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預警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信用風險;支持結構模型;概念模型;支持系統
文章編號:1003-4625(2006)08-0003-03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on commercial bank risk early-warning mainly focusing on risk measuring and lacking the early-warning process mechanism and model study, the author conducts an analysis on the life cycle of commercial bank risk, proposes the logic process and supporting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 risk early-warning by combining enterprise early-warning theory, and finally exhibits some practical examples.
Key words: credit risk; support structure model; conception model; support system
[收稿日期]2006-06
注: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桂科青:0542033)以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資助。
[作者簡介]毛錦(1970-),男,河南原陽人,高級經濟師,博士研究生;周鵬(1981-),男,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蔡淑琴(1955-),女,湖南長沙人,博士生導師。
一、引言
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組織,能否很好地管理信用風險將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現有對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不論是5C法、Z-Score還是KVM模型等,都傾向判斷信用風險的大小。這些研究的方向沿著“逐步求精”的思想,從判別信用風險的相對大小到判別信用風險的絕對大小。然而,信用風險的大小是內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具有易變性;同時它也隨時間而不斷變化,具有時變性。雖然,對單一時間點信用風險的研究在信用風險研究中,可以度量及比較信用風險的大小,但在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實務中,還需要解決什么時間、由什么依據決定需要對信用風險進行度量,以及對度量結果采取怎樣避險措施的問題。
對預警(Early-Warning)的研究最早來源于軍事,指通過預警飛機、預警雷達等工具提前發現、分析和判斷敵人的進攻信號,并把這種信號的威脅程度傳遞給指揮部門,以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在經濟領域,穆爾首先采用多種指標綜合方法構建美國宏觀經濟預警系統。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首先將信用風險預警和將預警系統(EWS)的概念應用到信用風險管理的是Fisk,預警被認為是對風險的提前預測。將預警理論應用到信用風險預警,現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單一時間點、信用風險大小轉化成預警級別的研究,如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信用風險預警、基于灰色模型的信用風險預警等等。這些研究從本質上看都是對信用風險度量方法的應用和延伸,缺乏對信用風險整個生命周期內預警的研究。
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生命周期的研究,結合企業預警理論,研究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的三個階段,在分析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各個階段的目標和實現步驟的基礎上,研究信用風險預警的概念模型,最后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支持系統的系統結構。
二、信用風險的生命周期和信用風險預警的過程
傳統的信用風險定義為包括借款人、債券發行人或金融交易對方在內的交易對手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完全履約致使金融機構、投資人或交易對方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從狹義上講,信用風險就指信貸風險。通過對風險概念的梳理,從風險承擔者(即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信用風險即由于交易對手是否違約的最終結果和商業銀行認為交易對手是否違約之間的偏差,這種差異可能對商業銀行造成損失。
信貸交易是產生信用風險的一種交易,商業銀行的交易對手即貸款人。根據貸款人借貸的實際情況,對一個貸款人信用風險產生到結束的時間階段可以用圖1表示。該過程一直持續到借貸合同到期,貸款人做出是否違約的決策為止,即信貸交易信用風險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內,商業銀行如果始終認為貸款人一定不會違約的話,貸款人是否違約的事實和商業銀行對貸款人是否違約的預期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的損失,即信用風險。因此信用風險管理應該覆蓋信用風險的生命周期(T)。
企業預警管理理論的基本方法,即通過監測并預控造成各種經營風險和管理失誤的致錯環境,通過對致錯環境中各種內部和外部主要致錯因素(行為)進行有效的測評,進而控制錯誤的發生或發展,把失誤控制在早期,把各種經營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對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預警,也需要在信息的時效性范圍之內,及時地從作為信用風險的表現和影響因素的外部環境中獲取信息,根據獲取到的信息,篩選到可能影響商業銀行交易對手或是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大小變更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所對應的交易對手;針對所發現的交易對手,重新度量其信用風險,得到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大小;根據評估出的交易對手和他們的信用風險大小,從眾多應對策略中選取合適的應對策略并實施。因此,將信用風險預警分解成如下三個預警階段:環境的監視和信用風險的發現階段(P_d)、信用風險度量階段(P_e)、制定應對策略階段(P_s)。
