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0: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外文學常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注重朗讀,培養語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字、詞、句的組合與現代漢語有很大差異,只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增強其語感,從而獲得初步的感性知識。朗讀方法有多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不一而足。但我認為,在教學中范讀、默讀、朗讀、齊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范讀,文言句讀與今有別,教師須幾經領讀,使學生學會斷句,掌握音節停頓方法,方能使學生讀順、讀懂原文。否則,就會造成錯誤的理解。教師范讀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使學生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范讀之后,再進行其他方式的朗讀,這是其他任何教學活動所不能取代的一種訓練。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朱自清先生曾說:“我可還主張中學生應該誦讀相當分量的文言文,特別是所謂古文,乃至古書……這是古典的訓練,文化的教育。一個受教育的中國人,至少必得經過古典的訓練,才稱其為一個受教育的中國人。”多讀熟讀也是培養學生文言語感的重要方法。學生只有熟讀背誦,加深了理解,積累了知識,形成了語感,才能充分發揮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積累方法,培養遷移能力
語文大師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學也應注重傳授方法。只有在課內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和古代文化常識,掌握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才能舉一反三,為課外文言文閱讀得高分打下堅實的基礎。
1.注意積累課內文言文中出現過的實詞
(1)遷移法。是將學習過的課內文言文中的常見詞的含義加以記憶、積累,在遇到課外文言選段中相同的詞時,直接將其含義遷移過來的方法,它是理解文言文實詞含義最基本的一種技巧。
(2)組詞聯想法。在單音節詞的前或后加詞,組成雙音節詞,再根據上下文推測詞義。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一句中“利”的解釋是“利益,好處”。
(3)詞性轉換法。雖然初中階段并不強調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詞性,但學生要對此有一定的意識。如:名詞轉換為動詞,形容詞轉換為動詞,名詞轉換為狀語等,了解詞性的轉換,對于更好地疏通文義還是很有必要的。
(4)通假尋義法。在本義和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著找通假關系,從而解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通假字往往聲音相同或相近。
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中,“趣”同“趨”,解釋為“疾走”,引申為“爭取或追逐”。
2.注意歸納一些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
初中階段文言文中出現頻率高的文言虛詞并不多,煙臺中考主要考查“之、其、而、以、于”5個文言虛詞,掌握它們的基本用法,有助于閱讀課外文言文。建議師生在復習中列表加以歸納,每一個虛詞有哪幾種用法,列出課文中的例句,一目了然。掌握了它們的常見用法,對于課文文言文出現的虛詞,也就不難理解了。
3.注意歸納一些常用的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學生熟練掌握,句意的疏通問題將迎刃而解。常用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幾種:
判斷句:用于表示判斷的詞常有“……者,……也”“……者”
“……也”等。
疑問句:疑問代詞(誰、何、安、焉)等,疑問語氣詞(乎、耶、
邪)等。
被動句:被動詞(于、為、為……所)等。
否定句:否定詞(不、未、非、無、否)等。
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數量詞后置等。
4.做好練習題,強化知識重點,訓練遷移能力
要鞏固所學內容,就得多練習。練習的設題要靈活多變,要突出每篇文章的特點,要盡量符合中考的設題要求。如:古詩詞理解性默寫,解釋單字要練習同一個詞在不同語言環境當中的不同含義,文言文翻譯是練習古今異義詞的差異,增、刪、調、補、換等句子的不同譯法。
5.要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一、明確初中語文文言文學習學習什么?
(一)明確初中語文文言文學習的內容。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并解讀。
1、識記文言文中的字音字形。
2、借助課內掌握的文言詞句的知識,解決課外文言短文中涉及的相關問題。如詞義、句意等。
3、在初步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解文言文的中心,把握文段的主旨,創造性地回答相關問題。
(二)明確初中文言文學習的能力解讀要求。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3、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
4、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5、對閱讀材料的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欣賞,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評價,對文章某一方面提出看法或疑問。
二、具體怎樣學呢?
