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職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3-03-21 17:10: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職語文教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潘莉萍,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蘇州市中小學學科教改帶頭人,任教于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曾榮獲江蘇省中職語文教師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江蘇省“五四杯”中學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論文大賽特等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創新杯”語文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一等獎。
她的教學,于平實精致中見內涵,在行云流水中顯張力。她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拉近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致力于在作者的世界――“文本”與學生的世界――“心靈”之間構筑橋梁。過程的銜接、問題的設計、語言的組織、精神的契合都融合了詩意的棲居。
鄭板橋晚年時畫《竹石圖》,題詩云: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灑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作畫如此,教學何嘗不如此?
回顧自己站上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講臺的時間,不長也不短,十有余年。想著當初師范畢業時懷著“不誤人子弟”的自警走進校園,在經歷了初為人師的緊張和興奮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是在知不足的苦悶、思無果的彷徨、遇良師的欣喜、獲成果的幸福中循環著自己的教學生涯。
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了“思考”對一位教師的重要。事先有思,行而有序;事中有思,行而不迷;事后有思,行而有得。事先而思,思學生思教材;事中有思,思預設思生成;事后而思,思成敗思得失。一個會思考的教師,才可能構筑一個獨一無二的屬于自己的課堂。
一、素樸的語文課,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是后人根據老子的哲學思想總結出來的,意思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正如人們所說:一門技術或一門學問,弄得很深奧是因為沒有看穿實質,搞得很復雜是因為沒有抓住程序的關鍵。語文教學正是如此,教師給得越多,學生接受的可能就越少。語文課應該追求素樸簡約之美。
語文課一如攝影,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在攝影藝術中,拍攝者要減去一切與表現主題無關的元素。這聽上去很簡單,操作起來卻實在不易,因為在減去時必須要考慮各元素之間的潛在聯系,表面看是減去一個元素,實際卻要用來增加精神的內涵。鄭板橋的“刪繁就簡三秋樹”說的是寫文章,其實適用一切藝術,語文教學是藝術,也當如此!減什么呢?可以減課堂的形式,可以減教學的內容,可以減教師的課堂語言……一切,服從于一堂課到底想要“教什么”及準備讓學生“學什么”。
如在教學《詩經?靜女》一詩時,依據教材和學情,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我將這一課教學設計為“一題引佳境,漸進得精髓”。“一題引佳境”即指用一道填空題串聯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主動讀詩、解意、思考、歸納。這道填空是“( )的 為( )的 用( )的方法寫( )的 詩”。所謂“漸進得精髓”是指,教師將這道填空題再分解成四道小題,一一探討完成,課堂教學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層層深入漸得詩歌精妙之處:詩歌采用的藝術手法、詩歌表現的思想感情、《詩經》中此類愛情詩的特點等等。
再如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教學,我們大可以用梁漱溟先生在《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本書中的一段話來架構整個課堂,梁先生認為,人一生要解決好三大問題,一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二是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小說中瓊西最后恢復了健康正是解決好了這三個問題的結果。帶領學生,立足文本,品味重點詞句,從而深刻體會,人一生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人和自己內心的問題”。長文短教,大音希聲,見微知著。
做“減法”的課堂不勝枚舉,如《不自由,毋寧死》的教學,抓住關鍵段落,以朗讀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讓學生習得作為演講稿這一特殊議論文的范式,引導學生體會演講的說服力、感染力,在實踐中提升演講水平;《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抓“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關鍵設問詞句,引出幾幅“湘江秋景圖”,從而生發出作者萬丈豪情;《在馬克思墓前講話》的教學,扣住馬克思的兩大貢獻,引導學生關注馬克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價值,通過恩格斯敘逝世、議發現、評貢獻、追哀悼、抒懷念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敘述、議論、抒情、描寫等表達方式的融合;《化裝舞會》的教學,通過解題引出文本描寫的兩場化裝舞會:一是父母組織的那場,呈現的是貴族與富人的奢華,一場則是女仆導演并演出的,表達的是窮人的生活,進而把握文本的對比手法,由此引領學生深入文本,鉤玄提要,等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是越來越少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多學”,教師“少教”,注重的是對知識理解的深度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自然的語文課,大巧不工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為異端,故曰拙也。”也就是說,“大巧”之所以為“大巧”,其核心和本質在于遵循了自然規律,保持事物本來的面貌和狀態,而不是人為地破壞事物固有的屬性。一堂語文課,恰恰應當追求“自然”,這自然,一方面是指追求語文課的本源、規律,另一方面是指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自然隨心。
