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8 03:07: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產業集群現象由來已久,從傳統產業到高新技術產業,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產業地理集中的趨勢日益明顯,如美國硅谷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產業集群,以及我國廣東的專業鎮和浙江的“塊狀經濟”等等。產業集群已成為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管理學以及社會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熱點,同時也成為很多國家和地區發展區域經濟,提高區域競爭力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戰略。然而,建筑產業集群卻極少受到關注,這方面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白。建筑生產的流動性和單件性決定了建筑業與其他產業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集群方式和集群效應也呈現出自身特點。
1產業集群理論概述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1]。這一概念闡明,產業集群的基本特征是大量同一產業或者相關產業的企業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上集中,而其經濟學本質則是形成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馬歇爾、韋伯、克魯格曼、波特等學者都對產業集群作過深入研究。研究者發現,產業集群幾乎是任何產業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產業集群在區域競爭優勢的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產業地理集中而形成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很多方面,這里統稱為集群效應。王緝慈等對集群效應從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首先從純經濟學角度,主要著力于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認為不同企業分享公共基礎設施并伴隨垂直一體化與水平一體化利潤,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其次從社會學角度,主要從降低交易費用角度,認為建立在共同產業文化背景下的人與人之間信任基礎上的經濟網絡關系,可以維持老顧客,吸引新顧客和生產者前來;再次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產業集群更有利于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創新和擴散,實現產業和產品創新等[2]。還有學者從網絡視角分析了產業集群效應,認為集群網絡的作用機制決定著集群的競爭優勢。網絡是指集群內行為主體在交換、傳遞資源活動過程中發生聯系時而建立的各種關系的總和,當網絡內部成員實現了基于產業鏈的緊密合作,通過積極的合作互動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集群的競爭力就可更為充分地體現[3]。總而言之,產業集群理論認為各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地理集中,即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可以從多方面為企業帶來集群效應,從而提升集群的產業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集群效應是產業集群存在的原因,也是發展產業集群所追求的目標。但需要注意的是,產業的地理集中并非必然帶來集群效應,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企業間密切聯系和交流,甚至良好的區域文化與社會資本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即只有建立和形成集群網絡才更有助于集群效應的發揮。否則,僅僅依靠單純的地理鄰近而缺乏產業聯系只能叫“企業扎堆”,難以形成集群效應。
2建筑產業集群現象及特點
建筑業與其他產業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建筑生產的流動性和分散性,這使得建筑產業集群和其他產業集群特征不那么一致,但建筑產業集群仍然存在,并且應該得到關注和研究。產業集群首先是企業的集群,即相關企業在一定地理空間上集中。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有很多建筑強省、建筑大省;從省域范圍內來看,各省又分別涌現出一些建筑強市(縣)和建筑之鄉。這些都表明了建筑業發展并不是均衡的,存在一定程度的產業集征。以建筑業比較發達的江蘇省為例,南通建筑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集群特征。南通市共有建筑業施工總承包企業及專業承包企業近90論文格式0家,從業人員83萬人,2009年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為2035億元和455億元,連續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全省建筑企業30強中南通占13家,前10強中有7家是南通企業[4],無論在企業數量、規模還是各項經濟指標上,南通建筑業都在全省處于絕對領先的優勢地位。2009年初,沈陽市提出在鐵西區建造國內最大、全國一流的現代建筑產業園,打造以產業集群為目標的現代建筑產業之都,重點發展建筑裝備、建筑部件和制品、建筑物流,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型和智能高科技型建筑產業。據了解,鐵西建筑產業園除沈陽遠大、三一重裝、北方交通重工等重點項目外,日本通世泰潔具、廣東中山格蘭特玻璃等72個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中,目前已有寶鋼等15家世界500強企業決定入園投資[5]。此外,浙江、湖北、山東等地區的建筑業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集群現象。建筑產業集群既有與其他產業集群共同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特點,這些特點是由建筑行業特點所決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以企業集群為特征,產品和生產要素則是分散的。這是由建筑產品生產的特點所決定的,建筑產業集群以一定區域內企業集群為特征,但由于建筑產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生產的流動性,勞動力、機械設備等生產要素則分散于不同地區。
(2)企業間分工與協作方式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傳統產業集群通常按照產業鏈或者產品的零部件進行分工,集群內企業分別承擔產業鏈的某一環節或者某一零部件的專業化生產,通過大批量和專門化提高生產效率。而建筑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分工與協作主要依托于工程項目,工程項目一次性、單件性的特點,決定了建筑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必須根據項目的情況來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
(3)具有較強的根植性。根植性是社會經濟學的概念,也稱為本土化程度或者本地化程度,是指經濟行為嵌入當地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的現象。建筑產業集群通常與當地的資源稟賦、習俗、歷史文化傳統等有關,如南通及很多建筑之鄉,歷史上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產業集群往往能與當地的社會文化制度較好地結合,很難遷移到其他地區,具有較強的本地化屬性。
(4)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關系到社會公眾利益,國家在市場準入、招標投標等很多方面制定了法律法規來加強行業管理,如將建筑業企業資質劃分為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三個序列,禁止轉包和違法分包,禁止串通招投標等等。這使得建筑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分工與協作必須考慮法律法規的規定,很多轉包、分包以及聯合承包等行為受到一定的限制。
3建筑產業集群效應分析
集群效應是指由于集聚所帶來的好處,建筑產業集群同樣可以形成集群效應,從而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歸根結底,集群效應來源于經濟的外部性。經濟學中所謂外部性是指其他經濟主體的行為給企業帶來的影響,這種影響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而集群效應主要指的是正外部性。綜合分析,建筑產業集群可以形成以下幾方面的集群效應:
(1)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有利于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工程項目規模越來越大,技術日益復雜,很多巨型項目往往需要多家企業聯合完成。建筑產業集群形成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有利于企業間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發揮各自優勢和長處,在長期的合作中實現共贏,提升整個集群的產業競爭力。
(2)集群的產業協同有利于樹立市場品牌和形象。集群的產業協同,是指集群內的企業在生產、營銷、采購、管理、技術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形成的高度一致性或和諧性[6]。協同有助于建立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到一定程度,則形成品牌效應,由集群內企業共享。如南通的建筑隊伍已成為行業品牌,被譽為“建筑鐵軍”,南通的建筑企業往往具有良好的市場形象。
(3)集群內知識和技術的溢出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溢出效應是指知識和技術在一定范圍內擴散而給相關主體帶來好處。知識和技術的溢出是普遍存在的,但具有空間局限性。這是因為除了可編碼、易傳播的顯性知識外,還存在許多含糊的不易編碼和傳播的隱性知識。這些知識的最好傳播方式是面對面的交流和連續的、重復的接觸與聯系,并且不易與個人、社會和環境分開,也正是這些知識才是創新的重要源泉。產業集群的地理集中,使企業更加接近,更加有利于知識和技術的溢出,從而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超級秘書網