(一)我認為積累重在文化常識的了解和名句名段名篇的記誦。教學千法,朗讀為本。葉圣陶先生針對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習文言,必先熟讀若千篇,勉強記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非常重要。
中考文言文默寫題型主要有兩種:(1)識記填空題;(2)理解填空題。識記填空題一般給上句要求續下句,或給下句要求填上句。這類試題測試的是機械記憶,考生只要能熟練背誦,不寫錯別字就能解答。
文言文背誦在升學考試中是以默寫的形式來考查的,評分要求很嚴格,整句中錯一字就不得分,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和學習中,除了準確地背誦之外,還要在能準確無誤地默寫上多下功夫,即在動口的同時也要重視動手,避免因寫錯字而失分。
(二)我認為認讀重在對重點字詞句基本含義的了解。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都能在課文中找到根據,也就是說,課外文言文的考點仍是課內知識以及建立在課內學習基礎上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因此,初中學生要想具有“借助注解與工具書讀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內容的能力”,關鍵是要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字詞及常見句式的知識,所以學習文言文應該重視對字詞句的基本含義的了解和積累。
所謂基本含義這里有兩層意思,從字詞的角度說,任何一個字都有它的本義與引申義,學習文言文應重視常見實詞的本義及主要引申義的認讀。積累這一類知識,有助于提高我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是語文學科的特點,也是文言文學習的目標之一。
從句的角度說,把握基本含義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達的主要內容。初中學生認讀文言文語句,不必拘泥于語法句式等知識,也不必拘泥于字字落實,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現代漢語闡述句子的基本內容即可。
(三)我認為文言文學習最重要的是積累。文言文古詩詞等需要多讀、多記,只有量的積累,才能產生質的飛躍。在不斷地學習、整理、歸納和反思中,我們可以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在文言文詞的認讀中,更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的積累。比如,文言課文中有些詞語的意義,由于時代的發展,在現代漢語中發生了變化,認讀時要注意這些詞的古今詞義的差別,絕不能用今義去釋古義。古漢語中,還有一種我們稱之為“通假字”的現象,即古人用此字來代彼字,通假字的讀音和詞義,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如“臥右膝, 詘右臂支船”中的“詘”同“屈”,解釋為“彎曲”,學習文言文時,要重視這類通假現象的認讀。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這句詩我多年前就已經爛熟于心了,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它的真實含義。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起,就開始喜歡上了讀書。
開始的時候是各種各樣的繪本,后來是五花八門的少兒讀物和中外文學名著。我一直引以為豪,認為自己差不多可以算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了。我還時不時地在各種場合不失時機的顯山露水,開始各種顯擺和炫耀。我爸甚至還為我開了一個快手帳號直播,這更助長了我的驕傲氣焰。然而,在參加阜陽千言萬序書店舉辦的小記者知識競賽中,我卻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鐵盧”。
由于我平時涉獵最多的都是文學類書籍,不幸的是,競賽的題目有一大半卻是科普知識和生活常識。除了那些我耳熟能詳的文學類題目我能夠立即想到正確答案以外,大多數時間我卻成了一個聽眾。我儼然變成了一個局外人。
作為參賽選手,那種尷尬真的難以言表。我紅著臉,面帶羨慕,聽著其他選手的滔滔不絕,看著他們的神采飛揚,我恨不能找個大點的書縫變身一縷書香鉆進去。我偷偷地瞄了一眼觀眾席上一直在認真地在用快手為我直播的爸爸,他面無表情。
?我終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滿。以后課外閱讀一定要廣泛涉獵開闊視野。比如競賽中的一題:請問斑馬是白色條紋的黑馬還是黑色條紋的白馬?朋友們,你們知道答案嗎?今天我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悟真的特別深刻啊!
對于語文課來講,預習相當重要,特別是古文學習,如果你能在預習階段就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將文章中出現的重要語法知識歸納出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語文學習三步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學習三步法一、課本同步學習
相對于初中語文,高中語文在難度上直接對接高考,要求識記的知識量也大大增加。很多高一的學生因捉摸不透初高中的區別,沒有重視這一階段的學習特點,致使整個高一就在渾渾噩噩中悄然而去,而許多知識點的遺漏正是從此時開始的。
因此,針對高一的學生要先進行課本知識的同步學習,確保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不要出現任何知識上的漏洞。但同步學習不意味著沒有側重。有些學校老師已經講過的知識可以簡單回顧,重點學習不會的、遺漏的、不明白的,把不會的知識學會了,遺漏的知識填補了,不明白的知識搞明白了,基礎也算得上真正夯實了。
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時,我們要做的絕不是僅僅會翻譯文章,而是識記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思,并通過分析這篇文言文,也要穿插文言語法知識的學習,可以幫助其將來獨立分析課外文言文。
二、高考知識銜接
當下北京高考語文的趨勢是出題靈活化,考查的范圍也越來越寬泛,而高一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時機。
1.古代詩歌
高一并未涉及到古代詩歌的考查,僅僅是現代詩歌。對現代詩歌進行分析時,可以進行古代詩歌分析方法的遷移。比如課本必修一第一單元是四首現代詩歌,即《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一要做的不僅僅是了解現代詩歌的賞析方法,感受詩歌的意象和意境美,而是將這一知識點遷移到古代詩歌的賞析上,甚至是補充詞和詞牌名的基礎知識,拓寬知識面。
2.記敘文
