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1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文名稱:Management & Technolosy of SME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河北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語
種:
開
本:
國際刊號:1673-1069
國內刊號:13-1355/F
郵發代號:18-169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9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一、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九五”以來,中小企業在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還是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城鄉勞動力就業和培養企業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場所。截止1999年末,廣州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38270家,其中中型企業362家,小型企業37663家,占總數的99.36%;國內貿易業企業或機構27635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27029家,占總數的97.8%;餐飲業1936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1758家,占總數的90.8%;私營企業37436家,個體工商戶221724家。另據市鄉鎮企業局統計,至年12月,全市共有鄉鎮企業98557家,從業人數達1195207人,預計全年總產值達1576億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1.7億元,工業增加值249.2億元,實交稅金26.5億元。
這些企業按所有制結構、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分為鄉鎮企業、城市工業企業、城市第三產業企業、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屬下中小企業等6種相互交叉的類型。與之相對應,市一級政府行政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有: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公室、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貿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關處室還相應承擔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校辦產業企業和民政福利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
這種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機構重疊、職能重復,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不高,各部門只管各自系統內的中小企業,政策缺乏統一性。二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單個行政機構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不能全面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職能定位不盡合理,宏觀管理不足,微觀干預過多。
從年開始,我市將原各行業的政府主管機構進行職能劃分,通過資產分割和重新授權分別成立了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集團公司和9個行業協會。此外,我市設有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產權交易所、軟件園、科學城等一系列社會中介機構或服務企業。
目前這種管理體系也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行業協會力量較弱,采取掛靠的形式依附于本行業集團公司,職責沒有完全落實,工作開展困難較大。二是資金總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社會效益,特別是投資引導作用不明顯。三是社會中介機構服務范圍局限于本系統企業,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不強。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服務質量不高。這些因素延緩了中介市場的發育,反過來又影響了中介機構的生存。
二、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必要性
1.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各種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取得平等的發展機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黨的十五大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肯定了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獲得了寬松的發展環境。長期以來,國家、省、市出臺了不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囿于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屬地范圍的局限,受惠面比較窄,客觀上造成了中小企業間的“不平等”,與市場經濟要求“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相悖。對中小企業實行統一管理服務,政府對各種類別的中小企業在管理和服務上一視同仁,有助于從整體上加強政策引導和綜合服務,保持政策措施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進一步打破經濟的“唯成分論”,不僅會激發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熱情,進而推動國有中小企業改革轉制的進程,而且還會有效克服“無主管”企業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困難,使政府的服務全面到位。
2.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加快廣州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取決于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產業的協調發展。這三個方面都有中小企業發展的無限空間,三者能否實現協調發展很大程度將依賴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其它城市相比,廣州在這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要將優勢繼續保持下去,并在城市綜合實力競爭中轉化為勝勢,就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問題,盡快建立統一高效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和功能強大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按城市產業方向發展,籍以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都市型工業,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全面提升第三產業的素質。
3.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解決廣州中小企業發展“瓶頸”,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是市場競爭的弱者,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歸納起來有:一是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品質量檔次較低;二是信用能力低,籌資融資困難較大,尤其是發展高科技企業存在著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單憑企業自身的力量是很難承擔的;三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四是企業管理較為粗放,資源浪費和生產安全問題突出;五是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六是開發設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較低;七是對政策、法規缺乏了解。中小企業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服務機構,為創業和企業發展提供規范的政策引導、資金融通、信息獲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詢、科技開發、市場準入、教育培訓等一系列的綜合配套服務。
