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麻疹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麻疹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精品(七篇)

時間:2023-05-17 16:3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麻疹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麻疹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篇(1)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1(b)-015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whole-cours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by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124 cases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by severe pneumonia trea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eishan City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anti-infection, improved the resistance and maintained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whole-cours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the length of stay and the time of fever relieving, vanishing of the rash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93.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0.6%) (P < 0.05). There was no serious complication or death case occurred in the study. Besides, the length of stay and the time of fever relieving, vanishing of the rash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whole-cours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isease,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symptom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easles; Severe pneumonia; Children; Whole-cours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隨著我國廣泛開展接種麻疹疫苗,麻疹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均大幅下降,但近年來麻疹的發病率又出現略有升高的趨勢,且部分地區出現暴發流行的現象[1]。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常見于5個月~5歲的兒童,其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流涕、結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性斑丘疹等[2]。麻疹極易引發嚴重的合并癥如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其中肺炎是最常見的合并癥,也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3]。麻疹病情較重,易發生變化且病死率高,非常難于護理,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對患兒進行高度監護、高度重視和一絲不茍的護理。為研究個性化全程護理對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在臨床治療上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124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住院治療的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124例,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6個月~7歲,平均(5.48±1.20)歲;平均病程(6.22±2.84)d。對照組62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齡6個月~7歲,平均(5.04±1.17)歲;平均病程(6.64±2.49)d。所有患兒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咳痰、流鼻涕、全身皮疹、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均符合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麻疹肺炎診斷標準[4]:①符合麻疹流行病學資料;②全身皮疹超過3 d,體溫>38.3℃,且有3“Cs”:卡他癥狀、結膜炎及咳嗽;③呼吸道分泌物致病原檢測和/或血清學(IgM抗體)陽性;④臨床及影像學資料證實為肺炎。重癥肺炎參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制訂的臨床診斷標準[5]:①嬰幼兒腋溫≥38.5℃,呼吸頻率(RR)≥70次/min(需排除如發熱、哭吵等影響因素),拒食,間歇性呼吸暫停、呼吸,發紺,鼻煽,吸氣性三凹陷征;②年長兒腋溫≥38.5℃,RR≥50次/min(需排除如發熱、哭吵等影響因素),呼吸,發紺,鼻煽,有脫水征。排除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其他一般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抗病毒、抗感染,補充維生素、磷酸肌酸營養心肌及靜脈用免疫球蛋白、胸腺肽支持治療并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同時對照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按照護理程序進行入院指導,遵醫囑完成各種治療措施,采取嚴格的呼吸道隔離措施,對其皮膚和五官進行護理,謹慎發熱的護理,同時進行飲食指導,觀察并及時處理并發癥,進行出院指導。觀察組則采用個性化全程護理措施,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上心理、呼吸道及健康教育等干預護理措施,針對患兒不同特點而制訂護理措施,為患兒提供全方位、全程、優質的護理。

1.3 個性化全程護理

1.3.1 入院時的護理干預 患兒入院時由專病護士建立詳細的個人健康檔案,并針對每例患兒及其家長的年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程度等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并用通俗簡單的語言向患兒及家長重點講解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相關疾病知識、理論及治療目的與措施,介紹住院時的相關流程,并發放麻疹防治手冊。患兒均安排在單間病房,采取嚴格的呼吸道隔離措施直到出疹后10 d。病房的溫度和濕度都維持在舒適的范圍內,藥物及器材擺放整齊,且盡量遠離患兒的視線,防止患兒出現恐懼和緊張的心理。保持病房良好的通風環境,定時對病房進行擦試和消毒。加強病房的探視管理,減少家長的探視并對出入重癥病房的醫護和探視家長及時消毒處理,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1.3.2 住院期間的護理干預 發熱護理:在高熱期間,應保證患兒絕對臥床休息至皮疹消退、體溫正常,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保證室內的良好通風。避免用藥物或物理方法(如酒精擦浴及冷敷等)強行降溫,以免影響出疹,同時向家長解釋其原由,防止發生不必要的誤會。根據體溫的高低,如體溫高達40℃以上,可小量使用退熱劑,并用柔軟毛巾沾溫水擦拭患兒身體,防止體溫過高出現驚厥。如伴隨著譫妄、煩躁不安等神經系統癥狀,應密切觀察并及時報告醫師給予診治處理。

皮膚及五官護理:密切觀察皮膚出疹情況,在保暖情況下每天溫水擦浴更衣1次,保持皮膚的清潔,為防止抓傷皮膚引發感染應勤剪指甲。采用0.9%氯化鈉溶液對患兒口腔進行護理,每日1次。口唇或口角干裂時,局部擦拭甘油。對于出現鼻塞、流涕、流淚、畏光、眼分泌物增多癥的患兒,應及時對其黏膜和皮膚進行清理,以保證皮膚和五官處于清潔狀態。

