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5-05 08:59: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篇(1)

(一)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性化原則

完善的室內環境設計,可以營造人們心中向往的居住環境。設計的人性化,能夠處理好環境與人的和諧關系。人性化的室內環境設計需要注意到一些最基礎的原則。

1.室內環境設計中的安全性原則

居住的安全性,是所有設計師和居住著最先考慮到的問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改進,能夠使房體的安全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在室內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堅決杜絕違規裝修。不得隨意的拆改建筑結構和框架。裝修進行前需要根據其不同的面積和功能,對各個區位進行合理的人性化的分工設計。規劃好平面設計圖,能夠有效的保護建造結構,提供給住戶一個安全的環境。

2.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舒適性原則

室內環境的舒適度,除了溫度適宜、通風采光較好這些活動的舒適度外,對室內的各種家具、配套設施也是相對講究的。家中要盡量采用一些柔軟的布料,才能布置的溫馨。家中的家具、陳列品等需要有設計感,這樣能使人居住中感到更加舒適。

3.經濟性原則

雖然我國國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反對鋪張浪費、堅持勤儉節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不僅要裝修的安全、舒適、更加要注重經濟性原則。室內的空間,要得到合理的人性化的考量。一些不大容易注意的角落,可已經過設計,得到合理的利用。在裝修材料和家電等產品的選擇上,要進行多方面對比,以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在能源的使用上,可以通過采光、通風、一些自然因素來降低其使用的成本。

(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性化設計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不能只是虛設的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要符合人體基本尺度的要求。不同的地域或空間,擁有不一樣的自然環境。城市與自然、室內與室外、光與熱、空氣與聲音,都能根據不同的設計產生不同意境。但是因人而異的心境與審美,就需要去研究人的情感意識與性格特征了。設計中的人文關懷就體現在很多設計的細節之中了。在很多設計方案中,需要結合戶型的特點和主人的喜好,特定人群的生活特征,如家中的老人與兒童,需從人性化的方面進行考慮。簡約而不簡單的視覺效果設計、主題風格突出設計、整體和諧設計、實用設計、方便舒適設計、功能至上設計都能是設計者可以根據不同人喜好做出的風格設定。合理的布局,合理的運用,能做成實用性強又不失時尚穩重的設計。

二、結語

篇(2)

【關鍵詞】交互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趨勢

0 緒論

1)研究背景

城市是人們活動和生活的場所,它作為文明的群居環境,同時也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志。

環境藝術設計在新時期面臨空前的挑戰與復雜的選擇,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但卻包容萬象的時代,根據環境設計的發展歷就可以看出,不同時代對設計的意義與內容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無論如何變化,設計的目的和對象始終是把人的需求作為首要出發點,把人作為主體來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注重“人性的回歸”,安全感、領域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等多種心理感受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然而在信息社會,媒介引領一切的時代,人的參與感”更應得到極大的重視。在新時代的景觀設計中,把人與景觀的互動作為設計的切入點,利用現代電子技術與數字媒介等手段創造出新體驗、新感覺的景觀作品是適應時代特色、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之一。

2)研究意義

首先,“交互設計”的概念的介入,提供新的研究視角,關注景觀設計的交互設計的問題。

其次,關注時代熱點問題,突出時代緊迫感。迫于人口持續增長、爆炸式城市化進程和空間資源限制的壓力,平衡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空間需求使得對空間景觀設施的問題日益重要。

再次,追源溯本,找到景觀設計的本質的突破口。摒棄以往通過技術手段為依托的可持續,深層挖掘景觀設計的本質――以人為本,萬變不離其宗。

注重景觀設計的交互設計,不僅僅能充分的對空間進行完美的利用,同時能夠使得使用者和設計者,以及居住環境進行完美的交互,在設計的參與中達到交互的作用,體會到設計,生活的樂趣,做到準確的信息反饋。

3)內容及框架

交互設計在國內的環境藝術設計領域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本文從交互設計的概念入手,圍繞交互設計在國內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應用優勢和現狀作了初步分析,對其在此領域中的發展趨勢作了預測,以期促進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

本文著重研究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交互設計”。以公共環境中各種“交互性”關系為研究切入點,深入分析在室外環境中的構成要素,增進自然環境,建筑和公共環境以及住戶的交互性的聯系。論文整體,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闡述現代公共環境交互性設計的關鍵性和現實意義。

1 交互設計方法的提出以其內容

1.1 交互設計方法的提出

“交互”源于英文“interaction”和“interactive”,泛指人與自然界萬事萬物信息交流的過程以及產生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除自然造物外,一切人類造物都以“用”為目的,其創造過程的主要環節就是設計。它強調的是以用戶為中心,設計合理的使用方式。交互設計正是體現這一方式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也就是創建新的用戶體驗。

1.2 “交互設計”的組成

交互的主體與對象是人和產品。在人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中,人是交互的主體,產品是交互的對象。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交互設計是在人機交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學科,其理論基礎涉及多個學科,成功的交互設計往往需要跨學科的小組協作來完成。

1.3 環境藝術設計中交互設計方法的目標

交互設計應首先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此過程中,明確設計的主要目標。即“可用性目標”和“用戶體驗目標”。

1.3.1 可用性

可用性通常是要保證交互式產品易學、易用,能給用戶帶來愉快的過程體驗。它不斷優化人與產品的交互方式,使得人們能更有效地進行日常工作和學習。

1.3.2 用戶體驗

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強調”交互設計”加強人與環境這樣一個大產品之間的交互,同樣也是人與人人與空間在創建新的用戶體驗。

