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0: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建設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社會保障;信息化;思路
基金項目:秦皇島市社科聯2013年社會科學重點應用性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306116)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8月15日
一、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是政府機關提高行政能力、提高服務效率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勞動保障部門增強管理手段、提高辦事效率。
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是提高宏觀決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勞動保障宏觀決策的完整性、時效性和準確性,及時提供政策參數,為科學地進行宏觀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是進一步深化勞動保障服務功能的需要。通過勞動保障信息網絡,搭建縣(區)、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將勞動保障業務向基層延伸,依托街道(社區)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為勞動者提供信息查詢、政策咨詢等服務。
二、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建設的要求
2011年6月,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了我國“十二五”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的戰略部署,按照“完整、正確、統一、及時、安全”的總要求,緊緊圍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工作,突出社會保障一卡通這一重點;加強各業務領域之間、業務與技術之間的融合;推動管理服務對象以城鎮職工為主向全體城鄉居民轉變,系統建設以本地為主向全國聯網協同轉變,系統功能從支持經辦為主向全面支持經辦、服務、監督、決策轉變;實現服務人群、業務領域、系統功能、網絡結點的全覆蓋,促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再上新的臺階。根據以上指導思想,未來幾年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關鍵是在“廣、高、融、深、通”五個字上下功夫?!皬V”是要在業務、人群、網絡方面進一步拓展系統應用范圍;“高”是要根據提高社保統籌層次和開展跨地區業務的需要,進一步將數據向高層級集中部署,形成部、省、市三級數據中心統籌管理業務信息的分布格局;“融”是要突出各應用系統在業務之間、區域之間、與外部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深”是要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實效,著力發掘其在公共服務、基金監管、決策支持等方面的實用價值;“通”是要按照全面發卡、廣泛用卡、創新卡管理應用模式的總體思路全面落實“一卡通”目標任務。
2011年8月,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會議在滄州召開,會上張瑞書明確提出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一安排部署,緊緊圍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中心工作,以保證重點政策落實為主線,以推進社會“一卡通”為重點,集中建設覆蓋全省、聯通城鄉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統一網絡平臺,集中構建統一、高效、安全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應用支撐平臺,完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務社會的水平,贏得“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開門紅”。
三、秦皇島市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秦皇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自啟動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基本建成了網絡基礎平臺,實現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縣(市、區)、街道社區的網絡連接;二是創造性地建成基于SOA架構的信息交換平臺,在不打破原有業務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實現系統整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三是率先在全省開展社會保障卡應用工作,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一卡通”進程。
相比來說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數據中心在全市集中、統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方面的差距,社會保險各險種、勞動就業等業務還分別擁有自己的數據庫,區縣相關數據尚未集中;二是網絡系統橫向上與政府、公安、工商、民政等相關部門的連接還需要擴展,網絡安全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建設;三是應用系統建設在切實實現“統收分支”業務流程方面,在符合部省三層系統架構要求方面,在信息與基金安全防護方面,在社會保障卡應用方面,在基金監管方面,在對新出臺政策及管理要求的支持方面,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在決策支持方面都存在著明顯差距,現有應用系統無法滿足管理及業務經辦需求,已成為工作開展的瓶頸,迫切需要解決。
四、秦皇島市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思路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趨勢,按照國家、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要求,參照省內外先進經驗,結合秦皇島市社會保險管理、業務經辦及公共服務實際需求,提出如下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研究思路:
(一)一體化建設思想。整合建立秦皇島市一體化的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以單位基本信息和個人基本信息為一體化數據庫中的基本信息,通過社會保險各險種的業務整合、數據共享,實現聯動協同管理。1、管理一體化。堅持“以人為本、全過程、動態化的管理思路;以“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惠澤一生”為核心。2、服務一體化。提供一站式的統一征繳平臺;提供一門式網上服務,實現全業務的統一辦理、統一核算和統一稽查;開展多元化的便捷服務;建立覆蓋市、區縣、鄉鎮、社區的服務體系。3、技術一體化、數據資源一體化;人員“一人一檔”、單位“一戶一檔”;信息流、資金流和檔案流三位一體;應用實現一體化;融合社會保險各險種各類應用;支持市、區縣、鄉鎮、社區各項業務;平臺設計一體化。
(二)業務流程梳理與優化。根據國家、省、市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失業保險市級統籌等相關政策要求,結合秦皇島市機構設置整合實際情況,需要對現有業務經辦流程進行梳理并進行優化。原社會保險相關管理信息系統業務經辦部分是各自獨立的,實現 “一體化整合”勢必對原來的經辦方式、業務流程形成沖擊。原來的信息孤島如何有機地聯合起來,不僅要建立統一的資源數據庫,保證數據統一入口,同時還要考慮不同系統之間的業務關聯和數據關聯,相關的業務環節要能夠通過業務流程互動起來。
