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5: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產品國際貿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互補性
中亞五國與中國毗鄰,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屬于典型的大陸氣候,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中亞五國在以土地密集型為主的農產品生產上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如哈薩克斯坦的小麥,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等。然而,在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為主的農產品生產上還比較欠缺國際貿易論文,尤其是反季節水果、蔬菜以及加工農產品等。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生產的優勢不在于農業生產資源而在于農業生產水平高,因此,我國與中亞五國在農業合作領域,尤其是農產品貿易方面存在著十分廣闊的合作前景。隨著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和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布媧鶼·阿布拉2008)。總的來說,積極開展與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加強農業區域經濟合作,對于我國農業“走出去”戰略和農產品貿易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對于提高我國糧食安全和資源性短缺農產品的供給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期刊網。
一、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一)農產品貿易總量與趨勢
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貿合作由來已久,聞名與世的古絲綢之路就是雙方經濟貿易與文化往來的有力見證。在經貿交往的過程中,中國與中亞五國在農產品貿易領域形成了較好的歷史基礎。自2000年以來,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給雙邊農產品貿易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2003年《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規定把農業等領域作為經濟合作的優先方向,并制定出了相應的實施措施和計劃。2006年上合組織部長級會議也再次強調,要把農產品貿易和農業合作作為重大的合作領域。在近十年中,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得到的高速的發展。
2000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僅為10102萬美元,其中出口2941萬美元,進口7161萬美元。到2009年國際貿易論文,雙邊農產品貿易總額已經上升到52386萬美元,其中出口27335萬美元,進口25051萬美元。不考慮物價與匯率的情況下,總貿易額增加了4.2倍,年均增長17.89%,其中出口增加了8.3倍,進口增加了2.5倍。從貿易趨勢來看,在過去的十年中,除2002年和2009年外,中國從中亞進口農產品要大于出口農產品,雙邊貿易一直呈逆差。從貿易總量來看,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規模還較小,農產品貿易額占中國農產品貿易的比重不到1%。
表1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
年份
進出口額
哈薩克
斯坦
吉爾吉
斯斯坦
塔吉克
斯坦
土庫曼
斯坦
烏茲別
克斯坦
中亞五
國合計
占中國農產品進口、出口及總額比重
2000年
出口額
13.49
2.97
0.27
2.09
10.59
29.41
0.18
進口額
47.30
7.16
3.43
3.71
10.01
71.61
0.37
進出口總額
60.79
10.13
3.70
5.80
20.60
101.02
0.28
2001年
出口額
16.55
3.50
0.51
2.47
11.68
34.71
0.21
進口額
49.22
13.10
2.12
1.12
2.99
68.56
0.03
進出口總額
65.77
16.60
2.63
3.59
14.67
103.27
0.05
2002年
出口額
29.28
5.60
1.14
2.42
11.77
50.21
0.27
進口額
17.32
3.04
0.77
0.42
24.66
46.22
0.21
進出口總額
46.60
8.64
1.91
2.84
36.43
96.43
0.24
2003年
出口額
34.81
7.90
4.12
1.49
10.17
58.48
0.26
進口額
48.05
6.74
13.60
3.50
162.84
234.72
0.77
進出口總額
82.86
14.64
17.72
4.99
173.01
293.20
0.56
2004年
出口額
30.14
7.80
2.27
1.66
15.46
57.33
0.24
進口額
51.90
13.56
3.36
9.91
339.40
418.13
0.99
進出口總額
82.04
21.36
5.63
11.57
354.86
475.46
0.72
2005年
出口額
53.83
21.90
2.38
3.07
15.38
96.57
0.35
進口額
42.90
17.74
5.49
16.90
389.98
473.00
1.05
進出口總額
96.73
39.64
7.87
19.97
405.36
569.57
0.78
2006年
出口額
54.12
60.05
3.78
1.80
15.92
135.67
0.42
進口額
61.45
28.86
7.42
9.40
512.28
619.41
1.20
進出口總額
115.57
88.91
11.20
11.20
528.20
755.08
0.90
2007年
出口額
85.19
74.79
6.68
2.59
24.81
194.07
0.50
進口額
35.22
34.17
1.45
21.48
320.15
412.47
0.63
進出口總額
120.41
108.97
8.13
24.07
344.96
606.54
0.58
2008年
出口額
123.62
90.67
9.23
6.71
39.57
269.79
0.81
進口額
26.72
42.76
3.82
24.73
291.60
389.64
0.45
進出口總額
150.34
133.43
13.05
31.44
331.17
659.43
0.55
2009年
出口額
127.16
94.01
12.12
6.31
33.75
273.35
0.67
進口額
19.19
10.50
3.28
27.65
189.88
250.51
0.33
進出口總額
146.35
104.51
15.40
33.96
223.63
論文摘要: 在中國加入WTO六年多以來,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國際貿易呈穩步發展趨勢。但是在農產品貿易中,我國卻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就是由綠色貿易壁壘引起的。而綠色貿易壁壘的擴散效應又比較明顯,需要我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而運用關聯規則對其擴散性進行檢驗又從數理的角度給這個問題提供了更多有意義的想法。
一、引言
