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13: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與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于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征。
藝術史上,繪畫有著多種品類和樣式。大致列舉如下:
巖畫 即繪制或鑿刻于巖石上的圖畫。原始人在巖壁上刻下他們的信仰和種種生活印跡:狩獵、游牧、戰爭、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交媾、怪異的人頭像、手印、蹄跡……中國巖畫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南方巖畫多是用顏料繪上去的,北方巖畫則多是鑿刻出來的。
漆畫漆畫是用油漆所繪成的一種工藝性的裝飾圖畫。商代已有漆器工藝,戰國時這種工藝趨于發達。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有漆器出土。長沙陽楚墓出土的漆器,花紋工細,有的漆奩描繪舞樂、狩獵情景,富有生趣。湖北云夢城關西部睡虎地出土漆器多件,紋樣精致,線條流利,狀態生動,其中漆盂是現存唯一的秦代漆繪作品。
水彩畫顧名思義,就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作畫的表現方式。狹義而言,水彩畫是指用水彩顏料,以水為稀釋媒介,在紙張上作畫的繪畫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兩大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繪畫材料的生產,20世紀水彩畫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與不透明水彩兩大范疇。舉凡能用水稀釋作畫的材料,如Gesso、壓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鉛筆,都包含在水彩畫的領域之中。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于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
工筆畫在我國的傳統繪畫中,工筆畫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從戰國時期繪制的帛畫,到唐宋藝術家的經典巨作,可以說,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從稚嫩逐漸走向成熟。元代以后,隨著文入畫的興起,中國工筆畫開始走向低谷,甚至被貶低為工匠的描摹之作,難登大雅之堂。直到20世紀80年代,工筆畫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沉寂后,開始逐漸復蘇,并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態迅猛發展。當代工筆畫的復興,體現了古代藝術傳統的不斷延續,同時也顯示出了中國畫藝術的新生和希望。
在中國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工筆畫以它刻畫精細、傳神,富有抒彩的藝術面貌而獨樹一幟。它的源頭最早可上溯到戰國時期的帛畫。到了隋唐、兩宋,大量畫家、大批作品的涌現,使工筆畫走入了發展的第一個高峰。然而此后不久,文人畫逐步興起,精描細寫的工筆繪畫,被看做是工匠的描摹之作,受到譏諷與貶斥。
中國工筆畫隨即走入了千年的沉寂。
裝飾畫裝飾畫是一種并不強調很高的藝術性,但非常講究與環境的協調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藝術類型作品。裝飾畫以制作方法進行劃分:印刷品裝飾畫、實物裝裱裝飾畫、手繪作品裝飾畫等;以材質進行劃分:油畫裝飾畫、木制畫、攝影畫、絲綢畫、編織畫、烙畫等。
拼貼畫就是打亂時間序列,整體呈“心理結構”,局部仍用“傳統寫法”,巧妙剪輯、拼貼各個“畫面”的一種新技法。它實際上是所謂“意識流”作品的一種“變體”,是“心理線”和“故事線”的一種拼貼、交錯,比較適宜于表現時間跨度大、空間變換多、思想容量豐富的題材。
.版畫藝術版畫是用刀子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膠版、銅版、鋅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分為四種;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畫。
民間美術藝術承載著來自古代的文化、哲理、審美、民俗等多方面的集合,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呈現出色彩斑斕的賦色體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并以富有深意的造型和充滿地方特色的材質代表了某一時期某一地域內呈現的人文環境。民間美術藝術也因文化中心的多次遷移而表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現象。在國內,對于民間美術的分類也有多種看法,如李錦璐先生在《對民間美術的一些認識》中進行的分類,包括:“日常活動、節日活動、祭祀活動所表現出來。”而鄧福星先生則在《論民間美術》中將其歸為:“供奉、宅居、服飾、器用、貼飾、游藝等六類。民間美術的分類繁多,工藝也各有千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部分都有所表現。小到陶瓷玩具、剪紙、刺繡,風箏。大到雕塑、泥塑、建筑石刻,還包括一些特色的小吃玩意兒:糖人、面花面點等。它美化了物品的功能,并賦予它們新的審美意義,全方位的體現了當時社會環境下人民生活的現狀。
二、美術設計中可對民間藝術的選用
(一)民間色彩
我國的民間美術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人文內涵,其在色彩的選用上更是五彩斑斕,富有深意。就像瑞士心理學家卡爾.瓊曾說的:“色彩是潛意識的母親,它可以喚起人們早已忘懷的記憶和情感。”奇妙的色彩語言在民間美術中的運用凸顯藝術的文化性,是創作者與受眾進行交流對話的語言形式之一,具有裝飾、象征、寄托等多重功能。民間色彩的應用不是純粹的隨心而定,根據情感來搭配,而更多的是在生產活動與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一些定式方向。如古人在色彩觀念中形成的陰陽五行說和趨吉避兇的世俗心理,或是對單種顏色的色彩崇拜。現代社會是視覺時代,而色彩在視覺中帶給人更多的情感導向,讓人在第一感官中產生或明快,或沉靜,或絢麗,或素雅的印象,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服裝的顏色、建筑的顏色、商品的顏色甚至是整個城市的顏色基調,很大一部分都需要色彩的仔細搭配。美術設計作為以視覺為主的藝術設計形式,更需要來自民間色彩搭配的借鑒。
1、單色崇拜
人類對色彩的最初認識就是從單色開始的,根據科學調查,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識別黑白兩色,也就是說從出生開始到4月后,人眼中的世界從主觀認識上是如同黑白電影一般的,到后來隨著各項身體機能的成長才逐漸識別到其他顏色。而黑白兩色的簡單搭配,也被賦予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八卦變化。“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到了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認為:“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史記•封禪書》)”又回到了黑色崇拜。人們對某種顏色的喜愛似乎代表了某個時代的特殊印記,確又在歷史的前進中周而復始。在現代美術設計中,設計師總是利用色彩的視覺沖擊來吸引觀者的注意,而單色所彰顯的精煉感能帶給受眾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強的沖擊力,對主題所要表達的情感以簡單直白的形式呈現給大眾。民間色彩中所流露出的簡潔、鮮明、響亮讓現代美術設計增加幾分“少即是多”的美感。一來可以表明藝術品的整體基調,二來通過人們對民間色彩含義的某些固定印象,完成對信息的傳遞與輸出。
2、五彩彰施
