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律基礎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考核內容與教學內容脫節
教學效果欠佳“基礎”課的考核內容,是指考核主要覆蓋的知識面和基本理論??己藘热莶粌H僅應當以教材的七個章節(2013年修訂版)、三個部分(思想部分、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為中心,還應當對教材所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拓展。理論的掌握,離不開對社會現實和社會發展的深入思考,也離不開對中外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倫理學等學科的探索。以往“基礎”課考核的內容主要圍繞教材展開,學生甚至能在書上找到標準的答案。這樣容易使教師能夠針對自己的興趣點對教學內容做出“多變”的處理,或增添無用的信息,或刪減重要的理論,產生考核內容與教學內容脫節的現象??己藘热菖c教學內容不能有機結合起來,“考”的和“教”的相互脫離,直接導致教師既沒有完善、補充自身知識結構的動力,學生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不用聽課最后也能考核合格,這樣就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考核主體單一
考核過程的主觀性較強考核主體是在考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個人和單位,考核主體決定著考核的內容、指標、結果等全過程。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基礎”課考核都以任課教師為考核主體,以學生為考核對象。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考核沒有其他考核主體的介入,既無其他教師和單位的參評,更不允許學生互評。任課教師“大權獨攬”,決定著學生最終的考核結果。由于考核主體單一,考核過程中的主觀性就在所難免。有的教師會根據與學生的親疏關系決定著對學生評價的高低,特別是在“平時成績”部分,教師可能對學生隨意做出加分或減分的決定。考核主體不受監督,考核結果就會有失公允,這樣的考核結果學生難以認同,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對立情緒,失去對學習的信心。
3.考核方式以終結性書面考試為主
忽視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對學生的“基礎”課考核通常是以書面考試為主,書面考核成績的權重往往占總成績的60%以上,有的院校高達70%。教師偏向于測試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都僅僅局限于“紙上談兵”,學生對諸多問題的論證缺乏現實的體驗和相關數據的論證,發表的觀點沒有說服力,考核結果并不反映學生的真實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品質欠佳的學生也可能在書面考試中分數遙遙領先。“基礎”課教學效果的體現,不但需要學生從理論認知上給予確認,還需要考察學生在具體社會實踐中的行為能力。盡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和掌握,但是學生道德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法律意識是否有所增強,這都離不開社會實踐的檢驗,只有在具體的社會場境和動態的活動過程中,他人才能對學生運用道德觀、法治理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忽視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基礎”課考核不能完全實現教學目的。
4.期終筆試中的主觀題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05方案”實施以前,許多高校對“基礎”課的考核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判斷題、選擇題等客觀性題型占據大量分值?!?5方案”實施以后,大多數高校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偏向于對學生進行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能力測試,主觀性題型增多,有的甚至不再使用客觀題。但是,主觀性題型的增多并非意味著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的增強。由于許多主觀題龐大而籠統,學生在思考時不知從何入手,不知從哪個角度作答,最后回答的內容要么僵化、呆板,沒有邏輯性和創造性,要么沒有理論深度、十分膚淺,導致學生的理論素養與思維能力都無法得以提升。
二、構建“基礎”課教學的“立體動態式”考核模式
教學考核是推進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環節,必須借鑒國內外的教育理論,結合我國“基礎”課的具體教學實際,構建一套既便于操作,又科學合理的“立體動態式”考核模式,以促進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效性和能動性。
1.橫向:以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問題為考核
內容教師要明確“基礎”課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法律素養。教學考核的內容必須圍繞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展開。其一,在政治問題中,突出考查學生對黨、國家、民族、社會、集體、個人等關系的認識及相互之間矛盾沖突的解決。其二,在思想問題中,要涉及人生目的、理想、價值、態度等內容的澄清與梳理。其三,在道德問題中,要弄清楚有關社會領域、職業領域、家庭領域中各種規范的內涵和意義,對自律、他律、利益、犧牲等要有深刻理解。其四,在法律問題中,要涉及如法治、權威、權利、義務、責任等內容的剖析。其五,在心理問題中,要關注大學生在人際、情緒、意志、社會適應等方面遇到的難題。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要著重于“問題”導向,以“問題”帶“理論”,理論為問題服務,理論的學習最終是要解決現實問題。教師不應局限于教材,只要能解決現實困難和社會難題的理論和內容,就可以納入考核的涵蓋范圍。這樣,在全方位的“基礎”課教學考核內容的指引下,教師和學生都會激發起積極性和緊迫感,主動閱讀大量文獻,對教材中與課堂外涵蓋的知識進行廣泛的了解和研究,努力針對五個方面涉及的現實問題做出合理、科學、完整的闡釋。
2.縱向:以思維能力與行動能力的動態轉化為考核
標準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基礎”課的考核都應當以思維能力與行動能力的動態轉化為標準。對所有學生的評價,既要看他是否有應用理論思考、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能力,還要看他是否具有在生活實踐中采取正確行為的行動能力。如果高水平的思維能力與極強的行動能力能相互轉化、相互促進,那么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就達到了教育所期待的目標,應獲得較高的評價。其一,思維能力的提高:靜態的評價標準。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對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關系進行認知、判斷、價值取舍和選擇的思維活動能力。思維能力直接指導行為的踐行,體現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發展,它是體現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的重要標準?!盎A”課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核應當集中體現在教學中對課堂提問的分析上,體現在對課程論文的論證上,還應體現在對期終筆試關于主觀性問題的闡述中。教師對問題的設計要做到符合科學規律和形式邏輯,慎用單一、籠統的提問方式。如:針對摔倒的老人無人攙扶的社會現象,不能簡單地問“同學們的看法是什么?”,應當就現象產生的諸多原因、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個人的價值取向等分別進行提問,讓學生剖析社會規范、明晰善惡判斷并果斷進行價值取舍。