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投資理財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學生姓名: 趙靜 學號: 0762151147
分 院: 經濟管理分院 班級: 經濟學0703班
指導教師:張代軍、鄭秀田 職稱: 教授、助教
填表日期: 2011 年 01 月 22 日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教學部制
一、畢業論文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選題的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余錢該怎么利用逐漸成為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只是單一地將錢放入銀行儲蓄只會使錢越來越少,只有合理安排理財投資才能分散風險,使余錢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的投資理財的隊伍中來。但不同的地區由于社會經濟環境的不同而使居民理財結構各異,不同的人們由于文化程度和社會經歷的不同對理財的認識也有所不同。如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人們的理財意識普遍較強,而且理財的結構多樣化,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理財結構則較為單一,理財意識強的居民占少數。
衢州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投資理財熱也隨之而來。有的居民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而投資,有的居民為了從投資中獲取更大的利益而投資,有的居民為了滿足心理的需求而投資,更有的居民是被游說去投資的。總之,每個人的投資理財意識各不相同,但是整個地區人們的整體投資理財意識的強弱卻直接影響著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理財的渠道有很多,包括股票、保險、債券、房地產、儲蓄等,不同的理財產品的效益和風險程度都不同,但是,真正對這些理財渠道充分了解的人占少數,許多人都是盲目的投資,這不僅不會帶來效益,反而會造成損失。因此,及時得了解人們的理財意識情況,并合理地提出意見和建議,能使人們更合理地支配余錢,做理財能手。
選題的意義
首先,通過了解居民理財意識的情況,可以分析投資理財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現在,市場流行著很多種投資理財的產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愿意進行投資的。通過對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的調查可以得知人們對這些產品是否了解,并通過這種調查方式間接的使他們了解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其次,通過分析數據,例舉出幾種較受到人們青睞的理財產品。結合市場的特征和其他地區的情況提出關于投資這些產品的意見和建議。這能使人們對理財產品有更多更好的了解,提高他們的理財意識。
再次,通過調查分析影響理財意識的因素,提高人們的理財意識。文化程度、社會經驗、社交環境等都是影響理財意識的因素。
最后,調查得出的結論可以為衢州地區投資類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信息,間接促進其發展。
二、畢業論文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含論文提綱)
研究目標:
本文的研究目標是了解衢州地區的個人投資理財結構如何,衢州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狀況,以及根據其影響因素給出相應的建議。
主要內容:
通過問卷的設計、發放和統計研究以下三個主要內容:衢州居民的余錢配置情況;衢州居民的理財意識情況;對衢州市居民理財意識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提綱
一、問題的提出
介紹衢州地區現階段的基本經濟狀況及居民的消費情況等來引出居民的投資理財的話題。
二、衢州市居民的余錢配置現狀。
根據調查報告的情況,分成幾種不同的情況進行歸納。
三、衢州市居民的理財意識分析。(將理財意識分塊說明情況,先總的說明再分塊分析)
(一)從理財意識強且對理財的基本知識了解的。
(二)從理財意識強可對理財的基本知識不了解,麻木投資的。
(三)從理財意識不強的,只會守著錢的。
四、衢州市居民理財意識的影響因素分析
(1)先說明因素有哪些,并做圖標分析
(2)將關鍵的幾個因素單獨做詳細的分析。
五、結論與建議
三、畢業論文擬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
采取的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種調查手段。通過向調查者發出簡明扼要的征詢單(表),請示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間接獲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種方法。
2、談話法:通過與對象面對面的談話,口頭信息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對象心理狀態的方法。
采用的分析手段:
1、定性分析法:一種探索性調研方法。目的是對問題定位或啟動提供比較深層的理解和認識,或利用定性分析來定義問題或尋找處理問題的途徑。
2、定量分析法:在對問卷進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對問卷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對問卷數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問卷的定量分析根據分析方法的難易程度可分為定量分析和復雜定量分析。
技術路線:
四、中外文參考文獻目錄(理工科專業應在10篇以上,文科類專業應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2篇。)
[1] 胡安生,蔣勇生. 寧波居民金融意識及儲蓄狀況調查分析[J]. 寧波經濟,1997,(4)
[2] 歐陽錢琳,馮如,李雯頎,張文昊. 大學生投資理財市場分析[J]. 財稅金融,2010,03(下)
[3] 安娜. 當代中國家庭理財意識漸濃[J]. 中國經濟導報,1999,01,01
[4] 宋芳. 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 現代金融,2010(2)
[5] 李睿. 家庭理財和國內投資渠道分析[J]. 考試周刊,2010(28)
[6] 聶廣海. 建立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J]. 現代經濟信息,2010
[7] 劉東明. 淺析理財目標中的文化因素[J]. 商業研究,2010(10)
[8] 徐英. 試析通貨膨脹對個人理財的影響[J]. 新疆財經,2009(5)
[9] 張曉波. 影響理財的非智力因素[J]. 理財之道,2003,12
[10] 陸海燕. 影響我國城鎮居民個人理財需求的因素[J]. 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1)
[11] 高太平. 個人投資理財的十大誤區[J]. 會計之友,2010(5)
