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7 16:58: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復課匯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督導督查內容
各公民辦校(園),局屬各單位、各教育體育社會組織對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市區文件精神和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
重點督導:1.是否成立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責任,是否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的“兩案九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學準備工作方案;學生晨午檢制度、寄宿制學校晚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病因追蹤報告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換氣、消毒制度);2.有無學校(幼兒園)擅自開校;3.有無學校(教師)組織補課、實習、實訓;4.有無校外機構組織培訓;5.有無體育社會組織(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等)開展體育聚集性活動;6.公共體育場館是否按要求暫停開放;7.宣傳引導和信息輿論管控是否有力有序;8師生動向動態掌握是否全面真實準確,其情況是否向掛片領導、蹲點干部匯報,根據排查結果,是否制定《師生分期分批返校方案》;9.物資儲備保障工作是否充足(體溫計、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10.干部工作狀態是否良好;11.值班值守是否在崗盡責;12.有無疑似和確診病例漏報、遲報、瞞報等情況;13.學校是否設置預備隔離空間;14.學校、體育場館等環境衛生是否整治到位,洗手水龍、肥皂、洗手液是否充足。15.是否制定網絡教學方案,落實網絡教學平臺及資源,組織開展網絡教學,特別要加強將農村學校落實情況的督導。
二、督導督查分組
全區教體系統督導工作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同志負總責。下設八個督導組:
第一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二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第三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四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五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六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七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第八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督導區域:
各督導組需用車請提前聯系辦公室統一安排,需要其他部門參加的,由相關股室具體聯系、落實。
三、督導方式
采取全面普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各組督導工作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督導檢查,可視情況進行多輪抽查。督查問責組以隨機抽查為主。
四、時間安排
即日起,到開學前完成。各督導組根據工作情況自行安排。
五、相關要求
(一)各督導組要加強對干部職工值班值守、工作狀態、作風、紀律等進行督查。對工作不力,由督導組跟蹤督促整改,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的,由督導問責組進行追責問責。
(二)各督導組根據被督導地方實際情況細化督導方案。督導結束后,各督導組將督導情況匯總,不論是做得好的還是做得差的都要點到具體校園頭上。匯總材料上報區教育體育局應對肺炎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
“最大最持久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內在興趣”,只有這種“內在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藝術教學心得匯報資料,提供參閱,歡迎你的閱讀。
藝術教學心得匯報一
回首過去的一個多月,我們每日與旭日同起,伴著皓月而歸。生活充實而有規律。
在實習之前,我迷茫過,壓抑過。要成為一個老師,除了知識淵博,說話必會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在眾人面前說話我常會緊張,或是聲音顫抖,或是說話太快。因此越接近實習,我心里越緊張。到了實習動員大會上,我們院的指導老師的一句話,留給我很深的感受:實習,我們就是去失敗的,去成功的。這句話讓我釋放了許多。
來到實習學校,見到穿著統一白色服裝的學生,特別是第一天就聽到一句很真摯的“老師好”,我的心里已平穩了許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個身份。也開始了這不同尋常的八個星期的有著雙重身份的學習生活。
一.教學體會。
我任教初三級的美術。之前在學校的十節微格教學訓練,在這里變得有點微不足道。
1.基礎技能課。
第一堂課,我抱著敢死的心態,沒有緊張。聲音自我感覺也比較響亮,而且教的內容是基礎技能課,這樣的課堂仿佛有個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確。我結合我的經驗和初學者易犯的錯誤,分步驟去教。同學們的專注的眼神不斷地給我動力和勇氣,這讓我感覺很實在。
但是,一個星期下來有五節的重復課,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堂反應,活躍或沉悶。這相當考驗老師的應變能力。根據課堂上的反應,我也做出相對的改變。一個星期下來我有了一個小總結:
(1).聲調表情是控制課堂氣氛的方向盤。
(2).別想著一節課你說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別忽略了學生。
(3).盡早摸索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接受能力,學習美術興趣等。
(4).別老在簡單的問題上搞太多花樣。
(5)學生喜歡實際例子的引導。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我以這幾點去要求自己,在課堂上多了幾分自然,也漸漸加強了隨意發揮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學生作業之后,我才發現,原來批改作業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讓我更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讓我有個底。在上課之前,評論分析同學們的作業,可以讓課程分階段性,更加系統性。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2.作品鑒賞課。
