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07: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立足課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充分地深挖音樂教材,實現“例子”的教學價值,是每一位音樂教師應該深入研究的。如何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立足課堂教學,不斷地挖掘教材的豐富內涵,不斷地充實課堂容量,做到創造性地使用音樂教材。
例如,《進行中的歌》這一課,旨在通過讓學生聆聽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進行曲,使學生深入地了解“進行曲”這一音樂體裁。教學的重難點就是讓學生通過深層次的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聽辨能力。在教學中,我從大家都熟知的《義勇軍進行曲》入手,讓學生在隊列中進行踏步、擺手,結合音樂感受進行曲的強烈節奏。繼而播放《運動員進行曲》《婚禮進行曲》等不同風格的進行曲,讓學生比較它們在音色、節奏、力度、韻律等方面的區別,感受不同進行曲不同的表現方式,培養細微的聽辨能力。
二、建設校園音樂文化,營造音樂學習氛圍
創建濃厚的校園音樂文化,有利于讓學生處于耳濡目染的音樂情境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收到音樂的熏陶,形成自己的音樂情感和音樂感受。因此,學??梢灾謩摻ň哂斜拘L厣男@音樂文化,使其成為資深獨特的音樂課程資源。首先,學校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中要裝備數量豐富、種類齊全的音樂書籍、音頻資料等供教師備課和學生的學習、娛樂使用。其次,應將學校的宣傳渠道充分利用起來,如可以在課間十分鐘、午餐休息時間等通過校園廣播播放優秀的音樂曲目,通過悠揚、動聽的音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也可以利用起學校的宣傳櫥窗、校園報紙等,將優秀的音樂推薦給學生。最后,學校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音樂活動,如組織校園合唱隊、舞蹈隊,成立學生音樂社團,經常舉辦校園音樂比賽,使學生音樂才藝得以充分展現,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融入流行元素,注入時代活力
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流行音樂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推崇。筆者對200名在校小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將近85%的小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程度超出了其他類型的音樂,95%以上的小學生都能夠演唱兩首以上流行歌曲。由此可見,小學生對流行音樂是十分喜愛的。流行音樂元素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與學習價值,因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愛流行音樂的心理,將合適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教學。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教唱《我的中國心》《紅旗飄飄》《龍的傳人》等歌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可以教唱《外婆的澎湖灣》《同手同腳》《朋友》等歌曲,讓學生通過歌詞內容,學會珍惜親情和友情;可以教唱《飛得更高》《揮著翅膀的女孩》《相信明天》等歌曲,增強學生戰勝困難、挑戰自我的勇氣……流行音樂元素為課堂增添了生機和活力,能夠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歌唱技能,是一種有益的教學資源。當然,流行音樂與小學音樂的結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不少主題都不適合青少年兒童,因而教師必須重視對歌曲主題的甄別和選擇。
四、立足本土,傳承鄉土音樂資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響一方人?!泵總€地方都有自己的優秀民間音樂文化,其中有的已經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西方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等已經逐漸地為學生所推崇,而一些民族的內容卻被大家所遺忘。在音樂方面,有的鄉土音樂已經瀕臨消亡,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在日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傳統的民間音樂遺產進行搶救性整理、挖掘、開發和利用,將本地區的具有代表性的鄉土音樂與音樂教材進行融合,使其成為一種具有地區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
如在福建省長汀縣等地區,閩西鄉土音樂文化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其中的“客家童謠――雞公子啄尾巴”和“客家山歌――風吹竹葉響叮當”更是廣為傳頌,透過其內容與形式,可以了解客家族社會、歷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藝術發展歷程。但是隨著學習的人越來越少,它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為了將其與音樂教學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先進行“田野調查”,收集一些歌曲,然后進行精心刪選,將適合學生學唱、具有深刻寓意的童謠和山歌進行整理匯編,將其開發為鄉土音樂教材,與傳統音樂教材互為補充、相互促進。
摘 要: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要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近年來,作為音樂教育主渠道的學校音樂教育獲得了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地區差異和城鄉差別,這種發展在城市和農村中存在著極大的不平衡。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農村;城市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1-0092-02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要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就已蘊涵著社會公平的深意。如果教育不能指向社會公平,反而擴大社會差距,豈不是背離了教育的初衷?近年來,作為音樂教育主渠道的學校音樂教育獲得了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地區差異和城鄉差別,這種發展在城市和農村中存在著極大的不平衡。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1、農村中小學音樂課開課情況
