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9: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風險分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企業并購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較為鮮明的主題。企業并購作為一項實現企業戰略、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方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由于各種原因,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其中又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于整個并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并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
1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概述
1.1 企業并購的概念
企業并購是企業兼并或收購的統稱,是并購企業實現自身擴張和增長的一種方式,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對象,并以取得被并購企業的控制權作為目的。以現金、有價證券或者其他形式購買被并購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或者資產作為實現方式。
1.2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并購活動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發生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可能性,是并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際嚴重負偏離而導致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
在某種意義上,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是一種價值風險,是各種并購風險在價值量上的綜合反映,是貫穿企業并購全過程的不確定因素對預期價值產生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2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分類
2.1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所謂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是指在并購過程中,由于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而導致并購企業財務狀況出現損失的可能性。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并購交易的精髓,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于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預期。
導致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財務報表風險。財務報表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依據,如果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本身不夠真實或者經過粉飾美化,那么計算出來的目標企業的價值就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第二企業管理論文,利潤預測風險。目標企業以前年度的財務數據對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有很重要的借鑒作用,但是,并購企業真正關注的是目標企業的未來收益能力,并以此為主來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
第三,貼現系數風險。通過預測企業未來價值增值的方法來評估企業價值,貼現率的估計就是一個關鍵問題,而這種估計由于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往往會造成結果的不正確。
2.2 流動性風險
并購占用并購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將導致并購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降低。并購后,并購企業可能由于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當并購企業采取現金收購時,首先考慮的是資產的流動性。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質量越高,變現能力越強,并購企業越能順利、迅速地獲取收購資金論文開題報告范例。這同時也說明,并購活動占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了并購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2.3 融資風險
并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并購的順利進行,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是關系到并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并購對資金的需要決定了企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渠道。
如果企業進行并購只是暫時持有,待適當改造后重新出售,這就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短期資金才能達到此目的。這時可以選擇資本成本相對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還本付息的負擔較重,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如果買方是為了長期持有目標公司,就要根據目標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持續經營的資金需求,來確定收購資金的具體籌集方式。并購企業應針對目標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維持正常的營運資金,使投資回收期與借款種類相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4 整合風險
在整合期間,財務風險的形成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
第一,企業財務組織機制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在整合期內由于相關的企業財務機構設置、財務職能、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組織更新、財務協力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使并購企業實現的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第二,資本運營風險。并購完成后企業在進行資產經營過程中,要對企業的資產、成本、財務運作、負債、盈利等財務職能按照協同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實施財務整合和科學監控,以實現企業的并購目的。但由于宏觀環境和具體環境的不可確定性,以及企業內部財務行為的管理失誤企業管理論文,而使企業并購后未能實現預期的并購目的,會導致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第三,盈利能力風險。實施并購后企業資本是否能實現保值增值、能否帶來預期的投資回報是并購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企業并購后的盈利能力風險,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同時也關系到管理者和其他股東的未來收益與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
3 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
3.1 盡量獲取目標企業全面準確的信息,降低企業估價風險
中小企業對并購前財務風險的防范,應采取以下對策:
3.1.1 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
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并購過程中首要信息來源與重要價值評估依據。其數據的真實性對評估結果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防范價值評估風險,首先就要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審查。對目標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進行清理。評價目標企業的會計計量和確認及會計處理方法是否符合相關準則和規定,財務狀況、財務比率是否恰當,是否有人為操縱利潤的情況。
3.1.2 采用恰當的估價方法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目標企業的估值定價是非常復雜的.一般需要各種估價方法進行綜合運用,采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并購價格。并購企業可根據并購動機、并購后目標企業掌握資料信息的充分與否等因素來決定采用合適的評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清算價值法、市場價值法、現金流量法。總之,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應當根據并購的特點,選擇較為恰當的并購估價模型。
3.2 合理確定融資結構
在企業并購中,合理確定融資結構,應當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然后考慮成本最小化。因為一旦融資失敗,將會導致企業并購的財務危機,這樣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義。并購融資結構中的自有資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要保持適當的比例,但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擇優順序。
具體而言:(1)測算企業可利用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準確預測企業可以利用的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對于合理使用自有資金,優化企業并購融資結構至關重要。(2)推算企業償債的能力和負債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準確測算企業的償債能力,并根據償債能力確定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對于合理確定負債融資規模和避免財務風險具有重要作用。(3)確定并購的股權融資規模。
3.3 增強杠桿收購中目標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杠桿
