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技術推廣論文

農業技術推廣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2 17:41: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技術推廣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技術推廣論文

篇(1)

1.1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受投入制約

一是沒有穩定的機構隊伍。一些地區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再加上經濟條件的限制,這些因素導致推廣機構工作難以落到實處;二是工作環境差。不僅基本待遇得不到保證,推廣機構的基礎設施條件也跟不上現代化需求,阻礙了信息的傳遞,農業服務范圍難以真正覆蓋至每家每戶,農民農業技術難題依舊得不到解決;三是推廣人員專業技術不過硬。總的來說,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數量不在少數,而真正擁有專業技術的人員卻寥寥無幾。在許多鄉(鎮)許多推廣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知識培訓,降低了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由于資金缺乏,地方政府也沒有能力對推廣隊伍進行全方位的再教育和培訓,致使推廣隊伍越發的陳舊老化,整體素質日趨下降。

1.2科技成果同實際生產需求錯位袁影響推廣效果

經調查研究表明,雖然我國每年的農業科研成果數量眾多,但真正能推廣應用的卻很少。科研成果申報機制存在弊端,導致農業應用研究不立足于市場需求,易于直接投入生產的實用技術;申報獎項時,采取自下而上層層報獎的模式,一級接一級的虛假累加成果數量,導致真正的科研成果縮小了推廣轉化的空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研成果只有在生產中才能得到檢驗和認同,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進入市場經濟以來,農民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為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農民對農業技術的要求也呈現多樣化、高效化的趨勢,由于市場需求發生了轉變,就更加強烈需要有效的綜合技術和管理技術。但是,當前的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業推廣機制過于單一,忽視了配套集成技術與整體技術的作用,不能與農民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相呼應,且又由于市場技術等信息流通不暢,使得科研成果難以轉化成現實生產力。

1.3農民接納農業新技術能力不高袁增加了推廣難度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而我國農業技術卻相對落后。一是農業生產者大多聚集在農村,農業生產主體是農民,這些人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對農業新技術吸收能力有限;二是農民大多經濟條件有限,即使有能力學習采用新技術,對于見效慢、投入高的新技術,只能望而卻步,改用見效快的物化類技術成果,如農藥等;三是在傳統觀念的作用下使得大部分農戶都受到小農意識影響,養成急功近利回避風險的本能,他們更愿意使用落后的傳統技術,而不愿承擔新技術帶來的風險。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有知識的有志農村青年都涌入城市務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技術在農村的推廣。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2.1政府應加強推廣隊伍的管理并予以財政上的扶持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各地方政府都應予以財政上的扶持。一方面,基本待遇得到保證,推廣人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推廣工作當中;另一方面,只有改善推廣體系的硬、軟件設施,使得推廣信息暢通,推廣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實行競爭機制,完善績效考評機制,使推廣人員有憂患意識,能自主地提高自身水平及工作能力,并給有重大貢獻的推廣人員以加工資、破格提拔的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鼓勵推廣人員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效率。

2.2在現有生產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科研

科研成果只有實際運用到生產上,才能稱得上是成功的科研。鼓勵農業科技研究時,應立足于當前農業生產需求,而不要出現不匹配的情況。一方面生產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又浪費了人員及資金去研究一些根本沒有實際意義的成果。所以,政府一定要完善科技成果與生產需求對接機制。

2.3建立并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政府要發揮在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中的骨干作用,組織建立一支專業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改善推廣觀念及進行機制創新。一方面,凈化推廣隊伍,對于在隊伍中插科打諢、毫無實際能力的干部予以辭退。另一方面,廣納社會人才,一些農民由于多年經驗積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對農業技術卻有著非凡能力,政府應破格錄取,使之為農業技術推廣貢獻一份力量。同時應大力鼓勵成立民間農業技術推廣組織,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變成全民參與的公益性活動,拓寬農業技術推廣渠道,鼓勵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向農民推廣技術。另外,農民由于文化水平限制,對新技術的接納存在一定困難,政府應多加開展培訓活動,適當提高農民文化水平,讓新的農業技術真正為農民所用。

3結語

篇(2)

