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行政與經濟管理論文

行政與經濟管理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23 07:29: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政與經濟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行政與經濟管理論文

篇(1)

(一)經濟法與行政法區分的誤區

為什么經濟法與行政法不能清楚的區分開?這里面的癥結在哪里,作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傳統與現實的交叉論證。傳統法理認為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應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并以此為標準建構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建設,經濟立法日益增多,經濟立法理念逐漸得到發展,私法中的平等、自治觀念受到人們的青睞并被公法所吸收(當然也出現了私法公法化的現象)。學者們為論證這些現象的重要性、劃時代性,千方百計要給它們在傳統的法律體系中謀求一席之地。為此,學者們千方百計地論證經濟法的獨立地位,殊不知這已是不同語境下的法律現象。首先是經濟法與民法進行論戰,但隨著《民法通則》的出臺,經濟法學者們不戰而退,縮小自己調整對象的范圍,把它定位于經濟管理關系,這樣又引發了經濟法和行政法的論爭。為了給自己的論證增加法理支持,人們開始對法律調整的對象進行改造,如有學者提出“按社會活動的領域和法律調整的宗旨來劃分法律部門”。那么我們要問:如果提出一種新的標準論證經濟法的獨立性,我們可以說經濟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但這種獨立的法律部門與行政法的獨立是兩種性質的獨立,在此基礎上論證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是沒有意義的。

2.對現代行政法了解的缺乏。很多經濟法學者在論證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時,明顯地表現是對行政法了解的缺乏,當然這也有行政法學者的原因。經濟法學者對行政法理論的了解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理論上,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政法自身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行政法理論的發展。隨著行政法理論的發展,行政法的調整手段也在發生著變化,已從傳統的以命令、強制為主轉變為間接調整方法的運用。由于我國現代行政法研究較晚,因此行政法學者大多只注重對總論部分的研究和論證,表現在我國現有的行政法教科書中幾乎只涉及到總論部分的闡述,對分論部分的研究極為薄弱,部門行政法學與一般行政法學相比極不發達。的確,部門行政法的研究比較弱,但這與狹義的經濟法的本質屬性無關。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1.狹義的經濟法應屬于經濟行政法。我們看到,現在所說的狹義的經濟法在法律性質上即是經濟行政法。經濟行政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即經濟行政管理關系),這種管理關系大多是無償、不等價的經濟關系,并且通過特殊的意識活動如行政命令、指示、調控、計劃、指揮及監督等方式形成,經濟行政管理關系日益注重對被管理者權利的考慮和把握,這反映了行政關系是由兩方面構成的:一是經濟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經濟活動的管理;二是相對人對經濟行政機關行政權行使的監督,經濟行政法從法律屬性上應是部門行政法,即為行政法的亞部門。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行政法的研究相對落后,以至有的學者稱:我們可以把經濟法劃歸于行政法范疇,但是行政法學者對這些經濟行政法的理解僅僅是形式化的、限于手段層面的,因為從客觀上說,行政法學者與經濟法學者相比,在對經濟及經濟學的了解方面應該相對欠缺,故而影響其對國家調控經濟活動形成深刻認識,自然也影響經濟立法、執法等活動的效能。筆者并不想否認經濟法學者的貢獻,也不想否認經濟法的作用,我們想說的是經濟法學者不必要把經濟法的研究領域限制在狹義的范圍內,它應有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

2.廣義的經濟法應是對整個經濟關系進行綜合調整的法律。我們認為:經濟法規范不可以由任何一個部門法所囊括,而是散見在各個法律部門的規范中,形成了經濟法規范的法域,這才是經濟法的本來面目。經濟法原本沒有必要與民法、行政法進行區別,經濟法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應該從國民經濟整體、系統的高度研究我國的經濟現象,以期待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進行理論的指導。而這種廣義的經濟法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法學的研究范疇,它包括經濟憲法、經濟民法、經濟刑法、經濟行政法等,認識到這一點對研究經濟法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經濟法和行政法區分的評析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調整對象方面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準,行政法一般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殊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總稱,如行政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行政程序法。現在的行政法教科書主要論述的是一般行政法的內容,把它作為行政法學總論的部分;特別行政法是對特別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等,一般把它作為行政法學分論部分。由此而看,行政管理涉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衛生、外交等。所以說行政法不調整經濟關系是不正確的。并且,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生在經濟領域的行政管理關系會日益增多,這是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我們需要解決的是使用什么樣的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經濟行政管理的“度”應是怎樣,我們不能由一種“對經濟全抓全管的政府”的這一極端走向“對經濟完全不管的政府”的另一極端,從而把調整行政管理關系作為主要調整對象,把確認和規范行政權作為主要調整功能的行政法排除在經濟管理之外是不可想象的。

對于有的學者認為行政法調整的是與經濟關系沒有直接聯系的組織經濟關系,也就是行政法所調整的對象不直接具有經濟內容,并以此把經濟法和行政法分開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我們需要問的是:什么是“直接的經濟內容”,什么又是“間接的經濟內容”?直接和間接本身就是對一事物或一種社會關系而言的,如果說經濟法調整具有直接的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而行政法調整具有間接的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至少說明一點,這些學者看到了行政法也調整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

直接和間接的區別是什么呢?這里所講的“直接”或“間接”主要是從法律調整的手段而言的。隨著現代國家行政法功能的擴展,“秩序國家”向“給付國家”轉型,傳統秩序國家觀念下的命令行政已不適合現代行政法功能的變革趨勢,行政法一貫奉行的單方意志性在現代行政法理論和實踐上都已發生動搖。

(二)調整手段方面

用傳統的觀點看待行政法的調整手段,基本上都將行政手段看作是命令與服從式的,強制性的和單方意志性的。而現實中,民主思想的激蕩,福利國家的出現,使得現代行政法的功能大大突破了傳統的保護國家安全和獨立,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以及確保財政收入的消極行政作用,而向積極整備環境、經濟、地域空間等秩序行政方面,以及社會保障、公共義務的供給,資金補助行政等給付行政的方面擴展。行政調整手段由以前的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不平等的地位已向平等協商的方向延伸。在行政法理論與實踐中出現了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事實行為等現象。這些非直接權力性的行政手段的出現是現代行政法中合作、協商、民主精神發展的結果,也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市場經濟調節失靈和政府干預雙重缺陷的一種補救方法,它是傳統意義上行政職權行為無法替代的。這些行政行為引起的法律關系將成為現代行政法調整的主要社會關系內容。同時,這些調整手段也是國家調整各種經濟管理關系時無法回避的手段。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現象,而簡單的認為行政法制調整手段是命令與服從,是直接的行政命令方式,從而把行政法與經濟法簡單的區分開來,這是很幼稚的。

