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健康保健與護理
時間:2023-05-28 09:20: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人健康保健與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上世紀中葉,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老年健康問題及老年健康保障措施受到社會的關注,老年健康支持與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其目的主要在于保護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對老年健康保障支持體系的研究和實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自上世紀6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建立專門的老年人醫療保障制度或專項健康保障計劃,由政府財政負擔或補貼,老年人享受全部免費或部分免費的醫療衛生服務。例如,美國1965年開始實施的老年醫療照顧計劃(Medicare),由聯邦政府財政負擔,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醫療服務。日本1983年建立的老年醫療保險制度,對65歲以上臥床老年人及70歲以上所有老年人實行免費程度達80%的醫療服務,并且社會服務項目不斷增加,如老年綜合護理與照顧計劃亦稱“黃金計劃”。針對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護理需求大的特點,美國、德國、盧森堡等許多國家推出老年長期護理計劃(Longtermcare),其籌資模式多樣,但管理比較規范[5]。免費或部分免費的健康保障制度和計劃由政府主導,管理力度大,管理保健(Managedcare)的特點明確,有利于醫療服務的科學計劃及衛生資源的合理使用,常常作為控制衛生費用的重要措施,如澳大利亞建立的“老年保健評估體系”,評估老年人的護理需求,確定是否需要進入護理院及護理等級等[6]。通過評估,有效地防止了醫院服務及護理院服務的過度使用,鼓勵老年人留在社區或家庭接受護理服務。
1.2建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該體系主要包括服務機構、服務項目及其提供方式。老年保健及慢性病病人護理、康復和照顧的專門機構主要有:護理院、日間中心、康復中心、臨終前關懷中心等。主辦主體多樣化,政府主辦、慈善機構資助、非營利性組織主辦等形式較多,有的國家老年保健和照顧機構以社會籌資為主,如美國的護理院(Nursinghome)主要采取收費服務的方式經營。另外,一些綜合性的醫療衛生機構也提供老年保健服務,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服務項目及其提供方式方面,除機構服務外,更強調社區及家庭保健和護理,如英國、美國等國家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社區護理服務,主要由社區護理團隊上門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與照顧。健康促進計劃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如1989年德國的《醫療改革法》等,所有健康保險基金會都要有健康促進計劃。
2我國建立老年人優先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2.1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
與國外主要經濟體大國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具有發展速度快、高齡化趨勢以及未富先老的特點。據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測算,到2020年,我國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6.61%;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量預計將達到4.38億,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28.76%[7]。同時有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成為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1999-2000年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從768萬人增加到1199萬人,年平均增長速度達4.56%,其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我國老年人口和總人口的平均增長速度。一些先期進入老齡化的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型人口時期時,人均GDP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國在步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尚不足1000美元,我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國家[4]。我國人口老齡化這種特有的現狀不僅加大了我國衛生資源供給的壓力,也使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
2.2老齡化導致衛生服務需求和疾病費用負擔增大
陳功等人根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預測,如果我國各年齡組的2周就診率和住院率保持不變,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就診人數與住院人數將逐年增長。與2003年相比,2015年就診人數和住院人數將分別增長51.82%和48.24%;到2020年這兩項指標將分別為79.60%和77.27%;在未來50年里,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就診人數增長178.12%,住院人數增長187.19%,可見人口老齡化將導致衛生服務需求快速增加[8]。另外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就診費用也呈逐年增長趨勢,我國2003年就診費用為458.13億元,如果我國各年齡組的醫療情況保持不變,2015年就診費用將比2003年增長36.21%,2030年、2050年就診費用將分別達到833.49億元和977.01億元。有專家警告,如不從現在起采取有力措施對慢性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到203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將達到24%,高于目前任何一個國家的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而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慢性病人群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55-64歲人口所占的比例是26.2%,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是37.1%,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疾病負擔快速增加也將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產生很大壓力[9]。