收購的特征決定了償還債務的主要來源是整合后目標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首先,目標企業必須是經營風險小,產品有較為穩固的需求和市場,發展前景較好,才能保證收購以后有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其次,收購前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的長期債務都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保證預期較穩定的現金流量能夠支付經常性的利息支出論文開題報告范例。最后,并購企業最好在日常經營中能提取一定的現金作為償債基金以應付債務高峰的現金需要,避免出現技術性破產而導致杠桿收購的失敗。
3.4.整合期財務風險的防范
企業實施并購后,財務必須實施一體化管理。目標企業必須按并購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整合。中小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財務整合的必要性來自于財務管理在公司運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業如果沒有一套健全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就不可能健康成長。許多中小企業之所以被并購,正是由于財務管理不善企業管理論文,成本費用居高不下,資產結構不合理,反映到產品成本上便是無競爭優勢。
其次,財務整合是發揮企業并購所具有的財務協同效應保證。財務協同效應主要是指并購給企業財務方面帶來的各種效益。一般表現在:通過并購實現合理避稅,預期效應對并購的巨大刺激作用。這些都需要在財務整合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最后,財務整合是實現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有效控制的途徑,更是實現并購戰略的重要保障。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實施有效控制,并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重要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信息。一般而言,并購雙方的會計核算體系、定額體系、考核體系、財務制度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并購企業客觀要求統一會計口徑,才能實施有效控制。
4 結論
并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并購比內部擴張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成長。在并購中,企業財務管理是整個并購過程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在并購中,企業應該重視財務管理環節,要意識到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來盡量減少風險。這樣,才能為成功的并購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政府與企業都應樹立憂患意識,通過促進優勢企業并購快速提高我國的整體競爭能力,并在未來開放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包麗瓊,淺談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企業管理2008.9
[2]陶學偉,企業并購融資風險控制探討財會通訊2009.1
[3]王宗光,常文芳,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其度量模型探析財會通訊2009.02
[4]游婉瑜,淺析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規避財會研究2008:186-187
[5]王會恒,高偉,并購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78-80
[6]施金影,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問題的思考財會通訊2008.12:107-108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貸風險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11-210-02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基本內涵,是指在日常信貸工作過程中預測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和分析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控制風險,用最經濟合理的辦法綜合處理風險(包括降低和避免風險),最大程度地保障信貸資金的效益性,從而實現收益最大化。下面,筆者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進行探討。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定義及分類
1.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定義。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因不確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約償還銀行貸款本息,引致信貸資產預期收入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或概率。
信貸風險管理是指銀行通過對信貸風險的識別,并選擇相應的手段,以最小的支出獲取最大安全效果的過程。
2.西方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分類。西方的信貸風險管理起源于保險,根據貸款風險結果可否保險,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1)靜態風險。靜態風險又稱之為純風險,主要指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它只有風險損失而無風險收益,一般不可回避,風險承擔者不得不被動防御。由于是源于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靜態風險基本符合大數定律,一般是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其發生概率,因而可以通過社會保險來承擔風險損失。
商業銀行只要發生信貸業務,就必然面臨靜態風險,此時商業銀行可通過保險的方式對風險進行轉嫁,從而降低信貸風險,減少信貸損失。(2)動態風險。動態風險又稱之為投機風險,主要指商業銀行貸款決策失誤或借款人經營管理不善或經濟環境的改變和市場各種行情波動等因素引發風險的可能性。由于其發生的概率和每次發生的影響力大小都隨時間而改變,這種風險難于計算和把握,一般社會保險不對此承擔風險。動態風險只能由商業銀行和其借款企業共同承擔。
3.我國貸款風險的五級分類法。貸款風險分類指銀行綜合所獲得的各種信息,并運用最佳判斷,根據貸款風險程度對貸款質量作出論證,它不但包括結果,也包括過程。近年來,我國銀行監管部門在比較研究各國在信貸資產分類方面做法的基礎上,要求商業銀行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五類,即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
商業銀行實行風險貸款五級分類,是我國金融監管的需要,也是商業銀行自身穩健經營及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需要,有助于商業銀行提高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客觀上也有助于培養健康的信貸文化,從而有助于推動在我國建立現代銀行制度。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的原因,又有銀企關系,社會經濟整體發展及相關各部門的原因。綜合起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銀行自身經營性原因。商業銀行是信貸活動的主體,其自身的經營性原因和具體操作失誤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自身對信貸資產風險的產生、發展缺乏一整套完整、健全、科學的管理與防范體系,內控制度建設不完善和制度執行不嚴格,缺乏嚴格的信貸資產質量監管制度。加之,由于經營管理人員和具體經辦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放款缺乏對貸款企業及項目審查,加上責權利不對稱,形成信貸經營風險。
2.信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在信貸經營活動中,企業在貸款申請材料中故意隱瞞甚至謊報其投資項目的風險信息,以獲得他們需要的貸款,而商業銀行若不能力爭獲取詳盡的資料及信息,就不能排除貸款決策的潛伏風險。
3.信貸風險識別機制不健全。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識別機制不健全,沒有對信貸風險準確評估,這反映了銀行對信貸風險缺乏判斷力。
4.其它原因。信貸風險的形成,還會由于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行政干預、企業機制不健全和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及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商業銀行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大量存在。
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程序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是為了正確識別和認定信貸資產的經營風險,建立并強化風險的防范、控制和補償機制,降低信貸資產風險,減少信貸資產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信貸風險管理程序一般包括收集數據信息、核實并整理信息資料、分析信貸風險,并作出管理結論。
1.收集數據信息。根據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目標,信貸人員要收集分析所需各種信息和數據資料。一般信息收集內容有宏觀經濟形勢信息、行業情況信息、企業內部數據,如企業市場占有率、銷售政策、產品品種、有關預測數據等,以及對信貸風險分析起重要作用的企業財務報表。但財務信息只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在某一時期的結果,能部分地反映造成當前結果的原因,但并不反映經濟活動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不能全面揭示形成原因。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關資料信息。信息收集可通過查找資料、專題調研、座談會或有關會議等多種渠道來完成。
2.核實并整理信息資料。對于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首先核對和明確信息資料是否反映了真實情況,所收集到的資料相互間是否有較大出入。如果證明企業財務報表中重要數據不真實或有重大出入時,應該對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提出懷疑,放棄投資或借款給該企業。以下所介紹的各種分析方法和理論,都是以提供和使用真實的信息和資料數據為基礎的。因此在進行銀行信貸風險分析時,要特別注意信息的真實性。
