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4: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發展的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商業養老保險的概念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后,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樣,盡管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養老金的幫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目前商業保險市場上有兩類養老保險:傳統型和投資分紅型。
二、商業養老保險的現狀
近幾年我國商業性養老保險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我國年金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從2002年的382億元,增長為2009年的840億元,年均增長12%。截至2009年年底,保險業獲得了18個企業年金管理人資格,保險業受托管理企業年金基金710億元,投資管理企業年金基金660億元。然而盡管如此,中國社會及養老金覆蓋率仍處于較低水平。2008年全球養老金資產有25萬億美元,而我國還不足2000億美元,占全球養老金不足1%,大大低于我國經濟總量占全球7.3%的比例。在我國超過一半的中產階層人士愿意建立專門的養老儲蓄;70%的人愿意進行養老投資。但目前來看,國內針對養老進行儲蓄和投資的行為占比很少,養老保險仍處于初級階段。整個保險行業,2006年保費收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8%,人均保費僅431.3元,而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相關費用占GDP的10%以上,人均保費超過5000美元,即便是印度保費的GDP占比也達到5%,人均保費100美元。
三、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對策
(一)轉變思想意識,加大對商業養老保險的宣傳力度
轉變思想意識,不僅要轉變保險公司的觀念,還要轉變個人的傳統思想理念。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到商業養老的廣闊前景及其到來的巨大商機,在做好市場調研的前提下,細分市場,制定出一個具有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風險性,應變性的經營戰略,轉變僅僅是依靠收取管理費用,擴大公司規模等手段攤低成本獲得利差的經營模式;其次,確定商業養老保險的戰略任務和目標,擬定出切實可行的企劃案,促進保險公司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使商業養老保險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對于個人來說,國家和保險公司必須加大商業養老保險的宣傳力度,改變人們傳統的養老觀念,增強個人自我保障和轉嫁風險的意識,將自保資金轉移到保險公司,享受養老保障的利益,提高保障水平。
(二)完善商業養老保險的稅收性政策制度
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推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企業和居民個人的避稅需求。在國外,人們形象地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所享受的稅收優惠為“避稅所”,因此,在考慮財政收支的情況后,加大稅收優惠的力度,必然將促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拿企業年金來說,在企業年金的繳費階段,國外發達國家一般規定15%左右的保險繳費享受稅收優惠,例如德國為10%,美國為15%,加拿大為18%,而我國僅為4%。結合近幾年我國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加快的實際,我國有必要提高此優惠比例進行保險稅制改革。既要考慮我國稅制的實際情況,又要向國際慣例靠攏;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使本國保險公司能與跨國保險公司進行公平的較量;我國稅收制度改革必須朝有利于強化本國保險的償付能力,扶持本國保險公司的方向發展;必須有利于引導居民的保險消費,拉動保險需求,減輕政府的社會保險負擔;必須根據不同險種的貢獻程度實行差別稅率,調整稅基。
(三)創造符合市場的產品,改變傳統的銷售模式,改善服務
保險商品是實質性的內容,要打開商業養老保險市場,一方面必須要有多種年金保險的產品,并且,商品要適應市場的各種需求,具有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它包括商品的設計或更新,商品的包裝,商品的定價。既要滿足保險公司盈利的目的,又要兼顧客戶需求和利益,生產出其保障內容各有側重且能抵御通貨膨脹的新產品,以適應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靈活多變的銷售策略。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人員可分四類:一是保險公司內部的銷售人員,二是與保險公司簽訂合同的保險人,三是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紀人和人,四是保險公司委托的兼業人。故此,可以發展由保險公司內部人員直銷和由保險人,保險中介機構以及兼業人代銷的銷售模式,擴展保險產品的營銷渠道。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求有完善的服務。二十一世紀市場的競爭就是服務的競爭,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市場主體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必須建立健全的客戶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從售前到售后,以至終生服務。
(四)借鑒國際經驗
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建立的時間比較晚,商業保險發展的時間也不長,積累的經驗不多。從各國的歷史進程來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密切相關,在發展道路的選擇上有許多值得參考借鑒的方面,在發展階段上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發展我國商業養老保險,應當發揮我們的后發優勢,注重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才能少走彎路,使之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剖建.論商業養老保險經營的若干問題[J].上海保險,1997,(1).
