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 16:39: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外貿業務實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4-0-01
中國加入WTO已經10多年,這期間中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呈現擴大的趨勢,因此,近些年社會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層次逐年提高,從外貿業務員、單證員、報檢員、報關員到業務經理、涉外律師、商務談判師等,各種國際經貿職位在高速增長后保持了穩定需求態勢。然而,高職教育是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適應與時俱進的要求,適應當前的社會合理需求,培養應用型的國際貿易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模擬教學是最為重要的一環。開設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實訓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外貿業務知識的應用能力,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一、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不恰當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較普遍地存在“重理論、輕實訓”的現象。這種教學傾向注重理論體系的完整,基本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理論教學上。實訓教學以理論講解為主,缺少實踐環節的訓練。學生缺乏對基本知識的感性認識,死記硬背的知識很難在實踐中應用自如由于高職教育的素質層次不齊,在某些院校不可能教得透徹,實訓的機會減少,而且實訓也常常只在模擬的環境里進行,學生缺乏理論與具體實踐聯系方面的充分訓練與感 受。結果是學生理論學得有限,動手能力也一般,成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輩。
2.缺乏實訓能力強的師資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重視操作能力,這就要求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師除了具備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要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崗位需要的專門人才。然而,目前在高職高專從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教師往往大學畢業就走上了講臺,沒有外貿企業的工作經驗,實訓能力相對較弱。雖然有的教師有外貿企業的工作背景,但是長期在學校任教,與迅速發展的貿易已經嚴重脫離,這樣培養出的學生與用人單位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3.實訓教學課時安排不合理
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教學不僅可以關系到學生對該門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便以后更能適應工作中崗位的需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訓課程課時與理論教學課時安排比例嚴重失調,并且實訓室教學硬件條件落后,缺少足夠的實訓設備及實訓軟件, 一些學生實訓形同走過場盡管在近些年很多學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來改善實訓室的硬件條件,使得實訓教學質量大大下降。
4.校外實習效果難以保證
很多高職院校在利用學生大三的最后一學期或者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到實際的國際貿易企業參加實習,學生在實訓室里實訓,只是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真正的外貿業務能力只有在實際的工作中才能真正獲得,因此,校外實習的作用毋庸置疑。讓學生通過參加外貿企業的實習,可以了解業務內容,掌握操作流程,為學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定基礎。但是現在很多企業并沒有放手讓實習學生真正參加業務操作,并在管理上對實習學生沒有正式員工嚴格。這樣就導致校外實習效果難以保證。
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改革對策
1.加強學生上機操作,進行場景模擬和角色模擬
現在國際貿易實際業務中都采用計算機操作,所以要加強學生上機操作能力,另外,在未參加實習之前,在校內實訓室只能進行一些仿真度極高的外貿職業崗位的實訓,對此可以對全班同學分組進行不同的場景模擬和不同的角色模擬,場景模擬和角色模擬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習團隊相互合作以及教學內容的階段性安排,實現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的雙向轉化,使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獲得單純課堂講授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系統完整的實訓使學生基本技能與專業技能熟練,綜合技能應用能力增強,真正做到上手快、業務熟、職業素養高,形成較好的“解決問題”的業務操作能力,加強學生對就業崗位的適應度,為進入企業進行畢業頂崗實習及就業做好準備。
2.加強教師培訓,讓教師走進“企業”,培養“雙師型”教師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生產一線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有一支素質高、業務精,既能講、又能干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撐。學校可以出臺政策,鼓勵國際貿易教師積極聯系有實力的外貿企業。高校教師走進企業交流互動,企業案例進入課堂生動有效,達到了雙贏的效果,雙方約定要堅定不移地保持這樣的校企合作傳統。教師融入行業企業吸收前沿技術、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相結合,建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
因為國際貿易工作是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工作,校內的模擬實訓已經不能完全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所以現在很多的高職院校都聯系外貿企業和相關單位,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利用在校的最后一個學期或者寒暑假開展校外實習活動,這樣的實習基地比學生自己找的實習單位在管理上效果要好很多。在實習期間,建立學生的實習檔案,培養學生的工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結語
總之,國際貿易實訓是國際貿易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作為站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及時的將在實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能更好的提高實訓效果,打造出用人單位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曉娟.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教學新探索.都市家庭,2012(06).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實訓模式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需要,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學校逐漸認識到培養英語商務型人才不僅僅是教授英語語言能力和灌輸商務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其具有“以能力為本”的實踐操作技能。這一目標使得當前的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方向從理論教學轉向開展實訓模式的能力教學。本文擬結合梧州學院的商務英語實訓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探討如何在教學中開展和運用實訓模式。
一、商務英語教學中實行實訓模式的重要性
