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際貿易的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對傳統國際貿易法的挑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的普及與廣泛應用,計算機產業迅速發展,在國際貿易產業中開始出現信息產品貿易、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等模式的產業,將國際貿易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特別是電子商務和網絡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徹底發生巨大改變,而作為后學末進的虛擬物品國際貿易向傳統國際貿易法發出了挑戰,在行業拓展規模、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劇烈沖擊。因此,探究兩者貿易運作模式,進行總結、歸納形成具有合理、有效、科學的措施,對虛擬國際貿易的合法性加以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一、 傳統國際貿易、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發展現狀及意義
(一)傳統國際貿易法的形成及意義
傳統國際貿易法是調整國際貿易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是引人矚目的。尤其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傳統國際貿易的內涵和外延更是得到了迅猛擴展。然而,國內外學者們對傳統國際貿易的確切內涵和外延的理解歧異頗多。傳統國際貿易法中對于國際貿易關系的內涵和外延很比較明確的說明,這里所說的貿易關系是因傳統國際貿易法的主體即國家、國際經濟組織、公司或個人之間進行管理、協調或從事貨物、技術和服務的交換活動中產生的。
一般包括: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公司、企業或個人之間的貿易關系以及國家在其管理對外貿易活動過程中同企業、公司或個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貿易一詞,從本質上講就是買賣,其內容從狹義講,指貨物買賣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運輸、保險、支付。從廣義講,貿易則包括貨物買賣、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
(二)當前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發展現狀及分析
隨著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貿易全球化為重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國內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虛擬物品貿易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以網絡游戲等盈利模式存在,隨著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按時間進行游戲收費的盈利模式逐漸被網絡游戲中的虛擬道具交易的盈利方式所取代,在網絡游戲中,玩家可以通過游戲特有的設計中,進行財物獲取。
從本質上突顯出虛擬貿易的優勢,通常來說,傳統國際貿易是調整各國間商品、技術、服務的交換關系以及這種交換關系有關的各種法律制度與法律規范的總結。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在網絡游戲虛擬物品交易領域,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已經成長為一個交易額超過百億的巨大市場。依據專業數據顯示的結構得出,虛擬網絡貿易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并有愈演愈烈之趨勢,而虛擬物品國際貿易是由傳統國際貿易演變過來的,在交易模式上出現巨大的差別化,傳統國際貿易是指營業地或者居所地分出在不同國家的人進行商品、技術或者服務之間的交易。
根據虛擬物品交易貿易的發展規律發現,其進行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的常規方式主要有三種:B2B模式、B2C模式、C2C模式,其三種主要交易模式是根據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國家對自身不同的虛擬物品需要進行的交易,B2B模式是指處在不同國家的公司或者商家之間,對虛擬物品進行一種國際貿易模式的交易,而B2C模式是指就網絡游戲工作室或居住地在不同國家的公司、商家與個人之間的虛擬貿易交易模式,至于C2C模式是指住所地在不同國家的個人與個人就網絡游戲虛擬物品進行交易的一種交換模式。
二、 虛擬物品國際貿易對傳統國際貿易法的挑戰
(一) 虛擬物品交易的法律屬性挑戰
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以實物交換為主體,交換的大部分都是日常所需、觸手可及的物品或商品,而虛擬物品貿易卻與之不同,無論是在商品、技術或服務上與傳統貿易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交換的物品一般都是由虛擬網絡游戲中的道具進行產業與產業、產業與個人、個人與個人的交易,其所在的交易平臺有很大的局限性,道具物品的真實性、可靠性低,無法使交易的雙方建立正常的交易關系,無法在交易的過程中產生信任,能見度低。比如網絡游戲中的虛擬物品,它也是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因為它與法律確認的現有財產形態相比較,同樣具有稀缺性、可控性和價值性等特征,同樣存在取得方式的合法性問題。由此可見,法律應該對虛擬物品的貿易予以保護。但在現行立法上卻沒有相應的規定。
現行法律中沒有對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進行具體明確的規定,使得其在處理相關法律糾紛時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比如在有效解決涉及網絡游戲虛擬物品權益糾紛方面顯得越來越困難。因此,針對網絡游戲虛擬物品的立法很有必要。應該在將來制定的民法典的民事權利部分增加一種有別于傳統的新的民事權利類型,以滿足網絡游戲環境下的玩家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同時應該直接將玩家與網絡運營商的權利義務法定化,排除網絡運營商單方面制定規則的特權。
當然在立法的同時應注意與現行的法律規范的銜接。這正是虛擬網絡國際貿易所存在的重大弊端,從本質上與傳統國際貿易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從交易模式與交易便捷層次來說,其優勢是傳統國際貿易無法企及的,在國外法律上虛擬網絡游戲交易沒有明確的法律屬性規定,然而在中國國內,立法上并無對虛擬物品法律屬性的明確性規定。然而在相關部門及部分學者的激烈探究中,部分人認為虛擬物品是一種物權,也有說是債權的代表,也有判斷為是另一種知識產權,在國內司法過程中,司法部門將虛擬物品作為一種個人私有財產進行保護,但屬于何種維權法律內容,卻無從定論。在國內,只認可國服游戲上虛擬物品的交易,而西方國家的游戲并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在國內,虛擬物品國際貿易在立法中的界定很模糊,沒有相對明確的保護條例,因此,界定虛擬物品進行貿易交易的性質、解決虛擬物品法律屬性成為虛擬貿易發展最關鍵的課題之一。
(二) 虛擬物品在交易風險方面的挑戰
在虛擬物品貿易交易的過程中,交易者需要承擔相應的產品責任與風險。目前來看,網游玩家廣泛運用的交易方式有線下交易、游戲中交易和第三方信用平臺交易。簡單介紹一下不同虛擬交易方式存在的風險。線下交易如果要突破針對熟人交易的范圍局限性,就必須承擔虛擬交易中最大的風險,不管是選擇同一地區的當面交易,還是通過匯款進行異地交易,玩家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無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對于游戲中交易,玩家出售虛擬物品選擇的交易對象,一般只會是一些在該游戲中確立很高信譽的商人,虛擬物品交易是建立在對對方的信任度上,不僅在交易對象和數量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樣,這種方式也有很大的風險性。
但是如果換一種途徑,在游戲中直接設置交易NPC,通過完全的中介角色來幫助玩家完成交易,那么,這種方式無疑是最安全的。在這方面,網游虛擬物品交易平臺網游GB(Game-bay)就具備完全的優勢,其研發的內嵌游戲交易NPC就是完全的中介角色。而就目前虛擬物品交易平臺的安全性來說,很多交易平臺都在交易流程和信用機制方面進行改進,力圖創造一個安全便捷的交易環境。相對來說,網游GB的交易流程雖然和其他交易平臺的交易方式有些區別,但是功能性更強,更能保障玩家虛擬交易的安全性。
(三)虛擬物品交易在支付方式方面的挑戰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游戲風靡全球,虛擬物品貿易交易更是迅速發展,然而,網絡游戲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其良好的市場前景是眾所周知的。隨著國際貿易日益增長,網絡游戲虛擬物品交易具有更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在傳統國際貿易法下,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交易對其構成很大的挑戰,從側面而言,正是這些所謂的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挑戰,才會刺激傳統國際貿易的迅速改善、改革。在虛擬物品國際貿易中,其主要的、常用的支付方式分為三種,即買方直接付款、銀行托收和銀行信用資料。
然而由于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交易中,因為不設計國際物流問題,因此無法提供開設銀行信用政所需要的單證、如提單等。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一般經常使用的就是直接付款,賣家先交付貨物。而后買家進行賣家要求的匯款方式進行匯款;也有買家先行付款,賣家根據賬戶信息交付貨物,但是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對雙方來說,都存在著支付風險。
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對傳統國際貿易法提出了各個方面的挑戰,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虛擬物品交易的可行性、交易過程、物品的合法性來源和支付方式,都無法適用傳統國際貿易法的規定,拿虛擬物品來說,在傳統貿易法下,其物品的真實性就存在很大的爭議。因此,從當前虛擬物品的國際貿易形勢看,有自力更生形成獨特的、獨立的法律規定,傳統國際貿易法的不適用和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都是催促并形成完整的、獨立的法律法規的調味品,是國際貿易中重點關注虛擬物品國際貿易的催化劑。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中最基本的貿易條件,筆者采用整體的方法來教學,讓學生避免為掌握單個的術語而頭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國際貿易術語教學的重要性和難點
國際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中非常重要的貿易條件,它包含了貿易雙方分責任,風險和費用的劃分,牽涉到貿易雙方至關重要的經濟利益。掌握國際貿易術語知識對國際貿易和其他商貿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最基礎的要求。而且,能否該部分的內容還直接關系到該課程的后續內容的教學,因此這部分知識是個基礎,這部分沒掌握好,后部分的學習會受很大影響。
二、國際貿易術語教學教學改革思路
根據作者以往的經驗,以獨立的方法分別教授13個貿易術語,教學費時費力.學生掌握困難。作者采用整體的方法,把這13個貿易術語分為三大類,總結其共性的基礎上,同時細分其差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要點分別講述如下:
第1組FOB,CFR和CIF
這組貿易術語的共同點是:三者都適用于水上運輸;三者都屬于象征貨;它們有統一的風險劃分界限,即裝運港船舷邊.以這條線為準,買賣雙方基本上分別承擔這條線分屬于自己這方的風險和責任。有了這個作為基礎之后,FOB就非常容易清楚了,買賣方各司其職;接下來要加深一點,CFR術語下,我們通常從賣方的角度來看,賣方除了承擔本來就屬于自己這邊的風險,責任和費用之外.還要負擔本屬于賣方這邊應該承擔的運費,其他不變;CIF術語比CFR更進一步,賣方除了要承擔CFR下多承擔的運費還要承擔本該由買方承擔的保險費。
我們可以理解我在三個貿易術語的條件下,賣方所要支付的費用,由FOB到CFR再到CIF,是逐步增加的。同時學生也會很快能理解到,對賣方而言采用FOB術語時商品報價是最低的,CFR報價次之,而CIF報價是最高的,這對后面的商品報價的計算學習很有幫助;反之如果是買方而言,那就正好相反,CIF最有利,CFR次之.FOB最不利。
用簡單的公式表示為:
FOB賣方費用二越過船舷前的所有費用
CFR賣方費用二越過船舷前的所有費用+船舷后的運費
CIF賣方費用=越過船舷前的所有費用十船舷后的運費十船舷后的保險費。
第2組FCA,CPT和CIP
這組貿易術語的共同點是: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方式;風險和責任的劃分界限是第一承運人;都是屬于象征貨。
