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4 17:55: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職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參考文獻的寫作是為了把作者的論點和文獻作者的論文區分開來,引用的內容和作者的出處要詳細的列出來,這樣是為了保護文獻作者的知識產權不被侵犯,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汽修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希望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汽修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史先燾,徐軍.PLC技術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顧培梁《一體化教學》職業教育2003.2.
[5]姚少懷,梁瑞升.對基于理解意義上的中職生管理策略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5(3):14-16.
[6]龍少華.中職生的多樣性特征及其管理建議[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6-8.
[7]楊兆鳳.高職汽車專業英語課程設計研究與實施[J].才智,2013,(31):180-181.
汽修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劉曉麗.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的體驗式教學的對策研究[J].中國新技術產品,2009(15).
[2]王珍.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海峽科學,2008(2).
[3]劉永旭,鄒偉全,林燕.如何依托工學結學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J].科教興報-教育科研,2010(9).
[4]方展畫.創新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5]張玉臣.職業教學改革的技術探討[J].中國職業教育,2014(6).
[6]黃新平.創新教育研究問題論述[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4.
汽修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成玉亭.試論探究性學習在汽修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6(12)
[2]黃寶發.探析中職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
[3]黃澤鋒.淺談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
[4]魏小岡.探究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四川水泥.2015(05)
由于課程實施對象的復雜性,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設計、實施和評價應有自身特色。但很多中高職院校在開發課程時往往照搬現有的課程開發模式,沒有系統地設計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未能形成有特色、完整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原因是沒有真正地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以終身教育為理念。一些辦學質量較好的高職院校由于普高學生生源較多,不愿意招收中職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人數較少,并不是按中職畢業生和普高畢業生國定比例招生,從而使許多中職畢業生失去了到更好的院校深造的機會。而辦學質量較差的高職院校,仍然處于為擴大招生而奔波的階段。這些高校招收中職學生往往僅僅是為了解決招生人數少的問題,其結果導致招來的中職畢業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很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也很難形成有特色、完整的課程體系。
2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銜接原則
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銜接原則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市場為導向,技能形成多元化,從宏觀課程設置到微觀課程教學過程均可操作,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融入職業資格標準和采用模塊化課程模式。
3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建設
按照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銜接原則,依據中高職相關文件,結合中高職院校的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可將中高職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職業基本能力課程模塊、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職業拓展能力課程模塊和職業綜合實踐課程模塊。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開發是從崗位群的職業能力出發,選擇課程內容,并按層次和梯度原則序號課程。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見表1。
3.1公共基礎課程模塊
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模塊以教職成[2009]2號文件為指導,開設德育、語文、體育與健康、數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課程。課程分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其中拓展模塊為即將升入高職的學生開設,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從而做到中職與高職在文化基礎課程上的對接。高職公共基礎課程模塊的設置應以必須、夠用和加強應用為原則,在做到與中職銜接的同時,應使學生達到高職必備的文化知識、具有高技術人才相應的職業素質或為學生繼續深造打好基礎。例如,計算機應用課程除了使學生學會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internet、文字處理和辦公軟件,還應使學生掌握運用計算機進行食品檢測報告的編制、實驗數據計算處理和實驗圖表的繪制等職業技能。
3.2職業基本能力課程模塊
中職職業基本能力課程模塊包括化學、機械制圖、食品工程單元操作、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應用化學、電器與儀表等課程。其中化學應以教職成[2009]2號文件為指導進行課程設計。機械制圖、食品工程單元操作和電器與儀表課程既能使學生掌握食品工藝及設備職業技能,也為可為中職學生升入高職打基礎。高職職業基本能力課程模塊包括基礎化學、食品化學和食品機械與維護等課程。高職不開設機械制圖課程,開設食品機械與維護,這樣既能避免與中職制圖等課程重復,又可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3.3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
中職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包括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理化檢驗、釀酒工藝、肉制品加工等課程。通過以上課程的學習,中職學生能夠掌握常見食品的加工技能和檢驗技能,并能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高職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包括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水產品加工技術、畜產品加工技術、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發酵食品加工技術等課程。高職食品檢驗類課程多為基于工作過程課程且以儀器分析檢測為主。畜產品加工技術等課程應以典型產品為載體進行課程設計和實施教學,從而達到避免內容重復和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職業技能的目的。
