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管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
時間:2023-06-25 16:03: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管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基本分析框架 驅動式教學 案例教學 管理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管理經濟學是以微觀經濟理論為基礎,運用決策分析工具指導管理者進行經營管理決策的一門應用經濟學。管理經濟學在教學上強調要為管理決策提供理論指導和經濟分析框架,幫助學生提高經營管理決策能力。管理經濟學在教學體系上主要由管理決策目標、決策因素、決策過程、決策方法和各類具體的管理決策等構成。管理決策因素主要包括內部與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涉及到生產、成本、利潤、供給等理論,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到市場、需求、政府管理等理論;決策過程主要涉及到市場均衡、產業組織、委托、交易成本、信息經濟學、公司治理等理論;管理決策方法主要涉及到最優化方法、估計與預測方法和計算機輔助決策軟件操作技術;各類具體的管理決策主要涉及到定價決策、投資決策、風險決策、技術決策、質量決策、財務決策、營銷決策等。管理經濟學的教學體系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厘清其基本分析框架,并在基礎上選擇科學的驅動式教學方法,運用驅動式教學方法對有效引導學生把握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提升實踐應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 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
管理經濟學的教學體系決定了其基本分析框架主要由以下五個部分組成:一是管理決策的目標界定。由于信息有限性的存在,企業追求在資源約束條件下的利潤最大化,即合理利潤。企業的合理利潤是指在資源約束條件下,基于長期發展要求應該獲取的最大化利潤水平。要求企業在產品與技術研發、設備更新、人才培育、服務等領域積極進行資源投入;積極幫助上下游企業,形成高效率的產業價值鏈;不斷給客戶創造價值, 使企業得到顧客滿意、政府支持、上下游產業鏈伙伴配合與合作,股東滿意和社會認可。企業的合理利潤目標就是各期利潤合理、長期利潤最大、市場價值最高,從而實現利益相關各方滿意的決策目標。
二是進行經濟環境界定與主體行為假設;管理經濟學在教學中需要進行經濟環境界定和行為主體的假設。經濟環境主要是由作為理性的行為主體、信息結構、社會經濟制度環境等構成。在給定現實社會經濟環境和運行規則下,包括企業、政府和消費者的理性經濟主體做出權衡取舍的選擇。因此,在決定經濟運行規則、政策體制等制度安排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各類參與者的利益追求和行為方式,做出合理的行為主體假設。
三是確定相應的制度安排。管理經濟學是基于市場經濟的制度安排研究人們對經濟活動和資源的權衡取舍選擇問題,研究特定制度安排下的市場均衡存在問題,并對各種對應的市場制度下的資源配置效果進行是否最優、公平等的價值判斷。在管理經濟學的問題分析過程中,通常假定市場制度安排屬于外生給定的,以便更好地研究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對資源配置和特定經濟活動做出權衡取舍選擇。
四是均衡結果的選擇與評估比較。在面臨多種可行方案的情況下,決策主體需要進行選擇,而這個選擇確定了經濟行為的均衡結果。對于不同的經濟行為主體選擇的標準和方法存在區別,需要對管理決策的方法、效果進行評估比較?;谔囟ǖ慕洕鷻C制或制度安排看這個管理決策是否達到了用最少的成本,產生最佳效果的經營效率,達到了企業決策目標。
五是管理決策方案的實施。與微觀經濟學相比,管理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強的學科,除了重在分析管理決策的因素、技術與制度安排之外,管理決策的實施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包括定價實踐、投資、風險防范、政府宏觀調控等)。
管理經濟學是一門邏輯體系清楚、結構層次分明的經濟學課程。無論是管理經濟學教學還是相應的論文寫作,實際上就是對這五部分內容進行特定內在邏輯結構的范式分析。
2 管理經濟學的驅動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管理經濟學基本分析框架的五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深入地對管理決策問題進行透徹分析,要求運用和把握驅動式教學方法。驅動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方法,強調問題導向和實踐教學,將教學目標和內容鑲嵌到一個或幾個典型問題和案例中,學生在完成任務目標的動機驅動下,通過對問題或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明確課程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自主分析、互動討論尋找實現課程學習的建構。我們從問題類任務和案例分析兩個方面來闡述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基本思路。
問題是課程教學情境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是需要注意和解決的情境或事物,如案例或專題。通過問題設計進行驅動式教學有助于喚醒學生記憶中的表象、經驗與知識,誘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與動機,促進學生能夠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理論去深化學習新知識。驅動式教學的過程就是通過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解決復雜、實際的問題來深入掌握和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例如, 在企業定價實踐的教學中,首先提供一段關于供給和需求變化的資料,讓學生以此為基礎分組討論企業進行產品定價所要考慮到的因素,包括親身經歷和從資料中搜索到的產品定價因素的信息。經過學生討論分析之后,再對其思路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學生通過進行資料分析和自由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企業定價的因素與方法,使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升,提升教學效果。
管理經濟學作為一門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應用經濟學科,采用案例教學方法是其中必須的教學環節,是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之一。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個人準備、小組協商、班級討論的靈活方式,學生之間通過案例分析與討論達到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實現知識掌握的目標。與市場營銷、企業戰略等課程相比,管理經濟學的案例具有微觀案例多、綜合案例少,國外案例多、國內案例少,定量案例多、定性案例少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國汽車工業與規模經濟、海爾內部管理、世界石油卡特爾、中國移動電信資費等熱點微觀經濟問題進行討論分析,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在驅動式案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討論體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加深了學生對管理經濟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了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3 驅動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管理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采用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問題任務或案例來引導學生通過主動學習的過程獲取新知識、發現新問題,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要通過以下步驟實施:
首先,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在驅動式教學方法運用過程中,教師要把課程教學的目標、內容通過特定的具體問題、任務或案例的分析和討論表現出來。好的問題、任務或案例是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師要在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置問題、任務或者選擇案例,在考慮學生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的知識重點、難點。
其次,設計問題情境或選擇典型案例。創設問題情境、選擇典型案例是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核心要素和基礎,需要教師通過設置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的問題情境或典型案例,使學生在問題情境和案例分析中思維活躍起來,并隨之引出教學任務。從培養學生興趣、提升思維活躍程度著手,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知識探索熱情。
第三,明確教學任務,厘清教學思路。在問題情境或者案例設置出來以后,教師在課堂上要首先要知道學生對問題或者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而不是急于講解其內容和思路,引導學生在討論和分析的基礎上理清問題或案例的思路,明確所要學習的目標與任務,在討論與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
第四,提供必要的指導與支持。經過驅動式的學習過程,在學生對所要探討的問題或案例的教學目標明確之后,任課教師可根據分析問題或案例的難易程度,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加強對問題的認識程度。在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監控所有學生的討論情況,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給予引導和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五,做好評價、歸納和總結。在學生對課程設計的問題、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之后,任課教師要做適當的點評,對課堂討論的情況總結和評價,幫助學生反思問題解決的過程。學生通過對問題或案例的分析,在教師引導下構建自己對教學任務的思維框架,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對策方案,達到完善認知結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田國強.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J].經濟研究,2005(2):113—125.
[2] 雷蕾.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11):196—199.
[3] 李國津.MBA核心課程《管理經濟學》教學改革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2—3):50—53.
關鍵詞:管理經濟學;白酒企業;經營管理;應用
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讓白酒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程度的創新與變化,白酒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應當善于應用現代管理理論,確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得以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管理經濟學對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的各項經濟與管理行為展開分析,把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和企業經營發展融合在一起,指導和幫助企業更加科學有效地處理好自身經營發展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同時為白酒企業的創新改革和生產經營提供更多決策依據,讓企業管理人員的決策與管理活動能夠真正與市場發展實際相符合。對于白酒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必須深入分析市場環境變化,積極尋求企業發展的突破口,結合具體情況應用管理經濟學理論,確保自身持續穩健的發展。
一、管理經濟學對白酒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服務資源分配管理經濟學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即是采取何種方式把企業目前已有的內部資源盡可能地開發利用起來。在參與市場競爭活動的過程中找準自己正確的定位,將受益者與被受益者從單一變為群體,讓二者之間形成連接,最終實現雙贏。換句話說即是把買賣方式軟化融合到不同層面,讓被動消費轉化為主動消費,讓企業能夠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白酒企業經營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盈利,管理經濟學對于生產成本控制而言能夠發揮出很大價值,在生產白酒的過程中,如果生產成本調低,必然會影響其質量,應用管理經濟學并非偷工減料,而是要求從實際情況著手,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或者優化生產制造流程的方式,在確保白酒質量的基礎上來調低生產成本,促進效益提升。
(二)發揮人的作用經濟發展規律看上去是無形的,但借助于一個個項目的落實,將其結束數據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能夠得到具體化的經濟規律,從而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予以優化。管理經濟學理論認為,不同的人在某一件事的完成效率上也存在差異化,因此更加強調人對于工作結果的影響,對于白酒企業經營管理來說,應當充分發揮出“人”的作用,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一來自然能夠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內部崗位有高有低,不同職位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企業中人的層次差異僅僅是以能力或工作績效作為暫時的區分,屬于自我與他人的區分,即是經濟學中提到的群體與個人的不同。之所以存在如此層次劃分,目的在于將管理人員與基層職工的崗位責任進行明確,確保企業內部不同部門和崗位的職能予以清晰劃分。企業經濟效益是員工所提供的,管理人員屬于引導者,唯有讓各個崗位中的“人”能夠發揮出其實際作用和價值,真正照顧他們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出人的作用,才能夠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確保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