在農村中小學校的調查中,雖然音樂課是必修課,但每周只有一個課時,有課外音樂輔導的學校占調查總數的15%,有些學校雖有校合唱團,但形同虛設,平時處于停止排練狀態,每逢節假日,則臨時突擊,或外請輔導老師。校長們也深知美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種種原因,仍然把升學率放在首位,畢竟升學率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因此,當師資課時缺乏時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教師可以隨意地與音樂課調換,甚至干脆把音樂藝術類的課時擠掉,把音樂課當成可有可無的“副課”,因為音樂課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音樂知識水平的高低與升學率無關。由于學校和其他學科教師的不重視,導致新課程教學計劃內容無法順利完成。
2、學生對音樂與音樂課的興趣缺乏
多數學生對音樂本身很有興趣,課余時間也常常聽一些歌曲和音樂,但這種興趣較盲目,受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學生對學校音樂課內容仍不感興趣,音樂課也不是非常受重視。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新課程教學中顯得左右為難,在課堂上氣氛“活”了,學生的課堂紀律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反之,過于嚴肅又使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情緒調動不起來,不積極配合,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難以達到新課標中要求的教學效果。
3、農村合格音樂教師的缺乏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具有音樂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甚少,大部分是大專學歷、普師、幼師畢業的。由于近幾年來,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這些教師為了拿到大專及大專以上的學歷,不惜代價經過七個“暑期”的奮斗,函授成為“專業音樂教師”。而一些高等師范院校為了提高創收,對函授學生的入學考試和畢業成績網開一面,可以說敷衍了事,為了經濟效益,不求教學質量,使得部分教師輕松地混得了音樂專業文憑,實際上,憑他們的專業水平難以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雖然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較多,可多數人專業思想不牢固,他們報考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初衷,并不是真正熱愛音樂教育事業,而是在文化課成績較差的情況下,選擇了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很多人根本沒有想在畢業后從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他們深深了解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現狀和音樂教育的地位,因此,畢業后想方設法離開自己的家鄉,留在城市,即使回到家鄉也不安心在農村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盡管近幾年來我國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大幅度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但是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仍然緊缺,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落后,合格的音樂教師缺乏,音樂教師越缺乏,音樂教育越落后,造成惡性循環。
4、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單一
由于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國家對農村教育改革的重視,學校的校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擴充,但一部音樂資料、音響資料、音樂書籍、參考資料、圖書等的配置顯得相當缺乏。雖然新課程標準上觀念新、內容廣、要求高,但對于農村音樂教師實際水平和實際條件。無法達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實際效果。
5、社會和家庭的因素
在農村,人們的藝術素養普遍較低,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也不高。學生家長對音樂教育問題認識更是存在誤區。孩子學好文化課,在中考、高考榜上題名才是他們所希望的。至于是否接受音樂教育、是否懂音樂在他們眼里,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反之音樂課還會占用孩子的文化課學習時間,牽涉孩子學習文化課的精力。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來是為了考上中學、高中、大學,他們關心的是孩子的統考科目分數,音樂課成績無所謂。正是這些對音樂課認識上的偏差,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從以上情況來看,對于音樂教育新課程內容的實施,在目前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困難較大。
二、城市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現代城市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中小學校園里“小音樂家”到處都是,這些孩子們常代表學校去參加各類藝術比賽,教師在教學中也特別偏愛他們,鼓勵和贊揚都留給他們,使別的學生受到冷落,這也違背了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的宗旨。
1、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由于城市中小學擁有較好的音樂教學設施,較強的音樂教師隊伍,學校和教師都在思索并嘗試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的精神,實施高效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都積極嘗試各種教學形式,以實現新課程下的音樂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形式有以下幾種:
①利用歌曲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②開展器樂、歌詞創編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③注重語言情境的創設。