2.3老年人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尚不健
全近年來,我國醫療保障人群覆蓋率不斷擴大,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已有10億以上的城鄉居民擁有各種醫療保障。但是,這些制度的設計及實施,不僅忽視對老年人的優惠,甚至出現老年人醫療保障的“死角”。2009年出臺的新醫改方案,其主要目標是擴大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提高服務效率、滿足全民基本健康需求,沒有任何向老年人健康服務與保障傾斜的政策和措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覆蓋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而把多數老年居民排除在外;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有較大比例的人由于支付不起自付費部分而難以獲得醫療服務,從而使老年人醫療保障存在嚴重的“死角”。
3我國建立老年人優先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可行性
關鍵詞:長期護理;老年健康;健康管理
長期護理保險是對被保險人因為年老、嚴重或慢疾病、意外傷殘等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安養院接受長期康復和支持護理,或在家接受他人護理時支付的各種費用給予補償的一種健康保險。當前在我國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長期護理保險在現實保險業中仍是一個幾乎尚未觸及但又頗具吸引力的新課題。人口老齡化趨勢引致長期護理保險的需求,我國自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體現了發展快、絕對數大、“未富先老”和地區差異的特點。我國失能老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可見,隨著我國老齡化的趨勢加快,醫療費用的飛漲,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長期護理保險在我國的潛在市場將會相當可觀。因此,為了構建和諧的小康社會,在我國發展長期護理保險勢在必行。
一、我國老年人健康需求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的疾病治療包括慢性病和突發病,常見病的治療,老年人的健康才能保證老年人過上安定無憂的晚年,對于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都需要一定的治療方案以穩定病情,對于日常的疾病老年人可以及時得到治療。老年人由于機體的退化,生活自理能力減弱,日常生活需要照顧,起居飲食都需要雇人長期的料理。老年人退出工作領域,缺乏情感的依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所以老年人的情感慰藉很重要,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較多,及時解決老年人可以通過心理咨詢解決。
二、我國老年護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國護理保險制度的可行性。在醫院得到治療方案或治療后的老年人需要一定時期的療養,他們并不是重病患者不需要在醫院得到治療。如果長期住醫院會浪費醫院的資源,浪費病床,而居家卻沒有人照顧,所以長期護理制度的實施非常必要。由于我國現在家庭的限制,子女無法長期照料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于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一項為此類老年人解決后顧之憂的上佳選擇。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也會提高,對于護理保險很多老年人都有經濟能力來承擔,很多養老院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護理水平來提供,健康保險的需求也在增長。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還可以推動相關產業部門的發展,推動就業,緩解子女的照料壓力。為很多下崗再就業人員提供就業崗位和生活來源。2.德國護理保險制度。德國從20世紀90年代就出臺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當時的德國的護理保險存在了很多問題,于是就進行了改革,再融資機制,受益資格,受益級別,受益方式方面都重新有了新的明確規定,護理成本多方承擔,并公私合營。德國的護理保險對經濟產生了很好的影響,降低了政府與個人的護理成本,并為相關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發揮了積極的影響,由于覆蓋面較全,層次多樣,滿足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不同需要,在護理保險制度內進行監督保證質量,引入競爭機制,各個健康保險基金公司相互比較,刺激發展,是比較成功的。
三、健康管理下老年護理制度的構建
