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醫教育論文

中醫教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30 11:30: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醫教育論文

篇(1)

還有就是中醫的學校教育。這個和師徒傳授類似,只不過規模更大,人數更多。它為中醫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大作用。近代的一些中醫學大家,為了讓中醫有更大的發展造福更多人,紛紛開辦專科學校培養人才。河北人袁鶴儕,因為自身有疾的原因一邊教學一邊學習,進入京師大學堂深造,后來還成為御醫。再有就是自學成醫。這個較之于前面三類較為稀少。主要是自身有疾想要減輕苦楚,或者家人有病難以醫治,再者就是本身對中醫感興趣沒有條件去學堂或者無力拜師學習。四川的肖龍友,幼時熟讀四書五經,文化底蘊極為濃厚,后對中醫感興趣,自己尋古籍閱讀,苦心鉆研,亦有所成。

2中醫傳承模式的利與弊

中醫傳承經歷了數千年,數幾種傳承模式,自有其利弊優劣。師徒傳授和家傳優劣相似“。它的規模都比較小,學習者比較少,方便因材施教。而且由于其傳授者同時也是醫家,實踐較為普遍,學生能很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者師徒傳授和家傳,都會考察學習者的資質,則優者而錄之,這其中又會將品德作為考察項,對于醫家的仁心善行的培養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還有就是學習者在學習中耳濡目染,對傳授者的優良品德和高超醫術深為欽佩并爭相學習。”[2]當然,它的弊端也較為明顯。或者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它適應社會的能力顯得尤為不足。小規模的從業學習者和大規模的社會的需求成了這種教育模式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這種傳授模式也容易讓學習者先入為主,固步自封,難以和社會上的其他大家形成較大規模的交流。至于自學者,不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而更能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因此獨成一家。當然,缺少名師的點撥和同學的溝通交流,極易走向歧路而不自知。注重實踐者尚且可行,盡信古籍則有可能流于平庸徘徊于醫學之外終無所成。現代教育規模大,人數多,形成了專業的系統學習體系。而且學校多開設有其它專業,方便學生博采眾學科之長,而不至于局限于中醫理論的桎梏。然后現代中醫教育的備受詬病也并非空穴來風。一方面因為中醫的重感官不易學,很多學校開設西醫課程甚至西醫獨行而中醫無所問津。再者,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對于古籍不感興趣甚至覺得枯燥。還有就是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環節。這一方面是因為學校的不重視心理作怪,再者就是人多而教育資源有限,難以實現應有的教育實踐。

3當代中醫教育改革的探索

鑒于之前的傳承模式的弊端,中醫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首先,對于中醫專業的學生,學校應給予足夠多的重視,這種重視,可以是對于西醫學習的相對減弱,而對傳統文化知識學習的引導,讓學生積極學習古代文化知識,并勤于翻閱醫學古籍,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提升。這種重視還可以是學校對于教育資源的創建和爭取,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并且越多越好。在實踐中,老師勤于指導,使學生有較大的興趣參與其中。再者,還要注重職業素質也就是學生品德的培養,作為醫者,要有仁心,要有善行,這不僅體現在語言上,更要體現在實踐中。最后就是為了避免固步自封,中醫教育的改革還要注重交流和溝通,不能夜郎自大,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4結語

篇(2)

優秀的藝術創作作品往往凝聚了藝術家獨特的創造力,充滿著獨特的個性,使藝術舞臺變化無窮、生機無限,這些作品都是藝術家敢于沖破傳統規范,不斷創新的結果。大學生欣賞這些作品以后,就會對藝術中的新變化產生驚喜,對藝術形式的新突破產生贊賞,這必然增強他們打破思維定勢的勇氣,改變因循守舊的看法,使他們堅信,只有敢于不斷突破舊傳統,創造新事物才能獲得前進發展的動力。因此,藝術教育在培養醫學生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個性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當然,我們還應看到藝術教育還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完善個性。學生在藝術欣賞時需要調動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的經驗、喜好等融入到對藝術作品的理解中去,努力接近藝術家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有時甚至開拓和補充原有的藝術形象,使它更富有生命力。學生在理解、開拓和再創藝術形象的過程就貼上了自身的個性色彩,獲得了審美愉悅和滿足。這一過程有益于學生建立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而不盲從他人。因此藝術教育也是一項最富于個性、最增強自信的實踐活動,對于醫學生完善個性是非常有利的。

2中醫藥院校開展藝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缺乏對藝術教育的高度重視

中醫藥院校普遍重視醫學專業課程教育,強調醫學生應掌握精湛的醫學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而認為藝術教育就是教學生唱唱跳跳、寫寫畫畫,公共藝術課程只是純粹的選修課,對醫學人才培養只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這種重專業輕人文藝術教育的現象在醫學院校中屢見不鮮。雖然中醫藥院校都設置了藝術教研室或藝術指導中心,但大多數掛靠在學校團委,擔任公共藝術教學的教師還要承擔一定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因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使得公共藝術課的教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不能徹底實現教學目的。在學生層面,由于繁重的醫學專業課學習壓力,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重專業學習輕人文藝術課程學習的觀念,即便選修了藝術課程,最終也是為了修滿學分而應付考試,并未真正完成對自己審美品位、修養的提升,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了。

2.2缺乏對藝術教育課程開設的合理規劃

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都能按照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要求,普遍開設藝術類選修課程,但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選修課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設,課程定位較低,與指導方案中所規定的8門限定性選修課程和8門任意性選修課程差距甚遠。所開設的科目都是藝術教師根據自身的專長申報設置,沒有合理的規劃,同時開設的課程數量和安排的課時數完全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中醫藥院校藝術課程教學資源也相當匱乏,沒有編寫中醫學生專門使用的藝術課程教材,教師上課常常自行組織教學內容,導致醫學院校課程設置所體現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以致藝術教育在醫學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不明顯。

2.3缺乏一支高素質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

當前,在醫學院校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在數量上明顯不足,與《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規定的各校公共藝術課教師的數量應占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相比還有很大距離。盡管這些老師大都是藝術科班出身,對藝術領域專業知識相當精通,但是他們的專業背景并不能支持醫學院校的課程體系。此外,由于公共藝術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除了有藝術專業知識背景外還要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跨學科知識,一專多能型教師在醫學院校還很缺乏,因而使得目前的師資水平跟實際需要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2.4缺乏對藝術課程教學系統的研究

