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案例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內容分析:
《草原》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本文語言生動優美,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的景色以及受到內蒙古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課文用優美、清新的語言將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盡致,讀來令人神往。
在新大綱中有這樣一點要求:要在讀中使得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這樣才能符合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每當老師讀這篇課文,心中會想起一首詩來。詩中作者難以忘懷、不可割舍的地方,正是我們今天所要去欣賞的。
2、老師朗誦《敕勒歌》
(通過詩朗誦,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課文
(一)理請文章思路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了大草原的美麗和人們的熱情?
2、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3、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心情。
(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體會草原人民的熱情。
1、教師導入: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草原人民豪放、熱情好客的美好品質,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草原人民哪些風俗民情。
2、小組之間表演。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語言環境進行表演,進一步體會真情實感。通過表演,使學生身臨其境并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品賞佳句:
1、逐段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2、結合有關句子談自己的見解。
(學生結合書中有關句子談體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多說,盡量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練習延伸;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想象,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2、學生集體反饋交流。
3、動筆實踐: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唱歌;可以為草塘說、寫一些贊美的話……
(學生想象現在大草原是什么樣的,并用語言描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及創新意識。)
四、總結全文。
評析:
1、讓語文教學充滿人文情懷。
我通過“閱讀文章——想象表演——討論研究——品味欣賞——拓展延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主動讀書,樂意讀書,學會讀書,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悟情的效果。
2、讓語文教學突出探究學習的模式。
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并從中達成信息交流,獲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受到美的感染。
3、讓語文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尊重學生的選擇和思維,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弘揚個性,使聽說讀寫等多項語文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提高。比如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贊美草原的環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唱歌、可以為草原說、寫一些贊美的話……這個環節的設計,將把課堂氣氛推向。
(一)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維度
在個人主義為中心的社會中,公民的個人權利與需求高于集體的權利與需求,人們比較傾向于個人責任感與自主性,而以集體主義為價值取向的社會里,公民比較強調集體內部的和諧與依賴,強調集體的需求與權利。
(二)權力距離維度
權力距離維度體現在公民對社會權力分配不公的接受程度,調研得出,國家的富裕程度、現代科技的先進程度、城市生活的多樣程度越高,人口數量越少,傳統文化越少,權利距離數值就越低,反之,權力距離數值就高。
(三)不確定性規避維度
不確定性規避維度即公民對不可知事情的規避程度。在規避程度高的社會中,人們對不可知的情況擔憂程度比較高,所以傾向于用清晰的準則指導自己的言行。而規避程度低的社會中,人們樂于冒險去探索未知。如在教育中,規避程度高的教育制度傾向于告訴學生應該如何言行,而規避程度低的教育制度樂于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與探索,發掘出自我價值。
(四)男性/女性維度
以男性為主流的社會中,男女在角色上有差別,男性形象健壯剛毅,追求物質的富有與事業的成功,而女性形象則溫文爾雅,是賢妻良母的角色。在以女性為主的社會中,男女沒有很大性別差異,他們對家庭子女的照顧和財富貢獻方面都有各自的義務。Hofstede認為,東方員工傾向于集體主義,權力距離數值較高,對未知的不確定規避程度高,傾向于以男性主義為主。而西方人相反,他們傾向于個人主義,權力距離數值較低,對未知的不確定規避程度低,傾向于男女平等。
二、文化負面影響
既然東西方人們的文化有根本差異,那案例教學法對中國學生是否適用?