3.分析信貸風險并作出結論。由于企業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和企業外部環境的多變性,在作出信貸風險分析結論時,要根據信貸風險分析目標和內容,評價所收集的資料,尋找信息和資料數據間的因果關系,聯系企業客觀環境情況,解釋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揭示企業經營成績和失誤,暴露存在問題,提出分析意見,探討改進辦法與途徑。
四、信貸風險分析內容及方法
1.信貸風險分析內容。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分析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基本面風險分析、系統性風險分析、財務風險分析、擔保風險分析等方面。(1)企業基本面風險分析。在這一部分,信貸風險分析人員應分析客戶基本情況、經營范圍及主營業務組織結構、企業類型及業務經理人員的情況及其附屬機構的情況,還要對借款用途、生產利用效率、融資能力、信用記錄情況進行分析。(2)系統性風險分析。主要分析該企業所處行業、市場情況,對其產品未來發展前景作出判斷。(3)財務風險分析。財務風險是由于公司籌措資金時舉債而引起的風險。對公司的財務風險分析主要對企業的資產結構、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量等方面進行風險分析。(4)擔保風險分析。主要對作為企業第二還款來源進行分析,對保證單位償還能力進行分析,對抵押品、質押品進行準確評估。
2.信貸風險分析方法。對銀行信貸風險分析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1)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法是指預測者根據已有的有關歷史資料和現實資料,憑借自己個人的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對未來變化趨勢作出分析判斷,確定預測值;定量分析是指利用有關歷史數據,通過數學模型,對未來作出預測。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信貸風險分析也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時,要作出定性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在進行分析時,既要掌握分析目標所需指標的資料,又要了解相關指標的因果情況;既要收集企業內部的報表資料,又要掌握企業環境的變化情況;既要有客觀數據資料,又要有文字意見資料。(2)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所收集到的信息資料,特別是財務報表資料,一般是過去情況的反映。因此,要時刻注意數值的時間性,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下的可能結果。要聯系企業和投資者、決策者的實際情況,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結合,提出建設性的分析意見。(3)抓住重點、綜合分析。在進行信貸風險分析時,往往一兩個指標不能說明問題,既要對指標本身的數值進行分析解釋,又要對該指標數值對其他方面所產生的影響作出解釋。企業的經濟業務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要通過綜合分析判斷,得出分析結論。
參考文獻:
1.章彰.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圣文.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研究.山東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3.董譚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一、緒論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增高,企業參與市場程度的加深,企業必須面對市場帶來的風險。在財務控制方面,國外財務風險研究起步早,理論體系完善,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創立的控制論,Altman創立的zeta模型。在我國,郭敏在“人本風險”的防范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趙斯秋從制度上進行探討,通過建立各種控制制度達到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王繼華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探討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本文運用流動性、經營效率、長期償債能力三方面對某企業進行財務風險分析。通過對該企業近3年來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出該企業的財務風險,并找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二、風險管理理論綜述
1、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風險的發生或者減少損失。風險控制的目的在于改變公司所承受的風險程度,盡可能降低風險對公司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風險管理理論把風險管理分為風險確認、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控制三個部分。2、流動性分析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循環,反映了企業各經營環節的運行效率,效率高,資金周轉快、效益好,反之亦然。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速動比率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動用隨時可變現資產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一般為1,小于l則說明企業不能抵擋可能出現的債務危機,存在著財務風險。3、長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已獲利息倍數,是稅前利潤加利息費用之和與利息費用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否則,就難以償付債務及利息。4、經營效率分析企業的經營效率是企業利用資產的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的比率。用于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的快慢,該指標越大企業財務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險。
三、某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A企業近3年來,資產總計分別為38千萬元,37千萬元,33千萬元。負債總計分別為24千萬元,20千萬元,16千萬元。所有者權益分別為14千萬元,17千萬元,17千萬元。A企業三年經營業績及財務數據:企業總資產規模自2009年以來連續下降,特別是2011年的總資產比2010年下降了11.76%,比2009年下降了13.22%,變動幅度較大。從數據可以初步判斷某企業經常性損益方面收益雖然減少,但是比非經常性損益下降幅度小,企業盈利主要還是來源于經常性損益。流動性分析可細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短期資產流動性分析。短期資產流動性中周轉效率越低,變現風險越大。從數據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這三年中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債務意味著風險,其不利之處是為了是公司持續經營,必須履行固定的承諾。從數據表分析2009年的1.53在2010年大幅增長至9.12,而2010年又下降至3.35.說明企業在償債方面有風險。公司的應收賬款在11年周轉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說明企業信用政策過于寬松。
四、某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某企業財務風險是由財務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某企業的資金結構是合理的,資產負債比率較高,資金結構的合理比率應為流動比率2:1、產權比率6:4。資產負債率越高意味著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如果企業到期債務無法償還,會立即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2、A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11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說明企業回收應收賬款的效率較低,有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由此形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3、某企業存貨周轉率在11年又有了回落,存貨周轉率不高將導致資金積壓在存貨上,企業還必須為此支付大量存貨保管費,又要承擔市價下跌的損失,從而形成財務負險。
五、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每個環節中,影響因素諸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下面分析財務風險的成因:1、企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淺薄,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2、企業為增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常常采用應收賬款方式銷售產品,影響本企業資金的流動性。3、企業存貨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企業的流動資產比例普遍較低,由于存貨的變現能力較低,存貨又增加了企業管理費用。4、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造成風險的加劇成為必然。5、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如果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必然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防范
序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地產行業也迅速發展,近幾年,國家公布“國六條”“國十條”等文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一系列宏觀經濟調控。房地產行業本身具有高風險,高稅負,高杠桿的特點,大部分房地產企業忽視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導致了較高的財務風險,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持續發展。所以,提高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地位和能力已經是亟不可待的事情,是企業維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一、我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現狀