4.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市政府中小企業管理資源和服務機構的優化和合理配置,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目前,我市從事中小企業管理、服務的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雖然不少,但都自成一體、各自為政,缺乏一個能夠承擔中小企業管理和扶持責任的統一的專職機構,缺少能夠肩負起整合廣州科學園區資源、研發資源、資金資源、咨詢輔導資源、信息資源等中小企業發展重要資源責任的社會化綜合服務網絡,造成了政府管理資源的重復配置及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因此,按“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歸并分散在政府職能部門對中小企業管理的行政職能,是建立高效、廉潔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和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徑,也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5.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我市中小企業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勢下贏得先機。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近在眼前,對外開放將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國民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經濟,競爭將是全方位的和更加激烈的。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既是新的發展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挑戰主要是在產業組織、企業經營戰略、引入現代管理和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這恰恰又是當前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突出的難點問題。因此,統建一個以服務于中小企業為基本宗旨的政府管理機構,加強和改進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宏觀管理,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幫助中小企業擴大優勢,彌補不足,是我們的企事業和政府從容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壓力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
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嚴重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美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但美國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使這一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本文介紹了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希望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有所啟示。
一、美國中小企業融資法律法規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之所以在美國得到較好的解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不斷健全和完善的法律體系。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小企業的融資。
1953年,美國通過了《小企業法案》,該法案明確了中小企業的權益,是專門保護中小企業的基本法;1958年,美國通過了《小企業投資公司法》,該法規定小企業管理局審查和核發許可證的小企業投資公司可以從聯邦政府獲得非常優惠的信貸支持。
1964年,美國通過了《機會均等法》,該法規定小企業管理局要向中小企業或試圖經營中小企業的個人提供小額貸款或融資擔保,該法為確保中小企業的貸款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
1975年,美國實施《公平信貸機會法》,該法規定商業借貸機構對申請貸款創辦企業的個人或規模較小的借款企業不得實行歧視性政策,以保證中小企業能夠獲得公平待遇;1977年,美國實施《社區再投資法》,鼓勵社區銀行利用在所屬社區融入的資金向該社區的居民及中小企業融資,這對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起到重要的作用。
1982年,美國通過了《小企業創新發展法》,該法律規定,研究或開發預算額超過1億美元的聯邦機構要設立小企業革新研究項目,并按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用于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該法律規定的比例具有很強的約束力,有力地推動了美國技術型小企業的發展。
1992年,美國通過《小企業股權投資促進法》,該法規定小企業管理局可以為從事股權投資的小型投資公司提供擔保,以支持其公開發行長期債券。如由小企業管理局代為支付長期債券產生的定期利息,當小型投資公司實現了足夠的資本增值后再一次性償付債券本息,并向小企業管理局支付l0%左右的收益分成。
1993年,美國出臺了《信貸擔保法案》,此項規定降低了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風險;《1994年雷格爾社區開發和規章制度改進法》對原有的金融法和證券法進行修改,促進了美國中小企業融資二級市場的發展。
總之,金融法規的存在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制度環境,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美國在這方面的立法比較完善,為其他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二、美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由于自有資產信用不足、資信等級低等原因,使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世界性問題,而信用擔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抵押物不足和保證人難覓等問題,為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一定融資擔保。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了包括信用評估機構和擔保機構等在內的信用管理體系。
在美國信息服務市場上存在眾多信用評估機構,它們應客戶要求對各種規模的企業進行信用調查,并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作出相對客觀的評級,使金融機構能夠較客觀的對待前來融資的客戶。如美國鄧白氏集團公司,通過企業在交易行為和融資行為中的表現對企業作出征信評價和信用評級,提供給有相應信息要求的客戶。而企業的信用等級直接影響到其融資的難易程度和融資成本,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如果經過信用評估機構的評級并能獲得較高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其融資就會變得容易得多,融資成本相對也比較低。信用評估機構的存在對于美國融資市場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美國針對中小企業資信等級低、抵押物不足的情況還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擔保體系,以保證中小企業融資行為的順利進行。目前美國存在三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即全國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區域性專業擔保體系和社區性擔保體系。
全國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由美國聯邦小企業管理局組織運作。1953年,美國成立小企業管理局,其主要職責是對美國的小企業予以扶持保護,協助政府制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等。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上的支持,特別是為那些不能直接從金融機構獲得一般貸款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小企業管理局與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小企業管理局審核中小企業提出融資申請并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擔保,然后由有合作關系的商業銀行發放經小企業管理局擔保過的貸款。當企業不能償還貸款時,小企業管理局將在擔保率的范圍內向商業銀行提供賠償,這部分貸款占小企業管理局資金援助的絕大部分。為了鼓勵中小企業擴大出口,小企業管理局還積極地為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目前美國約有7000家商業銀行成為小企業管理局的合作銀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區域性專業擔保體系是美國各地方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制度安排。美國各地情況不同,區域性專業擔保體系也各有特色。如加州擔保體系的擔保工作主要針對出口信用展開,其目的是幫助當地中小企業擴大出口。在這個區域性擔保體系的幫助下,許多中小企業成為成功的出口商。