由于藝術課程任課教師大都畢業于專業藝術院校,往往對公共課教學的課程性質和作用把握不準,對中醫藥院校的學生思想和行為特點沒有進行深入透徹地調查研究,不能有針對性地結合醫學專業性質和學生特點來進行授課。同時教學中常把公共藝術教育等同于專業藝術教學,過分追求專業化、技巧化,使得藝術教育停留在純技術性的層面,沒有體現出中醫藥院校藝術教育的特點,自然培養的學生也就缺乏自由創造,嚴重影響了藝術教育的育人效果。

2.5缺乏特色鮮明的校園課外藝術活動

醫學院校所開展的校園課外藝術活動,文化內涵還欠深度,與中醫教育結合不鮮明,與其他高校開展的藝術活動差別不大。很多藝術活動僅僅局限在感性的形式,導致醫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就是唱唱跳跳、寫寫畫畫,而在藝術舞臺上照搬、模仿現象普遍存在,沒有深刻領悟藝術中所貫穿的創造精神和人文思想,從而制約了醫學生創造力的提高。

3中醫藥院校實施藝術教育,提升創新人才素養的路徑

3.1轉變思想觀念,完善中醫藥院校藝術教育實施機制

中醫藥院校應遵照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要求,切實改變重專業教育輕人文藝術教育的觀念,高度重視藝術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使藝術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能夠形成完整的教育實施機制。首先要理順并健全藝術教育的管理機構設置,對師資隊伍建設形成長期規劃。學校成立藝術教育工作委員會,形成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設立獨立的、學校直屬管理的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如“藝術教育中心”或“公共藝術教育部”等,不依附于其他行政部門,專門負責全校的藝術教學及實踐活動的規劃、實施及管理;對專職藝術教師按照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的方式進行聘用和管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其次將藝術教育納入中醫藥院校統一的教學規劃中,予以一定的制度保障,并列入學校全年的教學工作計劃。把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本科的教學計劃,使藝術課程設置和教學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對所開設的藝術課程全部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都納入學校教學管理,并計算任課教師的工作量。最后應加大對藝術教育的物質保障措施,如增加專項經費的投入用于購置藝術教育設備、音響資料和組織相關藝術活動;修建專門的多媒體藝術教室、學生活動中心等解決藝術教學和實踐的場地等。

3.2優化課程結構,構建有中醫特色的藝術教學體系

中醫藥院校的藝術課程體系一方面要符合藝術教育自身的規律,另一方面也要促進醫學課程與藝術教育的整合[2],實現藝術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學校應大力開發藝術教育課程,編寫配套教材,優化課程結構,開設的藝術選修課應包括藝術常識類、文化類、思辨類、藝術與醫學交叉等4類課程,以滿足學生對藝術的學習需求。其中常識類藝術課程力圖從藝術本體出發拓展大學生的藝術知識面,以此了解更多的優秀藝術作品,主要課程包括:基本樂理、基礎繪畫技法、合唱、聲樂等;文化類課程重在讓大學生了解藝術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長河中的文化價值和地位,開設課程如中國傳統文化、20世紀西方現代音樂等;思辨類藝術課程以提升大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和思辨能力為主導,培養大學生傳承優秀的文化和創新精神,主要課程如藝術導論、音樂鑒賞、美術鑒賞等;藝術與醫學交叉課程旨在通過藝術與醫學交叉的教學氛圍,拓寬大學生的眼界,培養創新精神,如醫學美學、醫用繪圖技法、音樂治療等[3]。通過課程的開設,使學生積累藝術知識與經驗,促使學生能藝術化地提升醫學技術,在臨床治療中更具人性化,達到開發醫學藝術技術技能的目的。

3.3整合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的藝術課程教學團隊

師資隊伍的建設歷來都是學校辦學的關鍵。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醫學院校藝術課程的師資建設應充分發揮合作機制,盡可能地整合校內的師資力量,挖掘有繪畫、書法、舞蹈等特長老師的潛力,讓他們作為兼職教師擴充到藝術教師的隊伍,通過老中青相結合的方式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藝術課程教學團隊,以傳幫帶的形式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一是通過整合的教學團隊能夠以服務學生為本,經常開展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拓展教學資源,編寫課程教材,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二是學校要大力支持藝術教師參加培訓、學術交流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促使藝術教師能主動學習跨學科知識特別是中醫藥知識,并在教學中促進中醫專業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中醫思維和藝術思維的融合。三是注意培育和引進復合型專業人才,如音樂治療等方面師資,吸納這部分既懂藝術又精通醫學專業知識的人才為中醫創新人才服務。有計劃地安排優秀的藝術教師或醫學教師到國內名校攻讀博士學位、進修或合作研究,開展醫學與藝術交叉性課題研究,努力提高教師的科研、教學水平,使教師具備雙學科素質并及時掌握學術發展的前沿動態。

3.4提升教學水平,促使學生知識能力向創新能力轉化

當代醫學院校的大學生思維是很活躍的,關鍵是教師在課堂上能不能創設出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促進師生間平等交流,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探索發現能力,使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充分挖掘和發揮。因此需要教師能立足于大學階段的教學要求與教學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一方面繼續堅持用啟發式教學充分喚起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幫助他們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另一方面更應通過研究性教學調動學生的研究意識,幫助他們實現獨立思考。那么教師的任務就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要讓他們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教學中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會他們學會不但尊重自己的思維結果,更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思維結果,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寬容的人文胸懷,使創新教育真正落實在藝術課程教學中。

3.5聯動課堂內外,形成有中醫特色的藝術教育實踐體系

篇(3)

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系統提出近代醫學的三大困境:歷史洞察的貧乏、科學與人文的斷裂、技術進步與人道主義的疏離。他率先意識到新科學與舊人文的不匹配,醫學科學與醫學人文之間正在失去平衡。在醫患矛盾升級、醫務人員被妖魔化的當下,過分強調技術理性、忽視醫學的人性關懷和人文教育,將會使醫學越來越背離其本質。

1.1醫學生人文教育的不足

據2010年實施的《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醫學畢業生要達到的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標準,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追求,順暢的醫患溝通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健全的法律觀念,完備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等。實際上,醫學院校中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等與人文相關的專業課課時較少,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形式大多為選修課和閱讀、社會實踐,開展程度取決于各學校情況和學生興趣,缺少統一標準和衡量指標。