商務英語是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具有一定專業性和實用性,屬于應用語言類,強調在特定行業與語言中的特定交際。因此,商務英語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其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英語語言本身的教學,而是要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培養具備商務運作的專業知識,掌握商務禮儀和溝通技巧,能在商務環境下從事涉外貿易的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這個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原則要“以英語為工具,以商務為背景,以實踐為基本”。實踐是培養能力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訓模式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導位置,構建真實的商務環境,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真實業務內容來訓練學生的的商務業務實踐操作能力。
二、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我校的商務英語課堂教學之前一直是沿襲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教材為主,注重傳授語言技巧和語法能力,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消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困惑,認為商務英語課程與其他課程并無區別,只注重語言點。而在畢業走上外貿工作崗位后,很多學生會反映外貿實際操作與書本傳授內容相差很大,出現很多課堂中沒有傳授的實際業務操作知識,從而不能在短時間內勝任工作。
因此,我校開始了對開展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以求改變目前的教與學之間的矛盾。由于該實訓教學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從目前的現實狀況來看,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實訓科目的設置缺乏一套系統的科學體系。我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主要分為英語語言基礎課和商務類課程。英語語言基礎課強調英語基本技能也就是聽說讀寫的培養,占開課科目的80%以上。商務類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英文合同、外貿文選、單證實務。商務類課程開設較少,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也沒有實訓課程,還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現在,我校在原有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方面,逐漸做出調整和補充,增設了國際禮儀,商務英語口語實踐,商務英語視聽說等。同時,目前還計劃開設國際物流,商務談判,報關員知識等課程。在課時安排方面,新增加了一定的實訓課時。同時,在教材選擇上,我校規定盡量采用最新的和最優秀的商務英語系列教材,從而使教學內容能加強時代性和實用性。因此,總的來說,我校正在逐步在構建科學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
(二)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缺乏。實訓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構建高仿真的商務模擬環境,讓學生能從事商務實踐操作,學習如何用EXCEL制作單據,如何使用電子郵件,傳真,電傳等工具,學習如何與外商進行商務業務溝通和談判。在學校內,我們已經建立了6間多媒體語言實驗室,但還沒有實訓實驗室,使得學生無法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快速轉變成實踐能力。這兩年,通過努力,我們開始建立1間口譯實訓室和1間商務多功能實訓實驗室,這2間實訓室的建成將為開展校內實訓提供較為充足的硬件保障,創造有利的實訓教學環境。
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則相當困難。校外實訓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規模并相對穩定的能夠提供學生參加校外商務實習的公司或機關單位。一般而言,企業出于保密理由,不會讓實習生涉足真正的業務。同時,由于梧州地區較小,企業數量不多,也不可能保證批量接收實習生。這一點,還需要學校加強與企業建立關系和學生自己主動尋找實習機會。
(三)高水平的實訓師資隊伍的欠缺。實訓教學的目的是要真實模擬商務操作環境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有實戰經驗的師資隊伍對實訓模式的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很多老師是應屆碩士生或博士生,缺乏商務實戰經驗,因此對講授實訓課程有一定的難度。
三、構建實訓教學模式的思路
(一)單項技能訓練。單項技能訓練是指在學生學習并掌握了特定一類的商務基礎知識后,確定單個訓練項目而開展的訓練。例如,在學習了詢價,報盤,訂單,包裝與嘜頭,國際運輸,國際支付與結算等相關知識后,針對每一項內容,構建高仿真的商務環境,訓練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再以外貿函電課程為例,在學生掌握了國際商務英語函電的行文方法和模式后,設計實訓內容為撰寫詢盤信,報盤信,還盤信,訂單信,裝運通知函,支付函,投訴函等等,以加強學生對行文模式的熟悉和對專業術語的正確運用,提高正確撰寫外貿書信的能力與水平。而在單證實務課程上,在講解了如何制作外貿單據后,教師可安排學生在電腦上操作如何正確制作訂單,保險單,報關單,信用證等,使得學生能在實踐中更好地消化和掌握理論。
(二)綜合模擬實訓。在完成了各個商務單項技能課程的訓練,學生初步掌握了商務英語知識的基礎上,應該要對學生進行綜合應用能力的模擬實訓。教師策劃商務實訓項目,將學生分組,共同完成制定的項目,比如模擬交易會,模擬公司參觀,模擬介紹新產品,模擬商務談判,模擬簽訂合同等等。比如模擬交易會,其目的是綜合考查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要求學生要完成租用交易會展位,布置展位,發出邀請,設計廣告,向外商介紹產品,價格談判,合同簽訂等一系列的任務。這個實訓項目不僅能讓學生在過程中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和商務知識,還能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三)畢業實習。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的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學生在實習后要遞交實結和實習鑒定,從而完成真正的實踐階段。
四、總結
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在我校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無論是作為硬件的國際商務多功能實驗室還是作為軟件的實訓課程體系,都還在建設當中。我們還有很多困難與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比如如何建立和開發校外實訓基地,如何評估實訓教學效果等等。但實訓模式的教學改革方向是確定的。只有進行全面深入的教學改革,才能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培養出高素質,重技能的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商務英語專業 教學 高職教育
【Abstract】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China's economic reform has brought about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lourishing, the Community's urgent need for 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s, and colleges' additional Business English Major. And therefor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But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business English graduates are finding a job easy, a good job difficult, especially vocational Majors. In this paper,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Business English vocational teaching,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have been given.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Major;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一、引言
