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 16:51: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生物的重難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教學策略
雖說初中會考也是高中學校篩選學生的參考標準之一,然而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意識到初中會考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重視初中會考的復習和考試。初中會考除了可以給予高中學校參考標準,也是加強鞏固學生初中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會考復習,從而整理好初中所學的生物知識。
一、加強學生對于會考的重視程度
要提高初中生物會考復習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強學生對于初中生物會考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于會考復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會考的重要性講解給學生聽,如,會考成績也是作為中考的參考成績之一,如果A同學和B同學中考的成績是相同,然而A的會考成績要比B的好,因此學校就選擇A同學,而不是B同學,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會考的重視度,做好生物的會考復習。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將會考復習的作用講解給學生聽,加強對生物的會考復習,加強學生對于初中三年的生物知識的總結,從而鞏固學生的生物知識,避免出現“學完就丟”的情況,提高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水平。
二、理解會考內容,掌握復習方向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的會考復習效果,提高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教師就要加強學生對于生物會考內容的講解,提高學生對于會考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更好地掌握復習方向。如,教師可以將初中生物會考內容總結出來,然后再分別總結出重、難點,并且對學生重點講解生物會考中的重、難點,提高學生對于初中生物會考的掌控程度,提高學生的生物會考成績。而且通過幫助學生理解會考考試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復習方向,因為學生可以結合會考內容來制訂相應的復習計劃,從而更好地確保自己的復習進度,確保復習效果。故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會考復習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生物會考成績,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會考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復習方向。
三、構建思維導圖,加強對初中生物知識的整體把握
因為學生是從初一開始學習生物的,因此到初三,學生已經學習了三年的生物知識,所學習到的生物內容是較多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將三年所學的生物知識結合在一起理解和記憶,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構建生物思維導圖,從而整體對初中生物知識進行理解。之所以要開展初中會考,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更好地總結初中三年所學的生物知識,所以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構建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的整體把握。如,教師可以分別將不同學期所學到的生物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構建思維導圖,例如構建七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思維導圖、七年級下冊的生物知識思維導圖等,然后再將這些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歸納,再重現構建出新的思維導圖。通過構建初中生物思維導圖,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將三年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串聯,從而更好地掌握初中三年所學的生物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構建分類思維導圖,就是讓學生摒棄學習時間的限制,通過對生物知識進行分類,然后進行分類總結,構建出不同生物知識網絡圖,從而更好地認識初中生物,提高自己對于初中生物的理解,提高初中生物會考的復習效果。
四、開展分層次教學,進行因材施教
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是將初中所學的生物知識重新進行一遍學習和復習,但是學生在三年的生物學習當中都有著一定的學習差異,因此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樣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效果,教師就要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首先,教師結合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對學生進行分層,然后再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生物水平來制定不同的復習策略。如,生物基礎較差的學生就要加強對生物基礎知識的鞏固,而生物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簡單地對生物基礎知識進行復習,然后就可以直接開展下一步復習,復習難度更大的生物知識。因此,通過在初中生物會考復習的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地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來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會考復習效果。
五、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認識
實驗教學也是初中生物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時,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如,教師可以總結初中三年來所教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然后再對這些實驗進行總結歸類,再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重新做實驗,從而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如,顯微鏡的使用是初中生物實驗中最基礎的實驗,然而很多學生并非能夠清楚地了解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實驗復習課堂上,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顯微鏡使用的教學,在初中生物會考復習課堂上,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理解和記憶。
總而言之,要提高初中生物會考復習的效果,教師首先就要引起學生對于會考復習的重視,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更好的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計劃,從而更好地確保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設疑;初中;生物教學
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設疑的方式進行教學,就是通過提出問題和創設情境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物知識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包含了生物知識,利用設疑提問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在生物教學實踐中,對生物教材進行仔細挖掘,聯系生活實際,將設疑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