呼吸衰竭的護理: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情發展較為迅速,且病情比較危重,常常累及到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血液循環系統等,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健康,所以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至關重要[6]:①保持呼吸道通暢,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因為肺組織充血、水腫、滲出,導致部分支氣管梗阻,加上肺泡有效交換面積減少,容易導致患兒出現呼吸困難,為提高肺泡氧氣彌散量,減少CO2潴留,一定要保證呼吸道的暢通,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較多,必須要及時清除分泌物[7]。采用側臥位或仰臥位,頭部及上身稍高,頭稍向后仰有利于呼吸,增加肺活量以及排出分泌物。對于咳嗽無力的患兒可輕拍其背部,以便于痰液的排出;對于痰咳不出者,可實施沐舒坦加氯化鈉溶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必要時給予吸痰。②密切觀察缺氧情況,落實氧療護理:密切注意患兒的缺氧情況,如果出現面色泛白、口唇發紺、喘憋、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的患兒應立即給予吸氧,可以根據患兒不同的呼吸困難程度來采用不同的呼吸氧氣方式,一般采用鼻前庭給氧,如缺氧明顯者給予面罩給氧。呼吸衰竭的患兒應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以改善低氧血癥,保護重要的臟器不受缺氧性損害,根據血氣分析調整氧氣濃度,宜保持血氧飽和度90%以上。

心力衰竭的護理:合并重癥肺炎患兒常常會并發心力衰竭,因為呼吸功能的下降常導致肺部低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使得心臟負荷增加,常見患兒出現急躁、心率加快、皮膚蒼白無血氣等癥狀[8]。嚴格控制輸液速度,以減輕心臟容量負荷,可使用利尿劑、擴血管以減輕心臟負荷,應用強心劑以及小劑量鎮靜藥物,并隨時觀察強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并嚴密監測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等變化,必要時行血氣分析,并及時報告給醫師。在飲食上盡量選取低鹽食物,少食多餐,以減輕胃部對肺和心臟的壓迫。

飲食護理:由于發熱癥狀,患兒大量消耗營養和水分,因此需要及時補充營養和水分。高熱期間能進食的患兒據其所喜愛的食物,選擇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人乳、牛乳、果汁、菜水等高優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鼓勵多飲水,利于清熱解毒和透疹。不能進食的患兒,給予靜脈營養,要注意嚴格控制滴注速度,防止輸液過快,加重心臟負擔。隨著體溫下降、病情好轉,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心理干預:由于該病的病情較重,患兒較痛苦,而且家長也非常焦慮,因此有必要對其施予有效的心理干預。首先要多與家長溝通交流,講解麻疹相關的健康知識,讓其了解各項護理及治療目的,讓家長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日常的護理工作中來。同時要尊重家長,需加強護理操作的預先告知,及時向家長報告患兒的病情進展,構建起和諧的護患關系,以減輕家長的焦慮和緊張心理。再者護士護理操作嫻熟,要常安撫患兒,以溫柔的語言與患兒溝通,增強其安全感,使其情緒穩定,心情愉悅,營造出一個溫馨、安靜、富有童趣的病房環境,充分了解患兒的性格特點,并從心理學的角度針對性疏導患兒的不良心理情緒,并與患兒及家長共同建立社會支持網絡,有效緩解患兒焦慮及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健康教育:根據制訂的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對患兒家長加強麻疹相關知識的宣傳,重點講解麻疹的傳播途徑和防治措施;講解麻疹常見并發癥的相關知識及防治措施;講解高熱護理、皮膚及五官護理、呼吸道護理及飲食護理等重點注意事項,以便于患兒出院后進行家庭護理。

1.3.3 出院后的護理干預 護士根據患兒的康復情況、患兒家長麻疹知識及疾病觀察掌握情況及自我護理技能,針對性地做好詳細的出院指導。一般患兒抵抗力較差,指引患兒多注意休息,對患兒及家長講解正確洗手方法,養成健康行為,同時宣傳預防接種的必要性,按時接種各種疫苗。在麻疹流行期間最好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托兒機構暫時不接納新生,為提高易感兒童的免疫力,對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的小兒可接種麻疹疫苗,在接種12 d后血液中出現抗體且1個月達到高峰,因此在易感兒接觸患兒后2 d內接種疫苗有預防麻疹的效果;對年幼、體弱的易感兒可給予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麻疹傳染疾病的蔓延[9]。

1.4 評價方法

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①顯效:體溫在入院3 d內下降至正常,無咳嗽、氣促等癥狀,皮疹全部消退,2 d內濕??音消失。②有效:體溫在入院3 d內下降,并達到38℃以下,咳嗽、氣促等癥狀明顯緩解,皮疹大部分消退,3 d內濕??音消失。③無效: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無緩解,皮疹沒有明顯消退,濕??音未消失,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患兒經1周不同護理之后的效果,并統計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退疹時間及住院時間。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經過1周的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5%,高于對照組的80.6%(χ2=12.558,P < 0.05),兩組患兒均未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無死亡病例。見表1。