問題的設計一定要詳細、具有指導性,要啟發學生做“抽絲剝繭”式的論證和環環相扣的推演,利用綜合性學科知識作為解題的“工具”和“鑰匙”,使學生對問題的論證具有說服力和創造力。經過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回答,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體現,理論水平的高低一目了然。學生通過這樣的考核過程所得到的評價公平合理,教師削減了主觀性判斷,使學生更能信服。其二,行動能力的增強:動態的評價標準。行動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生活中踐行理論認知的能力,它是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最終體現,道德思維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通過行動能力的增強來具體證明。思維水平高、論證問題能力強,并不代表在學習生活中可以果斷踐行。個體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踐行高尚的道德行為難度巨大,需要克服利益的誘惑、自身不強的意志力,還需要承受外部環境帶來的各種壓力,要在深刻的認知下,飽滿的情感中,在堅定信念的支撐下才能表現為“利他”。因此,對學生在行動能力方面的考核必須成為“基礎”課的重要考核部分,對學生行動能力是否增強的評價也必然成為考核的重要標準。教師除了設計課堂考核、論文考核和期終卷面考核等形式外,必須設計學生在社會調研、社區服務、公益活動等實踐考核方式,以學生在實踐行為中的記錄、照片、影像資料為依據,發現學生在實踐中的積極性如何?是否是真情實感?行動的有效性和持續性怎樣?在動態的行為中對學生進行評定。
3.空間上:以“走向社會”與“回到課堂”為考核方式
為了避免考核的單一性和主觀性,增強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觀性,考核的場地、主體都要有選擇地增加。其一,走向社會:接受他人的評價。由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知行轉化能力必須作為考核的關鍵標準,那么對學生思想道德整體狀況的評價就無法僅僅以課堂表現和書面成績作為依據,還要參照課堂之外的真實行動狀態,才能得到全面客觀的結論。教師可以用以下方式鼓勵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和道德實踐,接受社會和他人的評價。參與社區服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入社區進行服務,包括:提供法律咨詢、專業技術服務、調節家庭糾紛、優化環境衛生、提供空巢家庭的家政服務等。讓學生在無私奉獻中體會人生的價值和道德的深刻內涵??梢詤⑴c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深入到社會更為廣泛的機構和組織中,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關懷??梢宰尳邮芊盏膫€人和單位對學生的行動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就學生服務的次數、態度、質量等進行評分,切實考查認知與行為的一致性和道德行為的長期性,讓社會和他人的評價成為學生整體思想道德考核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二,回到學校:接受同學和老師的評價。在增加社會考核主體,讓學生接受社會評價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回到學校,接受同學和其他學科任課教師的評價。首先,接受同學的評價。同學們之間在學習和生活中相互了解,對對方的思想道德品質有客觀公正的評價。既可以對對方的平時表現進行評價,也可以選出代表,對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行為進行評價。其次,其他任課教師的評價。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不但接觸到“基礎”課教師和同學,其他任課教師,特別是輔導員對他們思想道德狀況也有認識,他們的評價也將作為“基礎”課考核結論的重要依據??己酥黧w增多,考核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會表現得更全面、具體,對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思想品德狀態了解更為全面,這不但使考核結果可信度更高,還讓學生對考評結果的認同度增強,并對認識自我品德方面的不足進行反省和改善。
4.時間上:以學期分段滾動測評為考核過程
美國曾于1992年、1996年、2000年三次對全美400家一流的建筑公司的中上層管理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建筑施工工作中除了原先掌握的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哪些管理知識。調查結果表明:1992年建筑管理方向27門課程中排名前三的課程分別是“財務管理”“建設規程及法規”“合同管理”;1996年的結果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法律問題”“合同管理”“建設規程和法規”;而2000年的結果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法律問題”“合同管理”“工程項目計劃、進度安排與控制”。這表明工程法律一類的課題處于絕對重要地位,通過法律手段對工程項目各參與方的行為進行約束是工程建設宏觀調控的體現,而利用合同規定各參與方的權責和平衡他們之間的利益則屬于工程微觀管理范疇[2]。因此,工程法律和合同管理問題勢必越來越重要,而合同管理須以法律知識為基礎,高等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2強化法律意識的培養
2.1課程設置方式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都將工程合同管理列為核心主干課程,要有效地傳授合同管理知識,必須正確處理好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以鹽城工學院為例,工程合同管理相關課程主要包括“建設法規”“工程合同法律基礎”“合同管理與索賠”。首先,通過“建設法規”課程,使學生熟悉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法律,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各質量管理法規等;其次,通過“工程合同法律基礎”課程進行合同法原理以及各種專業合同示范文本的講解與分析,使學生建立工程合同的整體課程結構體系,掌握合同法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分析合同的能力;最后,培養學生合同策劃、合同履行、合同變更及索賠管理等合同管理的能力,為工程實踐作好準備。這樣的課程設置方式將法律知識的儲備及法律意識的培養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
2.2課程內容及教材選擇鹽城工學院的“工程合同法律基礎”課程選取的教材為東南大學李啟明教授主編的《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第二版[3],該書以工程合同類別為主線,在講述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后,分別介紹了各類專業合同示范文本的主要內容,包括監理合同、勘察設計合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物資采購合同等,并分析了各自的管理特點,“合同管理與索賠”選取的教材為東南大學成虎教授主編的《工程合同管理》,以工程合同管理流程為主線,符合上述課程設置的要求。同時,合同管理法律基礎應加強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頒布的工程合同范本FIDIC合同的講授,FIDIC合同被公認為是一部“施工法”[5],其中包含了眾多的英文法律用語,其用詞十分準確、嚴謹,我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現行規定都借鑒了FIDIC的相關條款,通過這些法律條款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奠定扎實的法律基礎,與國際工程合同管理接軌,而且有助于從較深的層次把握工程合同管理的涵義。注重實務是工程合同管理的教學目標,案例教學與專題討論應在教學內容中得到強化。教師在平時生活中要關注工程建設中的一些官司或糾紛,積累教學資源,與時俱進。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增加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找出案例所涉及的法律條款,分析產生的原因,討論解決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此外,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當查閱并分析當年全國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的考查內容,從中選取適當的案例進行講解,在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的同時,也對學生以后的職業規劃進行相應的指導[6]。