3.4職業拓展能力課程模塊
中職職業拓展能力課程模塊包括方便食品生產工藝、環境保護、企業管理與營銷等。高職職業拓展能力課程模塊包括食品包裝技術、調味品生產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食品物流、新產品開發與營銷、食品營養與配餐等。開設以上課程的目的是拓展中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就業。中職以銷售崗位為主,高職以質量安全控制和新產品開發為主。本文來自于《輕工科技》雜志。輕工科技雜志簡介詳見
3.5職業綜合實踐課程模塊
根據黑龍江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試點方案的通知》(黑教聯2013[19]號)、《關于開展2014年黑龍江省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黑教聯〔2014〕14號)、《黑龍江省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試點方案》及教育部《關于制訂高職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性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黑龍江省市場營銷行業發展和企業的需要,按照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關鍵詞】
市場營銷;中高職銜接;“2+3”模式;人才培養
1中高職銜接市場營銷專業定位
1.1學制與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為黑龍江省應屆初中畢業生。基本學制為5年,中職2年,高職3年,學生在中職階段修滿22門課程學習成績合格后可申請升入對應的高職院校繼續學習,也可直接就業。升入高職后修滿31門課程方可畢業。
1.2人才培養目標
中職階段以就業和繼續學習為導向,培養具有基本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繼續學習能力,身體和心理健康,掌握市場營銷專業相應的技術、技能,能夠從事推銷、銷售顧問、市場調研、客戶服務等營銷、服務一線工作的技能型勞動者。高職階段以貫通中高職銜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為導向,以現代學徒制和“雙證書”制度為培養模式,進行培養具有德、能、勤、技全面發展,掌握市場營銷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營銷業務工作流程,具備市場營銷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能適應營銷各崗位工作需要,具有進行市場調查與預測、企業營銷策劃、企業市場開發、商品推銷洽談、廣告策劃與設計、企業公關及市場營銷管理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
2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思路
“市場營銷專業”優化職業教育的層次,力求在建立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做一些突破,讓學生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能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的觀念,具備相關技能并獲得一技之長,同時可以繼續深造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2.1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相互銜接
以企業需求為依據制定中、高職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為企業培養服務于一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和德、能、勤、技全面發展的營銷技能型人才。做好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適應區域產業需求,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技能型人才。努力在中高職教育的各自層面辦出特色,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2.2中高職專業設置和課程對接
本方案采用“2+3”學年制貫通中高職辦學,即前2學年教育的辦學主體為中等職業學校,后3學年的辦學主體為高等職業院校,實施五年制一體化教學方案,以實現中高職教育的有機銜接。學生在中職階段學習成績合格后可申請升入對應的高職院校繼續學習,學習成績合格者,由高職院校頒發高職教育學歷文憑。此外,在中職學習期間,成績和各方面表現優秀的試點班以外的學生,經本人申請,學校推薦,也允許參加考試,符合要求者,進入試點班學習。以形成一種競爭機制。中職階段課程設置以培養技能為主,高職階段在培養技能基礎之上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樹立系統培養和終身教育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中高職辦學定位,加強中高職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等方面的銜接。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創新課程體系和教材;強化學生素質培養,改進教育教學過程。優化職業教育的層次結構,改造提升傳統教學,加快信息技術應用;改革招生考試制度,拓寬人才成長途徑。中職階段課程既能滿足企業一線工作者的需要又能為高職階段繼續學習提供必要基礎。
2.3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
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研、獲取翔實素材,進行對比分析、歸納分析和演繹推理,探索我校中高職一體化辦學模式確定以“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會根據企業需要,分批分次的為企業提供學生,這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理論在校內學習,專業技術能力在校外企業實踐,這一教學計劃打破了原來中職、高職兩個階段自成系統的計劃而按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重組,整體設計,但分段實施。目的是充分發揮兩校的辦學優勢,注重課程內涵的銜接。
2.4中高職師資力量和實訓基地共享
為提高學生實戰能力,高職階段學校按照企業實際崗位需要建設市場營銷綜合實訓室、電話營銷實訓室、金點子策劃中心實訓室、網絡營銷實訓室、大學生服務中心、商務禮儀實訓室、推銷洽談實訓室為學生日常模擬訓練提供了平臺。學院通過與企業長期合作建立了北京天虹、北京物美、北京天德勤、天津好利來、娃哈哈牡丹江分公司等一批優質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學生通過到企業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在企業實際工作環境中進行實戰演練,充分體現了校企合作基地共享。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人員和學校教師通過互相合作開發課程和共同教學實現了師資力量和實訓基地的共享,進而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高職的師資力量和實訓基地可以與中職院校共享,進而加強中高職銜接的緊密程度。
3教學方法與成績考核評價
3.1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課程設計上,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理念,切實突出職業技能。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真正實現理論實踐教育一體化、課程內容模塊化、技能訓練崗位化、教育一體化、證書多樣化。一是建立了一整套以市場營銷師、市場營銷經理助理等從業資格證的社會化資格考試相結合的專業教學管理模式,以考證帶動學生的學習;二是學院采取了校內全真模擬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的實訓方式,基本實現了學生零距離上崗;三是建立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專業教育組織體系,從制度上和經費上保障了市場營銷專業體系的建設,四是初步形成了“三個突出”(突出綜合素質培養、突出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突出動手能力培養)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除必要的實習實訓環節外,要求教師在將社會情境模擬進入課堂,切實開展市場營銷技能教學,力求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獨立完成企業市場營銷崗位的工作。實現學校與社會就業崗位“零距離”銜接。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組織開展實物推銷大賽、營銷策劃大賽、廣告策劃大賽等各類競賽活動,并支持和指導學生成立營銷公司。
