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師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教師繼續教育學時要求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14 16:28: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繼續教育學時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師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篇(1)

一、指導思想與工作方針

1、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教育要“三個面向”思想為指針,以不斷提高全體教師政治、業務素質為宗旨,建立與完善繼續教育體系,逐步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師德、正確教育思想、較強教育教學能力,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2、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方針是:

(1)堅持為在基礎教育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的正確方向,全面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2)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按需施教,學用一致,因地制宜,講求實效。以業余、自學、短訓為主,形式靈活多樣。

(3)面向全體教師,分類指導,重點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師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努力優化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

(4)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勵機制,逐步實現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

二、繼續教育的有關要求與登記制度

1、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對象是全省具有合格學歷的中小學在職教師。

2、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學時數,凡具有教師資格的在職中小學教師,每年培訓不少于48學時,五年累計不少于240學時。以每五年為一個周期,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中小學新教師一年試用期培訓不少于120學時。

3、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以提高教師政治、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培訓,其內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師德修養,教育政策和法規,專業知識擴展和更新,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研究,教育教學技能訓練及現代化科技教育等。

4、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主要類型有:新教師試用期培訓教師崗位職務培訓或全員培訓;骨干教評培訓;其他類型培訓等。中小學教師參加與教學業務對口的高一層次學歷或第二學歷進修視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

5、建立和實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登記制度。中小學教師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學時效并獲取相應的學分,由有關培訓單位登記后,由任職學校歸人教師業務檔案,經相應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發給中小學教師有關繼續教育的憑證或證書(有關憑證或證書由省教委統一印發)。

凡按上述要求和程序獲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憑證或證書的,作為中小學教師職務晉升、聘任、續聘等必備條件之一。在評聘教師時,教師繼續教育的憑證或證書作為必備的申報材料之一提供有關部門審查。未按規定取得繼續教育憑證或證書者,不得晉升、聘任、續聘教師職務。

三、繼續教育的職責與分工

1、省、市(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分別是本轄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門。省教委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劃和政策;制定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建設的有關意見,負責省級教師培訓基地建設;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教學計劃和教學綱要,組織編寫相應教材;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辦學標準,審批有關培訓機構的辦學資格;確認全省性教師繼續教育登記資格,審驗相應的教師繼續教育憑證或證書;指導、檢查、評估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市(地)、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本轄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和落實相應政策;實施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建設的有關意見,負責本級教師培訓基地建設;確認本轄區教師繼續教育登記資格,審驗相應的教師繼續育憑證或證書;指導、檢查、評估本轄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

2、對中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主要培訓基地是有關教育學院、高師院校及經過省教委批準的其他培訓機構;對小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主要培訓基地是經省教委批準備案的縣(市、區)教師進修學校和省、市(地)兩級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及經省教委批準的其他培訓機構等。省小教進修教研室、省、市(地)小學教師培訓中心要加強對縣(市)教師進修學校的指導與監督。上述培訓單位要按照關于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有關要求,認真積極開展各級各類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做好繼續教育登記制度有關工作。同時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自身師資隊伍建設。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的師資由專職和兼職教師組成,專職為主,專兼結合。專、兼職師資應當由具有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論水平、實踐經驗的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擔任。

3、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中小學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是教師任職學校的職責。各中小學應當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繼續教育規劃、本單位發展目標和工作需要以及不同層次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的要求,制定年度計劃和管理制度,組織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保證其學習時間和享受在崗人員同等工資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學習經費和其他條件。同時要按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登記制度,做好有關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并把人才的培養與使用結合起來。

4、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既是一種權利,又是一種義務。中小學教師要自覺遵守有關規定和要求,服從任職學校和培訓單位的安排,努力完成繼續教育所規定的任務;接受繼續教育后應按有關規定繼續為任職學校服務。此外,凡由任職學校或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支付學習等費用且脫產或半脫產學習1年以上及派出國(境)外進修學習的中小學教師,應當與任職學校就受繼續教育后的服務等事項簽訂書面合同。

5、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所帶經費按財政管理體制,由省、市(地)、縣(市、區)的財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分級負責落實,教師進修院校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的業務經費在“教師進修及干部培訓經費”列支,教師任職學校支付的培訓費用在學校相應的經費項目列支,各級財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監督經費的使用情況,確保專款專用。

四、繼續教育的獎懲辦法。

1、對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個人及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并在實際工作中作出較大貢獻的中小學教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所在單位要予以表彰與獎勵。

2、對侵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權利的單位及其負責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情節輕重,批評教育,直至行政處分。

3、對辦學思想不端正,培訓質量差,或未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而亂辦繼續教育班的單位,教育行政部門要責令其檢查,停止辦班,或取消其辦班資格。

4、中小學教師在繼續教育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服從任職學校或培訓單位安排的;未經批準,擅自放棄學習的;學習期間違反有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未完成繼續教育任務,修業不合格的;弄虛作假,騙取培訓成績;接受繼續教育后不按規定為任職學校服務的等,任職學校可根據不同情節,分別給予通報批評、不予報銷學習費用和責令退還學習費用、緩聘或解聘其教師職務等處理。

篇(2)

關鍵詞:繼續教育;學分制;學分銀行

2010年國家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到國家要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在《綱要》中提到的“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即是我國當下要重點建設的學分銀行制度。學分銀行制度在國外尤其是歐洲的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它在提升民眾終身學習率、提高學生就業率、加大歐洲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國學分銀行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學分銀行的真正實施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全面配合,本文主要對涉及繼續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在建立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加以說明。

