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研項目管理經驗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包括從財政部門、具有資金分配權的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科技主管部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及其他省部級相關部門)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縱向課題經費”),以及與社會各界進行合作開發、委托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成果轉讓和技術服務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橫向課題經費”)。隨著財政制度的進一步改革,財務部門不僅要做好科研項目經費的會計核算,還要確實在依法監督、科學分析、參與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全面提升財務管理理念。
1、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問題
目前在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模式中,科研項目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課題立項和結題,匯總統計科研進展情況、科研成果情況,業務部門負責成立課題組申報科研項目、實施科研活動和安排經費支出,財務部門負責會計核算和督促預算執行、配合財務驗收,其他部門負責合同審核和采購管理等。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各個環節,存在許多相互分離、溝通協調不充分的情況,例如科研項目預算編制階段大多缺乏財務人員的參與,客觀上存在科研項目經費是課題組爭取和專用、管理好壞由課題組負責的看法,導致財務部門不能充分發揮其預算審核、科學分析和監督管理的職能。從部門預算編制情況看,由于事業單位直接從財政部取得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難度很大,其他縱向課題經費和橫向課題經費也因為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難以預計,事業單位編制部門預算時往往忽略科研項目經費收支預算,部門預算編制不全面,預算約束力和嚴肅性受到影響,年終部門決算的收入對比差異率很大。
2、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措施
2.1改進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模式
國家科研經費(縱向課題經費)屬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切塊財政性資金,但基本未納入國庫集中支付體系,科研項目經費預算批復后由按照經費預算的年度計劃直接撥付到事業單位實有資金賬戶。對此可以借鑒國外科研項目管理經驗,統一科研項目財政經費的渠道,設立全國性的科研項目基金平臺,改變現有的多渠道管理模式,對項目立項、審批和資金分配要打破條塊分割,統一整合,項目資金納入部門預算管理,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一套適應科研工作要求、財務全過程參與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體系,對科研項目申報、項目實施、經費管理、考核評價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規定,尤其要制定專門的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辦法,明確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范圍、原則和程序。同時,建立科研業務人員、科研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經常性協調溝通機制,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在項目立項、組織實施和課題驗收以及課題組間實行資源共享等重要方面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財務部門的職能和作用。
2.2加強事前預測推進會計核算
事業單位對科研項目經費的有效會計核算是要保證科研項目成果的真實反映。事后的核算工作必不可少,但由于科研項目前期費用歸集不完整、收入費用歸集不及時的及時性和公共費用分攤不充分等問題的存在,必然要求財務部門角色前移,做好事業單位各項資源的整合、預測和控制,強調在科研項目申報決策前,全面參與和引導科研項目有關預算和計劃的制定、執行、跟蹤和評估,提高對科研項目進行監督和檢查的能力,與科研業務人員、科研管理人員一起找出對事業單位最有利的方案,從而減少事后會計核算滯后性情況的發生。
2.3推動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根據事業單位自身實際情況,推動建設以項目預算管理為核心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是提高科研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是數據的信息化,第二個層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個層面是決策的信息化。建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數據、流程和決策的信息化,能夠倒逼事業單位全面梳理科研項目管理的預算、計劃、合同、人力資源、采購、資產、績效等要素,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將預算管理貫穿科研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信息化意味著標準化,意味著網絡化,財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和課題組可以將基礎管理臺賬、管理流程和管理體系實時連接,有效解決科研項目管理中資源共享、預算標準、全程監督的問題,促進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重點從建章立制向細化落實轉變,管理內容從會計核算向財務與業務的融合轉變,管理方式從事后監督向過程管控轉變,最終樹立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全員財務”觀念,發揮預算管理對資源配置、過程控制、考核激勵的作用。
2.4加強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監督
加強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還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事業單位要重視內部審計,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要求,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涉及的預算、資產、合同、政府采購等關鍵點進行重點監督。
3、結束語
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說有賴于事業單位改革的加快推進和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的繼續深化,但并不是說現階段就只能無所作為。為促進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管理水平,需要而且能夠構建一個確實有效的全過程科研項目管理制度體系,即如前文所述:從強調事后核算轉為強調事前預測,從注重財務內部流程梳理轉為注重各部門業務流程的協調配合,同時應用信息技術平臺予以重點支持和保障,做好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前進一大步。
參考文獻:
關鍵詞:科研經費;協調式管理;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2-0088-02
教學、學科、科研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如果教學、學科是高校發展的基本保證,那么,科研則是高校向縱深方向發展的重要保障。沒有科研,高校就無法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無法讓高校始終站在知識前沿,立于不敗之地。正是科研的重要地位,使得處于不同發展水平的高校都將科研能力作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一項指標。科研地位的提升,為財務工作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科研經費管理的困難:大量科研經費的涌入,不同課題項目來源,繁雜的經費使用科目等,使得科研經費管理困難重重,其中包括協調式管理。
一、協調式管理的概念
協調,是指和諧一致;配合得當。協調式管理就是正確處理組織內外的各種關系,為組織正常運轉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科研經費的協調式管理就是涉及科研經費使用各個對象的相互協調,將這些對象協調起來之后共同參與到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形成一個管理體系,而不是單純依靠科研財務人員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扼制目前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二、科研經費管理鏈的要素
在科研經費管理鏈中,主要有科研項目管理部門、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科研項目負責人和資產管理部門。其中科研項目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科研項目的傳達、審核、上報以及科研項目的其他管理工作;科研經費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科研經費的接收、報銷、成本核算等;科研項目負責人負責具體的科研項目研究;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科研經費購置資產的驗收、保管等工作。