(4)集群文化和信用機制促進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重要概念,科斯把交易成本定義為運用市場機制的費用,其中包括了在市場上搜尋有關價格信息,為了達成交易進行談判和簽約,以及監督和執行等活動所花的費用。建筑產業集群內企業密切關聯,信息交流頻繁,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現象,降低了企業的機會主義傾向。集群文化和信用機制可以減少有限理性和投機行為,不僅可以減少談判環節,降低簽約成本,還可以大大節約簽約后的監督成本和執行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更有利于集群內企業的分工與協作。
4建筑產業集群化發展路徑
產業集群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的戰略,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建筑業走集群化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集群效應有助于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從而促進地方建筑業的發展;其次,集群內分工協作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優化建筑企業結構,形成由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三個層次構成的三角形企業結構;再次,集群內信息和技術的頻繁交流,有助于溢出效應的形成,從而促進建筑業的技術創新。發展建筑產業集群,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發展市場主導型的建筑產業集群,即在一些建筑業較為發達、已經具有一定產業集群雛形的區域(如南通),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優化產業集群發展環境,通過建設主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促進集群內企業加強產業聯系,建立集群網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建筑產業集群健康發展。二是發展政府主導型的建筑產業集群,即通過地方政府扶持和優惠政策,依托于本地建筑產業特點和基礎,招商引資,吸引相關企業入駐,建設建筑產業集群(如沈陽鐵西建筑產業園)。需要注意的是,建設政府主導型的建筑產業集群,必須注重集群內企業的產業聯系。如果企業間沒有密切的產業聯系,不能建立相應的分工協作關系,僅僅是依靠當地政府土論文格式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而集聚在一起,則難以形成集群效應。當優惠政策取消時,該地區可能會由于很多企業外遷而成為“飛地”。上述兩條路徑均有各自特點,但都必須充分考慮建筑業的實際情況,遵循產業集群發展規律,創造適宜集群發展的條件,只有這樣才可能獲得理想的集群效應。這兩條路徑好比一個是“自然林”,一個是“人工林”,只要具備生長條件和良好的環境,都可以成長為茂盛的森林。
5結語
產業集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不乏許多成功的典范。建筑產業走集群化發展道路,可以形成集群效應,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這對于促進建筑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同地區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條件,有選擇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建筑產業集群,這對于做大做強建筑業無疑是一條值得嘗試和探索的新思路。當然,由于建筑產業集群的理論和實踐都還很匱乏,本文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有許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PorterME.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77-90.
[2]王緝慈,童昕.簡論我國地方產業集群的意義[J].經濟地理,2001,21(5):550-553.
[3]雷如橋,陳繼祥,劉芹.產業集群網絡作用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12):60-63.
1.1設計能力與技術水平欠缺
建筑規劃師并沒有能夠系統化、標準化的掌握綠色建筑規劃的知識,往往表現出不能從市場調查——建筑規劃——市場運營——建筑施工這一系列進程進行規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都是從國外的現有實例進行引進,而本土化的施工經歷非常的少。第二,很多綠色建筑規劃師雖然在一些綠色施工技術上有了一點的經驗,然而對于“四節一環保”的操作技能細節并未能真正地掌握,而且綠色建筑技術需求從多學科進行歸納,并且需要對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節能減排等多方面知識進行充分地了解。第三,目前我國的很多綠色建筑規劃院與施工方很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至于很多建筑施工方根本不了解綠色節能知識,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很難進行真正地調整或者是習慣性改善。第四,目前建筑施工在很多不同的專業都進行了區分,整體的協作性和效率性偏低,而且基本是在建筑規劃的后期,才會有建筑結構規劃和節能設備裝置的介入,難以實現綠色建筑的整體規劃優化。
1.2相應的經濟產業鏈不完整
雖然目前我國在綠色建筑系統在理論知識方面有了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在一些技術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特別是在一些新技術研討方面已經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我國建筑行業將這些領先技術進行運用的過程中,卻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產業鏈尚未成熟,而且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具有不同地區的分散性,以至于很多民用建筑的綠色化基本處于難以實施的階段,那么,綠色建筑基本上成為有錢人的一種“展示”。如何更好地使用建筑節能材料以此降低建筑成本,真正地解決綠色建筑在我國普及所面臨的難題。另外,節能建筑在我國的發展也勢必會帶動更多的相關工業的發展,然后目前沒有和我國建筑市場相適應的經濟工業鏈。因此,綠色建筑相應的經濟產業鏈不完整嚴重制約著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2綠色建筑發展策略
2.1總體規劃
合理的整體規劃已經成為降低建筑能耗的一個非常好的策略。例如,當一棟建筑的一些功能、規模、場地等方面確定之后,這棟建筑的朝向和外形等都會在較大程度上對建筑能耗起到較大的影響。而且現在很多住宅建筑的內部負荷較小,而外部負荷變化較大,起到主要的影響作用。所以,需要在這棟建筑外型設計不斷地追求小一些體形系數。這樣就可以在建筑的整體規劃方面起到很好的節能作用。
2.2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
目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其中被大家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為太陽能,并且是在實踐使用中是最多展示的,太陽能作為一種天然的能源,來歷的范疇是十分廣泛的,一起太陽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資本,可循環使用是它的最大優勢。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太陽能技能所使用的原理為,太陽光的反射設備在有用使用的狀態下,給建筑物帶來了熱量和光照,進而將節省能源的施工技能到達規范。太陽能技能的首要使用形式,充沛的表現了立異的技能與技術在當時的建筑中合理使用的真實寫照,一起也是建筑施工的節能技能與現代科技的有用交融。太陽能在建筑業的使用上,能夠將不可再生的資本得到節省,讓太陽能最大程度上發揚其效用,讓當時的建筑中每一項功用都能夠有用使用,進而讓人類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優越的生產效勞。
2.3合理利用水資源
在水資源方面,我國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在很多城市都處于缺水狀態,主要由于我國人民對于水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因此,需要提高建筑物的節水能力。可以講住宅小區的供水系統分為兩套。第一套系統是專供飲用水,其主要用于飲用、煮飯等。該飲用水系統必須要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第二套系統是專供使用水,該系統的水能夠循環使用,可以把住戶的洗菜、洗衣、雨水等引入到專門的蓄水池內,然后可以進行過濾、凈化、去污等,然后再次循環至住戶的“使用水管”,這樣可以用于供洗車、綠化、沖廁、排污等。如果我國的建筑物安裝了兩套供水系統,就能夠節省大量的用水。
2.4建筑圍護結構的改進
一所建筑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好壞會對建筑使用能耗產生較大的影響。最近幾年來,我國很多建筑圍護結構中,使用的玻璃面積日益加大。從綠色建筑角度進行分析,透明的圍護結構雖然能夠增加室內采光量,然而也要將玻璃面積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主要是由于透明圍護結構的熱阻遠小于非透明圍護結構熱阻,特別是在夏季,如果過多的太陽照射,室內溫度必然升高,那么就無形中加重了空調系統負荷。因此,需要在建筑物的一些外側透明部位要設置遮陽物,例如卷簾、百葉窗等,以此降低太陽對室內的照射量。所以,從綠色建筑節能角度出發,需要對透明圍護結構的面積進行嚴格的控制。
3結語
關鍵詞健康建筑人居環境能源可持續發展
AbstractExplainstheideaofthelowenergyandhealthybuildinganditsrelationshipwith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uman''''sinhabitantenvironment.Pointsoutthefourcriticalissuesinitsrealizationi.e.urbanenergyprogramming,energy-efficientbuildingdesign,urbanmicroclimateimprovementandbuildingautomation.