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具備獨特的調整方法是否應是劃分獨立法律部門的一個標準?從法律層面上來講,調整方法只有民事、行政、刑事三種,當代的法律實踐還未催生出其他的調整方法。因此用調整方法來劃分法律部門是不科學的,即便是以此為標準,也不能把經濟法和行政法完全區分開來。

(三)主體方面

對于經濟法主體是否包括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問題,目前學界尚未達成共識。有的學者認為:人為地賦予國家不同于行政管理者的經濟管理者的身份缺乏法律依據,毫無實際意義,且更易造成權力膨脹和權力運作的矛盾。法理學認為: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自然人、集體主體、國家和其他的社會構成。其中,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的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監察機關等,它們在其職權范圍內活動,能構成為憲法關系、行政法關系、訴訟法關系等多種法律關系的主體……由此可見,認為經濟法的主體包括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而行政法的主體只有行政機關是缺少法理學支撐的判斷。同時,我們還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行政主體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不同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行政主體和相對方構成,因此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一部分。在區分行政法和經濟法主體時,必須在同一層面上進行討論,即對經濟法主體和行政法主體進行區分,而不是經濟法主體與行政主體的區分。如果只進行經濟法主體和行政主體的區分,勢必將縮小行政法主體的范圍。

(四)本質屬性方面

從現代意義行政法的起源來看,它產生于資產階級國家權能劃分之后行政職權獨立的基礎之上。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掌握國家政權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勢力的束縛,他們提出“民主”與“法治”的口號,以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用法律來控制政府的權力。資本主義行政法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因為它在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政府權力的濫用,以充分保護公民權利。資本主義行政法的基礎理論被歸結為“控權論”。

與“控權論”對應的另一種理論是“管理論”?!肮芾碚摗碑a生于社會主義國家,它是在無產階級政權徹底粉碎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因為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后,國家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鞏固革命成果,恢復國民經濟,建立和維持社會秩序的問題,強調和加強政府的集中管理是理所當然的。在這個時期,人們顯然不會和不可能過多地考慮控制和制約行政權的問題,相反,人們主要關注的是如何運用行政權去進行管理,去高效地實現鞏固政權和建設國家的目標。由此來看,單純的認為行政法即控權之法是不科學的。我們必須用辨證的方法歷史地來看行政法的作用。

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控權論”和“管理論”都不能適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在資本主義國家,當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自身的缺陷暴露無遺,其盲目性、滯后性的經濟問題的出現又引致一系列的社會危害,如高失業率、環境污染等,管得最少的政府已不能符合時代的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不得不積極干預社會經濟生活以解決日益尖銳的各種社會矛盾,于是是政府的行政權得以擴張。與此同時,由政府主持的經濟立法現象也日益增多,這種立法更加注重社會的整體效益和整體利益。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鞏固后,各方面發展步入正軌,特別是經濟的復蘇要求政府改變以往全方位管制的作風,要

在行政法范圍內加強對行政權力的限制。比如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由計劃向市場轉型,政治上也加強完善社會主義民義制度。在行政法上體現為一系列控制政府行政權力的法律規范的增加,例如《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與實施。由此可見“控權論”和“管理論”相互滲透,借鑒對方的合理成分,以使自己的理論得以完善和發展。于是,一種新的行政法理論基礎應運而生并得以實踐,這就是“平衡論”?!捌胶庹摗闭J為:行政權與公民權既要受到控制,又要受到保障;公民權既要受到保護,又要受到約束;行政權與公民權之間也應相互制約,又要相互平衡。“平衡論”彌補了“控權論”與“管理論”的缺陷,又吸收了兩者的長處。該理論貫徹于行政法的全過程,是行政立法、執法、審判的指針,也是評價行政法的根本標準。目前,“平衡論”為大多行政法學者所贊成,并且在客觀上被各國法律實踐所證實。

三、結束語

明確經濟法地位的確立不一定非要求證它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對于經濟法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法律部門的劃分是對現行法律規范的概括,是屬于理論范疇的主觀意識,法律的創制和實用從來都是對現實中利益的沖突而為之。因此,法律部門的劃分不應成為各家的“圈地運動”,況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現象日益復雜。我們需要對經濟現象進行總體、綜合的考慮,由此可見,經濟法學的任務是極為重要的。

在當今的學術界,對于經濟法學科的獨立性問題,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是這種學科獨立性的確立工作還遠未完成,這寄希望于經濟法的基本理論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這種學科的建設時,我們一定不要囿于傳統的部門法的理論構架,而應按照經濟法自身的特點來進行理論的建設,否則對經濟法的理論研究就如同走沼澤地,越陷越深。此外,對經濟法學的研究應綜合運用法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哲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方法,關注時代的要求,回答時代的課題,為市場經濟建設立章建制,促進經濟法立法的修改、完善,從而推動經濟法的實施,以完成經濟法學的學科使命。

論文關鍵詞:經濟法行政法行政經濟法

論文摘要: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分清經濟法與行政法的不同之處,對于明確經濟法的地位,促進經濟法與行政法的有效實施,完成經濟法學的學科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余凌云·行政契約論[A]·行政法論叢,1998,(1)

[2]羅豪才·行政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3]宋華林,邵蓉·部門行政法研究[J],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2)

篇(2)

公路經濟論文范文一:公路經濟管理體制研究

一、公路經濟管理措施探討

(一)法律方面

我國目前在公路的管理方面還較為混亂,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在公路管理的有序性和發展性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一套較為完備的健全性的法律保障機制。我國在對于高速公路管理的相對落后性上使得公路管理方面不能完全體現出其對于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從法律方面來看,立法上對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以及管理上需要適應相關的時展的需求,這是當下時展的必然選擇。因此,要想充分發揮公路經濟管理方面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就首先需要在遵照法律的基礎上積極制定相關的交通建設方面的法規等。例如,關于明確公民在高速公路交通活動方面所享受的權利以及應該履行的義務方面,進行相關的公民交通權利以及義務的相關規定,使得人們能夠明確規范自身的相關行為,從而能夠使得在發生糾紛的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進而減少一些交通方面的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因此,要想在公路經濟建設方面充分促進國家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應該要盡早完善公路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能夠從更大程度上實現交通管理的有關的科學化和法制化發展,不但能夠有效健全我國的公路管理體制的相關方面的需求,還能夠保證我國的公路健康發展的主要需求。