3.2學習成績考核評價
由高職統一協調管理,分為理論知識考核、實踐技能考核和職業資格技能鑒定。建立完善的學生成績考核評價體系,校企合作共同評價學生。一是校內考核,主要包括出勤、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團隊合作情況、期末考試、學生互評以及教師互評。二是企業考核,學生通過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參與企業實踐,在企業工作期間由企業給學生進行考核。
(1)理論知識考核
每學期確定三門必修課程為考試科目,按百分制評定學業成績,其余必修課和選修課采用五級分制(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評定。成績及格者可得規定的學分,不及格者不得學分。
(2)實踐技能考核
本專業的實踐技能考核采用學校考核和行業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校成立專業實踐技能考核組織,負責對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實踐項目的考核工作。具體考核管理按照實訓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3)職業資格技能鑒定
按照雙證融通的原則,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勞動部門或相關行業部門組織職業技能培訓與資格考試,并獲得相應資格(等級)證書。學生在中職和高職階段應分別考取上表所列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外語資格證書中一種。
4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
學生畢業前必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畢業設計,撰寫畢業論文或提交其他形式的畢業設計成果,并通過畢業設計及論文答辯考核,成績合格方能畢業。本專業學生畢業設計安排在第期(高職第五年上半年),與專業頂崗實習同步進行。在學期初進行頂崗實習動員時,向學生一并布置畢業設計及論文撰寫任務,在頂崗實習結束后,安排4周時間進行集中指導與答辯。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可以采取市場調查、參與企業市場推廣、現場促銷、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公關策劃等。提交的畢業設計成果可以是是市場調研、營銷策劃論文等。學生提交的畢業設計成果主體材料字數要求在3000-5000字之間,同時提交畢業設計的活動過程記錄。根據畢業設計成果、活動過程記錄和答辯結果綜合評定成績,三者所占比例為5:2:3。
5畢業要求
在校生須完成53門課程(中職階段22門、高職階段31門),取得一項技能證書方可結業。證書可以為助理營銷師、市場營銷師、商務管理師等資格證書。中職階段理論考核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師傅)共同完成。技能考核通過模擬實訓、技能月、工學交替等教學過程,由校企共同考核學生,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學生綜合打分,完成22門課程學習方可畢業和晉升高職。高職階段理論考核理論考核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師傅)共同完成。技能考核由校企共同完成,學校通過模擬實訓、技能月、工學交替等教學過程考核學生;企業則通過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的表現給學生綜合打分,完成31門課程學習方可畢業。
作者:李妍 王微 單位: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平.中高職一體化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云南電大學報,2012(03).
[2]徐國慶,石偉平.中高職銜接的課程論研究[J].教育研究,2012(05).
[3]孫子秀.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中的專業銜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4]朱雪梅.我國中職與高職銜接研究述評[J].職業技術教育,2011(07).
關鍵詞分層教學;數控技術;畢業設計;實施
1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環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1學生生源層次不一
目前陜西省高職院校的生源組成有:普高生、中職生、三校生、初中畢業生(五年制);且錄取形式多樣化,有高考錄取、單獨招生考試錄取、報道注冊錄取、中考錄取等。這就造成了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參差不齊,學習狀態多樣化,學習成績差距大;然而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培養目標卻是統一的,尤其在專業綜合訓練環節,如何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來檢驗高職培養目標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1.2畢業設計選題單一,偏離培養目標
通過近五年我院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執行情況統計,目前數控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依然是以畢業設計論文形式進行,這種模式已經不符合當前高職教育培養的對象以及培養目標的要求。我院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內容包括:零件圖繪制、零件圖分析,毛坯選擇、毛坯圖繪制,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確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確定,數控加工工藝裝備(設備、刀具、夾具、量具)的選用,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確定,工藝文件的制訂,編程。完成設計內容之后,進行畢業設計說明書、工藝文件、答辯PPT等資料的編制整理,然后答辯。統一的畢業設計模式及要求,無法滿足多崗位、多形式、“零距離”就業的需求。
1.3受提前就業影響,畢業設計輔導監控難、質量差
伴隨著高職就業壓力的增大,就業時間越來越早,高職畢業生基本上在大三一開學就投入到應聘熱潮,一旦學生簽約,大部分學生將面臨立即上崗的要求,往往在就業與畢業設計環節的取舍上,高職院校基本都是以就業作為首選。這樣一來,畢業生只能將老師布置的設計題目帶走,到企業去,邊工作邊搞設計。進入企業,畢業設計的輔導監控就落空,從而造成了畢業設計質量差,答辯各環節成績低,甚至有的同學畢業設計資料無法達到要求,不能順利進行答辯,這樣給畢業生綜合實踐環節的成績評定帶來諸多不便,現在就業與畢業設計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
1.4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脫節
畢業設計是高職畢業生的最后一個專業綜合實踐環節,目前高職畢業設計的形式受到其內容的制約,基本上都是由指導教師給出畢業設計的題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校內完成畢業設計并進行答辯。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畢業設計完成之后,再進行頂崗實習環節。數控技術專業的頂崗實習主要是進入畢業生就業單位實習,隨著學生就業的普遍提前,大部分學生在大三第一學期就已經簽訂就業協議,隨后即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提前就業影響了畢業設計環節的進行,同時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完成畢業設計環節的任務。
1.5畢業設計環節分層教學迫在眉睫