非關稅壁壘作為國際貿易壁壘的一個重要種類,對于一個國家的國際貿易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加入WTO后,非關稅壁壘成為了其他國家對我國進行貿易制約的重要手段。而我國的農產品貿易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貿易項目,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其他國家對我國實行越來越廣泛和嚴苛的綠色貿易壁壘(非關稅壁壘中技術性壁壘的一種),使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占總貿易額比率呈下降趨勢。很多學者對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也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果。而綠色貿易壁壘由于其涉及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等和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方面,因而和一般的技術貿易壁壘相比有其特殊性,也有著比其他技術性貿易壁壘更強的擴散性,對其擴散性的成因和特點的分析就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二、案例分析
由于數據來源的有限以及關聯規則數據挖掘過程的復雜性。下面以案例為主結合關聯規則對我國農產品貿易中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擴散效應(又稱連鎖反應)進行分析。
案例一,歐盟、美國、日本相繼宣布對動物源性產品、水產品進口的一系列新規定(禁令)對我國出口造成嚴重影響。
歐盟禁令,以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多次檢出氯霉素、磺胺類等藥殘為由,認為我國動物藥物殘留監控體系不符合歐盟要求,對我國動物源性產品、水產品出口造成嚴重影響。2002年1月25日,歐盟以產品中含有抗生素為由通過決議,暫時停止從中國進口雞肉、兔肉和凍蝦等產品。隨后,日本也跟著發表申明表示要與歐盟合作,共同檢查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以鰻魚為代表,日本厚生省于2002年7月正式對中國進口的蒲燒鰻追加9類藥物殘留進行檢測,這標志著日本政府對我國鰻魚業正式形成“綠色壁壘”(“技術壁壘”)。1
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就農產品中動物源性產品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擴散效應是比較強的,主要表現為在較短的時間內,從歐盟轉移到日本,并且有放大趨勢。
案例二,以我國為例,2002 年1 月 歐盟以我國動物源性產品抗生素殘留超標為由,全面禁止中國蜂蜜進入歐盟市場;以歐盟實施禁令為由,2002 年2 月初沙特宣布禁止進口中國蜂蜜,至今未開關;日本也于同期開始對進口中國蜂蜜10%抽樣檢驗氯霉素等抗生素殘留; 2月20日加拿大開始對中國蜂蜜加強抗生素檢驗,并要求對進口蜂蜜中苯酚和19種磺胺等殘留進行檢測;5月,美國FDA宣布中國蜂蜜氯霉素殘留檢測限為0.3ppd, 這一舉措使我蜂蜜2002年對美出口比上年下降52.35%,出口額約 809萬美元,下降43.56%;墨西哥農業部6月2日下令把扣留的356噸受污染的中國蜂蜜銷毀或退回中國,主要是在抽樣檢查中發現這些蜂蜜中含有鏈霉素等一些有毒物質的殘留物和一些對人體健康和國家養蜂業造成危險的污染物,而實施這一嚴厲措施實質上是為了保護墨西哥的養蜂業。2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農產品貿易在遭受一國綠色貿易壁壘制裁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擴散到其他國家。一般的發展中國家難以提出一個公允的技術法規、產品標準或環保標準,也難以建立起復雜有效的檢驗方法和檢驗程序來實施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另一方面,綠色貿易壁壘的擴散也有較強的地域集中和連帶現象,可以觀察到這樣一個傳播軌跡: 轉貼于
歐洲(歐盟) 亞洲(沙特、日本) 北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
這次對于我國蜂蜜的綠色貿易限制,從歐洲起源,向東逐漸傳播到亞洲和北美洲。可以看出對于這個擴散過程,地域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基本遵循逐漸傳播,邊緣影響的規律。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理論闡釋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綠色貿易壁壘作為限制我國農產品貿易的重要因素,具有很強的擴散性,其特點可歸納如下:
(一) 地域擴散性特點突出。
(二) 擴散對象經濟水平相近,一般較高。
(三) 部分實施新條例的國家有明顯保護國內相同產業的目的。
(四) 農產品內部商品種類擴散性明顯。
參考文獻
張諍 王惠文:《技術性貿易壁壘擴散效應分析》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07年第4期
林國華、林卿、王慶:《農產品貿易——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
【論文摘要】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環境貿易措施。本文對關于如何正確對待綠色壁壘,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從而跨越綠色壁壘提出幾點建議。
綠色貿易壁壘,也稱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環境貿易措施,通過頒布復雜多樣的環保法規、條例,建立嚴格的環保技術標準和產品包裝要求,實施繁瑣的檢驗認證和審批程序,推行環境標志制度以及課征環境進口稅等方式對進口產品設置的貿易障礙,使外國產品無法進口或進口時受到一定限制。綠色壁壘對我國農業的出口有較大影響,我國出口額出現了暫時的增速緩慢甚至下降。我們應該認清綠色壁壘的內涵,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綠色壁壘所帶來的影響,同時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一、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構建和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要認真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視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要積極倡導綠色生態農業,對不利于環境保護的農業實施收縮戰略。制定技術法規和標準時應以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為依據,盡量等同采用;從國際貿易角度來開展標準化活動,使省級標準、行業標準與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協調,及時掌握國際標準的動態及其指定背景;建立先進完備的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體系。
二、建立綠色壁壘預警機制
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承擔起建設專業信息中樞的使命,加強對國外環保認證標準的研究,收集國外的綠色壁壘措施,建立綠色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對綠色壁壘給我國出口商品和市場帶來的現實和潛在影響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國外可能實施的新的技術、標準和法規有所估計和預測,快速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措施。
