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
時間:2023-06-26 16:07: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宏觀經濟;統計方法;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F222.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7-00-01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宏觀經濟統計分析,在這里我們給出一個相對全面的解釋,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主要是以宏觀經濟理論為基礎,以指導國民經濟運行為目的,對宏觀經濟的整體運行過程進行分析的一種實證經濟。在國際上,宏觀經濟這個詞語第一次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由恩格斯提出理論知識,我們國家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產生于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額不斷增加,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作用也越來越大。通過對宏觀經濟統計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經濟政策進而實施宏觀調控,刺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內容
(一)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類別及特點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2)狀態性分析、規律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3)專題分析和綜合分析;(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特點主要包括應用性、數量性、對比性、綜合性、實證性五個特點,從真務實,用數據和事實說話,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宏觀經濟問題。
(二)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課題和內容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按照經濟活動來進行課題劃分,可以劃分為國民收入分配、消費需求、投資需求、進出口需求、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分析、宏觀市場運行等多個課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其現實背景的差異,宏觀經濟分析角度都會有不同的研究課題,描述我們宏觀經濟的變化過程、特征、以及變化規律等問題,揭示影響事物變化的關鍵因素,探索其因果關系,并積極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供決策者選擇。
二、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一分析方法認為各種變量在綜合分析的情況下最終會達到一種均衡狀態,就供給需求理論而言,均衡分析理論認為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在一定的價格和數量條件下,這兩種曲線就會達到均衡,這種理論在馬歇爾將圖形引入宏觀經濟學以后一直在西方經濟學中占據主導地位;非均衡分析方法是相對于均衡分析方法而言的,認為市場上的供求不可能相等。非均衡分析方法更加貼近生活,它認為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對稱以及信息成本的提高,所以市場的供需總是會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不完全競爭將是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研究重點。
(二)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作為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中的一個分支,由于其缺乏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人們更多的還是傾向于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運用在金融領域,其中數學依據主要是計量和統計,在經濟學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又分為5小種,分別為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相互對比法以及數學模型法,在這5種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是所有分析方法的基礎,趨勢分析方法、結構分析法、相互對比法是分析方法的延伸,數學模型法則代表了定量分析方法將來的發展方向。
(三)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靜態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橫截面分析,是相對側重于分析經濟變量的均衡條件,而動態分析則引進了時間維度,比如較為流行的時間序列分析,相對側重于隨著時間發展經濟狀況的發展,這兩種分析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需要兩者相結合來看待,以長泰縣為例,不僅僅要對長泰縣現有的經濟狀況、發展水平、發展特點以及問題作出分析,還要在時間維度上來作出整體把握,充分考慮內在條件和外在因素的雙重作用,從而制定出相對的經濟改革策略。
三、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意義
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宏觀經濟統計分析,宏觀經濟統計分析有什么的意義?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研究宏觀經濟統計分析有利于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化趨勢,在證券投資領域是離不開宏觀經濟分析的只有把握住了整體的經濟發展方向,才能把握證券的整體變動趨勢;2.利用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來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這里的證券市場泛指整個證券交易市場,從狹義角度來說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就是整個國民經濟增長質量與速度的體現,當然對于長泰縣這個小整體而言也是這樣的;3.通過宏觀經濟統計分析,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證券市場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認真分析宏觀經濟政策,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證券市場的運行趨勢和價值變動方向,對投資者、證券業本身,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在宏觀經濟學中,一方面在實證分析中,各類分析方法通常綜合起來,多種分析方法共同作用,解決相關經濟問題;另一方面實證分析方法也和規范分析方法相結合,實證分析方法為規范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曾提到“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因此在我們研究宏觀經濟學問題的時候,要用多種分析方法來綜合考慮,研究宏觀經濟分析方法的內容、方法以及意義。長泰縣作為一個城市近郊縣,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也要秉持宏觀經濟統計分析方法,制定嚴謹的經濟發展路線,帶動經濟的騰飛,希望本文能對此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董濤.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發展的基本問題[J].中國科技博覽,2014.
[2]楊海琴.宏觀經濟統計分析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作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6.
