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2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語文課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效激趣 質疑創新 引導探索 指導學法 講練結合
提高課堂實效性,實現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我們教師時刻想實現的目標。所謂提高課堂實效性,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0分鐘內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普通教師,在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點自己的拙見。
1 高效語文課堂要高效利用時間,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這樣你的課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的課堂。那么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1 教師以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讓教師的情感與授課內容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并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如:學習《一面》一文,讓學生朗讀文章最后一部分時,教師先渲染氣氛,再和學生齊讀,以自己富有激情的朗讀,引領學生,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 教師以精心的導入喚起興趣。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欲望。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凡爾賽宮》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凡爾賽宮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凡爾賽宮的氣勢磅礴、金碧輝煌,進而產生走進文本的欲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2 高效語文課堂要鼓勵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創新。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數事實證明,"問"是培養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切入口。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只有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探究的興趣。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找答案,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做以點撥和補充,這與老師將現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給學生,效果會截然相反。
3 高效語文課堂要轉變教學行為,引導學生探索。
教師應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把教學看成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主動建構學習的過程。改變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行為,樹立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養學生自覺、自律、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學習《一面》一課時,教師提問;你看了題目有什么疑問嗎?生1:誰和誰見了一面?生2:為什么見面?生3:在哪兒見了一面?生4:見面發生了什么事?……學生所提的問題,其實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再加上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就能順利了解文章所寫的內容了。這部分內容若以“教師講解明白”為主,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若以“學生探索明白”為主,學生就變成了主動探索者。
4 高效語文課堂要加強學法指導,提高課堂效率。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若學生學語文知識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事倍功半。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學生通過學法指導后練習學法,最后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有法可依的。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來得出結論,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
5 高效語文課堂要加強講練結合,落實學習課堂目標。
傳統教學總是缺少一個必要的環節:課堂的訓練。教師喜歡把訓練的時間安排在課后,布置大量的作業,致使學生課余大量的時間埋在大量的作業中不能自拔,教師課余的大量時間消耗在作業的批閱上、精神疲憊。孰不知,課堂是最佳的訓練時間。每節語文應當在讀讀、議議、練練中完成,這一定是高效課堂的必要環節
語文課堂練習應包含說的訓練和寫的訓練。首先,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我總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用時間來換取學生的思維空間。給學生一個交流的空間,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因此,應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機會,培養他們團結合作、互相竟爭的精神。
關鍵詞:課堂氛圍;實效性;主體作用;高效課堂
當前,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可喜局面。創新靈活的教學方法和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形式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從過去到現在,我們每一位小語人無不為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高效課堂而煩惱著,探索著,實踐著。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為此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才能實現高效課堂。那么,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
一、教師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幽默風趣的語言,促成良好課堂氛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上課時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有時,教師的情感還要與所教課文的內容相契合。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走進文本,去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再有,教師詼諧幽默的語言不僅會使教學的內容生動有趣,還會使課堂本身充滿吸引力。尤其在組織課堂,維持課堂秩序方面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時,教師一個善意的玩笑,可以讓不認真聽講的學生心生慚愧,面帶微笑的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一句幽默的話語,可以讓昏昏欲睡的學生精神為之一振。同時讓學生明白,老師關注著每個人的學習狀態。反之,指責、訓斥、批評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長此以往師生關系劍拔弩張,也影響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我通常會采取突然提問的方法,我常常問:某某同學你覺得“對不對?”因為學生沒有聽講,回答對或不對都相當滑稽,學生本人也覺得不好意思了。
二、游戲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尤其是小學生天性好玩,游戲對他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因此,教師以富有趣味性的游戲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們在暢快的笑聲中,興趣盎然地吸取知識而且印象深刻。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提高了課堂的高效性。
游戲形式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再是說教式的教育學生,學生也不再死記硬背地學習。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與此同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于樂!