一、明確繼續教育學分銀行的對象

建設繼續教育的學分銀行制度需要明確繼續教育的概念。在我國21世紀以前成人教育與繼續教育一度并列使用,進入21世紀,國內諸多成教院相繼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繼續教育成為主導名詞進入人們的視野。國際上,繼續教育是指已經完成大學教育后,為增加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社會發展而進行的教育,教育形式多為非學歷、非正規的,它隸屬于成人教育范圍。在我國繼續教育的外延較為廣泛,它包含除普通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形式,如,遠程高等教育、脫產高等教育、業余高等教育和自學考試以及各種民辦培訓、職業資格培訓認證等。本文采用國內流行的繼續教育的含義。

基于我國繼續教育的包羅萬象,那么學分銀行的范圍就要相應地和其實現對接。不僅在各種成人學校、大學之間可以互換學分,而且在各個職業教育、民辦學校之間也要實現學分的成功兌換。

二、統一學分認證標準,確立成績指標

1918年實行選課制是學分制的萌芽,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高校已經普遍施行了學年學分制,但是離真正的學分制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當前只有自學考試實行真正的學分制。所以,學分制銀行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全國統一的學分制標準,建立和國際接軌的學分制體系,使學分成為國際高等教育市場中通用的貨幣,促進與各國人才在文化、學術上的交流,將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更好地推向國際舞臺。對于學分制的標準確立可以參照美國的經驗。美國大學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以“學分”作為學生學習量和教師工作量計量單位的教學管理制度,即學分制。20世紀初期,卡內基教學發展基金會統一學分概念,將“一門課不少于120學時”確定為一個卡內基學分(Carnegie Unit),所以我國可以在征求各學校和教育部門、教育專家的意見后建立一個統一的學分標準,便于統一管理和兌換。

我國的學分銀行在建立之初就應該建立一套規范、操作性強的學分銀行標準體系,在對課程進行學分認證之前應該對課程名稱采用全國統一的代碼,如分類和編碼,如,美國的課程代碼是這樣的,如27.0905其中27表示學位課程分類中的物理學科目,09代表物理學科目下的光學專業,05代表光學專業下的激光學方向。

三、設立國家學分銀行監管部門

參照銀行系統的管理,將學分銀行的管理部門和獲得學分的部門及學校進行分離。學校只是負責給出學生一定學分,國家設立總學分銀行,各地設立分行,實行全國統一的管理。這樣既減輕了學校的任務,又減少了管理環節,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錯誤發生的幾率。

學分銀行體系還要設立一系列的維護平臺:(1)轉學系統:本系統主要為想要轉換學籍、專業、留級等形式的變更提供方便,它能夠保留原有學籍中學生各學科的學分,并制定了一系列各學科之間進行學分轉換的規則;(2)轉學咨詢委員會,主要職責為制定措施,協調轉學,將學生信息進行反饋,它向上針對各學院、向下面對學生;(3)轉學保障政策;(4)轉學生申述程序等保證學分銀行的健康運行。

四、確保學分順利流通

目前學術界對學分銀行的流通運行設計了兩條主線。第一條是學生運行程序線。學員在本地的“學分銀行”進行注冊在相關教育機構選擇給你興趣的專業并得到該專業的標準學分將所得學分登記在“學分銀行”學分達到一定標準獲得證書相關機構授予證書。第二條是“學分銀行”運行程序線。它分為兩條支線:(1)登錄支線。省(市)“學分銀行”批準學生注冊申請記錄學員所得到的學分復核學生的學分定期核對學生學分,并發放學分賬單將錯誤學分進行修正;(2)發證支線。“學分銀行”接受學員領取證書的申請對申請者的學分進行核對定期進行發證專家審核相關發證單位同意計入檔案發證。

這一系列流程順利運行關鍵在于把握學分銀行的三個主要特征:(1)零存整取:它是實施學分銀行的關鍵,學生在統一學分教學量的前提下,通過平時的學分積累“零存”到不同學校的學分銀行之中,到學生自己認為可以從某一學校的某一專業畢業時,可以到相應學校的學分銀行“支取”以獲得相應學校的畢業文憑;(2)通兌要求有一個基本的參照值或兌換系數,使得各學校之間達到基本的認可,學分可以進行流通;(3)相鄰學科之間進行通兌的系數。有一個及時反映課程知識變化的課程學分年利率要求取消現行的8年有效學年學分制,用學分銀行的課程學分年利率的負增長值加以替代。

五、建立優質精品的“課程超市”

目前我國許多成人院校課程設置都十分僵化,依然沿用原來的“三段論”式的課程設置體系: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這樣的課程不僅對提高學生的能力作用不大,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由選課,靈活發展,多角度延伸的“選課制”或“選科制”是學分銀行的精神內核和靈魂,必須做到為“消費者”——社會各年齡階段的學員提供盡可能豐富的產品,保證學員有旺盛的“購買力”,使學生能隨時、隨地地學習到需要的知識,不僅如此,還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高素質的教師等一系列的服務,這樣才能將學分制真正的實行下去,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型的社會才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丁鵬.學分銀行:搭建繼續教育立交橋基石[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報,2012,29(1):18-20.

[2]吳遵民.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構建終身教育體系[J].中國教育學刊,2005(04):42.

[3]覃兵.韓國高等教育學分銀行制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11).

[4]李國倉.美國大學與社區學院學分互認機制:以北卡羅來納州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07(10).

[5]李彬.美國社區學院學分制度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0(3):60.

[6]萬秀蘭.社區學院改革與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

[7]陳龍根,陳世瑛.人才培養柔性化與“學分銀行”[J].河北大學學報,2007,7(2):12-14.

[8]曹暢.淺談歐洲其學分轉換系統[D].西南大學,2008.

[9]熊惠平.談高職院校推行“學分銀行”的困難與障礙[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4(1):13-15.