1.護理保險制度人員培訓。在社區可以培養一批為老年人服務的人才隊伍,養老院,老年公寓更需要一批護理人才去給予老年人護理服務。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需要從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入手,了解老年人的常見疾病,老年人的心理狀況,對老年病的治療有一定的治療方案,護理人員具備的不僅是醫院的醫護人員所具備的醫療技術,更加重要的是具備護理人員照顧老年人的能力,懂得如何照顧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老年需求,融洽的與老年人和睦相處,不管能夠解決老年人的醫療問題,還能解決老年人的生活問題。2.護理保險機構建設。在社區可以設立長期護理康復機構,其中包含的專項治療包括慢性病康復診療室,日間照料護理室,常見病普通治療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詢室,注意增加面積,為老年人提供必要地診療服務。各個診療室要有足夠的床位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設以小規模為單位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慢性病的康復診療室專門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和康復治療,老年人可以長期居住,治療慢性病。日間照料護理室是針對一些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開設的,一些失能失智老人能在這里得到生活照顧。常見普通治療室是為老年人解決日常遇到的一些常見病。在養老院,老年公寓都可以設立性病康復診療室,日間照料護理室,常見病普通治療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詢室為老年人提供各項服務。3.護理保險制度法律法規建設。我國的護理保險制度應該定立一定的法律法規,我國早在2006年的《健康保險管里辦法》已將長期護理保險列為健康保險,我國的社會保險的發展空間廣闊,可以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列入保險制度里,能加入護理保險制度的老年人人群廣泛,很多老年人都有參加護理保險的需求,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規定參保人,參保年限,參保資金的繳納與籌集。4.護理保險制度的資金來源。采取公私合營辦養老院和老年公寓,老年護理的服用采取政府財政撥款,由稅收占大部分護理費用,參加護理保險的老年人需要在入住護理機構前繳納護理保險費用,以保證晚年入住護理機構。一般養老院如果進行住院護理的話老年人大概支出3000元左右,對于一般家庭相當一個人的收入或是老年人的退休金,所以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多分擔老年人的費用,不至于老年人住護理機構就沒有了老年保障。四、結語我國長期護理保險提出的早,雖然我國護理保險制度資金的籌集也是也是一項不好解決的問題,需要各方在努力思考如何合理地進行籌資,護理人員的配備也不是一朝一夕。但在老齡化和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在我國是可以實行護理保險制度的。
參考文獻:
[1]周典,周若祁.構筑老齡化社會的居住環境體系[J].建筑學報,2006(10):11.
[2]周典,周若祁.適宜“老有所居”的城市老齡化社會居住環境建設方法研究[J].華中建筑,2009(3):79.
關鍵詞:老齡社會老年健康社區護理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R-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058-01
關于老年社區護理的問題,這已經密切地關系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和身心健康,更關系到了社會的穩定進步及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將會對老年社區護理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1老年社區護理簡介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學的持續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社區護理作為本世紀護理發展的新熱點,正在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1]。社區護理指的是面對社區內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團體所展開的關于健康服務的工作,包括康復指導、家庭護理、病人的營養指導、老年人及婦幼保健和心理咨詢等。而老年社區護理是針對老年人的一種特殊護理,除對老年人疾病的護理外還應對其心理健康進行調整和護理[2]。
2我國老年社區護理的發展現狀
我國對于老年社區護理的研究是伴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遞增趨勢而逐漸深入的,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展了關于社區保健的工作,在1993年的時候我國明確地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觀點,人口老齡化帶來許多相應的社區保健需求,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保健需求問題,我國各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各式各樣的老年社區護理活動[3]。總體而言,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與國家針對其制定的社會政策及健康方針有著密切的聯系并直接地推動了社會及國家對老年社區護理的研究[4]。
目前,全國有95%的地級以上城市、86%的市轄區和一批縣級城市已經開展了關于城市社區衛生的保健服務,并逐漸形成了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中心,將醫療診所及醫務室作為補充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結構[5]。一些大城市已經初步建立了以社區人群健康為服務重點、社區為服務范圍、家庭為服務單位,融合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醫護人員的服務口號也從傳統的“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變成了“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6]。雖然現在我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們仍應該看到自己的不足。首先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剛剛起步,中等衛生學校培養出來的護士難以適應社區護理工作的需求,我們應該對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加大力度,提高社區護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其次是居民的保健意識不強,生活質量也不高,生活習慣差[7,8]。最后在我國經費上,公費醫療僅限于醫院服務,這其中并沒有包括社區服務,因此居民并不愿意自己支付關于社區保健的護理費。這也阻礙了社區護理的發展[9,10]。