Keywordshealthybuildinginhabitantenvironmentenergysustainabledevelopment
1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發展很快,目前城市化水平為28%。按照世界上城市發展規律,這正是從起始階段向城市化加速發展的轉變階段。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城市化水平已接近或超過35%,已經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這都預示今后5年及下個世界我國城市化將有飛速發展。
城市化發展推動建筑行業的興旺,隨著人們對建筑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北方地區建筑供暖,南方地區建筑空調,以及黃河下游、長江中下游流域建筑供暖與空調都成為極迫切的問題。近5年來我國房間空調器產量持續以40%的年增長率上升,就充分說明需要的迫切性,但隨之而來的能耗的增加和對環境的污染。北方地區供暖耗煤已占全國總煤耗的11%以上,長江中下游地區空調器及熱泵的發展已使該地區供電出現嚴重緊張和短缺。若充分滿足這一地區建筑空調的要求,空調電耗將占該地區總電耗的30%以上,這將對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供暖燃煤直接污染大氣,并釋放產生溫室效應的CO2,這已是老問題。大量空調設備的使用會放出CFC物質破壞大氣的臭氧層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問題。此外,空調器在夏季將熱量排入大氣,在冬季又從大氣中大量吸熱,當空調器高密集度安裝時,還會嚴重影響城市區域小氣候。
城市化的發展使建筑能耗越來越大,工業發達國家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30%~50%,我國的建筑能耗也達總能耗的10%以
上。目前人類所消費的能源絕大部分屬于枯竭性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有關專家估計,按目前的能源消費增長率持續下去,枯竭性能耗只能維持200~300a左右,因此人類面臨的能源問題是嚴峻的。本世紀70年代初世界性的能源危機曾推動了節能建筑的發展。
當今的建筑除了能耗大的問題外,還存在病態建筑的問題。根據歐洲的有關調查報告,在非工業建筑中,健康建筑(HealthyBuildings)只占50%~70%。所謂與建筑有關的疾病(BRI,BuildingRelatedIllness)指的是由于建筑物室內環境有害輻射(電磁輻射和放射性物質)、溫濕度太高或太低、生物化學有害物濃度太高等引起的各種疾病或身體虛弱。建筑綜合癥(SBS,SickBuildingSyndrome)指的是建筑環境使人們產生的各種不舒適癥狀,如頭痛、疲勞、感冒、惡心等。建筑建筑指的是具有滿足人們居住或生產等活動要求的適宜的熱環境、光環境、聲環境和空氣環境的建筑物。其中熱環境包括室內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氣的流動速度等,光環境包括建筑物室內外的照明和色彩等,聲環境包括建筑物室內外的噪聲、音響效果和震動等,空氣環境包括室內外的空氣組成成分、氣味等。造成SBS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對建筑物的合理維護,建筑物熱負荷、污染物負荷的變化,建筑設備控制方案的改變,或者建筑設計不合理等。
低能耗健康建筑指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被動式供熱空調建筑,它能提供人們生活和生產需要的建筑環境,保證人體的衛生和健康,同時具有節能建筑能耗低的特點。低能耗健康建筑的研究在歐洲和日本等國家已受到相當的重視,美國由于能源比較豐富,著重研究的是健康建筑。MiltonKeynes是英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它位于倫敦和伯明翰的中間。MiltonKeynes有一個能源公園(MiltonKeynesEnergyPark),其中的建筑統一規劃和設計,應用了多種建筑節能措施。該能源公園的建筑能耗指標是一般建筑的一半,因此深受用戶歡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能源的建筑速度遠跟不上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目前我國人均年能耗不到1t標準煤(只達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而想在本世紀末實現"小康"水平,人均能耗至少要達1.5~1.6t標準
煤。可見,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宣傳和發展低能耗健康建筑將成為我國在21世紀的一個迫切和重要的工程。
地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為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提供了適宜的空間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近30年來,由于人口增
長,工農業發展,已經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世界各國政府的代表共同發表《人類環境宣言》,第一次正式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保護環境問題的強烈關注,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20年后的1992年6月3~14日,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來自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位政府首腦通過了《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人類理智地選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最廣泛的定義是"人類應享有以與自然相和諧的方式過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權利",并"公平地滿足今年后代在發展與環境方面的需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實質,一方面要求人類在生產時說可能地少投入、多產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類在消費時盡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因
此,人類在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時候,必須糾正過去那種單純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實現發展的模式和以犧牲環境來增加產出的錯誤做法,從而使經濟發展更少地依賴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而更多地與地球的承載能力達到有機的協
調。可持續發展強度以長遠和全局的辯證眼光看待環境和發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必須與地球生態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人類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不能超出全球生態環境的極限,這樣才能"成功地為后代留下一個可自下而上的星球"。