從單色到五色,人們將顏色與陰陽五行學說結合在了一起,成為認識天地、自然與與神靈相接的重要思想。我國傳統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與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五行說”相對應,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之義》中所提到的:“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就是將五種顏色配以五行的對應說法。因為五行之說是相生相克的,所以在顏色的搭配上也有諸多的可與不可。民間美術色彩的對比從色相上來說跨度很大,而且多使用補色、冷暖對比,顯得較為濃烈或夸張,極具表現力。如在民間木板年畫的色彩應用中,為了讓整個色調更加有節日的喜慶效果,用“紅配黃,喜煞娘。”等搭配方式,讓紅色從側面引發人對火的聯想加上黃色的亮眼,無形中就將我國傳統節日的氣氛表現了出來。現代美術設計過程中,充分借鑒民間色彩搭配,能對文化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如一些復古的服裝服飾,將現代工藝之美搭配上民間色彩的絢麗,創造出極具本國特色的民族服飾。又比如在廣告設計中加入各種民族色彩標簽,將城市所象征的顏色作為某種文化輸出,實例是北京的出租車就將黃色作為基本色,與北京“皇城”的身份相匹配,然后選擇四方的八種色,代表祖國的四面八方。
(二)民間藝術造型
民間美術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呈現給大眾的不僅僅是奇特、寬博的造型方式,同時也包括了在進行這項運作時所剖析到的創作手段、社會背景、文化內涵、民族情懷等等。藝術造型是千人千面的,極富有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但會通過相互影響而在某一地區形成獨特的定勢。但從創作的思維方式上來說,中國民間藝術造型也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藝術造型有共同點,如法國、蘇聯等地出土的“豐產女神”像與我國遼寧紅山文化女神裸像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一位先哲所說:“人類趟過的是同一條河流。”即便如此,各個地區的人民也因各種因素的影響,還是呈現出多元化的藝術狀態。中國民間造型藝術迎合著古代歷史文化的潮流,展現出不同尋常獨特的魅力。“以大為美”、“以生為本”、“對稱性特征”、“造型的完整”是本國民間藝術造型的幾項特點,也為本國的各類造型藝術提供了豐富的涵義,如比喻剪紙中出現的“雙魚石榴”、“蓮花娃娃”,泥塑中出現的“虎頭帽”、“豬頭鞋”等等,都從坦誠的反映出民間勞動者對生命、自然的真摯情感。在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開始關注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化,在諸多的現代商品中,在功能作用得到極大滿足的前提下,人們逐漸返回到對產品的傳統性、手工性及自然感的關注,如一些以現代人物、生活為題材的新年畫報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傳統造型的商品以新材料仿舊制造后又成為人們的陳設把玩。現代美術設計在點、線、面的分割組合中需要圖形本身包含的涵義和文化來支撐。
三、結語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流程
一、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流程
(一)準備階段
時間:2021年1月6日~1月12日。
1.由學習中心組織學生學習本流程;了解各專業選題;熟知寫作時間安排。
2.學生應仔細閱讀相關要求,了解論文寫作流程和各階段時間要求。
3.學生在公布的題目中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題目。圍繞選題,搜集、閱讀有關的文獻資料;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認真考慮本篇論文所要闡述的中心、主要觀點以及主要論據、寫作的框架。做好寫作前的準備。
4.《網絡教育、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指南》、《各專業論文選題》等公布在我院首頁(首頁→西大網絡教育網→教學指南→論文寫作安排欄目中)。
5. 《網絡教育、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指南》相關視頻請登錄在線學xxx臺,在“論文寫作”欄目中查看。
(二)寫作過程
1.提交選題與提綱
時間:2021年1月12日~3月2日。
學生在此期間,登錄我院在線學xxx臺在 “論文寫作”→“論文選題”中進行選題,為了保證論文指導的質量,我院所有專業的選題均有人數限制,當選擇同一題目的人數達到限制人數時,只能選擇另外的題目。
學生根據選題搜集資料,起草論文提綱在“論文提綱”欄中提交提綱。論文提綱應列入文章的綱、目、結構、層次等基本要素。寫明論文的中心、重點、主要觀點等。
論文選題及提綱提交截止時間為3月2日24時。如未按時選題及提交提綱,則視為放棄本次畢業論文(設計)寫作。系統將自動轉入下一批次論文寫作中。
2.查看指導教師
時間:2021年3月5日以后。
學生在此時間后可查詢本次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教師。
3.初稿寫作與提交
初稿寫作包含初稿一稿和初稿二稿兩個階段。
一稿時間:2021年3月12日~3月30日。
3月5日~3月11日為指導教師審閱提綱時間,學生于3月12日后,查看指導教師給出的提綱意見,學生按照論文提綱和指導教師指導意見進行論文初稿一稿寫作,初稿一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論文寫作”→“論文初稿一稿”中以附件形式上傳論文初稿一稿。論文初稿一稿提交的截止時間為3月30日24時。如未按時提交論文初稿一稿,則視為放棄本次畢業論文(設計)寫作。系統將自動轉入下一批次論文寫作中。
二稿時間:2021年4月7日~4月27日。
3月31日~4月6日為指導教師審閱初稿一稿時間,學生于4月7日后,查看指導教師給出的初稿一稿意見,學生按照論文初稿一稿和指導教師指導意見進行論文初稿二稿寫作,初稿二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論文寫作”→“論文初稿二稿”中以附件形式上傳論文初稿二稿。論文初稿二稿提交的截止時間為4月27日24時。如未按時提交論文初稿二稿,則視為放棄本次畢業論文(設計)寫作。系統將自動轉入下一批次論文寫作中。
4.終稿寫作提交與論文
時間:2021年5月5日~5月27日。
4月28日~5月4日為指導教師審閱論文初稿二稿時間,5月5日后,學生根據指導教師的初稿二稿修改意見,對論文進行充實、完善,最后形成終稿。終稿必須按論文寫作的格式要求完成,以WORD文件保存。在 “論文寫作”→“論文終稿”欄目中提交。提交后,點擊“”進行論文檢測,論文終稿重復率大于30%成績為不及格。論文終稿提交和的截止時間2021年5月27日24時,截止日期后,系統將自動關閉,未按時提交的學生將自動轉入下一批次,重新開始論文寫作。
每位學生有一次免費。數據返回學xxx臺大概需要5分鐘,平臺在20分鐘內不能反復。完畢可以在學xxx臺查看報告。
5. 終稿紙質版本提交
時間:2021年6月15日前。
學生應按論文格式要求打印終稿,在規定時間前交一份到學習中心備案。
二、學位論文答辯
(一)學位論文答辯申請
2021年6月4日~6月9日。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的時間為6月4日~6月9日,在 “論文寫作”→“答辯申請”中申請論文答辯。
(二)學位論文答辯
所有申請授學位的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重復率小于等于30%且終稿成績及格及以上方可申請論文答辯。答辯時間在2021年6月中下旬。具體答辯時間安排另行通知。
三、論文成績
2021年6月上旬畢業論文寫作成績。
2021年6月下旬論文答辯成績。
(一)論文終稿成績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將取得相應的學分;成績不及格,不能取得相應學分。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學生可自行決定何時重新進行畢業論文寫作。
(二)論文答辯成績在良好以上(含良好)的本科畢業生且符合學士學位全部條件者可以申請學士學位。
四、特別提醒
(一)畢業論文(設計)寫作選題、提綱、初稿、終稿環節務必在規定時間之內及時提交。截止后系統關閉,不能再進行相關操作。