關鍵詞:商業化;過度商業化;古鎮旅游;可持續
古鎮旅游依托的是具有獨特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歷史文化名城。所謂古鎮,往往指的是有深厚文化積淀,在歷史傳承中形成了獨特文化價值、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城鎮。古鎮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僅體現了特定時代和地域的歷史、文化、民俗、藝術形式以及生活形態等豐富內涵,同時也是我們研究過去歷史的重要依據。在體驗旅游、人文旅游不斷發展的今天,獨樹一幟的特色文化旅游開發已成為古鎮旅游主打的“名片”。近二十年,在古鎮旅游業的發展,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然而,隨著開發的急速擴張,也暴露出諸如自然與人文生態環境、風土民情和原住民生活遭到破壞的問題。
一、古鎮旅游開發的商業化與過度商業化
商業化是基于社會生產和產品的價值轉換而存在的。當勞動產品經過價值交換進入流通領域之后就成為了商品,在此,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應運而生,正如馬克思所說,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因此,生產者要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管理,提高自己的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就是要面向市場,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為了順利實現這驚險的跳躍。古鎮旅游開發就是以提供滿足游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核心,當然也符合這個市場規律。
(一)商業化與“過度”商業化的概念之別
商業化指的是以提供商品為手段,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行為,是將有利于生產的一切活動擴大變成商品及服務并進行交換。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化大生產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商業體系,商業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的直接影響應該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一是商業化促進生產社會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協調生產關系和生產過程,促使工業產品充分而迅速地實現價值,從而建立循環、高效、完善的工業體系。二是商業化也可以充分動員社會資源,有效生產和積累社會財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及不斷差異化的物質文化需求。三是商業化通過教育、文化、技術革新不斷為工業大生產提供豐富的生產要素,創造就業機會,并為擴大再生產培養和提供消費者。
明清以來,由于市民階層的興起,正是商業的繁榮成為了促進城鎮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近現代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城鎮的商業化步伐加快。商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歷史文化古鎮的興衰,商業在促進城鎮城市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說“從商業的基礎上長成的永久性的社區,我們不妨稱之為‘鎮’”,這種城市化是建立在商業貿易和農業商品化、手工業基礎上,是在大中城市市場帶動下萌生起來的。事實上,旅游和商業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現代旅游經濟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以旅游產品的生產和交換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動。商業化,既是對古鎮進行旅游開發的必然結果,也是促進古鎮旅游興盛的基本途徑。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描述過商品交換的歷史變化:從中世紀交換的只是剩余產品的前商品階段,到一切產品、整個工業活動都處在商業范圍之內的商品階段,“最后到了一個時期,人們一向認為不能出讓的東西,這時都成了交換和買賣的對象……這個時期,甚至像德行、愛情、信仰、知識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買賣的對象。這是一個普遍賄賂、普遍買賣的時期,或者用政治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是一切精神的或物質的東西都變成交換價值并到市場上去尋找最符合它的真正價值的評價的時期”,這就是全面商業化的階段,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城市的繁榮,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商品拜物教和人的異化。
(二)過度商業化的意涵
“過度”商業化,顯然已經超越了商業化的社會發展必然性及其生產關系的進步性,正如波德里亞所說,極度擴張的生產與商業化使得“堆積與豐盛”顯然成為工業社會給人印象最深的描寫特征。這種由人而產生的物的堆積與豐盛,“像可惡的科幻小說中的場景一樣,反過來包圍人、圍困人。”造成了人的異化和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層矛盾。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就是指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簡單地將旅游景區作為旅游經濟開發對象來對待,過分強調其經濟功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一味遷就投資商和開發商的不合理要求,采用開放式而非循環式的旅游經濟模式的過渡開發的行為。
二、麗江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表現
麗江古鎮是曾經的茶馬古道上的中轉集散重鎮,于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后聲名鵲起,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深邃、古樸、奇特的文化和自然優勢贏得了全世界的美譽,從而一躍成為了新興文化旅游熱點,被譽為“高原姑蘇”、“東方瑞士”。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最突出的當然是古鎮原有的活態文化資源日漸消失。古鎮原有的古樸韻味一點點退去,不再滿足游客期望,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亮出紅牌。
商業化是旅游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古鎮的旅游商業化能增加居民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改變了古鎮的傳統空間結構,使古鎮傳統風貌特色有所消退。對商業模式的依賴在短時間內會得到經濟的飛速發展,但是伴隨著城市結構和形態的變化,如果不能產生與之相匹配的資源循環與可持續的生產系統,這種依賴性反而極易導致城鎮的快速衰落。根據實地考查的情況,下面對麗江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表現及古鎮發展的現狀進行列表分析,如表1所示。
通過表1的整理分析可見,麗江古鎮的發展現狀和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表現出現了高度的一致性,不難看出這絕非巧合,表明了麗江古鎮旅游開發已經呈現出過度商業化的傾向。
三、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原因
近年來古鎮旅游熱的興起,有其社會心理原因,現代化進程加速了人的異化,也加深了人的焦慮情緒,古鎮沉淀的古老文化氛圍與質樸的生活方式,可以滿足人們逃離都市喧囂與緩解壓力的心理需求,從而在對人類古老生活與人性本真的懷舊中,獲得心靈的慰籍與平靜。因而,可以說社會心理需求是造成古鎮旅游熱深層原因。此外,經濟發展與國民收入的提高為人們走出家門、各地旅游奠定了經濟基礎。因此,古鎮旅游熱度持續高漲,與此同時古鎮旅游開發不斷加速。
商業化是古鎮旅游開發的必然結果,商業化促進了古鎮旅游業的繁榮,但是,消費社會背景下生產的極度擴張與商品過剩性堆積,造成了資本主導下以不斷創造新業態為發展模式的產業格局。隨著資本的深化,古鎮旅游在利益趨動下的盲目開發導致商業地租高啟,從而形成了古鎮空心化現狀,古鎮空間結構的改變伴隨著文化形態的改變,傳統空間結構的消解使古鎮的生活型功能退化、商業型功能突顯,并超越了古鎮自身代謝與循環的能力,同時也使得商業化的積極意義被解構,逐漸陷入因“過度”商業化而形成的發展陷阱。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造成麗江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原因。
(一)從古鎮旅游開發的角度分析
旅游開發的高速發展,一方面推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古鎮的過度商業化問題。古鎮內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造、建筑布局無不是圍繞著旅游開發的需要進行。發展旅游業成為提升保護和管理古鎮水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切為旅游提供服務導致了古鎮旅游開發在定位上的偏離。古鎮旅游功能的開發缺乏科學的規劃,忽視了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延續,致使當下古鎮充滿著現代商業社會的浮躁,缺乏當地民族文化內涵,商業化的“過度”不可避免。在全國旅游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麗江旅游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就了“麗江模式”,也給今天古鎮旅游過度商業化埋下了伏筆。首當其沖的是,暴漲的游客數量必然導致對相關服務設施的要求不斷膨脹,古鎮的建筑形式、建筑風貌、空間結構等勢必會發生改變,為滿足大量游客需求而急速發展的古鎮商業背后也潛伏著一系列生態問題。其次便是政府和企業等面對巨大商機而對古鎮旅游資源的大力開發,不注重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現了過度開發,資源浪費,管理滯后等問題,加劇了古鎮旅游商業的不健康發展。
(二)從古鎮管理角度分析
