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 16:39: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理財投資政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企業 財務政策 管理 選擇
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企業財務政策不能充分地供企業選擇,它以國家為主體被強制執行,其行為是一種被動行為,企業缺乏獨立自主經營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確立了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尤其是確立了具有法人地位的財務主體,企業財務行為變得積極和主動。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財務政策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保障了整個企業經營政策和財務目標的實現,對公司的理財行為起到了規范和優化作用,使企業的理財效率得到提高。
一、在企業管理中,財務政策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財務政策是指企業為了達到理財目標,財務主體對財務對象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有意識地改變。因具有國家和企業兩個不同的主體,財務政策也有兩種不同的目標取向和表現形式。
(一)相對于國家主體
財務政策的執行具有強制性,它是國家為了規范企業財務而采取的一系列財務規則和制度等形式。規范和限制企業財務活動,在宏觀經濟政策上進行配合,這是財務政策的基本目標。從財務政策的內容分析,資金的來源形式和管理的規定、成本開支范圍和標準的規定、固定資產折舊辦法的規定、現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利潤及其分配政策的規定等是其包含的內容;從財務政策的表現形式分析,《企業財務規則》和各行業的財務制度是其主要內容。
(二)相對于企業主體
財務政策的選擇具有自主性,它是以國家財務政策為指導的一套自主的理財行動指南,是企業根據總體目標和現實要求所制定或選擇。調整企業財務活動和協調企業財務關系,配合企業經營政策,使企業財務效率得到提高是其基本目標。從財務政策的內容分析,營運資金管理政策、風險管理政策、融資管理政策、投資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是其包含的內容;從財務政策的表現形式分析,它是一套內部財務制度,具有自主和靈活性。
二、企業財務政策的選擇
企業財務政策涉及到很多方面,從理財內容進行分析,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融資管理和股利管理是其主要內容,相關的財務政策就有風險管理政策、投資管理政策、營運資金管理政策、融資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以下就如何進行財務政策選擇展開討論。
(一)風險管理政策及其選擇
在各公司的投資、融資、營運資金和股利管理的全部理財活動中,都客觀地存在風險,并且對公司財務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從理論上講,愿意冒險、中庸之道和回避風險是決策者對待風險可采取的三種態度,可供選擇的風險管理政策有以下三個方面:
1、冒險的風險管理政策――控制風險政策。采用此種政策,要正視風險,公司在經營管理中,為了減少因發生風險可能給公司造成損失而極力采取相應措施來控制風險,這種風險管理政策在實踐中采用較多。
2、保守的風險管理政策――回避風險政策。在現實中,因為客觀存在著風險,并且與報酬緊密聯系,這種政策很少被采用,沒有風險也就沒有豐厚的報酬,那些回避風險的決策者,他們衡量各種被選方案優劣的標準是沒有風險,這種風險管理政策不會被成功的經營管理者所采用。
3、轉移風險政策。用轉移的方式,把某些可能發生風險損失的財產或項目轉出企業,將較為保險的財產或項目交換回來。像通過參加保險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通過轉手承包把有風險的項目轉包給他人等都是這種風險政策。
(二) 投資管理政策及其選擇
現代公司理財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投資管理,在指導投資管理時,投資管理政策的選擇非常重要。投資管理政策是對企業長期投資所作出的總體規劃,使企業在長時期內生存和發展。在選擇投資管理政策時,企業應考慮的幾個原則:①從屬性原則;②長期性原則;③導向性原則;④風險性原則。
按性質不同,企業投資管理政策可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
1、穩定型投資政策。它對于近期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企業比較適應,是一種維持現狀的政策。
2、擴張型投資政策。是指企業的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新的產品和經營項目增加,具體包括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和多樣化成長。
3、緊縮型投資政策。該政策又分為完全緊縮型投資政策和部分緊縮型投資政策兩種。
4、混合型投資政策。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同時采取的政策,如擴張、穩定和緊縮等。
(三)營運資金管理政策及其選擇
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和這兩者之間關系的總體安排是營運資金管理政策所涉及的內容,公司短期籌資與投資的具體體現是營運資金。營運資金管理政策一般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冒險型。最小的凈流動資本和最大的風險,具有最低的總成本和最高的收益;②穩健型。最大的凈流動資本和最小的風險,具有最高的總成本和最低的收益;③正常型。其收益和風險介于冒險型和穩健型之間。任何企業都應根據自己對待收益與風險的態度在這三種政策之間進行選擇。
1、冒險型營運資金管理政策。由于缺乏足夠的短期資金,公司的短期能力有限,這種政策具有最大的風險。
2、穩健型營運資金管理政策。公司正常的經營過程中產生短期資金,公司不可能把它們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上,在實際運用中,這種政策會遇到很多困難。
3、正常型營運資金管理政策。這種政策能使公司不能償付到期款項的風險減少,但要求公司對資產變現和負債的到期結構能準確銜接。
(四)融資管理政策及其選擇
選擇負債融資還是融資,以及如何決策融資的比例,是融資管理的實質。在制定融資管理政策時,決策通常是根據財務經理的經驗和判斷能力而作出,但要注意幾個問題。
1、以資本結構的優化為基礎來選擇負債經營政策。如下是判斷資本結構是否“最優”的兩個標準:①最小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②最大的公司總價值。
2、對影響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影響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有: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②公司的風險程度;③管理者的態度;④銷售的穩定性;⑤公司所處的行業;⑥貸款者的態度。
3、對融資的每股進行收益分析。對每股收益的變化進行分析,可以判斷資本結構是否合理,如資本結構合理,則能提高每股收益,如不合理則相反。