社區性中小企業擔保體系主要是促進社區小型金融機構向本社區的中小企業融資。由于美國全國性和區域性信用擔保體系較為發達,基本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對社區性擔保體系的需求不大,因此社區性擔保體系的主要作用是幫助社區內的貧困人員創業脫困。此外,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外地資金不易流入因而容易導致當地中小企業的資金緊張,社區性擔保體系和《社區再投資法》一起對于緩解這類企業的資金緊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經濟發展。
三、美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
有了健全的法律和成熟的擔保體系,通暢的融資渠道就成為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重要保證。美國金融體系發達,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本文僅分析了部分外源性融資方式。
(一)商業銀行貸款
美國商業銀行數量多而規模各異,是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的主渠道。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主要類型有:短期流動貸款,這類貸款期限不超過一年,主要用于流動資金而不能用于固定資產投資;應收應付款貸款,主要解決小企業的臨時資金需求,此類貸款數量少、時間短、方便靈活;租賃融資,商業銀行和專業租賃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租賃業務。
(二)投資公司貸款
美國有眾多中小企業投資公司,這些投資公司經由中小企業管理局審查并許可成立,可從聯邦政府獲得一定財政撥款和優惠的貸款支持,再為中小企業的成長和業務擴張提供風險資本、債券和股票融資等。
此外,美國還有許多私人風險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專門投資預期產生高收益的創新性風險項目,通過對這些風險項目追加投資以促成中小企業的創辦,也為那些難以得到貸款的現有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開發和創新活動的發展。
(三)政府直接貸款
除了通過一般商業渠道獲得資金外,美國中小企業還可以直接從政府獲得資金支持。這些資金主要由中小企業局進行管理和發放,資金類型有三種:直接發放的貸款、自然災害貸款和創新研究資助資金。其中自然災害貸款是中小企業局向遭受自然災害的中小企業提供,幫助那些經營狀況良好的受災企業組織重建的資金;創新研究資助資金則是政府依據《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法》出資,以資助有技術專長和發明創造能力的科技人員創建技術企業。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均可向中小企業管理局申請中小企業創新研究資助,以促使他們的專利發明變成現實。
直接貸款是由中小企業管理局直接向那些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貸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場利率,但數量有限。其具體操作是中小企業管理局首先為這些中小企業進行擔保,方便其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但若兩家以上金融機構拒絕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或經中小企業管理局協調后仍得不到貸款,則由中小企業管理局向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直接發放貸款,但貸款最高限額為15萬美元。這是美國政府唯一的對中小企業直接資助而且采用低利率的優惠政策。
四、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建設的啟示
(一)完善國內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體系
目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與中小企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如我國在1994年頒布《擔保法》,1997年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199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2002年頒布《中小企業促進法》,200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修改稿等。各地區也針對本地具體情況制定了相關條例,以扶持本地中小企業的發展。這些法律法規對保護中小企業的權益起到重要作用,但與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法律條文并不多。美國完善的法律體系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相對通暢,盡快出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法律法規,完善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的法律法規,對于改善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有重要意義。
(二)設立專門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政府資助
目前,我國國務院的政府機構設置中沒有中小企業部門,僅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設置了企業司,各地方政府有的設置了中小企業局,有的只是在發改委或經貿委下設了中小企業的管理部門,這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管理部門級別較低,職能效果差,不能夠有效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認為我國應借鑒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管理思路,組建具有綜合協調能力的國家中小企業管理局,重新定位現行機構職能,使得各級中小企業管理局能在政策性融資、商業性融資和信用擔保、咨詢服務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真正起到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的作用。
(三)健全我國信用擔保體系
中小企業信用難以評價,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是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惜貸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的社會信用評價機制有了很大發展,使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額度有了一定核定依據,但總體說來我國信用評價機制尚有很大欠缺,不能滿足社會各方面對企業信用信息的需求。因此,我國還需盡快完善信用評價機制和信息流通機制,以保障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經營行為的順利開展。
信用水平低一直是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擔保體系,使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初具規模,但由于該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擔保資金的來源匱乏,再擔保體系的缺位,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擔保體系未能如期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國應進一步完善這一體系,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心如,馬驥.美國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及其借鑒[J].商業研究,2009(5).
2、呂玉芹.美國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的建設及其啟示[J].山東經濟,2006(5).
3、劉衛柏.美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對我國發展民營經濟的借鑒[J].中國市場,2007(14).