其中:P_d階段在整個信用風險的生命周期中持續工作,僅當P_d階段發現交易對手信用風險變化的信號或可能影響信用風險預警的交易對手信息和環境信息時,才觸發信用風險度量階段通過獲取交易對手的財務數據或金融市場數據使用專家系統、記分模型或定量模型等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來度量其信用風險的大小;僅當P_e階段度量出的信用風險值大于某一個閾值,才進入P_s階段。這樣商業銀行就完成了一次信用風險預警的全部過程。在T內,可能重復著一個或多個這樣的信用風險預警過程。
三、信用風險預警的概念模型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包括兩個確定的直接參與者,即商業銀行(L)和交易對手(B)。若把自然的選擇(N)當成一個間接的參與人,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中的參與人(P)可以表示如下:
P=(L,B,N) (1)
(一)信用風險預警各階段目標和子過程
從L的視角,分析在信用風險各個階段的需求和信息交互。
(1)環境的監視和信用風險的發現階段(P_d)
該階段的任務是從N和B中發現可能導致信用風險變化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所影響的B。為了實現這個目的,L要在整個信用風險的生命周期中持續從B和L獲取信息。由于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且所獲取的信息可能由于不具備有用性、時效性和真實性等等要求,需要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篩選。并且,當單獨的信息并不能直接發現信用風險,需要通過信息組合起來才能發現信用風險。如發現某個B`的貸款在時間t`內到期并不能發現其信用風險變更,發現它在其他商業銀行的貸款在時間t`內到期也不能說明其信用風險變更,然而這兩條信息組合則意味著由于B`要同時償還多筆貸款而可能產生現金的不足。篩選、組合后的信息轉換成知識,和L的所有B進行匹配,得到其信用風險可能受影響的一部分交易對手B+(B+∈B)。該階段中,信息主要從N和B向L流動,由于在B和L之間的博弈中,信息不對稱對B有利,因此N是主要的信息來源。該階段向下一階段輸出B+和相關的知識。
(2)信用風險度量階段(P_e)
該階段的任務是根據P_d輸出的B+和相關的知識,選擇滿足合理性和準確性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和方法度量其信用風險的大小。該階段的核心任務是選擇并運行信用風險的度量模型。該階段通過度量模型的選擇、輸入數據的獲取、模型運行和度量結果的輸出四個子過程來實現其核心任務。該階段中,信息主要從N和B流動,和上一階段不同的是,由于直接獲取用于度量信用風險的財務和金融數據,該階段主要的信息來源是B。該階段的輸出為B+的信用風險度量結果。
(3)制定應對策略階段(P_s)
該階段的任務是根據P_e輸出的B+的信用風險度量結果,判定是否超過閾值,并選擇或制定L的應對策略并加以實施,以避免由于信用風險的變更而引起的損失。該階段的核心任務是選擇并實施信用風險應對策略。該階段的子過程有:判斷是否超過閾值、風險應對策略的選擇、策略的實施。
(二)信用風險預警的概念模型
綜合前面提出的信用風險預警的邏輯過程分析、參與者分析和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分析,三階段信用風險預警的概念模型如圖3所示。
四、信用風險預警支持系統
(一)信用風險預警系統需求分析
對于信用風險預警而言,其目標是得出何時對B采用何種度量方法和模型進行信用風險度量,并且對度量結果需要采用何種措施來避免可能的損失。根據前面對信用風險預警三個階段的分析,可以提出三個信用風險預警階段的功能需求。
(1)環境的監視和信用風險的發現階段(P_d)
該階段的功能需求:信息獲取、知識組合和篩選、與交易對手匹配、輸出B?和相關知識。該階段從各種國家的、行業的、商業、企業自身相關的信息系統和WEB網站中獲取信息,向下一階段P_e輸出可能發生信用風險的交易對手和相關聯知識。
(2)信用風險度量階段(P_e)
該階段的功能需求:模型選擇、輸入數據的獲取、模型運行、輸出度量結果。該階段接受P_d階段輸入的交易對手和相關聯知識,向P_e輸出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度量值。
(3)制定應對策略階段(P_s)
該階段的功能需求:判斷是否超過閾值、應對策略選擇、策略的實施。該階段接受P_e輸入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度量值,輸出應對策略。
(二)信用風險預警系統框架模型
根據信用風險預警三階段的功能需求分析,信用風險預警支持系統的框架模型如圖4所示。
五、案例分析
本文以商業銀行B在成功收回A公司巨額逾期貸款本息及全部追償費用一案為例,具體闡述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過程。A公司是一家當地知名企業,因承建某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而先后獲得包括B以及另一銀行的億元貸款,資金來源充足,B經貸前考察向其發放了貸款。
圖5模擬了商業銀行B通過信用風險預警的三個階段,及時發現A公司信用風險的變化、并加以度量和采取措施的過程。在P_d階段,B行從直接信息來源獲取了要求B行貸款展期而賬戶內并未籌集足夠還貸資金的信息,并從銀行同業獲取了A公司在近三個月內在數家銀行多筆數量較大的貸款將先后到期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組合,發現的知識指向了A公司在到期時可能現金不足;在P_e階段,B行通過專家主觀估計了該信用風險的大小,發現其信用風險有明顯變大的趨勢;在P_s階段,B行選取信貸政策與法律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明確拒絕其展期要求,另一方面,結合法院以訴前保全方式查封其多家銀行賬戶。最終A公司將其在B行的全部貸款本息及包括訴訟費、律師費等在內的全部追償費用一并償還。
本文對信用風險和信用風險預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信用風險預警的概念模型和支持系統的系統結構,其目標是從商業銀行的實務出發,建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的支持系統。要實現最終的目標,還需要做以下方面的研究:信用風險發現的機理;對不同交易對手和不同類型的信用風險,風險度量的方法、模型的自動選擇機理;信用風險應對策略的選擇機理。
參考文獻:
[1]E I Altman.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1968,(23): 189-209.