3老年社區護理發展啟示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個器官的功能日漸衰退,身體的綜合健康狀況下降。我們所謂的綜合健康包括軀體健康、精神心理健康、日常生活功能、社會健康和經濟狀況五大部分,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相互影響。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軀體健康,因此要求社區護理機構向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醫療保健服務[11,12]。在對某社區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調查中顯示,有82.3%的老年人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疾病,其中以高血壓為首,其次是心臟病,其他的還包括糖尿病、聽力障礙、視力障礙、骨質疏松、關節炎等病癥。在對某地區60歲以上老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時發現有82%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有56%的老年人有一些心理障礙。對各地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以后發現:所謂的健康老人(無重要臟器疾病)僅占老年人總數的20-25%,所有的調查研究均表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并不理想,老年人應該是社區護理服務的重點服務對象。同時研究調查顯示,有部分老年人存在著較差的健康意識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抽煙、喝酒等惡習。另外調查研究還表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自理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有8-10%的老年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缺陷。并且年齡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生活能完全自理者僅占42.9%[13]。由此可見,如果要全面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要加強老年人的身心護理,社區護理人員除了需要對老年人提供疾病的護理外,還應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加強他們的日常生活護理。身體健康問題導致老年人在身心方面對他們的依賴性增加,應該盡快完善社區護理體系,多途徑地培養專業性人才,同時還應加強老年社區護理理論的研究,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老年社區護理。
4小結
目前關于我國老年人的社區護理雖然仍存在著不少的弊端,但總體來說前景還是很光明的。近幾年有關老年社區護理的各種研究已經相繼展開,而且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社區護理干預已經在改善我國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效果,并且在控制疾病的進程、防止復發,緩解癥狀、促進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為了促進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有一個良好的走向,在國家的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擴展服務的人群及范圍,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老年社區護理,使老年人年老后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
[1]居家養老服務研究課題組.逐步建立一個多層次形式廣履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J].社會學,2002,3:23-28
[2]覃桂成.老年護理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02,17(3):318
[3]林菊英.社區護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4]鐘士鑾,鐘美.個體化護理及早期干預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知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01):1―3
[5]楊靜,金翠香.老年高血壓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與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07):1302―1303
[6]李躍之,Paulz.長沙市望月湖區老年人健康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8):563-566
[7]段燕.北美杜區護理[J].護士進慘雜志。2001,16(1)17
[8]馬曉光.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四川精神衛生。2008,2l(04):243―244
[9]申一帆,李曼春,張宏星.1000名老年人衛生服務需求及社區衛生服務意向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9,15(12):713-716
[10]張建鳳,楊尚真,于衛華,等.城市社區老年慢性病患病情況及家庭護理需求基線調查[J].現代護理,2001,7(1):3-4
[11]楊玉英,徐菊英.湖州市區老年人對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3,17(3):355-356
【關鍵詞】敬老院老人社區護理經驗體會