(二)達到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條件,因各種原因沒有按時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寫作的學生,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根據我院論文寫作安排可再次參加畢業論文寫作。
(三)本次論文寫作不及格的學生只能按下一次寫作的時間要求重新選題,重新開始論文寫作流程。需要重寫畢業論文(設計)的學生,登錄我院在線學xxx臺在“論文寫作”→“論文重寫申請”中申請重寫,經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設計)寫作批次。
(四)寫作過程中請學生定期上網關注指導教師評語,關注我院的通知公告中關于畢業論文的相關信息。
(五)在提交了初稿或終稿后,可以下載論文初稿或終稿,查看能否正常打開,確保提交成功。
(六)論文初稿自愿,論文終稿必須。論文終稿重復率小于等于30%論文為有效論文,可以提交到論文系統。教師批閱終稿后終稿成績為及格及以上,學生可申請論文答辯。
(七)美術專業畢業作品版面及郵寄要求
美術專業的畢業作品(國畫、油畫、設計創作)要求國畫四尺對開、油畫半開、設計八開素描紙,作品上有落款、名章及作畫時間(近期作品一幅),作品背面左上角標明學習中心名稱,學生學號及姓名。
學習中心寄送美術論文時間:2021年4月20日—5月10日期間(以郵戳為準),其他時間郵寄的概不處理。
郵寄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號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成教辦公室鄧萍 (收)
聯系方式:023-68254074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韓國的先行研究論文為對象.淺析目前展示空間是以怎樣的研究方法,調查工具來實現展示空間與參觀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并且對10篇論文進行比較分析,最終總結得出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一般以參觀者行為為中心,通過參觀者的滿意度和跟蹤調查分析展示空間的展示方式和展示類型的情況比較多。因此,今后對展示空間的研究不是以空間和展示物的布局為主,而是以參觀者為中心對展示空間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 :展示空間研究方法調查工具先行研究趨勢
中國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7-0142-03 1緒論
1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展示空間是通過觀看實現展品和觀眾之間交流的空間,展示空間帶來的空間體驗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是參觀者在展示空間行動期間與固定的展示物和空間通過直接且連續的視覺接觸實現的。
這種展示空間內的參觀者體驗過程是“參觀者的動向”,對空間構成、展示物的布局方法起直接的作用。參觀者的動向是展示物在空間布局上可行性原則的實質性手段。因此,比起展示自身的價值,通過參觀者得到的反應更具有意義和價值。
本文將淺析參觀者所需要的展示空間目前是以怎樣的研究方法和調查工具來實現參觀者和展示空間相互間的研究的。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韓國的先行研究論文為對象,淺析目前展示空間是以怎樣的研究方法,調查工具來實現展示空間與參觀者之間相互作用的,最終總結得出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為以后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提供參考。
1.2研究的方法和范圍
首先,為了提取韓國展示空間的先行研究,在韓國研究財團登載的論文雜志韓國室內學會和韓國基礎造型學會里提取了以展示空間為
關鍵詞 的10篇論文。其次,研究的內容通過展示空間領域,調查對象,
關鍵詞 ,研究方法,調查工具等進行了分析。論文研究采納了2010年前后的論文,領域雖然是展示空間,但是是以有主題的展示空間為主進行,
關鍵詞 是以表現特性、視覺、吸引、參觀行動、滿意度、基本評價、符號學、展示類型、色彩形象的順序進行。研究的方法是通過文獻考察,實例分析,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對象調查,實驗調查,調查工具是問卷,SD法,spss統計軟件,跟蹤調查,觀察調查,基本評價,色彩調色板進行研究。最后,為了得出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選擇了10篇論文進行比較分析。(表1)
2展示空間的先行研究考察
2.1先行研究案例考察
事例1.猶太人紀念館的造型性表現特性研究
這是徐素靜于2013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論文,考查了以大屠殺為主題的展示內容與展示空間共同構成的造型特性,通過對特性的綜合分析,研究紀念館的設計特質。通過實地調查得到了第一手資料并綜合文獻進行了研究。對已存空間的構成進行分析,包括展示空間的構成內容以及自然光使用在內的采光系統和造型特性。研究的結論為不能單純的展示空間內容,而是要考慮觀覽者的體驗感受,空間的造型特性與感性設計的關聯。
事例2.對文化遺產進行活用的主題公園型博物館研究
這篇論文為樸素拉,吳勝浩于2013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關于主題公園型博物館與文化遺產關聯的論文。為了提高韓國歷史遺跡與博物館的競爭力并提出主題公園型博物館的提案,對展示空間的規劃構成進行探討。首先在全世界范圍內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主題公園與博物館事例進行選定,對關于文化遺產活用的報告書,各種文獻資料等進行綜合考察,將得出的特性要素與類型制成分析表并進行活用。該論文主要是為之后的主題公園型博物館的設計規劃進行了先行的基本資料研究。
事例3.展示空間的空間感表現方式研究
此篇是金韓娜與徐志恩于2013年于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關于展示空間的空間感表現方式的論文。首先對展示空間的空間感的滿足度進行分析,研究空間感的特性和空間體系的表現方法。以大邱市四大江文化館為研究目標,通過理論考察與調查問卷的方法研究出展示空間的空間感相關的代表性語匯,得出空間形象的評價。通過有特點的空間規劃反映出空間感的表現手法與設計方向。
事例4.根據歷史博物館的展示形態分析游客的滿意度
這是李素英與邊大中于2013年在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論文,根據展示形態的不同來調查游客的類型差異和特點,對游客的觀覽體驗進行調查。研究目標為韓國歷史博物館的展示館。通過先行研究和文獻考察進行研究,游客與調查者以1對1的形式進行訪問,通過訪問調查,對游客的行為觀察,得出共同行為這三個步驟對博物館的整體滿足度進行分析,將問卷結果用spss統計工具進行分析。對調查中游客對展示館不滿意的部分進行整理,通過模型展示,影像,現場體驗等各種方式來提高游客的訪問量,以此為目的進行集中分析并得出改善意見。
事例5.生態型展館的親環境空間形象研究
這是吳志英與樸慧京于2012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關于親環境形象評價的研究,分析韓國主要生態性展館的空間形象和評價尺度,分析這種尺度的形成誘因和空間構成要素特性,為之后的親環境空間設計進行基礎資料整理和研究。選定八處以生物環境為主題的展示館,通過尺度分析得出親環境空間形象的表現語言,并通過調查問卷得出最符合親環境形象的語匯,分析展示空間的形態,色彩,材料等要素的聯系,使親環境空間的形象更具有自然要素的特征。
事例6.美術館物理性展示環境的滿意度和觀覽形態的特性研究一以平面作品為主的展示空間為研究中心
這是李桂煌于2012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論文,目的為掌握作品、展示空間的物理環境評價要素與美術館現場觀看的滿意度和關系。以此為基礎,更有效地欣賞展示的特性和物理環境變化等組成的展示空間,為以后的設計提供方向。整體評價結構分為普通人評價與專家評價,滿意度問卷調查得出評價結構,通過1:1移動路徑跟蹤觀覽者的游覽途徑并記錄。得出低密度的展品布置會使觀覽者的注意力提高,根據整體作品的布置密度和布置特點來適當減少作品數會優化展覽環境的物理變化并增加滿意度。
事例7科學博物館展示空間和參觀者動向的特性研究