(一)學生集體主義與自主想法之間的矛盾
由案例教學法的簡介可知,此法需要教師放手讓學生進行活動,學生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與想法,且必須有創新精神才能解決教師分配的問題。中國的學生很多傾向于集體主義,以集體的想法為主,在個人思考問題與集體討論中,相對于自己的思考更多傾向于考慮別人的想法。比如在小組討論階段,中國學生傾向于傾聽優秀生的回答,常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優秀生的回答常代表了班集體的正確答案,個人另類的想法會有偏離主流的嫌疑。但案例教學法提倡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能創新地解決問題,這更適合于個人主義較強的氛圍。
(二)學生權力距離高與教師旁觀身份的矛盾
東方人權力距離數值相對高,教師有史以來代表了權力的一方,自古就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思想,教師和家長的地位是幾乎平等的。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真正能做到旁觀,不去插手學生的討論與分析。中國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很重視教師的反饋,肯定的反饋意見能鼓勵學生,而否定的意見則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作為權力象征的教師,教學過程中應如何調節學生更少地關注教師的反饋而放手大膽去做呢?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三)學生不確定性規避程度高與迎難而上的矛盾
東方人對不確定因素的規避程度較高,很多人遇到問題傾向于規避,且規避程度隨著難度的增加而加強。但案例教學本身就是解決真實工作問題的教學方法,如果心里傾向于拒絕挑戰,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將不能有預期的發揮,這勢必將影響教學的效果。
(四)男性/女性維度方面無大矛盾
在男性和女性維度方面,中國人男性維度較高,而西方人女性維度較高,注重男女平等。但中國商務英語專業班級內以女生為多數,男生占很少數額,這也從數量上決定了班級中的表現不會有中國社會中男強女弱的境況。所以案例教學中,要求男女平等參與問題的解決還是可行的。這方面的文化影響即可忽略。由上可見,文化四個維度中的三個維度都在案例教學中有負面的影響。雖然文化維度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為基礎,但如今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是存在的,所以在中國應用案例教學法,還是應該考慮到中國的文化因素。由于案例教學法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商務英語知識有其獨特的教學優勢,所以教師們應考慮相關對策以便辯證地應用此法。
三、結語
1.去粗取精,突出重點
生物教學案例首先要突出主題,教師在編寫案例時,需要將實例進行適當的加工,圍繞教學目標,將案例中與教學無關的部分剔除,使之簡化與細化,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使之與教學要求相符合,并把其中關鍵性的細節描述清楚,突出重點.例如,在編寫“胰島素的調節作用”這一課的案例時,由于相關案例眾多,就需要教師圍繞胰島素的調節作用這個重點將案例素材進行簡化與細化.
2.合理整合,提高效率
不同的案例有其側重點,因此,在生物案例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各種零散的案例進行合理的整合,使之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例如,在學習“環境污染與保護”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環境污染的現狀的實例與各種保護環境措施的實例進行整合,使學生對全球環境污染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了解生活中各種保護環境的方法,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1.展示案例,提出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紙質、口頭敘述、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各種案例,在展示的案例之后,指導學生閱讀案例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調動多個感覺器官來閱讀案例,在學生閱讀了案例之后,教師從中提出問題或者讓學生自己從中提出問題或者教師通過自己的問題引出學生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進入到特定的生物知識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
2.分析、討論生物案例
教師在給出生物案例之后,要引導學生對案例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通過本案例,我們還可以聯想到哪些類似的生物知識,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選取其中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下面巡視,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鼓勵那些不積極參與或者不敢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個人分析,先讓學生做好個人準備,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后,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的方式最好是在容易的案例中進行,對于較難的案例分析,最好是小組合作探究買也可以是個人準備,然后再在小組中交流,盡量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通過小組的一起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就能夠逐漸找到分析案例的規律與方法,也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總結和評價案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014年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階段。其中2014年藥劑學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方法,2013年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隨機抽取兩階段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學生入選標準:完成藥劑學學習,缺課時間在4課時以下,既往沒有接受過藥劑學學習。