根據國家醫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為濟困醫院試點單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貧困人員“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濟困醫院成立后,我們收住了很多來自農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臨床治療和護理這些老人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農村敬老院的衛生保健條件不盡人意,照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為老人提供的服務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難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健康照護,缺乏保健和康復等專業性照護,一些疾病不能及時預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纏身,或者重病重傷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癱瘓,甚至是離世[1]。
為實現WHO提出的健康老齡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及有效地節約國家衛生資源,從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對本市的10所鄉鎮敬老院的老人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一年來我們對農村敬老院老人護理的經驗和體會總結如下。
1制定計劃和措施
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服務計劃和護理措施:成立社區服務小組,小組由醫生、護士、檢驗士和其他工作人員組成。服務時間一年(2007.10-2008.10。護理對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組定期輪流到這10所鄉敬老院進行下鄉服務。
2護理方法及內容
2.1健康狀況調查摸底
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狀況,我們對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病史、患病治療情況等,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和慢病管理檔案,這有助于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歲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護理內容。
2.2.1飲食保健指導包括飲食衛生、飲食習慣、飲食分類(如預防性飲食、適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謝特征的飲食、針對老年疾病的飲食[2]。
2.2.2睡眠保健如睡眠有規律,睡前泡熱水腳等。
2.2.3優化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居室明亮、通風、清潔,居室環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老年人運動保健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注意運動時間,防運動時意外。
2.2.5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揮之不去的心病[1]。指導敬老院工作人員創造條件,積極努力組織老年人參加文體鍛煉等各種活動,緩解老年人的悲觀情緒,減輕老年人被社會邊緣化和排斥的感覺,使生活充滿樂趣。
2.2.6培訓敬老院的照護人員,使他們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識及老年照護技術,指導他們為老人提供服務。
3護理效果
為了解對敬老院老人實施社區護理一年來的效果,我們設計了《敬老院老人實施社區護理前后的健康狀況及滿意度調查表》,內容有被調查人基本情況;前后健康狀況;患病情況;病后治療情況;醫療費用的支付情況;對實施社區護理此項衛生保健滿意度共6個項目內容,并就實施社區護理前后的健康狀況、醫療費用支出情況進行比較。
從調查表發現老人身心健康狀況大有改善,患病次數減少,特別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復發及住院次數明顯減少,醫療費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4經驗與體會
4.1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質量,有效地節約了國家衛生資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老年慢性病,慢性病是老年人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慢性病常常持續或反復發作數年,難以治愈,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嚴重限制,而吸煙、飲酒、缺乏鍛煉、高鹽飲食是老年慢性病危險因素[4]。通過健康教育、衛生宣傳、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鼓勵體育鍛煉以及定期健康檢查等社區護理措施,提高了老年人預防保健知識,使敬老院的老人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了老年慢性病的發生率,從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顧,而不是單純的治療,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開展此種服務方式既可以滿足敬老院老人的健康保健的需要,又通過減少就醫率和住院率降低了衛生資源耗費。
4.2老人的健康觀念需要提高。我國80%的老年人處在身心健康的臨界點或已處于亞健康狀康[5],經濟狀況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醫難,而健康觀念又使一部分老人不愿就醫。沒有平時保健、預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積成重病或大病的情況經常性發生。如何提高老人的保健觀念和健康水平是我們這次敬老院老人護理服務的工作內容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3農村敬老院的照護水平有待提高。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多是在農村臨時雇用的,人文化程度偏低,也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缺乏照護老年人的技能,在老人保健、常見病和慢性病預防等工作方面缺乏基本的經驗和常識。所以,要提高敬老院老人的健康水平,敬老院工作的照護水平是關鍵,在敬老院護理中,我們現場給這10所敬老院的照護人員進行了培訓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增長了他們的照護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技能。新晨:
參考文獻
[1]楊團,李振剛,石遠成.未來20年農村老人照護的政策建議.