篇(3)

(一)美國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社區化,促進了城鎮化發展

在美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多樣化和系統化,其主要職責是為經濟社會服務,培養經濟社會各行業需求的人才。目前,美國高等職業教育包括社區學院、地方農工學院、側重科技教育的州立大學、地區職業學校、工業管理學院等。其中社區學院發展迅猛,據統計,2004年社區學院1171所,到2009年,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在美國已經達到了3400所,是美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目前,為了獲取大學文憑和職業技能,選擇社區學院的學生將近50%,這一比例在新澤西、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伊利諾伊等州則甚至超過60%。以社區學院為代表的美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有科學的職業教育觀作指導,職業教育立法完善,美國政府先后頒布了150多個職業教育法規;另外,政府的支持和多渠道的經費來源也促使了以社區學院為代表的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當前,美國社區學院經費中的75%來自州政府和地方撥款以及學雜費,其中以州政府撥款為主,約占38%。再者,社區學院的機制靈活,教育對象廣泛多樣,除了適應升學需要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外,在職職工、失業人員和在校大學生都可以進入社區學院學習,且課程設置多樣靈活,注重實效,實踐課程占到了50%左右,針對性也強,為學生在200多個職業領域的就業或提高做準備,涉及農、工、軍、商、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社區學院主要開設三類課程,第一類是基礎性課程,主要是滿足想上正式大學的學生需求;第二類是授予職業證書課程,主要是滿足短期內希望獲得技術技能以走入職場的學生或失業人員需求;第三類是繼續教育課程,主要是為滿足在職員工進一步提高技能需求。因此,以社區學院為代表的美國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更傾向于滿足普遍民眾需要的辦學形式。而城鎮化的推進催生了大批新城鎮和原有城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需要有機制靈活、課程設置靈活、注重實踐技能、滿足普遍民眾需求的高等職業教育形式,進而為城鎮經濟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可見,社區學院在美國達到了上述要求,是一種較好的選擇。上述美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對我國如何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促進城鎮化提供了以下借鑒:一是樹立科學的高等職業教育觀。當前社會更多是重視學歷教育,而輕視能力教育培訓,現實中就讀高職院校的往往是高考成績較差的學生,因此,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普遍不夠重視,但我國目前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長期滯后,出現了技工荒。故需要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科學高等職業教育觀,從推進城鎮化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法規。美國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會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且通過這些法律法規對各州的高等職業教育進行宏觀調控,而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法制化進程比較滯后,目前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但這一法律對于現實中高等職業教育出現的問題并不能較好地解決,國家雖然已經將高等職業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也提出60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轉型高等職業教育,但這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引導和支持。三是加大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支出。由于美國經濟實力雄厚,在各個時期,經費中政府撥款比重很高,故美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經費較為充足,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費主要源于學生的學費,政府撥款比重較低,且與本科院校相比,政府對于高職院校的撥款也存在明顯差距,社會和企業的捐助也較少。因此,需借鑒美國經驗,加大政府投入高等職業教育的力度,鼓勵企業和社會捐助高職院校。四是強化社區作用,發展社區學院。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發展社區學院經驗,在東部地區一些技工荒嚴重的省市嘗試改造現有高等職業院校或者進行建立社區學院的試點,試點成功再推廣到中西部地區,這樣有助于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同時,也可以嘗試在一些人口密集的農村或城鄉結合部建立社區學院的試點,將招收的對象擴大到含高中應屆畢業生在內的在職人員、失業人員等,滿足農村人口的農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需求,進而更好地推進城鎮化。

(二)德國高等職業教育雙元制模式,推動了城鎮化發展

20世紀60年代,德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開始真正發展。目前,其主要包括非學歷高等職業教育系列和學歷高等職業教育系列,其中后者包括職業學院和專科高等學校,前者則包括師傅學校和專科學校(技術員學校),兩者均含有雙元制職業學校,其主要形式是3年的實踐教育,即每個星期有1到2天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剩下的時間就到企業接受實踐教育。這顯然有別于其他國家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國際上別具一格。目前,大約有50%的年輕人中學畢業后進入雙元制學校接受教育,可以學習國家認可的350種培訓職業中的某一職業。參與實踐教育的企業也達到了5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提供了80%的實踐培訓崗位。可見德國的這種雙元制模式較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工人的專業技能。德國15~19歲的公民中無職業或無培訓位置的僅占4%左右。目前,德國又進一步調整了雙元制職業學院的教育培訓內容,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正是這種雙元制高等職業教育模式,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方式,培養了許多高技能人才,為德國二戰后的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以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為特色的德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有科學的職業教育價值取向和務實的職業教育思想。另外,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其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69年德國頒布《職業教育法》以來,又頒布了諸多法規,如《聯邦職業教育促進法》和《企業基本法》等,不僅從職業院校方面進行規定,也要求企業承擔在職業教育中的義務。再者,較為完善的監督體系為其發展提供了管理支持,其中“行業協會”能有效管理雙元制職業教育。此外,突出的職業特性和等值于普通教育也促使其快速發展。主要是參與教育的大多企業有自己的培訓基礎,有技能水平高的培訓教師,這讓學生能在真實的生產環境里學習到工作需要的技能。同時,雙元制的職業院校給學生授予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書與普通高等院校所授予的具有同等地位和價值,這也推動了其發展。最后,雙元制職業院校的培訓操作技能實用,校企合作緊密,使得學生在企業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有助于學生就業,因而,在德國就讀雙元制職業院校是一種較好的選擇,這為德國二戰后的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眾多技能型人才。上述德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為我國如何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促進城鎮化提供了以下借鑒:一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的地位。我國傳統觀念就是重腦力勞動輕體力勞動,人們愿意做白領而不是藍領工人。而在德國的觀念是尊重為社會做出實際貢獻的人,上普通高等院校未必就是最好的發展,要教給年輕人手藝。因此,我國政府和教育部門應逐漸改變社會傳統觀念,提高高職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二是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德國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眾多,從促進、計劃、保障、監管和改革等方面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有法可依,為了校企合作落到實處,運用法律促使企業參與實踐教育中。我國顯然在上述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需修訂和完善《職業教育法》,并需強有力的執行。三是加強校企合作。德國之所以能將校企合作落到實處,除了上述法律原因外,還因為企業參與實踐教育,培養了自己的后備人才,節省了培養新員工的費用,且學員還為其創造了利潤;另外,企業在參與過程中,也得到了政府每年對于每一個培訓崗位的3500歐元補貼。因此,企業有動力吸納雙元制職業院校學生的實踐培訓。而我國眾多高職院校和企業顯然沒有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可借鑒德國做法加強校企合作。四是加強實踐能力,走產學結合之路。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是2/3時間用于實踐,我國的高職院校實踐教育往往僅安排在大三上學期,且多是集中實習,或是學生自己去找企業實習,這使得學生很難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結合。因此,高職院校需積極探索產學合作之路,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彌補我國城鎮化所需的高技能工人不足,為我國推進城鎮化奠定扎實的人力資本基礎。