1.2醫務人員人文教育的不足

目前,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中專業講座居多,人文培訓難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對處理醫患糾紛的策略了解不多,對解決職業倦怠的方法掌握不夠。根據醫生職業滿意度大型調查,近75%的醫務人員認為執業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得不到保障,90%對工作不滿意,相當一部分對目前壓力和職業發展持擔憂態度。網絡上瘋傳的“李芊醫生列車助產被認定非法行醫”其實是一名醫生杜撰的謠言,反映出了醫務工作者們的群體焦慮。在對醫學科學的艱難認識和實踐中,醫務人員陷入維護道德修養、職業信仰和精神境界的困境。

2MOOC優勢在醫學教育中的體現

綜合分析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m等國外較為成熟的MOOC平臺,可以梳理出MOOC的基本運行模式。教學開始前,教師課程框架及授課人員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并選擇本門課程;教學啟動后,教師定期10-20分鐘教學視頻,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體幻燈,再布置一些擴展閱讀和課后作業,有些教師還會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和學生交流、輔導學生學習;教學結束時,MOOC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安排測試,評價學習效果。無論是基于關聯主義學習理論的c-MOOC模式,還是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x-MOOC,都有力推動了高教教育的普及、優質資源的共享,開放式的教學形式促進了教與學角色的融合和轉換。在醫學教學方面,MOOC擴展了傳統教育方式的時空場景,延伸了內容的寬度和深度,同時借助互聯網海量存儲、便捷交互、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使醫學教學完成標準化任務后,也能滿足個體化的學習需求。

2.1延伸教育功能

在教育的社會功能方面,MOOC放大了優質醫學教育資源的功效,降低了醫務人員乃至大眾接受醫學知識的門檻和成本,可以促進整個社會對醫學新理論的認同度,對醫療新技術的掌握度,從而助推整個社會對健康教育的認知水平。同時,在紛繁的社會思潮中,維護崇尚知識、法制、生態的現代文明體系,傳遞、保存、創新已有的醫學文化和人文關懷,甚至助推人類社會文明化的進程。在個體發展功能方面,MOOC為促進醫務人員適應醫學發展、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更便捷的途徑。

2.2拓展教育資源

MOOC誕生短短幾年,已借助互聯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幾何式增長。在醫學教育中,頂級大師授課、稀缺標本展示、高難度手術演示變成了可無限復制的資源。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是點對面傳播知識,MOOC中則變成了面對面傳授技能,擁有更大決定權的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安排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達到理想的目標。

2.3豐富教學手段

MOOC教學的內容不局限于教材,更多采取貫通式編排。設計者在確定每一個單元的學習目標后,圍繞知識點優化學習路徑,以問題導入為牽引,通過設置特定場景,展開話題,引導教學。游戲式、互動式、對話式的MOOC平臺可以進一步延伸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通過設置特殊診療場景、引入典型病案、實施同步會診等方式展示知識點,最大限度發揮互聯網作為教學媒體的優勢。

2.4實現教學評估與認證

傳統醫學教育偏重于由表及里的講授、由師到徒的傳承,MOOC與傳統教學、網絡課程的顯著區別在于延伸了教與學的反饋鏈條,評估和認證使教學富有更完整的意義。一部分MOOC平臺的檢測方式結合了機器評價和學生互評,對學員的作業和結業測試打分;一部分MOOC平臺借助哈佛、斯坦福等國際頂尖高校的優質資源,MOOC可以在檢測后向完成學習的學員授予經過官方認可的學分。

3通過MOOC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的設想

醫學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和人文性,醫學的終極價值是醫學人文價值。目前,人類追逐越來越進步的醫療技術,現代醫學試圖以技術去消解醫學的非技術維度,這其實越來越背離醫學的本質。技術再強大也僅是工具,關鍵看為誰所用、怎樣使用。對于醫學教育者來說,可以借助MOOC等技術進步的成果,縮小醫學人文價值與醫療技術發展的背離。

3.1規范整合資源,拓展共享內容

目前國內的MOOC平臺主要有愛課程網(ht-tp://www.icourses.cn)、MOOC中國(www.mooc.cn)、網易公開課(open.163.com)等。愛課程是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建設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MOOC中國和網易公開課為商業網站推出的非營利性教育項目。檢索國外MOOC平臺,醫學人文相關課程占醫學、生命科學類課程比例都很低。Udacity未搜索到相關課程,Coursera中有“生命起源”、“基因和精密醫學的社會和倫理調整”、“志愿者社區衛生工作者的培訓和學習計劃”、“中醫藥與中華傳統文化”等課程,Edx中有“美國衛生政策”、“健康與社會”等課程。在愛課程、MOOC中國、網易公開課中,與醫學人文相關的的公開課分別為6、1、2門,占醫學類課程的5.3%、11.1%和50%。縱觀國內外的這些課程,真正意義上的MOOC比例不高,尤其是國內課程大部分僅為網絡教學,創新內容不多,教學方法有待完善。目前的MOOC課程是各高校自發推薦開設的,建議主管部門動員國內的醫學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MOOC平臺建設,并挑選國內醫學人文領域的優秀專家,講授科學發展觀、哲學與批判性思維、倫理道德與職業精神、心理素質與溝通能力培養、醫學人文實踐等課程,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愛課程網等主流平臺構建起完整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這既可以緩解醫學生人文教育需求和部分院校相關資源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使優質的人文教育師資發揮出最大化效能。

3.2優化反饋通道,實施個性教導

Coursera等較成熟的MOOC平臺要求學生學習前填寫學歷、興趣等信息,學習中參與和課程相關的學習社區、討論論壇,可以借助數據采集,實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并及時調整教學,推薦學習資源;Udacity甚至希望將學習信息提供給雇主,以便多方攜手持續改進教學內容和環節設計,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建議國內的MOOC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交互優勢,注重在課程交流區、論壇中即時搜集和整理學生的學習感受和課堂反饋,分析匯總出學習規律;醫學人文課程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愿望,通過平臺提供的分析報告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想法和效果,進而及時修訂課程架構、調整教學安排、完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模式。以醫學倫理學教學為例,授課教師應在課堂討論、小組討論中,了解學生對于醫患矛盾的個體情緒和集體認知,幫助學生緩解執業壓力、增強執業應對能力。

