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 08:33: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質文化實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概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時代的文化內涵,被群體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表演、實踐、知識、表現形式和技能,以及有關的實物、工具、工藝品等。因其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目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旅游項目積極開展,具有極大的市場前景。
鄂倫春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四類:音樂類、曲藝類、傳統手工藝類和民俗類,包括鄂倫春族民歌、摩蘇昆、樺皮狍皮制作、古倫木沓節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合理開發鄂倫春族文化遺產,可以起到動態保護作用,同時也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對黑龍江省旅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非物質文化旅游開發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非物質文化旅游開發利用的必要性
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提出:文化囊括了人類經歷的各個方面,是以人為載體而存在。非物質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需要以人作為載體來傳播和保護。旅游開發可以利用非物質文化資源,讓游客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播中來。既開發了非物質文化資源,又保護和傳播了非物質文化,一舉兩得。所以,非物質文化必須在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進行旅游開發利用,使其得到傳承和保護。
(二)非物質文化旅游開發利用的可行性
我們采用昂特譜(RMTP)基本理論對非物質文化旅游開發進行可行性分析,具體分為市場和資源兩個方面。在資源分析上,我們以主題提煉為核心,找出非物質文化的特色;在市場分析上,選擇有創意的旅游開發主題,綜合資源分析和市場分析設計旅游產品。
1.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分析
鄂倫春族世代居住在黑龍江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條件獨特。憑借獨特的自然和氣候條件,鄂倫春族人以狩獵捕魚為生。其非物質文化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狩獵文化,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手工藝品魚皮服飾、民俗風情的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等等,其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旅游開發有很好的文化基礎。
2.非物質文化旅游市場分析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近年來隨著旅游開發的火熱,國人對非物質文化旅游形式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參與熱情高漲。鄂倫春族以其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形成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對國內外游客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這些都為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旅游開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合理開發其非物質文化資源,具有極大的市場前景。
3.非物質文化旅游主題提煉和產品設計
主題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根據主題組織營銷旅游產品。黑龍江非物質文化豐富,政府應大力支持以“黑龍江非物質文化旅游”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旅游項目。旅游產品,即提供給游客的服務,有創意、內容新穎的旅游產品可以吸引游客的到來。鄂倫春族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據此,可以開發如“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為主題的旅游產品,配以特色旅游紀念品,讓游客感受到其樂趣。從市場角度分析,鄂倫春族文化旅游產品具有廣泛的市場。
三、非物質旅游的基本對策
《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的綱領性文件。其中,保護的指導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根據上述指導方針,我們提出了非物質旅游的基本對策。
(一)科學合理定位設計:為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資源,必須合理定位旅游開發的市場,確定旅游產品面向的對象,制定詳細的旅游開發方案。
(二)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各地有不同的環境和資源,結合地方特色開展新穎別致的旅游,保持旅游項目的代表性,可以吸引游客,如鄂倫春族的“山文化”獨有的生活方式、手工藝品、歌舞表演。
(三)按照市場需要規劃:旅游的開發必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針對國內、國外不同的游客,開展不同層次的旅游項目,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資源。
(四)文化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非物質文化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在對其進行旅游開發的同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當地居民的權益,確保旅游開發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一)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1)從政府保護上,可以由各地政府機構成立“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地方成立“鄂倫春族保護小組”,并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由上到下,成立嚴格的管理團隊負責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時,財政上政府必須給予補貼,盡量做到??顚S茫⒎e極引導社會的開發資金利用到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來。(2)在民間保護上,黑龍江省作為鄂倫春族居住地,在群眾中間成立專門“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保護組織”,由上到下將宣傳深入民間,使得遺產保護觀念深入人心。(3)在法律保護上,對于黑龍江省鄂倫春族來說,充分發揮本民族的能動性,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保護法規”,通過該法規建立一定的獎懲制度、加大對不法現象的處罰力度。
(二)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用
(1)確定旅游項目主題,凸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在開發非物質文化旅游上,地方旅游管理部門應以本省特有的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如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體驗游、鄂倫春族手工藝品體驗游等。同時,在旅游目的地,可進行鄂倫春族歌舞表演,通過音樂、曲藝,讓游客體會到非物質文化的魅力[3]。與此同時讓游客參與鄂倫春族得民俗表演,體驗鄂倫春族工藝制作過程,這對黑龍江省旅游形式的創新和旅游經濟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2)以品牌建設為核心,擴大文化旅游影響力。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豐富,尤以鄂倫春族獨具特色。建設“鄂倫春族”品牌,整合黑龍江省已有的文化旅游項目,擴大鄂倫春族旅游影響力,不僅可以擴大鄂倫春族的旅游市場,并且刺激黑龍江省的旅游業的蓬勃發展。(3)加強對外交流,加強鄂倫春族文化旅游的宣傳工作。隨著我國城市之間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的深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作為一種媒介推廣鄂倫春族旅游項目。在國際和國內之間的合作上,以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城市符號,既可以很好代表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又能很好的宣傳了文化旅游業。
五、總結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活態展示