此組貿易術語的風險和責任的劃分界限是第一承運人,那么以這條線為界限,買賣雙方基本上分別承擔這條線分屬于自己這方的風險和責任;其主要地區別在于費用,采用FCA時,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只需承擔風險分界線屬于自已這方的費用即可,而采用CPT時,除了要承擔自己本該承擔的費用外,還要多承擔本該由買方承擔的運費;而在CIP條件下,賣方要多承擔本該由買方承擔的運費之外,還要承擔本該由買方承擔的保險費。而對買方而言,如果分別采用三個術語,所要承擔的費用是逐步減少。
用簡單的公式表示為:
FCA賣方費用二貨交第一承運人前的所有費用
CPT賣方費用二貨交第一承運人前的所有費用+第一承運人之后的運費
CIP賣方費用二貨交第一承運人前的所有費用十第一承運人之后的運費十第一承運人之后的保險費
第3組EXW,FAS,DAF等其他貿易術語
這組貿易術語牽涉的術語較多,有7個,分別是EXW,FAS,DAFDES,DEQ,DDU和DDP,這組術語的特點是都屬于實質貨;沒有統一的責任,風險和費用以分界線;買賣雙方的責任,風險和費用以分界線來劃分,不存在費用跨過分界線的問題。
盡管沒有統一的分界線,但經研究發現,這組術語的分界線的變化有規律可循,只要掌握了分界線的移動規律,學生也好掌握。通過排列,可以發現該組術語的交貨地點由賣方的工廠逐漸向買方所在地移動,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因此可以讓學生對這組術語以動態的眼光來把握,交貨地點移動到了那里,其風險,責任和費用就以此為界,買賣雙方分別承擔兩邊的責任,費用和風險。
這7個貿易術語的風險分界線分別如下:
上圖非常清楚地從左到右展現了這組貿易術語的風險分界線變化趨勢,交貨地點逐步向買方靠近,那么雙方的責任承擔的多少也是有變化的,可以看出處于兩極的是EXW和DDP,EXW術語下賣方承擔的責任和風險最小,買方承擔責任和風險最大;相應地,DDP術語下,買方承擔責任和風險最小,賣方承擔責任和風險最大。簡單地說,越往左邊對賣方越有利,越往右邊對買方越有利。
因此,在這組術語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樹立整體運動的觀點,不要固定不變,還要注意要按照正確的順序來掌握這7個術語。
三、教學效果總結和分析
這種教學思路的改革在經過實踐教學的檢驗之后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以下方面的改善:
1.能從整體上掌握多個術語。因為是分組,當提到某個術語時,學生能自動聯想到該術語所在組里的其他的術語,并且能按照教師之前所安排好的順序把其他術語正確而快速的說出來,一般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論文關鍵詞:公允價值;正常價值;反傾銷訴訟
自1979年歐盟對我國出口的糖精及鹽類進行首次反傾銷調查以來,全世界l/7的反傾銷案件調查針對中國,國外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的反傾銷案平均每年約20起,累積影響我國出口貿易額約150億美元。毋庸置疑,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但同時也是其他國家反傾銷訴訟的最大受害國。
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案件調查最多的國家,且反傾銷裁定敗訴的比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1995年至2006年6月,我國遭遇反傾銷調查的案件總數為500起,并且在全球反傾銷立案數量逐步減少的情況下,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立案仍然呈增長的趨勢。2006年國外對我國反傾銷立案數占全球反傾銷案件總數的36%…。
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國以往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會計準則在很多方面差異很大。我國企業面臨反傾銷訴訟時,由于以往的會計資料都是以歷史成本為主要計量屬性,而國際會計準則大多采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從而導致反傾銷調查中在確定產品的正常價值這一環節上,我國企業的會計資料不能得到調查機構的認可,企業的會計信息被認為是不能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通過這些會計信息得到的企業的產品價格也被認為是不可比和非公允的,因而我國企業常常在反傾銷訴訟中處于劣勢。
反傾銷不是一個單純的法律問題,認定傾銷的過程需要良好的會計支持。自2005年以來,歐盟上市公司全面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國際反傾銷調查中,許多判斷標準都是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這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國際慣例的現實要求。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啟用公允價值這一國際上通用的會計計量屬性,這既適應了國際趨勢,也為我國企業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際反傾銷形勢提供了會計支持的基礎。
1公允價值是反傾銷中正常價值確定的基礎
傾銷是指一國產品以低于相似產品的正常價值進入進口國的流通領域。WTO關于傾銷有兩種認定標準,即價格傾銷和成本傾銷。根據價格傾銷標準,如果一個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在正常貿易過程中為該出口國確定的相似產品的可比價格,則該產品將被認定是傾銷產品;而根據成本傾銷標準,如果相似產品在出口國國內市場的銷售價格或者向第三國銷售的出口價格低于單位生產成本加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之和,并且這種銷售在一個持續時期內數量巨大,其價格不能在合理的期限內補償其所有的費用,則這些銷售由于價格原因可看做不屬于正常貿易范疇內,并在確定正常價值時不予考慮。
無論是價格傾銷還是成本傾銷,都涉及正常價值這一概念。正常價值是各國反傾銷法律中的核心之一,是確定是否存在反傾銷行為以及計算傾銷幅度、決定反傾銷措施的關鍵因素。
關于正常價值的界定在美國反傾銷法中規定,正常價值是指外國相同產品在母國或第三國市場經調整的銷售價格,或者是目標商品的結構價格。在世貿組織及歐盟對傾銷的界定中規定,一項產品在正常交易過程中供其本國國內消費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即為該產品的正常價值。因此,概括起來正常價值就是指在正常貿易交易過程中供出口國國內消費的同類產品或相似產品的可比價格。如果存在這種活躍公開市場,則一般采用公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來計算;如果不存在這種活躍的公開市場,或者由于國家控制經濟,生產要素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則要采用一個與被調查國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存在活躍的公開市場國家的價格水平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或者以該同類或類似產品出口到第三國的價格或者以該相同或類似產品的生產成本加合理費用、利潤(即結構價格)為正常價值。
反傾銷中正常價值這一法律概念所反映的實質是一種公開市場價格,是買賣雙方對全部相關因素擁有合理知識,沒有人被迫購買或被迫出賣;欲買者和欲賣者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交換一項財產的現金量或現金等價物。因而公開市場價格與會計準則中的公允價值的定義是一致的,即兩者的本質都是一種基于市場信息的評價,是市場而不是其他主體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認定,且交易雙方平等、自愿、熟悉情況是他們的基本要素。
由此可見,正常價值和公允價值在其概念的內涵上是一致的,都是以體現市場公平的公開市場價格來確定,即從會計計量屬性來看,所謂正常價值就是會計計量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是正常價值的會計本質。
2、公允價值在我國申請市場經濟地位中的影響
公允價值在反傾銷訴訟中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的影響不僅僅是體現在某一次反傾銷訴訟中,而且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確定。公允價值的采用是我國申請市場經濟地位會計舉證中的重要標準。在國際社會中,美國及歐盟的大多數國家將我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企業的成本核算中,并未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我國涉訴企業的成本資料被認為是顯失公允性的。因而,在正常價值計算時,調查機構不直接采用我國企業國內的成本資料,而是采用替代國的相同或同類產品成本資料。反傾銷調查當局選定的替代國成本又往往比我國成本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樣就人為地提高了我國涉訴出口產品的正常價值,使得原本并不存在傾銷或傾銷幅度很小的出口產品被冠上了傾銷的罪名,被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在反傾銷中公允價值應該由市場決定,這不僅反映原材料、能源的供應基于市場因素,也反映產品的銷售是由市場決定的。而那些未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所生成的會計信息很難得到反傾銷調查機構的認可。例如,1999年歐盟對我國電子秤傾銷案中,涉案的2家中國企業——上海TERAOKA電子公司和上海YAMATO秤器公司,因為在國內銷售產品時價格幾乎一樣,而受到政府控制,故其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請遭到了拒絕。歐盟認為生產商在定價上是不“自主的”,成本資料以及銷售價格的制定并未采用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而是在“質性”的政府控制之下。因此,這2家中國企業所提供的會計資料因未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被認為是非基于市場供求信息而被完全駁回,即該2家企業提供的產品銷售價格是不能有效地被用來計算傾銷幅度的。
由于公允價值和正常價值具有本質的一致性,否認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環境實質上就是否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是違背我國改革開放和完善市場經濟初衷的,同時也會產生經濟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后果。隨著我國進入后WTO時代,面對眾多反傾銷案的巨大沖擊,我國極力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工作必將更加積極深入地開展。因此,公允價值計量在我會計準則中的廣泛應用必須同步進行,才能保證這項工作取得最終的成功。
3公允價值在我國抗辯替代國選擇中的影響
所謂替代國,就是反傾銷調查當局選定的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同、貿易環境相同的市場經濟國家。在正常貿易條件下進口產品在其生產國的市場銷售價格就是涉訴產品的正常價值。如果涉訴產品來自“政府壟斷”或“高度壟斷”的出口貿易國,那么在反傾銷訴訟中該國將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其正常價值的確定就必須以某一替代國國內市場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或者生產成本加上一定數量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以及一定數量的利潤作為正常價值的基礎。雖然我國出口企業在以往的反傾銷應訴中進行了市場經濟運行的陳述,但由于某些不確定性因素,企業本身的銷售價格或成本很容易被反傾銷調查部門拒絕,而往往不切實際地選擇其他第三國的替代價格,無法做到公平、合理地確定我國產品的傾銷與否和傾銷幅度。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我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會計信息平臺,對反傾銷調查機構確定的“替代國”進行抗辯并提出合理有據的建議。其中企業在日常經濟過程中適當采用公允價值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就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公允價值計量使會計記錄由靜態轉為動態,能更客觀地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在債務重組、非貨幣易等具體準則中大膽采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而在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年金、股份支付、收入、政府補貼、企業合并等具體準則中,也直接或間接地運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如企業嚴格按照新準則的要求,謹慎地運用公允價值進行成本及銷售核算,那么這些會計資料便可以作為選擇合適替代國的參考,在反傾銷訴訟的過程中可以據此對調查機構選擇的替代國提出質疑并作出有力的抗辯。在歐盟理事會2001年7月19日公布的對我國節能燈反傾銷案的終裁決定中,多數應訴企業和大量的未應訴企業被課以高額反傾銷稅,主要原因是調查機構不合理地選用墨西哥作為該案的替代國所致。同一案中,廈門某外商獨資企業滿足了歐盟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標準,其出口價格與自己的成本加費用加合理利潤比價,結果就沒有傾銷可言。如果歐美把中國與印度、韓國等在反傾銷調查中同等對待的話,就不會有如此眾多的對中國產品傾銷的指控,也不會產生高額反傾銷稅。
