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老年社區設計

老年社區設計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26 16:07: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社區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老年社區設計

篇(1)

【關鍵詞】老年社區;景觀;設計

一、老年社區對于景觀設計的具體要求

(一)老年人的居住模式由分散變成了集中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很多老年人都會選擇以家庭居住為主的養老方式,這種形式通常被稱作居家養老模式。所謂分散的居住模式主要是老人與現代年輕人的生活逐漸分散開,老人處于獨居的狀態。所謂集中的居住模式主要是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依賴于養老院或者老年公寓,這種公寓又將老年人集中到一起。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與老人共同居住,但是由于年齡和觀念的差別,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很多的不便,所以說這樣的居住方式并沒有為老年朋友帶來更多的便利,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和心理負擔。因此,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老年社區,其中包括養老院、老年公寓等等。但是據目前情況來看,養老院的基礎設施通常較為簡陋,而老年公寓的形式又比較單一,都不是最適合老人生活的地方。國家可嘗試建設這樣的居住場所,讓老人年在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安享晚年。目前,一個完善的老年社區主要包括護理中心、服務部門、老年大學等。所以,這就要求景觀設計人員在對老年社區進行設計規劃時,要多方面考慮,采取集中的設計原則,為廣大老年朋友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1]。

(二)老年人群的集中對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在老年社區中居住的老人主要被分為三種類型:獨身老人、夫妻雙方以及有陪護的老人。如果按照自理能力對其進行分類,主要可以分為自理老人、需要輔助工具的老人以及需要陪護的老人。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幅度越來越大,這都為老年社區的景觀設計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景觀設計人員不僅要認真了解不同老人的自身需求,而且還要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和思想觀念等客觀因素,作出進一步的規劃設計,設計出更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區[2]。

二、老年人對社區要求的具體分析

(一)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分析

景觀設計人員在進行老年社區的景觀設計時,不僅要優秀的設計理念,還要詳細了解老年朋友的心理需求。人在步入老年后,其心理會發生非常強烈的變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在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環境也會發生大幅度的改變,尤其是對于那些事業心較強或者事業非常成功的老年人,心里面會突然產生很大的落差,從而導致其情緒和生活會受到影響。并且,現在的年輕人多數都喜歡與老人分開居住,以需求自身的生活空間,這樣一來,會使得老年人變得更加孤獨[3]。所以,當景觀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規劃時,一定要將這些因素考慮,從而設計出適合老人生活、交流的場所。

(二)對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分析

當人步入老年期之后,其身體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尤其是視力、聽力都會不斷地下降,整個身體狀況也已經大不如從前。例如,老年人不能再像原來一樣從事重體力勞動,并且下降的視力也會使得他們對待事物的分辨力逐漸降低。更嚴重的是,很多老年人的自身器官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必須需要輔助設備的幫助,才可以繼續正常的生活。所以,景觀設計人員必須要將這些因素著重考慮進去,爭取為廣大老年朋友提供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

三、對老年社區景觀的要點分析

(一)要建立以老年人的自身特征為主的居住環境

要知道,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為主要包括:社交、娛樂、購物、健身、休息等。那么景觀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工作時,一定要根據這些特征,再進行具體的處理。比如,在以健身為主的景觀環境中,可以多設置一些晨練、散步等行為的設施和空間。很多時候,老年人的行為活動具有一定的相同性,那么設計人員就要及時處理好其中的相關問題,以便于為廣大老年朋友提供更多的生活空間和交流機會,建立以老年人的自身特征為主的居住環境,對整個老年社區的景觀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

例如,我國武漢市就以老年人的生活理念和休息氛圍來構建老年社區,它距離武漢市中心大約有20公里的距離,在此次老年社區建設內,其中綠地景觀面積就高達6萬多平方米,并以老人所需要的“休閑”,“養生”為核心,以此為老年人建造出屬于他們的世外桃源。

(二)要建立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景觀居住環境

相關的景觀設計人員在進行老年社區的房屋設計工作時,尤其要考慮廣大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那么就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要采取無障礙的設計方法。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其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不斷的下降,很多老人需要借助一定的輔助設施才可以很好地生活。第二、加強記憶效應。由于老年人的各項感應能力在不斷的下降,所以,景觀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選擇人性化的設計方式,讓景觀建設得更加簡單、方便,從而讓老年人可以很好地識別。這是在老年社區景觀設計中尤為重要的一點。

四、老年社區景觀設計營造案例分析

本文以著名的景觀設計為案例,分析其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

坐落于紐約州的克拉伍德社區麥爾老年公寓,此社區室是一座生活多功能式的養老社區,并擁有超過199個的獨立居住樓,這些居住樓的風格不僅僅是普通型的公寓式還有優雅豪華型別墅。這套社區在2007年時由于居民年老體弱,對其進行了改造,增設了20多套協的住宅樓。還開設了大型的生活館,里面有咖啡室等供老人娛樂活動。同時,拜耳風景園林公司將風景園林,在此基礎上還有硬質景觀兩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其對于曲徑進行了鋪設,同時設置了相應的活動范圍,這對于緩解老年人視覺沖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拜耳風景園林公司還將游泳池看臺設置為庭院的西欄,就此創造更多的戶外空間,以及記憶障礙護理區的漫步環路,形成特殊護理花園。詳情見圖1。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而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大社會的關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及如何更好地對老年社區進行設計,這都需要景觀設計人員著重思考。

參考文獻:

[1]曹幸.老年人視角下的社區公園景觀色彩研究[D].廈門大學,2014.

篇(2)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服務型老年社區;規劃設計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中國1999年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

我國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1.19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3.26%。年增長老年人口數596萬人,年增長速度3.28%;預計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高達2.16億。但是目前的養老環境無論從居住條件,還是養老服務水平,都不能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老年社區設計依據從根本上說,就是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特征。只有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進行深入的了解研究,才能設計出真正適宜老年人居住的住宅。

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通常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老人定為需要社會提供服務,并獲得關照的界線。根據老人的健康行為的特征,可將老人分為四個年齡段:60歲-64歲為健康活躍期;65歲-74歲為自理自立期;75歲-84歲為行動緩慢期;85歲以后為照顧關懷期。

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進入65歲以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日益衰退,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視力退化,甚至需要借助輔助工具才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身高萎縮,四肢行動遲緩,動作的準確度和判斷能力都趨弱;嗅覺和觸覺上反應比較遲鈍,使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上升;機械記憶力大幅度減退,學習能力弱化,對新環境和新事物的接受適應能力差。這些特征都對服務型老年社區的設計提出了新的、更細致的要求。