④與學生一同聆聽音樂。
⑤扮演角色,增添課堂氣氛。
⑥營造開放式氛圍,創設自主課堂。
⑦創設繪畫情境,引導學生創造美。
2、師資隊伍雄厚
由于城市便利的環境條件,以及中小學教師待遇的優厚,高校許多優秀音樂專業畢業生都選擇在城市發展,這就決定了城市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質量。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學,多配備有專門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作為教育資源的一部分,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和參加培訓,完成教學素養的自我提升,以適應社會的前進和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的學歷層次較高、綜合能力強,在能較好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多數還能勝任課外音樂特長輔導。此外,城市中還有一批音樂教研人員、音樂教育專家、熱衷于音樂的各行業音樂愛好者來支持國民音樂教育事業,并發揮了帶頭、引導、示范等骨干作用。他們對音樂教育資源的整合、對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起著不可輕視的作用。
3、教師、家長較為重視
與農村音樂課的情況相比,城市音樂課得到了學校教師家長等許多人士一定程度的關注。一般來說,城市地處于交通樞紐地帶,與外界聯系較為密切,能夠較方便地獲得最新的教育信息。學生家長大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們了解藝術教育,音樂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支持學生對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的學習。許多家長甚至還給孩子報了藝術類的課外輔導班,加強孩子對藝術的學習,增強藝術對孩子的熏陶。
4、教學資源較為豐富
城市經濟科技水平較高,學校音樂課程的相關設施較為齊全。特別是樂器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農村學校的情況要好得多。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中小學校建立了自己的音樂教育主題資源庫。同時,城市的家庭音樂資源,社區音樂資源等也比較豐富,這些都為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在我國目前的音樂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不容忽視的現象
1、教師缺乏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音樂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音樂教師的熱情不斷遭遇來自社會和學校的壓力的沖擊,許多教師沒有信心去進行音樂教學。因此,音樂教師把音樂課程的教學當做“任務”來完成,在每個星期一兩節課的情況下“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認為音樂課程在學校教學中是多余的,音樂教師缺乏自信心和學科自尊,似乎音樂教師比其他主課教師矮一截,音樂教師缺乏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
2、音樂教師的教學缺乏實效性。音樂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音樂“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音樂新課程強調“模仿”,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音樂新課程還倡導“探究”、“合作”和“綜合”。但是,面對音樂新課程,許多音樂教師不懂得怎么樣去開展“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和“綜合”等教學方式,許多教師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上,一節課就教學生唱一首歌,教師是一遍兩遍三遍的重復教,學生則重復唱,這樣下來,教師教的沒有什么味道,學生的學習也沒有滋味,而且一節課下來,學生還沒有掌握所學習的歌曲。
3、學生對學習音樂課程比較迷茫。面對音樂新課程,許多學生不知道怎么樣去學習。盡管音樂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倡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體驗,但是許多學生是不知道怎么樣去學習音樂課程的,所以他們更多地表現出迎合教師或者迫于無奈。毋庸置疑,有部分學生是喜歡音樂課程的,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知道怎么去學習音樂課程,所以出現音樂課堂上學生茫然很手足無措的情景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現實,以我國音樂教育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努力探索音樂教育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又要以可預見的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條件為著眼點,更新教育觀念。當前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教育一是需要得到全社會更大的支持與教育部門更多的投入;二是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也應從自身做起努力轉變教育思想,更加充分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人格健全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音樂課為培養新世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安國,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
[2],普通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問題;策略
一、引言
小學音樂教育是當前我國對小學生進行美育的陣地,其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并且,音樂素養越來越被認為是綜合素質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許多家長都樂于讓小孩學習音樂。但是就我國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形勢來看,音樂課程教學仍存在這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數同小學生自身的身心發育有關,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是當前音樂教育面臨危機的癥結。下文將對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對策。
