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1: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扶貧資金專項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強化扶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
扶貧專項資金是專為貧困地區提供的資金,具有設計范圍廣,使用人數多,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如果扶貧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工作沒有做好會直接影響著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價值,導致貧困地區無法得到穩定的發展,也就無法減小貧困差距,因此需要人們意識到扶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對扶貧專項資金展開全面并且有效的審計監督來保證扶貧專項資金的有效落實。
二、強化扶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工作的對策
1.采用事中以及事前介入的方法,展開跟蹤審計
因為扶貧開發項目大多數是將村作為單位來展開規劃以及實施的,其中涉及內容非常廣,如果等到事后在進行審計工作,難度就會增大許多,因此可以采取事中以及事前介入的方法展開跟蹤審計工作,通過提前介入來了解該項目規劃是否可以得到關注的滿足,是否可以真正的解決群眾的問題,是否足夠科學,是否尊重廣大群眾的意見。項目的具體實施是否有群眾代表或者群眾的參與監督,是否嚴格遵照項目規劃進行實施,是否存在有浪費現象,采用這種跟蹤審計的方法可以確保扶貧專項資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2.給予資金安全一定的重視,展開專項審計工作
為了可以真正的保證扶貧專項資金可以得到專款專用,保證資金在村,鄉鎮,財政局,市扶貧辦等實施單位的每一個具體的經辦環節都不出現任何問題,就需要對扶貧專項資金展開定期的專項審計。借助定期審計,確保資金處在安全的狀態,同時對資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原因的查找以及糾正,從而使扶貧資金可以發揮出最大化的效益。
3.給予項目建設一定的重視,展開決算審計
為了可以有效的防止對項目工程造價進行高估,對項目工程投資進行虛增,項目資金出現流失等現象的發生,需要對扶貧資金主導的或者是全額投資的項目進行竣工決算審計,重點查看項目的現場簽證是否具有真實性,對工程造價中存在的“水分”展開嚴格的擠壓,有效的防止扶貧資金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出現漏,滴,冒,跑等現象。
4.和常規審計進行有效的結合,對扶貧專項資金展開日常監督
其一,和每年都實施的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進行有效的結合,重點對扶貧專項資金市級的專戶制度,專賬制度以及報賬制度的實際落實情況進行關注,對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檢查,同時需要檢查扶貧專項資金是否按照進度進行撥付,有無存在拖欠現象,有無對扶貧專項資金進行多用現象。其二,?⒉普?部門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和部門的預算執行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給予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部門一定的關注,看這些部門是否存在對扶貧專項資金進行截留或者是將扶貧專項資金用于其他辦公經費支出現象的發生。其三,需要和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進行有效的結合,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有對扶貧專項資金進行騙取,挪用以及截留現象的發生。借助這種常規審計方法展開拉網式的排查以及監督,從而將扶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死角進行有效的清除,保證扶貧專項資金可以真正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用。
5.對審計力量進行整合,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指導
因為扶貧專項資金具有實施周期相對比較長,實施的范圍非常廣并且使用對象也非常廣這3個明顯的特點,因此如果僅僅只是依靠審計機關來對扶貧專項資金展開審計監督工作是遠遠不夠的,不能使審計監督工作實現全覆蓋以及高質量的標準,因此也就限制了扶貧專項資金的更好使用。所以在強化扶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管理工作時,不僅需要將審計機關的審理力度以及審計力量加大。同時,還需要讓市財政局的衛生,教育,交通,牧,水,林,農等扶貧項目綜合管理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內審機關以及項目主管部門對社會審計力量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對扶貧專項資金進行審計監督以及管理工作可以得到全面的加強。市審計機關還需要加強對行業的管理以及對內部各項審計業務的指導,加強各項工作的協調,使審計信息可以得到共享,同時需要給予審計整改追蹤督辦工作一定的重視,對于在項目正在實施中出現的騙取扶貧專項資金現象,對項目進行隨意調整現象,對項目規劃進行隨意更改的現象進行及時的糾正。