(三)數據中心整合建設。按照部省金保工程有關規范、標準和要求,在建設金保工程統一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堅持“同人、同城、同庫”的建設目標,根據社會保險、勞動就業、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統整合方案,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整合工作,實現全市主機、網絡、數據、系統軟件、應用軟件、信息化人才和資金等資源的統一,實現集中管理和應用。加快推進市級數據中心與各部門、各業務經辦機構的聯網工作,加快向縣區、街道、社區、鄉鎮及農村的延伸工作,確保實現各級經辦機構間的網絡有效連通,為拓展聯網應用,實現異地業務經辦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社會保障卡應用。社會保障卡發行與管理是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重點,秦皇島市需要根據部省社會保障卡系統建設規范、標準和要求,制定社會保障卡系統建設方案,爭取財政支持、尋求市場運作與合作籌集資金,建立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制定社會保障卡管理與服務業務流程,從醫療保險業務入手逐步向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就業服務、人事人才等領域擴展社會保障卡應用范圍,實現與社會保險、就業服務、人事人才等業務的有效銜接,實現社會保障卡跨業務、跨部門、跨地區的業務應用,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的基礎信息統一入口。
主要參考文獻:
關鍵詞: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策略
社會保障是維持低收入公民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勞動者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疾病時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提高社會公共福利水平的必然要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行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也不斷發展,推動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維護人們的利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信息化能夠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和接受服務,這對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有一定裨益。在現階段,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社會保障的信息化發展。
1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一,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社會制度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必要性,只有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才能推動社會保障更快更好地發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歷史較長、覆蓋面廣的特點,在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盛行的當今時代,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要密切結合國情,與時俱進,建立較為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就要求社會保障制度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運用高新技術來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第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提升各地區社會保障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社會保障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加強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協調各地區的社會保障工作,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與共享,為人們提供更便捷和精準的服務,加強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還可以簡化各部門工作流程,從而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與質量。第三,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對國家社保管理系統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政府加強調控和監管,有利于國家宏觀政策的制定和實行,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推動力。
2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2.1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不夠系統
目前,信息化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盡管在軟硬件的設計開發與實際應用上有所進益,但仍然缺乏系統化的管理制度。我國社會保障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網絡覆蓋面具有一定局限性,這表現在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聯網比較復雜,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難以輕松實現,完備的信息化網絡難以形成,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規范化、統一化管理,也給信息化社會保障制度的快速發展設置了阻礙。
2.2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不夠規范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流程還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規范,建立流程規范有利于社會保障相關工作人員更加清晰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也有利于使權利人在合法范圍內享受自身應有權利和更多福利待遇,這對提高社會保障信息化各個工作環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呈現出復雜的特點,這不利于社會保障信息化的高效建設。
2.3社會保障卡管理不夠完善
如何有效管理社會保障卡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將第二代身份證、銀行卡和社會保障卡統一管理有利于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這樣的方式為管理人員的工作增添了難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社會保障卡可能出現信息錯誤、難以讀取、保管不當、信息泄露等問題,這為持卡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埋下隱患,如果社會保障卡的信息錄入不準確,還會為持卡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如何實現信息錄入準確、辦卡補卡簡單、卡內信息安全的管理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難題。
2.4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不夠健全
在建設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過程中,要注重基礎設計和各層數據的管理與共享,從理論設計、實際開發和技術操作等方面考察資源數據庫的實用性,目前,我國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還不夠健全,在資源整合與共享、數據庫日常維護和復雜數據的處理上比較薄弱,這不僅降低了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信息質量,還減緩了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3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系統化建設
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應該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一方面,要確定長期目標并進行規劃,科學合理地運用現有軟硬件設施和人力、物力資源,實現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會保障系統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機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管理技術水平。此外,要使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更加系統化,就要建立相應的監察制度,保證資金的合理運用。