因此,我國出口企業在進行相關業務核算時,應力求公開、公平、公正,力求滿足新準則中有關公允價值的計量條件,盡可能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從而能提供真實、透明、公允的會計信息,在滿足國外反傾銷調查需要的同時,為正常價值計算中替代國的選擇提供完善的會計支持。
4在反傾銷訴訟中我國企業運用公允價值應注意的問題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總體上是基本協調的。但由于國際會計準則是以發達的市場經濟為假設前提,公允價值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留給會計人員專業判斷的空問較大。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運用公允價值應對反傾銷訴訟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a.保證信息質量的可靠性。相對于具有客觀性、確定性和可驗證性的以實際交易為基礎的歷史成本計量,公允價值計量雖然能提供更為相關的信息,但也具有不確定性、變動性。因此我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訴訟時,必須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指導思想,在滿足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質量要求前提下,審慎地運用公允價值。只有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才是應對反傾銷訴訟的會計支持基礎。
b.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實際操作性。有許多會計要素如資產和負債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可供參考的價格,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等都是不確定的,在計量的操作上往往面臨著很大困難。所以企業應重視與反傾銷相關的市場信息及其他有用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建立良好的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同時,在日常會計事務中,要保管好與企業生產、經營、銷售等相關的原始資料和數據。從而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實際運用提供一個可靠的基礎。
c.提高會計人員在反傾銷訴訟中運用公允價值的專業能力。反傾銷會計業務因其特殊性和復雜性,與其他會計相比,對會計人員有著更高的素質要求,除具備一般會計人員應有的素質之外,還需要通曉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法務會計,熟悉國際貿易知識,具備熟練的外語交流能力。同時,在反傾銷應訴中應充分發揮公允價值的作用,必須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特點和估計層次等基本框架有深入的理解,從有利于反傾銷訴訟的角度出發,采取適當的估計方法,正確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最終達到維護我國企業在反傾銷訴訟中經濟利益的目的。
論文摘要:人才所需掌握的東西越來越多是必然的,單一性的人才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成為同時掌握幾項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已日漸成為趨勢,國際貧易行業已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單純為7創匯而經營外貧出口的初級階段到現在的已比較優勢交換一一以“雙盛”為目的新階段。
隨著我國加人WTO,中國與世界市場接軌的步伐逐漸加快,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已是我國目前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之一,自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創紀錄的兩位數。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場,外貿事業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直接造成了對外貿人才需求的熱潮。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現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問題。
1我國外貿發展的現狀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經歷了自2008年H月以來的連續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開始企穩回升,8月份回升趨勢基本確立,11月份進出口總值同比開始增長,12月份進口和出口同比雙雙出現強勁增長,環比也呈現大幅增長,月度進口值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月度出口值也列歷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國對外貿易在加速復蘇。
2用人單位外貿人才需求情況
根據部門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5年內,國內擁有外貿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將達到36萬家,是現在外貿企業數量的2倍,僅按每家新增企業需要10位外貿專才,就需要180萬人。而根據教育部門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統計,中國每年高校類畢業生在13萬人左右,即使13萬人全部從事外貿工作,也只能培養出65萬外貿人才,尚有100多萬人才的缺口。近來,為應對危機對中國外貿的沖擊,政府出臺了各種政策鼓勵重點外經貿企業增資擴產,擴大進出口和內銷,外資企業的引進也直接導致外貿人才需求的上漲。
為了取得更有力,更實際的用人信息,筆者去了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等國內幾大招聘網站,查詢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各企事業單位對國貿專業的網上招聘要求。從查詢過的公司中可以總結出幾個問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英語要求頗高,一般為英語六級以上水平,口語要好,表達流利。大都招聘大專畢業或高中畢業的懂國際貿易的學生,本科畢業的英語專業或國貿專業學生也在一些公司招聘考慮范圍之內。招聘職位以報關員、銷售業務員、租船員、外事秘書、外貿業務員、銷售主管等為主,大多為國際貿易實務。在性別上,客服和秘書要求女性的較多,在銷售、制單等職位上要求男性的居多。而對工作年限一般要求兩年以上者為佳。不盡然的是,企業十分注重應聘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及工作經驗。
3外貿人才結構的需求預測
3.1外貿公司的業務員即外銷員
外貿業務員是外貿企業中從事進出口貿易磋商、談判、簽約等工作的人員,有時可能還要兼顧運輸、保險、報關、報檢等業務,這類人員通常需要國際貿易及相關專業畢業,英語口語一定要相當流利,有國際貿易經驗,熟悉海外市場,熟悉國際貿易整個流程,具備良好的市場開拓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從業人員參加國家外銷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者可獲得國家商務部和人事部聯合頒發的《國際商務從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全國通用,是外經貿從業人員上崗和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必備條件。
3.2國際商務談判人才
根據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國際商務談判人才會是一個重要需求,主要涉及的領域有信息通訊、生物工程與醫藥、環境保護、新材料與新能源等專業,與市場開發領域的招商引資、海外融資、上市與開拓海外市場等活動。國際貿易的成交金額動輒數百萬美元,對企業來說國際商務談判師是外貿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別是有職業證書和實際經驗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在獵頭市場中往往是有價無市。
3.3各類證書持有者(單證員、跟單員、:報檢員及報關員)
單證員:在國際貿易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單據憑證來維持。因此,外貿企業對單證員的需求較大。由于單證員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外貿業務結匯的時效和成敗,從業要求較高,而現如今的從業人員中,持專業證書的在10%;左右。因此,具有單證員證書者成為就業市場上的“搶手貨”。此外,國際貿易單證操作技能是每個從事外貿業務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大學生進人外貿、外資企業從事外貿工作,一般都從單證操作員做起,因此,求職前最好先考張單證員證書。
跟單員:外貿跟單員是我國商務行業繼國際商務從業資格(外銷員)、國際貨代員、國際商務單證員職業資格培訓考試后第四個崗位的培訓與認證考試,是外貿行業又一熱門職業。跟單員的主要工作是在企業業務流程運作過程中,以客戶定單為依據,跟蹤產品(服務)運作流向并督促定單落實的專業人員,是各企業開展各項業務,特別是外貿業務的基礎性人才之一。
報檢員:2007年,報檢員開始實行全國統考,規定各地檢驗檢疫機構頒發的現有報檢員證書,將停止使用,沒有參加“報檢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獲得“報檢員證書”的人員將不再具有報檢資格,不得從事報檢業務。
關鍵詞:國際貿易政策;反傾銷會計;會計理論;財務實務
1引言
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已沖擊實體經濟,影響日益加深,由于各國內部需求疲軟,國際市場萎縮,各國企業都面臨爭奪國際、國內市場的雙重壓力。為扶持和保護國內產業、防范國際市場萎縮導致的貿易轉移,許多國家出臺了形形的貿易保護措施。這些貿易保護措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濫用世貿規則允許的貿易救濟措施,主要是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二是使用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如有的國家提高進口關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進口的措施,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還有的國家在刺激本國經濟方案中提出了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
2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趨勢
在世界范圍內看來,世界經濟普遍繁榮時,國際貿易自由度較高;但當經濟衰退,時常萎靡時,各國為保護國內經濟而增加貿易障礙,使貿易自由度降低,貿易保護便成為了主流。根據世貿組織的統計,09上半年全世界貿易額萎縮了4%,歐盟和美國的進口減少了6%,日本和拉美國家的進口額下降率甚至達到了兩個百分點。面對金融危機下國際貿易的萎縮,商務部日前向國內出口企業發出警告稱,全球范圍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威脅正在加大,明年將是我國貿易摩擦的高發期,可能是近幾年來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訴案將超過以往數年總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趨勢:
2.1保護商品的范圍日益擴大。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保護對象一方面是本國正在衰弱的傳統產業如紡織業,另一方面是本國已經高度發達的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如金融業等,因此保護范圍不僅擴大到貨物貿易的一切領域,而且擴大到服務、技術、投資、知識產權等領域。近年來在商品的保護上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是對于服務行業的保護日益趨于嚴厲。當前,服務行業的世界貿易額增長迅速,國際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目前已接近30%,其中美國的金融和快餐等行業對世界的擴張最為突出,這也促使世界各國加強對本國服務行業的保護。另一個是高技術產品領域的保護不斷加強。由于技術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往往受到出口國的限制及其要求的進口國的保護。
