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2: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貿市場監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物流;配送模式;農產品配送;流通方式
雖然我國的工業物流具有成熟的產業規模和理論實踐,相對來說農產品物流配送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探究并剖析開封地區當前的農產品物資流動運送形式,可以很好的降低物資流動費用,并合理處理好民眾的具體問題,使人民的收益得到顯著提升。本文將以開封地區為例子,對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進行具體研究。
一、開封地區農產品物流配送的基本現狀
開封地區不僅是黃河中下游平原的重要商埠,還是全國優質農產品高產區,其生豬、鮮果尤為出名。同時也是全國國道、高速公路與鐵路交會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在鐵路運輸網中開封地區的貨運編組站為全國前三,是貨物中轉中心和鐵路交通樞紐。開封地區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發展,具備堅實的基礎建立一個輻射全國、聯通海外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不過開封地區目前的物流配送體系仍然滿足不了現如今的農產品流通的需要。[1]物流企業大都屬于“粗放型”發展,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建設發展速度較慢,普遍存在“大而全” 、“小而全”的情況,操作專業化程度并不高。政府對于以上所述的問題特意擬定了《開封市農村物流配送發展規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速城市與鄉村結合,加快建設和健全當地農產品物資流動運送系統,為“三農” 服務,降低農產品的流動方面借此希望減少費用,使經濟得到發展,提出了具體的配套措施。
二、開封地區農產品物流配送主要問題
2.1 滿足農產品物流配送的商品品種少
開封地域盡管有很富饒的農產品,但是卻僅有為數較少的幾個優良品種,如生豬、鮮果等,能夠符合市場要求,并且產品數量不多。至于其它的,如蔬菜、乳品、茶葉、大米、水產品等,均有外地供應。總體看來開封本地區的農產品不論是品種還是質量都還不能滿足城鎮市場的各種各樣的需求,在這個多元化的市場中不能自由發展。
2.2 批發網點不能滿足組織配送的需求
小規模、多數量是開封地域的農貿市場特征,而且還缺少合理的現代監管措施和監督管理手段用于處理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如衛生、防疫等問題。只有少數的農貿商家服務性能較好,而且安裝了充足的倉庫儲藏設備,其它的農貿市場倉庫儲藏設備較差,沒有市場監管機構安排農產品的統一配給和輸送等有保障有效率的措施。[2]
2.3農產品配送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
即使物流的管理較專業,但是在倉庫的儲存階段,甚至是貨物的裝卸、分類、配送、管理等階段,都還由人工進行操作,沒有配備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機械設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農產品仍是統一采購。在農產品的配送階段,同樣是缺少相應的高度信息化設備,例如條形碼的普及程度還處在較低階段,主要以相關物流人員的手工操作為主,客戶無法實時并且有效地了解農產品的物流信息,同樣也無法及時查到農產品的物流狀態,進而降低了農產品的物流速度與調度效率,在復雜多變的市場里很難生存下來。
2.4流通主體沒有實施配送的實力
目前除了大量的個體經營者,只有幾個大型農產品工商企業從事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行業。由于個體經營者缺乏組織、規模較小,在空間上將物流配送及零售、批發貿易混為一體,情況十分混亂。總體看來開封市還缺乏組織和實施農產品配送的基礎和實力,政府需要推行 “雙十”計劃或農業產業化等項目來帶動和扶持開封地區農產品物流配送的發展。
三、基于開封地區農村物流配送發展問題的解決措施
3.1改造農產品的流通渠道,增加配送商品的品種
我們將產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經歷的通道稱為產品的流通渠道,這個渠道是否合理將對買賣雙方的成本和產品流通的效率造成直接影響。農產品流通的傳統模式為: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消費者。這種模式采取的仍是一買一賣,有一件送一件,不僅使運力得到充分利用,還使送貨成本額外增加,不能給買賣雙方創造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容易使供過于求或供不應求的狀況發生,供需雙方的需求都得不到很好的滿足。如果將物流配送的概念加入到農產品的流通渠道中,將非常容易的解決上述問題。[3]即:生產基地—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菜市場(食堂、超市、酒店)—消費者。這種模式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采購、加工、運輸、配送農產品。配送中心現場采購生產基地或者分散農戶生產點的農產品,再將農產品運輸到公司進行篩選、分級、分揀、分割、包裝、倉儲、深加工、配貨,最后將農產品配送到超市、便利店等需求點進行銷售。