3.2規范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
要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就應該對其業務流程加以規范,從而使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國民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政策,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對不必要的勞動進行整合,使各部門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標準規范,建立統一標準的業務流程和工作秩序,以此來提高各部門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3.3完善社會保障卡的管理
社會保障卡的管理必須要統一標準規范,在實際業務操作和工作流程中,各部門應該統一技術標準,使社會保障卡能夠得到安全有效的利用,這既要求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標準規范,在每個工作環節都投入精力,強化責任意識,又要求參保人員提高對社會保障卡的重視程度,認真使用和保管自己的社會保障卡。此外,有關部門應該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如社會保障卡的加密、鎖定、掛失和更換管理等[2],這有利于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4健全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
資源數據庫建設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環節,只有功能完備、內容豐富的資源數據庫才能支撐社會保障信息化更好地發展,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對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信息收集與處理的工作力度,對冗雜的信息進行分類,并建立統一的資源描述標準,從而提高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信息質量,促進數據交換與資源共享。
4結論
社會保障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積極采取措施,如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系統化建設、規范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完善社會保障卡的管理、健全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等,就能夠推動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張慧燕 單位: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參考文獻
申論文章開頭之設問型
設問就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如果你想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激發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你可在文章開頭設置疑問,留下懸念,引人遐想,啟人深思,設問之后馬上給出答案,很快的使閱卷者跟隨你的思路,進入文章。
經典開頭九:2008年浙江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申論》
參考例文《藍圖》
浙江在新的起點上,怎樣發展、如何謀求更高水平的發展?答案就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它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科學解答了新世紀、新時期“如何謀求發展”的課題,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遵循的發展藍圖,浙江要進一步發展,在新的形勢下的國內、國際競爭中保持已經取得的先進地位,就要按照十七大藍圖中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四位一體”的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目標。
經典開頭十:2008年浙江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申論》
參考例文:《政府如何促進社會公平》
政府應該如何促進社會公平?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已初現成效。我國GDP總量目前位居世界前列,經濟增長迅速。但隨之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因貧富分化引發的自愿及財富分配不均、資源享用機會不公平等等矛盾日益突出,這些“不公平”的問題應如何解決?社會呼吁一個公平、和諧的社會。社會的不公比不富更能破壞人們的幸福。不公,人心就不穩,人心不穩則易亂,能否妥善解決社會的“不公平”問題,直接關系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完善并實施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的政府行為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特色專業;專業建設;專業定位
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教育轉化過程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論為基礎,結合我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具體情況,探討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一般過程,從特色專業建設主要任務、優化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和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等環節闡述國家特色專業建設應注重的若干問題。
一、特色專業建設主要任務
特色專業建設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明確什么是特色專業?就是未來希望能夠把我校的一些專業能夠建成學校的品牌,提到蘭州交通大學很多人就會想起電氣工程專業,另外希望能夠培養和造就一批從事該行業的優秀人才,擴大學校和專業的知名度。主要應該完成三大任務:第一,專業建設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第二,如何使學校乃至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專業的布局更加優化合理;第三,形成有利于人才培養提高的專業建設機制。
要完成這些主要任務,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優化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問題;第二,課程和教材建設問題;第三,實驗室建設問題;第四,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第五,教學管理問題。
我院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采用統一總體規劃、統一資源配置、統一質量監控等“三統”方案,采用定任務、定方向、定完成時間等“三定”措施,從上述五個方面開展特色專業建設工作。
二、優化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特色專業的建設,本質就是克服高校專業建設同構化、同質化傾向,促進學校特色專業發展的過程。作為原有的鐵路高校,如何體現“服務交通、面向鐵路”的專業特色就成為我校電氣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重點所在,所有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均以此為出發點。
我校從2008年開始,一直圍繞特色專業的建設問題,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多方面進行研討,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工作:第一,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第二,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運用比較科學和先進的專業教育教學思想;第三,建立吸收用人部門參與方案研究制定的一種長效機制;第四,充分發揮產、學、研在人才培養中的協調作用。