科研項目負責人通過科研管理部門上報科研項目;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按照相關要求審核,并組織專家評委進行校內評審,通過的項目送往相關部門評選;上級部門評審通過的科研項目下達后,支撐項目的經費按要求劃撥到科研管理單位財務部門,科研人員應當按照科研財務相關規定進行日常的報銷業務;在科研過程中為科研購置的資產則需要到資產管理部門登記,由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三、非協調式發展模式下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科研經費制度不健全,執行力度不到位
科研經費制度是用以規范科研經費使用的一道屏障,良好的運行制度可以更好地保證整個科研經費流轉的過程。但是,當前高校往往存在著科研經費制度不健全,即沒有專門針對科研經費管理與使用的文件,科研財務人員在報賬過程中或者依據相關的財經制度,或者依據多年的報賬經驗,而沒有具體的執行依據;有些高校有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但是卻束之高閣,不進行定期充實與完善,在出現新的科研經費使用問題時依然找不到報銷依據。因此,要做好整個科研經費的管理與使用工作,首要的就是做好科研經費制度的宏觀管理工作,并保證其切實可行。
(二)科研項目負責人科研經費財務理念淡薄
科研經費是用以支持科研人員做好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科研經費要專款專用,除卻一定比例的招待費等費用之外,其他與科研無關的費用都不能列示到經費當中,并且科研經費要按照預算嚴格使用。但是這兩個條件在高校實際科研經費報銷中卻往往難以實現。如有些科研負責人認為經費是自己申請的,自己有完全的支配權,經費管理部門只不過是負責保管經費而已,各類與科研無關的票據,如餐飲發票、洗浴發票等,都要求實報實銷,完全忽略自身依托于學校、需要遵守相關科研財經紀律的現狀;科研項目申請人在申請項目填制預算經費使用情況時,往往未考慮實際情況隨意填列,這樣在實際使用資金過程中就會出現短支、超支或未列入預算的狀況。
(三)科研項目管理部門與科研經費管理部門脫節
項目管理部門是管理各項科研項目的部門,經費管理部門是管理科研經費的部門,兩個部門在整個科研鏈中是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科研部門需要對科研人員報批的科研項目經費進行審核,但往往由于缺少專業的財務知識和經費管理經驗,任由申請人自行填列經費預算,只要明確規定的經費填報比例合理就不再進一步測評經費的可行性,以及科研經費與科研項目的匹配性,導致科研項目負責人在報賬時會出現所報經費未列預算、超支使用經費預算等問題。因此,在項目申請過程中除卻項目申請本身的前瞻性等問題,對科研經費結構的合理性、有效性、匹配性進行專業測評也是科研項目申請的必備要素,為科研項目日后能夠順利完成提供充分、合理的資金保障。
(四)科研經費管理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切合問題
在科研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購置各種資產用于支撐科研項目的需要。購置資產過程涉及兩個部門:科研經費管理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前者負責經費的列支,后者負責所購置資產的具體保管工作。在兩個部門之間就出現一個結合點,即資產的賬物相符情況。從理論上來講,經費管理部門的資產數據應與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數據相一致,但是由于資產數量多,品種雜,有些資產存在著非正常損耗等特點,使得資產對賬工作困難重重。當前高校資產普遍存在重復購置、浪費、流失和閑置現象,特別是科研經費購置資產往往物隨人走,如此一來,學校很難做到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與資源共享。另外,學校沒有將科研成果、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做賬務處理,由此會產生一些后續的侵權事件等。
四、建立協調模式下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
非協調式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各項矛盾的主要解決辦法就是建立協調模式下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即將涉及科研項目的各個部門看做科研鏈中的個體,使其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共同做好科研經費管理工作。
(一)制定規范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保證實施到位
制度是制約行為的一種規范,制度的有效實施是保證規范執行到位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協調模式下實現科研經費管理體系的良好運轉,有效的經費管理制度是先決條件。在遵循國家有關財務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結合地方性規章、制度,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的科研經費規章制度,如科研預算的執行標準、招待費(交通費、人員經費)的使用比例、資產購置占用預算的比例等,從而做到財務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為科研管理做好制度保障。同時,學校應加強科研制度的執行力度和宣傳工作,保證科研制度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
(二)加強項目負責人的財務意識
在整個科研過程中,科研成果是科研的目標,也是科研人員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因此,科研人員往往會認為在辛苦做科研項目的同時,通過自身努力申請下來的科研經費具有自我支配權,而資金管理部門則是代管資金而已,從而在財務報賬時對于財務人員提出的報銷不規范等問題不屑一顧,認為財務人員無權過問資金使用情況。追根溯源,這是科研人員財務理念的結果。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沿革,財務已從最初的單純記賬逐漸轉變為宏觀、微觀相結合的財務管理,即不僅要做好資金的日常流動監督,而且要對資金使用合理、規范性等進行監督和分析,而這點意識,除卻從事財務工作人員外,其他領域人員卻知之甚少,財務意識仍停留于最初的記賬過程。因此,對項目負責人開展財務理念灌疏,或在項目申請時列明科研經費使用規定等方式引起項目負責人的財務意識,可以保證財務工作的暢通。
(三)科研鏈中個體的全程參與
財務貫穿各領域的工作,做好財務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熟悉本領域的工作內容與流程,從而指導財務因地制宜地設置核算科目、核算方法等。但在實際工作中,財務工作卻被架空,只是按相應制度進行科目設置,在具體核算時不能真實地反映本單位、本領域的財務狀況,這本身就違背了財務初衷。因此,讓本領域財務人員親身參與到工作流程中,會對財務核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科研經費存在預算虛列現象,如果在科研評審中,有財務人員的參與,用自身經驗審核經費預算的合理性,從經費起點開始掌控,對于后續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加強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
加強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做好經費管理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的對賬工作。即因資產種類繁雜、數量多的原因,為兩個部門的對賬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現今許多高校都在尋求各種解決辦法,讓實物與價值更切合,更好地加強高校資產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無形資產的管理工作。科研項目的一個特殊性就是存在科研成果、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從價值上來講,這些無形資產可能會比有形資產帶來更大的價值,高校應按照無形資產管理方法,盡快將無形資產列入財務管理當中,更好地去保護無形資產以及相關人員的利益。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網絡平臺系統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網絡平臺管理是協調各部門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科研經費管理鏈中建立有科研特性的信息網絡平臺,不僅能夠進一步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各部門的協調性,而且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加強科研成本控制,細化科研經費的管理。譬如,建立科研數據庫之后,科研人員可以隨時掌握項目經費的各項開支情況,科研部門、財務部門也可以隨時了解各項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而實現信息共享。通過網絡平臺,科研人員、科研部門、財務部門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解除了信息孤立,實現了各信息系統的聯動,提高了科研單位的整體運作效率,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高建麗.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與科研協調發展機制的研
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7).