負債融資會給公司經營帶來正面和負面的雙重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適度的負債可以產生財務模杠桿作用,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資金成本,公司利潤多少與否,負債資本都是固定的利息,當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比利息率高時,公司的每股收益就會提高;但如果負債過大,公司的財務風險會明顯加大,容易陷入財務困境。
(五)股利管理政策及其選擇
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是否相關,這是股利理論研究的焦點。現在存在著股利無關論和股利相關論這兩種著名的股利理論。事實是不管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是否有關,股利政策都是的一項重要的公司收益分配管理政策。
在選擇公司股利政策時,應從公司的內部和外部有關因素綜合考慮。①內部因素:籌資能力、盈利狀況、變現能力、投資項目和償債能力等;②外部因素:股東要求、法律限制、債務合同約束、通貨膨脹等。
針對以上不同的內外因素,有不同類型的股利政策:
1、股利穩定的政策。較長時期內,股利支付額不隨公司盈利情況的變動而變動,而是固定在一個已定的水平上。實施該政策,可以使股票投資風險降低,股利的收入和支出也便于股東安排,投資者對未來股利的不安全感可以消除;但該政策也有局限性,股利支付時不能緊密聯系公司的盈利情況,如盈利下降公司容易出現財務危機,對股利的穩定性有影響。
2、股利變動的政策。隨著公司盈利的變動,股利支付額也變動的股利政策。實施該政策,可以減輕公司財務壓力,“多盈多分,不盈不分”的原則得到體現,股利支付能緊密聯系公司的盈利情況;但容易使股東感到公司經營不穩定,對股價有影響。
3、低正常加額外股利政策。在一個既定且較低的水平上固定股利支付額,當公司經營較好時再增加一個額外的股利支付率。這種政策有很大的靈活性,結合了穩定股利政策和變動股利政策的優點。
4、剩余股利政策。此種股利政策是先把公司的盈余用于盈利性投資項目,再把剩余部分發放股利。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最佳資本結構和較低綜合資本成本的保持,當股東對股利和資本收益無偏好和投資收益率大于股票市場報酬率時,公司能達到最大的價值;但這種政策具有較大的變動股利支付率,股東對公司的信心容易受影響。對于某個公司,如果盈利性投資機會多和盈利水平高,適合采用這種政策。
參考文獻:
[1].程宏偉.隱性契約與企業財務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老年理財需注意啥?
由于年事已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患病或發生意外,需要相應的醫治費用。發生這類情況,既影響自己的生活,還會累及子女。老年人可選擇投保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以便在發生不測時減輕自己和子女的負擔。
老年人在投資理財活動中,應關注國家投資政策導向和利率水平的變化,進行綜合分析,確定重點投資品種和各種投資的比例。根據老年理財的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原則,應將用于養老的資金重點投資在免征利息稅的國債、金融債券、貨幣市場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等品種上,比例宜控制在投資總額的40%左右;考慮到資金的靈活調度,投資儲蓄的資金比例亦應控制在投資總額的40%左右;對于部分家庭經濟寬裕,又具備金融理財知識和良好心理素質的老年人,如手頭積蓄較寬松,可將少量資金用于股票、收藏等風險投資,一般應控制在20%以內。
同時,老年人在理財時要注意投資期限,即便是相同的收益率,由于期限不同,投資時就要充分考慮。有的老年投資者過分偏重短期理財產品,但如果短期品種到期后沒有及時找到合適的產品,就會產生資金閑置期,其綜合收益就不如長期品種。很多老年人沒有充沛的精力和快速的反應力及時分辨投資品種,因此要注意準確選擇投資品種的期限,宜采取“長短結合,統籌兼顧”的原則,按照資金使用的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
老年理財警惕“五大險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理財活動中,少數老年人由于對新事物、新知識了解甚少,缺乏科學理性的分析能力,加上防范意識薄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老年人理財切記避開以下“險區”——
一、輕信他人貪小便宜。目前,“馬路騙子”的騙術花樣百出,有的故意在路邊丟棄假錢幣、假文物,引誘他人上鉤,然后以“見者平分”為由,詐騙錢財;有的利用過期作廢、不可兌換或偽造的外幣,通過“串通表演”手法進行誘騙。一些老人由于“貪便宜”心理作怪,容易上當失財。天上不會掉餡餅,老年人防騙先要戒貪心。
二、圖高利息集資。近年來,非法集資案時有發生,有的地方民間借貸活動活躍,集資人往往承諾支付15%~20%的年利息,甚至會約定支付更高的利息。一些老年人為獲得高利息而對其情有獨鐘,而一旦非法集資或民間借貸砸盤,不但得不到高利息,還會血本無歸。
三、隨意放債。俗話說“六十不放債”,意指老年人不宜借錢給別人。有的借款人不守信用,借錢時說盡好話,信誓旦旦,可一旦把錢借到手,便以種種理由推拖,即使有錢也不愿還款。因此,老年人一般不要隨意借錢給別人。
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運行機制的構成要件可以概括為決策機制、信息機制、動力機制和監督機制四個方面,它們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財務決策機制是指財務決策權力的形成規范和規定;財務信息機制是指財務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和評價的規定;財務動力機制則包括所有保證決策付諸行動,保證財務目標實現的規范和規定;財務監督機制是指對財務運行過程中的決策失誤、信息失真、動力失效等與預期財務目標背離現象的識別和校正機制。
財務運行機制的系統結構是相對穩定的,而財務管理的對象卻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財務運行機制運行的環境條件不斷變化,所以財務運行機制的效率不僅在于完整的系統結構,也取決于運行過程中的動態協調能力。財務運行機制的動態協調涉及三個方面的基本問題:協調主體,協調內容,協調目標。
一、財務運行機制的協調主體
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是公司的法人機關,對股東大會而言它是執行機關,對經理層而言它是決策機關。在財務運行的動力機制中,董事會起著動力傳導“中繼站”的作用;在決策機制中,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監督機制中,它起著“交換機”的作用。從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與財務運行機制中的作用分析,董事會當然是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運行機制協調的主導力量。盡管其他財務管理主體在理財中也會進行局部或部門之間的運行協調,但真正能夠對財務運行機制進行整體和全程協調的只能是董事會。
二、財務運行機制的協調內容