(三)掌握市場形勢白酒企業經營管理工作要避免盲目開展,必須充分熟悉了解經營發展需求,有效規避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風險,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當前市場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必須要保持穩定有效的經營發展狀態才能夠得以持續前行,我國加入WTO之后,更多企業管理人員開始重視經濟管理的價值與作用,企業的經營發展必須要依靠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依舊有部分管理人員存在固化式經營管理理念,若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盡快更新管理理念,必然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在應用管理經濟學的過程中,白酒企業要積極進行自我改革與轉型,善于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緊跟時展腳步,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促進企業生命力的提升。比如,白酒企業在制定生產計劃的過程中,需要提前進行市場調研工作,了解產品在市場中的飽和度,了解互補品與同類替換產品的基本情況,同時還需要合理預測產品銷售各個時間段的價位浮動,在銷售初期應當給出一個最高的預期價格,根據產品銷售的實際情況和消費者的彈性需求,在合理區間內對產品價格予以調整,確保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四)培養管理思維管理經濟學理論的貫徹執行是企業管理人員負責的,白酒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現代化的管理思維,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對于白酒企業經營管理而言,管理經濟學的應用能夠促進管理者管理思維的形成,讓管理者能夠理性分析處理問題,在做任何決策的過程中不摻雜個人情感,真正做到對企業負責。冷靜理性的思維能夠有效提升執行力,對于各種新理論和新事物的學習效率與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認識與了解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內涵。管理經濟學在白酒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給予一定的指導,促進白酒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但對于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對更高,白酒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管理經濟學的研究中來,同時從過去固有的理論中逐漸研究得到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經營管理方式。企業管理者依托于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對市場展開全面深入的調研比較,真正摸清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市場競爭中所具備的優勢,進而指導企業經營管理創新轉型,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發展規劃。
二、管理經濟學在白酒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管理經濟學應用的關鍵在于促進企業管理人員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借助于理性思維來強化管理人員的分析能力,樹立科學的現代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理性思維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價值,從而以一種更加客觀的態度來分析與處理問題。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順利處理好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還能夠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學制定產品價格白酒企業要確保自身經濟效益,就應當將產品的價格維持在一個科學合理的區間之內,借助于管理經濟學理論中的價格原理和供需規律分析能夠讓白酒企業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產品定價。第一,借助于價格原理,白酒企業能夠對產品不同價格對市場占有度的影響展開全面系統分析,依靠準確全面的數據信息和科學的計算方式來進行市場反應預測,把各個價格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中去,觀察市場反應情況,再結合具體反應,根據企業利益需求和生產成本等因素來實現準確的產品定位。通常來說,白酒企業對需求彈性較弱的產品可以合理提高價格,對彈性充足的產品應當調低價格,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比如說把需求價格彈性在1.2的產品劃分成彈性充足,即是產品降價幅度可以導致相應市場需求量發生1.2倍左右的變化,在這一前提下,能夠在彈性范圍內根據實際經營狀況予以合理降低。如此一來就可以靈活利用經濟學原理來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選擇低價出售或者薄利多銷等各種有針對性的方式來助力企業經營發展。
(二)合理控制生產成本利用邊際產量這一經濟學原理能夠得到企業生產成本,進而指導企業管理者更加科學地開展好成本規劃,在確保產品數量的基礎上有效減少生產成本,另外,依靠成本領先戰略也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控制生產成本。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白酒企業要獲得更好地生存與發展,能夠選擇低成本戰略,把自身核心技術和控制成本加強銷售的策略聯系起來,白酒企業需要從如下幾點著手:第一,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必須要利用好技術優勢,從本質上降低成本,為白酒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其他特色設計提供更多資金,保證產品質量;第二,適當降低在人力資源上的投入,合理優化冗余工作崗位,降低人力成本,促進內部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基層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借助于自身生產優勢來加快和其他供貨單位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增強議價力度,爭取減少采購成本;第四,要善于應用企業外部資源,與其他企業展開更多合作交流,彌補自身經營管理中的不足。例如說白酒企業能夠把自己的優勢與核心技術保留,把其他工序外包給其他企業,從而將更多的力量的資源投入到核心技術的研發中來,確保企業能夠維持技術優勢,依靠其他企業的專業性來彌補自己的缺陷。站在低成本的層面著手,能夠讓企業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
(三)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通過上文的分析能夠了解到,管理經濟學在白酒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指導企業對產品價格進行合理調整,有助于生產成本的管控,這些作用都間接促進了白酒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應用管理經濟學也能夠準確了解企業經濟效益的走向。生產函數原理能夠依靠生產邊界值分析來指導企業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確保內部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與此同時,還能夠應用長期平均成本函數的經濟學原理,依靠分析計算企業最低成本的方式來了解各個產量水平上的最低長期平均水平,從而了解企業生產成本、生產規模、產量經濟效益之間的相互關系。站在數學圖形的層面來說,該函數屬于統一眾多“短期”平均成本函數形成曲線,其線性類似于字母“U”?;谧兓P系而言,隨著產量的持續提升,生產規模報酬也逐漸表現出增長趨勢,在這一情況下企業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而隨著生產規模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規模經濟慢慢下滑,在這一情況下企業生產的規模報酬并不會發生較大改變,平均成本相對穩定;隨著企業的持續發展,優勢慢慢減少,生產的規模報酬表現出下降趨勢,同時企業平均成本持續提升。白酒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利用上述函數原理對具體生產經營情況展開研究,得出企業在持續提高產量的情況下,平均成本也處于持續降低的趨勢,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能夠利用生產量降低生產總成本,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讓白酒企業能夠清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為經濟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礎。