三、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決定著未來農產品的份額和農業發展的前景。因此,政府應鼓勵企業加大項目科技投入,提高項目科技含量,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效益,進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增”目標,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應抓住科技示范園建設的契機,以科技推廣為重點,不斷加強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提升科技開發水平,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是擴大農產品出口的有效手段。我們應密切跟蹤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從源頭抓起,實現用標準貫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消費等各個環節,加快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四、完善外貿體制,實施綠色營銷戰略,形成強大合力
應強化農業產業一體化建設,促使各類農業主體走向合作和聯合,推廣能高效率為外向型農業發展服務的組織體制模式,企業應積極進行綠色農產品的技術創新,同時,按照生態模式,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強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控制和生產全過程控制,采取必要的清潔方案,盡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減少生產過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費,減少廢棄物。并且,建立企業環境管理新體系,要積極申請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認證及綠色標志,增強出口產品的環境競爭力。通過推廣,使單個農民融入到外向型農業發展的各類組織整體中去,使之充分享有獲取市場交易信息和經濟收益的機會。
五、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如何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他們的環境意識,促進他們更好地接受現代知識、技能和信息,始終是我們破解綠色農業壁壘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必須加強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因地適宜、因材施教積極開展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得知識和各類蔬菜、優質糧食、養殖、加工等綠色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的培訓,使農民對科學種田,向土地要效益,向環境生態要效益有更形象的認識。通過項目的培訓活動,使農民受益,使農民及時掌握各項農產品綠色栽培技術和畜禽綠色養殖技術,聘請專家進行培訓與現場指導、答疑,給農民下發種植、養殖等各類科技書籍,加大資金投入,在省內各個農村社區建立小規模型的農科圖書室,并進行適當的培訓指導。
參考文獻
[1] 方明:我國農產品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問題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 (1).
【論文摘要】發達國家對農業支持政策的堅持和完善以及國外以食品安全為借口的貿易壁壘措施持續上升,對我農產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農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使用反傾銷等維護公平競爭的政策工具來保障國內市場的安全穩定,對于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說,是正當的,也是一段時期內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農業生產自身的特點,反傾銷措施要想有效應用于農產品貿易領域,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完善。
一、我國農產品貿易形勢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體上是進出口額增長速度落后外貿平均增長速度,且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并于2003年后轉為逆差。在結構方面,除水產品、蔬菜、水果、畜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還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外,大宗土地密集型農產品、林產品和大多數農業原料產品已經不具有比較優勢。根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對中國主要大宗農產品產需形勢的預測,除大米外,玉米、小麥、大豆、棉花和豆油在2005-2010年間都是凈進口,其中玉米、小麥和大豆的進口增長幅度較大,與2005年比,2010年的增幅分別為198%、73%和40%。大宗農產品進口激增,對相關產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勢必造成嚴重沖擊。從農產品貿易環境看,目前我國農產品進出口均面臨來自國外的巨大壓力。2007年世界農產品關稅水平平均為62%,我國農產品進口關稅已降至15.2%,并且削減、取消了大批農產品進口管理措施,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農產品市場最為開放的國家之一。在出口方面,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除頻頻遭遇技術性壁壘外,也是反傾銷的主要受害者。
從農產品貿易的趨勢看,隨著WTO談判的進展,農產品貿易扭曲的情況將得到緩解,農產品貿易將會逐漸更加自由和公平。但發達國家由于長期對農業實行高補貼政策,加之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及農業部門的壓力,WTO多邊協議首先會造成發達國家農業支持政策在“箱”間的轉移。我們對農產品自由競爭和公平貿易還不能抱有過于樂觀的態度。短期內中國農產品貿易環境無疑會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二、我國反傾銷制度在農業領域的缺陷
由于我國農業生產自身的特點,反傾銷制度要想在農產品貿易中取得效果,尚存在以下缺陷。
1、反傾銷調查申請人的資格問題
盡管《WTO反傾銷協議》賦予了相關產業在受到傾銷損害時申請反傾銷調查的權利,但同時又對申請人的條件和資格進行了嚴格限制。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此也做出了類似的規定。《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國內產業或代表國內產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關組織”均可提出反傾銷調查的書面申請。但第十七條又規定“表示支持申請的國內生產者的產量不足國內同類產品總產量的25%的,不得啟動反傾銷調查。”這種對申請人資格的嚴格限定,對于發達國家產業組織比較健全及以農場為主的大規模生產模式來說,似乎不成問題;但對于我國真正代表農民利益的產業組織尚不健全及以農戶為主的小規模生產模式來說,事實上等于剝奪了農民反傾銷申請人的資格。
2、反傾銷調查申請人的能力問題