3.3延長學習時限,強化行為養成

目前,各類型醫學人才培養大綱在人文教育方面,僅針對學歷教育作了指導性規定,醫務人員工作后接受此類培訓的機會不多。也就是說,醫務人員幾十年執業中的人文素養大部分來自學校2-5年的人文教育。這一現狀距離培養醫德高尚醫務人員的目標相差太遠。所以,翻越高校“圍墻”、降低學習門檻的MOOC平臺,可能成為對醫務人員開展職業規劃、執業操守、從業信念等終身教育的理想平臺。主管部門應針對醫學生、住院醫師、中青年骨干醫師、高年資醫師等各層次醫務人員的需求,在MOOC平臺開展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人文教育,包括從醫患溝通技巧到價值觀培育、醫學美學、人類學等內容;強制性要求將MOOC納入繼續教育規劃,醫護人員每年必須修夠一定的人文教育學分,完成一定的MOOC人文教育課程才能晉升職稱;促使完善學校階段性成績和職業生涯全程評價相結合的人文教育模式,通過終身化的人文教育強化醫護人員的執業操守、規范執業行為。

3.4增加情景教學,強化實踐運用

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尤其是臨床醫學,其中的人文關懷需要學生們在情景教學、診療實踐中仔細揣摩,互聯網教學在這方面并不占優勢。但MOOC平臺可以將診療室、手術室在課堂上真實還原,大大增強教學的現場感和針對性,彌補了書本學習較為抽象的劣勢。MOOC平臺應在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衛生法學等人文課程中,展示不同科室診療場景及可能發生的人文關懷疏失,邀請醫學人文專家逐一介紹避免醫患糾紛的方法,邀請經驗豐富的臨床專家講授開展臨終關懷、絕癥安慰的實踐經驗,邀請癌癥康復者、器官移植患者介紹患病的真實感受;在考核階段,結合標準化機考作答和情景化面試,在規定時間內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醫患交往技能予以評估,盡力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比如,在分娩場景教學中,教師不停地給模擬產婦鼓勁、加油,幫忙擦汗、喂水,可以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真切感受醫者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3.5認證學習效果,促進接受認同

篇(4)

Abstract: The young teache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ck the education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because of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linical and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they are enslaved to the students’ assessment. All of these hinder the teachers' promo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Adjust the way of evaluation is fundamental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The new evalu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year-end assessme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eachers, strengthen peer assessment an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elf-evaluation and increase the weight of teaching in the title examination.

關鍵詞:中醫院校;教學能力;對策;青年教師

Key word: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ability;strategy;young teachers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4-0018-02

0 引言

中醫院校作為中醫傳承最主要的陣地,中醫院校的教師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提升中醫院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成為中醫很好傳承的關鍵。有很多現實的因素影響著中醫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成長,分析影響其教學能力提升的因素,并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是當前中醫教育中需要探討的課題。

1 影響中醫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因素

1.1 教師專業知識缺乏 中醫專業的教師由于專業特點,都不是出自師范院校,這就決定了中醫院校的青年教師初為人師時,只有中醫專業知識,而缺乏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師也是一種專業,不是有了中醫的專業知識就能夠自然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雖然進入高校工作之后,在取得教師資格證時要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同時也會有一些相關的網絡培訓課程,但對于很多教師來說,培訓對實際的教學指導很有限。盛群力等研究也表明,高校教師的教師知識體系得分較低[1]。教育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脫節,不把教師看作是一門專業,導致了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教師教學認知偏差,即作為認知主體的教師對包括自身在內的有關教學現象及事件在其內涵理解、功能意義、地位及其關系等特性方面的一些或不正確或有所缺漏的反映[2]。這些通常反映在教師基本教育信念,如教學效能感、教師控制點以及對教學與學習的基本理解、教師的成長等,此外也會反映在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教師的角色、學生的差異、學習動機激發等等方面,這些內在的信念與看法,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1.2 臨床與教學的關系 臨床實踐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實踐經驗,大大提升對中醫理論的理解,有助于課堂上中醫理論教學,但同時另一方面,臨床也占用了教師的時間,導致教師為教學投入的時間大大縮減。對于現在的青年教師,或者缺乏臨床經驗,或者臨床占去太多的時間,經驗的缺乏,導致紙上談兵;太多的時間放在臨床上,結果就是擠壓了教學的時間。

良好的教學必然需要大量的準備,如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興趣特點以及如何提問與練習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花時間去準備的。對于剛入職的青年教師來說,一定的臨床經驗有助于準備教學內容,如果臨床占用時間沒有這些準備,則直接影響了在教學方面的成長。臨床的過與不及都會影響教學能力的提升。然而,現實中臨床上的經濟收益與榮譽收益遠遠大于在教學上的收益,這對極需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和向上發展的青年教師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1.3 科研與教學的關系 高校教師最大的壓力恐怕就是職稱壓力。而職稱晉升的最主要條件就是課題和論文。同時由于對高校評價中更是“輕教學,重科研”,學校管理層面普通非常重視科研,也給教師一定的壓力。導致很多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論文上面。教學和科研本應是相輔相成的,如同臨床與教學,但科研給教師太大的壓力,占用了教師太多的時間。由于職稱評審的高壓,管理層對科研的高度重視以及課題經費的利益驅動等,教師作為理性人有理由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努力途徑,使很多青年教師放棄了在教學上的成長。

1.4 學生評教的評價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確實意識到了教學方面的薄弱,采取了各種措施,其中包含學生評教這種舉措,希望通過學生的評教督促教師的成長。雖然也有院校領導以同行聽課評價,但由于行政管理中的問題、人情面子問題等,很少列入真正的考評系統中。從出發點來講學生評教是好的。但學生評教也會有各種問題。教師要求嚴格、留作業多都可能會被打低分,即使是個別學生評價標準的不成熟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教師最后的得分。因為一些學校會將學生的評教作為對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教師為了能得高分,甚至取悅學生,如降低考核標準、畫重點等,而不是在教學方面下功夫。這就嚴重污染了高校教學環境,影響了教師自身在教學方面的成長。

2 基于評價的視角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對策

評價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如果評價體系不改變,光靠教師個人努力去提升教學能力是很難的,這就需要在各種評價體系中調整對教學的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如何通過評價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具體見圖1。

2.1 加強年終考核中教學工作的比重 當前很多學校年終考核中教學方面主要考核的是“量”,缺乏在“質”方面的考核。教學的工作量是比較容易計算的,教學的“質”確實不太容易量化考核,然而,不能因為不容易量化就不考核,只有加強質的考核,才會引導教師發展自己的教學能力。