在高等學校以及科研單位進行對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高校以及農業單位主要的優勢在于擁有人才以及技術上的優勢,可以在新型農業運用的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這些新時代的人才在學習新型技術時,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通常會比較強。我國平均每個省份都會設立1~2個農業高校,因此這對新型農業技術的普及是有著很大幫助的。高校也可以參與到對新型農業的推廣工作中去,可以組織高校的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直接的將所學到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到農村中去。農業類高校作為對新型農業技術進行直接研究的教育基地,通常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存在著理論同實際脫軌的現象,教學的內容已經明顯跟不上生產的步伐。因此讓學生下到農村去,將其學到的新型農業的科技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去,不但有利于對新型農業科技的推廣,也有利于高校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應用。

2我國新型農業技術推廣中應該遵從的原則

2.1對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重視的原則

在對新型農業科技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應該與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相適應。只有與市場相適應,農民才會更愿意接受新型的農業科技。在市場中對農民進行引導,將農業進行產業化的轉型。當代的農民都是有自主經營權的。對新型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過程,已經不能夠用傳統強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的考慮農民的需要,推出農民所需要的技術,解決農民的燃眉之急,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新型農業技術在農村進行推廣。

2.2將政府作為主要的推廣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廣隊伍,是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推廣的重要條件之一。在我國的經濟進行轉型期間,在民間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體系數不勝數,需要政府及時的站出來對市場進行規范,保證農民的利益。當前很多的農民不愿意投資一些經濟效益比較低的農作物,不能夠理解中國獨具特色的農業發展路線。對于這種現象只能通過政府出面進行調控,才可以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的推廣。

2.3加強服務的觀念原則

對服務的原則進行強化是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農民的綜合需求,而對于農民需求的直接體現就是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需求。因此在對新科技進行推廣的過程中,要注意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具有實際作用的生產力,讓科技具有使用性,真正的服務于農民。讓新型農業技術成為具有經濟實效性,生產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實用技術,滿足農民的需求,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篇(3)

為深入落實科技興農戰略,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質量,合理配置人才資源,構建適應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用人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根據上級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1、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

2、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

3、堅持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

4、堅持能上能下、崗變薪變的原則。

二、競爭職位

農業技術推廣專業人員15名,其中站長3名。

三、競崗范圍和條件。

1、競崗范圍。鄉鎮全額財政開支、學農專業的人員。

2、基本條件。(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農村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遵紀守法、愛崗敬業。(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身體健康,作風正派。

3、崗位條件。(1)站長:具有中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技術職稱,連續三年年度考核稱職。(2)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

四、競聘方法

(一)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方法

采取個人申報、資歷評價、考試、民主評議的方式,擇優聘任。總分為100分,其中資歷評價30分,考試60分,鄉鎮測評10分。

1、資歷評價。(1)職稱。副高以上職稱10分,中級以上職稱5分,初級職稱3分。(2)學歷。全日制本科學歷10分,成人本科及全日制大專學歷5分,成人專科、全日制中專學歷3分,成人中專1分。(3)行政獎勵。市級以上行政獎勵5分,縣級行政獎勵3分,系統行政獎勵1分。行政獎勵不重復計算分值,只計算最高級的行政獎勵。(4)科研成果(論文、論著)。省級科研成果,國家級論文、論著5分;市級科研成果,省級論文、論著3分;縣級科研成果,市級論文、論著1分。科研成果(論文)分值不重復計算,只計算最高級別的科研成果(論文)分值。

2、考試。成立命題組進行封閉命題,考試的重點為農業技術基礎知識。

3、鄉鎮考核。所在鄉鎮鄉村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分為優秀(10分)、稱職(7分)、基本稱職(5分)三個檔次。參加測評的人數不能低于所在鄉鎮鄉村干部的三分之二。

按照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錄取15名人員,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錄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聘用期為三年,第一年為試用期,聘用期間聘用人員出現重大問題可隨時解聘。各鄉鎮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落聘后,由鄉鎮政府負責重新安排工作,取消相應的技術崗位待遇。

(二)站長競聘方法

錄用的15名人員符合站長競崗條件的,采取個人申報、面試競崗的方式產生,總分100分。擬競聘人員競聘專業人員時的綜合成績占60%,面試成績占40%。

(三)專業技術人員分配方法

本著就近就便、高分優先擇崗、組織調劑的原則進行分配。不服從分配的退回原鄉鎮,空缺崗位按照綜合成績遞補。

五、時間步驟

競聘上崗工作從2005年11月7日開始至2005年11月30日結束。

1、11月7日至11月8日,召開××縣農技推廣區域中心站競聘上崗動員大會,公布競聘崗位。

2、11月9日至11月11日,組織報名。報名由個人自愿填寫報名申請表,每人限報一個崗位,并需出具相關資歷證書。

3、11月12日至11月14日,競聘上崗領導小組按照條件和要求,對申請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并進行公示。