如何解決高職學生生源層次多樣化,畢業設計論文模式偏離培養目標,畢業設計輔導監控難、質量差,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脫節等現實問題,我院通過多方調查研究,成立課題組,探索出分層次教學,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可以進行畢業論文設計、試件加工、CAD/CAM設計、頂崗實習報告等多種模式的學習方法。多種模式多種題目,既滿足在校生完成畢業論文要求,又滿足頂崗實習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與就業相結合,解決就業與設計矛盾。在校生也可根據個人學習情況選擇是做論文,還是做CAD/CAM設計,或者做試件加工,從而提升不同層次學生在畢業設計環節的設計質量,指導老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專業綜合實踐效果更好,解決了種種矛盾。
2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分層教學實施的保障條件
分層次教學極大地解決了目前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但是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同模式畢業設計需要一定的保障條件,我院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界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各部門分工協作,為分層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條件。
2.1設計室
對于學習成績較好、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同學,數控學院提供了足夠容納設計學生的設計室。設計室配備桌、椅、繪圖板、丁字尺等必要的設計工具,以及設計用的機械加工工藝手冊、零件設計手冊、公差手冊、夾具手冊、刀具手冊、量具手冊等設計資料,為設計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
2.2CAD/CAM實訓室
對于軟件應用水平高、進行CAD/CAM設計的同學,數控學院提供了CAD/CAM實訓室。該實訓室有高配置電腦100臺,能快速流暢運行UG、Pro/e等三維造型軟件及仿真加工軟件,為造型仿真加工提供條件。
2.3數控實訓基地
對于理論學習成績一般、動手能力強的同學,畢業設計環節重點訓練其一項專業核心技能,數控學院提供數控實訓基地對畢業設計學生開放。我院數控實訓基地目前有CAK6136數控車床10臺、CL-20A全功能車2臺、XD-40數控銑床10臺、1055VMC加工中心6臺、CTM450電火花2臺、DMWG320T6線切割4臺,這些設備在課余時間全部對畢業生開放,保證試件加工同學進行技能訓練及畢業設計產品制作。
2.4頂崗實習企業
對于因就業參加工作,或進行頂崗實習無法順利進行畢業設計環節的學生,學院積極聯系頂崗實習單位,為學生創造便利條件,通過企業給定題目或者完成頂崗實習報告的形式進行畢業設計。數控技術專業目前擁有校企合作工作站1個、校企合作單位20余家,先后與西安嘉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工作站協議,與西安華元機械有限公司、寶雞秦川機床發展集團、西北工業集團、西光集團、西安東風儀表廠、陜飛集團等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為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提供保障,同時這些企業對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都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工作和設計指導,保證了學生學業的順利完成,同時能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技術人員的工作角色轉變。
2.5師資條件
分層次教學,除了必備的硬件條件以外,師資隊伍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根據學院教學管理規定要求,參與畢業設計指導的教師必須是講師以上職稱。數控教研室目前擁有專兼職教師33人,其中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14人,為分層次教學提供了必備條件。2015屆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各個環節有專門教師負責指導,參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7人,講師3人;參與CAD/CAM設計指導教師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5人,講師3人;參與數控加工設計指導教師8人,其中高級技師5人,技師3人;參與頂崗實習聯系指導教師5人,均為講師。
2.6制度保障
在分層次教學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處、質量監控中心、數控學院各級部分的規章制度執行實施。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處聯合下發的畢業設計管理規定,明確了畢業設計目標、任務、內容、效果、指導教師要求等內容,實踐教學管理處定期對畢業設計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每年度進行評比;質量控制中心則按周、按月進行檢查反饋,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數控學院不定期進行檢查指導。各部門協調合作,保障了畢業設計環節的順利進行。
3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分層教學實施過程
2015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環節,共有160名學生,參與指導教師31人,通過項目組成員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分層次教學模式。
3.1畢業設計題目審核
參與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指導的教師進行選題表填寫,選取畢業設計題目。要求設計題目要符合分層教學要求,突出專項技能特點,設計題目要有新穎性,能調動學生設計興趣。
3.2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公布選題
對教師所申報的題目,教研室組織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通過并在院部備案。選題不合適的,將退回重新選題。并且將通過選題、指導教師名單在第一時間公布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特長提前考慮設計方向。
3.3學生選題,院部審核
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的設計題目、指導教師,以及教師指導人數,將通過學院公共平臺,向數控技術專業畢業生公布,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情況、就業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選擇題目,選擇指導教師,完成后交院部審核。院部學籍管理員與教研室共同對選題學生進行成績分析,進行綜合評價。選擇進行論文設計的學生,要求學生綜合知識豐富、機械基礎課及專業核心課成績優良;進行CAD/CAM設計的學生,要求至少有一門軟件應用課程優秀,能熟練進行三維設計及二維設計,有解決復雜曲面設計加工的能力;數控加工的學生,對理論課知識要求低,重在實踐技能的鍛煉;需提前就業的學生選擇頂崗實習報告,進企業聯系企業指導教師,完成企業設計任務。根據審核結果,通過的進入實施階段,不通過的則需要教師指導重新選題。
3.4畢業設計實施
進入實施環節后,各指導教師要嚴格按照學院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分別在不同的設計環節進行指導。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在設計室進行7周各階段的設計指導,完成論文資料、工藝規程文件;試件加工的學生,則在數控實訓基地,由指導教師進行工藝方案確定、加工指導,完成試件的加工,并保證各項加工精度要求;CAD/CAM設計環節,學生有指導教師在CAD/CAM實訓室進行產品設計、造型、仿真加工等,最后形成動畫、視頻等影像資料;頂崗實習學生在校企雙導師指導下,完成企業題目或者頂崗實習報告。
3.5設計資料整理、答辯
各環節主要設計任務完成后,要求學生按照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資料要求,完成對應的論文、加工件、CAD/CAM動畫視頻、頂崗實習報告、答辯PPT等資料的整理。所有資料必須按照規范要求,完成設計內容,待指導教師審核簽字后,進行答辯。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答辯,由專業指導委員會統一組織實施,邀請企業專家、校內外專家共同參與,保證答辯的公平、公正。