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隨著身體的衰老,老年人心理也在發生變化。他們更加注重保健,更需要方便、舒適、無障礙的生活環境;老年人對安全的需要較其他人群更為迫切,尤為集中在醫、住和行這樣三個方面;在歸屬與愛方面,他們渴望與他人交流,害怕孤寂,希望受到別人尊重,得到社會群體的接納和重視。在老年社區的設計中要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點,解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2 老年社區的分類

依據老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健康行為特征,可以把老年人分為自理老人――日常生活行為完全自理,不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

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為依賴扶手、拐杖、輪椅和升降等設施幫助的老年人;

介護老人――日常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

失能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須依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

失智老人――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癥的老人。

老年社區就是在一個較大規模范圍內,創造包括居家養老的,老年公寓和養老院在內的養老設施,也包括供社會老人共用的老年康復醫療中心、便利中心、教育中心、科技活動中心、公配中心和家政服務中心的公共設施,為社區老人提供各種服務。針對不同類型老人的需求可以把老年社區分為:活力成人社區、持續照料型退休社區、自理居住型社區、介助式居住型社區、失智照料區域、醫療護理型機構、日間護理中心。

3 服務型老年社區的規劃設計

3.1 規劃階段

在規劃階段要從整體上考慮社區的選址、硬件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在區位選擇上既要顧及老年人出行不便的特點,也要尊重老年人喜歡安靜、注重養生保健的心理,選擇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區域,場地周邊活動安全,不宜與成年人活躍出入娛樂區相鄰近;區域周邊的生活氣息濃郁,避免讓老人產生與社會相隔絕,被社會所遺棄的消極心理。

服務型老年社區應當配備的基礎設施要考慮老年人的居住習慣,能夠滿足他們日常的生活需要。主要有居室、會談室、靜養室(患輕度疾病的老人的隔離室)、醫務室、集會室、食堂、廚房、洗臉間、浴室、廁所、洗衣房、晾曬場、辦公、值班、倉庫等。

老年人日常活動半徑為450米,以此標準設置配套的服務設施。小區內專為老年服務的公用建筑,例如以下:護理室:護理與日常監護活動基地;康復理療室;醫務室:包含日常健康管理、咨詢、診察、配藥的設施。

3.2 建筑設計要點

3.2.1 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要點

在涉及老年人活動、生活的建筑空間內都要進行無障礙設計,充分的無障礙不僅可以保證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也提高了老年人活動的安全性。

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寬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動,在每個房間的入口處設置亮度充分的照明設備,并且選取易操作的開關;開關門的形式應簡化,選擇易于操作的門把手;室內要求通風、干燥、透光;內部設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動。比如衛生間要安裝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并設置扶手;在浴室內設置洗浴座椅及扶手;要充分考慮使用廚房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在廚房內合理配置洗碗池、操作臺,安裝為防止火災等的自動告警裝置;在臥室中為防備萬一情況發生,應在床邊設置緊急呼叫設備;室內地面進行防滑處理,消除每個房間之間的地面高度差,方便老年人出入。

3.2.2 社區公共空間能夠保證老年人出行的便捷和安全

在有臺階地方應設置坡度平緩的臺階和斜面,在坡道起點及終點,應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輪椅緩沖地帶。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檔臺。樓梯和斜坡應設置連續式扶手,扶手應安裝牢固,同時還應注意扶手的手感和耐久性。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寬不應小于380mm。地面鋪設應平坦,不應出現積水現象,使用浸水也防滑的地面材料。設置排水溝時,應配水溝蓋,水溝蓋不應妨礙輪椅乘坐人的通行。出入口及斜坡上方宜設置房檐。

3.2.3 社區的外部空間環境設計要點

第一,外部環境應該創造多層次交往空間。交流是老年人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是傳遞感情的重要途徑。通過圍合或半圍合空間的設計,配以符合老年人體征的座椅設施,可采用亭、廊、花架等形式,為滿足老年人社交需要提供良好的空間氛圍。

第二,外部空間環境應滿足老年人的行為需求。老年人的余暇時間比較豐富,為合理消費余暇時間就必須提供必要的空間環境。例如為了滿足老年人從事興趣愛好活動的需要,就要在社區中有可以進行此類活動的場所;要滿足老人體育鍛煉的需要就要在住宅附近有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為了滿足老年人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的需要,就要在居住區附近有文化娛樂活動的設施。

4 總結語

服務型老年社區的規劃設計應該以老年人為核(下轉第260頁)(上接第231頁)心,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物質、精神生活為前提,并通過設施服務補償老年人各種能力的下降,體現對其特殊的關懷。

【參考文獻】

[1]段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居住區規劃研究[D].安徽建筑工業學院,2010.

[2]陳實.老年人社區居住環境空間需求研究[D].湖南大學,2010.

篇(3)

老年人口系數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老齡化和老齡化程度的指標。聯合國衛生組織規定,在發展中國家老年人口系數超過10%,就可以稱之為人口老齡化[1]。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系數達到13.26%[2],顯而易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項新的嚴峻國情。此外,我國老齡化還面臨著絕對數量多、貧富差距大、增長速度快、分布不協調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存在老齡化問題的國家平均用了80年左右時間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而我國只用了27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3],人口老齡化過快決定了我國應對老齡化問題時的滯后性。如何養老成為我國社會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

2社區養老模式分析

2.1社區養老的界定

社區養老是西方國家在應對老齡化問題時提出的一種養老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成熟化的運行。國際上關于社區養老較為廣泛的定義是,老年人居住在社區內,接受來自于社區志愿者、政府或非政府營利性組織以及其他機構的日常生活和醫療衛生服務[2]。結合我國傳統養老方式,我國學者給予的定義是,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服務為輔,以此為基礎,形成層次不同、內容有別、形式多樣、因人而異的服務體系[4]。2.2國外社區養老及實踐西方國家先于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在美國社區養老被稱為“國家-社區型老年福利模式”,這一模式分為獨立居住型、護理居住型和持續照顧型[3]。美國社區養老主要采用社區自理模式,即居民、志愿團體、營利性組織和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項目安排參與進來,由社區主導,居民自愿參與,形成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日本在70年代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也是世界上長壽國家之一。其社區養老主推“小規模、多機能”特色[5],小規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接受來自于社區的照顧。多機能是指把社區建設成為擁有多項為老年人服務的內容,使老年人在家里就能獲得多元化的服務。其次由于日本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其社區養老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入了很多專為老年人提供的工業設計產品,如圖1所示。