高中階段對記敘文的要求有了新的提升,并且自從2015年高考語文改革后,當年的高考作文《假如我和英雄生活一天》便要求學生寫成記敘文的文體。可實際情況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記敘文水平仍停留在初中階段。一方面是因為高一時學校的老師沒怎么講過記敘文,另一方面是因為高二后學生將重心傾斜到議論文的寫作上,對記敘文便有所忽略了。
因為,在高一的同步課程中要側重于記敘文水平的提升,使其達到高考的要求。
3.文學常識
如今高考語文改革之后,在文學常識方面對學生的要求絕不僅僅是將一部文學作品的作者和簡介對應匹配,而是考查學生是否真正具有文學素養。一部文學作品,不僅要了解他的作者、主題、情節、思想內涵,還要真正有所啟示,有所領悟。高一的學生尚有充裕的時間來閱讀文學著作,此時就可以用文學作品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4.文化常識
文化常識不同于文學常識,涵蓋了文學常識。中小學21條改革意見中明確表示,語文涉及的范圍也包括歷史、地理等知識。這說明補充文化常識勢在必行。對文化常識的補充也有助于拓寬知識面,增加文化底蘊,對其寫作文、理解閱讀等都有所裨益。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高中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分析問題的能力、領悟答題方法的能力和主動拓寬知識面的能力。單純地看書做題使得成績一直沒有起色。有些學生高三時才發現自己知道的作文素材寥寥可數,有的學生高三時才意識到積累的文學常識太少,有的學生高三時也明白自己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其等到高三時才覺得“無力回天”,倒不如從高一就開始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及步驟1、制定計劃
計劃是行動的指南,也是目標實現的基本保證。為了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有利于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只要我們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并且按計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主動預習
強調課前的預習,是學會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習的初始階段。―般的預習要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一是要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鞏圍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系:
三是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課文后面的練習,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預習實際上是聽課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識上的準備。
3、做好上課準備
課堂學習的準備工作主要有幾個方面:
(1)確立明確的課堂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習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2)調適良好的心理狀態。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樂觀的學習情緒;三要有積極的思維定向。
(3)做好身體上的準備,為了保證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到課堂學習。
(4)準備好學習用具,同時注意把課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以免課桌上東西零亂而影響你的學習情緒。
4、專心上課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上好課、聽好課是學習各門功課的重要途徑。課堂學習是一頊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師的思路,(2)抓住關鍵內容,(3)積極思維,學思結合。(4)珍惜課上學習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5〉注意課堂小結。總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課堂上達到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石出。
5、及時復習
復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復習必須要主動,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1)系統整理,(2)獨立作業,(3)分析錯誤,(4)系統小結。
6、課外學習
(1)要盡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有利于促進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發展正當的興趣愛好。
(2)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和身體鍛煉。
(3)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練結合,腦手并用。
(4)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
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成績1.背字典。
不是在開玩笑,本人10年前親自使用過,效果超乎想像!當然,發明這個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錢鐘書老先生;
2.每天堅持寫一段200字的豆腐塊,沒必要要求字字珠璣,主要是你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知道你的腦子里缺少哪些詞匯;
3.多看一些偉人傳記。
不僅能起到勵志的效果,對于豐富作文的內容和給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暫時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讀幾篇文言文。
讀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語感,經常的接觸對于語感的培養大有好處;
5.讀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來就用漢語去理解文章。
學著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樣適用于英語學習);
6.沒事的時候多參加一些成語接龍等的游戲;
7.每天早上起來,哪怕是走走路,新鮮的空氣也會讓你的思想生活更加豐富;
8.偶爾做首詩,不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詞匯到底夠不夠,哪方面的詞匯量不夠;