(三)澳大利亞實施TAFE,加速了城鎮化發展

當前,澳大利亞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機構為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澳大利亞為了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1973年成立了技術與繼續教育委員會,將職業教育改為技術與繼續教育(TAFE)。這些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由聯邦政府撥款資助,各州和各地方教育部門負責管理。澳大利亞政府對技術與繼續教育也不斷地進行改革,如曾引入了職業教育與培訓,開發了培訓包等。目前,據統計,澳大利亞現有大約250所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70%中學畢業生選擇到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就讀,每年近130萬學生在這些學院學習,約是澳大利亞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學生的2倍。澳大利亞的技術與繼續教育之所以能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對于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的管理,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工明確,能做到各司其職,不會出現多頭管理。聯邦政府負責技術與繼續教育的宏觀統籌和規劃,各州及地方負責本地的技術與繼續教育政策制定、規劃和管理。二是統一的認證體系。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認證中,學生在高等職業教育階段獲得一般文憑和副學位、高級文憑后,可以繼續學習,取得學士學位、研究生班證書、碩士生文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是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經費充足,且不斷增加,來源多樣化。包括了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撥款、學生交納的費用和其他經費,其中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撥款占比最高,約55%,聯邦政府次之,占比20%左右,其他經費占比約20%,學生繳費占比最小,約5%。上述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經費是受《撥款(技術與繼續教育資助)法》《培訓保障法》等法律保障的。四是技術與繼續教育產業化。聯邦政府支持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利用自己的優勢與特色爭取和接受社會各方面的資助,且將留學生教育當作產業經營,據統計,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招收留學生所獲得收入占整個其教育經費的12%。高等職業教育的產業化和市場化也促進了其快速發展。正是澳大利亞實施了技術與繼續教育,給20世紀80年代后澳大利亞各行業提供了許多高技能的勞動力,促進了其城鎮化快速發展。上述澳大利亞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對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促進城鎮化提供了以下啟示:一是需建立發展咨詢委員會和戰略規劃委員會,制定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和戰略方針,進而更好地協調和統籌教育資源的使用與分配,以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二是完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我國目前職業教育資格認證證書種類較多,但通用的證書較少,實用的證書較少,因此,需規范和完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三是加大經費支持力度,鼓勵社會和企業投資,使得高等職業教育經費充足,來源多樣化。我國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經費不足,政府撥款比重較低,學生繳費占比較高,社會和企業投資比重較低,需借鑒澳大利亞經驗,加大政府及其教育部門投入力度,鼓勵企業和社會資助,另外,在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建立國家培訓保障機構,督促和規范高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撥付和使用。四是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借鑒澳大利亞的技術與繼續教育產業化和國際化經驗,多參加高等職業教育國際交流會,借鑒其他國家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和課程設置,開發符合中國實際的高職模式和課程,為中國城鎮化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二、國外中等職業教育在城鎮化進程中的作用及經驗

(一)日本中等職業教育的產學合作,快速推進了城鎮化

日本中等職業教育包括學校內和學校外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內中等職業教育包括專門高中、各種非正規職業技術學校和專修學校,其中中等職業教育主體是專門高中。學校外中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種機構學校。目前,專門高中主要是招收準備在某一行業就業的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力者。各種非正規職業技術學校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商業、衛生、理發、裁縫、烹調等專業學校,這些學校多數是私人辦學,由于其入學條件、教學時間等靈活,其招收初中畢業生,主要培養學生具有一技之長。該類型學校在20世紀70年代時達到鼎盛,為日本城鎮化快速發展提供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專修學校則是從各種非正規職業技術學校中分離和發展出來的一類學校。其90%是私立學校,包括招收初中畢業生的高等專修學校、招收高中畢業生的專門學校和面向成人的一般專修學校。這些專修學校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往往根據社會實際需要,使學生在3年內學到實際需要的知識技能,因此在日本受到大眾歡迎。日本中等職業教育之所以能快速發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日本中等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健全。目前,日本中等職業教育方面的法規主要包括中等職業學校設置的法規、中等職業教育師資的法規、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方面的法規,這些法規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教師資格、經費投入均做了詳細規定,保障了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二是日本中等職業教育模式為產學合作。日本為了適應城鎮經濟發展和學生多樣化需求,中等職業教育在教育實踐中注重發展學生個性,強化訓練技能,非常注重實驗、實習和各種實務操作。并采取校企聯合、企業培訓、全日制、夜校、彈性學分制、工讀交替等形式滿足城鎮各行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且日本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與各級各類教育相融合,使得學生不斷學習新技術新能力。三是日本中等職業教育有著切合實際的職業指導。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與學生家庭、地區事務所等合作,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指導,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能。四是日本中等職業教育有著嚴格的師資培訓體系。除了法律確立的師資任職標準外,日本還建立了多樣化教師在職進修和培訓制度,包括校內進修、校外進修和國外考察學習制度。此外,日本為了彌補師資隊伍實踐經驗不足,還通過積極吸收社會優秀技術人員,充實師資隊伍。正是日本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使得二戰后日本經濟社會能夠較快恢復發展和城鎮化快速推進。上述日本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經驗對我國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供了以下啟示:一是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立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多是原則性的,針對性較差,不夠具體,難以實施。對于中等職業教育資金投入和校企合作教學也缺少相應的法律保障機制,需盡快完善中等職業教育法律法規。二是完善產學合作機制。除了立法保障校企合作外,中等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等必須圍繞城鎮經濟發展需要,結合企業自身人才需求,讓企業有動力與學校合作,形成更為緊密的訂單合作關系。另外,制定政策鼓勵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培訓和研發,進而雙贏。三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重視對學生職業生涯意識教育。要在中等職業學校設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輔導機構,在了解現有社會職業發展趨勢基礎上,收集相關職業信息,并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之后,進行職業指導,也可聘請專業指導教師進行職業指導,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過程中形成職業意識,在步入社會前成為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職業人才。四是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我國中職師資中“雙師”型師資較為短缺,較多教師實踐能力弱,因此,在中職師資錄用和聘請時要嚴格把關,同時,對現有教師進行在職培訓與工程鍛煉,也可通過法律法規形式來保障“雙師”型師資的培養。