【關鍵詞】證券投資,財務報表分析,投資決策,對策建議
一、引言
盡管我國市場經濟正穩健有序地高速發展,我國的證券市場依舊還處于初級階段。廣大投資者在證券投資中對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更多的偏重于運用技術分析方法來進行投資決策,這對于促進整個市場的規范與完善存在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和局限性。經典的價值評估理論認為,股票的內在價值取決于公司未來所能創造的現金流及其風險。股票投資者如果想要獲取超額回報,就需要買入現時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股票。因此,以什么來預測公司未來現金流及其風險,從而恰當評估股票內在價值,就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
二、證券投資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也就是對公司的經營環境進行分析,基本框架是以公司狀況分析為核心,同時兼顧宏觀經濟、產業變化特征,對證券的內在價值做出合理的評價。主要包括了國際經濟環境分析,宏觀經濟分析,財政與貨幣政策分析,收入政策和產業分析。
技術分析方法。技術分析是通過對市場過去和現在的行為,進行歸納和總結,概括出一些典型的行為,并據此預測證券市場的未來變化。其具體特征表現為:運用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數據是成交價和成交量;大量采用統計指標和圖形分析;包含著對人們心理活動的定量分析。
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是我國投資者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投資大眾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其區別是:基本分析是對股票價值的分析,其目的是判斷股票價格相對于價值的高低;技術分析是對股票價格變動趨勢的分析,其目的是預測股價變動的方向和幅度。基本分析是根據預期股息和貼現率決定股票的價值;技術分析是根據歷史資料分析股票價格的未來變化。基本分析著重于長期和大勢分析;技術分析側重于短期和個股分析。
三、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法通過建立一套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體系,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1、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財務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盈利能力分析一般只分析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的經營活動。評價公司獲利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有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銷售凈利率、每股利潤、股利發放率、每股凈資產、市盈率等指標。
2、公司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是指公司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分析分析是公司財務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這種分析可以揭示公司的財務風險。首先,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負債對公司的財務風險影響較大,如果不能及時償還,可能使公司面臨倒閉的危險。常用的財務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接著,分析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股東權益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是從不同的側面來反映公司長期財務狀況的,股東權益比率越大,負債比率就越小,公司的財務風險也越小,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就越強。而資產負債率作為財務杠桿反映了公司管理層的進取精神。如果公司的負債比率較小,則說明公司比較保守,對前途信息不足,未來的發展潛力不足,過高的財務比率表示該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
3、公司營運能力分析。公司的營運能力反映了公司資金的周轉狀況,對此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營業狀況及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對產品銷售情況與公司資金占用量來分析公司的資金周轉狀況,評價公司的營運能力。主要通過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以及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來評價公司的運營能力。
4、財務狀況的趨勢分析。通過比較公司連續幾個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或財務比率,來了解公司財務狀況變化的趨勢,并以此來預測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判斷公司的發展前景。主要方法有比較財務報表,比較百分比財務報表,比較財務比率,圖解法等。
四、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選擇的相關性及建議
總體而言,運用財務比率分析可以使得投資者很好的剔除那些無法獲得超額回報的股票,從這個角度而言,財務指標對投資者選擇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影響超額回報的財務指標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表明市場上還沒有穩定的投資理念和盈利模式。同時,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受宏觀政策信息影響較大,因而使得長期的股票價格會受到諸多因數的影響,從而減弱了財務分析對于長期企業價值的預測能力。另外,會計舞弊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很多研究認為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質量不高,利潤操縱現象嚴重,因此基本財務分析中使用的財務指標就無法很好的估計公司的未來價值。
當然,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制度和會計制度的不斷完善,廣大投資者有效運用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來指導證券投資決策,可以有效避免莊家的操縱,優化個人的理財決策;同時,基于會計信息的證券投資策略研究對于我國新興的資本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市場更快、更完全地糾正錯誤定價,更好的發揮證券市場在經濟中的作用,從而促進資本市場和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陸正飛 財務指標在股票投資決策中的有用性【J】.南開管理評論 2009(06)
《證券投資學》教學應破除理論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樹立適合的投資理念為根本,以突出實踐性作為《證券投資學》教學的指導原則,真正發揮其作為一門應用性強的課程的價值。
關鍵詞:
證券投資學;投資理念;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24016802
通過多年的教學和投資實踐,我們對《證券投資學》的教學進行了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以下的一些認識。在把這些認識用于教學活動后我們發現,無論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教學效果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1以樹立適合的投資理念為根本
投資理念的正確與否對投資實踐的成敗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主流的《證券投資學》教科書一般都會對證券投資的流派進行簡要的介紹,并用大量篇幅對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的方法進行詳細介紹。這種以價值投資為基礎,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并重的內容結構安排,有意無意的回避了對投資理念進行明確價值判斷這一棘手的問題,其結果就可能導致學生學了投資的概念、投資的流派以及投資分析的方法后,最終卻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甚至根本就沒有投資理念的任何概念。倘若就此開展投資實踐,只會使得學生在實際投資中犯太多本可以避免的錯誤,走太多本可以避免的彎路,這一后果肯定不是我們從事教學的初衷。
不過,即使我們對某一投資理念的正確性堅信不疑,在對投資理念進行講解時也不能一味的灌輸,而應該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實踐和思考,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使其真正成為支撐其長期投資實踐的信仰。在教學中,我們對投資理念的講解是通過以下一些很多教師經常忽略的問題循序漸進展開的。
1.1講清楚證券市場的本質
對證券市場本質的認識是一個投資者投資理念選擇的基礎。關于證券市場的定義和功能這一知識點,一般的《證券投資學》教材中都會進行論述,在論述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時,一般都認為證券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和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融通資金、資本定價、資源配置、宏觀調控等功能。但如果僅僅依照教材這種泛泛而談式的論述進行講解,結果就是學到最后學生對證券市場的本質也可能沒有形成十分清晰的認識。究其原因,可能還是由于教材編寫者以及教師自身對證券市場的本質理解不透徹所致,從而也就不能理解講清證券市場的本質對《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程的教與學的重要意義。
