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鄉的詩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自由心靈;詩歌;張烈鵬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34-0175-03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往今來,涌現了不少成就斐然的詩人和難以計數的詩篇,作為一種文學樣式的詩歌,已經沉淀為我們重要的精神形式。人類的繁衍,不僅是種的延續,還是精神的延續,詩歌之所以能夠參與人的精神的建構,是因為這種文學樣式本身具有一種重要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源自心靈的,它支撐了人對自由心靈的渴望,這種與心靈密切關聯的詩歌的力量往往是其他外在環境所不能給予的。
讀張烈鵬的詩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力量,也窺見了詩人的自由心靈。在閱讀張烈鵬的詩歌之前,我其實并不認識這位詩人,但一旦進入他的詩歌所營造的藝術世界時,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張烈鵬是一個生活的歌者,他的詩歌題材廣泛,處處閃現生活的真義,在他的筆下,自然現象、現實情境、人生感懷,愛情、親情、友情,思鄉、念舊、相知均能入詩,從他的這些詩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詩意飽滿的人,一個精神豐盈的人,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正是這樣一位詩人,用多彩的詩筆,不但呈現了生活的真諦,還建構起一個自我精神對象化的詩意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詩人能超越凡俗的物質世界的一切羈絆,他的自我應該是無比強大的,也是無比自由的。
思鄉詩是張烈鵬詩歌中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結合這類詩歌作具體的分析。故鄉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一種精神符號,她具有巨大的包容張力和召喚功能,無論游子身在何處,故鄉總是讓他魂牽夢縈、割舍不得。張烈鵬以細膩的情感寫出了故鄉對游子的召喚和游子對故鄉的依戀。
“用彎彎的小路為綢帶/把故鄉的田野扎起來/寄給你/可是,誰又是/最可靠的郵差//用朦朧的月光為信封/裝入故鄉的風情萬種/寄給你/可是,鴻雁可否捎去/那么多的內容//用四季的風雨為筆/書寫故鄉的每一個朝夕/寄給你/可是,你能否辨認/是誰的字體”(《寄》)
“人在天邊/足跡卻在你的心田//淚在眼眶/卻為何打濕了你的衣衫//墨跡未干/卻成就了柔情千年//步履蹣跚/卻走出了永遠永遠”(《游子的故鄉》)
這是張烈鵬思鄉系列詩歌中的前兩首,大體體現了他的思鄉詩的總體精神結構。張烈鵬將他詩歌的總標題定為“遙寄――夢中的家園”,“遙”昭示了距離,正是因為有了距離,才有牽掛,有了牽掛才有召喚,這是故鄉對遠方游子的牽掛與召喚。“夢中的家園”則是游子的心靈依歸,是游子的精神棲息地,它已不再僅僅具有現實故鄉的意義能指。從這一標題來看,故鄉和游子之間構成了一種互為呼應的關系,中間連著一條永遠割舍不斷的精神紐帶。
我們知道,自由心靈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獲得并非易事,需要詩人對生活世界有獨立的判斷和穩定的立場,具體體現在詩歌中,詩人的價值向度應該是恒久的,擁有了這種恒久的價值向度,詩人才能夠堅持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環境左右。在張烈鵬的筆下,春燕、春雨;秋夜、秋雨;春色、秋色;每一次花開,每一次雨落,每一個節日,每一個村莊,都寓含著故鄉的故事和回家的感覺,以及綿延不絕的鄉思鄉愁,所有這些,都源于詩人對故鄉的熱愛:
“最愛戀心中的那個老巢/一年年牽著春風數萬里尋找/不在乎它的簡陋和狹小/更不問主人的地位究竟多高/一趟趟銜來春泥將它筑牢/不變的癡情寫就無字的/總是對老窩唱個不停/唱出了人世間最好的歌謠/總是讓老窩熱熱鬧鬧/這熱鬧又豈不是心靈的擁抱”(《春燕》)
“誰把淚水抹得/滿天都是/莫非你又在望鄉/悄悄地哭鼻子/春風最懂得溫柔/無聲地為你擦拭/卻在淚痕里/成就了婉約的詞/大地的衣襟濕漉漉的/那么多紅花綠草/欲言又止/在晶瑩的淚光中/被你染上了鄉思”(《春雨》)
詩歌是人類精神的對象化,是心靈的外化,詩人也許并沒有長久離開過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也沒有那種真正的漂泊體驗,但是,詩人依靠對生活的獨特敏感,準確把握和傳達了這種情感。正是因為在詩人的內心,故鄉具有無盡的包容性,也正是因為在詩人的內心,永遠有著這樣的家園,他的內心才無比的強大和自由,當這種心靈外化為詩歌的時候,我們才能被深深地感染。
“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煦暖的春風在一次次丈量/地圖上那一點點距離/卻分明占用了漫漫時光//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湍急的江水在日夜奔忙/雖然闖過九曲十八彎/為什么大海依然在遠方//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南飛的雁陣在展開翅膀/縱然掙扎到筋疲力盡/也要回歸夢中的村莊”(《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