2 環境藝術設計現狀

交互設計本身是一個較新的概念,研究重點多是狹義的“產品”,因此,目前國內往往關注在工業產品設計的領域或者相關聯的領域,而其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應用還相對較少,研究者也不多,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應用項目寥寥無幾。雖然已經有了相關的交互式多媒體設計軟件出現,但是在系統性、人機交互性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并沒有得到廣大受眾的認可,從而沒有得以推廣。

交互設計在國內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領域應用的現狀:

盡管現今的國內室內設計領域在經歷了20世紀80很多設計師僅僅在材料、年代的起步和90年代的混亂發展之后,逐漸演變為如今的逐步規范和不斷求新求變,但是技術、施工手段、表現手法上追求創新,滿足于視覺的新、奇、特,并且這種局面在不斷的擴大化。即使在理論界有越來越多交叉領域的設計理念、思維形態被不斷引入,其中也包括了交互設計,但僅僅在理論方面有所展現,很多設計師并沒有重視起來。

3 交互設計在室外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發展趨勢

室外環境設計中交互設計的發展:

室外環境設計多包括對景觀、園林、公共空間等的設計,在未來的發展過程別要求生態化、綠色化、地域化。交互設計理念及其系統也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變得越來越重要。多學科的參與是其相對明顯的特點。

3.1 交互式自然景觀設計

交互式自然景物設計系統隨著電子技術、數字技術的發展將會應運而生。采用這種設計系統,在各類室外環境場景布置中用戶可以隨意設計自然景物及建筑小品,并按用戶的意愿布置場景,進行實時全景預覽。同時在保持景物真實性的基礎上,用戶可以根據需求的不同進行多樣化的調整,利用各種測試虛擬進入空間中,增加用戶操作時體驗的能動性和趣味性。

3.2 交互式環境信息的傳達反饋

在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的具體實施中增加互動性的體驗裝置及相關服務。體驗者在進入這個空間之后,就能獲得相關的場景或者信息提示,得到需要了解的信息或感受到環境對個體的進入作出的改變。這些信息的反饋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并有針對性地加入信息中進行互動和改進,這樣不僅能提高公共環境空間的作用,及時通過空間和環境信息和收到反饋。

4 結語

交互設計這個新興的概念是為了人類更好地生活而提出的。在未來科學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交互設計這一理念及其系統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它關注了室內外空間環境的可用性、環境使用者的應用性及用戶體驗,對現今國內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及現實意義,希望受到廣大從業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1][美]普里斯.交互設計:超越人機交互[M].劉曉暉,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李世國,華梅立,賈銳.產品設計的新模式:交互設計[J].包裝工程,2007(4): 90-95.

[3]李世國.交互系統設計:產品設計的新視角[J].藝術設計論壇,2007(2): 12-14.

[4]李世國,費釬.和諧視野中的產品交互設計[J].包裝工程, 2009(1): 137-140.

[5]舒艷紅.管窺未來的設計走向[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1): 105-109.

[6]何召鋒.室內設計與多媒體互動平臺的探討[J].裝飾,2006(5): 103-106.

[7]朱詩孝.基于Cult3d的室內交互式虛擬漫游系統設計[J].福建電腦, 2007(6): 135.

[8]尤川寶,胡維平.基于Internet的虛擬現實系統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 2006(21): 7-8.

篇(3)

[關鍵詞]伏羲文化;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J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04-0066-03

一、伏羲文化的精神實質

(一)伏羲是中華人文始祖

伏羲又作慮犧、宓羲、包犧、庖犧、炮犧、皇犧、羲皇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誕生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古成紀,即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大地灣一帶。創八卦、結網罟、制嫁娶、開田地、制禮儀等十多項發明創造,使伏羲成為中華民族奮發向上和勇于進取的形象代表,開創了中華文化與文明。追根溯源,伏羲成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原因就是他有著非凡的功績和特殊的貢獻。因此,伏羲也就成為文化的化身,古往今來被稱為“人文始祖”。

(二)龍文化是伏羲開創的中華傳統文化

三皇五帝之中,只有伏羲是人首蛇(龍)身,其實質就是中華龍祖(圖1)。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黃河流域、遼河流域等許多原始文化遺址都發現了龍文物,如河南濮陽的蚌塑龍、紅山文化遺址的碧玉龍和黃玉龍,這些文物可將崇拜龍的歷史推進到6000年以前。從而可以映證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神,華夏先民在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進程中,龍圖騰始終是最顯亮的旗幟。伏羲之后,炎帝、神農、勾芒、共工、祝融、黃帝等遠古文化英雄都繼承了龍圖騰。三皇五帝一脈相承,他們創造的文化與龍文化也是一脈相承的,從而龍也就成為中華文化內涵博大、最富有魅力的形象。

(三)以八卦為基礎的《周易》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和華夏文明的核心

天水伏羲廟掛有一塊“一畫開天”的匾額(圖2),是贊頌伏羲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精神的。“一畫開天”就是伏羲在質樸、簡易、無框框條條局限的原始思維狀態下不斷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后找到了一個思維的制高點,通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層次考察,從而感悟到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最基本規律,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陰”和“陽”兩個最基本的元素,并用八卦這種特殊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打開了人們認識世界的閘門。以八卦為基礎的《周易》歷來被奉為“六經”之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支柱,眾多哲人學者推演說解就形成了易學。易學中的“天人合一”、“對立統一”思想成為中國人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和華夏文明的核心。

二、伏羲文化對環境藝術設計有意義的元素

(一)龍圖騰

龍文化是伏羲開創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國稱天子為龍始于伏羲,“龍的傳人”實為龍文化的傳承人,也就是由伏羲開創的中華文化的傳承人。

(二)虎圖騰

20世紀80年代,在河南濮陽縣城西南隅西水坡發掘出了仰韶文化時期蚌砌龍虎圖案,印證了虎圖騰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伏羲開先河的傳統文化也稱為龍虎文化。