(四)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白酒企業管理者的決策和管理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尤其是對于部分白酒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其依舊存在一些傳統的管理理念,導致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不具備理性思維與科學管理觀念,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容易出現管理人員對市場情況的盲目判斷和錯誤分析,無法從企業實際發展情況著手來制定經營發展計劃,導致白酒企業的正常發展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說可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產工藝陳舊、利潤虧損等問題。對于上述問題,白酒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加強自身學習充電,積極將管理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經營管理活動中來,盡快樹立現代化的管理思維,掌握科學的經濟學管理方法,針對涉及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必須要進行深入全面的研討分析。在管理經濟學應用中,白酒企業應當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深入研究改革與發展之路,把管理經濟學理論和白酒企業經營管理實際聯系起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城市經濟學;公共政策;應用經濟學;城市化;經濟發展
一、城市經濟學的誕生
就歷史而言,城市經濟學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與經濟理論從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再到中觀經濟學這一發展歷程一脈相承的。1965年美國湯姆遜的《城市經濟學導言》問世,標志著城市經濟學在美國首先誕生。雖然城市經濟學作為中觀經濟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只是經濟學體系中的后來者,但它一經產生就體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此后,城市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西方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學在我國興起和傳播,經過20多個年頭的風雨歷程,城市經濟學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二、城市經濟學的性質
城市經濟學是發展中的經濟學。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了一系列實際問題,但傳統經濟理論面對這些城市問題卻束手無策。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在各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點、區域發展的中心,更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與此同時,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也日趨復雜和深化,使得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區域、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
城市經濟學是綜合性邊緣學科。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城市系統,重點是城市經濟系統,而城市經濟系統是多層次的,它包括微觀城市經濟系統、宏觀城市經濟系統和城市經濟管理系統,研究對象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城市經濟學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是一門邊界寬廣的學科。它是把許多的部門經濟學應用到城市經濟系統之內,并對其內涵和外延加以豐富和發展所形成的綜合性學科。
城市經濟學是公共經濟學。世界范圍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使城市公共經濟關系顯得更為復雜和重要,公共經濟對企業經濟的促進和制約作用已經日益明顯。城市經濟學以其獨特的視角,“不僅從企業角度出發,而且,更多的是從城市和區域經濟整體運行盛壅塑 皇出發研究經濟問題。因此,公共部門的投入產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構成了城市經濟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城市經濟學重點研究城市公共經濟的地位、作用、內容體系,提出調控的方法和公共經濟政策,如通過對城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文化設施、公共福利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和住宅建設等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配置公共經濟資源,提高公共經濟效益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因此,城市經濟學是完全不同于企業經濟學的治市經濟學,是市長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城市經濟管理是城市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經濟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經濟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國民經濟管理為內容的宏觀經濟管理。城市經濟管理將微觀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城市管理職能也大大地豐富了傳統管理學職能的內涵,所以,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也是應用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而不是理論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把握城市系統經濟運行、經濟關系及其規律,并以此來指導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的實踐。
三、對城市經濟學的認識
筆者認為,城市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日趨活躍。我國城市經濟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觀層次和空間范疇上對城市經濟問題進行了跨學科、跨部門的綜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樣化和研究手段的現代化。近年來,我國的城市經濟學研究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出現了“個性化研究”的方式。與“個性化研究”方式相對應的是“群體化的跨空間協作研究”也正在興起,出現了跨地域乃至跨國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這與網絡化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密不可分。城市經濟學研究方式的個性化、多樣化,有力地促進了學科發的創新與突破。城市經濟研究的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日趨活躍。
我國城市經濟學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城市經濟學理論體系建設存在不足,城市經濟理論基本觀點的表述存在不規范,城市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部分分離。城市經濟學研究存在薄弱環節。對城市化問題、城市經營與管理問題的研究存在不足,對城市競爭力問題研究不足。