二、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在當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存在著眾多的問題,首先在于大多數學校對音樂奇偶礙于的漠視,教學方針中并未對音樂教學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此在日常的音樂課程中,音樂教師并沒能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所具有的美育特征。在各科中充當一個配角,在一些落后地區的學校,音樂教師一般由其他任課老師兼任。音樂課被當成是副課,動輒被取消和侵占。
2.教學方式的落后
除掉學校教育觀念之外,教學方式仍是阻礙小學音樂教學前進的關鍵因素。在一些學校音樂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仍占據重要地位。雖然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到音樂教育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很多教師會在課上要求學生朗誦詩歌和散文來增加對音樂歌詞的體會,或者是組織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仍不免出現偏差,這種偏差主要體現為:(1)課堂活動過多而使得正常的音樂素養培育缺位;(2)小學生在課堂中并未注意到音樂的存在,而只是營造出活動的氣氛;(3)教師更多的是灌輸一些文學性的教育,并非在課堂中運用音樂語言。所以,這一教學方式雖然傾注了老師大量的心血,但仍使得教學效果低下。
3.師資力量缺失
小學音樂教學相比于其他年齡段的音樂教學更具有難度,教師不僅需具有高端的音樂素質,而且需要在教學技巧上高人一等。教師需要將自身的音樂技能同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增加小學音樂教育的效率。
但是現今小學音樂教師并未體現出這一綜合素質,這是由于他們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教學經驗。此外,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大量的青年教師,但是青年教師又缺乏必要的教學經驗,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就處于這一種尷尬的境地。
4.教學資源缺乏
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區的音樂教學資源分布極其不平衡。在很多經濟落后的地區都缺乏音樂教學資源,而且即使是有條件的學校,他們的音樂教學資源也不免于單調。大部分音樂教師手上的資源只有書本、參考書、音樂光盤。多媒體設備仍未普及到小學課堂的每一個教室,這就時視聽結合的音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教學資源的缺乏使得音樂教師無法在課堂中施展所學,無法創設必要的教學情境,大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甚至對教師的音樂教學積極性造成打擊。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課堂仍顯現出沉悶的氣息是不應該的。
三、應對措施
1.提升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
學校改善音樂教學現狀的首要措施在于提升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這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對音樂教育資金的投入,而是增加人才的投入。音樂教育耗資巨大是不可避免的,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資金投入在所難免。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還能吸引到大量音樂人才加入小學音樂教育的陣營。學校應當禁止音樂課程被其他課程所擠掉,避免其他課程教師的“代課”行為。
2.改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改善應當從教學目標的制定下手,落實教學目標對教學方式起到決定作用,教學目標稱的上是音樂課堂的教學精神。因此,音樂教學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更具有操作性和形象性。改善音樂教學方式,制定教學目標應當中音樂教育中的人文素養、審美欣賞以及情感表達入手。
這三個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中不能再固守傳統,需要站在學生的情緒和立場之上,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并積極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警惕教學目標的缺位,防止學生在所謂的課堂活動中迷失音樂方向。
3.改善教師音樂素質
高素質的音樂教師必然能夠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養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能夠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而且,教師綜合素質能夠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除了會因為音樂而欣賞教師,還會因為教師的其他素質對音樂課程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具備相應的文學知識、美術知識等相關美學素養。
4.改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由教學資源構成,而且學習環境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載體。所以,學校應當盡量合理安排教育資金的使用,多加改善學習的軟硬件設施。對于基本的音樂課程而言,一套多媒體設備必不可少,不僅音樂課需要,其他課程對此也有要求。此外,教師需要對教室布置一番,以此來帶動音樂學習的氣氛。
四、結語
音樂作為一門美育課程,其教學主體必須均具備相關素質,教師應當具有必要的音樂文化氣息,學生需要一個良好的接受環境。因此,小學音樂教學狀況的改善需要從這兩個方面改善,本文的分析即在于此。音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而學校則需要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和學習環境,至于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則需要廣大一線音樂教師的進一步的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1]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審美藝術的橋梁——淺談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14).