(三)八卦圖

八卦是陽爻“―”和陰爻“--”的組合。先民認識到世界的組成,首先是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等,都是一一相對應的存在,便有了陰、陽概念。而后又用最基礎的單、雙來表示陰、陽觀念,這就是“―”和“--”。如果把兩個爻相替迭加,便會出現四個卦,再加一爻便會出現八個卦象。

(四)太極圖

太極圖起源于原始時期,據說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先天圖》、《太極圖》、《河圖》和《洛書》傳給其學生種放,種放又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后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看到的太極圖,就是周敦頤所傳的。

(五)河圖

伏羲在黃河上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這樣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作河圖。

(六)洛書

洛書古稱龜書,說有神龜出于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

三、伏羲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環境藝術設計對伏羲文化內涵的借鑒

伏羲文化元素會隨著時展、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形態變化和發展。但是,其思想精髓卻一直貫穿其中,成為一條主線指引著環境藝術的表達方式。在現代環境藝術中,手法的運用只停留在淺層,要創造性地繼承中國傳統裝飾要素,還要抓住其文化內涵,來指導手法的運用。

1.集美思想的體現

集美思想是圖騰崇拜的來源。所謂“集美”,通俗的說就是將一切美好的事物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愿望。伏羲文化中的龍圖騰就是傳統集美思想的體現,也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常用的題材。

2.趨吉納福的表達

趨吉納福的意識在中國人心目中始終未見淡薄,吉祥圖案、吉祥色彩、吉祥觀念長盛不衰。文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為伏羲文化的元素符號在當今社會的運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發展的條件。

在室內環境中,伏羲文化中的龍圖騰和虎圖騰常常作為裝飾元素,寓意吉祥、正義和威嚴;在建筑園林景觀設計中,龍圖騰、虎圖騰、八卦符號、太極圖、河圖和洛書也是常用題材。

3.以人為本的宗旨

《周易》認為,天、地、人是構成宇宙的三種基本物質材料,所以稱之為“三才”。上為天,下為地,中為人,從這種直觀的認識中,不僅得出人是整個宇宙的構成部分,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人是天地化育的結晶。以人為本的思想根植于我國優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內容博大精深,包含著對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多層面、多角度的凝視和解讀。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根本目的是以人的需求為核心,滿足人的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從而不斷推動環境藝術的發展。以人為中心,對地域文化及社會環境的承認與重視是環境藝術設計從簡單實用到實用之外蘊含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

4.天人合一、對立統一的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整體的、辯證的、因果循環的思維方式,強調事物各方面辯證統一和相互間的聯系,其思維過程重綜合、歸納。反映在自然觀上,就是“天人合一”。伏羲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易經》中有以柔克剛、陰陽相互轉化、萬物生生不息等理念,都闡述了事物的相對性,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不斷向對立面轉化,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對立統一規律講的是方圓、陰陽、濃淡等對立面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轉化過程。這一規律揭示的是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過程。現在很多優秀的設計作品都體現這些元素的對比,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讓元素形成互補,造成一種心理轉化,達到和諧共生的效果。比如粗糙未打磨的沙石墻面,搭配材質精細光滑的地面,就會產生原始和人工相碰撞的現代效果;或是整體灰暗的色調,輔之以大紅所形成的視覺沖擊,使暗的不沉、亮的不艷。

(二)伏羲文化及其元素符號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是形而上的,而在藝術設計中,對于伏羲文化的運用實際上是對這一意識形態進行了物質化,以可視的形態,通過我們的創造性思維,最終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因此,對于伏羲文化的運用實際上是通過對其視覺形態的運用來進一步體現其精神實質。

1.對伏羲文化元素符號的直接應用

設計中運用伏羲文化元素的視覺形態如造型以及紋樣等,按照原有結構上的韻律、節奏和秩序,以元素形態的整體或局部與現代事物相結合進行組建。這種方式是對傳統文化視覺形態的一種借用,運用現代事物作為載體,做到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從而形成新的形象(圖3)。

2.對伏羲文化元素符號的抽象和重構

對元素的提取、轉化和抽象再重構,是當前設計中廣泛使用的方式。設計師在豐富的文化傳統中去捕捉和發現美的元素,在這些元素中提取適用的材料,使其成為自己創作的素材;同時對這些提取元素進行轉化和抽象,根據形象的構成,結合現代構成意識對中國傳統藝術重構。用現代的觀念和審美情趣去重新闡釋和挖掘傳統的精華,有效地與設計作品相結合,形成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設計作品。

如北京奧體中心區域內的大廈建筑,就是對龍圖騰形象進一步抽象和簡化,將華夏五千年龍圖騰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有機融于一體,成為北京的一張經典 “城市名片”(圖4)。

再如2011年西安世園會的雕塑“水龍”,將龍的威嚴形象和水的柔韌形態結合重構,大氣而柔美,震撼人心,抽象地張揚著世園會“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的主題。“水龍”塑造了一個和平崛起于世界的中華民族新形象,代表了民族的騰飛,演繹著文化凝聚的力量(圖5)。

3.對伏羲文化內涵的表達和演繹

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需要設計師尋求其思想根源,傳承其精神實質,運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對立統一的規律,推陳出新,創造有文化價值的環境藝術空間。

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是傳統文化及建筑思想運用的成功范例,由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規劃設計。總體布局構圖以方和圓作為基本母題,用隱喻方式充分表達中國文化內涵,將儒學“仁”、“和”觀念融入規劃之中,借簽“洛書”、“河圖”、“九宮格” 及風水學說理論,將現有的地段匠心獨運、合理布局,并按照現代的美學觀加以變異,來重新演繹傳統(圖6)。

四、結語

用現代手法詮釋伏羲文化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根據現代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創造性地使用羲文化,讓伏羲文化及其元素符號從內而外被人們接受:一是要體現它的文化內涵;二是元素符號的運用不拘泥于傳統形態;三是用現代材料和物質技術來搭配協調使用,使之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和實用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永昌.論易學對現代設計的影響[J].當代藝術.2007,(4).