世界經濟全球化,全球貿易繁榮,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經濟貿易迅猛發展,加入WTO后對外貿易更加頻繁,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國內加工業、制造業快速發展,世界各地都能見到"中國制造"。隨著中國出口的加大,社會急需能與外國人打交道的商務人才,加上英語國際通用性,商務英語專業應時而生。高校蜂擁而上,紛紛增設商務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得到飛速發展,并于2006年商務英語正式成為專業。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反過來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上個世紀90年代末至2008年,商務英語專業是新興專業,畢業生一般都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可以進外企,大型國企,甚至被高校聘用,擔任商務英語專業教師。2008年經融風暴后,世界經濟的不景氣,加之成批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涌入社會,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面臨找工作難的現象,尤其高職畢業生。本人在從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9年里,通過教學研究,市場需求調查,以及對往屆畢業生的工作追蹤訪談,力求通過分析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際教學的問題找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發展之路。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現狀
(一) 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經濟體制的改革,中小型制造加工企業蓬勃發展。他們的發展為商務英語專業提供了廣大的市場。但中小型對外制造或加工企業,因為經濟實力的限制,需要的商務英語人才是有外貿工作經驗,能外貿業務,會英語應用,但對于學歷,要求不高。對于這種要求看上去不高,高校都設有外貿理論與實務,英語聽說讀寫譯課程,但校外外貿業務實習基地因種種原因,高校一般都很難建成。這樣就導致學生很難在畢業前擁有工作經驗。
(二)通訊變革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臨,通訊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外貿聯系工作由之前的電報、電傳、電話、面談和書信到現在的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方便快捷,更主要是它不需要使用者說英語,我們都知道很多中國英語的讀寫能力強,但聽說弱,這樣剛好發揮了使用者的優點。甚至讀寫要求也不高,通篇下來語法百出也沒問題,只要大致意思寫了,一般電子郵件閱讀者也能看得懂。所以在電子郵件的幫助下,英語水平不高的商務人士也能做外貿。
(三) 高職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高校不斷擴招,本科及本科以上畢業生供大于求,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就更難。高職院校要發展就得凸顯其特色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中"應用型人才"正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借助英語動手解決貿易業務問題。但目前高校因種種原因,專業特色不夠突出,尤其是商務英語專業。看到商務英語專業有著巨大的市場,不管條件成不成熟,一般高校幾乎都增設商務英語專業;不管教學質量滿不滿足市場需求,學生畢業就業茫然;不管有沒有"雙師"素質教師,一般能英語不能外貿,能外貿不能英語。最后等學生畢業時英語會,外貿理論會,但不會應用英語與外貿理論去操作外貿業務。
1. 專業發展:商務英語專業是新興專業,2006年正式成為專業。 因為是新興專業所以商務英語專業不能像其他成熟專業一樣,能給高校新增的商務英語專業提供一套完備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專業本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學科建設,教材規范,教師隊伍建設,專業定位,教學評估,職業規劃也發展上都有待發展。
2. 教學觀念: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沒有統一的教學測評,但絕大多數在商務英語專業上以英語教學為主,商務類為輔,有的基本上課程設置與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差不多。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大多來自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因為商務英語專業開設了,就把一部分教師劃撥到商務英語專業任專業教師,這樣的教師他們在教學觀念上還是重語言輕商務。如果商務英語專業重的是語言,那英語語言專業與商務英語專業就沒有區別。 假如懂英語就能做外貿,那就沒有新增商務英語專業的必要了。
3. 教師水平: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專職教師中要么來自英語語言專業要么來自本科院校畢業生,英語能力有,但缺乏商務實踐經驗,不能滿足商務英語專業職業要求。而且專業學術研究水平不高,為了適應高校教師要求,一般再深造也是攻讀語言類研究生,有著商務英語專業碩士文憑的商務英語老師很難找到。
4. 學生水平: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入校前,英語水平普通要比本科院校學生要差,有的院校在招生時根本不看英語單科成績。這樣,高職院校更應把學生外貿操作能力加強,彌補英語的不足。
三、加強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建議
(一)教學
因為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解決外貿業務中的問題的技術應用型的人才,教學應以任務教學方法,圍繞外貿業務中的問題實行雙語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既應用英語又熟悉外貿業務操作。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掌握寬泛的商貿運作知識并能熟練使用現代辦公設備、能夠勝任外事、外貿、金融及外(合)資企業的涉外商務與翻譯的應用型、復合型中高級人才。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外企事業單位和商務界的翻譯、市場營銷人員、進出口業務辦公員等較高級的應用型復合外語人士。他們能用英語交流,能夠閱讀與外貿外事相關的英文資料,能夠書寫外貿函電,具備以英語作為工作的語言工具。熟悉商務知識,全面了解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政策與實務、會計學原理、市場營銷等相關知識。熟悉商務英語談判的內容及技巧,熟悉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及方法。熟悉文秘工作、熟練操作現代化辦公設備。熟悉經濟法及國際商法中的基本規定,并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的案例分析。學校尤其要為學生創造校內外實習平臺,教學過程中加大學生的實訓課時,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加強課內實踐、實訓教學。針對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如進出口業務、商務英語口語、辦公自動化等。以業務流程為主線來設計教學內容,以工作任務為單元建立相應的仿真情景,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專業知識培養職業能力、針對綜合英語、英語聽力等較難"工學結合"的純語言技能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活動以項目為載體,知識、理論、能力和實踐訓練盡可能一體化進行著重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校內實訓可以建立以下項目:英語交際能力綜合訓練、商務模擬實訓、翻譯實踐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實訓、進出口業務實訓、辦公軟件應用實訓,教師根據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利用更多媒體或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營造一個"準職業環境",設計若干"仿真"或"全真"的職業任務,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的訓練,目的是在一種仿真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商務操作能力和辦公自主化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教師