地處西部邊疆,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落后,古鎮管理水平較低、技術滯后,管理人員專業水準不高,缺乏應有的保護意識。麗江古鎮在對旅游服務上投入了巨大力量,但主要的管理手段還是停留在提供單一服務上。政府沒有正確認清自己在古鎮保護和開發中的位置,使麗江古鎮管理部門只重視效率而不重視公共道德,只重視產出而不重視投入,只注重個人和部門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公共利益最大化等。政府是古鎮的開發者也是古鎮的保護者,認為只有開發好了才有資金來保護古鎮,從而忽略了不合理開發對古鎮可能造成的破壞,于是一方面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一味地開發古鎮,放松了對其的保護監督,另一方面也給當地居民、旅游開發者一個誤導,從而逃避遺產保護的責任,最終促成了古鎮的不健康發展。比如管理部門對麗江古鎮商鋪價格控制的無力導致了房租高啟的局面,據調查:東大街一家面積約為20平方米的日用雜貨店年租金高達約5萬元人民幣,而位于次繁華階段新義街的一家面積約為20平方米的民族服飾店的年租金也要約3萬元人民幣。利益趨使房東把房子租給出價最高的商家而不注重其經營性質,從而加劇了傳統文化氛圍的破壞和民族特色的流失。
(三)從古鎮居民的心理角度分析
麗江古鎮急速的商業發展和快速增加的商機給古鎮的居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沖擊,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以及與現代物質享受不相稱的傳統居住條件的綜合對比之下,大量的古鎮居民外遷,選擇居住條件和環境都更好的新城居住,把房子租給了大量的外地商家,從而給古鎮旅游商業的爆發提供了最為直接的條件。同時隨著原住居民的大量外遷,古鎮的文化傳統也逐漸被沖淡甚至斷裂,與巨大的利益相比,文化的傳承對于百姓的心理影響顯得蒼白無力。
(四)從政策法規角度分析
相關政策法規的滯后制約了古鎮旅游開發的健康發展,健全的法制體系是維護和保障世界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證。雖然1983年出臺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城市總體規劃》和1994年出臺的《云南省麗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引領麗江古鎮的保護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道路,但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世界遺產保護法規出臺。面對蓬勃的古鎮旅游商業浪潮,相關政策法規的滯后性的負面影響被不斷放大,從而加劇了古鎮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步伐。
四、古鎮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各地遺產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盲目開發,無序開發,錯位開發,過度開發和超容量開發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通過一些合理的措施和建議可以改善古鎮目前所面臨的“危機”,擺脫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的困擾,實現古鎮旅游的長久,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理論可追溯到古典經濟學家對經濟發展與資源稀缺性矛盾的研究,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探討伴隨著人類與自然和環境資本的維系與延續。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首屆世界人類環境會議,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可見,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增長理論中往往涉及到代際公平的問題,關涉人類對未來的可預見程度,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環境問題與社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就是追求資源、人口、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條件下進行經濟和社會建設,保持發展的持續性和良好勢頭(512)。Martain(1995)指出旅游開發應建立在可持續性標準的基礎上。伴隨著1994年國務院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研究成為國內學術研究熱點,從可持續發展概念、資源配置原則、基本要素、區域與生態平衡等多維度展開了研究。
因此,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指旅游開發為未來留有生存和發展空間,同時保證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多樣性、有序性、完整性不被破壞的前提下,一方面滿足社會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使旅游者體驗到旅游所帶來的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1995年西班牙“可持續發展世界會議”,世界旅游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環境規劃署通過了《旅游可持續發展》及《旅游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旅游可持續發展達成世界共識。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包括了旅游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也包括了系統環境與區域協作四個部分。
古鎮旅游開發在面對過度商業化帶來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活態文化資源消逝等現狀,需要遵循循環經濟理論,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麗江古鎮在旅游開發及發展的過程中要解決好生態破壞、特色消逝等問題,可持續發展理論可供參考。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要求,麗江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要強調旅游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社會、歷史文化的可持續是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一)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理念決定了行為選擇,對古鎮可持續性發展而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古鎮遺產保護的理念,加強對古鎮遺產價值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管理人員、商戶、游客、旅游從業人員以及原住民對古鎮遺產價值的認識,從而轉變對古鎮遺產開發就是挖掘其商業價值的單一認識,真正發展好古鎮旅游。其次,經營與開發理念要建立在遺產保護之上,而非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堅持保護古鎮的原真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合理開發,適度開發,健康發展從而杜絕過度商業化現象的再生和擴大。發揮非政府組織等民間機構與行業協會的監督作用,從而保障古鎮保護的再投入。再次,要改變政府的管理理念,政府應認識到古鎮文化生態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公共性和有價值性,形成保護和開發相輔相成的理念。充分體現社會公平,正確處理政府與群眾,原住居民和外來人員,商戶和游客,開發和保護等之間的關系,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政府要成為古鎮旅游開發可持續的管理主體
完善的地方政府管理職能、科學的制度安排是合理配置古鎮環境、人文、原住民與開發商各方資源的基礎,是實現市場機制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的主導力量,是對制約古鎮可持續發展各種因素進行有效管理的主體。地方政府建立統一管理部門,監督和指導古鎮開發,規范和約束古鎮保護;建立獨立的人才資源管理體系,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提升古鎮旅游開發的專業化水平;建立古鎮居民,商戶,企業等都能參與古鎮管理的相關機制,達到優先管理的目標,實現人人監督,自覺保護的目的。一個高效、成熟、恰當作為的政府是古鎮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三)開發可持續創新的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開發要往多元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和新型旅游產品應致力于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挖掘內涵,提升品質,保證旅游產品的開發不是盲目的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納西古樂、東巴文化等都是很好的素材,《麗水金沙》、《印象麗江》等也都是很好的代表,但是僅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深度挖掘古鎮文化,提高文化產品的檔次,讓旅游產品系列化、多樣化、高品質化。從而提升古鎮旅游商業發展的品質,有效抵制其盲目發展、畸形發展,促進其健康合理的可持續發展。
(四)其他方面的可持續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方面,古鎮自身還應有效改善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改善古鎮內硬件和軟件等基礎設施,合理規劃城市等,為古鎮旅游商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同時要擴大古鎮的資金來源,形成古鎮發展的強力保障,加強古鎮文化傳承力度和內涵挖掘力度,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市場運營機制當中,有效阻止古鎮開發因盲目追求利益而形成的過度商業化現象。政策法規也是遺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建立高效運作的綜合決策和協調管理機制,完善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立法管理,才能促進古鎮遺產的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如此,古鎮的開發和發展才能步入陽光大道。
參考文獻:
[1]木永躍.世界文化遺產地政府治理問題分析――以麗江古鎮為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05).