人類的絕大部分生活和生產活動在人居環境里進行,隨著人們對建筑環境要求的提高,建筑一方面消耗更多的自然能源和資源,另一方面產生和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和廢物。追溯歷史,早在1980年,國際建筑師協會第14屆大會發出的建筑師華沙宣言指出:要"認識到人類--建筑--環境三者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要綜合考慮城市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問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重視保護。大力推廣低能耗健康建筑是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人類不應該為短期的目的而犧牲長期的資源和環境,應時刻記住"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兒繼承來的,而是從從自己的后代那兒借來的"。
2低能耗健康建筑的關鍵技術
低能耗健康建筑的實現涉及城市能源規劃、節能建筑設計、城市微氣候改善和建筑自動化等領域的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
用。
2.1城市能源規劃
全面解決建筑物供暖和空調問題,對適應城市化的飛速發展,緩解能源緊張特別是電力供應不足問題,以及保護城市局部環境及大氣臭氧層,都有極重要的意義。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合理的城市能源規劃。通過研究城市能耗結構、能源轉換、能源利用等環節,結合城市規劃對整個能源系統進行總體設計,研究為解決建筑物供熱、供冷、供燃氣等的需要應配置的最合理的能源轉化與能源輸送系統,重點為我國北方地區熱電聯產、供冷相適應的大型的供熱、供冷方式,與集中供熱、供冷相適應的大型蓄冷蓄熱裝置以及全面規劃電力、煤氣、冷熱源及蓄能的能源系統。
城市的能源規劃首先要估算城市的能源需求,包括生活用能(熱水、照明、電器、炊事、供暖、空調)和生產用能(工業、農業、林業、其它產業)的性質用量。然后要考察城市的能源結構,對各種可用能源,如電能、煤、燃氣、沼氣、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調查和研究。最后制定出城市冷、熱、水、電、氣等能源的統一、聯合供應,以實現城市能源系統的最優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2.2節能建筑設計
節能建筑的設計思想是充分利用建筑所在環境的自然能源和條件,在盡量不能常規能源的條件下,創造出人們生活和生產需要的室內外環境。節能建筑的設計關系到三方面的研究內容:當地氣候特征,室內環境的設計要求,以及建筑物的結構特
征。
當地氣候特征指當地一年四季室外氣象條件,如空氣的溫濕度、風速和風向、日照率、降雨量、積雪等。在冬季日照率大的地方,可以考慮太陽能的利用,如被動式太陽房、太陽能集熱器。夏季日照率大的地方則要考慮建筑物的有效遮陽措施。夏季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可以利用建筑物的蓄冷特性進行自然冷卻。
室內環境的設計要求包括對室內空氣溫濕度的要求。傳統的設計方法要求空調建筑的室內環境必須維持在一個比較狹窄的溫濕度范圍,如溫度在25~28℃之間,相對濕度在50%~70%之間。空調設備的容量是根據維持整個空調要求的溫濕度值來決定的。近年來大量空調建筑的使用已帶來所謂空調建筑綜合癥的問題,那長期生活在空調建筑中的人出現的某些癥狀,如疲勞、易感冒、惡等,總之是體抵抗環境變化的能力降低了。這是由于空調建筑的室內環境比較穩定,空氣溫濕度變化小;另一方面由于空調建筑的密封性好,室內空氣品質差,人們得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目前民辦各國都在極力提倡FreeCoolingBuilding等利用自然冷卻的非空調建筑,通過合理設計和使用管理,某些氣候地區完全可以不使用常規能源而維持建筑環境達到設計要求,這種建筑就是所謂的"零能源"建筑(ZeroEnergyBuildings)。室內環境的設計應建立在對人體熱舒適性研究的基礎上。有關研究指出在室溫不超過30℃房間,完全可以通過風扇提供的動態風來維持人體的熱舒適。即使需要空調的房
間,也可以采用區域空調的辦法來維持人體所在工作區的熱舒適性,而沒有必要維持非工作區的溫濕度。可見采用區域性動態空調的方法會大大降低建筑物空調的能耗。
建筑物的結構特征指建筑物的造型、朝向、圍護結構保溫情況,外墻外窗的遮陽情況,以及建筑空間的通風換氣情況。合理的建筑結構應該在夏季有效地組織通風和防止太陽照射,減少室內過熱和潮濕;在冬季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對外墻外窗進行保溫,提高室內溫度;在過渡季有效地利用室外空氣進行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關調查指出,位于同一地方的相同類型的建筑物,由于建筑結構的不同會導致能耗指標相差超過一倍。
2.3城市微氣候改善
城市化的發展使為人類開始意識到建筑對城市微氣候的影響。合理規劃建筑形式與位置以改善城市小氣候,妥善處理空調系統對外的熱污染,以及全面考慮綠化、遮陽等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將是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建筑群的布置應注意建筑物的空間和平面的布局,以減少和控制城市風沙和建筑物之間的強烈輻射對環境污染的作用。
城市水資源的規劃對微氣候也起明顯的作用。河道的合理布置和走向往往可以改善城市局部區域的熱島效應。
城市的三維綠化對防止夏季太陽強烈照射,改善空氣品質和美化環境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從氣象觀測數據可以知道,城市市中心的環境溫度一般比效區的環境溫度高出3℃左右。城市市中心由于工業、商業、娛樂業等建筑密集,加上人口也相對多,交通擁擠,造成市中心的熱量相對大得多,形成局部熱島效應,如何改善市中心的微氣候已成為城市人居環境研究的一個課題。
2.4建筑自動化
建筑自動化指建筑設備系統(如供熱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照明系統、運輸系統、消防系統、保安系統、辦公系統、通訊系統等)的監測、管理、運行和控制的自動化。智能大廈的基礎是通訊自動化系統CA、辦公自動化系統OA、大樓自動化管理系統BA、消防自動化系統FA和信息自動化系統MA的有機統一。建筑自動化要求建筑設備系統的合理設計、有效使用以及運行控制過程中的能量節約,以保證建筑設備在提供要求的建筑環境的同時,達到初投資、運行費和維修服務費最小的優化目標。
建筑自動化不僅是實現能耗建筑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建筑安全、舒適和適應性的保證。隨著建筑物規模的增大(如日本計劃在下個世紀建造一能夠容納一個城市的建筑,也稱"建筑城市"),對整個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和管理越來越像是對一個城市的規劃、設計和管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建筑自動化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
3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人類-建筑-環境"認識的深入,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低能耗健康建筑追求在盡量少用不可再生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條件下,為人們生活和生產創造衛生、健康和合理的建筑環境,因此它是保證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低能耗健康建筑的實現取決于城市能源規劃、節能建筑設計、城市微氣候改善和建筑自動化等領域的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4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21世紀的白皮書
2DCroom.FutureHorizonsinBuilding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singhua-HVAC-95.北京,1995,9。