4、11月15日,邀請有關人員組成命題小組封閉命題。

5、11月16日,集中進行考試。

6、11月17日至20日,到所在鄉鎮進行考核。

7、11月21日,張榜公布綜合成績。

8、11月22日,領導小組審定聘用名單,并將聘用名單向社會公示3天。

9、11月25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擬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并發聘書。

10、11月26日,競聘站長

篇(4)

[論文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經濟增長;投資

在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農業生產也逐漸趨于集約型增長,這與以往的粗放型增長呈現出不同的模式。這一改變使得農業企業以及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技術的需求更形成一種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技術推廣人員都僅僅擁有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無法使企業承受較大的市場壓力。由于農業企業的高層領導普遍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質的基層員工,這使得企業內部呈現出技術不均衡狀態,從而減緩了企業的經濟發展速度。

一、農業技術推廣的投資的經濟現狀

(一)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投資背景

我國的農業推廣投資呈現持續性增長,由上世紀90年代的每年30多億逐步增加到2009年200余億元。在2010年,投資增長呈現出突然性的劇增。總體來看,推廣投資的年增速較大。盡管我國對于農業在推廣方面的投資增長速度比在科研方面的投資增長速度高,但相較于財政總支出,我國政府在農業推廣方面的投資力度仍待加強。

(二)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投資的強度

農業科研方面的投資與農業生產GDP的比例稱之為農業推廣投資強度。農業推廣的投資強度從1996年-2010年的十五年間增長了86%,每年平均增長5.7%。農業推廣投資十五年間增加388%,每年平均增長25.9%。由于GDP的增長十分迅速,十五年間盡管推廣投資增加了388%,投資強度僅增加86%。農業GDP在這十五年間累計增長達到了161%,平均每年增加11%。而農業科研的投資力度累計僅增長7.6%,平均每年增長1.2%。政府對于農業的推廣投資較農業科研的投資而言,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絕對量都相對強度較大。盡管政府在這一領域的推廣投資強度逐年都在增高,但其在我國財政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卻逐年減少。十五年間這一比例下降了0.2左右。這些數字都說明盡管政府的財政能力正在逐漸增加,但在農業推廣方面的投資并非隨之增加。正是由于政府在財政方面對于農業推廣并沒有給予大力支持,使得很多與之相關的推廣機構很難進行推廣工作,更有甚者已經不能正常進行工作了。在政府投資范圍內,許多受財政支持較多的地區尚且仍可勉強對工人發出工資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但推廣項目的經費仍然十分少,維持科研十分艱難;財政支持較為薄弱的地區,甚至連工人工資都無法承擔,可以進行實驗項目的經費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主體投資方式

我國在農業方面的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被大眾認為是準公共物品,所以在成本方面,作為這一成果的市場需求方的農業科技推廣單位以及農民難以承擔;我國的農業生產普遍具有生產規模較小、產業化進程緩慢、生產的比較利益較低等特點,并在生產過程中缺乏大型企業的依托,私人企業也不大愿意投資于農業科技。這些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推廣必須要去依賴政府在這一領域的投資。

二、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影響經濟增長的問題

(一)農業科研體制發展中的問題

開拓農業新技術十分重要的途徑即為科研,我國的科研項目的導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進行引導,追求更多的是科研成果。在整個科研進程中,無論是科研選題還是項目成功申報,以及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都在不斷追求所謂的高、精、尖。從而更加使得很多研究成果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推廣時根本不可行。另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是開拓新的農業技術。這就要求機構在選擇培訓行政人員時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使得行政管理到位,停止出現這一系列不良循環。

(二)農業技術推廣投資總體強度不夠

就我國目前現狀來看,農業技術推廣還主要依賴于國家的財政投入。而農業技術推廣的投資在國家財政總支出中依然占據較小比例,投資總額也很低。在財政支農總支出中,這一比例僅占10%。

(三)農業技術推廣存在一定問題

在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農業生產也逐漸趨于集約型增長,這與以往的粗放型增長呈現出不同的模式。這一改變使得農業企業以及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技術的需求形成一種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技術推廣人員都僅僅擁有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無法使企業承受較大的市場壓力。由于農業企業的高層領導普遍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質的基層員工,這使得企業內部呈現出技術不均衡狀態,從而減緩了企業的經濟發展速度。