篇(4)

具體而言本文針對當下中國可持續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總結和歸納,并有創新性的從當前的具體國情與政策層面出發,立足民族特性與傳統文化等方面分析現狀當中存在困境的原因。與此同時本文更試圖結合國內外成功的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構想。

關鍵詞:節約型社會;可持續環境設計;發展困境

一、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戰略的提出

我國第一次把建立節約型社會作為遠期目標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國務院總理主持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當中我國首次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具體包括:近期具體工作安排、政策體制建設及協調保障機制等等。以此為起點,我國節約型性社會建設從理論到實踐已經呈現出初步的系統框架和發展路徑。

從涵義來看,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中,通過健全機制、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宣傳教育等手段,動員和激勵全社會節約和高效利用各種資源,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支撐全社會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模式”。其核心概念“節約”有兩層內涵:一是杜絕浪費,即要求我們在經濟運行中減少對資源消耗的浪費;二是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用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創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財富。資源節約型社會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為前提,離開這個前提,雖然資源節約了,但卻是“不發展的社會”,這與科學發展觀又是背道而馳的。

二、生態危機是當前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無法回避的時代背景

然而,隨著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雖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強有力的科技武器,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來越強,但人與自然的關系也發生了質的改變。人類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對自然的敬畏,到農耕時代與自然的相互妥協,再到工業時代利用科學技術對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類在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偉大,人定勝天的古老預言的實現。然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社會的發展、城市的建設也帶來了消費的無節制,并直接間接引發自然資源的枯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變的愈演愈烈:大氣污染、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臭氧層損耗、酸雨,水污染、水資源緊張、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體垃圾污染、礦物燃料減少等等……

生存環境的惡化在提醒人類要重新審視自身的行為,由此引發人們開始反思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重建生態,這些議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中國當前的自然環境危機也已經越來越被重視,要想真正實現節約型社會,當前環境的保護、資源的節省、綠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續設計理念的貫徹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是在1987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提出來的。對于什么是“可持續發展”?不同的國際組織,眾多的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當今比較流行,又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可持續發展概念是布倫特蘭夫人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能力的發展”。這一定義在1989年5月舉行的15屆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上得到廣泛認可。

三、深度剖析中國可持續設計出現發展瓶頸的內在原因及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由上文論述推理可見,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出發點,引出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關注是我國當下整體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俗語中“對癥下藥”在一定角度其實也呈現了一條解決學術問題的清晰思路,通過對已有文獻查詢可見,多數是對國外已有可持續理論的簡單介紹、或者是對某生態建筑進行具體案例分析,卻往往忽視了造成當前中國可持續環境設計困境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同時,在可持續設計實踐方面,對單純對外國的先進經驗的介紹而忽視我國特有的國情與文化差異,這種“拿來主義”容易使設計師流于表面的模仿,將更無力抵抗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趨同現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補本項空白。

1、中國可持續設計出現發展瓶頸的內在原因――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趨同”使節約型社會下中國可持續環境設計陷入困境

筆者認為,當下中國的環境設計領域整體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沖擊,而這可謂是目前中國可持續環境設計發展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

“所謂全球化,就是指人類的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各個層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狀態,走向世界范圍同步化和一體化過程。全球化現象,是人類社會經濟基礎和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因為工業文明與信息時代前所未有的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時間、空間概念的理解,汽車飛機等現代化交通工具,衛星、網絡等數字化傳媒使得麥克盧漢暢想中的“地球村”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環境。這種文化全球化既發生在物質文明領域也無法避免的滲透到了精神文明領域。

從人類整體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物質文明的全球化帶來了高新技術及先進文明,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為我們打破東西地域界限,傳播了新的材料與結構,為營造人類共有的審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新的美學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現代藝術起步較晚的發展中國家的設計師帶來了可借鑒的創作靈感。

然而,反觀文化全球化的負面效應,正在逐步呈現。不可忽視的是全球化同時也催生了社會消費的城市,鼓勵并刺激人們消費無意義的東西,導致大量資源消耗,造成環境危機;再進一步深入到人類精神文明的影響領域,全球化還造成了更為嚴重的“文化趨同”現象,傳統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漸消失,文化多樣性的缺失也導致文化的生態危機。

可以說,在中國目前的可持續設計領域中,全球化在某種程度上打著“現代化,現代主義”為標桿的單一的價值取向導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脈的斷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漸消亡等負面效應。具體表現為:

首先,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消費欲望的覺醒,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奢侈性空間,政績式建造,開發型拆除,建筑壽命的縮短,都成了當今中國建設活動的縮影。而設計師面對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設計過程的分裂,設計周期縮短,設計單位要求利潤最大化,業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實際問題,設計師們也采取一種更為“便捷”方法,繞開了設計的本源問題,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圖,設計不再是設計本身,而是一種謀生手段。

其次,生態、綠色、環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與濫用同樣值得關注。在現實中這些概念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切實的貫徹,而僅僅成為一種口號,甚至成為用于牟利的,帶有欺騙性的虛假宣傳策略。

2、如何解決當下發展問題的探索性思考

面對當今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圈內的不合理現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們能在日后的理論學習與設計實踐中更好的貫徹可持續設計理念,形成經濟、社會、文化與不斷發展的平衡,這可以看做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時制宜,提出如何解決困境,并探索適合我國當下國情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在此方面筆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過文獻梳理,廓清可持續設計的概念與內涵,做到正確的認識究竟何為“可持續設計”。這其中要做到更準確的理解可持續設計,以及區分可持續設計與綠色、生態、環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續的眼光來審視一些當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續設計的精髓。結合國際上關于可持續設計的先進理論,構建一個清晰明確的可持續設計理論框架。