為了落實任務教學,教師也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品和教學技能。學校可以定期派送商務英語專職教師到外貿部門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的外貿業務操作水平得到及時的提升與更新;另一方面也了解這個市場的需求新動向。教師還應多參加商務英語學術交流會議,及時了解本專業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新動向,用專業的教學理論完善學科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專業課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必須具有復合型應用型特征。合格的告知商務英語教師不僅要有堅實的英語功底,而且要有豐富的商務英語知識和技能。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許多教師職業教育觀念不強,對職業人士的培育途徑的研究甚少,因此專業課教師要將職業文化素質的教育融入課堂,在課堂中加強對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定位、職業實踐、職業道德、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吃苦精神等文化素質的教育。要讓學生樹立"能力本位"商務觀念,并能以誠信的態度對待工作和伙伴。
(三)學生
為了達到學習目的,學生在英語方面尤其要加強表達能力,不管是口頭還是筆頭的表達,口頭表達能力強肯定是商務英語專業人士的一大優勢,問題是口頭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可以借助現代便利的通訊,同樣能成為出色的外貿業務員。在國際貿易方面,主要是加強動手能力,積極參與到任務教學中,圍繞任務,熟悉外貿業務流程,掌握外貿單證操作,通過外貿實訓實習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商務英語工作中社交很重要,學生還應注重中外文化差異,公關禮儀。因此學生還應多參加社會活動,提高社交能力。
四、結束語
現在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雖然面臨招生難就業不理想的現狀,但通過商務英語專業研究的完善,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努力,牢固樹立高職特色的人才觀、質量觀與教學觀,堅持走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特色的培養之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必定能因人才培養適應社會而被社會所需要。
參考文獻
[1] 丁應強.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 2010年03期
[2] 葉興國. 新形勢下的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C].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8年10月
[3] 梁志華.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探討[J]. 職業教育研究; 2007年04期
1.1深化教學改革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實現與國際貿易、報關專業等相關專業及其課程的同類實踐教改同步,有利于深化高職院校外貿專業群的教學改革、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1.2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培養學生外貿實際操作能力,實現高職外貿技能型人才與外貿行業、企業無縫對接,為地方外貿企業輸送更多更好的外貿技能型綜合人才,推動我國外貿行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1.3促進師資建設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教授外貿專業群課程的教師提高報檢教學工作、報檢業務實踐與報檢教學科研水平,促進外貿專業師資隊伍的深度建設,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雙師素質。
1.4打造高效課堂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促進外貿專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與更新,深入推動校企合作,提高實訓場所(含工作室)的利用率,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適應外貿行業工作的需要。
2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設計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創新教學,對原有報檢實務的課程標準與課堂設計等做大幅度調整。突出加大報檢技能實訓比重,教學內容以實用為主,以崗位技能訓練為核心,通過建立若干教學模塊,營造一定的工作情境,學生廣泛參與,身臨其境,直觀教學,在崗位技能訓練中適當的融入理論,以“教”、“學”、“做”的充分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2]。
2.1課程設置依據
在國際檢驗檢疫體系中,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的特殊作用和優勢越顯凸顯,國家質檢總局從2003年開始對報檢員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報檢員是高職畢業生進入外貿行業有力的“敲門磚”。近幾年外貿企業仍然急需報檢人員。為此,設置報檢實務課程非常有必要。
2.2課程目標定位
報檢是一項政策性、執法性、專業性、實用性、涉外性、動態性都非常強的工作,涉及國家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輸入國家或地區有關檢驗檢疫的規定、相關國際公約以及對外貿易等。為此,我們以高職學生學習特征為基礎,以職業崗位能力形成為導向,將課程模式轉變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在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及教學硬件的支持下,加強本課程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完成具體崗位工作,學會辦理報檢業務,形成職業素養,提高工作能力。課程教學過程重視工作流程學習,注重講、練、做一體化學習過程和實踐技能考核。根據報檢員崗位要求、國家對出入境檢驗檢疫及其相關的要求,重新制訂課程教學總目標與分目標,《報檢實務》課程的分目標如下。
2.2.1知識目標
1)了解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體系,熟悉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工作程序;2)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對自理報檢企業、報檢企業、報檢員的各種管理制度;3)熟悉各種出入境貨物、交通工具、集裝箱和快件和郵寄物品等報檢與檢驗檢疫的特殊要求;4)熟悉國家有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各種法律法規及其實施條例(細則)、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
2.2.2技能目標
1)熟悉出入境檢驗檢疫流程,正確使用《法檢商品目錄》;2)制作進口貨物報檢所需外貿單證,填制《入境貨物報檢單》,辦理進口貨物報檢;3)制作出口貨物報檢所需外貿單證,填制《出境貨物報檢單》,辦理出口貨物報檢;4)辦理與報檢崗位相關的其他業務,如辦理報檢單位的登記與報檢員注冊,申請開通電子報檢業務,辦理有關企業與產品的審批、注冊、備案、質量許可等相關崗位工作。2.2.3素質目標1)培育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德;2)養成善于動腦、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習慣;3)養成及時了解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學習習慣;4)培養善于與客戶、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打交道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及時處理與報檢有關的突發事件。
2.3課程內容選擇標準
課程內容的選擇標準是依據報檢員辦理報檢業務必須具備的報檢基礎知識、專門知識和崗位要求。學習情境內容的選擇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根據辦理報檢業務崗位的需要,融合報檢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對實務知識、專業技能和工作態度的要求,創設4個學習情境:出入境食品報檢、出入境動植物報檢、出入境機電產品報檢、出入境其他貨物報檢。
2.4總體設計思路