[2]劉燕.旅游業的發展對麗江古鎮社會文化的影響[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17).
[3]董建春.世界自然遺產面臨的威脅及保護對策研究――以重慶芙蓉洞為例[J].魅力中國,2010(17).
[4]Meadows,D.Limits to Growth.Universe Book[M].New Yoek,1972.
[5]Buryatia.Conceptual basis for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Round table talk,2000.
[6]Martian,C、Charter for sustainable t
ourism,World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tourism[J].April 1995.
【關鍵詞】中間業務;現狀;問題;策略
一、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現實意義
中間業務的英文原名“Intermediary Business”,意為居間的、中介的或的業務(陸世敏、尚福林2002年)。我國中間業務的現代含義為“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
中間業務的發展對其業務經營卻具有多重意義。(1)商業銀行過去高度依賴存貸利差的收益方式日益受到挑戰,中間業務開辟了不同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這是銀行改善盈利結構、提高利潤水平的重要途徑。(2)中間業務作為對資本無要求的盈利業務,其還具有服務性強、風險相對低等特征。加強對中間業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必然有助于提高銀行利潤和優化資產質量,從而可以防范和化解銀行的經營風險。(3)客戶獲得的中間業務服務越多,對該商業銀行就更加依賴,因為許多大客戶對資產管理、投資理財等服務有更多需求,這促使銀行和客戶利益目標一致化,因此有利于提升客戶的忠誠度。(4)中間業務發展可以提高商業銀行的品牌形象。證明其由傳統服務向現代化綜合性金融服務的轉變并且強調了其并非以完全以盈利作為目標。塑造的自身良好的企業形象又對銀行存貸業務的開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中間業務也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1)市場的發展需要全方位金融服務與現實無法滿足的矛盾阻礙著經濟的發展。而銀行所提供得、擔保、信息咨詢作為中間業務恰好彌補了這一矛盾,滿足了現代化的市場需求。(2)銀行的中間業務客觀上限制了客戶的資金保存在銀行賬戶中,從而使得中間業務產生了集中資金的功能,可以進行社會建設促進生產。中間業務打造的銀行的良好形象又可為銀行信用業務的開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3)中間業務提高了社會資金利用效率。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以及電子清算系統的建立,交易收付瞬間即可完成,加快了經濟主體資金的周轉速度從而有利于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4)由于市場上信息不對稱,單個企業憑借其掌握的市場信息做出的決斷可能出現資源的錯誤配置。信息咨詢服務的開展使得同市場上各個行業都保持有密切的業務往來關系銀行幫助其客戶克服投資決策時所遇到的信息不充分,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均衡運行。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長期以來,把中間業務僅僅看成主要業務的配套業務,但近年來,商業銀行為了應對金融現代化改革的市場需求,開始向以收入為導向的階段轉變增加銀行收入成為主要目的。2009年以來,高收益中間業務如保險、投資銀行、資產托管等成為利潤的重點,項目增加至500多種。中國銀行的國際保理、建設銀行的工程造價咨詢務、中信銀行的出國留學金融服務業務、招商銀行的“一卡通”等業務,具有市場競爭力。但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1)內部制度建設存在不足。當前,我國銀行的中間業務缺乏健全的理論依據和科學的指導。商業銀行業系統從上到下缺乏總體規劃,各分支機構缺乏規范化管理,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2)開發手段和硬件設施落后。國有商業銀行具有網點多規模大的優勢,但是各個網點之間的技術水平的區域差別大,影響了中間業務整體發展。硬件設施和科技手段落后,使得對信息的采集、反饋變慢,影響到決策者利用信息及時處理問題的效率。(3)金融創新能力較差。銀行的創新能力差使得其服務難以適應國際的金融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速度。難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4)相應的法律、規范不健全。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發展。對中間業務的概念、業務的范圍、收費的標準、監管的責任都應存在相應的法律法規。
三、當前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認識中間業務的重要性
國內商業銀行必須轉變固有的觀念看法,明白增加銀行收益才是銀行生存的必由之路,從而認清中間業務的重要性。金融市場發展的未來,是滿足客戶日益增長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這也應是銀行提高盈利能力來源。
(二)完善中間業務組織管理,調動發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當前中間業務經營管理組織混亂,監管部門應制定科學有效,體系統一的規劃,為銀行業提供指導原則。要求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協調關系,管理和監督中間業務的操作,并且在考核體系中納入中間業務,以績效激勵帶動組織管理的發展。
(三)加強市場調研,加大創新中間業務品種的力度
產品創新是金融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雖然大部分商業銀行在實力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條件,但由于內外環境的變化,商業銀行必須在創新能力方面加快步伐,搭好平臺,打好基礎,形成機制,盡快實現中間業務從成長期向成熟期的過渡。
(四)增強服務觀念,搞好中間業務的市場營銷
其根本是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要求為導向進行產品創新。在此基礎上的市場營銷才能有“有米可炊”。中間業務營銷的力度需要以人為本的加強,而不是面向所有客戶群的炮轟。根據客戶層次,發現企業的各項需求偏好,向客戶推薦產品,還要宣傳新的中間業務品種的功能,適當引導客戶的消費方向。
商業銀行間中間業務的競爭是國際金融業的競爭方向。外資銀行的進入,深化了中國金融市場競爭,因此嚴峻的市場環境迫使我國商業銀行認識到中間業務的重要性,進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相關政府部門和管理機構應該設計出切實可行,科學嚴謹的指導方針,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促進中間業務穩健發展,使中間業務作為提升綜合實力推動力在促進整個金融市場平穩快速發展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鄒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M].第1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6)
[2]賀強,等.我國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及創新趨勢研究[M].第一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8)
關鍵詞: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挑戰;對策
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
根據銀監會的定義,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要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本文研究對象主要是綜合理財服務,即指商業銀行在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托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其最早出現于美國,先后經歷了初創期、擴張期、成熟穩定期三個階段。在我國,初具理財特征的產品始于20世紀80年代。2002年,招商銀行推出“金葵花理財”業務,表明國內商業銀行理財顧問服務正式拉開序幕。2004年,中國銀行推出的首個個人外幣理財產品及光大銀行推出的首只人民幣理財產品,成功開啟了我國銀行綜合理財服務的先河。隨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強勁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的商業銀行理財市場不斷擴張,呈現出飛速發展的趨勢。
(一)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模不斷擴大。