一、設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優勢
1.和初中生物學科特點相符。
初中生物涉及到的內容有很多,知識點繁多復雜,和其他學科相比,初中生物學科并不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以采用設疑教學的方法,進行適當的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對生活中的生物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鞏固課本上所學的生物知識。
2.和初中生物的教學對象特點相符。
初中生大多涉世未深,心智尚不成熟,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探究新鮮事物,討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通過設疑,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生物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和現代教學觀念和新課程要求相符
在現代教學觀念和新課程要求的影響下,初中生物教師在生物課堂上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專業的生物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生物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設疑教學法能夠很好的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設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在重難點上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所授內容和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設疑,以期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一環節是教師在備課中完成的。建構主義認為,學習必須是學生的主動參與過程,學習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目標指引,學生之所以主動學習,是因為學習者感受到問題、刺激,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剛開始嘗試課堂教學改革時,教師只揭示學習目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還不能將學習目標轉化成問題,而教師對思考題的設置就顯的尤為重要了。如果教師能將這個疑問設在該節內容的重難點上,讓學生在已有的舊知識水平自然延伸,從而啟迪學生發現新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是好問題。好的問題實際上提示了學習目標,不但能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疑是教師在備課中最需要下苦功夫的環節。比如“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這一節內容沒多少新的內容,而最重要的內容是細菌真菌作為分解者參與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這內容以前學生就學過,不能滿足初中生的好奇心。為此筆者以“小貓種魚”的故事為情景,提出了“為什么‘小貓種魚’不但不能象農民種糧食一樣收獲許多魚,反而連原來的魚還不見的呢?魚到底去哪兒了?”筆者發現不少原本沒參與的學生也有所行動了。通過學生解答,發現許多同學只想到魚被細菌、真菌分解了,通過教師點拔才想到了魚的去路:被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無機鹽,然后被植物吸收了,從而促進了物質循環,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2.提出恰當合理的生物問題。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設疑教學法教學,并不僅僅是學會提問,但是提問是設疑教學法中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恰當合理的生物問題,能使設疑教學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要想提出恰當合理的生物問題,一定要確保問題的合理性,并且這些問題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還要注意控制提問的節奏,教師可以在生物課堂的開頭提出幾個貫穿整節課的生物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并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學習,在課堂結束時,可以提出一個探索性的生物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合理的選擇提問ο蟆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設疑教學時,合理的選擇提問對象也是教學的關鍵。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已經意識到了采用設疑方法進行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生物問題,但是生物教師的提問對象大多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具有預習教材的習慣,這些問題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長期不被提問,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自暴自棄。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設疑教學中絕不能隨意提問,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的生物問題的難度范圍應該更全面,這樣才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鼓勵學生對質疑問題提問。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設疑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通過設疑的方式將生物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學會思考所學的內容,并學會質疑提問,這樣能提高生物課堂的互動性,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氛圍更佳。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能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疑惑點和實際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就能及時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生物學習中,提高設疑教學法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
總結:古人說“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頁曾經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句話描述了一個理想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惑, 然后再由老師答疑解惑,解決掉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疑惑。 然而朱老夫子只是意識到了設疑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卻對設疑的具體優勢及其應用沒有做具體的分析。設疑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合理使用設疑進行初中生物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師要掌握一定的設疑技巧,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不斷探索,采用最佳的設疑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曹雪瑞.新課標下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中學教學參考.2010(05).
[2]李萍.微課在初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9).