為此,修訂了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面向交通、服務鐵路的特色,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三、課程和教材建設問題
課程建設,尤其是核心課程的建設問題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利用與用人單位的良好合作關系,積極采納有效建議
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應充分結合各鐵路局、地鐵公司、工程單位的意見,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課程設置、方案制定等方面體現鐵路特色,保證培養人才在有一定特色的基礎上能夠發揮用武之地。
(二)教學內容
1.積極結合學科發展前沿,鼓勵教師開始反映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新課程
2.將新的科研成果及時引入課堂
(三)教材建設
1.課堂教學盡可能選擇國家級規劃教材,保證高質量教材進課堂
2.制高水平教材及專著,體現學科特色
3.開展雙語教學,吸收國際先進經驗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從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能力培養為主,通過開展探究式學習、討論式學習、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工作,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明白電氣工程專業主要會遇到哪些問題,遇到問題應采取哪些方法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應用思考能力。
1.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的內容是復雜,除傳統的室內實驗教學外,還包括校外實習基地建立及創新試驗的環節,我校實踐教學建設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創新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采用教授、教師、研究生三級輔導實驗體制;第二,開展項目教學,鼓勵課題進實驗課堂;第三,有效改善實驗條件;第四,有效開放實驗資源;第五,開展產、學、研合作的辦學模式;第六,拓寬實踐教學渠道。
2.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特色專業建設的根本,沒有合格的師資隊伍就無法建設特色專業,所以高校應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在人才引進上向特色專業建設傾斜、在人員配備上向特色專業靠攏、在人才培養上向特色專業側重,以此保持該專業特色,吸引部分優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補充實驗和科研隊伍,利用各類有利條件進行專業教師專業能力及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此外,從生產一線聘請少數兼職教師,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引進人才、完善師資隊伍結構;第二,鼓勵教師開展科研,“教”和“科”相互結合;第三,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作為兼職教授、補充師資隊伍;第四,設立師資隊伍培訓中心,全面提高教師能力。
(五)教學管理問題
教學管理問題的改革涉及多個方面,我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
1.制定了核心課程、專業主干課程課程負責人制度,由副教授或博士的青年骨干教師擔任課程負責人,賦予一定的權力,負責課程建設
2.建立主干課程教學內容討論制度,采用教師集體討論和學生參與討論等方式
3.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政策保障,鼓勵教師參與教學
4.設立大學生創新試驗基金,推動學生參與科研創新等試驗活動
5.配合專業建設,建立教學管理體系質量評價和評估機制
四、結束語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電氣工程特色專業建設已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我校電氣工程專業以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計劃特色突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驗、實踐教學條件完善、畢業生深受歡迎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
參考文獻:
很多高三文科生多會認為政治簡單,但是在做文綜試卷時政治的分數總是不高,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大部分同學會將其歸類為“馬虎”,但是一次可以叫馬虎。那出現了兩次。三次之后你還會這么想嗎?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各位同學沒有一個好的答題技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政治答題技巧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考政治答題技巧總結高考政治答題技巧—選擇題
高考政治選擇題有兩種題型,即:單項選擇題與不定項選擇題,再做單項選擇題時,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這就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讀題的認真程度,各位同學在讀題是一定要把握注意題中的易混題眼,認真讀題。很多同學在看到“錯誤”“不正確的”這類字眼是很容易會略他們前面的修飾詞,或者是將遺漏掉他們中的某個字,所以在讀題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高考政治不定項選擇題每道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需要選擇,很多同學在做時想要將答案全部選出來,這種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在做高考政治不定項選擇題時我們不一定要將每一道題的全部選項都回答出來,但是一定要做到不選錯誤的選項,因為這樣即使沒有將答案全部選出來,也會得到一部分分數,但是切忌不可以將高考政治不定項選擇題當做是單選題去做。
高考政治答題技巧—主觀題
高考政治主觀題包括填空題、簡答題、分析說明題和論述題四種。在高考政治回答這類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將題意理解透徹,清楚設問方向與答題要求。在草稿紙或者是腦海中將所涉及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并安排好答題順序。高考政治填空題沒有什么疑問,只需要將書本中的知識點用專業術語回答出來即可,但是其他幾類問題則有一部分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回答高考政治簡答題、分析說明題和論述題時,有可能涉及到材料閱讀,我們應仔細閱讀材料,將材料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將所對應的知識點在腦海中回憶出來,然后在進行全面具體的回答。在回答圖表材料時。要對標題、時間、欄目、內容以及下面的注釋進行“全方位”閱讀。以保證沒有遺漏的知識點。在面對那些開放性小題時要根據理論基礎進行具有創意性的回答,切忌不可隨意敘述,沒有根據。
高考政治另一個得分的關鍵點在于各位同學答題的規范性,試卷給評卷老師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同學要盡可能的保證自己試卷的整潔,更合理分配答案的書寫方式。在遇到可以用專業術語回答的問題時用專業術語進行回答。
二.高考政治九大大題題型大題技巧1“體現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體現型的設問中有“體現了什么”“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字眼。
【解題技巧】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系——梳理——作答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么;
二聯系:聯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三梳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點,作答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2“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說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么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變化.