(二)行政經濟方面

高速公路自身在自然壟斷條件和主要的需求特征方面,我國的高速公路目前主要就是少數的企業實行壟斷性經營。我國高速公路之所以能夠被少數的企業所壟斷,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公路自身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規模性以及不可替代性,這樣使得公路的建設和管理的投資以及經營風險大等,這樣能夠造成一般的企業對于公路投資方面難以承擔。由于少數的企業在壟斷的情況下,使得我國的高速公路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現象。因此,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扮演較為重要的角色,主要就是通過一些經濟手段干預相關的市場發展,承擔起維護公共產品有序發展的重要責任。在組織和建設管理公路的過程中,在使用良好的交通服務的基礎上,賦予特定的企業在公路建設上的壟斷的相關權利。未來能夠有效減少企業在進行公路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管理部門以及一些賦予了企業壟斷性經營權的基礎上面加大對于該情況進行治理的力度。例如,主管部門可以使用微觀規制的方法。微觀規制主要指的就是政府賦予企業特許的相關經營的同時,允許政府對其進行相關的治理。在這樣的處理方案下,一方面主要是適應了一些公路的實際運營發展的相關規律,另外一方面主要就是體現了政府對于宏觀經濟方面的發展目標和需求,從而減少一些因為企業壟斷帶來的一些不利的影響和問題。除此之外,政府賦予了企業在公路建設權限的主要表現方面在于其特許的相關經營企業簽訂的相關特許經營合同內容。因此,相關方面需要明確合同的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在雙方權利和義務都得到明確的基礎上,進而保障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合理性運行。

二、成本方面

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方面,主要涉及的是公路施工項目的成本費用的相關預測和計劃、公路施工成本費用的分析以及公路工程的成本費用的相關控制。公路施工項目相關的成本費用的計劃和預測是任何一項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進行科學計劃和論證的部分。相關的工作人員通過對于編制工程施工的預算方面來完成項目施工之前的相關成本管理的工作。預算管理作為工程建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在整個公路管理和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反映著成本管理的問題。公路施工項目的成本費用相關管理的另外一個主要的環節是計劃成本,計劃成本主要是項目經理部門按照工程計劃期間內的相關工程資料,在工程的施工之前提前編寫出相關的成本計劃等,形成完整地成本控制計劃。因此,在實際的公路施工項目成本費用的管理過程中,應當要嚴格地執行相關的開工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從而制定出完備的成本計劃,以免造成一些資源上配備不合理的問題。

三、總結

總之,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部門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將扮演著更多地角色。除此之外,運輸市場也會逐漸面臨著更多的問題,這不僅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關于如何提升我國的公路的經濟管理效率并且制定出適合公路運營的管理模式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筆者主要分析了公路經濟刮泥的體制和措施,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的公路建設。

公路經濟論文范文二:經營性高速公路經濟管理論文

一.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1)保障大眾社會的出行利益高速公路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外出旅行,都離不開高速公路。從其性質上來說,高速公路是一種開放性和公益性的工程,但從其本質上來講,它是一種公共產品。對于公共產品的管理,其管理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眾的利益。為了進一步保障人們的出行利益,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加快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成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有利于國有資產的安全高速公路是國家持有的,它是國家的特有資產。加強對高速公路的管理,換句話說,也就是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在管理高速公路的時候,不論高速公路的投資者是誰,管理者和經營者是誰,總體還是屬于國家的,它是一種無形資產。既然高速公路是國有資產,加速高速公路的經濟管理的意義就更為突出。用經濟管理體制的規范與約束來管理高速公路,這對于加快高速公路的發展,做好高速公路的養護與維護工作而言,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3)滿足生產力的客觀要求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每個不同時期有著每個不同時期的發展特色。社會生產力的客觀需求也會因為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就實際情況而言,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生產社會化程度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必然產物,只要是社會化生產基礎上的商品經濟,無論它是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都必須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國家的發展基礎,交通運輸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與此有關的各類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和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日益增加。面對如今的發展現狀,建立相應的經濟管理體制,加快高速公路的改革,也是適應社會化發展的客觀需求。

二.經營性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改革的措施

在管理的同時不斷積累有關的經驗,在后期的改革中,才能不斷探討出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高速公路的發展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更好地管理高速公路,其有關的改革措施也要綜合多方面進行考慮,盡可能考慮完善。以下主要從三方面來闡述關于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改革措施。

1)經濟和行政手段高速公路的發展并不是獨立運行的,它與國家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如今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基礎設施,它的規模性、公共性、不可替代性和非營利性,以及它的投資數額大、施工周期長、投資回收楊苗河北省高速公路石黃管理處石家莊050000時間長、經營風險大等特點,導致很多的企業不愿意參與其中。在這種發展情況下,政府必須出來干預,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主動承擔起高速公路的責任,與此同時組織高速公路的施工和建設,并提供良好的服務,只有一家企業來負責管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一切都與它有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該企業就是一種壟斷性企業?,F如今的管理方式正是如此,高速公路作為國家的資產,它的一切與國家設立的相關單位有關。政府對高速公路的經營進行規制的措施,不僅符合了高速公路的發展規律,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政府的宏觀經濟目標。

2)法律手段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不失為一種好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高速公路每天的車流量都不計其數。做好高速公路的管理,與加快城市的發展具有密切的關系。首先,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法律規范,以此來約束一些違規的行為。一套規范的法律是保證高速公路運行的基礎,同時也是建立經濟管理體制的基本需求。在管理的過程中,會運用一些已有的法律法規,與此同時,相關人員還應不斷完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其更加完善。早在2004年,國家就出臺和修訂了《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這兩項法規已經對相關的收費做了具體的規定,但是對于經營性的高速公路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出臺,因而在管理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沒有相應的法律來參照,使得很多問題不能被及時解決,時間一長,問題的嚴重性就更加突出。為了進一步改善現狀,相關部門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經營性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盡可能實行一種綜合性的執法機制,對高速公路中的力量和管理資源進行統籌分配,從而形成快速的反應機構。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行政的辦事效率,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運行,還需要不斷完善管理信息體系,從而提高管理水平。

3)強化高速公路的成本管理對經營性高速公路進行經濟管理,不僅僅是在高速公路建成之后進行管理,在高速公路的建設期間,對高速公路進行成本控制也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成本控制主要從施工人員的費用、材料費用、現場管理費用等多個方面入手,依據成本計劃和成本降低率,通過和實際的成本進行比較,定期檢查成本的完成情況,并對其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影響成本增加的因素,并從中總結出相關經驗,從而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具體措施。一般而言,高速公路在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后期工程完工的經濟效益,對高速公路的經濟管理有著最密切的聯系。

篇(3)

關鍵詞:轉型期;公民參與;公民文化;總體利益;公共政策

所謂轉型期,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導致中國社會形態的改變,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層面的改變。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政府的管理論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理念正在從傳統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理念向現代的民主行政理念轉變。而民主行政理念必須建立在堅實的民主政治基礎上,不僅需要制度上的配合,更需要從文化與治理觀念上著手。事實上,公民參與是實現直接民主而且有效的一種方式,而目前,我國公民在參與公共政策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對其中主要的障礙作粗略的分析,以期對推進我國公共政策民主化進程有所裨益。