關鍵詞:初中生物;應用;創新能力;培養;圖形
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所有教學方法都圍繞著圖形進行,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主觀能動作用,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教師必須積極應對問題,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逐步完善初中生物教學體系。
1充分認識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意義
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讓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掌握其根本,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初中生物真正從課堂應試教育走進生活是初中生物教學獲得成功的重要要素,在課堂教學中生物教師如果能充分的利用圖形來講解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就會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的好,要求其能夠熟練掌握并很好的運用初中生物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現階段正在被逐漸認可的融合了圖形的生物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和掌握初中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學生真正愛上生物課,有了自主學習意識,初中生物教學也就變得簡單容易了。學生在課堂上,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教師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學習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改善,創新能力也會從根本上得到提高。由此可見,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一,初中生物教師在采用圖形應用與生物教學的方式時,依然采用因循守舊的教學方式。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使用了圖形教學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但是由于不舍得摒棄老舊的教學思想,依然遵循著沿用多年的應試教育陳規,對具有高素質的全面人才的培養帶來了阻力。要想真正使圖形教學給初中生物教學帶來根本性的進步,首先要注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思想的轉變,這就要求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重視提升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自主分析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并將課內所學方法,用到課外自我學習中。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導地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這種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掌握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提高初中生物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只是開始運用圖形教學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配合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第二,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不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死板的教授教材內容,然而,教材上的初中生物知識只能應付考試,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教材理論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索精神。照本宣科不利于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的熱愛生物這門課程。教材中更重視對學生考試中所需要的知識的講解,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選取生活常見的例子來聯系課本中的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精神的培養,初中生正處于思想的活躍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生物知識不僅僅只能應用于考試,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識,這樣,他們逐漸的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用于生活實踐,也就更容易激發學生的主動的學習精神,從而學習興趣也會得到相應提高,創新能力才能得以養成。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應用圖形教學法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教學內容上的改革和轉變,否則也很難從根本上使課堂實效性得到應有的提高。
3提高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第一,教師要學會應用圖形配合初中生物知識點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初中生物作為一種基礎性的實用學科,不僅僅是課本上死板的知識,生物圖形教學的魅力是無窮的,教師在教授學生生物知識的同時也應該讓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生物的深刻內涵以及其中的奧妙,體驗生物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生物從一門簡單知識普及課程,轉變為一種日常生活中利用率極高的應用角色,這樣,學生學習生物的態度就會從根本上得到轉變,學習興趣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創新能力才能得到相應的提高。第二,在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增加學生在生物課堂的主導時間。應用圖形和初中生物知識點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就必須保證學生親身實踐的時間,在課堂上時間有限,教師說的時間越多,學生可以得到鍛煉的機會就越少,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只做到啟發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為學生提供交流所需的必要生物知識的作用,不要占用課堂的大量時間。交代清楚任務以及方法之后,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知識交流,這樣才能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圖形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深遠意義得以體現。
4 總結
