評價,以及疾病原因的進一步調查結果,及時改進、補充和完善各項控制措施。一旦明確病因,即按照相關疾病的處置規范開展工作,暫時無規范的,應盡快組織人員制定。

7樣本采集和實驗室檢測

7.1感染性疾病標本:標本采集應依據疾病的不同進程,進行多部位、多頻次采集標本,對病死患者要求進行尸體解剖。所有的標本采集工作應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標本采集及運輸時應嚴格按照相關生物安全規定進行(見附表3)。

7.1.1標本種類

(1)血標本。

①血清:需采集多份血清標本。至少于急性期(發病7天內或發現時、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中期(發病后第10~14天)、恢復期(發病后22~50天)分別采集外周靜脈血各5~6ml,分離后的血清分裝于3個塑料螺口血清管中,如需要可收集血塊標本。

②抗凝血:于急性期(發病3天內或發現時、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10ml全血,分裝于3個塑料螺口試管中,抗凝劑不能夠使用肝素,推薦使用枸櫞酸鹽。

③其它血標本:根據實驗室檢測的需要可以采集其它血標本,如血涂片等。

(2)呼吸道標本。

①上呼吸道標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

②下呼吸道標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胸水、肺組織活檢標本。

呼吸道標本應于發病早期即開始采集,根據病程決定采集的頻次,采好的標本分裝于3個螺口塑料試管中。

(3)消化道標本。

包括患者的嘔吐物、糞便和肛拭子,應于發病早期即開始采集,根據病程決定采集的頻次,采好的標本分裝于3個螺口塑料試管中。

(4)尿液。

尿液采集中段尿,一般于發病早期采集,根據疾病的發展也可以進行多次采集,采集好的標本分裝于3個螺口塑料試管中,取尿液或者沉淀物進行檢測。

(5)其它人體標本。

包括腦脊液、皰疹液、淋巴結穿刺液、潰破組織、皮膚焦痂等。采集好的標本分裝于3個螺口塑料試管中。

(6)尸體解剖。

對所有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死亡病例都應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出面積極爭取尸體解剖,盡可能采集死亡病例的所有組織器官,如果無法采集所有組織,則應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采集與疾病有關的重點組織器官標本(如肺、肝穿刺),以助病因診斷和臨床救治。

對于可能具有傳染性的疾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病,尸解時應根據可能的傳播途徑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做病原學研究的組織標本采集得越早越好,疑似病毒性疾病的標本采集時間最好不超過死后6小時,疑似細菌性疾病不超過6小時,病理檢查的標本不超過24小時。如果采樣的時間和條件合適,應同種組織每一部位至少采集3份標本,1份用于病原學研究(無菌采集),1份用于病理學研究(固定于福爾馬林中),1份用于電鏡檢查(固定于電鏡標本保存液中)。重要的組織器官應多部位同時采集標本。

(7)媒介和動物標本。

在調查中如果懷疑所發生的不明原因疾病是蟲媒傳染病或動物源性傳染病的,應同時采集相關媒介和動物標本。

7.1.2標本保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長期保存。用于病毒等病原分離和核酸檢測的標本應盡快進行檢測,24小時內能檢測的標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時內無法檢測的標本則應置于-70℃或以下保存。用于細菌等病原分離和核酸檢測的標本一般4℃保存,檢測一些特殊的病原體標本需要特殊條件保存標本。標本運送期間應避免反復凍融。

7.1.3標本運送

群體性不明原因標本的運送要嚴格做到生物安全。依據病因分析的病原體分類,如果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應嚴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424號令)和《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45號令)等有關規定執行。

7.2非感染性疾病

7.2.1食物中毒

在用藥前采集病人的血液、尿液、嘔吐物、糞便,以及剩余食物、食物原料、餐具、死者的胃、腸內容物等。尸體解剖:重點采集肝、胃、腸、腎、心等。

7.2.2職業中毒

采集中毒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空氣、水、土壤等環境標本。尸體解剖:采集標本應根據毒物入侵途徑和主要受損部位等,采集血液、肝、腎、骨等。

7.3實驗室檢測

(1)感染性疾病:一般進行抗體檢測、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病原分離、形態學檢測等檢測項目,依據病原體的特殊性可以開展一些特殊的檢測項目。

(2)非感染性疾病:依據病因分析的要求開展相應的檢測項目。

8防護措施

8.1防護原則

在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處置早期,需要根據疾病的臨床特點、流行病學特征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鑒別有無傳染性、確定危害程度和范圍等,對可能的原因進行判斷,以便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于原因尚難判斷的情況,應該由現場的疾控專家根據其可能的危害水平,決定防護等級。