[12] 催至偉. 通脹壓力下家庭投資理財的策略分析[J]. 經濟研究,2010(7)
[13] 丁致清. 創新理財觀念須強化“五個意識”[J]. 農村財政與財務,2004(2)
五、研究的整體方案與工作進度安排(內容、步驟、時間)
調查的實施和時間的安排:
(1)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1月25日,問卷的發放及回收,同時進行論文研究的背景論述。
(2)2011年01月26日—2011年01月30日,將收回的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并做適當的分析,并同時查閱相關文獻,進行理論分析。
(3)2011年02月07日—2011年02月20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衢州居民的余錢配置情況。
(4)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3月01日,衢州居民的理財意識情況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完成初稿。
(5)2011年3月-2011年04月,修改,并最終上交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點及創新點
1、雖然研究的方法陳舊,但是研究的目標新穎。目前,對理財意識的研究還很少,以其作為調查目標進行問卷調查的更少。
2、調查分析時,主要以圖表和數據分析的形式進行闡述,是切實的分析,分析的內容具有現實的意義。
3、根據調查分析,對衢州居民的投資理財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理財意識,間接促進衢州經濟的發展。
七、指導教師審核意見: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各種各樣金融產品的出現,如何通過理財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是當前的熱門話題,選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文章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衢州地區的居民進行相關問題的調研,以了解該地區居民的理財情況和理財意識,方法適當,具備可操作性。文章的內容安排以及進度安排較為合理。同意開題。
論文關鍵詞:投入產出模型,協整檢驗產出彈性
一、引言
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特殊行企業,客觀上也存在著生產函數。于規模收益究竟是遞增還是遞減以及生產要素的產出彈性等問題,直接關系到該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狀態以及企業決策的制定。通過對其生產函數的深入研究,可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國內學者在保險領域已做了大量研究。袁金芳(2006)認為包括保險業在內的我國金融中介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提高儲蓄率和資本形成率兩條途徑來實現的,而資本的產出率并未相應提高。田瑞波(2005)認為中國保險業發展屬于經濟帶動型,雖然其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內在關系,但保險業增長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業不顯著。呂秀萍(2007)運用DEA方法研究表明,中國保險業的規模效率基本保持較佳水平,而技術效率水平較低且呈現下降趨勢。趙旭(2007)認為,從構成上看,存在著保險業技術進步和效率損失并存的格局。上述文獻僅在保險行業增長、保險行業效率方面開展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并沒有擬合保險企業生產函數,做進一步的討論。本文目的是用企業的原始數據創新的擬合出的投入產出模型,對其生產函數進行深入的研究,加以獲得更多結論。
中國平安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畢業論文ppt,融證券、信托、銀行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高效的金融服務集團,于2009年躋身于世界500強行列。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人壽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三大產險公司。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7,54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856.96億元,公司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共為超過4,000萬名個人客戶及約200萬名公司客戶提供了保險保障、投資理財等各項金融服務。基于此,本文選取中國平安集團作為保險企業的典型樣本,以1996 -2008的時間序列數據為研究對象,定量分析其生產函數的形式及構成,定性分析得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模型的設定
企業進行生產的過程就是從投入生產要素到生產出產品的過程。生產要素一般包括諸如勞動力、設備、原材料、機器廠房及技術等。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和產品的產出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生產函數來表示核心期刊。生產函數表示在一定的時期內,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假定,,…表示生產過程中所需要投入的n種要素,Y表示產出,則生產函數的一般表達式為:
研究企業的生產函數,如果能夠詳盡地分析出企業投入要素與產出的關系當然最好不過,但這往往比較復雜。通常的處理辦法就是將眾多的投入要素分成兩類:勞動力投入(L)和資本投入(K),因此得到簡單的生產函數為:
1928 年美國經濟學家、數學家柯布(Charles W. Cobo)和道格拉斯(Paul Howard Douglas)在繼承與發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將產出和投入的關系簡化為以下C-D生產函數:
(模型一)
模型一為經典的C-D生產函數模型。其中,A是無法觀測的技術因素,和分別代表了產量對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的彈性。對C-D生產函數取對數得到下式:
(模型二)
全對數線性模型除估計方法的便利之外,其明顯的優勢在于:它可以直接通過變量的系數得出產出彈性并進一步估計出規模收益。
本文采用模型二,并以中國平安集團的數據為例畢業論文ppt,對保險企業的投入產出進行研究。
三、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
對模型中所涉及到的產出、資本和勞動力三個變量,分別采取中國平安集團的保險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和職工人數指標作為衡量。保險業務收入是反應保險企業產出的重要指標,這里用該指標作為產出Y的替代;選取各年度的固定資產作為資本存量K的替代;各年度職工人數(不包括保險人等業務人員)作為勞動力L的替代。