其實,從證券市場的定義出發,結合證券市場在整個金融體系、市場體系以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和地位,不難得出證券市場的本質,那就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并讓全體人民共同分享。只有講清了這一本質,才會讓學生對證券市場和證券投資的認識更加深刻,也才能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現狀做出理性的客觀的思考和判斷,也才會對證券投資理念和策略的選擇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1.2講清楚證券投資的意義和作用
關于證券投資的意義所在,一般認為,是為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從而在物質上保障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享受。如果因為從事證券投資反而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狀態造成了負面的效果,其實也就失去了證券投資應有的作用。
在教學中我們會向學生闡明這些負面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的幾個方面:
(1)因為證券投資導致財富縮水。
(2)因為證券投資導致社會關系的嚴重退化。
(3)因為證券投資導致個人精神、身體等方面的負面后果。
與一般教科書在導論環節就對證券投資的意義進行闡述以及一般情況下教師走過場式的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照本宣科的講解不同,我們選擇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后,再來跟學生探討證券投資的意義,跟開篇就大談證券投資的意義效果相比,反而會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感受,進行更多的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讓學生真正明白投資這一活動目的所在的意義在于,會讓學生在進行投資實踐時,自然而然的對投資的策略和方式方法、投資與工作和生活的關系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選擇真正有價值的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和策略。
1.3講清楚價值投資理念的優缺點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主要從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投資流派的介紹引入這一問題,并通過典型代表人物的投資經歷和結果的介紹,引導學生自己對價值投資理念的優缺點進行思考。
關于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我們采用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說法。他在《證券分析》一書中從投資與投機區別的角度對什么是真正的投資做了明確的定義,他認為,投資是指根據詳盡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操作就是投機。這一論述其實也是對投資理念的最早劃分。
關于投資流派這一問題,隨著現資組合理論的誕生,目前一般認為證券投資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四個流派,即基本分析流派、技術分析流派、心理分析流派和學術分析流派。其中,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是完全體系化成熟的流派,而后兩種目前還不能單獨據以做出投資決策。
關于價值投資的優缺點,我們會告訴學生這一基本事實,那就是價值投資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價值投資的優點在于其通過價值判斷,在較大安全邊際價格的基礎上買入并長期持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投資的風險。而價值投資的缺點在于,價值判斷本身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而市場環境和趨勢等價值投資回避的問題往往對投資結果造成重大的影響。
為了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投資理念均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的事實,我們在教學中一般會以巴菲特和索羅斯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因為在當資者中,巴菲特與索羅斯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兩位人物,也是堅持不同投資理念均獲得成功的典型。巴菲特主要從分析公司的質地出發,通過價值判斷,在他認為適當的時機買入目標股票并長期持有,直到認為投資標的過于高估或投資標的不符合當初判斷時才獲利了結。巴菲特通過價值投資獲得了空前也可能絕后的巨額財富,是信奉價值投資理念并獲取巨大成功的典型。而索羅斯的投資理念與巴菲特則完全相反,他靠對時事和趨勢敏銳的把握賺取利潤,當他確信一個大的趨勢已經形成并自我強化時,他會果斷出手投入重金參與其中,通過順應趨勢來獲取利潤,其對市場的領悟力和洞察力讓所有投資者深深嘆服,其積累的財富數量也讓人嘆為觀止,是通過市場趨勢分析獲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代表。通過向學生介紹這兩位天才投資家所信奉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理念以及所獲取的巨大成功,能夠使得學生對投資實踐的多樣性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在自己的投資實踐中結合自身的實際對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投資理念做出自己的理性選擇。
2以突出實踐性作為《證券投資學》教學的指導原則
2.1轉變教學理念,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進行重新安排
不少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喜歡把大量時間分配在教材中出現的各種理論和模型上面,并且認為,倘若不進行理論和相關模型的深入講解,一方面會使得自己的教學內容無法組織,另一方面也會使得普通高校跟職業學院培養模式沒有區別,從而不能體現普通高校“高人一等”的功能定位。我們認為這一觀念是有問題的。在高等教育早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的今天,倘若還固守以理論作為講解重點的傳統模式,只會使學生所學跟所需嚴重脫節,也不符合一般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證券投資學》的教學就應該以應用性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倘若把應用性強的課程變成干巴巴的理論灌輸,講得晦澀難懂,教學效果恐怕就很難得到保證。
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在對少數關鍵性的理論和模型進行詳細講解和介紹的基礎上,對于一般的模型、公式以及相關的技術細節,則盡量做到點到即止。空出的教學時間則被放到實際投資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上。對實在有興趣深究理論的個別學生,給其開列有關書目,建議其課后參考權威的投資學書籍自學,從而防止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沉溺到一些旁枝末節的知識點中,影響學習的整體效果。
2.2突出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增強課程的應用性和參與性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幾乎貫穿到我們《證券投資學》教學的始終。譬如在進行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教學時,我們會在簡要介紹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把這幾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以某一上市公司作為具體的案例,帶領學生去分析公司發展的宏觀經濟背景,公司所在行業的競爭現狀和發展前景,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發展戰略及競爭優勢等等課題,引導學生在深入分析和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就某一上市公司提出自己的研究報告和投資建議,并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報告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從而使得原本分割成不同章節的知識變成真正緊密結合的整體,教學效果也隨之顯著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利用證券交易軟件進行實踐教學,同時鼓勵學生開設模擬炒股賬戶,進行模擬投資實踐,并要求學生對操作過程,分析思路、決策依據以及投資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把自主實踐的環節納入平時成績考核中,激發學生參與投資實踐的熱情。
在對《證券投資學》進行教學時,我們還盡可能把相關的理論與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相結合,使學生了解到中國股市投資方式的多元化,理解投機長期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中國證券市場投機盛行的必然性,認識到在中國證券市場進行價值投資需要的前提和條件。
以上就是我們對《證券投資學》教學的一點思考。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繼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得《證券投資學》的教學不斷與時俱進,更好的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維.多德著.證券分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4344.