城市經濟學基礎研究。一是在重視對特定城市進行實證研究的同時,關注統領全局的城市經濟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背景下,對城市化和城市經濟運行的規律性研究及城市經濟學理論、方法、工具、經濟模型的研究。其趨勢是完善城市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明確城市經濟學的性質、研究對象、范疇、結構等問題,創建相關經濟模型,提高研究的規范性和增強其實踐的可操作性,規范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規范相關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經濟學學科體系與內容上,我們應融會多個學科的理論方法來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涵和外延。如可探討建立科學的城市政治經濟學,包括城市及城市區域的生產系上層建筑、社會福利和行政區劃等在內的問題,將制度性和社會性因素視為經濟分析的內生變量,將所有權的分配、經濟組織結構乃至社會政治制度結構都理解為城市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包括城市發展政策、城市產業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戶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會治理的方針政策等。要加強以生產力為轉移的城市化規律的研究、以經濟發展水平為依據的發展階段性的研究和國情與地區差異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進程中的具體措施,特別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發揮。
我們要研究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發展的契機,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較少關注落后地區的城市化問題,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發展的成本效益進行分析。從宏觀的角度看,應加強對不同地區城市規模結構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城市規模效益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區域差別擴大與縮小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大城市化與城鎮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區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規律等問題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較研究。如發達國家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可資借鑒;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做法和經驗也極具參考價值。
城市化不單單是一個經濟過程,也是一個國民生活方式轉變、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加強城市化對國民生活觀念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設的規劃研究。應加強城市建設創新性與國際性關系的研究;加強民間建筑與公共建筑協調性的研究;加強城市建設方法論的研究以及城市規劃法制性與指導性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
筆者認為,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管理問題研究可羅列以下三點:
一是,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中政府的職能與定位。這是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和基本問題,相關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還不夠清晰明確,指導實踐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強。
二是,城市經營與管理過程中“三個效益”的統一問題。下一步的相關研究將集中在確立實現“三個效益”統一的原則和相應機制的形成與完善上。
三是,城市發展中的文化傳承與保護。在追求所謂“現代化”的過程中,需要從經濟學角度確立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機制,平衡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與城市文明的建設。研究精神文明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進措施;建樹“倫理經濟”和“道德經濟”的產業文化觀念;剖析城市環境的人文價值和經濟價值;科學制定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發展城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新途徑。
從發展進程來看,由初期的引進、傳播逐步轉向獨立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倡導、呼吁建立中國的教育經濟學,爾后通過翻譯出版西方和前蘇聯的教育經濟學著作和教材、舉辦講習班介紹教育經濟學。不久,一批學者便開始以為指導進行獨立的研究。
從研究內容來看,大多數研究都立足于中國的實際,選擇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中面臨的重要而又緊迫的教育經濟、教育財政問題展開研究。如80年代關于多元化教育籌資的研究、關于公共教育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合理比例的研究。研究的范圍幾乎囊括了教育經濟學的所有問題。
在研究方法上,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方法論,依據所研究的問題不同,分別采用了規范研究、實證研究以及比較研究的方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運用計量經濟學進行實證分析。
從事教育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的隊伍的專業背景初期主要是師范院校教育學科的學者,爾后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學者加入到這一隊伍中來。伴隨著教育經濟學(1998年以后為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博士授予權單位和研究生的擴大與増加,從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隊伍逐步年輕化和專業化。
20多年來,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經濟學教材、數以百計的學術著作和數以千計的學術論文。其中有一批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教育經濟學理論、拓寬了教育經濟學研究的范圍,而且己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經濟決策采納,或者為政府、學校、企業乃至家庭教育決策提供了支持,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
我們的研究還有些不足。例如,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宏觀層面為主,關注中國教育發展與改革中宏觀層面的問題,對教育經濟微觀層面的問題,主要是教育機構和組織運行與管理中的經濟問題關注不夠。研究方法,無論是規范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有待于完善。在研究性質上大多是應用和對策研究,理論研究,尤其是具有開創性的理論研究并不多見。對于學科建設這一具有長遠意義和基礎性意義的工作,研究者關注得不夠。對于現實中的教育經濟、教育財政中許多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還未能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教育經濟學作為新興的交叉學科還不夠成熟。首先,表現在研究對象和邊界比較模糊。國內外不同的學者對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有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有的從交叉學科的性質出發界定教育與經濟的關系(楊葆火昆1989年)有的強調研究教育中的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效益,還有的沿用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表述,將教育經濟學的對象界定為稀缺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美國]科恩,1989年)任何一門成熟的學科都有其不同于其它學科的獨立的研究對象和邊界。盡管交叉學科研究的客體可能是同一的,區別在于研究視角和所用的理論工具不同,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必定有其特殊的研究對象和范圍。