這首詩寫出了歸鄉的艱難以及歸鄉的決絕。詩歌運用反問的方式,不僅對現實的生存處境進行追問,也對常規的理性規范進行追問,其中寓含的仍然是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排比句的運用,不但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同時也使得情感一瀉千里不可阻擋。誠然,張烈鵬寫了大量的思鄉詩,思鄉又是詩歌的母題之一,這難免模仿別人和重復自己,但我們所看到的張烈鵬的思鄉詩,每一首都有獨特的構思和精巧的表達,這就說明,思鄉這種情緒已經深深地沉淀在詩人的心靈深處,對此他可以自由地進行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張烈鵬不僅寫了大量傳統思鄉題材的詩歌,還寫了為數不少有關“打工群體”思鄉的詩歌,這是一種獨特的“現代性”體驗。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城鄉二元對立的格局逐漸被打破,大批鄉村青年奔向城市,希望在城市中實現理想。這些進城的鄉下人,內心充滿了復雜的矛盾情感,一方面極力地融入城市,想改變自己的鄉下人身份,但同時又因為這種強烈的身份意識反而帶來了巨大的身份認同的焦慮,最終很難真正地融入城市,他們與城市總是格格不入,與城市的關系是一種“在”而“不屬于”的關系,也就是在這時候,這些漂泊的游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最為濃烈。詩歌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詩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也感受著時代社會文化的變遷,同時更敏感地感受著這一文化變遷給人們內在心靈帶來的巨大震蕩,所以張烈鵬雖不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打工仔”,但他卻敏銳地感知了這一獨特群體的心靈體驗,這也構成了他詩歌中最獨特最有分量的部分。
“車廂里總是塞了又塞/人和鄉愁一起超載/從天南地北不同的方位啟程/卻讓同一首歌響徹長城內外/歸心似箭/千里冰封腳下踩/回家過年/關山擋不住熾熱的情懷/當客車疲憊地停靠在大年的站臺/它依然側耳聆聽著/馱回來的鄉音是否更改”(《春節回鄉的客車》)
這首詩寫出了歸鄉者群體的龐大,以及這些歸鄉者心情的迫切。這些歸鄉者應該都是離鄉的尋夢者,當初他們為了尋夢奔向了四面八方,但不管夢想是否實現,最終他們還是要從四面八方再迫不及待地奔回故鄉。張烈鵬善于使用動詞,他不少詩歌甚至就用動詞做標題,比如《嵌》《牽》《寄》《吻》《讀》《剪》《關》《銜》《系》《撿拾》《串聯》等等,在這首詩中,“塞”、“踩”、“擋”、“停靠”、“側耳聆聽”、“馱”等動詞的運用,使得詩歌氣韻生動,情境感人,這需要熟稔的藝術技巧,更需要對歸鄉者有真切的心靈體察,唯如此,才能在濃郁的詩意之外呈示真實的心靈。
“總有堅硬的皮鞋踩在身上/沒人關注腳下的痛癢/呼嘯而過,大大小小的車輛/碾壓中有多少冷酷和瘋狂/噪音刺耳,尾氣排放/麻木了水泥路呆滯的臉龐/夜深人靜時依然惆悵/路燈正不懷好意地滿街張望//真不如做那鄉村的田埂/總是被無名花草染得噴香/一雙雙赤腳傳遞著體溫/千萬盞螢火為它照亮/青蛙的歌喉一聲聲高亢/秧苗獻上清新的詩行/即使在風雨中滿身泥濘/又何嘗不是舒展的模樣”(《城市的街道》)
“我把故園裝進拉桿箱/躑躅在都市的熙熙攘攘/一路承載了太多的重量/拉桿箱的腳步總是踉蹌/街面的水泥堅硬如鐵/箱底的滑輪遍體鱗傷/紅綠燈在路口不停地閃亮/城市的表情虛幻而夸張/拉桿箱喘息著駐足遙望/一條條街道依然漫長/短小的拉桿漸漸無力/滿載的鄉愁將置于何方”(《拉桿箱》)
這兩首詩寫出了城鄉的反差,這種反差不僅僅是物理屬性的,還是心理體驗的。《城市的街道》表現得更為直接,詩歌運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了城市的冷酷、麻木和瘋狂,鄉村的溫暖、幽靜和清新。《拉桿箱》寫出了城市的虛偽和夸張,以及鄉下人進城的迷茫,雖沒有對城鄉作出直接的對比,但其中寓含的價值取向則是相當明確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首詩中,詩人都使用了典型的具有現代性特征的物意象,“城市的街道”和“拉桿箱”無疑彰顯了現代社會的進步,但正是這種進步帶給了一個特定群體“城市恐懼癥”和“鄉村憂思病”。在以下這首《不如刪除所有的節日》中,這種糾結的心靈體驗被表達得更為淋漓盡致。
“歲月的鍵盤/應該安一個刪除鍵/把所有的節日全部刪完/刪除節日/就刪除了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刪除了元宵花燈鬧翻天/刪除了龍舟競渡笑聲喧/刪除了八月十五月兒圓/日日夜夜/一樣的平平淡淡/歲歲年年/不再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雙雙淚眼”(《不如刪除所有的節日》)
張烈鵬在詩歌中多次寫到節日,比如《中秋》《臘八粥》《過小年》《年關很近,鄉關很遠》《春節回鄉的客車》《某個村莊的年關》《立春》《清明》《粽子》等等。我們知道,這些節日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正是這些節日,使得一個民族獲得了相對穩定的共通的心靈體驗。每逢節日,人們總是能夠因某種文化上的因由被牽系在一起。但在這首詩歌中,詩人卻表達了一種遭受阻拒的心靈體驗,節日不但不能讓人們團聚,反而增添了更多的鄉愁。
事實上,只有對自己浸染其中的傳統文化異常熟悉,才能有如此悠長的情思和奇絕的詩句。自由心靈不但具有獨立性,還具有超越性,它要求詩人熟悉傳統、洞察現實,同時又能突破傳統和現實的囿限,作出心靈的自由拓展。從這些獨特的思鄉詩我們可以看到,張烈鵬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根”,同時在這一傳統文化之“根”的滋養下,獲得了足夠的心靈張力。
張烈鵬的詩歌大都是“小詩”,除了《永遠的六十年》這樣少數幾首長詩外,他的詩歌大都比較簡短,但這些短詩卻在方寸之間盡顯詩歌無窮魅力。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小詩”曾經盡得風流,劉半農、沈尹默、宗白華、冰心,都是“小詩”的代表詩人,印度詩人泰戈爾更是以“小詩”傲視世界詩壇。中國朦朧詩代表詩人顧城的詩歌也是非常短小,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張烈鵬的詩歌簡短有力,明凈洗練,有現代“小詩”的哲理內涵,同時又洗去了朦朧詩的晦澀曖昧。
“是誰把夕陽嵌入藍天/成就了大自然絕美的浪漫/彩霞紅著臉奔走相告/秋風在稻浪上撫掌贊嘆//是誰把一顆心嵌入思念/抒寫了人世間最美的情感/一份愁重于那關山千里/一滴淚能打濕春秋萬卷”(《嵌》)
“裊裊升起的炊煙/牽著我兒時的心愿//彎彎曲曲的小路/牽著我走出鄉間//一頭如瀑的秀發/牽著我滾燙的視線/一架美麗的金橋/牽著我不變的情感”(《牽》)
