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5:5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壓瘡治療與護理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壓瘡,最早又叫褥瘡,是護理領域里的一個老話題,但是如何解決患者的壓瘡卻是長期困擾護理工作者的一個難題。壓瘡一旦發生,不僅加重病情,而且危及生命。與此同時,給患者帶來痛苦,增加醫療負擔,增加醫療需求,增加治療難度,甚至成為醫療糾紛和訴訟的來源[1]。2009年底,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委員會(以下簡稱NPUAP),與歐洲壓瘡顧問委員會(以下簡稱EPUAP),聯合了《壓瘡預防和治療――快速參考指南》和《壓瘡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并于2010年1月進行了修訂[2]。指南的出版,為護理人員提供了壓瘡護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現就壓瘡分期管理、預防、護理及治療綜述如下。
1 壓瘡分期
壓瘡是一個突出的全球性健康問題,隨著健康教育的普及,優質護理的開展,壓瘡有望得到控制。控制壓瘡的前提,是做好壓瘡的管理預防。根據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第4版基礎護理學[3],壓瘡的病理分期分為4期。2007年NPUAP了新的壓瘡分期,在原來的Ⅰ~Ⅳ期基礎上,增加了不可分期以及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4],使壓瘡分期更加符合臨床特點,這樣有利于護理人員管理。補充的兩個內容如下。
1.1 不可分期 損傷組織的全層,但潰瘍的實際深度完全被瘡面的壞死組織和(或)焦痂所掩蓋,無法確定其實際深度,除非徹底清除壞死組織和(或)焦痂,以暴露出瘡面底部。這種情況可能屬于Ⅲ期或Ⅳ期。足跟部固定的焦痂相當于“機體天然的遮蓋物”,不應該被清除。臨床中遇到此類型壓瘡通常將瘡面進行清瘡后再進行分期,或者直接劃定為Ⅲ期或Ⅳ期。但此類壓瘡與Ⅲ期或Ⅳ期的壓瘡相比,有獨特的瘡面特點。因此,在護理措施方面,就與Ⅲ期或Ⅳ期的壓瘡有所不同。單獨劃分有利于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手段。
1.2 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 指由于壓力和(或)剪力造成皮下軟組織受損,在完整但褪色的皮膚上出現局部紫色或黑紫色,或形成充血性水泡,與鄰近組織相比,該區域的組織可出現疼痛、硬腫、糜爛、松軟、較冷或較熱。深部組織損傷在膚色深的個體較難診斷,此期也包括在黑色瘡面上形成水泡,可能會發展為被一層薄的焦痂覆蓋,即便接受最佳治療,也可能會快速發展成為深層組織的破潰,臨床常見到此類壓瘡。以往通常把其歸為Ⅱ期壓瘡。據文獻報道,組織對壓力剪切力的耐受低于皮膚。當皮膚與組織同時持續受力時,皮下組織先于皮膚受損。因此,當表面皮膚完整并未出現顏色改變時,可能皮下組織已經發生缺血、缺氧的改變。當皮膚因長期受力而出現黑紫色時,則暗示深部組織更嚴重的損傷。與Ⅰ期壓瘡不同的是,Ⅰ期壓瘡在排除外源性因素后,可很快消除和康復;而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的壓瘡,局部皮膚有硬腫或松軟,更易破潰,即便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也會迅速向下發展成為較深的潰瘍。因此,對此期壓瘡護理人員更應格外警惕,并應提前向患者及家人告知。
2 管理
2.1 評估 壓瘡評估量表可對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以協助篩選易于發生壓瘡的患者。Braden評估表包括感覺、潮濕、活動、移動、營養、摩擦力和剪切力,該量表主要用于普通病房。Narton量表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活動、移動、失禁情況,該量表主要用于老年人病房。Waterlow量表包括體型、體質、重量,對身高、控便能力、皮膚類型、運動能力、年齡、性別、食欲、組織營養不良、神經缺陷、大型手術與創傷,藥物治療,該量表主要用于重癥監護病房[5,6]。評估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入院后也要隨時進行。隨著治療的實施或病程的進展,入院時不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會產生并表現出來,隨時評估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遏制壓瘡風險。再者,隨時評估,因治療的實施也許會使壓瘡危險因素消失,這樣可以合理利用護理人力資源。
2.2 申報 目前,各家醫院已制定高危壓瘡報告制度,對評估中符合高危壓瘡申報條件的病例由責任護士向護士長填表申報,然后由護士長在24 h內逐級上報護理部。如遇大休日、節假日可報總值班護士長。該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壓瘡來源(院外、科外、科內),壓瘡發生部位、面積、分級、治療方法、護理措施。
2.3 管理 壓瘡是衡量醫院護理質量的標準之一[7]。病區對壓瘡高危患者逐級上報后,護理部片區分管主任、片區護士長必須到患者床邊了解患者壓瘡的危險評估、護理措施等是否正確、到位,對責任護士的工作給予評價、給予指導和檢查。填寫壓瘡評估表,患者轉科、出院、死亡等,科室再次通知護理部。護理部片區分管主任或護士長再次到患者床邊檢查壓瘡落實情況,壓瘡創面是否好轉,護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然后再填寫壓瘡療效觀察表,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控制患者住院期間壓瘡的發生并有效治愈患者院外帶入的壓瘡。
3 預防