一、公民參與的概念及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意義。

1.公民參與的概念。

所謂“公民參與”,就是為了落實民主政治、追求公共利益及實現公民資格,由公民個人或公民團體從事包括所有公共事務與決定的行動,這些公共事務是以公民本人切身的地方性事務為基礎,再逐步擴大到全國性的公共政策,因此,可以由每一個公民時時刻刻的關心與適時的投入來實現;而公民參與的行動必須是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礎上,并且依參與者根據本身所擁有的知識與能力、花費的成本、預期的影響力等,理性地選擇最有效的途徑與策略[1]。

2.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意義。

(1)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學性。信息的完備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條件,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由于政府在公共事務治理過程中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信息的有限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公民的積極參與,可以為政策制定提供豐富的信息,很好的彌補政府的這一缺陷。因此構建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公民參與機制,為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提供多種方式,通過多元利益主體之間的充分利益博弈整合公民的利益訴求,是公共政策建立在利益得到充分表達和相對平衡的基礎上,降低政策成本,提高公共政策科學性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2)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有助于公共政策的貫徹執行。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不容忽視,這是因為政黨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所要解決的社會公共問題都與公眾的利益密切相關。在大多數現代國家里,特別是人口眾多和地域遼闊的國家中,公眾不容易直接對中央政府的決策發表意見,但可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中發揮更重要和更直接的影響作用。

有許多政策只有依靠公眾的合作與參與才能得以貫徹執行,如環境保護、社區發展、社會治安等方面的政策,若沒有公眾的支持,即使政策制定出來了,貫徹執行仍相當困難。要保證政策有較高的支持度,就不能忽視政策制定中公民的有效介入[2]。

二、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困境。

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性,在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這樣那樣的困境。就現階段而言,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主要障礙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公民文化因素的制約。盡管民主社會最大的希望是,公民個人最大限度的參與政治事務和公共事務的管理,這種參與將培養人類能力并因此獲得人性的全面發展。但是,我們知道,公民從年輕時代首先學習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從”這門課,只是后來才了解到權威不過是約定俗成的東西。直到成年期,才真正發現可以參與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這時,傳統的文化意識已經把公民變成為一個順從者,政治文化因素影響了青少年不斷形成的對民主社會中公民身份有意義的理解[3]。

2.公民自身的局限性?,F代公共政策往往帶有較強的專業性,在知識方面,普通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質量標準中包含的知識,所以他們可能會對專業領域或科學界認定的政策質量標準無法提出質疑。在能力方面,他們是否具有參與政策應該具備溝通技巧,是否充分地理解政策過程和決策方式,是否充分地理解參與者的期望受政策限制,是否充分的理解公共問題解決的利益取向等,都是公民參與的巨大障礙。此外,由于部分參與者經常代表的是現存組織的群體需要,表達著他們的特殊利益,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利益。因此,這些現象的存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響公民參與公共政策。

3.公民參與的代表性和廣泛性欠缺。公民參與的代表性和廣泛性欠缺,主要是指部分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為了達到體現自己意志的公共政策能夠順利出臺這一目的,通過操縱公民參與,導致公共政策過程中公民代表缺乏代表性和全面性。綜觀近幾年的公民參與實踐,部分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公共政策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公民參與,在公共政策出臺之前,廣泛征集公民的意見,有的還召開大型的聽證會。但是,由于參與公共政策的公民產生方式不盡合理,參與的公民是由上級組織指定,而非通過制度化的嚴格程序產生。在上級組織指定參與公民的過程中,把一些與政府部門觀點相左的公民排斥在外,更有甚者,參與者本人就是公共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或是與政府有利益關系等狀況,都導致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代表性和廣泛性欠缺。

4.相關利益者話語權的缺失。相關利益者話語權的缺失,主要是指公共政策過程中,由于政府以及公民自身等原因所導致的相關利益主體缺位,致使相關利益者的利益訴求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體現。一方面,現實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方式主要是封閉內向型的,政策制定在相當程度上是與公民分離的,常常成為及少數專家和領導封閉式自我意志的表現。

另一方面,由于公民參與意識淡薄等原因,導致相關利益主體缺位,相關利益者的意志和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體現。本來作為公共政策相關人的公民,他們能夠親身感受到公共政策給自己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對公共政策的制定最有發言權。然而由于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相關利益者話語權的缺失,就會導致公共政策所整合的利益不夠全面[4]。

三、完善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幾點對策。

1.構建參與型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參與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阿爾蒙德認為“民主國家為普通人提供一個有影響力的公民參與決策過程的機會”[5]。而我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結、臣民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民參與,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公民認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分內之事,與自己關聯不大,形成了公民參與的文化困境。構建參與型的政治文化可以從地方性的事務做起,尤其是與公民最切身的事務相關聯,才會引發公民參與的動力;當公民在這些地方性事務的學習中學會參與并適應后,將會逐漸培養起參與更廣泛的公共事務的能力與興趣,并能進一步明確參與公共政策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和義務,在參與過程中逐步提高認知水平和能力。

2.把握好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所謂公共利益就是“在特定社會條件下,能夠滿足共同體成員的生存、享受、發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種資源和條件的總和。”[6]所謂總體利益就是“目標群體的全部利益,是整體利益與所有部分的相對獨立的利益之總和。”[7]在現階段,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應該是以總體系統觀為指導的總體利益,因為這樣既能發揮對部分進行整合的整體優勢,又能調動系統所有組成部分的積極性,從而使系統具有較大的總體利益。

3.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實行政務公開。公共政策實際上是一種信息活動,若參與公共政策的公民不能夠掌握有關公共政策的相關信息,那么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很難體現其價值。把公共政策各方面的情況作出全面、科學的描述并公布于眾,使公民能夠科學地了解公共政策的目的,并對相應的應對策略作出科學與準確的判斷,以便更好的行使公民的政策參與。

4.構建公民參與的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公民參與權。從理論來看,公共政策供給取決于社會各階層達成的保護自己利益話語權的均衡。

從制度上保障公民可以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制度參與公共政策,確保參與公共政策的公民能夠充分完備的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在實踐中,公民參與的保障機制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構建:一是組織結構方面,實現地方基層自治;二是法制環境方面,建立“公民參與法”,充分保障公民參與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李圖強。《現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參與》[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2]陳振民主編?!墩呖茖W—公共政策分析導論(第二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李圖強?!冬F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參與》[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4]高富鋒?!豆駞⑴c公共政策的路徑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第46期。