2.1.1 重視理論學習的質與量 對于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中醫教師來說,理論的學習是必要的。這需要學校、院重視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經常開設一些講座、沙龍,使教師有獲取各種教育理論的途徑。在年終考核的時候,對當年理論學習的次數和學習收獲一樣列入考核范圍。學習收獲可以包括每次學習理論的收獲,以及教學中的運用等文字資料。這類工作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教師應付考核集中補材料,同時,因為上網也會使教師對自己上傳的內容認真對待。

2.1.2 教學、臨床、科研的工作量中比重問題 在年終考核中,一般會考核是否達到了學校規定的各項工作量,但很少會去考慮各項工作量的比重。事實上,如果在某項工作中工作量很大的話,意味著在其它工作上的投入必然是減少的。因此,學校在規定教師工作量的時候就要考慮教師的總體工作能力,并不是越多越好。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此多彼少的原則基本是適用的。雖然有的人精力更充沛,但總體來說,大家在一天工作時間8小時的情況下完成的工作總量是相差不大。因此,學校在制定考核標準的時候,要計算出三種工作合理的比重,如果科研、臨床比重過大,或教學比重過大都不利于教學能力的提升。

2.1.3 加強他評 年終的考核中教學工作不只看量,更要看質。教學“質”的標準可包括校、院領導聽課、教研室主任聽課、同事聽課等以及學生評教的情況。只有各種評價主體的評價均放入考核之中,才會客觀的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對教師起到真正的督促作用。現在很多學校也會有這樣的工作,但并未列入最后的考核中,因此,很難對教師起到實質地督促、進步的作用。

2.1.4 強調自評 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評價又稱為反思性實踐,是教師對自我教學實踐經驗的反思,是一種回憶、思考、評價教學經驗的活動過程,是對過去經驗的反饋,同時又是做出新的計劃和行動的依據[3],他評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教師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教學,只有當教師自己主動反思自己的教學,調整自己的教學時,教學水平才會真正的提升。因此,考核中必須將教師的自評納入考評體系當中。可以通過考察教師日常的教學反思日志作為自評的參考。為了避免有的教師集中補材料,最好能在網上的一些平臺上傳教學反思日志,這樣可以很好地達到“一日三省吾身”。如果這些內容都能與年終考核掛鉤,相信會有很多教師形成常反思的習慣。用敘事研究、微格教學等途徑用理論知識審視自己的教學,進行實踐性反思,真正地用理論解決、解釋實踐教學中的各種現象。這樣一方面通過理論學習調整自己的教師教學認知偏差,進而改變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使教師看到教育教學理論的益處,進一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形成良性的循環。當自評成為一種習慣和動力,他評才會構成反思的內容而不是負擔。

2.2 加大職稱評審中教學的力度 職稱評審是極有力的指揮棒,指引著高校教師的工作方向。目前,在職稱評審中涉及教學的要求以教學工作量為主,同時加上教學論文,至于教學的“質”基本是沒有要求的。因此,要想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需要在職稱評審中加大對教學尤其是“質”方面的要求。費章鳳等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教師認為教學效果應該成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4]。同樣,對教學“質”的考察根據上述年終考核的方式,對每年的理論學習次數與收獲、他評情況、自己的反思日志等做最低限度的要求。通過職稱要求的導引,使教師走上外界督促、自我反思,最終教學能力提升的道路。

3 結束語

外部的評價都是手段,最終要落實到教師的個人評價。所有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促使教師提升教學水平,提高中醫本科教學質量。無論是年終的考核還是職稱的評審,都應與培養高質量的學生為根本制定,只有如此,才是目的與手段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盛群力,鐘麗佳,張玉梅.大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調查[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4):44-50.

[2]彭豪祥,李紅梅.教師教學認知偏差的調查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1,31(6):529-533.

篇(5)

【關鍵詞】ESP;大學英語教師;轉型

一、前言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如電子商務英語、外貿英語、國際金融英語、新聞英語、醫學英語、法律英語、旅游英語、營銷英語、學術英語、科技英語、文獻閱讀、論文寫作等,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專門用途英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國際間的科學、技術、經濟和文化交往日益擴大而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

二、大學教師的發展

大學教師的發展指大學教師在校內、外環境的作用下,其個體圍繞著職業需求在認知、技能、態度、修養、行為等方面所發生的積極的變化,具體包括教學發展、組織發展、專業發展以及個人發展等;同時,大學教師發展也是一種成人教育活動,它不僅要關注教學效果的提高,更要促進教師對工作以及活動的理解;教師發展是一種目的,以幫助教師在一定的環境中實現個體的發展(林杰,2010)。20世紀50年代世界大部分國家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學術職業規模迅速擴大,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化的競爭對大學教師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學教師的角色地位與功能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李志峰,龔春芬,2008)。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不僅給大學教師的成長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存在著諸多挑戰。

三、大學英語教師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

本文作者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的方法,定性分析為主,結合定量分析,以某一中醫院校的ESP團隊為研究對象,團隊中的教師除了2位有著十多年ESP教學經驗的教授,其他教師都是多年從事大學英語教學,轉型為ESP教師的時間不超過2年,這些研究對象對研究ESP教師發展過程中的阻礙因素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1 問卷

本次問卷調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簡高效,對于ESP教師發展這一比較陌生的領域,要制定多項選擇的問卷可行性不強。本問卷的4個問題可以對ESP教師的動機、發展問題和對策提供研究素材。此次調查共發出問卷25份,收回25份。

3.2 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指研究人員深入ESP課堂,通過攝像機記錄、課堂筆記和課后聆聽學生和教師反饋的方法對ESP教學狀況進行調查。主持人為了研究ESP教師的教學特點和變化,對研究對象中的全部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聽課,重點觀察ESP教師的教學方法、教材的使用、師生的互動、教學工具的使用、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的反饋等。

3.3 主要問題

通過前期的調查和對資料的整理可以對研究對象向ESP教師轉型中的主要問題歸納為2類―外部問題和內部問題。

外部問題:

1)許多英語教師已經存在職業倦怠,缺乏充足的精力謀求專業發展;

2)ESP 課程地位不高,教師發展外部支持條件缺失。

3)ESP課堂沉悶,教師缺乏充足的反饋;

4)ESP理論及實踐成果匱乏,ESP 教師發展缺乏可參照的成功經驗。

內部問題:

1)內部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 ESP 教師的發展:

2)部分 ESP 教師存在很嚴重的職業倦怠

3)教師原有思維定式的阻礙

4)部分教師毅力不足,ESP 教師發展半途而廢。

3.4 解決對策

3.4.1 激發教師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教師覺悟

束定芳(2008)把學習者的動機分為工具性和融合性動機。簡單地說,為了獲得某種利益而去學習的是為工具性動機,而出于對學習的真正熱愛而學習的是為融合性動機。大英教師在轉型為ESP專業教師的過程中必定困難重重,知難而退者,半途而廢者并不鮮見,要想在ESP教學及研究方面有所造詣,教師本身一定要端正態度,重視ESP,激發自身對ESP的熱愛,這是做好ESP的先決條件。

3.4.2建立學習型組織,為 ESP 教師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促進環境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知識的組織,同時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這是由美國學者彼得?圣吉率先提出的管理概念。學習型組織的五大要素,即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改變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統思考,對ESP的學習非常有幫助,教師的發展不僅是一個個體過程,更是一個團體過程,尤其是對于ESP這塊“硬骨頭”而言,大英教師更應該通過學習型組織這一模式相互學習,相互激勵,集體反思,共同進步。

3.4.3以校本行動為 ESP 教師發展的主要手段

校本行動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基本理念來看,校本行動研究與校本培訓、校本課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體現了“基于學校、通過學校、為了學校”的主要思想,通過校本行動ESP教師更深入地了解本校ESP教學及研究,如學生的需求、教師的專業能力、ESP教學大綱、教材的編寫與更新。然后通過學校內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行為的調整和改變,來實現和達成問題的逐步解決,這樣便能最終實現學校的ESP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特定目標,促進本校ESP教育的持續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3.4.4 多渠道促進大英教師向ESP教師的轉變

鑒于目前國內ESP教學地位不高、教學體系混亂以及相關研究膚淺的現狀,有志從事ESP教育研究的英語教師更是不能自暴自棄,而是要尋求多種資源和途徑促進自我在ESP方面的發展,如訪問學習其他高校的ESP教學、組織和管理經驗、積極主動的學習專業知識、與專業課教師合作教學、充分利用圖書館及網絡資源、多與其他 ESP 教師進行交流等等,

四、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為ESP專業教師不僅是教師個人專業知識和自我的提升,而且從長遠角度來看也是必經之路,可以視為大學英語改革的前景。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師在轉變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內外部問題具有代表性,而提出的相應解決之對策目前尚屬理論階段,還未付諸實踐,期望將來有相關領域之學者進行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束定芳.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蔡基剛.關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04):306-308.

3)蔡基剛,廖雷朝.ELE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135):20-25

4)陳明偉.我國大學教師教學發展的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1.

5)鄧俊.高校ESP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6.

篇(6)

關鍵詞:高等院校;二級學院辦公室;管理效能;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6-0095-02

高校二級學院承擔著教學、科研、學生管理、教輔工作、行政管理等各項任務,“兩級管理、以院為主”的學院制管理模式被高校普遍采納。學院辦公室作為學院工作順暢有序運行的關鍵環節,其職能與承載的任務大大增加,在高校整個結構體制中也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因此,把握影響辦公室工作效力的因素,抓住提升辦公室工作效力的關鍵點,對提升管理運行水平,提高工作效能,發揮二級學院辦公室的作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影響辦公室工作效力的因素

1.日常工作繁瑣,職能慣性錯位。辦公室是學院正常運轉的基礎,具有參謀、助手、協調、督辦以及服務等多種職能,是學院正常運轉的基礎。但辦公室人員緊缺,一人多崗,既要參與領導班子對重大問題的討論決策,又要組織管理日常事務,還要搞好協調與服務,工作內容點多、面廣,日常往往因停留在繁雜的事務中,而忽略了其它職能,出現日常事務性工作職能與發揮參謀助手、協調督辦等職能慣性錯位。

2.管理職能弱化,無法參與核心工作。辦公室工作“細、繁、雜、忙”,隨著教學、科研工作地位的不斷強化,行政管理作為輔工作逐漸被弱化降低。辦公室往往淪為辦事機構,處于從屬地位,工作人員以被動服務為主,無法參與到教學、科研等核心工作中。

3.規章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辦公室管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或者制度體系沒有及時修訂,不能適應學院發展的需要等問題。在工作任務不明確,管理產生混亂、無序的情況下,往往有章難循。加之多方因素影響,制度的執行往往難以落到實處,甚至是根本無法執行,制度不過一張白紙、幾行文字,其效力全靠人為賦予。

4.理論研究不夠,個人發展緩慢。辦公室綜合要求高,事務性工作多,長期處于應對狀態而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技術理論研究,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少,職稱評聘難,無論文、無課題,工資待遇上不去,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辦公室工作人員逐漸對待工作形成消極情緒,存在著干多干少一個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錯誤想法,其積極性、主動性難以得到充分調動。

二、抓住提升辦公室工作效力的關鍵點

1.積極爭取,確立權威地位。積極爭取學院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從“軟”、“硬”兩方面確立辦公室工作的權威地位,為提升辦公室管理效能提供組織保證。“硬”是指通過“文件”、“會議”、“通知”及“督辦”的有形的介質去實施權威性和影響,“軟”是指通過能力、辦事效率、氛圍等無形介質去實施權威性和影響。

2.科學管理,轉變工作職能。由事務工作向政務工作轉變,抓全局、謀大事,對關鍵性問題增強敏感性和預見力,緊跟領導的思維節奏及決策進程,未雨綢繆、提前思考,積極謀劃,既要是處理日常事務工作的能手,又要是善于出點子的高參,充分發揮參謀、助手的作用,由被動服務向主動參與轉變。化被動為主動,在被動工作中加強主動服務。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第一,增強辦公室工作管理的科學性、計劃性和預見性。對日常周期性工作,事先做好計劃安排,把工作做在前面;對突發性任務,要研究、思考在前,盡量做到有預見和準備,減少盲目性,避免措手不及;第二,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和能動性,對各項工作,主動督辦、主動反饋、主動落實,妥善處理各種工作關系和公共關系,上傳下達,確保黨政各項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

3.分工明確,制度規范管理。明確工作內容,確定崗位職責,制定工作計劃,以嚴謹、流程化的工作行為為保證,規范辦公室人員的工作程序,明確操作流程和規范要求,加強分工與合作,做到忙而有序、有條不紊。準確定位,保證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激勵機制和執行力有效結合的制度化、規范化的辦公室管理體系,形成公平競爭的良性循環。