9.盡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網絡語言;
好讀書的習慣,其實就是培養學生愛讀書的意識,初步感受閱讀的樂趣。要做到這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學生小時候受家庭的影響以外,就要靠我們上閱讀課的教師引領學生在書海中邀游,做到“得法于課堂,得益于課外”。
在給小學低年級上閱讀課時,我在選擇圖書上要注重“繪本閱讀”的圖書,因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彌補了純文字閱讀的局限。因為繪本圖書圖文并茂,畫面精美,更符合兒童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適合小學低段的孩子閱讀。繪本閱讀開辟了孩子課外閱讀的空間,讓孩子快樂閱讀。在低年級段還可以開展“親子共讀”,開展“讀書大王”、“故事會”、“童謠朗誦會”等讀書活動,還可以把有些故事編成兒童劇演出,以此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從而養成好讀書的習慣。
小學中段的學生上閱讀課時,在選擇圖書和內容上要豐富多彩,如童話故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寓言故事、民間傳說、科學常識等書,根據各班學生不同特性、興趣、個性有選擇地讀書,讓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教師還應該從課外閱讀課的形式上多下工夫,經常開展“讀書小報”、“讀書筆記”、“書香家庭”、“成語天地”等不同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廣泛閱讀興趣。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讀書的成功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從而養成好讀
書的習慣。
培養學生中醫思維大學語文是面向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素質教育課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顯然,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旨在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從而推動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備中醫思維方式是中醫院校大學生最重要的素質之一,而中醫思維方式的培養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熏陶。中醫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應在保證教育部高教司規定的大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對學生中醫思維方式的培養。當然,通過大學語文課程來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并不意味著要在大學語文課上講授中醫理論。中醫藥文化根植于祖國傳統文化,而中醫思維也源于祖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獨特認識。所以,大學語文課要通過講授傳統文化知識、涵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精神來達到培養醫學生中醫思維的目的。實踐證明,傳統文化素養的深厚程度決定著學生對中醫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真正在頭腦中建立中醫思維。縱觀學校所設立的各種課程,大學語文在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精神方面責無旁貸。筆者對選修大學語文的19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研,其中79.4%學生選修大學語文的目的是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培養良好人文素養,13.4%的學生選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學生選修的目的是學習語文常識。52.6%學生認為大學語文對促進醫學專業課程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45.9%的學生認為有促進作用,只有1.5%學生認為沒有作用。通過調查及與學生交流發現,學生選修大學語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并通過提升人文修養來提升自己對傳統中醫理論的理解能力。
2中醫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
突出祖國傳統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品種數量豐富,既有教育部規劃教材,又有各行業各學校的特色教材。從教材來看,目前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選講。而講授的內容主要為作者事跡、代表作品、所選篇目的創作背景、內容賞析等。所選篇目有些與高中重復,而講授內容或思路與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說大學語文是“高四語文”。從對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66%的同學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最感興趣,有87.1%的同學認為大學語文課應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華民族獨特思維方面的內容。調查結果反映出學生在高中時期打下的傳統文化基礎不扎實、在大學學習中醫藥知識時面臨困難迫切希望補課的心理。那么,中醫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應是什么呢?首先,古漢語知識不是重點。雖然學生在閱讀古代醫學書籍時會遇到很多語言上的困難,但這個問題由《醫古文》課來解決。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應突出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選講,其中包括富有文學價值的傳統歷史作品和哲學作品。尤其是語言優美的傳統哲學作品,這些作品中所蘊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與中醫理論的思維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在講授過程中應打破“高四語文”的傳統模式,首先要結合中國文化發展史對中國傳統文學發展史進行一個簡單的概述,讓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的發展脈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在講到具體篇目時學生就可以以俯視的眼光對其進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沒。