[2]劉純艷.社區護理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1-83.
[3]宋朝輝,羅惠芳,童蘇寧,等.我國老年患者社區護理的現狀與展望.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12(24):040.
對于提前退休的60~64歲的雇員,每年減發退休金5%,對已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后無再就業可能的雇員,仍發給全額退休金。70歲以前推遲退休的人員,每延遲退休一個月增發退休金0.6%。對于只能領取國民普遍養老金而妻子年滿60歲,不夠領養老金資格的老年人,發給配偶補助金,金額為養老金基本金額的25%。享受國民普遍養老金的老人去世后,其不滿16歲的子女,或年滿50歲且丈夫去世時已結婚五年者,可領取普遍遺屬撫恤金,金額為養老金基數的95%。
1983年實行了新制定的《衛生與醫療服務法案》,其目的在于保障全國人民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況。老年人在公立醫院或牙科醫院治療,享受免費待遇。領養老金的老年人免交健康保險費,但仍享有健康保險的權利。患慢性病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享受家庭護理,由本地區醫護人員負責,由一名家屬或一名保健助手協助,國家發給家庭護理補助費。醫院設老年科,需要長期住院治療的老年人,可以住療養院治療。
此外,還為老年病人和殘疾人設有康復中心,康復中心有醫生、康復技師、心理學家,向患者提供治療和咨詢,并設有康樂室、手工作業室及午間用餐的餐廳和午休室,中心為日托性質,備有特制汽車接送入托老人。
政府還為老年人提供住宅服務,凡領養老金的老人,都可以領到住宅津貼。政府還為養老金領取者在普通住宅區內建造老年公寓,或在一般住宅建筑中酌建便于老人居住的輔助住宅,使老人能居住在子女附近。
瑞典的老年人除在康復中心和托老所就餐外,還可到附近的中、小學吃飯,所收費用僅為市價的一半。社區還雇傭走家串戶的家庭服務員,定期上門為散居的老人購物、備餐和處理家務。
政府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學習愿望,還決定普通大學取消入學年齡限制,一律向老年人開放。廣播和電視教育除為老年人制作播放特別節目外,還按老年人的生活規律另外補播。國立圖書館為老年讀者送書上門,并調查老年人的閱讀意向,編制老年人愛讀的書目供老年人借閱參考。
瑞典的公共交通部門對養老金領取者給予優待,老年人除減價乘坐火車、船、飛機、地鐵和公共汽車外,行動困難的老年人還可以減價乘坐出租汽車或老年人專用車輛。
【關鍵詞】 軍隊離退休干部;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離退休干部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心理和生理變化很大,是各種慢性疾病的高發期。通過健康教育可提高療養康復效果和各種慢性病的預防,增加自我保健能力,因此健康教育是我們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我們對離退休干部在療養期間的健康教育需求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我院療養的離退休干472名,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67.5歲,男349名,女126名,高中以下學歷164名,大專以上學歷308名,離退休時間最短一個月,最長21年,平均13.6年。其中康復療養315名,健康保健療養157名。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于療養員后入院3d內進行逐一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72份,收回有效問卷472,回收有效率為100%。
2 結果
2.1 接受健康教育情況 在472份問卷調查中,100%回答了解及接受過健康教育,接受的途徑主要來自療養期間、干休所、報刊雜志等媒體、找專家咨詢及其他療養院等。
2.2 對自身疾病防治知識和護理知識 在283名明確診斷的康復 療養員中,對自身所患疾病的防治知識和護理很了解的占40.2% (114名),比較了解的占59.8%(169名),完全不了解的為0。
2.3 對亞健康知識的認識 在189份保健療養者問卷中,很了解的占11.2%(21名),比較了解的占21.7%(41名),不了解的占(127名)。
2.4 療養期間最關注的健康知識 472份調查表中有89.1%(421份)表示對療養知識感興趣,如如何適應療養環境及療養安全問題、療養如何獲得最好效果等;37.8%(178份)想了解最新的保健養生知識;8.4%(40份)關心所患疾病的研究進展。
3 討論
3.1 關注接受教育人群的需求 軍隊離退休干部其經濟、社會地位有保障,總體生活質量較高,自我保健意識較強,對健康保健知識關注程度較高,且在療養期間較愿意參與健康教育工作,這對療養院開展健康教育十分有利。但由于他們的知識面較廣,大部分都已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健康保健及疾病預防和護理知識,對健康教育內容要求程度高[1],所以在制定計劃和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針對不同的需求,突出重點。這樣才能提高療養院的興趣和療養效果。
3.2 關注實施教育者的專業培訓 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療養知識、最新保健養生知識、亞健康問題和老年病研究進展 ”是軍隊離退休干部在療養期間最希望了解的問題,而療養院醫護人員基本上都畢業于普通醫療、護理專業,康復保健養生等相關學科知識卻相對缺乏[2]。因此,對療養院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和知識更新提出了較高要求。
3.3 關注教育的方式 軍隊離退休干部由于離開了工作崗位,大部分不與女子同住,獨處時間長了害怕孤獨的心理比較明顯,所以,老年人喜歡集體活動,大家在一起不僅是學習,還是非常好的相互溝通[3]。因此,邀請專家進行集中授課指導,組織療養員在一起相互討論交流,已成為療養院健康教育實施的好方法。對我院來說也解決了目前醫護人員少,一對一展開指導難以落實的難題。
3.4 關注教育的材料 被調查對象平均年齡67.5歲,生理功能衰退,對信息的接受能力、接受速度明顯下降,如記憶力下降,同一內容重復數遍可能記不住,但他們總體文化程度較高,因此,可以保留和反復閱讀的書面指導資料就非常受歡迎,療養院應多制作一些圖文并茂的宣傳指導材料發放給療養員。
3.5 關注教育的反饋 集中授課為主并不等于對軍隊離退休干部的健康教育只滿足于“知識灌輸”,在實施過程中責任護士還應注重用護理程序的理論進行指導,建立“評估――計劃――實施――評價”體系,這樣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玲,吳渭虹,趙鐵梅.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新觀念[J].護理雜志,2005,22(7):33-34.