4、傅漢清.美國小企業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隨著廣州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建立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將帶來的壓力,我市中小企業迫切希望獲得更適于創業和更利于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強組織領導,理順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是營造有利于我市中小企業創業發展良好環境條件的關鍵。抓住這個關鍵,市委、市政府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就有了統領全局的職能機關,有關扶持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就有了牽頭部門,相關的操作運行就能夠規范地展開。因此,應盡快組建全市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改變政府現行按行業、所有制形式和屬地范圍管理中小企業的模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城鄉屬地范圍的共性問題,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一、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九五”以來,中小企業在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還是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城鄉勞動力就業和培養企業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場所。截止1999年末,廣州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38270家,其中中型企業362家,小型企業37663家,占總數的99.36%;國內貿易業企業或機構27635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27029家,占總數的97.8%;餐飲業1936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1758家,占總數的90.8%;私營企業37436家,個體工商戶221724家。另據市鄉鎮企業局統計,至2000年12月,全市共有鄉鎮企業98557家,從業人數達1195207人,預計全年總產值達1576億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1.7億元,工業增加值249.2億元,實交稅金26.5億元。
這些企業按所有制結構、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分為鄉鎮企業、城市工業企業、城市第三產業企業、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屬下中小企業等6種相互交叉的類型。與之相對應,市一級政府行政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有: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公室、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貿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關處室還相應承擔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校辦產業企業和民政福利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
這種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機構重疊、職能重復,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不高,各部門只管各自系統內的中小企業,政策缺乏統一性。二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單個行政機構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不能全面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職能定位不盡合理,宏觀管理不足,微觀干預過多。
從1996年開始,我市將原各行業的政府主管機構進行職能劃分,通過資產分割和重新授權分別成立了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集團公司和9個行業協會。此外,我市設有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產權交易所、軟件園、科學城等一系列社會中介機構或服務企業。
目前這種管理體系也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行業協會力量較弱,采取掛靠的形式依附于本行業集團公司,職責沒有完全落實,工作開展困難較大。二是資金總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社會效益,特別是投資引導作用不明顯。三是社會中介機構服務范圍局限于本系統企業,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不強。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服務質量不高。這些因素延緩了中介市場的發育,反過來又影響了中介機構的生存。
二、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必要性
1.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各種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取得平等的發展機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黨的十五大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肯定了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獲得了寬松的發展環境。長期以來,國家、省、市出臺了不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囿于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屬地范圍的局限,受惠面比較窄,客觀上造成了中小企業間的“不平等”,與市場經濟要求“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相悖。對中小企業實行統一管理服務,政府對各種類別的中小企業在管理和服務上一視同仁,有助于從整體上加強政策引導和綜合服務,保持政策措施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進一步打破經濟的“唯成分論”,不僅會激發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熱情,進而推動國有中小企業改革轉制的進程,而且還會有效克服“無主管”企業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困難,使政府的服務全面到位。
2.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加快廣州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取決于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產業的協調發展。這三個方面都有中小企業發展的無限空間,三者能否實現協調發展很大程度將依賴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其它城市相比,廣州在這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要將優勢繼續保持下去,并在城市綜合實力競爭中轉化為勝勢,就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問題,盡快建立統一高效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和功能強大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按城市產業方向發展,籍以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都市型工業,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全面提升第三產業的素質。
3.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解決廣州中小企業發展“瓶頸”,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是市場競爭的弱者,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歸納起來有:一是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品質量檔次較低;二是信用能力低,籌資融資困難較大,尤其是發展高科技企業存在著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單憑企業自身的力量是很難承擔的;三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四是企業管理較為粗放,資源浪費和生產安全問題突出;五是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六是開發設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較低;七是對政策、法規缺乏了解。中小企業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服務機構,為創業和企業發展提供規范的政策引導、資金融通、信息獲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詢、科技開發、市場準入、教育培訓等一系列的綜合配套服務。
4.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市政府中小企業管理資源和服務機構的優化和合理配置,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目前,我市從事中小企業管理、服務的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雖然不少,但都自成一體、各自為政,缺乏一個能夠承擔中小企業管理和扶持責任的統一的專職機構,缺少能夠肩負起整合廣州科學園區資源、研發資源、資金資源、咨詢輔導資源、信息資源等中小企業發展重要資源責任的社會化綜合服務網絡,造成了政府管理資源的重復配置及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因此,按“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歸并分散在政府職能部門對中小企業管理的行政職能,是建立高效、廉潔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和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徑,也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5.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我市中小企業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勢下贏得先機。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近在眼前,對外開放將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國民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經濟,競爭將是全方位的和更加激烈的。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既是新的發展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挑戰主要是在產業組織、企業經營戰略、引入現代管理和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這恰恰又是當前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突出的難點問題。因此,統建一個以服務于中小企業為基本宗旨的政府管理機構,加強和改進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宏觀管理,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幫助中小企業擴大優勢,彌補不足,是我們的企事業和政府從容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壓力的迫切需要。