2.3我國現有養老模式

我國現有的養老方式主要是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其中,居家養老作為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于主體地位。社區養老作為一種養老模式在九十年代末引入我國,隨即在一些大中城市展開[8],包括北京太陽城國際養老公寓、羊坊店社區、上海靜安社區等都已成為我國社區養老的示范化社區。早在1999年,上海靜安社區成立了老年生活護理援助中心,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高齡、孤老和重病老人,采取跟蹤、全程式照顧,它們有一支穩定有素的管理隊伍,其服務有規范制度化的流程,包括了解需求、根據需求提供合適護工、服務質量跟蹤等[4]。北京羊坊店社區針對社區老齡化問題,請專人設計了“一鍵通”呼叫信息平臺,該設計采用無三級界面設計,其操作主要集中在首頁,簡化了操作流程,使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預約服務[2]。

2.4社區養老需求

社區養老模式是將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有利資源整合,發揮各資源的長處,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優化的效果[3]。現階段我國處于老年人快速增長期,老年人口的過度膨脹帶來各種問題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社區養老模式的引入能夠幫助解決一系列的社會養老問題。2.4.1老年人身體機能變化當人類處于衰老階段,身體各項機能都會有所下降,首先是生理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聲覺、肌肉等方面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其次是心理上,老年人極易產生孤獨、焦慮、自卑、消極等不良情緒[2]。生理機能下降可通過科學漸進的鍛煉來對抗,心理的不良情緒可通過溝通等方式排解。社區養老把社區服務引入家庭,使居家養老和規范的社區服務結合,通過專人專項的上門服務模式,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醫療護理、溝通交流等網格化梳理,更透徹的了解老年人的隱在需求,以便于更好的提供服務,從而緩解老年人機能下降帶來的不便。2.4.2老年人社會養老需求人類老化的過程是多維化的,不僅體現在生理、心理上,還有社會角色的扮演上,與之相關的老年人需求也會呈現出多維化和復雜化。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居家養老,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已居于明顯逐漸弱化的趨勢,而機構養老的發展非常緩慢,同時受傳統思想的限制,機構養老在我國的接受率普遍不高。做為養老主力的年輕人,在社會競爭的影響下遠離家鄉甚至走出國門去謀生已成為其無法盡孝的現實性理由。圖2顯示,老年人對上門提供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4]?;谝陨显颍跃蛹覟橹?、社區服務為輔的社區養老模式的應運提出,可以不同程度的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養老問題。

3社區養老模式下相關產品的多維化需求

養老需求的多維性,必然造成相關產品的多維化需求。社區養老所能涉及的老年需求產品較為寬泛,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可能接觸到的任何方面和場所,所以就量而言將會是個無限的數目概念。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各自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對同一件產品也會產生不同的需求。所以,以社區養老為基礎的需求多維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1國內外社區養老產品的現狀

老年人逐步下降的身心機能和對科技發展的無關敏感度,使很多人認為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已經把老年群體排除在外。但很多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科技產品和老年人對此類產品的熟練操作程度以及他們因此享受到的精神愉悅性,明確地提醒我們:科技的發展和新技術產品的演進永遠都以“人”為本,老年人群并非脫離科技發展的人群。例如:西方社區養老引入的醫藥管理裝置—MedMinder,一種計算機控制的藥盒,如果老人沒有及時吃藥,藥盒會第一時間打通監護人的電話(如圖3)[2]。我國廈門思明區為老年人安裝的“電子保姆-智能居家寶”,將老年人需要的服務和老年人檔案以及各種智能感應系統通過衛星定位和中心平臺系統與老人家人、民生110、志愿者產生網絡聯系,通過智能化設備保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圖4)[9]。目前“智能居家養老”作為社區養老的輔助信息產品已經開始在我國廣泛普及開來,我國自主研發的“杰佳通”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已經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多省市養老社區實現了合作。根據老年人身心特點、生活需求以及產品技術的發展,以社區養老為基礎的老年產品正在向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3.2基于需求的社區養老產品的設計目標

2014年我國老年群體的縱向數量已經達到2億多,在橫向量上老年人群的劃分呈現復雜化,除年齡外,地區分布、工作性質差異、生活現狀、文化程度、身體狀況等都加深了老年群體的多維化。在同一社區中,老年人的生活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社區養老模式下產品設計目標人群可以參照包容性設計原則。包容性設計通過滿足通常排除在產品使用范圍之外的群體的特殊需求,使產品面向更廣泛的用戶提高使用體驗[2]。社區養老面對的服務對象恰好需要的就是包容性設計所提到的特殊需求。

3.3社區養老產品的需求點分析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借用古語點明,我們應該了解老年人之“需”。老年人生活在社區養老模式下,大多數日常生活都可以在社區中完成,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保護措施未必能得到所有老年人的響應,所以社區服務也需要掌握度,而這個度,就是老年人的“機能需求”,重點在于心理需求。其次,老年人在社區中要完成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社區人員可以提供上門服務或是網絡信息平臺服務,但生活中總有被忽視的角落,老年人的身心特征承擔不起任何閃失,所以老年生活中任何細微之處都是需求點,這可以被稱為“細節需求”。另外,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在橫向量上涉涵蓋各種差異,由于各種原因,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完善的表達自己的需要,也不是所有老年人的需要都能合情合理,這種需求被稱為“差異需求”。

4產品設計策略

4.1基于“機能需求”的設計策略

老年人“老”的過程主要體現在機能的弱化上,機能主要包括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身體機能指隨器官、肌肉、骨骼等的老化而產生的醫學上衰老現象,心理機能主要指老年期性格、性情、智力等心理方面的變化。相對于身體機能,心理機能的變化更能全面的體現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社區養老中老年人的“機能需求”適應用情感化設計理論做相應的設計策略。情感化設計的核心是設計過程需要了解相關人群的本能、行為、反思三種水平,本能即:產品外形與人的關系,行為即:人操作產品的方式,反思即:人對產品的精神滿足(如圖5)[2]。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需要可以用本能和行為水平來衡量,通過產品的外形和操作方式來滿足這種基于身體變化的需求,而反思水平則是考慮到老年人的精神滿足來適應老年人心理機能的需求。情感化設計作為一種設計方法,其三種水平在實際運用中是相互融合的。無印良品的壁掛式CD播放器(如圖6)堪稱針對老年人使用的情感化設計的經典,其簡樸的外觀適合老年人的欣賞水平、簡單的拉繩式的操作方式也順應了老年人的機能下降,操作方式的簡便和外觀的簡樸以及產品功能都特殊化的滿足了老年人的自我個性需求。