反傾銷調查由申請人通過提交申請書的方式提出申請。在《WTO反傾銷協議》的基礎上,《條例》對申請書的內容也做了詳細規定。《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申請書應包括如下內容:“申請人的名稱、地址及有關情況;對申請調查的進口產品的完整說明;對國內同類產品生產的數量和價值的說明;申請調查進口產品的數量和價格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申請人認為需要說明的其他內容。”《條例》第十五條又規定了申請書應當附具的證據:“申請調查的進口產品存在傾銷;對國內產業的損害;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除此之外,在《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與裁決規定》第二十一條中又附加了如下三條內容:“損害的類型,是指實質損害、實質損害威脅或對國內建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如果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地區),還應當分析進行累積評估的原因及理由;造成國內產業損害的其他因素及其他證據材料。”可見,申請人不僅應該掌握國內外兩個市場上的生產者或經營者信息、相關產品的數量及價格信息,還需具備對國內產業影響的總體評估能力。同時,對傾銷、損害及兩者的因果關系也負有一定的舉證責任。
由于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及市場的復雜性,即使通過地方性產業組織的聯合或其他方式具備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申請人資格,也很難有能力提供一份信息充分、證據確鑿、符合要求的申請書。在對申請人資格和“申請書內容及所附具的證據等進行審查”的基礎上,立案調查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
3、政府保護的有效性問題
《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在特殊情況下,商務部“沒有收到反傾銷調查的書面申請,但有充分證據認為存在傾銷和損害以及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也“可以立案調查”,這就從法律角度賦予了國家行政機關作為反傾銷調查申請人的主體資格。但是,反傾銷調查是以維護行業或企業的利益為直接目標的,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代言人,而不是某一具體產業的代言人,更不是某一企業利益的代言人。因此,在未接到申請,但卻有“證據”的情況下,是否決定立案調查,也必然會從國家整體利益、對外經貿關系等角度綜合考量,而不會只局限于某一產業的具體利益。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總體貿易存在巨額順差,承受一些貿易伙伴國巨大進口壓力的背景下,國家行政機關就更加難以自主做出對外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決定。
因此,由于國家利益和某一具體產業利益的不統一,不代表產業利益的國家行政機關并不會忠實履行反傾銷申請人職責。國內外大量的反傾銷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絕大多數反傾銷立案調查都是由企業或產業組織提出申請的。
三、在農業領域增強反傾銷調查可操作性的建議
1、思想層面
(1)牢固樹立反傾銷是維護公平貿易的手段的基本觀念。反傾銷是WTO賦予締約方反對不公平貿易、保證市場平等競爭的正當手段。由于各國農業支持的出發點不同,對農業補貼的范圍和強度也不同,尤其是發達國家,農業支持更是保障農民利益、強化農產品出口競爭力以及傾銷剩余農產品的主要手段。因此,國際市場上農產品的不平等競爭還將長期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使用反傾銷等維護公平競爭的政策工具,對于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說,是正當的,也是一段時期內不得不做出的選擇。(2)徹底放棄用農產品平衡總體貿易、緩解進口壓力的想法。首先,在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及跨國公司大舉進行海外直接投資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的差額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該國真正的經濟貿易利益。個別發達國家出現貿易逆差,無非是投資和貿易替代關系的顯現。其次,中美、中歐之間的巨額貿易順差也無法單靠農產品就能實現平衡。發達國家對我國農產品進口施加壓力,其本意也是從保護國內農業利益出發,是國內農業保護政策的國際延伸。因此,任何的妥協和讓步,換來的只會是對方的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對緩解貿易壓力不會有真正幫助。最后,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關系到國家整體的經濟安全和長遠利益,新農村建設更需要公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用農產品平衡貿易,靠弱勢的農民群體承擔開放成本,本身也是缺乏全局觀念的、不負責任的政策主張。
(3)根本轉變靠農產品貿易促進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和優化的思路。有人認為通過農產品國際貿易可以促進我國農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但農產品作為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物資,還沒有哪個國家真正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參與國際分工,特別是對于大宗主要農產品都要自己維持一定的生產規模。同時,目前農產品貿易是建立在扭曲和不公平基礎上的,以此促進結構調整也很難實現優化的目的。另外,農產品的結構調整還受到技術和自然條件的嚴格約束,不但過程是緩慢的、循序漸進的,其結果也很難完全按比較優勢原則分工。前些年我國部分地區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并未因此轉移到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生產中去,而是造成了糧食產量和農民農業收入的絕對下降。因此,農業內部的結構調整,應該靠國家宏觀的、整體的和長遠的政策來保障,靠扭曲的農產品貿易來促進顯然是不合適的。
2、組織機制層面
(1)創新農民組織,建立產業協會。目前我國以農戶生產為主的農業組織結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有根本改變,仍然要個體農民面對高補貼與規模經濟下生產的國外農產品,以及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的沖擊,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建立產業組織是現實的選擇。
(2)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農產品進口設立反傾銷調查警戒線。當某種主要農產品在一段時期內進口數量的增長或價格的下降超過一定幅度時,商務部應根據《WTO反傾銷協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授權,自動啟動反傾銷調查立案程序,以解決在國家利益和產業利益不對等的情況下,國家行政機關作為反傾銷調查申請人的主體錯位問題。
3、技術層面
(1)深入研究農業高補貼國家的農業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控制程度和對貿易的影響,以便分析其是否屬于國家壟斷貿易的情況。《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附件一第6.1條補充規定二和《1994年反傾銷守則》第2.7條,將國家壟斷貿易稱之為貿易被完全或實質上被完全壟斷,而且所有國內價格均由國家控制。如果一國被確定為國家壟斷貿易,那么允許進口國在有關反傾銷調查時對該國企業實行差別待遇。西方國家通過對農產品的高額補貼影響或控制價格,進而導致國家壟斷貿易,從邏輯上分析是有這種可能性的。一旦確認某國在農產品上有國家壟斷貿易的行為,在對其反傾銷時就可以比照西方國家對中國反傾銷的做法,在成本核算時采用替代國制度。這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強我國農產品反傾銷的力度,同時也可以還“國家壟斷貿易”以本來面目。