對低碳建筑內涵的詮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努力踐行低碳建筑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全球氣候和環境的不斷惡化,要求我們必須要堅持低碳發展,而低碳建筑也必然成為了今后建筑業發展的主題。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低碳建筑不光是一種理念的創新和發展,它更是一種管理方式的變革,需要建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從各個方面實現低碳發展。
②低碳建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推行。建筑企業要結合企業項目的實際情況、企業自身的發展規模、人才隊伍情況和項目所在地的城市發展規劃、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等,有針對性地設計與實施,切忌不考慮各種實際因素而盲目推進。
③低碳建筑的推行要循序漸進、分步實施。低碳建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一直堅持下去,所以,低碳建筑的實現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推進,要逐漸將其引向深入,切忌存在一步到位和“一口吃個胖子”的焦急心態。
2山西建筑業的發展現狀
從實際發展情況看,山西省建筑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機遇,也存在挑戰。在機遇方面,主要是我國提出了“加快推進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相關政策,這勢必會給建筑行業帶來新發展。同時,山西省也早就提出了“轉型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口號,為山西建筑業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些都為山西省的建筑行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其做強做大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但是,山西建筑業發展的困境與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與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建筑業不光規模比較小、競爭實力不強,在產值上也遠遠落后于發達省份。如果單從發展速度上看,山西省的建筑業與全國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但要從產值的絕對數和增加數來看,山西省建筑業的發展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數,與江蘇、浙江等省的總產值相差數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山西省在政策環境、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技術水平等方面與發達省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與此同時,其發展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產業集中度不高,導致產業發展集聚力不強;
②建筑市場不規范,企業運作欠科學;
③建筑項目拖欠工程款現象嚴重,資金矛盾不容忽視;
④建筑企業的機制僵化,缺乏靈活性。山西建筑業的發展任重道遠,要想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過渡,需要加倍努力,尤其是在低碳理念盛行的時代,建筑業的發展就顯得更為艱難。
3山西建筑業低碳發展的主要障礙
低碳建筑的發展勢不可擋,這是每個建筑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大問題。鑒于目前山西省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其發展任務還很艱巨,為了更好地深入發展低碳建筑,需要歸納和總結山西省發展低碳建筑的主要障礙。
3.1低碳建筑理念有待更新
雖然低碳經濟這一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大眾所熟知,但是,離真正踐行低碳經濟還相差甚遠,低碳建筑也不例外。對建筑企業來說,普遍存在對低碳建筑認識不足的情況,特別是企業領導還停留在業績觀上,對低碳的理解還不深刻,導致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對低碳的重視度不夠。建筑企業的員工們更是如此,在工作上更多時候還是按照舊模式和老方法執行,并不過多地考慮低碳這一問題。“思想決定高度”,如果不及時改變思想觀念,低碳建筑的發展就無從談起。
3.2低碳建筑政策體系有待創新
隨著低碳經濟的出現,低碳建筑也應運而生了。由于我國低碳經濟的政策體系還未確立,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體系也就更不成熟,山西省的低碳建筑政策體系也就更不完善。雖然并沒有明確出臺有關低碳建筑的政策,但是,建筑節能政策已經頒布實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低碳建筑政策體系不完善和不健全嚴重制約了低碳建筑的發展,不利于低碳建筑的長遠發展,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體系還亟待進一步完善。
3.3低碳建筑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技術對低碳建筑的發展至關重要,是特別關鍵的一環。但是,我國目前的低碳建筑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因為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發達國家,整體技術研發和創新水平不足,再加上西方國家不愿意轉讓低碳技術,導致我國的技術水平落后,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制約了發展。
3.4低碳建筑資金有待充實
低碳建筑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個環節、各個層面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和配合。從目前情況來看,低碳建筑在資金方面主要存在兩個問題,即資金來源不足和企業融資難。雖然政府出臺了諸多政策刺激投融資主體,投資主體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其投資額并不高,投資資金仍顯不足。資金的匱乏或不能持續投入會阻滯低碳建筑的發展,所以,資金問題不容忽視。
4山西建筑業低碳發展的主要對策
山西省施行低碳建筑發展是勢在必行的,但是,鑒于建筑業的行業性質和山西省的實際發展情況,應該認真思索低碳建筑在山西的發展路徑,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建筑發展之路。
4.1大力倡導并普及低碳建筑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低碳建筑的發展速度和高度。全省要加大對低碳建筑思想的教育力度,廣泛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手段——電視、報紙、雜志、網絡、廣播等,對廣大群眾,特別是企事業領導和員工普及相關概念,提高他們對低碳建筑的認識深度,為更好地推行低碳建筑奠定思想基礎。
4.2著力健全低碳建筑政策體系
低碳建筑的發展需要政府出善的政策體系予以支持,建立支持低碳建筑發展的財政和稅收政策,制訂具有激勵效果的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和土地政策,并在資金和土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對實施低碳建筑的企業采取稅收減免或給予一定政策優惠的方式,對不予推行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懲罰,以此實現有效的激勵。同時,政府需要在法律方面制訂一些強制措施,加強對建筑企業的監督和管理。
