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1: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腫瘤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放射腫瘤學醫生,除應遵循循證醫學依據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放射腫瘤學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腫瘤可以累及人體各臟器、組織,同時,某一部位腫瘤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必然涉及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影像學、診斷學、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學科,因此,除熟悉醫學院校的幾乎所有課程外,還應掌握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等基本知識,并且還必須具有諸如腫瘤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制及腫瘤分子生物學等腫瘤學知識。就頭頸部放射腫瘤學研究生而言,除掌握該專科所學的基礎及臨床知識外,還必須非常熟悉頭頸部系統、局部及橫斷位解剖結構,有了解剖學基礎,才能逐漸熟練閱讀頭頸部MRI、頭顱和胸部CT等影像學資料,進一步明確原發灶侵犯的范圍和遠處轉移部位,之后結合所掌握的腫瘤學生物學特點準確勾畫出靶區范圍。靶區勾畫結束后運用放射物理學和放射生物學知識制訂出患者的分割次數及劑量。要想讓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一方面需要學生的勤奮,另一方面就要求臨床教師傳道授業,但如何在短短的3年內有效地傳授相關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
1.1多媒體、網絡教學課堂的運用眾所周知,放射腫瘤學涉及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學、解剖學、影像學、計算機技術等,其理論比較枯燥、抽象難懂,常規、簡單的文字教學晦澀難懂,不能形象的表達,學生無法理解,逐漸失去學習和工作興趣。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堂的應用彌補了常規教學的缺陷,這種具有文字、語言、動畫等多種可視聽信息的人機界面易于讓學生接受,把多媒體網絡技術引入到教學中,能給學生一個身臨其境的環境,使學生對講授的臨床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夠形象、深刻地理解[6]。多媒體課件有相當多的優勢,這是傳統教學方法難以企及的。三維重建技術讓抽象的知識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與記憶;圖文并茂的授課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放射物理中涉及各種射線的特征和等劑量線分布的特點,作者僅通過幾張簡單的圖片展示就可以讓學生明白電子線的等劑量線分布的顯著特點為隨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劑量線向外側擴張,高值等劑量線向內側收縮,并隨電子束能量而變化。在放射腫瘤學中,頭頸部腫瘤所涉及的解剖結構最為復雜,由于在本科階段對頭頸部結構的講解不可能很細,且由于基礎課在大學早期階段已完成,進入臨床后基本已遺忘,所以,研究生階段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頭頸部解剖的教學,如果僅僅通過文字描述和二維的圖片展示,學生無空間概念,此時在自身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借助于醫學網絡課堂可以讓學生立體、直觀地觀看三維教學圖像和相關的一些頭頸部解剖及手術,從而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因此,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加大教學強度,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而有效地應用醫學多媒體網站可進一步實現網站醫學資料與國內、國際院校間的同步化。提高了學生專業知識的認識及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在校醫學生的實踐技能。
1.2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法在教學中經常發現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最終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別的。被動學習,學生只是在被動接受知識,沒有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學得比較死板,不會靈活應用于臨床,就正如平常所說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如何才能將理論與臨床結合起來,這就需要采用PBL教學法。PBL教學法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PBL最顯著的優點是強調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其核心是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提出臨床問題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內容,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應用于臨床。