(2)其次,結合案例分析、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據現有的和經過整理與挖掘的可持續設計理論,來分析當前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現狀,通過實際案例總結出當下問題設計的共性誤區。例如:當前中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形式主義泛濫,歐陸風、民族風、現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園式,對裝飾符號信手拈來的的濫用代替了對功能的推敲、對使用者的關懷、對材料的斟酌和對工藝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間使用壽命的縮短,使用功能的頻繁變更,材料、設備的快速老化,人們不斷改變的審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藝,促使功能空間壽命縮短而造成極大浪費;對設計中附加元素的無節制欲求,追求高檔、奢華、輝煌造成對空間、對材料、對能源的過度消耗;對可持續、生態、綠色等概念的濫用;不顧人文、經濟等因素盲目建設超大、超高,或與當地氣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間等。

(3)最重要的,嘗試結合當代哲學、美學的相關理論,從歷史,社會與民族性格等層面來深入挖掘,闡釋當下中國可持續設計發展的舉步維艱的原因,這樣才能在理論高度上另辟蹊徑,發展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具體來說,如傳統文化中對人個體的忽視,忽視個體的本源需求,轉而更在乎他人的評價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間建設與消費;社會評價體系的失衡,導致貧富差距的加大,富人與窮人都有認為可以為所欲為的權力;傳統文化中對子孫后代的狹隘理解,認為子孫就是個體的、家族的子孫,缺乏全人類的集體意識,易造成顧小家而舍大家,為一己利益而損害全體利益。

(4)與此同時,希望通過具體案例的設計操作,從施工、材料、工程建設流程等實際操作層面尋求解決當前可持續設計困境的適當策略。

綜上所述,全文簡要概述了中國在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背景下,環境藝術可持續設計這一領域的緣起、發展現狀,著重剖析當前存在的發展困境,并嘗試提出解決困境的幾種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難免存在論述的欠缺。但筆者相信,在當前大的社會發展軌跡中,可持續設計這一放眼未來的文化領域必將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謹以此文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 周浩明.《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理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

2. 程亞軍.《淺析當前中國可持續設計的四大誤區》.《持續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續藝術設計戰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1.11

篇(5)

關鍵詞:環保軟裝;室內設計;基本應用;發展歷程

一、室內軟裝

1、軟裝的概念

軟裝顧名思義,就是指基本裝修完成后,不改動房屋格局,用工藝品和裝飾物,比如窗紗、花瓶、抱枕等物件對室內做第二次設計。主要針對的是房屋空間、樣板間的后期裝飾和陳列設計,用于體現文化內涵和審美品味。

2、軟裝的意義

室內軟裝的意義體現在多方面。首先,也是最淺顯的一個,就是軟裝可以美化室內環境,美化家居環境,表現藝術性;其次,室內裝修可以表現出消費者的品味和審美,將人們的志趣在多種不同的裝飾風格上一一表現出來;最后,可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在一個自己所喜愛的溫馨舒適的環境下生活,使人的身心處于一個最放松最舒適的狀態,有助于身心健康。

3、室內軟裝的發展

軟裝飾最初起源于歐洲,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最初人們的審美觀念傳統,軟裝飾的圖案花紋也都是簡單的幾何形狀和一些線條,所用的裝飾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天然的石材和金屬。20世界40年代,室內裝飾材料加入了玻璃、塑料等人造物質,還有絲綢麻布等,裝飾圖案也豐富起來,動物人物形態各異。但是由于二戰的原因,室內軟裝的發展停滯了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60年代,室內軟裝才得以復興,再加上經濟的不斷提升,才有了今天的室內軟裝。

二、室內軟裝現狀分析

1、室內軟裝的現狀

由于室內軟裝風格各異,所以可選取的裝飾物品也種類繁多,設計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愛程度酌情選擇,搭配風格,但是,商場一般提供的大部分都是裝飾成品,需要自己去搭配和協調。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愿意向別人展示自我,而軟裝和硬裝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軟裝可變動的部分多種多樣,能更直觀的表現消費者的愛好特點。除此之外,通過裝飾物的造型和色彩的搭配,也能表現出人們的性格特點,比如喜愛暖色調的人性格就溫柔恭順,喜愛造型奇異的人就熱情奔放。室內軟裝更容易使人表達與緩解自我,所以軟裝飾也更受大家喜愛。除了以上兩點,大眾還喜愛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裝飾物,就是我們常說的DIY。人們可以在空閑時候,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來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裝飾物,既符合個人的審美標準,又節儉開支,還能體驗動手的樂趣。甚至可以兩個人或者多個人一起完成,不但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抽出時間培養感情,放在房間作為裝飾也更加溫暖和親切。

2、室內軟裝的未來發展趨勢

室內軟裝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定會愈加發展起來。特別是當代人們都在追求自我和個性,更使得室內軟裝逐步走向成熟。隨著經濟條件的進步,人們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重視也越加突出,體現在裝修方面的就是裝修材料的綠色環保,低碳減排。由此看來,未來的室內軟裝方面,那些綠色的無污染的環保材料一定會更加得到顧客的喜愛。相應的,對這方面的材料要求也會提高標準。時尚風潮還在不斷推進,除了環保材料外,年輕人更加追求的就是個性時尚。所以,面對青少年人群,裝飾品的風格也會趨向于設計化。隨著流行的改變,裝飾物的制作也有很大變化。現在的人們更喜歡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裝飾物,即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體會到了行為樂趣,又能將自己的獨特想法親手實踐出來,不但能表達心中所想,也能突出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都有屬于自己的對居住環境的憧憬和幻想,有的人選擇在房屋的格局上體現,有的人就寄托在自己的裝修風格上。越來越多的人把目標轉移到了軟裝上。為了能夠讓這些想法實現,大多數人都熱衷于自己設計自己裝修,這就促使室內軟裝獨成一派,發展成一種更現代的文化和風潮。