扶貧資金,強調條條塊塊,分散投放使用,效益小、效果不明顯,這是長期困擾扶貧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海南省建立集中扶貧資金,集中扶貧對象,集中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突出問題的“三集中”扶貧開發工作機制,以縣為單位,整合扶貧、發改、民宗、農業、水務、交通、教育、衛生等部門的涉農資金,形成合力,集中投向貧困農村,實行整體推進。
據統計,2011―2013年,全省整合各類資金6億多元,集中扶持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發展以種養為主的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開展職業教育和扶貧培訓。還積極探索小額信貸扶貧模式,解決貧困農戶發展“瓶頸”問題。
省農村信用社把小額信貸向貧困農戶延伸,降低信貸門檻,簡化貸款程序,擴大貸款規模,支持貧困農民發展特色產業。臨高縣新盈信用社鼓勵貧困農戶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形式貸款,讓社員在使用貸款時互相監督,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風險。僅2013年,海南累計投放小額貸款財政扶貧貼息資金2473萬元,引導帶動發放小額信貸資金6.38億元,同比增長33%,受益農戶達1.28萬戶。
機關、企事業單位對貧困村開展以“幫思想、幫門路、幫資金、幫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定點扶貧和干部駐村對口幫扶貧困戶的工作,在海南已經持續不斷地開展了十多年。
地處海南中部的屯昌縣是省級貧困縣,近兩年來,屯昌安排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對幫扶”114個村委會,包括縣四套班子領導在內的副科級以上干部結對幫扶397戶貧困戶。僅2013年,全縣聯村入戶幫扶工作直接投入資金物資884.328萬元,為貧困戶辦實事695件。縣委、縣政府這一舉措,為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注入了新活力,當年貧困人口減少1190戶5075人,人均年收入增加688元。
對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村民邱國文來說,2013年是個好年頭,因為他們全家告別住了40多年的破房子,搬進了混凝土結構的新房。他逢人就說,“是‘親戚’省委辦公廳幫我建的房!”省委辦公廳共幫助像邱國文一樣的18戶貧困農民建起了新房。近幾年來,海南省機關派出干部5000多人次輪流入駐157個貧困村,引進、投入資金物資近7億元用于貧困村、貧困戶扶貧開發,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貧困地區的一致好評。
多年實踐證明,發展種養產業是貧困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徑。海南省抓住大部分貧困地區土地肥沃,雨量、陽光充足,植被容易生長這一自然資源優勢,扶持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發展種養業,以增加收入,加快脫貧致富。
在產業扶貧中,海南積極扶持、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實行“公司+農戶”、“科技十農戶”等模式,建立以“專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戶”等形式的經濟共同體,幫肋貧困地區農民找準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以形成“一村或數村一品、一鄉或數鄉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近3年來,共投入資金2.6億多元,扶持貧困地區農民新種植、管理橡膠、檳榔等熱帶經濟作物和綠橙、香蕉等熱帶瓜果29萬畝,飼養家禽家畜363萬只、蜜蜂1.3萬箱、海淡水養殖2906萬尾等。地處霸王嶺腳下的昌江縣七叉鎮貧困戶陳慧珍和村里4個姐妹領到扶貧部門發放的100箱蜜蜂來飼養,短短幾個月,蜜蜂已經發展到300多箱,如今已經賣出1700多斤蜂蜜,收入近12萬元。
觀念落后、技能低下,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來,海南省加大力度,每年至少投入兩千萬元用于實施以農村貧困剩余勞動力培訓輸出為主要內容的“雨露計劃”。截至2013年,全省投入“雨露計劃”中專班培訓資金7927萬元,培訓9850人,其中2479人已獲得中職學校畢業文憑并實現就業或自主擇業,就業率一直保持95%以上。
就讀于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的小吳是屯昌縣人,父母以務農為生,收入微薄,無力支持他繼續就讀高中。2010年,在省扶貧辦等部門的幫助下,小吳進入了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學習,在校期間不僅學雜費全免,每月還可以領到幾百元的生活補貼。這位今年即將畢業的小伙子,早已被龍泉集團旗下公司提前“預定”,成為“雨露計劃”又一受益者。目前海南全省共有15所學校被定為“雨露計劃”指定招生培訓學校,學習專業涉及酒店服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計算機應用、中西式烹飪、美發與形象設計、汽車運用與維修和焊接技術等。
扶貧資金是國家用于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專項資金,對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起到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用好用準扶貧資金,是海南扶貧開發工作的又一亮點。