2.2 兩組退熱、退疹及住院時間比較

經統計學分析可知,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退熱、退疹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曾經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三大傳染性疾病之一[10]。麻疹患兒是唯一的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出疹5 d內,患兒的結膜、呼吸道分泌物、尿液及血液,尤其是白細胞內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兒童普遍易感,患過麻疹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自1980年以來,隨著麻疹疫苗的普及,全球的麻疹發病率逐年下降,據WHO估計,麻疹的死亡病例已從2000年的733 000例降低到2008年的16 400例,從2000~2010年,麻疹病例數降低了60%,目前WHO的各區域均已確立了消除麻疹的目標,且從2002年起美洲區已實現了消除麻疹的目標[11],但也有麻疹在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暴發流行的報道[12-13]。我國自1965年廣泛推廣麻疹疫苗接種以來,麻疹的發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近年來全國的疫情又有所回升,相關調查研究表明[14-15],不少地區麻疹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且14歲以下的兒童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較多,而且嬰幼兒及15~30歲人群患病明顯增多,呈現雙峰態。麻疹合并肺炎除了發熱、咳嗽、典型皮疹等癥狀,常合并腹瀉、喉炎,嚴重者合并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且感染麻疹后引起免疫抑制容易繼續重癥肺炎,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還可能導致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肺纖維化等遠期并發癥[16-17]。

年幼患者常常在治療和護理中不容易配合,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是給兒科護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相關研究表明[18],采用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兒疾病的康復,并縮短住院時間,從而減輕患兒及家屬的心理壓力以及家庭經濟負擔。個性化全程護理干預模式就是按照患兒的特點制訂的護理措施,可以為患兒提供全方位、全程、優質的護理,從而讓患兒及家長主動配合并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19]。個性化護理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更高的護理水平及護理技術,且能夠對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創新,孫曉輝[19]在小兒護理中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護理效果,不僅患兒恢復快,而且家屬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較高,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肖志田等[20]應用全程個性化護理對40例患兒難治性癲癇患兒生酮飲食治療依從性進行干預,給予住院前、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護理干預,包括疾病健康教育、飲食的配制與管理、病情記錄與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處理、心理干預、家庭護理指導、電話隨訪等措施,研究發現全程個性化護理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均明顯優于同期常規護理組水平,全程個性化護理干預可增強患兒及家長堅持治療的信心和決心,有效改善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21-23]。

篇(2)

2008年11月5日,榆社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某中學2 004人接種減毒活疫苗(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8030103,生產日期:2008/03/30,有效期至2009/10/23)發生過敏性紫癜 1例,通過精心的護理和治療痊愈。現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兒,女,14歲,于2008年11月5日經常規皮膚消毒于左上臂外側三角肌皮下注射減毒活疫苗0.5 mL,用自毀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無錫市宇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70815,失效期201008,針號5﹟×25)。翌日下午發現雙下肢出現紫色丘疹,大小不等、壓之退色,第3天瘀點增多、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遂到縣人民醫院就診。體檢:神態正常,體溫36.8 ℃,腰部以下的皮膚、雙下肢皮膚可見大小不等的紫色丘疹,有出血點、壓之不退色、疹間皮膚正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與血凝時間,檢查未見異常,診斷為過敏性紫癜。經縣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會診后,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因接種麻疹活疫苗所致),經采用抗組織胺藥、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1周后痊愈。經調查患兒既往無藥物過敏史,無家族過敏史,接種前后未服用其他藥物。并且在2歲之前接種過(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甲肝、乙肝疫苗等)。本次接種同一批號麻疹活疫苗的2 003人未出現過類似過敏反應,所以尚未能排除病人個體差異。

2 護理

篇(3)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人民醫院,貴州六盤水 553000

[摘要] 目的 總結嬰幼兒重型麻疹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擇本院2012年—2013年我院確診的嬰幼兒重型麻疹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40例,進行各種措施。結果 患兒根據分級的不同,所表現出的反應是不同的,隨著反應分級的增加,患兒的反應是越來越差。結論 我院嬰幼兒重型麻疹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兒病情變化很快,需要早期進行診斷、治療,并且需要密切的觀察并且變化。

[

關鍵詞 ] 嬰幼兒;重型麻疹;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4(b)-0183-02

麻疹是一種憂郁麻疹病毒所造成的呼吸道的急性傳染性疾病,麻疹的并發癥很多,并且都很嚴重,比如說:心力衰竭、重型肺炎、中毒性腦炎、消化道出血等等,此時的麻疹通常稱為是重癥的麻疹。

近些年來,麻疹的發病年齡、臨床表現、并發癥、流行病學等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并且嬰幼兒的麻疹病例數目越來越多,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麻疹的病例數呈現明顯的上升的趨勢。