6.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國務院和許多省、市在政府機構改革中已進行了成功的實踐。1998年,國家經貿委設立了中小企業司,主要承擔中小企業政策制定中的協調工作,指導中小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和健全中小企業報務體系,落實“制定扶持政策、指導企業改革,組織對外交流、建立服務體系”的職能。從中央已批準的省級改革方案看,各地都結合國家對機構改革的統一要求,理順了中小企業工作管理體制。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有21個建立了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如浙江、江蘇、山東設立了中小企業局(辦),同時掛鄉鎮企業局(辦)牌子,上海單獨設立了促進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工作都在有效地開展。
2000年下半年,國家明顯加大了中小企業工作力度。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2000]59號),《意見》第二十三條明確指出:“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由國家經貿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部門參加,成立全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經貿委。各地要結合地方機構改革,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盡快明確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推動本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2月,國務院正式成立推動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改革開放20年來第一個全國性的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會上,國家經貿委李榮融副主任肯定了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所取得的成績,指出,“中小企業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局面已得到扭轉”,中小企業必將獲得更好的發展。
這次會議提出了近期中小企業工作的指導思想:以黨的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在規范企業改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拓寬融資渠道、開通信息網絡、推進信用制度建立及加強企業管理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城鄉各類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不斷加強中小企業的整體活力。并具體提出了近期中小企業工作要突出的5個重點。
目前,我市中小企業熱切盼望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以利于自身的發展。在1996年機構改革時,白云區和芳村區把鄉鎮企業局和工業局合并,一套人馬兩塊牌,管理運作就比較順。最近,芳村區又在研究如何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局和服務中心的問題。其他區(縣級市)則觀望等待市里的統一部署。由此看來,我市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時機逐步成熟。
三、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根據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從我市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實際出發,為認真應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一體化趨勢帶來的影響,建議盡快考慮和及早抓好我市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與服務組織的建設,切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通過加強財稅、融資、擔保、信息、技術等服務手段,創造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廣州中小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1.成立中小企業協調管理部門。
基本方案:設立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同時保留廣州市鄉鎮企業局的牌子。
中小企業發展局作為市政府的組成部門,代表政府統一管理全市各類行業、各種經濟成分的中小企業,行使相關的行政職能。在新的機構改革中,可把分散于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管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等單位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剝離出來,劃歸中小企業發展局統一管理。中小企業發展局對中小企業的關系,是一種以加強指導、協調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關系,其主要職能是:制定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協調有關部門關于中小企業計劃的行動,組織和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防止大企業的不正當兼并排擠,保護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推動企業合作,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素質,促進中小企業現代化;組織中小企業的產品展銷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對外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等。這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而且能更好地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擴大出口,公平競爭,最終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
保留鄉鎮企業局的牌子確有必要。一是我市鄉鎮企業局有管理中小企業的成功經驗。多年來,鄉鎮企業局管理著我市9.8萬家鄉鎮企業,管理的企業數量占我市中小企業總量的78.4%,鄉鎮企業的創業發展一直都是我市中小企業的佼佼者。多年的服務管理實踐,使鄉鎮企業局探索積累了一套指導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統一管理全市中小企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二是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發展鄉鎮企業的法律與政策。保留鄉鎮企業局牌子,不僅保持了與設在國家農業部的鄉鎮企業局上下對接,有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而且可以幫助鄉鎮企業繼續享受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有利于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參考方案:如果在機構編制上難以解決,可考慮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局,由市經委管理。同時加掛鄉鎮企業局牌子,接受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省農業廳的業務指導。
2.構建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或實力弱而不被一些人所關注,其實,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為國家創造大量的稅收,還為社會安排許多就業人員。為此。發展中小企業應該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關注。
國外發展中小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
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普遍給予重視。美國在1953年就出臺了《中小企業法》,1958年又進行修改。此后,歷屆政府都制定維護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加拿大、韓國等也都制定了專門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和法規。日本在政府設有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負責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一些發達國家還建立并健全對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組織官辦或支持民辦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咨詢和教育培訓。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在全國成立了近千家“小企業發展中心”、一萬多家“退休經理志愿服務團”或“企業信息中心”,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咨詢和幫助。日本、意大利等國還通過建立工業園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和共用技術設施。形成中小企業“田地化”經營模式,發揮地區集聚效應。提高公共設施利用率。節約土地和加強環境保護。歐盟1999年就在因特網上開通了“企業之窗”網站,幫助中小企業了解歐盟統一大市場的情況變化,尋找發展空間。同時,投入4400萬歐元啟動了“進入信息社會計劃”,幫助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商速公路融入國際市場,發展電子商務等。
有的發達國家還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鼓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高科技產品。資料證明,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約有2/3以上的專利來自中小企業。美國約有60%多的創新也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為此,創業投資是各國鼓勵、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劑。以美國為例,目前。官方設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有400余家,民間風險投資公司600余家,這些投資公司積極為那些融資困難、勇于創新的中小企業提供無擔保和擔保不充分的貸款。另外,在常規的股票市場外設立第二板(高科技板)市場。也是發達國家發展創業投資體系,鼓勵、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通行做法。