綜合以上,在將圖形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摒棄老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讓圖形教學法與全新的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法相結合。只有這樣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圖形教學法才能夠充分展現出自身的魅力,給初中生物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生物;信息技術;整合;策略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把初中生物課與信息技術整合在一起,已逐漸成為新課改的趨勢,有助于學生提高生物成績,為學生創造新型的學習環境。初中生物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對提升學生成績有很大的幫助,那么我們該如何將兩者進行有效的整合呢?
一、傳遞方式的優化———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
細微、動態、抽象是初中生物的特點。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很好反映這種特點。因此,教師要把初中生物課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用多媒出示生物課件,邊出示,邊解釋,邊釋疑,化難點為易點,化繁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例如,在教學《人體的呼吸》時,筆者是這樣使用課件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1.打開課件,可以看到五個主目錄“血液循環模式圖”。2.點擊“血液循環模式圖”,進入后,點擊該頁的“播放”字樣,課件會出現血液循環畫面。如果想隨時停止,就點擊“停止”字樣,若要分步介紹就點擊“步進”。3.在課件主頁點擊“體循環”“肺循環”部分,打開的畫面分別是體循環和肺循環的動畫。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相應點擊課件本頁右下角的字樣“步進”,隨著點擊字樣的不同,左邊的畫面會發生變化,右邊會逐一出示血液到達的部位,能清晰地展現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4.在課件主頁點擊“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部分,出現有關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內容,點擊“播放”可以看到血管中的靜脈血液中的紅細胞攜帶者。由于播放速度較快,不利于學生觀察和教師講解,可以點擊“步進”逐步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的相應內容逐步進行,從而增進教學效果。5.點擊“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呈現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方法同“肺泡內的氣體交換”。6.點擊“鼠標右鍵”還可以根據提示調節畫面大小和播放速度通過媒體視頻,讓學生更直觀的觀察血液循環途徑和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二、學生學習能力的優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新課標強調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決不能忽視。在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學”,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能幫助、促進學生的“學”,能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以達到學習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流動的組織———血液》時,筆者用媒體優化學生學習的能力。觀察人血永久涂片,完成以下問題:1.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2.你是怎樣區分紅細胞和白細胞的?3.為什么看不見血小板?4.觀察紅細胞,猜測紅細胞的形狀?血紅蛋白有什么特性?說明有什么功能?如果血常規化驗單上紅細胞的計數和血紅蛋白的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他的健康會受到什么影響?5.如果血常規化驗單上白細胞的計數遠遠超過正常值,身體可能有什么癥狀?說明有什么功能?6.當人體受小傷時,血液會不會流個不停?血栓又是怎樣形成的?說明有什么功能?白細胞的功能比較抽象,為了加深學生理解,我展示白細胞吞噬病菌的小動畫,并給學生補充:你知道嗎,人體一旦有病菌入侵,白細胞就能如變形蟲一般穿過毛細血管到病菌入侵的地方去吞噬了病菌,在白細胞吞噬了病菌之后,它自己也和病菌同歸于盡了,而這時人體內的造血器官馬上又造出一些新的白細胞加入戰斗,所以,一旦生病發炎,到醫院驗血,會發現白細胞數量比正常要多很多,醫生由此判斷身體內有炎癥。而我們平日看到發炎部位有白色的膿液,就是死亡的白細胞連同病菌。白細胞就像人體的衛士一樣,保衛著我們的身體,輕微的炎癥依靠白細胞就沒問題了。但過于嚴重的炎癥,僅憑白細胞的兵力還不夠,我們就需要藥物的幫助。但也不能過分使用消炎藥,否則白細胞就懶隋了,不再工作。假如人體白細胞少了會怎樣?細菌容易入侵,人體的免疫能力就會下降,特別容易生病。
三、注意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但是生物實驗課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同樣需要合作。在這個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記錄方案,利用多媒體共享,模擬實驗,充分發揮初中生物實驗課與信息技術整合之后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張石強.利用多媒體優化初中生物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
[2]陳玉坤,于芳.論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S1).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目標教學
一、微課在初中生物目標教學中的優勢
目標教學就是以系統化、具體化的教學目標為中心,以個別教學和學習小組教學相結合為基本形式,以“反饋——矯正”為關鍵,檢測目標達成度的教學評價為手段,將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目標貫穿成一個整體,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方法。融入了微課的生物課堂,學生在課外自學,在課內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生探究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和組織者。這使生物課堂教學充滿智慧的魅力,成為放飛學生個性的理想殿堂。微課用于初中生物教學,能很好地延伸課堂學習時間,打破傳統的教學時空限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經過為期一年的實踐研究,筆者選取初中生物課堂中三個常見的類型課為例,詳述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目標教學中的作用。
二、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目標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在初中生物探究課目標教學中的應用——課例《種子植物》