1.負債水平過高及資本結構不合理導致的財務風險
償債能力是償還到期債務(含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很多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資金是由自有資金、預售款、銀行借款組成,但企業自有資金所占比重一般很低,開發資金大部分來源于銀行信貸,換言之,房地產企業一般都是負債經營,那么這就加大了負債水平,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
2.利率和通貨膨脹風險
金融市場上利率的變動會使房地產價值發生變動,因而有發生投資虧損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也叫購買力風險,是指投資完成后所收回的資金與投入的資金相比購買力水平降低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由于房地產投資回收期較長,只要通貨膨脹的因素存在,投資者就要承受通貨膨脹的風險。
3.現金流不穩定帶來的財務風險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公司運營時刻離不開現金。由于房地產企業投入高、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勢必對現金要求較高,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多數呈現不穩定狀態。
4.投資回收風險
投資回收風險是指投資回收過程中存在的資金回收在時間和數額上的不確定性。國際上普遍認為房屋空置率控制在4%—5%比較合理,10%則為警戒空置率。據中國土地掛牌網的一項統計,2010年4月我國內地一線城市房屋空置率高達40%,遠超國際警戒線。如此之高的空置率給投資收回的時間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況且近期內地房價劇烈波動,投資收回的金額也存在很大風險。
5.政府宏觀調控帶來的風險
國家出臺的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金融貨幣、土地供應、稅收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這些政策一方面可以調節房地產行業穩定、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一定財務風險。
6.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及缺乏財務人才引發的風險
由于改革開放后我國房地產行業才逐漸起步,雖發展迅猛但不夠成熟,很多公司財務管理機制不夠健全。主要表現在財務內部控制不健全、缺少財務管理預算制度、內部審計機制不健全等。
二、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財務風險在不同的理財環境和理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資本循環運動過程就是財務風險的轉移和積聚過程,以貨幣形態為起點和終點的資本循環主要在籌資、投入、生產、分配四個節點上停留,集聚著四種風險。企業財務風險按其在資本運動各環節節點的實物載體上所積聚的風險性質分類,可分為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收回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種。
(一)融資風險分析
融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是企業根據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及調整資本結構的需要。如果資金籌集不當,就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風險。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風險主要表現在債務規模過大、利率過高而導致的籌資成本費用過高;債務期限結構不合理,造成債務到期過分集中而導致財務危機。
(二)投資風險分析
投資決策失誤是產生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因。從企業為房地產項目投入第一筆資金開始,就會面臨著投資支出無法收回的風險。由于房地產具有地域限制性,而且受規劃限制樓層高度,周邊環境的影響,常具有專用性,一旦建成完工,便很難更改。如果進行改建,投入將更大。因此如果投資者判斷失誤,房地產的投資支出便會有無法收回的可能性。
在房地產開發建設即生產與出租、出售這兩個流通過程中的經營管理可能面對的投資風險。主要的風險為售價和租金、空置率。進行房地產出售經營主要面對售價變動的風險,能否正確預測未來房地產價格是有效進行房地產投資風險防范的關鍵。對于進行房地產出租經營的投資者來說,房地產租金價格和空置率大小是影響投資效益的兩個重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客觀上講,由于售價、租金和空置率的不確定性而帶來的風險是企業投資者最不易控制的,從而也是最具有威脅性的投資風險之一。
(三)投資回收風險分析
房地產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的生產主要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1)外部因素主要表現為企業所處的大環境,即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財政金融政策的影響。(2)內部因素主要表現于管理層對于企業資金回收主要渠道商品房屋的銷售系列決策的制定。商品房屋的推銷必然受該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影響,同時也受房屋銷售時市場行情的影響,二者之間有一個時間差,相互依托,也相互制約。如果可行性分析報告切合實際,充分預計到房屋銷售時的市場變化狀況,加之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經營計劃推進,資金動作正常,資金占用等于或低于計劃安排,這些都將為企業回收資金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收益分配風險分析
收益分配風險是指由于利潤分配而可能給企業今后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不利影響。由于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它們基本上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投資入股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它們絕大多數為項目型公司,往往沒有系統的企業發展戰略。所以,房地產開發企業也沒有系統的收益分配政策,收益分配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存在著一定的收益分配風險,導致風險的主要原因:(1)利潤分配隨意性大。獲取利潤后,如何分配利潤往往由投資人確定,利潤分配采取何種形式,分配多少以及何時進行分配往往基于投資人對房地產市場未來走勢的判斷,而不是根據企業的融資需求、資本結構及企業內、外部關系人的要求等來確定利潤分配策略。(2)利潤分配程序不規范。許多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減輕稅負,不是按照公司法及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序進行利潤分配,而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將部分利潤轉嫁到各種成本費用中去,通過其他渠道提前將未來的利潤轉移出去。(3)利潤分配時間不連續。從房地產開發企業利潤的形成可知,其利潤的形成時間上具有間歇性,從而導致其利潤分配的不連續性。它們往往數年不進行利潤分配,或者不按規定程序進行利潤分配,其利潤分配金額波動很大。
(五)宏觀經濟政策調控下的財務風險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房地產經濟的強勁增長勢頭,國家和地方的各類宏觀調控之聲一直如影相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主要是通過運用金融貨幣政策、土地政策和稅收政策來調控房地產市場。
1.金融宏觀調控政策
近幾年某些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和維持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政府加強了對房地產金融的管理,在涉及開發企業、消費者、個人貸款利率等各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金融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對銀行的依賴程度必須降低,迫切需要拓展融資渠道,也迫切需要加強對資金籌集和運用的決策能力,找到新的資金運作模式,突破政策所造成的資金瓶頸,這是函待解決的問題。
2.土地宏觀調控政策
土地是房地產開發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也是房地產產品的必需載體,我國土地資源缺乏,人們對土地的需求隨經濟的發展卻與日俱增。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讓收支納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并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使得土地出讓金不再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庫”。同年從11月1日起,受讓人必須付清整宗地全部土地出讓金后,方可領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該政策不僅規范了拿地程序,還大大打擊部分開發商蓄意囤積土地行為。
3.稅收宏觀調控政策
房地產稅又稱不動產稅或財產稅,主要針對土地、房屋等不動產而課征的稅種。為了讓稅收政策對房地產業起到一定的調控作用,國家根據房地產業經濟運行情況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房地產稅收調控政策。
(六)現行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財務風險分析
1.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我國的房地產企業,特別是大型房地產企業大都由國有資本控制或者本身就是國有企業轉化而來,國有企業所具有的諸如效率較低、管理水平欠缺、內部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等缺陷時有體現。
2.對預算管理職能重視不足
很多房地產企業要么未建立預算管理制度,要么未從征地成本、資金運作、投資回報率等方面作細致的財務分析,未將實際情況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僅僅只是將預算停留在具體數字和表格層面上,預算管理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在資金管理上盲目進行運作,財務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單純的會計核算,疏忽了成本控制,從而加大項目成本的投資,由此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3.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
內部財務監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獨特的系統,中國房地產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即使有,其財務監督制度執行也不嚴格,特別是有的企業管理與監督合而為一,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對財經紀律置若罔聞,難以進行有效的約束,由此增加了財務風險。
