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需求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社會對人才學歷的要求提高,導致社會、家長以及輿論存在一種重學歷輕技能,重普高輕職高的觀念,甚至是“職高無用論”,導致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降低,思想和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有些家長也將中等職業教育當作是普高“淘汰生”的“收留所”。受到以上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中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學習成績差、課堂紀律渙散、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厭學情緒膨脹、專業技術能力差等現象,中職學校以及教師也是苦不堪言。小班教學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它的優勢也逐漸浮出水面。美國威斯康辛州公共教學部門于1996年推出為期5年的SAGE計劃,著重研究小班教學問題,研究發現小班教學能使學生的課堂行為問題減少,課堂紀律明顯改善,有效學習時間增加,教師教學熱情增加,班級學習氣氛得到改善。
美國田納西州實施的STAR計劃涉及80多個學校的近400個班級,包含城區、貧民區和農村地區,研究發現小班教學后破壞行為和違紀現象明顯減少,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增加,留級現象和輟學現象明顯降低,學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日本三重大學實施小班教學后發現學生學習興趣有所提升,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上海小班教學的試行發現小班教學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的頻率與密度,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知識、能力、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通過以上世界各地教育學者的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實施小班教學確實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以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積極性方面有所幫助;對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課堂紀律以及道德水平有顯著成效。有助于改善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二、小班教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實施可行性的深入分析
政策方面: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主席做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總理也強調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大有可為。這無疑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會議還決定全面發展本科職業教育,讓困擾職業教育多年的學歷問題得到解決。政策方面的利好,無疑會增加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信心,對職業教育的經濟支持和幫助會加大,為小班教學的實施鋪好了道路。社會方面:現代企業更加注重的是專業性,甚至崗位性。擁有一技之長的技工和高級技工成為了他們的迫切需求,傳統的大班教學在實施分崗位教學上很困難,然而小班教學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方面問題。小班教學可以做到:與企業合作培養定向型人才,著重培養崗位技能,做到所學必精、所學必用。
師資方面:目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生源減少,導致師資資源富余,并且隨著小班教學觀念的普及,許多中等職業學校以及教師都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并且已經產生了很多小班教學具體實施的想法和建議。
學生方面: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素質、行為素質普遍不高,導致中職畢業生的社會接受度不高。但是在小班教學的環境下他們卻可能成為優秀的中職畢業生。筆者針對以下幾類學生做出分析。第一類: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缺乏自信,但是思想活躍,頭腦靈活。這類學生由于成績上的暫時失利,并缺少老師的鼓勵以及引導,導致他們對學習沒有信心,學習成績下滑,形成惡性循環,從而被打上“差等生”的標簽。這類學生能力并不差,只是容易受到打擊,心理脆弱,只要能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指導,他們一樣可以很優秀。小班教學班級人數的減少,意味著每位學生所能接受到的關注、指導以及其他各種資源相對增多,此類學生會有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第二類:調皮搗亂,紀律性不高,但是動手能力強,敢于嘗試新鮮事物,能力多樣化。這類學生很適合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比普高教育更加注重實際操作和發明創造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大班教學由于教育資源、教育時間以及專業不夠細化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導致職業教育畢業生競爭力低,社會認可度不高。小班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更多的師生交流時間,更多的新奇想法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機會,可以使職業教育更加專業化,甚至根據學生特點施行定向教育,使職業教育更加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第三類:自卑、自閉、焦慮、性格孤僻、社會責任感不強甚至對社會存在偏見。這類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屬于家長管不了或者沒有時間管,于是放到學校,渴望孩子能在學校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下,老師疲于備課和傳授知識,無暇分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即便班級紀律差,也只是采取強制性措施,壓制住孩子們的負面心理和行為,這無疑是“揚湯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小班教學由于生師比的降低,老師可以從繁重的教務中解脫,投入更多的精力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得到改善,行為問題也會相應減少,教學環境也會隨之提高,教師的管理也會更加輕松,形成良性循環。
第四類:中等職業學校也不乏一些各方面素質都很高的學生。小班教學的實施可以給他們提供更便捷、更廣闊、更合理的學習空間,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享受學習的樂趣,達成他們的理想。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出,“每一個兒童的思維發展都有獨特的道路,每一個兒童的聰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點”,因此每個學生都有一技之長,或學習知識,或掌握技能,或勇于創新,或品德高尚,小班教學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提高就業質量和社會素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應當達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
三、總結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畢業論文;創新實踐;
高職教育具有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雙重性質、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是學生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高職人才培養的特點要求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筆者所在學院理工科專業的畢業設計已經取代原來的畢業論文成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但是商務英語、文秘、電子商務等文科以及商科類專業還一直采用著傳統的專業論文寫作的形式。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弊端使得畢業論文改革勢在必行。
傳統畢業論文寫作模式的弊端
對高職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現狀的調查表明, 傳統的寫作模式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很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以及歸納等創新思維能力,難以實現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預期效果。
首先,學生重工作而輕論文寫作。論文寫作一般都安排在頂崗實習的學期,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期間找工作比寫論文更重要。為了能順利畢業,在關鍵時候,一些學生從網上截取幾篇與自己專業相契合的論文,然后七拼八湊,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論文,論文質量可想而知。
其次,學生在論文的選題方面缺乏自主創新,選題范圍狹窄,思路不寬泛。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也容易引導學生依照教師個人的專業方向選題撰寫論文,而忽略了高職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論文內容與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仍沒能與實踐技能的培養緊密結合。
再次, 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科研論文撰寫知識了解甚少, 同時自身的語言基礎、邏輯思維、布局構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論文質量較差。這也給指導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 英語論文的寫作指導花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
鑒于以上諸多問題,為了讓畢業論文寫作能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能緊密結合市場的需求,筆者結合自身經驗以及相關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對筆者所在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指導進行了多元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多元化的畢業寫作和設計模式創新
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寫作的原因之一是認為論文寫作僅僅是學校的畢業要求,與找工作和提高職業技能沒有關系。如何使畢業論文寫作與學生的專業和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成為創新與實踐的“瓶頸”。經過研究和討論,從2010 屆開始,我院將過去單一的專業論文寫作的模式改為了專業論文寫作、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商務項目設計和商務翻譯及評述多種形式, 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
總結本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情況,發現選擇市場調查報告和商務項目設計的學生較少, 主要是因為在校期間對這兩種形式的寫作接觸少,缺乏訓練。特別是商務項目設計, 雖然與工作實踐聯系密切,但是要求綜合能力強,難度大,不是特別適合高職高專學生。而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和商務翻譯及評述的寫作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專業或職業工作研究報告