(四)科技創新與農業生產脫節

農業技術的最大客戶就是農戶和農業企業,由于一些原因,致使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需求不高,進而影響到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首先,純農業是大多數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農戶用于新技術的資金儲備不足;其次,農戶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嚴重制約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最后,農村在信息傳遞方面比較單一,在獲取信息方面滯后,不能同步科技創新發展。除此之外,農業的科技創新不能很好應用于生產,也是很關鍵的問題。部分地區的農業經營規模比較小,在科技創新過程中也要加以考慮。例如:日本的農業生產,在規模很小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應用的農業技術很高,主要原因是在農業科技創新過程中,與實際情況結合緊密,做符合實際的農業科技創新。

三、農業技術推廣投資對經濟增長促進的建議

通過上述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經濟中的現狀和作用分析,表明我國農業經濟的技術推廣總投資量呈現一個增加的趨勢,但由于政府的財政強度并沒有跟上農業經濟發展的步伐,總體上仍然表現為推廣技術總投資量的不足。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動態函數分析,研究表明長期性的農業技術推廣投資對農業經濟的增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經濟投入

1.落實2012年最新修改的《農業技術的推廣方法》,使政府財政對于農業推廣得投資形成一種長期的配合模式。各縣市政府部門應在預算范圍內對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后盾,并不斷按規定持續增長該資金,不斷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強度。2.各縣市政府部門應該對款項的落實進行監督,保證每一筆款項都用于實處,并定期對其進行評審考核,保證資金得以有效利用。3.作為促進農業不斷進步的基礎的農村金融市場在改革開放之后以農村信用社為重點而不斷擴建,但是仍然不具備完整的金融支持體系,仍須政府不斷進行探索完善。4.實現推廣的主要途徑是成立相應的農村基金委員會,不斷發展農村合作委員會,使農村合作基金組織不斷規范。除此之外應不斷加強農業保險在廣大農村的應用程度。5.對于款項資金的使用要更具科學合理性,在實踐中要不斷去調節農業推廣費用的投入結構,合理調整項目費及事業費的比重,以及在事業活動中業務活動費用同人員費用的比例,保證推廣工作有序順利進行。

(二)依靠投資來建立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1.政府應該推行更為合理的農業科研機制,在機構中設置專門的獨立監督小組和領導小組,兩個部門在運營過程中相互促進并互相監督。2.在項目評定過程中聘請一些專家來對其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決策分析,按照相關規定來對其進行評估,界定項目是否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和實用性,3.應將科研活動緊跟市場需要,使得科研成果應主要在農業技術方面有新的突破,即不斷讓科研機構轉型。

(三)構建多樣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運營模式

改變由上至下的傳統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在應用中逐漸立足于市場,保證對農戶需求的滿足,形成由下至上的新型推廣模式。逐漸開始以政府投資的農業技術推廣為主干,各類型的合作社和協會為輔助的內外相結合的農業科技推廣方式。可以在農業部門及農業院校中設立農業科技推廣部門,促進對新技術的推廣。對于相關農業企業的投資開發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有效利用農業合作社來使其發揮相應作用,提高農業技術的傳播速度。要加強對于民間資本的合理利用,增加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對于農業技術推廣提供的貸款,不斷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投資模式。

(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

在“科教興農”過程中,必須使農業的生產和科技創新脫節問題得到解決,然后使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改變,把相關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體系完善,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形成產學研結合的推廣機制,讓技術落實到基層,并積極的參與交流和指導。主動把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資源進行整合,建立農業科技推廣和相關資金的站點,每年按時按點進行農業技術創新,并成立農業技術指導的專家小組。積極地把科研成果推廣到農業當中,建立專門的科技園區,并且把成果具體化,在現場給予農民指導,讓農民逐步的學習,并應用于實踐。在此基礎上,積極鼓勵農業高校的學生下基層,積極主動地到鄉鎮農科站工作,并給予獎勵,用來鼓勵。農科站要把推廣員的素質提高,結合農科教企和產學研一體化。讓農機人員深入村里進行指導服務,形成示范的科技園區,讓涉農的企業有專業的服務組織,在需要時給予積極的農業技術指導,讓高新的農業技術有效地得到實施和推廣,讓農戶和涉農企業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

篇(5)