目前我國所采用的診斷嬰幼兒麻疹的指標仍然是國外的診斷標準,因為國內目前所有的資料數據對于嬰幼兒麻疹的干預治療的標準準則和嬰幼兒的麻疹的診斷指標目前還沒統一的意見。也有部分學者通過對大量的地區和民族等因素的統計學統計后發現,我國現在的診斷嬰幼兒的麻疹的診斷指標,可能數值過低。所以,一部分學者通過對大量的地區和民族等因素的統計學統計后,發現的數據通過統計學處理后,從而統一嬰幼兒的麻疹的干預的指標和嬰幼兒的麻疹的診斷的標準,這樣就為嬰幼兒的麻疹的治療和更好的干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然而嬰幼兒的麻疹干預治療,其研究與麻疹的測定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國現在所有的測定麻疹的護理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抗感染治療、使用免疫球蛋白、進行免疫學的調節治療、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與發生嚴重的嬰幼兒麻疹的各種不同的可能原因相比,有些因素顯得較為可靠,例如:年齡、血型、種族、血壓、妊娠期母親是否使用過什么藥物、母親的文化程度、是否為剖腹產、嬰兒體重、性別等等都和嬰幼兒的麻疹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與嬰幼兒的麻疹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但無顯著性的意義。

嬰幼兒的麻疹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醫療工作者應該起到應有的責任,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療效,應該給予前來醫院治療的病人普及相關的醫學知識。另外醫護人員還應督促患者定期來醫院復查,從而更好地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并針對患者的復查結果及時制定有效、積極的治療方案,對依從性差或者定期復查有不理解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給與足夠的指導與教育。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2013年我院確診的嬰幼兒重型麻疹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40例,進行各種措施。進行密切的監護和處理,實時監測患兒的呼吸、脈搏、血壓、心率、心律、神志情況、四肢的情況等等方面,同時要保護好患兒的體溫,及時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依據患兒的病情及時的幫助患兒進行排痰,并且使用心電監護實時的密切的監測患兒的呼吸、脈搏、血壓、心率、心律、神志情況、四肢的情況等等方面,并做好記錄。

1.2治療方法

對患兒進行高熱的護理工作,因為患兒的發熱和細菌的共同作用,使得患兒的中樞系統受到了攻擊,因此患兒經常有驚厥、煩躁不安,使得機體的耗氧率大大的增加,心臟的負荷也隨之增大了。

1.3 觀察指標

使用心電監護實時的密切的監測患兒的呼吸、脈搏、血壓、心率、心律、神志情況、四肢的情況等等方面,并做好記錄,并且要注意,患兒的氣管、支氣管的管腔狹窄,肺內的纖毛運動比較的差,患兒的咳嗽的反射比較差,而且再加上鎮靜劑的使用,有事會使得痰液的排出不順暢。

2 結果

2.1臨床結果

對患兒的神志情況進行評估,具體的數據見下表1。

2.2結果統計

根據上表可以看出,患兒根據分級的不同,所表現出的反應是不同的,隨著反應分級的增加,患兒的反應是越來越差。患兒康復出院之后,仍然需要注意保護患兒的日常生活,如需要保持飲食的清淡、營養的飲食,患兒應盡量避免感冒、適當的參加運動、從而增強患兒的抵抗力,并且按照患兒的免疫計劃進行程序的預防接種,在麻疹的流行期間,切記不要帶著患兒進入到人群比較密集的公共場所。

3 討論

伴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也比以前的誤診率和延誤率要小得多了,現在的影像學技術在不斷的更新,不斷的發展,也使得患者獲得了福音,那就是通過各種方法,進行確診和診斷,從而可以快速的確診和診斷,使得患者贏得了更多的時間,來爭取在更短的時間內進行治療,從而更好的及時的進行治療,預后的水平也會隨著確診和治療時間的縮短而提高的。嬰幼兒重型麻疹最為常見的損傷之一,是顱腦的損傷,這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因為顱腦的解剖形態以及結構的特別性,常常使得并發癥的后果非常的嚴重,使得患兒出現各種反應,尤其是顱腦水腫的后果相當的嚴重,甚至出現了死亡等嚴重的預后不良的效果的出現。

對于嬰幼兒重型麻疹治療和干預,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依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依據不同的民族、地域等等的不同的影響因素,或者是不同的流行病血特點,來確認時齡或者日齡所對應的指導值,超過了這一參考值,就應該給與相應的積極地干預治療。

隨著如今的醫療體系的不斷的完善,醫院對于確診患者的病情,需要更加確切的實驗室的依據,因此對于病理檢驗的報告,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因此有些檢查手段的水平和應用技術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因此對于嬰幼兒重型麻疹,檢查的方法就要十分的注意,現如今,有很多的試驗室的確診報告,正在試圖把報告周期不斷的縮短,然而這種工作類型,要求被診斷者的技術水平和制片、取材等等的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嬰幼兒重型麻疹診斷技術就近年來而言,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了。如何能更快、更好的檢查出早期的嬰幼兒重型麻疹是最為關鍵的,為了能更好的解決上述的問題,我國開始應用了新型的檢測技術和新的方法,這種方法快捷、方便,收獲了很好的效果,非常值得推廣和應用這種技術,并且可以把此種技術應用到社區、基層的醫療技術之中去。

為了能更好的治療嬰幼兒重型麻疹,醫療工作者應該起到應有的責任,應該對前來醫院治療的病人給予相關的醫學知識的普及,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療效。另外醫護人員還應督促患者定期來醫院復查之前的治療效果,從而更好地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并且應該針對患者的復查結果及時制定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對定期復查有不理解或者依從性差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給與足夠的指導與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醫院、醫生應有的責任,為病人治療疾病,幫助患者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

參考文獻]

[1] 陳紅,鄭思琳. 肝部分切除術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C]//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中華護理學會,2011:3.