首先,陽光操作。堅持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建立健全扶貧資金項目招標、議標、公告、公示制度,通過群眾大會、電視廣播、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將資金項目實施單位和負責人、項目建設內容和資金規模等情況公告、公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一、掌握財政專項資金的相關政策執行和落實情況
審計人員應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一是要深入學習領會各項專項資金政策的相關文件、預期目標、操作規程,從而掌握如何確保政策有效落實;二是以當地財政部門和資金管理機構為著陸點,收集各種專項資金的立項依據、批準文件、組織機構設置、實施進展、政策覆蓋面等情況,通過分析、調查等方法,一方面審查政策是否執行到位,是否符合當地社會自然經濟條件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無虛假申報、盲目申報、少報漏報而忽視社會和諧發展的問題,是否存在沒有完全按照文件精神執行國家相關資金政策等問題。另一方面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延伸相關單位和個人,審查專項資金是否真正落實到實處,是否存在有些項目根本未實施,資金仍滯留財政賬戶;是否存在已開工的項目,資金不能按工程進度下撥到建設單位,而影響項目建設的進度;是否存在因理解政策偏差而出現資金閑置和部分人群應受益而未受益現象。
二、以專項資金為主線,圍繞資金的投入、撥付、使用、管理等主要環節開展審計
①在資金投入環節上,要摸清資金的總體規模、結構分布和投向變化情況,檢查是否嚴格按下達的文件計劃執行,是否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戰略和人民群眾實際需求,進而全面反映和評價政府資金投入的總體情況及現狀;②在資金撥付環節上,要監督財政和負責資金安排分配的主管部門,是否按照規定的金額比例進行配套,并及時分配、撥付資金,是否存在地方政府財力不足、資金挪用、延遲撥付、滯留閑置和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等問題;③在資金使用環節上,不但要從賬表及票據等原始憑證入手,而且要深入實地進行實地勘察、測量,或者走訪受益人群,廣泛聯系實際,做出審計結論。重點檢查財政專項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存在損失浪費的情況。包括票據是否合法,資金支出是否符合政策,支出內容是否真實,用途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截留、挪用、虛報冒領、擅自改變用途的情況。具體如違規挪用資金補充辦公經費,發放獎金、津貼和福利,項目之外購車、搞基建,擅自出借資金,或者利用稅務等部門“代開”的運輸、勞務等票據套取資金,以合法形式掩蓋虛假事項和不實內容。以及用白條支出,施工單位多結算工程款,工程未按期交付使用、向不符合專項資金使用條件的人發放補貼,和政策執行不到位致使資金滯留的現象。同時要關注有無隨意縮小規模,未按批復文件規定進行建設實施,以便達到侵占專項資金的目的;④在資金管理環節上,審查資金是否實行專戶管理、專賬核算,是否實行報賬制、招投標制度,資金撥付是否執行嚴格的審批制度,杜絕虛報冒領現象的發生。
三、審計目標上,充分關注專項資金效益
現行專項資金項目按功能和作用可分為公益性、準公益性、經營性三類。在對未來效益的審計評估時,要充分考慮審計風險,既要進行趨勢分析,更要注重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公益性項目效益審計的重點是以社會效益為主,如與人民生活有關的社會保障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教育投資,與地方硬件建設有關的交通建設資金、城建資金等等,對此類資金的效益評價,要肯定成績的基礎上,站在長遠發展的高度,確保保障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效益性,挖掘仍然需要保障的人群,以及分析當地資金實力,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對項目建成后涉及資產移交及后續管理、維護的,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評價,主要包括資產接收管理的主體是否合法及其管理能力如何,現行管理體制能否滿足長遠發展需要,運行收入與成本費用有無嚴重倒掛,使運行難以為繼而無法長遠發展。對準公益性項目效益審計的重點既要立足社會效益,又要兼顧經濟效益,如與“三農”有關的支農資金、扶貧資金、水利資金、農田建設資金等,評價其效益時,一是利用宏觀經濟與社會指標,從分析項目是否按期完成,促進增加就業機會情況、改善投資環境情況,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拉動周邊和相關產業的成長和區域規模經濟的形成、提升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方面,評價社會效益情況。同時要評價其對增加農民收入,運行后增加稅收等經濟效益情況。對經營性項目效益審計的重點是以經濟效益為主。如與發展生產力有關的科技、技改資金,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環保資金等,評價其效益時要牢牢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利用財務、經濟、技術能力指標,如投資回收期、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財務凈現值、工業凈增加值等指標以及是否增加產業化程度、提高生產能力、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分析結果,評價經濟效益情況。同時利用項目對改善資源的消耗與利用以及是否符合環保法規、政策和標準,噪聲、污染物等排放是否控制在規定標準之內、治理措施是否有效、改造生態的能力如何等方面的分析結果,評價資源與生態效益情況。