2.2從國家貿易保護演變為區域性貿易保護。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貿易區域化和集團化趨勢加強。新貿易保護主義不再以國家貿易壁壘為基礎,而趨向區域性貿易壁壘,即由一國貿易保護演變為區域性貿易保護。區域化和集團組織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貿易保護性,組建區域性經貿集團一方面可以實行內部自由貿易以促進內部經貿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構筑貿易壁壘,抵制貿易對手的入侵,保護成員國的市場。同時,可以憑借組建經貿集團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國家的報復性競爭。在當今世界上,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安第斯條約組織、東盟、西非共同體等經貿集團遍布全球。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而對外實行嚴格的保護,從而嚴重削弱了世界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2.3由單一的經濟問題擴展到社會問題。以往的貿易保護理論,無淪是發展中國家使用的幼稚產業保護理論,還是流行于發達國家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其關注的焦點主要是經濟問題,重點是產業的發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護的是幼稚產業,而后者保護的是戰略性產業。但近年來流行的新貿易保護理論如保護就業論、保護環境論等,其關注的焦點已由經濟問題擴展到社會問題,由產業發展轉向了人本身。保護就業論關注的是人的勞動權利,保護環境論關注的是人的生存環境,綠色壁壘關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關注焦點的變化導致勞工標準、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認證、產品質量認證標準、動植物檢疫標準等成為發達國家實行貿易保護的重要工具。
2.4發達國家保護的對象主要集中于陷入結構性危機的產業部門。農業、紡織、服裝、鋼鐵、汽車、造船、家電等傳統行業在發達國家均陷入結構性危機,發達國家加強了對這些行業的保護,一旦某些國家為保護這些部門而筑起貿易壁壘,其他國家就會因害怕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紛紛仿效。同時保護的另一個重點是尖端技術行業。當前,發達國家的產業正由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像電子計算機、光纖通訊、宇航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開發應用能力已被世界各國看成能否在未來的世界市場上取得主動地位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鑒于其重要性,各國競相對它采取保護。
2.5國際貿易保護的技術化和綠色化特征日益突出。技術性貿易壁壘在當代國際經濟貿易中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成為發達國家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和高級形式。如美國、日本和歐盟等不斷調整和提升技術門檻,技術要求趨嚴、趨新、趨多。目前,綠色壁壘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內在的隱蔽性,成為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的一種貿易壁壘。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相對落后,環境意識和治理能力還有待于提高,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綠色壁壘而導致出口成本的大幅提高,出口市場嚴重萎縮,被迫長期處于一種自然資源和初級產品的廉價提供者的地位。由于綠色壁壘具有顯著的貿易保護效應,因而在國際上存在著快速擴張的趨勢。
3我國遭遇的反傾銷現狀及對反傾銷會計產生的影響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至2006年,我國已連續12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據商務部統計,2007年,全球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調查近80起,遭遇美國“337知識產權調查”17起。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底,我國共遭受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103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約65億美元,其中反傾銷75起、反補貼12起、保障措施12起、特保4起。按全球各大洲計算,美洲41起,涉案金額約13億美元;亞洲42起,涉案金額約20.4億美元;歐洲12起,涉案金額約29.8億美元;大洋洲5起,涉案金額約1.4億美元;非洲3起,涉案金額1051萬美元。此外,2008年以來,美國對我發起12起337調查,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從涉案產品看,主要集中于輕工、紡織、機電等我國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其中尤以紡織品貿易摩擦更為突出。如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中歐鞋業爭端,中美鋼鐵業爭端,中美知識產權保護爭端,中日紡織品爭端等。數據還顯示,2009年1月,共有5個國家對華出口產品發起10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印度5起、阿根廷2起、巴西、土耳其、南非各1起,涉案總金額約為3.7億美元。
如上所述,反傾銷無疑仍舊是國外對華貿易救濟的主要手段,也成為了我國企業平等參與國際貿易舞臺所面臨的主要障礙。面對著這樣嚴峻的形勢,為了更好的應對反傾銷訴訟,對其中從事會計工作的反傾銷會計在會計理論和財務實務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3.1加快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
3.1.1保持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有關產品成本確認、計量的一致性。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在產品成本的范圍、確認、計量的規定方面盡可能保持,國際會計準則的一致性。特別是有關成本方面的規定更要以國際會計準則和反傾銷協定、反傾銷法等相關準則為依據進行修改。
3.1.2進一步加大我國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性,盡管我國已經頒布了項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大部分內容上趨于一致,但應該進一步加強在國際貿易中涉及的會計業務的差異協調,以增強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減小國外傾銷認定的風險。
3.1.3增強會計準則的適用性。由于我國出企業中大部分都屬于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會計制度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操作上的簡便易行。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中小企業都只要求提供簡化型的財務報告,與現有的財務報告不同的是,簡化型財務報告只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財務信息,只反映企業扼要的經營成本與財務狀況、國外的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制定中小企業的相關規定時,既要與會計法和新會計準則相一致,又要兼顧中小企業的特點,同時與國際慣例趨同。
3.2完善財務會計制度。
3.2.1加強對原始憑證等會計資料的保存,以備核查。會計資料是反傾銷應訴中重要的舉證證據,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是勝訴的必備條件,原始憑證是產品成本核算的依據,是產品價格合理性的最佳證明。反傾銷應訴會計舉證涉及有關生產企業及出口企業的賬本、生產記錄、購銷合同、發票、運翰、保險等資料。出口企業應加強日常憑證管理和保存,平時要特別重視收集和保留證據資料,如原材料采購發票、保單、運費、銷售發票、工資發放單、電費支付單、格式合同、商務信函和往來傳真等,以證明和供貨商之間的關系。一旦涉訴,就有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證據從容應訴。
3.2.2賬務處理方法要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由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存在差異,要求我國出口企業必須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記賬、編制報表,需要損耗大盆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較高一、對我國大部分出口企業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我國出口企業應重點針對反傾銷應訴中的關鍵問題如核算成本,按國際會計準則的有關會計處理方法核算有針對性地作兩手準備,這樣既節約成本,又可以在涉案時免去重新計算的麻煩,以節省時間。
3.2.3嚴格會計核算。在反傾銷中,核心問題就是產品的正常價值、出口價格、產品成本無論是對傾銷的認定、傾銷幅度的計算還是實地核查都是圍繞這幾個要素展開的。所以要嚴格地對產品成本進行會計核算。企業最好在成本核算的數據管理上做到數據的完備和統一。從原料進廠到制造成本再到費用分攤,要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單相符,嚴格按照有關法規進行會計核算保證成本核算的合法性。
3.2.4建立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有條件的企業還應設置反傾銷會計部門,配備專職的會計人員,由該部門的工作人員執行反傾銷的會計規避、應訴、等業務。同時,該部門有負責對國外競爭對手的情況進行追蹤、監測,對出口產品涉嫌傾銷、國外產品在我國傾銷提出預警。建立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是應對反傾銷訴訟的基礎保證,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創建,并實現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3.2.5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出口企業的會計人員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一旦企業涉及反傾銷案件,本企業的會計人員要具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投人到反傾銷應訴當中不僅要對本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有關成本的計算的各個數據非常熟悉,而且還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反傾銷程序。為此,應加強反傾銷會計人才的培養從單一專業型人才向綜合型人才培養的轉變,提高反傾銷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出口企業會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會計等專業性知識,包括國內外的會計準則,還要通曉反傾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法律知識,會計人員除了熟悉一般的法律知識外,還應該具有相關反傾銷的專業法律知識既要了解國際反傾銷法律制度又要熟悉進口國的反傾銷法津制度。同時會計人員還須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特別要提高專業外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秀霞.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會計策略分析[J].商業時代,2008(9):38-41.
[2]袁磊.反傾銷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M].2004.
[3]黃學標.論國際反傾銷所涉會計問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4):101-105.
[4]孫瑞華,劉珊珊.我國反傾銷會計問題研究綜述[J].國際貿易問題,2006(5).
[5]封葉,馬光明.論反全球化與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J].當代經濟.2009(1):88-89.
[6]李鑫.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變化及對中國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7(1):34.