“我在春風中撿拾你的氣息/竟撿起了花香萬里//我在小路上撿拾你的足跡/竟撿起了那么多的回憶//我在詩書中撿拾你的淚滴/竟撿起了情感的妙筆//我在歲月里撿拾你的傳奇/竟撿起了永遠的甜蜜”(《撿拾》)
這些小詩都是非常樸素、自然和清新的,無論是意象的選取,還是意境的營造,毫無晦澀可言,詩歌的意旨無疑是澄明的。正如前文所言,詩歌是心靈的外化,這種澄明的詩歌對應的也應該是同樣澄明的心靈。
“是你長長的辮子拍打腰間/是我用手輕撫著你的臉/是你深夜遙望的月兒彎彎/是我將煙頭扔下獨憑的欄桿/是相見時你落下的一組粉拳/是夕陽下我們佝僂的軀干/是百年后那一雙蝴蝶起舞翩翩”(《弧線》)
這首《弧線》與顧城同題的詩歌相比毫不遜色。詩人和顧城一樣,尋找到了事物之間相同的規律,很好地做到了動作意象的超常組合,但是這首詩比顧城的《弧線》色彩更加明凈,詩意更加雋永。
“相思是那彎清瘦的月亮、一半是笑臉、一半是斷腸//相思是那壇千年的陳釀/一半是纏綿/一半是奔放//相思是那本婉約的辭章/一半是墨跡/一半是淚光//相思是那種銀河的守望/一半是織女/一半是牛郎//相思是那條奔騰的大江/一半是故園/一半是他鄉//相思是那輪美麗的夕陽/一半是黃昏/一半是輝煌”(《相思》)
這樣的詩歌樸素得像鄉間民謠,節奏明快,自由灑脫,無拘無束,干凈洗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音樂的美感。我們知道,民謠也是自由的產物,是心靈自由的吟唱,張烈鵬詩歌的民謠傾向,足以彰顯詩人心靈的自由度。
總之,張烈鵬的詩歌,形式方面的技巧對應了內容方面的真實,而這種種形式和內容同時又對應了詩人內在心靈的自由。我們生活在特定的時空中,這個特定的時空構成了一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擺脫與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天然聯系,為了獲得更多生存的力量和生活的自由,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這個世界。王富仁先生曾經將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劃分為物質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和話語的世界。我們需要在物質的世界獲得成功,這是我們正常的需要。但是,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并不總是獲得成功,有時難免失敗,這時候,為了解除失敗所帶來的痛苦,我們可能會采用一些非理性的手段,甚至于走上歧途,這并非明智的選擇。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自我,這就是建構起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建構精神世界的重要的方式便是文學藝術。在客觀的物質世界中,我們永遠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全部,但通過藝術的方式,我們則可以做到。這種藝術方式的終極目的,還是指向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心靈,也就是說通過藝術的方式,我們可以擁有豐盈的精神和自由的心靈。我們用來建構精神世界的藝術形式其實就是我們的話語方式,這種話語讓我們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又擁有了一個話語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依靠藝術這種話語的武器,能夠抵御外在客觀物質世界的侵擾和誘惑,永遠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一條明亮的坦途上。
一要讀懂其主題。古詩的主題一般分為這么幾大類: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生活雜感、離愁別緒等,同主題的詩歌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杜甫的詩,多屬于憂國傷時這一類;陸游的詩,多為建功報國類;邊塞詩則往往是“建功報國、思鄉懷人”兼而有之。弄清了詩歌主題類別,才能較準確地分析它的思想感情。
二要讀懂其標題。詩題多少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用信息,或是交待了詩歌所寫的內容,或是點明了詩歌創作的緣由,或是暗示了詩歌行文的線索,或是點明了詩歌的思想感情,或是點明了詩歌的類別等等,因此,鑒賞古詩一定要反復地分析其題目。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詩題“金陵晚望”,暗示了作品是“懷古詠史”之作。2006年高考安徽卷詩題“丹陽送韋參軍”暗示了作品表達的是“離別之情”,2005年全國高考Ⅰ卷詩題“邯鄲冬至夜思家”就暗示作者客居他鄉,抒發的是思鄉之情,弄明白了這些,有助于對整首詩歌的理解。
三要讀懂其注解。給了某個注解,就說明這個注解肯定給讀者提供了某個重要的信息,所以在閱讀古詩時,注解萬萬不能忽視。它們或許提供了如下信息: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傾向,寫作的緣由,某個關鍵字詞的意思等等。如2006年高考江蘇卷對詩序“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有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那么這就說明該詩表達的是思親之情。另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對《示長安君》的注釋“此詩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所作”,就暗示該詩表達的離別之情。