[2]KMV Corporation. Credit Monitor Review. SanFrancisco California: 1993.
[3]佘從國,席酋民.我國企業預警研究理論綜述[J].預測,2003,(22):23-29.
[4]Charles Fisk, Frank Rimlinger. Nonparametric Estimates of LDC Repayment Prospects. Journal of Finance, 1979, 34(2): 429-436.
[5]苗建敏.財務風險概念梳理及其識別、估測與控制[J].理財者,2004,(1).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預警系統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企業面臨著各方面的威脅和挑戰,在其財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存在著企業財務風險,如何預防財務風險儼然成為近幾年來全世界企業關注的焦點。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企業預防財務風險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業財務風險及其管理理論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和種類
所謂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財務項目中,財務狀況受各種難以預測和難以控制的不定因素所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得企業蒙受未知的損失。從廣義上來說,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財務活動中由于一些不可預測的未知因素而導致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無法達到預期財務收益,而可能遭受損失;從狹義上來說,企業財務風險是指舉債籌資風險,是由于企業向外借貸而造成企業利潤的不確定性;從本質上來說,企業財務風險體現在企業可能存在資金運動效益率降低和中斷其發展的危機。
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環境和階段中,所存在的風險特征也就不同。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風險:一是投資風險,指投資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可能遭受的危機;二是籌資風險,指企業可能因無法償還借入資金和股東收益的變化而遭受危機;三是資金回收風險,是指成品資金轉變成結算資金和結算資金轉變為貨幣資金的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四是收益風險,是指可能只產生收益而不會蒙受損失,此種風險可進行預測。除此之外,企業財務風險的分類方式還有很多種,每一種企業財務風險都具有客觀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和職能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指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分析,并加以判斷,預防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旨在預防和減少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所帶來的損失,維持企業財務的運營。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職能如下:一是對企業將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分析產生風險的原因,其外部的環境以及企業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二是評價企業財務風險,深入了解發生此風險的概率和發生程度以及發生此風險后所產生的影響;三是探尋潛藏于企業發展中的財務危機,預測未來發生的事件所帶來的風險;四是實現推測出風險結果,采取應對措施,減少和回避風險;五是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正在發生的風險危機,對已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補救,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
二、財務預警系統的內涵和重要性
(一)財務預警系統的內涵
財務預警系統的基礎是企業信息化,它是用來監控企業在經營管理工作中潛伏著的財務風險的,并實時跟進其財務風險。財務預警系統存在于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根據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和有關的財務資料,熟練運用財會、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經營等方面的知識理論,選擇比例分析,數據模型等方法,來探討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向企業發出警報。財務預警系統是為預防企業可能遭受的財務風險而建的系統,通過設置重要的財務指標并觀察其指標變化來完成預警作用。
(二)財務預警系統的重要性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使得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不斷的尋求發展,想要獲取更多的利潤。然而在這樣一個形勢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每一個舉措都需要謹慎決定,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注重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構建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是企業發展中的必然選擇。
目前,從外部環境上來看,企業所要面臨的競爭不僅是來自與本國內,還有各國企業的沖擊,在這樣一個狀態下,企業必須有危機感,增加危機防范意識,使本企業能在市場中樹立不倒。如此一來,企業構建財務風險管理是勢在必行的。從內部環境來看,企業內部的管理系統存在的風險逐漸增多,因此,企業必須能在風險發生前就做到預防,是企業能將財務風險所帶來的后果減到最小,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便能幫助企業達到這一目的。這是一個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是一個步伐越來越快的時代,尤為考驗企業的應變能力和掌握新信息的速度了,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便能幫助企業根據最新的數據變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有利于企業掌握最新信息和數據,強化對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全面的對財務風險進行透徹分析并設置處理機制,有利于企業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應變能力提高,有利于企業能正確做出決策,減少企業蒙受的損失。