以頭頸部腫瘤中最常見的鼻咽癌為例,首先由學生采集病史、進行詳細體格檢查、提出相關的輔助檢查,并熟悉患者病史。在對患者進行輔助檢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與該病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先查閱參考書及文獻,如目前導致鼻咽癌的原因有哪些?病理組織學類型?結合該患者的癥狀復習典型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典型的三大體征?初診時的檢查項目?為什么頭頸部MRI檢查優于頭頸部CT?目前鼻咽癌的分期主要有哪幾種?鼻咽癌治療原則是什么?為什么放療是鼻咽癌首選的治療方法?待所有輔助檢查結果回來后組織學生根據所查閱的資料確定最后的診斷、分期、治療原則和方案,并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出確定其診斷、分期、治療原則和方案的依據。通過這樣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有目的地查閱資料,即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應用于實際的臨床實踐中。與此同時,再讓學生參與放療定位、勾畫靶區、模具設計、復位等放療的整個實施過程。學生認真參與鼻咽癌患者的放療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2多學科輪轉,拓寬知識面,進一步規范腫瘤的治療
腫瘤學近年發展迅速,新的藥物、新的臨床研究結果不斷出現,新的診療指南內容不斷更新。由于教科書內容往往落后臨床進展,當出現書本與臨床實踐不一致時,往往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
2如何培養和提高臨床思維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需要帶教老師放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營造開放自由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大膽反思,提出問題,探查假設,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要讓學生樂于獨立分析判斷,不再盲目接受別人的觀點。通過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智慧,讓不同的觀點進行交鋒,在發現問題———試驗性解決———批判性檢驗———產生新發現的過程中,不斷鍛煉、提高思維能力。
2.1改進病例討論的形式和內容病例討論不能選擇單一的病種,不能從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到治療方案的順序,按照教科書重復課堂上已經講解的內容。這種“正向”思維并不符合工作實際,因為大多數患者事先并沒有明確的診斷。應該按照臨床工作需要,由癥狀體征、檢查結果開始,最后到疾病的方式,“逆向”分析和思維,綜合以往所學的知識,并從中做出篩選,提出合理的診斷和處理。例如:在病房選取“淋巴瘤合并發熱”的病例,以病例討論的形式,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分別針對腫瘤、呼吸、心血管、風濕免疫、感染性疾病等學科進行文獻學習和深入地分析,然后提出各自的診療意見。通過準備,可以引導腫瘤組發現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淋巴瘤本身可以導致發熱,但也常合并細菌感染,并結合文獻闡述該病的病理特點、疾病轉歸預后和治療方案;呼吸組可以分析發熱的熱型,提出淋巴瘤患者發熱,可能合并肺結核、支氣管內膜結核、肺炎、霉菌感染等情況;心血管組可以針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癥等病變進行鑒別診斷;風濕免疫組應該排除紅斑狼瘡、成人Still綜合征、干燥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病;感染性疾病組可分析合并傷寒、副傷寒、非典等可能。每個小組都進行發言,每個人都從別人的觀點中得到新收獲,使得整個討論充滿活躍的氣氛,擴寬學生的思路,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退熱處理和化療,將多個學科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對疾病的認識不再局限于一個器官或一個學科,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討論結束后,通過追蹤病情的轉歸,還可以進一步驗證討論的結果,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臨床工作的成就感,更加熱愛醫學工作。
2.2改變教學查房模式教學查房是培養臨床思維的典型模式,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查房過程中,老師講得多,學生忙著記;老師提問的少,學生主動提出疑問的更少。教學查房應該以學生為主導,老師可以先提出諸如“胃癌術后患者出現嘔吐的原因”等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自由發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不同的外科手術方式有何異同,是否有術后并發癥;手術是否完全切除,是否有殘留,是否復發;術后影像學有沒有改變;有沒有梗阻可能;有沒有藥物影響;有沒有腦轉移;有沒有合并糖尿病,電解質紊亂等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后,分析不同情況的判斷依據,尋找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依據,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器械檢查,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處理方案。