3.1 壓瘡的預防 主要在于加強支持療法和健康教育,消除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注意局部護理與患者全身情況相結合的綜合預防。預防措施主要有緩解壓迫、減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濕、增進營養等。
3.1.1 間歇性解除壓力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 有文獻顯示,目前臨床已普遍重視患者的變換,每1~2 h翻身1次是預防壓瘡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與傳統的90°翻身法相比,30°側臥更換法可有效緩解骨突部位壓力,提高預防壓瘡的效果。翻身順序為右側30°臥位左側30°臥位平臥位循環進行。同時,雙下肢屈曲稍錯開位,兩膝間墊軟枕,以免骨突處皮膚互相受壓。采用30°翻身法,使兩側髂嵴和股骨粗隆避免承受身體垂直壓力;身體一部分重力落在軟枕上,另一部分重力落在髂嵴與骶尾之間的組織-臀大肌平面上,較好地分散了壓力,有利于骨突部位的血液循環,從而降低髂嵴、股骨粗隆部壓瘡的風險。
3.1.2 患者平臥位時床頭抬高不應超過30°,5°~30°為宜,同時把膝下床抬起或墊軟枕。臥位時床頭抬高超過45°患者最易滑動,增加骶尾部剪切力。對于禁忌翻身和強迫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用“手墊法”,雙手插入患者背部、臀下等受壓部位按摩,1次/2 h,20~30 min/次,使局部減壓透氣。指導限制仰臥位的清醒患者間斷采取挺胸抬臀或挺腹抬臀,能有效預防壓瘡的發生。
3.1.3 用于預防壓瘡的工具 減壓設施包括動態減壓設施和靜態減壓設施兩種。動態減壓設施如氣墊床是預防壓瘡的理想方法。利用電子充氣泵定時充氣或排氣,從而改變身體與床墊的接觸部位,減輕局部受壓。氣墊床表面有許多微孔,能噴出少量空氣,保持皮膚干燥。靜態減壓設施,如泡沫床墊、水床等,通過增加受力部位的面積減輕局部壓力,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各種小型軟墊的局部應用也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3.1.4 營養的補給 增進營養的方法除高營養膳食外,對于飲食障礙的患者應考慮根據不同病情選擇采取鼻飼管、腸內營養管、靜脈營養管進行營養合理補給,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盡快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3.1.5 預防壓瘡還應注意皮膚保護 清潔皮膚時應用溫水及中性清潔劑;皮膚干燥可使用潤膚露;易潮濕浸漬的皮膚可使用保護膜。賽膚潤是美國衛生保健政策和研究機構(AHCRP)推薦的按摩油,按摩1 min迅速經皮吸收,形成脂質保護膜,有效限制水分流失,同時可防止尿液、汗液等浸漬,緩解局部受壓后紅腫現象,加速軟組織瘀血、瘀斑的吸收。每天使用可增強皮膚抵抗力,保護受壓部位皮膚。
3.1.6 新型敷料的應用 在高危人群可能受壓部位貼敷新型敷料保護是臨床預防壓瘡的重要手段,例如軟聚硅酮敷料美皮康超薄型、康惠爾傷口護理系列中的透明貼、增強型減壓貼、安普貼薄膜的貼敷,可減少受壓部位剪切力,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同時,能吸收皮膚分泌物,保持皮膚正常pH值及適宜溫度,能預防和護理Ⅰ期壓瘡。
3.1.7 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指導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預防壓瘡知識宣教,讓其認識到壓瘡的危害,學會壓瘡的預防方法,并積極參與自我護理。盡可能避免使用約束帶與鎮靜劑,協助患者做全關節運動,促進早期離床活動。
3.2 壓瘡預防中的誤區
3.2.1 在人衛第6版教科書上提到,預防壓瘡要做到勤按摩,但有關研究表明,按摩無助于防止壓瘡,因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皮膚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力后一般30~40 min會自動退色,不會形成壓瘡;如持續發紅,則表明軟組織損傷,按摩必將加重損傷程度。尸檢證明,凡經按摩的局部組織常顯示浸漬和變性,未經按摩的組織卻無撕裂現象。但按摩法可應用于皮膚無發紅的部位。橡膠氣圈和烤燈現已不主張使用,因橡膠氣圈產生熱氣并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造成靜脈充血水腫,同時妨礙汗液蒸發而刺激皮膚,可出現圈式壓傷。烤燈可使局部皮膚升溫、干燥,組織細胞代謝及需氧量增強,造成細胞缺血壞死。
3.2.2 在危險區域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在危險區域進行以下行為:拿、捏、按摩、熱水或乙醇擦拭、涂擦油膏、冰敷或吹風機、頻繁過度清潔皮膚。新的研究認為,上述行為可以相應造成皮膚以下傷害:增加剪切力損傷皮下組織;皮膚干燥;堵塞皮膚毛孔,使皮膚排泄功能受礙;改變皮膚環境,造成微血管擴張。
4 壓瘡治療
目前,臨床上治療壓瘡的藥物方法多種多樣,目前普遍認同選擇適當的治療措施可促進壓瘡的痊愈。治療有4個方面:(1)創面使用敷料及其局部治療;(2)使用物理方法;(3)緩減壓力;(4)治療可能延遲愈合的各種并發癥,比如增加營養,控制感染[8]。
4.1 敷料及其他局部治療
4.1.1 輔料 能避免弄臟衣物和床單,更為重要的是,避免創面污染并促進壓瘡愈合。有水狀膠質敷料、水膠質體敷料、其他敷料等。據研究證明,不同的保濕敷料對壓瘡的治療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9]。但如果不保持濕潤,當敷料更換時,新組織將被撕掉,故敷料應該保持創面潮濕和周圍皮膚干燥。同時保持適當的時間,因過度頻繁的更換敷料可能影響創面的修復。如果局部壓力沒有完全充分解除,敷料需要每日更換,以了解創面有沒有進一步惡化。還應該根據壓瘡的分級、創面大小、有無感染、分泌物大小、疼痛程度、周圍皮膚情況、患者等,選擇不同類型的敷料。