要求學生結合個人的實習經歷和工作經驗廣泛選擇緊密結合崗位并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主題展開設計寫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從事秘書工作實習的學生可以就秘書的特點、要求、所需職業能力、專業知識以及現階段仍欠缺的知識或技能等方面撰寫個人論文。再如,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的學生可以就校內所學與崗位實際需求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寫個人的理解和看法。為了防止學生將研究報告寫成工作總結,我們要求學生在初稿前提交一個寫作實施方案(表格形式), 要求務必指出相關的職業崗位或工作職能名稱、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著重于某一個方面)以及為解決問題擬定的思路和方案。寫作實施方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驟完成寫作任務。同時在指導過程中, 指導教師提供方案樣本、論文格式樣本等,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該項寫作的目的、形式、特點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方案查找資料和相關理論、總結或借鑒經驗,通過對相關要點的擴展、例證及歸納,就能寫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報告。由于研究內容是針對自己的實習崗位,不會空洞和脫離實際。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相關的實踐, 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完善研究報告,繼續為今后的業務工作提供借鑒,一舉兩得,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本屆畢業生寫出了諸如《藝術陶瓷的發展及其對外貿易前景》、《紡織業外貿跟單員的作用》、《長沙市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現狀及就業方向》、《關于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和處理投訴》、《國際商務談判中英語語言的運用》等與自身實習工作密切相關的優秀論文, 雖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統性、結構的嚴謹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們認為,這些選題和寫作真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商務資料翻譯及方法評述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 基礎差、厭學、盲從、隨心所欲是他們的主要個性特點。多數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已十分不容易。究其原因, 在教學過程中, 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育理念沒有得到更新, 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傳統, 教師角色沒有轉化。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 隨心所欲是他們的主要個性特點
【本頁關鍵詞】學術期刊征稿 職稱論文投稿 職稱
【正文】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 基礎差、厭學、盲從、隨心所欲是他們的主要個性特點。多數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已十分不容易。究其原因, 在教學過程中, 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育理念沒有得到更新, 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傳統, 教師角色沒有轉化。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 灌輸式、填鴨式地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被扼殺, 主動性、積極性無從發揮, 學習的潛力得不到開發。我認為, 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所處的主體地位入手, 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積極、主動的發揮, 使教與學的雙邊關系充分協調。
一、課堂教學必須把握主體性的內涵學生的主體性, 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 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求, 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 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規范各種教育活動, 從而把他們培養成能夠自主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學生的主體性的外部表現為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內部心理特征為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所以, 培養學生主體發展的能力和主體意識是課堂教學開發學生最具潛能的根本任務。教師要傳授讓學生終生受益的知識、培養其主動發展的能力, 為未來打基礎, 而不僅僅把目標鎖定在學生的分數上, 或全力培養聽話的學生。要改變傳統的奴性化教育, 糾正教學行為上的偏差, 首先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要做到幫助學生改變對權威的崇拜, 指導要到位而不越位, 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給學生留下自主選擇的空間, 讓學生養成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自覺性, 主動性。
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 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是時代精神的要求。人是教育的中心, 是目的。人是教育的出發點, 也是教育的歸宿。教育在交往與活動中開展, 人在教育的交往與活動中成長。人是教育的基本, 也是教育的根本。以人為本, 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追求。建立“以人為本”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 把學生置于職業教育的新模式中, 把滿足個人需求和潛力發揮作為關注重點, 傳播人文價值和標準, 培養有責任感的公民。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實用性人才的, 中等職業教育的價值、態度、標準和實踐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由“供給驅動”轉變為“需求驅動”, 進而形成“發展需求驅動”。因此, 個人發展需求也應成為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發揮的內驅力。以人為本、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拉動學生自身需求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的根本點。追求以人為本, 應堅持“為了一切學生, 為了學生的一切, 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學會尊重學生主體的發展權利, 學會尊重學生主體走向成熟、走向自覺的權利。學生從發展走向成熟, 是主體自身內部變化與進步的過程, 應該是主體學習與實踐的結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 以人的發展為目的, 以知識傳授為載體, 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培養和發揮, 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文章來源】/article/65/3219.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關鍵詞:MTI;培養方式;課程設置;學位論文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即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簡稱MTI)的設想于2005年3月由廣東外國語大學仲偉合教授提出。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從2007年至2011年,全國先后有159所院校獲得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自我國高校建立翻譯碩士專業 (MTI) 以來,探討MTI教育模式,培養應用型、實踐性、職業化翻譯人才成為翻譯學界、翻譯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中國翻譯》、《外語教學》、《上海翻譯》、《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研究》、《中國外語》及高校學報上都刊登有關于MTI的論文。本文以2006年以來國內期刊上發表的關于MTI的論文為參考,對全國高校英語翻譯碩士專業現狀進行綜述。
從國內發表的論文看,最早的關于MTI的論文是2006年仲偉合教授撰寫的《翻譯專業碩士(MTI)的設置――翻譯學學科發展的新方向》。繼仲教授之后,國內學者圍繞我國MTI教育發表了諸多論文,本文主要從MTI培養方式、課程設置、學位論文等方面進行綜述。
一、培養方式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對MTI培養方式作出規定:實行學分制,采用研討式、口譯現場模擬式教學、重視實踐環節、成立導師組,發揮集體培養的作用。關于培養模式,李軍、李寶印和朱瑞(2007)在《改革和完善外語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人才》中就我國專業學位教育的基本情況、設立和開展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基本考慮等問題作了簡要的闡述。
穆雷和王巍巍(2011)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特色培養模式》一文中,從翻譯行業對MTI教育的啟示、現行MTI課程的調查分析、MTI教育的培養模式等入手,探索如何通過課程設置落實培養模式,如何從課程設置上區分學術型和職業型兩種不同學位的翻譯教育,及如何在MTI教育中體現專業化和職業化特色等相關問題。
葛林、羅選民和董麗(2011)在《諾德翻譯能力理論觀照下的MTI培養模式研究》中以Christiane Nord的翻譯能力理論為依據,結合對13所首批MTI院校的問卷調查,從翻譯能力培養途徑、作用范圍、檢驗方式等角度,提出運用文本分析模式構想翻譯問題及策略、調整專業翻譯難度、關注實踐課程建設、具體化翻譯能力檢驗過程等具體的意見,并對目前MTI培養模式進行了反思。
仲文明(2011)在《翻譯教學理念的轉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探索》一文中從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翻譯碩士的職業化特點,討論了翻譯碩士培養中若干問題:培養目標與招生對象、MTI 的教學文本類型和MTI 教學特點探析。
郭玲義(2011)在《專業翻譯碩士培養模式之探索》中通過分析在校企合作條件下設置與市場接軌的課程、實施雙導師制、建立實訓基地的積極意義和優勢所在,展現了這一培養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兼顧學術性與實踐性的教學特色。
蔡輝和張成智(2013)在《論翻譯專業碩士培養中的校企合作》中指出校企合作有利于整合校企優勢資源,有效銜接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縫隙。校企之間的合作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探索校企合作的優化模式有利于促進學校和企業的互利互惠和共同發展,并進一步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為地方經濟服務。
從教學模式探討培養方式的文章有柴明(2010)在《對專業翻譯教學建構的思考》一文中通過對專業翻譯教學的建構,剖析當前翻譯教學的認識和實踐問題,并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這些思考和實踐主要來源于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多年的專業翻譯教育實踐。
何雯婷(2010)在其研究生畢業論文《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筆譯教學初探與設想》中分析了 MTI 設立的背景,把 MTI教學與多種翻譯教學形態進行對比并總結其特點。在此基礎上,借鑒實用主義翻譯觀和建構主義教學觀等相關理論研究,并結合國外和港臺地區的翻譯教學經驗,提出可應用于 MTI 筆譯教學的“基于項目的開放性筆譯教學模式”。