(二)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為城鎮化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藍領工人

與高等職業教育相同,德國中等職業教育也是采取校企合作的雙元制形式。當前,德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包括職業提高學校、職業專科學校和專科高中等,其中約85%都是雙元制的中等職業教育,并且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在德國總高中階段占了60%,其他中等職業教育占10%,普通教育僅占30%,可見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在整個德國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為德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工人,雖為藍領階層,但這些技能工人收入較高;德國中等職業教育也為德國造就了一大批技師、個體業主等中產階級群體,為德國城鎮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德國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學制一般為三年,接受教育期間,學生每個星期更多時間是在企業實習,在學校學習時間僅為1~2天,且企業實習內容是嚴格按照國家承認的職業門類傳授技能經驗,學生是在近似實際工作環境中接受實踐實習,因此,德國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對于不愿接受學生實習的企業,20世紀80年代德國法律就規定征收處罰性稅費。這也是德國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德國雙元制中等職業教育培訓中,開設專業的課程體系是依據職業崗位能力所需來設置,而不是以全面和系統為標準,這意味著學生學習和實踐的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從事相關職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再者,在德國,中等職業教育屬于義務教育,因此,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等撥款充足,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也促使其快速發展。因此,在德國雙元制中等職業學校對于學生或失業人員等是一種較好的選擇,而政府又在法律法規制定、投入經費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得中等職業教育為德國二戰后的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藍領工人。上述德國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經驗給予我國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供了以下啟示:一是中等職業教育要注重以關鍵能力培養為本位,使得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或失業人員等具備從事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以便就業。這就需要結合地方城鎮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行業需求,調整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強調實踐性。二是政府要加強政策和資金扶持。可以通過土地優惠、稅收減免等政策鼓勵企業辦實踐性強的中等職業學校,此外,為了進行校企合作,政府可考慮給予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鼓勵學校和企業間聯合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對于一些基礎性質的培訓實習基地,政府可考慮統籌規劃建設,實施開放式管理。另外,政府可借鑒德國的義務免費教育,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免費范圍,緩解目前城鎮化技能工人的不足。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是在企業完成的,企業中有高級技師指導學生,因此不存在缺乏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但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顯然普遍缺乏實踐技能,因此,需引進和培養“雙師”型師資,鼓勵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實踐培訓教師,在實訓基地指導學生,建立師資培訓機制,要求青年教師在上崗前去企業進行實踐培訓,積極鼓勵中年教師外出實踐鍛煉,嘗試在職稱評定和年終考核等方面優先考慮。四是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很多專業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可考,而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能有利推動我國城鎮中各行業工人的技能水平。國家人事勞動部門、教育部門等需相互協調,盡快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支持有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設立職業資格考核鑒定站。五是通過完善水平評估體系,進一步提高中職教育辦學水平。

三、結論

篇(4)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學籍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8-0099-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特別是成人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可見國家高度重視成人繼續教育工作。要發展成人高等教育,使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必須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而加強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對于維護成人高等教育正常的教學秩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保證作用[1]。但是,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的學籍管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擬對這些問題及其解決辦法談談粗淺看法。

一、學籍管理及其作用

學籍是一個學生在校學習所形成的學業成績、操行評語、學歷和學位證明書等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依據,記錄了學習的整個過程,是一份最能記錄和反映學員在校期間學習實踐情況的原始憑證。

成人高等教育學籍材料主要包括高考時的考生登記表、入學錄取通知書、學生登記表、學籍變更材料、成績冊、學籍卡片、畢業生鑒定表和實習實踐鑒定表等材料。

考生登記表是記載考生是否參加了全國統一舉辦的成人高等教育考試的材料,這是入學的首要條件;入學錄取通知書是學生獲得入學資格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新生入學時必須出示入學通知書,才能邁入成人高等學校的門檻;學生登記表記載了考生是否按照錄取通知書上規定的時間報到并注冊;學籍變更材料包括學員轉專業、休學、復學、退學等信息;成績冊記載所有學員學習的整個過程,如是否按時上課以及考試、作品設計和畢業論文的成績等;學籍卡片單獨記載學生的成績是否齊全;畢業生鑒定表記載學員的學歷和社會經歷、在學習期間的自我鑒定、班主任對其表現做的實質性評語、各教學系或函授站對其表現做的評價以及最后學校是否同意畢業;實習實踐鑒定表記載的內容包括學員實習期間的實習內容、自我鑒定、班主任指導教師意見、教學指導教師意見、學校意見和各教學系或函授站點對學員實習期的成績和表現的評價等。這些學籍檔案材料應齊全完整無缺,保證學籍檔案的原始性、有效性和真實性。