2.3加強文獻學習文獻學習絕不是就某篇文獻是否讀懂為目的,而是要通過不同文獻的對比分析,了解學術觀點不斷演變的過程,發現專家學者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如何創立自己的學術觀點。這不僅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發展,也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通過檢索webofscience數據庫,組織學生探討“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KI)治療的由來”。指導學生在文獻檢索中追溯TKI藥物的研發過程,對比不同時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目的、實施方案和研究結果,分析其中的局限性和創新點。學生可以從中發現TKI治療的機制,TKI應用的局限性,如何篩選優勢人群,如何確定優勢人群是由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引起的,如何應對TKI治療耐藥,EGFR突變檢測手段的優劣性等等。還可以讓學生比較不同年份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關于TKI治療策略的變遷,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臨床研究如何影響并改變臨床實踐,如何給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獲益。
2.4參加患者健康宣教活動參加健康宣教活動,是學生與患者及家屬接觸、交流的絕好機會。通過給患者及家屬舉行健康宣教活動,例如提供“癌痛治療”的用藥指導,消除患者使用止痛藥物的恐懼心理,教會患者評估疼痛,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及時處理爆發事件,及早發現不良反應并進行預防。通過患者現場提問,學生現場回答的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現場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和解釋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讓學生在行醫之初就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日后能更好地處理醫患關系。
1惡性腫瘤臨床特征
1.1感染
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其自體免疫系統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極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1.2發熱
大部分癌癥患者晚期均有常見癥狀。若患者有規律性的發熱,可能是細菌感染或惡病質有關。
1.3疼痛
晚期惡性腫瘤常破壞和侵潤正常組織,使鄰近的神經根受到壓迫和破壞,局部組織缺血壞死,血液回流受阻,骨與骨膜受到浸潤均可造成劇烈疼痛。
1.4惡心嘔吐
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癥狀,往往比惡性腫瘤疼痛更令人苦惱。惡心、嘔吐可以是化療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或是惡性腫瘤侵犯消化或神經系統而造成的;或是焦慮等心理作用。
1.5呼吸困難
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比較難以處理的癥狀之一,支氣管痙攣而致的呼吸困難、肺部感染造成的呼吸困難、心臟功能不好造成的呼吸困難、上腔靜脈阻塞造成的呼吸困難、惡性腫瘤壓迫鄰近器官引起呼吸困難;或患者處于衰竭狀態均可以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癥狀。
1.6惡病質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出現的極度消瘦、乏力、貧血的癥狀而出現的衰竭現象。
1.7惡性腔內積液
惡性腔內積液是晚期惡性腫瘤重要并發病,指胸腹腔、心包腔、腹腔等部位發生惡性腔內積液。
1.8梗阻
是消化及胃腸道系統腫瘤最容易出現的癥狀,多數是食道、幽門、十二指腸及小腸等梗阻,腹部惡性腫瘤導致輸尿管及相近的臟器梗阻也可出現。
2護理問題
2.1生理方面
因放化療后,患者的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出現異常,患者出現惡病質和器官功能衰竭。
2.2心理方面
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反應復雜,多表現為痛苦面容、心煩和抵觸情緒、不配合醫院的治療護理。表現為緊張、焦慮、消沉、恐懼等心理。
2.3生活方面
由于疾病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別人的幫助、照料、關懷和護理。
2.4生命體征的觀察
因患者出現惡病質,生命體征變化莫測,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監測和觀察,特別是血壓、心率、脈博、呼吸、意識和情緒方面的情況,必要時記錄出入量。
2.5情緒改變
患者發現自己通過治療,病情未改變后,情緒特別不穩定,需要護理人員觀察、了解、詢問、記錄和處理,避免出現不必要其他情況,如跳樓、自縊、服毒等自殺情況。
2.6疼痛
惡性腫瘤晚期,疼痛情況復雜,患者疼痛難忍,需服止痛藥物干預和觀察。由于品可長期止痛,患者的依賴程度會不同的增加,藥物止痛效果不明顯時,增加給藥次數和給藥量,必要時安裝藥物止痛泵調節藥物。
3護理措施
3.1生命體征的護理
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的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需定時觀察其生命體征,尤其是患者的血壓、心率、脈博、呼吸、意識情況、出入量等。極度衰竭的患者要加強巡視和觀察,避免窒息和意外發生。
