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13: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學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人文素質教育未得到足夠重視
人文素質的培養更多的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很多高校對此沒有足夠的認識,更談不上重視,也許是受到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本就薄弱,價值取向更加偏向功利性。因此,大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更加不均衡,人文知識的缺乏導致人文素質較低,而人文精神也就更加無從說起。當代高校人文素質與高校發展更像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分離前進,讓人擔憂,人文素質教育更多是“貼在墻上”,而不是落在實處。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更多地像是一種輔的安排,學時與學分安排明顯不足,甚至安排相關課程只是一種制度安排,流于形式。另外,相關投入少、規劃亂、內容陳舊、形式刻板,大學生更多只接觸理論,無法融入生活,這樣只是一種資源浪費,對素質提高一點作用都沒有。
(三)校園缺乏人文氣息
對大學生而言,除了專業課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也不可或缺,是向學生展示文學藝術魅力的主要途徑,是提升大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高校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課余時間便放任自流。在數據化時代,許多大學生都將時間消耗在計算機、手機等網絡平臺,甚至沉溺于其中而無法自拔,中國傳統文化被棄之腦后。在這種形式下,很多高校卻只注重單純提升人文素質,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不創新,相互模仿。校園文化創建應該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積極性與創造力,形成別具一格的人文風格。
二、文學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學可表現人類的文化性格特征
人類的文化是漫長而瑰麗的,文化典籍浩如煙海,無數的璀璨明珠不斷吸引人們的眼光,這就是經典的魅力。而現代歐美電影的大量涌入,也給東方傳統文化造成不小的沖擊,這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爭奪文化陣地,武器便是文學和藝術。因此,文學所特有的深厚影響力不可忽視。
(二)透過文學藝術可以透視人的心靈
優秀的作品總是會被世人傳誦,究其原因,是它們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扎根于生活與歷史,高度傳神,能夠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更深入透視人的心靈。人們的價值觀指導著人們的行動,大學生仍需要被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而這時學校給予正確的指導便有重大意義。
(三)文學教育是延伸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中國歷史延續五千年,在整個世界文化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古老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給人以極大的審美體驗。同時,傳統文化包含很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方面。因此,應將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方面展示給大學生并加以引導,提升人文修養。
三、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對策
(一)變革思想,重置課程體系
高校教育者尤其是學校領導應該認識到文學教育對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大素質教育投入,將文化教育課程提升到與專業課程并重的高度,重新設置學時學分。另外,可重新編纂系列教材,尤其是能凸顯人文精神的優秀教材,盡力開展相關課程,讓大學生能意識到學校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在全世界掀起“中國熱”的時候,中國特色文化走向世界,而國內高校更加不能丟棄,應該將發揚中華優秀文化作為神圣的使命,培養大學生繼承民族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質的責任感,鑄就民族精神。
(二)積極創新,改革教學方法
目前,在很多高校也設置相應的文學教育的課程,最主要的便是大學語文,注重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但這并不是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應該是大學階段更加注重的。因此,文學教育不應該僅僅學習文學作品的表面意義,更應該理解它的真正內涵,使學生的欣賞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提高。文學與藝術之間存在著許多共同點。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把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發揮到極致,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三)改革考核機制
人文素質包括很多方面,人文精神是其核心,而心理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也是其重要內容,對于人文素質的考察若是像傳統的考試那樣肯定是行不通的,人文素質教育成果更多的會體現在平時的生活中。因此,考核機制的變革勢在必行,對于文化教育的檢驗的方式可以更加靈活。例如,觀察學生在平日參加活動時候的表現,也可以在平常教學中舉辦一些活動,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各種考核機制也需要在實踐中檢驗,觀察其可行性,以便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為了實現人文培養的目標,大膽積極地探索都是值得的。
(四)創建良好的文化氛圍
良好的人文氛圍對于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有積極作用。文化課程的學時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相反,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培養的。因此,利用課下的時間便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舉辦各種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活動。比如,人文講座、文學社活動、開辦漢服社等,延伸文學教育空間,培養大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對文化方面的交流,拓展知識面,塑造思維方式。更重要的,要發揮大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利用其創造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又推動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