三、室內軟裝的基本應用

1、軟裝的裝飾原則

室內軟裝雖然能給家居增色不少,但是同樣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房屋面積,戶主要求,家庭成員數量等。所以,室內軟裝還是要多結合實際情況,安排適當合理。為了能達到這些要求,家中美觀舒適,實用完整,應該注意以下原則:

2、設施的功能性

軟裝雖然是為了使我們的室內看起來美觀,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讓我們居住起來更加舒適、更加安心。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得使軟裝達到人類要求的生活需求。不僅要放置一些增加美觀的裝飾物,也要合理的增加一些實用性的生活設施,例如廚房和餐廳、衣櫥和擺設、娛樂和學習,都要相輔相成,進而滿足休閑娛樂和學習生活的基本需求。

3、色彩的融合性

室內軟裝最直觀的體現在室內的明暗色調上,相比于色調的對比度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色彩的統一和調和。如果色彩視覺沖擊過大,很容易讓人眼睛覺得不適,影響心情,對室內的和諧和敏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若僅是注重色彩融合的平衡,風格和對比就可能被忽視。所以,除了顏色方面,還有一些裝飾物的形狀和擺放。在合理的地方擺放適合的物件總是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增加室內的藝術效果。

4、布局的統一性

使裝修格局看起來舒適,最合理的辦法就是風格的統一,這是設計者的最基本要求和目標。室內軟裝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出房屋人們的品味和審美,布局如果風格不統一,會讓人覺得室內裝修混亂、復雜,對房屋人們的印象也會有所影響,圍繞這一原則,設計者就應該合理的對飾品布局、裝飾方法做出取舍,做到整個房屋布局完整。

5、擺放的有序性

裝飾物有大有小,形態各異,為了達到人們的審美要求,就應該使這些大小形態各異的裝飾藝術品擺放的合理有序,把飾品的擺放位置和人活動的空間區分開來,避免不必要的磕碰和損壞。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卓絕的裝飾效果,在立體裝飾上錯落有致,層次分明,也能保持格局的平衡。

四、軟裝的綠色應用

1、圖案花紋的應用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在普通的物件上運用各種自然花紋圖案,使得它們轉換風格或者增色添彩。圖案花紋和裝修風格一樣,數不勝數。有很多室內軟裝設計者都把花紋和一些有特點的圖案運用進來,使得它們和裝修風格相得益彰。比如,中國的經典的祥云紋、回紋、龍紋等,刻在實木家具上,可以完美的體現出古中式風格。

2、自然之美的應用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所包含的物種豐富多樣,樹木的不同紋理可以制作出不同效果的框架,不同色彩的植物可以加工成不同造型的盆景。大自然包含著豐富的素材,只要能細心發現它,就能給我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例如,植物的色彩美,四季的變遷美,建筑的造型美,自然景色的線性美,都能運用在不同風格的室內軟裝之中。

3、綠色裝飾的應用

這里的“綠色”,并不是指色彩中的綠色,而是指地毯環保的綠色,現在全球都在倡導綠色環保。作為室內軟裝,當然也不能例外。綠色環保,也就是節能減排,比如,在生產中把一些可能排放有害物質的材料換成節能型的綠色材料,節約能源,減少消耗,例如,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不但節約了能源還減少了有害物質排放。

五、促進室內軟裝發展的方向

室內軟裝正伴隨著經濟的大幅度發展和時代的快速進步逐步走向一個新興的時代,為了使室內軟裝更容易跟上潮流的腳步,也能最大限度的被大眾所喜,針對以上應用方面的不足,特提出以下建議:

1、藝術品推陳出新

現今的室內軟裝大都是找設計公司或者設計師完成,設計師會有成套的設計方案備選。為滿足顧客的多種要求,設計師自我搭配裝飾物就是必要的設計工作。裝飾物的購買途徑雖然多,但許多裝飾物都是成品出售,缺乏新意。裝飾物和家具類物品不同,小件裝飾物大多批量生產。但多數顧客注重展示個性,要求設計師挑選獨一無二的裝飾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裝飾品也加入可定制的行列中。定制裝飾品使設計師得心應手的設計方案,更加能夠體現出消費者的個人品味與格調。

2、生態環境的重視與保護

人類和生態環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更要互相尊重。在裝飾時適當融合進生態理念,注重保護生態環境,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盡量不要強制性的違背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光或者太陽能采光,多安置落地窗用以增加亮度,以此減少碳的排放。減少空調開放的時間,融合自然規律來進行室溫調節,用此來節約能源。在室內設計中,形成注重生態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正確裝修理念,這也是未來室內軟裝發展壯大的必經之途。

3、民族傳承文化在室內軟裝中的意義

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民族的結晶與民族的象征,不僅在美學上有深厚造詣,更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將民族文化融合進室內軟裝,無論是在設計風格、裝飾手法還有材質選擇上,都會給房屋一種新的韻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將具有民族文化的設計融入進室內軟裝,不但能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也能使設計的層次感加深細膩,將帶有本國特色的風格擴大,更是一種對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六、結束語

經濟發展的腳步愈加迅速,人們對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自身環境的要求。近些年,人們總要求要重裝飾輕裝修;所以,室內軟裝在室內設計中占據主體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對室內設計早已不是單純的要求美觀了,而是追求更高層次上的目標。例如,文化的融合、環保理念的加入,細膩的表現手法和有層次感的設計。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所有業內人士的共同奮斗,在未來的時代浪潮中,室內軟裝一定能發掘出越來越大的潛在價值和作用。