在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財富不斷增加、理財理念也隨之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個人理財產品以其低風險、多種類、渠道便捷等優勢,逐漸成為社會居民實現個人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選擇。商業銀行作為理財產品的重要發行主體,逐漸成為推動國內理財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2004年,12家商業銀行發售了133款產品,募集資金規模不足500億元。2012 年,我國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達 28239 款,較 2011 年上漲 25.84%,而發行規模更是達到 24.71 萬億元人民幣,較 2011 年增長 45.44%。從下圖可知,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于2012年達到歷史新高,并呈現出繼續擴大的發展趨勢。
(二)理財業務形式不斷多樣化。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發展漸趨成熟。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所募資金的市場投向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理財市場上存在的產品主要有四類:一是貨幣性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國債、金融債、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回購以及高信用級別的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等貨幣市場金融工具,因具有投資期短、資金贖回靈活、信用風險低、流動性風險小等主要特點,通常作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市場占有率較高。二是組合投資類產品,此類產品同時投資于多種標的,如民生銀行的“安心理財計劃”,在投資組合中,60%為美國國債,40%為穩健型結構性產品。三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它是運用金融工程技術,將存款、零息債券、股票、利率、匯率、股指等基本產品與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組合而成的一種新型金融理財產品,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征。目前,這種產品主要應用在外幣理財領域,是衍生金融工具與傳統存款業務的結合。近年來,結構性理財產品開始主導市場。四是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它本質上是企業通過銀行向投資人借錢,并在到期后向投資人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一種類似企業債券的產品。商業銀行通過發行這樣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通過信托的方式,專項用于替換商業銀行的存量貸款或向企業發放新貸款。一般情況下,此類產品具有按期兌付、收益高、安全性高等特點。
2011至2012年里,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上述四種類型占比如下表所示,其中,貨幣性產品占比最大,但隨著理財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呈現出下降趨勢,一枝獨秀的現象有所弱化。整體上,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不斷多樣化、均衡化。
表 2011-2012年商業銀行各類理財產品市場占比
數據來源:金融類網站整理所得
(三)理財業務創新力度不斷加大。
商業銀行運用金融創新手段開拓個人理財產品市場,一方面能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通過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改變傳統的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模式,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穩定銀行的基礎客戶群,另一方面,能有效規避存貸比限制和銀行混業經營限制等金融監管措施,更好地追逐商業利益。自2007年來,商業銀行針對理財業務的創新手段層出不窮,其創新方式主要滲入到投資方向、網絡渠道、營銷理念等方面,給傳統理財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一是基于酒類、鉆石、茶葉、藝術品等標的的創新性理財產品日益繁多,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二是基于網銀專享、理財夜市等創新性營銷渠道不斷拓展,如招商銀行于2011年7月率先推出在晚間發售理財產品的“理財夜市”,對于白天沒時間理財的上班族有了全新的投資理財渠道,進一步拓寬了理財空間。三是基于特定節日或特定主題的概念型營銷理念逐步凸顯,如工商銀行“六一”推出兒童專屬理財產品,為兒童提供保險保障服務,逐步體現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轉型趨勢。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一)個人理財市場中商業銀行的發行主體地位受到沖擊。
個人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包括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私募公司和PE/VC公司等機構。一直以來,由于商業銀行與其他發行主體相比所顯現出的市場接受程度高、營業網點多、快捷便利、規模經營等特征優勢,其在理財市場中所占份額穩居第一位,所發行的理財產品規模遠超過其他市場主體所發行的理財產品的總和。但是,隨著“余額寶”等第三方理財產品的出現,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從長期來看勢必會受到沖擊。“余額寶”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與天弘基金聯手開發的一款互聯網理財產品,自2013年6月13日上線以來的短短5個月時間里,其規模便突破1000億元,用戶數近3000萬戶。更值得注意的是,余額寶的增長還在以每天上億元的速度在持續,同時它的成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效顰者紛紛推出各種類“余額寶”產品,如財付通和華夏基金聯合推出的微信理財業務、百度公司推出的“百發”理財產品等。這些產品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相比,不僅能夠因持有貨幣基金得到較高收益,還能隨時贖回基金用于消費支付和轉出,其流動性與活期存款相當,并且余額寶對用戶的最低購買金額沒有限制,一元錢就能購買,讓廣大支付寶用戶通過“存零花錢”方式就能獲得增值機會,從而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構成競爭關系,可能會對銀行理財產品銷售構成一定沖擊,甚至會威脅到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發行主體地位。
(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經過幾年時間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內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豐富。但是,由于銀行業創新動力不夠、監管機制不夠開放等主客觀原因,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著簡單的模仿和跟風效應,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主要表現在期限結構、收益性、流動性、投資標的、目標客戶群體、營銷模式等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趨同性。從期限結構看,目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普遍表現出短期化特征,以3個月以內期限為主,3-6個月占比次之且整體保持較為穩定;從收益性來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5%,其次是5%-8%,其他區間分布的較少;在目標客戶的劃分上,一般只分為兩大類,即根據客戶的資產水平或者收入水平將目標客戶劃分為普通客戶與高端客戶,很少進行客戶群體的進一步細分。具體到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如果每款產品都完全一樣,沒有差異性,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選擇哪一家銀行的產品與服務都無明顯差異,這一方面會導致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難以滿足,無法對具有特定需求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產品,另一方面也會因其較強的可替代性導致商業銀行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甚至會引發惡性競爭,最終使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遭遇瓶頸制約,不利于長遠發展。
(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風險日益突出。