四、推進審計公告制度
根據貧困村不同的貧困原因,我們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施策。針對邊遠偏僻村交通不變,信息閉塞的實際,我們大辦交通,修建村社道路,著力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針對旱片死角村水利設施落后、靠天吃飯的實際,我們興辦“五小水利”,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難”問題;針對水庫淹沒村人均耕地少、群眾致富無門路的實際,我們通過能力扶貧,采取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適用技術培訓等手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在貧困戶的幫扶上,我們堅持部門包村、干部幫戶,每一戶貧困戶落實了一名幫扶責任干部,實施“一戶一策一責任人”的到戶幫扶責任制,幫助貧困戶制定發展規劃、落實脫貧項目,形成了“全覆蓋”幫扶格局。同時堅持先易后難,分步推進。
二、工作亮點
(一)精準識別,扶貧對象明。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摸清全縣貧困底數,嚴把貧困對象識別程序,確保精準扶貧工作不走樣和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在貧困戶的識別中,采取量化指標、定性指標與村民代表民主評議相結合等方法,創新推出“三步工作法”和“四因四缺分類法”,用“定位儀”和“瞄準器”對扶貧對象進行準確定位和精確瞄準,確保貧困識別落實到戶頭人頭上,力爭做到“零錯漏”。“三步工作法”就是在貧困對象識別上,采取“一申請、兩比選、三公示”。首先由農戶申請,然后由村民代表和村委會比選,確定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戶對象名單,經過三次公示后,最終確定貧困農戶名單。“四因四缺分類法”就是在致貧原因分類上,按照因病、因殘、因學、因災和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力、缺動力等,進行細化分類,明確每戶貧困戶具體致貧原因,有針對性地予以幫扶。
(二)精準幫扶,扶貧措施實。一是開展精神扶貧。在扶貧村廣泛開展扶貧政策宣傳,樹立創業致富榜樣,擯棄“貧窮光榮”的落后觀念,將“要我扶貧”的思想轉變為“我要扶貧”的行動,徹底改變貧困村群眾的精神面貌,振奮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二是開展基礎扶貧。整合土地整理、飲水工程、“小農水”和村道路改建等基礎設施項目,加大項目安排向貧困村的傾斜力度,逐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新建和改造村社道路49.5公里,新建便橋121座;新建和改建提灌站、塘堰、囤水田等基礎設施220處,改造中低產田2.82萬畝,新增蓄水能力564萬立方米。三是加快產業扶貧。在貧困村重點發展優質糧油、道地藥材、優質水果、綠色蔬菜、特色干果和現代畜牧等六大特色產業。四是實施行業扶貧。統籌整合衛生、文教、社保等行業資金,加大對貧困村的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新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35處、村級便民服務中心15處,建成村級醫療衛生室90個、農村廣播站33個,將貧困村民全部納入新農保,促進貧困村生活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五是開展能力扶貧。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引導性和技能性培訓,動員500名貧困農民參加機電、服裝、汽修等13個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農戶就地就近就業水平
(三)精準管理,扶貧機制新。堅持幫扶計劃到村到戶、教育培訓到村到戶、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基礎設施到村到戶、社會保障到村到戶“五個到村到戶”,力求做到“扶貧扶志、幫窮幫心、脫貧脫根”。一是建立黨政領導、部門分工、群眾主體的扶貧工作機制。實行領導干部掛鉤幫扶、單位部門駐村幫扶、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由單位選派干部組建成駐村幫扶工作組,每組分別由一名縣級領導、三名以上駐村干部和兩個部門實行對口扶貧,建立了黨員干部、專業技術人員與貧困戶“點對點”、“一對一”、“多對一”等形式的結對幫扶制度。二是建立項目牽引、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三是建立創新龍頭帶動、專合引領、農民參與的產業發展機制。針對扶貧村產業落后、基礎薄弱的現狀,難以引進有實力的農業業主,將農業企業作為全縣產業扶貧的牽引企業,鼓勵養殖大戶,采取寄養制模式,引導貧困戶一家一戶,小規模發展散養生豬產業,對生豬養殖散戶依然采取“五包一保”的利益連接機制。探索建立部門加支部加協會加貧困戶的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模式,由涉農部門提供項目支持,貧困戶以土地或勞動力入股,村兩委負責具體實施,產業收益實行按股分紅,這樣既增加了貧困戶收入,又壯大了集體經濟,更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三、工作措施