其次,表現在缺乏獨立的范疇和相對嚴密科學的邏輯體系。目前國內外教育經濟學所使用的范疇,大多是從經濟學科和教育學科中移植過來的,這可能是交叉學科共同的特點,即交叉學科許多范疇都是將被交叉的學科范疇加以組合形成其自身的范疇,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應有其獨立的不同于其它學科的范疇。從學科體系來看,一方面不同學者沒有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各自的體系都還不夠嚴密??傊?,沒有形成規范、嚴密、科學的邏輯體系。
再次,教育經濟學之所以沒有形成嚴密的邏輯體系原因之一在于它沒有較為完整、獨立的理論。西方教育經濟學是在人力資本理論基礎上形成的,前蘇聯和我國學者早期的教育經濟學研究主要以勞動價值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為基礎。且不說對人力資本理論存在爭議,無論是人力資本理論還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并不能回答教育經濟學的全部問題。于是教育經濟學研究中便借用了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管理經濟學許多相關理論作為工具分析和回答教育經濟中的某些問題??傊逃洕鷮W缺乏獨立的、完整的理論。在借用西方經濟學有關分支學科或某種理論作為理論依據時,許多研究,尤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中往往采取簡單移植或套用的方法,缺乏獨立思考。首先對該理論產生的背景、所要回答的問題未加認真分析。其次,它是否正確,如果是正確的,是否適用于作者所要回答的問題也缺乏認真思考。
該著作涉及到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管理和防范的諸多領域,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論證充分。全書共六章,約30萬字。研讀這部著作,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鮮明特點。
第一,主題突出,結構鮮明,體系合理。作者緊緊圍繞農業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與防范展開研究。通過對大量相關數據的整理分析,尤其是建國以來農業自然災害數據的分析,概括地指出我國農業自然災害日益嚴重主要表現在: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范圍越來越大;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自然災害是導致農村貧困的重要根源。進而從現實分析中歸納出我國農業自然災害呈現出的六大特征,即災害的廣泛性和集中性;災情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災害的群發性和伴生性;災害區域分布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性;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交叉性;災害加重與防災能力弱化形成的反差性。作者還特別分析了農村自然災害對農村貧困的影響,考察了我國農業減災防災能力的基本狀況。最后重點提出建設一套中國特色農業自然風險管理與防范綜合體系的具體對策措施。
第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知識的交融性。作者主要以農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產權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運用宏觀與微觀分析相統一、理論與實證分析相統一、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統一、靜態與動態分析相統一等基本方法,來分析和探尋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發生、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規律性特征,從而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對策。該著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運用大量的數據來分析說明問題,有力地增強了研究成果的科學性。
第三,研究視野的創新性。在研究我國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與防范時,作者不僅從縱向考察了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的歷史發展狀況,橫向展示了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的表現形式,而且還將視野拓展到對國外經驗的研究。作者在第六章專門用兩節來介紹美國、法國、印度、泰國等國家在農業自然災害管理和防范領域的先進經驗。作者還將農業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與防范研究放到國民經濟宏觀發展和統籌城鄉的大背景下來分析,進一步拓寬了研究視野,從而有助于作者獲得許多深刻的認識,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一、引言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發展進步的關鍵要素,也是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重要能源。由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多,企業管理中也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而勞動經濟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理論基礎,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也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人力資源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籌碼,但目前許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所以勞動經濟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應該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源管理
1.什么是勞動經濟學。我國勞動經濟學主要是為了研究勞動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的經常效益以及相應的社會經濟問題,并且勞動經濟學的重點內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最少的勞動投入來獲取最大化的經常效益。由于國內勞動經常學出現地比較晚,所以其研究水平相對于國外經濟學而言會有較大的差距,并且我國從事勞動經濟學研究的單位非常少,因此,這樣的勞動經濟學是無法適應于經濟建設的。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勞動市場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就業、失業等問題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頻繁出現。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勞動經濟學研究者們應該要多多借鑒國外先進的勞動經濟學理念和方法,并吸取歷史經驗來完善我國勞動經常學。2.什么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基于勞動經濟學以及人本思想下,通過招聘、培訓、薪資等管理形式來對內外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組織與運用,這種管理形式也是為滿足當前企業發展的需求,也是為確保企業生產目標順利實現以及工作人員的最大化發展。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運用比較晚,相對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是不成熟的。