這篇論文是林彩珍,邱程遠,樸武浩于2011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關于科學博物館空間構成與參觀者動向的論文。研究對象為韓國國立科學館,韓國中央科學館與日本科學未來館。調查研究對象的進出口位置,游客的游覽動線及展示方式。對150名小學以上的游客(每個展館50名)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有游客的觀覽時間,游覽動線與展品的展示時間和展示環境。研究出科學博物館展示空間和參觀者動向的特性。
事例8.美術館各單元展廳與游覽行動特性的關系調查
此篇是崔俊赫于2008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論文,通過研究展示空間的參觀者移動的特性和途徑得出改善該類型的展示空間的布置和參觀路線的方案。研究對象為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市立美術館,釜山市立美術館,通過對三個美術館的平面圖進行分析研究。通過追蹤調查一名游覽者的移動路徑,觀察其行動特性,游覽時間等討論展示作品的空間配置與設計趨勢。
事例9.博物館展示空間的符號學研究
這篇論文是韓訓喜與允才恩于2013年于基礎造型協會發表的關于博物館展示空間的符號學的論文。論文對展示空間的記號學進行了分析,研究使參觀者得到更為明確的文本信息的方法,為今后的設計研究提供基礎資料。研究對象為國立中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和韓國歷史博物館,以此為對象分析游客的觀覽體驗和文字符號認知度,從中得到改善方案。
事例10.體驗展館的視覺性要素分析研究.以京畿道兒童博物館為研究中心
該論文為宋京華于2013年在韓國室內設計協會發表的關于兒童體驗感受的論文。以色彩等視覺要素為研究對象,通過空間形象和視覺要素等的理論分析,研究京畿道兒童博物館的視覺性要素改善方案。因為參觀者的特殊性,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視覺改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訪問量和滿意度。
3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分析
3.1研究對象展示空間領域的特性
為了研究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首先探討了怎樣的展示空間才能成為調查對象。與展示空間有關的10篇論文中以展示館為對象的研究有3篇,以美術館為對象的研究有2篇,以博物館為對象的研究有5篇,比起以平面展示居多的美術館,以立體展示居多的博物館為主的研究比較多。(表2)
3.2調查對象的特性
調查對象主要有兒童、普通人和專家。與博物館相關的研究中以兒童為對象的研究有兩篇,以普通人為研究對象的有5篇。以專家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中為了把握展廳的物理環境和整體評價結構都是事先完成的。(表3)
3.3與
關鍵詞 相關的特性
以參觀者行動為
關鍵詞 的研究比較多,因此可以看出展示空間是以參觀者為中心的。其次出現比較多的
關鍵詞 有表現特性,視覺,滿意度,基本評價,展示類型。這些都對展示空間的計劃起著重要的作用。(表4)
3.4研究方法的特性
10篇論文中有8篇論文用的是文獻考察方法,剩下的兩篇論文是前面論文的后續,事實上也可以成為文獻考察的史料。而且不只是一個研究為了更好地做到實例分析,以文獻考察為基準的研究也比較多。使用問卷調查和實驗調查的論文有4篇。實例4和實例6的研究是通過文獻考察,實例調查,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實驗調查不同的研究方法來實現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表5)
3.5調查工具的特性
根據調查工具的特性劃分的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跟蹤調查有5篇,基本評價有5篇。是展示空間的展示方式和展示類型的計劃和設計的重要的要素。在整個空間設計中是可以通過跟蹤調查和基本評價得知參觀者路線和參觀者特性的工具。問卷調查一般是運用SD尺度法(3尺度,5尺度),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的。(表6)
4結論
本文為了探討展示空間的研究趨勢,以研究展示空間的論文里的研究方法和調查工具為主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整理如下:
一,展示空間領域特性的研究趨勢是比起美術館主題展示館和博物館的研究比較多。就目前的展示空間而言并不是單純的以視覺為主的觀覽,而是以體驗為主的觀覽行動和提供體驗思考的場所。
二,展示空間的研究出現了以參觀者為中心的研究趨勢。10篇研究中有8篇是以參觀者為中心的研究。以研究對象為兒童,普通人,專家的區分來看,展廳存在不同年齡的參觀者,而且應該根據空間的構成要素可以研究不同類型的對象。
三,根據
關鍵詞 的特性分析結果,是以參觀者行動為
關鍵詞 的論文有4篇,之所以參觀者的行動為中心的研究比較多是因為展示空間的展示物和參觀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非常重要。通過參觀者的行動和反應可以看出,展示空間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四,研究的方法中用文獻考察的方法的論文比較多,其次是問卷調查和實驗調查,文獻考察是以實例分析為基準的先行調查。展示空間的特性研究中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居多,是因為與參觀者的滿意度有關,實驗調查是通過分析參觀者行動實現的。問卷調查和實驗調查同時使用的研究也有,通過展示空間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可以看出展示空間構成計劃的可行性。
五,調查工具使用跟蹤調查,基本評價,問卷的比較多。問卷調查和滿意度調查的研究中以問卷構成和基本評價為主,使用實驗調查和觀察調查的研究中跟蹤調查和觀察調查是必須的。
(一)郴州民間工藝美術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郴州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獨特產物,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藝術思維、藝術理念、藝術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承和運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積極因素,并創造性地應用于平面廣告設計和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湘南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專家學者們研究以郴州市民間工藝美術為主要,然后輻射整個永州市和衡陽市,即湘南地區。其研究主要從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間工藝美術、湘南民間石雕、湘南民間木雕等幾個方面,對民間工藝美術進行了歸類、分析和整理。依據研究角度的不同,對有關湘南民間工藝美術研究著作的代表作進行簡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鳳鳴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裝飾藝術研究》、王鐵著《2012中國高等教育設計專業名校實驗教學課題: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關湘南民間工藝美術的課題與論文,如陸嵐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湘南民間工藝美術資源的挖掘利用與理論研究》、論文《淺析藍印花布的色彩觀》等。
(3)湘南民間石雕的研究課題和論文,如何次賢的課題《湘南民間石雕的人文內涵、藝術價值及其保護與利用研究》、論文《湘南民間石雕藝術的文化尋繹》《從湘南民間石雕藝術看中國民間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蘊》等。