4.簡潔高效,強化信息化管理。當前是講究時效的時代,時間精度越來越高,工作效率也越來越好,因此,應轉變傳統觀念,運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與手段進行分析應對。利用校園網絡,大力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強化信息化管理,既提高了信息傳輸的速度與工作效率,減少事務性工作環節,又節約經濟、時間與人工等成本,真正體現辦公室工作的方便、快捷、高效。

5.創新服務,推進工作求新求變。照章辦事、奉命撰文、埋頭悶干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創新思維、開闊視野,創新方法、注重細節,創新服務、高效運轉;建立信息靈敏、反映快捷、優質高效的辦公機制;顧全局、謀大事、當高參,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全方位、多角度地審視思考新問題,拓展思路,改變單純奉命行事的方法,做到務實、踏實、落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時效性,實現工作上的突破。

6.提升綜合素質,促進管理隊伍專業化。強化責任意識、增強學習意識,從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促進學習、學習提高工作,努力超越事務性工作,從反復中探尋規律,從繁瑣中總結經驗,以全面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突發事件應變能力以及高效運轉能力,促進管理隊伍專業化。

7.營造和諧團隊氛圍,塑造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只有和諧才能發展,只有和諧才能進步,只有和諧才能實現終極突破;營造“快樂工作”氛圍,建立融洽、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建設充滿活力朝氣、健康向上、高素質的、團結的隊伍!不斷增強績效考核激勵性,增強教職員工發展內動力、事業成就感和歸宿感,是加強二級學院辦公室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是高校二級學院謀生存求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品牌、凝練特色的必由之路。辦公室作為中樞部門,對學院的管理、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辦公室管理工作效能,是促進學院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高效化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榮華,危煜祥.新時期提升高校辦公室工作水平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2]王慧珍.淺談如何提高獨立學院辦公室工作的質量和效率[J].當代教育論壇,2011,5.

[3]吳水愛.淺析高校辦公室的管理創新[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2:44-46.

篇(7)

關鍵詞:成人教育; 社會本原; 歷史使命; 終身教育

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類對生產知識、勞動知識的傳承和發揚,這種知識的傳承與發揚是需要通過教育開展的。成人教育作為人類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具有成人性、多元性、技能性等方面的特征,是傳承人類生產、勞動知識的最好載體。成人教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承擔人類生產、勞動知識傳承的任務,促進人類社會的延續性。在新的時代,在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下,應該繼續保持其社會本原,承擔其應有的歷史使命。

一、成人教育應有的社會本原

成人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生產、勞動知識的傳承和更新的載體,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人類社會主要的教育形態之一。

(一)人類生命價值延續的需要

可以說,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教育活動就已經存在,其伴隨人類的生存、繁衍的全過程。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教育承載社會成員生命價值延續的社會責任。從社會發展史上看,人類社會的每次進步,與教育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從原始社會中最簡單的工具制作,到今天復雜勞動的實現,人類積累的這些經驗和技術,包括人類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無不體現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滲透教育對生命價值延續的追求。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物質生產資料,物質生產資料的產生,是以教育為基礎的。教育促進生活經驗、知識技能、生活規范的延續和發揚。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乃是人類生命價值的延續,只有人類生命價值延續,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繼續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成人教育發揮重要的作用。國外的成人教育理論認為,成人教育是完成兒童時期教育之后的連續教育和學習階段的統稱,其對應概念是兒童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在正規和不正規教育體系中,為 15 周歲以上的人的利益和生存設計的教育,即為成人教育。通過對這些理論的分析可知,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始于生命,成人教育承擔人類實踐過程中的生命價值的延續,承擔貫穿于人一生之中的教育全程[1]。

(二)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當成人教育在推動社會成員個體生命價值延續的時候,每個社會成員皆要投入到社會的生產生活中。在具體的生產生活中,社會個體成員會交流相應的勞動技能和生產生活知識,這種交流需要成人教育的支持,在成人教育學習過程中,會彼此提升各自的能力,進而從整體上拓寬人類生存的空間。人類需要生存發展,必須注重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而勞動則是這些生產的保障。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表明,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包括教育人類如何使用和設計工具,如何總結和提升生產技能。從這種意義上看,教育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繁榮進步的保障。有學者認為,成人教育是為社會中的成人提供有目的而系統化的教育活動,這個概念深刻地揭示成人教育在人類生存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成人在生存發展中接受知識的更新和勞動能力的提升,對人類生存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過來,社會生產實踐的發展也為成人接受教育提供相應的經驗,從而保證成人教育對社會實踐的促進[2]。成人教育的教育領域極為廣泛,可以為成人的發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提供不斷的知識和經驗的更新,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助推器,通過知識傳承,提升人類的生存質量。

(三)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

教育活動不僅促進人個體生命價值的延續,還拓寬社會成員個體的生存空間,提升每個個體的生存能力。除此之外,社會的進步需要教育的支持,需要教育來進行知識的傳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無論是生產方式的變革,還是生活習俗的沉淀,甚至是的傳播、文明藝術的延續,以及社會制度和規范的更新,均離不開教育的參與。教育使得人類擺脫愚昧,走向文明,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在此過程中,成人教育是促進社會個體知識和技能提升的重要形式。在終身教育理念下,人類的全面發展是成人教育的主要職責。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使人能夠更好地參與到經濟社會、文化活動中,從而為個體專業知識、職業技能提升創造條件。個體的全面發展帶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最終促進人類的繁榮。

二、新時代成人教育社會本原之惑

成人教育對社會成員個體素質、能力、知識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也反過來提升成人教育的地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成人教育的本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遇到各種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生命關愛教育逐漸弱化

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發展,人類社會的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從 20 世紀中葉以來,對人的職業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已經成為成人教育的主導形式,成人教育得到快速的發展。人們不僅關注成人教育的現象,還在思考成人教育的未來出路。這些努力推動成人教育實踐的發展。當然,以職業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為主導的成人教育活動,旨在提升人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進而推動社會發展與變革。從某種意義上看,這種過于對技能、能力的培養,忽視對人生命價值的關懷,忽視對人尊嚴的關注[3]。關注社會個體的生命價值本就是成人教育的本原之一,在強調人參與社會實踐和發展過程中,喚醒人們對生命的渴望與尊重。但過度執著于勞動技能、職業能力培訓的成人教育,顯然違背其本原使命,對生命關愛教育有所弱化。