3.2心理護理
中、晚期患者,多有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可為患者講生活方面的知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少提及病情和治療情況,鼓勵患者勇于面對現實。伴隨癌癥疼痛而來的恐懼和焦慮,需要患者家屬關愛和幫助患者克服這些障礙;給患者以安慰、解釋及鼓勵,使其擺脫對疼痛的恐懼,增加對生活的希望。詳細介紹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乏力、脫發、食欲缺乏等,以便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接受化療。
3.3病室環境
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處于紊亂狀態,可致嚴重的感染,使病情加重或惡化。因此,室內要保持清潔衛生,空氣新鮮。病室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處理,每天通風2次,每次30min。保持病室安靜、安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特別煩躁,對聲音敏感,因此,減少噪聲可保證患者休息和減少煩躁。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濕度保持在50%~60%。注意病室光線,患者因疼痛的原因,特別畏光,盡量不開燈或開地燈。
3.4飲食調節
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可引起胃腸道黏膜損害,胃腸道癥狀嚴重,有胃部不適,惡心欲吐,不思飲食,應囑患者勿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飲食為佳。
3.5疼痛護理
患者腫瘤晚期疼痛難忍,應向其說明接受疼痛治療的效果,幫助患者了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療疼痛的必然性,改變對藥物不良反應及耐受性的錯誤認識,幫助患者正確用藥。根據患者的情況,考慮患者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在患者休息時用藥[1];準確、及時地給藥并觀察止痛藥物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多采取暗示療法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勵患者戰勝疼痛,減少其對止痛藥物的依賴性。家屬面對惡性腫瘤疼痛,要多加關心,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不斷地改進方法與患者交流,使患者分散注意力,也可向醫生、護士請教,盡量為患者減輕痛苦。
3.6適量活動
放、化療后,鼓勵患者適量活動,多做一些有氧運動,在患者全身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的參與活動和鍛煉。預防感冒,定期復查,防止復發。長期臥床患者易形成壓瘡,局部受壓之處可用氣墊或棉墊,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協助患者翻身;經常輕拍患者背部,避免墜積性肺炎的發生。長期臥床易導致患者肌肉廢用性萎縮,要適當予以被動活動肢體和功能鍛煉。
4結束語
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現在的狀況是,現有的醫療體制,致使各科醫生多從自身專業出發診治患者或根據患者本人的要求去做治療,腫瘤患者得不到綜合治療。在此,也呼吁有關部門,在有條件做腫瘤綜合治療的各大醫院要在體制、制度方面作出保證和協調,如成立“腫瘤綜合診治專家會診中心”。由“中心”來安排各個腫瘤患者的治療方案,各腫瘤科室執行方案,改變現在各學科間分散的混亂的治療局面。
搞好腫瘤學教學建設
1教材和教學大綱建設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腫瘤的診治水平的快速發展和提高,尤其是各種新的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綜合應用,使得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甚至部分治愈。近年來問世的與腫瘤關系密切的邊緣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已與腫瘤學密不可分,融為一體,而現行的教學仍沿襲傳統的大綱,并未做到與時俱進。田野等通過調查后認為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理論課教學中,教學計劃沒有單獨設置腫瘤學課程,與腫瘤學相關的內容被分散在各種臨床學科之中。
以前醫學生的腫瘤知識多來源于多學科的教育,學到的知識零散、陳舊,不能反映腫瘤防治的整體性,不能滿足于臨床工作的要求。隨著腫瘤的發病率上升和診治水平的提高,腫瘤學已成為一門專業性極強的、涉及面極廣的獨立學科。因此,筆者認為,制訂合理的教學大綱與統一規化的系統教材是開展腫瘤學教學最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務。有了這2點就有了教學的方向和教學的內容。腫瘤學的教學對象主要有本科生、研究生、住院醫師、進修生以及從事臨床工作的廣大腫瘤科醫生。教學大綱應既涵蓋腫瘤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又反映時代特色、立足腫瘤學發展前沿。學習的重點應該包括腫瘤臨床流行病學、腫瘤病因學、腫瘤病理學、腫瘤診斷學、腫瘤外科學、腫瘤內科學、腫瘤放射治療學等。另外,對常見的惡性腫瘤給予了必要的講授,盡量將臨床腫瘤學的基礎知識與臨床應用聯系起來,并強調多學科綜合治療新理念及培養循證醫學思維,使學生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性認識。