三、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為預防企業中的財務風險所構建的,是一個各種預警職能緊密相連,互相制約的體系。風險財務管理中最為復雜,最具綜合性的管理活動便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了。構建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必須對財務風險預警所在的環境進行仔細分析,要深入思考財務風險系統的結構構建,企業自身的風險環境和風險預警,決定了企業財務風險的職能,預警系統中的財務指標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要分析信息,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對財務風險做出預警。要將企業內部的信息與相關領域的市場信息進行對比,從而獲取預警資料。在某種意義上,信息的采集對財務預警系統的運行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必須建立在健全的財務風險分析和處理機制上。此系統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征,跟隨企業發展的步伐。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要遵循動態化原則,讓此系統具有及時性,有效性和能進行自我修復。
四、結束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下,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無法避免,只能在風險發生前進行有效的預防,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企業必不可少的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系統顯示的數據進行分析,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據,使其能做出正確的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
參考文獻:
[1]王芳.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
[2]韓學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預警系統研究[J].管理學家,2010,(12)
【關鍵詞】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財務預警機制
1 風險概念的階段性發展
國外對風險問題的研究始于19世紀末,1895年,Haynes從經濟學意義上提出風險的概念。他認為:“風險一詞在經濟學和其他領域中,并無任何技術上的內容,它意味著損害的可能性。某種行為能否產生有害的后果應以其不確定性界定,如果某種行為具有不確定性時,其行為就反映了風險的負擔。”
世界上第一個對風險進行理論探討的經濟學家是美國學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論文《風險與保險的經濟理論》中給風險下了這樣的定義:“風險是關于不愿發生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客觀體現?!?/p>
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一書中對風險的涵義作了進一步闡述,他認為風險不是一般的不確定性,而是“可測定的不確定性”,他指出,經濟生活中的現實風險和未來風險都可以借助數理統計分析來計量和測定。
研究風險的國內外學者站在不同的學術視角,給出了風險的內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質性的特點,清晰闡釋概念是對風險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導的先決條件。筆者認為可以將風險理論特征歸納為五點:風險的不確定性;風險的客觀性;風險的復雜性;風險的動態性;風險的可度量性。
2 財務風險的內涵及分類
2.1財務風險的內涵
學術理論界對企業財務風險存在兩種認識:一是企業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財務活動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結果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二是財務風險是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不確定性。本文將前一種觀點稱為廣義財務風險,將后一種觀點稱為狹義財務風險。
廣義的財務風險從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財務關系角度出發來界定財務風險,認為企業財務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帶來財務活動成果與預期收益的偏離,這種偏離一般是指財務活動成果的減少,帶來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狹義的財務風險認為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負債經營引起的,風險的中心在于貨幣資金的運動,這種運動以貨幣資金為起點,也以貨幣資金為終點。
2.2財務風險的分類
依據劃分標準的不同,可對財務風險進行不同分類。按照財務風險的可控程度,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按照能否通過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為不可分散風險和可分散風險;按照風險發生的狀態,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按照風險設計的層次和范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但通常上人們按其成因及性質將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利率風險及匯率風險五類。根據上述分類標準,本人更認同將財務風險按成因及性質進行劃分。
3 財務風險的識別與控制
3.1財務風險識別
葉冬梅(2006)提出財務風險預測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認識、分析企業內外部的經濟信息,利用財務比率,建立財務風險評價模型,進行財務風險分析,及時向決策者提交風險分析報告,形成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賀妍(2008)認為風險分析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根據風險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設定優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資源配置。
3.2財務風險的控制
3.2.1確定風險反映態度。確定風險反應態度的出發點是降低企業風險管理成木,提高風險管理效益。對待風險的態度不同,其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對風險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風險預防方法選擇?;乇茱L險法:綜合評價各種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選擇風險最低的方案;降低風險法:努力通過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風險法:通過聯營,多種經營及多元化投資等方式來分散企業財務風險的方法;轉嫁風險法:通過某種手段,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單位承擔。