目標教學模式中,確定目標最為關鍵。這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挖掘教材,領會其精神。依據2011版《課程標準》的要求,將本節目標確定為:知識目標:①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②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③區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不同。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比較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不同,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比較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學習,進一步體會生物的多樣性。明確目標之后,我精心設計制作了一個戶外活動、兩個微課和一個現場課堂活動用以實施目標。課前我帶領幾個學生上清源山實地觀察、采摘裸子植物,拍攝制作成兩段活動視頻,培養了學生的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同時,課前將我制作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兩段微課通過QQ群分享給學生,分別講解兩種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學生課前自學兩段微課,填寫《學習任務單》。課堂上先展示戶外活動視頻,由參加活動的同學介紹活動過程。這一新鮮的“真人秀”活動,很好地調動了課堂參與度,學生們興致勃勃。接著,各學習小組的代表匯報課前學習微課之后填寫的《任務單》,老師指導,學生修正補充課前填寫的內容。通過這兩個生動的活動,學生已基本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大大節約了課堂時間,高效達成了一部分知識目標。隨后進行的是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觀察五種常見的種子植物,將其歸類,并由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這個過程中,學習小組隨時可以通過平板電腦再查看微課,將理論知識用于對比、鑒別實物,真實地觀察比較兩類種子植物的區別,達成了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伴隨著目標實施的過程,我在課堂中通過各小組《學習任務單》的兩次匯報情況,可以現場檢測學習小組的目標達成效果。課后我也一一批閱每一份《任務單》,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微課在初中生物實驗課目標教學中的應用——課例《花的結構》
依據《課程標準》,將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殖器官的生長》中的一節《花的結構》教學目標制定如下:知識目標:①識別并描述花的基本結構;②說出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③解釋兩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能力目標:①掌握解剖花的方法,鍛煉觀察、動手能力;②提高識圖、比較分析和語言表達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從兩人小組合作中體會分享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從宏觀到微觀角度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妙。本節實驗課由三個實驗組成,實驗進程很緊促。為了保證學生充足的課堂動手時間,我利用微課讓學生課前先為實驗一做足準備。實驗一內容為解剖康乃馨,觀察內部結構并制作“花貼圖”。課前我精心錄制了《解剖康乃馨》微課用QQ群分享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在家觀看微課,按照微課的操作方法,自選一朵花練習解剖和制作“花貼圖”。課堂上,學生參照課本的桃花結構模式圖,探究比較,在兩人合作解剖、制作的“花貼圖”上標注康乃馨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再由個別學生上臺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解說。由于課前能反復觀看微課,細致地學習解剖方法步驟,大部分二人小組都能較快完成“花貼圖”。老師總結、指正,學生修正本小組的“花貼圖”上面標注的名稱。微課將學生學習解剖的過程,延伸到實驗課堂以外,課堂內留出了更多時間給學生操作、交流和展示。這一環節使課堂高效達成了部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同時也給實驗二、實驗三留出足夠的時間。實驗二是解剖康乃馨雌蕊,觀察胚珠。實驗三是觀察雄蕊,使用百合花粉制作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在實驗一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實驗二、實驗三的個別匯報結果也令人滿意,有效達成了其余的目標。
(三)微課在初中生物理論課目標教學中的應用——課例《血液循環系統》復習課
初中生物結業會考之前進行的總復習,每周只有兩節生物課,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要求復習課每一堂都高效達成課堂目標。微課帶來的時空便利性,剛好能滿足這一教學需要。以難點《血液循環系統》復習課為例,課堂目標要求如下:知識目標:①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②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③說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區別以及血液循環的意義。能力目標:提高自學、讀圖、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一步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人體循環系統有關的名詞多,結構復雜,過程抽象,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極易混淆概念,是初中生物總復習的大難點。基于此,我制作了《心臟》、《血管》和《循環途徑》三個微課,并設計了相對應的導學問題和課堂練習題。圍繞“血液是如何不斷循環流動的”這一核心問題,下設一系列問題:①血液不斷循環流動的動力是什么?②心臟是怎么工作的?③動脈和靜脈有什么不同?④動脈血和靜脈血有什么不同?如何區分?⑤為什么血液不會倒流?⑥人體的血液為什么要流動?學生課前先反復觀看微課,在一個個問題串的引領下思考能夠溫故知新,回顧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課前一一找出問題的答案,復習課就上得得心應手,更多課堂時間用于與老師交流問題串的答案,并現場提出自己對題目的思路,在互動中修正提升自己對這些難點的理解及解題思路。這樣,達成課堂目標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復習課過后,我會將課前和課上學生完成并修正的問題串答案及課堂完成的練習題一一批閱,檢查目標達成的效果。
三、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目標教學中的作用
課堂目標教學的核心是高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圍繞目標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生充分參與的基礎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微課以其生動、簡短、精煉、便捷、重復性等特點,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這一要求提供了實現途徑。如學生課前學習微課,完成學習任務,這就延伸了課堂時間。再如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再次觀看微課輔助學習,或在家自己觀看微課做小實驗,這就延伸了課堂空間。此間,微課也起到類似教師“分身”的作用,成為學生身邊隨時隨地攜帶的“老師”。因個體間的差異性,不少學生僅僅通過聽課、做筆記,無法達到對教學重難點的掌握。微課的重復性也滿足了這一需要,學生能反復學習,突破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到實處。初中生物學科存在課時少、任務重、實驗多、實驗難等問題,迫切需要新課改要求下的高效課堂模式。因此微課非常適合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目標教學中,是目前較為有效可行的高效課堂做法。