本文采用年度數據,樣本區間為1996―2008年。本文所涉及的數據均來自各年度《中國保險年鑒》,保險業務收入已經用GDP平減指數平減,固定資產已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平減,均剔除了價格影響。表1是平安集團1996年―2008年各指標的相關數據。
表1 平安集團保險業務收入、固定資產、職工人數
年 份
保險業務收入(百萬)
固定資產(百萬)
職工人數(人)
1996
10504.40
1483.37
13839
1997
15915.60
3180.46
23966
1998
17659.89
4277.55
10082
1999
22309.48
4342.47
14523
2000
26832.16
4372.15
20390
2001
46318.60
4507.21
26256
2002
62908.06
5318.59
34440
2003
66125.82
5511.00
35999
2004
63902.82
5316.68
39564
2005
73086.21
6061.41
43090
2006
86209.00
7269.08
52229
2007
97766.39
7711.66
70849
2008
128039.08
【關鍵詞】 金融學專業 實踐教學 教學規范 人才培養創新
金融學是一門集理論、實務、技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設施建設,建立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已成為當前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決定其能否真正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
根據教育部提出的“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方針,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進一步分解和細化,本科教育將更多地強調基礎理論和應用性,并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那么,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如何改革以適應這一要求,是一個值得探討和交流的課題。
一、規范和創新實踐教學對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意義
1、規范性是保證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
實踐環節突出學生自主,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特點,要實現完全規范性是有難度的。實踐環節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涵蓋課程內的實驗及應用型環節、專業性技能訓練環節、綜合性實習環節等多個層次,涉及到前期統籌規劃、過程管理與執行、后期考核評價等方面,包括學生實踐能力和教師實踐指導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必須以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為核心,構建規范的課程體系、管理體系和執行體系。建設好一個規范的系統工程,對于金融學專業教學效果的提高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創新性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動力源泉
金融實踐日新月異的變化對金融從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高等金融教育提高金融人才素質。90年代至今,金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并不斷完善,培訓學生掌握必備金融知識、獲取金融從業資格是實踐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在此基礎上,適應信息化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模式和業務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創新教學思路、內容和手段,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更好地促進其成長成才,是人才培養更深遠的目標。實踐教學是將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及專業素養提升有機結合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創新與金融業的革新及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對于提高金融專業教學質量、實現“基本理論和技能+從業資格+綜合素養”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規范實踐教學的主要方面
通常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內實驗和課外集中實訓實習兩個部分,分別有相應的教學管理要求,但是在內容體系、管理和執行上都需要加強規范建設。
1、創建多類型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課程實驗(上機)旨在訓練學生在業務流程操作、觀察和分析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完成實驗報告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作風,是加強學生對證券投資、商業銀行、保險等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重要手段。教學必須明確各個課程的具體目標,理清各個實踐項目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保證體系內各環節之間的連續性、系統性、相互協調性和銜接性。例如投資理財課程實驗與專業技能訓練中的理財規劃設計都是與理財相關的實踐環節,但是前者注重于對理論的驗證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后者側重于信息處理、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增強。
集中性實踐教學由“基本素質和技能培養、專業知識運用與實踐操作、專業綜合設計、職業適應與創新”的遞進式教學體系組成。低年級階段,通過認識實習、財務會計等基礎實訓培養學生基本的專業技能;中期由專業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核心課程的專業設計、學年論文寫作和考證培訓,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高年級階段組織綜合實訓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演示性、驗證性、綜合性和設計性項目,將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序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小綜合再到大綜合,由低到高逐級遞進整合,分階段進行,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
2、建立良性互動的管理和執行體系