中圖分類號:G26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博物館如何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和傳承,專家學者從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筆者嘗試從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博物館的基本概念入手,結合所參觀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博物館,從其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思考博物館對于古老文化記憶的留存與傳承,以及這種展示方式與觀眾內心之間產生的互動,進而探討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博物館。
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博物館的認知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相對于物質文化遺產而言,它有自身的特點和性質,正確理解和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博物館的概念內涵和特點,是博物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提和基礎。
實物性是博物館的主要特征,博物館作為一種事物的運動形式,可以說自始至終是圍繞著“物”進行的。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不受物質載體的限制,并不依附于一定的物質形態,也不以物質載體為主。其存在于人們口頭傳說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藝術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種民俗、節慶、禮儀之中,存在于傳統工藝技能操作實踐之中。它展示的是人或人群甚至一個民族對生產生活在認識上產生的情感或動機,是以人為主體的一種表達,并逐漸被人們共同體接受,形成固定模式,被后人繼承且不斷的創新發展,成為他們普遍接受的固定的表達內心情感或動機的最佳方式。②博物館內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看成博物館基本職能的一個擴展,它改變了單純以物為主的陳列,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性”與其載體的實物性相結合,通過對其詳細介紹,達到了宣傳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與觀眾形成互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博物館
任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都必須考慮到“人”這一要素,具體到博物館而言,就是要考慮觀眾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所發生的互動關系――觀眾看到了什么?觀眾有什么收獲?博物館陳列展覽只有和觀眾形成隱性及顯性互動,使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產生一種文化認同感,并啟發觀眾的文化自覺性,才能真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博物館,從而達到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
(一)何謂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博物館?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博物館主要是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態的、生動的,是不斷發展的,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必須考慮到其獨特性,應區別于傳統博物館以物為主的陳列方式,發展出一套適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展示方式,使其有一個生存傳承的空間,在這方面我國的專家學者已經有很多論述和探討;其二,非遺類博物館和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其具有鮮活性,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見解,產生文化自覺性,這也是本文主要探討的。
(二)文化沖擊力、感染力的營造
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博物館對傳統文化技藝的展示,應啟發觀眾的思考,給觀眾內心帶來沖擊力,營造出一種文化沖擊力和感染力。
以位于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為例進行詳細介紹,作為一座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博物館,其主要包括序廳、人類非遺名錄廳、國家級非遺名錄廳及后記廳4個展館。實際上在這座博物館中并未展示很多的珍貴文物,整座館以一種簡潔、生動、有趣的方式營造出一種強大的文化感染力:進入館內的孩童面對新鮮有趣的文化游戲樂此不疲,同樣也喚起成年人對于逐漸趨于消失的中國文化的深沉思索,整個場景展示富于思考性、趣味性、震撼性。綜合來看,其給觀眾帶來的文化沖擊力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時光隧道帶來的深沉思索
進入館中,首先展示在觀眾眼前的是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拼成的世界地圖,上書“世界的和聲”,在這個地圖上用圖片、視頻等合成了地球,蔚為大觀。隨后進入一個深長幽邃的時光隧道,簡單的文字如“千童信子節活動的傳承越來越困難”、“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歷農歷新年陷入困境”、“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正瀕臨滅絕”……通過最簡潔的文字告訴著觀眾一個最大的事實。在參觀過程中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心里沖擊,或惋惜、或哀嘆、或感傷,所有陳列的目的不過在于激起人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愿望,在展覽的開始就營造了對文化遺產的思索,可以說是為整個展陳做了一個鋪墊。
2.視聽等高科技的運用
該館運用了大量的視聽技術,高科技的運用拉近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觀眾的距離,營造出傳統文化的氛圍,觀眾在動手參與的同時,用心和傳統文化進行交流。在陳列民間傳說如“孟姜女傳說”、“梁祝傳說”等時,將展板和聽筒相結合,通過聽筒傳音的方式,分別用申請方方言、普通戶、英語三種語言來講述,拿起小小聽筒選擇你想聽的語言,一段故事就會在你耳邊娓娓道來,民間故事、山歌、戲劇、民族器樂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展示,生動而不死板,同時加大了觀眾的參與度。又如對川劇變臉藝術的展示,觀眾站在展示區,自動化感應技術就會對應觀眾的臉孔模擬川劇變臉,讓觀眾體會到了川劇的魅力與樂趣。
這種化無行為有形的展示手法,生動有趣,提高了觀眾的參與性,在觀眾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陳列開頭的強大感染力,讓人們在無形之中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真正實現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展示,達到了對其的宣傳教育的效果。
(三)傳統陳列和現場展演的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的文化盛宴
區別于上述博物館,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用清代花樓木質機現場手工制作蜀錦;集中陳列、展示古今蜀錦、蜀繡精品,并銷售產品;除此之外,仍保留蜀錦半手工半機械傳統生產和現代工藝織造。進入展廳,錦繡炫目、色彩紛呈,奇美精妙,讓人嘆為觀止。該博物館對于蜀錦、蜀繡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制作加工工藝結合到了一起,通過對手工技藝的現場參觀,傳承千年的民族技藝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對民族文化的欣賞,還有對民族智慧的自豪之情。這種“活態”的技藝傳承,無疑是觀眾在傳統博物館中所不能見到的,也是非遺類博物館的不同之處。
三、小結
2013年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周的主題是“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這一主題的實現還很漫長。博物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者,不僅要考慮對其本身的保護,更應該考慮到“人”的傳承和創新,思考如何使觀眾和展覽發生互動,從而推動這一主題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文彬、張柏:中國博物館志[M].文物出版社,2012.
[2]蘇士澍:中國文化遺產年鑒2006[M].文物出版社,2006.
[3]王宏均: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潘守永: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J].贛南師范學院院報
[5]馬建軍: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7.