對于上述學籍材料,管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一定要嚴肅、認真并準確記載。學生在畢業領取畢業證時將學籍檔案一并帶走,然后交由主管單位人事部門或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以便相關人事部門查閱材料。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力量薄弱

學籍管理是一個龐大、具體、細致并且復雜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技術性。每年各省、市、區都要召開并傳達教育部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要求每位學籍管理者要具有原則性、準確性、計劃性、技術性和敬業精神。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的學籍管理人員配備,大多數都是年齡比較大、不了解國家政策而且思想僵化的人員。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帶有陳舊、落后的管理理念,更談不上將科學、先進和高效的管理理念引進學籍管理領域。

2.管理手段滯后

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是一個常規性工作,系統性很強,舉辦成人教育的高校大都采用了現代化的手段,通過計算機錄入相關信息并進行管理。但有的校外函授站從學生入學登記到學籍更改以及畢業證發放等一切材料都是通過手工書寫、記錄完成。書寫或更改時字跡模糊,多處涂改,而且有的內容不齊全,沒按要求簽字或加蓋公章。在當前專業設置和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落后的學籍管理方法難以確保學籍資料的整理和統計萬無一失,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不高,大大制約了學籍管理處理的速度,也阻礙了成人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3.管理人員認識有偏差

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計劃外的教育,也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而是高等教育的另一條腿,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情況看,有的校外函授站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一種認識偏差,認為成人高等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屬物,是追求經濟效益的一種方式,從而忽視了學籍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有的重視在籍學生的學籍管理,忽視畢業后學生的學籍管理,認為學生畢業后把學生成績及學籍卡片移交給主管高校檔案室就結束了。學生領取檔案時才發現很多檔案信息漏填或錯填,這樣學籍檔案管理質量不高,也使學籍檔案管理失去了意義。

4.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搞好學籍管理的必要手段。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往往沒有一套完整的學籍管理制度,或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籍管理制度,脫離了實際,出現許多問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雖然函授站也會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規定,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管理制度,如學員上課制度、考試制度、免修制度等學籍管理制度,但在執行時遇到很多困難,充分說明了執行力度不夠。

三、解決的對策

1.強化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能力

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是一個專業性強且復雜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業務能力和技術。因此,函授站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思想高尚、業務能力強、工作扎實的檔案管理隊伍。為此,一是函授站應建立檔案管理隊伍選拔機制,選拔一批年輕并具有鉆研精神的人員充實到這支隊伍來。二是函授站應建立學習培訓機制,對檔案管理隊伍進行學籍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檔案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機會,走出去學習其他高校成人學籍管理的方法和先進經驗,或組織經驗交流會、業余講座等,擴大其知識面。三是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同時要加大對成人教育學籍檔案管理的力度,對其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改善檔案管理工作的條件[2]。

2.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學員越來越多,學籍信息量成倍增加,學籍管理任務越來越重,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的學籍管理。因此,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通過開發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將學生信息錄入計算機中,使學生的各種信息均能通過互聯網進行相應的,開展相應的上傳、下載、遠程修改等工作,提高學籍管理效率。四川文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開發出一套學籍管理軟件,包括學生基本信息(錄入學生信息、學生綜合信息)、課程信息(錄入課程信息、管理各班課程信息)、成績信息(錄入單個學生各科成績)、班級信息(設置班級信息、管理班級信息)、專業信息(設置專業信息、管理專業信息)和基礎信息(學制、學歷層次、學習形式、所屬部門信息),這些設計是一個“Tree”型結構,直觀簡潔,操作方便。這套管理系統是校外函授站學籍管理工作的一個飛躍,學籍管理人員以及學生本人,只要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都會很快操作,并能進行相應的學籍管理和信息溝通。當今,學籍管理必須融入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只有這樣學籍管理工作才能創新,才能發展[3]。

3.增強管理人員意識,樹立以人為本觀念

學籍管理包括從招生、學生入學注冊、畢業證發放、人事部門檔案的查詢等一系列過程,這個過程都是以學員為中心的,而不是學生一畢業這個學生的學籍管理就結束了。因此,必須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加強對學籍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政策法規、工作流程和實際操作的培訓。要通過培訓和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和理解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從方便學生學習、有利學生發展出發,正確處理好學籍管理與學生發展的關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4]。

4.健全管理體制,保障學籍管理規范化

建章立制,是搞好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基礎,應求制定一套從形成、處理、收集、整理、歸檔到交接等工作的完整的成人高等教育學籍檔案規章制度,并將其納入學籍管理者崗位職責范圍,要求學籍管理者熟知管理規章的內容、學籍檔案辦理程序,并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同時,為保證學籍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識別性,在輪崗時要認真做好檔案的交接工作,做好檔案移交登記。另外,學校要根據《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的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函授站根據細則結合本站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站的規章制度,以此保證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嚴肅性、連續性、科學性。這樣,通過嚴格的制度規范學籍管理行為,通過科學的程序保證學籍管理質量,通過規范的運行模塊提高學籍管理水平[5]。

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籍管理對建立與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樹立良好學風、確保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加強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對于成人高等教育學籍材料的開發與利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籍管理人員不僅要具有科學的管理理念,同時也要注重服務品質,不斷探討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運用現代化技術,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管理意識,實現管理業務標準化、管理信息規范化和管理工作程序化,這是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學籍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馬西華.談做好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學籍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06(7).

[2]馬雅靜.成人教育學籍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利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1(24).

[3]汪中文.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水平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2006(9).