四、結論
1.準確對古代文學教育價值進行定位
當前,各個高校都進一步擴大共選課程設置,從而進一步加快了文理滲透的快速發展。在實施此對策之后,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當今時代,受我國體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響,從而使得我國教育體制發生了巨大改變,因此,其古代文學教育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由于大環境的不斷變化,當前教育工作者與教育研究者所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需要將古代文學教育有一個正確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學教育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古代文學邊緣化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古代文學教育為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現代文化教育當中所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為開展素質教育。
2.把現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學特點相結合
結合古代文學內容與特點,在當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從而培養他們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學內容十分豐富,而且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古代文學教育過程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對學生思想樹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學教育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有多方面的優勢,它不僅有豐富的內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鮮明,同時有著強烈的情感。為最終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們要結合文學作品內容去尋找潛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們鮮活精神跋涉。由此看來,我們古代文學的價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當中,而是要將其看作是一個流動式的教學課堂。
3.培養現代化教學思想
在當前以及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具有頑強生命力,并且這也成為教書育人的核心內容與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應該將愛國主義精神、各種傳統美德、中心思想等作為重點內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國現展步伐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樣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時髦,而這是由古代文學豐富性予以決定的。因此,我們要培養現代化的教學思想。
4.認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盡管涉及到教師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見,但是,他們的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調動全局,因此,進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加快教學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要把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化發展緊密相結合。特別是在古代文學教育過程中,追求美學律動,點評古代文學與現代作家創作二者的關聯。這樣一來,不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廣度。
二、結語
養成教育是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健康成長、終身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因。我國大教育家葉圣陶十分注重養成教育,曾指出:“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社會習慣。”孔子也曾有“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主張。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等習慣,可以減少探究、摸索、體驗的時間和精力,使其盡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康的個性心理,更好地學習、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這樣也必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俗話說:“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因此,只要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融會貫通、自學自知的學習能力,就會對各個學科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除了傳授課本知識、開發學生智力之外,強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應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當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問題