三、營造競爭氛圍,鼓勵展示自我
針對小學生爭強好勝、表現欲望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適當組織一些小競賽活動,不但能活躍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勇于開拓的優秀品格。比如,認讀生字時,組織開火車讀、搶答、PK等形式;識記生字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等形式學習生動、有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殊強烈。”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得到表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尋找機會,創造“展示”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如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展示自我、在質疑解惑中讓學生展示自我、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展示自我。這樣的課堂,老師輕松了,效率卻提高了,學生思維也活躍了。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語,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使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異域風光,我尋找一些威尼斯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景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威尼斯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教學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
五、師生的有效互動創設良好的氛圍
一、營造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老師高高在上,扮演的大都是“嚴師”的角色,在課堂內外要求學生要無條件的尊重老師,久而久之,這種傳統的師生關系導致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老師也不易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感受,因此,這也就使學生感覺到語文學習的枯燥無味,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等問題。同時,由于高中生學習負擔的加大,學生的逆反心理較強,這也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甚至會發生學生和老師相對抗等嚴重后果,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
因此,老師應該學會轉變自己的角色,即教師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主導、引領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應該根據教學目標,鼓勵學生自主發言、積極參與討論,使每一個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教學工作中建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進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效率。
二、教學方式的最優化、多樣化
語文教學方式是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術、途徑。有效的語文教學方式是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對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要求語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生認知和能力發展水平,結合語文教師自身的特長和風格,靈活運用各教學方式,實現各種方式的優化組合,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創造性,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不同的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語文教師在選用教學方法時,首先要把握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要選擇和運用與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相適應的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教學方法。例如:傳授新的文體知識時,要充分發揮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的效用。其次,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把握好不同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的性質和特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例如:議論文多采用講授法,而重在過程探索性的知識內容則采用多媒體演示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關鍵詞】高效;語文課堂;構建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為其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但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與職業需求、生活實際聯系不緊密、實踐訓練環節薄弱等問題,語文教學不適應變化的勞動市場要求。教學實踐與培養目標、市場需求的脫節,導致語文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體系中處于“雞肋”的尷尬地位。落實大綱要求、突破教學困境、提高教學效益是中職語文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構建高參與率、高接受率、高轉化率的高效語文課堂則不失為解決這一問的有效途徑。
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和高效課堂的內涵
目前造成課堂教學低效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1)中職生源質量大幅下滑。大量學習動機不明、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集中于職業學校。他們上課時無紀律等成為家常便飯,課堂活動參與程度及課堂任務完成情況隨意性大、不確定性強。(2)教師教育理念落后、方法單一,課堂管理能力不強。授課內容、方法、手段不能吸引教學對象,客觀上使其陷入“無事生非”的境地。加之對教學對象成長背景、心理特點缺乏了解與掌握,課堂管理失范造成課堂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因此,中職語文課堂往往呈現出靜止、封閉、學生參與性差、知識轉化率低的特點,很難完成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因此,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高語文教學效益勢在必行。
斯蒂芬?P?羅賓斯認為效率是“正確地做事”,效果是“做正確的事”,高效活動為活動效率和效果的有機結合。據此,高效課堂,就是教學效率和效果的高度結合的課堂,即在課堂授課時以適合教學實際、教學需求的方法,使教學對象的知識、技能、素質得到豐富與提高。具體而言,高效課堂為在一定時間內學生接受知識容量飽滿,可掌握較多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得到較好地培養與提高,并最終能形成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及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即必須具備學生高參與率、內容高接受率、知識高轉化率的特點。