【關鍵詞】老年人;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360-01
1 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護士通過美好的語言和親切的交談指導患者正確的對待疾病,了解病情,減輕痛苦。進入老年期的病人,由于年齡逐漸增大,機體組織器官功能衰退,多臟器功能受損并存,一病多癥或一癥多病。由于老年病人多是慢性病患者,長期飽受疾病的困擾遷延不愈,給患者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除了機體發生生理或病理性改變外,心理狀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心理活動比較復雜。他們對病情的估計多為悲觀,對疾病缺乏了解,對疾病康復缺乏信心,心理發生了改變,這時就會產生孤獨、寂寞、情緒低落、自卑、失眠、焦慮、害怕、敏感多疑、易怒、自尊心受挫,這時我們加以適當的疏導,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以及康復的時間。因此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該主動接近患者并與其交談,從而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改變他們對疾病不正確的看法,了解他們所擔心的問題,讓他們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臨床表現和治療經過以及預后如何,使他們對自身所患疾病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從而打消他們的顧慮,針對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
一些老年人在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以后,社會環境改變了,減少了同外界交往的機會,在以前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職務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現在突然閑下來,會有失落感,無價值感,而子女又忙于工作,有的老人又喪偶甚至獨自居住,難免產生孤獨寂寞,這時更需要從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去關懷他們。護理人員應將老人當長輩、當親人、當朋友、拉近和他們的距離,關心和尊重他們,用言行感化老人,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同時組織開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消除孤獨寂寞的心理。根據不同老人的不同心理特點,耐心細致的疏導和滿足其合理要求,使他們感到我們是真正的關心他們。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及康復時間。在工作中要耐心細致,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通過他們的親屬和朋友了解他們的性格以及發病原因,了解病人的心理變化,收集相關資料,然后對采集的資料加以分析和研究,制定完整系統的護理方案。對待病人要和藹可親一視同仁,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使他們感到被重視和足夠的尊重,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指導患者正確服藥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做一些體育鍛煉,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心理得到安慰,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護理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以及提高生活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對老年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方式的過程。正確恰當的健康教育是病人做出健康決定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老年病人因為機體器官功能的減退以及自身健康水平的降低,所以更渴望獲得有關疾病的知識以及健康保健的知識。尤其是知識型的老年病人有強烈的獲取健康知識的愿望,他們希望在住院期間能夠更多了解醫療衛生護理常識以及健康常識,所以對健康教育的要求會更高。同時在住院期間讓病人了解和學習有關健康知識以及疾病的治療方法更有助于病人主動配合疾病的治療和護理,加快疾病的康復時間以及減少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和心理狀態的調試以及康復,從而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開展系統的健康教育,通過與病人以及家屬的溝通過,也會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更加明確各種檢查以及治療方法的目的和意義,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促使醫患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從而減少醫患之間的摩擦和糾紛的發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的健康水平,促進健康,恢復健康以及健康保健。健康教育也能幫助病人建立對自己健康的責任感,更加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使其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在醫療中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夠通過治療而達到康復的,所以當有些疾病不能痊愈時就要教育病人適應受損的功能,必須面對或學會處理永久性健康的功能的改變,學會維持日常的新知識新技能,同時也要教育患者的家庭也要了解和接受患者的功能改變,學會幫助患者維持健康保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