4.2基于“細節需求”的設計策略

老年產品設計中的“細節需求”既是縱向量的創新又是橫向量的精細化,在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生活有其獨特的特點,例如生活范圍的限制、社區服務的集體化等,基于這些不同,養老社區中的老年人對生活細節的相關設計需求更加突出。細節的發現源于生活,最直接的設計策略就是溝通和生活追蹤,更加科學系統的方法是“LivingLab”創新模式和用戶自主設計。LivingLab是將用戶置于開放性的真實生活環境,通過收集數據和與用戶共同參與的一種研發創新模式[2]。用戶自主設計是引導用戶主動參與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13]。LivingLab實驗室和用戶自主設計都是與生活追蹤一致的變相方法,通過對老年人生活的全面涵蓋研究和老年人自身主動的參與,發現或許被忽略的細節需求,從而進行深化設計研究。Freedle是09年獲得IF大獎的臺灣本土設計(如圖7),它可被視為針對老年生活的細節設計,考慮到老年人視力的下降,其設計的針眼部分采用軟彈性材料,針孔處采用熒光設計,巧妙的簡化了老年人穿針引線時穿線和找針孔的麻煩[2]。

4.3基于“差異需求”的設計策略

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群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各自的身體能力、生活經歷、文化水平、認知觀念等的不同,其對產品的需求也是各自不同,面對這些差異,可以引入以差異為基礎提出的兩種設計方法——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通用設計又稱全民設計,指無需特別設計可被所有人使用(如圖8)。包容性設計指主流產品的設計能為盡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對于養老社區中的老年人的需求而言,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將這種需求融入大眾化的主流需求,將差異盡可量縮小,該策略也顧及到老年人敏感的心理感受[2]。TOTO的老年助便器設計是滿足差異需求的案例,該設計涉及到老年人如廁時的各個動作,從坐到水沖到起立都有相應的輔助設施(如圖9)。

5結語

篇(4)

摘 要:中國社會的老齡化越來越明顯,而大多數老舊社區的老齡化率是超過了城市的平均程度。老舊社區改建正在開展,可是目前學界多關心居家養老體系在新社區的建構,改建的期間忽視了老舊社區中的公共設施的適老性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老舊社區普遍存在的對老年人生活帶來的不便,選取了成都市的水碾路南社區為例,結合改造成功的各個社區的綜合改造,然后從公共座椅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在適老性方面的問題以及提出了這些設施在老舊社區綜合改造中的適老化設計與規劃等計謀。

關鍵詞:老年人;老舊社區;公共設施設計;座椅;適老性;改造

1研究背景

1.1項目背景

隨著老齡化的不斷深入,人口結構發生變動,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步降低,老年撫養比不斷攀高,2026年將達到23.81%??梢?,未來養老問題將是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中之重。

目前政府或者研究人員多數關注居家養老體系在新社區的建構,而沒有考慮老舊社區中的公共設施的適老性問題。根據成都市所頒發政策,將在2017年之前改造中心城區的1500多個老舊院落,這些小區居民同樣希望社區得到改造。然而老舊社區在改造中需要面對更多的公共設施適老性問題。

當前對于老舊社區室外環境在適老性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房屋老化、存在違章建筑、基礎設施的設置不合理;

(2)配套設施被擠占、場地活動混亂、缺乏無障礙處理;

(3)道路安全性缺乏保障、停車位數量不足;

(4)綠化景觀面積小且功能單一;

(5)環境衛生問題突出;

(6)市政設施無人修理

老舊小區是指基本建于1990年之前的小區,由于其建設較早,各項標準和配套的指標普遍偏低。部分老舊小區的老齡化程度較高,其同時面臨著社區的適老性低、養老的設施不足、老年人出行活動困難的問題。對這些數量比較多的老舊社區,若要大規模的對社區進行拆舊建新,從各方面來看都是不現實的。唯一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對這些老舊社區的公共設施進行局部改造,由此以適應小區里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1.2項目現狀:

當前中國大部分老舊社區的公共設施存在各方面的不適于老年人生活與娛樂的問題,導致老年人居住活動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這情況與我們老齡化趨勢逐年加劇的中國實際情況相違背,所以對適老性公共設施的改造設計迫在眉睫。

2案例選取考究

自成都2014年以來啟動的“四改六治理”中的老舊院落改造以來,成都的各城區老舊社區都有所改善,改造的內容包括完善安防設施、整治環境、平整路面、改善公用配套設施、改造外露管線等。改造的成果固然顯著,但是在社區改造的過程中往往缺少對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懷與照顧,很多公共設施對于老年人等群體的生活及娛樂有所不便。此次調查研究隨機選取了成都東面以及南面的兩個問題比較突出的社區作為公共設施改造樣本。其中一個是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區,社區是一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市政府改造然后提供給居民居住的小區。社區的規模較大,經過后期的不斷添加改建,公共服務設施種類有所增加,其中的文娛設施也有所改善,但社區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設施都不適合老年人這一群體的生活,社區反映的適老性問題較為綜合和全面,也具有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住宅的典型特點。

2.1水碾河路南社區基本概況

2016年6月―12月,小組人員對水碾河路南社區先后進行5次實地調研,調研的方法采用對社區老年人隨機問卷調查與訪談、拍照、記錄、測繪的形式展開。社區面積0.46平方公里,目前社區人口18927人,戶數6525戶,共計63個居民院落,低保72戶、殘疾人104戶。60歲以上的老年人2890人,約占總人口的30%。其中60-80歲的低齡老人占老人總數的92%。因此,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數量較多,尤其以低齡老人為主。但是大部分老年人的身體都存在一定的疾病問題,行動也不便。

2.2公共設施現狀

調查發現社區內的公共設施大概有以下種類:

社區里大部分設施比較新,使用起斫弦醞的功能更多,看起來也善心悅目。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存在問題:垃圾桶旁的垃圾鋪滿地面,還不斷散發出臭味;街道上的車輛亂停放,導致老人走出路中心與車輛搶道等等。在此舉社區里的公共座椅為例。

3公共座椅設計分析

3.1人機尺寸分析

與公共座椅有關的人體尺寸(表2)

要使公共座椅與人之間達到最優化的配合使老年人乘坐舒適、方便有椅子乘坐。與公共座椅有關的人體尺寸有身高、小腿加足高、坐深、坐姿頸椎點高、坐姿肘高、坐姿臀寬。

3. 2公共座椅適老性設計原則

由于歲數的增加,老年人身體的各方面機能會逐漸衰退,手腳漸漸變得沒有以往的靈活。在視覺方面,老年人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力下降,視力漸漸變得模糊,對焦能力下降。在聽覺方面,聽力有所下降,有的老人需要助聽器或者需要別人說話的音量提高。記憶力和表達能力也變差。很多老年人也患有關節病以及脊椎疾病等,他們在活動的時候需要利用座椅來進行休息。