康曉蕓和田旭(2012)在《基于需求分析理論的翻譯碩士專業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中以需求分析理論為指導,研究了當前翻譯市場的需求狀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旨在使 MTI 教學設置更為規范、科學和合理,并提出了構建高效的 MTI 教學模式的途徑: 加大實踐性課程的輸入; 創新教學方法; 深化校企合作。
荊素蓉和連彩去(2013)在《翻譯碩士《基礎筆譯》課程“3+2”教評模式探構》一文中首先明確了翻譯碩士《基礎筆譯》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然后依次描述了作者在教學實踐中試行的“三結合”教學實施模式與“二合一”學業評估模式,最后提出了以“內容與目標明確對應”、“方法與評估皆重真實”為特色的“3+2”教評模式,旨在為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深入發展提供可鑒之資。
二、課程設置
根據《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要求,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包括必修課與選修課,總學分不低于30學分。圍繞MTI課程設置,許多專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早在2006年,仲偉合教授在《翻譯專業碩士(MIT)的設置》一文中分析了目前國內翻譯學學科發展的現狀,提出了設置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翻譯人才的“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的試行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仲偉合認為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的設置是翻譯學學科發展的新方向。2007年,仲偉合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及其對中國外語教學的挑戰》中對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進行了解讀。對《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比較了專業學位與研究型學位的差異,并對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必要性、試辦條件、課程設置等作了論述。論文最后探討了翻譯碩士專業的設置給翻譯學科發展帶來的機遇及對我國外語教學的挑戰。
文軍和穆雷(2009)在《翻譯碩士(MTI)課程設置研究》中通過對國內八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點的調查,分析了翻譯碩士課程設置的特點,并通過與國外兩所高校翻譯碩士課程設置的對比,提出了國內翻譯碩士課程設置尚需加強的方面。
孔令翠和金黛萊(2009)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問題、思考與建議》一文中通過對網上公布的MTI課程設置進行研究, 發現部分培養單位的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完整, 體現了校本特色和差異性, 而一部分培養單位則簡單重復《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 同質化現象嚴重, 缺乏自己的應有特色,與培養目標內在關聯性不強。
苗菊和高乾(2010)《構建MTI教育特色課程》一文中借鑒國外大學培養職業翻譯人才的經驗,介紹了技術寫作的理念與內容,從技術寫作與科技翻譯、本地化服務的相關性及其對職業譯者的重要性來說明技術寫作對翻譯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對翻譯碩士專業MTI教育中技術寫作課程設置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曾立人(2011)在《翻譯產業需求與MTI課程設置研究》一文中通過對比MTI院校的現有課程設置和翻譯產業的需求狀況,發現現有MTI課程設置還有以下欠缺:1.課程設置依然側重學術研究;2.各校課程設置缺乏特色;3.課程涵蓋領域與翻譯市場需求脫節。曾立人提出各MTI院校應該根據自己的學術傳統、地理、經濟環境和教師特點明確課程特色。
何瑞清(2011)在《對翻譯碩士(MTI)筆譯方向課程設置的思考》一文中以國外和臺灣筆譯碩士課程為參照,以辯證唯物主義兩點論、重點論為依據,結合翻譯專業碩士培養目標和招生對象等實際情況,指出大陸院校翻譯專業碩士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馬燕紅(2012)在《翻譯碩士專業課程設置調查與思考》一文中通過對部分開設MTI的院校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介紹并分析了有關高校為翻譯碩士專業學生開設與論文寫作相關的課程及漢語言文學和文化課程、特色課程的情況,針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涂(2012)在《關于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幾點思考》中通過對國內六所高校的翻譯碩士課程的調查,探討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的特點,分析了國內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現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三、學位論文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規定學位論文寫作時間一般為一個學期,學位論文可采用以下形式:項目、實驗報告或研究論文,學生任選一種,字數均以漢字計算。從學位論文探討MTI的文章主要從論文寫作模式和論文評價方面著手。馬會娟(2010)在《MTI 學位畢業論文寫作模式探討》一文中以北外奧組委翻譯班畢業論文的撰寫為個案,探討 MTI 學位畢業論文的寫作模式以及應注意的問題,以期對各高校即將畢業的 MTI 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撰寫和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穆雷和鄒兵(2011)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調研與寫作探索》一文中對第一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15所試點院校首屆畢業生的學位論文選題及部分論文進行了調研分析,借鑒相關MTI院校和其他學科專業學位的畢業論文寫作經驗,提出MTI學位論文應逐步向以實踐型學位報告為主的論文模式過渡,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借助理論手段系統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以及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寫作方法的訓練。
陳琳和章艷(2011)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翻譯述評”的撰寫模式研究》一文中探討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翻譯述評”的寫作模式,闡述了該模式的概念、常規性方式、方法和規則,并展示了具體的寫作案例。
穆雷(2011)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模式探討》一文中探討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MTI) 論文的模式, 他指出由于沒有先例, 缺乏可資借鑒的模式, 現有的MTI學位( MA)論文仍然傾向于套用傳統的學術性學位論文模式, 這就和翻譯行業的實際操作脫節, 也背離了 MTI 教育設置的初衷。根據翻譯行業的職業特點, 借鑒其它專業學位中關于學位論文的要求, 并結合翻譯行業的實際操作流程, 穆雷提出將MTI指導性培養大綱規定的三種學位論文方案調整為四種。
穆雷和楊冬敏(2012)在《翻譯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方式初探》一文中指出現有翻譯碩士(MTI) 學位論文評價主要借用傳統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的評價方式,這與MTI教育的要求相脫節。穆雷和楊冬敏在分析現有評價方式的基礎上,根據學位論文管理相關條例,借鑒其他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方式,結合MTI教育的特點及對學位論文的形式與要求,嘗試提出MTI學位論文的評價方式。
另外,蔣明思(2012)在《淺析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導師在學生論文完成過程中的角色》一文中從學位論文實際完成過程入手,探討導師在“設計者、誘導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觀角色下的微觀角色。
四、思考
針對MTI教育,許多學者客觀看待,冷靜思考,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孔令翠、王慧(2011)在《MTI熱中的冷思考》中指出MTI之熱突出表現在眾多的培養單位和巨大的招生數量上,標題中的“冷”是指MTI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針對遇到的困難,孔令翠和王慧提出了解決困難的有效方法。
董洪學(2012)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中通過考察2007至2012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培養實踐,對專業學科定位、課程設置與培養過程以及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 3 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深入探討如何正確處理專業型和學術型翻譯碩士之間的關系,如何加強翻譯碩士培養過程中的課程設計以及如何強化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等相關問題。
柴明(2012)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分析了翻譯碩士(MTI)學位教育存在的問題和隱憂,并指出為解決這些問題,MTI 學位教育需要有一個綜合的體系性調整。柴明結合上外高級翻譯 MTI 改革探索的經驗,重點闡述了對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和專業實習等方面的總體設計和宏觀思考,并介紹了上外高級翻譯為促進MTI專業學位教育的順利實施而進行的機構設置調整。
王建國、彭云(2012)設計了11種調查問卷對與翻譯相關的11類人群進行了的調查,發現MTI教育制度離理想狀態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MTI的社會認可度有待提高;二是MTI學生翻譯職業知識欠缺。針對以上的問題,他們提出設立MTI的高校應該遵循公共政策,加強師資建設,創建有特色的MTI培養模式。
李昌銀(2013)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MTI) 研究生學制問題探討》中指出目前我國159 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MTI) 研究生培養單位絕大多數實行教指委《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規定的全日制兩年學制,只有極少數院校采用3年制或彈性學制。李昌銀認為,由于受到師資、生源和實踐條件的限制,兩年制翻譯碩士很難達到《指導性培養方案》和翻譯市場對MTI畢業生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建議將全日制 MTI基本學制延長為3 年,并且實3-5年彈性學制。
錢多秀、楊英姿(2013)在《北京地區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經驗、反思與建議》一文中總結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MTI教育的經驗,并就制約北京MTI教育事業發展的問題進行反思。
五、總結
MTI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的而設立的專業學位,也是目前我國發展較快的專業學位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MTI 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各MTI培養院校應對MTI教育培養方式、課程設置和學位論文等方面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更好地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
[參考文獻]
[1]蔡輝,張成智.論翻譯專業碩士培養中的校企合作[J].中國翻譯,2013(1).