3.2.3風險處理措施選擇。風險成本攤入:企業可將一部分風險損失事先以成本加價的形式攤入成本,將風險自行消化;建立風險基金:對于出現的偶然性很大而損失有限的風險,有計劃地提取一定數量且獨立于企業運營資金之外的貨幣資金,防止風險發生對企業正常運營資金的影響,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3.2.4建立財務預警機制。初始財務指標的確定目前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通常使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它相關明細表和在此基礎得出的各類財務比率來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四大類(如圖1所示):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關性、可比性、動態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同時借鑒前人的經驗,選取了四大類中的20個指標作為初始財務指標。
圖1 公司財務預警機制——初始指標4 企業財務風險研究不足及未來展望
4.1研究不足
財務風險理論研究已取得較大成果,但也缺乏對實踐的普遍指導意義,研究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1)鑒于研究財務風險的學者有著不同的專業學術背景,研究視角各異,使得該理論內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較多的爭議;(2)研究的內容大多以淺層次的描述和分析為主,缺乏更深入的對財務風險內部綜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對多層次財務風險的特殊性進行深度探討,致使財務風險差異性很難得到準確劃分。
4.2未來展望
縱覽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與實踐的現狀,筆者認為未來還可以從以下角度對財務風險開展研究:(1)風險管理的思想和視角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可以從現代企業價值鏈管理與金融管理的新視角來做新的理論發展研究;(2)從主要以規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實證研究方法轉變;(3)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衡量和指標的確定應采用動態和系統方法相結合,運用動態的視角觀察企業內部與外部的環境確定企業面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何茜.外資企業WCDP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2
[2]許煥升.風險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視角,2008,(4):48-49
近年來,公立醫院的改革愈加深入,所獲得的國家財政補償越來越少。同時各類私立醫院、合資醫院日漸興起,數量越來越多,大有趕超公立醫院的趨勢。醫療服務從賣方市場轉為了買方市場。大多數公立醫院為了立足于市場競爭中并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通常借助于大規模信貸的負債經營方式來擴張或升級自身的軟件與硬件。負債經營雖然能夠給公立醫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也給醫院帶來了財務風險的相關問題。如何綜合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通過對公立醫院財務狀況的監測與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及時發現公立醫院潛在的財務風險,從而能夠迅速有效地采取防止財務風險繼續擴大的措施,將財務危機扼殺于襁褓中,是公立醫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本文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展開研究與討論。
一、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的相關概念
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從廣義上將,應該包括公立醫院中所有跟財務有關的活動在進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狹義上則是指由于負債的資本率較大,導致公立醫院無法按時償還銀行的本息而造成財務風險[1]。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預期收益和實際的財務收益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出入,從而直接影響了醫院對賬款及銀行本息的支付,引發了財務風險。
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受到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的綜合作用和影響。內在環境作用下,由于公立醫院管理者的風險意識薄弱,沒有建立起完善可行的財務監控制度,對醫院經營活動的約束力不強,并缺乏相應的風險防范方法等,使得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外在環境中,由于國家對農村和社區醫療日益重視,使得公立醫院的診療費用和藥品價格都有所下調,并對診療項目進行了規范和調整,使得公立醫院的盈利度下降。同時市場經濟的變動對公立醫院的貸款利率以及物品的購置成本都會造成較大影響,進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相關概念
主成分分析法通常是指對多個數值或定量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考察的多元統計方式。其主要借用多變量方差來對少數的幾個主成份、即所謂的原始數據線形組合進行研究解釋,即協方差結構。通俗而言,即通過相應主成分的導出,使得原始變量的相關信息能夠盡量多的保留下來,并且原始變量之間的線性彼此無關。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
(一)公立醫院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意義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構建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能夠幫助公立醫院的管理者了解現下醫院的財務狀況,通過相應的信息使得風險以定量化的形式披露出來,并為醫院財務管理提供必須的工具與管理手段。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公立醫院及時預防并化解財務危機,有效提升其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水平。通常而言,由于各公立醫院所處環境的不同,因此對財務產生影響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公立醫院的管理者在進行醫院財務風險的管理時,要?Χ?量指標與定性指標對財務風險的影響進行綜合考慮,尤其要注意定性因素對預警模型的嚴密性、敏感性、靈敏度的影響。同時,公立醫院管理者應該明確認識到,財務風險的預警模型只是發現醫院存在或者潛在財務風險的工具,而進一步地采取有效且合理的防范轉化措施,使得醫院的運營收益實現最大化才是財務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
(二)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預警模型的方法[3]