[2]方承麒.插上想象翅膀 創造自由時空——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創造性學習的探索[J].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01).
鄔淑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
繆 軍 北京市東城區教研中心
姚江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閑林鎮中心小學
宋 瑩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小
張方明 浙江省富陽市新登鎮第二小學
李嘉棟 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
王美華 上海市青浦區教師進修學院
魯春芳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中心小學
張小云 浙江省義烏教師進修學校
馬 莉 上海市崇明縣民本中學
錢 嶺 上海市寶山行知中學
謝燕慧 上海市楊浦區復旦二附中
朱奕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學
董 靜 北京市豐臺區第二小學
裴永飛 上海市青浦區唯實希望小學
羅 怡 浙江省杭州市江心島小學
王薇薇 天津市塘沽區上海道小學
李世建 重慶市梁平縣梁山小學
錢夏紅 上海市松江區松江一中
國 璽 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郭 靜 北京市海淀區車道溝小學
戴樹林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學
高 峰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附屬小學
高文麗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教學研究室
熊曉萍 上海市楊浦區控二分校
倪 靜 上海市崇明縣登瀛小學
丁志紅 上海市嘉定區中光高級中學
陳同軍 湖北省黃石白馬山學校
項雅麗 浙江省溫州市建設小學
吳靈迪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八中學
方敏鴛 浙江省東陽市實驗小學
陳 潔 浙江省富陽市永興學校小學部
基礎教育組一等獎(57篇)
創設情境,以隋帶聲――小學音樂課發聲訓練學習策略研究如何處理音樂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性意見
淺析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的內容與方法――以“標題響曲的誕生”課前教學設計為例
文本細讀:走出有效音樂課堂教學的關鍵一步
關注音樂 有效參與
小學音樂“教材外”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踐研究
中學音樂學科區域性校本教研活動及七種模式
挖掘青浦田山歌資源,開發音樂校本課程的實踐與研究
小學一年級音樂學習方法的能力發展的順序性教學與研究
――以四季青中心小學08級音樂教學實踐為例
創造性使用音樂教材,有效實施課堂合唱教學
在高中音樂課堂教育中弘揚和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探究
高中《藝術》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探索
以中國打擊樂教學為載體,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成效的調查研究
音樂教學中利用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
以音樂活動為載體促進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實例研究
淺析音樂課中推進輪唱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音樂喚醒了沉睡的意識――一個弱智女孩的成長
和諧創造美――高中合唱教學初探
別把標題音樂單純地裝在“標題”里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互動式”教學的探究與實踐
“多元”視角下的音樂劇教學嘗試
音樂課堂評價的導向型――小學音樂課堂評價的實踐研究
區域性主題式音樂教研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網絡環境―剛、學高年級音樂學科教學探索
誰持彩練當空舞――讓音樂教學回歸音樂本體的實踐研究
無聲的轉變
傳統、傳遞、傳承――由“京劇進音樂課堂”看去
小學音樂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策略研究
運用特定音樂語言教學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研究報告
關鍵詞:HiTeach系統;小學音樂;教學模式
1前言
HiTeach系統集成了多種信息化的教學模式。目前,小學的音樂教學,仍以教師進行示范引導教學為主,信息化程度不高。而HiTeach系統這一種復合型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則可以促進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感染力,更好地調動小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HiTeach系統技術概述
HiTeach系統包含了三個方面的教學技術,分別是IWB技術、DC技術以及IRS技術,這三項技術共同構成了HiTeach系統。IWB技術也稱之為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其主要是通過電子白板這一載體,將相關的教學資源展現在白板上,進而能夠運用電子白板進行批改、點評等,是基于白板的信息化教學技術。DC技術是電子實物投影技術,其主要的技術核心在于將物品放置在電子實物投影臺上,能夠將實物的相關信息集中在電子屏幕上,從而讓學生認知到相關信息。IRS技術,即是電子即時反饋系統,這項系統的核心在于學生和教師互相之間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是通過電子化平臺進行信息交互,而且實現了即時呈現的功能[1]。HiTeach系統是集合了信息采集、信息呈現以及信息交互三個層面的綜合信息化教學技術,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這一系統本身需要教師熟悉上述三種核心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細致地分析HiTeach系統的協調應用要求,使之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最佳效果。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多依靠教師演奏示范等,大部分學生對于音樂課的認識還停留在“學唱歌”階段,對音樂的相關知識沒有全面的認知,采用HiTeach系統有利于改革傳統音樂課堂教學。作者:韓慧、常桂春,臨沂金雀山小學(276000)。
3HiTeach系統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基本應用模式