實踐教學過程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規范有效的管理和執行體系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管理和執行并不是生搬硬套冷冰冰的規則,而應該有尺有度有互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與學生互動。實踐教學本身的靈活性往往導致重兩頭輕中間,即前期計劃和后期評價考核較嚴格,中期實施較寬松。實際上,教學任務從安排到完成的各個階段,都應與學生進行切實交流和溝通,使其明確實踐目的,確保實踐效果。尤其要重視學生的實踐過程和期間的反饋信息,及時掌握學生所需和所思,突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實踐中讓學生的自我管理、職業溝通、創新等核心能力得到培養,促進學生的現實表現和未來發展的融合。
關鍵詞:教學方法;應用型人才;課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4-0180-03
從字面看,“教學”既包括“教”也包括“學”,那么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總和。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學生的“學”是由教師的“教”指導的,教師“教”的方法往往決定了學生“學”的方法,所以在教學方法中應當重視教師“教”的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涉及教學過程的所有重要環節,具體包括課程內容的組織、教學形式的設計、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以及考核學生學業成績的方法等。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特有的作用和局限性,這就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多樣的教學方法體系。本文以《中國稅制》課程為例談談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下,教學方法的改進路徑。
一、《中國稅制》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基本內容
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寬泛的知識面,還要具有實際業務操作能力。在此目標下,《中國稅制》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制定稅法的基本原則和稅收的經濟效應等基本稅收理論與知識;熟悉我國現行稅收制度,并能運用基本稅收理論分析稅收制度,提高學生稅收經濟學方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分析能力;掌握現行稅法中主要稅種征稅辦法和具體規定,如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的相關規定,通過授課和實踐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規定和方法,能夠計算各個稅種的應納稅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運用稅收理論分析經濟現象和稅收制度,使學生初步具備設計、解釋稅收制度的能力,能探討稅收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為此《中國稅制》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稅收基礎理論。主要包括:稅收基本概念、本質及其特征;制定稅收制度的基本原則;稅收負擔與稅負轉嫁分析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及稅法的分類等。另一方面現行稅收制度中各主要稅種稅款的計算及征納管理。
二、《中國稅制》課程教學方法改進路徑
(一)重視運用熱點新聞講解稅收理論知識
應用性人才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只有掌握了相關的理論,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實踐操作過程。稅收理論知識很重要,但初學者會覺得枯燥,本部分并不太好講。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課堂講授的單一教學組織方式,這種方式以教師為主體,偏重于對概念與理論的系統講授,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更會覺得課堂沉悶。沉悶的課堂又影響教師講課的激情。兩者陷入惡性循環之中。要打破這種沉悶的現象,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熱點問題導入、新聞導入、案例導入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講到稅收原則時,可以用當前國家調控房地產的“國五條”中對個人轉讓房產按差價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這個熱點問題作為切入口,因為該問題在各大網絡和媒體已引起廣泛關注,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學生自己家庭投資理財行為,所以學生們會很感興趣。再比如講到稅負轉嫁時,可以用香港限制游客攜帶奶粉數量這一新聞作為講課背景,分析為什么新西蘭的奶粉、法國的香水、意大利的時裝等在香港的零售價格要遠低于大陸。每個時期都會有一些熱點問題或經濟政策可以用稅收的相關理論進行分析,選擇這些熱點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切忌“空對空”,理論來自實踐,理論的講解也要回到實踐中去,否則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生“照本背誦”的“學”,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但是要真正做到“理論回到實踐中去”不僅需要教師投入時間精心備課,更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課堂組織能力,能夠將理論講解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新聞熱點的分析也要能夠放得開、收得回。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提問、討論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重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應用型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中國稅制》課程而言,要具有準確計算各主要稅種稅款的能力。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稅法基本條款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實踐教育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從社會層面,實踐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提高其社會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為了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適合通過案例教學和大量的練習來讓學生鞏固消化所學知識。