《報檢實務》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經過實踐調研,考慮教學可操作性,收集適量的綜合實際業務,以報檢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行業企業需求、全國報檢員資格統一考試要求、學生的認知規律、多年報檢教學經驗為依據,以學生從認識出入境檢驗檢疫到學會辦理具體報檢業務為主線,創設學習情境,開發學習單元,進行項目教學、任務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教、學、做”一體化的崗位行動導向實踐教學,科學合理的編排崗位工作情境,形成單元情境教學模塊。本“教、學、做”一體化崗位行動導向實踐情境教學,以出入境貨物報檢程序(準備報檢單證電子報檢數據錄入現場遞交單證聯系配合檢驗檢疫繳納檢驗檢疫費簽領檢驗檢疫證單)為載體(如圖1所示),以完成出入境貨物報檢工作任務為崗位行動導向,通過營造出入境食品報檢、出入境動植物報檢、出入境機電產品報檢、出入境其他貨物報檢四個單元的學習情境(如圖2所示),讓學生帶著崗位行動任務,自主完成每一崗位行動任務內容的學習,學完后引導學生做,再讓學生獨立做,最后總結學生獨立實操的反饋情況。具體教學過程由“行動任務+操作指南+操作示范+獨立實操+操作反饋”(即:“做什么+怎么做+教你做+你來做+成果展”)五個環節構成,其中:行動任務:即“做什么”,以出入境貨物報檢程序作為載體,為學生在本情境學習設計典型崗位工作行動任務,讓學生帶著特定的崗位任務進行探索性自主學習。操作指南:即“怎么做”,為學生完成特定工作提供簡潔詳實的理論參考資料,學生精讀操作指南對其完成相應的崗位工作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操作示范:即“教你做”,在課堂上,教師手把手教會學生完成某項具體的報檢崗位工作,“教”與“學”幾乎同時進行。獨立實操:即“你來做”,讓學生獨立完成與操作示范里類似的某項崗位工作,以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總體效果,力求為學生探索性學習起著查漏補缺、鞏固提高的作用。操作反饋:即“成果展”,主要讓學生展示獨立實操的成果,通過學生互評與老師點評,及時總結學生的反饋信息,讓學生養成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這個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上課時不必把五個環節劃分得很明顯,為了節省時間,有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所以展現在課堂上體現更多的環節是行動任務、操作示范、獨立實操,即:做什么+教你做+你來做。
3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實踐證明,報檢實務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教學,能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面臨很大的挑戰,主要是師資、實訓場所、實訓素材與實訓資料等問題。
3.1師資問題
教授報檢實務的教師,不管是從國際貿易專業等經濟類專業教師中培養,還是從外貿企業轉來,都必須具有豐富的報檢業務實際工作經驗,而不是停留在外貿行業大類的工作經歷上。如:表面看起來辦理報關與辦理報檢是業務相似的工作,但是如果只做過其中一種業務,那么另一種業務的具體操作就有可能不會做,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因此,教授報檢的教師,僅有外貿行業大類的工作背景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具有豐富的報檢業務實際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真正做到專業方面的游刃有余。
3.2實訓場所問題
我校國貿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同類高職院校中是比較全面的,實訓室分類與崗位分工很細,各種軟硬件設施品種比較齊全,但是要上好一堂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課,還得在實訓室上“備課”,如:要處理好實訓室大小與學生數量的匹配問題、實訓設備與實訓內容的契合問題等。
3.3實訓素材與材料問題
[關鍵詞]國際商務實務職業能力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潘潔(1980- ),女,廣東新豐人,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商務。(河北秦皇島066100)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4)14-0138-01
國際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由于高等教育的突破式擴張、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沿襲講授式教學等原因,我國國際商務技能型人才供給不足。為了提高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必須以推動教學創新為手段,構建一套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加快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改變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一、以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進行課程設置
國際商務專業是一個以國際商務理論和實際業務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懂得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正確掌握我國對外貿易的原則、方針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進出口業務專業知識和技能,學會運用國際商務慣例和國際法律知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內容本身來源于國際貿易實踐,反過來也要指導和應用于國際貿易實踐。因此,國際商務專業課程設置應該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切入點,體現高職院校教育 “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1.職業性。課程以國際商務崗位的職業資格為標準,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科學合理地制定了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后根據本課程在本專業中的地位,確定課程的培養要求。
2.實踐性。課程的內容及體系由課程組――專兼職教師共同進行開發與設計,做到以項目及項目單元任務為驅動,將國際商務實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學校通過建立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基地和安排校外頂崗實習等方式使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際的外貿活動中。
3.開放性。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或聘請企業資深業務員為學生進行專業講座等形式,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還可以創立開放的教學情境,構建網絡教學環境,引入職場鮮活“教材”,以縮小教學與應用的差距。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創新
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職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必須牢固掌握必需的基本文化科學知識和對外經濟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進出口業務能力,以適應外向型企業和市場經濟需要。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在國際商務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有所探索創新。
1.教學內容創新。目前高職院校的教材普遍偏重于理論,實踐的內容較為薄弱;教材內容存在內容基本雷同、沒有針對性、實訓教學比重過低、內容編排順序欠妥等問題。基于此在教材的開發中,教師應與外貿企業共同研究開發出緊密結合生產實踐的實訓教材。教師必須及時把握國際商務領域新動態和新變化,從網絡、電視、報紙和期刊等多種渠道獲取最新的信息,并在教學中加以應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調整內容,增加實訓案例,并針對學生的相關專業補充相關內容,使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加深記憶,以利于將來從事實際的工作。