[6]趙冬菊: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動[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
[7]彭建波:談面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資源建設――以皮影數字博物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
注解
為迎接6月10日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精神,更好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本次系列活動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共同主辦,活動時間從6月5日持續到6月10日。
在6天時間里,匯聚了1場與蘇州市高新區管委會共同舉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靜態”展覽和“活態”傳承人現場展示;3場分別以“蘇繡”、“傳統服裝服飾”、“傳統紡織印染繡技藝”傳承與保護為主題的學術研討;6場以中國非遺為主題的“動態”服裝服飾秀展演。活動選取非遺項目在現代服飾中的應用實例,展現振興中國傳統工藝,非遺在實踐中振興、在生活中弘揚的盛況,詮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文化是靈魂 商業是翅膀――把紡織非遺融入生活
如何將傳統服裝服飾的技藝元素融入現代生活?如何讓傳統技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帶著這樣的目標,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今后雙方將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為核心,重點開展非遺相關門類的合作研究與共建工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表示,紡織服裝非遺是我國非遺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更與現代生活和時尚關系緊密,此次以非遺服飾秀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既要展示傳統工藝,又要體現當今品牌和設計師將傳統工藝進行的有機結合,將成為行業振興傳統工藝的成果展示。未來,紡織行業一定要在傳承傳統工藝的能力建設上下大工夫,為傳統工藝真正融入現代生活做出貢獻。本次中紡聯組織了兩場代表企業的非遺展演,還與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今后將借助這個平臺繼續運作,共建相關的非遺研究科研機構,合作建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紡織類)協同創新中心,共同舉辦學術會議,開展非遺與傳統服裝服飾研發與設計、非遺與文創衍生品開發等項目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并對研究成果進行宣傳推廣。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孫旭光表示,作為文化部直屬事業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本次“錦繡中華”系列活動突出非遺在當代服飾中的應用,非遺傳承人與時尚設計的交流與對話,讓中國設計更好地傳承中國精神,讓傳統工藝煥發時代新顏。
關于紡織非遺的發現、傳承、創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宋兆麟、品牌聯盟專家委員會主席艾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吳波、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硯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宏復等一致認為,要讓傳統技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有針對性的、因地制宜的,建立有效的一對一幫扶機制,讓紡織非遺走進日常生活,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
他們認為,中國在世界上最大的優勢就是文化資源優勢,我國紡織行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飛躍,但如果能將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行業發展,將時尚與傳統有機結合將會有更好的前景。他們同時提到了解決非遺傳承的三方面內容: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而本次系列活動就是將官、產、團、協、宣相結合,推出龍頭企業,把文化商業循環落到實處,讓傳統文化不僅有技藝更要有品牌,讓更多的人們注意它、記住它、崇拜他,讓文化成為商業的靈魂,商業成為文化的翅膀。
藝術心 商業手――為紡織非遺打造生態閉環
作為開幕大秀,NE?TIGER(東北虎)品牌了《水墨姑蘇》蘇繡服飾秀;6月8日,“依文?永不遺失的繡夢” EVE CINA 高級時裝秀將幾近消失的黔西南民族文化瑰寶,呈現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臺,演繹了一場中華刺繡的時尚盛宴;6月10日,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名瑞?韻中國嫁衣秀華麗上演??
紡織服裝企業將非遺元素在T臺上華美亮相的背后,是長期大量的實踐探索和努力。以“依文?中國手工坊”為例,就在實踐中進行了一系列建設。“依文?永不遺失的繡夢”中,浪哨文化、布依繡花和苗繡等非遺元素閃現身影,跨越百年守候,從大山走到城市,在極富歷史文化信息的恭王府散發出感人的靈魂魅力。
作為12年來矢志不移保護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服裝品牌,依文打造了“依文?中國手工坊”這一傳承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平臺,并以此為核心,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持續、可復制的手工藝生態圈建設模式。通過設立繡娘工作室、建立手工藝博物館、打造高端手工藝體之旅、建立手工紋樣數據庫,利用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將深藏大山中的傳統民族手工藝帶到了現代都市,將傳統藝術嫁接現代時尚,將中國文化弘揚到全世界,讓中國的民族工匠精神得以傳承。
如今,“依文?中國手工坊”通過自己的方式不僅肩負起了社會責任,達到了精準扶貧的效果,切實產生了經濟效益,更打造了中國手工藝聯盟,形成了非遺項目數字化保護。
關鍵詞:川東民居;文化;鄉村聚落;保護與改造
前 言
“依山傍水、房在綠中、人在景中”,形成的“小青瓦、白粉墻、坡屋頂、木欄花窗、提腳線、紅吊檐”的特色景觀,就是川東民居鄉村風貌的特色表現,現今依然保存著深厚的地方歷史文化。由于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加劇,社會發展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川東民居鄉村聚落在城市化發展,在新農村建設的現代化浪潮中、不斷被遺棄、被改建、被撤除;高樓大廈,獨門套房,小區別墅正形成為新的居住形態和生活形式。
1、川東民居歷史文化根源