[2]柴明.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2(2).
[3]柴明.對專業翻譯教學建構的思考現狀、問題和對策[J].中國翻譯,2010(1).
[4]陳琳,章艷.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翻譯述評”的撰寫模式研究[J].中國翻譯,2011(6).
[5]董洪學.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研究,2012(3).
[6]葛林,羅選民,董麗.諾德翻譯能力理論觀照下的MTI培養模式研究――以十三所高校問卷調查為例[J]. 中國翻譯,2011(4).
[7]郭玲義.專業翻譯碩士培養模式之探索[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1(3).
[8]何瑞清.對翻譯碩士(MTI)筆譯方向課程設置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12).
[9]何雯婷.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筆譯教學初探與設想[學位論文].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10]蔣明思.淺析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導師在學生論文完成過程中的角色[J].科教導刊,2012(5).
[11]荊素蓉,連彩云. 翻譯碩士《基礎筆譯》課程“3+2”教評模式探構[J].中國翻譯,2013(2).
[12]康曉蕓,田旭.基于需求分析理論的翻譯碩士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3).
[13]孔令翠,金黛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問題、思考與建議[J].譯苑新譚,2009(3).
[14]孔令翠,王慧. MTI熱中的冷思考[J].外語界,2011(3).
[15]李昌銀.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MTI) 研究生學制問題探討[J]. 上海翻譯, 2013(2).
[16]李軍,李寶印,朱瑞.改革和完善外語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人才[J].中國翻譯,2007(4).
[17]馬燕紅.翻譯碩士專業課程設置調查與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7)(3).
[18]馬會娟. MTI學位畢業論文寫作模式探討[J].上海翻譯,2010(2).
[19]苗菊,高乾.構建MTI教育特色課程――技術寫作的理念與內容[J].中國翻譯,2010(2).
[20]穆雷.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模式探討[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21]穆雷,王巍巍.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特色培養模式[J].中國翻譯,2011(2).
[22]穆雷,楊冬敏.翻譯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方式初探[J].外語教學,2012(4).
[23]穆雷,鄒兵.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調研與寫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為例[J].中國翻譯,2011(5).
[24]錢多秀,楊英姿.北京地區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經驗、反思與建議[J].中國翻譯,2013(2).
25]涂.關于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幾點思考[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2.
[26]文軍,穆雷.翻譯碩士(MTI)課程設置研究[J].外語教學,2009(4).
[27]仲偉合.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及其對中國外語教學的挑戰[J].中國外語,2007(7).
[28]仲偉合.翻譯專業碩士(MTI)的設置[J].中國翻譯,2006(1).
[29]仲文明.翻譯教學理念的轉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1(6).
[30]曾立人.翻譯產業需求與MTI課程設置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6).
關鍵詞:民族文化安全;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文化的生存狀態不僅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過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而且還蘊含著它走向未來的一切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因,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全部價值和合理性之所在,一旦這種價值與合理性遭到威脅和侵略,則必然要給民族和國家帶來深刻的文化危機和民族危機[1]。因此,世界各國家對保護本國民族文化安全的越來越重視。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環境對世界各國的文化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世界相關國家國家政府,哪怕是強勢文化一方,也都態度鮮明而堅決。2003年2月和2007年3月,歐盟先后通過了《關于建立歐洲網絡信息安全文化的決議》《關于建立歐洲信息社會安全戰略的決議》。2011年5月和7月,美國政府相繼出臺了《網絡空間國際戰略》和《網絡空間行動戰略》兩個互聯網政策文件[2]。民族文化安全問題,同樣也已經引起了我國政界的高度關注。十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 信息化背景下培養面向民族文化安全的國家特需
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training of master talent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gre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pecial nee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2.1 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對民族文化安全的工程性
支撐作用
在信息化社會背景下,文化侵蝕與威脅正在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轉化成為對他國的現實威脅。《世界文化發展報告》對發展中國家在文化遺產數字化過程中面臨的危機曾明確指出:由于發展中國家缺乏對本國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依賴于國際資本實現其文化遺產數字化,從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格局中再一次成為文化資源的廉價出口國和文化產品的高價進口國,那么,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對自己文化的解釋權,而是整個文化遺產的基本含義發生的變異,從而使一個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認同感[3,4]。
2.2 培養國家特需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類、復合式
IT人才,在“數字化文化中國的邊陲”擔負起“戍
邊”使命
我國在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捍衛及其安全問題應對等方面亟須一批計算機技術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類、復合式國家特需人才。培養應對民族文化安全問題的計算機技術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源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結構以及我國民族文化安全問題規模、問題表現形式的現實需求;培養應對民族文化安全問題的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工程類、復合式人才,源于當今各國的文化安全問題須臾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工程性支撐以及此類國家特需人才必須既能夠運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技術,參與設計、研發、實施民族文化安全方面的相關計算機項目,又能夠在民族文化素養和民族文化認同心理等方面達到國家特需人才的職業行為要求。只有讓這些業務和文化素養都過硬的國家特需IT人才擔負起“戍邊”歷史使命,“數字化中國的邊陲”才會安寧。
3 面向民族文化安全的國家特需計算機技術碩士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The training practice of
master talent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gre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pecial
needs)
3.1 教育理念凝練與培養目標優化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11年8月下達了《關于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5]: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是針對國家有關行業領域特殊需求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現有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難以滿足培養需求,擇需、擇優、擇急、擇重安排少數辦學水平較高、特色鮮明、能夠服務國家戰略發展需要、且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學校,在一定時期內招收培養研究生并授予相應學位的人才培養項目。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了通知,大連民族學院(現已更名為大連民族大學)被正式列為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獲批專業學位類別為工程碩士,計算機技術為獲批領域之一。大連民族大學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以“服務國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突出多元一體民族文化特色、創新國家特需人才培養模式、嚴格國家特需人才培養標準”為基本教育理念,首先,對本領域此次承擔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從相關領域與學科的角度進行內涵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特殊需求優化專業方向,其次,凝練并優化本領域此次承擔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人才培養目標。