3.6成績評定
數控技術專業,分層次教學后,畢業設計環節成績由三部分組成:畢業設計過程占40%,設計資料占30%,答辯成績30%,重點突出畢業論文、數控加工、CAD/CAM造型、頂崗實習的過程訓練,從而提升畢業設計質量,調動設計的積極性、參與性。
4分層教學取得成效
4.1分層教學培養了不同層次、有特長的人才
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單一的模式進行畢業設計這種舊的模式,變為根據不同層次進行多種模式的學習,這種狀態的轉變,有利于發揮學生特點培養專項技能,更符合人才培養目標,有利于培養有特長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4.2監控組織更到位、設計質量顯著提升
分層次教學避免了一刀切,離校難監控,畢業設計質量差的現狀。通過分層教學,管理部分及企業專家一致認為,學生設計質量顯著提高,加工技能得到鍛煉,造型能力得到提升,促成百花齊放的局面的出現。
4.3緩解就業與設計沖突,畢業生受到頂崗實習單位青睞
提前就業進入企業的學生,通過企業題目或者頂崗實習報告的形式進行畢業設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工作中總結、學習,能更快地融入企業、融入崗位,改觀了以往設計內容與工作內容不符,失去綜合訓練意義的尷尬。通過改革,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通過這種企業安排設計、指導設計,協調了校企關系,同時縮短學生培訓時間,受到單位的青睞。
5思考與瞻望
學生生源多元化、學習狀態參差不齊是高職學生的現狀,如何解決這種復雜狀況下學生的培養,越來越值得職教人深思。雖然我院數控技術專業在畢業設計環節采用了分層次教學模式,但是在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大班集體授課,如何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潘冬.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27):140.
關鍵詞:實踐教學;高等學校教師;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8-0023-02
培養滿足用人單位要求、具有創新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之一。而擁有眾多具有極強實踐教學能力的優秀高校教師,是實現上述教育目標的根本保障。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教師在掌握本專業相關實踐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把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融為一體,運用于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教學過程的能力。目前,教師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內在動力普遍不足。這主要表現在他們習慣于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傳授,而不愿到企業中進行實踐操作。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將實踐教學能力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的基本條件,而科研成果和的數量成為衡量教師能否晉升的基本要求,助長了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到應用型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而影響到學校各專業和學科的發展。可以說,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提升已迫在眉睫。以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為基礎,以強化高等學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為保障,是全面提高具有創新意識實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既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高校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究借助團隊平臺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適應時代教育教學的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育的質量。
一、教師制定個人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計劃,增強終身學習的自覺性
有效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需要以人為本,激發教師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自身要有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內驅動力,才能借助于學校提供的政策自覺地參與和主動地尋找提高的機會。教師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提升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研、學生及周圍的工作環境,用心于自己的教學、科研實踐活動,并進行習慣性的反思,在教學、科研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和教學實踐素養。任何一位教師,都沒有什么老本可吃,只有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是快速提升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企業、學校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有效合作。學校可以派老師和學生到企業的技術研發中心,直接接觸到實際性課題,同企業技術人員一起解決實際生產中的一些問題,在實戰中提高老師和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企業的研發人員,通過承擔學生的見習、實習及畢業論文或設計等實踐教學任務,與相關教師進行交流,提高廣大師生綜合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主動、自覺地到生產第一線去實踐、鍛煉,積累生產實踐經驗,增長才干,提升自己實踐教學能力。專業課程知識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能夠開闊教師課堂的授課思路,使教師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形象具體、深入工程實踐。
三、以教學為基礎,以企業科研真題為導向,兩者相結合,帶動教師整體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
以教學為基礎,以企業科研真題為導向,教學與實際科研結合,加強實踐教學意識。教師與企業科研真題的接觸,使教師在學校內的課堂教學實踐更有針對性。這樣,教師既熟悉企業實際課題需求,又能及時補充到他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使教師的整體實踐教學能力得到培養、鍛煉和提升。只有得到企業的支持,學校才能得以長遠的、更好的發展。而要得到企業的認可,學校必須超前發展,要培養能解決企業技術問題超前發展的教師。
四、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平臺的建設
學校要創造條件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平臺的建設。學校通過實驗室與實訓基地的建設,提供所有教師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充分展示才華的平臺,在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平臺的建設中,使教師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其結果必然是,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學校應通過制定科學的政策,引導和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平臺的建設,結合實訓項目投身教學、科研設備的開發與研制。這是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徑。