在課程設置時,應納入一些學科研究進展,使老師能及時傳授國內外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組織制訂教學大綱和編寫教材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培養對象,邀請有關腫瘤學的專家參加編寫,制定較權威、規范的腫瘤學教材,以適應培養多層次腫瘤學人才。
2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我國腫瘤學的教學可以說良莠不齊。除了教材和教學大綱不完善外、教學機構的設置和師資隊伍也都存在不足。部分高校缺乏腫瘤學教學的專職機構,不管是學校基礎部,還是各附屬醫院,大都未設置腫瘤學教研室,沒有一支結構合理的腫瘤學教學師資隊伍。這樣,就沒有人專門研究具有腫瘤學的特色教學,更不能做到對腫瘤學基礎理論、臨床診治等的系統教育和對腫瘤病因學、分子生物學、臨床病理學、腫瘤診斷技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多方面知識的全面和系統的教學。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腫瘤學專業屬于新興專業,由于我國醫療教學體系不夠健全,腫瘤學教師資源匱乏,高素質的腫瘤學教師更是鳳毛麟角,加強腫瘤學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當務之急。首先,要增強帶教老師的教學責任感,明確職責范圍,糾正部分教師重醫療和科研,輕教學的思想傾向。把帶教工作與教師晉升職稱和崗位聘任的考核相結合,其次采取教學改革措施,加強腫瘤學教研室的建設工作,經常性地進行教學觀摩和教學評比活動,建立腫瘤教學競爭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接受繼續教育,開展教學講座和學術講座,加強學術風氣建設,優化教學軟環境。只要得到有關部門重視,有專設的教學機構的組織和引導,腫瘤學師資隊伍建設一定能初見成效。
3臨床腫瘤學教學教師在臨床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其具備解決臨床問題的基本技能。選擇有代表性的常見或高發腫瘤典型病例,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其診斷要點及綜合治療原則、規范化個體化方案;再對該病進行回顧性、前瞻性分析,讓學生全面了解其治療方法及預后。
醫學生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有限的臨床實習時間里,如何合理安排腫瘤病種的臨床實習,是關系到醫學生能否應用已學到的腫瘤學知識來處理臨床疾病的關鍵。以往的實習安排大多重視內科、外科,而忽視了腫瘤科的臨床實習,這不利于醫學生腫瘤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惡性腫瘤已逐漸成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醫學生只有通過充分的腫瘤臨床實習,才能為將來的腫瘤臨床工作打好基礎。在經過內科及外科實習之后,必須增加安排2個月左右的腫瘤專科的實習,這樣才能鞏固已學的腫瘤學知識,才有可能深刻領會腫瘤綜合治療的概念,明確腫瘤治療過程中手術、放療、化療、中醫中藥治療及其他療法的適應范圍,正確理解如何選擇合理、規范的綜合治療方案。
作為一個合格的腫瘤專業醫學生,不但要求對綜合治療的各種手段有較為透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把多種治療手段科學、合理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最佳治療效果。循證醫學是近20年來在臨床醫學領域迅速興起的一種新的模式。其定義為:謹慎、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意愿,將這三者完美結合,做出治療決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應基于客觀的科學研究證據,在獲得這些證據后對其進行充分評價,然后用來指導臨床實踐。應用循證醫學,可為腫瘤患者提供最為合理、有效的診治規范,最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醫療費用及提高生活質量。
臨床教學中,還要強調循證醫學是腫瘤規范化治療及個體化治療的方案制定的基石。只有符合循證醫學的要求才能提高診療水平。教會學生應用循證醫學的原則來指導腫瘤的診治則是一種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以上的訓練使學生逐漸養成應用循證分析法來指導臨床決策的習慣,從而為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腫瘤臨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腫瘤的規范化治療是建立在多學科綜合治療基礎上,針對某種腫瘤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多學科相互合作,綜合考慮而制定。在腫瘤綜合治療中,各腫瘤學科和醫生之間不協調的問題勢必影響學生對腫瘤治療的整體觀念,應在臨床教學中反復予以強調。通過對以上知識的傳授,可以使學生明確目前針對腫瘤治療既有規范化原則,又有個體化方法。高年級醫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現有的醫學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自學,以彌補教學時數的不足,整合自己所學的腫瘤學知識結構。
增設腫瘤心理學課程
廣義的綜合治療理應包括康復及護理內容,這是目前世界發達國家頗為關注的事項,也是社會進步、醫學發展的體現。以往的醫療多采用生物學模式,以“疾病”為中心,強調只有治病才能救人;其實不然,腫瘤即使消除,患者可能致殘,心理可能發生障礙,甚至自殺身亡。因此,醫生必須注意到患者的社會性。醫護工作的重點應從人患的“病”為中心轉到以患病的“人”為中心;工作任務己不僅僅是使腫瘤局部得到控制,而是要照顧到患者的全身。調治生理的同時還要兼顧心理,有軀體治療還要有精神治療,使患者恢復社會活動能力。