2.教學方法創新。國際商務專業課程中涉及眾多關于國際貨物買賣的相關理論和概念。首先,這需要教師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化抽象為具體,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以幫助學生對原理和概念進行深入理解。如“匯票的使用”是匯票章節的重點內容之一,涉及較為復雜的使用環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匯票的整個使用過程,設計一個匯票使用流程圖,把匯票的三個當事人和各使用環節用圖表的方式有機地聯系起來,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具體,學生對這些內容的記憶和學習自然會變得更加容易。其次,這門課程的內容比較枯燥,不易記憶。教師可以在講授貿易術語、國際慣例等重點難點的過程中引入大量案例,鼓勵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和分析,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并培養他們積極思考的能力。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入不同的教學法,如項目教學法,根據外貿業務員操作該筆項目的過程,將外貿知識的介紹嵌入到交易的整個履行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和完成具體的項目,實現 “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過程。
3.教學方法創新。在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備課和教學,包括電子教案、課件、試題庫和案例庫等的收集與建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了解國際商務領域的熱點問題及實事追蹤,適時地引入熱點問題的分析。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渠道,在自己的網絡空間開設與課程相關的交流探討專區,進行答疑解惑,甚至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學生經常使用的溝通方式進行互動。多媒體課件能夠增大課堂信息量,使授課內容變得生動、豐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評價辦法創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評價方法,改變單純以理論考試測定成績的方法,不再單憑一紙試卷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以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來決定,如技能測試、模擬測試、專題報告、口頭問答考查原有學習證據等。在國際商務實際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己進行案例分析,引入實例要求學生完成整套的外貿單據,并以此作為最后成績評定的參考。
三、積極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就業教育
就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就業實踐活動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心理品質以增強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國際商務相關就業教育可以和課程體系設計相結合,從下面三個方面來進行:
1.創建有特色的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可以與企業聯合籌建,也可以學校自建,學生在實踐過程能學到更多的就業知識,獲得更真實的創業體驗。如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商務系共建有國際商務實務校內實訓室3個,校外實訓基地8個,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提供實習實訓機會。在選拔學生到相關外貿崗位實習的過程中,筆試由行業企業專家命題,試題皆選自外貿企業的一手外貿函電資料,密切聯系實際外貿業務。
2.創建創業經驗介紹平臺。商務系會定期在宣傳欄推出“外貿企業優秀實習生事跡”展示,介紹他們在外貿企業實習中成功的經歷,遇到的困難及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學生更加了解工作中需要哪些專業技能,同時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專業課程、提升職業素養。
3.組織系列就業實踐活動。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創業實踐活動,如職業生涯規劃、創業計劃書等的評比活動;另一方面可以自己組織舉辦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國際商務綜合技能比賽、模擬商務談判比賽等,營造創業實踐氛圍。
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
具有實踐能力的教師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關鍵。“國際商務實務”的專任教師積極考取職業資格證書,“雙師素質”比例高達85%,這對于日后的專業發展、課程設置、培養方案制訂、教學改革及實踐教學都具有現實意義。“國際商務實務”的專任教師還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增加到企業實踐的機會,做到真正到崗位頂崗,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將最新的實踐結合到日常教學中,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國際商務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能力結構;應用型;課程體系
雖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嚴峻影響,我國對外貿易仍然在2010年后扭轉頹勢保持向上的增長趨勢。2014年,進出口總額更是突破了26萬億元大關。在此過程中,我國對外貿易的結構以及貿易方式在不斷調整和變化,對外貿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外貿企業對外貿人才能力需求的變化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為了適應這種要求,池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池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定位為應用型本科,是校級特色專業,2013年該專業獲得安徽省“振興計劃”的支持。在近年來的辦學過程中,我們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優化專業課程體系,以期望能夠培養出適應企事業單位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原則
1.1 “面向市場”的原則
面向市場是指課程體系的設置需要相應外貿行業對人才能力的需求。當前,中小外貿企業發展迅速,服務外包方興未艾,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文化貿易日益活躍。中小外貿企業需要外貿人才一專多能。服務外包的發展則意味著外貿人才要熟悉服務外包的業務流程。跨境電商的興起要求外貿人才熟悉各種跨境電商平臺的具體操作。文化貿易的活躍則要求外貿人才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熟悉文化貿易的流程。面向市場原則要求在課程體系優化中,響應市場上的這行變化。
1.2 “個性發展”原則
現代教育要求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個性發展原則要求,一方面在課程體系設置時考慮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另一方面在課程體系中要壓縮必修課比例,增加選修課比例,并要兼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選修課要體現課源多、知識面廣的特點。
1.3 “合作辦學”原則
地方高校大多面臨辦學資源不足的約束,合作辦學則是突破這一約束的合理選擇。合作辦學的原則要求在課程體系優化中,要突破現有師資隊伍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充分利用合作各方的資源優勢。比如通過校企合作,引進企業專家,擴充教師隊伍,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共同完成畢業實習等;通過校校合作實現師資共享,教學軟件等資源互用等;通過校地、校協合作,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等。
2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能力規格
根據相關調查,當前外貿企業對應用型外貿人才能力的要求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扎實的外貿專業知識,突出的英語應用能力,較強的業務實操能力,熟練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過硬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創新精神等)。[1-4]結合當前外貿行業發展的特點,我們將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能力規格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2.1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