[2]中國證券業協會編.證券投資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1213.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項目化教學是由教師根據實際工作崗位的任務和內容,設計出一項具體的工作,學生在教師的主持下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完成,通過該項目的實施, 學生可以了解并把握整個工作過程的每一環節。項目化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邊做邊學,在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養成職業素質,以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
要設計和實施項目化教學,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項目。根據戴士弘教授的觀點,項目不是一個案例,案例是一個既成事實,可以用來分析,但不能用于專業技能的操作訓練;簡單的課題活動,如問答、游戲、討論、作業等不是項目,這些是圍繞知識消化和理解進行的活動,不是完整的工作;將原課本的知識(章節或模塊)按照職業活動過程或崗位工作過程重新排列,將章節命名為項目、任務等,這不是項目①工作要素不是項目,它們只是從具體工作過程中抽象出來的要素,不是一件具體的工作;同樣,單個工作環節的訓練也不是項目,它只是訓練了學生的單項能力,而不是一個綜合項目。由此可見,項目應該是“以實際職業活動、企業工作為背景,按照認識論要求改造過的一項具體工作”。項目來源于真實的崗位工作,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知識、訓練能力、養成素質,最終能夠完成真實崗位的工作。
與傳統的面授教學方式相比,項目化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養成職業素質,其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模式非常適合理工科類的課程教學。但是,文科和商科類的課程是否完全適用于一種普適性的項目教學范式,專家對此提出了一些爭議。其實,文科高職教育和理工科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素質養成、能力培養以及考核標準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一是崗位類型不同。文科高職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面向服務與基層管理崗位,如銀行柜員、客戶經理、理財經理、出納、收銀員等。二是職業技能和素質不同。理工科高職畢業生須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夠熟練操作相關設備和器械,而文科高職畢業生則需要較高的情商、服務意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三是理工科高職對應的工作崗位業務流程比較明顯,工作的結果大多是有形的產品,比較容易衡量和考核;而文科類高職對應的工作崗位大多業務流程性不強,工作的結果多為無形的服務,服務所帶來的體驗感有時很難量化和考核。“用理工科人才培養的模式,讓文科高職學生去反復操練某一個公文格式或管理模型,是培養不出一流的生產管理服務者的。”因此,文科類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簡單的器械操作者。
二、項目化教學設計思路
(一)課程地位及現狀
國際金融實務是金融管理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投資理財等專業的主干課、專業基礎課,是培養以上專業學生職業基礎素質的必修課,一般大學二年級開設。其先修課程包括:經濟學基礎和金融學基礎,后續課程包括: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實務、外匯交易分析、證券投資分析、個人理財等。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國際金融實務教學都采用了所謂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所選用的教材也多是按項目化教學體例編制的,但是其實際的講授內容依然是按照原有的國際金融學科體系設置的,只是把原有的章節變成了項目、任務,并將題目改成了動賓結構,使之看起來是一項工作、任務。在講授知識內容的基礎上也大量增加了實訓內容、能力訓練,但是依然有種偽項目化的感覺,課程教材、教學大綱似乎是項目化的,教學內容和實施過程卻是學科化的。因此,在國際金融實務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存在著課程項目設置與實際崗位銜接薄弱,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學生大多是被動學習、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課程考核方式單一(大多以期末閉卷考試分數為主體,能力訓練、職業素養的考核較少)等問題,使得實際授課效果差強人意,學生不知道學了國際金融知識可以做哪些具體工作。
(二)設計思路
在設計國際金融實務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框架時,應遵循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要深入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相關金融行業和企業有哪些工作崗位對應了國際金融實務課程的知識體系和能力培養目標;其次,根據具體的工作崗位,提煉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課程項目的藍本;然后,深入分析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需要從業者具備哪些相關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然后從國際金融實務學科中選取相應的知識點、模塊和必要的能力訓練、職業素質養成進行重新搭配組合。這一過程將打破國際金融學科原有的知識體系,完全按照工作任務(項目)進行重新組合。如果典型工作任務中所需的知識、能力是現有國際金融實務教材和學科所有沒有或遺漏的,要補充進來;反之,現有國際金融實務教材和學科中的部分知識是典型工作任務不涉及、不需要或純理論類型的,可以考慮在整合項目內容時適當刪除;最后,根據調研和分析結果重構國際金融實務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總體框架,并根據項目合理設置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
在進行國際金融實務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時,必須考慮到文科課程和理工科課程在人才培養、教學方法和內容、形成素質和能力的途徑以及考核評價的標準等方面的差異。除了基本的流程化操作訓練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收集和整合信息資料、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閱讀、思考,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國際金融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
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的目標是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變為“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體現“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主體,能力本位”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國際金融實務課程來說,要以崗位職業需求為導向,以課程設計為載體,突出技能、知識、素質目標,轉變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方法,使課程真正與職業工作崗位對接,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金融高技能型人才。
初步設想將國際金融實務課程按項目教學要求劃分為以下幾個項目模塊(如圖1所示):商業銀行結售匯業務、銀行外匯交易業務、外匯風險管理、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分析四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能對應若干個實際工作崗位。學習了國際金融實務課程以后,學生必須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相關的職業素質。