[2]王鮮萍.高校教學、科研協調發展的機制及基本方略研
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應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37
[中圖分類號] F230;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253- 03
20世紀以來,改革開放的力度和深度不斷深入,我國的高職教育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可以說,進人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我國的高職教育越來越注重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時俱進是目前高職教育的一個問題,也是它要實現的一個目標。眾所周知,原來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我們國家人才培養的需要和目標,因此,高職院校的精細化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了。當然,要看到,高職院校要不斷改變自身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方式,要努力促進和實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式和精細化發展。
這里要看到,精細化管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應用的,比如,學生工作、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等,那么筆者認為,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和領域。也應該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較重視的,要真正做好高等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點就應該采取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斷細化和提高科研的精準度,才能夠真正實現科研的價值,使得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續發展。
1 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及開展意義
1.1 精細化管理的相關概念
對于精細化或者說對精細化管理這一概念,不同學者是有不同理解的。
有學者認為,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細化、服務質量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日常管理和日常管理基礎上深化的基本理念和管理模式,是一個最大限度地減少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目標的管理。而且,科研項目管理是項目的常規管理,是整個過程管理的科學研究項目的形式,從科學研究項目報告、科學研究項目實施、科學研究項目審批形式的科學研究成果,促進實現有形的轉換,構成了完整的科學研究項目管理系統。
當然還有人在文中這樣論述,“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組織文化,具體而言,它是一種先進技術。早在20世紀90年代,精細化管理就逐步從企業管理領域逐步擴展到高校教育領域,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和效果。”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是指注重管理過程,注重過程的細化和優化,從而達到相應的目的和效果。結合對精細化管理概念的理解,筆者認為,高校精細化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認真的方式和態度,在教育與教學、科研、管理、物流服務等方面進行細節管理,進而促進高校綜合發展、持續發展。而且,通過上述的論述,可以認為,精細化管理是高校發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徑,是一條創新之路。
與此同時,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是在工業化時代產生的,它源于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引入,體現了管理的需要和適應社會分工的需要。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其特點是“精細、規范、細致”。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降低管理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而且隨著高校面臨的挑戰和市場經濟帶來的沖擊,高校為了獲得科技資源,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粗放型管理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挑戰,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和思路是非常有必要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的。
1.2 高職院校科研活動特點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筆者認為目前的科研活動發展趨勢有三個特點:一是國家和社會日益重視,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二是人們更加注重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效果;三是科研活動對社會效益的影響不斷增加。
1.3 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開展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在精細化管理理念盛行的當今時代,將精細化管理理論引入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有著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一是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到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是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和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突出表現;
二是可以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建設性意見;
三是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相結合,可以豐富和完善我國高校科研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四是精細化的科研管理可以促進標準化、系統化、信息化以及效益最大化和管理工作的質量優化;
五是精細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我國科研管理現狀,為科技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管理平臺;
六是提倡全員參與,能增強科研管理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和團隊整體素質。
2 高職院校科研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合相關文獻以及筆者自身實踐情況,筆者認為目前高職院校科研精細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如科研經費管理體系缺乏、經費預算部科學、項目不精細、監督不力等問題。
2.1 缺乏科研經費管理體系
大多數高校沒有專門研究經費管理的機構,與此同時,也缺乏健全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雖然有些高校已經設了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委員會,但制定的有關科研經費的規章制度以及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程序并沒有發揮其預期的作用。
2.2 科研經費預算不科學
許多高校在預算研究經費上,并沒有考慮是否符合相關政策,和研究目標是相關的,它在經濟上是否可行的。由于缺乏科學研究預算,其合理性和真實性一而無法保證,是相對缺乏的;部分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編制不按照相應規章,也缺乏嚴格的審計,不符合有關規定。
2.3 預算項目不夠精細
項目的具體內容或項目指標沒有或不完整,對未來的項目資金,以跟蹤項目而言是困難的,這使得預算管理不能充分發揮。
2.4 科研經費使用不合理
高校科研經費使用中存在不規范、不正規、不嚴格等現象。購買和收取無關的設備、用品、書籍和其他項目,涉及政府采購的,不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廣泛的虛假合同,虛假的名義的科研合作等問題
2.5 經費預算執行監督不力
大多數高校科研項目負責人認為,預算就是預算,可以任意改變,并沒有認識到預算本身的嚴重性和重要性。預算的頻繁變化,導致預算執行不力,影響了預算的約束力和有效性。此外,在預算執行的研究,缺乏隨訪,對進度的監控和分析的實施,嚴格審批是常見的研究經費超支,要求額外的補充預算,缺乏嚴格考證和缺乏必要的程序,而且我們可以認為,預算監督主體的缺位或錯位現象是十分嚴重。
3 加強高職院校科研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結合自身的實踐情況和經驗,筆者認為要從科研管理體系、經費預算、項目管理、監督力度等方面進行思考和干預,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如有學者就認為,可以不斷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就要有科學合理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也有學者認為要明確管理目標和管理職責,與此同時,要充分整合科研人員,打造科研團隊,充分發揮科研團隊和科研人才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還有學者認為,高校應根據學校的內部控制要求,在財政部門設立專項預算,根據預算情況,按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測,并對研究經費進行匯總和評價;一旦發現實施中的科研經費偏差,根據反饋信息,及時提出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經過文獻梳理,并綜合學術界各專家的觀點,筆者認為重點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來加強高職院校科研精細化管理。
3.1 建立健全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
要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就要有科學合理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散管理、責任制”的管理體系,確定相關部門的責任,明確責任主體,梳理完善科學管理體系,完善科學研究基金管理體系;完善財務人員和科學管理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滿足推動科研經費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強高校科研能力的服務,滿足科研活動的需要。
3.2 加強項目管理,優化經費預算過程
對項目申報程序進行改進和規范;對協會單位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對項目執行的進度進行跟蹤;對研究項目的申請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對申報項目進行嚴格審核和審批;優化預算和預算;嚴格審批程序;嚴格審核交易,進而保證其公平性。
3.3 加強對科研經費預算執行的監督力度
高校預算實施主要包括指標管理、預算調整等。科研經費目標管理的首要條件是盡可能精細預算目標,將每一個具體項目的預算支出,如細化到設備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檢驗加工費、差旅費、出版物成本、勞動力成本等。高校應根據學校的內部控制要求,在財政部門設立專項預算,根據預算情況,按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測,并對研究經費進行匯總和評價;一旦發現實施中的科研經費偏差,根據反饋信息,及時提出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3.4 加強組織管理,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實施高校、學院、科研管理部門三個管理模式,明確管理目標和管理職責。同時,充分整合科研人員,打造科研團隊,充分發揮科研團隊和科研人才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3.5 加強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激勵機制
根據教育部、省教廳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修改、修訂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等科研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學院的科研學術行為;通過制訂實施科研項目資助與科研績效獎勵辦法、將教學科研成果與教師崗位競聘、職稱晉升相聯系以及將科研管理工作納入部門績效考核等舉措,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科研評價、競爭與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系、各部門科研的積極性。
3.6 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科研人員管理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端正工作態度,做到六個“及時”,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一是準確及時地收集、整理科研資料;二是及時組織和指導細化研究項目;三是及時檢查,督促科研項目實施;四是總結及時和組織對項目節點的問題進行識別;五是及時核實、登記和鑒定科研成果;六是及時匹配經費和科研成果及其獎勵。
3.7 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借鑒先進科研管理經驗
學院長期重視對外交流合作,建立了“政、行、企、校”多方合作平臺,吸收借鑒先進管理經驗,不斷提高學院科研管理內涵。主動與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社科聯、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社科聯等政府主管機關和其他省級以上科研協會加強聯系溝通,主動尋求指導幫助,廣泛爭取各級各類縱向科研課題和科研資助。
4 結 語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應用的,比如,學生工作、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等。筆者認為,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是必須重視的問題和領域。也應該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較要重視的,當然,要真正做好高等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點就應該采取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斷細化和提高科研的精準度,才能夠真正實現科研的價值,使得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岳峰.高校科研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高校科技,2015(8).