(2)加大農產品反傾銷人才培養的國家支持力度。由于農產品的易腐性、季節性、價格波動大、固定成本高、財務記錄不健全等一系列特點,農產品反傾銷活動的方式和結果與非農產品、尤其是制成品有很大的不同,對于我國這樣反傾銷歷史短、經驗不足的國家來說,具體操作的難度就更大。因此,應加快相關人才的培養,以便深入研究農產品反傾銷的市場條件,以及反傾銷實施后的市場影響。應把掌握反傾銷、WTO規則、相關法律與慣例知識的人才與農業技術人才一起,共同納入對農業人才的培養支持范疇。這樣,我國農業發展在具備了技術保障的同時,也提高了市場與規則的保障程度。
【參考文獻】
[1]B.A.Blonigen:針對農產品的反傾銷活動[DB/OL].,2004-11-9.
[2]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2005-2010年中國主要大宗農產品產需形勢預測[EB/OL].,2006-3-10.
關鍵詞:綠色壁壘 農產品出口 影響 對策
一、我國農產品出口遭受綠色壁壘的現狀
隨著各國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這一新型的非關稅壁壘來實施貿易保護政策,綠色壁壘在當今國際貿易中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及農產品出口大國,由于農產品出口質量不高,達不到進口國的各種苛刻要求而頻頻遭遇國外的綠色壁壘,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已經失去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自從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我國農產品貿易實現了持續的快速增長和全方面的發展,中國躋身成為世界農產品貿易大國。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從2004年起,中國農產品貿易由長期順差轉變為連續的逆差狀態,結束了此前長達20年的貿易順差,而且逆差額逐年擴大,出口的增長遠遠落后于進口的增長。2007年農產品貿易總額是全世界第四位,占世界農產品總貿易額的3.4%,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放緩,進口高速增長,貿易逆差快速擴大。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991.6億美元,同比增長27.0%。其中,出口額為405.0億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進口額為586.6億美元,同比增長42.8%。貿易逆差為181.6億美元,同比增長3.4倍。2010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2012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757.7億美元,同比增12.9%。其中,出口632.9億美元,同比增4.2%;進口1124.8億美元,同比增18.6%。貿易逆差為491.9億美元,同比擴大44.2%。造成逆差的原因有很多個,但國際上非關稅貿易壁壘特別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盛行,對我國農產品出口構成的挑戰無疑是最大的。
二、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有利于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的調整
隨著各國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尤其是有些發達國家打著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旗號,針對我國的某些農產品制定苛刻的檢驗檢疫標準,從而將我國技術含量低、污染高、消耗大的勞動資源密集型農產品拒之門外。因此,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必須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
(2)對我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和規模化效益的影響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今社會以及面對發達國家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實施各種貿易保護政策,要想使我國出口農產品在國際上占有絕對優勢,就必須增加農產品的科學技術含量,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就是對農業實施現代化的標準作業,通過對農產品全過程的控制,既能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和規格質量,而且又能在更高的質量水平上實現供需平衡。同時,現代化的標準作業也有利于規模經濟的實現,并且通過農產品標準的不斷提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螺旋上升的農產品力量,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3)促使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企業農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
在不斷遭受綠色貿易壁壘的巨大沖擊后,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為了尋求突破之道,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已經深刻認識到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業理念,企業才能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以及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而突破綠色壁壘的限制。我國于1984年正式加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根據WTO/SPS協議,WTO成員有義務并采納CAC國際標準。因此,我國應該應該嚴格按照CAC標準的要求,加大質量認證力度,使產品國際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2.消極影響
(1)導致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量大幅下降,市場份額減少
在貿易保護主義演進過程中,發達國家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先后出臺了各種環保法規和標準,綠色標志等創新的制度安排,以期達到抑制負外部性的輸入和保護國內經濟的目的。我國的農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部分新型工業化國家或地區,由于這些國家大多數屬于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的成員,因此綠色貿易壁壘的設置程度都比較高,又因為我國采取的很多環境標準都低于國際標準,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各種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已經造成了或即將造成市場準入的障礙,從而導致我國農產品總量大幅下降,市場份額減少。