對照階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齡平均為21.01±0.55歲;實驗階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齡平均為21.64±0.86歲;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階段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實驗階段使用積極的案例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包括: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實際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分析。例如在講解阿司匹林時,可以將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了解兩種藥物的區別,并有更深刻的認識;再比如講解不同劑型時,可以著重分析抗生素靜脈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與抗生素口服幾種藥物的特點,并比較其優勢,如口服藥物患者的依從性更高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利用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
1.4數據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當p<0.05時,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教學效果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對比方法為t檢驗。
2結果
案例教學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案例教學著眼點是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得到原理、規則,注重“做”中“學”,提高學生能力。第一,案例教學縮短了純數學情境與現實情境以及專業情境的差距,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有用的,數學來自于生活,經濟的發展需要數學。第二,案例可以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置于一定的實際情境中,讓學生感到數學概念不是那么陌生、枯燥,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欲望的提升,主動吸收、消化數學。第三,案例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重要的是為了“用數學”。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選擇特定的案例進行教學,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模式,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第四,案例教學通過淺顯的、具體的、實用的案例研討,使學生得到深刻的、隱性的、靈活的知識,貼近專業和實際生活情境的案例,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認為數學是解決專業問題和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數學是有用的。
二、實施案例教學的原則
經濟管理類專業高等數學課程通常是大學低年級基礎課程,學生的知識、專業基礎和認識能力有限。考慮到專業特點和學生具體的情況,在案例教學中必須遵循適量性、適應性和適用性的原則,以保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適量性是指運用案例教學的時數要合適。按照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教學應以講授基本概念和訓練基本方法為主,按照需要進行案例選擇與設計,案例的課堂討論占用課時數應該控制在總課時的20%以內。適應性是指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漸進。要對涉及到的專業概念的學習進行總體設計,布置學生查閱資料。在布置案例問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運用先前查閱學習過的專業概念,讓學生適應案例教學,從而提高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證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適用性是指案例教學的案例要淺顯。案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案例幫助學生有效地消化、吸收和運用數學知識,達到培養專業興趣和激發創新欲望的目的。因此,案例的選擇和設計不宜過深過難,要淺顯易懂,要啟發思維,注重運用。
三、實施案例教學的方法
教師和學生是案例教學活動的兩個主體,兩者的有效互動是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案例教學不同于常規教學,是通過案例設計和組織學生研究討論、撰寫案例研究報告,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構建知識、合力協作、提高能力的一個教學過程。實施案例教學的方法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的學法。
1.實施案例教學的教法
實施案例教學主要是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教學設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選擇設計案例、制訂課堂計劃。教學組織包括布置案例問題、組織課堂討論、指導案例報告。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通常描述學生學習后能做什么以及情感態度的變化。例如,在“常微分方程”的案例教學設計中,我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能通過查閱資料獲得案例中相關的經濟數學概念的定義;能將案例問題用“常微分方程”的數學語言描述出來;能提出運用“常微分方程”的數學知識和求解方法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案和建議;能歸納總結案例討論的各種意見,寫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案例報告;了解“常微分方程”的專業運用。選擇設計案例要遵循適用性原則,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案例涉及的專業知識應是淺顯的、基本的和普遍的。案例表達要體現教學目標,如具體列出要求學生做什么、如何做。還要注意使案例具有真實性、趣味性和生動性,以使學生獲得處于案例情境的真實感,增強案例研習的體驗效果。制訂課堂計劃應做到對案例有全面的把握,了解學生小組討論的情況,計劃好學生發言次序,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設計好解決方案,準備好課堂討論的總結提綱。課堂計劃應包括討論主題、時間分配、發言學生人選、預測問題解決方案和總結提綱。討論主題既可以根據案例設定,也可以根據案例分析的步驟設定。布置案例問題要把握好適當的時機,提出課前分組討論的明確要求,讓學生了解課堂討論的方式并推選好小組發言代表人選。教師宜盡早布置教學案例,以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查閱相關資料,理解案例問題,做好案例討論的準備。組織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