二、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途徑
(一)立足職業教育,創設具有職業特色的學習情境
作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明白職業學校語文課堂必須姓“職”,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掌握完成工作所需的通用技能。這就意味著語文教學必須與專業結合,要充分考慮各專業的特殊性,結合專業特色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實現語文教學服務于專業教育、職業教育這一目標,首先教師應立足崗位需求、基于職業過程,以學生職業發展階段為依據,重構課程內容,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和學生能力、個性發展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學生更好地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其次,教師應創設具有職業特色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明確今日自己所完成的課堂任務就是今后會遇到的工作任務,突出“學以致用”特點,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課堂活動參與率。
(二)高度重視語文課堂實踐活動,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理念
學生是高效語文課堂活動的主體,實踐是學生接受知識、轉化知識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語文實踐活動對構建高效課堂有著重要意義。語文課堂的實踐能使學生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以實踐體驗深化學業,有利于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可以使不同特點的學生在活動得到鍛煉,使學生能夠利用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的基本理念,按照行動導向教學步驟中“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控制”和“評價反饋”6個環節指導學生開展學習實踐。通過開展能體現學習內容和職業實踐的語文課堂活動,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職業知識素質,提高學生知識接受率和轉化率。
教師還應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建立多元化化、過程化評價體系,以檢驗學生學習過程、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打造立體高效課堂
高效語文課堂同時也是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手段的有效組合。恰當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豐富教學表現形式,優化教學手段,對建設高效語文課堂的作用不容小覷。這是因為:(1)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圖文并茂、聲形兼備的優勢,能為學生展現出一個新穎、直觀的語文世界,它既符合現代學生的接受習慣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展學生思維空間。(2)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容量。傳統課堂中教師必須耗時許多文本知識講解,而現代化教學手段則可以將其簡潔、凝練、直觀地進行展示,使單位時間內信息容量增大,加速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的過程。
三、高效語文課堂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高效語文課堂與職業需求結合緊密、以學生為主體、生發性強的特點可以解決上課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弱、課堂活動參與度低的問題,但還有以下幾種情況是制約構建高效課堂的短板:首先學生學習基礎、動機差距較大,授課過程中總有部分學生不僅無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就連圍觀其他同學實踐的興趣也沒有,這部分學生的調動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難點。其次,中職學校教師主要來源于本科院校畢業生,習慣于學科體系的傳授方法,不能用職業思想設計課程體系并開展授課。另外在教學中,學生思維角度變化大、師生互動差的授課實際導致教師對課堂的控制力減弱,為避免“無效”投入,教師不愿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不愿投入精力研究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對接等問題,職業倦怠現象嚴重。而教師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建立者與參與者,教師力量的缺失成為高效課堂構建的致命弱點。再者,學校存在著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現象,修訂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時為保證專業教學,首先沖擊的就是語文等文化課的時段與數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強了教師、學生“文化課無關緊要”的錯誤理念,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外部阻力。
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方法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針對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這一問題,教師一方面應在課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在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因材施教,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同時,教師應加大考核力度,細化任務項目完成后的學生自我評價體系,這既有利于監控學生學習效果,以考核為杠桿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其次,針對教師職業從教師個人而言,既要加強對職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從教的使命感、責任感,又要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學校還需引導教師走出課堂、走進工廠企業,通過參觀實踐、與企業人員交流等途徑了解職業崗位需要求,使其能真正反思教學、改革教學、創新教學。
《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指出,職業教育的任務在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為廣大青年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高效語文課堂正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最基本有效途徑之一。高效語文課堂必將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Z].教職成[2009]3號,2009.