1、理財程序協調。公司理財的程序一般包括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評價三個基本環節。理財程序協調是為了消除環節之間的脫節現象,使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評價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建立財務運行責任關系,其歸宿是實現出資人資本保值增值目標。(1)財務計劃協調主要包括:出資者財務目標與經營者財務目標的協調;長期財務目標與短期財務目標的協調;財務目標在各層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財務控制的目的是保證財務計劃的落實與目標的實現,財務控制一般包括確立標準、衡量績效、糾正偏差三個步驟。(2)財務控制協調主要包括:季度和月份財務實績與年度財務目標的協調;部門實績與公司整體目標的協調;責任目標與修正目標之間的協調。財務評價的目的是確認或解除經營者的經濟責任,在分析報告期財務狀況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性改進意見。(3)財務評價協調主要包括:實際績效與獎懲標準間的協調;實際績效與財務目標之間的協調;本期財務評價與下期財務計劃之間的協調等。
2、理財內容協調。公司理財一般包括籌資、投資、資產營運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內容。理財內容協調的目的在于按資本運動規律的要求進行理財,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理財內容協調主要包括:籌資與投資之間的協調;投資與資產營運之間的協調;資產營運與收益分配之間的協調;收益分配與籌資之間的協調;投資與分配之間的協調;籌資的規模、結構、成本及時機的協調;投資規模、結構、方式及時機的協調;資本營運中的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收益與成本之間的協調;收益分配中各主體利益的協調等。
三、財務運行機制的協調目標
財務運行機制的協調不僅需要發生大量費用,而且需要董事會有足夠的協調能力。所以,財務運行機制協調的目標應著眼于確立公司財務政策、建立財務反饋機制和預警機制,把運行機制的動態協調寓于企業的規范運作之中。
1、確立公司財務政策。公司財務政策是公司董事會根據財務目標和理財環境制定的財務方針、策略,是財務管理工作的行動指南。財務政策應具有相對穩定性、連續性和針對性。財務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籌資政策,是關于籌資規模、方式和渠道、籌資風險防范、資本結構設計與調整的一系列問題的規劃與策略;投資政策,是關于公司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時機、投資方式、投資結構的安排與謀劃;資產營運政策,主要是對流動資產的配置和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收益分配政策,包括企業的稅收籌劃、股利政策和留存收益等事項的策劃。
2、建立財務反饋機制。反饋機制是指以系統活動的結果來調整系統活動的作用方式。建立財務反饋機制,一方面是及時獲得企業財務狀態信息,反映管理當局對董事會決議的貫徹情況和受托責任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是及時貫徹針對反饋信息所做的政策調整。財務反饋機制的關鍵是建立規范靈活的財務會計系統,確定定期與適時的信息報告制度。
3、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預防財務失控、確保財務安全是財務運行機制的首要目標,所以,進行財務運行機制的動態協調,必須建立起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及時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把財務運行過程中與財務風險密切相關的財務指標聯系起來進行風險控制的方法。
(1)籌資成本與投資收益聯系控制。任何資金進入企業均應視為是有成本的,資金一旦進入以后,則資金成本就是確定的,它包括籌資費用和約定的資金占用費。籌資活動成功與否,既要看是否以較低的成本取得資金,還要看籌資以后的投資收益是否高于資金成本,顯然后者更重要。投資收益的高低表明投資項目對資金承受能力的大小:如果投資收益高,則對資金成本承受能力強;投資收益低,則對資金成本承受能力弱,甚至無法補償資金成本。所以,投資收益應作為評價籌資成敗的首要標準。但企業在進行籌資活動時,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往往是不確定的,因此必須結合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現金流量等因素進行投資收益預測,盡可能準確地計量項目的投資收益,在此基礎上對籌資方案進行評價。如果投資收益大于籌資成本,則企業有利可圖,籌資成本與投資收益聯系控制就是要確立投資收益對籌資方案的否決機制。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金融理財;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1-0065-03
在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地分布的地域很廣,且各具民族特色,以苗族為例,苗族從古至今都有“以錢為飾”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錢”飾與銀飾是同時步入苗族服飾領域的。貴州非白銀產區,歷史上的銀飾加工原料主要為銀元、銀錠,也就是說,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經年累月。積攢下來的銀質貨幣,幾乎投入了熔爐,這種通過“以錢為飾”所流露出來的夸富心態,對于苗族銀飾的審美價值取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銀飾最基本的三大藝術特征,即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 [1]。
從上述的情況看,苗族居民在經過辛勤勞動后所獲得的財富全部或者說大部分用于了身上的裝飾,而這種裝飾是將伴隨她們的一身。也就是說,這只是用于一種夸富的心理。而這種情況在貴州省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都存在,只是反應的方式不太一樣而已。但我們從中也可看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他們在通過辛勤的勞動獲取了資金后,而相當部分的資金用在了服飾上,難道是他們真的很富裕了嗎?我們通過以下幾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以下數據來源于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省調查總隊的各年《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通過這幾組數據可看出,在貴州農村普遍的地方還是處于相對貧困,而貴州的廣大農村很多的地方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因此可以看出我省的少數民族居民還處于比較貧困的境況。他們的收入情況并不是那么樂觀。