教師要做好案例討論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真正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與分享者。教師要把握好課堂討論的節奏和方向,通過即時的評論使課堂教學討論緊緊圍繞主題,避免偏離“航道”。教師的評論要以鼓勵、表揚為主,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討論的總結要做到系統化、有條理和具有啟發性。指導學生撰寫案例報告形成案例教學的成果是案例教學的關鍵,也是案例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案例報告的寫作提綱和案例報告的范文,讓學生在模仿中逐步學會創造。教師要和學生交流案例報告的寫作情況,不斷地提出修改建議,讓學生在不斷完善的案例報告中體驗取得進步的成就感。
2.實施案例教學的學法
實施案例教學的學法主要包括案例理解和案例研究。案例理解包括明確學習目的、查閱相關資料、做好討論準備。案例研究包括參與案例討論、課后總結反思、撰寫案例報告。教師指導學生做好討論準備是做好案例教學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討論前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案例涉及的數學概念有哪些?這些概念的定義是什么?在案例問題解決中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從案例解決中認識到需要什么新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學習新的數學概念和方法的意義是什么?如何求解案例問題?案例的分析求解結果合理嗎?如何改進案例模型?等等。學生參與案例討論要積極主動發言。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案例討論,有效制止學生消極旁觀,教師應采取有效的獎懲措施。如小組討論以貢獻度大小上報排名,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課堂討論的發言人平時成績給予加分獎勵等。課后總結反思是學生對案例理解和討論結果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案例理解和研討過程中的表現和收獲,反思各種意見的優點和缺陷,取長補短,提高認識水平。案例報告是學生參與案例研討的重要成果。教師應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范的格式書寫,指導學生參考范文進行寫作,及時解決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四、“常微分方程”教學案例的解析
“常微分方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傳統的教學中,通常會介紹各種類型一階、二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學生由于不明來由,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這部分內容就是一些計算,無實際用處。其實不然,經濟學中有許多運用微分方程分析問題的案例,通過“常微分方程”教學案例的解析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學案例的原則與方法。我們在一個學生人數為70人的教學班級的常微分方程的案例教學中選擇和設計了如下5個案例。案例一:某商品的需求量x對價格p的彈性為-pln3,若該商品的最大需求量為1200(即p=0時,x=1200)(p的單位為元,x的單位為公斤),試求需求量x與價格p的函數關系,并求當價格為1元時市場上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案例二:若國民經濟總值N(單位:元)隨時間t(單位:年)的變化率為7%,問多少年后可以使國民經濟總值翻兩番?案例三:假設某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函數MC(單位:元)等于總成本函數TC(單位:元)的倒數與產品數量Q(單位:件)的平方的乘積,若生產3件產品時總成本是273元,求總成本函數TC關于產品數量Q的關系式。案例四:在一個池塘內養魚,因為條件限制最多只能養1000條魚,已知魚的數量y(條)隨時間t(月)的變化率與魚數y和1000-y的乘積成正比。現池塘內放養100條魚,3個月后池塘內有250條魚,求:(1)數量y(條)隨時間t(月)變化的表達式y=y(t);(2)6個月后池塘中魚的數量。案例五:設某種商品在某地區進行推銷,最初廠家策劃宣傳活動以打開銷路。若商品確實受歡迎,則購買人數逐漸增加,銷售速率逐漸增大。已知該地區潛在消費總量有限,當購買人數接近潛在消費總量時,銷售速率逐漸下降,此時廠家就應該更新商品了。假設消費者總量為N,任一時刻t已出售的商品總量為x(t),試建立x(t)所應滿足的微分方程;并分析x(t)的性態,給出商品的宣傳和生產策略。
上述案例涉及到的經濟學概念有需求價格彈性、國民經濟增長率、邊際成本等,這些概念都可以用高等數學中學過的導數來描述。在講完導數的定義后,教師可布置學生查閱這些概念的定義,只有理解上述概念,才能建立案例的數學模型。案例涉及到的數學概念有: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階數、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和特解。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結合案例的數學模型,初步了解了上述概念。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元函數微積分的基礎,請學生課前思考是用微分的方法還是積分的方法來求解案例的數學模型。課前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在課前完成1個指定案例的分析和求解。課上派代表交流發言,回答其他小組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最后總結。課后以各小組交換案例的方式布置學生寫案例分析報告,以檢測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效果。
五、總結
1.1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管理能力。