[2]劉育峰.精細化管理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0(8).
[3]康楚蘭.高職院校科研經費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探究[J].時代教育,2016(1).
[4]張鐵宏.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精細化管理,提高科研經費使用率[J].會計師,2014(1).
[5]丁洪.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生科研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J].中國報業,2013(6).
[6]王蘭.新形勢下精細化管理在科研項目管理中有何應用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1).
【關鍵詞】科技創新;自主創新;管理創新;科技成果
一、鋼鐵企業建立三位一體科技創新平臺的必要性
1、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要
臨鋼公司是一家國營老鋼鐵企業,長期以來,受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結構不合理、質量問題突出、缺乏競爭力的制約,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嚴峻挑戰。臨鋼必須增強內動力,提高裝備水平,優化品種結構,改善產品質量,實施低成本戰略,走自主創新之路。企業自主創新過程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識別、培植、提升、運用的不斷優化和循環過程,也是優化和整合人、財、物、技術、管理等多種資源要素的過程。基于這一原則,2006年,臨鋼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3300mm中厚板生產線建成投產,企業核心領導班子確定了“創建最具競爭力中厚板精品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開始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開端。
2、適應國家產業政策的必要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臨鋼面臨著裝備大型化改造以及產品結構調整等緊迫任務,機遇和挑戰并存,在這關鍵時期,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尤為重要,通過建立自主創新平臺,大力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崗位操作人員的作用,開展技術攻關和管理攻堅,以應對企業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滿足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和新體制的要求,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形成長效機制,接受和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3、發揮企業人才優勢的必要
企業職工隊伍按工作性質主要由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組成。由于以往的創新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令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管理平臺和有效途徑,沒有形成企業整體推行自主創新的有效載體,創新型人才隊伍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為充分發掘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新潛能,使每名職工都有機會發揮自身價值、展示自我才華,進而營造濃烈的自主創新氛圍,臨鋼順應企業發展要求和職工自我發展需求,搭建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為培育人才、選拔人才、超越自我建立了發展通道。
二、鋼鐵企業建立三位一體科技創新平臺實踐
臨鋼公司組織結構方式是傳統的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存在著信息橫向溝通差,工作易重復,對環境變化反應遲鈍等弊端。隨著企業現代化管理方式的不斷引進,企業之間競爭加劇,企業的競爭說到底是管理理念及創新能力的競爭,是可持續發展的競爭。通過對先進管理經驗的學習和引進,2006年,臨鋼公司針對科技創新管理中存在的缺少規劃和目標、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風險意識、創新能力弱、人員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決定在科技創新管理中實施全過程的創新。
(一)搭建科研項目課題制技術創新平臺
課題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研究與開發項目中普遍采用的科研組織管理模式。借鑒先進企業科研項目管理課題制的經驗,臨鋼公司制定了《技術人員課題制管理辦法》、《鋼種開發首席負責人管理制度》、《科研課題管理制度》、《命題承包項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科技創新管理制度。臨鋼科研課題工作由總工程師統一領導,技術中心組織專家組成課題評審小組,負責提出課題、確定課題負責人、制定管理及考核政策、對課題的完成情況做出最終評價。
1、課題立項總體原則:科研課題是科技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對標挖潛、實現公司戰略產品質量升級和解決企業重大技術難題為主攻方向,通過關鍵技術的升級、引進技術的消化與創新和高新技術的應用,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與質量支持。臨鋼科研課題實行課題負責人制,以自主研究與攻關為主,“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組成課題組開展攻關。
2、課題負責人的確立、職責和權利:經課題評審小組遴選后確定的立項課題報總工程師確定課題負責人。課題負責人負責組建攻關課題組,提出攻關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指揮課題組人員和公司相關單位、部門。
3、課題的實施與管理:課題負責人對課題的實施進度和攻關效果負責。技術中心組織專家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如發現課題負責人組織不力,嚴重影響課題的完成,或課題已不再適應公司生產實際,技術中心可提出更換課題負責人及撤銷課題的建議,經課題評審小組審查后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4、課題的考核:課題分進度及季度、年度進行考核。
課題負責人能積極主動開展工作,課題的進展與階段目標相差不大,本人可繼續主持該課題的開展,若課題開展不順利,進展緩慢,與課題階段目標相差很大,課題負責人不再擔任該課題的負責人,并且今后1年內不得再主持相同級別或更高級別的課題。課題完成季度、年度目標,且該課題完全應用于生產實際,公司給予課題組相應獎勵。
5、課題的驗收:課題完成后,由課題負責人提出驗收申請,技術中心組織課題評審小組對課題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對課題目標的完成情況提出結論性意見。
6、課題的獎勵:根據課題評審小組評審意見,按計劃進度完成課題目標,公司給予一定的獎勵。公司重大工藝研究及質量攻關課題完成后可申報各級成果,課題負責人是成果第一完成人,成果歸公司所有,個人不得轉讓。課題產生的專利可申請職務發明專利,課題第一負責人是主要發明人。
(二)搭建科研項目SBU機制管理平臺
SBU即戰略經營單位(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由美國最早提出。國內一大批企業實施全員SBU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通過對SBU運行機制的研究,臨鋼公司決定在科技創新課題制管理基礎上引進SBU管理機制。
【關鍵詞】科研經費;管理;對策
一、企業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1.預算編制敷衍了事