川東地區為巴文化所在地。戰國初,巴國溯江進入川東,將青銅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來,也即將巴國文化與巴地文化融合起來,從而形成了完整意義上的巴文化。巴人民風古樸,崇勇尚武,巴文化往往以其大俗的表現形式充分張揚個性,顯示藝術魅力,達到大雅的境界。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由于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后,人們對自然界的改造只能限于較低層次,為了獲得比較理想的棲息環境,他們能做得更多的是以樸素的自然觀順應自然,以簡便的手法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川東地區的地域文化與其所處的丘陵地貌和面對的大江大河有著緊密的聯系。川東早期先民往往會選擇地勢較為平坦、水源充沛的坪壩地區,作為生活、繁衍之地?,F在川東地區很多地名,如南坪、大石壩、肖家灣等,都可以反映出川東先民選地相土的印記。這些臨山靠水的的坪壩地區成為了川東先民的理想居住場所。也反應和體現出川東地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主體思想。
2、川東民居鄉村聚落保護與改造實例研究
2.1項目背景
臺子上居民點位于重慶市綦江區永城鎮中華村南部,臨近綦萬高速路。中華村是重慶市農民新村示范點,有著傳承了300多年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永城民間吹打”。中華村以苗木花卉等特色產業和生態農業旅游為主。本次規劃為貫徹重慶市鄉村風貌建設精神,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與部署,通過對臺子上居民點的改造指導,進一步推進鄉村建設。
2.2保護與改造的目標
全面發展川東地域文化傳播的效益。重視村落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傳承村落的傳統文化節日、風俗。保護川東民居鄉村聚落的空間載體。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和影響居民生活等的前提下,對村落進行保護和改造設計。
2.3保護和改造的手段
在以保護村落建筑與文化歷史為前提,將效益與環境相結合,綜合協調文化遺產保護、觀光旅游、開發與環保、推廣村落歷史文化。應充分發揮村落的生態、文化和經濟效益,增加就業帶動本地發展。
川東民居鄉村聚落與地方發展相互協調,并按照合理保護鄉村聚落原有建筑歷史風貌、保護周邊自然生態景觀的設計理念為主要任務。以鄉村聚落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生態的保護為主,以人為的規劃設計為輔助,體現地方特色文化的空間載體。 村落內的環境景觀,包括植物種類的選擇以及景觀規劃的形式都要與之相配,體現地方文化特色,展現川東民居文化及其歷史價值。
青磚墻、石板路這些都是川東民居村落的特色,這讓人感覺歷史的氣息。在規劃保護川東民居原有鄉村聚落時,也要注重保護村旁的河道、農田、山林,絕不能因發展而忽視了自然環境。以保存古村歷史建筑、風景自然,建立通暢,可行、可識別性強的文化空間。
2.4建筑的保護與改造
川東民居建筑布局講求因地就勢,平面靈活、變化有序、層次豐富。住宅平面布局以曲尺型和門字型為主,新建住宅則近似于一字型。新規劃避免拆大建,通過結合現狀質量較好的建筑修建偏房,圍合成三合院,從而形成良好的戶外活動和交往空間,充分體現出對村民居住習慣的尊重。因勢就利,合理布局宅基地,使農民新居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相映成趣。
川東民居建筑體量一般比較小,灰瓦白墻、坡屋頂以及穿斗結構的梁柱是其造型上的典型特征。規劃中雖然采用了磚混結構,但為延續川東民居的傳統韻味,在建筑外形上保留傳統川東民居的元素,如坡屋頂、外廊、青瓦白墻等。墻面用深色線條劃分,模仿穿斗的梁柱,墻裙采用當地石材貼面;屋頂形式以小青瓦懸山雙坡屋頂為主,輔以單坡形式,屋脊采用小青瓦組合裝飾;欄桿、扶手、線腳、垂花等特色構件采用混凝土制作刷赭色漆,突出民居特征,同時也注重現代主義建筑元素的使用,采用現代的建筑處理手法,整合川東民居的建筑形態元素,力求實現鄉土建筑的現代化,創造極富鄉土特色又現代簡約的新式民居。
2.5村落周邊田園環境
在地域性村落文化景觀保護和開發正在朝著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由于民居古宅歷史悠久,村內中心少數居民古宅有上百年歷史,我們除了要規劃民居用地和景觀設計,還要在保障原有居民、歷史不受侵擾的前提下進行村內游人觀光等功能設計,村旁流水,風景優美,讓來到這里的人感覺靜謐而安寧,感受當地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農業生產的過程,觀賞村內歷史文物的同時也能觀看村民的農產品種植,讓人在感受村內古色古香和田園風光的同時感受處于山中的一份簡單寧靜。民居周邊景觀構筑物整體以傳統風格為主,主要采用傳統式川東民居風格;形式可以采用四角亭、六角亭、圓亭、半亭、半廊等。并打造以花、林、園三大自然元素與人的行為活動空間融合,突出人與田園和諧共融。
3、保護與改造的探討
3.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川東民居鄉村聚落的保護和改造應由政府來主導進行,并強化政府的規劃指導引導工作和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強度。由城鄉規劃部門負責規劃的空間統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建設和危舊房改造;國土部門負責土地利用的政策把握和土地整治的項目實施;農業部門負責農業產業化項目及其實施;林業部門負責鄉村造林綠化的規劃實施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水利部門負責水利項目的規劃實施等。并且針對民居的改造和整治不同類型分別制定相應規定,明確政府補助費用比例,給與相應補貼,經驗收合格后,一次性補助完成。
3.2以人為本,建立保護機制
對民居的保護重在傳承和發展,而其核心是當地居民的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作用。建立川東民居鄉村聚落的可持續發展與當地人民密切相關。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所在地的人民也是本土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是物質文化遺產的“主人”。應當有意思的培養當地居民對本土文化的遵從和傳承,使每個居民都有了解、學習、保護民居建筑的責任和義務,成為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者、宣傳者和捍衛者。
3.3保護與改造本地化
對民居的保護和改造應依托當地物質資源與人力資源,培育原材料就地供應體系,建設配套產業。同時建立技術培訓機制,統一培訓工匠,直接參與鄉村建設。這樣做的優勢,一是拉動當地產業發展;二是解決部分當地村民就業問題;三是增加農民收入;四是降低原材料運輸等成本,形成建材的地方產業化與促進當地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更好促進民居的保護和改造工作。
4、結束語
保護川東民居鄉村聚落的確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大致有幾個方面:一是巴渝鄉土建筑多用木結構,自然損壞嚴重;二是居民對優秀民居的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三是保護和維修資金嚴重缺乏;四是管理責任、管理手段、管理方式還存在一些缺失。但我們相信川東民居鄉村聚落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內涵以及歷史文化價值將日益突出,在加強保護的同時,深入研究川東民居文化的社會功能,歷史價值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智亞著.重慶古鎮[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03.
[2]王路.農村建筑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更新——德國村落更新規劃的啟示[J].建筑學報,1999(11):16-21.