[7]路宋英.我國反傾銷會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會計.2008(16):13-14.
(一)數量需求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外貿的蓬勃發展,國際貿易專業成為熱門專業。但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加大,2010年和2011年,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的大學生就業報告,該專業被評為就業率較低、薪資較低的專業之一,近兩年情況有所好轉。但畢業生較低的就業率并不是因為外貿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減少。從全國范圍來看,根據《中國人才藍皮書(2010)》,2010年外貿人才的總需求人數約為79.344萬人,根據教育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統計,我國每年高校經濟類專業畢業生在13萬人左右。②這樣算來,即使我國近兩年外貿人才總需求人數不再增加,所有高校經濟類畢業生都去從事外貿工作,到2014年止,也仍然有很大的外貿人才供需缺口。從安徽省來看,安徽外貿市場規模約占全國的1%左右,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按全國的1%算約為8000人左右。2014年安徽省內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國際貿易專業的有50多所,計劃招生3800多人,開設外貿相關專業,如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報關等的院校有70多所,計劃招生6000多人。③因此,安徽省的外貿人才從畢業生數量上看供需缺口不大。
(二)質量需求盡管社會對外貿人才仍有很大需求,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卻不樂觀,可見學校培養出的畢業生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安徽高職院校在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時就要結合市場,考慮外貿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1.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在工作態度上,企業員工應做到能吃苦、負責任;在職業道德修養上,企業員工應做到愛崗、敬業、忠誠。外貿企業尤其看重員工的這些素質,因為業務員直接接觸外商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后,客戶往往是認人而不是認企業,因此,業務員的離職會帶走客戶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報酬、工作環境等因素使得現在的高校畢業生頻繁跳槽。安徽省外貿發展基礎較弱且薪資相對外貿大省較低,對外省人才缺少吸引力,外貿人才主要來自本地,而本地高校培養出的國際貿易人才也偏好往機會更多的東部沿海城市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強化學生建設家鄉、忠誠、踏實的人文素養。2.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國際貿易專業理論與實踐并重,但高職院校在該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更側重于實踐操作技能。安徽外貿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相對于加工貿易,一般貿易更為復雜、內部分工更細,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對人才的專業要求更高。外貿業務員開拓國際市場,需要了解相應國家的政策、法律,具有營銷產品的能力、與外商客戶談判的能力,最后還要訂立合同及履行合同,必要時要應用國際條約、WTO規則來捍衛自身的權益。這些都依賴于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同時掌握多項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已日漸成為趨勢。3.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從事外貿工作,面向的是外國客戶,對人才的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要求較高。安徽省已和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英語是國際貿易活動的主要工作語言,也是外貿人才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我省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并不十分強調英語學習,很多畢業生也對自己的英語沒有太多信心。其實在實際業務中通過與外商溝通交流、活學活用,語言能力可快速提高。除了對外交流,外貿從業者還需要和國內的政府部門、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生產工廠等多方打交道,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可以使信息傳達及時、準確,提高做事效率。4.擁有較強的后續發展能力圖1:國際貿易專業對應崗位分析圖如圖1所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未來的最基礎崗位對應的是外銷員、單證員、跟單員、貨代員、報關員等。這些從事外貿單據的制作、報關、貨物運輸和保險等業務的應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職高專院校來培養。隨著從業人員自身的努力和后續發展能力的強弱,有些人員會脫穎而出走向更高層次的外貿業務員、高級商務師,再發展下去可以成為外貿職業經理人、外貿部門經理。安徽外貿市場規模不大,對基層崗位人才的需求增長有限,但缺乏高技能、高素質、高層次的外貿人才,然而這種人才是全國范圍內都缺乏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中,負責企業重大戰略投資決策的人才缺口達2/3以上,專業管理人員欠缺一半以上。以安徽外貿行業的薪資和發展機會對已成型的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大,那就需要本地培養的畢業生除了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有職業發展上的可塑性和后續發展能力,能更好的為本地經濟服務。
二、當前安徽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適應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目前外貿人才市場的供需狀況是,外貿企業需要人才,學校也培養了人才,可是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畢業生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學校培養出的只是外貿專業的畢業生,而不是市場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應更加符合本地市場的實際情況。當前安徽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基本都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一線應用型外貿人才,這樣的人才定位更適合東部沿海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的加工貿易發達,經濟外向程度高,外貿業務量大,需要很多完成單據制作和外貿流程的基礎崗位人才。安徽發展外貿需要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不斷增加業務機會,加大力度營銷本地產品,需要后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外貿人才。
(二)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外貿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往往不是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來調整,而是為了不斷強調實踐課程,甚至為了技能大賽來調整。一味的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表面上確實做到了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學生“輕理論、重實踐”的目標,但某些必要理論知識的減少不利于學生在職業上的后續發展,而增加的實踐課程往往也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缺乏真正外貿業務中的實踐知識。除了專業知識,對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計算機辦公能力的課程設置也不足,很多畢業生的英語水平仍停留在閱讀階段,聽、說、寫的能力普遍較弱,還有企業提出,希望增加讓學生練習打字和使用辦公軟件的課程。
(三)師資力量不足從安徽高職院校的實際來看,很多年輕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缺少企業實踐工作經歷。這樣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本身并不熟悉實際業務操作,只能采取以灌輸書面知識為主的教育方式,很難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市場和企業的需求。而聘請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到校講課的教學形式并未真正實施起來。
(四)實踐教學條件不足目前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普遍不足。從校內實訓室建設來說,由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往往只能提供電腦機房滿足使用外貿業務操作軟件的需要,建設模擬外貿業務流程的實訓室較為困難。從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來說,真正的校企合作還難以實現。從校方來看,安徽上規模的外貿企業不多,難以找到合作企業,且組織學生外出實習責任大、經費高;從企業方面來看,他們接收學生實習并沒有多少收益,還要擔心學生的實習對企業正常運作和商業機密保護工作的影響,校企合作的熱情不高。
三、改革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一)明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是高等院校的主體功能,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是高等院校要面對和思考的基本命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應以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指導思想,考慮地方經濟對人才的需要。安徽中小民營企業數量眾多,高職院校應從實際出發,面向中小企業,培養專業上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掌握一定語言能力、溝通技巧和產品營銷知識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除了教授專業知識,還要引導學生的思想,使其具備責任意識、法律意識,擁有良好的處事心態,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基于外貿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建設課程體系學校可以通過與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進行合作、研討,充分考慮外貿崗位對職業能力的要求,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重組。根據外貿崗位群的特點,開設相對應的外貿實務課程,培養學生操作業務流程的能力,適應跟單員、單證員等基層崗位的工作要求;開設適當的外貿相關理論課程,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在職業上的后續發展能力,適應外貿業務員、部門負責人等更高層次工作崗的工作要求;開設計算機、英語、思想品德等基礎課程,提升學生的基本素養,更好的適應工作。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和外貿企業可以深入合作,共同進行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材建設等工作,將大大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建設“雙師型”教學隊伍高職院校的很多專業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即使具備雙師素質,也大多是通過一些師資培訓和考證獲得,這樣一來教學內容往往與實際業務脫離,很難與時俱進,教學方法也以講授課本知識為主。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并重視這個問題,并設法改進。一方面學校積極尋找合適的外貿企業,建立相對穩定的教師實習基地,安排教師下企業實習、考察,使教師熟悉實際業務中的工作流程和當前國家相關的法規政策,確保教師的職業工作知識水平不斷更新和提高。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聘請外貿企業的業務人員、管理人員來為師生授課或舉辦講座,傳授最新的經驗和行業信息,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交流。