“重立項、輕預算”是當前企業科研項目立項申請時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能否獲得科研經費資助,關鍵在于項目能否獲得立項。企業在立項過程中,通常將重點放在技術內容上,對編制項目經費預算不夠重視,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大多憑估計或者經驗甚至“拍腦袋”去填報,導致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可預見性、未來適用性、真實準確性不足,主要表現為科研經費超預算、無預算有支出或有預算無支出,科研任務和經費支出進度遠遠落后于預算安排等。
2.經費管理隨意性大
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經費管理問題十分突出。一是重大預算調整未履行報批手續,如項目(課題)預算總額及課題間預算調整、課題信息變更、支出科目預算執行超過該科目核定預算10%且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除原則上不予調整的科目外)、科研項目延期結題等調整事項。二是違規轉移專項財政經費。如通過虛假、無真實業務交易的設備材料采購、測試化驗加工協議以及科研合作交流的形式轉移專項財政經費。三是子課題經費管理不到位。項目總體承擔單位未按預算額度及時足額向子課題承擔單位撥付科研經費,嚴重影響其項目研究工作進度,但同時對其經費支出又疏于指導和監管。四是缺乏溝通協調。企業內部各項目相關人員在涉及費用報銷、資產管理和資金核算等方面溝通與協調較差。
3.財務核算不準確
一是科研經費收支核算不符合相關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未對科研經費單獨建賬,獨立核算。二是財務人員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理解和認識不到位,表現為混淆經費支出性質、歸集經費支出標準不統一等。三是報銷的科研經費支出與科研項目相關性依據不足,相關證明資料不規范、不充分,如缺少合同協議、票據。四是對科研經費支出范圍及結構未實施有效監督控制,導致各明細項目支出結果無法與預算進行比對。
以上這些問題將導致科研經費實際支出結果與預算差異大,無法真實、全面的反映經費使用情況,降低經費使用效率,使決算失去真實性,影響到課題的整體驗收。
二、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企業對科研經費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
首先,企業為了爭取到科研經費,往往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迎合立項評審專家,而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去編制規范的立項任務書,合理地考慮項目所用的設備、進度控制、人員配備、會議安排等。經費總額盲目做多、做大,偏離了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和經濟合理性的預算編制原則。其次,在編制預算人員結構的安排上,很多企業是項目負責人不與財務人員溝通,自行填報預算,甚至出現項目執行了很長一段時間,財務人員還沒有見過預算任務書。第三,預算執行反饋不及時。有的項目研發周期長,當客觀條件發生改變時需要調整預算,但項目負責人沒能及時履行調整報批手續,致使實際執行與預算相差甚遠。
2.相關管理制度、流程及政策不完善
一方面,在企業中,與科研活動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經費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或者雖然體系較為完整,但制度內容簡單空泛,操作性不強,無法有效執行。另一方面,“管錢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管錢”,財務人員與項目負責人信息溝通不暢,成為疏通科研經費管理流程中的最大瓶頸。第三,相關政策規定對企業科研人員激勵不夠,一定程度影響了企業科研人員重視規范執行的積極性。在企業中,多數技術骨干在承擔科研項目的同時,還從事著生產任務,而科研經費中一般不允許列支本單位的人員經費。目前,間接費用中雖然有了“科研人員激勵費”(中示區組發[2010]15號文件),但該辦法適用范圍和支出金額都有限(一般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5%)。
3.財務人員對科研經費的核算水平有待提高
(1)科研經費來源的多元化造成財務會計核算復雜。企業科研經費來源主要有各級或各行業科技部門下撥的縱向科研經費、社會其他企事業單位委托研發所提供的橫向科研經費和企業自主研發籌集的自有資金等。而各科研經費的提供部門對經費的使用規定不夠統一,經費管理及核算的難度大。
(2)政府各部門的經費規定中對于會計核算的要求與企業會計準則存在差異。比如《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經費管理手冊(2010版)》對于會計核算的規定仍然沿襲了原來2005版的規定,其中對于政府補助項下科研設備的購置,仍要求計入資本公積,但新會計準則要求計入遞延資產,這種不統一使企業財務人員執行起來感到比較別扭。
(3)與純科研單位相比,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生產單位,日常生產核算與科研項目同時開展,尤其如果存在多個項目并行的情況,難免會出現生產與科研、項目與項目交叉、設備共享、人員混用的現象。實際工作中,大多數企業財務人員本身工作量大,又缺乏經費管理經驗,加上與技術部門溝通不暢,不知如何按照合理的依據進行分攤,也就無法準確的計算各個科研項目的支出情況。
4.經費監管和績效評價機制落實不到位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管和績效評價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一是經費監管流于形式。對于科研經費,市科委、市財政局等上級監管部門推行預算評估、中期抽查、決算審計等方式實施監督管理,審查項目進展情況及經費是否按規定使用等。實際上,由于審查人員對研發項目本身并沒有實質的了解,所以這種檢查僅僅停留財務的賬面數據上,至于支出的實質則很難界定。二是績效評價機制執行不力。按照規定,項目(課題)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要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對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益做出合理客觀評價,推行面向結果的問效機制。但現實中,績效評價比如科研項目社會效益如何、科研經費的耗費是否與項目完成進度相匹配等仍然停留在對財務賬面數據的重復審查上。
三、改進企業科研經費管理應對措施與建議
1.理順流程,建立有效的內部協調機制,強化全過程管理
首先,企業決策層應從項目各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項目管理領導小組,為優化科研生產管理流程提供組織保障。其次,在項目全過程中,注意項目負責人、技術人員、財務人員三方的充分合作。在預算階段,項目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需向財務人員提供與項目相關的信息,具體包括研發周期、項目內容、參與人員、材料設備(列出種類、規格型號、數量等)、計劃節點和進度、投入產出等,財務人員在此基礎上與技術人員配合確定各分項費用預算,編制項目預算任務書,并由項目管理領導小組進行總審;在研發階段,財務人員在技術人員的協助下區分經費支出的性質(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常采取在費用報銷單上蓋項目支出明細章的形式),同時,財務人員要定期對項目費用支出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并與項目負責人定期核對,避免造成各明細項歸集錯算、漏算;在財務驗收階段,審計人員對各項支出要結合研況進行審核,財務人員光憑賬簿說數字不能完全以理服人,所以也迫切需要項目負責人和技術人員緊密配合,共同做好解釋工作。這樣就實現了對科研項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控管理。此外,對有子課題承擔單位的課題,要與對方多溝通協調,及時撥款,并要求其定期上報項目支出明細表,解決經費管理中重立項、輕跟蹤的問題。
2.建章立制,形成規范、嚴謹、高效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