【關鍵詞】作物栽培學;農業技術推廣;校企合作;社會實踐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根本問題。農業院校是農業教學的中心,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院校一般具有學科齊全、人才集中等特點,可為我國農業發展培養大批科技人才[1]。每年畢業的農業專業學生將不斷充實到各個農業部門,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發揮巨大的作用。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以及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關系到國家興衰的農業問題來說,科技興農尤為重要。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農業技術穿插到課程教學中,增強課程教學的實踐應用型,發揮課程教學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將決定著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能不能在生產中得到應用以及所培養的學生能否快速適應畢業后的就業崗位。作物栽培學作為農業院校中涉農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所有的涉農專業均會開設本門課程。作物栽培學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因此利用本門課程進行部分農業技術推廣活動是可行的,本文將對如何發揮作物栽培學課程的農業技術推廣效果進行論述。

1 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1.1 農業技術推廣是科技成果應用于生產實際的前提和基礎

農業研究成果只有經過推廣后,應用于生產過程才能顯示自身的特點和價值。如果沒有農業推廣這個中介,再好的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現實的農業生產力也是發揮不了其價值的。農業發展的實踐證明:科技進步對人類的任何貢獻,都是通過推廣活動實現的。沒有發達的農業推廣活動,便實現不了農業現代化,也不會出現繁榮的農村和富裕的農民。只有將農業科技成果最終應用到農業實踐中來才能真正推動農業的發展[2]。農業院校是農業技術研發部門的主要力量之一,農業院校的教師參與農業技術的研發,并持續關注農業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師研發的新技術以及掌握的農業技術信息傳遞給學生,可以發揮潛在的農業技術推廣作用。

1.2 農業技術推廣是保障糧食安全,滿足人們需求的需要

我國人多地少,要解決我國的糧食安全,就必須從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等方面著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適應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使有限的土地生產出適應人們需要的農產品,需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不斷努力。學校中學農的學生,普遍比較關注家鄉的農業發展,也很樂意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帶回家鄉,發揮技術的價值。通過農業院校中的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農業新技術傳播到全國各個地區,也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一個有效途徑。

1.3 農業技術推廣是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重要紐帶

農業技術推廣就是把已有的農業科研成果轉移到農業生產中去所有的農業科研成果最后均要要在科學實驗和生產應用中檢驗其是否成立和有效[3]。農業院校的學生會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實習、社會實踐以及企業鍛煉過程中實際接觸到產學研結合的過程,運用所學的農業知識,解釋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技術難題,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善產學研模式中的小的漏洞,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以致用。

2 在作物栽培學教學過程中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途徑

2.1 在理論課授課中增加農業新技術的相關知識

作物栽培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農業實例來充實和解釋所學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增加農業新技術的介紹,為農業技術的推廣奠定知識的儲備。例如在講到作物與環境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溫度是影響作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若選擇的品種不合適,可能會導致作物不能夠完成生命周期就中途死亡,也可能完成了生命過程,但是顆粒無收。若小麥的品種不合適或播種時間不適,可能就不會長莖稈,不會開花和結實,形成不了產量,嚴重時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水稻的品種選擇的不合適或播期不適合,同樣也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這些現象的發生引起了很多的農業糾紛事件。在解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的同時,可以講述目前生產上適合大面積種植的各種作物品種以及在種植這些品種的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和基本的技術措施,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與親人交流的時候,發揮農業技術推廣作用。

2.2 在實驗課教學中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問題

在作物栽培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提高起點,增加設計、綜合性實驗,且實驗內容盡量以本地區存在的一些農業生產實際問題作為實驗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廣農業技術知識。例如針對本地區的小麥和水稻在生產上容易出現大面積倒伏的情況,在進行實驗課的時候,可以在田間發生倒伏的情況下,讓學生到田間實地觀察,并分析發生倒伏的原因,是哪些農業技術措施不到位導致了倒伏的發生以及預測對作物產量的影響等。同學們能夠更好的理解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技術問題以及解決的技術措施。當然,可以通過大田試驗或者室內的幼苗培養實驗,通過噴施調節劑或者進行種子處理等,觀察其培育壯苗的效果,以及對倒伏幾率的減少情況。這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延伸出來的實驗,同學們更感興趣,實驗效果較好,又能夠推廣農業技術。