但由于近幾年來經濟市場的變化以及一些外企管理模式的深入,國內許多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根據自身發展特點以及前景來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通常企業內的人力資源管理都要以勞動經濟學的基本思想來指導工作,并采用合理、科學、針對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充分發揮出人力資源的作用和效果,從而使人力資源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收益。3.勞動經濟學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主要運用到就是勞動經濟學的內容,并且勞動經濟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也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勞動經濟學主要研究的就是經濟學相關的理論,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運用管理理論,由此可見勞動經濟學與人力資源管理是屬于相互促進和影響的關系。在勞動經濟學理論中會將個人與企業的關系稱為勞資關系,而人力資源管理中則將這種關系稱為雇傭關系,雖然這兩種關系在本質上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其研究的對象卻有很大的差別。勞動經濟學中主要研究是勞動市場,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指企業內部的勞動合作關系。勞動經濟學中的勞資關系主要是通過勞動市場來進行調節的,在這個過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并且這種資源的分配效率會隨著市場競爭力的加大而提高,相關企業也就可以借助這種關系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雇傭關系所針對的是企業相關的管理部門,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是存在交易成本的,這種合作關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三、當前我國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人才招聘方面的問題。在我國社會中許多中小型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并沒有合理按照勞動經濟學的理論來控制人數,他們只是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來應聘的人數來選擇招聘的人數。通常招聘人數的偏差會使得企業在人才成本上出現偏差,這些偏差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利潤。企業應該要遵循生產利潤最大化的基本原則,并且企業勞動力收益與產品生產費用大致相同時,這個時候勞動力的人數是最合適的。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企業資金投入量和勞動力的投入量是可以進行控制的,企業通過對投入的資金以及勞動力的投入的控制來調整產品的產量。所以說人才招聘數量是不可以隨意更改的,相關企業想要有效發揮出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就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目標,并結合相應的勞動經濟學理論來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2.人才薪資管理的問題。企業內的薪資管理能夠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對于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有很大的影響。企業內部制度科學合理的薪資管理制度不僅能夠控制人力的成本,也能有效促進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優秀的薪資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勞動生產力,并且也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生產積極性。目前有許多企業都意識到了薪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卻沒有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這種工資長久不變的狀態會導致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從而也使得工作效率無法提高。雖然薪資漲幅過高會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的效率,但是也給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了負擔。所以企業管理人員應該要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薪資管理制度,并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力度。3.企業管理效率低下,從而導致人才流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再完美的管理制度沒有高效的企業管理人員來執行也是無用的。如果企業管理效率低下就是無法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也無法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企業管理力度不夠就無法合理地進行職責分工,這種狀況長久下去會嚴重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運行效率。工作人員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也會慢慢失去動力,從而就導致了人才流失的情況頻繁出現。人才流失將會造成企業的巨大損失,由于一些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失會帶走許多重要的技術內容,甚至是一些企業發展相關的重要信息,這些都會造成企業很大的損失。企業發展過程人才流失會嚴重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行,也會影響到企業內其他工作人員的凝聚力。
四、勞動經濟學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
1.采用符合勞動經濟學理論的人才招聘和培訓形式。勞動經濟學中基本理論就是組織勞動力的成本投入與勞動生產效益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所以人力資源管理應該要注重人才的招聘和培訓,通過對那些比較有潛力的員工進行培養,然后利用各種有效方法來開發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從而確保勞動生產力能夠帶來更多的效益。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應該要以企業發展的目標去對應聘者進行考核,對他們的生產效益進行準確的判斷,最后再決定錄用。企業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激勵或績效考核等方式來促進員工提高自身的要求。2.以組織發展目標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策劃。勞動經濟學中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就要以企業組織發展目標來進行策劃。這種策劃并不是指引入的員工在工作幾年后才允許升職加薪,而要根據企業發展的目標以及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來制定相應的計劃,并且這些計劃是能夠促進企業員工發展以主企業整體發展的。相關企業應該結合勞動經濟學理論來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根據企業發展的目標來進行人力資源的策劃。
五、結語
基于勞動經濟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勞動經濟學是從投資和回報的角度來進行人力資源的規劃,所以相關企業應該要結合自身發展目標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生產效率問題,并以最小的投資來獲取最大化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孫紅薇.勞動經濟學支持下的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探析[J].企業導報,2016,(20):143.