對本領域此次承擔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與以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學術碩士培養有何不同?與普通的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專業碩士培養有何不同?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領域與學科的本質區別在于:學科是學術的分類,而領域通常是置于行業、職業的視野中予以考察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不同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碩士的培養,前者不僅僅依賴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準》[6]、《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國家標準》和《IT職業分類方案》,更是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等行業為依托,與“IT主體職業”等職業進行對接。而服務我國在民族文化安全方面特殊需求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則更加特別,從依托的行業看,不僅僅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根據國家頒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行業與產業在英語中均為industry),還與“文化產品的生產”類別中的“文化遺產保護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文化軟件服務”等行業密切相關,從對接的職業看,不僅與“IT主體職業”進行對接,而且還與“IT應用職業”“IT相關職業”“新聞出版、文化工作人員”等職業進行對接。在民族文化安全特殊需求的總領下,相關產業已經得到國家的極大關注,如,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就明確提出發展民族軟件、民族文化等七個方面的特色產業,加強文化遺產挖掘與保護等五個方面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繁榮民族文化。根據以上學科基礎、行業依托、職業對接以及國家扶持相關產業的客觀情況,大連民族大學計算機技術領域結合自身科研優勢、工程實踐優勢和辦學特色優勢,以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標準》[7]為指導,凝練了專業方向,優化了培養目標。本領域凝練出的三個專業方向分別是: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工程。本領域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殊需求、面向政府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的特殊人才需要,培養既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有具有計算機技術領域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還通曉民族文化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創新人才。所謂創新人才,是指所培養的人才應該具有鮮明的創新意識、飽滿的創新精神、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的創新活力。
3.2 使用“縱向耦合,橫向拓展”方法確定國家特需人
才培養規格
3.2.1 專業方向與學科方向的縱向耦合
服務國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專業方向與圖形圖像與模式識別――這一學科研究方向相耦合,主要包括圖形圖像算法應用、視頻監控與行為模式識別,通過物體的視頻特征及其動態變化狀況對物體的視頻行為進行狀態預測。本方向以民族文化領域的先進多媒體I/O設備開發、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中動作的數字化運動捕捉和公共安全智能視頻監控系統開發為需求驅動,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安全獲取復制與傳播、民族文化導向的民生科技和民族地區公共安全服務。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專業方向對應的學科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與知識工程,主要包括結合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和智能計算等相應理論和技術對多民族生物計量特征、民族語言和文字以及民族文化遺產等進行數字化安全保護。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工程專業方向對應的學科研究方向是網絡技術與網絡安全,主要包括網絡的測量與流量預測,網絡業務建模及其統計特性分析,通過網絡業務的特征及其變化的狀況對網絡的運行狀態進行預測,以及信息的加密傳輸、信息安全與認證技術,以民族地區的網絡與信息化建設需求為驅動,建立各種安全可信的應用系統,為民族地區的信息安全服務。
3.2.2 各專業方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
根據前面所述人才培養目標、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殊需求、政府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的特殊人才需要,我們對人才培養規格的三個核心要素: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素質要求進行了剖析和提取,并且既沒有停留在傳統的學科層次,也沒有停留在普遍的領域層次,而是在采取了“縱向耦合――專業方向和學科研究方向相耦合,橫向拓展――領域傳統需求與國家特殊需求相銜接”的方法,分析得出了“專業方向+研究方向+領域+特需”的大連民族大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在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工程等三個方向上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類、復合式創新人才培養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
其中,在知識要求方面,我們規劃了學科基礎知識、學科與專業方向耦合所需的銜接知識、專業方向專門知識以及特殊需求知識等四部分內容,其中,學科基礎知識與學科相對應,工學科與專業方向耦合所需的銜接知識、專業方向專門知識以及特殊需求知識則與專業方向以及國家特殊需求相對應。表1給出了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各專業方向知識結構需求。
化實踐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學位論文
評價方法
3.3.1 職業導向、校企協同的課程體系
傳統的學術型學位課程設置往往是側重于學科知識的完整性、體系性和邏輯性,以學科知識體系為基本框架構建課程體系,因此,傳統的學術型學位課程體系的表現形式通常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而對于專業學位而言,其職業背景、職業能力導向非常明顯,因此,其課程設置不應以掌握學科知識體系為主要目標,其課程設置應該更重視實際應用和職業需求,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8],一般適宜采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的模式[9]。針對計算機技術的特點及國家在提升民族文化軟實力、維護民族文化安全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我們作為國家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開展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調研,結合多年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經驗,創建了“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領域核心課程模塊+領域方向課模塊+企業課程模塊+企業實踐模塊”的專業學位碩士課程體系。其中,公共必修課程模塊中我們加開了民族文化類課程,并進行IT職業行為優化滲透教育,IT職業行為優化案例均來自企業和行業專家;領域核心課程模塊和領域方向課模塊旨在使學生打好堅實的學科基礎,但是與傳統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不同,我們分別基于“問題驅動”和“做中學”來授課,這些“問題”需要用“做”來回答,“問題”內容會在開課前聘請企業或行業專家進行設置;企業課程是我們專門開設的實踐型課程,聘請企業的兼職導師講授,教學內容根據各專業方向所確定的工程實踐能力等能力需求,結合企業的特點進行定制。學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學位論文(設計)開題報告后進入企業實踐環節,時間為一個學期,原則上需要集中在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完成。企業實踐主要從事學位論文(設計)前期研究和特需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把以上課程整合成一個有序的系統,我們確定了“課程模塊――特色描述與教學目標的課程體系矩陣”“具體課程設置對知識需求支撐矩陣”“具體課程設置對能力需求支撐矩陣”“具體課程設置對素質需求支撐矩陣”等兩級四類矩陣系統。表4給出了處于頂級的課程體系矩陣。
表4 課程體系矩陣
Tab.4 The matrix of courses system
課程模塊 特色描述與教學目標
公共必修課 在教指委規定課程的基礎上,加開民族文化類課程,并滲透IT職業行為優化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提升學生職業道德
領域核心課 “問題驅動”,校內集中授課,使學生打好扎實的學科基礎
領域方向課 “做中學”,校內集中授課,使學生做好與職業對接的學科知識儲備
企業課程 “項目制”,在企業進行。通過實施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工程等專業方向的企業或行業實際項目的訓練,使學生基本具備特需職業能力
企業實踐 使學生融入真正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重點項目,成為合格的國家特需IT人才
3.3.2 基于CDIO教育理念構建MDCD特色教學模式