外貿企業希望應用型外貿人才具有過硬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這種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價值觀、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團隊精神等方面。具體而言,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職業素養;還需具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樂觀開朗的心態。具體而言,綜合能力課細分為價值判斷能力、身心調適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通識能力。
2.2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這種專業知識和能力包括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兩大方面。理論知識方面,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需要具備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和預測國際國內經貿形勢,初步具備本專業領域的研究能力;需要熟悉外貿業商務電函、文書處理方法,能靈活運用外語進行經濟貿易活動;還要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商業活動,初步具備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等。應用能力方面,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需要熟悉進出口業務環節,能正確操作處理外貿業務流程、規范繕制各種業務單證;能適應報關、制單、跟單等外貿具體工作要求;具備互聯網貿易拓展能力。若將上述能力進行整合,則專業能力可以歸納為,專業基礎能力、專業專長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
2.3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拓展能力要求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大學生應適應時代的要求,熟悉創業的有關政策,具有良好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落腳點是培養就業競爭力強的人才,因此應用型大學生需要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此外,應用型大學生還要具備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上分析表明,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拓展能力可以概括為創新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根據上述對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能力規格的具體分析,可以構建如圖1所示。
圖1 能力結構圖
3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方案
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需要適應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迎合人才能力規格的需要。根據上述對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能力規格的分析,將課程體系分為三大平臺和若干模塊,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課程結構體系圖
3.1 理論教學平臺的模塊結構和具體課程
理論教學平臺由四大模塊構成,分別是公共基礎課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主干課模塊和專業專長課模塊。公共基礎課模塊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形勢與政策”和“思想政治理論綜合實踐”、“大學體育”、“大學英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開設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健康的體魄,養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樂觀開朗的心態,擁有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并逐步具備英語言的基本運用能力。
學科基礎課模塊開設專業認知能力開設“專業導論”、“經濟應用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管理學”、“會計學原理”、“經濟法”、“電子商務概論”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旨在培養學生的數理分析能力、經濟思維能力和基本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專業主干課模塊開設“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國際結算”、“外貿單證實務”、“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報關實務”、“商務英語”、“外貿英語函電”、“外貿英語口語”、“國際商務談判”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熟悉進出口業務環節,學會正確操作處理外貿業務流程、規范繕制各種業務單證;幫助學生熟悉外貿業商務電函、文書處理方法,學會靈活運用外語進行經濟貿易活動。
專業專長課模塊開設兩個方向:網絡貿易方向和金融投資方向。網絡貿易方向開設“國際服務貿易”、“網上零售”、“公司財務管理”、“國際市場營銷”、“國際技術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地理”、“跨國公司理論與實務”、“國際工程承包”等課程。網絡貿易方向的設置是為了適應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趨勢,讓學生了解各種跨境電商平臺,學會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商業活動。金融投資方向開設“商業銀行經營學”、“保險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期貨理論與實務”、“個人理財”、“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金融投資方向的開設是為了迎合我國金融市場開發和金融行業大發展對人才需求不斷增長的需要。這些方向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掌握貨幣金融、證券期貨的基本知識和相關法規,為今后從事金融投資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3.2 實踐教學平臺的模塊結構和具體課程
實踐教學平臺由課程實驗模塊、課外實踐模塊和集中實訓模塊三部分構成。課內實驗模塊包含兩面公共基礎課程、五門專業主干課程和四門專業專長課程。兩門公共基礎課是“計算機應用基礎”和“數據庫技術與應用實踐”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信息處理技術,具備信息處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五門專業主干課程分別是“SPSS軟件應用”、“國際結算實訓”、“外貿單證實務實訓”、“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實訓”和“報關實務實訓”,目的在于通過課程實驗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外貿業務流程、規范繕制各種業務單證,能適應報關、制單、跟單等外貿具體工作要求。四門專業專長課程分別是網絡貿易方向的“網上零售實訓”和“跨境電子商務實訓”,以及金融投資方向的“商業銀行經營實訓”和“證券投資實訓”。
課外實踐模塊主要有“創業策劃與實戰”、“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學科與技能競賽”、“課外科技創新”等課程,課程設置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集中實訓模塊包含“軍事訓練”、“專業認知實習”、“ERP沙盤模擬綜合實訓”、“國際貿易模擬綜合實訓”、“畢業教育”、“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課程。
3.3 素質拓展平臺的模塊結構和具體課程
素質拓展平臺包括文化素質課模塊、社會實踐活動模塊、創新創業教育模塊和雙學位輔修專業模塊四部分。
文化素質模塊開設“大學生科學素養”、“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大學生藝術素養”、“大學生德行素養”、“大學生勞動素養”以及不同學科的選修課程等。這些課程的開設可以拓展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也能夠幫助大學生價值觀、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團隊精神等的養成。