五、重視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踐教學地位
重視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踐教學地位。學校通過加大對實踐教學的財力投入,改變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的局面,把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指標。強化實踐教學管理,能增強教師提高自身實踐教學技能的意識,激發他們提高實踐教學技能的自覺性。學校要提高實踐教學的地位,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于實踐教學中,對貢獻突出的教師給予經濟獎勵,向廣大教師傳遞正能量,引導更多的教師自覺、自愿、積極承擔實踐教學任務,使實踐教學質量得到保障。
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平臺需要建設
根據學校整體發展、專業及教師的實際情況,學校需要建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平臺,開展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培訓,重視教師行業意識、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提高,制定科學系統的培訓計劃,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學校還要邀請企業的專家、高級工程師來學校與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或進行培訓或給教師上公開課,為教師講解工程中的先進技術,讓教師及時了解工程設計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能更加明確教師教學的側重點,增加教師教學知識的豐富性,從整體上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七、建立和完善教師考核制度與激勵機制
目前對于高校教師科研能力、教學水平的評價比較規范,但是,實踐教學能力的評價卻過于簡單。職稱評定過于依賴科研學術水平,而很少考慮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能力。這種導向嚴重阻礙了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我們非常有必要把教師實踐教學水平引入教師的整體考核中,發揮考評的導向作用,在制度上建立教師實踐教學水平考核的有效機制。對于實踐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學校給予獎勵,保障教師綜合能力的迅速提高。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將職稱評定、名師評選等聘用、選拔條件與實踐教學水平掛鉤。
八、創新理念,積極引導,強化教師對提升自己實踐教學綜合素質的認識
我國高校思想上普遍存在重視教學環節、輕視實踐訓練,重視學生對理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輕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的現象。因此,創新教學理念,是保證高等學校實現具有創新意識實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學校要強化教師對提升自己實踐教學綜合素質的認識,讓教師增強自身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轉變教學觀念,讓他們意識到擁有充實的實踐教學能力比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學校還要強調實踐教學研究,對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政策,使他們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有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完美結合,實現教學實踐能力的真正提升。
九、利用教學團隊平臺,提升高校教師整體實踐教學水平
把不同年齡、不同學緣、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特長、不同教學特點的一些教師組織在一起形成教學團隊,借助教學團隊內部豐富的公共資源,為更多謀求實踐教學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專業知識底蘊豐富的教師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學校通過利用教學團隊平臺,提供給教師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是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十、借助企業平成學生畢業論文,提供教師在企業實踐、交流、合作的機會
畢業論文在企業完成,利用企業技術中心平臺及真題實做,是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動手能力、提問能力、交流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實踐綜合能力等諸多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供學生提前進入企業,了解、熟悉未來工作環境,培養企業精神的重要途徑。在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和高校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完成的畢業論文一定具有基礎知識、原理扎實的特點。參與學生畢業論文在企業完成的過程,也提供了教師與企業研發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的機會,有利于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提高。
十一、改進高校進人用人方法,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高校在招聘教師時應該將那些既具有較高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吸收到教師隊伍來。對那些具有高學歷但缺乏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初期盡量減少其教學工作量,而是把他們送到實訓基地或相關部門親自去體驗、學習,讓其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同時,學校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組織教師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講授如何講好一門課、PPT的制作方法等;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展現他們的教學風格。這些教學實踐活動能使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影響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對其因素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才能確實有效地解決教師實踐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更好地開展教師實踐教學素養的培養工作。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理念的更新、科學合理培養機制的建立、獎勵和激勵制度的完善,使教師自覺、自愿、積極主動、有強烈愿望地想要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水平,實現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的高質量各類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國高校是否能培養出社會急需的創新型人才,也關系到我國是否能成為人力資源強國。
參考文獻:
[1]盧建平,熊杰.基于提升中職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的校企合作探略[J].中職教育,2013,(09):35-39.
[2]譚紅梅,郭莉.高職院校教師實踐能力提升對策探索[J].教育教學,2012,(12):360-361.