創建了“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領域核心課程模塊+領域方向課模塊+企業課程模塊+企業實踐模塊”的專業學位碩士課程體系之后。接下來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問題驅動”“做中學”“項目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起了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這四個過程來源于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過程,涵蓋了絕大多數工程師必要的專業活動[10]。事實上,我們認為CDIO與計算機技術領域的項目開發流程契合度非常高,比如,一個實際的、完整的軟件開發項目通常需要以下流程:需求調研與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交付與維護。顯然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和design對應,編碼與測試和implement對應,交付與維護與operate相對應。但是,項目流程中的需求調研與分析能否與conceive對接,怎樣對接才能在“需求調研與分析”階段就體現出鮮明的計算機技術領域特色,而不是通常的“紙上談兵”?“需求調研與分析”可不可以和學科基礎知識結合起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構建了MDCD方法,MDCD代表:Module知識模塊、Demo平臺演示、Communication交流問題、Development開發實踐,具體如下:(1)Module層次理論知識基礎:主要涉及學科基礎知識等。這部分知識內容的設置原則是“要精、要管用”;設置方式是模塊化。(2)Demo層次平臺知識基礎:主要涉及各類主流技術平臺。這部分知識內容,設置方式是舉例式:基于實例講解主流技術平臺。(3)Communication層次民族文化知識基礎:主要涉及我國國內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文化呈現出的“多元一體”特征,還有當今世界各國家的文化交流、融合、侵蝕乃至威脅。這部分知識內容,設置方式是以交流文化安全問題的實例為主。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涉及文化安全領域問題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起到開闊思路、激發探索和提高人才人文素質的重要作用。(4)Development層次實踐訓練:以上述內容為基礎,進行實踐訓練。基于MDCD方法的教學模式主要在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領域核心課程模塊、領域方向課模塊中應用,以上(1)―(4)既是一個小循環,又在公共必修課程、領域核心課程、領域方向課程階段立體化地解決了領域軟件需求分析問題,成為了CDIO中的C,與conceive對接。綜上,在公共必修課程、領域核心課程、領域方向課程階段已經通過MDCD方法為完成從學科到職業的嬗變打下了基礎,并與企業課程、企業實踐一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CDIO鏈條,形成一個大循環。
3.3.3 基于計算機技術領域特點設置學位論文評價體系
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標準》明確規定: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中的一種,產品研發型論文是指針對計算機技術工程領域的新產品或關鍵部件研發。工程設計型論文來源于計算機技術工程領域的實際需求,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設計項目,也可以是某一工程設計項目中的子項目的設計或關鍵問題的改進設計。應用研究型論文來源于計算機技術工程領域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是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等的應用研究。我們規定: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學位論文要在校內外雙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根據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工程實踐項目完成。學位論文撰寫,研究生本人有以下成果之一作為依托的,將在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優秀學位論文評審中予以傾斜:獲得發明專利;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獲得軟件著作權;實習實踐基地和項目發包方共同開具了學生所參與開發的產品已投入使用的證明。為了做好校內外實踐環節、實踐環節和學位論文環節的一體化銜接,我們于研究生入學的第二學期即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資助工作,為企業課程、企業實踐和學位論文工作打下堅實的項目基礎。
3.4 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和雙導師隊伍建設
我們按照“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原則,搭建集成學校、沿海開放地區和民族地區企事業單位為一體的培養平臺,實現國家需求、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的協同發展。2012年我校獲批國家民委創新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并結合計算機應用技術省部級重點學科以及信息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校內培養基地。
本領域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組負責制。“導師組”由校內外不同學科背景的導師聯合組成,每個導師組設組長一名、由若干名主管導師組成,每名研究生由校內、外雙導師共同指導。企業課程、企業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均采取校內外雙導師制。
3.5 搭建可以滿足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的教育技術與
工程實踐集成硬件平臺
本領域所凝練的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等三個專業方向具有鮮明的工程實踐特性。要想在領域核心課程、領域方向課、企業課程等課程教學中貫徹三個專業方向的工程實踐特性,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就一定要在教學中借助先進教育技術與工程實踐集成硬件平臺。領域為滿足以上教學需要,為每個專業方向搭建了教育技術與工程實踐集成硬件平臺。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專業方向集成硬件平臺主要是:CAVE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三維運動捕捉與分析系統,用于開展虛擬現實教學工作與機器視覺工程實踐工作。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專業方向集成硬件平臺主要是:蘋果設備和Kinect體感應器,蘋果設備用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的教學工作以及民族文物特征高維后期處理、文物建模的工程實踐工作;Kinect體感應器用于多民族面貌生物特征分析等工程實踐工作。民族工作專用信息網絡專業方向集成硬件平臺主要是:網絡衛士入侵防御系統及網絡衛士安全網關系統,用于開展入侵防御策略部署等教學工作和工程實踐工作。
3.6 確立全面、全過程的研究生培養質量考核體系
在研究生培養質量考核評價方面,我們確定的第一要義就是:工程實踐。并在全面的貫穿于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各類課程教學、中期考核、學位論文工作等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
在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中,我們就嚴把入口關,由學校、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雙方共同組成復試小組負責復試工作,重點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綜合能力、政治思想、團結協作、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基本素質。領域核心課課內實驗環節的考核成績、以及緊隨領域核心課程之后開設“軟件系統設計與開發實踐”集中性課內實踐環節的考核成績,作為平時成績,計入學生領域核心課程的總成績,并規定:實驗及集中性課內實踐環節不及格的學生,其對應的領域核心課,不能給出及格及以上成績,做到“實踐環節一票否決制”,真正強化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企業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要為企業實踐做鋪墊,主要聘請企業中資深技術人員授課,授課教師需采用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軟件開發訓練。企業課程的成績評定以對學生的代碼驗收、項目驗收作為主要考查方式,企業課程的成績作為中期考核的重要觀測指標,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培養環節。中期考核的主要內容設定為研究生入學以來的實踐環節評定,主要考察學生是否具備了計算機技術領域中相關滿足國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工程部門所要求的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要在學位論文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評閱、答辯等環節,突出對學生是否可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考查,要求學位論文要源于滿足國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應用課題或工程實際問題,具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實用價值,注重鍛煉和提高學生承擔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在學位論文送審之前,要組織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專家對學生所完成成果進行工程性驗收,學生要接受專家評委的檢查、驗收與質詢,專家評委做出工程性評價。工程性驗收要嚴格把關,突出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本質區別。工程性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學位論文送審。
4 結論(Conclusion)
國家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其目的就是著眼于國家相關行業發展的特殊需求,引導相關高校合理定位,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大連民族大學計算機技術領域在試點工作中,以國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了國家特需計算機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規格,創建了“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領域核心課程模塊+領域方向課模塊+企業課程模塊+企業實踐模塊”的專業學位碩士課程體系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MDCD特色教學模式,在教育技術與工程實踐特色硬件平臺搭建、實踐基地和導師隊伍建設以及學位論文評價等研究生培養質量考核評價體系等工作中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積累了較為寶貴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何躍,高紅.文化安全視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問題
[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 http:///news/136340.
htm.2010,12(26)
[2]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trategy for
operating in cyberspace [Z].2011,7.