2.3加強教師能力的培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新時代的教師不僅承擔發展科學文化的任務,更為重要的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工程建設是通過實踐才得以實現,作為一名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把自己的知識能力武裝起來。要加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首先應提高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教師應當努力掌握法律、經濟與技術等復合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為能夠連續施教“建設法律”“合同管理”等課程的人才,這樣有利于法律意識培養的連續性;其次,應強化教師的教學能力,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其明白法律基礎在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中的重要性,引導其通過所學內容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3結語
1“責任公民”培育
“基礎”課的題中應有之意如前文所述,縱觀“基礎”課程教材的邏輯體系,“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是其核心關鍵詞,而這是現代“責任公民”必須具備的要素,理當為廣大青年大學生所必備:因為從邏輯上說,“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應該是“責任公民”。因此,使廣大青年學生成為“責任公民”是“基礎”課程的應有之義?!柏熑喂瘛币辉~衍生于“公民”。有學者認為,“責任公民就是擁有這種責任心與責任能力的公民”。眾所周知,“公民”一詞源于古希臘城邦,隨著時代的變遷、政治傳統差異,不同的學術流派對“公民”內涵的解釋各有側重。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斗赊o海》將“公民”界定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而《現代漢語辭典》關于公民的解釋是:“具有或者取得某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這是對自然人是否具備我國“公民資格”抑或“公民身份”的認證。從對“公民”的概念分析看出,“公民”應當具備兩個核心要素,即“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冬F代漢語辭典》將“義務”界定為“公民或法人按照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如繼續追溯“責任”的內涵,根據《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責任”包含兩層含義: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好分內的事必須承擔的過失或責罰,因此“責任”和“公民”本是孿生姊妹。但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受西方古典自由主義所主張的“個人權利優先于任何社會責任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個人主義泛濫、消費主義盛行等消極影響。因此,“具備公民身份,并不意味著其就成為真正的公民,每個社會成員只有行使了公民責任和義務,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公民”,即本文所指的“責任公民”。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史首先是人的活動史。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人的一般責任時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認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我國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數以萬計的“責任公民”的積極參與,大學生承接著社會的當下與未來,因此,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水平將直接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發展。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公民責任意識,但也有調查研究表明,部分大學生“出現了自我責任放大與社會責任弱化的趨勢,表現為重物質實惠輕理想目標、重個人本位輕社會本位、重自我實現輕社會責任”的現象?!爱斍澳承┐髮W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責任感缺乏,表現為:一是知行脫節,踐行能力弱。二是崇尚自我,社會責任感缺乏。三是心理脆弱,自我責任感淡薄。”這既不符合“責任公民”的要求,更違背了高等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初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此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2以“基礎”課為依托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培育社會主義“責任公民”《基礎》中指出:“青年一代要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修養,磨練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边@正是“責任公民”的內在要求?!柏熑喂瘛睆娬{個體的發展與促進社會的發展相統一、社會發展帶動個體發展,最終實現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良性循環與互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公民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責任公民”的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踐行在“基礎”課的教學中融會貫通,高度一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三個“遞減”的層面展示了國家的建設目標、社會的制度保證及個人的行為準則?!啊粡姟⒚裰?、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边@部分內容與《基礎》教材第二章的愛國主義相關內容密切相關,主要闡述了國家建設目標的最終實現,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每個公民應肩負的責任,即從國家建設層面對責任公民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边@是從社會制度層面,為國家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制度保證:因為國家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作為保障和支撐?!啊異蹏?、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边@是從國家建設目標的對角度公民行為提出的基本要求。