篇(5)

一、 課程標準對中學數學教師角色的期待

(一)課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師具有全新的教育觀念,教育不僅具有生產力等經濟功能和價值,而且這種價值和功能要求與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道德品質的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文精神的培養相協調。而我們原來的有些教育方法,對學生個性心理的發展,以及創新素質的培養是格格不入的。針對這一客觀事實,教師的職能應該做相應的改變,由封閉式的教學改為指導學生"開放式學習,"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另外,"雙基"是我們的特長,但"雙基"是隨著時代而變化的,"代數運算的熟練和邏輯推理的嚴謹"雖然是雙基的兩個基本點,但歸納、猜想、創新的思維方式,廣闊的數學視野,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卻應該是"新雙基"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學數學教師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二)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格首先,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把自身知識的更新視為一種責任,使"終身學習"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其次,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的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并通過他"映照"在學生的人格世界中,作為數學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按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去塑造自我,實現"超我"。

二、中學數學教師應做角色轉變的準備

(一)教師思想觀念的更新

首先,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要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認識到:"數學素質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而"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要真正理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世紀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師要認識到在未來社會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獲取知識本身更重要,獲取信息的方法比獲取信息本身更關鍵。教師給學生的應該是方法庫,工具庫。教學模式應是:知識,素質,創新能力的三維教學模式。

(二)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

教師的知識結構是由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組成。未來社會的知識結構應是:信息化板塊結構,集約化基礎結構,直線化前沿結構。教師作為社會化的人,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從課程改革來看,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增加很多新的知識內容。有些內容是教師學過的,也有內容是教師沒有學過。為了適應教學,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一些培訓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志、信息技術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知識。數學文化課的開設,綜合課程的開設,要求中學數學教師要了解數學史,解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了解數學在其它相關學科的應用等。也就是說數學教師不僅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也會更加復雜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能夠以新的教育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教學工作。

三、教師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教師要提高把握新課程的能力新的課程標準在保證基礎知識的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能力的培養的前提下,刪減了傳統的初等數學中次要的,用處不大的,而且對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的內容。與此同時,增加了一些為進一步學習打基礎,有著廣泛應用的,而且又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新知識。作為中學數學教師首先要了解減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對知識點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學時要把握每一處出現時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體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幾次達成的知識作一次性處理。提前拔高。對新內容,應分析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樣教學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范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要求,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應試是否需要作棄取。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識點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

篇(6)

本文主就目前國際金融學課程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指出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將引導式教學法應用于國際金融學課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希望能夠為國際金融學教師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國際金融學;課堂效率;教學方法;引導式;應用措施

國際金融學包含貨幣銀行學、財務管理、國際結算、外匯風險管理等內容,并且覆蓋了經濟開放條件下國際上一切由匯率決定和貨幣兌換所引起的具有特殊性質的金融問題,因此國際上不少知名高校都將其作為經濟類專業的重要必修課程。而我國要想與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接軌,培養高質量的金融業人才是關鍵,這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視國際金融學課程教學,緊密貼合國際形勢,不斷變革創新教學背景,提高教學質量。研究表明,引導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國際金融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在國內外諸多一流大學的經濟類課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果。

一、我國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教師在國際金融學教學過程中仍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錯誤地認為學好國際金融學就是牢牢記住所有的知識內容。此外,在課堂上,教師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按照自己的預先規劃來設計教學內容與任務要求,脫離了社會生產實際需求,并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很少,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堂表現不積極,教學效果較差。

(二)教學資料少

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國際金融學教師可使用的教學資料有限,課堂上缺乏一些典型案例,課后布置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也不多,這就使得學生較難理解課堂上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點。

(三)實踐教學環節匱乏

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教學誤區:認為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教學重心在于理論知識的灌輸,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偏重課堂教學,而實踐教學時間則明顯不足。學生在上實驗課時只是在機房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例如模擬炒匯等內容,在實踐環節盡管學生的興趣較為濃厚,但是卻缺乏具有教學價值的分析案例,能學到的有關國際金融實務的內容較少。

(四)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雙語教學是國際金融課程常見的教學模式,但是不少教師在進行雙語教學時常常局限于翻譯上。教材中有大量的金融專業詞匯,學生識記難度較高,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所以在學習時精力基本都花費在中英文翻譯上,至于國際金融學這門課程本身則明顯顯得精力不足、興趣不足。

二、引導式教學法在國際金融課程中應用的必然性

國際金融學課程作為經濟類專業的基礎必修課,適應了新世紀素質教育學科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對于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有必要積極研究并探索出一條高效率的教學路徑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質量金融專業人才。教學實踐表明,引導式教學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點,還與教學實踐緊密貼合。教師在進行引導式教學時,通常會針對各個章節都設計一個主題和必要的節目以便學生查閱,這種做法有利于國際金融學主講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促進由理論知識到實踐內容的自然過渡。此外在引導式教學法模式下,教師需先將教材理解透徹,歸納課本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總的來說,引導式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重新歸還給了學生,同時也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觀點,并予以相應的認可或指導糾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穿研究性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與創新能力。

三、引導式教學法在國際金融學課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案

(一)改革傳統多媒體文稿,適應引導式教學需求

教師在開展國際金融學課程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利用PPT、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實際需求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入一些國際金融熱點,拓寬學生視野,提升他們的金融實踐能力。

(二)針對不同專業學生,設計不同的授課內容

不同專業學生在學習國際金融學課程時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側重點也不同,例如,金融專業的學生主要需要掌握的是理論基礎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多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介紹一些金融實事;而于學習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而言,對于金融實踐能力需求較高,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介紹國際金融實務的具體操作方法,適當引入外匯市場中的操作內容;至于其他專業,對于國際金融學的掌握要求不高,教師在教學時只需簡單介紹一些基本的概念、國際事實即可。

(三)引導國際金融動態,讓學生了解國際金融形勢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國際金融動態與發展形勢是國際金融學這門課程改革最主要的特點,與以往一昧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不同,引導式教學法注重課堂教學內容與國際金融動態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教師在課堂上,應留有足夠的時間向學生介紹一些最新的金融時事,利用案例引導來引導學生了解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加深他們對于課本內容的印象。