4.資金管理低效
大多數房產企業未制定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資金充裕時隨意開支,資金緊缺時容易因無法應付經營所需資金而陷入財務危機。
5.成本費用控制不嚴
很多房地產企業認為成本管理和核算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忽視了內部各職能部門進行全過程的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致使財務部無法收集第一線成本基礎資料,導致成本管理工作與財務預算偏差大,資金管理跟不上,進而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完善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一)加強財務管理觀念和作用
1.強化財務管理地位
首先,財務管理部門應參與到房地產企業的經營活動當中,參與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完善投資項目管理。投資項目決策的前提是可行性分析。由于業務和財務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財務從投資項目初期參與,編制一套可行性分析報告,然后經有關部門論證,決定項目可行性,共同進行研究分析。使投資方案更趨完善,提高項目投資的成功率,降低投資風險。其次,財務管理者不能局限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必須了解企業各個部門的有關情況,以拓展財務分析的領域。財務管理者必須經常和部門經理、采購人員、顧客以及供應商接觸,以更深入地了解行業知識。
2.提高房地產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首先,要提高房地產企業管理者的財務管理水平。具體的可使決策者通過學習和培訓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有科學的認識,改變其依靠經驗或主觀進行決策的習慣,使其能夠客觀的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做出決策,從而降低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其次,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吸收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財務人員參與到企業財務活動中來,加強對企業現有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培訓確保其知識和能力能夠勝任財務工作。
(二)針對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和轉變財務管理手段,規避財務風險
1.由于土地征用、安置成本及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的提高,企業在項目區域選擇上應本著低成本原則,以土地儲備管理制度健全的中心城市為主,以企業搬遷為主,以現有建設用地為主。
2.避免購置的土地閑置。
3.針對稅收新規定,及時調整和處理三項費用,在規定的時限內結轉費用,避免給企業帶來損失。
4.信貸緊縮政策,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和舉債成本,企業毛利率水平將呈下降趨勢,企業必須適時改變盈利模式,以穩健發展為原則,開發市場需求量大的中低價位、中小戶型的商品房,從多中求利。
(三)從企業整體出發,對開發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
針對房地產企業的行業特征及產品特點,在項目開發前,應從企業整體效益出發,通過成本性態分析法對開發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項目開發的勝敗需要結合多個方面的要素進行考慮,企業內外部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因此,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做好這一環節,能夠有效地預測到項目的潛在風險,并針對風險要素及時調整項目方案,從源頭上阻止財務風險的發生,提高項目的成功率。
(四)構建多元化的籌資渠道
房地產企業的項目開發過程是一個巨額資金的投入過程,籌資任務十分繁重。為了降低投資的商業風險,又要保證獲取預期的投資收益,最佳的方法就是對房地產項目進行組合式投資,以便有效的協調各方面的風險,使企業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因此,企業要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渠道:發展銀行貸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業務,如充分利用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以及商業匯票等結算方式;積極進入資本市場,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籌集經營資金;以自然人或企業發起方式,定向募集民間游資;主動出擊,通過并購和重組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增強和壯大企業的實力。積極尋求海外資金,建立多元化產權投資模式。房地產企業應充分利用這些新的融資策略,募集發展所需的巨額資金。這樣一來,房地產企業通過融資渠道多元化可以不斷的優化資產結構,充分發揮負債的杠桿作用,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五)加強全面成本管理
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理念的基礎管理,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基石,企業管理者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企業的發展才能夠更加堅實,企業的步伐才能夠邁得更大。
房地產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一則要制定成本預算目標。二則要對成本費用進行正確的歸集和核算,正確計算開發項目中發生的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建筑安裝費、基礎設施費、公共配套設施費、開發間接費等;三則要對成本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根據存在的找出改進成本管理的措施,不斷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四則要重視基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企業決策者要有計劃地培養內部管理者和員工樹立成本意識,在每個部門和環節上都要要求員工既從自我做起,節約成本,又注重成本相關數據的記錄、保存和傳遞,為財務部門準確地進行成本測算打好基礎。同時,還要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的素質。
(六)建立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在復雜多變的經濟政策環境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強化風險管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以便能夠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具體到實踐中,房地產企業應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應針對現金流量管理這一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進行,財務部門和人員要密切關注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化,保障現金流量的相對平衡,確保現金流動暢通,從源頭上防范財務風險。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編制現金預算,并及時根據內外部各類因素的變化做出適時必要的調整,從而合理控制好現金的收入和支出。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成本費用的管控。對于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涉及的成本和費用,財務部門必須有一套全面的控制制度來進行管理和約束,從預測、計劃到控制分析的全過程,財務部門都必須嚴格做好,以便確保每一個環節的工作質量,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忠森.芻議如何加強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0.
[2]周彬彬.新形勢下完善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探討[J].財會園地,2009.
[3]劉超.新形勢下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控制的探析[J].管理縱橫,2009.
[4]魏巍.我國房地產企業風險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09(24).
[5]吳耿成.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財經論壇,2010(3).
[6]于月超.我國房地產企業風險管理與研究[J].會計之友,2010(8).
[7]周俊峰.我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研究[高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D].湖南大學,2008-10-20.
【關鍵詞】 網絡會計; 風險分析; 會計內控指標體系; 模糊評價法; 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32;F27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6-0083-05目前,中國很多企業實施了網絡會計信息系統,但對網絡環境下產生的安全威脅不夠重視,未及時完善自身的內控體系,增加了內部控制的不安全性,從而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安全。因此,研究網絡會計信息系統下內部控制的安全問題,幫助企業建立一個新的、更有效的內部控制指標體系很有意義。
文章基于傳統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網絡化下賦予的新含義,重新構建了網絡會計內部控制的安全評價體系,以實現對會計內控目標、會計內控環境、財務風險監控與管理控制、信息技術控制、財務監督問責、信息溝通等安全控制方面的評價。
一、網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理論基礎
(一)傳統內部控制體系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并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要求企業建立實施的內部控制包括下列五個要素: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這五個部分也可作為評價內部控制系統有效性的標準。
(二)網絡會計內部控制風險分析
內部控制主要是控制好風險,因此,筆者首先對網絡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安全分析,然后運用各種方法和工具找出各個流程的潛在風險,最終建立起風險的詳細清單,如表1所示。