從個人理財產品風險的表現形式看,主要存在市場風險、法律風險、政策性風險、操作風險、經營性風險等,并且這些風險之間可能存在相互迭加的現象,比如由于操作風險、經營性風險等導致的理財產品風險潛在集中的情況下,監管部門可能會加大政策監管力度,從而進一步加大政策性風險,等等。近年來,銀行理財糾紛案件的頻頻發生,以及不斷爆出的理財產品負收益、零收益、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等風波,表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正在日益凸顯,同時也給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擴大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和嚴峻的挑戰。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投資者和銀行兩個層面上。投資者一般是在不了解理財產品風險特征、不清楚產品結構設計的情況下盲目購買,以致最終無法承擔非預期損失,引發理財糾紛。銀行層面,信息披露不到位、操作不透明、風險提示不足等則是導致理財產品風險的主要原因。這些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潛存的風險隱患將成為制約其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健康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強化創新意識。
信息化技術及“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在類“余額寶”產品的推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給商業銀行的啟示是,商業銀行應當實現理財業務發展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貼合客戶需求,強化創新意識。一是加強技術上的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網絡的鋪設和軟硬件的升級上,應加快理財業務的并入步伐,從外到內把商業銀行包裝成一個網絡信息化的銀行,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在互聯網金融浪潮下的整合力度,使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朝著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趨勢發展。同時,商業銀行要以開放姿態迎接大數據時代,著力于“大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的提高,為科學決策、戰略升級和經營轉型提供強力數據支撐。二是加強理念上的創新。商業銀行在理財業務發展中必須轉變傳統的“產品中心”思維,規劃建設"以客戶為導向”的產品線,準確把握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切實從客戶的角度創新產品、優化流程、提升服務,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為商業銀行贏得更大的客戶市場,并全面提高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應注重整合營銷,加強市場細分和客戶分層,進行零售業務中心下移,構建客戶的分層服務模型,不斷拓寬新的客戶群體。?三是加強制度上的創新。如果制度建設跟不上,創新將缺乏強勁的制度保障,只會是紙上談兵。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中,應加強人才激勵機制、產品開發機制、營銷管理機制等的整體創新力度,確保制度建設不滯后于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步伐。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行業自律。
為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維護商業銀行在理財市場中的良好信譽、促進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健康持續發展,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商業銀行等部門應攜手合作,自覺完善理財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加強行業自律。監管機構應進一步完善關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法律制度,對信息披露的范圍、要求與具體方式也應進一步細化與明確,并依據理財產品的類型予以差別化監管,同時應進一步健全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完善投訴、爭議處理機制。行業自律方面,應充分發揮銀行業協會和理財業務聯席會議的作用,對銀行業協會而言,應建立銀行理財參與機構的評價機制,建立產品說明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書、理財產品風險評級等行業規范模板,對理財業務聯席會議而言,應當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和引導,建立行業專家團隊,嘗試建立相應的創新咨詢委員會,共同確保理財市場的有序開展。商業銀行則應當根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監管規定,及時披露理財產品的投資去向、投資標的、市場表現、投資收益等相關信息,使投資者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理財資金投資情況,實現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同時在營銷過程中也應加強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全面客觀地向客戶介紹理財產品收益水平及風險程度,以適合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需要,確保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風險管控,完善理財產品管理方式。
隨著監管法規的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介入,理財產品市場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只有通過加強內部流程、風險控制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才能建立起富有競爭力的品牌優勢,經受住新時代的考驗。一是商業銀行內部應建立風險管控專門機構,側重于從宏觀大局角度把握和控制個人理財業務風險,并將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納入全行風險管理范疇,同時應進一步完善風險損失抵補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定期按比例計提最低風險準備金,以降低客戶的投資損失風險,一旦發生任何風險問題,應嚴格追責到人。二是商業銀行應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收集大批量的客戶信息和市場信息,適時對個人理財業務風險進行識別、預警,并制定相應的風險處置和應急預案,合理確定風險防范措施,做到對個人理財業務事前、事中、事后風險的全面控制。三是商業銀行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平有序的競爭原則,不踩政策紅線,如不將資金信托業務混同為理財業務、不變相突破分業經營限制和國家利率政策、不開展信托活動或者進行變相高息攬儲,盡量避免政策性風險等的發生。此外,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立法支持,積極引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健康規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倩倩,楊立社。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發展現狀研究。海南金融,2011年第8期。
[2]劉楹,杜勝,謝麗娟。國內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狀況與趨勢。西南金融,2007年第6期。
一、中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宏觀環境
許多實力雄厚的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國內,金融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殘酷,國內商業銀行因缺少創新和規模相對小,競爭中處于弱勢,只有發展投行業務才能加強競爭力。
(1)是中國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發展的必要補充。金融改革在取得了成就的同時還存在眾多的不足。中國經濟結束了高速發展進入中高速的新常態,更需要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完善。近年來中國一直以中介貸款為主,證券融資為輔。融資結構不合理,資本市場弱小致使金融市場發展落后。
(2)中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單一,面臨考驗。國內銀行普遍存在問題是營業收入的絕大部分都來自于利息收入,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其201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94.43億元,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094.4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78.5%,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69.7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9.4%,主要是手續費的增加。中國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與美國商業銀行的相比明顯偏低,且中國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來自手續費,充分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手段單一,很少創新開拓投行業務。