老年人身體狀況一般較低下,年齡大一點的老人則需要更多的休息。因此我們應該給予老年人這一群體以更多的關懷及關心,在生活的更多方面給予更多照顧。

改造設計公共座椅時應遵循幾個原則:易用性 易達性 美觀性 功能性 安全性 無障礙及可交互性

3.3公共座椅的人性化改造

針對老年人適用的適老性設施,則要體現人性化的一面。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舒適的座椅,能給老人營造一個更舒適和暖心的公共養老休憩環境。在材料的選擇上分析總結。

3.4社區現存問題

(1)公共座椅位置擺放不合理。公共座椅的設計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和心理感受,小區內大部分街道旁都缺少休憩設施,有老人反映要走比^遠才能找到座椅坐下來休息,對腿腳不好的老人極為不便。

(2)缺少可移動座椅。很多地方如涼亭下,老人在此看書下棋,但由于座椅的數量和方向有限,有的老人只能就地選擇坐在插大雨傘的底座上,毫無舒適感可言。

(3)不設置遮陽蓬。一般的公共座椅都缺少遮擋設施,下雨天或者烈日下,坐在座椅上的老年人覺得不舒服而不想久坐。

(4)座椅椅面陳舊兼脫漆。社區中很多公共座椅的椅面都掉漆,由于內里是木的,所以會容易發霉和陳舊。若不及時更換或者維修,在日曬雨淋下,會逐漸減低椅面的安全性,容易斷裂而危及人身安全。

(5)多數座椅缺少靠背。在社區的小廣場上,公共座椅都是很簡單的構造,只有一個可以坐的平面,老年人坐在上面,沒有靠背提供倚靠,得不到很好的放松與舒適,缺少了對老年人這一群體的考慮。

3.5方案設計

3.5.1 “公共座椅,停車阻攔設施,貓凳子”三合一

(前后對比)

針對問題以及說明:

(1)在多數老舊社區,老年人仍占多數,然而公共座椅不是隨處都有。老年人的舒適步數是150步。大部分冗長的街道都沒有設置座椅。此設計是把路上阻攔汽車的設施改成既能提供坐,也能阻攔汽車。紅藍反光帶更起到警示作用。

(2)現在流浪的貓貓狗狗很多,晚上或者下雨天更是無處可去,此凳子可給它們一處庇護。

3.5.2 適老性座椅

針對問題及介紹:

《適老性新型座椅》

(1)針對原來來老舊社區里的椅子造型單一,我們最終決定將座椅模塊化,也加入了四川文化特色的造型(側面水泥墩是引用了饕餮造型設計),這個座椅它方便更換上面椅面木條,每一條木條都是單獨的。

(2)此座椅的底座是用再生水泥制作,綠色環保,其后面留有一個洞口,是可以把遮雨遮陽棚放進去,就可以為下放的椅子遮擋烈陽和雨水。棚子的下方是宣傳欄,棚子和宣傳欄結合在一起,方便喜歡閱讀的老人讀書看報。棚子的支柱上有四條燈帶,分別給宣傳欄和坐在椅子上的人提供光照,此外晚上的時候老人坐在椅子上可以借用光照看書閱報。它是利用頂上的一塊太陽能板發電,存儲在棚子上金屬柱子里的電池中。

3.6 老舊社區公共座椅整體規劃

3.6.1問題分析

(紅色圓圈表示小區里現有的公共座椅,藍色紫色黃色橙色線路各表示一位老人走過的路線,其中的圓圈表示對應每位老人在途中停下休息的位置)

兩個社區隨機抽樣俯瞰圖,其中存在的問題是:

(1)小區中的公共座椅比較集中分布,有的老人特別是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在路上走路的時候即使感到疲累,也無法找到可以休息的座椅進行短暫的歇息。

(2)從兩個圖可以發現,老年人走路的距離不太遠,基本驗證了老年人的舒適步行距離是150米這個結論是基本合理的。跟蹤調查的其中一位拄拐杖老人(圖二中藍色線路)他停下的頻率更為頻繁,在一段400米左右的路上停留了5次。

(3)從兩張圖研究發現,基本所有老人走到路口的拐角處都會稍微停下來,目的是躲避要路過的車輛。

3.6.2改良規劃

(圖中綠色為新增的水泥圓凳子,紫色為新增的帶棚子的靠背長椅)

(1)經過計算以及規劃,在社區的主要街道旁放上圓凳子,既可作為車輛的阻攔設施,也可作為老年人走路中途的短暫休息場所。由于放在道路兩旁內側,所以基本不用擔心會被來往車輛所傷害的問題。

(2)在一些居民樓旁放上帶棚子的長座椅,可提供給在樓下活動的老人以休息,座椅上的宣傳欄和燈光照明也可為老人帶來更多的樂趣與關懷。

4結論

本文的研究通過對老舊社區中的公共設施進行分析并對公共座椅進行了適老性設計,社區的座椅規劃也是適老性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細致的關懷,使養老社區內的公共座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發現了他們生活環境的實際情況以及了解到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由此我們為他們貼身打造方案,采用低成本,小改變,人性化設計的方式為他們營造一個基于現在為基礎的宜居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苒,曲敏.創造人性化戶外公共座椅設計研究,2009.

[2]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3-93)2002修訂版[S],2002.

[3] 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GB50437-2007)[S],2007.

[4] 王芳.老年公寓庭院綠化與設施設計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

[5] 養老設施建筑設計標準(DGJ08-82-2000)[S],2000.

[6] 朱進.老年宜居型城市環境探析.中國科技信息,2013.