4.3強力提升低碳建筑技術水平
山西省政府應該為低碳建筑技術水平的研發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出臺技術研發、應用、推廣和普及的激勵機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低碳建筑技術研發和創新機制;鼓勵建筑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開發建筑節能技術,倡導實施市場化運作。同時,要積極開展低碳建筑技術的交流與合作,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企業合作,共同研發低碳技術,加速低碳建筑的發展。
4.4努力打造低碳建筑人才梯
隊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人才,低碳建筑的發展也不例外。政府和企業要先樹立明確的低碳建筑人才發展理念,努力營造低碳建筑人才的發展環境,創新低碳建筑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①利用高等院校培養一批高精尖的低碳建筑人才,建立起一支對本土建筑比較熟悉的人才隊伍;
1.1電影與建筑的文脈關聯
電影與建筑都是最具表現力的綜合藝術。以電影為例,它是集攝影、音樂、舞蹈、美術、設計、文學、思想于一體的文化綜合產物。同樣,建筑藝術不僅有其本身的體量與空間,更包括了雕塑、繪畫、設計、文化、哲學、宗教等。人們甚至可以從建筑這個詞匯的構詞去探尋它的深意,建筑英文譯為“architecture”,最初起源于希臘,羅馬人始用。“archi”為“大、綜合”之意,“tecture”為藝術、技藝。而電影中最常用的手法“蒙太奇”也是取自法語中的建筑名詞,雖然電影的產生相較建筑的歷史顯得非常短暫,但就其兩者的血脈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1.2建筑光影的運用
對于光和影的運用,建筑師都會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但其中將光影用作建筑設計表現元素的當屬路易斯•康①和安藤忠雄②了。在路易斯•康各個時期的作品都體現了他對光與影的喜愛,他曾說:“因為有了光,建筑才變得動人”。在他設計金貝爾藝術博物館(圖1)時,康將光當作建筑作品的重要元素,在美術館頂部設計一道縫隙把自然光引入,然后用兩瓣分開的圓弧板將天光反射回天花板,使得美術館內部能隨著外部陽光的變換產生不一樣的光影效果,這時建筑變成了一幅由光影構筑的定格影像,同時隨著時間的變化,建筑變得流動起來,猶如播放的影片一般。同樣作為以光影為建筑設圖1kimbellartmuseum(資料來源:《路易斯•I•康》)計元素的安藤忠雄在他的作品中也從不吝嗇這種偏愛,以他設計的光之教堂(圖2)為例,他將建筑的形式、材質這些統統忽略,只留下最有表現力的光影,給神圣的宗教教堂留下了撼人心魄的震撼與感動。而他因此留下了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既然藝術與光影作為一種電影與建筑共通的語言,那么電影與建筑的關聯便顯得尤為清晰。所以當我們不能直接解讀晦澀的建筑思想時,便可以通過對電影的剖析來了解這具有通感的綜合藝術,從而達到認識建筑的目的。
2電影、建筑的融合
與共生當人們提起光影,談到時空,是分不清楚這到底是在講述電影還是在品讀建筑。電影用一束光投在銀幕上呈現了萬千建筑,建筑用連續的空間使人們在行走時目睹了一幕幕影像。一部好的電影,每一個畫面都有導演的精心設計場景;一棟好的建筑,每個細節都是建筑師對使用者使用時的構想,甚至兩者的創造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都有著漫長的討論、創作過程,都有著對“情節”和“場景”的縝密構思,都在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空間”故事,都在經歷著反復的嘗試與修正,甚至都在跟投資方做著博弈與妥協。筆者相信,一個好的導演對建筑的品味絕不會太低,畢竟他在營造電影情節時都離不開建筑場景對氛圍的影響。一組哥特式的尖頂建筑能瞬間將我們帶入有著神秘色彩的歐洲中世紀,一排輕巧的飛檐與圍合的院落又能拉我們回到那輝煌的唐朝。建筑在電影里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背景,所以導演甚至需要考慮將建筑形式、城市形態轉化成虛擬的信息載體,從而讓電影取得真實的效果。同樣,一個思維清晰的建筑師在設計一棟建筑或者做一個城市規劃的時候,他也會有著電影導演般的思維路徑。首先他在對建筑進行價值定位時其實相當于在給整部電影定了一個基調,然后在跟甲方溝通的時候相當于電影投資方的尋找,最后在選材和設計時,是否就如同演員的表演和劇情的深入。一棟建筑的誕生竟然與電影制作如此相像,由此可知電影與建筑的融合共生也不無道理。建筑的形體效果給予了電影還原與穿越的魅力,而建筑這種以往只能通過實地體驗和二維圖畫的立體藝術也通過電影的解析與重構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許多我們當代人所熟知的建筑物不是因為我們親身到達過它,更多的了解是基于影像的傳播而認知。所以當兩種綜合藝術的集大成者進行如此深入的融合,它們也成為公共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成為新的綜合藝術而更具生命力。
3電影傳播建筑思想,建筑構筑電影場景
3.1建筑空間影像化
2004年由路易斯•康之子拍攝的《我的建筑師》(圖3)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導演通過采訪父親當年的諸多友人來拼貼他兒時就失去父親的記憶,將眾建筑師和以往同事對父親的評價總和之后,父親的輪廓漸漸清晰晰來。然后在導演一一去父親設計的建筑中感受的一霎,那由別人勾勒的輪廓瞬間有了情感的充實,建筑在此刻成為溝通兩代人交流的傳聲筒,彼此能聽到對方想說的話。正是由于導演將路易斯•康的建筑轉化成電影語言,才使得那些不能親自到建筑作品中感受建筑思想的人們,能用這樣一種便捷且快速的方式了解到建筑師的設計。不但使得建筑本身得到更好的保護,而且可以使建筑思想更加廣泛地流傳。無獨有偶,日本作為我們的鄰邦在現代建筑上可謂星光璀璨,在建筑最高獎項普里茨克獎的獲獎者中,日本僅次于美國,有6次之多。這些建筑師不僅有豐富的建筑實踐,同時他們也很好的借助電影這種表現形式把自己的建筑作品和日本的建筑文化傳播到世界。在紀錄片《壺中———日本現代建筑》中,電影用一個小時左右介紹了日本近現代的知名建筑師和他們的代表作品。影片通過將時間壓縮的方式,使原本跨度很長的時間段在有限的時間內表達,同時又讓觀眾穿梭于各個時期的不同空間之中,這樣人們不但能快速了解建筑設計,同時能了解建筑師的創作意圖和建筑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電影為建筑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3.2視覺影像空間化
電影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跟建筑密不可分,由建筑刻畫的場景空間能將電影劇情快速的帶入特定的氛圍,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宮殿樓閣,古裝電影該怎樣去給觀眾講清楚這個故事。所以電影導演也從未缺少用鏡頭去描繪建筑場景。故宮作為中國明清建筑的佳作,在電影中時常借助它恢宏的體量和非人步行的尺度以達到提升威嚴與震懾的效果,而我們也可以從影視中看到,建筑成功地達到了這種效果。此外,電影不但可以借助建筑回到過去,還可以通過建筑場景的改變探索我們的未來。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著名進行分析,由此對建筑性能產生初步的期望,從而確定具體“綠色”指標并進行相關的模擬分析。正是在美國舊金山的LombardStreet(倫巴底街)拍攝的,電影通過不同一般的城市空間給觀眾呈現了一個未來世界的景象,劇照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未來城市刻畫最到位的無疑是演員們身后那張如背景般通天的道路。由此可見,電影與建筑不但有著深層次的聯系,同時在相互促進方面,彼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以電影影像看建筑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建筑文脈環境協調