四要讀懂其詩眼。“詩眼”是指一首詩中寫得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它或是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體現作者的才情與智慧,是最能打動讀者的精妙之處。所以,要很好地鑒賞古詩中的美妙精彩之處,這個“詩眼”是非分析品味不可的,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就專門有一問:本詩的“詩眼”是什么?另如2002年全國高考Ⅰ卷《春夜洛城聞笛》鑒賞,也要求考生分析詩眼“折柳”的寓意。明白“折柳”即《折楊柳》,是一支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其它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五要讀懂其意象。古詩中的意象既指敘事詩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或物。在古詩中,很多景物往往用來表現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現思鄉、思念親人之情,暗寓羈旅情懷、寂寞孤獨之意;而則代表清高,梧桐則代表凄涼冷清等。鑒賞古詩時,明白這些,才能更好地領會到作者的意圖。如,鄭板橋《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明白了“竹”這個意象的寓意和托物言志的手法,那么就知道了作者在贊美巖竹的堅定頑強的同時,隱寓自身不媚權貴、不流世俗、潔身自好的剛勁風骨。
六要讀懂其類別。古詩有多種類別,同類別的有許多共同的鑒賞方法,反之,其鑒賞方法是不一樣的。如從內容上,有邊塞詩、田園詩、詠物詩、詠懷詩、懷古詩等,而從抒發的情感來分,就有建功立業、懷才不遇、離愁別緒、感時傷世等。只有掌握了同類和不同類的詩歌特點,才能更好、更快、更準地鑒賞到其中的妙處。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夜歸》:夜深歸客依筇行,冷磷依螢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注筇:此代指竹杖。⑵“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從詩題和開頭可知該詩是“思家懷鄉”之作,否則怎么會“夜深歸家”?如此一來,結合詩中其他意象不難明白詩歌蘊含的感情:詩人懷鄉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
七要讀懂其技法。鑒賞古詩,要真正領會其中妙處,就不能不掌握詩歌的一些技法。比如:描寫、抒情、議論。描寫又分為正面與側面描寫,抒情又分為直接與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擬人、雙關、對偶等。表現手法:烘托、反襯、象征、典故、借古諷今等。如杜荀鶴《小松》: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看似寫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其實是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低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所用的技法就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不明這一點,就難以準確地理解作者的意圖。
八要讀懂其風格。所謂風格,是作者的創作個性在思想與藝術上總體表現出來的特色。從大處而言有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之分,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浪漫主義善于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夸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象瑰麗神奇。不同的作者風格也不一樣,如李白的詩清新飄逸,而陶淵明的則淡雅閑靜,所以在鑒賞詩歌時要注意同種風格和不同風格的各種特點。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設計理念:
本詩詩句淺顯但詩境悠遠,詩蘊深刻。本課教學設計著力體現“兩重”:重誦讀品悟,重內化積淀。即通過反復吟誦、想象補白、情景描述、對比閱讀等策略豐盈詩歌意象,立足“詩言”,理解詩意,體悟詩境,從而觸摸詩句背后的內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演講:展示搜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詞。
教學意圖:不僅調動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和已有的知識,更引出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教學意圖]: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圍。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教學意圖]: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學生反復練讀)
[教學意圖]:明確讀詩要求,引出本堂課的中心問題。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指名朗讀)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生自由回答)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生觀察后回答,師指導書寫)
[教學意圖]:掃清讀詩障礙,識記生字。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指名朗讀)
[教學意圖]:結合本堂課的中心問題,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練習讀出詩的韻味。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書上寫一寫,組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生自讀自悟再交流)