4.1.2 其它局部治療 研究表明,根據傷口嚴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藥物[10],局部干燥者選用碘伏。25%硫酸鎂加熱濕敷對早期局部紅腫效果較好。局部皮膚水泡形成時,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水泡內滲液或剪去表皮,用氟哌酸與75%酒精混合成糊狀涂于創面,也可用美寶膏、百多邦軟膏涂于創面,起到消炎、干燥、促進局部傷口愈合的作用。也可常規消除創面,用中藥配劑涂于創面,起到活血化瘀、清熱收斂、消腫解毒、改善創面微循環、促進創面肉芽增生、抑制細菌生長、加速創面膿腐分離脫落的作用[11]。也有報道,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促進局部上皮肉芽組織生長及創面修復的作用[12]。也可根據壓瘡表面感染細菌種類及藥物結果應用有效抗生素。其中慶大霉素對桿菌、球菌均有效。綠膿桿菌則用2%苯氯乙醇紗布濕敷[13]。必要時換藥治療。
4.2 使用物理療法 有電磁療法、超聲療法、高壓氧療、局部負壓等,但這些方法缺乏充足的證據表明對提高壓瘡的治愈率有效[14]。
4.3 緩減壓力 如果沒有及時去除壓力和剪切力,敷料以及其他局部治療在促進壓瘡痊愈方面的價值有限,故去除局部壓力對壓瘡愈合起著重要作用。采用各類減壓支撐性工具來代替普通床墊,已成為護理工作中防治壓瘡的共識。所謂支撐性工具是指普通床及床墊、各種充氣電動床及床墊、支架、天然或合成的羊皮墊、墊子、枕頭氣圈,充氣或充水手套,輪椅及座椅,坐墊等各種協助分散壓力的裝置[15]。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在兩套指南中都專門詳細闡述支撐面在壓瘡護理中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4.4 治療各種并發癥 感染、組織壞死及營養缺乏可延遲壓瘡的愈合,故應去除壞死組織和控制壓瘡感染,改善營養狀況,有效地清潔創面,以促進壓瘡的愈合。如果只有壓瘡局部感染的表現,不需要全身應用抗生素。經過2~4周的常規壓瘡護理或者2周的局部抗生素治療、清潔的壓瘡未能痊愈,仍然持續有分泌物排出,應該選用有效的抗生素對抗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所致的感染。通過傷口清潔,清創減少傷口感染,提高治愈率。患者如有全身感染癥狀,應適當進行全身抗生素治療。與此同時,改善營養也至關重要。營養是傷口愈合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營養元素在增生期起重要作用,攝入優質蛋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維生素A和鋅等微量元素對糾正負氮平衡非常必要。
總之,壓瘡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復雜的病理過程,早期干預是預防壓瘡發生、發展的關鍵,應有效客觀地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并填表申報。對高危人群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引起各級護理人員的重視,起到有效地落實、監督、促進作用。及時識別壓瘡的危險因素,采取預防措施,既能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又能避免醫療資源浪費[16,17],同時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護士的工作量。
參 考 文 獻
[1] DanielB, AshkanJ. Pressure, ulcers: Preren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 Am Fam Physicion,2008,78(10):1186-1194.
[2] 賈艷麗.壓瘡護理國際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9):18-20.
[3] 李小寒,尚小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6.
[4] 賈艷麗.壓瘡護理國際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9):18-20.
[5] 董曉江,呂巧蕓.壓瘡防治新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6):1516-1518.
[6] 段征征,劉義蘭.ICU患者壓瘡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17):89.
[7] 呂霞.三級監控模式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2010,25(13):1175-1177.
[8] Moore ZEH, Cowman S. Wound cleansing for pressure ulcers[DB/CD][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8:1.
[9] 陳茜,朱丹,袁麗.壓瘡治療措施有效性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975.
[10] 唐君,王晶,張清.壓瘡的整體化護理及治療[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7):101.
[11] 錢玉華.壓瘡治療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6,1(2):177.
[12] 鞠明研.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護理褥瘡[J].中國社區醫師,2005,5(2):101.
[13] 申校燕.多種方法在壓瘡治療中的作用原理及應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2):23-24.