當然,我們也看到,隨著一些傳統觀念在改變,例如以前在家支內不言商、不言利的群體文化觀念,經濟行為上的重義輕利,不講經濟核算,還有,民族好客消費心理的嚴重,來了客人殺雞宰豬,請客要吃幾天幾夜的習俗消費,既耗費時間成本,又浪費了家庭發展基金 [3]。這一些習俗在不斷改變。同時開始大量外出打工或進行一些商品的交易,這些改變為少數民族居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我們也應看到,傳統的觀念始終還是或多或少的影響著人們的經濟思想意識,同時由于家庭人口較多、打工收入有限、商品交易量不大、經濟方面的信息較為閉塞等原因,較為嚴重地影響到了人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除了列舉的上述原因之外,筆者認為,通過辛勤勞動賺到的資金沒有較好的和更多的投資方向,尤其是金融理財方面的投資方向,也是影響少數民族居民收入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調查,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造成:
1.農村的少數民族居民金融知識有限,理財意識淡薄。農村居民對金融投資政策普遍缺乏了解,絕大部分居民沒有接受過投資理財的專業培訓,熟悉金融投資收益計算、收益方式以及風險控制分析的專業人才在農村地區更是鳳毛麟角。
同時適合投資理財需要的產品品種少,導致個人投資渠道狹窄。目前在少數民族居住的農村地區開辦的投資理財產品不及城市的1/3,許多投資理財產品面對城市居民,很少考慮農村少數民族居民區的實際情況,難以在這些地區推廣。加之農村基礎設施差,信息不暢,導致農戶個人理財市場發展緩慢。與大中城市相比,這些地區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落后,計算機普及率低、互聯網建設滯后,金融投資環境較差,一些受城鎮居民歡迎且收益良好的金融投資品種因缺乏基礎條件,難以在這些地區推廣。
2.由于觀念問題,賺錢后普遍的想法是修建更好的自住房。現在貴州省很多的少數民族青年都遠離家鄉,到沿海比較發達地區打工,每年通過辛勤勞動換回的數以萬計的人民幣匯回家鄉,經過幾年的積攢后,用于修建一棟漂亮的房屋,房屋的修建費用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而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房屋因為多修建在偏遠的山村,所以根本不能用于出租以賺取費用,而從房屋本身來說,由于地處偏遠,升值的空間不大,這種固定資產投資是產生不了多大的效益。
3.通過儲蓄理財。少數民族青年在外打工往家里寄回錢后,除了修房之外,還有就是把錢存在銀行(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通過此來賺取利息收入。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通貨膨脹的問題也凸顯出來,據報道,現在的銀行存款利率實際是負利率。也就是說,通過銀行的利率來賺取利息收入使貨幣升值其實也不是一個好的手段,因為通貨膨脹,貨幣實際是貶值。更有甚者,有的上了年紀的人,由于文化方面的限制,覺得上銀行麻煩,干脆把錢放在家里,這樣貨幣的貶值速度更快。
4.進行實業投資。現在部分少數民族青年在外打工,賺取一定的資金,并且掌握了一些技術后,在銀行貸到部分貸款后,加上自己的積蓄,到家鄉進行投資,例如開一個小的工廠,或進行養殖業,或種植經濟作物。當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當地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有的人取得了成功。但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們的一些偏遠地區的信息相對比較閉塞,對于投資的項目的長遠的發展缺乏前瞻性,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也有限,更重要的是,這只是少數人的投資,大多數人的資金還處于閑置狀態。
一、國有企業投融資決策的理論依據
企業的投資決策和股利分紅政策是企業最為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在理論研究和實際經濟活動中,投資決策和股利政策一直處于某種程度的割裂或非均衡的發展狀態,但企業的股利政策與投資決策作為現代公司財務活動的兩大核心內容,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國有企業分紅后的留存收益是企業內部融資的主要渠道,因此,國有企業的分紅政策必然會涉及到企業投資決策問題,對企業投資行為的研究也往往從融資角度人手。
(一)股利無關理論與企業投資決策股利政策的制定股利理論是研究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并在此結論基礎上合理確定企業的股利政策。如果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不相關,在企業的財務決策中,理財人員不需再考慮股利政策因素,或僅僅將股利政策視為一個被動的、次生的、對企業發展沒有深遠影響的財務政策;如果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相關,則需要確定兩者之間存在的相關性,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如何利用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構造有利于達到企業理財目標的股利政策。Modigliani和Miller通過運用無套利證明的方法論證了融資決策與企業價值無關,并在新古典范式下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即企業價值是由其投資決策決定的,而不是取決于資金是以何種方式進行融通,并系統地對股利政策的性質和影響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股利無關理論。依據MM股利無相關理論可得出,股利政策不會對企業的現金流量以及市場價值產生影響,投資決策是決定企業價值的唯一因素。因此,企業股利政策的制定應依據剩余股利原則,即投資機會和資本成本是決定股利政策的因素,而企業的現金股利是否支付以及支付多少則是企業在投資了所有的正凈現值項目后剩余的自由現金流,股利政策僅僅反映了投資決策的結果,因而從屬于投資政策。
(二)成本理論下企業投融資決策理論股利無相關理論是建立在完全資本市場假設與嚴格的假設基礎之上的。由于現實中的市場環境并不是完善的資本市場,明顯地存在著交易成本、成本、信息成本等影響因素,因而,股利政策并不像MM股利理論所認為的與企業價值無關。Myers指出,“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那些不會改變企業風險程度或目標負債比率的項目,那么,對于一般性投資項目的接受或否決決策來說,我可以認為一般意義上的MM公式的準確性是可接受的。”但如果考慮信息不對稱和問題,MM關于投資決策獨立于融資政策的觀點就受到了質疑。特別是當股東、債權人和管理層沖突的客觀存在時,就可以解釋企業的融資決策是如何對企業投資行為產生影響。而MM在其1961年的論文中也指出,“公司股利政策對其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無論對于決策政策的公司或分散投資的投資者,還是對于試圖理解并評價資本市場運行的經濟學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西方學者從成本和信息不對稱方面修正了企業融資選擇與投資效率無關的命題,對公司投融資決策的理論研究進行了拓展。依據成本理論,對于企業的財務決策來說,成本主要有兩類:一是指企業管理層與外部股東之間的成本導致過度投資;二是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導致投資不足。因此簽訂債務契約時,債權人會在債務合同中加入各種限制性條款以及讓股東承擔所使用財務資源的溢價等方式來防止股東的機會主義行為,以降低債務的成本,但這樣也可能引發股東的逆向選擇,使一項可獲利的投資由于高額的債務成本而無法實施,造成投資不足。
二、國有企業投融資決策的現狀