社會實踐活動模塊包含“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等課程或活動。該模塊所開課程是為了增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模塊主要開始“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素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職業技能(資格)鑒定”和一些與創業相關的實踐課程,目的是發掘學生潛能,增強其發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有85.8%的外貿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確認會優先錄取持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1]因此,特別在此模塊中開設了“職業技能(資格)鑒定”課程。
雙學位輔修專業模塊主要是鼓勵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輔修外語地位學位,一方面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另一方面擴寬就業面向。
3.4 課程結構比例
按照能力結構進行劃分,綜合能力平臺課程學時合計為772,占總學時的32.5%,學分合計為56.5,占總學分的34%;專業能力平臺課程學時合計為1601,占總學時的67.5%,學分合計為105.5,占總學分的63.6%;能力拓展平臺占總學分的2.4%。按照理論課和實踐課來劃分,理論課課時總數是1989,學分總計為117,分別占總學時的83.8%,總學分的70.5%;實踐課課時總數為384,學分總計為49,分別占總學時的16.2%,總學分的29.5%。從選修課和必修課的構成來看,必修課總課時為1933,學分合計為129.5,分別占總學時的81.5%,總學分的78%;選修課總課時為440,學分合計為36.5,分別占總學時的18.5%,總學分的22%。
4 未來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方向
4.1 構建“經管一體、外貿專長”式的課程體系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將會帶來外貿公司的微型化甚至個體化。這些小微企業或個體企業對外貿人才的要求,往往更加注重綜合能力。外貿人才既要能從事外銷、制單、跟單等具體業務,還要具備綜合管理能力。這意味著,未來學校需要培養具體技能突出,綜合素質出眾的“復合型”外經貿人才。構建“經管一體、外貿專長”式的課程體系將是未來改革的一個方向
4.2 構建“訂單式”課程體系
隨著對外貿易向縱深方向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除了一般的綜合素質和外貿業務能力外,還需要具有相關行業的具體知識。然而,學校由于師資力量和辦學濟源等方面的限制,難以開設設計各行各業產品知識的課程。校企合作、校協合作構建“訂單式”課程體系也不是未來改革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黃晶晶.外貿專業社會人才需求調研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12):52-54.
[2]高國輝.外貿企業人才需求特征調查與分析[J].環渤海經濟t望,2014(8):16-18.
關鍵詞:國際貨運 崗位需求 中職 國際商務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寧波外貿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國際貨運行業的發展。國際貨運行業發展迅猛,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外貿基礎的應用型人才。
然而,中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難度高、體系龐大,光專業核心課程就有《進出口貿易實務》《商務英語函電》《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外貿單證實務》《國際匯兌》等。要想讓學生面面俱到全都掌握,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個挑戰。中職學校普遍實行的“兩年在校,一年實習”的模式,根本來不及深入學習課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
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用傳統模式培養的中專畢業生難以適應外貿企業的崗位要求,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函電、合同的書寫能力極差,離外貿企業的人才要求相距甚遠。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適應輔的外貿助理工作,上升渠道受限。
基于此,在原有國際商務專業的基礎上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需要對接貨運與報關崗位需求,探索中職國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依托崗位需求,建立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刪去一些國際匯兌等難度高、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性不強的課程,其主要知識在外貿業務協調中體現。把商貿法律與案例與商務談判禮儀整合成一門課程商《貿案例與談判》,并編寫校本教材。最后,加入國際貨運、報關實務等一些與國際貨運行業密切的相關課程。
國際商務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外貿業務協調》《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國際匯兌與結算》《外貿商函》《外貿制單》《商貿法律與案例》《商務談判禮儀》。
國際商務(貨代與報關)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外貿業務協調、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報關實務、外貿商函、外貿制單、國際貨運、商貿案例與談判。
二、強化實訓環節,引入專業模擬實操軟件
傳統教學注重理論知識,忽略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業務規范,忽視實際流程等。筆者學校在學生實訓平臺上,引進了上海遠恒公司與上海海關學院聯合開發的“報關模擬實習平臺”。該軟件采用了角色扮演模式,讓學生扮演報關員角色,親身經歷報關工作,以實際報關工作流程為背景,將教學重點落實到實踐實習中。
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理實一體化”改造,在校內模擬實訓室完成一體化教學,實現外貿業務協調實訓、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實訓、報關實務實訓、外貿單證實訓、國際貨運實訓等實操任務。
三、加強考證教學,推行“學歷+技能”雙證制
中職學校都比較重視專業課考證,但對企業實際的證書需求還缺乏了解。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可以設置對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跟單員證書、貨運從業資格證書、報檢員資格證書和報關員資格證書等的考證要求,專業課教師需要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考證教學對接,在課堂上完成考證課程的輔導。在學籍管理制度中,要求學生至少取得兩種專業資格證書。
將考證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在日常上課過程中逐漸滲入考證的信息。例如我們在外貿單證課程中與考證同步教學,把考證的題目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對于新出臺的報關水平測試,把最新的報關考試信息滲入到相關課程的日常教學當中,并在學生第三學年考前集中輔導報關水平測試的內容。
四、深化校企合作,實現人與職精準對接
國際商務專業是實踐要求非常高的專業,用人單位十分注重學生在校學習時的專業職業能力與實踐經驗。
在寧波地區尋找合適的外貿類及其相關港口物流企業,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或采取專業訂單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為外貿類相關企業培養人才。
作為港口城市,寧波市有大大小小國際貨運公司幾千家。筆者學校與浙江中外運有限公司、寧波雅戈爾國際貿易運輸有限公司、寧波泛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等本地知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積極推進學生第三年去貨代企業頂崗實習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擴大了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