發展中小企業的對策與建議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各級政府必須充分充分認識發展中小型企業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1 建立健全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法律體系,維護中小企業的臺法權益。把中小企業真正當成市場主體,使其與各大企業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和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體系,以法律形式確保中小型企業的社會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
2 建立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規范中小企業的管理行為。目前,各地中小企業管理機構不盡相同,有的甚至職能交叉。這樣,容易出現推卸責任和政出多門現象,因此,應建立健全統一的管理機構。并且,規范對中小企業的管理行為。
3 建立中小企業融資網絡,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一要完善現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立區域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同時,積極發展中小企業互助擔保與商業擔保,改變政府包攬一切的做法。二要疏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形成中小企業發展的風險投資機制。
4 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促進公平競爭。一要逐步建立統一、明確的以中小企業為受惠對象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對新辦的中小企業,可給予一定年限的稅收減免。對于可能成長為大型企業的中小企業、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能顯著增加就業崗位的企業可適當延長稅收優惠年限。按照公平稅負、平等競爭的原則,對不同性質和類型的中小企業均一視同仁,消除各種不合理的歧視政策。二要適當增加對中小企業政府采購比重。政府在商品采購中應對中小企業適當傾斜的,除優先向中小企業購買外,在商品物價和收購方面也應對中小企業提供優惠的便利條件。
5 建立和完善對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財政援助的形式。盡快建立健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各類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政策咨詢、管理培訓、技術培訓以及財務管理支援等。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鼓勵、支持中小企業積極發展高新科技。面對知識經濟的大潮,科技型中小企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生長點。因此,要盡快發展創業投資體系。鼓勵官辦或支持民辦風險投資公司,為中小企業勇于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關鍵詞]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精細化管理
基于經濟新常態發展,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成本控制是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舉措。傳統的成本控制側重于對企業成本事后的控制,而忽視對企業全過程的成本控制。成本精細化管理則是基于企業集約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中小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因此在財務風險不斷加劇的環境下中小企業必須要強化成本精細化管理,以此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就是企業基于內外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財務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最常見的就是造成企業盈利目標發生變化。基于中小企業經營現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等等。由于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不僅會給企業的經營造成巨大的影響,例如,中小企業出現財務風險會導致企業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務,加劇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會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例如,中小企業由于發展規模不大,其資金主要源自于民間借貸,而一旦出現財務風險,民間資金必然不會在向中小企業進行信貸,這樣中小企業必然會面臨無資金可貸的局面;另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還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的利潤率?;诮洕鲁B發展的要求,目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所面臨的困境主要包括:1.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問題之一,雖然近些年國家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以解決。2.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單一。由于中小企業可抵押物比較少,而且中小企業的生存壽命比較短,在加上信息不對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獲得金融部門支持的力度比較少,中小企業的融資主要來自于民間借貸。3.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低。中小企業基于自身經營規模的影響,企業往往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最終導致企業資金投資存在效率低、收益不高的問題,最終出現投資失敗的現象。
二、財務風險與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共性分析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中小企業進入高財務風險時期,預防與解決財務風險是企業發展必須要面臨的問題。成本精細化管理就是按照精細化、細微化的標準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規劃與管理,最終實現成本最低化與收益的最大化目標。從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角度分析,財務風險與成本精細化管理之間存在內在的共性:
(一)成本精細化管理成效決定了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
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樹立全員成本節約的意識、加強對財務指標的分析能力,做好財務成本的管控與監督等。因此成本精細化管理不僅包括對企業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而且還包括對企業物流環節、采購環節以及前期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從某種程度上將財務風險很大原因是由于成本精細化管理不到位導致的。例如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過程中沒有對前期的設計成本進行有效地控制,就會因為中小企業融資難而面臨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出現,最終導致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風險。
(二)企業價值鏈與財務風險密不可分
企業內部的價值鏈上的所有活動都密不可分。從采購到制造到營銷,物流最后到企業的基礎設施、研發、人力資源等等,各項活動之間都有密切聯系,如果某個流程環節有瑕疵,都可能波及到整個價值鏈,產生本不必要的財務風險。因此,內部價值鏈上的所有流程都必須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只有通過全面的成本精細化管理來降低成本,實時追蹤價值鏈上各個環節,量化分析財務風險,并輔之以適當有效的措施轉移、地域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控的范圍,使內部價值鏈上所有環節都不被遺漏,最后實現價值鏈的最大增值。
三、財務風險下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成本精細化管理是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應對財務風險的重要舉措,基于經濟新常態發展的要求,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在朝著精細化管理目標發展,但是結合相關的企業調查,中小企業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企業管理者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淡薄
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必須要在企業內部樹立濃厚的精細化管理氛圍,但是目前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還不濃厚:首先,企業管理者對于精細化管理的認識還不全面。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就是壓縮企業的成本支出,導致企業的經營策略受到嚴重的干擾。例如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的管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減少企業的開支,對于正常的費用支出也嚴格控制,造成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受到嚴重的干擾;其次,企業管理者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淡薄,企業管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屬于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與自己的工作無關。甚至部分管理者認為成本精細化管理屬于小企業的行為,會影響到企業的市場形象,因此不愿意實施精細化管理。
(二)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不完善