建筑是人用建筑材料從自然空間中圍隔出來的一種人造空間,最早的建筑雛形是原始部落的窩棚,安全成了第一需求,只要能躲避風雨蟲獸的襲擊,能“庇天下寒士”就足夠了。可是在物質文明極大豐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建筑本身的要求越來越多。現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地需求一種“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的精神性物質載體。當前,人們對生存環境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成為當下建筑界討論的焦點。
一、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現代建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重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文脈主義運動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文脈(context),最早源于語言學的定義,它的意義是用來表達我們所說、所寫的語言的內在聯系,更確切地說,是指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局部與整體的觀念并非始自今日,而是自古有之。古人曾把這種整體環境理解為多個單體建筑的相互關照,從而形成群體建筑。在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形式更多地表現在群體建筑之間的搭配上,它要求建筑要和周邊環境產生聯系。如我國傳統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就是由幾個不同的建筑單體圍合成一個單元的建筑體。北京有很多類似的建筑群,如故宮、頤和園等等,這些復合的建筑群體中埋藏著完整而清晰的空間思想觀念。
這些觀念國外也是同樣擁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整體大于它的各部分的總和。”達·芬奇也曾指出:“并不是任何時候美的東西都是好的。”殘缺、丑陋也是一種美,這句話完全可以放在建筑環境美的角度來理解。單體建筑要根據環境擔任角色,做“主角”就不應“自謙”、“自讓”乃至甘于“隱沒”,做“配角”也不可“反賓為主”。有時一幢建筑單獨來看并不完善,甚至平淡無奇,但由于建筑群的相互作用,反而會使其在總體環境中顯得協調得體。
二、單體建筑與群體建筑的關系
相對于單體建筑而言,群體建筑無疑是復雜的,而建筑群體之間的組合則更使它具有了遠遠超過其它造型藝術結構的復雜性。但這個復雜性不是雜亂的,而是通過群體的內容與形式的和諧,通過各種造型美的手段有機地組織起來,使之具有一種結構簡單的藝術品所不大可能具有的深刻性。
讓現有的受西方建筑觀念影響的群體建筑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古建筑群產生關系,找到一個共同的支點,確實有點大海撈針的難度。在北京就曾多次發生過將此問題簡單化理解的情況:將古代的“五柱式”當作“假肢”,隨意地“移植”、安裝到現代建筑的軀體上,將大屋頂像戴帽子似地到處搬用,任意扣到中國新建筑的“頭”上!一架房頂并非是單純為避烈陽風雨的,其足以影響我們對于家庭的概念。就像一扇門并非是僅僅供人出入的,它是引導人們跨入人類家庭生活之奧秘的鑰匙。人們去敲一扇灰色的小屋門和去敲一扇裝著金黃獸環的朱漆大門,在心理上總是有些差別的。石濤曾言:“筆墨當隨時代”,建筑也應隨著我們自身的情況以及這個時代的節拍而變化,而萬變又是不離其宗的,這個“宗”應該是指我們自身,建筑群體始終是和我們自身發展的這個大前提和大環境相適宜的。
三、建筑與建筑之間的關系
“環境協調”是近年來建筑界的一種新主張,它實質上就是講建筑與建筑之間的協調關系。這種“協調”應包括兩層含義,既有空間意義上的協調,又有時間意義上的協調,二者應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時空坐標系統”。那種只求表面形式一致的建筑,已經脫離了歷史意義上的時間概念,其空間的功用也發生了與古時不同的變化。當代建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把環境空間看成建筑的“主角”,而人又是環境空間的“主角”。且不說新型公寓代替四合院是好還是壞,但畢竟是生活進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而北京的大屋頂式建筑則不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都脫離了現世,這種責任不能全部由建筑師來承擔,而與中國的某些固有思想觀念有關。比如同樣是對古文物的保護,或者說是對古文物的修復,東西方有著完全不同的原則:西方人主張古代和現代要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認為與古建筑呼應是“投降”,而中國則要求模糊此界限,要求最好修復得和原來的一模一樣,認為這樣更有歷史感。也可能就是這種觀念使中國人將傳統和現代變得模棱兩可。西方有很多對新老建筑的協調關系把握得很到位的作品。如一位叫米歇羅佐的建筑師在15世紀建造的棄嬰醫院旁設計的另一幢建筑就很匹配,被貝聿銘稱贊為“非常文明,有高度的修養”。這并不是“頌古非今”,也不是“以新就古”,更并非取消建筑的個體特色和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性,而是主張將這種特色和個性消融在建筑環境的整體特色之中。個體建筑的特色美一旦離開了環境整體,那也就等于取消了特色。
在環境這個看似限制的大前提下,只有發揮自我的表現才能、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建筑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其精神因素應寄托在實體之中,如果讓建筑藝術的表現更多地向前大跨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如黑格爾所警告的那樣:建筑就已經越出了它自己的范圍而接近比它更高一層的藝術,即雕刻。所以說建筑需要表現,但這種表現并不能脫離建筑美的本義,我們應該將這種表現更多地投向整體環境。
1.中國古建筑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建筑的結構方式,最主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種結構。建筑中的梁柱體系主要以木質構件生產制成,各構件之間的結點是以榫卯的方式相互吻合,構成富有彈性力度的物體。抬梁式的構架特點是在柱頂或柱網上的水平鋪作層上,沿房屋進深方向架數層疊架的梁,梁逐層縮短,層間墊短柱或木塊,最上層梁中間立小柱或三角撐,形成三角形屋架。此構造使用范圍廣,在漢族宮殿、廟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為皇家建筑群所選,是漢族木構架建筑的代表。穿斗式的構架特點是柱上擱置梁頭,梁頭上擱置檀條,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較短的梁,如此層疊而上,梁的總數可達3~5根。當柱上采用斗拱時,則梁頭擱置于斗拱上。井干式的構架特點是以圓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層層疊置,在轉角處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建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兩側壁上立矮柱承脊檁構成房屋。古建筑的特殊構造中還有兩種結構為斗拱和雀替,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斗拱由于建筑構造的特性,其形態給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奇妙感覺。從藝術形體或技術構造的角度來看,斗拱都足以成為中華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氣質的首席代表。斗拱的塑造在建筑中具有著極強裝飾作用。雀替,由拱形替日演變而來,置于額枋下與柱相交處,以加強額枋和減少跨越。雀替的結構性作用幾乎讓位于美學作用,其上似乎加斗,大意承重于屋檐。所雕動物、人物不知其所本,似乎比較隨意,是否有地域性規律。