2.3 在實習課教學中讓學生實際運用農業技術來增強技術感知度

作物栽培學中,會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始各種農作物的實習課,且實習課的周期較長,實習時間根據農田作物的生產情況,靈活進行。作物生產是一個連續慢長的過程,為使學生熟練掌握主要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及栽培技術,我們把這些作物的實驗田交給學生,責任到人,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種植、管理、測定分析,最后實行驗收,找出增、減產等原因,要求學生寫出實習論文,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結果,集中進行總結,評出最佳設計方案和最優的農業技術措施[5]。在這樣全過程的參與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的思考,查找資料,請教老師,最終能夠學習到最新的農業技術措施,并能夠將其合理的運用。若將其親身體會的農業技術措施推廣到學生自己的家鄉,這樣使技術措施更具有說服力,且學生的主動性更強。

2.4 在校企合作實踐中,掌握農業技術并推廣農業技術

現階段校企合作,開始發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我國涉農企業較多,農業院校在這方面也頗有優勢[4]。校企合作共建專業,一般在完成學校的課程的同時,會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走進企業,接觸生產一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作物栽培學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學生通過企業鍛煉后,了解了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帶著問題來到課堂,提高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反之,學了作物栽培學課程后,也能夠把課程中所學習的技術應用到企業的生產實際中進行檢驗,同時還可以在實踐鍛煉中把農業技術進一步完善和推廣。

2.5 通過大學生社會實踐,進行農業技術推廣

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環節和途徑,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使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必(下轉第44頁)(上接第19頁)要條件[5]。通過社會實踐,可以使大學生在實際鍛煉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與提高課堂知識,及時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工作能力。農科院校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一般通過院村掛鉤活動、田園使者活動、寒暑假實踐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進行,所有的社會實踐活動均與農業生產一定的直接和間接關系[6]。大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將作物栽培學所學的新技術、新理論在農業中進行推廣和應用的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1]郭祥柱,陶改生.農科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433-435,438.

[2]湯錦如.農業推廣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20.

[3]王蕊.加強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11-12.

[4]孫佰申.地方性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利弊性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4:4-5.

篇(6)

1 問題提出

農業科技推廣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方式,是聯系農業科研、教育單位、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村級服務站點與農戶的重要紐帶,因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下文簡稱:農技人員)體系建設是整個紐帶中的核心。筆者就農技人員體系建設問題作了一次實地調查,本次調查目的是了解農技人員的基本情況與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調查對象集中在四川省雅安、資陽、眉山三市,主要采取座談會調查的方式,隨機抽樣選取了基層農技人員、與農技人員的工作有密切聯系的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種養大戶代表。其中參與調查的人員分布為,雅安市18人:基層農技人員8人,涉及到市畜牧局、農業局、市委農辦等,龍頭企業代表5人,種養大戶代表5人;資陽市21人:基層農技人員5份,龍頭企業代表9人,種養大戶代表7人;眉山市35人:基層農技人員17人,龍頭企業8人,種養大戶10人。

2 農技人員體系現狀與困難

2.1體系現狀

通過調查了解到,廣大的農技人員積極融入到以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中。在“星火計劃”、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科技110、科普大篷車等項目,以及農業科研、教育單位組織的科技人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2 農技人員與各方之間的關系

農技人員與農業科研、教育單位。農業科研、教育單位一方面參與有關部門組織的項目,開展農業科技研究,從源頭上發起推廣的內容,另一方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和鍛煉農業科技推廣人才,是農技人員人才基地與技術力量的源頭。

農技人員與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很多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尤其是高端科學技術,需要參與的農業組織具一定的經營規模與經濟實力,這讓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成為了農技人員工作對象中的骨干力量。他們既能聯合各方力量整合資源,為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提供必要的人財物;又能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檢驗農業科技的適應性,實現示范性的技術推廣,對農技人員工作的高效開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農技人員與村級服務站點。村級服務站點是解決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最后“一公里”的橋梁,不僅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載體,也是農技人員與科研和教育單位、農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等實現交流與互動的重要根據地。

農技人員與農戶。農戶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最終受體,是農技人員服務的核心。農技人員需要密切聯系農戶,一方面要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新信息和新技術,另一方面要與農戶的互動實踐過程中成為農民看得見、問得著、留得住的鄉“土專家”。