【作者】張二震,1953年生,南京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經濟學教授。
得自國際貿易的利益大致可分為兩類: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和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所謂靜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后,貿易雙方所獲得的直接的經濟利益,它表現為資源總量不增加、生產技術條件沒有改進的前提下,通過貿易分工而實現的實際福利的增長。所謂動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后,對貿易雙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間接的積極影響。靜態利益偏重于一國通過貿易所獲得的消費方面的好處(當然,這種好處與分工后生產力的提高有關),而動態利益則注重于開展貿易后對生產的刺激作用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其他諸方面的積極影響。如果說,靜態利益是直接的貿易利益,那么,動態利益就是貿易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利益。本文擬就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以及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和條件等問題,作一深入分析。
一、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為自古典學派以來的歷代經濟學家所重視。他們常常是自由貿易的熱烈擁護者,極力宣揚擴大國際貿易的優越性。在他們的著作中,不僅令人信服地論證了貿易的靜態利益,而且還包含有豐富的關于國際貿易動態利益(亦即發展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問題的,應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提出的動態生產率理論和“剩余產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對以后的理論發展有重要影響。斯密認為,分工的發展是促進生產率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則受到市場范圍的強烈制約。對外貿易是市場范圍擴展的顯著標志,因而對外貿易的擴大必然能夠促進分工的深化和生產率的提高,加速經濟增長。斯密的這些論述包含了國際貿易具有帶動經濟增長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余產品出口”理論更是著眼于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國在開展國際貿易之前,存在著閑置的土地和勞動力,這些多余的資源可以用來生產剩余產品以供出口,這樣貿易就為本國的剩余產品提供了“出路”。他寫道,對外貿易可以“給國內消費不了的那一部分勞動成果開拓一個比較廣闊的市場。這就可以鼓勵它們去改進勞動生產力,竭力增加它們的年產物,從而增加社會的真實財富與收入”。[(1)]這種剩余產品的生產不需要從其他部門轉移資源,也不必減少其他國內經濟活動,因而出口所帶來的收益及換回的本國需求的產品,也沒有機會成本,因而必然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需要說明的是,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是以國內充分就業和一般均衡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從進口替代部門轉移資源來實現的,涉及進口替代部門縮減,就這一點而言,并不必然得出經濟總量同時增長的結論。因此,“剩余產品出口”理論可與比較成本說互補。
李嘉圖創立的比較成本理論,論證了貿易靜態利益的基礎。實際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著國際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的思想。他認為,對外貿易是實現英國工業化和資本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他指出,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是資本積累。隨著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會因土地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而逐漸昂貴,工資(勞動力的價格)也將隨之上漲。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工資上漲將使利潤下降,從而妨礙資本積累。通過對外貿易,如果能夠從外國獲得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會阻止在本國發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遞減傾向,促使經濟增長。總之,李嘉圖認為,通過進口廉價初級產品,阻止土地收益遞減、工資上漲和利潤下降傾向,就可保證資本積累和經濟增長。[(2)]
較為系統地論述貿易的發展利益的古典經濟學家,是英國的約翰·穆勒。他關于貿易對經濟發展貢獻的論述給后來的經濟學家很大的啟發。他第一次明確區分了貿易利益和發展利益。他認為,國際貿易具有兩種利益,一種是直接利益,另一種是間接利益。直接利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國際分工,使生產資源向效率較高的部門轉移,從而提高產量和實際收入;二是通過貿易可以得到本國不能生產的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等該國經濟活動持續進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質資料。間接利益則表現在,通過貿易分工推動國內生產過程的創新的改良,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產品進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儲蓄的增加,加速資本積累,等等。穆勒這樣寫道:“市場的擴張使生產加工過程趨于改善,一個為比本國更大的市場進行生產的國家能夠引入更為廣泛的勞動分工,能夠提高機器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更可能進行生產過程的創新和改良”。“開放了貿易,通過使人們熟悉新鮮事物,有時可以使一個原先因缺乏精力和雄心壯志而造成資源開發不良的國家經歷一次工業革命,驅使那些原來滿足于微不足道的舒適和惰散的人更為勤奮的勞動,以滿足他們新的偏好,以致鼓勵了儲蓄,提高了資本的積累。”穆勒還指出,貿易通過下列途徑推動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外國工藝技術的引進,提高了資本的收益率;外國資本的引進使生產的增長不僅僅依賴于本國居民的節約和精打細算,并且為本國居民提供了激勵性的示范,向人們傳輸了新的觀念。”[(3)]約翰·穆勒的這些精辟論述對后來發展經濟學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啟發人們從新的角度來認識貿易利益問題。
受古典經濟學家上述觀點和理論的啟發,后來的經濟學家進一步探討了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問題。與亞當·斯密“剩余產品出口”模型相似的有所謂“大宗產品”(Staple)出口帶動增長理論和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的二元經濟模型。所謂大宗產品,主要指原材料或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的開發和新發現,常常導致國內大量剩余。這些剩余由大批量的出口吸收,便可減少國內資源的閑置和失業,增加國民收入和消費,提高儲蓄和投資,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這一模式是加拿大經濟學家因尼斯在30年代根據加拿大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史實中總結出來的,因此一般認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這一思想還是有啟發價值的。著名發展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上,都有一個帶動整個經濟起飛或高速增長的領先部門。當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達到相當的規模和水平時,就有可能成為這樣的領先部門。
劉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經濟模型,與發展中國家有特別密切的關系。他把經濟分為兩大部門,一個是現代的、資本主義的工業部門,另一個是傳統的尚未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農業部門。現代的工業部門采用現代技術,面向市場,易于接受變革。傳統的農業部門技術落后,生產僅能糊口,沒有什么產品流向市場,收入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現代工業部門運用再生產資本,雇傭工資勞動力,進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生產活動;傳統農業部門由于受制度和組織形式及資源條件的約束,勞動的邊際產品低,并且常常低于其平均水平,勞動力供給因而具有“無限”的特點。現代工業部門的企業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有吸收勞動力以擴張工業生產的積極性。該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較高,面對農業部門的低工資水平,工業部門只要提供略高于農業部門維持最低生活的工資,便可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給,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加利潤。借助資本的積累,工業部門得以不斷擴張,吸收源源不斷的農業剩余勞動力。只要現代工業部門的邊際產出超過傳統部門,整個經濟就可以從勞動力轉移中得到好處。尤其是在剩余勞動力尚未吸收完,資本主義部門工資不上升的情況下,利潤和積累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將不斷上升,經濟增長將加速。如果資本主義部門即現代工業部門生產的是出口產品,傳統部門生產的是進口產品,對外貿易的擴展無疑將有助于擴大現代工業部門產品的市場和需求,并降低勞動力的工資(因為食品的價格將因進口而降低),從而進一步增加資本主義部門的利潤和積累,促進經濟增長。
基于以上觀點,再聯系到19世紀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許多國家利用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事實,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EngineforGrowth)的觀點便應運而生。貿易是經濟增長發動機的理論命題是D.H.羅卜特遜在30年代首次提出來的,50年代R.納克斯對這一學說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納克斯在分析19世紀國際貿易的性質時指出,19世紀的貿易不僅是簡單地把一定數量的資源加以最適當配置的手段,它實際上是通過對外貿易把中心國家的經濟成長傳遞到其他國家,即中心國家經濟迅速增長引起的對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大量需求引發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因此,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這一理論認為,較高的出口增長率是通過以下幾條途徑來帶動經濟增長的:
(1)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著這個國家有了提高其進口水平的手段。進口中包括資本貨物的進口,而資本貨物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是特別重要的。資本貨物的進口使這個國家取得國際分工的利益,大大節約了生產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業的效益,它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
(2)出口的增長也趨向于使有關國家的投資領域發生變化,使它們把資金投向國民經濟中最有效率的領域,亦即它們各自享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在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進行專業化生產,就會提高勞動生產率。
(3)出口也使得一國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國內市場加上國外市場比起單獨的狹小的國內市場就能容納得下大規模的生產。