首先,所有科研經費均應納入企業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獨立核算,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其次,根據科研經費來源不同進行合理分類,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建立操作性強、兼顧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細則,明確規定各科研經費的使用原則、開支范圍和報銷流程,如右圖所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目前多數課題經費開支范圍包括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等十二大項。第三,加強內控管理,財務人員對超范圍、超限額的經費支出有權予以制止,對重大經費支出應進行集體決策,科研設備采購和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嚴格履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制度,有效控制隨意報銷、違規轉移經費現象。最后,項目實施過程中,如遇材料漲價、預購科研設備升級換代等原因導致重大預算調整,項目負責人應按照文件規定及時主動地向項目主管部門報經審批后調整預算金額,不得私自隨意變更。
3.注重學習,提高財務人員政策水平和日常支出管理能力
一是重視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學習,對于科研項目的財務管理規定、新的財務制度,要不斷的學習領會,并在實踐中細化和運用;二是積極學習和運用新信息化手段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尤其是用好企業諸如ERP管理、OA辦公等信息系統,對現有財務核算體系結合項目做適應性調整,如在財務系統中設置科研經費核算科目,并按十二大項設置輔助核算;對于集團化公司或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各級會計科目應保持統一,以便匯總統計和上報。三是加強經費日常支出管理,財務人員要注重審核原始單據的合理合法性、每項支出是否與項目相關、支出是否有相關負責人簽字、是否在預算額度范圍內、與支出相關的經濟合同、檢測報告等是否齊全、共同費用的分攤依據是否合理、合理設置經費支出的輔助明細賬,注意檢查即將結題的項目是否有未報銷費用,是否有需在課題截止期后支付尾款的合同等等。
4.加強監督,將考評和審計機制落到實處
要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績效考評體系,對研發工作的進度、完成質量、經濟或社會效益等進行有效評價。一是調整激勵機制。加大科研人員在關鍵技術貢獻、成果轉化方面的考核和獎勵力度,同時,把財務人員的工作業績也納入結題考評機制,提高其參與項目管理的積極性,很多企業會忽略這一點。二是加強對科研經費的過程監督。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吸納在專業科研領域有類似監理資質的人員,參與費用支出實質、項目完成質量和效果的評定。三是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形成有錯必究、違規必罰的風氣,提高資金效益。
總之,對于企業來說,除了研發方向是否正確,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外,研發費用管理至關重要。企業只有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管理機制,正確認識加強企業科研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好國家優惠政策,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長蓉.企業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新財經,2012(10):269-271
[2]胡金紅.軍工企業科研經費管理現存問題及應對措施.中國商界,2009(9):104-105
“頂層設計”概念源于系統工程學領域的自頂向下設計(Top-downDesign),它原意是指自高端開始的總體構想。到了1969年,IBM的研究員尼克勞斯·沃斯(NiklausWirth)具體指出要采用“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的原則來操作進行大型程序的設計,也就是要從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以頂向下地將復雜問題逐步分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子問題,每個子問題可以再進一步分解,直到問題簡單到可以很容易地解決[1]。這樣的理解給頂層設計賦予了一個內涵,即:頂層設計是位于最高端的,有決定指導性的,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的,與系統各部分都息息相關并且能被具體踐行的統籌安排方式。基于上述,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頂層設計是指在學校科研管理規劃與運行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增強科研服務于學校長足發展的能力和提高科研管理的效能為目的,從宏觀層面上設定的包括相關部門及其行動章程在內的一整套可操作的科研管理的系統規劃。這一系統規劃之中,包含了科研信息的交換、對接與分享(電子設計);科研團隊的組建與管理(科研能力設計);科研人才的吸引與集聚(科研力量設計);科研資金的扶持與管理(科研經費設計);科研平臺的建設與管理(科研平臺設計)等等。高職院校實行科研管理的頂層設計,是為了更加有效地消除學校科研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孤島”和“條塊分明”的情況,提高科研管理部門內部、各部門教學單位之間、以及全校科研工作者之間的資源共享程度,降低科研管理的時間、經費成本,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為學校發展、教師成長提供更有效便捷的服務,提高科研管理部門工作的有效性。它是一種服務于學校宏觀管理的方式手段,其目的和屬性就決定了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頂層設計的特點:宏觀有力控制與微觀針對把握相結合;系統龐大而周密;具體操作性強,可有效實現跨部門的信息對接與分享。
二、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頂層設計的實踐
(一)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的研究現狀
從近10年國內學者的研究情況來看,圍繞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這一主題所展開的討論主要集中于幾個方面:一是科研管理與激勵機制之間的關系討論:(1)對現有科研管理激勵機制的補充與完善(潘兆光,2010;張偉杰,2008;徐元俊,2011);(2)針對各類別高職院校激勵機制不足的對策與建議(蘭慧、李斌、馬林,2013;郝永林,2011;羅玉龍、胡江霞、黃貽培、徐艷英,2012);(3)科研管理的激勵機制如何創新(首珩,2005;許敏華,2010;何玉宏、謝逢春,2011)等。二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統的討論:(1)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邵檢江,2013;劉亞峰,2010;胡尚杰,2014);(2)信息系統的使用與創新(張蘭、姚明霞,2012;蔣學,2015;孔令春,2012;歐陽潘,2014);(3)互聯網時代下的科研管理系統的變革與發展(劉兆媛,2010;潘平、趙小兵、王君,2003;王勤明,2006)等。三是科研管理機制創新研究:(1)不同辦學特色背景下的管理機制創新(儀淑麗,2013;李照清,2014;宋嶸嶸,2014);(2)基于不同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探索(賀穎,2015;邱吉,2011;喬維德,2010)等;(3)此外還有關于科研管理服務定位的研究(李倩、魏俊峰,2010;張俊海,2009等)、科研管理經費類的研究(于艷,2014)。從上,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具體一個科研管理的操作層面或背后推因著手,討論如何提高科研管理的作用與意義,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
(二)高職院校科研管理與頂層設計理念的結合