第三,在講解具體作品時,要注重挖掘作品內涵的傳統文化精神,而不僅僅是其文學價值。大學語文的“文”既可以理解為“文學”,更可以理解為“文化”“人文”,不能僅注重作品的藝術特色、寫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學性內容,更應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文化內涵、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3中醫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 文言文 閱讀 命題 學習策略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不可少的“大餐”。結合各地的中考命題特征,我們不難察覺,該題型的總體趨勢是“穩中有變,重心外移”,即命題涉及的考點、題型、題量以及試題總分值,與前兩年比起來在大致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略有變化,文本取材重心呈“立足課內,向課外轉移”的趨勢。
1.命題的考查要點
1.1 考點增多,題型豐富。
近幾年文言文閱讀考查中衍生出一些相對固定的考點,有考查學生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與應用的,如:理解實詞的意義、把握虛詞的用法、翻譯文言語句、朗讀節奏停頓以及重要語句背默等;有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綜合分析及價值取向的,如:提取概括、感受體悟、評價賞析、拓展遷移等。這些考點,將會繼續保持。
文言文閱讀的題型主要有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和綜述題等,不過,選擇題的比例呈下降趨勢,主觀表達題逐年增加。選擇題大多用來考查“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文本寫作特色賞析評價”等對初中生來說是難度較大的考點。
1.2題量適中,分值穩中有升。
2006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量最少的為3條,如廣州卷;最多的6條,如福州卷。2007年中考,題量最少的也為3條,如廣東卷;最多的為7條,如福州、成都和南寧卷。從統計數據看,2005年文言文閱讀平均題量為5.3條左右,2006年則為4.8條左右。因此,筆者預測,中考文言文閱讀平均題量將會穩定在5條左右。
2005年中考,文言文閱讀分值最高的為26分,如武漢卷;最少的僅8分,如哈爾濱、河南卷;全部統計對象平均分值約為14.1分。2006年,最高分值為22分,如浙江、蘭州卷;最低分值為8分,如廣東卷;全部統計對象平均分值約為13.9分。近幾年文言文閱讀試題平均總分值穩定在14分左右,與語文教育界重視并加強文言文教與學的呼聲相合拍。
1.3選材考究,重視內外結合。
課內文言文取材時普遍重視考查新課標推薦的必背16篇文言文,尤其青睞課內經典名篇,如《〈孟子〉二章》(2005年被8省市選用),《岳陽樓記》(2006年被5省市選用)。課外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語言淺易,文體以人物傳記、寓言故事或小議論文為主。內容上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古代名臣良將事跡,表現官員的勤政愛民、廉潔奉公或剛直抗上、執法如山等正直品行和從政治軍的才干等;第二類為古人事親至孝、誠信待人事跡,體現和弘揚民族文化及傳統美德。預計近幾年中考仍將會遵循這些特點來選材命題。
2.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
2.1 依據文本,狠“背”放“活”,由“內”而“外”,強化掌握文言知識點。
我們在教授文言文閱讀時,不難發覺,盡管初中文言文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寬,但統觀六冊課本,我們會發現,其中有一部分知識是需要牢固掌握的課內知識,亦即人們常說的“死”知識。如課內實詞、虛詞的積累、課內文言文名篇(段)的積累、文言文常識的積累、課文涉及成語的積累等。對這些,可以采用抓“死”出“活”的復習方法:對各種“死”知識進行歸類整理,運用比較法和分析法進行記憶,并通過各種練習,學會運用。能記憶,就抓住了“死”;會運用,就出了“活”。
雖說文言文命題取材的重心將逐漸由課內向課外轉移,但是,即使閱讀材料取之于課外,題點還是在課內。因此,我們必須抓“內”聯“外”,注重轉移。可以從已確定的每一個知識點、能力點擴展到課外,增補適當的復習內容。所增補的內容可以是和課內知識點、能力點同類的,也可以是延伸的,或異類的。如學習了蒲松齡的《狼》,可以擴展其《狼三則》;學習了《與朱元思書》,可以增讀《黃生借書說》等等。通過同類的、延伸的和異類的課外內容的增補,就可加強對課內知識點、能力點的記憶、理解和靈活運用,達到“取法于課內,決勝于課外”的目的。
2.2 利用文言文知識“點”,引出復習“面”,讓學生能夠做到“熟能生巧”。
文言文教學應該使各種知識和能力得到主次分明、難易得當的梳理,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訓練,就會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控制性和準確性。如,對于“古今異義”這個知識點來說,可生發出來的“面”應是詞義的轉移、詞義范圍的變化等。再如,以文言虛詞為例,其“面”上的“而”就是一個小的知識點,由它生發出來的小“面”則應是表并列、表順接、表修飾等幾種。當然,抓“點”一定要準,帶“面”則不要太寬。
“我亦無他,唯手熟爾”,熟能生巧,孰能使我們文言文閱讀的分數“錦上添花”。要抓“生”致“熟”就必須注重綜合,練得精,練得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練課內的難點和重點。課內文言文,繁難之處和要害之處,通過“練”弄懂了,掌握了,其淺顯之處、次要之處也會迎刃而解。二是練多樣化的題型。必須廣采精選各種格式的題型,練以致熟。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題型的變化,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三是練答題的準確與規范等,即使是開放性的試題,也不能不著邊際地亂來。
2.3 背誦經典名言語段,閱讀對比,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靈魂。
我們通過觀察近幾年來的文言文閱讀命題特征、趨勢,不難發現有兩點:(1) “單一課內型”語段考查少;(2) “課外型”依然走俏。這種閱讀理解的“考點”涉及兩種:一種是課內、課外各取一段進行綜合比較;另一種是單一課外命題。此種選材做法便于形成“內”“外”齊放的局面,既能有效地檢閱學生課內文言文學習情況,又能考查學生對淺易課外文言文的自主閱讀能力,因此,將會被更多的地區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