(4)湘南民間木雕的研究論文,李曦《湘南民間家具的裝飾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選用與木雕裝飾》《湘南古民居木雕藝術》等。以上這些課題、論文、著作主要從研究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自身的特征入手,廣泛收集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作品,闡述民間工藝美術的概念并將其分類,系統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學特征,部分著作還進一步研究了民間工藝美術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對平面廣告設計啟示(藝術造型的直接借鑒)
1.為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的設計靈感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是現代設計的土壤并影響其的發展,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來源于群眾,并為群眾所熟知,平面廣告首先得被廣大群眾認識、認同并接受,因此將民間工藝美術引入平面廣告設計,既對民間工藝美術加以提煉與創新,又能讓平面廣告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從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以達到廣告宣傳的目的。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先進的平面廣告是國內學習和引進的主體,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傳入,從而使中國傳統文化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民間工藝美術正面臨消亡的邊際,將其引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既為中國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又為民間工藝美術的繼承和延續尋找到新途徑。
2.為郴州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傳承尋找到新的載體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藝術形式和表現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國人民群眾辛勤勞動的結晶。由于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影響,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者和消費群體大量進入城市務工,使得郴州地區民間工藝美術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許多民間工藝美術正在加速消亡。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引入平面廣告設計中,將為其生存找到新的傳播載體,在傳達給廣告受眾的同時,促進其轉型與可持續發展,也將為現代民間工藝美術再設計與開發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3.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的一種有益補充
從文化傳承角度的考慮,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部分,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獨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對其文化藝術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對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的一種有利的補充與完善。雖然郴州是中國的一個市,但其工藝美術是人民群眾對大自然最純樸、最直觀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這種自然與純真也是現代平面廣告設計所追尋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探究,既是對中國工藝美術的一種補充,又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魅力的進一步挖掘,也將影響著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作品的創作。
二、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從源頭上分析,是郴州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獨特產物,在藝術思維、藝術理念、藝術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包括平面廣告設計在內的現代藝術的啟發和借鑒意義是可以預期的。但在可見文獻中,還沒有發現把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應用到平面廣告設計教學的研究,因此,這屬于尚未涉足的領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義。
(一)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如何應用郴州民間工藝美術
1.情感的繼承
平面廣告設計者只有在真誠理解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創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勞動人民的藝術成果,并把他們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廣告設計實踐教學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藝術的一組同學,一開始只是在網絡上搜尋整理資料,缺乏對拼布藝術實物的真實美感的體驗,在老師的建議下,聯系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布江拼布繡傳承人何娟,走進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創作歷程與民間工藝美術創作的情感體驗,接觸與了解到真實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們滿懷激情的研究進程PPT匯報,感染了每一位同學,也讓班上所有同學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藝術繡,為后期拼布藝術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平面廣告設計與民間工藝美術雖然在思維方式、表現手段、傳達載體上有很大區別,但是對生活的熱情、對勞動的贊美、對祖國的熱愛是相同的,廣告設計者在情感上的繼承,也將為平面廣告設計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僅可以為平面廣告設計作品增資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親和力,拉近廣告受眾的距離,讓他們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潤物細無聲。
2.造型的借用與發展