個人組成家庭,家庭構成社會和國家,國家、社會由每一個個人組成的,因此,國家建設目標能否實現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與每位公民的日常行為緊密相連。《基礎》教材自第三章至第七章內容,就是從人生觀、基本道德原則、公共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公共秩序和法律意識等方面展開,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作了充分闡釋。恩格斯指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這祥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產生出一個總的結果,即歷史,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看作用的力量的產物?!睆那拔膶Α痘A》教材邏輯框架可以看出,“基礎”課程的重點就在于培育大學生對于社會、國家責任的責任意識,將大學生培養成為“責任公民”并最終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樣,“責任公民”的社會活動為國家建設目標貢獻力量,同時國家保障“責任公民”的個人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當代大學生只有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成長為社會主義的現代責任公民。因此,在“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始終,通過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和政治意識,引導學生樹立“責任公民”意識,這也是該課程的一條重要的脈絡和主線。
作者:張傳恩單位: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思政部
(1)教師教學方式。在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講述的過程,往往以教師單方面的授課為主要方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加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不深,思想上不夠重視,經常有逃課或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發生,課堂效率較低,學生們往往都是在老師的灌輸下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而不是自己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2)課程設置?!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在2006年課程改革之前是分開的兩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但是在兩門課程合二為一之后,由于將“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排在“法律基礎”之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往往習慣于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養”上,而忽視了有關法律知識的教學,教師的不重視就導致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忽視,甚至是無視。除此之外,教材中有關“法律基礎”部分的知識編寫不夠精確、概念含糊不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進行編寫,理論概念性較強,知識分布過于緊密,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編寫的嚴肅性。
(2)增強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平衡性。
2.教學改革
(1)完善我國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機制。根據我國目前法律教育發展現狀,建立起一個從小學開始至初中、高中、大學的完善而銜接有效地法律教學體系,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一種法律意識,真正地體會到法律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對授課老師進行培訓。加強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課者的法律素養。目前,高校中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師可能會出現知識斷層的現象,由于他們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專業出身,對于我國法律制度、法律變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隨時更新他們的法律知識體系。
(一)課程設置安排不合理。
經濟法是門專業基礎課,其課程安排應該在專業課程講授之前進行。但是,學生在學習經濟法的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目前高校中已經開設有《思想品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程,但是在法律基礎、經濟法、專業知識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在銜接上存在一些問題。課程設置方面,按照知識學習邏輯,學生應該首先掌握法律的基礎知識,例如:法律規范、法律關系等概念的學習,法律基礎的學習應該在經濟法學習之前進行。但是,在實際的高校教學中,《思想品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和經濟法的開設時間是在同一個學期,一般是大一下學期。
(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學內容的側重點原本應該是不同的,但是,實際教學中,不同的專業仍然使用同一本教材—《經濟法概論》,使用同樣的教案,完全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差異性,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另一方面,由于各個課程在制定教學計劃并沒有綜合考慮相互的關聯性,因此法律基礎、經濟學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協調性存在問題。法律基礎教授的法律知識很有限,導致講授法律基本知識的重擔壓在了經濟法教學上,結果經濟法教學內容所需講的內容偏多,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無法實現素質教育。
(三)教學評價不全面。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不僅能夠檢驗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也是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經濟法課程的教學評價和考試方法過于簡單,僅僅依賴考試來評價學生和教師顯然是不全面的。另外,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重理論輕技能,這種忽視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的考核對于學生的實際能力的培養是極不利的。
(四)理論與教學實踐嚴重脫節。