我們中等職業教育的語文課,雖然姓“職”,但它首先依然是語文的教育,它本質上是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又具體落實為言語人格教育。不管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人格養成是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完整、獨立、健全的人格,需要語文課。在職業教育中語文是一個窗口,一個年輕人精神、人格培養的明亮窗口。語文教學中所培育的,諸如獨立健全的思想、完整的認知結構和知識儲備等,將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最大的可能。語文是激發一個人求知的永動機,讓學生不僅能夠“生存”,更學會“生活”,有精神內涵的生活。而我們培養的人才在專業技能上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包括語文課在內的公共基礎課所涵養的底蘊所決定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語文課其實還承擔著母語教育的重任。母語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丟掉母語,我們將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我們的語文教育,它面向民族本身,關乎民族生存,這是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
在明白了語文教育的本原之后,我們的語文課,自然會上出語文味兒,而非別的什么德育課、創業教育課之類。如我在教湖南作家劉丹的《尋覓楚風》一文時,把課堂設計為三個層次:品楚風之內涵,悲楚風之不存,喚楚風之復傳。條理也許清晰,思想也許鮮明,卻總感覺缺了什么,缺什么?那就是“語文”在哪里?這是一堂完整的真真正正的語文課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堂課需要重新來架構,以“語文性”為根本,走進文本,尋覓文本中的“語文性”,探驪得珠,走出將語文課上成思想教育課的誤區。再如教《荀子?勸學》這樣的文章,就要追求“文”與“言”的深度融合,去追求文言教學中“山的沉穩與水的靈動”的和諧之美。
自然的語文課,還應該是一堂摒棄了所有浮華形式和作秀套路的語文課,緊扣文本,教師的講述力求樸實而切中肯綮,教師的引導力顯簡明而清晰,課堂的討論要點總是放在學習的重點與難點處,放在學生容易混淆處。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來雕飾”的美,做到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三、成長的語文課,發榮滋長
明代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發榮滋長,暢茂榮達而生色也。”榮,草類開花或谷類結穗;滋長,生長。指草木繁茂生長,比喻茁壯成長。
這里的“成長”,指向的不是一時一課的“知識”,而是學生的終身發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要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要做到這三點,我們唯有“破”普通教育的教學模式,從職教實際出發,研究我們中職語文課應該“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大問題,從而創造職教語文自己的經驗和教學模式,使之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用職業教育的特點、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來豐富語文教育。也就是說,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們要做一個用語文來教學生的老師,而非只是教學生語文的老師。
這里我特別想提一下我一直以來對學生的三個“喚醒”,一是用教師愛語文的心喚醒學生對語文的愛。愛上語文,才會相信語文中所蘊含的人世間我們所追求的一切真善美,才會潛移默化為自己的精神構成,打好終身學習、終身精神發展的底子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二是用教師“用語文來教學生”的智慧喚醒學生“用語文來生活”的智慧。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當是有智慧的,能隨時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教育素材,用語文來教學生。這樣,學生的智慧才能被喚醒,學生才會學會用語文來生活,人生處處有“語文”,語文成了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有機部分。三是教師要用全新的評價機制喚醒學生心靈中的成功感,這點對中職學生尤為重要。“成功感”之于中職生,是“稀缺資源”,而“成功感”恰恰又是一個人茁壯成長的必需。所以,要給“成功”一個最切合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定位,重視學生的差異,正視學生的差異,發展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差異切入語文學習的不同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品嘗到成功的滋味,給學生創造“成功”被喚醒的機會,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一個被喚醒的學生,他的潛力是不可預計的,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發展中,他的成長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