【解題技巧】不管是哪一種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點法。同上
3“為什么(原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么說”,“為什么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是為了解決現狀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種:從為什么要、為什么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系教材知識來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么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后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4“怎么辦(對策)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題技巧】解答此類題目時,可采用定點法,同題型一。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
(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6)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于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5“意義或影響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等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1、(有利于)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3、(有利于)落實科學的發展觀;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4、(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5、(有利于)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6、(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1、(有利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2、(有利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1、(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
2、(有利于)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3、(有利于)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1、對我國的意義:(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
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2、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于)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
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于)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6“認識(評價)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后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評析)某一現象”等等
【解題技巧】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做法”的解題思路來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么”——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么”——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依據——是說(做)這件事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理論依據;
重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說(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后果。
“怎么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準備怎樣做這件事,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回答時先原理,后結合材料要全面,辯證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態度要鮮明。
7“啟示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為背景,要求談談該事例、事件的經濟學、哲學、或政治學的啟示,其形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么啟發”等,重點是考查考生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強調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
【解題技巧】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材料說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們應該怎么辦。一般情況下,偏重于回答“怎么辦”,答題時格式應為“原理+材料說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應該怎么辦”。
答案一般寫明原理或知識點,做到觀點材料的結合即可,不必詳細展開去分析。
8“依據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主要是分析黨和政府解決某問題的措施的經濟學、哲學、或政治學依據。一般來說其設問主要有:第一,確定某知識范圍,要求分析或說明材料對應的某方面的理論依據;第二,未確定某范圍,要求從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論依據。
【解題技巧】答案構成:(1)未限定某觀點,則應從不同角度分析,選擇主要的幾個觀點,每一個觀點都按照“原理、方法論+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簡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則依據這一觀點包含的辯證思維層次進行分析。按照“觀點+題中的做法或言論是如何抓住或符合(違背)這一觀點的+意義”模式作答。
9“圖表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圖表式論述題的圖表一般由“表題、圖表(圖表的形式常見的有表格式、坐標式、餅狀式、柱狀式、曲線式)、注釋”三部分組成。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組成。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別(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2、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聯系;
3、請你談談對表格所反映現象的認識,或問如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
【解題技巧】審題要先審設問,后審材料(圖表),這樣可以增強材料的目的性。
審設問要注意:
1、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
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并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其基本順序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2、微觀具體分析設問要求。
第一問:一般問的是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這時要特別注意看清題目問的是圖表“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還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即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實現有定量到定性的轉換),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和隱藏的信息及本質性問題。
第二問:一般問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聯系,這些聯系主要包括四種情況:
(1)原因和結果的關系(2)一分為二的關系(3)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4)前后相繼的關系 。其中又以(1)(2)較為常見。
第三問:一般要求結合圖表、文字談認識。一般做認識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是:“是什么”“為什么”“有何意義和后果”“怎么辦”。在答題時要注意將材料和教材原理結合起來,避免材料和原理“兩張皮”
審圖表要注意:
1、讀圖表的標題。
圖表的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
2、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答案的主要來源。
關鍵是能從對比中發現問題,發現變化,發現差距,縱向對比用來說明變化(如有個較大的增長或減少),橫向比較來說明兩者的差距。
3、讀表注(備注)。
>> 試論我國企業誠信缺失與重構 淺析我國企業誠信的缺失及危害 當前我國企業誠信缺失原因分析 從“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國企業誠信缺失與治理對策 我國企業經營誠信的缺失與治理對策 我國企業品牌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 淺析我國企業誠信建設 試論當前我國企業的誠信缺失及其規制 我國企業經營誠信缺失的原因探析 略論我國企業誠信的缺失及其重塑 當前我國企業誠信文化缺失及建設策略研究 淺談我國企業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企業誠信缺失與重構 我國企業誠信制度體系建設及政府責任探討 淺議我國政務誠信的缺失與重建 略論我國企業的誠信營銷 影響我國企業誠信建設因素分析 誠信道德缺失與誠信社會構建研究 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研究 社會誠信的缺失與構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09-03.
[2]劉光明,牛志松企業誠信缺失與重構|J],人民論壇,2012(2).
[3]邵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誠信建設問題研究[J],山東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報,2011(3).
[4]楊發達,誠信“黑名單”讓失信者無處遁形[EB/OU].http:///cjsp/dp/201308/t2325385.htm,2013-08-06.