作者:周丹陽 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穎.家具色彩布藝巧妙定格田園風——軟裝設計師話說田園風[J].建材與裝修情報.2011(06)

[2]王斌輝,葉德輝.淺議中國傳統座椅的現代設計之路[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2)

[3]楊承雪,《當前赫哲族精神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研究》,學位論文東北林業大學2013

[4]裴仁偉,《論自然美的優越性》,學術期刊《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1期

[5]李昕燕.基于勒菲弗爾的三要素理論的林語堂英譯作品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

[6]樊麗娜.裝飾藝術品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J].藝術百家.2008(S2)

[7]吳倩,王聞道.現代商業展示中的陳設藝術設計[J].商場現代化.2006(06)

[8]張綺曼,鄭曙栘主編.室內設計資料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9]劉思雨.高鐵站前廣場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10]王偉.軟裝飾材料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

[11]朱希.家具展覽會展示設計中的軟裝飾人性化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篇(6)

關鍵詞:居室空間設計;教學案例庫;課程;環節;解析

一 居室空間設計教學案例庫建設的實踐意義

我院室內設計專業學生主要通過校內實訓——校外實訓——頂崗實訓——就業幾個環節掌握知識。對于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學生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設計經驗和設計經歷。設計經驗的積累主要來自于課堂訓練和校內、外實訓,設計經歷主要來自于時間的積累。設計經驗的獲取需要比較漫長的階段,要靠學生在實習單位不斷地碰壁獲取,并且獲取的信息還不一定全面。如果我們把這個環節當成是一個課題進行研究和分析,把設計經驗總結成學生學習的設計師手冊,學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這樣以來大大地縮短了校內實訓和就業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真正的零距離就業。

二 居室空間設計教學案例庫建設思路及應用思考

利用教學案例庫的建設促進課程資源進一步建設,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發揮資源的優勢,又可以體現教學特色。通過對我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發展階段、課程設置的調查,反映出我院的設計教學模式正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之路;對居室空間設計教學案例中教學環節設置、教學過程體驗,教學方法運用等方面問題,提出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積極作用的重要性。

(1)設計課程教學中的相關研究

①研究課題的來源:本文將居室空間設計課程中教學案例的探索與實踐作為切入點,以室內設計10-271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研究對象。進行教學實踐的研究分析,并對比本院前幾年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探究此課程教學案例的探索與實踐的必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內容。室內設計教育的內涵及發展概況,繼而分析了本院室內設計教育中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發展情況及課程模式的設置;其次論述了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案例的探索與實踐的必要性。最后針對課堂教學提出個人的建議,討論了關于引入本土文化帶來的啟示。

(2)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發展概況及課程模式

①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內容:居室空間設計是一門相對獨立、高度綜合的整合藝術,具有多維性和動態性的特征。本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即居室空間設計一和居室空間設計二。居室空間設計一主要針對住宅的室內進行設計教學。包括住宅的空間特征、起居室設計、餐廳設計、 廚房設計、臥室設計、書房設計、衛生間設計、公共走道樓梯設計及儲存空間設計等多個方面內容進行。在課程中需要學生在考量住宅室內的使用要求和精神功能及設計的實施與材料、技術和經濟的制約條件上,把握比例尺度的合理性。強調材料的質感和紋理、色彩的搭配、燈光的布置和細部處理的效果,體驗設計效果的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更要注重住戶文化狀況與生活習慣、心理和生理的感覺。

居室空間設計二的教學內容包括室內環境、住宅建筑設計和室外景觀的設計,是對居室空間設計一的鞏固、擴展與提高。在我院居室空間設計的這兩個階段中,通過對傳統及現代風格的典型設計實例的介紹、觀摩、分析,對藝術手段、材料、工藝、細部做法的講解,培養學生具備對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綜合判斷、分析能力。②本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概述:教學內容既是專業教學的起點,也是專業教學成果的綜合體現。具有多教師輪換制、時段長、綜合實踐性強的突出特點。教學成效對專業建設的成敗具有舉足輕重的關系。該課程建設發展和改革始終以服務和實現室內設計專業總體培養目標為宗旨,專業建設的成果也成為課程建設的重要支撐。

自2006年我院成立室內設計專業以來,居室空間設計課程一直都是教師課程教學和改革的重要對象。教師始終圍繞該課程設置的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及課程安排進行科學教學,并以系部為依托成立了課題組,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居室空間設計,是本專業學生社會就業后參與的最為廣泛的設計內容之一。在教學伊始,老師們考慮到本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本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發展概況及課程模式與實際相聯系,在傳授知識時強調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經過多年的努力嘗試,這門課程開始向“以教學帶實踐,以實踐促教學”的教學模式轉變。同時教學時間也由原來教學和實踐相分割的形式調整為現在的整體模塊式。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使學生在校學習時就能體驗到就業后的工作內容,受到了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好評。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發展階段。我院居室空間設計課程從開設之日起就從未停止過對課程實踐的探索和開拓,教師們始終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有自身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近幾年來,本課程教學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摸索實施階段;2)初步提高階段;3)調整發展階段。④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模式:本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本課程也以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技術、能力為核心的標準來進行定位。目標定位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和創新能力強、身心健康的應用型人才。課程設計的思想及課程目標。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實踐課教學注重教學內容的專業化在強化專業性質的層面滲透專業教學內容的各要素。在課程教學內容上以造型藝術為主導,以專業設計要求為目的。實踐課教學的基本教學內容。1)市場與基地調研。2)概念設計——包括基地的建立劃分、空間環境的確立、功能流線分析、形態元素分析,平面布局初稿。3)深化設計——包括風格與形式的構思,立面設計,生活空間、交往空間、垂直空間、樞紐空間的設計,繪制住宅平立面,進行方案階段完善。4)細部設計——包括會客、居住、儲物、門窗、家具等細部節點大樣。平立剖面和詳圖設計按照制圖規范要點完成設計表達,達到施工圖表現深度。5)成果展示——完成總圖設計與說明,打印施工圖冊,成圖排版布置。