在目前的經濟法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市場主體法、市場運行法、市場調控法及經濟仲裁與經濟司法法等五大部分,課時方面設置大部分在50到30多個學時之間。傳統的經濟法教學往往以講授式為主,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學偏重說理。其優點是可是幫助學生快速的建立完整的經濟法學知識體系框架。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視了教學的實踐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現實脫節,很難法律本身的價值及法律的合理性。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具體的司法糾紛時很難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導致理論與實踐產生嚴重脫節。很多人都知道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但是在最后在做到的時候卻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在日后經濟法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學進行創新,增強理論的實踐性應用,真正實現理論聯系實際。
二、對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與思考
(一)創新教學計劃,使經濟法與基礎課銜接。
法律基礎課程的開設可以為日后經濟法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兩者具有前后的繼承性。因此可以將經濟法課程的開設放在法律基礎課程之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間時間不能間隔太久。經濟法與統計原理、會計原理等課程同步開課,后續開設經濟類的專業課程,這樣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吃力或者是無所適從。
(二)教學內容因專業不同而異。
經濟法的教學內容中涉及眾多的法律條文和法規,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介紹清楚每一個條文,這就要求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專業有選擇、有側重的進行教學。例如:工商管理類的專業教學中要重點介紹市場主體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財會專業應將重點放在介紹財會、稅收等法律上;農林經濟管理類的專業應重點介紹自然資源管理法規。教師只有充分把握好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精心設計每一章節的內容,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好每一節課。
(三)改革教學和考核方法。
以往傳統的以考試為主的考核方法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標準。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意改革教學和考核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針對目前社會中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并且撰寫專題論文,章節內容學習之后布置思考問題或者是作業題,通過對論文和作業的完成情況來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通過過程性的評價不僅可以實時的讓學生反饋學習結果,還有助于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另外,最后的考試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考核方式,閉卷的方式以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記憶;論文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口試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敏捷性。
(四)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
從培養既要精經濟又要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中職學校在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在此特提出改進意見或措施。
一、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因專業不同而有差異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區分不同的授課對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應把握好不同的側重點。而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相同的教案輪流適用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這樣教師就沒有做到將學生最需要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經濟法課程涉及的法律、法規眾多,在教學中不可能將全部的條文一一介紹清楚,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選擇、有重點的加以介紹。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應重點介紹各類市場主體、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應重點介紹合同法等市場運行方面的法律、法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改革教學方法,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相關課程的安排要合理
經濟法的教學內容離不開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而目前中職學校所開設的《法律基礎》這一公共基礎課,一般在一年級下學期開設,而經濟法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卻一般在三年級開設,時間間隔一年以上,這無形中破壞了這兩門課程的繼承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前后照應不上。
《法律基礎》的開設對日后學生學習和理解經濟法課程有很大的幫助,但這兩門課程應該有一個很好的銜接。經濟法課程應開在《法律基礎》課后,但間隔時間不宜太長。要同統計原理、會計原理等課程同步開設,以經濟類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為后續。此外對不同專業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開設不同學時數的經濟法課程。
三、教材的選取要考慮到“先進性”和“適用性”
能否使用優秀教材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先進性”和“適用性”是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跋冗M性”是指教材內容要具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的新知識、新成果,正確闡述本學科的科學理論知識,反映其相互聯系及發展規律,既要有突出的學術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適用性”指選用的教材要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教學的要求,取材合適,深度適宜,份量恰當,符合認知規律,富有啟發性,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目前市場上經濟法的版本眾多,有為法學專業適用的經濟法,有適用財經類專業的經濟法等,各種版本良莠不齊。因此,在選取教材時要考慮到專業學生的特點,謹慎選擇。
四、采用案例教學等靈活的教學方法