(2)增加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出口成本,削弱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出口的大多數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基于廉價勞動力和較低的生產成本而形成的價格優勢,而綠色壁壘的實施則要求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無公害、無污染的環境管理體系,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要求,加大在農產品生產上的科技投入以及高技術人員的配備等,這勢必增加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和管理成本,從而使我國農產品與發達國家的民族產業相比處于比較劣勢,價格競爭優勢受到嚴重削弱。日本從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最終草案》,明確設定了進口食品、農產品中可能出現的734種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近5萬個暫定標準,大幅抬高了進口農產品、食品的準入門檻。
(3)嚴格的綠色衛生檢疫制度加大了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
很多發達國家利用綠色衛生檢疫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嚴格而又繁瑣的衛生檢疫措施,實際上是實施貿易保護措施,防止外國農產品進入本國,增加了中國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在農產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國正是一些發達國家名目繁多的衛生和檢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例如,歐盟從2000年7月起,提高了進口茶葉的安全及衛生標準,對外其中的農藥殘留有檢查極其嚴格,比原標準高出100-200倍。又如,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要求進口花生中黃曲霉素含量不得超過0.02‰等。
三、我國農產品出口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
1.發揮政府的主導性作用
為了從根源上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突破綠色貿易壁壘,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主體作用,為企業指引前進的方向。
(1)積極采用國際或國外先進技術標準
按照WTO《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迅速設立我國的“綠色貿易壁壘”機制,建立和完善國內環保貿易法律體制。同時,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新體系,推行清潔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目前,ISO14000國際標準已經成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護照”。
(2)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支持,強化國民綠色消費意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加大。為了適應這一趨勢,首先,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限制高污染的農產品生產,加大對示范性綠色生態農業項目的支持,拓寬綠色融資渠道,實施綠色農產品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發展生態農業,形成產業結構綠色化,使更多出口農產品符合國際環保標準,減小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帶來的消極影響,增強農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的競爭力。其次政府還應該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加強生態環境教育,從而使人們提高綠色農產品消費的自覺性。
(3)積極建立綠色壁壘預警機制
隨著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我國應積極建立綠色壁壘預警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幫助企業掌握國外的技術標準和法規、認證、檢驗檢疫等市場準入條件,以便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做好防范工作,贏得在貿易中應對綠色壁壘的主動權。綠色壁壘預警機制通過對國內外信息系統的收集、分析、處理,在綠色壁壘所引起的貿易危機到來之前及時發出警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
2.突出出口企業的主體性地位
(1)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促進企業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文化的精髓、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法寶。目前,綠色貿易壁壘已成為了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攔路虎”。在綠色貿易壁壘盛行的國際出口環境下,我國的農產品由于難以“達標”而被拒于發達國家的國門之外。因此,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更應該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不斷進行技術與產品創新,生產出符合綠色標準的健康農產品,力求突破國外綠色貿易壁壘限制,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及競爭力。
(2)主動申請國際綠色認證,實施國際環保標準,減少出口貿易壁壘
獲得國際認證是農產品走向世界、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企業應積極爭取通過國際相關組織質量認證、安全衛生認證,如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認證等,認真學習HACCP和ISO14000等國際環境標準內容,做到盡快與國際接軌,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企業通過國際認證,特別是針對性地取得出口目的地的相關認證,就能使產品出口暢通無阻,突破國外綠色貿易壁壘。
(3)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過分集中于實施綠色貿易壁壘最為嚴重的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歐盟、日本等。這些發達國家往往依仗其較高的科技水平和先進設備,制定極其苛刻的環境標準,設置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很大障礙。因此企業應放眼全球,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開拓其他層次的新型市場。市場多元化戰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目標市場過于集中所導致的出口波動風險,由于企業有更大的選擇余地,從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慧.淺析綠色貿易壁壘下我國農產品的出口[D].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中國食品產業網.http://.2008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
[3]中商情報網.http://.2012年中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2013-1
[4]劉暢.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24).