1.1對安全工程(職業衛生)人才培養目標的理解
除了進一步考取研究生深造外,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是到各類型企事業單位中從事安全管理及相關工作。由于各學校行業背景不同,安全工程畢業生就業方向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主要分布在礦山、石油開采、化工生產、建筑施工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各行業,就業范圍相對較廣。本科教育的培養類型主要包括:學術性本科教育類型、專業性本科教育類型、職業實用本科教育類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網,對本科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再思考)。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主要定位于專業性本科教育類型。這種本科教育主要作為最終學歷教育進行,也考慮后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通過對學生進行運用高深知識進行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訓練,培養社會各行業技術骨干和業務骨干。結合目前社會需求及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基礎條件,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在安全工程專業下又分設勞動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以及職業衛生等3個方向。其中職業衛生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兩方面基礎理論,具備事故傷亡損失和健康危害預防與控制基本技能,熟悉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的應用型人才。著力培養能夠將職業健康危害的醫學機理與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的檢測與評價、工程控制及個體防護手段有機結合的職業衛生專業人才。
1.2對安全工程(職業衛生)人才培養的階段劃分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而對職業衛生的管理也逐漸納入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一名合格的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不僅需扎實的現代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而且要具有過硬的與本企業生產過程相應的安全生產技術與技能。根據“卓越計劃”的要求,學生4年的培養方案可劃分為校內學習和校外企業實訓2個階段。因此,可將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同樣設置成2個階段。其中,校內學習階段主要是給學生打下一個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使其學習并熟練掌握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通過校內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由學校負責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課程的選擇以滿足基本的學分要求,一般通過3年時間完成;而企業實訓階段主要由企業為主導,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進行到企業從事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實訓過程中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制定相應的實訓方案以及畢業設計等任務要求,在實訓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現代企業管理方法與安全技術,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實踐,促使學生將前3年所學到的理論分析方法用于解決實際管理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同時促使學生培養基本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2“3+1”培養方案的設想
2.1實踐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
“3+1”培養方案是“卓越計劃”提出的一種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依照“3+1”培養方案,高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聯合培訓人才,本科4年時間里前3年進行專業基礎及技能教育,最后1年根據行業生產特點進行專業化的實訓實踐。培養方案由企業和高校根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重在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行業相關技術的全面了解。在實訓過程中,企業將全程參與教學,指派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所學理論及方法的“實操性”,增強企業安全管理的經驗。
2.2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優化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職業衛生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安全科學、安全技術與管理以及職業衛生與職業病學、職業病危害辨識與控制等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從事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檢測、評價、工程設計、管理、教育培訓、監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通過對國內已加入“卓越計劃”的安全工程專業相關院校的培養方案制訂經驗,結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職業衛生方向)的師資力量及實驗、實踐條件設計具有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對原有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將課程體系設置為數學和自然科學類、人文和社會科學類、通用技術基礎類、高級專業技術類、企業實踐學習類5個課程體系模塊。通過上述課程體系設計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職業衛生類課程的基礎能力,并依托職業衛生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設計、實驗、現場測試等實踐機會,全面培養學生扎實的數、理、化、力學、職業病預防醫學等基礎理論能力、以及企業生產管理過程所必需的綜合工程實踐能力。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實行在企業現場授課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考慮了企業各生產環節中可能出現的事故災難預防及應急工作的需要,設置了跨學科選修課程,確保學生具有多行業的災害防控能力,以滿足各類型企業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特殊需求。
3導師負責制培養模式的構想
為了確保“卓越計劃”中對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質量的明確要求,高校應針對學生“3+1”培養方案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個體(分組)配備2-3名導師,導師應包括在校專業教師及實訓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相關人員構成。“雙師型”教師在應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的優勢,使其在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雙師型教師”具有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等4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在為參與“卓越計劃”的學生指派導師過程中應側重選擇既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同時具有一定的現場工作經驗的高校“雙師型”教師。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職業衛生方向)所安排的企業實踐學習可劃分為工程項目設計、實際操作技能鍛煉、現場實踐等3方面內容。作為學生導師,“雙師型”教師應全程參與到學生培養方案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去,全面落實導師負責制。
3.1高校導師的條件
作為“卓越計劃”的導師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外,更重要的是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目前國內有關“雙師型教師”的定義基本滿足學生導師的基本要求。我們認為,成為“卓越計劃”導師應至少具備以下3方面素質及技能:(1)應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科研及工程實踐能力和素質。(2)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所屬行業發展動態,熟知本行業人才應具備的職業技能;掌握行業發展變化,能夠對本學科專業及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提出有價值的建議。(3)具備較為成熟的社會溝通、交往、組織和協調能力,與行業企業有著廣泛的交流,從事過一定數量的服務于行業企業的科研合作項目。
3.2指導方法
“雙師型教師”作為導師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并結合學生自身特征等對學生大學4年學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尤其在工程實踐、實訓階段應重點把握學生進行工程項目的選題、深度、質量等3方面要素。其中在項目選題時首先要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參考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知識結構及內容,并在學生進行充分溝通的前提下,結合實訓企業的基本生產特征,確定恰當的工程實訓項目的工作任務及內容。另外,學生實訓項目的任務及內容應有一定的深度,體現在實訓工作量、工作內容復雜程度以與企業生產符合度等方面。實訓工作量應既能保證學生實訓工作時間安全充實,同時保證學生有時間對工作任務及實現方法進行深入思考、合理計劃,而不是將所有時間用于趕進度而忽視的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因此,高校導師與企業導師在聯合培養實習生的過程中要定期溝通交流,確保學生工作時間安排合理,當出現與工作安排不符合時應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出現前松后緊的情況。為了確定實訓質量,導師應在項目選題階段明確項目完成驗收的量化指標,并明確階段性工作任務成果指標要求。在企業實訓過程中,學生應定期向導師匯報階段性工作成果,導師對學生的階段性成果進行完成質量審核,并將審核結果作為學生最終實訓成績的判定依據。