[3] 胡惠林.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李媛.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中外國文化侵蝕及防范研究[D].成
都: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7.
[5]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
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
生試點工作的通知,學位[2011]54號,2011-8.
[6] GB/T 4754-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
準[S].
[7] 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計算機技術領域工
程碩士專業學位標準[Z].2012,11.
[8] 孫若紅,孫妍玉.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問題及
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3,(4):60-63.
[9] 趙巖,徐平.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改革與創新[J].現代
教育管理,2012,(9):115-118.
[10] 于福瑩,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
培養模式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9):28-31.
作者簡介:
云 健(1975-),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
社會計算,民族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領域研究生教育.
劉向東(1967-),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計
算機網絡技術與民族信息處理.
劉 爽(197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領域:多媒體技術與
民族信息處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通過對廣州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以及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的調查,指出其建設滯后的原因,同時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3-1588(2012)02-0080-03
On Library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in Guangzhou as Example
Zhong Cui\|jia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Librar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China)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Library;Characteristic Database
Abstract:It is to be analyzed at first ab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me measure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ll then be put forward after investigation for the poor present situation of library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Gu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有一定知識技能的管理者的院校,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側重實踐技能和工作技能的培養以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水平標志著學校總體水平。若想在信息社會立足,就要結合本院校的教育方針和專業特點建立特色數據庫。由于高職院校建設起步晚,圖書館經費及技術力量有限,因此與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存在一定差距。
1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內容與普通高等學校有差異。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其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學生對文獻資源的需求也不同于普通高校學生。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更加緊迫地需要建設好圖書館特色數據庫。
1.1自身發展的需要
高職院校的重要特點就是要體現地方性,更要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各種信息服務。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 》中規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教學、科學研究的需要 ,根據館藏特色及地區或系統文獻保障體系建設的分工,開展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和網絡虛擬資源建設”,這里有一項工作――開展特色數據庫建設。高職院校可以依托企業,擴展高職院校與地方政府、信息資源共享領域,把信息服務推向社會化,從而獲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1.2用戶的需求
高職院校與企業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對產業的針對性更強,有自身的特點和要求,更加注重在產學研方面的結合,因而,對文獻信息資料的需求也有其自身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本科院校相比,學習風氣相對較差,所以對紙質圖書利用率相對偏低,而學生上網的比例并不少于本科院校,學生在做設計、寫論文時更習慣在網上獲取資料,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特色數據庫來學習專業知識。
2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
本次調查的對象選擇了位于廣州地區的44所高職高專院校,擁有特色數據庫的只有12家(見附表),占總數的27.3%。通過附表分析,發現各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形式相對單一,廣州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主要有以下幾種。
2.1科研教學成果及學生論文數據庫
科研教學成果數據庫主要通過收集本校教師的課件、教學資料、實訓資料、優秀畢業生論文等資料建成數據庫,為教師和學生及其他科研人員提供參考借鑒,更好地確定科研方向。對于教師來說,這些科研成果增強了教師的榮譽感、展示了本校教師最新的科研成果;而對于學生的畢業論文,雖然學術價值不大,但對后繼的教學工作則有較高的價值。如選擇一些較為優秀的畢業論文作為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的范文,從而引導學生如何進行論文的寫作,指引學生如何進行文獻資料檢索,學習如何進行收集和組織材料,提高學生的學術素養等。畢業論文庫的作用不可替代。
附表中有6所院校圖書館共建立了10個此類數據庫,例如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優秀教師著作數據庫”、“優秀教師博碩士論文庫”、“優秀學生畢業論文數據庫”,廣州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女院老師論文庫”等等。
2.2專業特色的專題數據庫
所謂專業特色的專題數據庫,主要是指能體現學校教育特色的資源庫,包括各種學科導航庫。高校館在長期為教學科研服務過程中,為滿足教學科研需要,圍繞本校人才培養計劃、師資培養方案、科學研究方向,對某些專業、學科或專題的信息資源進行全面搜集,系統整理,形成專業學科特色。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深度開發的基礎上,結合本院校學科的優勢和特點,建設有自己專業特色的數據庫,發展自己的品牌,實現資源共享的最大化。附表中有7個院校的圖書館建立了此類數據庫,如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建有“珠寶數據庫”,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圖書館建有“汽車專業特色教輔資源庫”,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建有“綠色食品數據庫”等等,這些數據庫都體現了學院的專業特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3聲像、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數據庫
附表中有2所圖書館建有此類數據庫,如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多媒體視頻點播系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的“聲像資源”。
3高職院校特色數據庫建設滯后的原因
據悉,廣州幾十所高職院校圖書館大多數都有網上數字圖書館,各個館以購買現成數據庫資源為主,擁有特色數據庫的不多,且資料零散陳舊,缺少系統性,檢索方式也不統一,遠遠不能反映學校教學科研發展水平,與本科院校有明顯差距。導致高職院校特色數據庫建設滯后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3.1重視不夠與經費短缺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考核評估中,主要以生均藏書量作為考核標準,以整合資源以主的特色數據庫建設并不能增加藏書量,導致各高職院校積極性不高。
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經費短缺,特色數據庫在系統開發、硬件配置、資料收集上都有較大花費,大多數高職館主要是依靠常規經費勉強維護圖書館日常工作。即使學校重視有資金,也只能改善一下相關的館舍環境及辦館條件,購買一些電子圖書和中文期刊數據庫,而要建設特色數據庫是遠遠不夠的。
3.2人員素質不高,學術氛圍不濃
特色數據庫建設必須有專門的人才隊伍,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總體素質不高,特別是計算機、外語水平不足,相關專業知識更缺乏,制約了特色數據庫的建設。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技能應用型的人才,一般為大專層次,對學術方面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學校的學術氛圍不濃,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需求利用不高,從而也就影響了院校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的積極性。
4如何做好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
4.1全面規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鐘翠嬌: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
鐘翠嬌: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
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做好周密的論證,保證技術先進、合理規劃。確定學院的重點專業和讀者需求情況,考察同類其他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和特點,從而確定數據庫建設的方向和特色。這種既有學校專業特色,又結合現有形勢以及網絡特色開發的數據庫,將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
4.2特色數據庫建設要規范化和標準化
特色數據庫要使用同一個軟件平臺、統一加工標準。即特色數據庫的選擇要按照《中國數字圖書館標準規范建設》、《CALIS文獻資源數字加工與標準》等國際國內相關各種文獻數據庫的標準、技術規程對數據進行處理。標準化、規范化是特色數據庫建設的關鍵。
4.3充分利用聯盟,共建共享特色數據庫
建設特色數據庫,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辦學優勢與各行業和相關科研單位緊密聯系,加大力度收集相關企業內部會議資料及年度報告等灰色文獻形成聯盟,走共建共享的道路,從而形成獨有的館藏資源。同時為了實現數據庫的經濟效益,就要實現向社會轉化,建立“特色資源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向相關企業開展數據庫推廣和利用,建立網絡導航,建立專業信息指南系統,通過與企業共建共享數據庫,為行業企業提供科研服務,拓展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并獲取經濟效益。
如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與廣州市漢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珠寶數據庫”、“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信息數據庫”。“珠寶數據庫內容包括論文、珠寶圖片、珠寶展影片、企業管理、珠寶設計與加工、珠寶英語等。該數據庫不但能應用于珠寶專業教學,也可為地方珠寶企業提供服務。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信息數據庫下設5個庫:新聞庫、論文庫、音頻庫、圖片庫、電子圖書庫。內容十分豐富,圖文并茂,載體多樣化,經過館藏資源和網絡資源的開發和整合,這個信息資源特色數據庫,可滿足廣大師生及社會讀者的需要,使本館信息數字化資源得到更有效、方便、快捷的利用,也使圖書館職能、作用得到了更大的發揮。
4.4做好維護、更新的后期工作
在特色數據庫建成后,要及時維護、更新,保證生命力。根據調查發現,雖然很多圖書館自建了數據庫,但多數都沒有及時的更新,有些甚至是2004年的數據。因此后期要及時更正數據庫建設過程中的錯誤,更新數據內容,補充新信息,不斷完善其系統功能,保證其時效性。
4.5加強數據庫的宣傳
建設特色數據庫,目的是為用戶服務,因此,加強數據庫建設的宣傳非常重要。很多學院圖書館建設了數據庫,但很少為讀者所知,那么這種服務就沒有意義了。比如,在圖書館網站上宣傳,或通過學院主頁進行宣傳,與相關企業合作對社會進行宣傳等,總之,真正充分利用特色數據庫為讀者服務,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為社會服務,實現特色數據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林山,黃蘭等.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思考\[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9):54-57.