一般來說,在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處置初期,如危害因素不明或其濃度、存在方式不詳,應按照類似事件最嚴重性質的要求進行防護。防護服應為衣褲連體,具有高效的液體阻隔(防化學物)性能、過濾效率高、防靜電性能好等。一旦明確病原學,應按相應的防護級別進行防護。

8.2防護服的分類

防護服由上衣、褲、帽等組成,按其防護性能可分為四級:

(1)A級防護:能對周圍環境中的氣體與液體提供最完善保護。

(2)B級防護:適用于環境中的有毒氣體(或蒸汽)或其他物質對皮膚危害不嚴重時。

(3)C級防護:適用于低濃度污染環境或現場支持作業區域。

(4)D級防護:適用于現場支持性作業人員。

8.2.1疑似傳染病疫情現場和患者救治中的應急處置防護

(1)配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GB19082-2003)要求的防護服,且應滿足穿著舒適、對顆粒物有一定隔離效率,符合防水性、透濕量、抗靜電性、阻燃性等方面的要求。

(2)配備達到N95標準的口罩。

(3)工作中可能接觸各種危害因素的現場調查處理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醫院傳染科醫護人員等,必須采取眼部保護措施,戴防護眼鏡,雙層橡膠手套,防護鞋靴。

8.2.2疑似放射性塵埃導致疾病的應急處置防護

多數情況下使用一次性醫用防護服即可,也可選用其他防護服。防護服應穿著舒適、對顆粒物有一定的隔離效率,表面光滑、皺褶少,具有較高的防水性、透濕量、抗靜電性和阻燃性。根據放射性污染源的種類和存在方式以及污染濃度,對各種防護服的防護參數有不同的具體要求。此類防護服要求帽子、上衣和褲子聯體,袖口和褲腳口應采用彈性收口。

如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現場存在氣割等產生的有害光線時,工作人員應配備相應功能的防護眼鏡或面盾。

8.2.3疑似化學物泄漏和中毒導致疾病的應急處置防護

根據可能的毒源類型和環境狀況,選用不同的防護裝備。化學物泄露和化學中毒事件將現場分成熱區、溫區或冷區。不同區域所需的防護各異,一個區域內使用的防護服不適合在另一區域內使用。在對生命及健康可能有即刻危險的環境(即在30分鐘內可對人體產生不可修復或不可逆轉損害的區域)以及到發生化學事故的中心地帶參加救援的人員(或其他進入此區域的人員),均需按A級(窒息性或刺激性氣態毒物等)或B級(非揮發性有毒固體或液體)防護要求。

9事件終止及評估

9.1應急反應的終止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反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經過一段時間后無新的病例出現。

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報國務院或全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批準后實施。

特別重大以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下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請求,及時組織專家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反應終止的分析論證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

9.2事后評估

9.2.1評估資料的收集

首先要有完善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暴發調查的程序和完整的工作記錄,并及時將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包括:報告記錄;應急處置機構組織形式及成員單位名單;調查處理方案;調查及檢驗、診斷記錄和結果材料;控制措施及效果評價材料;總結及其它調查結案材料等。

9.2.2評估的內容

應急處置綜合評估,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患者救治概況、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評價和社會心理評估等,總結經驗、發現調查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以后類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并為指導其他地區開展類似防制工作提供有益的經驗。

10保障

10.1技術保障

10.1.1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專家組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成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專家組,成員由流行病學、傳染病、呼吸道疾病、食品衛生、職業衛生、病原學檢驗和媒介生物學、行政管理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

10.1.2應急處置的醫療衛生隊伍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均應建立相應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醫療衛生隊伍,隊伍由疾病預防控制、醫療、衛生監督、檢驗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10.1.3醫療救治網絡

針對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別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指定不同的醫療機構進行救治。醫療救治網絡各組成部分之間建立有效的橫向、縱向信息連接,實現信息共享。

10.2后勤保障

10.2.1物資儲備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建立處置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醫藥器械應急物資儲備。物資儲備種類包括藥品、疫苗、醫療器械、快速檢驗檢測技術和試劑、傳染源隔離、衛生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和設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被两个两个黑人吃奶4p|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99视频有精品视频高清|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18禁无码|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 国产裸体xxxx视频|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多人p群无码| 98久9在线 | 免费|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视频|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动画| 黑森林精选av导航|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黄网站欧美内射|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