由于我國國有企業獨特的資本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導致了我國國有企業投融資決策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國有企業投資者的虛位與資本成本的理解片面形成了國有企業投融資效率低下一是由于國有企業對企業的資本成本的理解比較片面,即只重視企業發行公司債券甚至銀行借款形成的債務資本成本,而忽視由于不分派現金股利形成的留存收益形成的權益資本成本,形成了國有企業普遍存在過度投資的偏好,促使資本使用效率低;二是國有產權的直接代表人是國資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他們擁有控制權卻缺乏剩余索取權,缺乏監督經理人的動機;三是我國國有企業不存在一個完善的公司控制權市場,即使國有企業績效較差,也沒有被惡意收購的威脅存在,使得內部經理人缺乏有效的約束,具有較大的權力,從而形成了事實上的內部人控制。
(二)國有企業的債務融資對投融資決策失去了其應有的公司治理意義企業債務按照融資的渠道不同可以分為銀行借貸和公司債券兩大類,而不同類型的債務在企業治理機制中的作用又不同。企業債券使得經理人面對眾多分散的債權人,在企業陷入困境的情況下,經理人可以與債券持有人進行協商,要求緩期或者減債,然而該協商過程是高成本且經濟上是不可行的。當這一債務償還約束來自銀行時,經理人和銀行經理人協商的成本降低,同時銀行經理本身作為股東人,使得債務延期得以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銀行債權并非完全硬性約束。由于我國債券的發行受到企業債券的計劃管理體制的約束,債券市場發展較慢,使得債務融資工具單一,因此我國國有企業的負債主要來自并非完全硬性約束的銀行借款。此外,由于國有企業的銀行貸款主要來自國有銀行,而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之間又存在產權結構的同構性。國有產權表面上是具體的,但任何一位國有企業或國有銀行的資本代表者并不是真正的產權所有者。因此,國有企業不是真正的債務人,經理和股東并不為國有企業的負債承擔責任;而國有銀行也不是真正的投資者,國有銀行給企業貸款往往是由政府所決定。因此,我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中負債率過高只是表面現象,其實質是國家股本比重過高。這種情況的直接后果表現在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債務約束軟化。通過對我國國有企業投融資決策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國有企業的成本主要表現為企業管理層與國家股東之間的沖突,形成的非效率投融資決策也主要表現為國有企業的“過度投資行為”。
三、國有企業抑制過度投資、實現可持續發展與企業利潤分紅制度
為緩解國有企業投融資效率低下的現狀,有效抑制國有企業的過度投資行為,政府作為國有企業的大股東,應建立起以政府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的國有企業利潤分紅制度,將國企分紅
作為抑制國有資本過度投資、促進國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工具。
關鍵詞:現金股利;資產負債率;法人持股比例
中圖分類號:F27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1-000-01
一 選題背景
在2008年10月9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實施的《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強調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現金股利的重要性,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應當在公司章程中確定現金分紅政策,利潤分配政策應當保持連續性和穩健性。股利分配再次成為重要的考量點,每個上市公司都需要面對,因此研究股利分配具有新的指導意義。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股利分配政策理論
“一鳥在手”理論 該理論認為,投資者偏好股利而非資本利得,在投資者眼里,當前的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投資帶來的資本利得更為可靠。
稅收效應理論 稅收差異理論認為,股利收入的稅率往往高于資本利得的稅率。對于邊際稅率較高的股東而言,他們希望股利較少。
成本理論 現金股利的支付使得管理層減弱了對現金流的支配權,促進股東利益的保護和資源的最佳配置,減少了成本。
(二)研究假設
假設1.現金股利與盈利能力呈正相關
假設2.現金股利與上年度股利支付呈正相關
假設3.現金股利與償債能力呈正向相關
假設4.現金股利與法人持股比呈負向關系
三、實證研究
(一)模型設計
TPSD `
(3.1)
其中,α是常數項,β1~β7是系數,ξ是回歸方程的隨機誤差項。
TPSD:每股股利;ROE:凈資產收益率;TFPSD:上年每股股利;LEV:資產負債率;ROCL:流動負債比率;TAT:總資產周轉率;CF: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FC:法人持股。
(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文樣本檢驗使用SPASS軟件進行回歸進行檢驗,結果如下:
表2.1 多元線性回歸結果表格
系數值 t值 Sig值 預期符號
(常量) -0.022 -0.98 0.327 -
CF 0.049 10.32 0.000*** +
ROE 0.778 9.506 0.000*** +
LEV -0.071 -3.206 0.001*** -
ROCL -0.006 -0.235 0.814 -
TAT 0.006 0.667 0.505 +
TFPSD 0.681 24.849 0.000*** +
FC -0.034 -2.124 0.034** -
注:***表示在1%水平顯著,**表示在5%水平顯著,*表示在10%水平顯著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根據表2.1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得出如下結論: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 與ROE、CF、TFPSD呈現顯著正相關,與LEV呈負相關,因此假設一、二、三得到應證;現金股利分配額( )與法人持股比例(FC)呈負相關關系。
參考文獻:
[1]李蘋蘋.關于現金股利理論的文獻綜述[J].會計論壇,2009,(11):23-26.
[2]李淑平,蔣葵.中級財務管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105-110.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理論 企業財務戰略 實現路徑 機制保障
一、引言