\[2\]張玉輝.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建設研究\[J\].圖書館,2008(1).
\[3\]覃鳳蘭.廣東省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9(6).
\[4\]黃艷芬.廣東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8(2).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畢業論文(設計);計算機應用技術;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3-0190-02
引言: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重在培養應用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畢業論文(設計)正是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將梳理大學階段所學各科課程,并將其靈活應用到自己的論文與設計中。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能極大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和實踐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通過重點研究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與應用系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各環節的現狀,找出問題,同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一、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重要性
1.一次綜合性再學習與提高的過程。畢業論文的寫作與作品的設計要求學生能綜合并靈活地應用整個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學生將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大學期間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并綜合應用到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中,從而進一步鞏固與加深對各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2.學校對學生一次較為全面的考核和評價。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可以說是學校布置給學生的最后一項作業,要求高,知識覆蓋面廣,寫作過程長[2]。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對以往所學知識再學習和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對自己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次考核和評價。同時,導師和班主任在指導與跟蹤學生的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能力及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將是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的有效依據。
3.提高學生論文的寫作或創新能力。畢業論文(設計)的內容要求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專業,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完善的作品能夠運用到實際的社會生產或生活中。優秀的畢業論文(設計)還應該兼具創新性,有新穎獨特的觀點。學生需要學會用精確而簡明的文字進行組織表達,考慮論文整體結構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除了論文的寫作,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需要獨立完成一個作品的設計。從往年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都是選擇開發一套數據管理類的系統,比如在線銷售管理系統等。學生需要獨立完成系統頁面的美工設計和后臺程序編寫和調試工作。通過大量的代碼的編寫和不斷的測試與調試工作,學生的編程與程序調試能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4.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從業方向。在畢業論文(設計)的創作過程中,學生圍繞自己的選題進行內容與結構的規劃、資料的收集,對可行性進行研究,然后寫作論文并不斷地修改與完善。同時,學生還將獨立完成自己作品的設計。在整個論文寫作和作品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將能夠發現自己的強項與薄弱環節,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樣學生自己就能夠更加明確自己以后的就業方向,同時也更加自信能夠做好相應的工作。
5.經濟或社會效益。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是對學生的一次鍛煉與考核,其中具有很好的創新性和實際應用性的論文和設計如果能得到推廣并直接服務于社會,還將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現狀
1.師資缺乏。民辦高職院校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師資卻沒能及時跟上[3]。由于多數院校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時間都比較集中,而教師負責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往往造成教師沒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精力對學生進行深入指導。學生在論文寫作和作品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將可能被忽視,直接導致了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不高。
2.教學設施和管理措施還不到位。我校信息技術與應用系目前建有信息技術實訓室等計算機基礎實訓室12個,還有其他幾個專業實訓室,基本能夠保證日常的教學和實踐。但是目前實訓室都是封閉式管理,在沒有排課的情況下,實訓室都是不對學生開放的,而且目前部分實訓室還不能接入外網[4]。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過程中,往往沒有場地或計算機,也不能及時在網上檢索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3.學生用于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不夠。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開展時間與學生應聘就業時間重合,很多學生把精力都集中在網上投遞簡歷或跑各類人才招聘市場應聘工作,疏忽了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往往都是草草了事。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三、提高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幾點建議
1.鼓勵學生盡早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教師在任課過程中就要經常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早做準備,盡早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與作品的構思與設計。很多計算機專業課程,如圖形圖像處理、網站規劃與設計、JAVA程序設計和SQL數據庫等,實踐性較強,期末每門課程都會安排課程設計。如果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給學生灌輸盡早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思想,學生往往能綜合考慮各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的內容,最終形成自己畢業論文(設計)。如果學生能通過利用課程設計的時間盡早展開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還將有充分的時間與相關任課教師進行溝通,不斷完善自己的論文與設計,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大學生競賽。每年,國家或省市都會組織各類大學生競賽。如全國多媒體設計大賽、浙江省高職高專“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和ACM程序設計大賽等。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此類競賽,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可將競賽項目與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相結合,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3.加強校企合作[5]校企合作模式,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學生可以直接到合作企業進行培訓與實習,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相關崗位工作。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內容也更加明確,實際意義也更強。學生可以選擇與自身崗位相關的題材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在校期間充分利用實訓室等教學資源,積極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不斷完善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另外還能通過在企業實習與培訓,進一步提高自己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4.完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制度。教師指導和監督工作的細則和規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明確和細化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每一環節中對指導教師及學生的考核內容、開合方式等。教師必須積極聯系學生,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進度進行密切跟蹤,同時要對已完成的部分進行認真的檢查,爭取早發現問題,讓學生能夠有充分時間進行修改。
四、結論
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畢業論文(設計)是一項耗時長、過程復雜,而又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學生經過這一過程將能大幅度加深對整個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將其綜合應用于實際之中,可以說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重要階段。目前,各類民辦高職院校在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指導教學師資缺乏、教學設施不能滿足學生要求、管理措施不夠完善以及學生沒有充分時間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等問題。學校應通過加強師資的引進與培養、加強實驗實訓室的建設與完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規范等各種措施不斷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掌握高級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洪致平.探索現代服務業“職業人”培養之路[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0-21.
[2]劉引濤.當前高職院校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09,(04):40-41.
[3]李占忠.高職高專院校畢業論文(設計)的現狀分析與對策調適[J].石家莊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學術研究,2007,(01):12-13.
[4]溫艷冬.關于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對策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0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