[2] 傅世敏,李翠紅,鮮繼淑.1例特重型顱腦外傷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體會[C]//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2011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2011:1.

[3] 王旭東,朱立,閆新欣. 連續性血液凈化在重癥肺炎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應用[C]//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十五屆航天醫學年會暨第八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09:2.

篇(4)

【關鍵詞】 風疹;防控措施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不如麻疹,癥狀比麻疹輕,主要表現為低熱(37℃或以上)、出疹、耳后和頸部淋巴結腫大和結膜炎,病程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發病最高,3-5月份達高峰,夏秋季發病率低。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兒童發病為主。

1 傳染性

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空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以春季發病為主。風疹病人和健康帶毒者具有傳染性。風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5天內都可傳染別人。風疹病人以兒童為主,成人可能有過隱性感染,且抵抗力較強,不易患病。接種過風疹疫苗和得過風疹的人有免疫力,不會感染風疹。

2 傳播方式

空氣飛沫傳播,是風疹的主要傳播方式。垂直傳播,為先天性風疹的傳播方式:接觸傳播。風疹患兒自糞便、尿中排出的病毒,可經手傳播給患兒的護理者。

3 臨床表現

3.1 潛伏期 14-21天。

3.2 前驅期 約1-2天,低熱,頭痛,全身不適、咳嗽、流涕、伴有結膜炎。

3.3 出疹期 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初見于面部,迅速向下蔓延,一日內布滿軀干和四肢,但手掌和足底無疹。皮疹是細點狀淡紅色斑疹,面部,四肢皮疹較少,部分融合似麻疹。而軀干,背部皮疹密集又類似猩紅斑。皮疹一般持續3天,故有人稱皮疹“一日似麻疹,二日似猩紅熱,三日即退疹”。皮疹退后不留色素沉著。伴有全身低熱,上呼吸道炎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以頸淋巴結腫大明顯。輕度鼻炎癥狀可持續5-6天。風疹病情比較輕,過程短,不會留下后遺癥。

4 護理措施

4.1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應態度和藹,主動關心患兒,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講解隔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防止疾病發生流行。

4.2 一般護理 進行呼吸道隔離,隔離至出疹出疹后5d。病室內要經常通風,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空氣進行噴灑消毒,所用物品采用消毒劑或煮沸消毒,被服經常暴曬等。患兒后要用肥皂水沖洗干凈。患兒應臥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加重病情。

4.3 皮膚護理 保持患兒眼、鼻、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不讓風直接吹或陽光照射患兒眼睛,可用淡鹽水漱口衣服不要過多,勤換洗,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引起感染。皮膚瘙癢可用溫水擦洗,局部涂爐甘石洗劑或生油涂拭。結膜炎用0.2%氯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滴眼數日。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后,可涂石蠟油或金霉素軟膏,以保護鼻黏膜。必要時可用適當的抗過敏藥物,同時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有高熱出汗時,及時擦身,換干凈、柔軟衣服。

4.4 對癥護理 風疹患兒大部均為低熱,對于大多數患兒均不需要特殊的降溫處理。對發熱者可用溫水擦拭降溫,多飲水。高熱不退者,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眼部充血者,要避免光線刺激,可用眼藥水滴眼。要注意口腔衛生,常用淡鹽水含漱口。咳嗽者予以止咳藥。

5 消毒隔離措施

5.1 啟動傳染病上級報告 對明確診斷的患者有專人在規定時限內報出丙類傳染病報告卡,每日向上級疾控部門上報疫情;對高熱和皮疹較重者,轉上級醫院傳染病科住院隔離治療。

5.2 實行預檢分診 設立專門診室,有單獨通道,由一名內科副主任醫師專門診治。

5.3 加強門診、觀察室、輸液室、隔離病房等管理 室內地面、樓梯扶手、門把手、工作臺面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時間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消毒4次/d;治療、護理過程中使用的體溫計、止血帶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時間30分鐘;聽診器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再使用;醫護人員在診療、護理每例患者后,均應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6 健康教育措施

6.1 居室經常開窗通風,濕式清掃 對患者原居住宿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噴霧進行疫區終末消毒;學生宿舍、圖書館、教室、食堂等公共場所都做到預防性消毒處理。大學生可自愿應急接種風疹疫苗,接種率40%。

6.2 加強晨檢 一旦有發熱和出疹的癥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發現病情班主任應立即向校醫療保健所報告,并做好隔離措施。有病例的班級,應對其教室、寢室進行徹底地消毒。

6.3 寢室、教室要保持開窗通風,盡量到空氣流通處活動。疾病流行期盡量減少寢室間竄門、聚會、聚餐等室內的聚集性活動。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 潔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潔的毛巾和紙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4 注意均衡飲食、經常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6.6 隔離檢疫 患者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癥狀輕微,隱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離。一般接觸者可不進行檢疫,但妊娠期、特別妊娠早期的婦女在風疹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風疹病人。