[2] 斯蒂芬?P?羅賓斯,瑪麗?庫爾特.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 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1B-0055-01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自從實行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內容再到教學組織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師生角色定位、課堂教授模式等方面都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但是總體來看,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然處于新舊交替的時期,科學的、穩定的教學模式還未完全普及,傳統模式留下的許多弊端依然需要。可以說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育正處于革故鼎新的關鍵階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保證教育思想與時俱進,推動教育模式改革。
二、理想的語文閱讀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小學生的中文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中文閱讀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的閱讀教學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筆者認為理想的語文閱讀課堂應該具有以下幾種特征:生動性、協作性、綜合性。所謂的生動性就是閱讀內容要和學生的興趣與理解能力相適應,要保證學生讀得懂、愿意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須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閱讀教學事半功倍;所謂的協作性就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都要保持良好的交流與互動。受限于年齡,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會出現學生難以真正理解閱讀內容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所以師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同樣,保持學生間的良性互動對于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打造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模式的對策
(一)轉變傳統理念,注重方法的引導
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導者,實際的課堂教學采用的基本都是教師一張嘴、一塊黑板講一節課的形式。閱讀的本質是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對閱讀內容產生獨特的理解的過程,然而在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閱讀物選擇死板、問題設置陳舊,甚至連答案都是固定的,這與閱讀的本質背道而馳。在這種環境下小學生們難以對閱讀產生興趣,遑論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具體的操作流程
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是打造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模式的基礎,在此之上需要具體的教學操作,筆者從課前、課上、課后三個角度出發,將具體的操作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1.課前的有效準備
教師由絕對主導者向學生的引導者的轉變并不意味著對教師能力要求的下降,正相反,新課堂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采用教學方法以及進行教學評估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應該得到提升。因此,在課前教師應該進行充分有效的備課,例如搜集作者、時代背景、寫作手法等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以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與學生學習能力相符的學習目標;摸清學生的愛好,選擇更受學生歡迎的閱讀材料。
2.課上的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輔的教學工具,例如多媒體工具、課堂話劇。通過輔工具將圖像、視頻等文字形式之外的信息引入課堂。這些信息比文字信息更直觀,更能還原學生閱讀的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場景,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多元的信息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其他能力的學習,符合理想閱讀課堂的綜合性要求。通過這些輔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師能夠將自己在備課過程中找出的文章的核心段落和核心思想高效地傳達給學生,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也能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
3.課上的合作交流
教學不僅僅是老師教育學生的過程,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也能從學生身上學到新東西,正所謂教學相長,因此要鼓勵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相進步;同時也要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4.課下的總結與反饋
下課鈴的響起只意味著課上時間的結束。在課下,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應該積極尋求學生發表對于課堂授課的感想,并結合這些反饋的信息對已經結束的授課工作進行總結,明確自己在這次授課中的優點和不足,揚長避短,使下一次的授課更加完美。
只要采取相應的對策,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是可以被打造的,這需要工作在小學教學第一線的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當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閱讀模式普及后,小學教學改革工作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高效課堂教學的特點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追求一種在有限時間內獲取得到最佳教學效果的課堂教學,實現教學雙邊活動效益的最大化。它的特點是優質、輕負、簡約、實效。
1.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靈魂”
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文章,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是每一個中國人文化修養的底氣。《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出,語文教學要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師應該把語文教學作為學生掌握好語言技能的平臺,更要把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學習、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過程。教師應有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意識,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打造學生強大的精神脊梁,增強其民族的認同感。
2.輕負――高效課堂教學的生命
語文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講學生之所缺,練學生之所需。在課堂教學準備階段,教師要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分析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程序,促使每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
3.簡約――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
高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簡約而實在的,應著力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熏陶,著力于學生語文學習思維與習慣的引導和養成,著力于學生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語文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在課堂中我們要為學生騰出更多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多引導鼓勵學生進行朗讀、品味、體驗、領悟、思考、探討,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4.實效――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