我在平時教學中對大量學生進行了觀察、了解和分析,并了解了班主任的反映和評價。現在,我以我所任教的初一1、2班為例,簡要說明學生在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上存在的問題。一是課堂表現不盡如人意。學生普遍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動腦思考的習慣。半數以上的學生聽講注意力只能持續25分鐘左右;上課堅持不做小動作的學生僅有30%;提問時不認真思考、隨意性發言答問的學生占1/3。二是課后作業質量較低。初中語文課后作業大致包括作文、日記、書面作業、練習冊等。我曾對一次作業進行了檢查比對,結果全班45人中,只有12人全對,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錯誤。其中,有18人在題目抄寫中就出現了錯誤,有5人沒能按規定的時間完成,甚至有的學生還要教師連連催促才能勉強完成,且正確率較低。三是學習效果難以實現。不良的學習習慣必然會造成不良的學習效果。從幾次單元檢測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字、詞、句、段、篇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掌握有欠缺,學生成績提高的難度較大。以這學期期中考試成績為例,90分以上的學生只占5%,60分—90分的占50%,其余45%的學生為不及格。
(二)產生的原因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生活環境教育有缺失。初一1、2班的學生85%以上來自農村,社會群體的文化相對落后,學生周圍的學習氛圍,特別是能夠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外部環境,相對縣城明顯不足。二是個人家庭教育有缺失。很多學生的父母不是外出務工就業就是工作繁重,使得這些學生與祖輩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在學習上的幫助和指導。三是既往小學教育有缺失。學生所在小學有些教師在觀念上存在偏差,應試教育多于素質教育,分數高于一切,只重視成績,不重視習慣培養。
三、強化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和途徑
(一)分階段確定目標
我們應按照語文教學過程分階段設定目標。如在“課前”階段:引導學生根據預習提示和思考練習,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預習,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思考文中的重點字詞句段,體會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在“課內”階段:訓練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做好筆記,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在“課后”階段:要求學生作業整潔、無差錯,按時完成,書寫工整。在“課外”階段: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每周組織“名作品讀課”,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心理、性格、認知結構的健康有益的讀物,培養他們健康閱讀、不斷積累的習慣。
(二)分類別嚴格訓練
一是訓練養成持續注意的習慣。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我們在講課時要用手勢、眼神等肢體語言進行指揮,反復訓練,提高他們的有意注意力。二是訓練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我們應采取突擊提問的辦法,請學生重復剛才教師或是同學的話,也可以請學生對剛才的發言做簡單的點評,或歸納前面幾位同學的發言。三是訓練養成口語表達的習慣。我們應引導學生克服當眾說話時的怯懦心理,做到聲音響亮,表達清晰。平時,我們要在班級內利用班會、課外活動、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等,多提供機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訓練養成良好書寫的習慣。我們應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書面作業,做到一絲不茍,書寫認真,字跡清楚,整潔大方,組詞、造句、答題、作文等準確、符合要求,句子通順,敘述清楚。五是訓練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我們應經常性地開展作業展評,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相互檢查問題,逐步使學生養成主動檢查、善于分析、自覺訂正的良好習慣。
(三)采取激發興趣的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應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以獲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一方面,教法要突出新穎性、趣味性。對于每一堂課中的導入、板書、講解、作業,我們都要深入思考,認真設計,力爭形式新穎別致,內容靈活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們要廣泛組織課外活動。例如,定期開展一些課外讀寫、主題社會調查、手抄報展覽、經典篇目誦讀等活動,可有效消除疲勞,以積極的情緒體驗增強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
(四)凝聚養成教育的合力
(一)存在的問題我在平時教學中對大量學生進行了觀察、了解和分析,并了解了班主任的反映和評價。現在,我以我所任教的初一1、2班為例,簡要說明學生在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上存在的問題。一是課堂表現不盡如人意。學生普遍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動腦思考的習慣。半數以上的學生聽講注意力只能持續25分鐘左右;上課堅持不做小動作的學生僅有30%;提問時不認真思考、隨意性發言答問的學生占1/3。二是課后作業質量較低。初中語文課后作業大致包括作文、日記、書面作業、練習冊等。我曾對一次作業進行了檢查比對,結果全班45人中,只有12人全對,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錯誤。其中,有18人在題目抄寫中就出現了錯誤,有5人沒能按規定的時間完成,甚至有的學生還要教師連連催促才能勉強完成,且正確率較低。三是學習效果難以實現。不良的學習習慣必然會造成不良的學習效果。從幾次單元檢測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字、詞、句、段、篇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掌握有欠缺,學生成績提高的難度較大。以這學期期中考試成績為例,90分以上的學生只占5%,60分—90分的占50%,其余45%的學生為不及格。
(二)產生的原因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生活環境教育有缺失。初一1、2班的學生85%以上來自農村,社會群體的文化相對落后,學生周圍的學習氛圍,特別是能夠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外部環境,相對縣城明顯不足。二是個人家庭教育有缺失。很多學生的父母不是外出務工就業就是工作繁重,使得這些學生與祖輩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在學習上的幫助和指導。三是既往小學教育有缺失。學生所在小學有些教師在觀念上存在偏差,應試教育多于素質教育,分數高于一切,只重視成績,不重視習慣培養。