企業財務戰略是財務管理理論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從屬于企業戰略,是企業戰略在財務方面的表現形式。財務管理理論以企業管理理論為基礎,其發展受企業管理理論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中一度興起針對企業責任的研究,并逐步分化為股東至上和利益相關者兩大理論。前者的基本理念是作為公司剩余風險承擔者的股東擁有企業的所有權,也就擁有使用、處置、轉讓公司產權的權利,作為服務股東的管理者的目的則是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后者則認為企業真正的所有者是其利益相關者,這就意味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管理者在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兼顧社會、政府、供應商、債權人、雇員、顧客等其他相關者的利益。股東并非企業風險的唯一承擔者,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也承擔著企業活動的風險。當弗里曼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并開始影響企業理論后,同時也對企業財務理論和實踐,尤其是企業財務戰略理論和實踐產生影響。但是在利益相關者理論創建過程中,大多數研究是基于企業一般管理層面,站在財務管理層面進行研究的文獻較少。有少量學者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探討企業財務目標和財務績效,而很少見以此為視角討論企業財務戰略,即少有將利益相關者理論延伸到財務戰略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財務戰略有何影響和啟示?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下的財務戰略框架應如何構建?采取何種保障機制來確保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的實現?這正是本文著力嘗試研究的內容,筆者希望能為補充和完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理論做出有益探索,同時對企業開展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的決策和實施提供一種現實指導。
二、相關理論及研究假設
關于利益相關者概念表述,美國學者弗里曼在《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書中提出利益相關者是指“任何一個影響公司目標完成或受其影響的團體或個人。”也就是對企業活動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團體或個人都可以看作利益相關者。賈生華、陳宏輝(2002)認為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在企業中進行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并承擔了一定風險的個體和群體,其活動能夠影響改變企業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企業實現其目標過程的影響。筆者贊同此觀點。中外學者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是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的,在企業本質界定上,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不僅股東是公司的出資者,公司的債權人、供應商、雇員、客戶等均以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向企業出資。如今人力資本的專用性不斷加強,尤其對于將人力資本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決定因素的新型企業來說,公司的債權人、供應商、雇員、客戶等人力資本的投資者更是公司巨大風險的承擔者。因此,Zingales(1997)認為:企業的本質是一個難以被市場復制的專用性投資的網絡;在企業目標的認定上,企業利益相關者認為有效地為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創造財富才是企業的目標。而利益相關者理論在財務管理理論中的運用和體現,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是剛剛起步,李心合(2003)、尹卿(2002)、張秋來(2011)、劉冬榮(2009)等文獻,對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下的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作了許多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論基礎。
本文試圖提出企業相關者利益財務戰略實現路徑研究的命題設想,并圍繞其進行規范論證。在研究過程中假設:(1)企業各類利益相關者都符合其定義要求。(2)政府、企業投資者、經營者、員工以及債權人等均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各類利益相關者不是均等重要。(3)各利益相關者均為理性經濟人,效用函數不一致,信息不對稱。
三、企業相關者利益財務戰略實現路徑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財務戰略選擇和實施的重點方向:適度債務融資、資本經營、合理收益分配、成本領先、績效薪酬、綠色理財、顧客資源驅動等。
(一)實施優序融資政策和適度債務融資戰略,提升企業價值和保護債權人利益
必要資金的籌措是實施資本經營戰略的前提。應根據企業內外財務管理環境的狀況及走勢來實施籌資策略,對資金籌措的目標、渠道、方式及結構等進行長時間和系統化的籌劃,目的在于為實施資本經營戰略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并力求不斷節省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籌資效益。對此,企業應致力于優序融資政策,實施適度債務融資的財務戰略;應實現財務比率的穩健和適度,以確保企業能夠有充足的借貸能力進入資本市場;應確立一個能夠以留存收益支持企業持續增長的適當股利支付率;對于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的企業來說,舉債成為外部融資的首選,萬不得已情況下再發行股票。
推行優序融資政策和適度債務融資戰略,既能夠利用債務融資維持或提高股票市場價值,又能夠利用留存收益增強企業財務的靈活度;既可以保證資本經營戰略實施對資金的需要,又可以防止債務融資風險,達到提升企業價值和保護債權人利益,使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二)實施資本經營的財務戰略,實現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的保值增值
企業資本經營的含義是:企業把人力、物力、財力、文化等一切有形的和無形的生產要素資本化,作為營運的價值資本,通過優化配置與流動,參與市場的分配,進行有效的組織經營和投資運營,以實現企業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的最大限度的增值(袁勇志,傅大友,宋典,2001)。企業資本經營由物質資本經營和人力資本經營組成。企業資本經營工作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資本經營是集約化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關注的是資本使用效益和增值。資本經營立足于資本流動與調配,資本的優化組合,著眼于資產重組與整合,以價值形態經營為特征,以企業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資產結構的動態調整等為經營方法,以達到高效利用企業整體資源和實現資本數量或資產價值快速增長為目的的一種企業經營方式。有些西方經濟學者甚至稱資本運營為“企業快速發展與成長的魔方”。企業在實施資本經營財務戰略時,要創新觀念,開拓思維,沖破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應盡可能使企業資源向優勢領域集中,向優質產品集中,向優秀經營者集中,以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企業必須向經營立體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增強新形勢下的生存發展能力;在資本經營戰略中,企業擁有的一切有形的與無形的存量資產均是營運對象,徹底克服了傳統產品(商品)經營模式只重有形資產管理而忽視無形資產價值的弊端。