篇(5)

一、活動主題

活躍老齡,樂在創新

二、活動背景、目的和意義

活動背景

“活躍老齡,樂在創新”社區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動源自北京郵電大學“關愛老年人智慧設計國際交流項目”。本項目為期兩年,目的是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和適合老年人的服務和產品。老年人有著豐富的工作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體,故項目組發起一系列在社區的老年人公益活動,邀請老年人同科研人員、設計師一起,探討科技能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動目的

通過科研人員、設計師、老年人以及服務老年人的社區工作者一起討論,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發現老年人的創造力,輸出新的產品設計、服務設計以及對現有產品/服務的改造意見,探索四位一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活動意義

老年人作為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探討老年人的需求和解決方法,是一種老有所為;活動的形式輕松愉快,有設計師、大學生共同參與,實現不同群體之間和代際之間交流,是一種老有所樂。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活動時間 2012年9月—2013年10月

活動地點 社區

四、活動基本考慮

每次活動以社區提前通知、自愿參加為主。分戶外和戶內兩種場合。

戶內活動,以茶話會、互動活動為主要形式。活動的持續時間在1——1.5個小時為佳,不宜超過2個小時。

篇(6)

關鍵詞:老齡化;居家養老

1 北京老齡化現況背景

1.1 人口老齡化的界定

人口老齡化有兩個方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捶ㄊ?,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

1.2 北京老齡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北京的老齡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前北京市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日趨嚴重,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給社會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重大影響,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及由此帶來的問題日益嚴重,老齡問題也日益顯現和多樣化。主要表現在:①老年人口數量巨大,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②家庭養老功能日趨弱化,而社區為老服務相對滯后;③老年人對社會養老需求量不斷增大,但城區的社會養老設施嚴重不足;④對老年人的照料上不僅在經濟上的供給和生活上的照顧存在著困難和不足,而且對精神慰籍問題顯得重視不夠。

1.3 北京老齡化問題研究的意義

北京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而人口老齡化問題出現的也比其他城市早,規模大。加強老齡問題的研究,掌握北京市老齡問題的發展規律,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種問題,是一項十分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作,對全國的老齡工作也是有示范和借鑒意義的。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迅速地、大規模地到來,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區是否已經作好準備,筆者通過走訪了北京市虎坊路居住小區,希望發現老齡化住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性解決策略。

2 虎坊路小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虎坊路社區是一個老年人口較多的社區?;⒎宦飞鐓^地處北京的老城區內,社區內老年人口占的比重大,老齡化現象具有典型性。社區內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2.1 虎坊路社區概況

筆者在虎坊路社區居委會了解到,該社區是北京1957年建成的老社區,它位于北京市原宣武區,距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僅一公里多。虎坊路社區占地15hm2,居住人口2902人,其中577人是老年人。社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近20%,這一方面是人口自然變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許多年輕人都買新房搬出了社區,這樣就使虎坊路社區中的老年人比例逐年升高,已經成為北京典型的老年型社區。

2.2 社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我們對社區內30名老人做了問卷抽樣調查,虎坊路社區老年人的基本特征是“兩多一少”。兩多即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多,離退休老年人多;一少即身體完全健康的老年人少。在30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有22人,占73.3%;離、退休老年人有23人,占76.7%。這些離、退休老年人有穩定的離、退休金作為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認為自己身體完全健康的老年人僅有8人,占26.7%,而認為自己身體不健康,需要經??床〉睦夏耆擞?0人,占33.3%,其余12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一般。

3 虎坊路社區老齡工作還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虎坊路社區老齡工作發展很快,在老年設施建設和為老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根據這次的調查結果來看,若要使社區作為老年人養老的主要載體,滿足廣大老年人的需求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 老年人居住條件差

老年人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自己居住的社區環境內度過的。因此,老年人的居住條件的優劣就直接影響到老年人居家養老的質量。調查顯示,虎坊路社區老年人居住環境和住宅條件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1)社區老年人生活環境差

通過對30位老年人的抽樣調查,有19位老年人對社區內的環境表示不太滿意。作為老社區,由于沒有封閉式的小區物業管理,社區以外的人員可以在社區內任意穿行,小商販進入社區叫賣以及無業人員在社區內滯留。這些使原本寧靜的社區環境變得臟亂、吵鬧,同時也導致了社區內不安全因素的增多,給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社區內道路沒有實現人車分離,機動車在社區內隨意地行駛,而且亂停車現象隨處可見,這對社區中的老年人構成了許多安全隱患。

(2)老年人居住條件差

虎坊路社區內的居住建筑多為解放初期建的磚結構多層樓房,其常見的戶型為“兩居室”,每套住宅的建筑面積在40平米左右。這些住宅結構老化、設施陳舊、戶型設計不合理,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生活的需求。有6位老人在調查中反映,由于家中人口較多,房間面積又小,住在一起十分擁擠;而若與子女分居,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又很成問題。

調查發現,在社區23棟居民樓中,只有9棟在兩年前加裝了暖氣供暖系統。社區中沒有暖氣的住宅占全部住宅的60%還多。這些住宅中的老年人在冬天還只能靠火爐來取暖,很容易引發煤氣中毒,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另外,居民樓內沒有電梯,有4位老人表示由于住的樓層較高,平時很少、甚至不下樓活動。

總的來看,虎坊路社區作為北京的老社區,其居住條件距離老年人實際生活的需求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影響了老年人生活的質量。因此,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改善和創造優良的老年人居住條件,這是實現老年人家居養老的最基本條件。

3.2 社區老年設施不完善

老年設施是指根據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設計,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設施。它由社區老年人公共活動設施和老年養老設施兩部分組成。

(1)老年人公共活動設施缺乏

作為老人,他們在離退職以后,生活的習慣與方式起了轉折性的變化,在生理、心理等諸多方面產生了不適應。對健康和比較健康的老年人而言,他們的老年生活除具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之外,對精神文化方面還有需求。

在30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有19位老年人每天進行健身鍛煉,占65%。這些老人相對身體健康,有自理能力,希望參與社會活動。然而在這方面社區為這些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活動設施所顯然還是遠遠不夠的,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還沒有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2)老年人養老設施缺乏

目前社區的養老設施建設速度遠遠滯后于社區老齡化發展的速度,社區養老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在調查中了解到,社區中只有一間帶有兩張床位的托老室。這與社區老年人越來越多的養老需求相距甚遠,而且人口高齡化是今后社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社區中建立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照料服務的養老設施體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3)老年設施的管理有待加強

社區中已有的老年設施缺乏相應的管理和及時的維護。據一位姓高的老人向筆者反映,他家樓前的健身樂園由于缺少對健身器械使用方法的介紹,許多人包括一些老人、年輕人和小孩都在不正確地使用健身器械。“一個人玩的變成了三個人玩,健身器能不壞嗎?”老人說。而且,健身器械損壞后也沒有得到及時的維修,造成了許多老年人晨練的不便。所以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還應不忘對其加以維護和管理,正確引導人們使用這些設施。

3.3 社區為老年人服務體系不健全

人到老年以后,不僅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而且對醫療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方面的需求也明顯增加。

(1)老年人醫療保健服務方面

老年人退出工作崗位后,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問題。但隨著老人年齡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老年人的就醫問題日漸突出。調查顯示,大多數老年人都認為看病或多或少有些困難。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普遍行動不便,尤其對于那些生活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來說去醫院看病就更加困難了。另外,在醫院看病手續繁瑣,排隊等候時間過長。許多老年人為了避免麻煩,經常自己去藥店買藥吃,而不去醫院就診。