圖1 國際金融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框架
項目一是商業銀行結售匯業務。結售匯業務是現代中國商業銀行的一項常規業務。這項工作需要從業者(外匯會計柜員崗位)具備外匯、匯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礎知識及簡單的外匯英語詞匯和對話,能夠看懂銀行外匯牌價,并利用外匯牌價熟練處理相關的結匯、售匯、外幣兌換業務,能夠正確繕制外匯水單,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對于學習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拓展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和《商業銀行結售匯管理辦法》的內容,使得學生了解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下不同類型經濟交易所需提供的單據、憑證和證明材料。這樣,就會把原先按照學科體系設置的章節打亂,把外匯和匯率及國際收支兩個章節的部分知識重新整合到一個項目中來。
項目二是銀行外匯交易業務。這個項目面對的工作崗位是銀行外匯交易員和外貿企業的外銷員。國際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尤其特殊和既定的規則,因此作為銀行外匯交易員和外貿企業外銷員必須了解基本的交易規則,及各種常見外匯交易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夠根據匯率走勢選擇合適的外匯交易種類,能夠利用外匯期貨、外匯期權、套利套匯等交易達到保值和投機的目的,并且掌握銀行外匯交易中常用的規范化專業術語(英文),具備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
項目四是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分析。在開放經濟環境中,匯率變動、國際收支和國際儲備狀況都會對一國的宏觀經濟造成影響。未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逐步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必將推出更多的與外匯掛鉤的理財產品,我國外匯交易的種類也必將日益豐富。理財顧問或證券公司的分析員等崗位的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在開放經濟環境下,從業人員必須掌握匯率變動、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狀況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的基礎知識,能夠對國際金融市場形勢的變動進行分析和預判,對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動有高度的敏感性,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
項目整體框架確定以后,在每個項目模塊下將分設子項目,將子項目分解成教學任務和單元,再進行細致的單元教學設計。在每個項目模塊中對應設置能力訓練任務,并在教學過程中貫穿職業素質的培養。每個項目教學結束后,都要進行一次考核。考核將根據項目內容有所不同,可以采取模擬實際工作場景完成規定任務和工作、為企業設計一攬子外匯風險解決方案、撰寫貨幣匯率走勢分析報告等方式,全面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素質的培養情況。
我們對國際金融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的最大創新和特色在于,完全打破了原有國際金融教材的知識體系,將所有知識點打散,然后按照對應的工作崗位對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重新進行組合,形成四個大項目,是一個邊破邊立的過程。同時,考慮到文科類高職課程和理工科類高職課程的不同,我們也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將原本國際金融實務課程中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放在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分析這一項目中,培養學生對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高度敏感性,及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既保證了國際金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也能夠更好地與相關職業崗位對接。這種設計思路和整體框架在目前高職院校的國際金融教學中將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其結果有待于教學實踐的檢驗。
近年來,國民經濟學專業取得了飛快的發展,從原來只有8家高校開設的本科專業到現在本科階段已有30多所高校開設,國民經濟學專業已經悄然走入考生的視線。
國民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還從未出現“國民經濟學”這個概念。“國民經濟學”的概念是1980年由廈門大學的錢伯海教授提出的。目前的分類上,國民經濟學與國民經濟管理學并無本質上的差別,然而,國民經濟管理學究竟屬于哪個學科,一直以來存在很多的爭議,有的認為應該屬于政治經濟學,有人認為屬于應用經濟學,還有人認為屬于管理學,因此各個高校也有不同的稱謂。
其實,目前真正開設國民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為數不多。1986年遼寧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辦了國民經濟管理本科專業,隨后全國有8家高校相繼開設了類似專業,主要是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山西財經大學、遼寧大學、江西財經大學,2008年安徽財經大學也新增了該專業。雖然它們的專業名稱各有差異,但是在經歷了很多的爭議和摸索后,大家都對兩個不同名稱的專業的學科性質有了較為統一的認識。
“國民經濟學”是經濟學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是綜合性較強的應用經濟類專業。它是從宏觀、戰略的角度來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問題,并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做出預測與規劃。它是一個比經濟學更為廣闊的領域。它有很多的親戚,如管理學、宏觀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正是因為國民經濟學的跨學科屬性,所以到目前為止,國民經濟學還是一個有著很多爭議的學科。不過,國民經濟學與它的親戚們有著很多的區別。例如國民經濟是個寬泛的概念,那么它可以與宏觀經濟畫等號嗎?宏觀經濟指的是經濟運行的總量現象,如怎么計算GDP,國家怎么決定國民的收入,又該如何分配國民收入;還有投資、消費和進出口規模問題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對象。而國民經濟則包羅萬象,比宏觀經濟寬泛得多。它不但涉及全部的宏觀經濟,還包括被稱之為“中觀經濟”的產業經濟和區域經濟,如“小靈通引發電信與政府的博弈”“某市煤炭資源枯竭,出路何在”等案例,甚至包括已形成群體現象的廠商行為和消費者行為。同樣,單個的企業經濟、農戶經濟、家庭經濟、個體經濟等微觀經濟現象本來不進入宏觀經濟分析的視野,但它可以作為群體現象成為國民經濟分析的對象。
培養模式“三分天下”
根據不同的專業名稱和高校性質,國民經濟學的學習和培養模式也有些不同。大致說來,國民經濟學的主要學習內容和培養模式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注重宏觀經濟。從宏觀的角度去理解經濟,如產業行業地區等,所以需要學習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宏觀經濟數量分析。如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側重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側重國際貿易管理與發展等。