企業實施資本經營的財務戰略,可以促使人們改變只注重物質資本經營,急功近利,盲目投資的做法,充分認識到企業資本經營是企業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經營的統一體,其中人力資本經營是企業資本經營的核心,企業實施資本經營必須科學合理組合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以人力資本激活物質資本,兩大資本要統一協調運作,才符合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要求,才能夠保證可持續發展理財戰略的實現。
(三)實施合理收益分配的財務戰略,以落實收益分配政策
收益分配理論主要研究股利的發放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并以股票價格的變動來權衡企業的股利政策。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規范和公司治理結構的逐步完善,企業需要從公司發展的戰略和相關者利益的保護角度來思考和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并且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財務狀況和市場狀況來優化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利決策機構對股利有關的事項所采取的方針策略,其主要內容:一是是否發放股利,即將當年稅后的盈余全部或部分用于發放股利,還是全部作為留存收益不發放股利;二是股利發放策略,即是采取固定股利政策,還是采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三是股利支付的形式,即是發放股票股利還是現金股利或其他形式股利;四是股利支付率。至于企業采取何種方案,要根據對企業內外部因素的分析及投融資要求來確定。
實施合理收益分配的財務戰略,有利于兼顧公司事業發展和企業相關者利益,做到既有利于股東又有利于企業,并兼顧保護中小股東權益和其他相關者利益;有利于企業改變收益分配中只注重對物質資本分配的傳統做法,切實建立起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共同分享”的收益分配制度。
(四)實施成本領先的財務戰略,實現企業盈利能力和產品銷售讓利能力的提升
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對內通過加強成本控制,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廣告等領域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成為行業中的成本領先者。從企業競爭角度看,真正的成本領先應是持續的、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成本優勢。成本領先的實質是通過降低單位成本,在市場上讓顧客受益,提高市場占有率。通常情況下功能相同的產品,如果企業有競爭者,只要其成本低于競爭者,企業就擁有了成本優勢,并且只有當成本低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對潛在的競爭對手造成巨大的威懾力,迫使其放棄進入該市場的企圖。
企業只有成功地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才能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確保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就行業中現有的競爭者而言,低成本的企業能實現“進可攻城略地,退可安然自保”。如果面對競爭對手采取進攻型價格策略時,因其成本低,邊際利潤高,自然可以實現價格跟進;如果面對競爭對手采取防御型價格策略時,可以將所獲得的高于競爭對手的邊際利潤用于科研開發與技術創新,以實現企業自身的持續發展;企業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適時發動價格戰,主動向競爭對手實施有效的打擊。總之,在面對市場價格戰時,低成本領先的企業始終處于最有利的地位,因此,實施成本領先的財務戰略,可以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產品銷售讓利能力,有利于企業,受益于顧客。
(五)實施績效薪酬的財務戰略,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構建與競爭戰略相匹配的薪酬戰略,是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企業薪酬的有效管理將關系到整個企業人力成本的合理控制、雇員整體滿意度及企業競爭力等一系列問題。企業薪酬管理內容主要有確定薪酬管理目標、選擇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計劃、調整薪酬結構等方面。企業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根據自身特點,設計基于競爭戰略的薪酬管理體系,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實施系統和科學的薪酬管理,才能較好地發揮薪酬工具的固有效能。薪酬管理制度設計的目標是要讓企業雇員所獲得薪酬額與其貢獻成正比,即薪酬與績效掛鉤。企業通過對雇員的績效考核,使崗位之間的晉升有了量化的考核依據,使他們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工作業績上來,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薪酬對企業雇員的回報和激勵作用,體現企業對他們的人文關懷。
企業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本管理的核心內容,薪酬管理制度在吸引、保留和激勵雇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實施績效薪酬的財務戰略,不僅可以發揮薪酬杠桿作用,鼓勵雇員為企業多做貢獻,同時也給企業雇員的晉升提供機會,從而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吸納和留住企業核心人才,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與雇員共同利益最大化。