作者:何夏森 單位:泉州第三中學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300-01
隨著教育體制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物科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在人類生產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生物作為生物科學的基礎,對發展這方面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從當前的生物教學過程來看,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生物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生物老師必須立足課堂,從各方面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學,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素養,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重視備課,提高教學效率
備課的關鍵是教師要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情況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教法和突破難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精力集中、思維活躍、獨立思考并且善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就要看教師能否把教學意圖轉變成學生的行動。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多收集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還有一些演示實驗,讓學生感覺生物知識能學以致用,每堂生物課都能讓他們耳目一新,豐富自己的見聞,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就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備課中要作到三備:一是根據積攢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源備出一份大而全的詳實教案;二是在上課前參照課標,結合學生的實際,對教案進行再思考,明確“教什么”“不教什么”,選擇最佳的切入點,理清思路,重點突出,任何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的教學活動都應大刀闊斧地砍去;三是上完課后及時反思教學中的得失,記下亮點,了解不足,刪除華而不實、繁雜之處。
二、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興趣屬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對認知活動起著指導、調節和強化作用,是學習過程順利有效進行的心理條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生物現象、認識現象本質及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過程中感到興奮和激動,使之體會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從而以興趣激發起學生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這是生物學教學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應堅持走課內外相結合之路:課內,學生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識并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外,重實踐、重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探索新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外課內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內知識,使學生每掌握一個新知識。
三、注重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生物學科與其他純理論性的學科相比,具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諸多充滿樂趣的課程實驗,用形象直觀的展示使學生更直接的感受知識的存在,并且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來逐步深入領會知識,強化學習效果。比如,養小蝌蚪,觀察蝌蚪如何成長為小青蛙,將每天的變化都記錄下來,最終形成總結性的書面東西,加深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印象,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這樣具有一個時間過程的實驗課題,將生物學習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隨時隨地的觀察學習,潛移默化中,生物知識就已深入到腦海中去。
四、有效傾聽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希望學生學會傾聽,那么也必須從教師的耐心傾聽開始。教師在提問后,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在傳統的教學中,常見的現象是教師提問后馬上就叫學生回答,而且當學生回答有困難或錯誤時,教師馬上打斷,叫另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說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他要么沒有機會說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會意識到他的答案是錯誤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聽完。也許這種做法教師不是有意的,但挫傷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教師不會僅僅滿足于聽到了學生的言辭,他還善于在傾聽時察言觀色,了解學生言辭背后的思緒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熱情地呵護和細心地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回應,比如對對方說的問題點頭示意或做出相應的反應。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要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的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小腸的結構是如何與功能相適應的這一問題,學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這時教師可以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此外,激勵性反饋還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成功體驗,這也是初中生物教學加強“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