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3月我院收治的343例麻疹患兒,男200例,女143例,年齡26d~8歲,合并肺炎36例,合并心力衰竭與肺炎16例。本組患兒均有不同程度咳嗽、發熱、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皮膚斑丘疹。

1.2病情觀察

患兒因通常不能直接表達身體的不適,由于患兒營養不良、加之年齡小,體弱者癥狀較重,容易并發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肺炎,需要對病情變化進行細心和密切的觀察,從而及早給予有效的治療,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前驅期除觀察體溫外,應注意有無麻疹粘膜斑。

(2)出疹期密切觀察患兒的咳嗽、皮膚情況以及精神狀態,當患兒出疹期間有持續高熱、呼吸急促、咳嗽加劇、透疹不暢、煩躁等時,提示患兒有并發肺炎的可能。

(3)當患兒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哮吼樣咳嗽時,為并發喉炎,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給予氧氣吸入,必要時氣管切開。

(4)患兒出現煩躁不安、心音低鈍、面色蒼白、氣喘加劇,心率達160~180次/分,為并發心肌炎,應加強心電監護,同時要絕對臥床休息。

(5)患兒出現驚厥、昏睡、嘔吐、前囟膨隆,為腦炎的表現,立即報告醫生,配合搶救治療。

1.3護理方法

(1)隔離:患兒入院后行呼吸道隔離,臥床休息,室內宜安靜,光線宜柔和。空氣新鮮,注意保暖,但不可過熱,室內溫度18℃~20℃,每日通風,空氣消毒。出疹前后5d隔離期內,如合并肺炎、應延長隔離期至出疹后10d。

(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或軟食,忌刺激性,鼓勵患兒多飲水,切勿盲目忌口。

(3)高熱護理:對于體溫過高的可酌情用小量退熱劑,如泰諾林、百服寧等,而對于不超過39℃一般不必作特殊處理,當疹子出透后,體溫可逐步恢復正常[2]。對于麻疹患兒為了避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同時使用藥物降溫使體溫維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過低,避免急驟退熱而致患兒虛脫。

(4)五官、皮膚黏膜的護理:剪短指甲,保持皮膚清潔,出汗時要及時擦干,勤換清潔柔軟的棉內衣。部分患兒由于眼部分泌物多結痂使眼不能睜開,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雙眼,必要時使用氯霉素眼藥水或金霉素眼藥膏。對于有口腔潰瘍的患兒可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還可涂制霉菌素甘油等。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蠟油。

(5)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同時處于陌生和被隔離的環境之中,加之皰疹的刺激,會使患兒產生恐懼、緊張的負面情緒,患兒會哭鬧不止或者焦躁不安,因此醫護人員要以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言取得其信任,同時細心愛護,體貼患兒,消除其緊張和陌生感[3]。做治療時,應采取鼓勵表揚法,保持患兒情緒穩定,對于較大的患兒,應耐心的給予解釋,爭取配合治療。

(6)出院指導及健康教育:向患兒家長宣教麻疹的隔離、防治知識,解除家長的思想壓力,緩解家長的不良情緒,同時對于營養不良的患兒要增加營養,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強體質,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少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并按時完成計劃免疫。

2結果

343例患兒入院后給予精心治療與護理,均治愈出院,合并嚴重并發癥的患兒治療時間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長,但最終也都治愈出院。

3討論

急性患者為重要傳染源,無癥狀帶病毒者和隱性感染者較少,傳染性也較低。傳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結合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復期不帶病毒。麻疹的傳播方式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隨排出的飛沫經口、咽、鼻部或眼結合膜侵入易感者。麻疹的潛伏期為6~21d,平均為10d左右,曾接受過被動或主動免疫者可延長至3~4周。典型麻疹臨床過程可分為3期:

(1)前驅期:從發熱到出疹為前驅期,一般持續3~4d,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者有頭痛,并可出現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在病程2~3d,約90%以上患者口腔出現麻疹黏膜斑,為麻疹前驅期的特征性體征,具診斷價值。此斑位于雙側第二磨牙對面的頰粘膜上,為0.5~1mm針尖大小的小白點,周圍有紅暈,初起時僅數個,1~2d內迅速增多融合,擴散至整個頰粘膜,形成表淺的糜爛,似鵝口瘡,2~3d內消失。

(2)出疹期:病程第3~4d時發熱、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此時出現皮疹。皮疹初為淡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大小不等,直徑約2~5mm,疹間皮膚正常。出疹高峰時皮疹可融合,顏色轉暗,部分病例可有出血性皮疹。

篇(6)

[關鍵詞] 清開靈;變態反應;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85.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0)10(c)-125-01