1.領導重視,目標責任明確。為做到扶貧精準滴灌,實現貧困戶脫貧,縣委、縣府多次組織召開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會,并以大英縣委辦公室、大英縣人民政府印發了《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方案》明確縣級領導聯系貧困村,縣級部門定點幫扶貧困村,實行駐村幫扶。
2.加強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加大對扶貧移民重點項目的實施過程、資金使用、工程質量、效益情況的稽查力度,強化扶貧移民項目監管。嚴格執行縣級報賬制、項目業主負責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和質量終生負責制,確保項目質量和效益。完善扶貧移民工程建設競爭入圍機制,創新群眾參與項目管理的機制,充分發揮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和監管的主體作用。
3.提升理念,創新工作機制。以“6995”平臺為載體,落實好貧困戶聯帶幫扶小組,組織貧困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引導發展產業,對有勞動能力又急需脫貧愿望的進行勞動技能培訓,促進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致富。利用駐村扶貧幫扶工作組,深入貧困村、貧困戶,根據地理位置和實際情況制定幫扶計劃。利用專項扶貧資金啟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計劃。爭取實施小額信貸、雨露計劃、扶貧易地搬遷等惠農政策,有效改變貧困村、貧困人口的資金短缺、上學困難、居住環境惡劣的現狀。
4.強化紀律,增強辦事效率
加強機關制度建設,落實上下班簽到責任制。嚴格小車管理,加強“三公”經費公開,杜絕大吃大喝現象,沒有發生違的八項規定事件行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貫穿于扶貧移民工作全過程,扶貧移民干部更加注重自身修養,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和廉政紀律,確保扶貧移民資金、項目和干部安全。
四、存在問題
一是農村空心現狀制約產業發展。由于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留守群體在農業生產技術掌握上有較大難度,動員一家一戶發展產業相當困難,農村空巢化現狀與農業產業化發展不相適應,帶動貧困農民主動參與農業產業發展還需要作更多探索。二是貧困村民增收渠道不寬。由于當前農民增收主要靠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由于農業產業鏈較短,農資價格不斷上漲,農產品特別是生豬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種養殖業增收的空間狹窄,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不多,貧困村民實現快速脫貧難度較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推進項目實施速度,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及早啟動2015年扶貧項目、移民后扶專項項目。
二是實施雨露計劃、小額信貸、扶貧搬遷等三大扶貧品牌。搞好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制定實施方案,分步實施。
三是認真開展“10.17”中國扶貧日宣傳,推動全社會參與扶貧開發。利用全國扶貧日宣傳為契機,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加大對扶貧工作新方法、新經驗、新成果的宣傳力度,確保我縣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是按季度及時兌現移民后扶直發直補資金。對全縣移民人口再次進行核準登記,依法依規及時兌現直發直補金,確保庫區移民村社會穩定。
一、加強思想建設,領導班子“一線指揮部”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我局領導班子由5名成員組成。局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干事業、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注重自身的
政治理論學習,自覺加強理論修養,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認真學習審計業務知識,努力提高領導本局業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榮辱觀,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為己任,以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審計工作之中。堅持領導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和民主生活會制度,充分發揚民主,高質量地開好每年不少于1次的民主生活會。