3.3實踐訓練
企業類型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因此導師應優先選擇那么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能代表國內生產水平的行業領先企業。同時,高校導師應與該企業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項目合作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高校導師與企業能夠及時、高效地溝通,對學生的實訓效果進行全程把關與監督。在設置學生實訓任務內容時應從專業培養方向與企業生產實際2方面著手,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制訂學生實訓的總體任務及階段性成果要求。學生在企業實訓過程中,除了完成實訓所要求的任務外,最重要的任務是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為了達到較高標準的工程實踐類畢業論文(設計)的要求,高校導師及企業導師應自畢業論文選題、任務書的下達、開題報告、中期檢查以至論文答辯等階段進行跟蹤指導,相互溝通交流確保論文工作達到“卓越計劃”對工程類人才培養的標準。
4結論
關鍵詞:技能訓練;食品專業;項目設計;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6-0146-02
大學生實踐教學(包括課堂實驗和工廠實習)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綜合素質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食品學院各專業的應用性、實踐性強,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及思考能力等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實踐教學在工科培養人才過程中有著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而專業技能訓練是增強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其靈活性與實用性并存,有著傳統的課程實驗、專業定期實習、工廠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驗實習與畢業論文的過度和鋪墊。
隨著現代食品分析及檢測技術的發展,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要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方面的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學生具有化學、生物學、管理學等基本理論,還要掌握食品加工技術和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管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食品法律法規體系、食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測技術[2],能在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食品檢驗機構、監督管理部門和科研院所等相關部門從事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產品銷售、分析檢測、檢驗檢疫、安全評價、監督管理、技術開發、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高等教育與中職教育在專業技能培養目標上有著明顯的區別。中職教育以培養動作技能為主,通常是“工廠熟練工”的訓練,輔以少量的智力專業技能訓練。高等教育在專業技能上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而高級專門人才應以掌握專業的智力技能為主,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3,4]。因此,食品類專業的高等教育在設計專業技能訓練項目的時間及安排上,都要突出食品專業智力技能訓練為主的特性,并兼顧動作技能訓練。下面以食品類質量與安全專業為例,談談技能訓練項目的設計思路與探索。
一、技能訓練項目設計的依據
技能訓練項目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專業實踐鍛煉,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規定要求的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實現培養目標,以滿足科研單位或企業崗位用人能力標準的要求。
專業技能訓練是培養學生的一項重要實踐教學活動,技能教學訓練項目的設計必須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要求學習生物學和食品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食品質量檢測和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食品專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參照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專業教學標準》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實踐教學培養目標和人才標準,以此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和專業訓練項目設計的依據,同時參照企業崗位及檢測單位的實際工作任務,確定出不同年級訓練項目大類和二級子項目,再對各個專業技能訓練項目的二級小類子項目進行教學設計,制訂成為專業技能訓練的實施方案。
二、以智力技能為主的專業技能項目設計
根據已確定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人才標準,按照專業能力進階培養規律,選取適合的專業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訓練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進行分析和整體教學設計,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技能訓練的實施方案。
(一)項目的選擇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基本技能訓練項目可以根據不同年級,按照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設置。每個一級項目可分解成若干個二級(見表1)。
(二)二級項目的教學過程設計
下面以表1中的二級項目:同一食品不同工藝的制作,以山楂果膠提取實驗說明該項目的具體教學與訓練實施過程。
1.選擇實驗過程的表達方案。學生先查閱相關資料,將山楂果膠提取方法查到,資料篇數在10~20篇,并精讀。一般每位教師的學生人數在6~8人,可以把學生分成2~3個小組,由各小組學生討論每種提取方法的優缺點。
2.分析實驗方法。討論結束后每個學生向教師匯報資料閱讀心得,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了解山楂果膠的提取方法、種類和特征等。在此基礎上分析每種提取方法的優缺點,需用到的相關藥品、儀器等,以及與實驗室相關配合的要求,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確定一種可行的實驗方法。在分析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3.準備實驗材料。指導學生根據實驗資料上的方案結合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并準備所需實驗用品,包括玻璃器皿、藥品、需用到的儀器等。根據以前的要求對玻璃器皿進行清洗、干燥,以備用。
4.實驗過程操作及結果分析處理。根據實驗方案,要求每組學生用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并規范每個操作步驟,包括儀器使用過程中記錄的填寫、實驗臺面的清潔等,并對實驗結果加以對比分析,找出實驗的誤差原因并分析。
(三)技能訓練的特色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技能訓練有3個顯著特點:(1)覆蓋面寬。以一年級為例,在一年級未開設專業課,但技能訓練中包括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及查閱資料等科學的實驗方法。(2)系統性強。技能訓練(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涉及該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形成了食品加工工藝、品質控制、食品安全檢測(重金屬、有毒有機物、致病微生物、激素等)、食品營養功能組分及有害組分分析、食品標準熟悉及制定、食品衛生學評價、食品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實驗設計、結果分析和數據處理等系統性訓練,對于強化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力培養十分有必要。(3)與其他實踐教學形式互補性強。結合食品質量與安全形勢和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有的放矢且機動靈活地開展綜合性強的技能培養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更顯著,這是課程實驗與生產性實習的有益補充,也是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鋪墊和過度。
三、實際教學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探索和改進智力技能訓練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想做實驗的學生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較大的提高,并能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求實施。二是學生的畢業論文成績比之前有了較大提高,動手操作、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三是從學生問卷調查統計看出,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比兩年前提高了13%。綜上所述,食品類專業智力技能訓練項目研究、設計與實踐,在專業實踐教學中發揮了較好的積極作用,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項目的設計還不能完全與實際操作相融合,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培養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等等。這些問題都還有待今后在專業技能訓練及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素穩,朱鳳妹,常學東.淺談食品工科大學生的實踐教育創新[J].職業時空,2014,10(9):98-100.
[2]劉志明,王欣,姚笛,王穎.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技能訓練教學改革的認識[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