主成分分析法要從多個指標中提取為數不多的相互無關的綜合指標,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來構建公立醫院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首先應選擇并確定模型所采用的財務指標,其次根據既定的樣本研究方法來對樣本展開研究;然后采用相應的統計軟件對模型進行主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檢驗,最后要通過樣本分析來判別模型預測的準確定,確定模型臨界值。
(三) 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優點和局限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構建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運用降維的方法有效的簡化了財務預警的評價指標,使得在進行指標篩選的過程中,能夠基于研究財務指標的基礎上把非財務的指標也納入到該模型中來,從而使模型中反映出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具有全面性。
同時,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數據方面的局限性?;谥鞒煞址治龇嫿ǖ墓⑨t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往往是根據現有的財務報表來建立的,財務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存在疑問。其次是財務指標方面的局限性,其無法概括公立醫院經營過程中其他有可能導致財務危機的非財務因素。再次是研究范圍的局限性。財務預警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普遍性的前提,然而由于各公立醫院自身實際情況的不同,使得該模型缺乏針對性。
一、財政和金融對國家財政安全的交互影響
1.財政、資金對國家財政安全的交互作用
財政和金融共同主導著社會資金的流動和資源的配置,極大影響著社會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方向,二者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既相互協調又相互沖突[1]。財政與金融都以資金作為載體,均擔負著合理、有效調控經濟以穩定物價、發展經濟、促進就業的職責,有效調控的實現需要以財政和金融的健康運行為前提,也需要財政和金融從不同角度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因此二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協調性,正是二者的協調為國家經濟安全提供了保障。然而,財政資金的籌集具有強制性,資金的使用具有無償性,而調控重點在改善經濟利益分配上,與金融非強制籌集資金、有償使用資金、著重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等特點格格不入,因此,二者也存在著強烈的矛盾沖突[2]。這些矛盾沖突處理得當則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進而有助于維護國家財政安全,處理不當則會影響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最終也會危機國家財政安全。
2.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對國家財政安全的交互影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是無處不在。金融風險是金融活動的內在屬性,產生于多元的經濟活動主體和不確定的經濟活動,存在于一切金融活動[3]。由于金融與財政息息相關,一旦國家出現金融風險,國家財政為穩物價、保增長,勢必擴大支出化解或減輕金融風險,扶持金融機構。這就打破了財政原有平衡,增加了財政負擔,使得財政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危機。
由于經濟運行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技術因素等因素的影響,國家財政也面臨著一定風險。財政具有分配資金的功能,因此當面臨風險時,國家財政會動用一定金融手段來解決消弭風險,這就將財政風險轉嫁給金融,增加了金融風險,進一步削弱了對國家經濟的調控能力,對維護國家財政安全是極其不利的。
綜上所述,財政和金融各自存在著一定風險,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通過財政與金融的交互作用影響著國家財政安全。要規避或減輕兩種風險對國家財政安全的影響,需采取有效手段對財政與金融的交互作用進行監控、預警,即建立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
二、建立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
目前,財政領域中極少有從財政金融交互影響的角度出發,建立國家財政風險預警系統的案例,但有學者通過研究國內外大量財政和金融案例,發現了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在形式與危害上的相關性[4]。因此,本文認為,要維護國家財政安全乃至國家經濟安全,亟需著眼于財政和金融的交互影響,建立一套能夠有效預警風險的體系,防止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相互轉嫁,引起國家財政和經濟的進一步惡化、失控。
1.系統的建立原則
財政金融交互影響下的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的構建應堅持國情性、國際性、宏觀性、可行性等原則。
國情性原則是指系統建立過程中所涉及的指標、警戒線、風險權重等需從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選取、設定,需符合本國的經濟、政治制度和政策,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特點和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風險預警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系統建立的國際性是指系統需基于國際認準的金融風險管理指標和先進的財政風險管理理念,如《巴塞爾協議》、財政風險矩陣等[5]。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這樣,國家財政就面臨著國際國內的雙重風險。因此,建立的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需在指標概念及相關理念上與國際權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同時預警國際、國內的風險,有效維護國家財政安全。
國家財政安全預警是國家財政風險的宏觀管理,這就要求預警系統能夠從宏觀角度出發,整體性地反映財政風險。宏觀性原則要求預警系統的指標具備高度概括性,且相互補充,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財政風險的總體狀體和變化,能夠實現對宏觀財政風險的完整描述。
可行性是指預警系統中的各項指標是切合國家財政宏觀管理工作需要的,是適應國家財政發展和改革需要的,且在數據獲取方面具有方便、及時、準確、權威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預警系統得到切實落實,才能真正發揮風險預警作用。
2.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指標
財政風險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可分為顯性風險和隱性風險,其中顯性風險包括直接顯性風險和或有顯性風險,隱性風險包括直接隱性風險和或有隱性風險。有學者結合漢娜財政風險矩陣和我國實際情況,指出國家安全財政預警系統應包含4個子系統、23個風險預警指標。4個子系統即直接顯性風險系統、或有顯性風險系統、直接隱性風險系統、或有隱性風險系統。