觀察思考題從2006年在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試卷中第一次出現,就因其具有開放性、創新性、時代性、綜合性等特點而受到廣泛的關注,并成為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的一種固定題型。
觀察思考題,亦可稱為材料分析題,是就社會生活中某些現象或熱點問題,給出一組或多組材料,設置一個或多個問題,要求學生閱讀背景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內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思考、分析問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主觀性試題。
二、特點分析
觀察思考題的背景材料一般圍繞最近一年來國內外時政熱點或學生身邊生活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內容新穎,取材廣泛。觀察思考題的背景材料,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圖表、漫畫等。這些背景材料各有優點:文字材料語言表述精致、優美;圖表、漫畫生動活潑,形象直觀。鮮活的材料選取不僅貫徹了新課程命題理念,而且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很好地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征。這樣選取材料的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對社會、對生活、對自身的關注和思考,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其對人性美的思考,激發其生活熱情,使其形成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價值觀,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為適應社會、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觀察思考題的問題設置具有以下特點。其一,綜合性強,重能力考查。觀察思考題一般將相關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進行考查,考查的知識點數量比較多、跨度比較大,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整理能力、遷移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二,開放性強,體現人文性。如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試卷中的一些設問:“請分析上述現象帶來的危害”、“怎樣才能真正杜絕上述現象,請你出謀劃策”、“治病的藥反而成了致病的藥,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讓治病的藥不再致病”,這些開放性的設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發揮個性的空間、展示能力的平臺,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大門,讓學生人人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其三,思想性強,彰顯德育功能。無論是要求探討原因,分析危害、影響、目的,還是要求展示成績、分析如何做等,所有這些設問都貫徹了課改三維目標,積極傳遞著一個信息:對初中學生進行最后一次品德教育。
觀察思考題的答案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思考。一些開放性試題在教材中沒有現成答案,在解題時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分析理解,歸納出與所學知識相吻合的、符合題意的答案。
三、解法點撥
要想解答好觀察思考題,要注意對知識的歸納、整理,使之形成一個脈絡體系,一旦需要,信手拈來,還要掌握科學有效的解題方法.提升做題能力。一般來說,在解答觀察思考題時可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學會審題,明白意圖。審好題是正確解答觀察思考題的前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學會審材料,認真閱瀆材料內容,抓住關鍵詞句,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轉換成相關學科術語和內容,找出材料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做到心中有數,為答題做準備;另一方面要學會審設問,搞清問題指向,明白設問意圖。在審設問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對于比較復雜的設問要學會篩選信息,先把比較長的無效信息剔除,使設問簡單化。如2011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B卷觀察思考題第10題中的第(2)問:“傳承華夏歷史文明,打造國人精神家園。面對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機遇,我們靠哪些精神動力開啟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新征程?”在這里,“傳承華夏歷史文明,打造國人精神家園。面對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機遇”就是無效信息,剔除后就剩下“我們靠哪些精神動力開啟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新征程”,這樣就把設問簡單化了。(2)弄清設問意圖。再復雜的設問也無非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角度來設置問題的,所以在解題時我們要通過關鍵詞語弄清該從哪個角度思考組織答案。如在解答上面設問時,通過“我們靠哪些精神動力”可知道答題的角度是“是什么”。(3)找出關鍵詞,明確答題的具體要求。如在解答上面設問時,通過關鍵詞語“精神動力”,可知道該問最終是讓考生寫出中原崛起有哪些精神動力。至此,一個復雜的設問就變得非常簡單、明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審題技巧,提升解題能力。
第二步,回歸教材,整理知識。解題時,在通過審材料抓住關鍵的切入點后,應立即回歸教材,找準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此時不要忙于下筆,應先進行歸納整理,對聯系到的教材知識點進行比較、篩選,選取貼近材料、符合題意的知識點,把零散的知識點組織整理成科學正確全面的答案,并注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第三步,多元思維,“對癥下藥”。在組織觀察思考題的答案時一定要發散思維,從多角度來組織答案,做到答案多元化、“形散而神不散”。比如,對于談啟示、感想、體會、認識、看法等設問,答題時要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角度來組織答案;對于言行或現象評析類設問,答題時也可以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這條線,“是什么”即判斷言行或現象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即分析言行或現象對錯的原因,“怎么辦”即指出與錯誤言行對應的正確做法是什么等??傊?,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分析問題,才會有新的見解,才會形成全面而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