[教學意圖]: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詩的內涵,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師指導。)
[教學意圖]:在見”與“不見”的對比中,以具體的景來感知內心的情,以有形的物來映襯無形的思。在一遍遍說話、朗讀中,將學生帶入了古詩的意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見秋風、意萬重、說不盡、又開封,把詩人那種千言萬語訴之不盡的復雜心情,在反復的閱讀中進行揣摩、體會。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花謝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啊?故鄉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情。(板書“思鄉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教學意圖]:了解寫作特點。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課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強烈的思鄉之情。
[教學意圖]:遷移延伸課文內容,課內外有機結合,通過對比了解詩歌的不同體裁,感悟詩人的思鄉懷親之情。
6、思鄉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詩歌作為高度凝練的語言藝術,具有豐富的情感性、想象性,具有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語言美等多種美學內蘊。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的思維自由跳躍,這樣才能使學生與詩人之間建立交流的平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并品味到古典詩歌中留白的無窮魅力。
詩畫相促,再現詩歌中的畫面之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是宋代詩人蘇軾對唐代詩人王維詩歌藝術的千古定評,同時,這句話也揭示了詩歌具有圖畫美的特質。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在他的詩中,“詩”與“畫”自然得到了最完美的結合。《使至塞上》是初中教材中的一首古詩。為了讓學生更形象生動地理解《使至塞上》這首詩,在賞析完此詩后,教師讓學生大膽想象,并結合自己所學的構圖知識,在畫紙上把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等意象進行合理組合,將詩中的物象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推薦好的作品讓學生一起品析。通過詩畫相促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詩中陌生的內容變得立體生動,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教王維的詩歌如此,在教其他古典詩歌時教師也應嘗試詩畫相促的方法。以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為例,老師將自己在野外拍攝的田園風光制成幻燈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同時,攜心靈跟隨陶淵明來到南山下,去領略詩人筆下的“南山種豆圖”、“晨耕圖”、‘“月歸圖”等,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用繪畫的方式再現詩歌的內容,感悟詩中所蘊含的圖畫美。
借助音樂,聆聽詩中節奏之美
詩與歌是一對孿生姐妹。中國古代詩歌自產生之日起就與音樂緊密相連。詩歌教學中學生要學的是情感浸潤下的詩歌語言,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去感受詩歌語言豐沛的美,讓學生去感受詩歌的音樂美。樂器、音樂是詩人情感速寫的工具。教師如果遇到有關樂器的詩句時,除了講解該樂器相關的知識,還應該讓學生領悟滲透在詩作中的情感因素,并根據情感基調選擇恰當的背景音樂進行配樂朗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迅速把握詩歌的意境美,而且還能體會到詩中蘊含的音樂美。古典詩歌中與樂器、音樂緊密相連的作品比比皆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貶謫期間,雖身居陋室,卻一邊“調素琴”,一邊“閱金經”,其安貧樂道的情操在詩人閑適的樂聲中流淌。學習《陋室銘》,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輕松的音樂讓學生一邊欣賞聆聽,一邊把握誦讀節奏,在輕松的旋律中體會作者安貧樂道的情懷,感悟詩歌的韻律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羌管悠悠霜滿地”來抒發戍邊戰士思鄉的情懷。學習此詩,教師應該選取具有邊塞風情且最能勾起思鄉之情的羌、笛等樂音來渲染氣氛,讓學生帶著濃郁的思鄉情懷和詩人一起感懷;辛棄疾在《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一句“五十弦翻塞外聲”奏響了悲壯粗獷的戰歌。學習此詩,教師可選取一些高亢豪邁的曲子作為背景,讓學生的心靈在鏗鏘有力的誦讀節奏中猛烈搏擊。由此可見,詩歌歷來是以詩載歌,古典詩歌教學只有在音樂的陪伴下,才能彈奏出最美的生命力。
理清結構,體會詩歌結構美
結構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步驟之一。在詩歌中,結構被聞一多先生稱為“建筑”。它影響著詩歌的內部組織和構造。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總會凝結心神進行縝密的結構設計。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挖掘意境,品讀語言,還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詩歌的結構美。詩歌追求的結構方式有很多。《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中,香菱拜黛玉為師,黛玉對她說“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的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這“起承轉合”是古人作詩遵循的章法結構之一。