凡涉及人、財、物等重大事項,都落實了對“三重一大”事項須經黨組成員集體研究討論決定的規定,嚴格按照各項組織程序和規章制度辦事,班子成員之間團結協作,在職責履行上分工不分家,積極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其位,謀其正,思其職,盡其責,堅強領導,理性思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切實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上有新的成就。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貴武同志因年齡到杠改任調研員后,積極協助新任局長的工作,不計得失,不講價錢,一直默默無聞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現任黨組書記、局長盧佳林同志到任后,刻苦鉆研審計業務,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經常加班加點,勤奮工作,被機關人員稱為“我們的好帶頭人”。
二、注重隊伍建設,為首府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作用明顯發揮。
審計工作開展和審計質量的提高需要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素質過硬和形象良好的審計隊伍,我們把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教育引導審計干部積極開展學政治理論、學業務技能、學科學文化、學實踐與管理的活動,大力提倡“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愛崗敬業精神和“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扎實工作,勇于創新”的奮發進取精神,按照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廣泛深入地開展“守法、文明、誠信”活動,倡導自覺履職盡責,樹立法律與公德意識,自覺養成講道德、講秩序、講文明的行為習慣;倡導在社會做一名守法公民,在單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在家庭中做一名模范成員;倡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依法行政意識、廉潔從審意識、以人為本意識。堅持各項工作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堅持自身行業的文明執法,始終圍繞“擦亮服務窗口,爭創文明行業”這—主題,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切實在提高各項工作的服務質量上做文章、出實招、求實效。堅持廉政勤政,我們始終把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二條生命線,為廉潔從審提供可靠的組織紀律保證,相繼制定了《審計組廉政紀律公示制度》、《科級干部述職述廉制度》、《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廉政建設審計組長負責制》、《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制度》、《審計紀律監督卡反饋制度》、《禮品上繳登記制度》、審計組長執行審計廉政紀律報告制度》等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并積極開展扶貧、救助、捐贈活動。近年來,為清水河縣、武川縣的貧困鄉鎮村投入扶貧資金15萬元,為土左旗把什鄉民族小學捐贈桌椅20套,清水河縣暖泉村委會捐贈桌椅、沙發10套(件),號召全局黨員干部職工為災區、紅十字會、捐款3200元,捐獻衣物1485套(件),在與土左旗察素旗鎮水泥廠社區的“訪民情、解民難”活動中捐獻款物3000元,與錫林南路電前居委會的結對共建活動中,資助電腦、打印機款8000元,慰問貧困戶和貧困黨員款7000元,特別是在這次5·12地震發生后,局機關和全體審計人員積極為災區捐款18820元、交納“特殊黨費”35500元。
我局在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基礎上,十分注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牢固確立“文明樹形象,文明出效益、文明促繁榮”的全新觀念,按照市文明辦《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的實施意見》,切實夯實文明創建的基礎,努力建設“學習型”、“道德型”、“文化型”、“服務型”的審計機關,緊緊圍繞建設“法治、誠信政府”的要求,研究制定適合審計工作特點、行業條件的規范化服務標準和具體可行的措施,廣泛開展誠信單位、誠信行業爭創評比活動,為綠化、美化、凈化、亮化首府環境獻計獻策,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大力推進首府文化事業發展發揮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
三、加快審計轉型,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有新的提高。
去年以來,局黨組按照上級要求加快審計轉型步伐,認真踐行審計廳提出的“二十字”方針,在全局上下開展了大學習、大討論,使全局人員的審計理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家自覺圍繞中心,強化服務樹形象。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經濟工作中心,在抓好審計監督的同時,建立了全新的服務機制,努力提高參與和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