二、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運作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多是借鑒國外已經成熟的發展經驗,相應的業務部門成立和運行的時間較短,受制于金融監管環境,主要是通過與證券公司合作的方式實現,如銀證轉賬、基金托管、證券、資金合作和買賣部分債券業務。近年來,隨著金融體系的完善和監管的規范化程度提高,商業銀行可開展的投行業務逐步增多。
當前招商銀行的成績還是可以的,據招商銀行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16%,國內全行業凈利潤增速跌倒個位數的情況下,招行凈利潤增速仍維持15.22%。其一季度營業收入507.47億元。其中利息凈收入333.89億元,同比增加22.22%。其中手續費、傭金及其他中間服務凈收入,同比增加49.23%,且主要來源于除手續費外的財富管理、基金、債券業務等中間服務,這些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首次突破30%。總之,當前中國商業銀行借鑒國外經驗開展的投行業務,為其進一步拓展投行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三、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在投行業務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由于宏觀環境所限、自主創新能力和意愿不足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也存在著制約其發展的許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行業務增長潛力有限,但當前由于市場過度泛濫,造成基數過大。基數過大就會導致許多情況的變化,如盈利模式、組織架構、經營理念和市場需求等情況,情況的變化會增加投行業務收入躍升的難度。
(2)涉及投行業務的產品種類少,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現有的投行業務無法滿足客戶日益復雜的需求,投行業務產品大同小異,使得行業內競爭較弱,難以形成良性競爭。且這種結構很脆弱,一旦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會帶來大規模的波動。中國的宏觀環境轉弱,政策監管嚴格。受經濟下行和企業業績低迷的影響,部分企業投融的計劃不斷徘徊,投融意愿較弱。國家政策監管日趨嚴格使得財務顧問業務發展緩慢,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壓力下,利率下調,但有些銀行職員為了業績,卻巧立費的名目轉嫁給客戶。
(3)人才隊伍建設滯后不適應投行業務發展。雖然投行業務快速增長,但是一些銀行至今尚未真正配備專職人員,而是由從事其他業務的人員兼任,人員的非專業化,難以提供給客戶高質量的投行業務服務。
(4)國內銀行投行業務增長空間巨大。一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來自存貸款利差較多,非利息收入較少,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驅動因素之一就是努力拓展創新投行業務在內的中間服務、逐步提升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
四、中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內部審計信息化;現狀與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受到國際審計信息化的影響帶動,尤其是國家審計的示范和引領,走過了十余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普遍實現了平臺網絡化、數據電子化、管理流程化,建立了以非現場審計分析、審計監測預警為主的數據監管模式,實現了審計作業流程管理、審計檔案管理信息化,審計工作方式產生重大變革,內部審計工作效率、風險防范與風險控制效果顯著提高。
相比較而言,中小型商業銀行在內部審計信息化方面還處于起步和初始發展階段,對于信息化缺少系統性認識,普遍存在對審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內部審計職能的認識不到位,審計人員計算機知識掌握不夠,非現場審計經驗不足等問題,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滯后,既不能達到外部監管的要求,也無法滿足內部風險防范與風險控制的需求。本文從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對于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有效發展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概述
(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概念。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是指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在信息化環境基礎之上,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及方法開展審計工作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能夠實現聯網審計的內部網絡支撐,審計人員可以實現從總行至各分支行的遠程訪問;二是持續完整的數據提取支撐,審計部門可以不斷獲取包括核心業務系統、信貸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的應用數據;三是功能適用的審計信息系統,審計人員可以開展數據式審計分析、審計管理作業等;四是審計信息化專家團隊,能夠肩負商業銀行內部信息化審計重任。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作用與意義。一是通過內部審計信息化,實現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與審計監測的有效結合,最終實現遠程審計監督的目的。二是通過內部審計信息化,規范審計業務流程,實現審計活動的規范化控制,強化審計分工與合作,提高審計項目質量管理。三是以合規管理為目標,圍繞審計與合規檢查發現問題,挖掘問題風險點,提升合規管理質量,促進違規問題整改、違規積分管理等,提升合規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效果,推動商業銀行內部各管理主體共同參與合規工作。尤其是對于中小型商業銀行在提高審計效率,滿足外部監管及自身風險控制的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系統的組成。經歷十余年的發展,國內商業銀行審計信息化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一般都擁有自己的審計信息化產品,為審計管理、風險揭示提供很大幫助,得到了高管層的充分肯定。結合中小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目標、內部審計工作定位以及公司治理構成等,中小型商業銀行審計信息化應包括四個部分:審計數據遷移平臺、審計數據分析平臺、審計項目管理平臺和內控合規管理平臺。這四個平臺的連接和運轉實現了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審計管理與合規建設的有效結合。
二、國內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現狀
(一)目前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現狀與成效。通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中小型商業銀行在機器設備、網絡應用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升級,內部審計信息化的認識不斷提升,部分商業銀行大膽嘗試審計信息化探索,研發功能實用的審計模塊,部分風險意識較強的商業銀行已初步實現了內部審計信息化。從整體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審計信息化觀念較強的部分銀行逐步嘗試借助制表工具、小型數據庫等提取數據進行審計數據分析,為現場審計提供審前疑點線索的數據準備;二是部分商業銀行對審計信息化高度重視,為審計部門配備一定的機器設備,開通辦公網絡訪問所轄分支機構網絡,并為內部審計人員提供有關信息系統的查詢賬戶,供審計人員開展非現場分析或取證;三是借助成熟的商業化的審計信息化產品,在審計數據分析、審計項目管理、內控管理等方面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平臺,為審計管理提供直接支持;四是建立審計信息化隊伍,由內部審計人員結合審計工作經驗,開展信息化審計探索,構建信息化審計方法體系。
(二)目前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存在的缺陷。與大型商業銀行相比,中小型商業銀行在觀念轉變、信息技術資源投入、審計人員素質方面有一定滯后,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客觀,缺乏必要的了解。一種觀點認為審計信息化沒有太大必要,建立了數據倉庫就可以實現信息化審計,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審計信息化建設可以解決所有審計發現的問題,看不到信息化審計的復雜性;二是審計信息化產品的功能與應用有待完善。如審計中間表處理機制不科學導致的數據分析功能效率不高,審計監測智能化不足,沒有審計模型的自動預警功能等;三是審計信息化的覆蓋范圍局限性較強。如審計與被審計之間圍繞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互動沒有充分體現,審計發現問題缺乏在管理條線、業務條線、機構條線之間的傳導,審計成果的應用不足,決策支持功能不到位,沒有形成系統的成果體現空間;四是審計信息化隊伍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如復合型人才培養不到位,缺少應用審計信息化產品的成熟經驗,數據分析不知如何有效切入,風險點的查找不知如何實現等等。