[14] 陳茜,朱丹,袁麗.壓瘡治療措施有效性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975.
[15] 于堤.壓瘡護理國際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9):19.
[16] 蘇春燕.病人壓瘡危險因素及其評估工具[J].護理研究,2005,19(9):1695-1696.
【關鍵詞】 糖尿病;皮膚;壓瘡;飲食治療;護理干預
1 引言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是由于壓迫所引起的組織病變,研究認為,只要施加足夠的壓力,并有足夠的時間,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壓瘡[1]。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循環血運障礙更易引起壓瘡,加之長期臥床一旦形成壓瘡愈合將更為困難。此類患者不僅需要醫生的積極治療,更需要護理工作者積極主動采取預防措施,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及精心護理。
2臨床資料與方法
2.1臨床資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老年糖尿病臥床患者255例,男114例,女111例;年齡67~92歲,平均71.5歲;責任護士運用Braden量表進行壓瘡危險因素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合理用藥聯合飲食治療控制血糖,積極主動采取預防措施,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并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的預防了壓瘡的發生。
2.2方法
將225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其中干預組125例,對照組100例 ,干預組采取合理用藥聯合飲食治療控制血糖,積極主動采取預防措施,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
2.3統計學處理x2檢驗。
2結果,見表1
3老年糖尿病患者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3.1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膚特點
表皮層和真皮層厚度均變薄,體內水分總量及細胞總數逐漸減少,間質老化,更新遲緩;微血管循環差,局部細胞的功能也變差,周邊神經末梢容易發炎,導致手足感覺異常,汗液分泌減少,皮膚過度干燥,血液中糖分高,霉菌生長入侵易造成感染[2]
3.2導致壓瘡發生的局部因素
壓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濕等。
3.3導致壓瘡發生的全身因素
運動能力減退、血糖的高水平狀態、營養不良、組織灌注不足、年齡、精神心理因素等。
4預防壓瘡的護理干預措施
4.1壓瘡危險因素評估
當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根據Braden修訂版壓瘡危險評估表[3]評分,包括對感覺的認知、皮膚的濕潤性、身體的活動能力、營養的吸收、摩擦及剪切力、改變及控制身體姿勢的能力、皮膚類型等7個方面因素的評價,確認是否為壓瘡高危患者。
4.2健康宣教
對患者、家屬及陪護人員,講解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及危害性并進行預防壓瘡的簡單方法指導,如定時翻身及翻身技巧、床單需保持干燥、平整,飲食及功能鍛煉的指導,使家屬掌握相關知識,配合護士,減少壓瘡的發生。
4.3減輕受壓部位皮膚的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
協助患者選擇舒適的臥位, 每1~2小時翻身1次,抬高床頭一般不超過30°,減少身體下滑對骶尾部及足跟部造成的剪切力,超過45°最易滑動,以5°~30°為宜,以減輕局部壓力,建立翻身卡,嚴格床邊交接班;有條件的可以使用電動充氣式氣浪床墊、水墊等防止受壓。協助患者翻身更換床單時要抬高身體,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損傷皮膚。
4.4保護皮膚
骨突出部位給予美皮康敷料保護,床單必須平整、干燥無皺折,保持皮膚干燥清潔,二便失禁者,床上墊尿布,潮濕及時更換,清洗皮膚,減少尿液、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并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抵抗力。
4.5調整營養狀況
營養不良患者,應根據營養狀況和病情需要給予合理的營養調護,制定比較合理的膳食,適當增加膳食中蛋白質、熱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增加機體抵抗力。
4.6控制血糖
積極治療糖尿病,合理飲食,控制血糖。
5結論
壓瘡是護理領域的老話題,也是護理工作的難題,國外患者及家屬因發生壓瘡要求賠償的案件日益增加[4],對壓瘡的預防要不斷更新觀念,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認識壓瘡。積極評估患者情況是預防壓瘡發生的關鍵,健康教育加強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病理、治療和護理知識介紹,使之提高自我保護、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以配合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心理治療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用具等綜合干預措施,減少了預防瘡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提高了預防有效性,減少壓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趙霞,國內壓瘡的研究及護理新進展[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6,4(4):227-228
[2]黃小萍,李智英等.老年人壓瘡的預防及護理[J].家庭護士,2008,319-321
【關鍵詞】神經內科;臥床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護理