【關鍵詞】文物保護;卓筒井;保護;開發利用
一、卓筒井歷史
(一)卓筒井簡介
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卓筒井”位于四川省大英縣卓筒井鎮,是北宋慶歷年間一項偉大的發明。它是用碓架子套圜刃形鉆頭,以沖擊式方法向地下深處開鑿的鹽井,也是人類始創的小口徑鉆井技術。它開西方繩式頓鉆鉆井技術的先河,揭開了人類向地下深處探尋寶藏的序幕。卓筒井不僅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藝術性、歷史性、科學性,并且還具有唯一性,其“井鹽深鉆汲制技藝”于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鹽井及地面建筑物于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卓筒井形成
仁宗時期,由于大口徑鹽井的逐漸衰敗,其產鹽量急劇下降,總產鹽量不到800萬斤,再加上當時的人口迅猛增長,因此四川某些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鹽荒。為了能滿足人們對食鹽的需求,四川各地爆發了一場搶奪食鹽以及鹽井的戰爭。在歷史背景以及自然條件的影響下,四川南部地區出現了一種新型鹽井——卓筒井。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繼承漢唐以來大口徑淺井某些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發明的沖擊式頓鉆鉆井法,它是世界機械鉆井的先驅,是取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重大的技術革新。卓筒井工藝技術的出現,是中國鹽井鑿井技術從開鑿大口徑淺井向小口徑深井過渡的標志。卓筒井的推廣與應用,不僅為井鹽生產的蓬勃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而且為世界近代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三)卓筒井著述
宋代文學家坡在《蜀鹽說》中作了如下記載:“自慶歷、皇祐以來,蜀始創筒井,用圜刃鑿,如碗大,深者至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橫入淡水,則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為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出入水中,氣自呼吸而啟閉之;一桶致水數斗,凡筒井皆用機械,利之所在,人無不知。”北宋文學家文同在《丹淵集》中也作了如下記載:“蓋自慶歷(1041——1048年)以來,始因土人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煉鹽色,后來其民盡能此法,為者甚眾。”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皆對其作了詳實的記載和描述。
二、卓筒井現狀
(一)卓筒井分布情況
卓筒井鹽井集中分布在卓筒井鎮七個村落(關昌村、青木村、快活嶺村、花碑灣村、吳家橋村、青和村、三興村),約13平方公里,現已找到老井180余眼,灶房9處(其中遺址8處)。目前卓筒井重點保護的是關昌村的大順灶及所屬的8眼老井,面積為3859.04平方米,具體四周界限為:東以大英至花碑灣村小公路邊溝為界;南鄰大英至花碑灣村小公路;西前方靠莫輝之住房以鹽廠墻外1米處為界,后方以曬水壩邊溝外2.5米出為界;北以曬水壩外11米處為界。
(二)卓筒井保存情況
卓筒井原屬于四川省蓬溪縣大英鄉,建國后經公司合營收歸國有。60年代以后,卓筒井傳統式的作坊煎鹽受到現代高科技制鹽的沖擊,再加上成本投入高、勞動需求量大,因而遭到了大量淘汰。到了80年代末尚存九灶四十一眼井。90年代中期國家取消平鍋制鹽且食用鹽內必須加碘,卓筒井小灶煎鹽歷史徹底結束。通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卓筒井現有九灶、一百八十余眼井,均分布在卓筒井鎮的七個村落,現重點保護大順灶。大順灶占地10655.8平方米,有灶房一處、鹽工住房一處、鹽井八口、曬鹽壩一處、曬鹽(水)架一架、筒車一個、花車二十架、羊角車二十架、計量缸三個、大平坦鹽鍋兩口、鹵水儲存桶四個、生產工具等共計一百四十一件。
三、卓筒井保護
(一)卓筒井文物的保護
1.建立健全保護機制卓筒井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首先要建立健全保護機制,成立保護機構,擬定管理條例,引進專業管理人才。其次在保護文物的過程中,政府應該占據主導地位,并肩負起主體責任,增強扶持力度。各級政府部門也要加大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將保護工作納入到政事日程中,并不斷健全和完善保護機制,使得文物保護工作能夠真正意義上地落到實處。2.編撰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卓筒井文物要得到全方位的保護必須對其進行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在規劃中要做到真實、全面的保存和延續卓筒井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實現卓筒井的有效保護、有序傳承、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將卓筒井建成保護、研究與科普基地,達成遺產保護與社會發展的和諧關系。3.文物維修立項及修繕卓筒井文物進行修繕時,先對其文物的特性應作出全面科學合理的分析,再做好維修方案,進行立項批復,日后在維修的過程中,就能根據立項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修繕,從而節約成本和資源。另外修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防范的問題。文物監管部門要根據有關法規條例等對文物周圍的建筑工地進行調查和勘探,并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予以嚴厲的制止,從而保護文物免受破壞。4.加強安全保衛及管理卓筒井安全保衛部門,加強日常保護。保衛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根據規章制度,嚴格進行值班,并實行全天候的值守,堅決不能擅離職守。然后是要做好訪客登記驗證以及出入車輛的檢查工作,陳列室嚴禁他人隨意出入。另外還要做好各項日常維護與管理的工作,搞好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值班人員的工作素質,從而使卓筒井文物得到較好的保護。