這種高標準的醫療只有綜合治療才能承擔。例如,乳腺癌患者承受患癌及失去雙重精神上的打擊,患者焦慮、憂郁、恥辱、恐懼甚至失望的心理急需疏導和治療。外形重建的呼聲也日漸強烈,這一綜合治療的要求,就其難度來著,往往高于乳腺癌的切除術。掌握并分析患者非正常的心理狀態,以針對性的語言及適當方法作用于患者的高級神經中樞,從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達到提高全身機體狀況的效果。
可見,以患者為中心的身心治療任務是繁重的,這是一門世界性的全新醫學,作為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則更顯得必要,我們應當認真去做。
一、專業技能:
(一)本人從事臨床腫瘤內科工作17年,每年從事臨床工作40周以上、參加臨床一線值夜班每年42次以上,每年進行專科腫瘤內科查房12次。(二)開展了腫瘤內科工作模式,熟練掌握輸液港植入術、腫瘤射頻消融術、腫瘤穿刺活檢術、深靜脈穿刺術置管術、心肺復蘇術、心電監護技術等。住院總醫師期間曾多次組織參與急危重癥(如失血性休克、過敏性休克、輸液反應、多發性復合性重型外傷等)的搶救。(三)本人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任職期間以第一負責人從事主持20%甘露醇注射液在提高晚期癌癥生存質量的臨床研究(2012年度順德區醫學科研立項課題)的研究,已順利結題及專業核心論文2篇。以主要負責人身份從事支持性照顧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焦慮抑郁的療效觀察(2014佛山市科技局攻關項目)課題研究,并順利結題。以第一負責人從事主持索拉非尼聯合三氧化二砷在肝癌表面耐藥蛋白P-糖蛋白(P-GP)表達的影響及療效觀察(2017年佛山市醫學科研立項課題)科題研究,目前階段研究中。任現職以來先后在國家或省級發表專業論文(核心期刊2篇、普刊3篇,均為第一作者)。參與全院疑難病例會診32人次,幫助解決較復雜疑難醫療技術問題。(四)根據病人需求及專業發展,將國內外最新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如:腫瘤消融術,超聲引導下淺表淋巴結活檢術、輸液港置入術、超聲引導下肝臟腫瘤活檢術及無水酒精瘤內注射、超聲引導下腎造瘺術等技術,于2016年做為科室骨干協助科室順利通過廣東省癌癥“無痛“病房創建,得到患者和院領導的肯定和贊賞。(五)每年帶教實習生20余人次,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對下級醫師進行核心能力培訓,每年專題授課5次。 二、業績成果:(一)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曾被評為順德區團員。多次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帶教老師、年度先進個人。(二)主持2017年佛山市衛計局科研立項,本人為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項目進展順利并按計劃進行。主持2015年佛山市科技局科研立項,本人為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三),項目進展順利現已結題。主持2012年佛山市順德區衛計局科研立項,本人為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項目進展順利已結題。本人任現職以來以第一作者共發表學術論文5篇。
開拓創新,為專科建設創造價值。本人自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后,從腫瘤治療方面得到一次躍的發展,學習到各腫瘤學CNNC指南正規治療,從疑難疾病少見病的掌握及分析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發表各核心雜志論文多篇,發表有關腫瘤化療,靶向治療及并發癥上有獨特創新理念。
第二、 不斷摸索,在晚期癌癥上為減輕患者痛苦為主,提高生存質量,在我科,本人開展專業技術水平,如肺穿刺活檢術,輸液港置入術、經皮肺腫瘤穿刺注化療藥觀察,經皮肝腫瘤穿刺無水酒精注藥術,晚期癌癥各內科治療,如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等治療。開展病例數的300例,并積極學習癌癥疼痛正規處理,得到病人的肯定。為當地群眾帶來福音,為他們在本地區治療腫瘤提供方便。
**縣人民醫院內三科成立于20**年6月,在院黨委、院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兄弟科室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年多的不斷努力,科室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技術力量不斷增強,腫瘤的綜合治療水平處于市級先進行列,其中腫瘤全身熱療系統在整個魯南地區唯一一臺。年收治病人1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社會效益。科室主任張學軍多次被縣人事局、衛生局授予“全縣優秀醫務工作者”、“全縣衛生工作先進個人”,內三科連續兩年被授予“先進科室”等榮譽稱號。
一、積極創造條件,加快人才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科室成立之初就是高起點起步,設備配置先進,配有ET-SPACE全身熱療系統;6-MVX線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全自動多葉準直器、多參數監護儀、除顫儀等先進設備,從而具備綜合治療腫瘤的較高的手段。科室的發展,技術水平的提高,除了先進設備外,還要有高水平的技術人員隊伍,科室目前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3名,主管護師5名,所有醫師分別先后在山東省腫瘤醫院、三0一醫院、西京醫院進修學習,并與上述醫院專家建立良好的學術關系,為業務的進一步提高和科室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核心競爭力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科室要得快速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有不斷學習進步的團隊,只有人才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利用先進設備為廣大病患解除痛苦。因此學習型團隊的建立非常重要。內三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在完成繁重的日常診療工作外,利用業務時間進一步學習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的進展情況。