教師通過對案例的介紹、分析和討論,才能將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法律規定講深、講透,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同步思維、思考和訓練,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內容生動形象。比如增值稅是我國最大的流轉稅,其稅法內容繁雜,稅款計算考慮的特殊情況多,是《中國稅制》課程教學中的難點。為了使學生系統、全面掌握增值稅的計算,可以設計一個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稍復雜些的工業企業,盡量將增值稅計算殊業務的處理囊括在企業的經營業務中,以此為案例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在案例講解規程中,可以給學生發放增值稅專用發票票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增值稅價外稅的特征及由此特征決定的增值稅計稅依據的稅務處理。通過認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體會增值稅稅款計算流程,更好理解增值稅稅法的相關知識。為進一步規范案例教學,教研室可以組織任課教師編制典型教學案例集,每年進行更新,為教師教學提供豐富資料,并建議教師在授課時使用統一的典型案例組織教學。同時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編寫稅收實務習題集,根據課程進度設計典型例題和練習題印發給學生。每次課堂上挑選一兩個典型例題作為課堂精講題目,而習題留作學生業余同步訓練,這一做法成本低,效果好。
(三)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型本科人才除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外,還必須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本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獨立思考,就需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和探索不同的做法,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條件。本科院校都會設置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等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教學中也可以通過自學、撰寫課程小論文、讀書筆記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
《中國稅制》課程要求學生掌握19個稅種的稅款計算及稅款的繳納和管理,由于課堂教學有限,不可能也不應該對每個稅種一一講解,所以除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幾個主要稅種詳細、系統講解外,其他稅種都應當采取學生自學的方法。
課程小論文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根據我國當年稅收政策或者其他稅收領域的熱點問題布置課程小論文,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資料室等資源。查資料、寫文章,一是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二是學生能夠了解學科前沿,逐步培養學生駕馭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三是通過鍛煉,學生掌握文章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課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結合課程內容提供經典著作、學科前沿性論文等閱讀資料,要求學生閱讀這些資料。通過課外閱讀促使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稅收現象和稅收問題,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分析,提醒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時常關注社會經濟現實的習慣,訓練學生運用稅收理論知識來理解分析財政現象與財政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豐富課余生活。
(四)重視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進
高校課程考試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對教學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科學的考試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很好地落實教師“教”的內容。相反,不科學的考試可能會毀掉教學中教師所做的一切努力。為了保證上述《中國稅制》課程教學方法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應當重視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進。可將《中國稅制》課程考核分三個部分:一是正常的閉卷考核。主要考察稅收理論知識和主要稅款的計算與繳納,這部分占課程總成績的60%;二是其他小論文、課外閱讀筆記,占總成績的20%;三是平時考勤和作業,也是占總成績的20%。為了督促學生自學,保證自學的效果,期末考試試卷中自學部分的分值應占到卷面分數的20%。為了防止小論文的寫作流于形式,教師應安排一定的課堂時間,給每個學生不超過五分鐘的時間講解自己論文的核心的觀點,這樣為學生提供了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既鍛煉了能力,又激活了課堂,并為畢業設計和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定基礎。然后教師依據學生的論文觀點和現場表達能力給學生打分,作為評定課程總成績的依據之一。為了鼓勵學生完成課外閱讀,將課外閱讀落到實處,要求學生根據課外閱讀撰寫讀書筆記,教師定期檢查并給予等級評定,作為最終評定課程總成績的依據之一。
參考文獻:
[1]馬鳳岐,王偉廉.教學方法改革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國大學教學,2009,(03).
[2]曾振平,沈振峰.論高校教學方法創新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9,(05).
[3]何菊芳,季誠鈞.“讀、議、練”教學模式: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政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1,(09).
[4]魏小文,陳愛東.財稅應用型創新復合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06).