郴州傳統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豐富多彩,既有表達吉祥幸福的人物、動物花卉、文字、云紋、回紋、幾何抽象形態等,又有廣為流傳的典故和成語,還有一些約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組合。如果將這些豐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廣告設計中,將為平面廣告設計開拓新的創作空間。如:陳秀同學利用郴州民間剪紙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奧會歡迎您”平面廣告作品,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南京青奧會”專題設計大賽中榮獲三等獎。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的借用與發展,既豐富了平面廣告造型語言,又為廣告主融入消費群體奠定基礎。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平面廣告設計課堂教學中,既是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的傳承,也是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的發展。民間工藝美術造型經過提煉再設計,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載著廣告主賦予的消費理念、價值引導、審美情趣等,是將造型特點、形式美感、大眾識別性等融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為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鮮血液,促進平面廣告設計的發展。
(二)理念的創新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創新: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創新、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
1.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創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現代化工業文明的迅速擴展,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急劇改變,導致許多民族的民間工藝美術在不斷消亡和流變,郴州民間工藝美術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潘魯生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延續指出,設計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精彩的創意設計可以使傳統工藝美術煥發新的生機,既可以成為時尚產業的一部分、成為制造業人文工藝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當代藝術的形態出現,重新建構審美、文化、生活之間的聯系。高校具有文化資源優勢,地方高校通過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對地方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發揮直接的、有針對性的作用和影響,地方高校平面廣告設計與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只有合作互補、相得益彰,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
2.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
在“地方高校應用轉型”的形勢下,我院將藝術設計專業定位為“服務地方經濟”,作為其主干課程之一的平面廣告設計,將本地的工藝美術資源請進課堂,通過教學手段進行繼承和延續,對平面廣告設計表現形式進行創新的探索,對平面廣告設計內容進一步豐富,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吉祥寓意、造型特點、審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是對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
3.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是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
論文當中引用的學術文獻資料,是體現了科學的繼承性和論文作者對前人研究結果的尊重,也為讀者提供了檢驗論文是否有價值水平的重要意義。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陳萍.莆仙宮廟壁畫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鄭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畫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駢岑.3~6歲兒童繪畫表現能力發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4]林穎.中國高等師范院校中國畫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12
[5]黃菁.民間美術在水墨人物畫創作中的運用與拓展[D].福建師范大學2012
[6]王雅欣.探尋學齡前校外兒童水粉畫教學的新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14
[7]王艷梅.清代楊柳青人物題材吉祥畫的藝術特色[D].福建師范大學2012
[8]王盼美惠.5-6歲幼兒繪畫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9]陳藝紅.男權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師范大學2010
[10]劉德賓.中國畫與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征探微[D].福建師范大學2005
[11]張玲.從林風眠的調和論看近現代中國畫的中西融合[D].福建師范大學2004
[12]毛蓉蓉.中國人物畫造型的傳承與時代性[D].福建師范大學2009
[13]黃霖清.論形成(影響)現當代中國人物畫造型特點的若干因素[D].福建師范大學2009
[14]柳健.以幼兒認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色彩啟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學2014
[15]秦芳.以繪畫視知覺視角下研究4-5歲幼兒繪畫語言表達特點[D].新疆師范大學2014
[16]王蓉蓉.三大學術思想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
[17]鄭艷.中國“學院派”美術教育與傳統美術教育之間的架構[D].福建師范大學2008
[18]倪婷婷.德化現代陶瓷藝術性弱化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19]張永海.畫中的人生與如畫的人生[D].福建師范大學2008
[20]洪文峰.花枝春滿天心月圓[D].福建師范大學2010
[21]吳晨陽.一脈相承-淺析兩宋至現代閩籍中國畫人物畫家繪畫風格中“線”的繼承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1
[22]曾春麗.初探福建工藝美術對福建本土中國畫畫家畫風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11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孟艷雙.北宋山水畫審美思想在現代城市山水畫中的運用研究[D].燕山大學2014
[2]陳躍.數學多媒體教學初探[J].職業.2010(23)
[3]伍健.多媒體數學教學軟件的創新與應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1(02)
[4]葛晉,張文敏.多媒體數學教學探析[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5]金昊.多媒體技術輔助立體幾何圖形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6]田毅.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3)
[7]李芹.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高專學報.2005(04)
[8]吳華,宋西紅,盛曉明.網絡多媒體課件系統與數學教學的整合[J].數學教育學報.2004(01)