可以說鑒賞課是美術教育里面最難以把握的課堂,像水中月,霧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卻難以展現在學生面前。
在備課階段,我盡量想象優美的語句,或搜索大師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來渲染課堂氣氛,我把課堂盡量設成我的想像中那樣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課堂上,才發現以上準備的這些,需要你的語言藝術,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學生。但我的感覺是,我像是把剛發現的新聞報告給觀眾聽一樣。我放不開,無論是動作,表情或是語調。每一節課,我的指導老師顏老師都全程跟蹤。顏老師意見比較簡短,她讓我注意與學生互動,像這種課留多點時間讓學生去說.還有聲調沒有控制好,整節課就平了。
我抓住這兩個意見,反思。的確,幾節課,我都上得比較吃力,想盡量帶學生進入那個大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當中去。卻沒注意到學生的感受。就像前面總結的別忽略了學生。
接下來,我嘗試讓學生去說大師的故事,或是怎么欣賞大師的畫。有一個男同學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達芬奇的畫模糊地總結了一下,雖然聽起來有點稚氣,但著實讓我產生了點小佩服,課堂氣氛也比較好,那是從他們理解的世界出發,比較容易帶動同學。課堂氣氛也比較好。我也更加注意了什么時候用什么聲調,適當停頓或留個空白,會讓課堂更富有節奏感。
幾節課下來,我多了點體會和一些思考。
(1.)課堂就像匹野馬,
需要你的點點積累去慢慢馴服。
(2.)要想去感染學生,你必須要有真實的感受。
(3.)教好美術,需要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包括你對藝術不斷的探索,還有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守護學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導。
(4.)把你對學生的愛融入到你對藝術的熱愛。這樣你的教學質量才能不斷上升。
3.手工制作課。
最后的一個星期是手工制作課,主要讓同學們制作和設計家具模型因為前面的許多挫折,我很早就為這個課做好準備,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時對美術課的期望,和那個時候對房子裝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制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幾個范品。我也想著讓音樂融進美術課堂,音樂美術本相通。有些音樂就是有種無形的力量,激發著人的情感。
在真正的課堂上,效果都不錯。我把初中時的一些幻想陳述或轉為提問放在導入部分。這給課堂起了個很好的展開,在展示樣品時,同學們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氣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同學們的制作過程當中,我慢慢推放原先準備好的一首節奏輕松的鋼琴曲,沒有人發問我為什么播放音樂,我也沒故意說明。整個課堂情境,輕松流暢。師生能得到較好的交流。上完這個課以后,我發現和同學們的的感情更親切了。一部分同學的作品都不錯。看著她們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我的中學時代。
藝術是一種語言,藝術探索的是人類情感的奧秘。在美術教育中我深深體會到:必須注重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盡全力、用愛心喚醒和鼓舞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講方法、抓契機引導他們用美術語言去表現內心的情感,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能夠身心和諧地健康成長。
藝術教學心得匯報二
古語說:“水至清則無魚,文至直則無味”。我認為課至平則無趣。那么,什么樣的課才能吸引學生呢?才是一節好的美術課呢?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書,一部電影,要吸引住讀者、觀眾,精彩的開頭是必不可少的,上課也同樣如此,沒有精彩的開場白如何吸引學生呢?所以,一堂好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導語設計得好,先聲奪人,就能激趣,創設意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欲望,就會對教學產生積極作用。
我們常說的“寓教于樂”,這“教”就是審美教育。美育是一種運用藝術美和現實美來影響、感染、教育學生,使他們具有感受美、欣賞美、評價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活動。美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是一門充滿美的魅力的藝術。而審美過程是人們用感覺器官耳、眼感受客體的過程。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導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線條、美的色彩、美的構圖、美的聲音,從而喚起一種審美的。我認為,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達到目的。
(一)、圖片欣賞法
“百聞不如一見”。運用直觀形象的插圖、掛圖、畫像、范畫等圖片材料導入新課,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圖片投影,豐富多彩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
(二)、興趣激發法
心理學研究證明:“最大最持久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內在興趣”,只有這種“內在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運用實物導入
實物是最直觀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工具之一。有時,千言萬語的,不如一覽實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瑣復雜的事物變得簡單明了,把實物運用到課堂上,不僅可以使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他們的印象。我在上《標志設計》這一課時,我取出學生常見的標志給學生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變得非常興,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