二、構建網絡會計內部控制安全評價體系
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我國企業面臨經營風險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內控體系應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構建適應信息化環境的內部控制框架。其中控制網絡會計帶來的新變化是重點,所有內控要素都要從信息化會計系統的特征出發加以通盤考慮。內部安全控制框架如圖1所示。
在網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之下,根據每一類控制因素的活動域,首先將其分解為關鍵過程域,然后將該過程域細化到具體的關鍵控制點。本文將對體系中六個控制因素的活動域,按照關鍵過程域到關鍵控制點的步驟來分別描述。
(一)會計內控目標
1.建立符合國內外法律、法規,面向會計部門并結合部門內部網絡會計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
2.梳理網絡會計下的內部管理流程。
3.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與企業戰略目標相融合,向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過渡,建立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長效管理機制。
(二)會計內控環境
1.更新信息化觀念
為了適應網絡發展的新形勢,企業領導要樹立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重視會計信息化,同時企業要結合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現代化方法,更新現有會計信息系統。
2.明確會計部門分工
財務部下應設置信息部門和業務部門。信息部門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和系統運行監督;業務部門負責批準、執行業務和資產保管等。
3.提高財務人員安全意識
(1)將會計信息安全方針與安全考察方針形成書面文件;(2)與重要的會計人員簽署保密協議;(3)對會計人員進行信息安全教育與培訓。
(三)財務風險監控與管理
1.財務風險監控
(1)識別關鍵控制點;(2)更新預警模型。實時監控潛在的風險,將全方位的信息轉換成財務指標,加入到預警模型中,實現資源共享和功能集成。
2.財務風險管理
(1)適當利用自動化控制來代替手工控制;(2)可在系統外部執行部分關鍵的手工操作。
(四)信息技術控制
1.系統構建控制
(1)制定信息系統開發戰略;(2)選擇合適的系統開發方式。
2.嚴密的授權審批制度
(1)操作權限與崗位責任制;(2)重點業務環節實行“雙口令”。
3.系統操作控制
(1)數據輸入控制;(2)數據處理控制;(3)數據輸出控制。
4.會計數據安全管理
(1)會計數據備份加密;(2)會計數據傳輸加密;(3)用戶訪問控制;(4)服務器加密。
(五)財務監督與問責
主要是內部審計管理:
(1)定期審計會計資料,檢查會計信息系統賬務處理的正確性;(2)審查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3)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防止非法修改歷史數據;(4)審查系統運行各環節,發現并及時堵塞漏洞等。
(六)信息溝通
會計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應貫穿整個內控體系中。
1.管理層重視
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及支持信息系統的開發工作,確保各職能部門信息系統在信息交流上高度耦合。
2.嚴密的組織保障
各部門通過控制系統識別使用者需要的信息;收集、加工和處理信息,并及時、準確和經濟地傳遞給相關人員。
3.體系化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會計及相關信息的報告負責制度,使會計人員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擔的責任,并及時取得和交換他們在執行、管理和控制經營過程中所需的信息。
三、基于模糊評價法的內控評價體系應用 研究
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內控體系績效評價的應用研究主要利用成熟度模型來劃分內部會計控制因素的等級,基于模糊評價法來進行安全績效評價,最后得出相應的結論。
(一)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應用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將一些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
一是對網絡會計內控體系進行成熟度劃分。
二是依據成熟度模型來確定評價因素和評價等級。設:U={?滋1,?滋2,?滋3,…,?滋m}為被評價對象的m個評價指標V={v1,v2,v3,…,vn};為每一個因素所處的狀態的n種等級。
三是確定權重分配。
四是進行全面的調查訪問,并建立評價表。
五是建立模糊評價矩陣,得出多級模糊的綜合等級。
六是得出關鍵控制點的評級表。
七是得出評價結果。
(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應用
本節針對上述內控體系中的信息技術控制因素,對其應用模糊評價法來進行分析,其他控制因素的評價方法與此例相同。
1.成熟度評價標準
借鑒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同時考慮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特點,將內控流程評價標準劃分為六級:不存在級、初始級、已認識級、已定義級、已管理級、優化級。完善后的內部會計控制成熟度評價標準如表2所示。
表2中等級的劃分是針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體系總體情況而言。具體到網絡會計內部控制的每一級指標建立成熟度模型時,各個流程也分為以上六個等級。
2.成熟度模型
建立了成熟度評價標準之后,便可根據網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列出控制內容、關鍵過程域及關鍵控制點。本文以信息技術控制為例建立具體模型,該控制因素的成熟度模型如表3所示。
3.權重分配
我國學者辛金國、范煒采用德爾菲法,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到傳統內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環境權重為30%、風險評估為12.9%、控制活動為25.2%、信息與溝通為28%、監督為3.9%。
本文賦權采用德爾菲法,并結合網絡會計的特點,控制內容的權重分配如表4、表5所示。
4.評價表
建立起三級的指標體系結構之后,分別對審計機構、信息安全機構、公司管理層及普通員工四個方面進行調查。每一類對象都挑選10人(總共40人)進行調查訪問,每位專家、管理者及員工分別運用實地觀察法、流程圖法、專業判斷法或工作經驗法,按照指標執行情況,對每一項關鍵控制點依照成熟度模型賦予安全等級分值,表格的內容代表選擇該等級的人數,整理后得出評價表,如表6所示。
5.模糊評價矩陣
首先,用表6中每個級別的分值除以總人數40,得出的評價結果構成關鍵過程域的模糊評價矩陣R4j:
R41=0.7 0.2 0.1 000000.1 0.3 0.50.1
R42=00 00.20.7 0.100.10.6 0.20.1 0
R43=000.1 0.2 0.6 0.10000.1 0.3 0.600000.2 0.8
R44=000.20.7 0.1 00.8 0.2 00000.2 0.6 0.20000 0.30.50.200
其次,進行關鍵控制域模糊矩陣運算,B4j=A4j?R4j
B41=[0.5 0.5]?R41=[0.35 0.1 0.1 0.15 0.25 0.05]
B42=[0 0.05 0.3 0.2 0.4 0.05]
B43=[0 0 0.033 0.1 0.366 0.501]
B44=[0.25 0.275 0.225 0.225 0.025 0]
然后,計算控制內容的模糊矩陣運算,Vi=Ai?Bi
V4=[0.2 0.3 0.25 0.25]?B4=[0.1325 0.10375 0.1745 0.17125 0.26775 0.15025]
最后,計算信息技術控制的綜合得分G4=V4? [0 1 2 3 4 5]T=2.78875。
6.評級表
對各關鍵控制點的分值進行加權平均計算,根據得出的數所靠近的級別,從而判斷其成熟度級別,公式是:
單項關鍵控制點評價得分=Σ(該關鍵控制點的分值×對應的等級數)÷40
每一項關鍵控制點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得出的評級表如表7所示。
依據內控流程的成熟度,對照單項關鍵控制點的評級,賦予其合適的等級區間。
7.評價結果
根據模糊矩陣法運算出的信息技術控制的綜合評分為2.78875,在2―已認識級與3―已定義級之間,接近3―已定義級。
根據表7,可以針對公司的信息技術控制關鍵控制點的績效作出如下評價:
公司在適當的信息系統開發方式、操作權限與崗位責任制、操作控制以及會計數據存儲加密中做得較好,評級基本在3―已定義級以上。
公司在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信息系統開發的戰略規劃、重點業務環節的安全控制、會計數據安全管理、對外來人員的訪問控制、對內部服務器的安全管理均需要進一步加強。
四、結語
網絡會計具有開放性、及時性、分散性與共享性的特點,根據其特點,本文建立了信息化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主要包含會計內控目標、會計內控環境、財務風險監控與管理、信息技術控制、財務監督問責、信息溝通六個方面。在安全分析過程中,列出了風險清單,讓財務部門負責人更全面地了解到面臨的各級風險。發現風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管理風險,公司應分別從內部會計控制的六個方面進行體系化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利用信息技術控制來保障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安全和計算機網絡安全。最后,本文運用模糊評價法,對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評價體系進行應用研究,以信息技術控制為例,對其安全內控體系進行了評價及實證分析。
【參考文獻】
[1] 王曉玲.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100-102.
[2] 陳志斌.信息化生態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研究[J].會計研究,2007(1):30-37.
[3] 杜洪濤.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安全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9):37-38.
[4] 宮雪冰.基于內部控制的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15):2-3.
[5] 李河君.會計信息系統風險控制體系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6]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8號―信息系統》解讀[J].財務與會計,2011(6):57-62.
[7] 艾文國,王亞鳴.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1(15):14-16.
[8] 張繼德,劉盼盼. 會計信息系統安全性現狀及應對策略探討[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6):3-5.
[9] 陳秀偉.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5):7-8.