藥物變態反應是指按正常的用量、用法接受藥物治療后,機體發生一些不正常的臨床表現,它與藥物正常的藥理作用和藥物過量引起的反應不同,在臨床上表現為各種形態的皮膚黏膜皮疹和一些全身性的反應。藥物的過敏反應是所有不良反應中最多的一種。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男,39歲,因發熱,咽痛,鼻塞3 d加重1 d入住本院,門診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既往身體健康,對阿司匹林、甲硝唑過敏。入院查體:T:38℃, P:78/min,R:21/min,BP:110/80mmHg,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醫囑給予①10%GS 250 ml+清開靈30 ml;②10%GS 250 ml+病毒唑0.5 g,當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清開靈注射液30 ml靜脈滴注(滴速50滴/min),靜滴約3 min時,患者突然出現面部發麻、胸悶、呼吸困難、咽部不適、聲音嘶啞、舌體活動受限、說話不清、全身蕁麻疹。考慮為藥物引起的變態反應,立即停藥,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地塞米松10 mg靜推,鹽酸腎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氧氣吸入,測BP:95/60mmHg,P:98/min,R:24/min,T:38.2℃,此時患者煩躁、精神緊張,給予非那根25 mg肌注,10 min后患者呼吸困難、胸悶癥狀改善,面部感覺正常,舌體活動自如,說話清晰,繼續觀察,2 h后全身蕁麻疹消退。經及時的搶救與精心的護理,患者清開靈變態反應迅速得到控制,無并發癥出現。

1.2 護理

1.2.1加強巡視,隨時觀察患者,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點,一旦出現變態反應,爭分奪秒立即采取搶救及治療措施。

1.2.2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脈搏、血壓、呼吸、唇周及顏面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詢問患者的主訴,及時做好記錄。

1.2.3對過敏體質者,在用藥的過程中要到床頭交接藥液,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其次,聯合用藥時,若出現變態反應,就要果斷地判斷是哪一種藥物反應,判斷不清時,要全部停藥,還應備好各種搶救物品、藥品。

1.2.4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發生藥物變態反應的可能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緊張及害怕的心理,穩定其情緒,加強心理護理和心理治療。

1.2.5保持病室空氣流通,病房環境安靜,患者皮膚清潔干燥。

1.3 體會

1.3.1清開靈變態反應在臨床上不多見,一旦發生,如搶救不及時,將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為此醫護人員應充分了解清開靈注射劑的功能主治,嚴格掌握其適應證,權衡患者的治療利弊,謹慎用藥。

1.3.2 醫護人員應在用藥前應仔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對使用該藥曾發生過不良反應的患者、過敏體質的患者(包括對其他藥品易產生變態反應的患者),不宜使用該藥物治療。

1.3.3該藥物應單獨使用,禁忌與其他藥品混合配伍;謹慎聯合用藥,如確需聯合其他藥品時,醫護人員應謹慎考慮與清開靈注射劑的時間間隔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1.3.4醫護人員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給藥,不得超劑量、高濃度應用;對于年老體弱、兒童患者應謹慎使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停用清開靈注射劑,并及時采取救治措施。

2 討論

清開靈注射液是中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牛黃、水牛角、金銀花、黃芩、梔子等的提取物。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之功能,還具有抗細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牛黃具有鎮靜抗悸,解熱抗炎,興奮呼吸以及促進紅細胞再生的作用,黃芩、梔子、金銀花等均具有廣譜抗感染作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對熱病神昏、中風偏癱、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熱等疾病的治療,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以及腦血栓形成等[1]。其不良反應及預防及措施概述如下:

對初次使用該藥品的患者,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發現異常,立即停止輸液。輸液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面色及生命體征,主動與患者交流,詢問有何不適。在此次變態反應中由于醫護人員早期準確的判斷同時具備了熟練的操作技術,救治措施得力、迅速、及時。重視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焦慮、恐懼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臨床使用該藥當中時有不良反應的報道[2],而其使用說明書中未提及會發生不良反應。因此我們醫務工作者在臨床使用清開靈注射液時應當了解其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做到安全、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晏媛,鄭萍.清開靈注射液的致敏反應及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1999, 24(6):28-29.

篇(7)

麻疹的前世今生

麻疹是小兒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目前在我國傳染病法規定的上報傳染病中,被定為乙類傳染病。在生活困難時期,由于疾病的防治不到位,不光麻疹患兒發病率高,甚至麻疹患兒的死亡率也高,因此在百姓中常有一種恐懼心理,人們談“疹”色變,所以張奶奶才那么著急的!

麻疹之謎被破解

那么,這可怕的病到底有什么秘密呢?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而患病,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密切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由于目前我國計劃免疫中包含麻疹疫苗接種(出生后8個月),所以,按時進行麻疹疫苗接種的寶寶中,麻疹患病率明顯下降。

麻疹的癥狀

麻疹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平均10天左右,在潛伏期中可以沒有任何表現。“前驅期”可出現體溫升高、流涕、畏光、流淚等“上呼吸道卡他”癥狀,故這種寶寶看上去“很臟”。在這個時期也有一個小秘密可以被醫生或細心的媽媽發現:在寶寶下頜磨牙相對應的口腔黏膜處,可以看到一個直徑0.5~1毫米的灰白色斑點,周圍有紅暈,即麻疹黏膜斑。這個斑在1~2天之內有可能迅速增多。在發熱3~4天后,從耳后發際處開始出現皮疹,皮疹從面部、軀干、四肢直至手心和腳心。皮疹的形狀不規則,大小如綠豆至黃豆大小,稍稍高出皮膚表面,嚴重時小皮疹可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片的暗紅色斑丘疹。在皮疹出現的同時,體溫也會比以前增高。