第二類注重經濟學的知識,更多地與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等有關,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財產性收入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按照投資學模式進行培養,著重財政稅務、銀行投資、證券投資等方面。如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暨南大學、遼寧大學等的國民經濟學專業(投資管理方向)。另外還有西南政法大學側重國際貿易與投資、西北大學側重資本市場的投融資等培養模式。
第三類注重管理學,主要側重于國民經濟的管理。專業課程包括如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國有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規劃與管理、統計分析和財務管理等輔助課程。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四川大學側重管理,遼寧大學側重國民經濟管理和區域經濟發展。
就業正走向學科融合
國民經濟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包括各種管理部門、市場公關、營銷人員、投資與咨詢顧問、對外貿易等,因為開設院校少,競爭也不多,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關鍵詞】資格考試;學歷教育;教學模式;考核方式
1、資格考試納入學歷教育考核的必要性
資格考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它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和鑒定,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通過資格考試獲得的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我國《勞動法》 第八章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學歷教育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試,它是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的工具。現今高等教育的指導思想是 “大眾化”,而課程考核的方法還是與“精英式”培養背景下的考核方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其主要特點表現為:考核內容“重知識輕能力”,考核方式“重筆試輕實踐”。這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在經濟發達國家,資格證書教育體系發展得較為成熟,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澳大利亞的職業資格認證框架體系、德國的“雙元制”職業培訓制度、英國的NVQ證書和GNVQ證書制度、日本的國家技能鑒定制度等。獲得資格證書是學生結束學歷教育,走上工作崗位的條件之一。發達國家將資格證書的獲得作為學生學歷教育階段學習的入學資格之一,通過課程學分進行折算的方式將資格證書教育與學歷教育的課程體系進行銜接,各級資格證書和學歷的連續性不受教育系統和地域的限制。從教學內容上構建起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貫通的立交橋。
由此可見,高等教育考核方式的創新是很有必要的。挑選適當的專業,適當的科目將資格考試納入學歷教育的考核體系中來,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更能夠為其未來就業增加重要的砝碼,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2 資格考試納入證券投資學課程考核的指標構建
2.1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信息加工”教學模式、“個性化”教學模式和“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
2.1.1“信息加工”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獲得和智力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理論學習能力和概念獲得能力。
2.1.2“個性化”教學模式:依據個別化教學理論和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增強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思想交流,發掘學生的個人潛力,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2.1.3.“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證券投資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加強校企合作。首先,通過與證券公司的合作,邀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證券投資專家到課上進行講學;其次,選派優秀的學生去證券公司參與實習;另外,還定期與社會企業合作,舉辦“證券投資模擬大賽”,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
2.2教學內容
證券投資學課程是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為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可以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安排與理論教學同比重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課通
表2-1 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內容詳表
理論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內容
證券投資工具:包括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 大盤操作:運用所學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知識,通過實驗室的模擬操作系統進行股票投資操作,撰寫操作報告。
證券市場:包括證券市場的微觀主體、證券市場運行、股票價格指數和證券市場法律和監管
專家講座:聘請證券公司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使學生了解最新的股票市場信息及證券投資行業的行業特點。
資產定價理論及其發展:包括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
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包括宏觀經濟分析、產業周期分析、公司財務和價值分析
舉辦“證券投資模擬大賽”,通過比賽選派優秀學生進入證券公司實習
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包括技術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技術指標
證券組合管理:包括投資組合業績評價模型和債券組合管理理論
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與證券分析師、投資顧問
過模擬操作系統進行操作,系統數據與股票市場大盤數據實時同步。為了配合學生參與資格考試,在講授教材知識的同時,應適當加入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的講解。由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所考核的內容和知識點較多,而課上授課又受到課時和教材內容的限制,無法將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全部知識點都在課上講到。綜合考察教材內容和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考試大綱內容,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具體授課內容安排如下。
2.2.1理論教學內容介紹: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科目包括基礎科目和專業科目,基礎科目為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專業科目為證券交易、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投資分析和證券投資基金。其中,基礎科目為必考科目,專業科目考生可根據需要選擇。證券投資學課程的教材內容基本涵蓋了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和證券投資分析兩個科目的全部內容,只有證券市場運行和證券投資咨詢、證券分析師和證券投資顧問的內容未包括在證券投資學教材中,因此應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加入了這幾方面知識的講解。