二、強化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和途徑
(一)分階段確定目標我們應按照語文教學過程分階段設定目標。如在“課前”階段:引導學生根據預習提示和思考練習,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預習,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思考文中的重點字詞句段,體會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在“課內”階段:訓練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做好筆記,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在“課后”階段:要求學生作業整潔、無差錯,按時完成,書寫工整。在“課外”階段: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每周組織“名作品讀課”,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心理、性格、認知結構的健康有益的讀物,培養他們健康閱讀、不斷積累的習慣。
(二)分類別嚴格訓練一是訓練養成持續注意的習慣。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我們在講課時要用手勢、眼神等肢體語言進行指揮,反復訓練,提高他們的有意注意力。二是訓練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我們應采取突擊提問的辦法,請學生重復剛才教師或是同學的話,也可以請學生對剛才的發言做簡單的點評,或歸納前面幾位同學的發言。三是訓練養成口語表達的習慣。我們應引導學生克服當眾說話時的怯懦心理,做到聲音響亮,表達清晰。平時,我們要在班級內利用班會、課外活動、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等,多提供機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訓練養成良好書寫的習慣。我們應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書面作業,做到一絲不茍,書寫認真,字跡清楚,整潔大方,組詞、造句、答題、作文等準確、符合要求,句子通順,敘述清楚。五是訓練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我們應經常性地開展作業展評,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相互檢查問題,逐步使學生養成主動檢查、善于分析、自覺訂正的良好習慣。
(三)采取激發興趣的教法學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應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以獲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一方面,教法要突出新穎性、趣味性。對于每一堂課中的導入、板書、講解、作業,我們都要深入思考,認真設計,力爭形式新穎別致,內容靈活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們要廣泛組織課外活動。例如,定期開展一些課外讀寫、主題社會調查、手抄報展覽、經典篇目誦讀等活動,可有效消除疲勞,以積極的情緒體驗增強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
英文名稱: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攀枝花學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2-0563
國內刊號:51-1637/Z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考慮到文學寫作隱性的課程價值,選修課程部分還是明智地給它留了一席之地。教材編者們在面對文學寫作的時候,也都是殫精竭慮,頗費思量。可是多年來,孩子們心無旁騖地盯著考綱和真題,從文學寫作中倒是騰出了不少時間,議論文卻是越做越死,記敘文也是越寫越呆。殊不知,沒有寫虛的訓練,寫實注定走不遠;沒有詩性的滋養,理性永遠長不高。當詩性被放逐,語文理想國終究是夢想劇場。
文學寫作貧乏,一方面是受我國主流觀念的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葉圣陶的應需論:“學生練習作文是為了一輩子學習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他主張,中學國文學科教學的是一般的文章,不是純粹的文學,它并不以培養文學家為目的,文學家也不是可以教出來的。文學寫作可以嘗試,但它并非一般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應該說在政治話語遮蔽語文的時代,這一思想引領自有其積極的意義,但時過境遷,今天,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去重讀葉圣陶。不妨對照著看看朱光潛是怎么說的。第一,文學并非純然無用。“學問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間絕沒有一種學問無用,不過用的意義有廣狹之別”,那種“對于學問功用的狹隘而錯誤的觀念必須及早糾正”。“它起于實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說給旁人知道;但是它超過實用,要找好話說,要把話說得好,使旁人在話的內容和形式上同時得到愉快。文學所以高貴,值得我們費力探討,也就在此。”第二,人人能做文學。“文學的門本是大開的。遲鈍者誤認為它關得很嚴密不敢去問津。”“文學是用語言文字表現思想情感的藝術,一個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運用語言文字,也就具有創作文學所必需的資稟。”第三,并非想當文學家才需做文學。“學問的功用也可以說有通有專。治數學即應用于計算數量,這是學問的專用;治數學而變成一個思想縝密、性格和諧,善于立身處世的人,這是學問的通用。”事實上,治文學也是這個道理,文學寫作并非都是指望做文學家“專用”而去的,它當然可以求其“通用”的功能――超越工具性人格,生成詩性的人格,喚醒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而激發語文學習的動機、熱情與潛能。或許是意識到文學寫作有文學閱讀難以替代的功效,葉圣陶后來在這個問題上似有幾分猶疑。在1940年的《六年一貫制中學國文課程標準》中,葉老指出:要使學生“養成閱讀書籍之習慣,培植欣賞文學之能力”,并且要“誘發文學上創作之能力”。顯然,與此前相比,葉老對文學寫作的態度已顯得更為積極。