可見,老年人對醫療保健服務措施完善的需求是強烈的。老年人普遍認為“老年人看病優先”是非常必要的。而高齡老人和無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由于行動不便,在社區開設家庭病床,提供送醫、送藥上門服務是他們最大的愿望。

(2)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方面非常需要他人照料。調查表明,家人仍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社區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由家庭成員來承擔照料老年人的任務已經難以實現。因為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多,以及“四、二、一”家庭供養關系的不斷上升,導致了中青年夫婦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同時面對工作、學習的壓力,照料老人顯然力不從心。因此,社區應建立多層次的服務網絡,興辦各種家庭服務項目。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由社區出面組織一些志愿者、固定可靠的小時工,在老人需要的時候,上門為他們服務,解決老人們生活上的困難,如洗衣服、收拾屋子,為老人理發、洗澡,還可以開辦老年飯桌或送飯上門,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3)在老年人精神慰籍方面

老年人不僅僅需要經濟上的保障,更需要來自子女和社會的精神慰籍。在這個問題上,以空巢老人表現最為突出。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以及獨生子女家長逐漸步入老年,必將導致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增加。許多空巢老人退休后呆在家里,子女不在身邊,而社區的老年文化生活又比較少,老年人的生活非常單調??粘怖先司裆系貌坏疥P懷,很容易感到寂寞。許多老年人都表達了希望兒女多回家看望的愿望,特別是高齡或身體不好的空巢老人。因此,使空巢老人多參與社會活動,志愿者上門和老人聊天,社區工作人員和鄰居對空巢老人多一些關心,這都是對空巢老人的一種精神上的慰籍。

4 為老年人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創造適宜老年人生活、養老的居住環境是實現老年人家居養老的最基本條件。針對其自身特點,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老年人居住生活環境滿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的需求。

4.1 老年社區環境的規劃

在老年社區環境的規劃上,開辟和擴大戶外活動空間,增加綠地面積,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健身、娛樂、休憩和交往的綠色空間。同時還要注重社區內設施的方便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達到無障礙的要求。另外,實現人車分流,集中布置停車場,有條件的社區應采取地下集中停車的方式。實行封閉式的社區物業管理,為老年人創造安全、寧靜、優美的社區環境。

4.2 老年設施在社區中的規劃

在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到當前與未來老齡化的發展形勢,對老年設施場所合理規劃和布局,優化社區綜合養老環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網絡、形成規模。社區規劃應把各類老年人設施列入規劃項目,以老年服務設施為中心來發展社區空間結構。

4.3 實現老年人社區生活的多樣性

老年人社區的規劃不僅僅是一個規劃問題,它需要多種學科共同研究。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中,要考慮到老年人心理、行為因素對其在社區中生活的影響,不能忽略人與空間的微妙關系,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造成社區老年人的生活枯燥乏味。這一點尤其在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的規劃中值得我們注意。實現社區與城市的融合,便利社區內老年人與鄰里的交往、與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交往,使社區老年人的生活具有多樣性,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質量。

4.4 老年住宅的設計

在老年人住宅的設計上,除了完善住宅內的設施及設施的無障礙設計外,還要多一些不同模式的老年住宅。由于大多數老年人還是希望和兒女住在一起的,兒女們也希望能為老人們多盡些孝心,所以在住宅設計上應多一些二代居、三代居模式的住宅,以方便兒女們照料老年人的生活。

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圖A為完全同居型,這種戶型適合子女照顧高齡和喪偶的老年人;圖B為半同居型,這種戶型適合三代同居的家庭;圖C為半鄰居型,他們之間相對獨立,具有一定的私秘性,同時又可以相互照顧;圖D為完全鄰居型,適合家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生活自主性強的老年人家庭。為老年人創造適合他們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間還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加強研究。

5 完善社區老年設施和為老服務體系

優良的老年人居住生活環境不僅包括老年人居住環境,還要進一步地完善社區老年設施和為老服務,滿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的需求。

5.1 老齡工作的重點在社區

前副總理李嵐清曾經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會議上明確指出:“老齡工作的重點在社區,在基層?!币虼?,要加速社區老年設施的配套建設,尤其要加強老年養老設施的建設。在社區為老服務工作方面,建立專職為老服務者的隊伍,長期穩定地在社區開展為老服務活動,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特別是提供為老年人的上門服務,為社區中越來越多的高齡老人和生活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解除生活中的后顧之憂,支持老年人家居養老。

5.2 完善社區老年設施和為老服務體系需要走社會化的發展道路

在調查中發現,人力、物力、財力的欠缺是制約社區老年設施建設和為老服務開展的主要問題。因此,走社會化的發展道路,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首先改造原有設施,整合社區資源,實現社區資源共享。在社區中已建成的很多設施并沒有發揮其最大作用,重復建設、設施閑置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大力整合社區資源,統籌兼顧,達到設施效用的最大化。各個部門、單位打破行業界限,相互協作、優勢互補,采取設施改建、合并等措施,使有限的社區老年設施資源最大程度滿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另外,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老年設施,發展為老年人服務的行業。老年設施的建設需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吸引民間資本到社區開設老年服務性機構,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積極發展老年服務業,使老年設施建設走上社會化的發展道路。

6 結 語

老年問題是社會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許多老年問題也將不斷的暴露出來,還需要不斷地探討與研究。關愛老人從社區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以人為本,為老人們創造社區居住條件優良、養老設施完善、為老服務周到的社區,使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國老齡工作,2010(8).

[2]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計劃綱要.全國老齡工作,2011(9).

[3]中國老齡協會.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全國老齡工作,2001(5).

[4]胡仁祿.老年居住環境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12.

[5]張文范.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戰略性選擇.城市規劃,2002(2).