[5]阿爾蒙德等著?!豆裎幕穂M].張明澍譯。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篇(4)

關鍵詞:經濟戰爭及戰略戰術;金融手段;游資炒作獲取倍乘差價;西方經濟理論經濟法規的控制;政經結合特色經濟;計消市產模式;經濟平穩工薪高利潤小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怪圈,其根源來自二方面。國內方面,以權力剝削為龍頭的武力財力剝削混存所引發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貧富懸殊,進而使產、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凱恩斯理論使投資越來越大于消費,從而加劇了產、消不平衡。這是主要原因,而非純經濟因素引發的社會矛盾經濟問題則是各種原因中占絕對多數的重要因。國際方面,因人民幣升值,游資逐利進入中國,以炒作方式推動股價、樓價從而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從中獲取成倍的差價利潤以掠奪巨額中國資源財富;借中國加入WTO和迷信國外權威之機,在全球推行其經濟理論經濟法規,以企控制中國經濟靈魂;控制搶奪中國市場,擠壓中國出口。所以,要奪取當前這場經濟戰爭的勝利,必須具有同時打贏國內國外二場硬仗的戰略戰術。

一、國際如何對中國發動經濟戰爭

戰爭是一種強弱沖突不平衡的結果,找準對方弱點開戰是戰爭的導火線。如:不能診斷中國特色經濟毛病,卻用外國經濟理論治理國內特色經濟;加入WTO,政府政策法規受制于國際,獨立性或者說中國特色越來越不能發揮能動性,又不適應不熟悉國際規則;其關鍵點在抄搬國外管理理論被動適用國際規則;其危險點在于短時間內大量變現庫存資源,國民財富以貨幣形式決堤般外流。

在這種背景下,國際對中國發動了經濟戰爭。首先是外資潛入中國投資、置業;第二鼓噪中國經濟形勢大好,以誤導中國變現寶藏資源來提高GDP,同時外資大量進入中國炒熱中國經濟;第三將股市、樓市等炒熱,借助中國國內資本推動股價樓價大幅走高,推高能源價格增加中國發展成本,進而帶動中國物價全面通脹;第四不斷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拉攏別國擠壓中國國際市場;第五是拋售股票、房地產等,套現走人;第六即下一步拋售人民幣使之貶值而讓美元升值。通過美元、人民幣反向升值貶值運行一個來回,則巨大的中國財富就會白送給美國等寄生國家。譬如近期,美國持續降息,使各國對美元匯率一直上升[1]。這使中國國內出口企業面臨困境,廣交會訂單縮減30%以上;同時,人民幣升值加快又使得熱錢大量進入中國,流動性過剩加劇,加大了通貨膨脹;再者,中國美元儲備居高不下快速增長也就是加速貶值,從而美國實現了奈賬;最后,美國次貸危機實際上是將國民不勞而獲的結果轉移到外國,尤其是美元儲備高的國家。

二、經濟戰爭的性質

美國等國家害怕中國經濟快速超越自己,又覺得軍事能力不夠,于是就專注經濟侵略,其性質為爭奪理論、文化、經管、技術等的控制權,以及陰流子(資金)[2]的控制權和市場控制權。

(一)精神戰:爭奪思想文化經管技術的控制權

中國搞特色社會主義,今天出現了所謂經濟過熱問題,卻又仿照資本主義經濟理論與方法不斷加息提高準備金率,在治理特色經濟時又不搞中國特色,當然調控無效。在沒有準備好自己的經濟理論和制度條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動適用國際經濟法規準則,從而陷中國特色經濟于無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盡快清醒過來,建立自己的符合自然法則的經管理論和經濟制度,就會失去思想文化和經濟管理的控制權。

譬如,加息提高準備金率,一個處方一年就開了十幾次,還不見效就不應再模仿下去。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不完全由經濟因素引起,因而凱恩斯那一套純經濟金融手段解決不了現今中國的經濟問題。對于這種落后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必須加以創新,免得受制于人。

(二)貨幣戰:爭奪陰流子與財富的控制權

陰流子是集能力信譽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幣符抽象物,是量子經濟學基礎。

1.在物價、匯率、股市上動作,以無形之手掠奪他國財富搞垮他國經濟。通過陰流子手段控制資金會取得軍事戰爭掠奪實物財富的倍乘效果。

2.境外資金潛入中國加劇流動性過剩

這猶如暗渡陳倉,運兵中國作戰,是地道的貨幣戰。大量外資進出必將削弱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能力。

3.境外炒作資金的動機動向

國外游資不是來支援中國經濟建設的,是來逐利的,甚至是來掠奪中國財富,顛覆中國經濟的。據說通過上市國企,資產已外流2萬億元啊。

(三)市場戰:用貿易壁壘、世貿規則、拉幫結派控制市場份額等是經濟列強的慣用伎倆。應對辦法雖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條還是基于優質低價開拓市場占領市場。這就要求中國國民勤儉節約,增強國力。同時提高利用國際法的能力,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四)公關戰:境外資金所有者和管理經營者抱團、滲透到中國重要的經濟組織中去、與政府共生與官員勾結、聘用學者發表影響政府決策的言論。

三、戰略原理

(一)遵循531理論與問題基礎論點發生對稱中和反應的原理[3]

經濟發展一般原理是問題基礎論點(主要包括經濟基本問題、三大要素二個根本點、總矛盾等)與531理論(主指計消市產模式、力-消-產順序周期律、陰流子手段等)發生對稱中和反應后釋放出能量驅動社會經濟發展。

(二)用計消市產模式[4]替代國際經濟理論擺脫其經濟法規的控制

資本主義經濟理論與管理方法是在經濟危機的教訓中發展起來的,產生得早思想落后,擺脫不了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命運,但往往通過輸出、轉移國內經濟災難到新興市場國家而短期避免危機。由于邊際消費傾向和謹慎動機、投機動機等作用,凱恩斯有關國民收入用于投資和消費的矛盾論會使投資越來越多消費越來越少,人為降低生產服務消費率,是導致生產過剩進而內生經濟危機的一個機制。

我們應實行計消市產模式協調好GDP規模、質效和公平三者間關系。一是用計劃消費統籌協管有關安全穩定的經濟問題,在計劃消費制度下實施全社會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場生產激勵競爭和規范企業經濟活動,讓市場與生產全面放開,采用超資本主義方式激勵機制。

(三)鼓勵升官發財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環境

解放思想認可升官發財的積極一面,鼓勵每一位士兵當將軍,使升官發財與法治行為結合實施。但同時必須建立多快好省建設TMS社會[5]的政績考核體系,其中生產服務消費率、零失業、CIP(投資置業系數)[6]等是重要經濟指標,而GDP、CPI等應改成參考指標。在當前,以科舉資格、競聘崗位、契約考核、法治行作前提的升官發財作激勵力,使官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消費服務而謀劃公共項目建設,以已有的公共規模消費帶動陰流子放量使用,通過放大陰流子流量擴大就業和個人收入,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稍微泡沫式繁榮。