直接顯性風險系統中包括財政集中率、稅收彈性、財政赤字率、外債負債率、國債負擔率、國債償債率、國家財政債務依存度、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比重、投資性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等10個指標,或有顯性風險系統包括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資本充足率、失業率、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經產項目差額/GDP、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等7個指標,直接隱性風險系統包括預算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預算外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財政支出對財政收入的彈性3個指標,或有隱性風險系統包括M2增長率、股票市值/GDP、股票市盈率3個指標[6]。其中,直接顯性風險系統中的指標透明度和確定性最高,風險可控性最大;有顯性風險系統和直接隱性風險系統中的指標不確定性較大,可控性較小;或有隱性風險系統中的指標的不確定性最大,可控性最小。
這些指標涉及了對國家財政安全有重要影響的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財政活動和金融活動,較全面地反映了國家財政管理面臨的風險因素,確可作為國家財政安全預警系統的預警指標。
三、結束語
[論文關鍵詞]營銷戰略風險 風險預警機制 市場營銷審計
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變化,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的過程中會面臨許許多多的營銷風險.如營銷戰略風險、營銷策略風險、跨國營銷風險等.這一些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企業在進行營銷活動時要對風險有十分清楚地認識并且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防范和控制風險。本文主要是從市場營銷戰略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方面來分析企業的營銷風險。
一、營銷戰略風險的概念和特點
1風險、營銷風險、營銷戰略風險的概念
風險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觀現象.它指的是某一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它不僅指損失的不確定性.也包括收益的不確定性。同樣.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風險這些風險我們稱之為營銷風險。營銷風險指的是企業在開展市場營銷活動時.由于各種事先無法預料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使企業營銷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一定的偏差.從而有蒙受損失的機會或可能性。在企業所遇到的營銷風險中.營銷戰略風險尤為重要.營銷戰略風險指的是企業在確定目標市場并制定相應營銷組合時所面臨的風險.它是企業面臨的主要營銷風險。
2營銷戰略風險的特點
企業的營銷戰略是企業成功營銷計劃的核心,決定并控制市場營銷行動計劃。與此相對應.營銷戰略風險在整個營銷風險中也處于核心地位因此.與其他營銷風險的特點相比.營銷戰略風險有不同的特點。
(1)營銷戰略風險的核心性。營銷戰略的核心性決定了營銷戰略風險在所有的營銷風險中處于核心地位對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影響最大.因此,應該首先對營銷戰略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
(2)營銷戰略風險的難以衡量性。營銷戰略的宏觀性決定了營銷戰略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很難用具體的定量指標進行衡量.有時候只能用比較宏觀的定性指標來進行。
(3)營銷戰略風險的復雜性。營銷戰略決策的對象非常復雜.因此相對應的營銷戰略風險也非常復雜.在分析時要考慮不同的環境和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
二、營銷戰略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由于營銷戰略風險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順利進行,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防范和控制營銷戰略風險。
1.建立營銷風險預警機制.防范風險的發生
由于營銷風險的客觀性的特點.所以企業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的防范營銷風險的發生.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減少損失程度。因此,應該建立有效的營銷風險預警機制,防范風險的發生。營銷風險預警機制指的是根據環境的變化情況對營銷活動進行預測分析,并且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構建有效的應對和防御體系。
(1)分析識別環境中存在的營銷風險。企業在建立營銷風險預警機制時首先要不斷識別市場營銷環境.并且根據環境的變化分析出環境帶來的風險,根據風險的來源分析這種風險是不是可以分散的風險.能否通過營銷組合來分散。在營銷風險預警機制中強調比較多的風險是不可分散的風險.如政策風險、法律風險等。因為這一類風險對企業的營銷活動影響最大.企業只能根據預測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來盡量降低這類風險的發生概率,而不能完全避免其發生。
(2)分析現實的營銷案例.積累經驗、吸取教訓。在預警機制中應該還要分析以往成功的案例以及失敗的案例.雖然營銷上的成功案例可能無法完全復制.但其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而對于失敗案例的研究.尤為重要這樣可以使企業對營銷風險有很強的意識.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所以對企業而言放眼未來的同時還要重視過去.這樣.營銷戰略風險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
2使用合適的風險衡量系統.控制營銷戰略風險的范圍
雖然企業會采取措施盡量的防范營銷戰略風險的發生.但是只要有營銷活動.就會出現營銷戰略風險。因此.當營銷戰略風險不可避免地出現時應該根據一定的指標對風險的大小來進行衡量,針對得出的結果來對風險進行控制。因此.企業在建立營銷戰略風險衡量系統是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一般是以定性指標為主.輔之以少量的定量指標。
3進行市場營銷審計.防止營銷戰略風險的擴大
市場營銷審計是對一個企業市場營銷環境、目標.戰略.組織、方法、程序和業務等進行綜合的、系統的、獨立的和定期性的核查.以便確定困難所在和各項機會.并提出行動計劃的建議.改進市場營銷管理效果。對企業的營銷戰略進行審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析確定企業的營銷戰略的正確性程度.根據分析的情況來決定是否要對營銷戰略進行改變。
(1)建立市場營銷審計系統。為了防止營銷風險的擴大.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市場營銷審計系統。系統中應包含營銷審計的內容.制度.時間、審計人員的要求等等。由于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完善的規范的市場營銷審計系統,因此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系統的詳細情況。