三、國內中小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一)審計信息系統的使用范圍應不斷擴大。一是風險管理理念的不斷深入,審計監管的風險種類將更加豐富。操作性風險一直是中小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隨著監管的深入,商業銀行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都會逐步成為監管的主要內容;二是數據大集中以后,各種業務系統不斷升級、整合,審計信息化監控的重點更加系統化。對核心業務系統的監控分析是實現信息系統監管的主要對象,信貸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大小額支付系統等系統也會成為信息監管的對象,系統之間的業務邏輯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三是用戶角色更加豐富,審計與非審計業務條線用戶均可使用系統。中小型商業銀行機構規模相對較小,部門之間監管職責存在的交叉的現象較為普遍,圍繞風險實現統一監管的要求日益突出,審計信息化成果的應用將會得到充分體現,審計與非審計業務條線用戶共享系統將成為必然。
(二)審計信息系統功能應更加完善、效率應更加提高。一是高端存儲的出現,數據的存儲空間更大、存放效率更高,滿足商業銀行歷史數據積累的要求;二是數據倉庫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挖掘產品的不斷應用,數據分析的功能更加專業,效果更加突出。目前只有個別中小型商業銀行嘗試使用數據倉庫,隨著數據倉庫技術的成熟應用,基于數據倉庫的審計信息系統的功能將進一步提升,能夠實現現有審計系統無法完成的多維分析,實現數據深度挖掘;三是適用于審計分析的專用中間件產品的出現,審計信息系統的效率會更高。
關鍵詞:綜合化經營;商業銀行; 風險
一、我國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我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不規范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個別商業銀行在香港借助國際金融市場開展綜合經營業務階段(2005年前);三是穩步推進綜合經營試點階段(2005年至今)。
(一)不規范快速發展階段
20世紀80年代后期,受歐美發達國家混業經營浪潮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開始嘗試混業經營,在銀行內部設立證券、信托等部門。后來,隨著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的發展壯大,出現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貸業務交叉、混合經營的局面。綜合經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創新發展,但非銀行金融機構滲入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帶了一系列風險。到20世紀90年代初,銀行大量資金被用來炒股、炒房地產、辦實業,終于引發了證券業和房地產泡沫。國務院于1993年12月出臺了《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各金融機構由全能制經營轉向分業經營,混業經營的腳步戛然而止。
(二)個別銀行在香港開展綜合經營業務階段
在此期間,國內商業銀行主要采取借助香港國際金融市場、通過并購或設立附屬公司等途徑開展綜合經營,涉足領域包括投資銀行、保險、信托、汽車金融公司等。比較成功的案例為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1998年,工商銀行及東亞銀行通過收購西敏證券亞洲業務,創辦工商東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屬公司(工商東亞),開展內地和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務。不久,工商銀行又并購了香港友聯銀行,成立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工銀亞洲。2004年,工銀亞洲正式收購華比富通銀行,并以此接手富通集團持有的太平人壽25%的股份,開始了保險業務的經營。
中國銀行:1979年,中國銀行在香港成立中國建設財務(香港)有限公司,涉足資本市場業務。以此為基礎,1998年在英國注冊中國銀行國際控股公司(中銀國際),后遷至香港。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在海外設立的全資附屬的全功能投資銀行,可經營全部證券業務。1999年,中國銀行與英國保誠集團合資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開拓香港的公積金市場。另外,中國銀行也通過成立海外保險公司成功接軌保險業。目前,中銀集團保險公司擁有6家分公司、1家全資附屬壽險公司和1家在內地成立的全資附屬財險公司,服務網點遍布中國內地和港九新界。2005年,中國銀行通過其設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公司作為主要出資人,與法國標致雪鐵龍融資銀行有限公司和神龍汽車公司共同籌建了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金融公司。
(三)穩步妥善推進綜合經營階段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有了長足發展,金融監管政策進一步完善,我國綜合化經營又被提到了日程。商業銀行紛紛開展綜合化經營試點工作,截止2011年底,在上市銀行中,共有8家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9家商業銀行設立或投資入股金融租賃公司,3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信托公司,6家商業銀行設立投資銀行機構。其中,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參與了投資銀行、基金、金融租賃、保險、信托五項業務。
二、商業銀行開展綜合化經營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一)綜合化經營受監管政策推動的效果明顯
商業銀行開展綜合化經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監管政策的制約。2005年,國內商業銀行獲批發起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銀監會修訂《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資質要求的商業銀行設立或參股金融租賃公司。2008年,銀監會和保監會簽署了加強銀保深層次合作和跨業監管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同年年底,銀監會又頒布了《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允許有條件的商業銀行開展并購貸款業務,這為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帶來了新機遇。在政策推動下,國內商業銀行逐漸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資銀行、保險、信托等多種業務領域的綜合型經營平臺。
(二)綜合化經營的領域進一步拓寬
從涉足的領域看,在金融租賃方面,隨著銀行新設金融租賃公司政策的放開,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在投行業務方面,各家商業銀行通過業務創新,業務經營范圍不斷得到擴張,比如有的銀行推出了與PE等機構的合作新模式,將原有基本限于常規性托管業務的合作關系深入到財務顧問、客戶推薦等層面,部分銀行甚至已經獲準通過旗下子公司開展境內直接投資業務。此外,在部門銀行涉足信托、保險等領域的示范效應下,不少銀行都在積極推進相關領域的綜合化經營。
(三)部分銀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
2008年,隨著更多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設立,部分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雛形更見完善。以交通銀行為例,通過2008年的運作,建立了以銀行為主體,包括交銀保險、交銀國際、交銀信托、交銀施羅德基金、交銀租賃等機構在內的綜合性金融集團的架構,“大金融”特點十分明顯。事實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團的雛形。除了大型銀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礎較好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資源整合,也逐步做實金融控股集團。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團的籌備工作就已基本就緒,集團所屬企業包括中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和中國光大實業(集團)公司等,并在香港擁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國際兩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