【關鍵詞】財務管理;信息化;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分為兩重含義,一則是狹義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財務結構問題,導致了商業銀行的運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二則是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的整體運營狀況的所有主客觀因素給銀行的運行造成的安全隱患。
一、目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現狀
(1)側重業務處理功能,忽視信息化對于決策功能的影響。傳統觀念中的銀行管理往往將財務管理信息化視與先進技術的信息處理等同起來,這種觀念實質上是存在一定誤區,因而也就導致了只注重財務信息化對于數據的處理功能,而不注重運用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輔助判斷和分析銀行的財務決策。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知道,財務管理信息化較以往的財務管理多了信息決策系統和信息分析系統,這樣也就使得其具備了為銀行風險運作提供參考數據和信息的功能。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商業銀行在運作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到這一功能。(2)財務管理的軟件功能不夠完善。商業銀行的軟件開發部門和技術部門一般具有專門的軟件專業知識,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懂得如何使軟件的運作更加適應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需要,而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相關的軟件方面的知識,一旦遇到操作上的困難沒法及時解決,影響了系統的運行。使得研發和使用相脫節,這樣導致的嚴重后果就是軟件的應用功能得不到發揮,財務部門的管理水平上不去的矛盾境地。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
(1)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完善。商業銀行的運作風險存在于各種不斷變化的金融因素當中,所以商業銀行的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根據這些因素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并且全面的財務信息化管理體制,給財務人員的工作提供一個可靠依據。(2)會計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落后。隨著我國的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較以往相比已經更加科學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各個環節的內控制度的相對獨立,沒有做到各項工作的結合。這樣非常不利于內控信息化的建設。
三、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防范的舉措
(1)創建行內的統一數據平臺,方便行內各部門統一數據標準。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加強各方面的部門的運作時的聯系,使各個部門更有機的結合起來,必須要搭建一個統一的數據平臺,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處理方式。這樣各個部門的數據可以達到無障礙的交流,不僅方便了數據的統計,也密切了各個部門的聯系。(2)建立相關模型庫、方法庫,逐步完善分析決策。所謂商業銀行的模型庫,就是對各類銀行運作現象的數據模擬,所謂方法庫,就是為系統運行中的各種問題提供解決辦法的系統。二者雖然作用不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講二者都是一種相關數據的集合形式。市場上常見的模型主要有這樣幾種,即商業銀行經營計劃系統模型以及各種市場動向預測模型。功能模型庫和方法庫共同為商業銀行的系統信息化更好的運行服務。(3)加強商業銀行的外部審計,完善金融監管模式。我國的審計部門的發展狀況還不完善,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但是商業銀行的發展又離不開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將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與國際接軌,采用更新的更先進的審計方式。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將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交付給專門的審計機構來完成,這樣可以實現銀行審計的專業化,提高準確性和效率。另外,外部審計對于商業銀行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外部審計可以做到將商業銀行的整體情況與本行業進行對比,客觀的反映銀行的運作水平處于行業的層級和水準。管理者可以根據這一審計結果制定銀行的財務管理方案。(4)培養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是直接管理和操作銀行財務工作的人員,所以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銀行的運作。要想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就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使財務人員掌握影響銀行的因素,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操作上的調整。另外,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風險的預測,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防止銀行風險給銀行的財務造成損害。要將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尤其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文化中,使得財務工作人員能夠從潛意識里形成自動自覺的風險意識。(5)健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是財務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據,也是所有財務活動圍繞的中心。所以,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有利于強化各種財務活動的管理,當然財務風險也包括在內。這種從財務管理的整體入手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防范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作為財務管理的新形式,可以配合財務管理的人員素質的提高,共同完成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的提高。另外,商業銀行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需要,在共性的財務管理制度上制定一些特殊的有針對性的舉措,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財務管理以及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6)加快個人和企業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銀行涉及的各項活動中有很多都關系著信用的評價和考核,這種信用和評價的考核可以幫助銀行更好的掌握用戶信息,可以據此來指導有關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加強信用的考核工作,并應用于各種財務管理工作的分析活動中,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決策方案。(7)建立財務預警監控信息化體系。所謂財務預警系統,就是在綜合分析財務的各項資料,結合相關的經濟運行規律和理論知識,對一些商業銀行的潛在的危機和風險進行預測,以便幫助銀行的各種部門做好風險預防工作。當然,預警系統的優點是可以在金融風險發生前做好預防工作和準備,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它的準確性并不是百分之百,一些情況下會出現預測失誤或者偏差,所以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加強預警監控信息化系統的完善,盡量減少這種預測的不準確性。在財務風險防范中,必須及時分析資料和做防范措施,進行檢查和評估,建立財務風險檔案,為防止類似風險的再發生提供參考依據。一是要對無法規避和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記錄,便于分析風險發生的原因,為以后的預防做好提前的準備;二是對已采取的風險防范對策進行評估、總結,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改進不合理的狀況,并將其最終方案和結果寫入資料庫,以備隨時提取。另外,要根據國內外金融形勢的不斷變化,完善財務風險的管理,調險預防的方向,由于財務風險是不斷變化的,新的財務風險的出現,舊的財務風險可能減弱或消失,應根據環境變化,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機制進行動態調整。(8)構建內部風險控制信息化體系。商業銀行應按照國際最新的風險管理理念,借鑒國內外成熟的風險管理技術,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強化財務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創新財務管理流程,切實提高財務風險的預警、識別、度量、控制水平和對各種風險的抵御能力,從源頭上遏制財務風險。此外,還應建立嚴密完整的分級授權體系,對不同重要程度的業務進行不同層次的業務授權,便于權責分明的管理。要規范財務信息管理,在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整合業務和信息流程,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逐步實現財務、業務相關信息一次性處理和實時共享,提高財務判斷能力。