【關鍵詞】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控制;內部控制
一、企業財務風險與財務風險控制的概念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
由于不同因素對事件的影響不同,所以導致事件的不確定結果,這就導致了風險的產生。不同人對于財務風險的認知層面不同,說法也不同,一般有兩個層面:一是由于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和個人主觀的差異,進而給企業帶來的財務收益的不確定,引發的微觀經濟風險。二是它也稱為籌資風險,是指到期償還不了債務的可能性,換言之,它是由于借債引發的,若無借債就不存在財務風險。我在此文中研究的是企業難以預測的外部環境、內部控制環境的不完善、企業經營的不確定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給企業最終帶來可能的財務損失。
(二)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概念
企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風險,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企業對財務風險控制的態度,控制得當的話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使企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若控制不當,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如何控制好財務風險,是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財務風險控制,就是在利用相關的信息和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活動施加作用和影響,使企業達到預期的財務目標。
二、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內部控制的相關性
環境的多變性就像一把雙刃劍,帶來發展機會的同時伴隨著風險隱患,企業管理重在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中財務風險占很大一部分。財務風險以貨幣的形式表現,對企業的穩定、資金的安全性及獲利有很大的作用。內部控制是一種為了實現控制目標由企業所有人執行的一系列過程。內部控制能適時反映企業的風險并相應地采取措施控制風險,可以促進企業的有效管理。企業的風險類型很多,財務風險是其中的一種,內部控制最終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內部控制薄弱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大增加,財務風險控制實質上是內部控制的一部分,財務風險控制不好,意味著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全面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使企業的經濟活動能順利進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好企業,預防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規劃企業的治理結構,內部控制的評價是以財務風險控制的好壞為依據,同時內部控制是進行財務風險控制的重點。
三、企業財務風險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意識薄弱
如今的經濟環境是多變的,包括產品更新的速度、市場的變化、國家政策、利率的變化等,這些因素都會對企業的經營、資金的運轉產生很大的影響,現如今很多財務人員還是沿用傳統模式來管理企業的財務活動,對企業的風險財務控制沒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知,只關心資金的投放與收回,對企業風險缺少實質認知和管理,忽略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薄弱的風險意識難以適應因素變化對企業造成的財務風險。
(二)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
控制財務風險不是當它出現再采取措施,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預防或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很薄弱,每年雖然有幾十萬的會計人員,但是大多數專業素養都不高,企業管理者對這方面又不了解,財務風險是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無法消除但是可以預測,它本身就是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往往到來時就是致命一擊。所以大多數企業開始都運營很大,突如其來的一場財務危機就導致破產。
(三)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
內部控制是企業采取的一種手段,為了能達到企業的預期目標,可以根據考察內部控制機制來評價企業的管理,主要是對企業人員”權責利”的分配管理。它存在于企業經營的全過程,良好的內部環境有利于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對控制風險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內部機制的不足讓人籠統的把企業的規定規章等同于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人員的“權責利”分配不清,缺乏合適、完整、統一的體系,內部人員不恪守自己的職責,縮小了控制的范圍,使效果大打折扣,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是企業能夠更好的控制財務風險。
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意識
企業是經濟環境中的主體,是我們可以看見和感知的,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正確認知是財務風險控制成功的先決條件。財務風險隨時存在,企業必須有一定的風險意識,缺乏風險意識會直接導致企業管理機制出現漏洞,使企業經營出現問題。企業應該培養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定期讓企業人員參加風險探討會,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用實際案例來分析財務風險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培養人員的素質,提高他們對風險的適應和處理能力。
(二)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事前對財務風險的預防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與實踐表明,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信息網和資源建立財務預警機制,它意味著企業風險管理已經成功一半了。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即在事前監控,使企業遭受的財務風險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三)完善內部控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