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壓力性潰瘍,壓瘡最初稱為席瘡,再發展稱為褥瘡,現稱之為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神經內科患者常伴有肢體活動障礙、偏癱、大小便失禁、昏迷等多種狀況,很容易發生壓瘡。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發生壓瘡的病例進行分析、討論,制定出相應的護理對策。現將方法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均為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男74例,女46例;年齡26~82歲,平均62.5歲;原發病均為神經內科疾病,其中腦出血31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7例,腦梗塞57例,病毒性腦炎9例,癲癇6例;入院時皮膚都完好無破損。按照隨機原則,設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經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內科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神經內科防壓瘡護理方法:
1.2.1動態評價
實施計劃時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評價,總結成功經驗,針對壓瘡治療護理中的動態變化積極采取措施并做好記錄,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達到提高認識,豐富知識,促進學術水平和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
1.2.2保持皮膚干燥
常規做好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保持床單及衣物的清潔平整,每日擦浴1~2次,及時更換潮濕、污染的衣服、被服,對于大小便失禁、嘔吐、出汗等患者,應及時清理、更換,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須確保和消除其共發病因。留置尿管的患者,翻身時特別注意避免身體任何部位壓住管路,尤其是尿管連接頭部位。
1.2.3護理
經常改變患者能減少壓瘡的發生率,因為能維持身體局部微循環的暢通,是預防壓瘡的關鍵,常規是2h翻身1次,有研究表明與側臥位相比,將患者側傾30°并用枕頭支撐的有利于某些解剖部位壓力分散和血液流動。
1.2.4營養支持
神經內科病人由于長期臥床,胃腸蠕動減弱,進食量少,致使患者營養狀況較差。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在構建新組織和對損傷組織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應給予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控制血糖,控制感染,不能進食者行鼻飼飲食,危重患者靜脈補充營養及高能量液體。
1.2.5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向患者和家屬介紹預防壓瘡的基本知識和預防壓瘡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進行預防壓瘡的方法指導,如翻身技巧、床上擦浴的方法、營養飲食配方及選擇,以高度的責任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急燥,不厭煩,使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到壓瘡的預防和護理中。治療操作要輕柔準確,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對護士的信任感,使之配合治療護理,預防和減少壓瘡的發生[1]。
2 討論
壓瘡是由于外力(壓力、剪切力、摩擦力)作用導致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損傷而形成的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好發于受壓和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骼隆突處。壓瘡的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特大壓瘡常經久不愈,出現嚴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已有研究表明,導致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分為局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局部因素有壓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濕,全身性因素有感覺喪失、營養不良、組織灌注不足、年齡、體重、體溫[2],老年人、消瘦者、體溫過高或過低者、精神抑郁者均易發生壓瘡。另外也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長期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心情抑郁,精神緊張,主動活動及配合性較差,在精神緊張的狀態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蛋白質合成被抑制,組織容易被分解,易誘發、加重現有的疾病,從而促使壓瘡發生。
壓瘡發生率是對基礎護理質量的真實反映,神經內科偏癱患者多為老年患者,伴有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體重較大、長期臥床、皮膚抵抗力差,極易發生壓瘡,壓瘡發生后很容易引起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3]。實施預見性的壓瘡護理和管理,能有效預防院內壓瘡的發生。1、2期壓瘡護理原則是去除危險因素,避免壓瘡繼續發展,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感染,多采取暴露療法。而對3、4期壓瘡護理原則是保持清潔瘡面,促進愈合,有壞死組織時應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生長。對高危患者建立翻身卡,每1~2h翻身1次,做好記錄。加強健康教育也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手段,告知患者及家屬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預防壓瘡的各種措施和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只有掌握了全身和局部以及心理到生理的全面綜合治療,才有助于壓瘡的預防愈合。
綜上所述,壓瘡雖然是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一大難題,但只要根據壓瘡危險因素評分結果,針對不同危險等級制定不同標準的預防措施和護理計劃,使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壓瘡的發生,不斷地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7):20.
【關鍵詞】 Braden量表;腦卒中昏迷;效果
作者單位:463000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