這就是所謂的開放性、發散性試題。主觀題與客觀題相比難度較大,因為它不像客觀題僅僅考查考生思維的結果,還要考查考生答題的思維過程,考生不僅要作出答案,而且要織語言將答案表達出來,另外,詩歌這樣文學體裁,就是以豐富的感情和想象等主觀因素反映社會生活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解題能力,無疑要從感性思維著手了。
本著這個出發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指導學生大量朗讀詩歌,培養強烈的語感;大量背誦詩歌,增加積累;深入理解詩歌內容,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角度場面化詩歌內容,培養聯想想象能力;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培養個性思維能力。總之,做到了感受詩歌描繪的形象,與形象產生共鳴,感悟、評價形象的審美價值,創造自己心目中的新形象。這樣,整個教學過程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學生也逐漸喜歡詩歌鑒賞了。
但是,我自認為符合命題規律、教學規律的盡善盡美的做法卻禁不住考試的檢測;學生對一般考點比較熟悉,能比較輕松的讀懂詩歌,但答題結果是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
仔細思考才發現,這是教師的失誤啊,繼而我感悟到這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丟掉了被人稱為詩歌八股的理性的規范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詩歌鑒賞教學中要在重視感性思維的同時重視理性思維。構想如下:
一、幾個理解
1.理解幾個概念:意象、意境和詩眼。
2.理解幾種風格流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雄渾、豪放、沉郁、悲慨、俊爽、沖淡。
3.理解幾種思想感情:憂國憂民、建功報國、思鄉懷人、超塵脫俗、感時傷逝。
4.理解幾種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幾個把握
1.把握幾種方法:比興、象征、渲梁、烘托、襯托、抑揚、用典、動靜結合、對比照應、正側結合、虛實結合。
2.把握幾種語言特點:簡潔勾勒、濃墨重彩、華美絢麗、富有哲理、質樸清新、明白曉暢、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簡練生動、多用口語。
3.把握幾種意象的象征意義,如:
“柳”經常暗喻離別,還常作故鄉的象征,還可以作為遣愁的憑借。
“燕”成為愛情的象征,還可以作為表現時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托。
“水”常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還以水喻愁。
“月”常蘊含邊人的悲愁,情感的無奈和時空的永恒。
“松”傲霜斗雪的典范。
“杜鵑鳥”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寒蟑”悲涼的同義詞。
“鴻雁”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
4.把握幾個角度:選拔性考試中的詩歌鑒賞不同于詩歌學術研究和詩歌欣賞中的詩歌活動。后兩者中,其一理性思維較強,客觀性較強,也較深奧;其二感性思維較強,主觀性較強,也較隨意,有時有明顯的娛樂特點。而作為試題材料的詩歌鑒賞,則具有信息閱讀的特點。所以在解答詩歌鑒賞題時需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入手:(1)詩歌文本角度,包括詩歌本身和提示材料。(2)題的角度,包括題干要求和題干提示材料。(3)表達角度,包括組織答案要點和文字表述答案要點。(先從前兩個角度找答案)
三、一套方法
高考要求學生具有初步的詩歌鑒賞能力,而且學生的鑒賞活動是在沒有任何工具書等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就應該讓他們掌握一套簡單易行的解題方法,如下:
1.讀作者:“知人論詩”,要充分利用平時所積累的有關作者的生平、創作思想、創作風格等材料理解詩歌。
2.讀標題:吳齊賢《論杜》曰:“唐人作詩,于題目不輕下一字。”
3.讀序言:有些詩歌在詩題下面附有一段文字作為序言,它除點明詩歌創作背景及目的外,還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詩歌的內容。
4.讀注解:詩歌鑒賞題中,為幫助考生充分理解詩歌,往往在詩歌后面附有幾則注釋,我們應仔細閱讀,從中揣摩詩歌隱含的意義,為進一步深入分析詩歌做準備。
5.讀景語和情語:古典讀歌中的抒情方式大多是借景抒情,若抓住了詩文中的主要寫景語和抒情語,也就抓住了詩歌的主要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
6.讀問題:讀歌鑒賞試題中有些問題本身就是對詩歌內容理解的一種提示,仔細閱讀,就會有一條清晰的答題思路。
關鍵詞:詩歌 鑒賞 意象 詩眼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2)04-0067-02
作者簡介:許花亭(1981―),女,江蘇豐縣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江蘇豐縣中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一、初讀:疏通大意