2.2.2實踐教學內容介紹:在實踐教學中,課程組老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自主進行股票操作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此基礎上,聯合社會企業吸納學生參加校外實習并舉辦 “大學生證券模擬大賽”。通過比賽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學生未來的就業開辟廣闊的社會渠道。
2.3指標構建及考核方式
由于本課程實踐性較強,學過該門課程的大部分學生都應主動參加證券從業資格的考試。因此,課程考核方式可以由原來的“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兩步走,轉變為 “平時成績+卷面成績+資格考試”三步走的模式。
針對未參加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同學,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卷面成績”。
其中,平時成績占30%,包括課上出勤、課上回答問題、課后作業和實習成績四部分;卷面成績占70%。
針對參加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并取得合格證的同學,考核方式應為“平時成績+卷面成績+資格考試”。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涵蓋的科目較多,參考學生可以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同時不同的科目與證券投資學教材內容的匹配程度不同。因此,在將其納入學歷教育考核的過程中我們給出以下幾種不同的選擇:
第一,對于參考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和證券投資分析兩門科目,并取得合格證的學生,可以將兩門課的考試成績折抵卷面成績,即學生無需參加校內的考試,期末成績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資格考試”。折算方式為:
總成績=平時成績×30%+(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成績+證券投資分析成績)×50%×70%
第二,對于參考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和其他科目(包括證券交易、證券發行與承銷以及證券投資基金)并取得合格證的學生,期末成績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卷面成績+資格考試”。折算方式為:
總成績=平時成績×30%+[卷面成績×75%+max{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成績×25%,卷面成績×25%}]×70% 1
3、效果評價
將資格考試納入證券投資學課程的考核有利于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也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就業渠道、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并且在實踐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注釋:
注:卷面成績占75%權重,資格考試成績占25%權重,原因在于《證券投資學》教材中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占比約為25%,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等占比約為75%。另外,為了照顧學生參與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熱情,我們在證券市場基礎知識部分中取卷面考試和資格考試中的最大值參與考核。
參考文獻:
[1] 鐘蘇婷.在考試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如何轉變考試觀念[J].現代教育科學.2011,12.
[2] 金敏力,聶磊,宋勤.面向實踐能力培養的考試改革[J].中國高校科技.2012,01.
[3] 汪艷麗.面向應用性人才培養的課程考試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0,20.
[4] 錢厚斌.創新人才培養視界的高校課程考試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9.
[5] 林靜.高校考試改革的有效管理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0,11.
[6] 王莉.以大學課程考試改革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J].當代教育科學.2011,07.
關鍵詞:理財專業人員;三層雙軌制;證券投資;綜合素質
前言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路程,既有風雨也有成果,最為世人所矚目的就是中國取得的巨大的經濟成功。在這30年中,中國GDP年均增長達到9.5%,成為GDP增幅的世界第一,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中產階級和豪富階層在中國迅速形成,并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理財觀念從激進投資和財富快速積累階段逐步向穩健保守投資、財務安全和綜合理財方向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個人金融業務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各種理財產品、理財服務層出不窮,人們的理財觀念有所轉變,理財需求日益旺盛,理財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開始發展起來[1]。然而與全民理財大趨勢所不協調的是,我國專業理財人員的大量缺失和專業素質的不完善。作為為客戶提供全面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士,理財人員應該是一位知識豐富、工作高效、耐心和藹、待人誠懇、可以向客戶提供全面與建設性意見的咨詢專家。從這一角度而言,高職院校培養的理財專業人員,應該是順應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了解中國國情與中國金融市場特點,具備實踐與理論雙軌、道德素養與職業操守兼備的綜合素質型人才。
這里所說的“綜合素質型”主要包含四點要求:一是道德素質,包括對理財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團結合作的觀念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二是身心素質,包括健康的體魄、較強的心理承受力、成功的信心、良好的競爭意識與應變能力等;三是業務素質,包括廣博的知識面、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等;四是技能素質,包括資金管理技能、財務分析技能、風險防范技能、產品組合技能、理財建議與規劃技能等[2]。
從以上素質能力培養出發,高職理財專業人員的培養應是一個全面立體的教學過程。
一、課程體系重在突出四大職業模塊。
首先,高職院校的理財專業學生的主要學習地點仍然是校園,主要學習技能的手段也是課堂教學。因此,理論教學要符合綜合素質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就必須設計合理、計劃全面、有的放矢。
所以,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的目標出發,必須構建新的理論課程體系。根據職業崗位能力的分析,要突出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來抓;強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教育;突出專業認知能力、思考能力、職業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明確綜合職業能力、專業拓展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由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種素質相融合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創新培養思路;將就業教育貫穿于整個專業教育的全過程,特別體現職業認知、職業準備、就業和創業引導的新理念。