1 臨床資料
我院神經內科自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收治腦卒昏迷患者共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齡50~90歲,平均68歲。住院時間2~122 d,3例自帶壓瘡,均經Braden量表進行評估,評分都在12分以下,全部患者均是腦卒中昏迷患者。
2 方法
2.1 對全員護士進行培訓,學習Braden量表的評分方法和評估標準。由責任護士對每位新入院患者2 h內進行評分,包括:感覺能力、潮濕度、活動能力、移動能力、營養攝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6個項目,評估是動態、連續的。嚴格按照評估標準進行評估10~12分每天評估一次,9分以下每班評估一次,病情變化隨時評估,并向護理部上報壓瘡高危事件。目前,皮膚完整者,當估計壓瘡難以避免時,責任組長根據《申報難免壓瘡條件》向護理部進行申報,填寫難免壓瘡皮膚情況跟蹤表,報護理部保存,由護士長和責任組長跟蹤。發生皮膚潮紅及院外帶入壓瘡24 h報護理部,并及時組織科室人員進行討論,分析患者所處壓瘡危險狀態,制定具體護理措施。
2.2 結果 通過護理干預,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120例昏迷患者中發生難免壓瘡2例,3例自帶壓瘡,2例痊愈,1例因家屬放棄治療,其他無壓瘡發生。
3 措施
3.1 加強翻身 由于患者昏迷,感覺能力受限,肢體癱瘓,按時翻身是預防壓瘡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同時可使用氣墊床來分散身體部分的壓力,根據患者病情每1~2 h翻身一次,對消瘦患者可1/30 min h翻身1次,如患者病情危重出現呼吸抑制,生命體征不穩時,要暫停翻身,以防危及生命。每次翻身應查看受壓部位的皮膚情況,避免拉、拽、拖,以免損傷患者的皮膚,同時用軟枕、海綿等物品架空骨突出部位,減少骨突部位的壓迫。床邊建立翻身卡、床頭懸掛高度或極度高危險標志,以提醒各班護理人員,護理措施落實到人,并做好記錄,嚴格進行交接班。把定時翻身制定到護士工作流程當中。
3.2 保持床位平整、清潔和干燥,定時按摩骨突部位,避免拖拉,久壓局部[1]。因患者昏迷,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應給予置導尿或采用尿套,保持床單元干燥、整潔,床單要求平整、柔軟、無褶皺、無補丁,每次大便后應立即給予皮膚清潔或更換污染的床單及衣服,使患者舒適。高熱、大汗患者及時給予更換衣服及被服,并每周全身擦浴1~2次,受壓部位每日溫開水擦洗1次,以保持皮膚清潔,每日定時按摩骨突部位及受壓皮膚,并進行全范圍關節運動,維持關節活動性和肌肉張力,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壓瘡的發生。
3.3 營養支持 由于昏迷患者營養代謝異常,營養攝 取能力可能不足,遵醫囑給予鼻飼和靜脈營養支持,營養不良是導致壓瘡的內因,又可影響壓瘡的愈合,蛋白質是機體組織修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可促進傷口的愈合[2]。應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針對性進行營養供給,給予高蛋白,足夠熱量,高維生素膳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此外,還可以給患者適當補充硫酸鋅等礦物質,可促進壓瘡的愈合[3]。水腫患者應限制水和鹽的攝入,脫水患者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3.4 減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昏迷患者處于被動臥位姿勢,所以協助臥位時,防止身體滑動。平臥位如需抬高床頭,床頭不高于300。如需半臥位,為防止身體下滑,足底放一堅實的硬枕,并屈髖30°,窩下襯軟枕。
3.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家屬介紹壓瘡發生、發展及治療護理的一般知識,以及發生壓瘡帶來的危害,得到家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告知家屬經常變換的重要性,指導并學會預防壓瘡的方法,使家屬獲得預防壓瘡的知識和技能,讓家屬有效的參與是預防壓瘡重要措施之一。
3.6 加強監督和指導 護士長每日,責任組長每班進行檢查患者皮膚是否清潔完好,床單元是否清潔平整,是否按時翻身,臥位是否正確,壓瘡患者局部傷口創面有無進展,查看翻身記錄,護理記錄,交接班記錄,壓瘡評估表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指導和追蹤,對有護理難度的患者可上報護理部并申請會診。
3.7 對院外帶入壓瘡患者,除上述措施外,要根據患者壓瘡的分期給予全身和局部進行治療。出院時1例放棄治療,其余2例已痊愈。
4 結論
壓瘡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神經內科昏迷患者多,并伴有感覺、運動、營養排泄障礙,年老,大小便失禁,臥床時間長,是壓瘡的高發病區[4]。利用Braden評分表可以提高護士的壓瘡知識水平,增強護士預防壓瘡意識,并制定護理措施,實施護理,使壓瘡護理更有預見性、計劃性、針對性和個體性。有效地預防壓瘡的發生,促進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黃金學.新編臨床護理常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
[2] 張傳蓮,董云.1例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合并多處壓瘡患者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22-323.
【關鍵詞】 壓瘡;評估;護理
壓瘡是局部組織持續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及細胞缺血、缺氧、營養不良,從而導致組織潰爛和壞死。防治壓瘡是基礎護理的重點,也是棘手的難題[1]。一直以來,以預防和減少皮膚破損及壓瘡發生為目的的質量管理是護理研究的重點[2]。我院是一所縣級綜合性醫院,集中收治疑難、危急重癥患者,這些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水腫、術后傷口滲液、多汗等原因,容易誘發壓瘡。若不及時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則很快會形成壓瘡并加重患者感染危險,延長治療時間。壓瘡好發患者增多,使我院壓瘡防治與管理工作的開展難度越來越大。因此,護理部從2006年開始制定了皮膚壓傷預警報告表與皮膚壓傷報告表,通過當班護士對患者皮膚進行評估后填寫表格,分析預警原因,制定護理措施,然后把表格上交護理部,由護理部人員對患者皮膚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得出結論,現總結經驗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9年后實施壓瘡風險評估制度的198例壓瘡高危患者,共回訪探視144例,未回訪探視55例,其中院外帶來壓瘡55例,院內壓傷0例,男117例,女81例,年齡32~93歲。