精細化管理需要融入到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然而根據調查中小企業在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存在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首先,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偏重營銷方面與生產方面的成本管理,而忽視企業前期設計、物流運輸等方面的成本管理,導致企業成本控制效果不高;其次,成本精細化管理與企業資源配置不合理矛盾突出。精細化管理不僅體現在財務管理上,而且還要體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然而目前中小企業資源配置不合理是導致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而企業的成本管理往往忽視資源配置問題;第三,中小企業成本管理隊伍建設體系不完善,這是影響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小企業缺乏精細化管理的人才,精細化管理系統應用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
(三)企業缺乏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分析與反饋機制
精細化管理屬于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而不斷地進行調整以此滿足精細化管理的目的。但是基于中小企業的特殊經營理念,以及組織結構的短缺,導致中小企業在精細化管理分析語反饋機制建設上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中小企業在精細化管理制定的過程中忽視對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考慮,造成精細化管理偏離企業的實際。當然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缺乏完善的反饋機制,導致企業的管理者不能及時有效地對成本管理成效進行分析,并且為后續的成本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造成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益不高。
四、財務風險背景下提高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精細化管理企業文化,提高管理者的認識
樹立成本精細化管理的企業文化是提高中小企業樹立精細化成本管理體系的重要舉措,基于經濟新常態發展對中小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影響,中小企業要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契機,通過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提高全員參與的氛圍:首先,中小企業要構建以精細化成本管理為主的企業文化。例如中小企業要在企業內部加強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宣傳,將精細化管理融入到員工的思想意識層面。財務管理是企業的生命,尤其是對于融資難的中小企業而言,資金精細化管理是提高企業利潤的重要舉措,因此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樹立重視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氛圍;其次,中小企業管理者要重視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不能僅僅以口頭形式出現,必須要從企業管理層重視,例如企業的管理者要將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支持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例如在企業內部組建精細化管理部門或者崗位,明確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等等;最后,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樹立成本精細化管理文化氛圍必須要依靠員工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技能,因此在經濟新常態環節下中小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讓員工清晰的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內容與方法,以此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中能夠按照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從事工作。
(二)優化成本預算管理,實現成本精細化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因此在我國預算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的環節下,基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應該以構建全面的預算管理制度實現成本精細化管理:首先,中小企業預算管理應該涵蓋企業全部的業務。業務預算是企業全面預算的基礎,實現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關鍵是對業務成本進行全面的了解,也就是那些業務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那些業務會提高企業的利潤以及從那些方面入手可以優化企業的成本管理等等。通過對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的分析可以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從而保證業務預算融入到中小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其次,將成本管理細化到具體的崗位中。企業在制定成本目標上要進行細化,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對成本預算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保證企業的每筆錢都要控制在計劃中,避免出現盲目支出的現象,對此中小企業可以將成本費用分為可控項目和不可控項目,對于不同的成本費用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以此提高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質量。當然中小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必須要保證對成本預算信息的把握,也就是對于成本費用的具體額度進行控制。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例,企業在進行成本預算時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現狀,對企業各種費用進行準確的判斷,例如企業在某一階段內所產生的人工費、科研費以及運輸費等進行嚴格的計算,根據細致的預測,確定預算數據,保證預算的科學性。
(三)完善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
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必須要全面融入到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因此中小企業要將成本精細化管理整體融入到其中:首先,做好企業研發階段的成本控制。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產品研發階段所占據的資金比較多,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該階段的主要價值活動就是設計任務書和技術設計,因此需要從上述兩個方面入手提高產品研發階段的成本控制,一方面要確定具體的產品控制目標成本。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對技術設計目標成本的控制;其次,做好采購環節的成本。采購需要消耗企業大量的資金,實踐證明做好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是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采購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需要中小企業建立招投標制度,嚴格控制原料采購的數量、產品質量等,根據企業生產進度合理采購相應的原料,降低庫存量,從而提高企業流動資金的價值;最后,強化企業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從生產方式入手,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中小企業要加強對先進技術的要應用,通過先進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例如在集約化管理背景下,中小企業要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對生產進行調整,通過實施定制化的生產模式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擴大成本。
(四)構建科學的成本精細化績效評價體系
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是提高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因此中小企業要基于企業發展的現狀,構建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首先,要明確績效考核體系的內容??茖W績效考核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的運行結果進行評價。二是對精細化管理過程的活動進行評價。其中對精細化管理結果的評價是評價成本管理成效的重要內容,例如通過結果評價可以準確的判斷成本精細化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其次,構建完善的業績評價指標。成本精細化管理業績指標只要包括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財務指標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財務因素進行評價,例如單位產品的成本降低率、實際成本與改進成本的差額等等。非財務指標所涵蓋的主要是客戶關系、企業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創新能力等。例如基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是企業成本精細化考核的重要指標。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能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而對于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主要是看企業員工的滿意度、員工的知識結構體系以及企業各種激勵懲治制度,例如員工的在職教育培訓、員工的懲罰標準等等;第三,構建清晰的成本精細化管理評價監測體系。對于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評價必須要以完善的監測為主,只有完善監測體系才能保證精細化績效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對此中小企業要強化對運行過程的監測,同時要及時將監測的結果進行反饋,便于企業及時根據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此促進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最大化。總之,在財務風險背景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內容,因此實現企業的利潤就必須要制定嚴格的成本精細化管理,以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科學經營。
[參考文獻]
[1]鄧明君,羅文兵.基于價值創造的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現代化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1(6):137-142.