2.3 面臨困難

通過與各地的農技人員、龍頭企業、種養大戶代表的座談訪問發現,基層農技人員普遍感到福利待遇不夠理想,工作辛苦,工作不容易得到企業與農戶的認可,同時急切渴望得到綜合系統的在崗培訓或進修。從龍頭企業與種養大戶的角度來看,農技人員匱乏,尤其是專業技術精湛的農技人員;新生力量實踐經驗不豐富,原有農技人員知識結構老化,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問題及原因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技人員流失現象嚴重。部分地區的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人員流失嚴重。如雅安市農業局2009年的數據顯示,全市基層農業服務體系中市縣(區)編制共531人,在崗369人,農技缺編88人。原因有三:一是基層工作環境吸引力不大。農技人員工作環境條件艱苦,工作生活內容枯燥,缺乏吸附人才能力;二是崗位福利待遇相對較差。部分地區農技人員只有基本工資,下鄉差旅等費用得不到保障,嚴重打擊了農技術人員的工作熱情;三是個人職業發展空間限制大。農技人員個人的職業空間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青年農技人員職稱評定難。

農技人員知識更新緩慢。農技人員知識的老化減弱了實施技術推廣工作的能力。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需要農技人員知識的不斷更新,但現在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的培訓工作并沒有有效展開。資陽與眉山的培訓一年才一兩次,而且是一方面農業組織與農戶急切需要農業科技技術指導,另一方面農技人員也渴求獲得專業、綜合、最新的知識培訓以解決企業與農戶的實際問題。

農技人員推廣積極性缺乏。由于和自身相關利益聯系不緊密,農技人員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沒有積極性。如公益性基層農業推廣部門,缺乏相應的考核與激勵機制,農業科技人員推廣與不推廣的效果一樣,甚至個人花費更低。有的辦公條件落后,缺乏必要的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科技信息流通不暢,推廣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農技人員會漸漸轉移工作的重心。

3 對策建議

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立合理有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首先完善和統一各地區和部門農技人員的福利待遇。建立充分調動基層農技人員積極性的運行機制,必須明確農技人員的崗位職責,加強考核工作,激發農技人員的積極性;合理配置農技人員,使農技人員學有所用,真正及時有效地解決農民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要保證基層農技人員有足夠時間、精力、資金從事專業研究、試驗和學習,獲得必需的試驗基地和生產資料,進行農業技術的試驗、示范。

加大辦公條件建設力度。推廣工作不能還是靠“一張嘴、兩條腿”,推廣手段現代化是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發展的趨勢。農技推廣機構履行職責,應當配備必需的辦公用房、辦公設備、檢測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等,并將所需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加強農技人員綜合培訓。農技人員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還需要具備如推廣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與推廣工作相關的綜合知識,并且通過培訓不斷得到更新和提高。同時,農技人員與農業組織和農戶之間需求沒有對接,與農業科研機構院所聯系不緊密,這導致了農業科技人員知識體系更新速度慢,不能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這就需要政府發揮“橋梁作用”,建立信息溝通平臺。充分利用農業系統的現有農廣校、農科教、省級繼續教育基地等部門,創造較多的學習、深造機會,確保農業科技人員每年至少有半個月的脫產進修和短期培訓。盡快啟動在職農技人員在職跨專業學習培訓方案,造就一專多能的干部。

實施農技人員傾斜政策。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要以他們的推廣業績為主,對學歷、論文、著作和外語水平等要求應切合實際。對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工作業績顯著的農業科技人員,可以優先評聘、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增加中、高級職稱的職數,同時引入競爭機制,使之能不斷學習,自覺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急需的技術要求,使人才進的來、留的住。

篇(7)

論文摘要總結了大通縣農業生產現狀,分析了農業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大通縣屬高原大陸氣候,冬季氣候寒冷、夏季氣候涼爽,土質肥沃,地理條件優越,環境宜人;交通便利、寧張公路貫穿全境,并通有寧大高速和寧大鐵路線,鄉鄉通柏油路,50%以上村莊實現道路硬化,利于農產品的運輸。通訊發達,實現了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開通了大通縣農業信息網、農業電話語音咨詢熱線,縣鄉各機關單位全部實現電話、傳真與電腦辦公,具有較為完善的信息網絡傳輸系統,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理想之地。

近年來,通過實施省、市農業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和種子村的建設,為打造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大通農業、形成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經濟效益顯著,促進了大通特色農業產業的迅速發展。

1農業生產現狀

“十五”期間,在確保農村自用糧食需求和農民生產生活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2006年我縣糧油作物種植面積4.64萬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7萬公頃,總產量7.90萬噸。其中小麥面積1.40萬公頃,總產量4.56萬噸;馬鈴薯0.57萬公頃,總產量2.48萬噸;蠶豆面積0.26萬公頃,總產量0.71萬噸;油料1.94萬公頃,總產量4.43萬噸;蔬菜面積0.29萬公頃,總產量11.26萬噸。馬鈴薯、油菜、蠶豆為主的特色作物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中的比重占到60%。農作物種植向適應市場需求和高原特色調整優化,由糧油作物為主的“二元結構”向產值高、收入好的“多元結構”轉換。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建立了縣級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和鄉級病蟲監測點。