1、明確學校辦校特征是二者結合的重要前提與條件高職類院校與其他綜合性本科院校的區分點就在于高職類院校辦學目標是針對企業或行業的特定性需要而進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其院校學科的專業性建設有“覆蓋面較窄,潛力挖掘較深”的特點。明確學校的辦校特征,關系到頂層設計的流暢性和適用性;有利于預先判斷出頂層設計中可能遇上的障礙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予以規避。例如,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作為全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文化產業普通高校,著力培養文化產業相關領域的人才。從非物質文化領域的傳承與保護到文化博覽業的創新與發展,從文化旅游業人才的培養到文化傳媒界新鮮血液的輸送,該校所設專業與學科以及聯合辦學項目均圍繞文化產業領域展開。也就是說“人文社科性”是該校開展各類科研課題、教學研究的一大特性。這也就決定了該校的各類教學與科研工作須主要圍繞著人文社科類主題開展。那么,在進行科研項目申報信息交互的過程中,“人文社科類科研信息”會成為信息抓取與吸收的關鍵詞。同時,這一辦校特點,也容易使非文化產業類科研工作者感覺到“科研需求旺盛但科研途徑狹窄”的矛盾,那么在頂層設計的過程中,針對這一類問題,該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留有足夠的空間預判并作出相應的調整與平衡。
2、認清本校科研現狀是二者結合的扎實基礎和著手點當前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集中于教師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內容的問題不突出、科研定位不明確、科研規范性不強、科研團隊少、科研經費投入少這幾個方面。教師科研能力薄弱主要體現在教師對科研的要求不高,把科研當作評職稱的墊腳石,而不是長足發展的敲門磚,因此對發論文以及科研項目申報集中突襲于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之前。另外,教師自身的專業學術知識更新性不強,不能較好地把握住當前研究動態和時下社科熱點難點,關注行業發展的持續性和動態性不足。教師科研能力的欠缺和科研態度的偏差導致了他們在進行科學研究過程中,不能清晰地突出研究重心,使得科研成果不顯著,發表科研論文的數量偏低,論文的被引用量偏低,從而進一步致使教師申請校外科研項目的難度增大。要想打破“無職稱不科研”的瓶頸,就需要學校宏觀地從政策、資金扶持雙管齊下,用發展的眼光培養青年教師的科研激情,挖掘其潛在的科研力量。只有認清各高職院校自身的科研現狀,抓住科研問題產生的原始動因,有的放矢地進行相應的科研管理頂層設計,方可有力有效地推動學校自身的長足發展。
3、充分調研、大膽實踐是兩者結合的現實路徑與方法高職類院校有相似的屬性與特征,兄弟院校之間的學習與經驗的借鑒有助于減少科研管理過程中的時間與資金成本。頂層設計的初探與建設,必然會因理論與現實的差距而產生偏離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校際之間的科研管理經驗借鑒與幫扶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頂層設計框架搭建初探
因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性,故本模式的搭建,擬基于EA方法論(EnterpriseArchitecture),采用美國的FEA模型(聯邦政府總體架構FederaIEnterpriseArchitecture),將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活動視為容發展戰略、項目管理、信息動態匹配為一體的結構化機制,參考上海與福建既有的政府電子政務頂層設計模式修改而成(見圖1)。以學校發展與教師科研需求為導向,包含了業務模型、服務構件模型、數據模型、技術模型和績效模型。以業務為重點,從科研管理部門業務的劃分與定義出發,從而發展到對工作分解、技術輔助、數據共享、績效考評等層次。該總圖構架,以數據模型為輔助,從下到上按照數據(信息資源層)、技術(基礎設施層)、服務(支撐層)、業務(應用層)、績效(服務交互層)的組合方式,對部門內外各類科研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達到了全面便捷地對教師科研及學校發展提供各類其需要的信息與服務。以下將對部分向量進行解釋。
1、績效模型(科研管理部門整體效能的評定指標)績效模型的搭建,基于“服務效能為主,服務品質為輔”的出發點,從客戶感知情況,科研對學校的助推作用,科研成果的輻射影響程度以及科研投入與產出這4個層面進行部門工作考評。教師滿意度:是指全校教師,特別是有科研需求的教師,對本校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的科研項目管理、科研信息公開、科研經費規范等情況的一個具體的滿意度反饋情況匯總。本項考評,可利用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數據采集與結果計算。學校提升:對學校的推動作用,本項績效衡量,主要是圍繞“提升學校社會影響力,幫扶教師成長”的層面展開,通過科研平臺搭建舉辦的科研活動的質量、成功吸引企業投資學校科研項目的資金量、本校教師科研成果質量情況等方面進行考評。科研效益:指的是科研部門對學校科研成果的實物轉化、成果獲獎、企業應用、政府采納、經濟收入等情況的一個縱向統計。科研投入與產出:此處著重是指學校科研管理部門通過本校的相應政策配套,對本校的科研項目的資金扶持、成果獎勵、科研活動等人力、財力的投入,以及本校教師科研積極性的反饋、科研人才聚集力的影響等人力、科研成果的產出之間的平衡判斷。
2、業務模型(科研管理部門業務的相關指導)服務對象:校內專家學者,此處不再贅述;校外專家學者,是指若本校有相應的學報、各類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務平臺,那么其校外所有業務涵蓋對象,均為服務對象。科研評價:包括但不僅限于(1)服務對象職業發展所需的科研成果評定;(2)科研激勵機制所覆蓋的,需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的相關科研成果評定內容;(3)評價內容需結合考量科研成果的社會效應、學校推動等內容。
3、數據模型(科研信息電子化操作)科研信息的接受與共享直接反應了科研管理的動態靈活程度。主要是如何保證科研信息在校內工作者之間傳遞的暢通性和準確性,并確保校內科研資源的宏觀掌握與機動調配的需要。本框架每一個面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設定相關文件和具體操作辦法,將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在既定的科學合理的范圍內。從部門管理服務內容出發,以業務為準,表現在“必要支撐—業務流程—業務服務”多層體系。
(四)本框架的不足本框架擬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但在具體實踐上,可能會有以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1、本框架的搭建,建立在科研管理的需要上,宏觀搭建在校內跨部門之間的合作上,比如財務部門、教務部門,以及校外業務合作部門之間的銜接,有待進一步完善。
2、本框架的搭建需要隨時同學校的發展保持步調一致性,政策的保證是這個框架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動態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結合,是本框架健康發展的特點與保障。那么如何在既有管理體系下,完善充實該框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3、準確信息內容的分類,是提供科研服務管理的一大重要前提。各類信息進入這個模型后,信息梳理的標準,信息處理的緊急程度,統一信息可多重分類等情況,需要提前搭建好,本框架沒有明確表現出相關信息,有待具體操作中進一步思考。
三、結語
【關鍵詞】新事業會計制度 科研項目 財務管理 科研預算
近十幾年來,隨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等財政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尤其是2012年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財務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出臺,長期以來困擾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信息質量的諸如會計科目滯后、財務報表結構不合理、不計折舊、捐贈劃撥資產不入賬等問題得到了規范,那么,科研事業單位如何順應時展,結合單位業務特點,加強科研項目財務管理呢?現結合新制度從項目預算的編制,到項目資金的使用、科研成本的核算,再到項目完成的決算等方面,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1.重塑科研預算理念,提高全體人員認知水平
預算環節是項目財務成本管理的基礎環節,它伴隨項目的整個過程,是項目能否有效運行的基本保證。它是根據財務活動的歷史資料,考慮現實的要求和條件,對項目未來的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作出科學的預計和測算。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財務理念,把預算工作提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新制度明確規定科研項目預算主體:由科研項目負責人協助單位財務部門,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原則,根據研究開發任務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真實的編制。