拿到一首詩歌進行鑒賞時,首先是初讀,疏通大意。在初讀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詩歌的題目、作者及作者所處朝代。另外,要特別注意閱讀詩文之后作者的注解,經驗告訴我們,這些信息往往是幫助我們理解詩文的關鍵。對詩歌主題把握準確與否,直接決定著我們對詩歌的理解程度,而且,有時就是這一兩個注解便能讓我們茅塞頓開。看清題目,是了解作品主旨和情感的窗口;看清作者,是為了能讓鑒賞者聯想到作者的風格或其擅長表現的詩歌主題,抑或由作者推知朝代,聯想背景,推知主題;看清朝代,是為了聯系時代背景;閱讀注釋,是為了把握一些難懂的字詞,幫助我們更準確無誤地理解詩歌內容。如杜甫的古今七律第一名作《登高》(這首詩是杜甫于唐代宗大歷二年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讀到這首詩,初看題目,我們可能只知道表面意思:登上高處。繼續看作者――杜甫,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歌可能與憂國憂民的主題有關。初讀之后,再看注釋,我們知道,這是767年作者在夔州九九重陽登高之作。通過初讀,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樣一些信息:一是作者在夔州,客居他鄉;二是這首詩寫于九九重陽節。初步判斷,這首詩反映了作者思鄉、孤獨的情感。
二、細讀:圈出意象
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在《登高》一詩的首聯和頷聯中,我們可以圈出這么幾個意象: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這些景物本來是沒有情感的,但寄托了作者的主觀情思,就成了意象。這些意象仿佛使人置身于作者給我們設定的特定環境之中:蒼穹之下,長江邊,寒風陣陣刺人肌骨,一只孤鳥在空中不斷盤旋,兩岸落葉紛紛,迎面而來的是翻騰的長江,滾滾而逝,急劇地向兩岸沖去……通過這些意象,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寂寞。
不僅如此,古詩中的許多物象都被賦予特定意義。如韋應物的《聞雁》: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在讀完這首詩歌之后,我們會圈出其中這樣幾個意象:故園、秋夜、雨和雁。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雁”是候鳥,每到秋天,大雁便奮力南飛回歸故巢,這一景象常常牽動游子的思鄉之情。而另外的幾個物象“故園”“秋夜”“雨”更是我們所熟悉的,在秋夜聽雨,南飛的大雁牽動著自己的情思,這就寄寓了作者濃濃的鄉愁,反映了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失落、惆悵。所以,圈出這幾個物象之后再進行鑒賞,詩中濃濃的思鄉之情便可以一目了然。這讓我們很快找到了鑒賞的切入口,了解了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情感,答題也就變得簡單了。
三、精讀:抓關鍵句(詩眼)
詩眼好比人的眼睛,是一首詩中最傳神、最靈動、最精辟、最關鍵的句或字,即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進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詩是情感的結晶,詩眼和關鍵句恰恰是窺視作品內涵的窗口,能體現出詩人的寫作意圖、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如王維《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本詩頸聯“咽”“冷”二字是詩眼,極為生動傳神。勘探詩眼要把握意象的特征,體會一字傳神之妙。“咽”字寫泉聲:山中危石聳立,流泉不能輕快流淌,只能在巖石間艱難穿行,泉聲不暢,仿佛痛苦的哽咽之聲。“冷”字寫日色:夕陽西下,昏黃的余暉涂抹在茂密、幽深的松林上,泛出一片青綠、幽暗的冷光,日色似乎顯得陰冷。詩人用“咽”“冷”二字精當而生動地為深山老林中的泉聲、日色傳神寫照,足見體物之工。《登高》這首詩圈出意象后,我們還應尋找一些蘊涵有作者的情感的詞,即詩眼。通過精讀,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詞,一是首聯中的“哀”,一是頸聯中的“悲”。這兩個詞語既是本詩的詩眼,也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作者“哀”什么,“悲”什么呢?他“哀”,是因為深秋季節,身處長江之濱,寒風砭人肌骨卻老來無依;他“悲”,是因為重陽佳節,想登高祈福卻客居異鄉、百病纏身。思鄉的主題很明顯,那么憂國憂民的主題有沒有呢?有,最后一句告訴我們,詩人想為國盡忠,但已兩鬢斑白。整合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出本文的主題既有思鄉,也有他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一貫主題――憂國憂民。如此,抓住“詩眼”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了詩歌的主旨,從而把握古詩歌鑒賞的大方向。如要更好地達到鑒賞詩歌的目的,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解讀詩歌,帶題入詩。
四、解讀:帶題入詩
“帶題入詩”是指將問題帶入詩歌中再進行閱讀,找出考題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高考詩歌鑒賞的問題設置是緊緊圍繞高考考點展開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詩歌鑒賞知識考點的多個方面,如詩歌的意象、語言、表達技巧及思想感情等。了解了詩的寫作背景,圈出了詩歌中的意象,把握了詩眼及主題之后,從它的問題入手,準確把握題目考查的知識點,然后搜索相關信息、醞釀答案,就會變得容易很多。如看到《登高》這首詩的詩歌鑒賞問題: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我們可以首先仔細閱讀問題,然后再帶著疑問去品讀詩歌。