[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2012-6
[6]陳玉光.“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
[7]王秋紅.國際貿易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05-206
論文關鍵詞:產業內貿易,指數,協整分析
一、引言
自1972年12月,中澳正式建交之后,兩國的經貿合作路徑不斷拓寬,水平逐年提升。截止到2008年,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貿易伙伴,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目的國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在貨物貿易上,中國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貨物貿易伙伴,貨物貿易額占澳大利亞貨物貿易總額的15.1%。期間中澳兩國農產品貿易雖有波動,但貿易總量呈上升趨勢,自1996年起,雙邊的農產品貿易年均以9.97%的速度增長,2009年,中澳農產品貿易總額達到15.37億美元,其中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農產品為9.84億美元,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的農產品總額為5.53億美元。隨著中國經濟的將快速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使得我國在各種農產品的進口方面大大增加。可以預見,未來中澳兩國的農產品貿易仍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農產品產業內貿易日益關注。所謂產業內貿易是指同一產業內部差異品的交換及中間品的交換,也就是在某一時期出口某種產品的同時又進口同種同類產品。與強調比較優勢等的產業間貿易不同,它與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偏好相似性、需求多樣化和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等有著密切關系。[2]就中澳農產品雙邊貿易而言,各位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中澳農產品貿易整體而言產業間貿易占優勢,產業內貿易水平不高,雙方農產品貿易互補的特征明顯。但對中澳各章節農產品進行產業內貿易研究的較少;另一方面,結合產業內貿易指數與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做實證分析的很少,故本文將按照HS體系的細分農產品目錄,在測算中澳農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基礎上,分析兩國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水平,并對影響中澳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二、中澳農產品的產業內貿易衡量及數據
(一)中澳農產品的產業內貿易衡量
中澳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分析將以產業內貿易指數為基礎,產業內貿易指數可以衡量一國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水平,直觀地反映一國產業內貿易的現況。本文選取格魯貝爾-勞埃德指數進行分析,指標如下:
GLIi=1-{|Xi-Mi|/(Xi+Mi)}
i指中國農產品貿易行業中第i個農產品行業,以Xi和Mi分別表示其出口和進口;當此值越接近1,則表明該類農產品貿易模式越傾向于產業內貿易,越接近0表示該類農產品貿易中產業間貿易越重要。一般情況下,GLIi>0.5時,產業內貿易占優勢;GLIi時,產業間貿易占優勢。
(二)中澳農產品產業內各貿易指數定量數值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年鑒、世界銀行網站以及聯合國的商品貿易統計數據數據庫(UNCOMTRADE),農產品具體分類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HS1996準則。其中HS01到HS24以及其他部分章節為農產品的商品目錄,據此得出各章進出口農產品數值,選擇年份為1996至2008年。
三、中澳農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實證研究結果
(一)中澳農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測算(G-L指數)
表1:中澳各章農產品產業內貿易G-L指數
G-L指數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hs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hs02
0.0000
0.0040
0.0000
0.0096
0.0040
0.0059
0.0474
0.0003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55
hs03
0.8726
0.4603
0.4723
0.5804
0.5309
0.6822
0.8508
0.7801
0.6838
0.6770
0.6124
0.8279
0.7530
0.6757
hs04
0.0562
0.0607
0.0659
0.0558
0.0649
0.0606
0.0400
0.1229
0.0625
0.0525
0.0552
0.0476
0.0539
0.0614
hs05
0.2969
0.2854
0.2561
0.4069
0.2570
0.2356
0.3152
0.2746
0.0713
0.2096
0.3858
0.2390
0.3035
0.2721
hs06
0.5307
0.9100
0.4853
0.9218
0.1252
0.3448
0.3642
0.8239
0.1253
0.2394
0.1125
0.0171
0.0557
0.3889
hs07
0.4196
0.8387
0.1698
0.1372
0.3626
0.4002
0.3668
0.1615
0.1711
0.0757
0.0481
0.0303
0.0510
0.2487
hs08
0.2000
0.2246
0.2499
0.6146
0.6591
0.5501
0.4785
0.6021
0.8024
0.7237
0.6372
0.6869
0.6498
0.5445
hs09
0.1728
0.0952
0.2293
0.0855
0.1002
0.1440
0.2134
0.3720
0.3030
0.3671
0.2610
0.2469
0.1972
0.2144
hs10
0.0004
0.0008
0.0011
0.0013
0.0015
0.0014
0.0012
0.0172
0.0024
0.0007
0.0017
0.0176
0.0345
0.0063
hs11
0.5898
0.5090
0.4109
0.1343
0.0396
0.0475
0.1156
0.5646
0.4972
0.8750
0.7717
0.9065
0.5791
0.4647
hs12
0.0541
0.3984
0.2059
0.0781
0.0388
0.1250
0.1021
0.9705
0.9969
0.5779
0.9083
0.7187
0.7490
0.4557
hs13
0.5670
0.1157
0.2708
0.1390
0.3344
0.1699
0.0988
0.2257
0.5926
0.1358
0.1966
0.0905
0.0892
0.2328
hs14
0.1245
0.0283
0.0248
0.0103
0.1919
0.2214
0.4887
0.5263
0.5690
0.0704
0.1314
0.0000
0.0027
0.1838
hs15
0.0772
0.1569
0.1797
0.1323
0.0615
0.0418
0.0543
0.0503
0.0474
0.0723
0.0632
0.0466
0.0350
0.0783
hs16
0.1666
0.4779
0.1319
0.1648
0.1684
0.0936
0.0240
0.0170
0.0373
0.0295
0.0132
0.0206
0.0923
0.1106
hs17
0.0131
0.0332
0.1095
0.0935
0.1715
0.1025
0.1907
0.6598
0.5383
0.3937
0.7140
0.9315
0.3238
0.3288
hs18
0.1458
0.1194
0.3687
0.6333
0.6566
0.3560
0.3156
0.4818
0.1508
0.9623
0.3207
0.3468
0.2000
0.3891
hs19
0.1338
0.0817
0.0963
0.1667
0.2667
0.3326
0.4585
0.5540
0.5630
0.4741
0.4778
0.5866
0.7820
0.3826
hs20
0.0790
0.0677
0.0715
0.0639
0.1278
0.1521
0.1094
0.0645
0.0827
0.0713
0.0479
0.0505
0.0201
0.0776
hs21
0.7373
0.5461
0.3662
0.4458
0.6509
0.4615
0.4715
0.2876
0.2824
0.3923
0.4791
0.4298
0.3797
0.4562
hs22
0.8220
0.9029
0.6715
0.6346
0.7783
0.7310
0.8636
0.9888
0.7592
0.5955
0.3281
0.2697
0.4654
0.6777
hs23
0.0400
0.0747
0.0410
0.1672
0.1066
0.3861
0.5177
0.3367
0.1669
0.1428
0.1132
0.4946
0.7180
0.2543
hs24
0.0000
0.0000
0.0138
0.0043
0.006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19
hs41
0.0118
0.0016
0.0482
0.0155
0.0091
0.0009
0.0019
0.0044
0.0013
0.0017
0.0081
0.0071
0.0010
0.0087
hs51
0.0000
0.0046
0.0011
0.0021
0.0002
0.0001
0.0001
0.0002
0.0001
0.0002
0.0001
0.0001
0.0001