(二)卓筒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1.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傳承和發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目標和方向,為了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工作,推動項目傳承發展,應采取的措施:一是通過調查走訪建立健全文字記錄、影像拍攝等檔案;二是進行實物的收集、展示和管理;三是通過生產進行技藝傳承。2.傳承人的培養主管部門應組織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及相關專家,積極發現輔導培養“接班人”,使卓筒井井鹽深鉆汲制技藝得到更好的傳承并進一步發展。“大英井鹽深鉆汲制技藝”自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我們就聘請了其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嚴昌武傳承其技藝,培養大量弟子,充實技術隊伍,其傳承弟子主要有廖吉榮、代斗元、周正軍等五人;再有通過舉辦培訓班,—方面培訓一批基層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訓培養一批民間傳承人,為項目的傳承發揮積極作用,有力地推動民間文化的傳播和發展。3.卓筒井宣傳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英井鹽深鉆汲制技藝”的保護,第一需做大量搶救性拍攝、錄音和傳播工作,在外部應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為營造非遺保護工作人人知曉、個個參與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還應進行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工作。利用宣傳櫥窗、橫幅、發放折頁資料等多種宣傳載體,并通過國家、省、市、縣多家報刊、電視臺以及多家網站和相關出版社參與,利用文字、圖片、錄像、專題片等方式,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報道,使全社會更加了解卓筒井這一古老技藝,進一步認識其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得到有效保護。
四、卓筒井合理的利用
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保護好文物的同時,應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以及適當的開發。首先是對卓筒井進行保護性生產,通過恢復傳統的制鹽技術,不僅讓游客們能近距離地觸摸卓筒井井鹽深鉆汲制這一古老的技藝,而且使其得到了更深更廣的傳播和傳承;第二是利用卓筒井鹽鹵資源開辦體驗展示區,這主要表現在對鹽鹵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離此地13公里的中國死海就是成功的實例,并且卓筒井的鹽鹵資源更加豐富,其歷史價值更優于死海;第三就是建立卓筒井鉆井技術博物館以及鹽文化博物館,這也是保護卓筒井的最有效的方式,館內的陳列品不僅是其歷史文化的鐵證,同時還能夠讓游客的感受更真切、更直觀;第四是要有效利用卓筒井的品牌,卓筒井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同時其“井鹽深鉆汲制技藝”還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只要繼續向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其品牌價值不可估量;最后就是開發旅游產地,在開發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展示出宋代遺風,從風格到人文,都要與文化遺產保護區相協調,使之與整個卓筒井文化遺產渾然一氣,既自然環保,又端莊肅穆。
五、總結
綜上所述,卓筒井是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孤品,它不僅改寫和推動了人類文明,并且還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因此對卓筒井進行保護以及合理的利用,即實現“保護性生產”,使卓筒井技藝永久活態傳承,同時還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吸引全球的仁人志士到此親歷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張雪松.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義門古建筑群的保護與利用[J].神州,2013(22):25-26.
[2]謝雪,張方超,張鑫媛,封俊丞,孫雪蓮.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卓筒井保護與開發的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0):324-325.
關鍵詞:金溪縣;明清古建筑群;“三雕”藝術;數字影像博物館
江西省境內地理環境復雜,文化差異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區。據考證北部開放地區在歷史上最先接受來自中原的文化,由此衍生出了其獨特的民俗形式,奠定不贛俗的基礎。贛文化經長期發展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包含了潯陽文化、豫章文化、臨川文化、廬陵文化、袁州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諸多子系統。臨川文化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涵蓋現今撫州市十余縣區,生成于秦漢,興盛于兩宋,延綿于明清,影響于當今,是贛東江右民系創造出來的區域性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撐部分。臨川文化區地形的北部撫河沖積平原與丘陵區就包括金溪縣大部地區與臨川、東鄉共同組成臨川文化核心區。金溪縣保存的最具中國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藝術是臨川文化的活化石。80余古村落,920處古建筑,村落中大量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戲臺、廟宇、古道、水井、古橋梁保存完好,并留存著明清時期古樸的生活氣息。建筑外觀平直平實,被建筑專家稱為“印斗人家”。