(六)實施“綠色理財”的財務戰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綠色理財是綜合考慮資源有限性以及社會效益、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企業盈利的一種理財模式。綠色理財活動主要是在保護環境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合理組織資金運動和協調企業與有關方面的財務關系。企業在理財活動中要樹立下列理念: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生態資本、社會資本之間的和諧;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之間的和諧;經濟盈余、生態盈余、社會盈余之間的和諧等。綠色理財要求企業在理財活動中不僅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而且還必須遵循生態環境規律,自覺協調企業資金運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使企業資源、社會資源、生態環境諸方面得到綜合利用;要求企業管理者當局及企業全體員工樹立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思想,在追求企業長久、穩定發展和企業總價值不斷增值的同時,兼顧企業相關者利益,實現各方“共贏”。
綠色理財是企業樹立良好社會聲譽和公眾形象的需要,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是企業產品或服務滿足綠色消費的需要,是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企業應實施“綠色理財”的財務戰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七)實施顧客資源驅動的財務戰略,提升顧客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
與“顧客導向”相聯系的名詞包括顧客價值、顧客服務、顧客滿意、顧客高興、顧客忠誠、顧客關系、顧客關注及顧客關懷等。歸納起來反映的是同一思想,那就是“企業應該關注自己的顧客”,“企業應將消費者放在第一位”。企業應建立“顧客導向”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要注重顧客價值,強調企業為顧客創造價值。顧客價值理論認為利益和成本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都是并行存在于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中,顧客時常將它們聯系起來并對產品或服務進行評估,在更多的時候他們還會憑借競爭對手在該方面的表現來評估企業提供的價值。顧客價值與顧客滿意、顧客忠誠相聯系。顧客價值來源于顧客需求,只有顧客需求滿足了,顧客價值才得以實現;顧客價值實現的數量與質量取決于顧客需求的滿足狀況,進而影響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因此顧客價值驅動著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
在新經濟時代,有效地實施顧客資源驅動的財務戰略,有利于企業實現與顧客雙邊共同利益最大化,推動企業經營績效提升和健康快速發展。因為顧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顧客資源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關注的重要資源,從長遠看顧客資源是企業可持續的核心戰略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如何有效地進行顧客資源管理是企業能否獲得持續性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企業在構建財務戰略時,重視分析顧客資產對形成企業競爭優勢的積極作用,建立基于顧客資產的競爭戰略,提高顧客資源管理能力,提升顧客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依靠顧客資源驅動財務成果,從而實現企業與顧客共同利益最大化。
四、建立“平衡和協調”保障機制,確保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實施
現實中失衡狀態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家企業,因此平衡型的公司治理和相關利益管理只是一種理想化狀態。平衡型的相關者利益管理只是一種最完美的理想化公司治理狀態,現實中失衡狀態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家企業,因此,為了確保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實施,企業需要設立利益相關者管理專門機構。國際上的許多企業,例如美國殼牌石油公司、美國埃克森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等均已設立了此類相似的內部機構。該機構主要是負責平衡和協調企業相關者利益的整體平衡、各類間平衡和動態平衡問題。具體包括負責觀察各種相關者利益訴求內容的變化,其利益訴求實現渠道的通暢性以及對其實現程度的滿意性,如有發現顯著的異常情況,需向高層管理人員及時匯報并恰當處理失衡危機。
企業應建立“平衡和協調”保障機制,包括人員配備、制度建設、考核辦法等內容。相關者利益考核評價問題一直是理論界和企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其考核評價一般可采用賦權積分的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考核指標包括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具體詳見表1。
五、結語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提出直接影響了企業理論,同樣也對企業財務理論和實踐尤其是對企業財務戰略理論和實踐產生了影響。(1)通過對企業相關者利益財務戰略實現路徑的研究,明確指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財務戰略選擇和實施的重點方向是:資本經營、合理收益分配、適度債務融資、成本領先、績效薪酬、顧客資源驅動、綠色理財等方面;(2)通過對“平衡和協調”保障機制構建的研究,明確指出相關者利益考核評價一般可以采取賦權積分的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目前少有文獻從財務戰略的角度對利益相關者理論諸多問題展開研究,本文為補充和完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理論進行有益的探索,同時對企業有效開展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戰略的選擇和實施也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心合.利益相關者財務論[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3.
2.陳宏輝,賈生華.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協調與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J].中國工業經濟,2005,(8):14-20.
3.蔡維燦.基于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構建[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6):65-69.
4.蔣伏心,李家俊.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綜述與啟示[J].經濟學動態,2004,(12):13-21.
5.弗里曼(著),王彥華(譯).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