科室內定期舉行業務學習和病例討論,科內每位主要技術人員均先準備不同的講課題目,詳細準備好講課內容,然后在科內講課,使科內醫務人員共同提高,對疑難危重病人,鼓勵大家查資料,然后科內討論,這樣使科內人員的技術基礎比較牢固,解決疑難危重病人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同時加強對年輕醫務人員的業務培養,高年資、業務強的醫師一對一幫教年輕醫師,使他們的整體業務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科室內每一位醫生包括年輕醫生一對一帶教實習醫生和進修醫生,一方面促進他(她)們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家的教學能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鼓勵大家不斷總結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兩年來發表學術論文9篇,從而推動大家的科研意識。通過不斷的學習,科室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綜合治療水平處于市級先進行列,收治病人不斷增多,年收治各類腫瘤患者1000余人次,使病人足不出縣就得到高水平的診治和服務,特別是腫瘤全身熱療在我市是率先也是唯一開展的腫瘤治療方法,截至目前共治療62例腫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社會效益,為廣大腫瘤患者提高了另一種治療希望,得到了醫院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揚。
三、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迅猛發展
科室主要技術人員先后在省、國家級著名醫院進修,因此與上級醫院的專家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術聯系,不定期邀請山東省腫瘤醫院、齊魯醫院腫瘤中心及北京三0一醫院的專家來該科教學、查房,使他們能夠緊跟腫瘤專業的最新學術動態和發展,進一步了解上級醫院的治療水平,使我們的診治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6月8日—9日,由中華放射學會熱療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等承辦的第十屆全國腫瘤熱療學術會議在北京腫瘤醫院召開,我院內三科作為全國縣級醫院的唯一代表受邀出席,會上,科室劉新華護士長的學術論文《晚期腫瘤熱療患者全身熱療中臨床護理的重要性—附53例報告》一文,作為本次會議的重點材料進行交流、研討,受到與會人員和專家的高度稱贊。
前不久,喝下百草枯的19歲小伙兒李某生命垂危,當地醫院已無法繼續施救。聽說307醫院有我國最好的中毒救治科,于是一家人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將他送到北京。經過兩周精心的科學救治,奇跡出現了,李某治愈離院。
百草枯是一種新型速殺型除草劑,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百草枯中毒至今仍無特效解毒劑,其中毒病死率高達90%,是目前臨床中毒救治中死亡率最高的毒物類別。醫院依托全軍中毒救治中心,先后參與了80余起重大中毒事件的應急救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中毒救治經驗。20多年來,先后治愈百草枯中毒患者近千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記者了解到,307醫院是我國承擔核輻射損傷、化學毒物中毒臨床救治與研究的醫療機構,是國家反恐醫學救治醫院,以及國家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中心第三臨床部,被譽為“三防鐵軍”。如今,該院立足傳統優勢學科,不斷拓展,綜合救治能力不斷提升,在為人民生命護航的道路上用創新書寫了新的篇章!
用創新攻克疑難病癥
盡管已到了中午,可乳腺腫瘤科主任江澤飛的門外還等著十幾個病人,她們來自全國的不同地方。正在這時,一位小伙子沖了進來,“求您救救我的姐姐。”
這是發生在3年前的一幕。原來,這個小伙子的姐姐上大學時得了乳腺癌。由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她的病情急劇惡化,已經出現肝臟和骨轉移,家里也已是負債累累、不堪重負。絕望之際,病人的弟弟找到了307醫院。仔細研究女孩的病情后,江澤飛立即將其收治入院,并帶領團隊為其制定了詳細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為一家人帶來了生的希望。經過江澤飛和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她已經從當時一個星期輸3次血才能保證血小板不減少的重癥患者,變成到現在3年也沒有輸過血,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的健康人。