由于中職學校會計、營銷等專業的學生沒有接受過法學的系統教育,對于高度概括、原則和抽象的法律規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單靠教師一味的說教來講解,學生會感覺十分枯燥,無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結合適量的案例會使教學內容豐富且生動。案例教學是將案例討論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剖析典型案例,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法律條文的理解掌握,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是經濟法教學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為了適應教學目標的需要,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從周圍的實際生活或者書刊報道中選取,在講授完理論部分后,結合所講內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題或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講評,由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案例教學將教學方式由單向轉變為雙向,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具有深遠意義。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積極探索其他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組織模擬法庭,通過控辯雙方的辯論,鍛煉學生對法律條文的實際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五、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多媒體教室為載體,變黑板教學為電子課件教學,可以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化教育設施有機結合,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易于接受。經濟法教材中幾乎每一章都有幾個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較多,在黑板上書寫浪費大量時間,而采用電子課件教學可節省黑板上寫板書的時間,有利于開展案例教學。此外,法律知識日新月異,發展較快,電子課件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加大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增長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
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應采用多種方式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教學 方法 革新
2006年8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為《基礎課程》)在全國的高校開設。這門課程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過去《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程的基礎上整合創新而成的一門嶄新課程。這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2007年版在2006版的基礎上做了些調整、加入了新的內容。它的改革不斷地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對于我們青年教師而言,更是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至今,《基礎》課程的教學已經進行了兩個輪回。在兩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摸索,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認同。
一、傳統的“兩課”教學模式
各高校實行“98方案”時,《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是“兩課”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課程。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育效果、增強課程的實效性成為當務之急。但是,這些課程的教學尚未走出“課時多、費力大、學生不重視”的困境,直接影響了其教學效果。教學模式比較陳舊是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在我國大部分學校中,占統治地位的教學模式就是由“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學生抄”的單一的授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滿堂灌”、照本宣科,即教師上課時只顧自己講而不管學生聽不聽,對考試則以知識考核為目標,這就會引導學生去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從而形成了“上課講知識、考試考知識、靠完忘知識”的局面。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便于教師傳授知識及課堂教學的組織;但它的缺點也是顯而已見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受灌輸的被動接受地位,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難以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學習方法機械、呆板,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形成及綜合素質的發展。要徹底改變《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些課程教學的困境,就應該改變陳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改革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
二、在教學實踐環節中革新
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努力做好革新工作,旨在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喜歡這門課。在教學實際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革新教學內容
(1)提問與思考結合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高漲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這是《基礎》課程教學面臨和亟待解決的難題。尤其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聽起來比較空洞,要想辦法將這些層次比較高的問題轉化成學生容易感受的內容,這就需要從一些不起眼的小處著手,才能較好地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不回避現實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及時給學生提供最新、最真實的信息。從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狀況,在講授課程內容時,針對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實際問題等,提出有啟發性和科學性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發揮學生的個性思維,重視學生的回答,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的觀點、看法。這種方法的使用,讓學生們明白了《基礎》課程不是空洞乏味的說教,而是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課程;同時也使教學充滿活力、充滿趣味,師生和諧、互動、融洽,真正達到了“易學,樂學”的目的。