近年來提倡的城鎮化建設,使得傳統村落正在逐步消失。北京大學旅游規劃與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天有300個自然村落在消失,鄉村古宅的消失更難以計數。據統計,我國65萬個傳統村落中,現在僅存3000個左右,比例為0.5%,這意味著99.5%的古村已經消失。民居建筑消亡導致其所承載的活態的傳統文化也隨之失蹤。古村落文化藝術的發掘與拯救工作是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工作的重要項目,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挑戰。將古村落文化研究深化為古村落民俗藝術這一分支,古建筑及“三雕”藝術考證是民俗藝術學科的一項重要的專業研究課題。
金溪縣古建筑群翹腳飛檐、青墻黛瓦,是贛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保存完整程度甚至超過了江西流坑,其中建筑群內大量的“三雕”藝術是中國雕刻藝術發展的“活化石”,保有明清雕刻的完貌,是贛明清雕刻藝術考證的有力證據,為民俗“三雕”藝術的技藝傳承和人文思想淵源提供了寬闊的研究空間。贛派建筑風格以青磚灰瓦、馬頭墻、雙披屋為典型特征;格局為二進三開間,堂廳各一,面闊三間,明次間分為廳堂、臣室,一般都是左右對稱,木構穿斗式梁架;人文環境布局中則采取廳堂寶壁兩邊側門的上方設神龕的方法,狹小的天井都在堂前,既可采光通風,又有四水歸堂之意,布局中蘊含“天人合一”思想,是贛派建筑及儒家文化的重要體現,是中國古建筑文化中極其華美一章。
金溪縣等江西古村落中依附于古建筑的“三雕”藝術風格、工藝、圖案、古村落的自然環境布局是贛派建筑的寶貴遺產,其營造出的自然美與藝術美相結合相融洽環境空間都是江西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但由于相當部分古村落中建筑裝飾、材料等缺乏有效的保護,其中一些具有重要藝術文化價值的木雕、石雕、磚雕、門窗等構件被暗地買賣;因缺乏有效的監管控制,使得部分具有突出文物價值的村落構筑物,人為損毀的現象嚴重。以金溪縣陸坊鄉上李村為例:整個村莊規劃齊整,四通八達,村邊溝渠、水塘(池)縱橫清澈且道路平坦整潔。各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散落在規劃整齊且嶄新的現代式高樓中,其原有的古風遺韻還存在:青磚黛瓦馬頭墻、古戲臺、古祠(廟)與古繡花樓等。但是人為撬盜,損失嚴重使得部分古屋的木雕、石雕、磚雕和匾額陸續遺失。遭到人為破壞部分古建筑其形狀可謂千瘡百孔、慘不忍睹。文字與花紋的磚石、圍墻窗欞,門角,壁板與室內雕刻了精美物象的木板和匾額,均遭到不同程度地被撬損斷裂,這些情況的出現是對金溪縣古村落文化藝術的重視度的低估、對古建筑“三雕”藝術價值的忽視所導致的保護措施的不力原因造成的。要加大對古建筑及“三雕”藝術的保護、使贛民俗文化藝術得到弘揚和發展,構建金溪縣本土民間雕刻藝術數字影像資料館迫在眉睫,數字博物館的建立及后期的宣揚工作,可以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引起民眾的關注,對促進贛民俗文化的傳播和贛“三雕”技藝的傳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強地方政府對古文物的保護意識,可以為江西省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提供可借鑒的地理自然環境、歷史文化、氏族風俗、古建筑科技、“三雕”藝術、工藝傳承等多方向、多層次的、多專題圖片和影像資料。
數字博物館建設技術人員將采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把古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藝術借助數字媒體藝術多媒體屬性打造成具有現場感、可與參觀者進行交互、可在網絡上進行下載,并可重復使用的視頻、游戲、圖片、模型??蔀楦嗟娜肆私饨鹣h古建筑風貌及“三雕”藝術及工藝制作技法提供便利,可避免不斷往復兩地造成的時間和財物的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在數字化平臺的開放,服務于社會,讓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省臨川文化的重要部分金溪縣古建筑群及其民俗“三雕”藝術的藝術魅力,領略古文化的精髓所在,對贛文化的傳承傳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出數字博物館在信息社會中的傳媒功能,也有利于金溪縣旅游文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提高。從藝術與科技的角度來說,十三.五期間,互聯網+項目、數字媒體技術、影像互動技術對古村落民俗文化藝術開發項目、非物質文化申遺工程、傳統文化保護工程都提到日程上。用影像視頻紀錄金溪縣建筑群布局、建筑風格格局;用圖像影像紀錄建筑群內部“三雕”風格、工藝、圖案、內涵;用圖像影像紀錄金溪縣民俗“三雕”技藝傳承歷史、淵源及雕刻藝術特色個案。從文化傳播、民俗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出發,運用影像等數字媒體手段紀錄、從藝術學角度出發、對金溪縣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藝術進行系統、專業、多層次、多項目的考證研究可以為江西省古建筑遺址數據庫和國家住建部的“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平臺提供數據資料、可以為地方志提供影視資料、為旅游產業、為江西傳媒產業、為江西文化創意設計方向產業提供影視設計和研究資料。對金溪縣古建筑群保護工程辦公室與旅游產業公司、M民俗三雕藝術研究機構:提供實例、史實資料、學術研究、展示與傳播宣傳、經濟項目研發提供了具象的史料集;為金溪縣古建筑群工程辦公室的古建筑群復原、融造,為住建部的“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平臺的構建提供研究資料,落實贛派民俗三雕藝術的保護;為學界、業界提供古建筑群瀏覽圖像、視頻作為歷史價值學術的研究依據。
從以上角度表明,金溪縣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藝術數字影像博物館的建設可以通過內容、技術與數字化展覽相結合的手段,充分體現贛民俗文化藝術保護的意義與價值,突出應用創新性,引領江西省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切實做到合理把控大遺址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在汲取現有考古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充實數字化展示內容;提升觀眾數字化觀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參考文獻:
[1] 葉若琛,王金平.傳統民居石雕裝飾藝術特征分析[J].工業建筑(增刊Ⅱ),2016.