江澤飛是首部《中國版cNCCN乳癌治療指南》的執筆人,是首位加入St.Gallen乳腺癌治療專家共識專家團,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華人學者。他將國際最新治療理念引入臨床,并參加了60多項國際協作抗癌新藥臨床研究。前不久,他帶領團隊設計了前瞻性、多中心、雙盲的大型臨床研究,在線發表在《腫瘤學年鑒》上,首次證實了循環腫瘤細胞在中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預測價值,對轉移性腫瘤患者的預后、監測術后患者腫瘤的復發與轉移、評估療效以及選擇個體化的治療策略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放射病和腫瘤是307醫院兩大傳統優勢學科,建院以來,醫院立足于此不斷探索和創新。他們把放射病救治技術用于白血病治療,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人類白細胞抗原實驗室和無菌病房,造血干細胞移植成功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其他學科也在飛速發展。醫院全軍腦血管病中心主任段煉創新采取個體化顱內外血管重建術,已開展煙霧病手術4000余例,手術例數名列世界第一,治愈率90%以上。
如今,307醫院擁有全軍放射病救治研究所、全軍造血干細胞研究所,全軍中毒救治中心、全軍腫瘤診治中心、全軍腦血管病中心、全軍采供血中心和全軍日遺化武毒傷救治中心等7個全軍醫學研究機構,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免疫分析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全軍核化損傷救治重點實驗室、全軍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全軍血液安全與保障重點實驗室等5個國家和軍隊重點實驗室。在諸多疑難重癥研究診治上,醫院已處于先進行列。
臨床治療是創新原動力
26歲的小屈高高大大,沒有任何異常。沒有人能想到,2006年,他曾因為患上B細胞急性淋巴瘤白血病而瀕臨死亡。這種病的存活幾率很小,依靠普通化療存活率只有30%。特別是小屈找不到供體,無法進行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療。
偶然間,小屈的父母聽說307醫院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病方面獨樹一幟。抱著最后一線希望,父母帶著他來到了這里。
沒有想到,在其他醫院幾乎被宣判“死刑”的小屈在這里僅用了3個星期就恢復正常。他們采用的是全軍放射病研究所所長、血液內科主任艾輝勝領導的團隊原創性開展的白血病“微移植”治療。在“微移植”中,患者僅需接受能高效殺滅白血病和腫瘤細胞的化療。隨后,供體提供的造血干細胞經過體外“增效”,輸入患者體內,激活免疫細胞,共同抗擊白血病。
這項來源于臨床的研究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血液》雜志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和英國皇家醫院撰文稱“這項研究是在最困難的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研究進展,北京研究團隊的研究將有望找到一個治愈白血病的新的前沿途徑”。這篇文章入選F1000“全球最具科學價值的生物和醫學論文”。
前不久,艾輝勝正式受聘為《血液》編委,成為我國受聘于這本雜志的第3位血液學專家,也是我國第一位臨床醫學專家。
醫學創新必須來源于臨床,并反饋到臨床中。對醫學來說,臨床治療是創新的源動力!
前不久,307醫院免疫室及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免疫分析實驗室主任奚永志申報的“編碼雞II型膠原CCOL2A1全長基因及其用途”基因發明,獲得美國及歐洲基因發明專利。這是我國獲得的國際公認具有重大藥用價值的首個歐美基因發明專利,打破了歐美發達國家在基因科學發明專利上的長期絕對性壟斷!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第307醫院共發表學術論文1200余篇,其中統計源論文占論文總數的80%,有單篇SCI論文影響因子高達25。獲得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成果幾乎全部針對臨床治療。
廣“挖”人才為創新鋪路
7月23日,醫院科室主任和護士長換屆競聘工作順利結束,160余位新聘和續聘人員走上了新崗位。至此,該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面向全國全軍的換屆工作圓滿結束。
新任消化內科主任劉巖是在這次競聘中成功獲聘的一位來自院外的專家。這位只有33歲的年輕專家曾是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的骨干,是長海醫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
為了能把他“挖”過來,政委郭治中、醫務部主任李彥博帶隊專程前往上海,和第二軍醫大學以及長海醫院領導進行溝通。307領導這種不辭辛勞、求賢若渴的舉動,讓劉巖看在眼里。而二醫大和長海醫院的領導也深受感動,劉巖的調動順利進行。
既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7月27日至28日,醫院又舉辦了新一屆科室領導培訓班,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原院長王衛東、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院長熊利澤等10位名家授課,為科室領導加油充電。
記者得知,為加快研究型人才建設步伐,建設一支臨床科學家隊伍、一支學科帶頭人隊伍和一支后備人才隊伍,為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307醫院由院常委牽頭,分別承擔了“細化臨床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深化研究型人才建設”“強化‘三防’醫學救援隊伍建設”等任務。在此基礎上,每年投入100萬元優秀青年留學基金,遴選5~10名后備人才,由醫院資助帶薪、帶獎金出國深造,并建立40歲以下后備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