[9]周建明,薛有奎.多媒體數學教學嘗試[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0(03)
[10]孫濟生,劉向群.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
[11]彭慧.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12]周楊靜,劉志峰.設計類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6)
[13]馬晨.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14]蔡靜.多媒體背景下的展示設計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15]喬韋.當代中國山水畫形式美表現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6]姚佳.淺談寫意人物畫之“意”與漫畫之“漫”的聯系[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7]劉莉.色彩運用在馮遠寫意人物畫中的情感體現[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8]孔瑞娜.藏族題材寫意人物畫初探[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9]高燕.中學語文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效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0]沈霞.多媒體技術在新職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設計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2
[21]孫文蘊.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概率教學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2]籍明文,武女則.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與實踐--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上升為主要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01)
[23]黃國松.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發展的思考--淺談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才智.2008(17)
[24]趙玲麗,趙海濤.淺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3(01)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裴書鴻.窺識國畫的意境[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鄭小艷.時代的映像[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陳大楚.兒童畫教學創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陳梵婭.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適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米學軍.“童心說”美學新解[J].安順學院學報.2007(01)
[6]吳麗芳.中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基本問題的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7]閆慧.校外兒童美術教育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9(06)
[8](美)羅恩菲德(Lowenfeld,Viktor)著,王德育譯.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9]單媛媛.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10]孫玲.對話式美術欣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7
[11]曹英.幼兒園繪畫教育活動評價內容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12]朱曉霞.淺議威海藝術掛毯與繪畫語言的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3]陳敏敏.剪刀下的藝術-高密剪紙[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4]葛輝.五彩斑斕的空中畫卷[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5]劉娟.民間藝術的明珠-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6]吳躍華.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關鍵詞:職專美術,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和正確的美學觀念,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成為一個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在新課程中,國家把審美教育列入新世紀人才素質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盡快改變學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狀況,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美術教育對學生進行美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職專美術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提供給學生參與藝術欣賞和表現活動的機會,并在藝術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美術知識、技能。因此,在教學方面,美育強調學生的自覺參與和親身體驗。它的宗旨是審美育人。本文擬結合教學實踐,就職專美術課教學如何審美教育談談粗淺的看法。
首先,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審美基礎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職專美術教材《美術設計基礎》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它共有三個部分:造型基礎;構成基礎;設計基礎。這些摘要的鋪墊。
1、“造型”是本教材學習的基礎。具體內容涵蓋素描、構圖、透視原理三部分。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最基礎的知識。如線條、形狀、構圖、結構、空間、明暗、質感等,讓學生對“造型”藝術語言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開始對繪畫材料、工具、造型手段作最基本的介紹。如:如何拿鉛筆;如何畫線條;手腕如何運動;如何構圖;比例大小;透視規律;素描的主要種類等。結合圖例示范、講解,明暗素描中物體的三大面,五級調子的基礎知識;結構素描中,線條不僅用來勾畫輪廓,而且是表現對象形體結構和質感的造型因素;設計素描中,線仍然是形體塑造和表現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中通過臨摩優秀素描作品和靜物素描寫生,培養學生對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現能力。經過動手實踐,學生對于繪畫的相關知識、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審美的體驗是生動和深刻的。也促發其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和要求。