旅游業是現代朝陽產業,逐漸發展為我國服務型產業的重心。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本文主要結合貴州省的一些實例,概括出我國旅游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
一、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問題
(一)景區名稱商標頻被搶注
很多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片面重視資源的開發、宣傳、營運,忽視品牌建設與保護。有的旅游企業完全沒有景區商標的概念,也有的雖然申請了商標,但商標注冊范圍過窄,擴展延伸不夠,致使我國頻繁發生有關企業和個人把歷史古跡、風景名勝的名稱搶注成商標的事例。“香格里拉”、“瘦西湖”、“武當山”、“黃山”等都在某個商標類別中被搶注。安徽省著名風景區“天柱山”、“九華山”被外省搶注成商標,并標高價出賣。海南省旅游行業的品牌――天涯海角,1997年被一公司搶先注冊了包括“觀光旅游”服務項目在內的6類“天涯海角及圖標”商標。
貴州省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觀、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悠遠凝重的歷史文化和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構成了貴州獨特的旅游資源。然而面對景區名稱被搶注的狂潮,貴州旅游幾乎面臨同樣的尷尬。貴州梵凈山被很多企業和自然人在藥品、水泥、面粉、啤酒、礦泉水、瑪瑙、保險、典當等類別,甚至還在寵物飼養、動物育種、墓碑等類別上被注冊了商標?!拔鹘裘缯?、“千戶苗寨”已被貴州和上海的自然人搶注。其中,貴州兩個自然人在6個商品類別上申請“西江千戶苗寨”和“千戶苗寨”商標共7件,上海的自然人夏某在45大類商品類別中,每類都申請了1件注冊商標。黔東南州“朗德上寨”于2006年被上海的個人注冊了全部類別的商標計45個,“青龍洞”、“和平村”亦被他人注冊。截至2008年,使用貴州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共有1388件,省內景區自己申請的商標僅有61件,占總數的4.4%。省內其他主體以我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共599件,占總數的43.2%。省外申請人以貴州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達728件,占總數的52.4%[1]??梢?,加強旅游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形勢嚴峻。
(二)旅游線路模仿、抄襲現象嚴重
旅游線路往往分為普通旅游線路和特色旅游線路。開發設計并宣傳旅游線路尤其是特色旅游線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復制它卻十分容易。由于未對旅游線路及時注冊商標,很多旅游企業設計的旅游線路都不同程度地被復制、抄襲。如“自駕車重走絲綢之路”旅游線路是1998年四川某國際旅行社投巨資在全省首次開發的,在設計中,游客將以自駕車的方式從成都出發,經陜西、甘肅、青海環線旅游。不料這一旅游方式和旅游線路很快被省內外其他旅行社“抄襲”,該活動也因這些旅行社省略了開發成本的低價競爭而被迫中止。雷同的線路、混亂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購買欲望,影響了旅游業的整體發展。這一問題在貴州也很普遍。
(三)旅游活動安排、旅游商品簡單“克隆”,缺乏吸引力
景區為提升旅游產品質量,增加景區吸引力,往往安排專人進行活動項目的創新和推廣,如各種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等表演形式和游戲活動。同時為增加經濟效益,旅游企業往往精心打造一些凝聚了當地的特色旅游信息和特色旅游文化的具有實用性、紀念性、禮品性的旅游商品出售。無論是旅游活動安排還是旅游商品都耗費了旅游企業的精力和財力。然而實踐中,旅游項目、經營模式、旅游商品等“克隆”現象非常嚴重,假貨、次貨、低質旅游商品和服務泛濫,致使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影響了商品的品牌地位,降低了游客的購買欲望。貴州旅游商品市場仿冒較為嚴重。如被稱為“東方第一染”的安順手工蠟染長期被機器化大規模仿制,且價格低廉、質量低下,導致安順蠟染的聲譽在近些年大受打擊。除此之外,貴州銀飾、刺繡、服裝服飾、雕塑、編織、民族樂器等旅游商品也往往因為生產規模小且分散,產品開發深度不夠,企業法律保護意識不強而頻頻被復制、克隆。
二、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之對策
(一)強化旅游管理部門工作職能,解決當前突出問題
1.各省旅游管理部門應責成下級旅游管理部門全面調查掌握所在轄區的各類旅游景區的商標注冊情況。對尚未申請注冊的,督促相關單位盡快申請注冊。必要時旅游管理部門可將轄區內的重要旅游景區名稱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準許具有良好商譽、講求誠信、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加以使用。已經注冊的,要掌握其注冊類別等信息,對重要的已被搶注的商標鼓勵相關單位進行回購。
2.各地旅游管理部門還應與文化部門、遺產保護部門配合,加強對本地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等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民族的DNA,“保護文化遺產,守望精神家園”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貴州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省份,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主要有苗族古歌、刻道、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銅鼓十二調、木鼓舞、蘆笙舞、儺戲、安順地戲、彝族撮泰吉、木偶戲、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戲、思南花燈戲、侗戲等。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貴州開展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貴州省旅游管理部門可責成下級旅游部門對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時申請商標或專利保護,并支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以姓名注冊商標。同時,貴州省獨特的民族旅游商品資源豐富,比如銀飾品、漆器、樂器、民族織品、刺繡、蠟畫、蠟染、木雕、奇石等,因此有必要將獨具特色的民族特征信物、標識申請商標。最后,貴州旅游管理部門可依托民族旅游村寨注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貴州有眾多民族風情濃郁、環境優美的民族村寨,已成功打造出以凱里巴拉河苗族文化旅游區、黎平肇興侗族文化旅游區、貴定音寨布依族文化旅游區等為代表的少數民族鄉村文化發展模式,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平壩天龍屯堡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景點[2]。為防御這些資源被搶注商標,相關旅游管理部門應盡快將這些民族村寨名稱、民族村寨的物質、文化標識申請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
3.組建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協調處理保護工作。旅游管理部門作為旅游業發展的調控主體,隊伍建設十分重要。為此必須在各級旅游管理部門中增設內設機構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旅游知識產權保護隊伍,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機制。
(二)提高旅游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1.提高旅游企業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首先企業領導層要通過集中培訓、向同行考察學習等方式快速積累旅游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學習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策略,盡早制定企業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其次,要在企業上下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形成合力。
2.及時申請商標、專利。首先,旅游企業務必高度重視商標注冊,及時注冊商標并擴大注冊類別,有實力的企業可盡量申請在覆蓋商品和服務類別的45大類商標上全部進行注冊,有效避免商標流失。對于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外觀設計、生產配方、生產技術等盡早申請專利。對于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專利,旅游企業可以將商標、專利許可出去,收取使用費,或者作為無形資產投資入股,達到了宣傳品牌和增加經濟收益的雙重目的[3]。另外,旅游企業要加強市場監測,及時發現并打擊侵權行為。
3.密切關注《商標初審公告》?!渡虡朔ā返?3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币虼?,旅游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對他人搶注的自己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可以及時提出異議,以維護自身權利。如果商標已被他人注冊成功,應密切關注商標市場的情況。如果搶注人商標注冊后三年內沒有使用,根據《商標法》第44條規定: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此時要把握機會及時申請注冊,奪回商標權[4]。
(三)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