除上述創建特色自然理論、制度外,還應以靜制動應對經濟侵略,穩定經濟大局使物價、人民幣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時間一長就會套住投機資金變其為投資。

四、戰術技巧

戰術技巧的總思路是,控制物價、匯率股市,掌控足夠的資源能源;鎖定境外游資使其進入時間拉長,當利潤略高于利率回報時,投機就變為投資。

(一)自主控制人民幣升值的步伐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時國內勞動力價值也應升值。但這必須自己掌握控制權,做到人民幣平穩緩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資和總體工資水平。這樣做,就是不讓逐利外資大量涌入國內造成CPI連年高漲,不讓國民勞動力創造的利潤被外資洗走。

人民幣升值是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上漲的必然,可順應國際要求因勢利導地繼續維護人民幣的穩定并減緩升值,但決不能讓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逆轉出現。這樣,人民幣才能成功走向國際充貨行列而立于不敗之地。

(二)救市治市維護滬指在4000~8000點間運行(注:本文寫于奧運前,現已錯過時機,參數應修改為止跌而緩升)

股市是物質的,準確地說是陰流子運動場。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過融資形成全社會共有經濟,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級基礎;二是通過投資者擇行業擇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資源,提高資金、資源利用率,產生效率利潤;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過調控股市可調整貧富結構。奧運行情的出現意味著戰勝了國際敵對勢力,維護滬指在4000~8000點間小幅波動,不給外資下抄底上套現的機會,使其進退二難。股市是虛物質的而不是影子,是可以救起的?;诠墒腥蠊δ埽潜仨毦仁械?。目前救市是一場同外國顛覆中國經濟勢力的較量。就目前來說,空方近乎耗盡,沒多少可賣的籌碼了,中國有黨領導的十億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戰勝不了的,因此救市必成,如果政府想要有奧運行情就會有。調節印花稅是調節股市活躍度、表明政府態度的一種手段,不能說無用。但如政府調動社保、財政等儲備資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贏利。

(三)穩定樓價的重要性

樓價雖然超前上漲,但土地資源是無價之寶,從長遠來說樓價是無頂的,因此應長期穩定樓價,使其較長時間在現價水平上下波動,讓套現外資又回來投資,保衛金融系統性安全。

(四)調整物價結構控制通脹穩定物價

控制物價上漲的同時也不讓物價大幅滑落,但應集中精力調整物價結構以改善人民生活,按節能減排的策略補償環保綠化,尋找和開拓新能源,促進產、消平衡。

(五)將盲目的流動性過剩轉化為有計劃的社會基礎投資

隨著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減息,涌入中國市場逐利的外資越來越多,勢必加劇中國的通貨膨脹,因而應減緩人民幣升值停止加息轉而緩慢減息。為控制CPI,對流動性過剩做到收放自如,勢必提高準備金率。央行提高準備金率回籠的貨幣不能擱置倉庫,否則就是將人們的能力信譽束縛廢棄,就是打包欲望壓縮消費。因而,我們應將回籠的資金投資到社會公共設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礎建設上;投放到自由民間資本不感興趣的利潤洼地,用于回補經濟過冷的行業;用以增強國家計劃消費和調控貧富差距的力量。這樣不僅不會收縮生產與消費,反而能收縮自由資本的盲目流動性并保持GDP規模朝著改善產業結構、人民生活的方向穩步增長。如此,國際眼紅中國經濟發展并企圖限制中國經濟超越他們的國家就會成徒然。

(六)劃分生產幣與消費幣

為保障生產為消費服務,使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合理匹配,應將國內貨幣劃分為生產金和消費金二種,并使消費金經消費市場后將消費信息載入生產市場。這樣做,就是要防止流動性資金,特別是境外炒作資金擾亂產、消結構,進而累積生產結構性過剩而消費結構性不足的經濟危機。

(七)基于抑制貧富差距疏通產-消通道[7]的思路

由于富人是少數,生活再奢侈,消費總量也有限;窮人雖多卻又消費不起,再多窮人的勤儉生活,消費總量也同樣有限。因此,消費規模落后生產規模,二者比例嚴重失衡,或消費不足或結構性失衡在現經濟政策下是必然的。在分工合作的社會關聯經濟條件下,勞動成果的儲備基本是富人權利,天天勞動仍衣食難保是窮人無法自控的事。當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分配不公就越加惡化,貧富差距就越大,消費結構與生產結構就越加不平衡,勞動者尤其失業者經濟自控力就越差。結果是,經濟越發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資源,不需求者卻難以處理多余的生活資源,從而產-消通道不暢,經濟危機就越來越近。由此可知,貧富懸殊是問題的關鍵。只有基于財產所有權與使用權適當分離的原則建立公平分配機制,抑制貧富差距疏通產-消通道,才不會給敵方乘虛而入搞垮中國經濟的機會。

(八)不斷加工資降利潤,出口價不隨人民幣升值而變高

提高產品的人力成本降低產品利潤即加薪降利,不給游資獲取勞動人民血汗的空間。以按勞按需分配相結合原則提高低保、退休工資、勞動者工資以疏通產-消通道。產品按原美元估價換算成人民幣出口,出口產品價格不隨人民幣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九)圍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資

誘入外資為經濟建設服務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目的,但須以技術、行政手段監控游資動向,鎖定法治投機炒作顛覆我經濟的外資,盡可能掌握這些資金的監管權,使其轉而為中國經濟建設長期服務,在若干年后讓其取得合理回報退出。立法治理境內外利益攸關者抱團公關,不給其炒作獲取超企業平均利潤的差價機會;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資源無限變現、控制土地過快開發,不給游資通過市場掠奪天然資源、國家庫存的機會。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網.美不顧一切再次降息給中國設圈套破解難度大[EB]..

[2]金小明:論陰流子經濟學[J].遠東中文經貿評論(新加坡),2006(1):129~134.

[3][5]金小明.531系統理論[J].馬慶國.2005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發展報告[C].