厲害的并發癥

出疹3~4天后,體溫逐漸下降,按出疹順序,皮疹數量逐漸減少,皮疹消失的同時會出現細小的脫屑及棕素沉著于皮膚表面,所以這時看寶寶又像渾身“臟兮兮”的。如在體溫下降過程中再次出現發熱,精神狀態欠佳,甚至出現咳嗽、喘憋、心慌、面色蒼白等,就要注意麻疹的并發癥。麻疹以往之所以死亡率高,大多源于并發癥。麻疹容易并發肺炎、喉炎、心肌炎、腦炎、結核病惡化、維生素A缺乏等,一旦出現并發癥一定要到專科醫院住院治療。

麻疹的防與治

麻疹是可防可治的。一旦寶寶被診斷為麻疹,治療的同時還要進行良好的護理。寶寶活動的空間要保持空氣清新,經常開窗通風,避免強光刺激,衣著寬松,保持皮膚清潔,出現口腔黏膜潰爛者要用口腔消毒劑進行口腔護理,進食宜清淡,不能吃刺激性食物。體溫升高的寶寶應該以物理降溫為主,如洗澡(溫水浴)、適量飲水,局部使用降溫貼等,還要保持室內溫度適中。

當較小的寶寶出現重癥表現(如出現并發癥)或一段時間內癥狀加重時,請您一定要帶著寶寶再次到專科醫院就診,醫院的選擇是傳染病院或有隔離措施的綜合醫院或兒童醫院,然后根據醫生的醫囑進行進一步治療。

注意隔離措施

麻疹的傳染期是出診前后5天,有并發癥者延長到出疹后10天。這段時間內的患兒需要隔離,而這一段時間內接觸過患兒的易感者則需要進行有效的檢疫及被動免疫,檢疫期是3周。

麻疹的預防

麻疹的有效預防就是按時接種麻疹疫苗,尤其要重視麻疹疫苗的復種,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甚至消滅麻疹在我國的肆虐。

二、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造成的呼吸道傳染病,屬于乙類傳染病,人群普遍容易感染。

風疹的癥狀

風疹也有發熱及出皮疹的癥狀,其疹型與麻疹類似,沒有確定的出疹順序,其體溫升高與出皮疹無明顯相關性,出皮疹可在發熱之前,也可以在發熱之后或與體溫升高同期出現。皮疹消退后,無皮膚脫屑及色素沉著,體格檢查時可于枕后觸及腫大淋巴結。

風疹的防與治

普通風疹的治療與麻疹類似,以對癥治療為主,加強基礎護理,不可以過度的包裹捂蓋。重癥病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關于風疹的預防,目前有一種疫苗為麻風腮三聯疫苗,可預防風疹出現,該病于體溫正常、皮疹消退后可解除隔離。

三、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屬乙類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猩紅熱的癥狀

猩紅熱的“前驅期”較短,發熱1~2天后即出現皮疹。這類患兒皮膚潮紅,在此基礎上可以見到粟粒樣小丘疹,這些小丘疹以皮膚皺褶處分布較多,以至于在這些部位形成帕氏線,而皮疹在口周分布較少,口周皮膚顏色正常,所以會形成口周蒼白圈。這樣的患兒還會存在其他一些體征,如舌腫大形成楊梅舌,扁桃體腫大,可以見到膿性分泌物。猩紅熱皮疹消退后也有一些小的皮膚脫屑,但不存留色素沉著。

在猩紅熱恢復期間,應特別注意心臟及腎臟的情況,因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2~4周左右,可能會出現與其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此時可以遵醫囑到醫院進行尿液檢查、心電圖檢查及其他相關檢查。

猩紅熱的防與治

猩紅熱最有效的治療是青霉素,青霉素過敏的寶寶可以選擇紅霉素、頭孢菌素等,根據醫囑進行足劑量足療程的治療。

目前還沒有針對溶血性鏈球菌的疫苗進行預防,對于可疑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寶寶,要給予充分有效的抗感染治療,當連續咽部分泌物培養結果陰性時,寶寶就可以解除隔離了。

四、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期寶寶特別容易患的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此病不具有傳染性,任何季節都可以得病。

幼兒急疹的癥狀

幼兒急疹的臨床特點為,持續發熱2~3天,熱退后出現全身皮疹,皮疹疹形不規則,淡紅色,壓之褪色,部分可以融合成片,皮疹持續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任何痕跡。在此期間可有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精品|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无码毛片aaa在线|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国产无套中出学生姝| 亚洲中文无码mv| 免费a级毛片无码久久版|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曰本丰满熟妇xxxx性|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国产女主播白浆在线看|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 男人把大ji巴放进女人免费视频| 国产麻无矿码直接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公交车大龟廷进我身体里视频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 丝袜 另类 校园 欧美|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国产a级毛片|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 花蒂被吸嘬的越来越爽|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少妇内射日韩亚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夫妻|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亚洲精品四区麻豆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