綜上所述,在國際經濟大融合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導致了商業銀行的信息化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客觀地分析商業銀行的各種財務風險的原因,并找出對應的措施來防范,使其在風險最小化的同時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從而使我國的商業銀行獲得長遠的發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提高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花峻梅.會計活動與銀行風險防范[J].審計與理財.2008(1)
[2]冉苒.商業銀行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J].技術與市場.2008(3)
[3]高宇峰.試論銀行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南方金融.2008(9)
論文摘要:我國壽險公司的發展面臨著如何在發展變化的環境下保持長期健康發展的考驗。該文通過對壽險公司財務風險特點的討論,提出了防范壽險公司財務風險的幾點措施。
目前,我國壽險公司的發展面臨著如何在發展變化的環境下保持長期健康發展的考驗。風險控制水平下的資金有效利用的高低,成為能否贏得這場競爭的關鍵。如何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投資策略已成為保證壽險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根本。
1.壽險公司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
就壽險公司經營而言,其財務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費率風險:即在確定費率或給付、賠付標準時不準確產生的風險。主要有兩類:費率定價過低和給付、賠付標準過高。
1.2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即引起資產或負債價值變化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和基本風險。壽險公司根據利率的變化衡量和管理資產、負債,其股票、公司債券和質押貸款與利率基準點的變化緊密相連,任何利率的變化都直接影響到這些投資產品的回報率。
1.3信用風險:即由于債務人因其財務狀況惡化或擔保物價值貶值無法履行責任而產生的風險。由于壽險公司的資產有相當部分是公司債券,因此這種風險對其影響較大。
1.4流動風險:即由于無法預測的事件造成資產流動性不足引起的風險。
1.5其他風險:包括經營風險以及法律法規變化所產生的法律風險。
2.我國壽險公司所面臨的具體財務風險
2.1責任準備金虧空嚴重
由于資金運用的不當、壽險責任準備金被當作壽險業務損益的“調節器”,加之擅自設計壽險條款或自行修改總頒條款、沒有嚴格的核保核賠制度,導致保單責任擴大,保險風險加大等諸多原因,造成了壽險行業嚴重的償付能力不足。給壽險公司經營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
2.2資產結構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一是實收資本嚴重不足,導致資產負債比率過高,壽險責任準備金被擠占的問題十分突出。二是銀行存款等流動資產占比過大,使本應增值的壽險資金得不到充分運用,降低了資產使用效率。
2.3壽險資金投資形式狹窄
現有的壽險資金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致使歷史包袱不但得不到消化,而且呈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壽險資金運用受政策影響渠道偏窄,不利于壽險公司運用各種渠道充分有效地運用資金,實現壽險資金的有效增值。
3.防范壽險公司財務風險的幾點措施
3.1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
風險控制體系的目標是: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地識別、評估和控制各類風險,將總風險控制在預算范圍內。風險控制體系的核心是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和風險預算管理。
3.1.1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實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能夠有效的控制利率風險。根據實際經驗,可采用久期、凸性來測量資產負債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來調整資產負債的匹配度,保證資產和負債在數額、期限、成本、收益上的基本匹配。采用上述方法后,能夠保證資產負債的基本匹配,并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3.1.2風險預算管理
風險預算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投資總風險。根據壽險公司的資本和財務狀況計算最大風險承受能力,然后根據各部門的投資業績和市場情況,將風險限額合理分配到各業務部門,將各業務部門的風險額度再分配到各投資品種;按照統一的風險值計量標準,定期計算各部門和各風險類別的風險值,按照風險預算控制投資風險,如果某個業務部門或投資品種的風險值超過預算額度,則要調整投資組合,這樣就能將投資的全部風險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3.1.3信用管理體系
借鑒國際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構建以內部信用評級為核心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
內部信用評級。參考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建立自己的內部信用評級體系,制定相應的信用評級管理辦法,按照統一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體系和標準,以償債能力為核心,對各類機構和信用產品開展整體債務評級(長期、短期)和特定債務評級,為準確評估和控制信用風險奠定基礎。
信用額度管理。研究開發一套先進的授信額度計算模型,根據信用等級的不同,量化計算投資授信額度,并嚴格按照授信額度開展業務。
信用風險分析與評估。從定性的角度,分析公司投資業務承擔的主要信用風險點及未來信用風險的變動趨勢,并重點分析相關行業未來變動趨勢,同時從定量的角度,運用先進的計量模型定量計算信用風險頭寸的風險值,并納入到整體風險預算管理中。
3.1.4績效評估體系
績效評估與投資管理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它可以科學地計量和評估投資績效;另一方面,又可以為投資決策提供信息,用來指導投資活動。績效評估與風險控制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績效評估是對一段時間以來投資績效的評價,它以歷史數據為基礎,計算風險和收益;風險控制是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測,也是以歷史數據為基礎,預測未來的風險和收益,并構建相應的控制體系。因此,建立高效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對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3.2建立高效的財務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為了更有效的發揮風險控制體系的作用,必須建立一個能夠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組織架構和高效的運行機制,主要分為三個層面。
3.2.1公司層面
在壽險公司設置獨立于投資部門的風險管理部。風險管理部負責制定公司風險管理的宏觀政策、重要決策和管理規范,提出指導性、方向性和原則性的風險管理意見;協調、指導公司其他部門配合投資部門進行風險管理工作;根據公司投資和風險管理的具體要求制定風險控制指引,并對投資部門的資金運作獨立進行監督檢查。
3.2.2部門層面
在投資部門內部設立風險控制部。按照風險管理的實際需要,設置風險預算崗、信用管理崗、內控管理崗和績效評估崗等四個崗位,對投資風險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與評估。
3.2.3操作層面
操作層面指的是投資部門內的各業務部門,在投資過程中,貫徹風險管理的原則和指導思想,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和操作流程進行投資操作,把風險管理的流程、制度、方法融入到投資決策、資產配置、組合管理、證券選擇、清算結算等各個業務環節中。
3.3處理好投資效率與風險管理的關系,投資運作中堅持透明化
就是在資金運作的各個環節如投資決策、資產配置、組合管理、證券選擇、投資操作、清算結算等等,對風險控制部門是開放的,風險控制部可以參加各部門的業務工作會議,所有關于投資運作的方法、數據和流程都在風險控制部的監控之下,在遵循保險資金運用規律的前提下,尋求風險和收益的動態平衡。
3.4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拓寬壽險資金運用渠道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壽險資金運用和風險管理面臨很多新問題。如,市場利率逐級走低,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已經低于長期壽險資金的運作成本,這種趨勢短期內還沒有改變的跡象,而保費收入卻在持續增長。長期收益率的大幅度降低,不僅給壽險資金運用帶來嚴重困難,而且給風險管理特別是資產負債匹配和利率風險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如何應對新形勢下投資與風險管理面臨的新問題,我們認為創新和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強化創新意識,加大創新力度,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3.5加強保險產品的創新
應當加大保險產品的創新力度,突破目前的產品模式。一方面,在目前市場利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設計出具有較強保險保障功能新產品;另一方面,產品研發部門應當加強與投資部門的相互溝通在產品設計中體現風險管理的基本思想,運用創新方法提高產品本身防范各種風險的能力。