長期以來項目預算由科研項目申請人自己編寫,由于項目人員對財務知識不是太了解,編制的預算往往科目不明晰,該在這個科目下的預算編寫到那個科目,在執行過程中項目總經費雖然還有結余,但經常發生某個科目下的預算經費已經支出完了,其它科目下的預算經費還有結余,項目負責人還要堅持支出的現象,原因是項目預算和支出科目不對應,造成了財務工作上的被動。新制度的出臺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這種現狀,使預算工作進入新的里程。
但我認為,如果預算主體為科研項目負責人,協助者為單位財務部門,可能更有利于預算的編制,理由如下:一方面,申請人對于自己擬申請的項目及所需經費了如指掌,它能夠根據項目的實際需要知道資金要用在什么地方,錢要干啥事,但新的預算要求對于大多數科研人員來說比較陌生,編制的預算比較籠統,而財務部門作為財務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專業知識,將申請人的需求分門別類的放置到相應的預算科目中,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的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采用這種“自下而上”的編制方式,也與預算管理規程相一致,根據項目要求,由申請人首先編制預算,然后由財務部門把關。第三方面,作為財務部門,統管著全院(所)財務工作的方方面面,就拿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來說,全院有13個專業科研所(中心),小的所(中心)只有l0多個職工,大部分所(中心)職工人數在20—50人。每個所都有獨立的財務,財務人員一般為2人,但每個所又有不同的項目組申請不同的項目,預算的單位多而散,這樣,如果由財務部門主編,項目負責人協助,對申報的科研項目的信息資料財務部門就沒有時間做大量而細致的收集整理工作,甚至會出現多頭并進,手忙腳亂。假如科研單位有一個大的資金結算中心,結算中心內部又有諸如項目管理、成本核算等詳細的分工,那么,項目負責人協助財務部門編寫就比較順理成章了。
當然,不管是科研項目負責人協助單位財務部門,還是單位財務部門協助科研項目負責人,財務人員都應該積極與項目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加強學習,按照項目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精細化的切實可行的項目預算。
2.樹立科研成本意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新增一章內部成本費用管理,將科研項目成本、非科研項目成本和期間成本明確的界定出來,為項目的核算提供了理論依據。
成本核算是指成本測算過程中為歸集和分配各種費用而確定的承擔費用。科研成本包括科研所用房屋、儀器設備、水、電、固定資產、科研人員的工資、獎金等。一般來說,大多數單位對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沒有進行全成本核算,盡管也考慮科研成本的高低,由于科研人員出成果意識強烈,也就造成了科研成果在轉化為生產力過程中的高成本,喪失了市場競爭力。對項目的成本核算,應充分考慮單位自身的特點,做到切實可行、簡單方便;將在科研與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所有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劃分為科研成本和期間費用,將科研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儀器設備及房屋的占用費等作為科研成本,對于當期發生的科研生產服務的管理費等公用經費支出,區別情況進行賬務處理,以簡化成本核算,真實地反映科研經費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經費管理費的問題,我認為也應該列入正常的成本核算。有的科研項目明確可以計提管理費,但有的項目卻不允許計提管理費,許多科研單位在科研經費到賬后,只能根據項目規定有的計提,有的不計提管理費,單位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多少經濟效益并不十分在意。當然,對于公益性科研單位來說也許無可厚非,但對于其他科研單位就說不過去了,將科研管理費提取合理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科研單位的積極性,更加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3.增強項目決算觀念,提高財務監督職能
在項目資金的管理過程中,決算分析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現在不論是國家層面的項目還是地區層面的項目,在項目完成時都要決算分析報告,以便對項目的執行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控,進而發現工作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為改進工作提供依據。
新事業單位財務規則進一步強化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職能,規定科研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經濟責任制度、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等監督制度,依法公開財務信息,應當依法接受財務主管部門和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那么,如何有效的開展財務監督呢?
首先,認識到財務監督的重要性。單位主要負責人要重視財務監督,認識到財務監督對科研工作有序開展、財務活動有效進行的重要性;財務人員要加強自身的自律性監督,將財務監督融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實現管理與監督的相互整合、滲透。
其次,明確財務監督的內容,不僅對各項收支的合法性、合規性,而且對科研項目資金的核算管理和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均衡性等方方面面的監督。科研院所要制定嚴格的內控制度,加強科研財務監督;加強科研經費的效率監督,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還要防止產生新的資金沉淀,減少和防止無效或低效項目占用資金,從而達到提高整體資金綜合利用率的效果。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責任制,嚴格財務報銷制度,科研項目資金使用可以嘗試執行公務卡管理,加強財務部門與科研管理部門的聯系和溝通。項目承擔單位負責財務監督和財務控制,結項時經費必須經過獨立審計。
第三,領會財務監督的方式: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除了突擊檢查,單位內部每年至少審計一次,發現違規違紀現象,及時糾正,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我們要提高科研財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統一的電腦聯網財務報告系統(月報),針對各大類開支建立風險預警指標,超過指標,則向有關方面調查并發出警告。這方面,我覺得農業部國家產業體系管理的方式比較值得借鑒,體系建有項目日志,項目工作人員每日將業務工作記錄日志,而業務的發生往往是與財務資金密不可分的,這樣,事中監督就有據可查,大的開支在哪個時間段發生,就會一目了然,在一定程度可以防止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科研經費等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總之,科研項目的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的、艱巨的工程,我們要秉承長期以來形成的好的管理經驗,以這次新制度的實施為契機,深入挖掘自身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人為本,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規范科研項目財務管理,有力地促進科研事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輝.高校科研財務管理規范化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