3.2建設有影響力的物流配送體系
針對物流配送方面出現的問題,開封市應加強農產品的物流中心的建設,加強完善市場所需的設施建設與物流配送體系,如農產品保鮮與配送中心、農產品保管設施、農產品加工與冷風冷藏設施以及農產品配送設施等。利用這一物流中心的高效農產品配送體系引來各類大型超市或批發商與之合作發展;另一方面,針對重慶市的具體市場情況,建立幾個有針對性的農產品物流中心,以此來促進市場的良好發展。例如觀農貿物流中心的建立,以農副市場的需求信息為基礎,利用重慶農產品在資源、市場、物流三方面的優勢,有效促進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開發以及物流兩方面發展;根據物流中心所具有的優勢建設生產基地、配送中心以及物流配送質檢中心等設施,針對源頭采取措施,提高由物流中心供給消費者的農產品的比例,在整個系統中全程監管其質量,為開封農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
3.3完善物流信息體系,提高自動化、信息化程度
如今我們已是被現代化的信息所包圍,進入了一個全新的IT時代。但是對于農業來說,農民獲取市場供求方面的信息的渠道十分單一,信息存在較為嚴重的滯后、失真現象,無法跟上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信息總是不對稱。[4]由于有效信息的缺失,使得農產品的物流存在很嚴重的盲目性,流程也缺乏科學性,一旦出現“牛鞭效應”,就會使庫存量迅速增加,而易腐爛的保鮮期不長的農產品就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也是對農民經濟利益的傷害。
因此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完善物流信息體系,建立農產品的信息平臺與物流信息平臺、供銷網站、農產品物流信息咨詢平臺,同時有必要完善農產品的信息與網上交易,從基地到加工,再到物流配送至市場三部分的一整套系統,以及基地信息平臺的終端設備與電子理貨設施,由此使人們對市場行情有一個宏觀的了解,能及時獲取市場價格的變化信息,同時也對電子商務在農產品物流方面的應用也有積極促進的意義。
3.4將強利用現代化物流設備技術,提升配送技術與裝備的綜合水平
針對現階段所有的物流設備技術,我們的設備仍處于較為落后的形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包裝不夠精美,優良品牌數量缺少,農產品物流覆蓋面較窄。其中農產品品牌以及包裝的產品主要是糧油等大宗類初級加工農產品,然而能夠進入市場的還是散裝產品比較多,這樣農產品物流環節的利潤并不是在加工增值方面,而是主要來源于市場之間的差價。因此,更新物流設施裝備,創立自己的品牌、重視農產品的包裝是農產品物流的必然發展趨勢,利用這些優勢來爭取農產品本身以外的利潤,進而提升農民自身的經濟利益。[5]
另外,加強對實用的配送技術與設施裝備的研究與開發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畜禽水產品貯運與保鮮技術、深加工技術及設備、農產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大型農用運輸車等。另一方面,加強與其他市區農業物流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在物流與配送技術以及管理方面的質量。同時引進他們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理念,實現自身農產品現代化物流體系的進一步機械化、自動化與計算機化。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針對農產品物流的研究也逐漸加深,農產品加工企業漸漸興起,農產品物流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論文主要探討了改善開封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的三個主要目標:第一,實現農產品的本身價值與使用價值;第二,使農產品在物流中能夠增值,獲得其本身以外的利潤;第三,減低農產品的生產以及其流通成本,由此提高農業生產方面的整體經濟收益。本論文只是淺要探索研究,期待與更多對農產品物流方面感興趣的專業學者共同探索。希望通過研究探討可以有助于開封地區的農產品物流運輸的發展。(作者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向明,錢建平,楊信廷等.農產品物流配送過程信息技術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8):323-327
[2]錢廷仙.農產品銷地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優化探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0,(4):71-74
[3]何忠偉,桂琳,劉芳等.北京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業的發展趨勢與質量安全[J].北京社會科學,2010,(4):43-47
[4]邱榮祖,鐘聰兒,修曉虎等.基于GIS和禁忌搜索集成技術的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41(10):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