2、“構成”是本教材學習的重點。碩士論文,職專美術。“構成”首先是一種造型的概念。所謂“構成”就是按照美學創作的原理,把一種物體形態分割成多個單元,又可以把多個單元組合成一個新的物體形態,這種從分割到組合,或從組合到分割的活動即是基礎設計的構成。學習構成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學習構成一是方法(怎樣思維、怎樣設計、怎樣表現);二是找美感(美無處不在但需要發現,那怕是一點、一線、一面都有它存在的最佳視覺效果,根據具體的限制條件,充分表現其美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游戲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多角度思維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構成的起始階段,可以用一個小游戲來導入,告訴學生:假設每人10枚大小不等、顏色不同的棋子,請你對它們進行排列組合。比一比誰的排列方式最多,賽一賽誰的構思最巧妙。其實,在學生苦思冥想的時候,無形中已經步入設計的大門……。又如在色彩構成學習中,我采用欣賞評述的學習方式,結合色彩的基礎知識,如: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三原色、三間色、復色、色相、冷暖色、色調等講解一些繪畫作品;同時也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搜集大量精美的平面設計資料給予學生啟發、引導,為其進一步認識色彩,感受色彩提供幫助。碩士論文,職專美術。此外,我還利用示范,加強直觀教學。在黑板上貼上水粉紙,作了相關的示范教學:三間色,不同的復色的調色練習;不同明度,純度的色彩調色練習;用調出的色彩作明度和純度的漸變練習;用和諧色和對比色作平面構成的一些練習。學生看到同一畫面,不同色彩比對產生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興趣和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紛紛動手去調色、上色,去嘗試、創作。他們收獲了知識、自信、體驗,更多的是快樂和對美的感受。
3、“設計”是有目的的策劃,是對前者的延伸與提高。設計廣泛地應用于名領域,如:建筑、工業、環藝、裝璜、展示、服裝、平面設計等。碩士論文,職專美術。在美學領域中,設計屬于工藝美術的范疇。本課程重點學習平面設計。碩士論文,職專美術。平面設計是策劃將要采取的形式之一,主要任務是利用圖形、文字、色彩、材質這四個核心元素和觀眾進行溝通,讓人們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了解設計師的設想和計劃。碩士論文,職專美術。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欣賞、分析案例來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設計師的構思和設計理念,以及表現手法,如對比、類比、夸張、對稱、主次、明暗、變異、重復、矛盾、放射、節奏、粗細、冷暖,等等;理解設計師如何把不同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例如在版式當中常常借助框架(也叫骨骼)。如:規律框架和非規律框架、可見框架和隱性框架。另外,字體和字型的選擇與搭配的好壞,是非常講究的。選擇字體風格的過程就是一個審美判斷的過程。在色彩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體現出一個設計師對色彩的理解和修養。色彩是一種語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讓人產生聯想,能讓人感到冷暖、前后、輕重、大小等。要善于調動視覺元素設計。最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實踐探索,教師提供一些作品圖片,根據作品主題分析設計師思想軌跡。例如作品中選用的表現形式,語言表達的角度,作品最終效果說明主題的力度等。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進行闡述。經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較系統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藝術的形式美規律,在掌握設計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了審美基礎知識,提高了審美能力。
其次,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人雖有愛美的天性,但并非是人天生就懂美,會欣賞美,理解美。一個人只有在接受并掌握了一定的歷史、藝術等方面的教育,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素質,有了一定的人生體驗,情感、個性等方面逐漸成熟,才會較深刻地理解藝術作品,從中受到美的感受和啟迪。因此,實施審美教育,教師應在其基本意識建立后,進一步鞏固,提高學生對美的好奇、探索之情。促發其自覺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可以從引導入手,把握美感的多樣性。
1、精選大量古今中外美的藝術作品, 如:中國的山水畫、花鳥畫、油畫、版畫、水粉畫、水彩畫、素描、雕塑等,讓學生接觸、觀看、了解、賞析其色彩、線條、構圖、動態及整個形象的美,愉悅心情,開闊眼界,接受美的熏陶。
2、精選一些既美觀又實用的藝術作品, 如: 建筑、環境設計、室內裝飾、工藝美術等圖片和實物讓學生觀賞、評述。讓學生去注意生活中美的事物,將審美的眼光、意識從純藝術轉到實用性的實際生活中去,增強審美認識的趣味性、多樣性、實用性。碩士論文,職專美術。
3、精選一些“丑”的藝術形象,精心引導,讓學生從丑的形象,認識、了解丑的現實,并通過審美創造使現實丑轉化為藝術美。如羅丹的《美麗的歐米哀爾》(又名《老妓》)一個出賣肉體的,在她年老的時候,原先那豐滿、富于曲線和青春魅力的人體的美消失了,變得畸形、駝背、形同枯槁。在現實中,這樣的人體顯然是丑陋的。但是,羅丹就是通過這個丑陋的軀體,讓人們看到了社會對她的不公正的鞭苔、蹂躪與摧殘;還有米勒的《扶鋤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鳥圖》、齊白石的“既嚙我果,又剝我黍”的《群鼠圖》等都這樣。其給人不是而是痛感(除作品的形式美外),要把握它的美需要經過深刻的思考,而一旦把握了這一藝術形象所體現的真理,雖有痛感卻仍然愉快,是更深一層的精神上的愉快。
最后,要鼓勵學生將審美融合到美術創作上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
這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在審美教育教學中,同時引導學生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基本功。如通過美術課訓練、練習,掌握素描、速寫、色彩、設計、手工制作等的畫法和制作方法,讓他們更為自如地表達出他們心中的美。
2、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美。如組織學生動手參與美化校園、布置教室、裝飾宿舍,營建整潔、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注意自身儀表的整潔大方,講究文明禮貌,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鼓勵學生奮發向上、互助互愛,營建一個和諧進取的集體。讓學生的生活也充滿美。
3、為學生提供創造美、表現美能力的機會。如組織興趣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定期組織觀摩、比賽,給學生提供一個創造美、表現美的平臺。
總之,要通過各種途徑的審美教育,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讓美麗的藝術之花,盛放在學生生活的畫卷上。
參考文獻:
《美術概論》王宏建袁寶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美術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