2.中國古人對建筑的審美觀念。
原始人最早出現的文明發現,始于土陶器物上所出現的以表達自然界萬物的圖騰紋樣,幾何線條紋樣,甲骨文展現的象形文字,以及龍鳳紋樣;青銅器物上雕刻的神獸紋樣。圖形紋樣和象形文字的信息傳遞,也直接的反映出古人在思想、意識形態和審美觀念中體現出一種天神合一的審美觀念,而非古代西方文明中所展現的以人體美為審美標準的意識形態。這樣的觀念同樣影響了建筑工藝的延續以及世代官商百姓的住房思想。例如,太原晉祠圣母殿的檐柱就附有雕刻的盤龍作為裝飾構件。這樣的建筑裝飾不僅僅是對神權的一種崇拜,更加展現出裝飾的美觀。
3.中國古建筑的修飾。
中國古建筑的修飾在建筑特征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工匠師門利用木構建筑體系的特點,創造出了廡殿、歇山、硬山、攢尖等形式,又在屋頂部位塑造出滴水、勾頭、鴟吻、寶頂、走獸等獨特的藝術形象隨著建筑材料的演變,在色彩的裝飾上,工匠們利用建筑材料的本色美和人工色彩的結合手法,特別利用琉璃、油漆、磚石等不同的材料,創造了古建筑中極具鮮明的色彩環境。建筑裝飾的創造,使得古建筑形體凸現出藝術美的外觀形象,在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中國古建筑的環境。
古建筑物是為人們提供居住、工商業、政府事務、社交等活動的場所,因此內部的空間利用、心理需求、環境藝術要相互協調,而且建筑周圍環境要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中國古建筑設計工匠們,對于整體的設計可謂深思熟慮,力求建筑布局與環境相適應,從而構成一個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理想空間。
二、古建裝飾對文化的影響
中國古建筑歷經上千年的風雨,沉淀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以及建造工藝技術的精髓,它代表著中國的古老文明。如今,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們開始追求滿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重需求。為此,對古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再創造,不僅有助于經濟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會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1.古建筑的修復與保護。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進程中,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建筑裝飾文化中,古建筑的保護與修復已經對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精神文明遺產的探索與發現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古建中建筑與裝飾是古代文化的遺產,具有深遠的文化傳承意義,它體現某一種文化精神,是中國古代文化、古代文明的標志和象征。無論群體建筑還是單體建筑,都折射出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科技、藝術等產物,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結晶。它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它的修建或修復會使人們對于中國古建筑文化精髓的認識得到提高。如今,我國對宮殿、廟宇、閣樓的保護等就是最好的實例。
2.古建筑的復建。
古建筑的復建,是將古代中國的建筑重現,是將歷朝歷代著名的古典建筑進行重現,通過對群體建筑的修建,讓人能感覺到古建筑所蘊涵的那種人文氣息,給人們一種步入古人生活的感觸,古建筑的復建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讓一種歷史人文的情懷展現給世代人去頓悟其中的精華所在。如五臺山的宗教建筑、的皇家建筑布達拉宮的重建等工程。
3.仿古建筑的修建。
仿古建筑的修建,是人們在滿足了物質文明的基礎后,開始向往古色古香古典文化生活情感的一種表現,它體現著人們精神追求的提高與改善。古建筑的重現,在現代社會文化建設中的意義是深遠的,它使得古代文明得以保留和傳承,既可以是商業樓宇的開發,也可以是村鎮旅游的風景點;可以通過開發建造古樸典雅的檐頂、敦實聳立的木柱、莊嚴穩重的石材雕刻、美妙富麗的彩畫,帶動一批經濟產業的發展。仿古建筑有著獨特的造型和莊重大氣的布局,如城市公交站臺、商業街區、旅游景點等。
三、古建筑裝飾對經濟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人對于生活質量的提高尤為重視,人們的需求已不再是解決了溫飽即可,而是追逐精神層面的高質量享受。完成這些訴求的工作,對目前的建筑師、規劃師、室內設計師、景觀設計師以及營銷團隊來說,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1.古建裝飾在居住中的應用。
在中國,住房的投資仍是全民的第一戰略投資,在對花高價錢買來的生活居室中,人們開始要求每一個角落都要體現出一定的藝術效果,人們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享受生活中增添出那一份古韻的生活氣息,以此表達出人們對古代建筑文化的品質追求。中國古代所生產的家具、門窗、瓷器等有其歷史意義和使用意義的商品被再一次的融入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里來,它被人們所喜愛、推崇、收藏、交易等等,含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家庭生活空間中陳設一些古代盆景、古玩等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布置一些古代家具,如桌、椅、凳、柜、案、屏風、鼎、香爐等,體現出居住的裝飾文化和身后的民族文化底蘊。
2.古建裝飾在公共空間的應用。
公共空間向來是人們活動的主要空間,被賦予特殊意義的空間。如在商業中心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或吸引到更多的外商投資,會修建具有古建筑特色的建筑,這樣在迎合經濟的發展的同時還可促進文化的交流。在游人經常出沒的地方,將客棧、賓館、商鋪建造成古建筑形式,展現古香古色的氣氛,使人們感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風格獨具一格,鑒于其經濟的影響,應當大力發展建設力度。
3.古建裝飾在風景區的運用。
對于風景區的開發和利用,要充分考慮所處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園林、寺觀,以潔白的粉墻、青灰瓦頂掩映在叢林翠竹、青山綠水之間,顯得清新秀麗。北方山區民居的土墻、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靜安適之感。甚至有一些皇家建筑也在著意追求這種樸素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時期經營的承德避暑山莊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4.古建筑在民居中的運用。
古建裝飾已出現眾多經典的案例,在現代的民居建筑裝飾設計中,很多設計風格都是借鑒古人的設計理念來完成的創作,南北方均有不少成功之作實例。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則是人們對各方面需求綜合體現的結果,古建裝飾中的構建所展現出的形態、顏色、材質等元素,在別墅設計的框架體量運用后,訴說出一種豁達、莊嚴的人文需求。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