(二)生存能力教育日漸衰退

進入新世紀以來,成人教育的形式、內容日漸豐富,從職前培訓、職中教育,再到業務提升、職業晉升,成人教育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見,成人教育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既為社會進步、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支持,也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成人教育在提升社會個體角色地位的同時,也提升個人修養。但是,在提升社會個體適應社會能力的同時,也逐漸出現一些問題,即成人教育逐漸將社會個體成員教育變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工具或簡單的操作機器,每個個體在相對割裂的環境中發展,將人類社會的整體變成一個個互不聯系的個體,也許個體能力逐漸提升,但是團隊合作的意識正在變得模糊。團隊合作意識的模糊,顯然不利于個體之間的交流,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個體的生存能力。

(三)社會進步教育走向功利

我國成人教育的宗旨是,通過成人教育的發展來提升勞動者的素質,提升經濟社會的發展效益,從而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成人教育發展對社會進步有直接推動作用,在保證個體價值實現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通過成人教育的發展,可以將每個社會個體培養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從世界各國成人教育發展繁榮的實踐中可以看到,成人教育的發展確實提升社會各個階層的素養和能力。但成人教育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功利的做法。特別是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忽略成人教育對個體生命、身體甚至是人格的關注,將人的培養變成技能的培養,使得教育者與學習者之間缺乏情感交流。這種功利性的做法,實際上是對社會個體的人的情感和尊嚴的漠視,不利于成人教育可持續發展。

三、終身教育體系下成人教育的歷史使命

隨著終身教育體系、理念的建立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既給成人教育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給成人教育的責任和使命帶來全新的要求。鑒于成人教育應有的社會本原及面臨的困惑,成人教育應該積極改革,拓寬自身的發展空間,豐富自身的教育形式和內容,在終身教育體系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加強社會個體生命價值的教育力度

21 世紀,成人教育以其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多元化的形式,正在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級各類社會成人教育機構正在不斷拓展其教育內容和形式,逐步提升成人教育對促進人終身發展的作用與效果。在這些內容多樣和形式多元的成人教育發展模式中,其應該首要關注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生命價值教育,強調生命教育的核心意義,這是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下發展的應有使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對于每個社會個體是極為重要的,是每個社會個體對自身存在的應有關注和認知,更是社會個體成員延續其社會價值的基礎。故此,在終身教育體系下,成人教育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堅持其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和認知,將生命價值教育作為主導方向之一,強化在教學過程中對生命價值的內核和人生意義的理解。在強化生命價值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將成人教育能夠促進社會成員發展的影響力持續推進,保持成人教育的活力。

(二)強化社會個體生存技能的培養力度

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理念下要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發展的立交橋。社會各級各類成人教育機構在具體發展中,必須將社會個體成員所需的生存技能作為其首要任務,同時也應該將實現社會個體成員的素質提升和技能進步作為成人教育發展的基本導向。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發展,成人教育對社會個體生存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成人教育關于技能教育的界限,其是一種綜合化的生存技能模式教育,不僅強化社會成員完成其工作崗位的操作技能,還能延伸該項技能的社會適應性。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下要持續地提供知識更新及信息綜合,積極培養社會個體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更要提升其生存技能對社會、崗位的適應能力。因此,成人教育在新的時期要不斷調整自我發展方向,調整其對社會發展的適應能力,將社會個體成員生存技能培養作為主導任務加以推進。

(三)增加成人教育對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度

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是要求將社會所有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機構進行有機的結合和統一,形成一個隨時隨地可以向學習者提供學習的機會。這種一體化的教育模式,既保障社會的發展與教育活動、機構的同步和協調,也為社會進步發展不斷提供各種持續的終身學習機會和學習的載體。終身教育這種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和教育形式,可以保證社會發展能夠持續地交流和溝通。成人教育在我國興起之際主要是針對各類人員開展學歷補充、補償教育活動,幫助社會個體成員獲得繼續學習而提升學歷的機會。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成人教育為社會培養大量的人才,既彌補社會成員在教育發展中的各種缺憾,也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進入21世紀之后,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個體提供更多追求高質量生活水準的機會,社會個體不僅需要在工作崗位上獲得成就和滿足感,還需要在社會交往、社會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4]。這些新的要求為成人教育的發展提供新的挑戰和機遇,成人教育需要擔負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更多地促進社會進步的任務。因此,成人教育必須加大其改革力度,在堅持對社會個體成員生命價值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的基礎上,為社會個體成員提供增強幸福感和歸屬感的教育,持續推進社會成員個體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全面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四)加大對社會個體發展的助推力度

成人教育不僅為社會機構、組織培育人力資源,還為社會進步發展提供動力。在終身教育體系下,社會個體的發展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發展的,成人教育應該成為社會個體發展的助推器。從歷史上看,人類社會的每次進步和發展是社會個體發展綜合推動的結果。進入21 世紀之后,知識經濟、社會信息化更是將社會個體與社會整體發展持續地聯系起來。成人教育在這個進程中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和任務,可以承擔更多的使命,成為社會個體發展進步的助推力量。當前,社會科技進步、生產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變革頻繁,區域間、領域間對人才的需求逐漸多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個體的職業流動性和社會流動性會持續加強,個體的職業更換頻率會持續增加,社會職業崗位的更新程度也會加劇,技術含量較低的初級勞動和高科技領域的人才結構矛盾也會持續加大[5]。這些均成為成人教育發展的動力,為成人教育發展提供機遇。因此,成人教育需要不斷地升級和更新,成人教育應該不斷拓展其辦學方向,在緩解人才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矛盾的過程中,通過創新辦學模式,為社會個體的職業發展和流動創造更多的知識、信息、技能支持,當然也需要為社會成員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的幫助,從而為實現社會個體的全面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吉 ?.淺論生命教育視閾中的成人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 3) : 116-117.

[2]程 琳.我國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困境與成人教育[J].當代繼續教育,2011( 3) : 50-52.

[3]季愛君.回歸生命存在本身———我國成人教育價值取向的哲學審思[D].曲阜: 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聶淑紅. MOOC 時代成人教育的機遇、挑戰與發展策略[J].職教通訊,2015( 4) : 38-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一区二区大豆行情|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app|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中国人与黑人牲交free欧美| 侵犯人妻教师波多野吉衣|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影音先锋人妻啪啪av资源网站|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女厕蹲下个个β嘘嘘嘘|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是什么心态| 久久国产avjust麻豆|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h漫全彩纯肉无码网站|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