(4)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會給一國的出口工業造成壓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產品的質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業。
(5)一個日益發展的出口部門還會鼓勵國內外的投資,并刺激加工工業或附屬工業以及交通運輸、動力等部門的發展,并促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引進。[(4)]
澳大利亞國際經濟學家馬克斯·科登提出了貿易對經濟增長率影響的理論。他的理論的主要特點是,將對外貿易與宏觀經濟變量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并且特別強調外貿易對生產要素供給量的影響和對勞動生產率的作用。科登認為一國進行對外貿易,對宏觀經濟將產生以下5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收入效應,即通過貿易,提高了收入水平,貿易的靜態利益轉化為國民收入總量的增加。
第二,資本積累效應,當派生于貿易利益的一部分收入增加額被用于投資時,該國的資本積累就會增加。
第三,替代效應。如果投資品是進口含量較大的產品,則由于貿易的開展,會使投資品對消費品的相對價格下降,這將導致投資對消費的比率提高。因為投資成本的下降,人們更多地將收入用于投資了。投資率的提高無疑會帶動經濟增長率的上升。
第四,收入分配效應。貿易的發生將會使收入轉向出口生產大量使用的生產要素,這些生產要素的報酬大大提高。如果各個生產部門或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儲蓄傾向是不同的話,則這種收入分配的變化又會影響儲蓄率的高低。例如,當收入更多地分配于儲蓄傾向較高的部門或要素所有者,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儲蓄率就會提高,因而提高了資本積累率。
第五,要素加權效應。假定生產要素的勞動生產率增長不一致,那么產出的增長率就可視為各種生產要素增長率的加權平均數。當出口擴大,并且出口生產使用的是那種增長更快的生產要素時,出口生產的增長率往往會提高得更快。科登認為,所有上述效應都是累積性的,這意味著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將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得到強化。[(5)]
80年代中期以來,以羅默、盧卡斯等人為代表的新增長理論,把創新作為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
這一理論通過對增長因素的計量分析,指出,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應歸功于生產率的提高。基于這一事實,新增長理論構造了一系列模型,將創新活動內生化視為有目的的研究和開發投資的結果——這一投資活動的顯著特征是不僅能帶來更高的利潤率,而且有溢出效應和外部收益。在這里,創新是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新增長理論所揭示出的增長機制表明,如果對外貿易能夠刺激一國的創新活動,便能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顯然,創新活動與對外貿易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這種聯系是通過更為廣闊的市場、更為頻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競爭對創新活動的刺激而實現的。可見,從新增長理論中能夠引伸出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新的依據。[(6)]
以上我們極其簡略地考察了關于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可以說,隨著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各國經濟國際化的深化,人們對國際貿易作用的認識也在不斷擴展,對國際貿易帶動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動態利益的認識,也更加深化了。開展國際貿易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互通有無”,亦不僅僅著眼于通過交換獲取靜態貿易利益,提高消費水平和增進國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過貿易的發展促進信息、物質、思想的交流,激發本國的創新機制,從而帶動經濟發展。當然,國際貿易能否對一國經濟發展起現實的推動作用,這要取決于一系列內外部條件。稍后我們將作更深入的分析。
二、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
國際貿易具有促進一國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們稱之為貿易的發展利益或動態利益,已為理論研究和經濟生活實際所證明。但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是什么?貿易通過什么途徑和方式帶動經濟發展?上面介紹的關于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的各種觀點中雖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夠全面,不夠系統。下面試作些歸納性分析。
概括說來,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是通過下述這些機制的作用而實現的。
1.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把本國的企業納入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之中。一方面,持續的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將促使本國的企業提高效率。競爭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業退出市場的過程,同時促使高效率的企業達到合理的規模,從而優化本國的市場結構,改善本國企業的實績。即使本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不能不同外國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展開競爭。為了擴大在國外的市場份額,出口企業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商品去參與競爭,并不斷按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按國際標準生產,按國際營銷慣例辦事。這無疑會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無疑是一國經濟發展最本質的基礎。
2.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市場的擴大。國內外市場的不斷開拓,無疑會有力地帶動經濟增長。
先看出口。出口企業往往是面對世界市場來組織生產,市場容量大,容易獲得規模經濟效應。所謂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會降低,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事實上,許多工業部門要求有適度的初始規模,具有規模經濟的性質,如汽車、電冰箱、電子計算機等等,采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國的企業在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這一類商品的同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同類產品,那就不僅企業能提高贏利水平,而且國內公眾也只需支付較低的價格。不僅如此,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又可以帶動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以致各種各樣的從屬的工業部門都建立起來。因為在經濟運行中,各產業之間呈現出各種聯系。所謂“聯系”,是指一個部門在投入和產出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有兩個方面:一是后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門之間的聯系;二是前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吸收它的產出的部門之間的聯系。如果出口產業是“聯系效應”大的主導產業,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數效果”,帶動其他一系列部門的發展,從而循環反復地連續推動國民收入和就業量的增加,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再看進口。從國外引進國內沒有生產的產品,往往能起到開拓國內市場,引導新產業成長的作用。由于國內仍未生產,一時無法確定新產品會有多大的市場,即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社會需求量究竟是多少。當國內進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關稅壁壘也難以阻擋進口時,國內企業就得到了明確的生產信號,進口替代的工業由此發展起來。實踐證明,進口替代是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個過程就是進口商品刺激國內需求,進而導致進口替代工業部門的產生。如果條件具備,進口替代部門還能轉變為出口部門。進口國外的新產品還可促進一國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
3.開展國際貿易,必然會激發企業的創新機制,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從進口看,技術和設備的進口將直接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和生產率的提高,其作用類似于創新對增長的刺激,而且還節省了創新的成本。從出口看,出口的擴大使得創新活動所能獲得的收益上升,從而反過來刺激本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帶動經濟增長。
4.開展國際貿易能加速資金積累,促進經濟增長。一般說,國際貿易從三個方面促進一國的資金積累。一是出口部門往往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能提高積累率,從而加速發展。二是外貿的發展為引進外資提供必要的條件。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最終是由該國的出口能力決定的。出口越多,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進口往往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系聯系在一起,這又可利用外國的資金來引進技術和設備等等。三是對進口競爭部門提供刺激。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滿足于現有的市場,積累擴大再生產的動力不足。進口市場競爭的出現,使企業產生了提高積累率的巨大壓力。無論什么情況,積累總是擴大再生產、促進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5.開展國際貿易,有利于促進一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現代經濟發展包括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而且結構優化還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題,是推動現代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所謂產業結構的優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產業之間比例協調發展以及各產業內部的結構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結構,以及各產業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轉移。擴大對外貿易,無疑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起積極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實現絕對平衡的增長,即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剛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場。當國內資源過剩而需求不足時,就面對國外市場組織生產;而在國內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條件時,就適當進口。另一方面,擴大對外經貿關系,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引進競爭機制,就必然要發展本國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比較優勢的產業,淘汰和放棄某些不合理的產業,以優化資源配置。進出口競爭的刺激和進出口結構的不斷調整,又會促進本國企業的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6.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人員的交流、文化的傳播和思想的交換,從而對一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進步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對一國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種教育效果,在某種意義上說比物質交換帶來的利益還要大,它促進人們思想的進步、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觀念的更新。尤其是現代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孕育出來的精神文明成果,諸如效率觀念、效益觀念、服務觀念、冒險精神、開拓進取精神等等,對于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尤為重要。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抵制資本主義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蝕的同時,大膽吸收一切有益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漸擺脫封建的、小生產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縛,拋棄了封閉落后、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國際貿易、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舞臺,在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以嶄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條件