2、運用謎語導入
生活中沒幽默是乏味的,同樣美術課上沒有幽默則是枯燥的。美國保羅韋地博士曾對9萬名學生進行過調查,從中得出結論:學生最喜歡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在美術課教學中,如能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教學過程會更輕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學情境之中。
3、運用故事導入
兒童喜歡聽故事,他們一聽故事,會興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與上課內容有關的故事導入新課,將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想象激發法
黑格爾曾說過:“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體驗的,沒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想象的內容是自由的、寬廣的,所以,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可通過各種方法,如生動的語法描述,音樂的欣賞,畫面的展示,學生的表演等作為導入,為學生創設情境,從而提高的想象力。 另外,一節好的美術課除了要有好的導入,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過程還需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讓學生了解美,學會創造美的能力。
一、讓學生想畫,激發創造欲望。
要想讓美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而有效,首先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有一種渴望去表現的情感,有一種想畫的沖動。
1、展示優秀的同齡學生美術作品,激發創造意識。
在美術活動中,我收集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作品,利用這些來激勵學生。那一幅幅生動的美術作品,雖不是十分完美的藝術品,然而在與他們同齡學生的眼里,這就是美,美的感受會使他們從心底萌發出也想試一試的念頭,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美術的內容在身邊隨處可見,訓練中我根據不同的內容或采用學生講自己的故事、或實物投影或用電教手段烘托氣氛,創設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創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業,有意識地多鼓勵、表揚,都是使他們學習興趣濃厚并能長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讓學生敢畫,勇于表現自我個性。
對初中學生來說.美術創作有著一定的難度。傳統的以臨摹為主的教學方式嚴重束縛學生的創造意識,繪畫中的勇于表現自我,從某種意義方法上說就是一種成功。因此,教師要設法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幫助他們增強創作的勇氣與自信心。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的進行學習和探索,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膽創造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發揮成功的激勵作用。
1、提倡標新立異,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學生創作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各自的才能,引導他們把創新的意識表現在紙上;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喜歡提問學生,及時了解他們的構思想法,引導他們將之表現在創作中。評價時,盡量地在學生作品中找閃光點,加以表揚,使他們有一種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別一張畫的優劣,以免使學生的心理上產生陰影,形成繪畫障礙。 ].z4縲| 嘁
2、必要的技法訓練,強調基礎知識。
在繪畫的過程中,決不能毫無目的地放任學生自由發展。那樣會使他們盲目地在原有基礎重復不前。講授必要的技法,如畫面的安排、人物的動作、物品的特征表現等美術基礎造型知識是不可忽視。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體驗到創造成功的快樂,而且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從而放膽去畫,去表現自我個性。
三、讓學生會畫,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在繪畫活動中,學生只是表現出想畫、敢畫,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還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實現創作成功的目標。
1、觀察力的培養
觀察在繪畫中是極為重要的,沒有它作為畫畫的基礎,就談不上藝術的表現。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為觀察對象。而明確的觀察任務、正確的觀察方法、良好的觀察習慣等都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觀察寫生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素材,儲存了大量的形象,為創作活動出成效奠定了基礎。
2、啟發富于想象的構想
愛好想象是學生的天性。教學中,我常常提出問題并給學生思考想象的空間,啟發加強想象的豐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語言描述,激發他們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視的形象資料及聯系學習、生活中的具體活動進行直觀式的啟發,幫助他們拓寬思路,提高畫面的生動程度。
09年春期我實踐了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并持之以恒,半期考試我班的英語成績居年級前茅,比第二名的平均成績超過了20多分。當然成績不一定能說明問題,關鍵有很多學困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很希望那些認為搞任務型教學就會影響教學進度,課堂不好控制,教師備課量大等的同仁們勇于實踐,真有甜頭可嘗呢!