【關鍵詞】司法資源 財經類 經濟法 研究性教學模式
一、財經類專業經濟法研究性教學的特點
1.重過程,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
2.重應用,學以致用,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
3.重體驗,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的體驗;
4.重全員參與,各人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研究計劃,同時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研究,培養協作精神與能力。
二、財經類專業經濟法研究性教學的具體措施
1.對司法資源進行調研,選擇案例
案例教學注重敘述的是一個有完整情節和一些戲劇性沖突的故事,而且故事還被置于一個時空框架之中,用來反映事件發生的特定背景。教師的責任就是去選擇和組織所要討論的材料,選擇適當的案例。這里的案例需要有現實背景,它們必須難度適中,不能太難或太大,否則在規定時間內難以完成;也不能太小或不具備足夠的挑戰性,否則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它們還應該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因此,案例或問題的選擇與編排非常重要。
最適合進行研究性教學或研究性學習的案例應當是與本專業有密切聯系的案例,考察財經類各專業,考察本地區的司法實踐,我們發現,司法實務中經濟糾紛種類繁多,囊括了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為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選擇合同、保險、票據等案例。
2.編輯案例,設計問題,提供證據資料,補充課外知識
問題的設計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環節,這一教學過程既可能是對原有知識經驗的豐富、充實,又可能是對原有知識經驗的調整、重構,它注重問題解決是基于已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面對來源于生活的經過精心挑選的真實案例,學生的反映通常先是茫然,然后覺得與所學知識相比很多方面似是而非,因此提出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極具開放式。教師將學生的問題分類、引導,與事先準備好的對本案法律關系和判決結果有影響的問題進行整合,刺激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常規性問題和非常規性的問題,最后概括出本案應當解決的問題,交由各研究小組自行探討。
3.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庭審
組織學生參加的庭審是針對所研究的案例進行的庭審。參與庭審,對于法院整個審判的流程就比較清晰,這比在書本上學習法律、法規更直接,也更有質感。由于庭審前,學生對該案已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見解,因此庭審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光集中在法庭程序上,更是集中在案情上。通過法庭審理,學生進一步明確案情,為尋找最終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
參加庭審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實踐方式,他們不僅可以走出校門,走進從沒有進過的法院,還可以感受親身法律,直觀感覺案情。尤其是參加所研究的案件的庭審,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一次參與庭審的實踐活動的作用是任何課堂形式的教授都無法替代的。
4.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程度最高的環節,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而改變,即受教育者和非受教育者的角色在課堂上會發生逆轉,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變成主動的學習者。在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部分實現了研究者的身份。
課堂討論采取分組對抗的方式。經過前期研究案例、提出問題、分析證據、查找資料、參與庭審,每個學生對案例都形成了自己的見解。討論中,按小組的順序,由各小組長說明成員本組的觀點及理由,通常每個小組都有兩種以上的不同觀點,再由持不同觀點的同學分別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法律依據,課堂上常常發生激烈對抗,各個觀點互不相讓。
課堂討論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深度、廣度,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發現人才,使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有的同學平時上課不活躍,沒有表現的機會,但在討論課上,有可能因為觀點不同而與同學激辯,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信心,增強了口頭能力;有的同學邏輯思維清晰,表達流暢,是從事法律職業的理想人才。
5.撰寫法律文書
撰寫法律文書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最后一步。這一過程對學生來說不僅能夠綜合發表見解,還可以鍛煉文書寫作能力。
根據不同的案例,學生撰寫的法律文書形式也不相同,包括詞、答辯狀、甚至判決書。教師要做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將案件事實、證據、法律依據以及理論知識相結合,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內容充實。這種寫作法律文書的方式不同于單純的司法實務用法律文書之處在于理論的應用,除了要具有司法實踐文書的要件,還要具備理論探討的內容,要將課堂所學到的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三、創新點
1.確立“研究性教學”理念,保證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司法資源,溝通了解審判前沿的途徑,為學生分析研究奠定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3.將課堂教學和學生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以實踐帶動教學,讓學生在實戰中鍛煉,既高質量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使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了實處,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培養和提高。
4.充分利用司法資源,建立了經濟法教學平臺,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提供了切實有效的環境。從課堂教學、案例選擇到問題提出、課堂討論、案例總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保證了經濟法研究性教學的正常進行。
5.促進教學與司法實踐雙向交流,達到共贏。對于教師來說,實踐是檢驗課堂教學的最好途徑,同時案例的選擇與應用離不開人民法院的配合,這種配合同時又促進人民法院自身業務的提高,促使法院研究業務理論。
6.為司法實踐提供依據。通過研究性教學,學生針對一個案例從多角度研究,見仁見智,有的觀點和依據甚至可以作為律師辦案或法庭審理的參考。
7.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模式。有的實務法律案例可能會沒有標準答案,這是任課教師經過長期司法實踐提出的全新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案例必有標準答案的慣性思維,開放性思維方式應用到研究性教學中,必然引來開放性研究成果。
四、應用效果
1.連續兩年在金融專業、投資理財專業等教學中進行實踐,涉及本、專科不同層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研究性學習理論引入改變了“以往老師滔滔不地講授,學生默默聆聽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通過課堂能給人以啟迪的問題的分析與探討,并結合課外“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與技巧,再通過課堂大規模群體研討,讓學生從被動“作業型”學生,轉變為主動“探索型”人才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
3.學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中選擇法律有關的選題增多,說明學生嘗試用法律方法分析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