文學寫作貧乏,另一方面也因西方理性主義的滲透。柏拉圖之后,西方文化主要是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受此影響,西方大國的語文高考通常限定寫實用文,尤其是論說文。受此影響,國內部分專家遂大聲疾呼,我們的高考理當“與國際接軌”,考查學生的論述能力,進而培養實用理性的精神。其實,西方高考雖然不考查文學寫作,但這不代表人家平時不注重相關的訓練。聯系英美德法等國的母語課程標準和教材來看,無一不重視文學寫作,而且,當西方文明進入后工業時代,許多語文課程論專家已在深切反思,這種理性至上的課程追求是否合適?它有沒有充分激發人性的潛能?結合我們的國情來看,高考指揮棒若不指向文學寫作,平時的相關訓練基本是落空的(隨著大分時代的來臨,小作文或可做點新的嘗試)。此外,中國人的思維是詩性思維,漢語是詩性語言,漢文也是詩性文字,中國文化更是詩性文化,它不尚思辨,而重整體觀照、直覺體悟與意象建構。因此,從精神結構、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出發,漢語文教育應在語言教育的基礎上,秉承祖先的詩性智慧,確立自己獨特的詩性養成戰略:一為文學閱讀,二為文學寫作。我們的文學閱讀教學為何長期低效,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學生較少體驗文學寫作,而缺少這種獨特的體驗,文學閱讀往往異化為文章閱讀,直覺體驗往往異化為理性分析,審美活動往往異化為認識活動。
當文學寫作已經遠離時代,遠離課堂,我們有理由擔心,學生的文學精神終將荒蕪,漢語文教學的文化基因終將變異。作為學生精神的引領者――語文老師,如果深陷題海,缺乏超越的智慧,跟文學的趣味日益隔膜,那無論是文學教學還是語言教學,也都將迷失于荒原。
需要強調的是,筆者寫作此文的目的并非想以文學文體取代議論文的地位,只是想說明問題的存在,并能引發大家進一步去思考。
參考文獻
[1][4][6]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A].朱光潛全集:新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227~228;167;168.
[2]葉圣陶.葉圣陶集:15[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177.
[3]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143.
[5]朱光潛.我與文學及其他;談文學[A].朱光潛全集:新編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2:159~164.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陳向明.學校發展計劃與學校自主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馮大鳴.英美澳教育管理前沿圖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黃燦明.學校發展規劃個案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4]布倫特.戴維斯Brent.學校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陳建華.中小學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6]楊天平.教育戰略規劃與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7]倪梅.參與式規劃與學校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陳向陽.學校發展計劃基本原理與操作規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9]李澤林,何龍,呂曉娟.《重塑學校新家園:學校發展規劃與實施》[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10]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教育規劃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
[11]吳清山,林天佑.教育新辭書[M].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雷云飛.學校發展規劃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第十九中學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童康.學校發展規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
[3]王天曉.學校發展規劃問題研究——以戰略型領導為視角[D].首都師范大學,2007
[4]張敏.學校發展規劃執行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俞偉娟.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發展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6]曹鑫海.中小學發展規劃制定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7]王俊霞.“學校發展計劃”的實施及其效果研究——以積石山縣農村小學為個案[D].西北師范大學,2005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拱雪.SWOT在北京市小學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0(7):22-26,41
[2]張鳳山.編制學校發展規劃的原則[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6):21-23
[3]高厚榮.從組織環境談高校后勤文化建設[J].高校后勤研究,2012(5):100-101
[4]許小華.關于學校發展規劃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3(2):218,220
[5]楚江亭.關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有關問題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5):24-26
[6]王俏華.國外學校發展規劃功能及過程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7):40-43
[7]諶啟標.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規劃[J].教育導刊,2005(4):4-6
[8]張作功.加強學校發展研究促進學校持續發展[J].當代教育論壇,2008(3):8-10
[9]李家成.論學校發展規劃在學校變革中的價值實現[J].當代教育科學,2004(16):28-30
[10]邱向理.破解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之難點[J].中小學管理,2010(12):17-18
[11]趙德成.區域行政推動下的學校發展規劃[J].教育研究,2013(3):54-58
[12]李雯.如何制定學校發展規劃?[J].中小學管理,2005(11):10-12
[13]趙德成.實踐中的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建議[J].中小學管理,2010(11):4-6
[14]姚美琴.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管理,2005(11):8-9
[15]孫軍.談學校發展規劃的文案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2(5):17-20
[16]陳玉.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與管理優化[J].北京教育,2012(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