(2)理論與實際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基礎》課程教學必須遵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理論來源于豐富的實際,又反過來指導活生生的實際。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的種種問題,運用理論來分析問題;又運用實際生活中已經發生的典型案例、事例來進行分析,給予科學、合理而又具有說服力的回答和解釋,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教育,又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體會到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就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在道德實踐中去體會人生的真諦和價值。
2.革新教學形式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除了進行教學內容的革新外,還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滲入歷史知識
教學過程中,我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在講授課程內容的同時,加入相關的歷史背景及歷史故事。這樣,既讓學生對中國歷史和社會現實有一定的了解,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政治理論的理解,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述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時,適當地添加中國近代史的內容,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來了解愛國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2)搞好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式。它以具體的典型案例為主要線索,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所提供的客觀事實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斷和決策。這種啟發式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基礎》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是一種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我從多種途徑收集案例,在教學過程中選擇與講授內容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生動的案例。學生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深入思考、細致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引導者,我通過及時的總結分析,并避免學生偏離主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判斷,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3)參與社會實踐
根據《基礎》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讓學生們參與社會實踐。針對《基礎》課程中的“思想道德修養”部分,結合學生關心的社會生活中熱點問題、實際問題,確定表演題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小品、話劇、相聲等。教師的角色僅僅是點評家和觀眾。這種方法,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鍛煉口頭表達能力,挖掘表演潛能,還有利于激發學生新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基礎》課程中的“法律基礎”部分,組織學生參加法制教育活動。主要有旁聽模擬法庭、旁聽地方法院庭審現場等方式?,F場說法,生動實際,對學生們的震撼也特別大,明白了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懂得了必須自覺敬畏和服從黨紀國法的約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4)進行分組討論
要使課堂討論富有成效,必須精心設計,周密布置。討論前,我精心選擇一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能夠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作為討論題目。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論題由學生進行發言、討論;在學生自由討論期間,我不斷地進行提問、點撥,把討論引向深入,并避免學生偏離主題。對于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引導、總結,不斷展開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聆聽別人的見解,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5)運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引發了教育領域的革命性變革。搞好《基礎》課程的教學,必須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更新改造。我主要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播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料等方式,把課堂講授、電化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以外有更大的啟示和收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聽、看、記、想的統一,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3.革新教學考試
社會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效果的評估離不開考試??荚囀菍W習結果的測量,也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傳統的教學考試中,教師往往掌握絕對的主動權,而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給學生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所以有“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之說。《基礎》課程在教學考試方面也應有所創新。
我對《基礎》課程教學考試的革新,主要是提高平時成績在綜合成績中的比例,重視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平時成績主要由課堂提問、布置作業、撰寫小論文三部分構成。課堂提問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做作業能使學生掌握所學內容,鞏固學習效果;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理論,采用命題或自擬題目的方式,撰寫小論文。我對作業和小論文認真批閱并記入平時成績。作業發下去之后,通過批語使學生明白了自己的優點與錯誤,同時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受學生歡迎的,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綜合素質也得以拓展。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收到了初步效果,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但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如多媒體教學的課時分配、討論課尺度的把握等等。針對這些問題,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去完善,使《基礎》課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基石,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課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