管理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管理學的藝術性主要就在于管理科學的實踐性,在企業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管理人員主要是在一定的科學管理的原理之下去學習怎么管理。這個學習的過程當沒有固定的模式,在獲得管理辦法的時候主要還是依靠管理的相關科學知識,同時還需要通過一定的管理實踐來培養和鍛煉。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通過具體實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可貴,因為在實踐的過程當中這些知識受到了失敗和成功的考驗和洗禮。管理的案例則正是從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總結出來的一種管理的藝術。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很好地去掌握這種管理的藝術,那么對于他們的管理能力培養以及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1.2案例教學法對于學生已經學習到的知識應用能夠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
在管理學科的教學當中,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很好地駕馭這些知識,同時要讓他們具有豐富和發展知識的能力。只有通過自身的培養和實踐,學生才能夠很好地擁有對知識進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案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是其他人在對企業經過實際的調查之后寫出來的比較客觀的書面描述,所以選擇案例教學法是一條捷徑。案例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從而達到對知識進行活學活用的目的。
1.3案例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
管理學科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是依靠課堂進行灌輸的話,就很難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有的時候采用語言也不能夠很好地表達出管理的情景。在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之后,因為案例本身就具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會覺得很多情景都和他們家人平時的工作情況比較相似,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更有興趣,使得他們的學習方式從之前的被動接受到現在的主動探索轉變。而且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時候,學生也能夠積極地發言,教學的效果就能夠有效地提高,而學生學習的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
1.4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培養非常有幫助。
管理學科采用案例教學法主要就是組織學生對相關的管理問題進行的一種分析法或者是討論法。管理的案例在主觀上面能夠有效地誘導學生的思維,誘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和鉆研問題,這樣的思維過程在無形當中就能夠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增強。而且在對案例進行討論的時候,需要用語言來把那些經過思維整理過的東西表達出來,所以案例教學法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2在大學管理學科當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原則
2.1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應該要有一定的標準。
案例劃分的類型非常多,但是對于那些質量比較高的案例來說都應該要符合下面這些標準:對于學習的目標比較明確,而且范圍也適當;覆蓋的面比較大,綜合性比較強;案例的說明線索應該比較清晰,信息含量也應該比較大;沖突情節或者是疑難問題應該能夠引人深思;通過一定的努力之后就能夠獲得一些相關的信息;教學的案例應該簡潔,盡量包含一些有趣的故事情節或者是人物。
2.2對于案例教學和傳統教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應該要比較明確。
案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傳統教學的目的則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案例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學方式主要是啟發式,而傳統教學則是講授式;案例教學的溝通渠道是多相流動,而傳統教學則是單向流動;在案例教學當中教師的地位是輔導地位,而在傳統教學當中則是主導地位;在案例教學當中學生是主動學習,而在傳統教學當中學生則是被動接受;在案例教學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而在傳統教學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則比較低;案例教學法在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時候效率比較高,但是對理論知識學習的效率比較低,而傳統教學在對理論知識學習的時候效率比較高,而在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時候效率比較低。但是要想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那么就必須要掌握科學的理論知識,從而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時候才有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在開展案例教學的時候,脫離了理論知識,那么案例教學也不能夠取得預期的目標。所以在大學管理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傳統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
2.3對于案例教學和舉例教學的不同作用應該要把握好。
很多教師認為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給學生討論和講解各種各樣的例子,然后再讓學生做很多的習題。舉例教學方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告訴學生在抽象或者是遐想的情景當中什么才是正確的,而案例教學的特點則是開闊學生在觀察問題時的視野,使得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提高。