(四)補充引導題目和案例,讓學生掌握國際金融實務

目前我國高校國際金融學課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國際資金融通實踐領域,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除了需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內容以外,還需大量補充有關國際市場上資金融通方法的教學內容,并且還應設置相應的引導題目、案列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思考,既鍛煉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資金融通問題的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論

綜上所述,引導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成果。高校教師們在教學課堂上采用引導式教學法,鼓勵學生自主分析一些實際金融案例,即提高了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也培養了經濟專業的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國際金融貿易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與各方面能力。

作者:李坤澤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參考文獻]

篇(7)

一、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并結合學生特點制定的,是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不僅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結構,而且具體規定了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學科的教學順序及每門課程的教學時數。教學大綱是按教學計劃中關于各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知識水平,以綱要的形式具體規定出每門課的教材范圍、深度、體系和結構。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是教師必須遵守的教學綱領性文件,是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標準。

當前,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的教學計劃,大都是照抄照搬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教學計劃,根本未能體現函授教育的特點。但函授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所以教學計劃也應與普通全日制教育有所區別,應充分體現函授教育的特點,培養會學習、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而且在函授教學中,還會出現不按教學計劃中規定的課程順序上課或者教學時數不夠等現象,這些都將嚴重影響函授教學質量。因此,制訂函授教育的教學計劃,必須依據學生實際及培養目標的要求,由相關專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與大綱,并要認真貫徹執行,還應在實踐中不斷的修改與完善。

二、教材

函授教育作為一種以自學為主的教育形式,學員的日常學習主要靠教材。但成人高等教育沒有統編的教材,一般都只是照搬全日制本專科的教材,這根本不能滿足函授教育學員的特殊需要。

函授教材內容的選擇,函授教材的編寫應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比一般普通全日制教材闡述更加詳盡透徹,明白易懂,內容要更加充實、完整、系統,層次結構要更加清晰合理,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同時要站在自學者的角度,從自學者認識的角度出發去選擇內容和編寫教材,從而使教材的內容易于并且樂于為函授學員接受。

三、任課教師

雖然學員是函授教學中的主體,但任課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也絕不能忽視。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部門,一般是管理機構,沒有自己的專職教師,都是聘請相關院系的教師。有些教師對函授學員的重視不足,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以及認真的教學態度,這不僅對函授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會降低函授教學的質量。函授教學的授課時數通常比普通全日制少,要想在有限的授課時數內達到最佳的講課效果,就要靠教師的講課質量。函授學員的學習是從教師的授課開始的,在講課中教師要講授課程的難點、重點問題,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使學員能夠在日后的學習中鞏固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所以成人教育管理部門要加強函授教學質量監控,從聘請環節抓起,聘請那些熱愛函授教育、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函授教學經驗、較高業務水平的教師。主管函授教學的部門,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監督作用,及時掌握任課教師是否按時上下課,能否保證規定的教學時數,同時還要進行教學質量調查,掌握函授學員對任課教師的滿意度,建立函授任課教師庫,以便有助于今后聘請合格的教師。

面授在整個函授學習過程中所占的時間雖短,但它對深化和加強函授教學的效果,提高函授教學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面授是指學員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身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將書本知識和他人知識轉化與內化為自身精神財富的過程。所以每位任課教師,都要認識到這一點,在保證教學內容系統性的前提下,著重講解大綱的重點和學員自學時的難點、疑點問題,并且向學員傳授和介紹自學的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這也是教師面授教學時的重要任務。函授教學內容的合理組織及對學員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函授教學質量的又一重要途徑和有利舉措。教師通過批改作業,了解學員自學以后仍存在的疑難問題及其對基本原理理解的程度,并要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給予輔導。函授學員與普通全日制學生相比,記憶力相對比較差,理解能力強,讓學員借助已有的知識由未知到已知啟發他們,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按照邏輯順序,循序漸進,進行系統的思維活動去指導學員。以達到順序認知的目的。

四、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集中教學模式下,教學環境很難保證教學效果。目前的函授教學方法,一般是采用集中講解的模式。要改革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到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普通高等學校的函授教育,完全可以共享普通全日制教育的資源(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其次,可以將集中教學與個別輔導結合起來,因為在學生較多的情況下,很難達到“因材施教”,可以通過輔導答疑、網上答疑等多種形式達到“適合個性差異”學習的目的。最后,要逐步打破課堂教學的限制,實現網絡教學。只有真正實現網絡教學,才能打破課堂教學模式,這對邊工作邊學習的成人學員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面授出勤率的高低與學習效果的好壞有直接聯系,但對一些學員來說確實存在工學矛盾,工作和學習不能兼顧,工作壓力和單位嚴格的考勤制度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通過面授時間的調整和網絡教學的結合,可以緩解學員的工學矛盾。還可以提供教學磁帶、錄像帶等輔資料,盡量給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環境,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五、考核方法

函授教學主要由自學、集中面授、考試這三個環節組成,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考核是評價函授學員學習成績好壞和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內容應具有科學性和現實性,既要考核學員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學員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為函授學員大部分都是在職的人員,所以考核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這對學員的日后工作也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前,函授考試形式單一,以筆試為主,缺乏實踐,而且考試與教學并沒有實現真正的分離,考生投機心理嚴重。考前探題,考場偷看,臨時抱佛腳等現象普遍,考試成績不真實。考試作弊污染了校風,敗壞了學風,影響了教風,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防治作弊,成為整頓教學秩序。治理育人環境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 人 黄 色 网 站 在线播放视频| av网站免费线看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把腿扒开让我添个痛快| 欧美亚洲精品suv|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小视频| 巨人精品福利官方导航|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日本无遮挡边做边爱边摸|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app下载|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777777|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的粉嫩小泬看片| a网站在线观看|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后宫宫妃被各种sm调教| 午夜一区欧美二区高清三区| 日韩av无码午夜免费福利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