[2]朱巖梅,吳霽虹.我國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及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2(9):28-36.
[3]李秋梅,財務風險下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1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小企業在我國企業布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家越來越關注和重視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1]但是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有些產業的發展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財務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觀念、財務會計不規范的工作流程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并制約著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本文重點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
2中小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領域并不是很廣泛,沒有規范的資金流轉方式,現金的使用上并不是很合理,因此成本、利潤以及現金的使用去向不是很明確,從這可以看出財務管理在企業的發展上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一個掛名號的職位。[2]要改變此現狀,必須改變原來的管理制度,重視財務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企業管理制度會直接影響財務管理的執行,從我國現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來看,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明確,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在大部分中小企業中,財務管理職位都是由企業創辦人的親屬擔任的,因此,常常欠缺專業知識,工作表現比較散漫,對企業無法提供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的情況,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財務管理人員缺少創新觀念,固守傳統的管理經驗,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比較低。而中小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的計劃和預算也不合理,資金的周轉率和使用率較低。資金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和經營命脈。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比較小,信譽不高,想要銀行貸款很困難,所以經常會出現融資困難的情況。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比較快,由于財務管理不當,所以閑置的資金不能有效地運用。這些問題阻礙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找到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十分重要,才能實現資金合理分配使用。
3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31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只有提高競爭能力,對技術和管理上不斷地創新和改革,中小企業才能順應當代的經濟發展。所以,企業設立相關的部門,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實現互相監督,實現更好的管理,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在此前提下,企業要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提高企業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讓企業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水平同時發展,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32提高員工的素質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管理觀念,并且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對策,因此管理人員應該具備靈活的解決突發性問題的能力。同時,在信息化的時代,財務管理人員應該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由此看出,財務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必須注重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營造財務管理人員學習的環境并且要定期安排財務人員學習,鼓勵員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企業還可以開展培訓工作,比如崗位培訓,讓企業管理更加專業化;讓員工考取相關的證書也很重要,有利于實現專業化管理。而財務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也很重要,因此企業應該讓他們多了解相關的先進理念,鼓勵他們不斷地創新管理模式,企業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來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提高員工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注重培養管理人員的個人思想品德,讓他們自覺地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這樣工作職能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33完善資金用途
資金的管理方面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完善資金的用途很重要。因此,企業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制定合理、科學的資金預算方案,從而保證企業合理地運用資金;企業落實和完善審批制度,面對重大事項應該嚴格按照制度來支付資金,而應收賬款也要注重管理,以此提高資金周轉率。企業要減少資金的使用成本,就要提高企業本身的優勢,降低貸款利息的支出。企業也可以利用閑置的資金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有效地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34擺脫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
中小企業只有擺脫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只有新穎的、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理念,企業在社會中的競爭地位才能穩固,只有在此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社會中占據優勢的地位。企業要明確管理目標,樹立正確的、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觀念,才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要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理念,明確管理目標,與時俱進,跟?S經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創新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創造具有價值、新穎的理念。將企業財務管理融入到企業經營的每個環節,建立從事前到事中再到事后的全方位的管理理念,并且企業面臨現實狀況來落實企業管理的決策,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
35明確企業管理目標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最普遍的問題就是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明確。而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具有共同的目標。因此,完善管理目標,實現合理化、科學化,才能使企業沿著這個目標發展,少走一些彎路,才能實現有效發展和持續發展。因此,科學和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戰略性要符合企業長期發展的需求,并且對財務管理工作中各方的利益能平衡好。除此之外,還要重視社會效益,對社會負責任,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當今我國中小企業還缺乏具有戰略性的管理觀念,財務管理缺乏戰術性的指導,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找到戰略性的財務管理理念,明確企業管理目標。
36提升企業信息技術水平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信息化水平也逐漸提高,而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能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傳統的管理方式只是注重反饋,而互聯網的引入的注重點更加完整,即預測與控制,這能更好地實現決策和監管。所以,企業想要長期的發展,就必須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跟隨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信息水平,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企業也要注重有關科技的發展,找到符合企業發展的科技道路。在我國,信息化管理技術基礎比較薄弱,所以企業應該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分階段進行信息化設置,以會計核算作為基礎,利用收集、處理和反饋財務信息,使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