下面我就從什么是任務型教學以及它的步驟、優點、特點、意義以及需要改進的幾個方面等談談我的觀點,供大家參考。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是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學習理論和學習模式,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成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一、什么是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就是設定一個任務,即做事,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此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它重視的是學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能力培養和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參與和交流活動;任務型教學強調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將真實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的環境;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把學生個人的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因素;把課內的語言學習與社會的語言活動相結合; 任務型教學提供了一種由語法訓練轉向交際訓練的機會。它以實現特定的學習目標為任務(task-based),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在沒有失敗、沒有他人糾錯的情況下去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課堂活動的任務化是英語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具體手段。有了任務,學生的思維、直覺和想象就會遵循一定的方向展開,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思想;有了任務,語言學習就能從知識的講解和規則的理解,發展到意義的表達和能力培養。“活動、任務、操作”是任務型教學活動的三要素。任務化的教學活動是優化交際性教學的具體手段,在設計上應當高于單純的用于解釋語言認知意義的直觀手段。
二、任務型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
1、Pre—task(呈現畫題,進入任務,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
2、While—task (學生以個人伙伴或小組形式完成各項任務,并進行匯報,評價其完成情況)
3、Post—task(學生鞏固和操練語言知識)
比如在教學七年級英語下冊第11單元A部分時,根據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任務:1、根據圖片學習 ,了解電視節目種類。對話談論自己的喜好。復習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know?2、對不同種類的電視節目發表意見。練習What do you thinkof soap operas/sitcoms/comedies?ect.以及表達喜好的I love it/ them .I like it /them. I don’t like it. I can’t stand it. I don’t mind it.ect.3.完成練習,并根據聽力內容進行對話。4、進行調查,并能做口頭及書面報告。在充滿“變化性互動”的英語課堂上,從接受任務、準備任務、執行任務、報告任務到分析任務,學生一直處于積極、活躍、變化的活動中。活動越多,學生可理解性的輸入越多,語言習得就越多。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爭論往往使學生閃現出富有獨到見解的、與眾不同的思維火花。任務的挑戰性刺激著學生的思維、激勵著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就是在不斷的挑戰、刺激和激勵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逐步得到訓練、培養、加強和鞏固并發展成為良好的習慣。
三、任務型教學具有三個特點:
1、給學生帶來愉悅的情感體驗。
2、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3、又靜態學習變為動態學習。
四、任務型教學的意義:
1、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則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的,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大腦始終處于一種激活狀態,他們獲得的不僅是語言知識,還獲得了運用語言的能力。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化,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越趨自動化和自主化,學生了愈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由于有意義的任務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并能激發學生
3、小組討論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口頭操練的機會,而且是一個集思廣益和互相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4、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評價標準,并使其產生成就感,可轉化為后續學習的動力
五、任務型學習活動的優點
1.任務型學習活動的一大優點那就是能激勵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快大面積地提高學困生的成績,這是以往各種改革收效甚微的癥結所在。
2.“任務型學習活動的第二個優點就是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從學習中看到提高,從提高中形成了能力。這一過程完全是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這完全符合新大綱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3、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生的助手。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和合作的機會,可以互相幫助。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練習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如信息轉換、配對活動和小組動等,不僅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而且得到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了聽、說等運用語言的技能。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一切活動都是主動的,教師只是參與者和合作者。“任務型學習活動與形成性評價”的課題研究,現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它的優勢是以往任何改革都不能取代的。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的是好處多多,當然,筆者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完成一項大型的學習任務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從短期效果看,在同等消耗的時間內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如何正確處理能力培養和考試成績的關系,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任務的系統性和延續難以把握,比如,任務的難易程度,任務之間的銜接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