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的條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國內的條件,也有國際環境條件;既有微觀條件,也要有宏觀條件。由于各國現實的經濟條件呈現出多樣化,國際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類型也呈現出多樣性,沒有統一的模式。
首先,國際貿易能否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要看該國的經濟主體能否采取合理的行動,能否對國際貿易作出合理的行為反應,要看該國是否具備必要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從微觀主體來看,如果企業缺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那么即使面對巨大的進口競爭壓力,它們也會無動于衷,不會去迎接競爭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進口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它們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和設備以增加產量和降低成本。當然,企業更不會積極謀求擴大出口而積極從事創新活動,不會謀求最大限度的規模經濟,由出口而獲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將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談不上實現出口增加、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從市場發育狀況看,如果缺乏完備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結構,生產要素在本國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動,那么由進出口所引起的經濟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優化配置就無從談起。就拿出口來說,它對經濟發展推動作用大小與否,取決于出口部門與國內經濟其他部門在生產、技術和市場交換等各方面的聯系程度,這就要求有一個較為成熟的市場體系作為聯系的“渠道”,這樣,出口的增長才能通過市場這一中介向各個部門傳遞經濟和技術的“信息”,通過出口的擴大而牽動資源的重組和優化配置,帶動經濟增長。如果市場發育程度較低,經濟結構不合理,要素市場之間、商品市場之間、商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之間的聯系程度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潛在的動力,但由于出口的增長向各經濟部門傳遞動力的各種必要的經濟和技術渠道不暢或中斷,或者其他經濟部門無力或無法作出積極的反應,那出口增長就無法帶動經濟增長,而且出口本身也會衰竭下來。另一方面,出口產品生產函數的性質對出口作用的大小也有很大關系。這是因為,使用不同投入系數、使用不同生產要素的出口產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聯系效果。出口產品的技術性質及其技術水平與其他部門技術水平的差異程度也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變量。如果出口生產的技術水平與其他部門相差不多,或出口的擴張僅僅是外延規模的擴大,沒有伴隨著技術進步和創新,則其他部門從出口的發展中受益的可能就很小。
其次,國際貿易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對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是一個制約因素。開展國際貿易,會引起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發生變化。從短期看,貿易會引起出口行業的產品價格上升,因而出口行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獲益;同時,進口競爭行業的產品價格下降,因而這個行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受損。從長期看,貿易會引起生產要素在出口部門和進口競爭部門之間的重新配置,引起生產要素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影響到生產要素的價格和收益。所謂“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概括了這種情形,即:開展貿易后,會使出口行業(價格上升行業)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提高,而使進口競爭行業(價格下跌行業)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降低。如果貿易引起分配格局的變化變得十分不合理或不公正,就會涉及社會的安定,影響經濟的平衡增長。這樣,政府就必須采取適當的收入分配調節政策和措施,比如利用稅收、補貼等等辦法,使任何個人或階層都不因對外開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絕對下降的痛苦。進一步分析,如果出口收入的國內分配有利于對國產品具有較高消費傾向的集團,其結果就會有效地提高對國產品的需求,從而帶動本國的生產和就業。當出口收入的增加集中到儲蓄傾向較高的居民手中,則出口的擴大又會給其他部門的增長提供資金,提高投資水平。反之,如果有較高進口傾向的集團或對進口品消費傾向較高的居民更多地得到了出口收入,則出口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量就受到了削弱。當然,收入分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大都是間接的,但貿易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則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國際貿易能否持續地帶動一國經濟發展,還要看能否在總體上保持貿易收支的平衡。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對外貿易的基本功能是維持國民經濟的總量均衡,而這一點會集中反映到進出口貿易的收支平衡上來。一方面,國民經濟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國對外貿易是出超還是入超;另一方面,貿易收支的平衡狀況又制約對外貿易是否有效的幫助一國經濟達到總量均衡。實踐表明,貿易收支平衡是外貿增長過程中的一個中心環節,對一國的經濟運行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以研究經濟增長問題而著稱的西方經濟學家哈羅德,把對外貿易收支平衡的變動同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命題:一國經濟增長率高于其他國家,可能形成入超傾向。這里暗含著這樣的意思:如果該國不能實現開放型經濟發展中的貿易收支平衡,那遲早要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五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就曾經因貿易收支逆差過大,外匯儲備不足,不能支持高速增長的進口而實施緊縮,放慢經濟增長的步伐。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在高速經濟增長時期出現一段時期的貿易收支逆差,是難免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7)]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勞動生產率水平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且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地縮小這種差距。即使發展中國家出口部門的增長速度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在一定時期內也不足以消除貿易入超的傾向。再者,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也會在一定時期內強化貿易入超傾向,因為外資的流入特別是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通常會以進口的方式帶進一部分投資品,使引進外資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規模擴大,而且投資引進進口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連續性的。盡管這種進口從短期看不需要支付外匯,但從長遠看還是要靠出口來支付,還是會成為產生貿易入超的一個因素。一些外商獨資、合資企業開辦初期需大量進口關鍵設備、原材料等,會直接影響到短期的貿易收支平衡。
發展中國家在較長時期出現一定規模的入超,既是實行開放發展模式所必然帶來的現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從市場經濟運行的角度看,發展中國家經濟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給不足,保持一定的貿易入超,實際上就是利用外部資源在國內搞建設。當然,若出現嚴重的國際收支平衡,則會對國民經濟的運行產生巨大的沖擊,妨礙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入超規模不能過大。還應特別指出的是,要密切注視并具體分析產生貿易入超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進口過多的高檔消費品等等而導致的貿易入超,對國民經濟增長就有弊而無利。這種情況是極可能產生的。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對外貿易的“示范效應”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有刺激本國人民為實現經濟增長、提高消費水平而奮發努力的正面效應,另一方面,它也有刺激“消費早熟”的負面效應。在經濟開放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面對發達國家消費模式的強烈引誘,常常試圖在低水平生產的基礎上實現高消費,導致進口過大,從而對貿易收支形成強大的壓力。如果貿易收支不平衡進入了非常嚴重的狀況,那政府就應當進行干預。
最后,國際貿易能否發揮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還要看一國能否選擇正確的外貿政策和外貿發展戰略,并能適時地根據變化了的國內外情況調整這種政策和戰略。
注釋:
(1)[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19頁。
(2)參見[英]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五、六、七章,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
(3)上述引文轉引自許心禮等:《西方國際貿易新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頁。
(4)轉引自姚曾蔭主編:《國際貿易概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頁。
(5)參見許心禮等:《西方國際貿易新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0~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