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重點賞析本詩的前兩聯,緊抓其中的意象: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回的鳥、無邊且蕭蕭而下的落木、不盡且滾滾而來的長江,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第二個問題可以通過意象、詩眼及詩篇后四句,把握其感情。頸聯上句寫羈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非常遙遠,是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兩聯寫足秋意后順勢帶出,并應和著“登高”的節候。下句寫孤病之態:“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登臺”二字是明點題面,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敘述自己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尾聯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須發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由此,一種韶光易逝、壯志難酬、憂國傷時的悲愴便躍然紙上。
總之,詩歌鑒賞應以讀為主,以讀促思,讀中悟情,讓學生通過對詩歌的初讀、細讀、精讀、解讀,輕松透徹地領悟古詩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陳世宏.讀懂詩詞“五看”[J].中學語文, 2008,(6).
[2]毛建營.抓牢“詩眼” 品讀詩歌[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11,(4).
詩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詩歌中,總有一種或優雅或深邃的意境,但這種意境對知識面尚窄的小學生來說不易領會。所以就需要教師做出充分的鋪墊、積極的引導,如果能從“情”入手,對詩歌的整體基調做一定的渲染,相信會使學生更易體會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很明顯,即“思故鄉”,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下遠離家鄉游子的思鄉之情:“許多人都會在除夕夜趕回家鄉,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心中懷有對家鄉很深的牽掛,迫切希望回到家鄉。一個人在外面漂泊流浪,當夜深人靜難以入眠時,這種思鄉之情就會變得愈加強烈。”這時,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思鄉的曲子,努力創設一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讀詩,充分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們再讓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鄉圖便在學生腦海里形成:夜靜難眠,皎潔的月光灑在床前,詩人聯想到家鄉的明月,舉頭長嘆,低頭沉思。詩歌所繪的深邃、幽遠的意境就在教師的渲染和鋪墊中自然而然地被學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執教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時,根據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描寫,在網上下載了有關的圖片,上課時在多媒體上播放出來,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學生一邊吟誦,一邊欣賞優美的畫面,對詩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層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簡單,但需要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具有較強的引導學生和創設情景的能力。只有這樣,詩歌的意境才不會被學生分割得支離破碎,學生才會充分認識到詩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詩歌都蘊含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或濃或淡,或淺露直白,或深蘊于詩句的字里行間。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刻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人送別孟浩然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詩人卻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天水之間,只剩下長江水滾滾東去”。這種意境幽遠纏綿,其中的景物雖在春季,但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體會送別友人時“孤帆遠影”“長江天際流”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學生產生“贊美春光”的岐解,而對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便會于學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中“繁花似錦、蝴蝶飛舞、黃鶯歡唱”的飽含春之氣息的優美意境經教師的描繪和渲染之后,學生也自然會感受到春之美麗,能夠體會到詩人“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師把詩歌所描繪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蘊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