實踐課教學的考核方法:居室空間設計這門課程的考核內容有明確的評分標準,用來全面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評分的標準通過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過程的學習,綜觀整個項目的完成情況給與評價。考核以課題項目為單元,以學生完成設計的構思、表達及實訓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能力等為標準。考核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學生系統地學習,提高和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同時檢查教學效果,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主要教學方式與手段: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以現代教學理念和教育思想為指導,變單一注入式的課堂教學方法為靈活多樣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講授與同學討論相結合教學法。第三,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方法。第四,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教學重點應是平立剖與詳圖設計等部分,內容較多,學時較少,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的接受程度做學時數的調整。在教學上主要是點評學生所創作的方案,指出方案中的不足之處。同時在不同的階段,組織學生進行方案的溝通和討論,開展設計演講,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總結中提高、完善自己的設計能力。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是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過程,如何在設計中運用住宅結構、構造、材料學等多學科知識來解決具體問題是本課程一難點。因此在設計的不同階段組織學生不定期開展實質性的跨學科交流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識碰撞中產生新的思想火花,并在交流和合作中促進教學體系不斷發展完善。教師應在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下,采取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實踐為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觀摩和現場講解,從感性上理解室內物理環境的設計及其重要性。通過對裝飾材料的觀摩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材料學知識和結構常識,以便在設計當中更好的發揮材料的特性,擴展設計思路。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循序漸進地串聯起相關的居室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上,培養學生在完成課程設置目標的同時,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科研與教學的互動以及設計創造力的培養。

具體教學環節:1)設計前期環節。2)專業設計環節。專業設計環節的教學時間是7周,共112個學時。如何在這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因此,科學而又緊湊的教學時間安排是必須的。這個課程的授課方式和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設計初稿、設計中稿、設計創意、設計定稿幾個方面。這一環節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聯系理論解決實踐問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引導的作用,主動地將創新能力培養滲透到教學中,將知識灌輸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專業熱情、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和討論問題的興趣,組織學生研討。現將設計環節每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及過程分述如下:設計初稿、設計中稿、設計創意、設計定稿。3)成果展示環節:PPT課件匯報、作品展示兩個方面。居室空間設計教學案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上帶有明確教學目標的能力指向性、教學方法時效性、教學環節的開放性和教學評價的綜合性。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親自參與和體驗,注重設計實踐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學生個性培養和團隊合作精神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這些正好與課堂教學形成鮮明的互補關系。同時這門課程,在強調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下,注重研究性的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研究過程,每個課題學生都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設計研究,其學習過程表現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運用理論和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整個學習狀態表現為想做結合,理念與方法并重互動。學生也因而具有較強的實踐運用能力。實踐教學是通過學生在深入生活、社會實踐中,體驗課堂內所學知識,培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取得能力過程,是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生活的重要舉措。實踐性教學是藝術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是藝術教育的一個獨特之處。旨在對學生已有設計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更加充分激發學生設計的興趣和潛力,它增強了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教學目的與手段的一致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提升設計教學效率,使每個學生形成與其專業能力強勢密切相關的設計能力強勢。它培養了學生關注現實、服務社會的創作觀念,同時也是學生吸收民族文化精華的重要窗口,更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徑和手段。鑒于此,我們采用以下教學方式將現有的教學形式及過程進行優化。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輸,關注學生在研究性的設計實踐過程中理解、掌握和運用具體的設計原理和理論。主要是情境式教學方式、過程式教學方式、互動式教學方式。

三 結論

通過課堂的教學實踐和本論文撰寫過程中對設計發展走向分析得出設計教育必須與時俱進,針對本院的居室空間設計課程的發展歷程提出以下幾點個人建議。

(1)鼓勵學生突破墨守陳規的思維定式,加強原創性設計意識

在設計教育中注重本土文化資源的利用,并不是將學生的設計思維束縛在傳統居室空間設計中,而是建立科學而合理的課程結構、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上,提煉設計元素烘托設計主題,訓練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傳統住宅功能的不足。

(2)培養學生保護生態思想觀念

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的設計思想觀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其一,保護生態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優秀理念。如何通過設計改善環境又能有效合理的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需要在居室空間設計課程教學中有所體現;其二,設計作品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無論多么宏偉的人造工程,都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住宅建筑更是如此,探尋與本土生態相融合的景觀、建筑等藝術表現形式是設計教育不變的審美訴求。

(3)回歸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設計原則

在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改變現在設計類高職院校教育多注重藝術的現狀。現代藝術教育啟蒙時就曾強調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在我院藝術教育為前提的同時,一定要求學生親自到建筑或室內裝修工地去,了解建造過程和學習施工工藝。在此過程中,教師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加以引導,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靈活的課堂。

(4)加強設計教學與社會溝通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培養的人才最終要受到社會的檢閱。設計作為一門應用專業,其教育過程中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途徑,在管理規范的設計院和設計公司之間形成教學、科研和人才推薦一條龍的共同發展體系,是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重要過渡階段。

參考文獻

[1] 朱昌廉.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霍秉坤.課程與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旅程.四川: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3] 杭間,何潔,靳球強.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4] 來增祥、陸震緯.室內設計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 張綺曼.室內設計經典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丰满的人妻hd高清日本|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 亚洲第一女人av| 国产白丝jk捆绑束缚调教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日产欧产综合|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中国老熟妇自拍hd发布|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