[2]陳禹.經濟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335.
[3]王萬星.從勞動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人力資源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6,(05):46-47.
一、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分析
從該專業四年所學的課程可以看出,課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通識課程、學科基礎課程以及專業課程。
1.通識課程。所謂的通識課程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判斷力等。我院為更好的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相繼開設了大學英語、微積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概論等隸屬于通識教育的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同時,對學生氣質和校園文化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學科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我院針對工商管理專業開設了諸如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概率統計、宏觀經濟學、財務管理、經濟法基礎等學科,這為之后該專業的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課打下了基礎。
3.專業課。嚴格意義上來說,工商管理專業是研究盈利性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方法與技術的科學,該專業范圍較廣,所學課程較多,大致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的諸多科目,為此,我院開設了管理經濟學、技術經濟學、生產與運作管理、公司戰略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課。通過開設這些課程,使得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初步具備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二、企事業單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畢業生能力分析
為了深入的了解企業對工商管理畢業生能力的需求,本文通過調查企業以及查詢各種資料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結論: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需求除去必要的專業知識外,還對其溝通表達能力、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質以及學習創新能力也較為看重。
1.專業素質。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企業要求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⑴.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⑵.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⑶.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和問題的基本能力;⑷.熟悉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⑸.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⑹.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溝通表達能力。在調查中,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指出:應屆畢業生的溝通表達能力是他們聘任人員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在當前經濟形態下,不管何種單位,都離不開分工與合作,而良好的溝通是團隊合作的基礎,企業內部成員內存在著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員必須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務,只有具備較高的溝通表達能力的成員,才能在溝通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合作做事,從而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為此,一些部門負責人針對該指標列出了具體的標準,主要有:①日常中能夠熟練地使用普通話同他人進行交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②能夠團結隊友并且有出色的團隊意識和組織能力等等。
3.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質。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質包括良好的品德素養、健康的心理品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合理的價值取向、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的敬業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本文調查中,多數企業表示,對于那些有德無才的人,他們將培養使用;而那些有才無德的人,便限制使用。從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4.學習創新能力。學習與創新能力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觀念、知識融通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積極想像能力、能動應變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同化順應能力等。歸根結底,學習創新能力就是把知識技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這對企業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運用的好,便能大量增加企業的產值。
三、畢業生綜合素質狀況與就業崗位要求對接分析
對宿遷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所具備的綜合素質以及企事業單位實際所需要的工商管理畢業生能力進行比較分析,為更直觀的表現其中的差異,本文據此得出如下圖表:
由圖所知,企業所需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并不是最強的,用人單位相對而言更注重的是應屆畢業生的道德心理素質和溝通表達能力,較注重學習創新能力,對專業素質的需求并沒有人們想像的那么強烈;作為應屆大學畢業生,他們往往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在學習創新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道德心理素質方面的表現卻差強人意。這就使得應屆大學生所具備的素質不能較好的滿足企業的需求,這其中固然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是,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所表現出來的不足也應予以重視!在眾多高等院校中,都有這樣的一個特性,教學上面最重視的是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對專業課格外的重視,對學科基礎課程較為重視,而對通識課程最不重視。學校以為專業課才是正真的課程;教師以為教專業課才是真正的專家;學生也以學好專業課才配得上自己的專業稱謂。然而,通識課程常用大班上課,通識課程人人教。久而久之,學生的專業素質加強了,但是綜合素質卻減弱了,這對學生的就業將產生不利的影響。筆者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消息,兩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去應聘,用人單位在看了兩人的在??荚嚦煽兒?,出人意料的將綜合素質得分較高的應聘者招為公司人員,而那位專業較好的應聘者只能另謀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