3大學管理學科中案例教學的基本步驟
①教學之前的教師準備工作。教師在課前應該要對案例進行仔細的挑選,熟悉那些需要討論的材料,然后提出一些需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也做好課前的準備。②教學之前的學生準備工作。在案例的教學當中,學生是主要發言人,所以在上課之前,學生也應該進行認真的準備。首先學生應該根據教師所布置的案例進行仔細的閱讀,熟悉案例的一些主要內容。其次針對需要討論的問題查閱相關的資料。③對案例進行討論。在對案例進行討論的時候可以全班一起討論,也可以劃分成小組進行討論。④教師總結和發言。在案例討論結束之后,教師應該做一個比較簡短的總結。
4結束語
“國際商務合同”課程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必選課,它首先是一門語言課程,它以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首要目標,同時這些教學目標放在商務合同語境中來實現,以期通過學習達到能熟練運用英語從事國際商務合同相關活動的最終目的。本課程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掌握有關國內合同法、國際貿易慣例和國際公約的有關規定,系統地了解國際貿易合同的類型和各種國際貿易合同的主要條款的內容等,使學生對日常商務合同中的問題基本能進行適當的處理,為學生能夠掌握合同這一國際貿易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打好堅實的基礎。該門課程旨在把國際商務合同活動和系統的英語語言知識以及技能培養密切結合在一起,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高級工商管理人才。而起源于工商管理等專業教學的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國際商務合同教學也是值得推廣的。案例教學法適用于國際商務合同的教學,案例可以引導和幫助學生儲存表征商務合同的信息結構,增加學生記憶中的相關商務合同知識的儲存,以備以后提取用于理解新的合同案例,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國際商務合同”作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具有實踐性與可操作性的特點。國際商務合同強調實用性,其語言活動以信息為焦點,任務為引導,模式以合同的基本知識為一個教學單元,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轉讓和終止的過程就是教學過程,教學帶有“敘事性”。其語言的訓練也是融合性的,聽、說、讀、寫、譯按事件發生的順序交互進行,具有整體教學的特點。這樣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國際商務合同”教學中,僅僅依靠傳統的歸納演繹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將復雜的理論知識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難以達到“國際商務合同”的教學目標。而引入案例教學法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把商務合同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在一起,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討論與總結,模擬真實合同形成的發生過程,將有助于學生對合同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語言學習更富有實踐性,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二、“國際商務合同”課程中案例教學的應用
“國際商務合同”的案例教學沒有一成不變的步驟,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予以調整,但只有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和有效的實施,才能確保案例教學的成功。因此,教師和學生都要充分地參與其中,本文以“國際商務合同”課程中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為例,具體闡述案例教學法在該門課程中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明確本章的教學目標(掌握有效合同成立的要件,辨析要約與承諾和相關術語的英文表述),擬訂具體的教學計劃,針對合同訂立的知識點,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力爭做到選材得當、描述真實、語言生動,以此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辨析要約和要約邀請兩個概念時,教材指出一般的商業廣告(如寄送的價目表)屬于要約邀請;但是同時指出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商業廣告,視為要約。學生很難理解什么樣的商業廣告符合要約規定,教師可選擇下列案例加以說明。甲公司通過電視廣告,稱其有100輛某型號汽車,每輛價格15萬元,廣告有效期10天。乙公司于該廣告后第5天自帶匯票去甲公司買車,但此時車已全部售完,無貨可供。法院判定甲公司的行為構成違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甲公司的廣告中說明了汽車的型號、價格、數量等,內容具體確定,而且還確定了廣告的有效期。因此,甲公司的廣告是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商業廣告,視為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乙公司于該則廣告后第5天自帶匯票去甲公司買車,符合甲公司要約的要求,構成承諾。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因此,此時在甲乙之間形成了有效的合同關系。根據案例的難易程度,以節約時間、高效閱讀為原則,教師可將案例和資料提前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做好筆記;也可采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形象直觀地呈現。學生應在熟練掌握相關合同成立知識的基礎上,認真研讀教師下發的案例資料,了解案例發生的背景,在此過程中對于發現的疑惑之處和關鍵問題做好記錄和初步分析,在必要時,查找相關資料和數據予以佐證,對于教師布置的思考題應做深入剖析,并撰寫發言提綱或工作底稿,為案例討論做好準備。
(二)課上實施