HiTeach系統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應基于HiTeach系統三種不同的技術模塊,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教學發展要求,充分聯系小學音樂教學實際,推進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看,HiTeach系統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基本應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層面。要注意使用DC技術的基本模式由于DC技術是一種基于電子實物成像投影儀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實際加以應用。很多小學音樂課本中都會介紹中國傳統的樂器以及西方的樂器,這些樂器實際上有很多學生都沒有接觸過,很多小學也沒有這些相關的樂器實物。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精選樂器圖片,在電子成像投影儀的支持下,實現立體化投影展示。教師對圖片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提前進行測試,以此達到最好的成像效果。投影圖像需要進行知識鏈接,從小學生認知特點出發,教師對于DC技術支持下的圖像知識鏈接,要盡可能地配以相關樂器的演奏視頻進行。因為演奏視頻是可以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知到這些樂器的音色、演奏的姿勢等,這些都是傳統口述所無法代替的內容[2]。要運用好IWB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作用由于IWB技術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化呈現的模式,所以小學音樂教學要注重這一層面的作用。傳統的音樂教學往往依賴教師板書書寫,不僅耗費精力,還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IWB可以讓教師預先將板書整理一下,把相關的內容預存在交互式白板的信息終端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點擊鼠標,就可以讓相關的知識點、簡譜等展現在電子交互式白板上,還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進行互動,讓小學生到黑板上書寫簡譜、標記重音符號等。通過音頻的播放,讓小學生判斷這一段音樂簡譜中,哪些部分是著重的,哪些部分是輕聲柔唱的,從而讓小學生逐漸理解簡譜和音樂旋律之間的聯系。在此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有計劃地引導小學生掌握相關的音樂簡譜知識。要善于發揮出IRS技術的特點IRS技術是一項電子化的即時反饋系統,這種反饋系統可以讓教師設置相關題目,Teach裝備在線?-9-2017年2月上第03期(總第405期小學生進行全面的答題,在HiTeach系統的平臺上,將有關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查看不同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在音樂樂曲名的識別上,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播放一段特定的音樂,讓小學生自己回憶這段音樂是什么,然后由所有學生各自使用IRS系統的學生端進行答題,最終由HiTeach系統進行統一回收,教師再進行批改。這樣教師可以很快地掌握到整個班級中學生對特定音樂知識掌握的程度。HiTeach系統中三項技術不是孤立的,HiTeach系統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應用中,要注重對上述三種技術進行恰當的整合應用,保持整個音樂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小學音樂課程中,小學生運用IRS技術進行答題,其答案可以經由音樂教師選擇,然后選擇性地呈現在電子交互式白板上。而DC技術的實物投影,也可以在IWB交互式電子白板上進行呈現。HiTeach系統支持下的多元信息化教學技術,可以把IWB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所有信息采集的呈現點,無論是DC技術采集還是IRS技術采集的信息,都可以納入其中,發揮出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4結語
HiTeach系統是一種綜合性相對比較強的教學系統,小學音樂教學應用這一系統,應在全面分析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在不同階段的側重點的基礎上,注重提升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綜合效果。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HiTeach系統等信息化的教學技術,不斷地調動小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讓小學生更扎實地掌握小學音樂課程的知識,實現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曹力云.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課程的調控與管理[J].新課程學習,2014(7):18-19.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 教學現狀 音樂理論 思考對策
實施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人才的必要選擇、實施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音樂教育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時期。從目前中小學生的知識、技能素養現狀和社會對中小學畢業生基本素質的評價來看,中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尤其是適應社會變化、發展要求的技能素養,不容樂觀。
音樂課程,作為中小學新課程結構的組成部份,在此次改革中受到格外重視。追其原因,一方面是新課改"體現均衡性,重視藝術類"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和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現實背景密切相關,即實施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人才的必要選擇、實施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音樂教育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學音樂理論教學現狀
1) 學生分化情況嚴重
特別是在音樂研究性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可能是"一路高歌到永遠",有的可能是"默默無語到天明"。例如,現在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喜歡采用分組的的形式,討論問題、設計演唱形式、創編活動等等都讓學生參加小組討論合作。每次小組討論的時候只見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在張嘴,但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有的小組個別人唱"獨角戲",其余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幾分鐘后,教師一喊停,學生們立刻安靜下來,被叫到發言的同學一張口就是"我認為……"、"我的想法是……"。這樣做的結果,許多時候都是小組討論代替了個體獨立思考,優秀學生的個人思考代替了全體學生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分化嚴重,優者更優,劣者更劣,走向兩個極端。