1.2 評估方法 根據患者年齡、意識狀態、運動功能、睡眠姿勢、病史等指標,制訂住院患者皮膚壓傷預警報告表與皮膚壓傷報告表,護士做好患者住院期間的動態護理評估及安全管理。
入院時作好如下評估,見表1。表1 評估卡表2 榮昌縣人民醫院患者翻身卡備注 A.平臥 B 右側臥 C左側臥 D俯臥 皮膚情況:A 正常 B 發紅 C破潰 D結痂
(1)評估結果:①輕度風險≤18分;②中度風險 19~27分;③高度風險≥28分。(2)潛在危險:①糖尿病;②嚴重皮膚病;③嚴重貧血;④低氧血癥;⑤皮膚脆弱;⑥臥床。(3)難免壓傷:是(),否()。
采集分析患者的既往史,預警原因,做好患者住院期間的動態評估,制定翻身卡,如表2。
1.3 防范與減少患者壓瘡發生的主要措施 壓瘡預報與報告控制制度。
1.3.1 院外發生壓瘡控制方法 凡在院外發生壓瘡的住院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壓瘡進行評估并做好護理記錄。同時填寫壓瘡報告表上報護理部存檔,護理部將及時到科室核查患者、護理記錄,并督促檢查措施落實情況和壓瘡預后。如院外發生壓瘡未及時上報,經護理部或質控組檢查發現者,按院內發生壓瘡處理。
1.3.2 院內發生壓瘡控制方法 (1)凡住院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結果為中、重度危險者,科室應及時填寫壓瘡預報表上報護理部存檔,護理部及時核查并督促檢查措施落實情況。(2)凡住院患者發生Ⅰ度壓瘡(包括手術患者術中壓傷),科室必須電話報告并及時填寫壓瘡報告表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將及時核查并督促檢查措施落實情況。(3)對于高危患者發生難免性壓瘡(壓瘡危險因素評估結果為重度危險≥28分,科室已及時填寫壓瘡預報表,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護理部已進行過核查),科室必須電話報告并及時填寫壓瘡報告表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將及時到科室核查并督促檢查措施落實,對壓瘡預后進行追蹤,必要時護理部還將組織院內會診。對難免性壓瘡不予追究責任。
1.3.3 處罰原則 對經質量檢查、患者轉科、或患者投訴發現住院患者院內發生壓瘡者,科室未及時填寫壓瘡預報與報告表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核查,定性為院內發生壓瘡者,按護理獎懲制度執行。
2 護理
加強翻身,至少1次/2 h,并在翻身卡上記錄翻身時間、臥位;臥氣墊床;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每日行皮膚護理2次,加強營養的攝入。
3 結果
根據護理部存檔資料統計:皮膚壓傷與預警患者從2009年1月至10月上報198例,其中院外自帶壓瘡55 例,治愈出院32 例,好轉出院14 例,放棄治療9例。統計數字顯示,我院院外自帶壓瘡患者的治愈率或好轉率明顯提高,院內不可避免性壓瘡發生率明顯減少,可避免性壓瘡發生均為0。
4 討論
(1)通過規范防治工作,提高了管理成效。管理者高度重視是預防壓瘡的保障[3]。護理部通過設計壓瘡上報管理流程,推廣使用了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皮膚壓傷預警報告表與皮膚壓傷報告表,從而使壓瘡防治工作在護理部的支持與管理下逐步從經驗管理過渡到了科學規范管理。院內壓瘡上報信息集中,護理部監控管理壓瘡的全部過程,院內壓瘡患者的防治護理情況,并經常深入病房訪視,檢查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集中商討解決對策,使管理成效不斷提高。目前,我院對壓瘡防治工作已基本形成了護理部、護士長、護士三級壓瘡監控網絡,并已形成了從患者入院評估、制定計劃、實施有效預防措施、評價護理效果到修正護理措施的管理流程。(2)組織全院學習了壓瘡形成原因及其需要采取的預防護理措施,并對護士進行了理論考核,確保壓瘡護理措施落實到位。2009年1月到10月收治的危急重癥患者未再發生壓瘡,取得了較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雪花.1例Ⅳ期壓瘡患者應用中藥馬勃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9):26-27.
【關鍵詞】壓瘡 分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610-02
壓瘡也稱壓力性潰瘍,是指身體局部,尤其是骨突部位,由于壓力或者同時有剪切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導致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局限性損傷。壓力可壓迫毛細血管,剪切力或摩擦力可撕裂組織、損傷血管、多種力聯合作用是壓瘡發生的直接原因[1]。壓瘡一旦發生,不但會加重病情,延誤治療,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增加治療費用,還會引起嚴重的感染而導致患者死亡。
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中規定必須完善壓瘡護理質量管理制度,將壓瘡發生率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主要指標[2]。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難免性壓瘡是困擾護理工作者的難題,也是護理研究的重點難關,為了預防壓瘡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壓瘡護理質量,2005年起,我院成立壓瘡管理小組,通過團隊運行,提供討論臨床護理問題的平臺,使管理小組擁有共同的護理工作目標,全院壓瘡患者得到統一的全程管理。
1運行
1.1組織結構:各科室的高年制護師、主管護師、護士長、科護士長、護理部層面的條線監控人員組成。
1.2組員職責
1.2.1學習壓瘡的相關理論和治療壓瘡的操作技能,提升壓瘡護理專業知識,為患者提供壓瘡護理和示教,同時為各護理單元護士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指導。
1.2.2熟悉并掌握壓瘡管理制度、預案和處理流程。
1.2.3對危重患者、壓瘡高危患者及時進行評估,提出護理措施,給予積極而有效的護理干預。
1.2.4推廣壓瘡護理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能,增強全院護理人員預防壓瘡的意識和能力
1.2.5指導責任護士修訂護理措施,切實保證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1.2.6完善壓瘡管理各種評分上報表。
1.3管理小組運行內容:分級對科室預報的壓瘡、難免壓瘡進行評估、審核;對目前科室采取的壓瘡措施進行修訂完善。每月一次壓瘡護理質量督查,根據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總結經驗,實現持續質量監控。對壓瘡護理結果進行統計匯總。
2效果
2.1壓瘡患者得到統一的全程管理:
全院推廣使用壓瘡預報或帶入上報表,根據壓瘡危險分值評估患者,由當班護士完成評估,當壓瘡危險分值6分或帶入壓瘡時,由當班護士填寫完成上報表,病區護士長或高年制護師、主管護師24小時內完成核實認定簽字,上報科護士長,護士長核實認定簽字。護士班班跟蹤,落實床邊交班,護士長每周跟蹤2次,科護士長每周跟蹤1次,壓瘡轉歸及時上報護理部。
一旦發生難免壓瘡由當班護士填寫壓瘡發生預報表,病區護士長或高年制護師、主管護師24小時內完成核實認定簽字,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上報壓瘡管理監控小組,由壓瘡管理監控小組成員認定壓瘡是否為難免壓瘡,如為非難免壓瘡,按醫院獎懲條例處理。
2.2提高了壓瘡管理小組成員及臨床護理成員的知識水平。壓瘡管理小組對臨床各科室進行檢查和指導,遇到問題通過查詢資料、展開全院性會診等手段,不斷更新壓瘡護理新理論、新方法。
2.3促進醫護合作:壓瘡患者創面愈合受多種因素影響,通過全方面的評估壓瘡患者存在的問題,及時與醫生聯系,患者局部換藥的同時得到全身診治,使創面愈合時間縮短。
2.4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責任性,確保護理質量。通過壓瘡管理小組的監控,壓瘡實施班班跟蹤,護理人員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督促,對壓瘡高危患者及壓瘡患者全程管理,及時完成壓瘡預防及護理工作,提高了護理質量。
3小結
本院壓瘡管理小組由各護理單元骨干組成,通過分級管理,使全院的壓瘡患者得到了統一實施的全程管理,未預報發生壓瘡率降為零,同時有效降低了難免壓瘡的發生率、提高了帶入壓瘡患者的治愈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壓瘡預防護理
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高危人群為昏迷癱瘓者、老年人、肥胖者、身體瘦弱者、水腫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發熱患者、使用鎮靜劑患者、長期臥床的偏癱、截癱患者等。
1壓瘡的預防
預防壓瘡的關鍵在于消除誘發因素,做到“六勤”:勤觀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
1.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曬,床單、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經常更換、清洗。尤其對估計易發生褥瘡的患者床鋪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凈、無皺褶,并使患者臥位舒適。
1.2皮膚的清潔
溫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時不可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損傷皮膚。對于易出汗的腋窩、腹股溝部位可用小毛巾隨時擦拭。保持皮膚的清潔可使汗腺排泄通暢,避免細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類或少許滑石粉保持皮膚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膚因摩擦而造成損傷。
1.3加強營養
長期臥床的患者身體抵抗性差,應在飲食方面加強營養,宜給予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多食含鉀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綠葉蔬菜等。
1.4長期臥床患者的翻身
實施有效到位的翻身來間歇性地解除局部壓迫是預防壓瘡最為有效、關鍵的措施。一般臥床病人每1~2小時翻身1次,發現皮膚變紅,則應每小時翻身1次,左、右側臥、平臥、俯臥位交替進行,并用軟枕、氣枕、水枕、氣墊圈、海綿圈等墊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懸空、減輕壓力的作用。
2壓瘡的護理
采取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護理措施
2.1淤血紅潤期護理原則為去除危險因素,避免壓瘡繼續發展;炎性浸潤期護理原則為保護皮膚,預防感染;淺度潰瘍期護理原則為清潔創面,促進愈合;壞死潰瘍期護理原則為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護理措施主要為定期翻身、減壓,強調及翻身,經常更換,每2~3h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氣墊、氣圈等。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瘡防治氣墊床,避免局部長時間受壓,改善受壓部位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發生、發展。而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無碎屑也是防治褥瘡的重要環節,同時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和干燥。一般情況下,定時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膚,如骶尾部、髖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或減少褥瘡的發生。還可以局部換藥配合紅外線照射,照射距離應距患處約30cm,每天1~2次,每次30min,照射時隨時觀察局部情況,以防燙傷。
2.2積極治療原發病,增加營養和全身抗感染治療,平衡飲食,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
3護理體會
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減少患者痛苦。當壓瘡的高危患者入院后,我們護理人員要及時評估患者的皮膚情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壓瘡的發生、發展及治療護理的一般知識,如經常改變的重要性、發生壓瘡后帶來的危害等,指導學會預防壓瘡的方法,如定時翻身,經常自行檢查皮膚,保持身體及床褥的清潔衛生,利用簡便可行的方法(如軟枕)減輕皮膚受壓程度等,使患者及家屬獲得預防壓瘡的知識和技能。對于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墊,協助并指導每2h翻身1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的動作,及時按摩受壓處,大便后及時用溫水清洗會陰,勤換內衣,嚴格交接班和記錄,鼓勵患者增加營養,增加機體抵抗力,避免壓瘡的發生。
總之,褥瘡的發生常與護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關,臨床基礎護理和整體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細心和愛心,使壓瘡的高危患者得到及時的預防和治療。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