案例教學法并不否認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應在傳統的講授部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案例,結合所講授的基本理論知識讓學生討論。案例討論和傳統講授兩種方法并用,能恰到好處地發揮交融互補的作用。教師系統詳細地對相關的合同成立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學生把教師選擇的案例,用剛學到的基本知識進行分析,這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分析討論也會發現問題,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發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從組織形式來看,課堂展示是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展開的全班討論,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并對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方式能相互啟發、集思廣益,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該階段,教師應讓學生成為主角,把握案例討論的方向,引導學生在案例討論中拓展思路,深化對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在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案例進行分析、總結。總結并不是要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應確定傾向性的意見,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理論知識,明確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其依據是什么,通過討論受到哪些啟發。在案例討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出本次案例討論的思路、再現知識點,強調難點、重點,并將該知識點放到系統知識體系中再回顧。
(三)課后總結
通過小組、全班討論、教師總結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分析、討論結果寫成案例分析報告。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學生總結案例,將其所知由口頭表達轉為書面表達的重要階段。學生應根據對案例討論的思考、總結和所做的課堂記錄,結合相關理論知識,獨立撰寫分析報告,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報告中,應表明自己的觀點,并引用相關合同法條款予以證實。教師要進行認真評閱,還應給學生加上簡短的評語,根據優劣給出得分,作為總評成績的一部分,并將意見反饋給學生。通過這種評價反饋的方式,學生養成縝密的邏輯思維、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情況,以便查缺補漏。
三、案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難點與對策
案例教學在“國際商務合同”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要保證案例教學在教學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用,除了正確組織實施案例教學,還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善。
(一)教師配備問題
“國際商務合同”是一門實務性較強的課程,案例教學的最大難題就在于對雙師型教師的需求,那些既有商務實踐經驗和合同專業背景知識,又有扎實的外語功底和課堂教學能力的師資是“國際商務合同”教學成功的基本保證。但由于中國職業流動性較低和收入差距等問題,很難招聘到這類教師。該類教師缺乏的問題可以通過對本校經管類教師進行語言培訓或對外語類教師進行商務實踐觀摩和調研等方式克服和解決。
(二)案例選擇問題
教材乃教學之本,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和依據。案例教學,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合適教材。收集大量的、符合實際情況的真實案例對于教師個人來說也是不容易的事,除了自己的經歷,還需到各類商務實踐一線做大量的觀摩和調研。同時,鑒于各院校對案例教學投入不足的現狀,要加大投入,組建學校案例庫。一方面,學校應開展“產學研結合”,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讓案例教學教師深入企業內部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案例,豐富案例庫;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講座,從而獲取最新的案例資料。
(三)教學互動問題
由于中國學生長期適應于被動的灌輸式教育,在課堂互動中,會出現發言集中在某幾位學生中,多數學生缺乏發言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運用充分的課前教學準備和課堂教學互動的駕馭式管控來改變這種狀況。借助自主編寫的案例教程,給學生提供課前預習的案例素材、背景資料以及相關的文獻;在課程教學之初,重視學生檢索資料和專業文獻技能的訓練;在討論之前,先在課上或者課前討論題,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發言準備。教師也應由“接受”走向“導學”和“對話”,實現由傳統的知識接受型教學范式向現代的對話和導學教學范式的轉變。
(四)評價機制問題
課程成績評定依賴于集中考試,缺少對學習過程的關注。高校對學生課程成績評定的主流模式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平時成績為輔。一般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大多依據學生到課率、課程作業完成情況和期中考試成績評定,很少關注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情況。在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下,不少學生高度關注期末考試范圍和期末復習,而對平時課程學習投入的精力與時間嚴重不足,參與課堂討論和課堂互動積極性更是不高。這就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激勵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可以將每個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表現與期末成績掛鉤。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表現在總成績中的權重,即使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不佳,也可以通過優異的案例討論成績予以抵銷,另外,對于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教師可以著重培養,推薦參加更高層次的學科競賽,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案例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