2)重點是黨政領導、職能部門領導不能轉變觀念
落實"教師教育是政府行為",不能放松對教師的束縛。"會上講素質教育,會下搞應試教育",忽視音樂課程,帶著這種觀念領導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肯定搞不好。例如,在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用專業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中小學的學校音樂教育問題:重視一節音樂公開課的質量,忽視平時的教學質量;重視音樂尖子人才的培養,忽視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重視藝術比賽成績,忽視藝術活動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視音樂專業知識,技能訓練,忽視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忽視了音樂教育對德、智、體等各育的重要輔助,促進作用。只有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才真正給音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并為改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3) 不少音樂教師把"少講"或"不講"成為平時教學的原則
在課堂上不敢講,忌諱"講",到了談"講"色變的程度。本來一講就明的問題,非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自己挑,想與誰交流就與誰交流等等。認為這樣就避免了"灌輸"、"填鴨"之嫌。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流式學習,學生表面上獲得了自利,可實際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反而造成了音樂課堂教學重主體,輕主導的現象。另外,音樂教師由于對新的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徹,在課堂教學中存在重形式輕實質的浮夸,一堂音樂課表面上熱熱鬧鬧,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內容。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適應多樣化的課程結構。
二、提高中小學音樂理論教學水平的對策
1)音樂教師要深人的學習、研究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
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規定了音樂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準。但對音樂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沒有作硬性的規定。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作為教學的指導性文件,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人細致的學習,準確領會其要求,不拘泥于選用的教材,靈活應用當地的各種課程資源。中小學音樂新課程要求教師按課程標準設計教學,而我們的音樂老師們以往都習慣于按教材去設計、實現教學。因此,只有更好的了解音樂課程標準的精髓,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中小學音樂新課程。同時,我們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新課標的理念,才能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新的理念落到實處,而不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貌似神離,歪曲本質。
2)變教師的教學課堂為學生的學習陣地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全員全程參與,促使其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只有讓學生全體參與到課堂里去,讓他們把自己的能量釋放出來,課堂才能"活"起來,這樣,教師也就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手段,是新型課堂教學方法占領課堂這個傳授知識主陣地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緊張的思維中去體驗、去探索、去學習、去創造,并激發起極度的興趣和樂趣,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訓練思維,培養創造力,使學生樂學
素質教育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根本宗旨就是弘揚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能力。課堂教學側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篩選和整理知識信息的能力,遷移運用知識信息的能力,創造能力。
4)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能力等
關鍵詞:音樂音樂課興趣
學生的音樂興趣還要激發嗎?看他們整天有事沒事戴著個MP4、MP5呢!但只要深入到學生調查一下,你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音樂課不是樂理知識就是五線譜,真沒勁。我懂那么多音樂理論做什么?不會看五線譜我也可以唱我喜歡的歌。”“音樂課里也可以唱歌?那都是老掉牙的歌!沒有周杰倫,沒有林俊杰……還是我的MP4實在!”這就是學生的真實聲音。
音樂與音樂課,這竟成了矛盾?看來,學生想上的音樂課,和老師要上的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怎樣才能把音樂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讓音樂課生動有趣,把學生的音樂興趣激發出來,又能讓音樂課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切切實實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一、明確目標,因勢利導
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培養音樂家?當然不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專業的音樂教育,它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鑒賞的能力,以創新教育為目的,讓學生學會通過音樂表達自我情感的音樂審美教育。中小學音樂課堂也需要音樂知識與技能訓練,但它只是培養廣大中小學生音樂素養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不是目標?,F在在多數中小學音樂課堂中,仍然保持著傳統的以樂理知識體系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與模式。一群背負著沉重的升學壓力,已經被數學、英語弄得暈頭轉向的學生,在一星期一兩節的音樂課里,還要動輒面對宏篇大論的樂理知識和天書般的五線譜,他們又怎能激起對音樂課的興趣與熱情?