據此理念,新構建的理論課程體系,由四大職業模塊所構成:職業素質能力模塊(即職業思想道德)、職業基礎知識與能力模塊、職業知識與能力模塊、職業拓展知識與能力模塊。
(一)職業思想道德模塊。
主要是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市場經濟理論教育、理財規劃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就業擇業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創新教育,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等。
(二)職業基礎知識與能力模塊。
主要是學習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使在校學生獲得在投資
理財領域內從事第一個工作、從事幾種工作所需要的必要知識、必要技能,為在校學生今后工作提供充分專業準備的、形成現實動手能力的知識和技能,如基礎會計知識和技能、經濟學知識和技能、運籌學知識和技能、財政學知識和技能、經濟法知識和技能、商務談判知識和技能、現代金融學知識和技能、國際金融知識和技能、公共關系學知識和技能,以及為本專業提供基本支撐的大學英語、專業英語、高等數學、財經應用文、計算機基礎、數據庫、計算機安裝維護等應用性知識和技能。
(三)職業知識與能力模塊。
主要學習本專業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如公司理財知識和技能、個人理財知識和技能、投資學知識和技能、證券投資知識和技能、期貨投資知識和技能、理財實務知識和技能、財務會計知識和技能、以及統計與調查預測等應用性知識和技能。
(四)職業拓展知識與能力模塊。
主要學習能使在校學生具備在其未來職業生涯各階段都可以繼續學習所需要的能力、知識和態度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如理財咨詢實務、實用合同范例、市場營銷實務、公共關系實務、管理心理學、普通話、口語藝術、社交禮儀等[2]。
通過理論課程的四大模塊設計、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理論教學為中心,建立起一個合理完善的人才培養構架。這就如同建造房屋時,要先搭好腳手架才能平地起高樓,此處的模塊理論課程設計就如同腳手架,理財專業學生由此接受培養,猶如高樓一般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技能訓練重在構建“三層雙軌制”專業技能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最大的特點是動手能力強、實踐經驗多,為了使學生在求學期間盡可能與社會同步、與專業掛鉤,校內的技能訓練可以采取“三層雙軌制”專業技能培養模式。
“三層雙軌制”,是一種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以綜合素質為基礎、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專業技能培養新模式。“三層”是指按課程間內容的依存關系分為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技能、職業綜合技能三個階段;“雙軌”是指理財能力訓練和投資能力訓練同步進行。
第一層:專業基礎技能培養。
理財能力訓練:基于《理財學》課程;訓練內容主要是理財的基本原理、公司理財和個人理財基礎知識。
投資能力訓練:基于《投資學》課程;訓練內容:投資學概述。
第二層:專業技能培養。
理財能力訓練:基于《理財實務》課程;訓練內容為課程單元訓練等。
投資能力訓練:基于《證券投資》、《期貨投資》等課程;訓練內容主要為證券投資工具、證券交易流程、證券行情解讀,期貨交易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等。
第三層:職業綜合技能培養。
理財能力訓練:基于“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的培訓課;訓練內容主要是根據風險計量判斷風險大小、掌握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個人所得稅籌劃策略、個人養老規劃、個人財產分配與傳承、財務計算器的應用等。
投資能力訓練訓練:基于校內《投資理財綜合模擬實訓》和校外生產實習;實訓內容為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證券投資工具、證券交易流程、證券行情解讀證券交易的各種技巧、證券市場運行、期貨交易的操作程序及各種管理條例等。
通過三層雙軌制的教學,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明顯得到系統地提高。
三、教學方法創新,將課堂教學變為場地教學。
課堂教學是最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老師和學生可以面對面,學生不僅能夠聽到老師在講什么,還能夠感受到老師肢體、語氣、表情等等帶來的信息,而且有了問題可以當場提出得到即時的回答,做到了零距離的溝通。然而課堂教學也有它不容忽視的弱點:首先,也是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因人施教,要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經濟的。其次,學習內容收到了限制。一些訓練特點非常強的課程受到的限制尤其大。
作為實踐操作性極強的投資理財學課程,如果一味地在課程教學上下功夫,一來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環境,二來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根據教學課程的要求,有些科目可以采取場地教學的方式,比如設置證券大廳,定制電子顯示屏,將股票市場的大盤波動即時顯示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理財工具的變化和魅力,更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場地教學既克服了課堂教學的缺點,又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優點。也對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角色進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畢業論文強調專業論文學分制。
作為具備專業技能素質的理財人員,對于專業的財經用語表述應該是相當熟練的。然而兩年專業課程的學習,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理財訊息和理財用語還是有些難度的。為了盡快讓學生掌握這項技能,以及增強理財專業觀念。鼓勵學生撰寫各類財經論文,通過論文的撰寫,一是增強
了學生關于社會經濟的關注度,二是加強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三是為學生的就業申請增添籌碼。對于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學校予以承認相應學分,并作為理財專業的重要教學成果。
五、畢業實習要求證書與經驗并重。
高等職業教育不僅需要學生在學完全部課程后能夠獲得畢業證書,同時還要求專業學習過程應與國家技能考證、國家職業資格考證要求接軌,實行多證書考核管理制度,以彰顯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體現綜合技能素質。理財專業學生應獲取的證書有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證書、英語三級證書(或英語A、B級應用能力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和助理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等。
同時,作為理財專業的學生又要注重實際經驗的累積,要在畢業實習期間通過專業實踐,將所學置于所用,用工作檢驗理論。投資理財專業所面臨的行業局面與其他傳統行業相比,更具有變化性和挑戰性,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所以實踐經驗是對于培養真正的理財專家來說,是必經之路,也是攀巖捷徑。
綜合素質型理財人員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時期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培養方案。其重點是理論著眼全面、實踐落在實處。高職教學應服務于國家全局,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浪潮,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