五、提高教學評價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已經成為廣大任課教師教學設計的主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漸漸成為新課程課堂的主要標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把握學生的思維活動脈絡和情感的傾向,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后評價,將學生的知識反饋梳理起來,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不僅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師的教學策略。
總之,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鍵是教學要有效,教師必須要有心,在研究體會課程標準、備課執教等方面處處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學生學得主動、教學組織生動、師生有效互動,在單位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信息技術;微課;初中生物;生物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7-0133-02
1 前言
信息化技術下的微課,迅速成為教育領域微時代的新寵兒,5~8分鐘的微課以短、小、精、悍的特點,受到學生、教師的鐘愛。對于學生來說,微課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靈活方便的學習方式,而是一個更加自由、平等、和諧,更能激發潛力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隨時打開“小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強。教師可以針對知識的某一方面不再需要反復強調,把精力投入組織、指導、關注因材施教等方面,為“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2 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體現的優勢
微課可以說是應時而生、應景而生,在當今教育提倡學生應做學習的主人翁的年代,顛覆了傳統的“填鴨式”教育,翻轉了“以教為主”的課堂,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變被動為主動。“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模式是以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為主的,在這個極度扭轉的過渡階段,微課走進課堂即迅速融入教學中,并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新型教育模式的實施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以“點”帶面,啟動自主學習能量源 初中生物知識體系的知識框架大,知識點的特點是零散、抽象,抽象的生物知識讓大部分學生理解起來顯得有些吃力。微課的直觀形象化易于理解,可以將生物知識點進行素材趣味組合,學生學習起來興趣濃厚,記憶猶新,從“點”中經過內化、重組,覆蓋全面。初中生物微課重在針對教學中的某一個方面展開的教學,每一個微課涉及的知識點、教學環節、教學活動、生物實驗、學習方法等都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主題。將生物微課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形成生物知識的教學主線,從而牽動起完整的生物知識鏈,以“點”帶面,部分可以帶動全局。學生通過每一個點的逐漸滲透,經過內化,激發出對生物知識的求知欲,產生積極的自主學習行為,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對全部知識的認識、理解與掌握。
知“微”見著,突破生物教學重難點 生物實驗是在實踐中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與實際操作,可以培養科學性的思維方式,提高素質教育質量。但由于受到季節、氣候、生物活體、課時、實驗室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有些實驗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微課不受任何時間、空間、外界環境影響的特點,恰好彌補了這一缺憾,制作好的微課可以一年四季隨時播放觀看,生物活體可以制作成虛擬生物活體,微課實驗即是一個小實驗室,學生可以隨時身處實驗室,體驗生物實驗、學習生物知識。微課雖“微”,但是有著披荊斬棘之勢,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微課,重點、難點不攻自破。
“微”言大義,促進素質教育高效化 生物世界極其微妙,蘊含著科學寶藏,每一個學生的學情不一,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微課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知識的學習只有真正滲透到學生的心里,學生才能真正受益。微課的教學目標指向性明確,所有教學設計、分析、制作都是圍繞知識點、教學環節等而展開的。并且微課不僅僅重視教師的“教”,而是在教的過程中展示教育教學理論與知識的整合,以此為教學契機,重視學生的“學”。學生圍繞微課開展自主學習,即是一種主動獲取知識的行為,在自身的知識體驗中,才能在理解之中感悟到知識的真諦,從微課的“微”言中體會大義,分析知識、品味人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達到提高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3 巧用微課推進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自主化學習,主要采取的是分組學習的方法,通過小組內學習、探討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鐘左右,微課的時長在5~8分鐘,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根據教材、身心發展特點,采用精練的語言、準確的動作,緊扣主題制作出引人注目的科學、合理、高效的微課教學課件,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巧用微課,將微課的妙用發揮到極致。學生掌握了使用方法后,才能如魚得水,在快樂學習中獲得學習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以下以“物|運輸的途徑”為例展開論述。
預習,學習新知識未雨綢繆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都來源于生活,所以教育從生活中來。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與實踐中的生活更加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微課課件應根據預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制作出相關視頻課件,供學生學習。首先,學生在預習生物知識的時候,需要進行預習閱讀。微課內容就應涉及預習提綱,提綱多結合生活中的相關知識以問題形式出現。問題的設置應具有高度的啟發性與懸念,并引導學生縱覽全文、精讀細讀課文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指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綱展開有效預習。
如“物質運輸的途徑”的教學中,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是通過血液循環來完成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探究血液在人體中的流動方向,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的理解。微課課件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輸液環境,創設出直觀的運輸過程,通過信息化技術的制作,完整、清晰地學習生物知識。問題設置:
1)你能識別心臟的四腔嗎?哪個腔的壁最厚?
2)心臟的四個腔分別與什么血管相連通?
3)心臟內血液的流向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