那是不是說,中小學的音樂課堂里只要憑著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唱唱流行歌就可以,而不再需要什么音樂知識了呢?這當然也不是。只會跟唱流行歌曲,沒有音樂常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審美能力就無從談起。因此,要使學生既學習音樂知識,又不覺得枯燥,就需要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及其思想情操,因勢利導。比如,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流行歌曲的特點,以唱學生喜歡的歌為中心,安排音樂知識教學,從視唱、聽音、樂理等方面來編排教學內容。這樣,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將音樂知識和技能逐步深化,提高到理性認識的水平,讓學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統地把音樂知識植入自己的頭腦中去。
二、內容豐富,方法多樣
在傳統的音樂課上,教師通常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用統一編訂的教材上完一學期的音樂課。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中小學各科課程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可用的教學資源,把課上好,把課上活。對于音樂課來說,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絕對不僅僅局限于那有限的幾本教科書。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是音樂課的教學資源;民族傳統音樂、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曲令小調,也是音樂課的教學資源。比如,在閩南地區,南音這一被譽為“古音樂化石”的地方音樂,學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非常熟悉。若把它們請到音樂課里,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音樂興趣,還可以起到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使南音走進校園,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許多教師在上音樂課的時候,都教學南音,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可見,只要音樂課教學的內容豐富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此外,要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靈活多變。中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對新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一成不變的課堂自然難使學生喜歡。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認真研究自己的教學方法,讓音樂課上得有趣,上得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可以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內容進行想象;可以編排歌舞劇,讓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比如,在欣賞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的時候,可用多媒體將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隨風搖曳的花枝、花葉、色彩斑斕的花瓣畫面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受到視覺效果的沖擊,從而提高音樂學習的興趣。
三、創造機會,展示自我
中小學生的天性都是活潑好動,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愿望。在音樂課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就一定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多創造條件,給學生以表現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歌詞的內容,自己設想、編排幾個動作,在課堂上進行即興表演??梢宰寣W生利用音樂原理自己制作樂器,比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裝入沙子作沙錘;用鐵絲將酒瓶蓋兒串在一起當串鈴;用兩個香脂盒對擊做小镲,用鉛筆敲紙盒當小鼓,等等。當學生身體的其它感官隨著音樂動起來的時候,他們上音樂課的興趣與熱情必然也會被調動起來。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多方創設平臺,利用各種機會讓那些有音樂基礎、音樂天賦的學生表現,從而帶動其他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中學生中,有很多學生都對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樂器非常感興趣,都有演奏基礎,有些學生還參加過考級,并達到了中、高級水平。讓這些學生上臺表演,可激發他們的榮譽感、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調動臺下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興趣。還可以將唱歌好的、跳舞好的學生都請上臺表演,由此,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表演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激勵作用。若有條件,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的有關音樂活動,調動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
據一份有關中小學生音樂興趣的調查顯示,有87%的學生都明確表示自己喜歡音樂,只有13%的學生表示自己不喜歡音樂。而要讓學生不但喜歡音樂,還喜歡學校的音樂課,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研究更好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帶到音樂課來,把音樂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去,實現讓學生在音樂課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培養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