篇(5)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边@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睹绹倏迫珪分赋觯骸罢辉~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睉斨赋觯@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在具體思路上,筆者認為按內涵與外延去尋找構建學科體系的思路也許是一條出路之一。這里有一個“個別――一般――個別”的認識辯證法。具體來說,可以先把方方面面的公共管理羅列出來,進行歸類分析,然后再提煉出貫通所有類型的共同點。按筆者管見,先找出公共管理的“三界”(如上述),再綜合貫穿“三界”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大體有:(l)公共管理及其相關概念分析;(2)公共管理的邏輯起點:公共問題;(3)公共管理的歷史發展:傳統與現代;(4)公共管理的組織機構:國家、政府、社會組織;(5)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公共選擇、委托、交易成本;(6)公共管理的基本職能:職責、功能與任務;(7)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圍:公共物品、公共服務;(8)公共管理的運作過程:決策、執行與監督;(9)公共管理的保障:戰略、策略與方法;(10)公共管理的抽象行為:公共政策與政策分析;(11)公共管理的物質基礎:稅收與公共財政;(12)公共管理的行為規范:道德與法;(13)公共管理的績效評估:定量與定性,公共與效率。

篇(6)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睉斨赋觯@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傊?,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边@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篇(7)

【關鍵詞】食品安全 市場秩序 外部性 信息不對稱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理念已經從吃飽轉到吃好上,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提高。農業部新聞辦公室日前了2007年第四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全國37座城市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4.7%;36座城市豬肝和豬尿樣品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合格率為1.6%;22座城市水產品中氯霉素污染監測合格率為0.2%;22座城市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污染監測合格率為4.3%。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多次安全調查顯示,食品安全一直高居榜首,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民生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國外研究現狀

西方國家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經濟學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王志剛,2003),80年代的研究主要在管理模式上,強調經濟效益及成本分析是提高食品安全及質量需求的主要方法。1986年Katherine Clancy在相關著作中主要關注消費者對公共政策的反應。1987年美國康耐提卡大學成立了一個地區研究項目,有組織地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消費者個人特征影響其接納信息和應用風險信息的能力。Caswell從1988年開始在康耐提卡大學從經濟學角度就食品質量安全以及營養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先驅性研究。1989年Tanya Roberts和Van Ravensway觀察到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流程原因,認識到政府規制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影響。1998年Riston和Li Weimai從保持可接受程度的食品安全的金融含義的角度出發,提出安全和成本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認為人們期望食品安全的程度應該有一個安全的最優水平,但由于風險知識不對稱、食品安全是公共品、食品安全的社會成本以及客觀科學根據和消費者觀念的不一致等原因,幾乎很少市場經濟的方法可以提供這種最優水平。

美國學者Jone Antle在1995年運用經濟學分析工具和框架對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規制進行了深入研究;1998年對食品生產部門進行高效率食品安全規制分析;1998年分析了政府和廠商采用HACCP規制措施對于提高肉類產業質量成本的影響,分析了食品產業的產業組織和生產結構對于食品安全的影響;1999年對食品安全規制在工廠層面上的成本和收益進行了深入分析;2000年對政府在肉類產業實施食品安全規制的成本進行了研究;2001年對食品安全進行了全面的經濟學分析。

目前,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已經深入各個領域,包括具體行業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廠商行為、消費者行為、政府行為和獨立機構行為以及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與食品安全標準和認證的關系等。

2、我國研究現狀

在我國,2004年由周應恒和霍麗最早使用“食品安全經濟學”的概念。目前我國經濟學界對食品安全的研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李懷(2005)、程言清和黃祖輝(2003)、劉小和(2003)、喬光華和辛盛鵬(2002)分別研究了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招回制度、食品安全標準、HACCP體系等,并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提出了相關建議。張云華、孔祥智和羅丹(2004)應用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從交易成本、風險和不確定性及消費者需求與企業質量聲譽的角度,建立了一個簡化的兩階段食品質量安全契約模型,為安全食品供給的食品產業縱向契約協作提供了一個理論分析框架。鄭風田(2003)認為我國應該由糧食安全戰略向食品安全戰略轉向。李標(2004)從“反公地悲劇”出發主張減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趙農和劉小魯(2005)從政府進入管制方面實證研究了市場進入管制對于廠商最優質量水平和市場質量水平的影響。岳中剛(2005)從消費者、廠商、政府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原因入手分析了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安排的變化。程啟智和李光德(2004)從制度變遷的角度研究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歷史變遷問題。賈利(2002)從我國食品安全形式逐漸惡化出發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在于市場使用和政府失靈同時存在。林鏑等(2003)提出了加強食品產業鏈的安全管理的思想。

從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我國學者主要從對發達國家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廠商行為的研究及政府規制與監管三方面來研究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從這些研究中我們依然無法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較為系統的理解及解決框架。本文希望能從食品供應鏈的源頭――農產品市場的秩序建設角度出發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農產品市場秩序的經濟學分析

社會秩序是“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的行動結構”,即參與其間的個人遵循一般性規則并進行個人調試而展現出來的作為一種結果的狀態。因此,市場秩序作為社會秩序的一種,可定義為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市場秩序的構成要素按照特定繁榮市場交易規則安排行為所形成的一種秩序狀態。在有秩序的市場經濟活動中,個人對他人的行為就具有穩定的預見性,秩序鼓勵著信賴和信任并減少合作成本。秩序是市場高速運轉的前提,完善的市場秩序能夠防止不利于改進社會或個人健康、安全的行為出現。

農產品市場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經濟學研究都將農產品市場作為最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但是農產品的質量信息在買者和賣者之間是不對稱的,農產品質量也不盡相同,所以農產品市場也并不符合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完善的農產品市場秩序能夠調整由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市場失靈,保護農產品市場的公平交易,實現農產品市場給全社會帶來的最大化福利,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指從事一項經濟活動的私人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成本(社會收益)不一致的現象。依據成本和收益不能內生化的方向不同,外部性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消極的負外部性,另一種是積極的正外部性。食品安全問題上存在的外部性問題也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兩個方面:市場上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家對生產劣質食品的廠家產生的正外部性;生產劣質食品的廠家對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家產生的負外部性。

(1)正外部性的具體表現。安全食品的廠家生產了安全的合乎市場標準的高質量的食品,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食品的同時也帶來了食品消費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這種行為提高了整個市場的社會效應,就此產生了正外部性。與此同時,安全食品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正面印象,當消費者不能準確地分辨優質產品和偽劣產品時,就可能憑借安全食品廠商留給他們的印象去購買食品,其實買到的是劣質食品。結果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家對生產劣質食品的廠家也產生了正外部性,無形中助長了劣質食品在市場的流通,同時因為劣質食品的成本較安全食品要低,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占據了安全食品的一定市場份額,從而使生產安全食品廠家的利益受到損害。

(2)負外部性的具體表現。消費者購買到的劣質食品不只損害其身體,在其心理上也造成了購買陰影,而且同樣的感覺在消費者間的傳遞容易產生一種避免購買此類商品的癥候群現象,同時對市場上所有此類商品產生懷疑,使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家的利益受到損害。