篇(7)

【關鍵詞】養老社區;景觀設計

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是21世紀全球范圍內的兩大趨勢,隨著城市的擴張,60歲以上居民也在增加,養老社區的建設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文立足自然生態、可持續的原則,結合養老社區的特點,針對養老社區中的環境景觀設計作關于景觀設計在養老社區中的價值,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策略及原則,以及設計模式探討。

一、景觀設計在養老社區中的價值

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是結合藝術和科學,創造出適合老年人的,并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心理及精神等因素的空間。景觀設計對于養老社區品質的提升,健康需求的滿足有重要作用,同時,也體現政府相關部門、開發商及設計是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具有環境、健康、社會、經濟等多重價值。

(一)提升環境品質

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應立足于使用群體,結合微氣候、建筑特征,通過進一步的整合,做到建筑與環境相互適應,使室外空間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生機盎然。

不同的建筑形態,需要有不同的景觀設計與之協調。景觀協調建筑,并被賦予一些功能,拓展建筑的表象及內涵。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的美通常體現為一種簡單寧靜的美,美化環境又具有品質。

通過景觀的手法及語言去講述養老社區的故事。例如對于過渡空間的設計,通過植物、構筑物、鋪裝等形式使建筑與環境平緩地連接,縮小室內與室外的突變,消除身體及心理上的唐突感。

(二)滿足健康的需求

好的景觀環境,注重軟質景觀(綠化、水體等)及硬質景觀(鋪裝,構筑物等)的搭配,給人賞心悅目,并能讓人產生聯想和想象。在我國,“景觀療養”的理念近年來受到重視,與自然地接觸能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調節心理壓力并對某些疾病有治療作用,是現代養老養生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品質的戶外環境是設計是追求的目標,它能夠鼓勵老年人進行戶外活動,從而增強體力及身體的協調性;同時,能夠刺激老人的感官,調動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能力;一些養老社區中為老年人提供學習的機會,可以幫助老年人建立工作習慣和態度,提高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

(三)體現人文關懷

老年人是家庭、社區以及社會的財富,他們中的很多人年青時為家庭、社會做出過很大貢獻。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齡,希望能安享晚年,同時又會出現心理落差。關注老年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而好的生存環境是體現政府,社區及家庭安樂的重要方面。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對戶外室外的渴望,希望親近自然,接觸自然。而老年人存在一些行動上、感覺上的障礙,這就需要設計師在養老社區景觀中充分考慮老年人,包括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身體及行為特征進行考慮,做到創造人與自然接觸,使人感到舒適的室外空間環境。

二、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策略

養老社區的景觀設計應結合政府或開發商的需求,結合老年人的喜好以及他們對某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期望而展開。養老社區空間首先從市場分析、項目定位、總體規劃、功能布局、交通流線等方面入手,此外滿足基本功能基礎上,兼顧美學、生態及意境的價值。

(一)設計目標

養老社區以健康、長壽、智慧、快樂的需求為目標,它不只是住所,更是體驗自然,進行社會交往的場所。設計要汲取中國的養生理論、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兼顧適老性,安全性,生態性,體現科技化、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二)設計依據

1.保留場地特征

養老社區通常選擇自然環境較好的區域,在設計時要保護并使用這些要素,挖掘場地的精神內涵,使人工痕跡、自然特征、歷史沉淀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突出項目個性和特色。

2.使用人群的分析

老年人的性別及文化背景,經濟能力,健康狀況,行為能力等。一方面,要從老年人的喜怒哀樂中去尋求景觀設計創作的源泉、動力和方向;另一方面,也要設計師引導老年人,這兩方面要結合起來。作為當代景觀設計師既要照顧到受眾,也要考慮到品位的提升。

(三)設計手法

1.利用景觀要素來控制和調節天氣條件對社區環境的影響

過強的光線、過大的風,過冷過熱以及蚊蟲都會降低老年人對社區環境的使用。設計師需結合風、日照等進行整體設計,如通過廊架緩解眩光,提供遮陰場所;如設計植物綠籬等遮擋冬季盛行風等。

2.利用景觀要素促進老年人的感覺

挖掘不同景觀元素的特征,讓老年人產生體驗的愉悅感和收獲感。這就要求設計師站在老人的角度,細微的觀察體味生活,賦予場地很多的內涵和意義。這種設計是觸碰心靈的,它給人接近香噴噴的植被,觸摸樹葉和枝,聽到潺潺水和其他的東西,刺激感官的可能性,提供豐富多彩的植物和傳統生活元素,如,老人看到人,自行車,狗等,獲得了體悟生命和思維恢復的經驗。

3.利用景觀要素的調節促進老年人社會交往的愿望

很多時候,老人會感到孤獨,尤其是在養老社區內部。孤獨會導致抑郁癥甚至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老人的人際交往尤為重要。老人們往往守衛自己的室內領域,并感覺到孤獨。(下轉第300頁)

(上接第298頁) 所以封閉的溝通方式并不可取,而在開敞的花園里,老人們會說話自如。當他們來到花園里,不覺得是局限在一個花園,而會感覺比較有活力。老人選擇短距離散步和放松,坐著,聊天,喝咖啡,看著周圍的環境,或在讀報紙。通過增加戶外交往活動,可以促進老人感官和心靈的刺激,鄰里之間的默契度也會提高。戶外座椅應該能自由組合,這樣的花園被老人認為是會議的場地。

三、養老社區中的景觀設計模式探討

從某種角度來講,養老問題對于社會和家庭具有壓力。如何通過景觀設計相關的理念及手法提升項目,并且取得長期效益是共同關注的話題。換言之,不應該讓養老問題成為“負擔”的代名詞,而是要想辦法讓這個產品(產業)真正的在其衍生的產業鏈中活躍,從而取得環境、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價值最大化。

(一)政府政策支持

養老社區建設應納入到政府土地規劃和經濟發展規劃中來,以保障養老設施用地。在新建或改建住房中,可以考慮安排一定建筑面積用于社區養老服務。政府可以結合文化創意產業,試點開發舊廠房、市區的閑置建筑,盤活市區舊建筑。

政府需整合開發商、醫院、社保等部門資源,針對養老、康復等問題做研究,并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養老設施的建設和配套。

(二)開發設計協作

養老社區的建設不同于一般的社區和醫療機構的建設,它既是居住社區,又兼備養老、醫療等功能,這就給設計單位及設計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及開發商,策劃師、經濟師、設計師等對項目的選址、定位、市場調研做深入研究。同時,規劃、景觀、建筑多專業協調設計,規劃師、建筑師以及景觀設計師同時接入項目,做到多溝通,多協調,保證項目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

(三)長效運維管理

設計符合養老社區一定時間段內的發展要求,完善項目商業配套,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開發多樣社會養老服務項目。養護注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特別是景觀配套設施、植物及水體養護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

總 結

養老社區的建設是為老年人謀福利的項目,是需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身體及心理特征基礎上,結合專業知識和技術經驗去設計的課題。一方面老人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需要設計保證私密性和安全性,免受干擾和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激發性設計,刺激老年人的感官,創造一個具有意境的、鼓舞人心的環境。二者是相容的,即創建安全的、舒適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俞孔堅,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国产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 中国杭州少妇xxxx做受|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欧洲亚洲色一区二区色99|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体育生gay自慰男男网站|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东京热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级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香蕉 |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99热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欧美午夜特黄aaaaaa片|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成 人 色综合| 在朋友新婚房间玩人妻|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人体 |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