2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2.1加強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壯大了農技推廣隊伍

“十五”末,我縣基本形成了以“縣為龍頭,鄉為紐帶,村為基礎”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縣農技推廣中心現有職工56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8名(占85.7%),工勤人員8名(占14.3%)。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19名,初級職稱22名,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力量。于2005年建成了大通縣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由專人負責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病蟲信息,指導全縣的農作物病蟲鼠害防治工作。全縣20個鄉鎮均建有農技綜合服務站,管理模式以鄉鎮管理為主,現有人員74人,其中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46人,其他14人;村級服務基本以縣鄉技術人員和村干部服務為主。

2.2加大了農業科技創新力度,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重點推廣了青春533、高原448、樂麥5號、民和853等小麥優良品種;青海9號、10號、11號、12號等蠶豆新品種;青雜1號、青雜2號等雜交油菜品種;狠抓馬鈴薯脫毒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重點推廣了脫毒175、下寨65、青薯2號、大西洋等馬鈴薯脫種,使糧油作物的生產逐步向“小麥良種化、蠶豆優質化、油菜雜交化、馬鈴薯脫毒化”的方向邁進。并累計推廣旱作溝播技術0.73萬公頃,配方施肥技術7.67萬公頃,種子包衣技術0.18萬公頃,病蟲草害防治技術23.0萬公頃以及農業重點新技術2.43萬公頃,受益農民19萬人,充分展示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支撐作用。

2.3加強了農業科技示范區的建設

重點實施了優質油菜、優質蠶豆、馬鈴薯種植基地等項目。2007年共建立優質蠶豆、油菜溝播、小麥良種繁育、優質馬鈴薯種薯繁育及商品薯生產等為主的31個集中連片示范基地66.7hm2。不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而且特色種植初步形成,并向規模化發展。區域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我中心在全縣建立14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和種子村,其中馬鈴薯特色產業村3個,面積232.92hm2,平均產量33.75t/hm2,收益達2.025萬元/hm2(0.6元/kg),總收入471.7萬元;油菜特色產業村4個,面積9.488萬公頃,平均產量3375kg/hm2,收益1.215萬元/hm2(3.6元/kg),總收入達512.3萬元;小麥良種繁育種子村4個,面積327.7hm2,平均產量4500kg/hm2,收益1.08萬元/hm2(2.4元/kg),總收入353.9萬元;蠶豆良種繁育種子村1個,面積505.4hm2,平均產量4875kg/hm2,收益1.17萬元/hm2(2.4元/kg),總收入39.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涌現出一大批種植大戶和特色種植產業重點鄉鎮,發展勢頭積極。

截至200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42.85元,比“九五”末增長64.98%,“十五”期間年遞增10.53%。農技推廣為我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貢獻。

3存在的問題

3.1農民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偏低

大通是少數民族居多的自治縣,農民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基本素質偏低,接受農業新技術的能力較差。雖然每年都進行科技培訓,但傳統種植觀念改變較慢,因為有文化的青壯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真正掌握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的青年農民不從事農業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較慢。村干部和農民技術員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但力度不大;由于經費緊缺,不能系統的進行定期培訓,科技知識更新慢,不能及時掌握新技術新方法。

3.2良種引進、繁育管理工作滯后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其職責是進行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引進良種是農業的基礎措施,而我縣在良種引進方面存在著較大困難。農民的科技素質較低,在良種的引進和繁育過程中不按操作規程執行,往往導致引種速度慢、推廣面積小,甚至出現引種失敗的現象。我縣農民對良種引進的認識不夠,習慣于常規品種的種植。另外,我縣農村的經濟水平較低,購買良種的能力有限,在良種推廣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在引種方面,管理工作跟不上,對未經審定的品系,進行隨意種植,導致品種繁雜。不能明確品種優良性,也是不能取代常規品種的根本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大黑人交xxxx18视频|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群体交乱之放荡娇妻| 免费成人电影在线|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九九久久自然熟的香蕉图片|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天天躁人人躁人人躁狂躁 | av天堂永久资源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欧美两根一起进3p做受视频|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 我和亲妺妺乱的性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男同帅哥gayvideo|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永久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