0.0007
hs52
0.0004
0.0001
0.0000
0.0000
0.0005
0.0000
0.0002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論文摘要]教學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發展的動力,兩者相輔相成。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而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推進器,以科研促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師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沒有科研的支撐作用,教師便不能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及時和深入的掌握,無法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以及相關學科之問的關系,往往淪為有限知識傳授的輸送者,難于啟發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學是源,教學是流,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1.科研帶動了教學改革
現代科學的發展速度驚人,新思維、新方法、新成果、新觀點層出不窮,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更是如此: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研究對象出現了新領域、新課題,諸如“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標準化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第二,國際貿易理論出現新理論、新原則。伴隨各國經濟發展,利用外資理論、新保護主義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國際貿易非零和競爭理論、國際貿易“雙贏”理論誕生。第三,國際貿易實務出現了新方式、新崗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快發展,出現了以計算機為媒介的網絡上所達成以貨物(或服務)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為標志的電子商務。新形勢下,外貿行業內的分工趨向細化,新的崗位不斷涌現,如外貿跟單員、報檢員等等。
如果我們對國際貿易學科發展不加研討,對社會需求不予莢注,對本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不進行改革,所培養的學生顯然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因為國際貿易學科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精通國際貿易相關法規慣例,又能獨立完成各類企業的進出口各項環節的運作。而我校原人才培養方案無論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上還是在專業課設置上都存在很大問題。教學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專業技能課程缺失。正是從國際貿易學科發展角度探討我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我們才大膽提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課程設置要改革。相關論文——“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探討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建設”于2007年公開發表。實際上,課程設置是高等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也是專業教師科學研究的一部分。更廣義地說,教學研究可視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方案,就是本校國貿教研室專業教師深人研討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脫離科研工作的教師,往往沒有機會或熱情對本學科發展和專業設置、課程建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難以實現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綜合應用。其教學內容必然容易枯燥、過時。專業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其專業方向領域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學術前沿的動態。這一目的得以實現則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動教學與時俱進。
2.科研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階段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檢驗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指導是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是檢驗四年教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認真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收集文獻,調查資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提升學生研究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帶領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舉措。人才的培養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經過實踐丁二作的鍛煉。在05級國貿專業論文設計中,大多數同學都參與到我的科研課題。如虢威同學畢業論文課題“湖北糧食物流產業外資進人現狀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湖北糧食物流安全問題探討”中的部分內容。梁華迪同學的畢業論文題目“湖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與對策”同樣是我參與的省級項目——“中國農產品國際營銷環境研究”中的一個分支。在沒有參與論文課題申報前,多數學生對論文的架構、國內外研究現狀和論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對收集的資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論文中。論文沒有太強的邏輯性,中心也不突出。通過反復指導并闡述自己在科研論文所表達的觀點以及課題研究所要實現的目標,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歸納提煉論文所要表達的觀點,經過多次比較國內外相關論文,激發他們獨立研究并找到與課題有關論據,使他們在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巾得到切實鍛煉。這種啟發式的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并嚴謹負責地把守論文質量關避免了學生盲目抄襲或草率應付。教師在科研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強烈的進取心,往往對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學態度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學生對知識整體把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科研過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到本專業的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教師而言,需具有寬廣的知識,能夠將專業課教學中涉及到的多個領域的知識如國際經濟學,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實務,WTO規則等融會貫通。而要做到這些的前提則必須在科研工作中不斷了解國內外的最新動態,不斷積累豐富的研究成果資料,了解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這樣才能將專業最新的前沿帶進課堂。大學專業教學內容雖有基礎性的一面,但其流動性,變異性最強。確保教師和學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證就是大力開展科學研究。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和傳播者,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依據,它包含教學的內容并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外貿函電》是我校雙語教學的示范課程,身為主講教師,在對該課程近40本國內外教材深入學習同時,不斷總結并探索新的教學內容,大膽摒棄國內諸多《外貿函電》教材中已完全過時教學內容,例如,電傳的格式及運用根據學科發展,把電子商務運用及電子郵件的運用充實到教學中,并主編了《商務英語函電教程》。在完成這本教材的同時,視野開闊了,創新意識、實踐精神、獨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見,科研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師底蘊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