沒有實效的課堂,就沒有生命的活力。實效是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核心。語文課堂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習與體驗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致力于培養和提高W生的語文素養,才能真正具有實效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指引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二、高效課堂教學的具體做法
1.解放學生,發揮其能
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更多自己感悟的時間,給學生更多自己思考的時間。教師要解放學生的腦,不讓他們的思維因為我們瑣碎的分析而禁錮;解放學生的嘴,別讓他們的話語因為我們過多的講解而艱澀;解放學生的手,別讓他們的創造因為我們愚蠢的包辦而停滯。
2.師生互動,平等對話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只有平等的對話,才能實現智慧的撞擊、經驗的共享。教師要放棄自己在課堂上的“話語霸權”地位,以學生學習的伙伴、促進者的姿態出現在課堂上,扮演平等中的角色,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全面發展。
3.簡約教學,回歸生態
多媒體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傳統原生態的教學手段也能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善于為學生創設思維的情境,搭建靜思的平臺。教師要還課堂以寧靜,留給學生充分閱讀文本、感悟文本的時間。讓教學回歸本真簡約的學習原生態,以獲得高效的成果。
4.周密策劃,課堂高效
(1)課前精心準備。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因此備課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備課環節工作精細且具有針對性,才能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當然我這里所說的備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教案學案與學生的學情,只有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備課,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
(2)課中緊扣目標,精準導學。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教材容量加大,在教時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成為課堂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人教版必修1—5的容量與傳統教材相比,內容篇目并沒有減少,再加上16本選修教材,教時就顯得非常緊張。所以,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新教改背景下教學研究的必然選擇。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更加關注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加關注學生的“學”和教師的“誘導”。教學不僅僅是課程傳遞、執行的過程,也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新課程標準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高效的語文課堂正好迎合了新課標的要求,具備鮮明的特征。高效課堂強調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那么,怎樣才能實現課堂的高效率呢?本文就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途徑談談具體做法。
一、刪繁就簡、整合教材構建高效課堂
眾所周知,進入新課程后,教材容量較以往增大了幾倍,如果按照傳統的處理辦法,現有的教時可謂捉襟見肘。所以要把必修的5本教材與選修的16本教材統籌規劃、適度整合,這樣既可以克服教材編排體系混亂的不足,又可以分段、切塊、整合關聯性較強的相關課程內容,節省時間和精力。例如文言文板塊可以把必修1—5的文言文篇目和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文化經典研讀》《先秦諸子選讀》中選編的經典篇目放在一起綜合考慮,大膽取舍,精讀內容放在課內,自讀、泛讀內容放在課外。鑒于學生文言文基礎普遍薄弱的現實情況和國家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的總體部署,文言文教學可安排2-3個學段集中時間系統學習,構建較完整的文言知識網絡。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一段停一段,知識零亂不成體系的不足。古詩詞板塊也可以按照縱向的時間線索安排集中學習,使學生對詩歌發展的脈絡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所以,提高課堂效率首先應從整合教材入手。
二、自主體驗、合作探究構建高效課堂
教學是不是高效,并不是看教師有沒有如期完成教學計劃或教得好不好,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真正學到東西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低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低效教學。所以教學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地培養,強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高效課堂就是要充分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具體到教學活動來說,教師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重點、難點、易混易錯易漏點;三不講即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學不會的不講。高效的課堂教學重心在學生的“學”,關鍵在老師的“講”。高效課堂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學堂”,不是老師唱“獨角戲”的“講堂”,充分發揮學生主動自學的精神,才是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根本。合作學習強調師生合作與生生合作,培養學生在合作中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發展性”,以小組合作、組間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創設學生之間互學互補互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個性差異互補,使他們在合作中競爭,在交流中發展。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允許學生選取不同的視角、采取不同的方法、獲得不同的結論。
三、同化認知、重視生成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的高效與否,不在于知識傳授總量的多少,而在于學生是否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成。語文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積累知識、增長技能、拓寬視野、豐富閱歷的過程,更是師生生命成長的過程。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師生相互尊重、共同體驗、動態生成的,因為只有生成,才有師生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活動,才有師生對固有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創新發展與智慧超越。生成的語文課堂是師生雙方心扉敞開、平等自由的心靈對話、情感溝通和智慧碰撞。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動力,在積極參與中體驗求知的快樂,課堂才會充滿人性關懷和人文色彩。反之,沒有生成的語文課堂,只會稀釋情感、淡化感悟、禁錮想象,進而扼殺創造的靈性與飛揚的個性。當語文課堂陷入知識堆積的窠臼,忽視學生的參與熱情,漠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語文也就隨之喪失了獨有的學科魅力,與之俱來的是課堂的沉悶、僵化與低效。所以,構建高校語文課堂,要充分掌握學情,在師生與文本的碰撞中不斷地交流、生成、擴大和豐富,最終達到融合。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整合教材才能高效利用時間。重視自主體驗、合作探究才符合認知基本規律,強調課堂生成才能回歸語文教學的原點。高效課堂不是教學模式的簡單演繹,而是遵循學科教學基本規律,把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完美結合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