由以上分析可見,由于市場中出現的外部性現象,使得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商的利益受到損害,市場份額和收益都下降;而那些生產劣質食品的廠商也因為外部性現象的存在獲得了上升的市場份額,市場趨向有利于后者。這必然形成市場導向,引導市場的資源配置向劣質食品轉移,安全食品在競爭中逐漸減少,于是出現劣質食品充斥市場、排斥安全食品的困境,導致市場失靈,最終破壞市場秩序。

2、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對稱分析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充分則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掌握信息貧乏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從傳統的農產品市場到現代金融市場等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問題,只要有市場交易,就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食品交易市場,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才會導致不安全食品問題的出現。

(1)信息充分的市場。假如食品交易市場是個信息充分的市場,那么食品的安全品質就很容易被獲得,就像簡單問題的表象一樣容易被人們所識別。消費者對于安全食品的消費就將符合主流經濟學中消費者行為理論,他們既按照偏好在收入及價格約束下購買所需數量的安全食品,同時廠商也將根據時常需求和成本分析向市場提供安全的食品。

(2)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在實際生活中,食品市場是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消費者對于某些不安全的食品,無論是在購買前還是在消費食品后都無法及時準確地識別其對健康的影響。生產者跟消費者對于商品信息的掌握量是不同的,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的信息,從而使消費者在自我保護方面處于弱勢,而一些生產者就可以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實施機會主義,欺騙消費者,從而導致市場失靈,使不安全食品充斥市場。

(3)信息不確定的市場。某種程度上,食品市場不僅是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同時也是信息不確定的市場,有些在市場上流通的食品,生產者并沒有比消費者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如因為農藥殘留導致的不安全食品,生產者也不一定知道在其商品中殘留農藥的多少及其是否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又如“蘇丹紅事件”中,初期生產商也并不比消費者知道的多。因此,盡管生產商在生產流通流域比消費者掌握的信息多,但是對于食品的安全信息他們有時同樣面臨著不完全確定的問題。即使生產商完全掌握了這些安全信息,也不能保證該信息能夠完全準確的傳遞到消費者那里,而且其傳遞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三、解決食品安全的對策

要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首先應抓住食品供應鏈的源頭――農產品市場,通過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秩序來達到解決市場失靈、保證食品安全的目的。

1、維護農產品市場秩序

農產品市場秩序的維護需要依靠農產品市場的內部市場規則,主要依靠農產品市場的相關制度安排,這些制度能界定和保護產權、降低交易費用、保護農產品市場公平的市場交易,建立農產品市場的競爭秩序、建立有序競爭的農產品市場。要做到規范安全的市場秩序,就必須做到優價優質。創立并維護安全農產品的市場聲譽,政府有重點的對安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指標進行抽檢,通過嚴格的獎懲措施,加大生產者的違規成本,提高消費者對安全農產品的信任度。整合現有安全農產品管理部門的各項職能,合理分工,使消費者更容易辨識安全農產品相關信息,同類國家級安全農產品的認證職能應盡早合并,并統一相應安全農產品標識。通過用消費者能簡單讀懂的信息來提高農產品市場的信息對稱,建立信息公開的相關制度安排。

2、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

食品本身的特性決定了食品在流通消費領域的安全性極易受到影響,因此,只有嚴格控制流通環節食物的安全性才能確保整個食品鏈的安全。對于農產品市場的物流體系的建設,要重視以農產品物流為主導的農產品生產性物流,即產前、產中、產后物流,為農產品提供多層次、多功能的社會化、一體化服務,形成較長、較粗的農產品供應鏈系統。其建設可以從政府及農產品物流企業兩個角度出發。從政府角度來講,要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儲運工具和設備的開發生產等;大力培育與壯大農產品物流主體,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快物流的標準化建設,把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納入規范化、標準化軌道。從農產品物流企業的角度來講,要改進和提高農產品物流技術,改進包裝技術,加強在路途中的冷凍保鮮技術以及農產品物流增值技術的研究;加強農產品信息化建設,實施供應鏈管理;優化整合農產品物流系統;進行農產品物流品牌化經營;實行農業產業大生產大流通;加快農產品流通標準化進程;開辟電子商務下的農產品物流新模式;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延伸農業化產業化鏈條。

3、健全農產品市場信息化

農產品質量信息分布不對稱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直接原因,因而需要有效地制造和傳播有利于消費者分辨的正確的市場信息,只有消除了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失靈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家想盡辦法使之與其他生產不安全食品的廠家區分開來,消費者依據此種信息來確定其是否愿意購買,從而達到優質優價,使生產不安全食品的廠商與生產安全食品的廠商不能形成博弈,減少逆向選擇行為,改變安全食品在市場中不利的局面。在信息不對稱的農產品非價格競爭上,市場準入制是政府實施主體的制度設計。對農產品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約束農業生產者的質量行為,并為消費者提供依據。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是一種政府行為,是一項行政許可制度,其通過政府向消費者傳達正確的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機制,主要是嚴把市場入口的產品質量關,使符合一定質量標準的產品可以進入市場,不合格的拒之門外。重視農產品的全程監管,加強標準檢測認證等支撐體系建設,積極推廣農產品認證標簽制度,嚴懲違規行為。

4、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政策監管

市場失靈情況下存在的問題是自由市場機制自身不能完全解決的,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動進行調整,更正自由市場機制下產生的不利影響。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場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薄弱的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制。對于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失靈,除了依靠規范的市場秩序,更主要要由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監管來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

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完善法律法規以及執法體系,加大懲罰力度。在完善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實行責任追蹤制度,如果消費者在購買和消費其產品的過程中對其健康造成損害,要追究生產者和提供者的責任,賠償消費者的損失。由此來增加生產和銷售不安全食品的機會成本,使其從事這種行為的預期收益小于預期成本,從而遏止這種行為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提高消費者對市場質量水平的消息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 馮立果:食品安全問題:市場分析與規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

[2] 王兆峰、張海燕:民族地區農產品市場創新建設與民族貿易發展研究[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

[3] 劉寧:我國食品安全社會規制的經濟學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6(3).

[4] 周應恒、霍麗:食品安全經濟學導入極其研究動態[J].現代經濟探討,2004(8).

[5] 蒲應龔:兼顧食品安全和農民增收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J].中國農學通報,2007(4).

[6] 李蘇、韓科峰:農產品市場中的“檸檬”現象[J].市場論壇,2006(2).

[7] 李勇、任國元、楊萬江:安全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及政府干預[J].農業經濟問題,200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下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日韩成人极品在线内射3p蜜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亚洲av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体育生gay自慰网站|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tube|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 内射毛片内射国产夫妻|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各种少妇正面着bbw撒尿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口述|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国模大尺度啪啪| 性中国熟妇videofreesex|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久|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